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舞蹈鉴赏芭蕾舞论文

舞蹈鉴赏芭蕾舞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1-21 21:04:3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舞蹈鉴赏芭蕾舞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舞蹈鉴赏芭蕾舞论文

第1篇

上例有意义,因为我们至今缺少具备共识性与普适性的----舞蹈分类理念、原则及其标准。也正由于这一原因,舞坛上有些新东西和旧东西一直无人认领。但是把这桩棘手公案推到人家身上不妥。因为我们拙于分类是由于自己不成熟,而人家对我们则根本不了解。如是,归类都难,何论分类?

分类的依据是标准,标准的基点是原则,原则的核心是理念,理念的结构是逻辑。我们之所以不能用一把尺子来划分五花八门的舞蹈事物,原因就在以上四者本身与之间的混乱。譬如:有按舞种分的,有按时间分的,有按民族分的,有按地域分的,有按形式分的,有按题材分的,有按年龄分的,有按载体分的,有按审美分的,有按功能分的,等等。以上十种分法,并不是每一种都能分得清。譬如:某舞种里有了他舞种的元素,某民族里有了他民族的成分,某题材会与他题材并行,某载体常同他载体联姻,等等。要言之,在执行某一标准时很难和其他标准截然断开。这是老大难问题。

公元前6年,汉代刘氏父子提出了以“七略”为名的分类法。其选择一级类目的标准是学科,这一点很超前,但问题在“六艺”与“诸子”之间存在交叉关系,而“历史”又不在一级类目之列。公元600年后,唐代魏征等提出了以“经、史、子、集”为名的分类法。在一级类目的标准上放弃了“学科”,这一点不理想,其问题在“经部”与“子部”之间存在交叉关系,而科技方面则没有空间。

1980年,中国舞坛首部工具书《舞蹈小辞典》由吕艺生推出,该书仅按汉拼音序排列,与分类无关。1989年,《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出版,其正文也按汉拼排列,并附分类索引,其一级类目是:舞蹈理论、中国舞蹈、外国舞蹈、着名舞蹈家。其问题在:相对于“理论”的“实践”缺席,“理论”的基础“历史”不在一级类目之列,舞蹈被分为中外但舞蹈家们却不分中外。另外,在“舞蹈形式”的下位里出现了“双人舞”与“古典舞蹈”,我以为“双人舞”是形式,“古典舞蹈”是性质。其又将“舞蹈表演”与“舞蹈形象”、“舞蹈表情”并列,我以为“形象”和“表情”应该包含于“表演”之中。1994年,王克芬等编着的《中国舞蹈词典》问世,其正文仍按汉拼排列,亦附分类索引。其一级类目将古代舞蹈,戏曲舞蹈,各民族舞蹈,近现代、当代舞蹈并列。我以为在这四者身上采用了“时间/种类/民族”三种标准。而在这四者之内均存“名词术语”与“人物”的子目,我以为这些相同的类目可以归到一处。

总结上引之两种古代分类法与三本当代工具书的不足,起码有五个问题值得商榷。

第一、“历史”有没有作为一级类目出现?换言之,“历史”为什么一定要作为一级类目出现?答案有三:A、以史带论。无史便无理论。B、以古证今。不明史无以创新。C、舞蹈史同人类学息息相关,人类身体的本质诉求与文化属性的异化轨迹尽在“史”中。无史则无舞。据此我以为“经史子集分类法”之所以能在我国沿用千年之久,好就好在突出了一个“史”字。而王克芬等的《中国舞蹈词典》之所以比较权威,其压身之处也在保住了一个“史”字。

参考西方分类法的沿革:自公元前250年的亚力山大图书馆,经1545年瑞士学者盖尔纳的《世界书目》,至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记忆/想象/哲学”三大门类的划分,至1876年从美国波及全世界的《杜威十进分类法》。其间无一不将“历史”作为一级类目置于显要地位。若联系当代《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之“舞蹈类”中将“舞蹈史”放在“舞蹈理论”之内的处理就着实费解。而在舞蹈宗师吴晓邦1988年提出的“舞蹈学科图表”上,第一级第一位就是“中国舞蹈史研究”,足见我们的大师是真才实学。

