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服务文化论文

服务文化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1-20 02:59:2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服务文化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服务文化论文

第1篇

(一)一致性原则这里的一致性原则指旅游服务中服务者对待被服务者的一视同仁,即无论对待何种人群都不存在异样的对待方式。这是作为旅游服务中礼仪文化的最基本原则。对于旅游服务企业来说,对待所有游客都不能根据其身份、背景、年龄等因素来区分对待,企业无论是接待外宾还是内宾,都应该保持同样的态度和方式。在相同的服务项目之下,所有游客都要有相同的服务标准。

(二)有效性原则在旅游服务企业接待游客的时候,要运用合适的礼仪方式来对待,也就是对游客要产生适当的效果,此处亦指合宜性原则。礼仪文化是长期发展的积淀,是人与人之间默许的习惯方式。在旅游服务中,礼仪的合宜性是非常重要的,在不同的旅游项目及场合要进行不同的礼仪文化活动,这也是旅游服务中礼仪文化的重要原则。

(三)主动性原则旅游服务人员在接待游客的时候应该面带微笑,积极主动地招待游客。同时,在于游客交流的时候,也应该主动向游客展示旅游服务的独特风采。服务人员接待游客的时候,应该做到眼勤、嘴勤、手勤、腿勤。带领游客讲解的时候要能够观察到游客关注什么,同时也应尽量讲的符合游客的想法。在游客游玩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某种需要,服务者也应该积极主动帮助游客,做到手勤腿勤。

二、旅游服务中礼仪文化的重要性

(一)促进旅游国家形象的宣传任何一个国家在进行旅游国家建设的时候都离不开对旅游业大力发展,因此旅游业的兴衰与旅游国家是分不开的,旅游业是国家的窗口行业。此时,旅游服务中的礼仪文化传播便显得尤为重要,在旅游服务中,服务者通过向游客介绍国家旅游景点的历史、传记等情况,给游客以兴趣和好奇心。进而促使游客能够对国家的旅游业产生一定的兴趣,促进国家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宣传了旅游国家的形象。

(二)用交流带给游客美的享受旅游服务中的礼仪文化重在服务,即通过服务者的行动来带给游客美的享受。在游客游玩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旅游服务中礼仪文化带给他们的舒适、安心的环境和感觉。旅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欣赏美的活动,而在旅游的过程中,发现美则在于服务者的引导,能够成功把握旅游服务中礼仪文化的服务者能够通过与游客的交流来释放游客的身心,帮助游客感受到美的存在,结合游客眼前所呈现出来的美景,便能够从整体上把游客的心思引导到世外桃源般的意境,从而让游客感受到美,体验到美。

(三)帮助化解旅游产生的纠纷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以及在与旅游服务企业的合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有矛盾就必须要化解,成功的礼仪文化能够帮助化解旅游产生的纠纷。在游客旅游中,起初服务者与游客多是不相识的,但通过交流与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服务者与游客能够渐渐地熟悉起来,这样一来,在游客与旅游服务企业发生纠纷的时候游客便会根据服务者的服务态度来选择是否投诉,于是服务者留给游客的好印象便在此时发挥了作用。同时,好的礼仪文化要求处理纠纷的公正性,若是服务方有错,则当面认错并致歉,若是游客的错,则妥善宽容处理,这亦有利于纠纷的和平化解。

(四)加强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播礼仪文化对于人的影响是由内而外的,既有内在的礼,又有外在的仪,凸显出社会控制中人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在旅游服务中,礼仪文化对游客的影响亦是如此,服务者通过自身的礼和仪给游客以表率和模范,既能够从身心方面带给游客文化观念,又能够从形象上让游客感受到礼仪的价值,这就能够促使游客主动参与到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播中来。

三、结束语

第2篇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2000年3月,全院32个病区,777位出院病人,作为调查对象。

1.2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在病人出院时填写,病人无法完成则由家属填写,最后一个问题用文字形式表示,项目完成不全则以实际例数计算。

2.结果:问卷从6个方面,共设立18条问题进行调查,(1)作息时间(2)病区环境(3)文化氛围;(4)病人权利;(5)注射技术;(6)评价护士;(7)

3.讨论:

2.1以病人为中心,改变作息时间,从每天早晨开始。

99年6月上海市卫生局为保证病人充足的休息睡眠时间,要求全市医院晨间护理在6:00以后进行,扭转了晨间护理越做越早的局面。我院曾率先执行,获得病人好评。以后随着天气转热,早起床病人增多,但护士仍坚持6:00后进病房,病人对此项措施究竟持何种意见?通过调查证明88.3%的病人持赞同意见,11.6%的病人认为还太早,只有一位病人认为太晚,由此证明,6:00后进病房做晨间护理得到绝大多数病人的赞同,晨间护理宁晚勿早。

3.2在争创文明医院过程中,十分重视医院文化建设,其中为保证病房舒适化,做到病区环境顺序良好、整洁、安静、舒适,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病人及其家属是否能接受?如床边桌台面只能放3样以下物品,并放置有序,生活用品必须定位放置,控制陪客,查房时间家属不得进入病区,病情内不准晾衣服,通过调查,显示大部分病人及家属表示很好或可以接受。其中9.7%和3.1%的病人对桌面放3样以下物品和要求放置物品认为不方便,27.5%的病人家属要求开放陪客,8%的病人认为查房时间家属不得进入病房不放心,6.9%的家属对病区内不准晾衣服表示不能接受,60.2%的家属表示接受衣服集中由洗衣房收费服务(详见表1)。数据说明大多数病人对病房环境要求表示赞同接受,体现出病人对病房整体环境舒适、安静、整洁的重视程度,当然,这样会对卧床、活动受阻的病人带来不便。因此,护理必须以高品质的服务满足病人的需求,加强巡回,力求做到服务于开口病人之前,让病人称心,让家属放心。

