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10 22:29:1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舞蹈教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导学案”由山东省杜郎口中学首创,有过“半个中国的学校都在使用”的荣耀。去年,杜郎口中学宣布取消“导学案”,原因在于:“没有改变教师主持课堂的本质,对学生的独立自主、潜能挖掘、性格健全没有益处”(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语)。
前不久,我到山东调研微课程翻转课堂实验,对“导学案”与“任务单”的异同发生了兴趣。发现两者相同之处有四条:一是有明确的目标、任务与信息反馈;二是重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三是重视自学之后的即时测试;四是关注课堂教学预告。其中奥妙受篇幅所限制,在此不表。
比较发现,两者相异之处也有四条:
1.“教师指导作用”差别
“导学案”顾名思义:我导你学,强调的是教师导、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站在前台指挥学生的痕迹很明显。
“任务单”全称“自主学习任务单”,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拿到“任务单”,就会产生学习是自己的事的心理感受。“教师指导作用”通过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困惑与反馈体现出来,隐退到了后台。
2.使用对象差别
“导学案”的使用对象有二,即学生和教师。“任务单”的使用对象是单一的,即学生,以学生为本的色彩是十分鲜明的。这种使用对象的不同认识,造成了教学质量管理方法上的差异。
3.教学质量管理方法差别
“导学案”一般都有主备人(编制人)和审核人,反映的是集体备课、审核人负责制,具有明显重行政管理的色彩。
“任务单”是给学生使用的,有主题、达成目标、学习方法建议、课堂学习形式预告,以及学习任务、困惑与反馈等,没有任何行政管理痕迹,具有人性化色彩。只是在“任务单”的“学习指南”中有一条“学习方法建议”,体现教学质量通过学习方法指导实现的理念。至于学生是否按照教师的方法从事学习,则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决定,主动权在学生手里。
4.“学习任务”差别
“导学案”的任务一般表现在“学案内容”里,由知识点和练习题组成,所占篇幅比较庞大,视觉印象比较复杂。
“任务单”强调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尤其是强调把教学重点、教学难度及其他知识点化为问题,意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追求中达成学习目标。“任务单”不主张直接让学生解题,只主张当学生解决问题、接近达成目标的时候,让他们练练手,达到知识内化和获得学习成就感。因此,“任务单”的任务简洁明了,不会吓怕了学生。
2003年全国共查处各类盗版教材、教辅读物案件3383起,收缴各类盗版教材、教辅读物1516万多册,一批从事盗版教材教辅非法出版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受到查处,其中情节严重的不法分子被追究刑事责任。有组织地向学校推销教辅材料的行为受到坚决制止,群众负担切实减轻。
这是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于永湛1日在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介绍的。于永湛说,2004年治理教育乱收费,新闻出版部门将继续开展对盗版、盗印教材教辅的专项治理工作,并进一步加大教材教辅出版、发行、选用的监管力度,努力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环境。
目前,有关部门和发行单位违规编发教辅征订目录、学校统一组织购买教辅材料的事件时有发生,滥编、滥印、滥发教辅材料问题远未得到根治,有的单位仍以“培训费”等名义向教材编写、出版、发行单位索取巨额准入费用,严重扭曲了教材成本,变相增加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于永湛要求各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和出版发行单位对此采取有效措施,坚决予以纠正。
于永湛说,新闻出版部门要切实加强教材教辅出版发行管理,严格执行教材价格和教学用书征订目录备案制度。各地要按有关规定及时将中小学课本的定价情况向国家有关部门备案。教学用书征订目录在备案的同时要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要严肃查处将教辅材料纳入教学用书征订目录、向学校印发教辅材料推荐目录和搭售教辅材料及其他图书等违规行为。中小学教材编写、出版、发行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认真执行国家制定的有关费用支付标准和管理规定,严格控制教材成本和价格水平,坚决抵制以各种名义向教材出版、发行单位收取准入费用的现象。
一、导学案的实施方案
1.课前预习阶段。完成导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导学案的核心部分。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导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教师要对学习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如要控制自己的预习时间,以提高效率;可以要求学生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难点;带着学案上的问题看书,并标出自己尚存的疑问,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课前预习阶段是导学案教学法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既能充分体现导学案的导学的功能,又是实现“主体先行”的关键环节。
2.课堂讨论阶段。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导学案中的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想的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积极讨论,更广泛的提出问题和进行猜想,并将这些问题和猜想记录下来,同时可以让部分小组把这些问题和猜想板书在黑板上,共同来归类、梳理,找出大家要共同探究的问题。通过这样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对重点知识或学生自学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可采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研讨、交流的方式进行。导学案在此部分可以设计出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或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自己得出结论。
教师在讨论中提出的点拨、诱导性问题,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设疑要科学、严密、有趣,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的实际,教师适当设计几个检测题,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反馈交流,起到巩固、提升的作用,从而将讨论进行到底。
