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学英语学习计划

中学英语学习计划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2-14 09:24:2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学英语学习计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学英语学习计划

第1篇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误区;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3-0125-01

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综合应用信息化技术,往往能对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应用不当,就会喧宾夺主,适得其反。

一、信息化技术在中职英语教学应用中存在的误区

(一)信息化技术的定位误区

任何先进的教育装备都是为教育教学过程服务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在英语教学应用中如何定位显得尤为重要。而在现实的英语教学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有被标签化的倾向,“为用而用”的不良取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整篇文本投影到电子屏幕上造成学生视觉疲劳等不一而足,这就是信息化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定位出了问题。

(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误区

1.多种媒体的应用单一化,信息化技术等同于PPT。现实的中职英语教学中往往把PPT效果扩大化,没有综合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服务于教学,容易造成手段单一,效果弱化,学生疲劳。

2.PPT课件完整显示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教师沦为放映员。英语课程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语言应用实践,有的教师为了体现信息化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往往从进入教室开始,一直和PPT课件在互动,甚至把教材上的一些内容也完整搬到课件上,学生的课堂活动被高度统一到了PPT上展示的一些内容,课堂中缺少了学生的活动和师生互动。

3.应用信息化技术局限于展示,缺乏学生的参与。在现实的中职英语教学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还仅仅局限于展示,缺乏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和互动,没有体现现代教育理念。

(三)信息化技术的评价误区

现有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和学习效果的整体评价还是偏重于理论测试的评价方式,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也是沿用普通学校的评价标准。由此带来了英语教学中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评价过于表面化,往往注重形式上的完备与内容上的容量,弱化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的评价。

二、中职英语教学中信息化技术应用误区的解决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观念

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师,首先要树立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把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定位融入英语教学中,突出文化基础课为专业技能和长远发展做基础的思想。其次要全面认识现代信息技术,不能仅仅局限于投影和电脑。再次要明确教育信息化的重点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信息资源。特别是建立资源整合、挖掘、分享平台,立足张掖市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实际,搭建大教研背景下的资源开发利用平台。

(二)强化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切实提高信息化技术服务于中职英语教学的水平

1.加强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学校要立足校本教研,把校内可以利用的信息化技术作为教师常规继续教育的内容,利用学科组培训、课例研讨、信息化技术示范课等形式,让教师认识到各种信息化技术手段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的优势,使教师能全面提高综合应用各种信息化技术手段服务教学的能力。

2.英语教师要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要落实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的目标任务,切实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英Z教师就必须要把各种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运用圈定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上来,抛开“表演式”的应用,在课堂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和信息化技术成为服务者。

3.开发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际情况的英语教学资源。英语教师要克服现有中职英语教学资源不足的困难,根据学生实际开发一些适合于本校教学实际的资源,并能在教师间共享和完善。同时,学校要加强校际合作,特别是张掖市英语学科教研组可以发挥资源开发、共享、整合、应用的组织功能,整体提高张掖市中职学校英语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

第2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媒体;网络平台;优化;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迫切要求在中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领域,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为信息技术教育继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具体有效的实施途径,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2001年颁发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教育部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下面,笔者仅就两方面谈谈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在优化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化了英语教学手段

(一)多媒体技术能更好地创设教材知识背景

(二)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练习发音

(三)多媒体技术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四)多媒体技术能快捷地帮助学生测试学习效果

(五)多媒体技术能及时地树立学困生学好英语的信心

二、网络平台教学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效率

网络化教学代表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方向。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建立一种开放型的教学环境,从传统密集型走向个别化、分散化、家庭化及社会化。传统教学采用的是顺序直线式的、路径单一的文本结构。而网络教学的内容是超文本结构,这种结构模仿人脑的联想式记忆存储信息,从而更便于学习者自学和在网上查询信息。

譬如,我校实验班级的英语老师在近三个学期的实验中,充分享受到了鼎师网络平台的优越性和带给我们极大的便利,它以精、快、准等特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减轻了科任老师机械重复批改作业及试卷的负担。在此期间我们发现鼎师的诸多优势如下:

优势一:优化了教学资源。“鼎师英语”具有丰富的题库资源,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自主选择、进行个性化组卷,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