3.3医院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即要重视、尊重病人的各项权利。病人入院后,在整个医疗服务中,病人享有被尊重的权利,如对病情的了解程度,各项检查的目的、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等等。调查结果尚有14.6%的病人对病人对化验结果不了解,18.2%的病人没有得到完整的健康教育,4.8%的病人对检查目的不了解,2.2%的病人对病情不了解,可能与保护性医疗措施有关(详见表3),在用文字表达项目表中,病人要求了解病情\u25163手术效果\u26816检查结果及出院后的健康指导等心情十分迫切。

3.4在医院服务文化中,除保证病房环境安静、舒适、安全外,还应充分重视病人的精神需求文化氛围,在调查中病人对病区内提供一定数量的报刊、杂志、宣传资料,表示非常需要,希望及时了解时事新闻,增加文化娱乐。另外医疗设施、仪器设备,病房生活设施的完好,直接关系到病人住院期间正常医疗秩序及生活质量调查证实,病房设施、设备完好率达64%,由此可见,后勤保障同样贯穿于整个医疗服务之中,对保障医疗工作惯性运行有重要作用,也是医院物态服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调查中,病人对护士静脉注射的技术的评价,一次穿刺成功率达83.6%,其中包括长期住院的血液、免疫、肿瘤病人。由此说明,护士必须加强训练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详见表1、2、5)

4.体会

4.1重视尊重病人的各项权利。在研究医院服务文化过程中,尊重病人在就医过程中的各项权利,必须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享有以下权利:(1)维持生命,享受医疗的权利;(2)自主同意的权利;(3)监督自己医疗权利实现的权利;(4)获得有关信息的权利;(5)要求保护隐私的权利;(6)因病免除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权利。在医疗过程中,通常医务人员处于主导地位,而病人则处于被动地位。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病人不仅需要高超的医术、舒适的环境,更需要被理解、被关心、被尊重。[2]有位病人要求每天能与护士作3-5分钟的交谈、沟通,及时了解病情,了解病区和医院的情况。可见病人除了关心自己的病情外,还十分关心医院的整体水平。医院的服务对象是人,一切应“以人为本”,如何注重了解病人的心理,理解、关心、尊重病人,如何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品质,重视维护病人的权力,已成了当务之急,因此,首先必须在医务人员中加强宣传,广泛开展尊重病人权利的教育,其次,设立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让病人了解应享有的权利,医患护患间相互尊重,营造良好的就医氛围,提高护理服务品质。

4、2提供优质、特色的护理服务

护理服务在构建医院服务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医院服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院护理部开展研究医院护理服务文化,两年多年,取得显著效果。此次调查对护士总体评价满意率达100%。有位病人是这样写道“护理小姐甜甜的微笑,柔柔的声音,让病人听了倍感亲切,也让重病中的我感到欣慰”。还有位病人写道“最希望院领导对护士小姐们给予表扬,因为她们太热情、工作态度太好,使我们很快恢复”。从中也充分说明,护士的态度、护士的微笑对病人是多么重要。因此开展有情服务、微笑服务、超前服务、细微服务,服务于病人开口之前,给病人家的感觉…已成为每位护理工作者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在开展特色护理的研究中,护理部组织各科开展特色护理及规范化,健康教育的研究,以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扩展和完善。

4、3创造良好的医院环境

在研究医院服务文化建设中,必须充分重视硬件设施的改造,打破长期延续的模式化。如(1)背景音乐,播放优美、舒畅的轻音乐营造一种宁静、优雅的氛围。我院在浦东分院建设中充分重视并设立了全院背景音乐系统,以提高医院文化建设的品位。(2)为解决外地病人洗衣、晾衣的困难。医院可设立洗衣房,开设承接病人衣裤洗涤项目,确保病房环境整洁,保证病人住院期间的生活方便。(3)在病房家具设计中,尽量达到合理、便捷、安全。如多功能盐水架,床边可移式迷你电视,全自动、多角度防褥疮床,一次性可充气加热被等等。创造舒适、方便温馨的住院环境。

5.小结

通过调查,各科针对性制定了特色护理细

第3篇

(一)落实“十二五”服务业专项规划,探索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实施国家规划的新机制推动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近期的主要任务,是要落实“十二五”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加快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要努力探索、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实施国家规划的新机制。政府作为规划的制订者和组织实施者,要着力于加强战略导向和宏观管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并运用所掌握的公共资源保证公共政策包括产业发展政策得到有效贯彻,引导和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进一步完善促进服务业大发展的政策体系今后两三年内,争取出台更为完善的系统性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当前,要特别重视完善以下几方面的政策。

1.完善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加快服务业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通过不同类型地区和不同服务行业的试点,总结经验,尽快形成适于普遍推行的统一税制,加快探索完善增值税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支持非营利组织发展,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新兴服务领域。财政支持服务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和引导资金随着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而相应增长,并采取以奖代补、投资补助等方式加强对服务企业研发创新的支持;加强产业园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支持重点服务业园区集聚发展。

