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乡镇班子成员任职报告

乡镇班子成员任职报告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7-15 12:49:1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乡镇班子成员任职报告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乡镇班子成员任职报告

第1篇

第一条本办法运用范围为全县各级党政群机关、县人大、县政协、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属事业单位科级领导干部。

第二条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认定办法

对不胜任现职的领导干部认定,由县委组织部根据考核结果,提出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初步名单,考核方式和内容主要有:

1、结合定期考核和平时考核进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定期考核分为届中、届末、年度考核三种形式。平时考核应作为定期考核的基础。具体考核工作,由县委组织部结合届中、届末考核、年度考核、平时考核、测评的办法进行。按照《**县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试行办法》规定要求进行。主要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完成任期目标和履行岗位职责过程中所提出的工作思路、采取的措施、发挥的具体作用以及所取得的成效。同时结合群众民主评议、民主测评的情况,从中确定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

2、结合专项考核进行。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领导干部,要及时组织专项考核:对发生的重大事故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的;在重大事件和关键时刻表现不好的;群众举报有严重问题并且线索较清楚,经纪检监察部门初核的;经组织谈话诫勉,限期改正未能改正的;有其它方面问题,组织上认为有必要进行专项考核的。也可以直接用执纪执法部门的结果,进行认定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

3、结合目标责任制及重点工作季度考核进行。由县考委办通过对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细则及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从中确定工作长期滞后的领导干部。

4、结合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进行。领导干部任期届满或任期内职务发生变动或因其他原因需要的,组织部门及时委托审计部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组织部门应当将审计机关提交的领导干部任期要求审计部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作为对领导干部的提拔调任、免职、辞职的参考依据。

第三条不胜任领导干部认定的标准及处理办法

1、工作长期滞后、处于末位者

⑴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处于末位的,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谈话诫勉;连续两年考核处于末位的,其主要领导应引咎辞职或就地免职,其他班子成员按其承担责任情况给予相应处理。

⑵在重点工作季度考核中,一年内第一季度同一单项重点工作处于末位的,对其主要领导和分管副职进行谈话诫勉;一年内连续两个季度同一单项重点工作处于末位的,主要领导予以调整或降职使用,分管副职予以待岗处理或改任非领导职务;年度内单位连续三个季度三项以上(含三项)重点工作处于末位的,主要领导予以免职或降职使用。

乡镇一年完不成年度财政收入目标任务,对主管正职进行谈话诫勉;连续二年完不成任务的,主管正职予以免职或降职使用,同时对党委主要负责人进行谈话诫勉。

⑷因个人工作不力或处置不及时,同一问题一月内连续两次集体赴省、市越级上访的,对主管领导予以谈话诫勉,同一问题一月内连续三次(含三次)以上集体赴省、市越级上访的,对单位主管领导予以待岗或免职,对单位主要领导进行谈话诫勉或予以免职。

2、群众不满意者

在民主测评和干部考察中不称职票超过2/5,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称职的,予以免职;不称职票达到30%以上不足2/5的,予以谈话诫勉。

乡镇测评时应包括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全体干部、各站、所主要负责人、村党支部书记及村委会主任、乡、村的县级(含县级)以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部门测评时应包括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全体干部及所属事业单位负责人。

县属事业单位测评时应包括领导班子成员、单位全体干部和主管部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

3、谈话诫勉不改者

⑴对谈话诫勉者,诫勉期满后进行跟踪考察,若工作仍无明显改进的,予以待岗。一年内两次被谈话诫勉的,予以待岗、降职使用或改任非领导职务。

⑵长期闹无原则纠纷,致使班子内部不团结,诫勉谈话后半年内仍无明显改进的,区别情况对主要责任人予以待岗、降职或免职。

4、违纪违法者

⑴凡被纪检、监察部门或执法部门立案查处,执纪执法部门认为可能有碍案件正常查处的,先给予待岗处理。

⑵受“党内警告”或“行政警告”以上处分的,区别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谈话诫勉、待岗、降职、改任非领导职务或免职处理。

⑶降职、免职、改任非领导职务及轮岗交流干部拒不服从组织安排,无正当理由,七天内不到岗或到新工作岗位后不积极履行职责,对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的,按辞职处理。

第四条对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调整办法

1、平级交流。平级调整到适合本人特点和专长的其他领导岗位。

2、改任非领导职务。领导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后,由原单位或新任单位重新安排适当工作。

3、待岗。待岗人员免去现任职务,由县委组织部安排接受培训学习、参加中心工作或其他临时性工作。待岗期为半年至一年,待岗期满,根据本人表现和工作需要,安排适当岗位。

4、辞职。引咎辞职或责令辞职,领导干部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或对重大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不宜再担任现职,本人应主动提出辞去现任领导职务,县委及其县委组织部根据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表现,认定其已不再适合担任现职,责令其辞去现任领导职务,对拒不辞职的,给予免职。

对于主动辞去领导职务的,经本人申请,由县委研究决定,免去现职,安排适当工作或改任非领导职务。

5、降职。一般是正科级降为副科级,副科级降为科员,降职的根据本人工作实际,重新安排适当工作。

6、免职。免职干部一律留在原单位按一般干部安排适当工作。

第五条引咎辞职、责令辞职、降职的干部,在新的岗位工作一年以上,实绩突出,符合提拔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重新担任或者提拔担任领导职务。

