发布时间:2022-07-22 08:35:0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生建议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您好!
我是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一小学四年级一班的一名小学生。濮阳市是我们国家的卫生城市,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优美,到处都令人心旷神怡。作为一名濮阳人,我觉得很骄傲,很自豪。但是,最近我却发现我们濮阳的环境越来越不好了。所以,我给您写了这份建议书,希望您能听听我的心里话。
以前,我们这里的马颊河清澈见底,像一块无瑕的翡翠。春天,微风拂过,河水碧波荡漾;夏天,明媚的阳光照在河面上,波光粼粼;秋天,黄叶飘落,湖面上仿佛游着一条条可爱的小鱼;冬天,河面结冰了,就像一面没有经过打磨的大大的镜子。而现在的马颊河,臭味熏天,每当人们从那走过的时候,都会捂起鼻子。原本在河水中快快乐乐乐生活的小鱼小虾,现在个个都半死不活的,没有了往日的欢乐。河面上还飘满了垃圾,什么塑料袋、果皮果核、饮料瓶……。在水面上划船的人越来越少了,以前那可是人们划船的乐园呀!这都是人们不注意环保,走到河边时,无意识地就把垃圾扔进了河里。而且,还有些工厂把废水都排进了马颊河里,让以前清澈见底的河水变得混浊起来。
当我们走在那宽阔的马路上时,总想让自己的视觉也放松下来。可是,现在我的眼睛不但不会放松下来,还会看到许多垃圾。这些垃圾是怎么来的呢?有一次,我和妈妈在马路边上散步,我们一边走一边观察,我发现:有许多来来往往的人吃完了东西,把包装纸、塑料袋一团,就随手扔在了地上;有的人坐在车里,把脑袋探出车窗就往地上吐痰;还有的人掂着垃圾袋远远地就往垃圾桶里扔,可是没有扔进去,就大摇大摆地走了。慢慢地,垃圾积少成多,没有人去管顾,只靠清洁工一人打扫,所以马路上总是堆满了垃圾,既污染了环境,又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危害。这都是因为人们没有环保的意识,只顾着自己一时的方便,长此下去,我们的生活的环境就会越来越差。
为了让我们的城市再次变得美丽起来,我想给您提出一些保护环境的宝贵建议:
1、可以多给人们提供一些环保袋、菜篮,让他们买菜的时候用,少用塑料袋。
2、可以组织一个义务环保队,安排适量的人员在各种公共场所进行巡逻,看到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现象,实行罚款条约,罚款金额要在100元以上。
3、在人群多的公共场所都挂上一些警示牌,上面标上有关于讲文明、环保的话语,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4、建议所有饭店、小吃摊用的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碗都换成可长 期使用的。
5、在马路边上多设立一些垃圾桶,将垃圾桶分类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把所有可回收的垃圾都重新利用起来,变成在生活中有用的东西。
6、在春天时,每人要种植一棵小树苗,绿化环境,少开车、节约用水、少用木质的东西。
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看看我的建议书,了解一下濮阳现在的环境情况,考虑采纳我的建议,让我们濮阳市的天更蓝,水更绿,环境更美丽。
祝您工作顺利!天天开心!
您好!我是您学校的一名学生,今天我想和您谈谈关于学校环境污染的问题。
以前,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小鸟整天叽叽地叫。这样的校园,是个学习的好地方。可如今:每当吃完包点,就会看到满地乱扔的包点,牛奶盒。清洁工人刚打扫完,就又有人把垃圾扔在地上,有时还会发出恶心的臭味。同学们也不自觉地往地上扔包装袋什么的。根据以上的问题,我有以下建议:
一、让老师给学生们讲关于环境污染的重要性和有害性,并举办一次“以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活动。倡议大家从捡起一片纸、一张树叶做起,保护好我们的校园。
二、要组织一些小小环保主义者,当看到有同学乱扔垃圾,就要阻止。并在校园内贴上一些关于保护环境的标语。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教学理念滞后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小学数学教学,能够促进小学生的基本数学知识掌握,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国内仍存在不少滞后的数学教学理念,过于注重学生分数,以为分数高,数学能力就强;同时,将能力知识化,觉得只要学生记住了课本知识,就能掌握相关方面的能力;并且在教学的角度上,没有重视学生的“学”,只重视教师的“教”,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
总所周知,学生个性差异要求教学方法实现多元化,小学教学中,许多教师只为完成教学进度,没有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了解,对学生要求整体划一,没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不同的教学.为了达到较快的教学效果,部分教师要求学生与自己的教学速度保持相同水平,并与自己的教学思路保持一致,这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情况的考虑,客观上造成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单一和枯燥.