优势二:提高了教学效果。通过智能化评价与辅助系统,每个学生可以根据系统所提供的诊断结果和自己的错题号查看错题库,明确错题的原因,弄清正确的解题方法。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材料,又不断培养着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通过查看系统提供的诊断结果,对学生的弱点、难点和普遍错误一目了然,这样很容易做到精讲精练。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通过系统创建提升计划,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优势三: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系统保存了学生完成的测试和作业等历史记录。教师可查看各次测试中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和班级的总体分析情况,了解学生过去一段时间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学生们的薄弱环节,随时制定和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学习方式,评价方式也正在发生变化,老师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个人成长,鼎师做到了这一点。另外,智能教学辅助系统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如果能得以充分利用的话,完全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毕竟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智能教学辅助系统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实现,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不断自我修正以达到完善。系统的现代化的评价方式可以及时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迅速改进;系统的限时训练,也让学生大大提高训练效率;系统的智能化评价技术手段,既可以减轻教师的大量机械性劳动,又可以让老师快速了解学生的知识盲点从而找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无疑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事业。

由此我想:学校也可以建立自己的英语教学网站或博客。网站主界面可设置的项目有精选的原版电影片段,实用英语对话,名篇名著选段,作文词典,优秀习作,指点迷津及讨论区等。学生可按照网址进入该主界面,看到各个项目的内容。如“指点迷津”项的内容可设有:专家和老师进行讲解的网上讲坛,专题讲座,网上点评等。师生可以通过人机对话完成语言内容的学习和练习的操练;通过讨论区就所学的内容进行书面交流;通过检测题和讨论区完成课外阅读的检查。教师对有疑难的学生可进行个别辅导,或根据学生的练习答题情况进行大课讲解。教师的辅导讲解可以通过面对面的形式进行;也可通过讨论区、聊天室等交互方式进行,这样可避免面对面交流的恐慌和尴尬。

【结束语】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信息技术教育逐步广泛深入推进,整合已成为我们中学教学研究和实践的热点。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将推动整个教育教学改革,也将推动整个英语教学模式的变革。把信息技术同中学英语教学结合起来,既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又是优化中学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会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将信息技术课程与英语教学相整合,对于深化英语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由此,英语教师应深入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掌握其中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内容,并能在英语教学中灵活运用它们。应能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因势利导,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和教学策略;努力优化教学过程,寻找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以和谐的理念指导英语教学,最终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全国英语素质教育优秀论文集》,席玉虎:中国书籍出版社,1999年

[2]《漫游INTERNET英语世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第3篇

一、理论来源及标准

“以学生为中心”这个理念来源于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杜威强烈反对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主张以儿童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充分发挥儿童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提倡在“做中学”。将“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进一步运用于现代教育观念中就成为今天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是否最优化有两个标准来衡量:一是师生消耗的时间是否更少;二是学生的知识、能力、品德是否获得了最大的发展。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是否用最少的时间获得了最佳的效果。那么在高中阶段,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最优化呢?

二、最优化观念和方法

实现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最优化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要转变观念,那么如何转变才最为有效呢?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切入。

(一)提升思想境界

教师可通过利用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的新教材,结合优良的文化传统以及杰出的人物事迹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进而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

(二)提高文化素养

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是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和习俗的过程,要实现英语课堂教学最优化就必须充分了解其文化,这既有助于师生获得语言在特定环境中的使用规则,又扩大了师生的视野,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养。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英语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这很容易形成“满堂灌”或“填鸭式”的教学格局,显然这种教学方式缺乏生机并且教学效率低,是很难达到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最优化这个目的。因此,教师必须破陈出新,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有其固定的模式,比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基于案例的学习等。这些模式体现着“以学生为中心”课堂的基本结构,决定着“以学生为中心”课堂的实施过程。教师要掌握这些模式的组织形式,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

三、实现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最优化的路径及措施

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地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因此,教师要尽其所能激活课堂,探索实现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让课堂教学真正具有生命力。

(一)采用启发式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启发式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学习并扩大学习范围和内容,而且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发现不足、总结经验,然后及时纠正,充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得他们在知识、能力、思维、速度这四个方面统一提高。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要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并把这种信任的态度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能,并对自己的学习持乐观积极的态度。这就要求教师适当给予学生表现机会,促进学生"情感转移",使其在开始时就有一种被教师肯定和重视的感觉,激发学生潜藏的英语学习动机,产生积极效应,从而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主动融入课堂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学会观察学生在一节课中或一个阶段中的情绪以及学习态度的变化,经常让学生的心理处于不断求知的状态,让学生通过英语的学习,了解他们感兴趣的东西,用学习的乐趣和满足感激发他们持久的兴趣,促使英语有效课堂的推进。