第六条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调整后的待遇

1、改任同级非领导职务或平级调整工作岗位的干部,按新岗位确定有关待遇。

2、待岗的干部待岗期间享受原工资待遇,待岗结束后按新任职务确定有关待遇。

3、辞去领导职务的干部,保留原工资待遇,其他福利待遇按新的岗位重新确定。

4、降职的干部,按新任职务确定相应的工作级别和档次。

5、免去领导职务的干部,其工资福利待遇按一般干部重新确定。

第七条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调整工作程序

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由县委组织部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程序进行。

谈话诫勉干部的确定,由县纪检、监察局或组织部按照《**县领导干部谈话诫勉试行办法》规定程序执行。

干部实行轮岗交流、待岗、改任非领导职务、引咎辞职、责令辞职、降职、免职的,由县委组织部提出初步意见,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

第2篇

一、今年工作的整体情况

我在政府班子成员中分管村镇建设工作,一年来完成乡村公路大修任务三 个村即工部、北芮、马庄。全长2.43公里。完成乡村公路上两座桥梁的大修任务,即老艾庄桥和梁家庄桥。完成镇区宝新路段1.2公里的大修工程完成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对主干公路宝新路沿线的沟渠进行了清整、建成了垃圾中转站,初步完成了塘承高速公路的前期工作,在宅基地管理工作中完成了土地二次调查的前期工作。查处9起违章建筑,调解矛盾纠纷30起。在包村工作中自己是用心呵护村级政府的团结,稳定发挥村干部作用。工作中自己总是身先士卒,站在一线解决问题,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努力设法化解矛盾,让邻里更加和谐,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不躲不让,在时间上,不管是早不管是晚,还是公休日,节假日,只要问题不解决,决不回家,在宝新路大修前期工作中,今年十一长假七天一直在工地解决问题,一天没休,等等。

二、廉洁自律方本文来源:公务员在线面

认真学习贯彻区委关于廉政建设廉洁自律的相关规定。在工作生活中坚持说话办事始终想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党委政府的形象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对部门同志也严格要求自己,要求部门同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无论是八小时之内还是八小时之外,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腿,做到该去的地方去,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

三、存在的不足

在工作中有时存在急躁情绪,对矛盾的发展的预期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提高村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还不够强包办的多于指导。

四、今后

的努力方向

在今后的工作中,一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机关的业务知识做到学深学透并用于工作当中去。

二要在工作中发扬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办事情解决问题要深入一线,早发现早解决

三要克服急躁情绪,对村干部的管理要注重提高成事能力上。同时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

以上是我的述职述廉报告,不妥之处请各位指正。

本人自XX年8月调任现职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持官仓镇人民政府工作,始终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具进、开拓创新、科学发展,始终做到勤攻敬业、恪尽职守、廉洁自律,始终做到精诚团结、讲学习、讲政治、一心为民、务实力到。现将任职以来的思想和工作简要总结于后。

一、坚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以前,本人多年从事教育学习工作如党务工作,对政府经济工作涉猎不多。任职以来,本人深知理论指导实践之重要,从财政税收金融基础知识和理论学起,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各部门基础理论学起,从事实政治和政策法律法规学起,从管理基本功学起,用理论指导工作实践,用实践加深理论素养,通过学习,不断增强政治修养,不断提高业务素养,增强了思维的敏锐性、系统性、前瞻性、全局性,增强了驾驶政府工作的能力和本领,提高了解决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的水平。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就业;调研

1 大学生选择当村官的动机

经过我们整理资料研究发现,虽然许多村官选择这条道路的原因纷繁复杂,但是这些原因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大学生的自身因素以及诸多社会因素。

在我们采访的过程中,许多大学生村官表示当代大学生在大学校园文化的熏陶下,胸怀大志、志存高远,在毕业的时候希望在理想的职位上施展自己的抱负,实现自我价值,而大学生村官工作充满新鲜与挑战,正是他们一展宏图的好机会。例如10届村官王磊,大学里已经与某大型集团签订就业合同,但是发现公司发展比较窄,没有什么前途,认为自己在基层应该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毅然辞去苏南的工作,回到基层。一些大学生也坦言,现在的村官工作是为了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为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应聘到村任职,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激励和保障政策,如大学生村官享有补贴、津贴并按月发放,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国家代为偿还。将来考取公务员、研究生、事业编的时候都会比别人拥有更多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对大学生应聘村官产生了最直接的吸引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社会因素主要表现在就业压力不断加大,虽然工作期满还要考虑就业问题,但是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使大学生村官这一岗位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也有相当一部分村官表示,大城市越来越高的生活成本,也是他们选择回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城市生活成本主要表现在住房消费、交际消费等方面,核心是住房消费,房价逐步增长,对于一个应届毕业生来说在城市购房是有很大的经济困难的,而村官工作收入较为稳定,政府也提供了各种福利待遇,所以这也吸引了一部分大学生选择村官这一职业。

2 大学生村官调查的资料及分析

江苏省是全国最早开展选聘大学生到经济薄弱村任职的省份之一,2007年以来共选聘了1.6万名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仅我县就有村官百余人。在做这个报告之前,我们以问卷、走访、座谈等方式针对乡镇机关人员、村两委会成员以及村民及大学生代表三类人群进行调研。进行整理后可将问卷中主要问题归纳为一下几个:“三个不容乐观、三个不可低估和三种最大担忧”。

