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20 11:21:3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转专业的思考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市场;专业人才市场
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通过市场机制调节来配置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概念,高校毕业生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主要来源和补充,是社会最重要的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必然通过市场调节来配置。随着网络时代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逐步形成了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相适应的大学生就业无形市场和有形市场。大学生就业无形市场即信息市场,是指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电话、电子邮件、报刊以及其他通信和传播手段完成供求双方的联系、洽谈和签约过程。而大学生就业有形市场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由市场组织者为大中专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和用人单位举办的就业洽谈和招聘活动[1]。本文以重庆为例,就建立大学生就业有形市场作以思考与研究。
一、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市场概况分析
自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全国毕业生人数以每年超过50万的数量递增。2008年全国毕业生总数将超过550万,就业压力更加突显,而重庆市将历史上首次达到11.5万高校毕业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市场承担着运用市场机制开展大学生人才交流,配置大学生人才资源,实现大学生人才社会化服务的重任,其现状如何呢?笔者调查了解,目前,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市场按主办者分类主要包括人才市场招聘会、综合性毕业生双选会和小型专场招聘会。
人才市场招聘会的主办者是各类人才市场。重庆市人才市场共计98个,其中国家级区域性人才市场1个,区域性人才市场22个,基础性人才市场68个,网上人才市场(人才网站)7个。为数不多的人才市场招聘会更多的是面向社会各类求职者,仅在极少数时间举办应届毕业生专场招聘。
二、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问题
2004年11月,国家人事部为重庆大学生就业市场揭牌,该市场以本地生源和外地生源高校毕业生为服务主体,致力于解决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在就业中的各种问题,主要为毕业生提供实习就业推荐、就业指导、人事政策咨询、人才素质测评、网络求职、入户申请、档案托管及定期举办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等服务,是当时重庆市乃至西部地区第一家以高校毕业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专业性人才市场。其后,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市场方兴未艾,逐步经历着一个从不规范到规范,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但是,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
第一,人才市场招聘会服务大学生就业职能发挥不够充分。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人才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显现。但是,从人才市场从事的人才交流活动来看,其服务大学生就业职能的发挥不够充分。一是服务目的明确性不够。人才市场招聘会单纯追求企业赢利的经济效益,忽略扶持就业的社会效益,在招聘活动中,不管单位性质、无论岗位质量,只要招人交纳展位费都欢迎入场;不管学历水平、无论专业水准,只要找工作买门票都欢迎入场的现象比比皆是,从而导致人才市场招聘会的招工单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这既影响了各类人才(包括大学毕业生)有针对性地求职择业,也严重损害了人才市场的社会声誉;二是服务功能系统性不够。就重庆市现有人才市场看来,占地空间面积狭小,面试模式简单陈旧,后续服务手段匮乏是较为普遍的问题,直接导致了人才市场在满足企业和人才多元需求方面显得力所不逮;三是服务大学生就业针对性不够。重庆市人才市场有的由政府举办,有的由民间个体举办,政府举办的区县级人才市场较少涉及大学生人才服务,有也一般仅针对本籍毕业生,范围不够广泛;其它人才市场举办的大学生专场也很少,尽管这些人才交流会都不排斥毕业生,但由于其参会单位质量不高和缺乏针对性,大学毕业生通过这一形式成功就业的比例很低,因此,这种运作模式下的人才市场无法在严峻就业形势下充分发挥服务大学毕业生求职择业的资源配置功能。
第二 ,综合性毕业生双选会整合大学生就业资源不够强效。综合性毕业生双选会具有规模大、壁垒少、选择面广等优势,在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在整合大学生就业资源上仍显捉襟见肘。一是安全隐患制约双选会的规模成效。重庆市毕业生综合性双选会的组织形式较为单一,都是由市教委统一协调,在集中的时间内(通常为15天左右)连续举行,一般为市教委主办一场(2006年文科、理科分场举行,2007分专业大类举行),各主要高校分别举行一场,总量在20场左右。这种集中统一的双选会形式由于参会学生人数众多(个别双选会参会学生超过万人),组织单位运作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规避意外事故发生,市教委在组织重庆市毕业生双选会时,不仅进行文理分场,而且有意识地控制参会单位数量,从而限制了双选会的规模,也影响了双选会的成效。二是参会单位准入资格审核难度大。重庆市各综合性双选会参会单位数量一般在300家左右,个别高校双选会参会单位数量甚至超过500家,参会单位中既有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也有三资、民营等企业,行业覆盖广,既有大中型企业,也有小型企业,既有本地企业,也有外地企业。尽管组织者在企业资质审核程序上采取了相关措施,但受人手、经费等限制,不能排除个别运营不规范的企业或借招聘名义进行企业宣传的单位参与招聘,从而导致参会单位质量良莠不齐,增大毕业生择业就业难度。三是人才供需双方双向交流浅尝辄止。由于参会毕业生人数众多,双选会现场空间地域狭窄,供需双方无法进行深入沟通,用人单位的多数考察招聘形式难以实现,从而无法完成有效的双向交流,双向选择停留在面上感觉,导致用非所需、录非所愿的情况发生,人为增加毁约行为。
第三,小型专场招聘会引导大学生就业不够高效。小型专场招聘会属于定单招聘,根据所需,寻求所用,避免了供需双方在双向选择中面临多元选择的盲目性和盲从性,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解决大学生就业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缺陷,最大的弊端就是成本与效果不对称,由于就业市场发育明显滞后,人才需求信息没有规范的交流渠道,就业市场有效信息不畅,小型专场招聘会的参会单位单一,应聘学生专业较为单一,在解决就业高峰形势下大规模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只能是烛火微芒;学校在组织专场招聘会时涉及场地安排、会务服务、人员接待等一系列事务,必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组织的专场招聘越多,投入越大。显然,小型专场招聘会在帮助毕业生就业中不够高效。
三、对建立重庆市大学生专业就业市场的思考
第一,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的基本要素。所谓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是指有专门的场所和人员,专门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推荐、经常性举办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档案管理、培训测评以及其他就业指导等一条龙服务的具有明显公益性的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很明显,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的服务对象主体是大学毕业生和招聘大学毕业生的用人单位,非大学毕业的其他求职者及其对应的招聘单位不是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的服务对象;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的服务内容涵盖大学生就业的一切事宜,从求职前的培训测评等就业指导到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收集、和招聘会的举办以及毕业生人事等后续服务,甚至可以包括毕业生就业派遣;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的服务性质必须具有明显的公益性,不以盈利为目的是其区别于其它人才市场或劳动力市场的根本特征之一。为保障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公益特征,其管理主体必须是教育行政部门或高校联合体。重庆人才市场也挂“重庆大学生人才市场”的牌子,但其服务对象众多,缺乏大学生就业服务的针对性,而且公益性不明显,因此不具有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的基本要素。