3.课后巩固阶段。课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预习时有疑问而课堂上未能完成的问题,对导学案进行及时的消化、整理、补充和归纳。同时教师要适时将导学案收起,仔细审阅。
二、物理导学案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1.突出问题点,增强探究意识。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处理问题的能力,需要在导学案中设计一些必要的问题,尤其是突出面向过程的学习问题,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更有效全面地掌握知识。通过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怀着目的去探究知识,更具有针对性。在围绕问题学习过程中可以分组讨论,通过交流,可以扩大学生的思维,不再有条条框框对学生思维的禁锢。为了让学生有交流的主题,导学案中有必要制定交流提纲。提纲主要围绕关键问题,交流的内容可以是教师发现学生自主预习时存在或暴露的问题:教师预计学生还不清楚的问题: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提出的问题:各小组在学习中好的设计思路、好的学习方法等。
2.导学导练,加强学生知识反馈。教师“导”为辅,学生“自主”为主,能更好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导学案并不是直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课本,而是指导学生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切入,通过学生对知识进行思维,在思维的前提下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观点看课本。“学”“练”结合,是完成课堂环节的重要手段。
为使学生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教师可根据学习的重点选择变式或发现式教学,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设问,将知识规律巧隐在练习中,让学生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不仅仅在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巩固,更在于进一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同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该看到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的差异,要注意因材施教,进行有序的、有差别的辅导,导学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三、物理导学案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的几点体会
1.导学案的应用能使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导学案设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能够通过设计的导学案增长知识、形成能力。因此,编写导学案的第一要求就是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此前提下寻求一些好方法。
2.导学案的应用体现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思想,作为一种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还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索的空间,必须在导学案的设计、使用、完善以及备课方式的改革等方面下苦功夫。通过导学案,让学生以学习方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查阅物理教材、相关工具书,通过物理实验、相互讨论,分析完成解决物理问题,在尝试中提高获取物理知识的能力。
3.导学案的作用主要在导,所以我们在编制导学案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编制合适的导学案,导学案决不是练习题,也不是知识点的罗列,导学案教学其核心价值和意义在于:让学生的学走在教的前头,把学会学习的理念和要求,有效地落实和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导学案应在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在思维方式上给学生以引导,使学生真正完成从“要我学”一“我要学”一“我学会”一“我会学”的过程的重大改变。
导学案不仅有着导学的作用,还有“导教”的功能。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落实则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借助于学案进行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以培养发展能力为根本目的的主体性教学活动,它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迁移规律的作用下: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由学生去探究,学习的方法尽可能地让学生去寻找,结论由学生去总结.总而言之就是要尽可能缩减教师的讲授时间而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讨论和相互质疑.按认知结构理论来分析,迁移过程一般是使旧的知识结构进行改组,结合新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形成能容纳新知识的更高一级的新的知识结构.学生知识的习得过程也就是知识的迁移过程.
1导学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1.1培养学习能力,发展创造思维
导学案可以有效帮助高中生较快地进入学习物理知识的状态,并保障物理教学课堂的计划性和目的性.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高中生的物理自学能力.除此之外,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使用导学案也便于老师及时发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不足予以必要指导,并综合学生们的学习表现做出更客观全面的评价.导学案的应用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培育提升.
导学案在吸引高中生参与到物理教学中时,之间的学习互动交流.学案导学增加了学习物理知识使得积极思考和有效交流,并实现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和创造能力的提升.学案导学还可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流程的操作性和有序性,使学生能目标明确而又方向精准地开展具体探究学习.导学案不仅增加了高中物理的课堂容量,而且有助于提升实际的物理学习效果.