2.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创新服务业分类支持方式。开展适应服务业发展特点的金融服务业务和融资方式;加快发展中小银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强创业板市场和地方性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鼓励支持建立市场化运作的服务业创新、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引导民间和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服务业。

3.调整水、电、土地等要素供给政策,消除对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差别待遇。优先保障服务业用地,对大城市、特大城市特别是其中心城区利用闲置老工业厂房、传统商业街区和楼宇发展现代服务业,鼓励以自主开发、土地折价入股合作开发、协议转让、土地租赁等方式开发服务业用地;对于重点地区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生产业,提供房租或土地租金补贴。

4.把支持服务业发展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协调起来,优先支持创新创业和中小服务企业发展。抓紧落实2011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在减轻税费负担、放松管制、增加融资便利、鼓励研究和创新活动以及鼓励各类网络平台和中介服务机构提供信息、市场、供应链管理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对中小服务企业的支持政策。

(三)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引导三次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坚持民生优先原则,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社会领域和事业单位改革,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引导非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以政府采购服务、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方式吸引具有品牌效应和创新能力的民营企业进入公共服务领域。积极引导产业分工深化和互动融合。通过推进制造业精深加工化和企业主辅业务分离,提高专业化分工水平,引导、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内部服务机构独立转型为面向市场的服务企业,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服务外包,鼓励农业产业化组织、制造企业与生产业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或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完善服务性中间投入的进项税抵扣办法。加快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配套服务的社会化改革,由内部自我服务向依托社会的市场化服务转型。

(四)深化改革,为服务业发展和向服务经济转型提供体制保证加大服务业领域改革攻坚力度,深化服务业国有大企业产权结构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加快服务业领域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破除对非国有经济成分进入服务业的各种不合理限制和歧视性政策;坚决打破行政性垄断,构建公平公开、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格局;加快推进服务价格改革,完善非公共服务价格由市场供求形成的机制和公共服务价格(收费)公开听证、行政监管、社会监督机制;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政府率先垂范和行业组织自律的基础上,引导社会和市场主体增强诚信意识,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严格知识产权保护,降低维权成本、加大侵权惩罚力度;在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依托行业协会,加快分类建立、完善各行业服务行为、规范和服务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切实实行政企、政事、管办分开,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减少和消除不必要的微观干预,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

第4篇

关键词:武术;服装设计;心意拳

1武术文化与服装设计的关系

1.1岳飞心意六合拳的简介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是中国古老汉文化的体现。心意六合拳,又称心意拳、六合拳,是我国著名的集搏击、健身、防身、养生于一体的优秀拳种,中国传统拳术之一,中国武术文化和东方神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心意六合拳相传为宋代名将岳飞所创。拳术吸收了岳家枪变化莫测、神出鬼没的特点,独创了一套“心到意到、意到气到、气到拳到”的拳法。这套拳法刚猛狠毒、变化莫测,以之教授三军,则将士个个如虎添翼,令金兵闻风丧胆,时称“意拳”。由心生意,又由意转化为拳招。

1.2心意拳对服装设计的启发

谈到心意拳对服装设计的启发,应该从心意六合拳每招每式除要求作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并作到“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的六合说起。所谓的“合”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一招都是整体的体现,整体又是有部分构成,表现在服装设计里,即细节与整体的呼应,款式与风格的呼应,结构与设计的呼应,所有的东西都有所联系,但又单独存在。心意拳讲究修身养性,正如服装设计里设计师追寻的所谓的设计的意境和所偏爱的某一文化的底蕴与气质带给设计的灵魂,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抽象情感。其次,心意拳里每招每势的力度及表现的方式方法与服装设计的造型审美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些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可以直接摸得到看得见的。最后,武术招势的虚实表露与服装的结构的分割线省道设计的虚实设计又有着无法言说的相通。接下来就从这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一下。

2武术的意境与服装设计的灵感表达

提到武术的意境,最先映入脑海的是“禅意”二字,禅意表达的是武术带给人心灵上的平静、空灵和精神得以解放的无拘束感。由心意拳里表达的禅意心境再到服装设计的灵感表达,二者看似无相关,然而,武术的禅意对应服装设计里的灵感表达实则体现的意境是相同的。服装设计的灵感追寻都是由自然界的一花一木,或者一种抽象的阐释,一种无法言说的感觉而来,在服装设计里灵感的表达实际是一种瞬间追逐而又无法准确表达的一种心灵的震撼,洗涤。这种心灵的感动再由设计师用具体的物化手段转化为服装,以服装来展现这种心境的过程。

3武术的刚柔与服装造型设计的审美张力

在心意拳里刚和柔在一招一式里是衔接在一起的,不能单独拿一招或一式来说,整个拳是一个整体,刚柔并济,柔时身形穿梭如蛇,刚时又硬如磐石。上半身和下半身相互呼应,手势和步法融为一体。而在服装的设计造型上,服装造型包括服装的外部轮廓造型、内部的造型布局,部件的造型配置以及着装人经过服饰装扮与发型化妆后的总体形象。服装廓形和款式设计是服装造型设计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廓形上H型、A型服装使人看起来更加挺括,特别是在女装里,女性的特征被廓形遮盖的愈加不明显。而X型、S型服装则更加使女性的柔美表达的淋漓尽致。所以服装的廓形的设计就像武术的劲道一样有刚柔的展现。其次,服装造型设计的刚柔与其装饰服装的材质,及制作服装的面料,服装的风格等也有关系。金属装饰、有棱角的立体装饰辅料等的服装外造型极其表现出了刚毅的感觉,因为有凸出的立体感,使得服装的外造型很有力度感,视觉的张力更加丰富。同样针织面料制作的服装则通常看起来更偏向于柔美,因其面料的柔软度较一般面料更加柔软,给人的的视觉冲击力更小,有光泽感硬挺的面料则更加有力度感;再者,服装的配色的对比也与服装表现出来的刚柔有紧密联系。所以,服装造型设计里也有“刚柔”,这种“刚柔”也像武术里的刚柔一样可以同时在一件衣服上体现出来,混搭风格的服装常常会使服装的刚柔融合搭配的更加协调。