第二,在同一层次上是否采用一个分类标准?反问:这个原则是谁定的?如果违背这一原则会有什么麻烦?回答:这是逻辑法则:A是A,B是B,A类与B类不能有交叉关系,否则一切都会“烂在锅里”无法找寻。何况古代时段载体单一、文本有限、翻检不便,所以必须严格限定,才能防止在这找不着,在那也找不着的现象发生。而我们之所以刻意地在各种分类法/表中挑毛病,用意也在于此。

第三,按汉拼音序排列到底有什么好处?我以为好处不多,弊端不少。A、对不懂汉拼的中国人和外国人没有用。B、对没想查什么,只想学习学习的人很没用。如是,放在《中国舞蹈词典》前面的35页汉拼音序目录就是浪费纸。可是大家为什么都喜欢用这种方式呢?我以为原因有三:A、可以躲避在分类过程中所无法避免的种种逻辑错误。保持正确。B、电脑时于汉拼音序具有“自动生成”的功能。这样省事。C、按汉拼音序排列全书正文比较“洋”!符合时尚。但是,我猜这种按汉拼音序排列的风气仅仅是对于西文按字母顺序排列之惯例的模仿。遗憾的是人家乃表音文字,在一个地方就能看到某词的原型及多种洐生义项;我们是形声兼半,按音序排只能是鱼龙混杂、驴唇马嘴。

第四、分类的层级以多少为宜?这个问题稍许专业,因为“分类”毕竟是以一门“学问”或“技术”而着称。可是其体系的使用者却是芸芸众生,如果他们在经过两三种途径、三四道门坎之后仍然未能找到东西,大多就会自动放弃。据此,如果让使用者在一级类目中就能发现自己的目标,在二级类目中就可以确认自己的对象,在三级类目中就可以把握住自己需要的全部细节,那就是当代检索性程序的理想化标准。

第五、怎样防止交叉关系的出现?用旧方法达不到新目的,用老原则干不成新鲜事。因为在“同一律”与“交叉性”之间存在着无法解决的原发性悖论。所以,尽管做《史记》的司马迁早在《七略》之前就发明了“互见法”,但是在手工与纸样的时段中,太多的“互见”等于太多的“麻烦”。幸亏有了电脑,有了电脑这种可以在超速状态下实现“界面化”呈现的高新技术手段,人们才可以把那种“理性主义”所遗留下来的“绝症”置之度外。现在,让那些束缚人们头脑的逻辑见鬼去吧,让老派分类学家痛心疾首的“交叉性”名正言顺、堂而皇之地走到“屏幕”上来吧!因为,当代人所需要的正是一目了然,一网打尽的海选,正是层出不穷、多多益善的链接,正是一套精装文本、N条检索途径的服务方式。而我们应该提供给大家的,恰恰应当是一般人均可信马由缰、长驱直入、各取所需的----界面式----主题词名录。

譬如:舞蹈概念、术语/舞蹈史、论/舞蹈创编/舞蹈表演/舞蹈教育/舞蹈人物/舞蹈机构、团体/舞蹈院校/舞蹈组合/舞蹈书、刊、报、谱/舞蹈学术论文/舞蹈学位论文/舞蹈学理论/舞蹈音像作品/舞蹈演出/舞蹈进修、培训/舞蹈音乐/舞蹈美术/舞蹈服装、道具/汉族舞蹈/各民族舞蹈/古典舞蹈/芭蕾舞/现代舞/当代舞/老年舞蹈/少儿舞蹈/健身舞/流行舞/军队舞蹈/残疾人舞蹈/街舞/校园舞蹈/国标舞/舞蹈艺术节/舞蹈比赛/舞蹈评论/舞台技术/舞剧音像作品/音乐剧音像作品/大歌舞音像作品/舞蹈爱好者沙龙/等等。

显然,在上列40多个“舞蹈主题词”之间存在大量的交叉关系,但是无所谓。因为我们有了新的理念、原则、标准和方式。这就是:实践中有什么,我们就收什么;社会上有几种称谓,我们就保留几种称谓。这样就可以让不同的使用者从自己熟悉的主题词进入整个系统。而其间的诸多牵连之处,均由我们和电脑从内部打通。这样,就和往日那种务求一清二楚的分类理念、原则及其方法实现了彻底的决裂。如是,就既与五花八门的活的舞蹈状况同了步,又可施加某种引导性影响于其间。而这才是符合于IT时代社会需求的舞蹈多元化/网络化/便捷化的全景式服务体系。