1.2突出主体地位,激发学习激情
新课标明确指出,应将过去错误“以师为主”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以生为主”的全新定位关系.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学习活动的主体是高中生,物理老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的协助引导者.导学案的高度自主性和参与性可以充分发挥高中生的主体作用,并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和主动学习.
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时间较为有限,学生也很难在一堂课内就理解并掌握众多的知识点.而使用导学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避免学生们萌生懒惰心理.在具体应用中,物理老师还可以精心选取有趣生动的导学案例,提升高中物理的教学趣味性.导学案使得高中物理有了少教多学的实现可能.
1.3注重方法引导,展现思维过程
高中物理对学生的思维逻辑和演算推理要求较高,基础记忆型的知识就可以不必复述,以免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在讲解物理题目时,老师就需要分出层次,重点指出学生自学时出现的缺陷即可,而不必讲解过细.导学案的鲜明特色就是强调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和解决能力.
在使用导学案模式后,不少老师在批阅试卷作业时发现,学生们的自我思考和尝试解答痕迹明显增加了.虽然还是会存在一些漏洞或错误,但这是值得大力肯定和赞扬的.此时物理老师应当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完成解题思维的系统推演过程,以此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
2高中物理课堂导学案的教学模式
一般而言高中物理教学包括,新课的讲授、实验操作教学和复习课.如何将导学案结合在其中,必然会对高中物理教学起到促进作用,笔者通过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使用导学案的实践经验,探究出高中物理导学案运用的三种模式,分别是讲授新课导学案模式、物理实验操作导学案模式、复习巩固导学案模式.这三种模式相辅相成,共同促进高中物理教学与导学案的结合,推进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下面将分别阐述:
2.1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新课讲授导学案模式
新课讲授导学案模式的基本环节为:制定学习目标,创设教学情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反馈信息,教师点拨,理清知识,构架整合,复习检验,迁移拓展.在导学案中,把高中物理知识问题化,通过解决问题来串联整个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一步一步慢慢地升华,有目的的达到新的高度和水平.通过导学案科学的指导,学生接受知识,固化为自己的,并且在自己的头脑中主动重组和消化,进而构建起新的知识模型.
借用导学案的方式来讲授新课,将导学案与其他的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整体地设计和规划,引导学生有序科学地学习,层层深入.特别是现代多媒体设备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有利于提供新的优势,为导学案助力,更好地发挥导学案的优势,促进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此外,为避免课堂教学的单调,弥补导学案的不足,教师可以相应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使课堂氛围得以更加活跃.
2.2高中物理实验操作课导学案模式
实验课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为:明确实验课题,创设情境引导探究,设计实验方案,问题探讨,动手实验,总结实验结果,分析实验过程,总结实验报告.在物理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掌握主动权,进行独立的实验,教师适当的指引和纠正学生即可,不能做过多的干预.在实验中尤其强调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嘴交流,在运用导学案来组织实施实验课教学时,教师应该注意调控课堂,培养学生实验的习惯和态度,做到严谨有序,注意安全.教师在实验课中的导学案,不仅要遵循物理实验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还要保证学生操作的可行性.导学案的设置,要注意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验课导学案模式,应该注重学生的特点和实验的特点,导学案要和实验课有机地结合需要考虑不同的实验,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刀切.