第二,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的运行机制。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的运行机制应该基于其基本要素、立足于服务大学生就业来建立。笔者认为当前建立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的基本出发点在于整合高校资源,形成推动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合力,因此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应该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下,由重庆市高校或主要高校共同建设管理。重庆现有的大学生就业主管部门是教委所属的重庆市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建立重庆市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可由中心牵头进行,各高校参与并成立管委会。这样不仅赋予中心更多的大学生就业服务功能,而且也使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更便于实施一条龙服务。
第三,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与其他人才市场的关系。需要明确的是,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主体,并不否认已有的其他人才市场对于大学生就业的作用。因此要正确地处理、协调好他们的关系。不同的人才市场配置不同的人力资源,高校毕业生学历层次不一,同一层次毕业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不一,其就业所对应的领域以及毕业生就业期望也大相径庭,在发挥好大学生专业人才市场对本科、研究生等较高层次人才资源配置的同时,也应进一步发挥区域性人才市场、人才网站等对应用性专科人力资源等的配置功能;同时,高校组织的各类双选活动还应在保持质量的前提下在相当的时间内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多种形式的就业市场并存,各自占据自己的市场和发挥应有的作用,大学生专业就业市场应该在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关键词:大气科学;高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7-0023-03 大气科学属于相对比较冷门的学科,社会上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个学科。全国只有十几所高校培养大气科学专业人才,是所谓大科学,小学科。虽然民航、水利、海洋、航海、科研院所等行业也需要少量的本专业毕业生,但绝大多数大气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面向气象部门就业,因此气象行业需求成为大气科学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导向。
高等教育作为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气象事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等教育的改革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气象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气象现代化水平的高速进展,急需培养大量适应现代气象业务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型应用人才[1]。然而,随着现代气象业务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气象高等教育尚不能很好地适应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大气科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2]。
一、气象部门人才需求分析
2008―2015年全国各级气象部门人才需求的总体趋势表明(如图1所示,资料来源于中国气象局官网),2008、2009年总需求数基本持平,维持在1690人左右;2010―2012年需求逐年明显增加,2012年最多达到了2641人。2013年以来又逐年减少,2015年降到了1787人,与2010年之前的水平相近。气象部门对毕业生的人才需求,与气象事业的发展状况、国家给予的与气象发展相适应的编制多少以及现有工作人员的离职情况有关。由于历史的原因,2015―2020年将是一个现职职工的退休高峰期,因此,预计未来几年气象部门的人才需求量应该至少与现在持平,不会有明显减少。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壮大,将来还会需要更多适应现代气象业务的专业人才。
从图1还可以看到气象部门对人才学历结构的需求情况,总体上说,对本科生的需求量超过对研究生的需求量,完全符合社会发展人才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同时,2008年以来需求量的变化趋势,无论是对本科生还是对研究生的需求变化,与上述总需求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呈现出单峰型变化特点,2012年都达到最大,2015年明显回落。但是,与需求总量变化趋势有所不同的是,研究生的需求量总体上呈增加的趋势,本科毕业生的需求总量逐年有所减少。2015年对研究生的需求数是843人,而本科生的需求量是944人,两者已经比较接近了。这是气象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所要求的,气象从业人员中高学历人才相对偏少,人才队伍地域分布又很不平衡,中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尤为缺乏,因此对高层次气象人才的培养提出更多的要求。
在2008―2015年的人才总需求中,研究生的比例在30%―50%之间,气象部门对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需求不断增大,而国家局和省地市级部门对研究生的需求比例从50%上升到85%左右,说明县级以上气象部门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就是说,仅仅获得本科学历的大学毕业生进入省地市级气象局工作的机会明显减少。
对于全国各级气象部门来讲,中国气象局及直属单位与省、地市级气象单位的人才需求和上述总需求变化一致,县级气象局(站)稍有不同,2013年县级单位人才需求持续增加并超过2012年,达到近年来的最高(1183人),之后回落(如图2所示)。另外,全国县级气象局(站)有2300个左右,虽然数量上远远大于地市级以上的单位数,但人才需要总量却少于国家局和省地市级部门对人才的需求量,这是由于地市级以上部门中业务分工较细,不同岗位需要不同专业类型的毕业生完成,尤其是省级以上单位,其要求人才类型是创新型高级专业人才。而县级单位中业务性质较为简单,分工没有那么细致,要求一专多能、一人多艺,所以县级单位人才需求数量虽然不大,但人才需求类型应该属于应用型复合人才。
结合上述分析可见,县级以上气象部门人才需求量大,且对研究生需求更大,因此,高校在大气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要更多地从气象业务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出发,培养满足社会真正需要的高层次的气象专业人才。
二、高校大气科学类专业教育现状
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开设大气科学类专业的学校只有16所,其培养大气科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另外还有中国气象局所属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也培养大气科学类的研究生(如表1所示)。由表1可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培养的大气科学类专业学生数最多,几乎超过气象部门每年人才需求的半数,其次是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一些“985”院校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要培养大气科学类专业的研究生。
由表1可见,每年大气科学类专业高校毕业生达到2700人左右,其中本科生约1800人,占到66%;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分别占24.1%和9.9%,合计约900余人,而2015年气象部门人才需求量是本科生944人,研究生843人,数量上看高校毕业生数已经超过气象部门每年的可接收量。但并不是这些毕业生全部进入气象部门,有一些毕业生选择到民航、机场、水利、环保、海洋、高校等行业部门工作,还有一部分学生出国留学,也有一些人改行从事其他专业工作或自主创业,因此,实际上大气科学类专业的市场供需基本保持了数量上的平衡。那么,在这种看似平衡的状态下,为什么气象部门还是反映人才不够用,特别是高层次专业人才尤其缺乏呢?