2.1 三个不容乐观

大学生村官掌握农业政策的能力不容乐观。很多大学生村官是从学校进入农村,对农村的认识及农村政策了解都不足。

大学生村官对创业困难的认识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村官因为缺少社会经验,往往有些盲目和眼高手低,这就直接导致他们认识问题存在一些偏差。

大学生村官能否长期驻村的情况不容乐观。在走访调研中我们发现,我县一部分大学生村官并没有深入农村基层,因为各种原因,这部分村官一直借用于乡镇机关,这与中央政策精神相违背。

2.2 三个不可低估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热情不可低估。有相当一部分村官出身农村,熟悉农村生活,希望能用自己的智慧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或生在城市,对新农村建设有兴趣、有见地,愿意到农村施展才华和发挥本领,大都对农村工作充满了热情,有为农村做贡献的强烈愿望。

大学生组织协调。交流沟通能力不可低估。很多大学生村官在校期间都入了党,或者担任团支书、班长等职务,都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因此工作能力较强,能适应各种工作岗位,这也是很多村官被乡镇机关借用的很大原因。

大学生村官这一政策对锻炼人才和人才培养的作用不可低估。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发展大有作为。近两年,国家号召选拔干部必须要有基层工作经验,而大学生去农村任职恰恰响应了这一政策要求,因此从某一方面来说这对大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是有利的。

2.3 三种最大担忧

乡镇干部的担忧――大学生村官能否长久。大学生刚刚踏入社会,无论家庭还是事业,都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加上每年国家、省市的公务员招入,在三年的任职期间内大学生村官很可能会考取某一职位。所以乡镇领导对他们三年后还是否能留在农村心存疑虑。

村里干部和群众的担忧――大学生的知识能否用得上。有部分村民对大学生带领全村致富的能力表示质疑,认为大学生只晓得理论知识,,缺乏社会实践,很难成为群众发家致富的主心骨。

大学生村官自身的担忧――三年后能否有个好的出路已经成为压在大学生村官内心里的一座大山,很多大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尽心尽职,但是渺茫的前途让他们忧虑万分。有很多大学生机会从进村的那天开始,就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复习考试,为期满后的出路做准备。尽管公务员招录已经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倾斜,但对于庞大的大学生村官队伍来说,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吸纳能力毕竟有限。目前的情况是公务员队伍日趋饱和,村官考取公务员无异于重新挤上“独木桥”,难度不低。

3 对策与建议

1. 要从源头上解决村官的出路问题,首先需要改变他们“考上大学就是跳出农门”、“进了编制就有了铁饭碗”等狭隘观念。农村大有可为,国家对于农业现代化的重视会对农业专业人才产生更多的需求。因此,要引导大学生村官克服“等、靠、要”思想,要利用他们掌握的知识、技能和信息等,结合当地资源和产业优势,更多地尝试发展创业项目,实现自主创业。大学生村官下到农村,给农村带去新的血液、新的活力新的机制,用积极的力量激活了农村发展。所以,政府和社会也应为他们的出路提供便利和服务,实现他们自身的发展。

第4篇

 

在本届支部村委任职中,自已主要分管支部纪检工作,村级报账员、村极统计、村委民兵工作;几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村委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在班子成员们的积及配合下。我认真完成上级领导下达的各项工作,做好各项事务,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求真务实,认真履行自已的岗位职责,各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下面,我将本人就三年以来的工作清况述职如下,请予以评议:

一、在纪检工作方面;

       能够监督村委重大事项流程管理和实施情况;对干部、群众口头和书面反映上来的问题能够认真落实`还事情以本来面目,加强沟通、化解矛盾,工作中严格制度;为我村的稳定发展夯实了基础。

二、在财务管理工作;        在财务工作中,我能够遵守职业道德,做到爱岗、敬业、认真执行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登记好各类资产管理台帐、票记台账、收入台账,做好"三资清理"工作。每月底及时到乡经管站报账,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的制度,我始终以保障村民的利益为目标,按照财务公开、政务公开的制度,按时向村民公开财务、政务工作情况,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统计方面完成常规报表,组织参加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完成本村普查任务,积极参加相关培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三、补贴工作        对各承包户承包面积、账号、姓名进行了认真核实,准确无误报地将各种补贴及时录入,发放到农户的一卡通上。

四、新农保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费工作,         建章立志,做好全村村民摸底清查工作,按月上报增减变动,使我村新型养老保险工作走在全乡前列。

五、民兵工作,        按规定完成民兵整组工作,宣传国防教育,组织适龄青年踊跃报名参军,报效祖国,积极组织参加上级组织的民兵活动,在民兵中组织防洪抢险突击队,为我村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六、民政工作:        完成我村低保户的年审换证工作,完成残疾人员的二代证换发工作,对每年的困难户救济户按规定公示,及时发放救灾物品。日常工作中还积极做好上级分配的其他工作,积极协助村两委搞好本村各项工作。在今年的户户通工程中,全力以赴,带领施工队加班加点,铺设污水管道三百余米,硬化街巷15000余平米,大大改善我村村民出行生活环境。

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本人虽然做了一点工作,但与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群众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尽管自己很努力,但由于学识水平,能力有限,还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