2.3高中物理复习课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一、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积极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抓手,以“十二五”规划为引领,加大对科技创新、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服务和支持力度,提升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为我县打造实力、靓丽、文明创造有利的交通运输环境。
二、工作任务
1、加强行业科技管理,探索建立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的新路子。按照“有重点、分层次”的工作思路,稳定地支持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重大科技攻关、重要公益性研究等领域的工作。加快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牵头部门:办公室;配合部门:本局各室站、各乡镇交通办)
2、进一步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引导和支持交通行业科技创新活动。一是组织编制好交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及交通“十二五”科技发展计划,为未来交通科技发展搭建框架,为交通领域技术开发选择好主攻方向;同时通过机制、政策等,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层次地对交通科技投入,特别是促进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牵头部门:办公室;配合部门:本局各室站、各乡镇交通办)
3、加快交通电子政务建设,建立高效灵敏的管理信息系统。围绕着“抓好交通电子政务、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依法行政、改进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加强有效监管、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优质服务”这一目标,以建设政务内网、政务外网相应数据库为龙头,积极推进公路、水路交通电子政务的建设,逐步实现内部办公电子化及网络化,实现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的信息化。(牵头部门:办公室;配合部门:本局各室站、各乡镇交通办)
4、抓好科技项目管理工作,积极推动行业联合科技攻关。面向交通重点工程、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应用基础研究等三个层面,加强交通建设与运输生产,以及交通安全、交通环保、决策支持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以此带动和促进交通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明确发展方向,找准重点领域,发挥行业优势,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开展行业联合科技攻关。(牵头部门:办公室;配合部门:本局各室站、各乡镇交通办)
5、交通科技工作要立足,面向行业,树立科研工作“助优不扶贫”的新观念。集中资金和技术力量攻克影响交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和行业共性问题。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工程为依托,实施产学研结合,促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建立科技成果激励机制,推动行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大力培养使用科技人才和职业技术人才,更好地发挥科技在交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牵头部门:办公室;配合部门:本局各室站、各乡镇交通办)
6、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逐步实现交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找准着力点,调整发展思路,实现交通由外延式的粗放型增长向内涵式的集约型增长转变。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站在社会公众的角度审视交通,强化“三个服务”,注重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的创新,实现服务能力、服务水平的提高。(牵头部门:办公室;配合部门:本局各室站、各乡镇交通办)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对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要充分发挥科技进步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关键就是要突出创新。要加强领导,深刻认识科技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技术创新。要树立敢于创新的精神,敢于创新就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创立新知;要善于创新,创新不是异想天开,更不能违背客观规律,而是要从实际出发,在广泛学习和借鉴他人知识经济的基础上,创造新成果。
2、加强政府的组织管理和宏观指导。要制定适当的宏观经济、科技政策,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为交通运输产业技术创新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有利条件。加强对交通科技创新的组织管理和宏观指导,建立健全有效的技术创新和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院校主动推进技术进步。