三、大气科学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
2015年2月,教育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了《教育部 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教高〔2015〕2号),要求高校要创新气象人才培养机制,优化气象专业和人才结构,建立以气象行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以培养和造就大量适应现代气象业务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提出“高校要强化实践教学,大气科学类专业本科生要到气象部门接受不少于2个月的实习实训”,推动气象高等教育更好地满足气象现代化建设需求,提高气象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这也就回答了上述问题,在看似平衡的人才供求状况下,用人单位依然需要高校“培养和造就大量适应现代气象业务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说明现行的大气科学专业教育难以满足社会需要,必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一)注重高层次人才创新教育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刚性的,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研究人才是稀缺资源。气象高等教育也必须面向气象行业的发展需求,制订前瞻性的博士、硕士人才培养计划,与气象部门合作共同确定可行的培养方案。除了继续在气象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专业以及气候学、气象灾害等方向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外,还需拓宽研究领域和人才培养方向,加大力度在大气化学、大气探测、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经济等专业方向培养大量高端研究型人才。
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方式上,可以不拘一格,高校可以独立进行研究生教育;也可以与教育部或气象部门合作,遴选一些优秀的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到海外交流学习;或者在国内高校、研究机构或企业间联合培养、互认学分,特别是应该鼓励交叉学科、相关领域的合作培养,以真正增强高端人才的创新能力。
(二)加强本科生素质教育,建立分类培养机制
随着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普及度的提高,本科教育渐渐成为国民的基本素质教育[3]。良好素质的形成基于扎实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基本的思想品德、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从而促使学生个性发展,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领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促进其就业、深造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是一种使学生熟悉相关知识与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手段的教育形式。通识教育提供的是人文教育,是通向现实生活的一座桥梁。
当然,本科教育不完全是通识教育,学生在通识教育的课程基础上,还需要学习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为下一步深造或就业奠定基础。因此,在本科教育的后一阶段,应该建立分类培养机制,对于有志于将来在专业领域继续深造发展、愿意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姑且称为专业学术类。而将另外一些希望本科毕业直接走向工作岗位,从事基础业务和技术型工作的学生,称为技术应用型。不同类型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对于专业学术类,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重理论、轻专业的原则开课教学,为其将来深奥的研究工作奠定深厚的理论功底、为其不竭的创新思维与活跃的学术灵感铺设宽阔的知识面。比如,大气科学专业的学术型本科生,一定要加强数学、物理学、化学、流体力学、地球物理、地理、地质、海洋等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教育教学,这是大气科学研究和原始创新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
对于技术应用型的学生,则要重应用、重技术、重实践,可以适当降低理论课程的教学要求,增设一些应用性课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其从事技术性、事务性工作的基本能力。例如,对于大气科学专业技术应用型类别的学生,可以减少一些基础课的理论学时,加大“综合气象观测”、“天气预报分析”、“气候诊断分析”、“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等课程的实验学时,还可以增加诸如“气象资料的可视化处理”、“建筑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公文写作”等应用型课程,培养学生实际的工作技能。从社会人才结构来讲,本科生应该多于研究生,技术应用型人才应该多于专业学术型人才。因此,高校应该切实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社会输送大量适用的技术人才。
(三)拓宽专业方向,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
随着现代气象科技的日新月异,气象业务的内涵不断拓展,现行的学科专业已经不能完全涵盖大气科学的所有研究内容和业务范围,专业课程体系也与当前气象核心业务中的数值天气预报、大气探测、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等关键领域的发展需求有较大的差距。诸如大量新型大气探测手段和仪器的推广应用,地球系统综合观测业务和气象预报预测新技术、新方法的广泛运用,以及空间天气监测与预报、海洋气象监测预报、资源气象利用等新业务的应用,对气象人才的综合素质、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校进一步拓宽专业方向,完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4],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各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建立富有特色的专业方向教学体系,在保证学生掌握大气科学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特点与职业规划来选择发展方向,既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满足了气象部门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如可以开设海洋气象方向、雷电防护方向、应急减灾方向、水文气象方向等专业,满足气象部门不同业务工作的需要。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尝试发展气象工程教育,如农业气象工程,针对精准农业中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人工小气候调控、地膜覆盖增温保墒、优化灌溉节水等技术工程进行的研究与技术应用;再如防灾减灾气象工程中的避雷检测和防雷工程,人工影响天气中的人工增雨、人工消雹消雾等技术工程,这个新型的气象工程领域急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是高等教育落后于业务需求的又一个角落。
(四)完善共享资源建设
2015年4月成立的“中国气象人才培养联盟”将为推进大气科学及相关学科的教育、研究与技术应用,实现资源共享发挥重要作用。借此联盟,高校与气象部门可以更好地开展深层次的局校合作,共建大气科学研究平台和气象人才培养基地,建立大气科学专业教学资源库,共享气象数据资料,实现高校与气象部门的双赢。
参考文献:
[1]祝薇,郭丽青,黎伟标.一流大学背景下大气科学专业课
程改革探研[J].高教探索,2015,(1).
[2]伍荣生.大气科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J].中国大学教
学,2002,(1).
[3]王青林.关于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
[J].中国大学教学,2013,(6).