(三)注重语言学习的交流

语言实践对掌握英语交际本领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情景和意境相结合,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知识和能力相结合,增加语言实践量,开展师生双向交流,加强语言信息刺激,引发求知欲望,让学生在大量的交际活动中学习英语,在交际活动中获得和提高交际能力。

(四)注意课堂容量要适度

教师对一节课的课堂容量要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上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按照课程的逻辑顺序讲出每节课的本质内容。同时要加大课堂的教学密度,提高课堂的达成率,科学分配时间,提高课堂效益。传统的讲述法、谈话法、交际法等教学方法远远不能适应现代英语课堂教学的要求。在课堂上要结合运用多媒体设备,教学教程才可能进行多方面兼顾。

第4篇

【关键词】 积极情绪 高中英语 复习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3(b)-0107-01

学生进入高三,普遍感到英语学习任务重压力大,整个高三阶段的复习工作辛苦而繁琐,经历一次高三生活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次磨砺,往往是老师辛苦,学生疲惫。因此作为指导学生复习的英语老师,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以缓解学生的压力,减轻学生的负担,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和备考能力。下面笔者就在高中英语复习中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以达到优化复习教学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1 积极情绪的定义及功能

积极情绪就是因为意外得到奖赏或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取得进步时产生的感受。当积极情绪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

1.1 积极情绪有利于提升学习效率、提升认知能力

对学生来说,由于受到表扬引起的喜悦、快乐、得意等积极情绪,可促进其智力发展。

1.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提升主观幸福感

高考就像是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每个考生的头上,对每个考生造成无形的压力,而缓解这种压力的最好办法是积极的学习体验。经常能获得积极情绪体验的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自然会恢复,主观幸福感自然而然就能提升。

2 激发学生积极情绪的策略

2.1 科学安排复习内容

(1)安排模块复习,激发学生积极情绪。模块课文基础知识的复习是必须的,尤其是对于英语水平中下的同学。以模块课文为基础,依托科学的复习学案,梳理单元基础知识,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并识记。上课以听写和提问的方式对作业内容的落实情况做一个检测,三个单元复习完毕时再做一次小测验,循序渐进,减少学生记忆负担,提高记忆效果。做到课前做的作业和课堂检测内容、考试检查内容一致,拒绝做无用功。

(2)安排语法知识复习,激发学生积极情绪。语法复习采取少吃多餐、细嚼慢咽的方式比较符合认知规律。具体操作为:以非谓语、定语从句和虚拟语气等学生的学习难点为主,老师先上情景教学法语法课,引导学生梳理结构和复习运用,在接下来一周左右时间里,每天做10至15个单项选择题或填空、翻译题,以练习、纠错、复现这样的循环方式,迈小步,不停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掌握知识。

(3)安排阅读、完型和写作训练,激发学生积极情绪。具体操作为:每天安排十五分钟左右的限时训练,两次阅读加一次完型、一次改错和一次作文训练,一周安排一次综合训练。

2.2 营造良好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创设积极氛围的主要途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当学生在情感上与老师相融时,他对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也会倍增。复习阶段如何借助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呢?

(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积极情绪。师生合作,共同完成复习计划的制定。这样师生双方就会达成共识,同心协力的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否则学生就不会参与进来。只有当学生认同目标时,老师才能通过启发、说明等手段将之转化为学生的追求,从而实现需要上的一致,认识上的一致和感情上的共鸣其次要设计好的策略,共同配合。复习伊始,和学生交流并明确复习计划,通知学生准备好相关书籍、资料等,甚至建议学生在听写本上注明“复习听写”字样,明确各项要求,和学生一起期待,从而从心理上进入复习阶段。从复习计划的制定乃至每天的课堂检测内容和上课内容的确定,可以实行师生双方共同参与。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而且学生做好了充分的课前准备。课堂节奏张弛有度,再配以教师亲切的教态,这样的复习课给学生的感觉一定是积极、活跃、融洽而又令人难忘的。