3.教学目标不明确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知识,让学生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能力,教师不仅仅是把知识教授给学生,还要让他们知道如何自己学习.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分看重学生分数的高低,使得学生在学习竞争中是拼的分数,忽视了对基本能力的学习和培养.所以,课堂上,多数教师都是以灌输式的教学为主,注重文化知识的传递.
4.教学手段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被应用于教育领域,新的教学设备也逐渐出现在小学的教学中.教学手段本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所以应该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设备的作用.但是因为对这些运用不当,反而影响了教学的质量.特别是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本能很好的发挥出作用,由于方法不对,比如,在对三角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让三角形发生变化,使学生在头脑中形象的留下三角形的各种类型.但是如果只是静态的对三角形进行展示,不能充分达到多媒体教学的效果.
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对问题进行情景设置,在课堂教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所以,要想达到有效性教学,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索,其中教学重点在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形成自主的思维模式,问题的解决要让学生参与.
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解决能力,能够对基本的数学问题形成一定的思考能力,并能培养学生的情感和生活态度,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平衡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常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数学问题的设置要有目的
对数学问题的设置要有明确的目的,关键在于要让学生明白通过这个问题掌握解决方法的思维模式,而所有的环节都要围绕这个目的进行,这样学生的学习也就有了方向.案例:在教学生进行加法运算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设置问题进行计算.比如,可以拿出14支粉笔,先摆5支粉笔在左边,然后在右边再摆9支粉笔,问学生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并让其他学生来回答.
学生A:“一共有多少支?”
学生B:“是怎样算出来的?”
多数学生对回答是对的,此时教师可以问学生还能通过其他方法算出来吗.
学生C:“将左边的一支粉笔移动到右边,这时右边共有10支粉笔,加上左边剩下的4支,一共14支.”
2.课堂教学要带有趣味性
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有效的方法之一便是激发他们的兴趣所在,一般而言,小学生对生动有趣的学习材料都具有好奇心,这种情况会更加乐于学习.
案例:让学生利用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等)画自己喜欢的画,然后根据图画中的图形来计算它们的周长.比如,学生A画的是一辆车,用了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形,这里可以让学生A用尺测量长方形的长宽,让他算出自己图形的周长.因为每个学生的图形不一样,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算图形,这样不仅促进学生的互动,还活跃了数学课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3.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
如果单纯的让学生计算数学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仅带动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增加计算的错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将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也是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方法之一.
案例: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课堂活动,一个小组扮成文具商店,另一个小组可以扮成购买文具的顾客.
学生组A:到学生组B购买文具,包括4支铅笔(0.5元/支),7个橡皮擦(0.5元/个),一共付了10元钱.此时,教师可以设置几个问题,首先是铅笔应该付多少钱,其次,橡皮擦应该付多少钱,最后,B组应该找回多少钱给A组.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对生活的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并且计算问题始终贯穿于情景的整个环节,让学生置于其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周小辉.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J].新课程学习(上),2012(4).
[2]陈敏.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3).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互动课堂 启研式教学 互助合作模式 创新意识
教学不是教师单方面的灌输知识的活动,而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学是教师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对学生进行传授,学生接受知识并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行教学方式的微调,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充分理解并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一、精心设计教学,创建互动性课堂
教学设计要从教学内容入手,就每节课中所要传授的知识与要培养的能力,深入地剖析教材。把握好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辅助工具。教学设计中还要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与数学认知能力,从他们的认知结构出发,科学地安排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互动中动脑、动手、动口。例如:在教学“椭圆的概念”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椭圆的概念,教师先和学生一起谈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椭圆形。这样,让学生对椭圆有一个粗略的认识。再引导学生动手画一个椭圆:用课前准备好的一根细绳与两颗图钉,将细绳的两端用图钉固定在纸板上,绳长要大于两图钉之间的距离。用其中一支铅笔绷紧细绳慢慢地移动,这样,笔尖移动过程中在纸板的轨迹就形成了一个椭圆。接着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能否从作图的过程中概括出椭圆的定义呢?师生共同讨论:原来笔尖相当于一个动点,图钉相当于两个定点,绳线的长是个定长,笔尖与两图钉间距离之和就等于绳长。这样,椭圆的定义就在学生相互讨论交流中得出,学生由此获取了印象深刻的椭圆概念。
二、互动启研式教学,巩固学到的概念
概念作为数学知识的基础知识,它是我们利用逻辑推导公式、定理与性质的理论依据。数学概念通常具有多元性、抽象性、发展性等特征。很多概念需要深入地交流讨论才能掌握其实质。而开展互动启研式教学,可以进一步巩固学到的概念。例如:在教学“集合与函数概念”时,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互动启研式教学巩固概念:①情境导入。就是由教学向学生提供大量与集合、函数概念相关的材料,营造适合进行情境研究的氛围,然后引导学生感知集合与函数概念;②问题的生成。启发并引导学生,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形成指向比较明确的集合与函数问题,进一步了解集合和函数概念的内涵;③开展互动探究,让学生进行相互间的交流,通过对问题进行多层面及多角度的补充、修正,使认识变得越来越清晰;④提炼并深化。帮助学生对集合与函数概念进行深入的思考与辨析,确保学生能够在思索过程中构建,以及扩充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体系;⑤进一步巩固,通过一定数量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在运用集合与函数概念的过程中,巩固所学到的概念。