4武术的虚实与服装结构线的变幻

在心意拳里,步法的虚实是十分有讲究的,步法与身形融为一体,步法看似稳如磐石,身形却柔软如水,步法与手势虚实结合,十分的协调。服装结构线也有着与心意拳招式的虚实十分相通的理论缘由,其结构的变换常让人觉得就像在练武术一样。首先,服装的结构线由服装的内部分割线和轮廓线构成。分割线指体现在服装的各个拼接部位,构成服装整体的线。分割线是服装设计中一种重要的造型形式。从古到今,伴随着分割线的构成和工艺处理的不同,在服装中它始终表现出迥然不同的装饰风格,丰富多彩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韵律。但是,服装最终是穿在人体上的。所以,服装的分割线与人体的形体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轮廓线的变幻由其服装的外形即:A型、H型、Y型、S型、O型等体现。轮廓线的的虚实变幻,对服装结构的虚实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总之服装结构的变幻受到服装的内部分割线和外部轮廓线的制约。

5武术和服装设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武术文化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武术给人们生活的境界和人们生活的寄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它对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有着极其深厚的影响。他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被人们再次重视的事物,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有着深刻的影响,服装设计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服装设计的创新同时也在以一种微妙的方式改变着人们对美得标准和审美态度。二者作为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事物存在着,为人类精神的寄托找到了一方乐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让我们用心体会感受生活的美好。

作者:吕佳佳 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发达地区;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动

改革开放后,我国服务业发展呈现如下特点:现代服务业增速较快,总量不断扩大,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上升;服务业产品结构不断改善,服务产品已经成为重要的消费品;服务业吸纳就业数量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就业的主渠道;服务出口增速加快,服务业国际竞争力逐步上升。本文选取我国广东、北京、上海、江苏等服务业发达省份和地区,研究其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动过程及规律,以期对其他地区服务业发展进行比较和借鉴。

一、我国发达地区服务业发展现状

1.GDP增长速度快,总量较大

如1978年广东GDP为185.85亿元,2006年达到26204.47亿元,是1978年的141倍。论文百事通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31053.34亿元,其中广东、北京、上海、江苏国内生产总值为66086.2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8.6%。

2.三大产业结构逐渐合理,相应地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服务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分别从1978年的23.6%、31.6%、18.6%、19.8%提高到2006年的42.7%、68.9%、50.6%、36.3%。如2006年广东服务业占本省GDP的比重为42.7%,三大产业结构从1978年的29.8∶46.6∶23.6演变为2006年的6∶51.3∶42.7;江苏省服务业占本省GDP的比重为36.3%,三大产业结构为7.1∶56.6∶36.3(见图1);2005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服务业增加值8364.53亿元,2006年达到9837.42亿元,增长15.2%。

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北京服务业增加值为2487.3亿元,已经占到GDP的比重为67%,2006年北京服务业增加值为5405.1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占GDP的比重为70%。三次产业结构由1995年的5.8∶44.1∶50.1变化为2000年的3.7∶38∶58.3,2006达到年1.3∶28.7∶70。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3637.4亿元,比上年增长12.8%。

3.服务业增加值较高,占全国的比重大

2006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为82971.97亿元,其中广东、北京、上海、江苏四省市服务业增加值合计为29869.78亿元,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36%。

从这几个省市来看,2006年,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和服务业增加值均排全国第一位,分别为26204.47亿元和11195.53亿元;江苏省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1645.08亿元,其中服务业增加值7849.23亿元,在全国排第二位;山东省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077.36亿元,其中服务业增加值7187.26亿元,在全国排第三位,占本省GDP的比重是32.6%,三大产业结构为9.7∶57.7∶32.6。

2007年北京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72.1%,比其他省份和地区(东、中、西部)高出30个百分点。

二、我国发达地区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变过程及规律

我国发达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改革开放的政策,经济发展较早,速度不断加快。从我国发达地区服务业及内部结构演变过程及规律来看:

1.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发展速度快,结构趋于合理

我国发达地区服务业发展最初是由流通部门中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带动,随着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等服务业增加值也在不断上升。随着国家对服务业结构的调整,商贸餐饮服务业增速放缓,在服务业中的比重下降,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现代服务业以及提高居民素质和文化生活水平部门增速加快,在服务业中的比重迅速提高,如广东省深圳市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增速不断波动,从2000年的增速16.2%,2003年降到15%,到2007年的增速32.4%;但批发零售贸易和饮食业增速在波动中降低,从2000年的增速11.9%,2004年的增速10.5%到2007年的增速9.1%。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现代服务业中金融业增速在波动中迅速提高,从2000年的增速12.9%,降到2004年的1.2%,到2007年的增速47.8%;房地产业2006年增长5.3%,2007年降到-4.8%。2006年其他服务业增加值800.32亿元,增长15.9%;2007年其他服务业增加值888.47亿元,增长10%。