3、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通过政策、法规等,形成社会多渠道投入的机制,特别是使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要规范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的管理,制定项目管理、经费管理、科技项目的招标和投标管理办法。
关键词:轨道交通 地铁 乘务
1 .前言
轨道交通乘务运营安全是乘务管理永恒的话题,是乘务工作的生命线,拥有安全我们就理直气壮、我们就信心饱满。在网络化运营条件下,我们应投入更多精力,从实际出发,认真调研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安全管理措施,抓住人为因素和设备因素,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员工技能,以高超的技能和强烈的责任心避免事故发生;深入查找危险源,推进贯标工作,深入基层,查找关键点,及时整改,掌握设备状态,从设备层面杜绝事故的发生。
2.轨道交通乘务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少全面安全管理
虽然现在轨道交通乘务运营管理在不断重视,但是很多机制还是不够健全,有待进一步完善。诸如,安全管理不规范、不全面,缺少健全的系统、没有计划性、规划性,及科学的运营安全管理模式及策略。同时监督力度也不够,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和改善,增加运营的风险性。
2.2 司机的综合素质问题
很多司机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还不达标。比如,有的司机刚培训不久就开始上岗作业,系统性学习的东西比较少,技术水平和能力还需要再学习;司机的个人修养等问题也是需要不断的提高;还有司机人员的工作环境吵闹,压力也比较大;最后司机人员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行车经验不够,停车误差难以控制等问题都是需要去解决。
2.3 缺少健全的人员培训机制
培训是提高司乘人员综合素质的需要,是提高地铁司机技术水平、事件处理水平的关键,是提高工作人员综合能力和服务水平有效措施。现行的培训机制比较单一,缺少全面性、专业性。首先,有的培训脱离的实际,不能有效地将培训理论与实践情况联系起来。其次,培训效果的检测制度不健全,培训好似“聚会”,人去了就行,学不到真正的东西,培训考核方式相对滞后。再次,缺少专业的培训人员,有的单位的培训存在形式主义,随便找个人讲两句就行了,培训方式缺少科学性,培训效果不佳。
3.轨道交通乘务运营安全管理的建议
3.1提升新司机应急处理能力
大部分新司机没有从事过铁路和地铁行车相关职业,并且随着电客车技术的不断完善,设备的故障率也在逐年减少,现实中出现非正常行车的几率较小,应急预案演练次数不足,司机实战操作机会严重缺乏,新司机对非正常行车方法更多的只是理论上的了解。加强新进员工的非正常行车方面的理论培训,并进行强化实践与理论结合,采用桌面模拟演练非正常行车的方法,加深新员工对非正常行车的理解,利用现有条件在试车线进行模拟故障演练,在公司、部门、中心、班组等组织的非正常行车演练中组织新司机进行观摩并写出总结分析,同时通过常预想、常教育、常培训、常提醒、常谈心、常检查、常讲评、常交流、常整顿、常学习来增强员工的非正常应急实战的能力,进而为南京地铁的安全运营打下坚实基础。
3.2 快速掌握新线设备
由于今后新线多采用新型移动闭塞法组织行车,与现有的一号线移动闭塞法行车有着很大的差异,加上新线列车在原有一号线列车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技术改造,从而使新线的各类设施设备与一号线有很大的差异,加上新线各类设施设备的系统培训时间较短,参培人员数目较少,员工在技能等级、工作经验等方面,以及在适应新技术、新装备、新运营方式等方面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严重制约了新员工对新线各类设施设备性能的掌握运用程度。为此,中心应在班组内成立以故障处理小组、ATP小组、重温小组等多种形式的兴趣小组,利用现有新线车辆对新员工不定期的采用多种途径传授新线车辆业务知识;并且通过阶段验收、技术比武,强化新司机对新线设备的掌握程度,为南京地铁新线的开通做好充分的准备。
3.3 探索网络化管理模式
随着2010年5月28日两条新线的开通,南京地铁将正式踏入网络化运营的门坎,而当时我们很多人都没有经历过网络化运营,更多的只是对网络化运营有一个抽象的概念。网络化运营将带来大客流的密集效应,加之列车晚点、设施设备故障、人车冲突等问题,很容易造成比以往单线运营更多的客伤纠纷、服务质量投诉等现象,尤其是在客流高峰时段,客运双方的矛盾纠纷可能会进一步升级,此外还有“大小交路+分段交路”、“Y”型交路等运行方式。此类情况的存在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的网络化管理思路还有待进一步的拓宽。面对以上的种种问题,我们只能更多的向兄弟地铁和国外地铁借鉴优秀的管理经验,着眼总结经验、寻找差距、研究措施、促进工作,在自身上下功夫,利用网络化线路图桌面模拟“大小交路+分段交路”、“Y”型交路运行方式,强化司机安全意识教育,从源头上遏制车门夹伤乘客现象的发生,成立各种应急小组,处置各种突发事件,责任明确到人加重对员工的约束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精干的乘务铁军,构建强有力的执行力团队。在此基础上解放思想,统一认识,积极谋划中心发展思路,研究解决突出问题,着手创建和完善科学发展的制度措施和工作机制,为南京地铁的网络化运营工作,谱写了新的篇章。也为将来几年地铁开通7条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4 打好网络运营准备攻坚战
3.4.1 确保调试零事故
在一号线的调试过程中,我们取得了零事故的骄人成绩。为了确保新线调试工作再创佳绩,中心将加强新线车辆调试管控工作,一是选拔人员,成立新线车辆调试工作小组,全面负责新线车辆调试的协调、实施工作;二是从调试人员纪律要求、调试前准备工作、调试过程安全原则、调试车辆整备要求、调试过程安全注意事项、调试过程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入手,合理编制新线列车调试章程,确保调试工作有序、安全开展。
3.4.2 确保接车安全有序
随着新线开通的日益临近,新线车辆将陆续进行交接,在前两列新车顺利交接的基础上,中心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进一步完善接车工作方案,每次接车任务前及时做好员工动员和工作部署,确保员工百分之百的投入,从而顺利完成每次接车任务。