三、应用猜想与假设,构建互助合作模式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要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这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并能通过合理猜想与假设发展自身的数学思维。例如:有两实数x、y,且已知实数x,y满足y=x2-2x+2(-1≤x≤1),试求:(y+3)/(x+2)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学生在原有数学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经过思考分析通常会形成这样两种解题思路:①学生在对圆与直线这部分知识掌握的基础上,采取数形结合的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这种学以致用的思路使学生的解题过程非常有效;②用函数观点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函数方式进行配方,使解题效率变高。学生积极地对以往的储备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在解决具体数学问题时应用多种猜想与假设,也有助于提高解题效率。教师要对学生的解题思路做好引导,让学生形成开阔的解题思路。不妨采取分组合作的形式,对同一问题让不同的小组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在这种合作学习氛围中有利于小组之间形成竞争意识,优化数学教学效果。
四、交互式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数学知识相互之间联系紧密。在互动式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数学问题的紧密的联系,以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为基础,设计开放性的数学情境,指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进一步发现解题思路。针对问题的疑惑进行互动,提出各自独到的见解,这样,就能让学生在互动中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例如:一等腰梯形ABCD,两腰BC、AD的中点分别是E、F,EF上存在M、N两个点,并有EM=MN=NF,下底长是上底的2倍,如果AB等于向量a,CD等于向量b,求向量MN。这是“平面向量”的题型,从简单的梯形入手,根据对向量知识学习,不断进行创新。所创造出的题型这道题体现了数学问题的开放性,并且可以看出与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数学教学中要彻底摒弃传统教学中以老师为中心的旧模式,树立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地位,让学生针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加强学生之间、老师之间的交流和探讨,找到较好的解题方式,实现交互式数学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在高中数学互动性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和激发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互动式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并能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韩飞.浅议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J].新课程(教研),2010(10).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激发;点滴做法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学生对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兴趣。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通过近些年的教学探讨,我是从下面几个方面努力去做的。
一、用“爱”去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家指出:胆怯和过分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而勇敢和自信是创造个性中最重要的特征。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创设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我认为给学生关爱,就是增强他们学习兴趣、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善于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学生感觉到如坐春风,如沐春雨。
“教学之无小事”,我们在课堂上的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对能顺利完成训练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更有自信。对待那些在训练中遇到困难的学生,也不能选择批评,不要挫伤他们的信心,而应给予启发开导。
二、以“情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使得很多孩子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一提起数学课,仿佛就是无休止的计算。其实,数学应该是小学阶段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有趣的科学。因为它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有较强的人文性,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
在教学中,我就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如形体语言,课件、录音录像,简笔画,故事表演等等,再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涉境体味,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面积和面积单位》等课时,我借助教学课件,分别以生动的小故事、有趣的小游戏导入新课,孩子们在娱乐的同时复习了旧知识,产生了新问题,接下来便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很自然地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学习效率很高。
三、以“争论”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每个学生是个不相同的个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读者心中的《红楼梦》。我们教师不应用“唯我独尊”的威严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而应创造一个能让学生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在争论之中,寻找自我价值得体现,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内驱动力,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我们注意抓住契机,适时点燃争论的“导火索”,尽量给学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尽好引导者的职责。
如教学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时,简算1200÷500一题,我让学生先自己在本上试着做一做。由于刚学完商不变的性质,在计算方法上不存在问题,所以学生们兴趣十足、信心百倍地做了起来。之后我组织同学交流结果:“商2余2”“不对!应该商2余200”班里一阵骚乱,而且同意第一种答案的学生居多。这时,我让学生开展讨论,双方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向对方提问。于是,双方同学马上就唇枪舌箭地展开讨论,一开始学生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渐渐的,同意第一种答案的同学就意识到自己错了,并且对那些反驳他们的同学表示心悦诚服。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是学生们自己在讨论、交流。事实证明,学习效果是极好的。因为,他们是在主动学习,有自我价值的体现在等着他们。所以,鼓励争辩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心需要。
四、以“动”增进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育之父赫尔马特说过,任何个体在获取知识时,其兴趣都要发生四个阶段的变化即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可见最后要真正获取和巩固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行动。