论文摘要:养成教育是我国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体育专业大学生有其不同于其它专业学生的特征,高校教育者在对其实施养成教育过程中,需要有的放矢。本文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入手,分析了体育专业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和开展养成教育的几个重要环节。
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公民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大学阶段是人一生的重要阶段,养成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笔者以从事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辅导员工作实践来看,加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养成教育非常必要。
一、养成教育的内涵
养成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养成教育是指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及其教育。广义的养成教育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是使人具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技能的教育。养成教育的内容广而细,它不但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指导,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生活、学习、个性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指导。
总的来说,养成教育一种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教育,是教育者通过一系列教育训练活动,将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养成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如培养文明礼貌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等。
二、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特点
体育专业大学生作为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群体,既有普通大学生的共性,又有其不同于其它专业学生的特征,高校教育者在对其实施养成教育过程中,需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具体来说,体育生明显表现出以下特征:
1.自理能力强,但缺乏自律性
体育生由于长期参加大强度的体育专业技术训练,比较能吃苦耐劳,绝大部分的体育生进入大学后自理能力很强。但同时又比较自由散漫,不善于约束、控制自己的行为。迷恋电脑游戏、满口脏话、无故旷课、打架斗殴等现象时有发生。
2.文化理论水平较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于体育生从事专业技术训练挤占了文化理论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使他们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而忽视文化理论课的学习,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刻苦精神。上课迟到、早退、注意力不集中,上课说话等现象非常普遍。
3.个人主义思想严重,集体观念比较淡薄
体育专业学生大多争强好胜,喜欢表现自我,独立性很强。但是有些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则表现出我行我素,而忽略他人感受。如有的同学因为个人的不良习惯,直接影响寝室成员的学习和生活。也有的凡事只考虑自己的得失,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4.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但缺乏坚持性
体育生外向活泼,反应迅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适应新环境的速度也很快。他们好奇心强,有激情,做事积极,但又缺乏坚持性。如大一之初,很多同学加入了学校各级社团组织,但新鲜劲一过,面对一些琐碎的具体事务时,很多同学往往不能持之以恒而选择了放弃。
三、体育专业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
养成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状况反映出其个人的综合素质水平,也反映出高校的整体风貌,更反映出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水平和文明程度。高校的养成教育,由高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手段和育人环境所决定。教育者需要充分考虑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实施有效的养成教育。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确保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繁荣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使其明确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社会主义法制和校规校纪教育
高校是大学生接受系统的法制教育的重要渠道。当前大学生法制观念较淡薄,法律素质较差。高校教育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此外,还需做好校纪校规和安全常识的教育工作,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学生的纪律观念,养成遵纪守法、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的良好习惯。 转贴于
3.文化素质教育
较好的文化素质是学生未来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体育专业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在学习中又重专业轻文化。但要想在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文化素质非常重要。因此,对体育专业学生的养成教育中,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4.身心素质
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是衡量体育专业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标准,也是现代人才的必备条件。身体健康,才能有足够的体力、精力;心理健康,才能有坚强的意志力、适应力、自信心和稳定的情绪等去完成专业学习,掌握专业技能。
5.礼仪规范教育
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教育,是学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现代大学生,自身拥有良好的礼仪规范行业非常重要,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成功的社会交往的前提。礼仪规范涉及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如仪容仪表、举止谈吐、待人接物等。体育专业大学生,要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行为文明,培养自身修养,提升个人形象。
四、把握体育专业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几个重要环节
1.入学教育
新生入学阶段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入学之初,学校积极开展校纪校规学习、法制安全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特别是通过新生军训,引导学生增强法制安全意识、组织纪律观念,使学生从思想上、生活上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
2.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高校教育的重要方式,目前已经开设了一些养成教育课程,如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大学生社交礼仪、心理健康教育等,有的课程在教学中,涉及到了很多养成教育的内容。不论是否专门的养成教育课,教育者都要通过自身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心理、学习和行为习惯。
3.课外实践
养成教育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统一体,实践训练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通过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提供校内外社会实践机会等方式,注重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将养成教育的理论,深刻内化为自我行为,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个人修养及行为习惯。
4.网络教育
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教育者要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宣传,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形象,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高校教育者应该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地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同时也应认识到,高校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只是一个方面,学校、家庭、社会必须要做到协调一致,共同教育,才能形成养成教育的良好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春魁.养成教育的含义、特点、功能及本质[J].邢台学院学报,2004(2)
关键词: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