1.工作标准不够高,要求不够严。思想觉悟有待提高,服务意识不强。

2.管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协调能力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努力方向

1、今后我要不断学习,进一步明确思想,提高认识,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在工作上,更加严谨、细致,讲效率,讲质量,积极努力,出色地完成上级党委和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

2、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认真调研、掌握广大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解决关系到民生、群众反应的问题。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促进干部多岗位锻炼,使干部队伍结构更完善,配置更合理,为推动城市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2.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效的原则;

3.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4.坚持工作需要、群众参与、综合考评、组织决定的原则;

5.坚持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和培养后备干部相结合的原则。

三、竞争范围

本次竞争的范围是:城管局系统所属事业单位,即:通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通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

四、机构设置

1.通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机构设置

(1)大队部

(2)办公室

(3)案件处置中心(接待室)

(4)机动中队、城东中队、城西中队、城南一中队、城南二中队(驻开发区管委会)、城北中队

2.通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

(1)主任室

(2)办公室

(3)综合管理科

(4)收费中心

(5)垃圾处置中心

五、竞岗职位

本次事业单位竞争上岗的职位设置为

1.通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职位设置

(1)大队部:副大队长2名(其中:1名兼任机动中队中队长)、副教导员1名(兼任大队办公室主任)。

(2)办公室:副主任1名。

(3)案件处置中心(接待室):主任1名、副主任1名。

(4)机动中队:副中队长1名。

(5)城东中队、城西中队、城南一中队、城南二中队中队长兼指导员各1名、副中队长各1名;城北中队副中队长1名。

2.通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

(1)主任室:副主任3名。(其中暂空缺1名,1名挂职副主任不参与本次竞岗,实际竞岗1名)。

(2)办公室:主任1名。

(3)综合管理科:科长1名。

(4)收费中心:主任1名。

(5)垃圾处置中心:主任1名。

六、竞岗条件

1.基本条件

(1)政治素质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

(2)敬业精神足。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勇于开拓进取,工作勤奋,乐于奉献。

(3)工作能力强。具有胜任事业单位相应职位的组织领导能力和业务工作能力,工作实绩突出。

(4)思想作风正。坚持原则,作风正派,工作扎实,公道民主,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廉洁自律,群众公认。

2.资格条件

(1)对象。局系统事业单位全体编制内人员。

(2)年龄。现职干部53周岁(1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及以下。新参加竞争正职岗位的人员年龄一般为40周岁(1967年1月1日以后出生)及以下(现任副职可放宽到45周岁);新参加竞争副职职位的年龄一般为40周岁及以下。

(3)学历。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竞争原职位,经局竞岗领导小组批准的,可放宽到高中及以上学历。

(4)近3年内年度考核称职及以上等次,没有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有效投诉的。

七、相关政策

1.进一步加大事业单位内部中层岗位交流力度。

2.事业单位正职由局长室任命,不参与竞争。

3.上级组织、人事部门调配在乡镇挂职的不参与本次竞争,保留原职位。

4.对经局长室任命在局机关科室任职的人员,其人事、工资关系等仍维持现状不变。

5.工作人员实行双向选择,由各事业单位自行制订方案后实施。

八、竞岗程序和时间安排

1.召开动员会议(*年9月3日上午)

召开事业各单位现有全体人员会议,宣布实施方案,并作动员。

2.组织报名(*年9月3日下午)

参加人员根据各自条件确定所报职位,填写《职位竞争上岗报名表》。城管行政执法大队原中层以上可同时报名参与大队副职和中队正、副职竞岗;环卫处原中层以上可同时报名参与处副职和科室正职竞岗。同一职位只可报名一次。(职位是指:1、大队副职、中队正职、中队副职;2、处副职、处科室正职)。

3.资格审核(*年9月4日上午)

由局竞争上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局纪检组,根据上级要求和本局实施意见明确的竞岗基本条件,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核,并向局长室汇报审核结果。

4.笔试(*年9月4日下午)

组织经资格审核合格的竞岗人员笔试,笔试采取闭卷答题形式进行。内容包括政治理论和应知应会知识。笔试分不计入总分。满分为100分,不满60分的不得进入下一轮竞争。

5.面试(*年9月5日上午)

召开各事业全体人员大会。采取逐个面试的办法进行。请通过上轮竞岗人员进行5分钟的竞职演说。演说的主要内容是个人简况、主要业绩、竞争优势、对竞争上岗的认识和理解、竞争上岗的工作设想及办法措施等,演说不需说明竞争的具体岗位。演说结束后由面试评委会评分,总分为100分。面试评委会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单位主要负责同志7人组成,主评委由局主要领导担任。

6.民主测评(*年9月5日下午)

面试结束后即由全体与会同志根据竞争者的演说,结合平时对其了解,对竞争者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综合评价,进行民主测评。

7.组织考察(*年9月6日)

根据推荐结果,局党总支按差额比例确定考察人选,即考察对象人数应多于拟认职务人数。考察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等方面情况。考察结束后考察组向局长室汇报考察结果,并对每一位被考察者形成考察报告。局竞争上岗领导小组成员根据考察报告,结合平时对其了解,对每一位被考察者打分。

在具体计算评分中,面试和考察环节局主要领导相对增加决策权重,一般不低于30%。竞争者的总成绩由面试、民主测评、考察三项成绩按3:3:4的比例合并计算而成,满分为100分,按四舍五入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数。总成绩在局内部公布。