2006年深圳市服务业增加值2655.88亿元,增长13.1%。其中流通部门占服务业增加值35.83%,仍然带动本地区服务业和经济增长;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金融房地产占服务业增加值34.04%;其他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30.13%。2007年服务业增加值3314.44亿元,增长15%。其中,流通部门所占比重下降为34.35%,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金融房地产占比重上升为38.84%,其他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26.81%。

2.从事服务业的产业活动单位多

按照2004年深圳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在产业活动单位中,从事农业单位12个,占总产业活动单位的0.02%;从事工业的单位20680个,占26.9%;从事服务业的单位56187个,占73.08%。服务业中流通部门产业活动单位29621个,占38.5%,其中批发和零售业24878个,占32.3%;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产业活动单位18078个,占23.3%,其中房地产业5717个,占7.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6329个,占8.2%;提高居民素质和文化生活水平部门产业活动单位5898个,占7.6%;公共服务部门产业活动单位2589个,占3.3%。

3.私营经济占服务业的比重高

按照2004年深圳经济普查数据显示,从事服务业的个体经营户共270145户,占深圳个体经营户总数的94.8%。其中,流通部门,包括从事交通运输、批发和零售、住宿及餐饮业个体经营户220982户,占个体经营户总数的77.5%。而批发和零售业189076户,占66.3%,住宿和餐饮业29913户,占10.5%;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个体经营户41092户,占个体经营户总数的14.5%,而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38953户,占13.7%;教育、卫生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等个体经营户7132户,占个体经营户总数的2.5%;其他服务业个体经营户930户,占个体经营户总数的0.3%。

三、发达地区服务业内部结构形成原因

就发达地区服务业内部结构形成原因来看,2006年广东服务业增加值中流通部门所占比重为46.07%,江苏服务业增加值中流通部门所占比重为45.91%,原因是这两个省份工业基础雄厚,市场活跃,带动了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发展,而金融、保险、房地产等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现代服务业占比也在30%以上。比较北京服务业增加值中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的服务业所占比重为42.34%,流通部门占33.03%;上海服务业增加值中流通部门服务业所占比重为40.52%,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占40.14%,说明这两个地区除了具备和广东、江苏一样的工业基础外,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更快,特殊的地位和便捷的地理位置使得北京和上海吸引了国内外投资,加快了两个地区的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四、中、西部地区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借鉴

1.调整经济结构,保持中、西部地区服务业持续稳定增长

调整经济结构主要体现在促进中、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加大产业政策及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增长,即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村生产潜力;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重点,保持第二产业适度增长;把服务业作为重点发展的行业,根据各地特点全面规划、重点发展具有特色的本地服务业,调整服务业内部结构,缩小地区之间发展差距,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不断挖掘城市服务业增长空间的基础上,推进农村、山区的服务业增长。

2.着力推进城市化建设,促进服务业全面发展

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是相辅相成、相伴而生的。针对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通过城市化扩大居民社会化的服务性消费,促进商业和社区等生活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城市经济的繁荣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带动金融、信息咨询和中介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及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促进房地产和公共服务业发展。从而实现以城市化的加快发展,带动整个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例如,2005—2007年,甘肃省服务业增加值由787.36亿元上升到1037.11亿元。其中,流通部门所占比重都超过40%,说明甘肃省服务业以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为主导,是拉动甘肃省服务业产业增长的首要因素。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呈现出缓慢的上升趋势,由2005年的20.87%上升到2007年的21.87%,上涨1个百分点。教育、卫生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服务业也呈缓慢的上升趋势,由2005年的17.87%上升到2007年的18.21%。其他服务业变动不大。说明与发达地区相比,甘肃省服务业增加值总额小、涨幅慢。服务业增加值内部结构中仍然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提高居民素质和文化生活水平部门政府投入和增加值有待提高。

3.努力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推动居民整体消费结构升级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服务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障碍。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事关中国21世纪发展的“五个统筹”,其中,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其中之一。为此,中央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积极采取措施解决“三农”问题,等等。尽快扭转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差距扩大的局面,通过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增加农民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居民的收入,提高城乡居民整体服务性消费水平,通过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增强服务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建设农村和边远地区基本服务体系。

4.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基础公共服务供给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单位和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促进服务业领域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合理流动,提高城乡居民整体服务性消费水平,促进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同时,要规范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确保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特别是农村和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公共服务投入。加大对服务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技术的引进、改造。加强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基础公共服务水平。包括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增加卫生机构、医院床位数和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数等,满足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1]程大中.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增长、结构变化及影响[J].财贸经济,2006,(10):45-52.

[2]胡景岩.对服务贸易发展有关问题的思考[J].国际经济合作,2007,(4):4-8.

[3]我国服务业发展的趋势与展望来源[N].中国信息报,2006-08-25.