近年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的趋势,以往高校所培养的单一技能型人才已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外语能力的评估更趋理性化,懂专业且具备相当英语应用能力的人受到市场的欢迎。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因此,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必须实现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的结合,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提高英语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开始重视英语教学与专业的结合,甚至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然而,由于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之间的衔接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使得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笔者多年来从事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对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专业化有一定的思考与探索。
一、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实践研究
1.明确课程目标,优化课程设置
为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实现培养技术、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目标,从2008年开始,本院的公共英语教学已经尝试性地进行了一些改革,制定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相关方案,并在本院的重点专业护理专业试行。方案突出能力培养的目标,并把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学期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的语言知识,重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树立大胆开口说英语的信心,积极开展听说训练,能通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第二学期,针对专业特色,通过对行业的调研,分析临床护理岗位对职业人英语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基本要求,确立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目标,并且按照认知规律,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归纳学习单元,序化学习过程,构建护理专业课程内容体系,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特点,为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2.依据典型工作情景设计教学
确立以典型临床护理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英语交际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听说训练。将临床护理五大典型工作情境中的十项主要工作任务转化为五大学习情境和十个学习任务,内容包括入院护理(入院接待、病情评估)、用药护理(用药前解释、用药后观察)、手术护理(术前告知、术后观察)、生活护理(卫生评估、生活指导)和出院护理(出院告知、出院指导),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同时加强与护理专业的专业教师沟通,参与到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中进行现场指导,让学生了解英语在所学行业的运用情况,强化所学知识的运用。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
教师要设法给学生提供体验、实践英语对话的机会,且内容要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可通过恰当的医护对话、请学生介绍病房情况或鼓励他们自己扮演护士或病人等形式,让学生在讨论、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情景活动中学会使用医护英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以使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积累经验、掌握技巧,合理调整各项活动,激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从语言实践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4.开发适合高职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材
教材内容的确定必须以培养目标为依据。高职护理专业培养的是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和涉外护理工作的高级医疗护理人才,是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护理人才。因此,我们应据此开发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校本教材,使学生通过接触与今后的工作密切相关的语言材料,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改变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5.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搞好与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相应的师资配备是前提。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顺利进行英语教学的基本保证。高职大学英语教师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学生的专业,因此,英语教师不仅要掌握英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还要了解护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学校应有计划地培养“双师型”教师,挖掘现有的英语教师潜力,通过进修等渠道,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护理专业的英语知识,督促教师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不断探索适合高职护理教育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二、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意义
1.有助于改变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相脱离的现状
护理专业是培养能从事医院临床护理、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护理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护理人才,而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属于综合素养类课程,与专业结合较少。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工具课程应该服务于专业,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英语能力。专业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为学生就业和未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
2.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
高职护理专业大学英语专业化改革,打破了大学英语一贯式、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将有关听、说、读、写的各项技能的学习内容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学生通过接触与今后的工作密切相关的语言材料,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
3.有助于促进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以专业课程中需掌握的内容为主线展开,所有教学内容以专业工作职场要求为核心,将英语教学渗透到专业知识的不同章节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巩固了英语知识,而且掌握了系统的专业知识,积累了大量的灵活运用专业英语的经验。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实践有利于完善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其他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并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本科;专业课程;双语教学
根据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双语教学”的定义:The ri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在学校里应用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知识性科目”。从上述的定义中,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双语教学的实质是运用外语教授知识性科目。双语教学一般有三种教学模式:第一,学校只使用一种非学生母语的语言进行教学,即浸入型双语教学(immersion pm-gram);第二,学生进入学校后部分或者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成只使用第二种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为过渡型双语教学(transitional biGngual education);第三,学生刚进入学校是使用母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种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然使用母语教学,这种模式称为保留型双语教学(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
一、中国大学本科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加入WTO之后,中国在各个方面与国际接轨,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日显迫切。为此,教育部2001年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 4号),要在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其中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很多大学积极开设双语课程,用英语进行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中国高校双语教学都尚未进入成熟阶段。其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介绍国外成果上,缺乏有深度的本土化研究;教学实践普遍存在着盲目跟风的“羊群行为”,迷失了方向,浪费了资源,影响了实效,制约了健康有序的发展。目前中国高校双语教学存在如下突出的问题:
1 双语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认识不深。在中国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虽已开展实施,但在一些方面还尚未达成共识,有很多教师和学生对双语教学认识不清、理解片面、定位不准、缺乏积极性。有人认为,英语还未过关,没必要讲授和接受英语化的专业课;双语教学就是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多讲英语,以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双语教学无法保证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实施双语课既费时又低效等。一些学校的决策者也未对双语教学给予足够重视或提到议事日程,使得双语教学难以获得充足的可支配的资源。
2 双语教师资源开发不够、配置不合理。双语教师是指那些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教师,特指能用一门外语教授一门非语言课程的教师。双语教师不仅要精通学科内容,而且必须具备充分的语言水准,保证足以在任何时候用目的语授课。调查表明,目前中国高校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英语专业毕业并从事普通英语教学的英语教师;另一类是某专业中的英语水平较高的专业教师。这两类教师在从事双语教学中都存在明显的弊端:前者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丰富的语言教学经验,但缺乏对学生的专业领域和实际需要的了解,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难以跟踪学科专业最新发展态势,在教学中多采用以词汇、语法为主的语言教学方式,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有限;后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但并非训练有素的语言教师,他们往往采用以内容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侧重教授专业术语和专业内容,而在课堂活动的设计与安排上缺乏外语语言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忽视了双语教学中学生对语言特征和规律的掌握,对文化、思维及价值观差异的比较,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两者各自为阵,没有形成互补型的合力,因而不能形成教师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进而影响了双语教学的实效。
3 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需求不一。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和内在需求。只有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达到足够熟练的程度,且有较强的认同感和需求时,才能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上,也才能达到双语教学的真正目的。作为高校双语教学活动的主体,大学生的思想认同和接受能力是决定高校双语教学能否顺利开展、取得成效的关键。但是,目前中国大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认同度不高、接受能力不强,严重影响了高校双语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调查显示,不少大学生对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有些大学生因为前期英语基础较差,听说读写本身困难就比较大,用英语来学专业新知识更是难上加难,所以不可避免地产生畏惧和抵触情绪,遇到困难时往往是不耐烦或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
4 双语教材盲目引进。教材建设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基础载体。目前,中国高校尚无统一的双语规划教材。在双语教学实践中,各高校在教材的选取上常常是五花八门,有原版引进的,有自编或联合编写的。作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基础载体,原版引进教材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内教材的开发,为高校双语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了平台,推进了早期双语教学的发展。但是盲目大批量引进,不仅价格昂贵,对师生的文化意识和外语水平要求也较高,同时其编制和内容也不适合中国国情,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难以实现;自编教材则多半是把专业原版书籍中的一些文章汇编在一起,缺乏学科专业知识的系统性、技能训练的有序性。
二、大学本科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改进建议
1 培训双语教师,提高双语教师的水平。对拟开设双语教学的教师进行培训,包括专业词汇的培训、口语的培训、更要注重西方思维方式的培训。定期举办有英语教师和各学科双语教师参加的教研活动,进行集体备课、集体论课、集体分析、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教师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学校可以推行中青年教师海外进修计划,补充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实行双语教师能力和水平资格评审、持证上岗制度,并从岗位津贴、职称晋升、进修学习等方面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对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思考
当前,设有小学教育专业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大多是采用“分科培养,全面发展”的模式,目的是使学生文理兼通,学有专长,以求培养出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高素质小学教师。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要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体现小学教育综合性特点,在造就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同时,注意加强学生学科专长、教研能力的培养。
这种课程设置体系,在结构上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二元结构特征,表现出“双专业”的目标取向。教务部门力图把课程设置与小学教学科目一一对应,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拔高对学生的学科专业要求,细分课程,增加学时, 有些院校学科专业课程课时量已经占到了总课时量的42%,而学科专业课程的课任教师仍觉得课时不足,无法达到教学质量的要求;学生则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无法静下心来自主学习。
单纯对知识储备数量的追求会造成课程体系的无所不包,简单的学科综合或不同课程的内容综合也无法达到高等教育的质量要求。课程知识综而不合,学生在学习上囫囵吞枣,知识体系缺乏系统完整性。从高等教育的视角来看,无论在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上,专业的学术标准和学术水平的要求与大学本科层次的要求会产生一定的差距,学生在知识的体系与结构上会产生一定的缺陷。最终造成小学教育专业学术水准下降,课程设置专业指向不明,专业培养的目标规格再次游移于学术性与师范性之间,不利于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建设。
二、构建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
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简化其多元结构模式,回归高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一般结构模式。以小学教育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由此确定专业课程的结构配比,建立起由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到专业基础课程,再发展到专业研究课程的有机的、呈梯度分布的课程体系。以系统的小学教育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为核心课程,以大学文化通识类课程为基础课程,以选修课程为支持学生自我发展的辅助课程,构建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这一课程设置体系,注重加强学生的小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素养,使学生具有系统的小学教育理论知识,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深入地了解,熟悉基础教育的特征,精通小学课程理论,掌握小学课堂教学技巧,并具有初步的小学教育科研能力。这有利于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特点,明确小学教育专业方向,提高小学教育专业的学术研究水平;防止小学教育专业“双重标准”的出现,符合高等教育的标准和要求,达到当前小学教育对“研究型教师”的培养需求;同时,也突出了“定格在本科,定性在教育,定向在小学”这一专业定位。
也许有人会产生疑问:小学教育的专业基础理论,在小学教学中,并不能转化为直观的教学效益,小学教师在工作中,最需要的仍然是语文、数学等教学科目的相关知识,这种课程设置是否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我认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小学教师应该是儿童教育专家,而非学科专家,作为一个教育家所需要的决不是单纯的知识。小学教育,因其启蒙性、基础性、综合性的特点,教育的重点在于发展儿童的个性,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形成人生的基本态度。教育的难点也不在于教师如何精通并传授学科知识内容,而在于教师是否有能力使学生热爱学习。由于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低,自控能力差,对小学教师的职业素养与教学艺术的要求更高,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要求重视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教育心理学素质的培养。
在这里,我并没有贬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的意思。相反,我希望我们每一个小学教师都是无所不知的全才,能解答小学生的一切疑难问题。面对现代社会知识的容量与更新速度,我们只能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建立起小学教育专业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具备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能力。马斯洛说过:“课程的功能不仅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通过知识达到人的个性自由和解放。”我们要培养的是充满想象激情和创造欲望的教师,是儿童眼中个性鲜明的人生导师,而不是单纯的课任教师。如果这样的课程设置,能对目前过早的将小学生置于学科体系之中,造成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状有所触动,也算是一个收获吧。