8.任前公示和任用(*年9月7日~11日)

根据竞争者的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竞争职位等额确定拟任职初步人选。其中民主测评和考察成绩有一项不满60分的,取消任职资格。最后由局长办公会决定拟任职人选。任前公示在局内部进行,时间为5个工作日。对公示中反映的问题及时组织人员调查核实。对公示中没有问题反映的,或虽有反映但不影响干部任职的,即按干部管理权限,办理正式任职手续。局领导和各事业单位领导与所任命的中层干部谈话后即进行工作移交。如反映的问题经调查属实,并经局长办公会研究确认拟任人选不适宜担任中层干部职务的,按得分高低依此递补。

第6篇

一、基本现状

近年来,**县就如何加强中层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但由于中层岗位本身的特殊性,监管起来难度较大,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当前中层干部队伍中存在以下四种情况:

(一)队伍活力有所增强,但人员流动不畅,整体年龄偏大。20**年,我县曾推出县财政局预算科长、县建设局公用事业管理科科长等10多个部门20多个一线热门中层岗位,由县委组织部统一组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中层干部跨部门竞争上岗,有效地推动了各单位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的规范开展。各乡镇、街道也纷纷引入竞争机制,探索实行了中层干部聘任制、缺位竞岗、末位待岗等制度,干部队伍活力得到增强。但是,整体而言,中层干部队伍的流动性还是相对较差,尤其是一些业务部门和部分效益较好的单位,“中层板结”现象较为突出,有的中层股级干部如果没有被提拔,就一直待在原地,甚至10多年不挪位。据统计,截至到今年4月底,**县共有中层干部1214名(县级机关部门876名,乡镇街道338名),其中,30岁以下的153名,占12.6%,30-40岁的465名,占38.3%,40岁以上的596名,占49.1%。年轻人偏少,直接局限了中层干部的选拔余地,有的单位想实施内部竞争上岗,也因符合条件的人选太少而形不成有效的竞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员的不能正常流动,不仅造成了中层干部队伍年龄结构的老化,使队伍缺乏应有的活力和激情,而且容易产生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滋生腐败的土壤,从而影响整体工作。

(二)学历结构得到改善,但经历相对单一,基层工作经验较缺乏。据统计,**县目前的中层干部队伍中,研究生学历的1名,占0.1%;大学学历的421名,占34.7%;大专学历的521名,占43%;中专或高中学历的247名,占20.4%;初中及以下学历的24名,占2%,干部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学历结构有了明显改善。近年来我县先后选派了80多名年轻干部到基层、企业、农村、一线和招商引资一线培养锻炼,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但是,由于各单位内部的交流轮岗一般不多,跨部门交流更少,不少中层干部一直都在一两个固定岗位上工作,接触的工作内容、范围、对象,处理工作的方式基本类似,就容易导致部分干部尽管工作多年,工作阅历、基层实际的工作经验还是比较缺乏。同时,部分单位对中层干部的任用仍停留在论资排辈上,老的中层下去了,下面挨着上,形成40岁干部接替50岁干部的现象,不少优秀年轻干部不能及时上台阶经受锻炼,阻碍了他们成长的步伐。

(三)编制管理难度较大,超职数配备和政事混岗使用现象较为普遍。按照“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方案规定,一个单位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都是一一对应的,而实际上,目前各单位事业编制人员从事行政职位工作的不在少数。据初步统计,目前县级机关配备的421个中层职位中,由非行政编制人员混岗使用的有113人,占26.8%,这其中若除去不存在混岗现象的181个公检法司中层职位,混岗的比例则高达47.1%;乡镇、街道中层干部混岗使用的比例为34.1%,而且,从目前情况看,这个比例还呈上升趋势。同时,根据机构改革有关文件规定,科室配备中层干部原则上是,4人以下设1职,5-7人设1正1副,8人以上设1正2副,人员特别多、任务特别重、工作性质特殊的科室可在此基础上适当增设职数。据统计,全县机关部门按照“三定”方案可设科室367个,实际设置了412个,平均每个科室实际配备中层干部2名以上;各乡镇、街道规定的内设科室数为120个,实际设置的科室包括下属办事处超过了160个,平均每个科室也配备了近2名中层干部。这其中还不包括由于各种原因“三定”方案没有明确编制、职数和规格的单位。作为干部晋升的第一个台阶,尽可能多地设置中层干部,短期内是有利于调动本单位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但从长远看,由此导致的“官众兵寡”,不仅不利于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而且降低了中层职位本身的含金量,最终影响到整个干部队伍的优化。

(四)制度逐步建立,但个别单位执行不够到位,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为进一步规范中层干部的选任程序,强化监督管理工作,20**年,**县率先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股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中层干部的任用原则、条件和程序,建立健全了中层干部任前审批和任用备案、交流轮岗、选拔任用工作检查等制度。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关于中层干部选拔方面的反映明显减少,新提任中层干部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中层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在调查中发现,各单位在上报竞争上岗的方案和正副股级干部任前请示、任用审批、备案方面做得还比较规范,除极个别外,都能按规定的程序要求进行规范操作。但在超职数配备股级干部、注明拟任干部曾受党政纪处分情况等方面,个别单位却打起了“球”,一定程度上存在自行任命或隐瞒不报的现象。部分单位对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缺少系统和长远的选拔、培养、教育规划,重提拔、轻培养,重使用、轻管理的倾向较突出,一定程度地影响了中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对中层干部的考核和监督管理的制度还不够完善、有力,容易导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现象的存在,也助长了工作懒散、敷衍了事等不良风气的滋生,挫伤部分干部想事的主动性和干事的积极性。