(2)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激发学生积极情绪。从提问到任务设置,为学生量身定做。为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各个层次的学生尽可能都有带到。每节课老师至少要随机提问三分之一的学生,连续三节课内每个学生都要提问到。为了做到这一点,我课前根据作业和学生实际,反复推敲上课要问的问题,甚至谁来回答、谁来补充都写在问题旁边。发动学生小组合作解决词汇记忆和词义辨析的困难。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一种敢说、敢想、敢做的开放氛围,学生只有在多说、多写、多做的锻炼中,也只有允许学生在说错、写错、思错的宽松的训练过程中,才能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实现高效的复习。

第5篇

关键词:自主学习;信息化;微课;学习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35-0042-02 收稿日期:2016-10-14

作者简介:张莹莹(1981―),女,天津商务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美国文学、专门用途英语。

一、什么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 它倡导学习者全面参与学习过程,包括学习内容、过程、策略的选择,目标的确立以及对这一系列活动的总结和修正; 学习者通过对自身学习活动的不断反思,调整策略而获得最佳学习效果。[1]通常,狭义的自主学习是指在学校环境下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的自主学习,教师制订总体教学目标,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并完成的学习方式。通过这种有教师指导的半独立的自主学习,学生能够逐渐形成完全的、终身性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特点

经过对天津商务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2015级学生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下列特点:

(1)对教师指导依赖性强。90%的学生表示依靠任课教师解决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依赖教师的监督完成英语学习任务,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2)缺少学习计划性。约有35%的学生表示自己会制订英语学习计划,以提高英语语法、口语水平为主。大部分学生没有英语学习计划,英语学习的目标仅仅是通过考试。

(3)制订的计划很难实施或坚持。制订计划的学生通常难以完成自己的计划,仅有2.3%的学生表示自己坚持完成了学习计划。

(4)课前不预习,课堂参与不够积极。仅有14.6%的学生会进行课前预习,包括自主预习和完成教师的预习作业。在课堂教学中,仅有17%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完成课堂学习任务。40%的学生会开小差、玩手机、与同学说话,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无法整堂课都集中精力认真学习。

(5)课外较少学习和使用英语。5%的学生课外从不学习英语,约有27.8%的学生每周学习三个小时左右,大部分学生只在考试前几天学习英语以应付考试。学生最喜欢的英语学习方式是看英语影片,在课外基本不使用英语。

三、高职院校信息化条件对英语自主学习的支持

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领域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并逐步在硬件和软件建设上增加投入,为师生提供较好的信息环境。以我校为例,学校建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实训中心,无线网络全校覆盖,电子阅览室和建立数据资源库并购买教学软件,在学生宿舍统一提供了网络条件。高职院校一般都聘用一批专业化的信息教师队伍,专门为学生开设信息化课程,为英语以及其他专业的教师提供培训,提高师生的信息化技术水平。以我校为例,英语教师的年龄平均在30岁左右,普遍比较年轻,能够熟练操作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并在利用信息化引导学生学习方面作出了一些尝试,如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件的设计开发、Flash制作、视频制作及剪辑,开展信息化教学大赛及微课大赛。师生之间建立了微信、QQ交流平台及讨论吧,可以随时就英语学习进行音视频交流。

四、信息化环境中英语自主学习的设计

信息化时代呼唤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的改革,追问着学习者的质量效果。[2]信息化英语自主学习的设计,应该包括对学习资源的设计,对学习内容的设计、对学习信息的设计,并对自主学习的活动进行设计。我校的英语听说课,使用《朗文交互英语》教材和朗文交互英语在线学习平台,采用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并按下列步骤进行设计:

(1)以《朗文交互英语》教材为基础,选定合适的自主学习内容。选取十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独立的主题作为自主学习的内容,分别为:Introductions,People and Personalities,Food,Activities and Entertainment,Health,Transportation,Invitations,Technology and Computers,Responsibilities and Travel Problems.

(2)制订自主学习的总体教学目标。教师对每个卧的总体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确定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在语法、词汇、听力、对话、阅读和写作六个方面应该达到的水平。学生根据每个单元的总体目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订个人目标,凸显了信息化教学中教学个性化的特征。

(3)设计自主学习的任务和问题。在这个环节,教师根据不同单元主题采用任务驱动和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教师给出的任务和创设的情境应该符合学生英语实际水平,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顺利完成。