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在立足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的同时,建立一个开放似的课程体系,从学生出发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我通过开设数学活动课等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高中数学;生活;教学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实施生活化很多学者所倡导的理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点。新课标也对生活化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应该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时应把学科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充分挖掘相关知识所包含的生活内涵,使抽象的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经验之上,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学以致用,最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实现这一目标,单单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实现,只有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把现实生活中鲜活题材引入课堂,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身边的数学,进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具体到课堂教学,在课堂导入阶段创建符合生活实际的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函数》这一章的教学时,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函数的概念、性质以及应用,可以运用大量的生活化情景:汽车在行驶中,受到惯性的作用,刹车后还要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住,称这段距离为刹车距离。在一个限速40千米/小时的道路上,甲、乙两车相撞了,据现场测得甲车的刹车距离为12米,乙车的刹车距离超过10米,但小于12米。已知,甲车的刹车距离S甲(米)和车速X(千米/小时)之间的关系为:S甲=0.1X+0.01X2,乙车的刹车距离S乙(米)与车速X(千米/小时)的关系为:S乙=0.25X。试就两车的速度方面分析他们相碰的原因。在这个情境中,考查的是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相关知识,以及待定系数等思想方法。由S甲=12,可得,0.1X+0.01X2=12,解得方程得X1=30,X2=-40(不合题意,舍去),故甲车不超速;由10
二、在互动学习中解读生活
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和生活化教学的实质互为证实。从生活化教学的角度可以认为学生学习方式的构建就是学习资源在互补和整合的过程之中所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及在对生活理解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数学体系。所以,高中数学课堂以生活为依托,关注学生的互动学习以及他们在互动学习的过程中对个性化生活的解读。由此,学生的互动学习、多向交流可以有效的把生活引入数学课堂。在《对数函数》这一章节的教学活动中,在讲解“对数函数”的定义时,可以设置讨论两个环节:环节一:讨论对数函数的定义。函数y=logaX(a>0且a≠1))叫做对数函数,X∈(0,+∞)。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对数函数的表示形式及其定义域。当学生初步认识此定义后,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必须的满足a>0且a≠1的条件,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定义的理解,让学生对对数的定义及性质彻底掌握。在学生完全掌握了对数定以后,可以进行第二个环节:讨论生活中所能用到的对数函数, 让学生在互动学习中运用所学知识认识生活,最终加深对数学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引导学生解题时抽象题干中的生活化信息
习题练习作为检验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不容忽视。大多数解答题在设置题干的时候,常常运用生活化的场景,这样的题干不但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还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促使他们在平时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将之抽象为数学模型,进而解决实际问题。但是这样的题干通常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及抽象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很多学生不能准确理解题干,不能正确引入变量,最终致使不能正确解题;也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建立数学模型,自然使得计算结果出错。数学模型建立后,学生还应该选择恰当的切入点进行计算,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的判断题目所考查的考点以及考查方式,并想出正确的解答方式,计算出正确的结果。所以,在日常做题的过程中,应该加强从生活场景到构建数学模型这一过程的训练,在此过程中应该全面的提取有效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此类题目不但要求学生能够对题目进行正确求解,还要求学生能够在众多信息中寻求有效的信息,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计算,以此来强化学生从生活场景到抽象化模型转化的习惯,最终提高解题的效率及准确性。
四、作业布置要贴近生活
在作业布置的时候,要尽可能的贴近生活,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思考,让学生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他们明白应该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然后再进行解决。比如在进行《导数》这一章节的讲解时,就可以先向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注意日常生活中导数的应用,例如自由落体中所提到的加速度、汽车行驶的瞬时速度等,让学生进行思考,然后再引出导数的概念
此外,还应该把课堂教学与课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合理地引导学生在数学模型建立之前对生活进行仔细的观察、思考,使他们在课后有意识地把数学模型引入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结语:总之,以生活为依托的高中数学教学应该充分运用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教师把生活引入数学课堂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从而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率,达到把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只有这样也才能使得学生在学好数学的基础上学会生活,使得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数学;质疑;培养
“学贵质疑”,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能从数学的角度产生疑问,进而提出问题,通过认真思考,自主探究,从而理解问题。也就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了学习数学的能力。然而,现在的数学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质疑意识相当薄弱,质疑能力不高,甚至对于教师的提问,也是鸦雀无声,更不会去思考,产生疑问。这就涉及教师如何引导的问题,教师要进行积极、巧妙的引导,让学生问所应问的,疑所应疑的,通过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有疑必质