第6篇

自98年以来,我们在中国的业务发展的很快。现在,业务已经比最早的98年增长了30倍,我们现在有五百多个员工。而且,我们致力于大陆业务的发展,我们的客户有五千多个。首先,我们是提供物流方面服务的,我们在供应链组合、供应链重组方面都有很好的经验,我们在一百多个国家都有合作的项目。我们作为第三方物流提供者,还和马士基集团的其他公司有着很好的联系,并且,我们把这种联系看得非常重要。

AP穆乐集团经营状况是非常好的,他的业务也是非常广泛的,我们的一些客户是在各个行业都有的,包括零售业和批发业,并且我们的足迹也遍及各个国家,从美国一直到南美。其中,宜家是我们很大的客户。而且,在汽车的零部件方面我们也有很大的合作伙伴。

下面要谈一下整合的供应链管理。很多人都谈论供应链的问题,为什么要谈了?主要是因为供应链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如果你做了很好的管理,你就会有很大的收益。我们对客户的基础设施方面,也就是帮他们建立这样的供应链方面,有着很好的专长。在中国大陆发展物流业务当然还有很多东西我们可以做,为物流的基础设施在中国的物流市场还是有待开发的,你们可以和其他地区进行比较。因为,很多公司10%的成本都是花在物流上,而在中国这个数字是20%。所以,我们还可以做很多工作来减少这方面的开支,来保持中国企业在这方面的竞争优势。

所以,在未来几年,我们还是大有作为的。整合的供应管理基本上是基于三个方面,就是对物流各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和了解。我们服务的第二个方面就是信息方面的管理,当然包括对一些数据的分析,还有对将来的预见等等,要依靠信息技术来进行管理,这些都是我们依赖的工具。我们最后的一组服务就是金融服务,包括从审计、保险等等,我们都可以提供服务,而且是免费的。而且从制造商到供应商到最终用户,我们都可以提供这样的服务。

我想大家都用物流这个词作为你生活当中的一部分,你们可以自己进行,当然也可以让别人来代办。比如说,我们有一些物流的司机,从社会上雇来的很多公司都通过物流的方式参与了国际合作,我们在处理数据方面也有很大的领先。因为,一般来说,数据涉及到全球而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而对单个公司来说,这些数据是非常重要的,而所有这些业务我们都可以为你们代办,这样就为你们免去了后顾之忧。当然,你可以有自己的物流部门,当然你也可以把这个物流外包出去。如果你的专长是在制造方面,那么可能你的专长就不是物流,可能你在这个制造方面竞争力很强,在物流方面你就未必有特长,这样我们就可以弥补您的不足。如果你觉得在库存管理方面你不是专家,你可以把这些业务交给我们。当然,所有这些业务我们都可以用很清楚的方式帮你们处理好。如果你们做,也许没有我们做得那么好。

那么作为一个物流商,我们如何增长价值呢?这就涉及到供应链的改进,现在,有些供应链是非常重要的,他的供货地点远到欧洲、远到马里琼斯,到世界各个角落,而且他们采用很先进的技术来分析,然后制定他们的供应链,制定一个方案,然后进行规划,这样节省金钱。我们最后把这个方案再进行进一步的审查和评估,而且根据这个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修订,以便他能够适合我们每一个客户真正的需要。当然,这需要很大的努力和很大的精力来基础我们当前的这种供应链,把它转变到另一种方式,它需要很多人参与,需要很大的财力和物力。但是,只要做好准备,我们就会实施,就会组建一个新的供应链。实施之后我们还要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回顾和客户进行讨论,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下一步应该怎么做等等。然后,我们还对其他地方进行考察,而且看看我们能不能像别人那样取得类似的进步,或者是仿效别人成功的做法,然后再回头来看看我们所做的一切。通过这种方法,我们永远都在进步,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式。而这个过程可能会长达两年的时间,所以这并不是一个很短的时间,而且并不是很简单的你随便换一个公司就行了,而是需要时间的。

我们谈了很多,下面我想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我们以前是怎么做的。

我们用基准数来衡量,这是我们很多企业用来衡量自己业绩的一个参数,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有一个客户群,当然有成千上万的客户了。我们会分析他们在各方面的表现是什么样,然后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怎样的服务。然后我们要制定一些指标来衡量各方面的表现,比如说零售部门,还有分销部门。当然,这样的基准数是适用于各个行业的。但是,有些基准是针对单一的客户的,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说了这么多,我的建议就是针对需要下一步采取的行动,下面我讲这个公司。

下面我们设立模型,比如说以前客户定了一个标准是把整个流程缩短到21天,而以前是45天。现在,我们就要通过大量的时间来和客户进行沟通,然后监督他正格的供应过程,这个是和普利泰姆公司合作的典范。我们一开始和这个客户合作的时候,主要是做了从制造到交货的一个服务。开始,用二十多天的时间,后来我们马士基的有关人士就到这个公司进行调查,看看他这个环节到底是怎么样的,看他的工作性质是怎么样的。后来,我们就帮助客户建立了这样的一个供应链,这样客户以前的交货时间,提前期就从差不多一百多天减到了二十多天。这样,使整个的成本也降低了七百万美元。)所以,这个公司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刚才我举的例子说明了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还说明了以后我们将要怎么做。

从根本上讲,物流公司是责任更大的,比如说在以前,很多公司都是提供标准化的服务,或者是货物运输,或者是帮助你递送货物。但是,没有一个公司能够提供很个性化的、按照客户要求的无误。所以,我要想强调的就是通过不同的合同,不管是那些短期的合同还是长期的合同,我们都是图象对对方承诺,而且我们要尽力的为对方服务,提供的是个性化的服务。避暑说在船运方面,我们的一个合同可能是三个也月等等或者是半年。但是,现在我们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感到,我们双方在合同期之后,也不是很容易分开的,而且还是紧密临时着的。