二、原因分析

从调查的情况看,**县中层干部队伍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公务员进口环节存在瓶颈。按照规定,各单位的行政编制数都是固定的,只有在出现编制空缺的情况下,才能拿到进人指标,并主要通过全省统一招考的渠道录用公务员。但实际上,由于各单位间的横向交流不多,内部人员除去被提拔到其他单位或到龄退休外,很难腾出空余的编制,同时实行领导干部退居二线的制度后,有限的行政编制又往往被退二线的老同志所占用。这样就直接导致各单位年轻人缺乏,人员整体老化严重,在街道和一些“热门”单位尤为明显。

(二)干部交流制度不够完善。我县尚未统一出台关于科级以下干部交流的规范性文件,20**年制订的《关于加强股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若干意见》中虽然提及股级干部的交流轮岗制度,但有关表述比较笼统,可操作性不强。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固有属性,干部单向趋利流动的迹象比较明显,大家都希望从落后乡镇流向发达乡镇,从乡镇流向街道、部门,从“冷门”单位、岗位流向“热门”单位、岗位。而且现行的机关、事业、企业三类干部条块分割的状况,也给干部的正常交流增加了难度,没有全县统一的政策和有力的措施,跨部门、跨地域的双向交流轮岗显然很难开展得起来。这也是造成“领导干部临时工,一般干部长期工”、“中(层)梗阻”等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干部出口不畅能上不能下。乐上恐下、上荣下耻的传统“官”念深入人心,而中层股级干部虽然是“将尾”但好歹还是“兵头”,或多或少的实惠和荣誉感,更促使干部“保官进位”,同时也相应地增加了“下”的难度。在一个单位内部,除非有很明显的失误或年龄因素,否则要“下”一个中层干部,谈何容易。同时由于机构改革后的职位限制,中层干部晋升的机会相对较少,“后备”中层干部十来年仍原地踏步的不是少数。原有的中层干部很难“下课”或晋升交流出去,下面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又需要及时调动,自然而然,超职数配备中层干部也就在所难免。

(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乏力。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逐步建立健全了一整套针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约束机制。相对而言,对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的关注度还是不够,干部任用的公开度和民主程度都还偏低。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县中层干部选任方式比较单一,单位党委直接任命的比重偏高,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力度还不够大,中层干部提拔任用的话语权和决定权很大程度上仍掌握在少数领导者的手中。尤其是在超职数设置和混岗使用中层干部方面,赋予所在单位领导太大的自由裁定权,带来的弊端更大。

(五)干部年度考核失之于宽。省市对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出台了具体的政策规定,提出了量化测评打分的详细标准和栏目。我们姑且不去谈论考核方法和指标体系本身的合理性如何,实际上,各单位在执行这些规定时,走过场决不是个别现象,“排排坐、分果果”,“轮流坐庄当优秀,你好我好大家好”一直大行其道,除非有逃不掉的“硬伤”,一个单位干部年度考核出现“基本称职”或“不称职”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作为干部中的一员中层干部自然也不例外。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营造推进工作的良好氛围

要求各单位把加强中层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利用周一学习会、专题讨论会等形式,切实加大对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各项规定和程序的宣传力度,形成鲜明的工作导向和强大的舆论氛围,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和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旧观念,增强广大机关干部的民主意识和参政热情。各单位党委(党组)尤其是主要领导要解放思想,敢于放权,敢动真格,引导广大中层干部提高认识,正确对待改革,正确对待权力,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全局利益的关系,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为推进本单位的干部人事改革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抓住源头,严格机构和职数管理

进一步明确中层干部管理权限与选拔培养途径,严格按照职位设置和标准,把好中层职位配置和职务升降任免关,从源头上堵住超编超职数配备和不严格按程序选拔任用干部的现象。已超职数配备的单位,要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及时将职数调整到规定的范围内。未经批准擅自增设的内设机构和增配的中层干部,组织部门在后备干部选拔等工作中将不予以承认。乡镇、街道办事处中层岗位原则上由班子成员或科室中层干部兼任,个别出于工作需要另设的,作为培养年轻干部压担锻炼的岗位,不归为中层职数。下属事业单位干部提任机关中层职务,要从严控制,一般要求年龄在35周岁以下,大学以上文化程度;提任中层副职,一般应具有4年以上工作经历,提任中层正职的,一般应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且担任中层职务两年以上。对不按照要求任用的股级干部,组织部门坚决做到“四个不批”:即超职数配备的不批、不符合任职条件的不批、未按程序选任的不批、公示有反映未核实的不批。