(4)信息资源的查找。这门课程有一半的课时是在计算机实训中心上课,为查找信息资源提供了便利。学生根据各自的学习目标,以及教师给出的任务和问题,通过朗文交互平台的资源栏目、教师提供以及在网站上查找三个途径获取资源。学生在网站上获取资源时,需要教师进行筛选和评价,这个过程提高了学生信息获取能力、鉴别能力和整合能力,并对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学习,这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5)设计英语交互环境,线上线下交互相结合。教师要有目的地去引导交流活动,营造一种和谐、健康的交互范围,即建立起交互的软环境。[3]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堂上,信息化为英语自主学习提供了全新的、交互式的空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以及学生与计算机之间都有了不同于传统课堂的交互环境。在常规课堂上,学生之间可通过小组协作或两人合作的方式,协同完成学习目标。在交互平台上,学生通过讨论吧,以及微信、QQ群、手机APP软件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始终关注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和讨论情况,随时与学生互动,在线答疑,调整教学过程。

(6)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展示。通过录制视频、PPT展示、演讲和小剧表演等形式进行网络和课堂交流展示。通过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同时学习展示能够提高学生相互评价能力,根据同伴的评价作出学习调整。

五、需要关注的问题

(1)教师角色的改变。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为主导者和统治者的角色,应引入建构主义理论,教师应该是引导者、组织者和建构者,对自主学习进行设计,注重“协作学习”、情境及学习环境的设计。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自主学习的永动机。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着眼于最近发展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情境的真实性,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成就感都是值得尝试的方法。

参考文献:

沈钟钟.自主学习:定义、理论及培养.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第6篇

关键词:中介语 石化 第二语言习得

 

一、引言 

 

中介语理论是近年来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里迅速发展的一个新兴课题。成年人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者都有这样一种体会,那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与本族语使用者使用的语言是有着很大的差异的。这些差异体现在语音模式、句法结构、词汇选择、言语风格等各个方面。以英语为例,人们会联想到我国很多成年英语学习者与以英语为母语的英国人或美国人很难达到无障碍的交流效果。这说明我们在一个以英语为目的语的国家里所学习的语言从本质上讲还是一种中介性质的语言。这种中介语同目的语非常接近,但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认知方式、心理因素、语言水平以及他们所处的语言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种中介语同目的语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所以,对中介语的研究将会给第二语言习得或外语学习带来一系列启示。 

 

二、中介语及其石化现象 

 

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Selinker)在1969年最早提出了“中介语”这一概念,后又在1972年发表的论文Interlanguage中对这一概念作了进一步阐述,他提出“中介语”是指the separateness of a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system, a system that has a structurally-intermediate status between the native and target languages,即:语言学习者在第二语言或外语习得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目的语知识系统的连续体。简单地说,中介语(interlanguage, IL)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系统,它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使用的介于母语(native language, NL)与目的语(target language, TL)之间的语言体系,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学习者的母语,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动态的语言系统,它兼有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的特征,并以母语为出发点,逐渐向目的语靠近,却不完全等于目的语。 

中介语的石化现象是中介语稳定性的一个重要表现,这一方面指的是中介语在总体上总也达不到与目的语完全一样的水平(达到与目的语完全一样的水平是外语教学与学习的终极目标),另一方面也指某些学习者在语言的某些具体形式上学到了一定程度就停滞不前了。这就是中介语的“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石化现象体现在学习者的各个语言层次上,尤其在语音和某些语法项目上,石化现象更为突出。 

 

三、中介语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对于中介语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的研究是近年来语言学家颇为重视的一个课题,也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和观点。从内因、外因和内外因的交互作用等三个方面(陈慧媛,1999/吴丁娥,2001)对石化现象的起因所做的探讨和论述是被人们普遍接受的。石化现象内因说的主要观点是把中介语的石化现象看作由人内在的生物和生理因素所造成的现象。这种理论从生物成长的角度来看待或解释中介语的石化现象,所以也称“生物论”。石化现象外因说主要强调的是社会文化环境对学习者学习心理的影响。这方面的代表理论是Schumann的文化迁移(acculturation models), 其主要观点是如果学习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与所学语言的文化环境差异很大,学习者就会在社会和心理方面与目的语保持一定的距离,或拒绝接受目的语文化。这样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第二语言的输入就会受到一些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只能依靠其母语和已知的并不完善的中介语来习得第二语言,也就很容易导致中介语的石化。石化现象内外因交互作用说主要是探讨学习者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所得到的反馈怎样影响或作用于学习者。这一理论认为中介语的石化不仅仅指不正确的语言形式,也应该包括正确的语言形式,而石化现象的产生就是语言交流中外在因素对内在语言体系的交互作用所导致的结果。