另外,变化的一些内还包括以下几,比如说以前只是采购部门负责物资的采购,现在他重视程度已经到了由首席执行官来监督的程度,由首席执行官来监督整个过程。而且,他们是整个供应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和他们保持很好的关系,对于降低成本也是很重要的。在中国物流发展的情况是这样的,并不是说将来中国的物流市场会多么的强大,而是说现在已经很强大的,比如说中国现在经济发展有了更好的形势,中国入世了,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既有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有高科技的产品。所以,真是一个市场纵深很深的一个国家,其实你可以在这个国家采购到很多的产品,这个国家市场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比如说在三十年前你几乎看不到什么市场竞争。但是,现在大家都在市场上进行竞争,不管是制造、零售商,还是作为物流的公司,物流是竞争的一个优势,可以对你的公司,不管你是买方还是卖方,都可以提高你们的利润。当然,还会有很多的其他的物流公司来到中国寻求市场,因为中国的市场实在是太大了,很多公司都愿意分一杯羹,我们知道如果政策方面实行更轻松的政策,那会有更多的公司来中国市场。所以,未来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因为有这么多的公司即将来结症竞争。左翼,这种竞争也会导致另外一个优势,就是使企业的成本更加降低了,整体上来讲,大的公司自己负责物流。但是,那些实力太雄厚的公司,就由物流公司来负责这些事务。在海外说的那些公司很多都依赖于从中国货,因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是很低的。所以,整体上对供应链的整合还是未来一个趋势,也就是使供应线更加的优化。所以,在中国采购会越来越容易,特别是中国的网上购物越来越发展了,互联网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了。我认为,这些都对采购的未来起重要的作用。我觉得在未来,最重要的是让那些中小企业都能够自由的获得相干的信息,这样才能从中国进行自由的采购。

当然,信息是很重要的,只有在信息上能够自由的沟通,才能使实物的物流得以实现。所以,来中国投资吧,这是肯定会获利的市场。

第7篇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社会公正

1.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内涵阐释

公共文化服务是指为满足社会公共文化需求,以政府为主导向国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制度的总称。"均等"一词含有均衡与相等之义,"化"则蕴含着过程的理解。由于现实中的资源充满流动性且在不断变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也即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的均等只能是个渐趋相等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为全体国民提供结果最终大致相等的公共文化服务而进行的不断调整、逐渐平衡过程。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并不意味要消除绝对差距,而是指应根据实际努力把差距控制在合理幅度之内,即在实现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阶段性均等化目标后,进而实现全国范围内每个公民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终极目标。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机会均等。二是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结果均等。在制度设计上而言,结果均等显然比机会均等更为复杂,涉及的因素更多。

当前学界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目标的理解主要有三种:一是最低目标,即要保底;二是平均目标,即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应达到中等的平均水平;三是终极相等的目标,即公共文化服务的最终结果必须均等。由于公共文化服务始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目标的实现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对三个目标的理解应该立体统一而不能将其割裂。

2.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价值取向

2.1社会公正的追求

社会公正即社会公平正义,它是当代我国政府的核心治理理念。社会要发展,公平与正义是要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受长期以来的经济、政治因素影响,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部分领域分配不均已成突出问题,因此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关系着和谐社会的良性运行,关系着国民生活与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也成为民众普遍关注的话题,其解决也必须诉诸于社会公平与正义这一价值理念。

从理论上讲,建立一个公平而有效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本身就意味着要让全体国民平等享有基本的公共文化产品,但由于现阶段区域、城乡间政府财力、公民收入、消费标准、生活水平存在差异,并且国家层面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尚无统一标准,所以提供的文化产品也就必然具有差异,这也实际表明现阶段公民享受的文化权益并不均等。在实行分税制的今天,地方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时拥有一定的自,因此在文化服务的制度设计上要坚持公平公正,把优势资源更多向区域内社会弱势群体倾斜。中央政府则需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手段或者进行专项补贴等方式来尽力消除与弥补发达与落后区域间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上的差距,实现全国范围内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目标。

2.2社会总福利的增长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与社会福利之间也存在着一定联系。从帕累托最优的公平维度考虑,由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一方面可以使全体国民共同消费,另一方面它不会因服务对象的递增而带来成本的增加。所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不仅可以使文化服务的范围扩大,对象增加;又不会导致有人利益受损,但必定导致有人福利增加,从而使社会总福利不断增加。

从现实来观察,地区经济水平的不均等而导致的公共文化服务不均等需要以公共财政的转移支付等手段来均衡,从而满足区域间个体的文化需求,以此来增进社会福利。但现实财政资源总是有限的,支出比例的改变必定会影响原有的利益结构,此时国家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原有利益受损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以此补偿该地区因财政转移支付的而受到的损失。这样,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也增加了,损失的福利也补偿了,从而社会总福利增加了。

3.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原则

公共文化服务差别化现象的形成并不是朝夕所至,在短时间内彻底消除这种现象是不现实的,但是,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缩小公共文化差距,却是可以做到的。笔者认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应遵循以下原则:

3.1逐步推进原则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公共文化服务也不例外,也是不可避免地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政府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过程中,文化资源及设施的配置必须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政府要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来逐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决不能超越现实,盲目追求高标准、无差异的文化服务。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的执政短视的表现,是对国民文化权益的忽视;而超越经济发展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则是一种隐性的资源浪费,是政府执政失误的表现。因此,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只能根据我国国情,从实际出发,逐步完善,才能确保构建一个科学成熟且有厚实基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2区别对待原则