(三)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各项配套机制

一是积极推进中层干部的交流轮岗。明确规定任现职满5年或在同一科室任正副职满8年的中层干部,必须在单位内部轮岗。特别是从事人、财、物管理,负责证、照、牌核发以及项目、经费、配额审批的中层干部,要首先考虑轮岗交流。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轮岗交流决定的,给予批评教育,仍不服从的,免去职务。同时本着调优、调顺、调强的原则,加大中层职位公开竞岗的力度,通过经常性的合理的轮岗交流,保持中层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二是严格实行中层干部任职回避制度。与本单位正副职领导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担任中层干部和下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也不得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工作。三是探索开展中层干部任前公示。实行中层正职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在党委讨论决定后、按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审核和下发任职通知前,应当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应包括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得票情况,竞争上岗还应公开竞争者笔试、面试的综合成绩,公示期一般为七至十五天。公示结果不影响任职的,办理相关的任职手续。四是实行中层干部岗位胜任度评价制度。对中层干部的年度考核增加任职评价栏目,并规定在任职评价中基本胜任、不胜任票合计超过30%的,进行谈话诫免或交流;连续两年出现基本胜任、不胜任票合计超过30%的,予以免职;面向基层的窗口单位,还要在服务对象中开展测评,对不满意票数比较集中的中层干部,予以交流、免职。五是着力拓宽中层干部的锻炼培养渠道。不断创新干部实践锻炼的形式和方法,搭建平台,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在大力选派中层干部到急、难、险、重一线锻炼,挑担子、学本领的同时,积极联系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项目挂职锻炼,通过上挂下派,多岗位交流,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提高他们处理复杂问题和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工作的能力。

第7篇

【关键词】村级财务,问题,对策。

村级财务管理状况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因为村级财务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的农民生产生活的稳定,关系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小康建设,关系到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甚至党执政地位的巩固。从现阶段众多的村民上访案件中可以看出在农村集体经济运行、特别是在村级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对此,静海县委、县政府早有关注,2007年即将加强农村财务管理问题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就此专门召开县长办公会,专题研讨加强全县村级财务管理的有关事宜。提出由县审计局、农业局牵头,用3年时间对全县384个村街财务管理状况进行摸底审查,以此促进规范村级财务管理行为。

从几年来的审计情况看,村级财务管理中确实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极易诱发群众上访,应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村级财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白条入账、抵库现象比较普遍。“白条”现象非常普遍,有的村街,将近半数的票据为不合规票据,而且支出的项目大多属于招待费、差旅费;还有的村街以自制“白条”入账报销,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有的将借条作为原始凭证入账报销;有的以白条抵库,被个人长期使用,造成公款流失。

2。财务制度不健全,账务处理不及时。部分村没有制定财务审批制度;有的村将财务公开流于形式,公开的内容也过于笼统,村民根本看不懂、不明白,达不到民主监督的作用;有的出纳对现金往来不及时报账处理;有的会计将单据“握在手里”长期不记账。

3。会计人员素质偏低。部分村的会计人员过于老化,仍沿用旧的会计记账方法,不懂会计的职责和权限;有的村委会不按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使用包包账、流水账,所设置的账簿不能真实地反映村组织的收入经营情况。

4。会计、出纳职责不分。将会计、出纳分别设置,目的是实行票、款分管,便于会计出纳互相监督。但有的个别村街,村干部将村集体收入装入口袋,既不报账也不交款;有的村“两委”班子不团结,一个班子一套财会人马,造成财务管理极不规范;还有的村会计、出纳一人兼管。

5。账款、账实不符。主要表现在:一是有些出纳员不及时与会计对账,长时间不清库,甚至自己应该有多少钱,是否短款,均不清楚,造成账款不符;二是公款被私自挪用,有的借款不打欠条,导致账款不符;三是账面登记的实物,尤其是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因保管不善而流失,因长期不进行盘点形成账实不符。

6。会计人员交接不办理交接手续。有的村上下任会计交接时,没有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上任会计不交账,新任会计从接任起另行建账,自成体系,影响了村财务核算的连续性。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造成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财务管理缺乏约束力。目前绝大多数村实行村党支部、村委会主要领导负责制,会计做账,出纳掌管现金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收支不论金额大小,审批权均掌握在主要领导手中,其他班子成员基本没有参与决策的权力。管理制度流于形式,造成个别村干部滥用权力,导致在经济上违纪违法,甚至犯罪。

2。整体上监督力度不够。目前,经常性的监督只有乡镇农经站,审计局的监督也只能做到抽查审计而已,至于通过群众的民主监督,则更是苍白无力;绝大多数村街仅仅是公布财务账目,至于村集体收入是否真实、合法,各项支出是否合理村民知之较少。

3。村级财会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自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村级财会队伍建设没有得到重视。虽近几年在治理村级财务管理混乱问题上做了大量工作,但一般只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没有从职业道德教育、系统培训和培养村级财务骨干等方面,加大治本力度。目前绝大多数村级财务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业务不熟,工作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为从根本上解决村级财务管理中“前清后乱,边整边犯”的问题,必须从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体制和财务运行机制入手,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强化各级审计监督,实行多管齐下,标本兼制。

1。认真贯彻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建立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将议事权、监事权、决策权交给群众,对村民比较关心的本村享受误工补贴的人数及补贴标准、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的使用、村建道路、民办学校等公益性事业的经费筹集、工程招标、征地补偿款、企业承包费等,必须提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后方可办理。一句话就是村民的事真正由村民自己决定。同时,要实行村务公开制度,凡涉及到村财务的事项,村委会应及时向群众公布,接受村民的查询和监督,给群众一个明白。