 

四、结语 

 

中介语及其石化现象的研究对第二语言习得以及外语教学与学习有着重大的意义。如何把握外语学习的最佳时期,如何在最佳时期最大限度地输入目的语知识,在最佳时期结束以后如何保持中介语的较高水平,以及如何有效地防止石化现象的发生或将石化减弱到最低的程度,都是摆在成年外语学习者面前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深入地研究、认真地对待、科学地发展中介语及其石化现象必然会将成年外语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习得推向成功。 

 

参考文献: 

[1]Selinker L. Interlanguag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J]. Language Teaching, 1972, (10). 

[2]Selinker,L. Rediscovering Interlanguage[M]. NP: Longman, 1992. 

[3]陈慧媛, “关于语言僵化现象起因的理论探讨”[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 (3). 

第7篇

一、小学英语中常见的中西文化差异

1、称呼语。表示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称呼语,英语中有:grandfather/grandpa, grandmother/

grandma, father/dad(dy), mother/mum(my), uncle, aunt,brother, sister。汉语中有: 爷爷/姥爷/外公、奶奶/姥姥/外婆、爸爸、妈妈、叔叔/伯伯/舅舅/姑父、阿姨/婶婶/舅母/姑妈、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等。

2、问候语。英语中常用问候语有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等等。除此外,通常更多的是以Hello,或Hi打招呼。汉语中,习惯以“吃了吗?”或“上那儿”或“你在干什么?”等来问候。这种问话通常是表示打招呼,并不真的想了解你究竟有没有吃饭,或者你究竟要到什么地方去等等。但西方人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能随便问。

3、隐私方面。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因而中国人私下谈话中,即使是初次见面,往往也喜欢把年龄大小、家庭情况、家庭地址、身体状况、工资收入、婚姻状况等当作交谈的内容,以示对对方的关心。然而,所有这些在西方人看来都是个人隐私。

4、客套语。 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而西方人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他们会欣然接受对方的鼓励和称赞,并用“Thank you.”来回答。

5、电话用语。中国人打电话时的用语与平时讲话用语没有多少差异,如:“喂,您好。麻烦您叫一声×××接电话。”“我是×××,请问您是谁?”英语中打电话与平时用语差别很大。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醒学生用以下常用语:“This is ××× speaking.”,而不是“I am ×××.”;要说:“Is that ××× speaking?”而不说:“Are you ××× speaking?”,问对方是谁时,要说:“Who’s that speaking?”,而不是“Who are you?”。

6、社交礼节。以please(“请”)为例。在某些场所我们不宜用please,比如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美国人不说please,一般说:After you。但是初学英语的学生常用You go first,这也是不恰当的。 在餐桌上请人吃饭、喝酒,或者请人抽烟时,一般用Help yourself(to sth.),也不用please。

二、培养跨文化意识的策略

1、营造氛围,培养外语思维能力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来营造英语氛围:在课堂上,教师教学用语尽可能说英语,模拟仿真英语环境;创造模拟英语情景的练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交际训练的机会;善用现代音像手段和网络资源,给学生呈现一个多姿多彩的英语世界;在学校的宣传栏和各班的黑板报开辟英语学习园地。学校的公共宣传栏面向全校师生,版面较大,可以介绍一些需要时间进行记忆的习惯用语和名言名句。学生每天都有机会到宣传栏阅读,这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和巩固。

2、结合教材内容,比较文化差异

1)课文渗透。如有学生过生日,我设计场景,让学生模拟购买生日礼物。抽签决定谁担任售货员,谁担任顾客。“Can I help you?”“I want a Teddy Bear for my friends. Today is his birthday.”“Do you like this one?”“Oh. Great. How much is it?”“Ten yuan,please.”买好礼物后,到小寿星“家”过生日,现场播放“Happy Birthday”歌曲。教材中适合角色扮演的任务还有很多,如祝贺,就医,过节,旅游等都可以通过学生参与,表演,体验来完成。

2)歌曲渗透。英语中有许多曲调优美,语言幽默的歌曲。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精心挑选有趣味的儿歌,符合他们的心理发展需要。让学生听听,唱唱,动动,演演,在学习唱歌,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西方文化。在教授儿歌“Old Macdonald”时,我让学生分组轮唱,边唱边叫,这儿呱呱,那儿汪汪,小鸡唧唧,老牛哞哞,猪仔呼噜噜,绕口令似的词,越来越快的节奏,同学们唱得开心,玩得愉快。 有些儿歌很好地体现了英语国家的文化特征,如英国歌曲“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描写伦敦大桥正在倒下,人们争相告知的情景,将他们融入英语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语言,并感受到语言的文化内涵,何乐而不为?