虽然,前文所谈,均非重点。因为舞蹈界亟待解决的所谓“分类问题”不在图书、资讯与学术建设,而在日常教学和例行的比赛。

那就先说教学。我认为历来的以舞种为分类标准的教学格局有百害而无一利!理由:多年多届多批舞院本/硕毕业生就业后都要担负各舞种的鉴赏课与技术课,甚至是音乐、戏剧、体育、形体诸课。但在校期间于民间/古典/芭蕾/现代四大舞种之间的交互性教学的课时微不足道,非舞蹈类艺术教学更是少得可怜。令人百思不解的是,“大一大二通学,大三分专业”的思路久已有之,但是大家伙儿就是按兵不动!

再说比赛。我以为当下按舞种进行比赛的惯例,正是按舞种教学与按舞种写书的罪魁祸首。理由:出不出人才看获没获奖牌。而那一块奖牌又同教绩、政绩双双挂钩。于是,为了符合那个舞种的获奖标准,只能按那个舞种的比赛规则来教学与写作。讲句狠话:那评委和那教师都是那一个人,她就懂那一点,你跟她谈别的行吗?时至今日,舞种已经成为舞者综合素质的木马病毒,成为舞蹈艺术事业全面发展的桎梏!因为分类不当而遭受重创的行业性案例不少,幽默的是我们至今并无意识。

为什么我们的舞蹈教育风光不再?一无生活积累,二缺舞台历练,三乏学术研究。整天价就在屋里抠搜本门那点动作,焉能不败?

就拿“新舞蹈”或“当代舞”来说吧,其实它叫什么与跳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毕竟让人们查觉到已往的四大舞种已然失去了霸权与魅力,不得不在也只有在指摘别人的时候,才能维护住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克罗齐说过:艺术不该分类。我认为舞蹈不能分家。具体讲:教的时候都教点,学的时候都学点,玩的时候都跳点,看的时候都有点,大家乐呵乐呵挺好。

进言之,奖牌主义和舞蹈艺术的本质属性绝对水火不容。所以,无论你跳什么怎么跳,为的都应该是寓教于乐而不是别的。事实上现下的舞蹈赛事很烂,只不过大家懒得说罢了。何况除了芭蕾以外,我们的舞蹈就是个风格,就是个情绪。请问:这风格能比吗?那情绪又怎么比?明明是没的比却死活要比,那就怨不得“技术/关系/钞票”等非艺术与反艺术的东西喧宾夺主、甚嚣尘上了。

不比成不成?退一步海阔天空。世

第2篇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普通高校;课程结构

中图分类号:TP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173-01

前言: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被看做了教育的重中之重。此时,公共艺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的作用就逐步显现了出来,它作为一种面向对象较为广泛的审美教育,不仅可以扩宽学生对审美基础知识的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锻炼学生的审美思维,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同步发展。因此,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合理构建和实施是极其重要的。

1.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公共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课程,它运用生活中的美和艺术中的美等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在陶冶学生情操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修养。公共艺术教育并不是单纯的对于美术或是音乐等艺术品的简单分析与鉴赏,而是带领学生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明确美丑的界限,提升学生的精神思维高度。教育其实与情感无法分离,情感的冲动可以使人思考,从思索中受教,因此使学生具有丰富情感的内心培养在教育中是尤为重要的。

大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一个逐步提升心理素质和完善世界观、价值观的时期,对情感的需求和思索也日渐深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引导和教育,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辅助学生正确的提升和完善自己。素质教育中,学生德育素质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但是单纯的说教,无法真正使学生理解到教育者要传达的信息,而公共艺术教育能以渗透的方式逐渐深入学生内心。艺术教育的特点,也是它的优点,就是能够让学生主动的接受老师想要传达的内容并自发进行融入思考,而不是老师通过单纯的教育让学生被动接受。艺术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良好的氛围里接受教育,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认识到何为善恶,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塑造健全人格。