2。成立村民主理财监督小组,由村民代表从村干部以外的村民代表中选举产生。人员3至5人。该小组的任务是对本村经济往来及财务管理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并向乡镇农经站和村民代表会议报告监督情况。乡镇农经站负责指导民主理财监督小组的工作,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指导帮助其正确履行监督职责。从根本上解决村民不放心、不满意和群众监督无序、无力的问题,有效地遏止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问题。

3。加强村级财会人员的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农业局农经站负责全县农村财会人员的管理和指导,财会人员实行持双证上岗制。既财政部门颁发会计证,农业局颁发会计人员上岗证。同时,要注重村财会队伍建设,将思想素质好、群众信任、文化程度高、热爱农村财务工作的青年充实到会计岗位。并由建立起长效培训机制,确保农村财会队伍的稳定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4。试行村级会计人员委派制或村账镇管制度。目前我县有的乡镇已对国家拨付的大宗征地补偿款,实行了镇财政所设账户单独管理的方法,支出由村“两委”提出申请,经村“两委”负责人、村民代表三方签字后方可支取使用。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可有效地避免村干部说了算,随意支配征地款现象的发生。对财务管理基础较好的村,也可由乡镇农经站委派会计人员到指定村任职,其工资报酬由乡镇财政负担,与村里不存在经济利益关系。主要职责是按国家规定的财务会计制度建账、设账、记账,乡镇农经站组织委派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岗位交流,以防会计人员在一个村工作久了,出现情感因素,对履行会计监督带来负面影响。对会计基础较差、财务收支活动量不大的村,可借鉴我县部分乡镇的现行做法,试行“村账镇管”,收入支出一律通过镇财政所办理。

第8篇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中山市地处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目前已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的步伐日益加快,中山市18个镇已全部进入广东百强镇名单,在城镇化过程呈现出珠三角特有的模式。研究中山市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和发展,对于进一步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建设,促进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山市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取得的成绩

中山市现有24个镇(区)、239个村(居)集体,全市农村人口101.52万人。全市24个镇(区)已基本完成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近年来,中山市制定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2010年市级财政对农业、农村方面的投入达到了45324万元,比2009年增长了10.5%。其中,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3.5亿元,惠农补贴类资金达3227万元,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投入达3280万元,扶贫资金达到了765万元。近年来,中山市农村经济特别是村集体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大亮点:

1、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持续增强,资产规模不断扩大

2010年,中山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为35.02亿元,纯收入了27.78亿元;村级集体经济资产总额为230.5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3581元。中山市近五年来村集体经济发展迅速,村集体经济纯收入在2006年为15.18亿元,以每年10%以上的递增率上升,到2010年达到了27.84亿元,比2006年递增了83%。村集体资产总额也从2006年的137.74亿元逐年递增,到2010年达到了230.53亿元,比2006年递增了67.4%。

2、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化,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效益高

全农地流转有助于农业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中山市现有人口耕地总面积63.12万亩,2010年土地流转面积达到54.4万亩,占85.3%,土地流转率位居全省、全国地市级之最。中山市土地流转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由早期农户间的代耕、无偿转包、倒贴转包等自发流转,逐步发展到有偿转包、出租、转让、土地股份合作等多种流转方式,且多以集体统一流转较多。据统计,目前全市有成片整合开发规模达到500亩以上的符合标准农业现代园区16个,面积89485亩,逐步形成古镇镇南方绿博园、横栏镇三沙五沙花木基地、民众镇群安村蔬菜生产基地、大涌镇南文社区粮食基地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层次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较显著的现代农业园区。土地流转提高了农业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实现了土地增值和增加村级集体收入。

3、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农民纯收入持续提高

中山市超过80%的农村从业人员从事第二、三产业,农村居民收入78%以上来自非农产业。2009年、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2288元和13581元,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经营所得、其他方式经营所得的人均纯收入2010年较2009年依次增加了8.8%、11.5%、19.5%和1.5%;从乡镇集体所得、农民外出劳务所得、农民从集体再分配所得、其他渠道所得的人均纯收入2010年较2009年依次增加了21.1%、3.2%、12.1%和9.3%。2010年农民从事第二、三产业经营所得合计6027元,占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高达44.4%,与2009年相比,第二、三产生的增幅分别达到11.5%和19.5%,已成为农民纯收入的重要来源。

二、中山市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速,中山市的农业、农村和农民收入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和提高,在全省范围内,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走在较前的位置,农村集体经济近年来也发展迅速,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不容忽视的是仍有许多因素制约着中山农村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集体经济发展缺乏内外在动力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集体经济发展缺乏外在动力。建国以后国家向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一直偏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的发展,进一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近几年来中山对农业的投入均呈扩大趋势,也只是重点扶持中山村集体经济收入偏低的村。这些投入对位于珠江三角洲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仍表现出明显不足。

村民思想观念保守,集体经济发展缺乏内在动力。在对待集体经济问题上,农民群众存在一些矛盾心理:一方面热切盼望有一个强有力的集体,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和兴办集体公益性事业,另一方面却又对发展集体经济产生怀疑,怕发展集体经济影响他们的自身发展,损害既得利益;另外,不少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清晰认识,而不少村民对村干部缺乏信任,总感到集体资产只有分到人头,才“落袋为安”。因而,发展村集体经济缺乏内在动力,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有相当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