第8篇

岁月如梭,光阴荏苒,转眼间,我在农村英语教学的这块土地上,已耕耘了十六个春秋,在这十六年的教学实践中,最让我深思的就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无论是以前的传统教学,还是在新课标引领下的现代教学,“两极分化”现象始终是英语教学中的一种顽症:初一朵朵红花,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这种状况对学生整个中学阶段的学习成绩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对于这种现象的形成,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学生自己不想听、不愿学,学生懒惰、太愚蠢,接受能力极差”等字眼来概括吧,那么造成学生两极分化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是由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中出现了故障: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讲解缺乏感染力,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部分教师把听说领先、精讲多练的方法丢弃不用,而采取一味领读,让学生默写、背诵、翻译等,使学生毫无兴趣;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妥,随着学习的单词量的不断增加,学生不注意字母组合规则,拼读规则,只是一个个字母的机械背诵,单词难以记住。再次,学生在某个小问题上遇到了障碍时,教师不予以重视,未能及时补漏,造成学生学习进一步脱节,困难越积越多。初中生毕竟还是孩子,尤其是现在的学生,大多数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和顽强刻苦的学习精神。这样一来,久而久之,教师对学生恨铁不成钢而产生成见,听之任之、或漠然待之。而学生呢,他们因学习成绩下降而心存负疚感,对教师敬而远之,自信力降低,渐渐地就对英语的学习失去了兴趣,只是被动、应付性地学习,学习成绩也就一落千丈,两极分化也就产生了。那么,如何减少学生的两极分化呢?

减少两极分化的关键就是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为此,我认为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关爱尊重学困生,鼓励并帮助学困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首先要全面了解学困生

世界上没有一个相似的人,对于学困生也是如此,大体来讲有内向型学困生和外向型学困生。内向型学困生,在课堂上,往往听得懂,但不敢讲;听不懂,又不敢问,心存害羞心理,宁可听他人说,观看他人表演,常把说话、表演的机会让给别人,由此形成课堂反应不够主动,不积极参加课堂活动,常因不活跃而不被老师注意,因而渐渐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外向型学困生在课堂上是比较活跃的,但不一定能够专注于老师的指导,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容易因成功而兴奋,或因失败而沮丧,因沮丧而放弃在学业上的努力,最终引起学习逐步下降。因此,作为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做到有的方矢。对于内向型学困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和问题时,教师千万不要采取讽刺和挖苦的办法,相反,老师应主动接近他们,多与他们屈膝谈心,鼓励他们多说,不要害怕犯错,为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心中有他们的空间,有他们的位置。对于外向型学困生,老师要多鼓励他们的积极、主动和活跃,对于他们在课堂上的主动、积极与活跃应及时加以肯定并给予表扬,引导他们继续努力,争取进步。这样就会消除学困生的厌学心理。

其次应关爱和尊重学困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教育家魏书生说过:“人心与人心之间,就像高山与高山一样,你对着对方心灵的大山呼唤‘我尊重你’,那么对方心灵的高山的回应便是‘我尊重你’……”是的,教师是服务者,与学生在地位上是平等的。热爱每个学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要有爱心,而且学生的健康成长是离不开教师的关心、爱护的,尤其对学困生来说,更需要温暖与呵护。我们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改变观念,对于学困生不要存有偏见,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困生,不能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点点小错误,就一味地批评或指责。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少批评,多表扬,多鼓励。尽量为学生创造温暖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困生怀着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中去。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想变化及其心理特点,帮助学生把学习英语的个人行为与祖国的需要相结合,从正反两方面来阐明英语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从而把国家和社会对英语的需要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进而使其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勤奋进取的驱动力,随着这种心理驱动力的不断产生和凝聚,学生就会持久地积极主动和自觉地进行英语学习,由于学习兴趣浓了,学习的积极性高了,学习的效果也就更显著,学习成绩自然也就好起来。从而对学好英语也会充满信心。

二、改革教法,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