3.4.3 合理设计司机交路
网络化运营条件下,两条线共配备356名司机,一号线与南延线将采用“Y”型交路,二号线单线运作,实现使用最少的人数完成最大的运营效益,做到行车人员在两条线穿插的合理管理调配及各基地的有序调车作业组织,从容应对多变的出入场方式、中心将按照总公司、分公司的长远运营统筹规划,根据南京地铁的线路、设施设备等既有条件做好人员周转和运转模式的设想工作。一是确定司机出、退勤方式。一号线、南延线共配置201名司机,每班平均52名司机,应充分考虑 “Y”型交路混合运行的特殊性,合理选择好出、退勤换乘站点和换乘时间,保证一号线既有线司机和南延线司机出、退勤的同步性和高效性。二是确定换乘方式。现一号线利用奥体中心和迈皋桥两端站为换乘站点,形式较为单一。网络化运营条件下,运营里程较长,单次值乘里程将增大,值乘时间也将大大增加,应该合理选择换乘站点,保证司机单次值乘任务内的精力旺盛、注意力集中,避免疲劳驾驶问题。三是确定库内出、退勤派班方式。一号线将有小行和大学城基地两个出、收车地点,二号线也将有马群和油坊桥两个出、收车地点。中心需要根据运营要求,合理安排各个基地司机数量分布及出、退勤顺序,确保出、退勤的有序性。
以下以沪科版初中物理8年级第二章第一节“动与静”和第九章第三节“做功了吗”为例,进行了“导学案”设计范式的比较性研究,以供参考:
[JZ]第一节动与静(教读课设计范例)
学习目标:
1.学会如何判定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重点)
2.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难点)
任务设置:
4.练习:
A.河岸B.河岸的树
C.小华D.迎面驶来的竹筏
任务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由任务一第4点的练习中我们知道战斗是运动还是静止与所选的[CD#3]有关,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具有[CD#3]性.
2.小赵同学背着书包上学去,上学途中路边有很多树.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小赵是[CD#3]的(填“运动”或“静止”);以书包为参照物,小赵是[CD#3]的(填“运动”或“静止”).
课堂作业:
1.坐在逆水驶向上游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A.河岸上的树B.船舱
C.迎面驶来的船D.河水
2.“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国已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相对下列哪个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A.太阳B.地球C.月球D.飞船
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肯定不同
B.判断任何物体的运动情况,都要选地面为参照物
C.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静止是绝对的
D.汽车驶过路旁的交通标志牌,以汽车为参照物,交通标志牌是运动的
4.我国古书上记载有“人在大舟中闭牖(牖指门窗),舟行而人不觉动”,这是对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生动描述,其中“人不觉动”选择的参照物是
A.人本身B.大舟C.河岸D.流水
选做题:
6.“亚洲一号”同步卫星,这里的“同步”是以[CD#3]作为参照物;坐在飞快行驶的车内,看到路旁的树木急速后退,这里的“飞快行驶”是以[CD#3]作为参照物,这里的“急速后退”又是以[CD#3]作为参照物.
(设计意图:设置精简,当堂分层练习.基于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要有效的掌握某一个知识点,适当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差异性,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练习必须分层.在教学实验中我们发现,最好的分层办法是把练习设计成必做题部分和选做题部分,必做题所有的人都必须完成,选做题可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决定做与不做.教师讲评的时候也只是集中讲评共性的问题,选做题一般只对答案.)
课后作业:
1.甲乙两人并排站在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相对于乙是运动的B.甲相对于乙是静止的
C.甲相对楼层是静止的D.甲相对扶梯是运动的
2.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B.流星划破夜空
C.夏威夷群岛每年靠近上海8cm~10cm
D.房屋随地球自转
选做题:
7.思考:“同步地球卫星”,这个同步指什么?
(设计意图:课后达标和分层训练.知识的巩固与理解总避免不了要回忆和复习,这是客观规律.物理学科的课后练习是巩固新知识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们研究的是如何把做个环节尽量做精,从而减小学生的负担.大量实验结果告诉我们,精选练习,最大限度减少练习的量,将练习印在“导学案”上,设置必做和选做题是减轻负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部分练习要根据课前预测,结合学生课堂学习的重难点,并且要和课堂练习保持一定的连贯性,让学生明显觉得必做题是在巩固,选做题和当堂练习虽然类似但有加深.)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认识功的概念;(难点)
2.通过实例分析理解力做功的两个条件;(难点)
3.会应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重点)
复习巩固:
1.定滑轮:2.动滑轮:3.滑轮组:
2.阅读课本P175第三段,完成下面填空.(1分钟)
任务二怎样才算做功:(10分钟)
4.计算题
必做题
(1)建筑工人用200N的水平拉力,拉着水泥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500cm,拉力做功多少?