政府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社会群体,包括不同年龄结构、教育背景、民族文化底蕴等特殊性,有区别地配置文化资源,有区别地进行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诚然,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追求覆盖面的普遍性和广泛性,但并非意味着就是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无差别的服务。一味追求绝对的均等,必将导致公共文化资源的严重浪费,导致公共文化服务合理性的缺失,最终也将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因此,政府在推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普惠"与"照顾"的关系,在坚持"普惠"投入的基础上,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针对性地向西部、基层、农村倾斜,重点照顾这些落后地区,而不能把均等理解为绝对平等,更不能把均等化理解成为计划年代的平均主义的"配给制"。

3.3公民选择原则

政府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必须尊重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保障公民自由选择的权利,不能以计划经济时代"配给"的方式把公共文化产品机械僵化地分配下去,让人们被动无条件的接受,造成文化资源的浪费和国民的反感。这是因为:首先,文化享受在本质上属于是精神意识领域,人们进行文化艺术活动主要还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美感与幸福,人们会对多元化的文化产品进行鉴别,以满足自己的审美愉悦。这种审美愉悦有着强烈的个人主观感受,绝对不能是强加的。其次,由于我国政府还处在"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某些公共服务部门还长期存在着计划经济惯有的思维方式,"服务型"理念还未深入人心,某些官员喜欢以长官意志来代替社会心理,现实也存在文化资源的供给与现实脱节的现象,比如某些地方的村级图书室书柜上面摆着的杂志书籍对不上农民的胃口,长时间无人问津。因此,在基本覆盖全体国民的条件下,尊重个人的自由选择权利,赋予社会成员选择机会,这样的公共文化服务才是科学而有效的。

参考文献:

[1]李景源.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文化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第8篇

关键词:鄂伦春舞蹈;市场经济;服务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156-01

鄂伦春族能歌善舞,常常表现在生产和生活中,如《熊舞》、《野牛搏斗舞》、《树鸡舞》、《依哈赖舞》、《红果舞》等都是表现猎人对野兽、飞禽的观察以及生产过程的模仿。“转圈舞”是一种带有自我娱乐性质的群众性歌舞,男女都参加,边唱边跳。“假面舞”是融进了宗教内容的由“萨满”跳的祈求狩猎获得丰收的祭祀舞。

萨满神舞是非物质文化遗存之一。萨满舞蹈实际上是萨满跳神行为的外在动作显示,诚则祭,祭则拜,拜则手舞足蹈,以发崇敬之情。鄂伦春萨满跳神过程中通过歌舞这种形式与神术和神o相通,代达夙愿,召请善神,驱除邪秽恶魔,以保证氏族或部落的平安和繁衍。舞蹈的动作依神鼓的鼓点而跳。舞姿因祭祀内容而定,既有即兴性,也有随意性,边唱边舞,并模拟巫师与妖魔搏斗和媚神娱神的情景。其中萨满舞中的呼喊声和激烈的鼓点恰恰似鄂伦春猎民围猎时“合围”的形象,这也是鄂伦春古代民族狩猎和游牧生活的再现。

2007年12月9日在哈尔滨北方剧场举办了题为《恩都力乌拉》的大型民族风情歌舞晚会,其中鄂伦春族的萨满神舞以其震撼的鼓点、纵情的跳跃以及神秘色彩的感染了在场所有的观众。鄂伦春族萨满神舞作为一种中国原始舞蹈的遗存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传承演变。在鄂伦春人一年一度的古伦木沓节中成为必不可少的舞蹈艺术。这种新颖的萨满舞,既具有传统的萨满跳神祭祀中鄂伦春人崇拜英雄、驱除邪恶、歌颂伦理道德的原始风貌,蕴涵鄂伦春人抒发美好生活的情感,弘扬精神文明的现代气息。

一个原始的宗教形式,演化成一个独具特色的民族舞蹈,引起了省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赞赏,从而将萨满和萨满舞的探究提升到学术理论高度,因而萨满舞也成为代表我国鄂伦春族的特色典型舞蹈。

在国家推动振兴东北,建设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鄂伦春族会被纳入一个更大的环境中以获取发展,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鄂伦春舞蹈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如果能将鄂伦春舞蹈音乐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则文化可以大大地推动经济的发展并使文化自身得到保护、传承、发展;如若不能很好地结合,则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鄂伦春舞蹈音乐文化会逐步消亡,最终被其他民族文化所取代。科学合理的加大力度对鄂伦春舞蹈音乐文化进行保护和发扬,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鄂伦春旅游产业开发中加入鄂伦春舞蹈音乐文化,就可以很好的可以和游客进行互动。鄂伦春人民在节庆时载歌载舞,很具有艺术魅力。如果在旅游开发中,加入鄂伦春舞蹈音乐,可以使整个的旅游过程更具吸引力。在对鄂伦春舞蹈音乐文化进行传承的过程中,也丰富了鄂伦春旅游业的内涵。

同其他精于骑射的北方少数民族一样,舞蹈具有自己独特的北方民族风格并且在鄂伦春民族的生产生活中间占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了解鄂伦春民族的舞蹈对于保留民族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鄂伦春人的舞蹈继承了千年来萨满跳神、野兽动作、和生产生活传统的舞蹈动作和唱曲韵律。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传承,逐渐演变为现在鄂伦春人一年一度的古伦木沓节即篝火节活动中的一种舞蹈艺术。这种独特的舞蹈,既具有传统的萨满跳神祀祠中鄂伦春人崇拜英雄驱除邪恶,歌颂伦理道德的原始风貌,又有蕴涵如今鄂伦春人抒发美好生活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和文化,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