三、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可分为文化通识类课程、小学教育专业课程、选修类课程三部分。
1.文化通识类课程
文化通识类课程应使学生在基础知识水平上达到大学本科水平,并增加艺术审美修养。课程主要有哲学原理、法学概论、大学语文、大学数学、大学英语、自然科学概论、计算机基础、体育、音乐、美术等。在课时比例上,应占总课时的30%。在教学计划安排上,主要安排在大学一、二、三年级。
2.小学教育专业课程
小学教育理论类课程是提高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检查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学生在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及能力上应达到高等教育本科层次的要求。学生应培养自己内在的教育理论素养,掌握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掌握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与知识结构,并具有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小学教育基础理论课程、小学教育技能课程、小学教育实践课程。以上两部分课程,在课时比例上,应占总课时的30%。在教学计划安排上,主要安排在大学一、二、三年级。
小学教育实践类课程在时间安排与过程评价上应按专业课程标准设计,有目的、有层次的进行。要改变传统师范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从新生报到一直到毕业前,让学生不间断地深入到小学教学第一线,目的是使学生对现代小学教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对教育宗旨有所感悟,有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的机会。在教育实践中有意识的开发隐性课程,坚定学生的专业信念及对小学教师职业的热爱,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教学艺术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自身的人格魅力。课程可分为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课程实践、教育调查、论文撰写等。在课时比例上,应占总课时的20%。在教学计划安排上,一年级在每学期第一周及学期中间各安排一周的集中见习。二年级每周安排一天的分小组见习,并开始为小学教育调查研究做好准备。三年级学生自由实习,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教育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定期检查,并对学生的教学、调查给予指导和评估。四年级学生连续实习时间应不少于十二周,学生实习授课种类应不少于三门,教育调查和论文撰写时间六周左右。
以上安排,教育理论与实践课时数占总教学课时的50%以上,这样,就可以起到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突出专业特点,提高小学教师培养的专业化程度的作用。
3.选修课
选修课以增加专业知识深度、培养学生教育科研能力和特长为目的,学生可按自己的兴趣进行选修。学科选修课,在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上,重点应放在学生日后自学方法的指导上,学生应在学科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按照学科知识体系选修。
四、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与方法
课程的教学直接关系着课程设置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师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的同时,在教学方法上,应以“教学做合一”为指导思想,采用基于研究的学习模式,提供民主的学习氛围。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对外贸易活动日益频繁,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多。广大高职院校顺应新的形势,从人才培养理念和路径上强化对国际贸易人才的专业素质教育,然而由于办学经验缺乏等主客观原因,在教学思路、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因此,着眼高职教育办学特色,针对国际贸易专业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高职院校国贸专业素质培养中的突出问题
(1)重技能教育轻素质教育。受到固有教育体制以及市场就业环境的影响,当前的高职院校国贸专业大多存在着过于重视技能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的问题。学校以及专业科室片面地认为只要保证了大学生的职业技能,满足了一定的就业率就实现了教学的目的。这一观点较为短浅,缺乏针对大学生就业以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长远规划,没有充分体现学校应有的社会价值。
(2)缺乏师资和教学资源。对于高职院校国贸专业而言,在素质培养方面,相关师资以及教学资源的缺乏是导致素质培养落后的另一根本原因。素质培养在大中专院校的设置起步较早,但是一直以来都是围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展开,没有针对性和时代性。故而,从事素质培养的教师多是思想政治教师,在其他方面的素质培养,如职业品质、网络素养等方面缺乏专业性强、视野开阔的教师资源。另外,在教学资源方面也缺乏,如教材、教具等。
(3)现有的素质培养方式较为枯燥。在当前的高职院校素质培养中,还存在着培养方式枯燥,以理论教学为主的问题。在一些课程上,存在着教师在课堂上长篇大论、照本宣科的现象,课堂氛围非常枯燥,很难引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导致大学生产生厌烦、排斥的心理。大学生的这种学习态度自然对其自身的素质培养起不到任何作用。
二、解决高职院校国贸专业素质培养问题的对策探讨
(1)实现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当前,由于网络等多种新媒体的应用,各类信息充斥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面对这样繁杂的社会环境,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因其自身的社会经验不足,价值观尚不成熟,极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学校要将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有限的课时中,教师在进行技能授课的同时,引入富有时代感的素质教育。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基于基础课程的同时,借鉴大量的案例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市场需要的职业能力培养,增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将理论课和实践课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在实训场所开展教学活动,边讲,边学,边做,使大学生在理论学习中为实践活动打牢根基,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理解的效果,从而使大学生不仅掌握国际贸易专业知识,还具备实践操作技能、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社会适应性,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2)学校应加大对国贸专业素质教育的投入力度。为了夯实高职院校国贸专业大学生素质的培养工作,必须充实与素质培养相关的教师队伍以及教育资源。这就需要各个高职院校加大对国贸专业素质教育的投入力度。首先,在教师方面,一方面要大力培养现职教师在素质培养方面的教学能力,可以通过培训、再教育等途径对教师的素质教育水平进行提高,教学范围进行拓宽。另一方面,要引入现代化的招聘制度,不要把招聘范围仅仅局限在教育院校,要向社会公开招录或外聘知名企业的相关管理以及运营人员来兼职,借助其先进的专业技能以及较高的个人素养来带动其他教师,共同做好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工作。其次,学校要联合社会教育机构,完善国贸专业的素质教育资源。包括网络素养、心理素质、职业品质等相关的教材、教具等。
(3)结合时代的发展,丰富素质培养方式。为了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程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良好素质的养成,教师必须结合时代的发展,对素质培养方式进行创新。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要抛弃以往纯粹理论教学的方式,适当将当代的人物以及案例融入相关的理论教学中。其次,要摒弃单一口授或者板书的授课方式,借助当前的多媒体技术,如幻灯片、微信、博客等途径,将素质培养的相关知识通过课上以及课下等方式有效地、形象化地传输给大学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高职院校国贸专业素质培养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忽视素质教育、教育资源少以及培养方式单一等方面。作为教育工作者要针对这些问题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对策,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实现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的目的。
很多大学生反映,找工作的时候单位的层层面试真的是让自己彻底变成了“面霸”。而有些大学生捧着厚厚的一摞个人材料中夹杂着各种得奖证书和考取的资格证件,试图验证“多一个证多一条路”。与此同时,校园里各种各样的考证培训宣传贴满墙壁……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上述现象?以往我们所谈论的“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过多”“大学教育质量降低”“所学专业不不对口”等等造成了以上现象,只是一种很不精确的解释。
一、高校认证职能与人才认证成本
1.高校的认证职能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蕴含着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具有隐藏性。在这之前对于学历和就业的关联性的讨论是很多的,以往的研究也充分表明了学历和能力(人力资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高校在当今社会中主要承担着对人才认证的重要职能。
高校通过相对严格的选拔机制把潜力优秀的生源吸纳到高校之中进行培养,在校生在顺利完成四年大学所要求的各项学习、考核合格之后,被授予学位准予毕业。高校毕业生凭借自己付出的努力获得的高校颁发的学历证明,其实就可以当成一种认证证书。而后凭借这种“认证”在人才市场向用人单位寻求工作机会,以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社会上经常把学历称为“敲门砖”,其实反映出的是单位对握有这种证书者的认同。长期以来,高校所负担的人才认证职能并未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