2.高校开设实用性艺术类公共课程的意义

我国的《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核心任务,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才保障。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以传授知识为主体,学生利用知识进行实践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都非常薄弱,导致高校学生创业就业能力不强。因此,高校开设实用性、操作性强的课程,对于学生应用型创业就业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性艺术类公共课程具有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开设这类选修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都具有不同寻常的效果。高校实用性艺术类公共课程包括摄影技艺、影视摄制与后期制作、电影电视画面语言、动画动漫制作、传媒广告策划、当代音乐舞蹈、音乐音效制作、舞台背景设计与制作、舞台灯光音效技艺、家庭装修艺术设计、商业装潢装修艺术、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园艺设计、书法技法、插花艺术与培育技术、陶瓷设计与制作、工艺美术设计、民间民俗艺术设计与制作、古玩字画的鉴赏、玉器石料雕刻技艺等。这类课程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艺术感知力,提高学生品赏鉴别高层次艺术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创业就业的技能,并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发。但目前我国高校对于实用性艺术类公共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作用认知程度不够,导致实用性艺术类公共课程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公共艺术教育处于高校教学环节的“边缘”地带。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出发,高校应开设实用性艺术类选修课程,根据国家颁布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全方位地梳理和创新实用性艺术类课程,使其成为学生未来创业就业的翅膀和助推剂。

3.艺术拓展课程的构建

艺术拓展课程不同于基础理论课程,是在其理论基础上的一种专业提升。是专门为热爱艺术,想在艺术上有更高追求的高年级(大学二年级)学生开设,通过参与艺术活动,使学生在思维和实践两个层面发挥其创造性,完成简单的艺术表现活动。经过大学一年级的基础理论课程的熏陶与学习,对艺术的认知促使学生对艺术的技能技巧产生浓厚兴趣,希望能通过选修课学会一种或多种艺术技能。如学会一种绘画技法(无论是国画还是油画);学会演奏一门乐器(无论是民族乐器还是西洋乐器);学会跳一种舞蹈(无论是少数民族舞蹈还是芭蕾舞);抑或是学会电子编曲、影视剪辑等等,使学生获得艺术审美的体验。艺术拓展课程以任意性选修课为主,课程开设的时间为一学年2个学期,每周2学时,每学期开设16周,各占1-2学分。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的互动与体验,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不同形式的艺术美,从而加深对艺术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艺术拓展课程也可以针对高校的艺术特长生开设一些辅修课或任选课,并且分专业方向进行课程设置。

此外,要加强校园艺术文化建设。校园艺术文化作为学生最常接触艺术的途径,是学生培养自身对艺术兴趣的方式之一。校园的艺术文化建设可以是多方面的,如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使具有不同兴趣和特长的同学都能有自己的舞台,让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公共场所开展一些艺术展览等,为学生营造一个艺术化的环境,通过校园的各种艺术文化建设,学生能在美的氛围里受到启发,感受到接受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改变自身对于艺术的认知偏差,从而有效的使自身全面发展。

加强公共艺术教育管理与师资建设。作为一门致力于提升学生自身素质的课程,公共艺术管理应该有健全的组织,只有这样,课程质量才能得到提高。学校中应该有专门的负责人分管艺术教育课程,配备专门的教师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学习和培训。虽然目前我国在艺术教育课程方面的优秀人才还较为缺乏,但是在各高校艺术教学分管部门成立并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后,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们在分管部门中就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交流,长此以往,教师们的教学水平也会有大幅度的提升。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教师如果具有更高的专业素养,就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素养的提升。因此,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师要对课程的教育理念和目标了解的非常透彻,在自身已具备能力的基础上发现不足,积极进行学习,在教学之余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学习各种公共艺术教育方式,在课堂上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课堂知识与体验。同时,高等院校的相关部门应该根据教师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上所获得的成果进行适当奖励,激励教师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使教师认识到自己所从事教育职业的重要性,提升身为艺术教育教师的成就感,从而更有效的进行公共艺术教育。

结语

公共艺术教育将娱乐、欣赏、学习融为了一体,成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高等院校应结合自身情况,重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构建,加强公共艺术课程的管理和师资建设,使艺术教育课程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许晶,王晓宁.综合类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研究――兼谈美育类舞蹈课程的启示[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01:105-112.

[2] 邵陆芸.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阵地拓展研究――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为切入点[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08: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