(2)一个人用50N的力在水平方向匀速推一辆重200N的车前进2m,求这个人对车做功多少?重力对车做功多少?
选做题
必做题:
3.一个人用50N的力在水平方向匀速推一辆重200N的车前进2m,求这个人对车做功多少?重力对车做功多少?
选做题: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导入;生活案例
一、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物理学自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与人类生活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物理与生活互相产生影响,能够对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物理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就要注意到这一点,要善于根据所学物理知识的内容找到学生生活中的真实情景,目的是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物理知识与自己的生活联接得如此紧密,使学生觉得物理课堂根本不枯燥、乏味,而是生动,充满乐趣,这样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这时候再进行课堂导入,也就成为一件很自然地事情了.
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力的相互作用”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首先应该设法使学生在大脑中迅速搜寻出有关“力”的生活经验,并多联系一些生活实例,比如,我们把玻璃杯扔在地上,玻璃杯会破碎;我们用力推动小车,小车就会前行等.通过这些实例的引入,学生就会从自己积累的杂乱无章的生活经验中总结出相关物理知识,并且给予科学、系统地解释.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否定自己之前的错误认识,并能够形成认真观察、动脑思考的物理学习习惯.除此之外,教师在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的过程中,也可以抓住生活中一些现象,为学生提出问题,刺激学生积极开动脑筋,通过物理知识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对生活经验产生一定的疑问才会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而认真思考是通向知识殿堂的有效途径.比如,在学习“光的折射”这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从学生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出发,将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引入课堂,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比如,“为什么当水比较清澈的时候,实际深度要大于我们看到的深度?为什么把筷子伸到盛满水的碗里时,筷子就像折了一样?”学生听到这些问题之后就会积极展开讨论,希望发现问题的答案,形成探究问题的强烈要求.
二、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实例
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生活,物理学也不例外,从这一角度而言,物理教学应该与生活保持紧密联系.第一,任何深奥的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在总结大量物理现象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而后又重新回到生活、指导生活.所以,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中应该尽量多为学生提供一些与生活有关的物理现象,提高学生对物理的认识,使他们觉得物理不再遥不可及,进而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比如,当学习“摩擦力”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这样设置问题:“为什么当拔河比赛进行之前,要保证场地没有任何的沙子之类的东西,而且运动员最好换上新运动鞋?冬天地上都是冰,人走在上面容易摔倒.”当学习“惯性”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想乘公共汽车时,汽车突然启动会后仰,而突然刹车又会前倾的场景.第二,物理知识回归生活,服务生活.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一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讨论活动.比如,怎样运用简便方法打开啤酒瓶盖?当我们想往高处搬东西时,怎样才能最省力气?总之,教师一方面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知识紧密联系着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知识的作用.
三、力图营建生活化的实验教学
物理实验教学也要尽力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使物理实验紧贴学生生活.教师最好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利用生活中的生活物品做物理实验器材;第二,设计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物理实验.通过这样做,学生将会感觉到物理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很近,并不是学而无用的东西,他们只有充分认识到物理学科的重要性,才会以更大的学习积极性对待物理.(1)利用生活中的生活物品做物理实验器材.把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当做实验器材,不仅经济、简便,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比如,当学习滑动变阻器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铅笔芯来制作,将导线连接在铅笔芯上,通过不断滑动导线,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和电压表的指数.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常见的饮料瓶,为学生展示音调高低的规律.如果将实验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学生容易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产生浓烈的探究实验原理的强烈愿望.(2)设计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物理实验.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器材大多是学校购买的专业器材,通常与学生的生活距离比较远,因而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不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设计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相关的实验就可以大大改善这种状况.比如,当学习“能量的转换和传输”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出模拟生活实验,用一节电池表示总电源,用一根小木棍表示电线杆等,当导线接通之后,闭合开关就能观察到小灯泡亮了,这说明能量发生了转换.
总之,物理与生活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物理教师一定要把物理教学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多为学生创设一些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物理学习场景,实现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温宁花,万海青,曾晓锋.浅析诗词中的物理美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3).
[2] 苗常青.从生活中寻找物理教学素材[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