2.人才认证成本
人才认证成本是将富含人力资本的人才从普通人群中识别出来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成本。人才认证成本是一个长期被忽略的概念,因为这种成本是不明显的,甚至是隐藏着的。这种成本淹没在许多诸如有关学历、教育质量、毕业生素质、大学扩招等显性概念中。这种人才认证的成本在高校教育阶段或者是工作阶段均不易被觉察,只有在大学生离开校园求职就业时,与用人单位进行工作“交易”的环节当中,才能体现出来。
假设社会适龄就业人口数为S,符合就业要求的大学毕业生人才只是其中的一部分s(s<S),不符合要求的群体为s’,s+s’=S(s’<S)。把人才s从S中甄别出来、剔除s’的过程,是一项社会大规模的成本投入项目。如果人才甄别出现混乱,高校人才认证之下的s与s’区分度不可靠,用人单位在接受了不合格雇员s’之后,就会对高校的认证公信力产生质疑,在面对下一批求职者时就要改变既有方式进行更有效率的甄别。
二、人才认证的两种类型
原来我国高校的人才认证公信力很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认可度较高,“上门要人”的现象在那一时期十分常见。随着大学扩招,高校的招生规模日益扩大,高校降低了进入大学的门槛,出现了一部分s’量进入到高校之中。当然也有很多研究者认为在校生规模的扩大和师生比的下降会导致普遍教育质量的总体下降,也就是说又有一部分s变为s’,也将被冠以大学毕业生的头衔毕业。“大学生”身份获得者越来越多,“大学生”头衔所传达的人力资本信号强度降低,用人单位就无法得知求职者到底是属于s还是s’,这就需要其他认证来介入甄别了。
笔者将人才认证的种类分为两大类:高校认证和自我认证。
1.高校认证
建国以后,我国的人才认证主要是通过公办学校来完成的,背后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子。目前在我国也只有国家愿意、并且能担负得起整个社会的人才认证的成本。在高校颁发这一纸学历或者各种证件的背后,体现着高校的认证职能,也包含着国家对人才所作出区分的“公信力”。高校颁发证件的持有者被用人单位所雇佣的背后,其实是一种社会对高校“认证公信力”的认同。
如果把大学教育的每门课程的考试都算作一个小“认证”,那么平均而言我国大学生每人要通过差不多几十次不同的科目认证,还不包括文娱体等课外活动评价。一位优秀大学毕业生要比普通的毕业生在社团活动、班级活动、担任学生干部职务等参加更多的活动,并由此获奖,本质上就是学校对其认证项目数的增加。这些认证成本无疑都是学校――背负国家财政负担的。用人单位会对冠以“优秀毕业生”“优秀学干部”等头衔的求职者有着更多的“偏爱”,就是因为这种优秀毕业生拥有比一般毕业生更多项目的高校认证。
2.自我认证
自我认证,相对于高校认证而言算是一种“自力救济”。并非是指大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人力资本或综合素质作出的个人评价,而是自己通过自己的付出、由各种有认证资质的认证机构颁发的、显示具备某方面能力的社会权威认证。它是一种人才认证的NGO形式。当下,大学生投入越来越多时间、精力、费用考取社会上的各种从业资格证件,就是自我认证的典型表现。
三、人才认证成本转移下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分析
当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质量产生怀疑,或者说高校人才认证公信度下降时,单位就需要毕业生提供更多个人认证证书来证明自身的人力资本含量。此时人才认证的成本由高校向毕业生自身转移,并且呈现逐渐加大的趋势,时下流行的“考研热”、“博士查出身”、用人单位设“高门槛”等现象就是人才认证成本转移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具体体现。
1.考研热、考博热、考证热与出国热
在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时,许多大学生都在走过高考“独木桥”之后,又加入了轰轰烈烈的考研大军。考研热背后折射出的其实就是高校人才认证成本向自我认证成本的转嫁,当用人单位对获得本科学历毕业生的能力存在质疑时,毕业生不得不通过寻求继续攻读硕士,在高校认证的基础上进行更高层次的自我认证。硕士教育阶段就可以看作为继续剔除本科生中混入的s’的过程。过去,硕士毕业生的质量都是符合s的,硕士学历毕业生都能找到较好的工作。现在为了缓解庞大的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国家又放开了硕士生进入门槛,一部分s’也进入到这个学历群体之中,用人单位在越来越多地收到此学历下的不合格人才之后,又开始继续对求职者提出更高学历要求。如果为了解决硕士就业压力大的问题,将博士层次的教育规模继续扩大,不仅会进一步降低高校认证的公信力,而且会进一步加大毕业生自我认证成本。
目前校园出现了“职业资格证与学位证兼得”的现象――在校学生一边拼命努力拿毕业证,一边拼命努力获得职业资格证。这种现象背后其实折射出了高校人才认证公信力下降,以及自我认证开始越来越被社会重视。社会发展到今天,随着社会分工的具体化、精细化,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甄别越加苛刻。高校由于其相对独立性,对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的反应有着滞后性,也就转移了很多认证职能。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要求求职者提供学历以外其他的资格证书,这种认证缺位也导致了各类社会培训和考证的兴起,由此在校生承担的认证成本负担将越来越沉重。也可以说自我认证是对高校认证职能降低和缺失的“补位”。
现在很多高校在读的大学生积极准备出国,兴起一股“出国热”,其实就是用人单位对国外高校人才认证职能公信力更加认可的表达。很多实例表明,获取国外学历的群体在就业机会和工资支付水平上高于国内颁发的同学历群体。尽管现实中也存在着国外高校摸准了中国人偏好教育消费的心理,针对中国人推出了很多一年、两年的海外短期“留学速成硕士”,把教育设计成了一种吸引中国人花钱消费的产业的情况,并且国内已经开始出现一些用人单位对“留学速成硕士”失望的情绪,但是国外名校或者国外正统高校出身的“海龟”人士,依然拥有着比国内高校出身的学历获得者更具证明力的“海外认证”和更多、更好的求职机会。
2.博士学历“查出身”
当前不仅本科生、硕士生面临着就业难问题,就连博士生也难以幸免。许多用人单位博士学历“查出身”现象的出现预示着目前我国博士生就业的难度也在加大,这说明博士学历的证明力也开始下降,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博士学历“查出身”现象具体表现为,很多高校或科研机构在招聘须有博士学历教师时候明列“本科需为211重点大学”条款。这种现象其实就是社会对最高学历认证公信力产生怀疑的鲜活例子。因为目前博士群体数量日渐增大,其中混杂了些许的s’,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岗位特殊,对教师的要求十分严格,力求绝对避免s’。但是博士学历已经是当今世界最高学历级别,用人单位已经丧失了要求求职者再进行更高一级学历甄别的可能性。所以,高校作为用人单位而言只能对竞聘者“查出身”――看本科院校出身。毕竟,从进入大学到博士毕业时,正常顺利途径需10年左右时间,10年前的高校与现在的高校认证相比更具认证公信力,由此反映出目前高校认证职能的逐渐弱化。
3.用人单位设“高门槛”
在高校认证职能弱化以后,用人单位不得不通过设置各种各样的限制条件提高“门槛”的方式来筛选人才。用人单位是较为排斥承担人才甄别的成本的,它既不像高校那样有着国家财政的支持,又不像求职者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不惜投入自我认证的成本支出。可以说用人单位对这一成本非常敏感,能避免就尽量避免。常见的规避方式体现为“招聘偏好”和各种条件限制。如,对高学历的偏好、对211重点大学毕业生的偏好、对应届优秀毕业生的偏好、对优秀学生干部的偏好、对有更多从业资格证书人才的偏好等等,本质就是将认证责任和认证成本推给求职者个人。
四、对策
上述这些现象虽然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重视,但由于没有更多高校人才认证职能的考察和对人才认证成本的提出,对策讨论都还处于一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层次,明晰了高校认证职能和认证成本两个概念之后,我们就可以真正地对此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1.国家应适当调控高校扩招的规模,尤其是硕士以上高层次教育人数总量,维护高校人才认证的公信力
高等教育应当承担起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工作,应秉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原则,而不能把公立高校教育作为拉动居民消费的一条途径。目前对高等学校,尤其是公立高等学校的职能定位不清,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社会应用型教育认证应当由民办机构或者公立大学的再教育部门提供;各类技术性专门人才应该由各种职业类学校完成;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庞大使命应当通过函授、在职类教育完成,都不能仅仅借助于公立大学的扩招来实现。过去,我们常批判高校录取“一考定终身”,现如今我们似乎又走到了“数考也无法定终身”、博士学历“查出身”的另一个极端。
2.国家应当通过加强高校认证分担大学毕业生自我认证的成本,提高全社会的福利水平
高校人才认证成本应作为国家对社会的一种公共福利支出看待。国家认证制度的完善、成本投入对于减轻大学生自我认证支出上的经济负担、改善大学生就业状况都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也为单位降低了选人、用人的甄别成本,对提高企业利润有着巨大的帮助。
目前对于许多高校在校生来说,教育不仅是一个享有教育资源的过程,也是一个承担各种教育成本和机会成本的过程。高校认证能力的缺失导致了学生在自我认证成本的投入加大,甚至导致因个人求学路漫长、家庭出现“因学致贫”现象。我们不能把中国的在校生置于“考证无涯苦作舟”、“不到博士不死心”的境地。
3.增强高校师资队伍的责任心,建设科学、严谨、公正的评价认证体系,以极为负责的态度严把每一科目教学工作的认证审核关
目前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责任感下降,“好好先生”大行其道。许多在校的学生在选课之前最关心的不是科目具体传授的知识范围,而是先打听开课的哪位老师脾气好、上课不点名、考试前划重点、考试不抓人、成绩给高分……我国自古就有言云:教不严,师之惰。在这种“好好先生”大行其道的校园里,怎么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用人单位怎么能认同这种人才认证公信力?还有一些高校对教师的测评机制欠缺科学性,将教师的工资绩效和学生的“满意程度”直接挂钩。这种缺乏科学性的学生评价考核在制度层面上直接 “创造”出无数的“好好先生”。
为此,必须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责任心,让高校教师以极为负责的态度严把每一科目教学关。与此同时,建设科学、严谨、公正的教学评价体系,从制度层面杜绝教师一心搞学术,而忽略了基础的课堂教学。
4.依托现有的高校认证项目,丰富、完善既有认证项目的内容
现在很多自我认证和高校认证项目重复建设。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例,其是公认的较为权威的在校大学生英语级别认证考试,但是现在一些单位要求学生具有其他英语资格认证证书,以至于很多学生努力争取来的英语四、六级证书“不顶用”。虽然这也与我们的大学英语四、六级注重读、写、语法能力,不能体现外语的沟通交流能力有关,但是并非所有通过四、六级的学生都欠缺这种语言交流能力。这种为了单一语言交流能力认证,还要让学生付出比四六级更高的费用成本去参加其他认证的做法,显然是一种加在学生身上的负担和对既有教育资源的浪费。我们只要在这些既有的认证制度中稍加改变,加入考察交流的能力,其认证功能就将大大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