学生的思维会在教师的讲解之下自行展开,特别是数学科目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展开思维,会让学生产生疑问,但是要让他们提出问题,却并不那么容易,这也是当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是由学生的心理原因所决定的,他们会担心,担心自己的提问是否符合要求?如果太简单了,同学们会不会起哄笑话?会不会受到老师的批评?等等。我们教师要打消学生这种怕提问的疑虑,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营造一个适宜的氛围,创建一种和谐的课堂师生关系。
二、教给方法,让学生学会质疑
古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要让学生学会质疑,还要让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为了让学生疑在可疑处,问在困难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先思后问,先学后问,这也会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质疑问难的质量。
让学生的口头质疑转化在书面上。这也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会质疑的很好方法,因为学生把自己思维中所疑的问题,进行罗列,再用书面的形式写下来,这样就会带着问题进行有意识的学习,就能逐步把疑问解除,最后留下真正的重、难点,等待老师讲解或者和同学一起讨论。所以,书面质疑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深思熟虑的能力,便于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提升。
三、讲究方式,让学生提升质疑能力
1.抓住课题生疑
让学生从读题开始就产生质疑,这样一开始就让学生养成了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抓住课题生疑,就要弄清题目与所要探究的内容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构建新知网络,进一步形成学习方法。
比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一课时,学生可以抓住课题“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进行质疑――为什么要学这一课?生活中有这样的实例吗?什么是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怎样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侧面积和表面积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等等,然后,教师就可以从学生这些质疑的问题开始,进入教学,因为这些问题是学生自己的质疑,他们比较感兴趣,这堂课的效果自然就会显现出来。
2.抓住重点导疑
知识的重、难点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所以,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此处寻疑,然后以疑为导线,构建教学流程,在这一系列疑问中进行双向交流学习,突出重、难点,这样,在逐步的交流探索中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比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侧面积计算”时,我们可以先动手实践,用立方体纸盒操作,通过观察获得计算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多数学生懂得将长方体侧面展开成长方形,大家一起动手操作,一起反馈思考,很快就领会了长方体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的道理。
3.抓住反馈追疑
学生掌握了知识之后,只是一个表面的掌握,要让学生深入掌握,必须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信息反馈上来,让学生在体验成功喜悦中追疑,让学生发现新的问题,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再次迸发,进行再一次探究,启迪创新,进一步促进学生深刻领会知识的原理。
比如,在学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知识点后,进行追疑――“课本上把除数化成整数除,我们把被除数化成整数除,再移动除数的小数点,照样能算出来吗?”随后让学生试一试,通过大家的演算,学生就会发现把被除数化成整数后,除数还是小数,计算上麻烦,在比较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知识。
当然,要让学生积极思考,进行质疑,兴趣很重要。教师在教学中,除了给予学生质疑的方法和讲究一定的方式外,还应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玉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山东教育,2007(03).
[2]陈明亮.刍议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3).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内驱力。学生一旦对学习某一知识或技能有了兴趣,在内心中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欲望,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他们会主动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农村寄宿制学校中的部分学生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且学习能力较差,在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等方面亟待提高。而组建美术兴趣小组,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音乐、影视、图片等,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还可以组织一些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个性展示的平台,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
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全校师生面前展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则会大大增强,学习兴趣也会随之提高。除此之外,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可迁移到其他相近学科的学习当中,进而能够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成绩显著提高。
二、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寄宿制学校的学生除去上课和休息时间外,仍有许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但部分学生却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合理安排、利用这些自由时间:一些学生把这些时间纯粹浪费在玩耍和闲逛上,少数学生甚至利用这些时间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这给学校管理增加了难度。而在教学资源和活动设施还不是非常完备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学校根据学生的美术兴趣爱好,组建中国画、素描画、动漫画、书法、手工制作等美术兴趣小组,并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种层次的美术作品展,放手让每一兴趣小组的组长具体负责制定活动计划,指导教师则按照活动日程表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并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给予个别指导,这样做,既可以发挥学生的特长,又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三、提高学生艺术实践能力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学校,接触最多的则是老师和同学,其活动范围仅局限于教室、宿舍、食堂等有限的几个场所。对于他们来说,学校是他们第二个“家”,要让学生热爱这个“家”,学校应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要为他们个性的展示提供舞台。“美术源于生活,又能够美化生活。”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中组建美术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如,让学生设计校园艺术节海报、美化宿舍,师生共同布置学校运动会、音乐会会场,进行绘画比赛等,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性,营造出浓厚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