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20 17:58:0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围手术期护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喉癌按癌肿所在部位可分成三个不同类型:声门上型。声门型和声门下型。喉癌可分为:I期、II期、III期、IV期。喉癌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男性较女性多见。喉癌的发生与吸烟、酗酒、长期吸入有害物质及状瘤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目前对喉癌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手术创伤大、容易引起并发症,且患者暂时不能发声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的压力。急需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最大限度地提高手术成功率。本文重点对喉癌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综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4月共收治喉癌患者21例行手术治疗。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39~81岁,平均年龄62岁,喉癌发病率男女比例为7∶1,其中行部分喉切除术18例,全喉切除术3例。
1.2方法
1.2.1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喉癌的发病率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发病率约占全身肿瘤的1~5%,在耳鼻喉科领域中仅次于鼻咽癌和鼻腔,鼻窦癌,居第3位。好发年龄为50~70岁。男性较女性多见。我国东北地区为喉癌高发区。其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但喉癌的发生与吸烟、酗酒、长期吸入有害物质及状瘤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
1.2.2喉癌的健康评估 健康评估其目的在于识别患者的护理需要、临床问题或护诊断,作为选择护理干预方案的基础,以及评价治疗和护理的效果[1]。
1.2.2.1常用癌症的评估量表 常用评估量表QLQ-52由52项指标构成,反映了癌症患者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及环境、精神支柱和满意度6个方面评价我国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1.2.2.2喉癌的颈部检查 喉癌的颈部检查包括对喉体外形和颈淋巴结的检查。对颈淋巴结触诊,应按颈部淋巴结的分布规律,从上到下,从前向后逐步检查,弄清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及大小。
1.2.2.3癌的影像学检查 ①X线检查:X线喉侧位片及喉头正位体层片可以明确病变的大体部位、大小、形状及软骨、气管或颈椎前软组织变化情况;②CT、MRI检查:明确肿瘤生长范围和有无喉外侵犯,以及颈淋巴结转移情况。颈部超声:辅助确定颈部淋巴结的数量、位置、性质。PET-CT 是目前对实体肿瘤病变性质和范围判断准确率最高的影像学检查,但价格昂贵;③超声波断层扫描:用于颈部肿大的淋巴结的查出、定部位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和术后放疗后随访检查的一种方法。它具有无损害、方便、准确、费用低及可以反复进行等优点。
1.2.3喉癌的治疗
1.2.3.1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治疗喉癌的主要手段,手术原则是首先彻底切除肿瘤,其次尽可能保留或者重建喉的发声、呼吸功能。喉部分切除术:适用于早、中期和部分晚期喉癌。全喉切除术适用于临床上不适宜保留喉结构的部分中晚期喉癌、原发的声门下喉癌、复发的喉癌、下咽癌。
1.2.3.2放射治疗 有多种放射源,方法有普通放射治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等,适用于:声带癌,单侧且声带活动正常。病变小于1cm的声门上癌。全身情况差,不适合手术者。病变范围较广,达到下咽者,可行术前放射治疗,术后放射治疗:通常在手术切口愈合后进行,放射治疗剂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2]。
2 喉癌的围手术期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术前准备 护理人员要认真查阅资料,充分估计术前、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熟练掌握围手术期护理,估计技巧与内容,应用整体护理模式,结合病情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而实施各项护理。患者术前8h禁食,6h禁水,术前2h放置鼻饲管,留置导尿管。术前30min肌内注射硫酸阿托品0.5mg,鲁米那钠0.1g,立芷雪2Ku。手术前1d做好颈部及口腔准备。晚上注意患者睡眠情况,适当给予镇静、安眠药,保证患者充分的休息。
2.1.2术前检查 对喉癌患者做好常规血、尿、肝肾功能、胸部透视、心电图检查,应注意有无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如果全身或局部出现不正常情况,均应查明原因,并给予适当治疗,待机体恢复正常后方可安排手术,使患者以最佳生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2.1.3心理护理 当患者被确诊为喉癌后,心理压力与精神负担很大。患者常出现焦虑、抑郁、恐惧、悲观情绪,易怒悲伤、哭泣、吃不下、睡不着、血压升高,对手术治疗表现诸多疑虑[3]。此时,护士应与患者多沟通、交流,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以和蔼可亲的态度、五心的关爱,轻柔准确的操作,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消除种种不良心理,保持良好稳定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使患者在心理上受到的创伤至最低,在社会上受到的影响降至最少,尽快回归社会。
2.2术中护理 巡回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反应,及时发现患者的不适,或意外情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术中严密止血,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确保患者安全万无一失。由于麻醉导致机体保护性防护机制减弱,手术中易导致体温偏低。因此,巡回护士应在术中持续监测温度变化,及时做好各项保暖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舒适与安全。
2.3术后护理
2.3.1护理 是指个体在卧位时所处的状态,患者的与疾病有密切的联系,不同的疾病可使患者采取不同的,而且对某些疾病的诊断也很重要[4]。患者术后回到病房后,应去枕平卧8h,头偏向一侧,以利分泌物流出。全麻未清醒者,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护理;患者完全清醒后,指导其取头高位或半坐卧位,以利血液回流,防止术区肿胀、淤血。
2.3.2生命体征监测 患者术后回病房护士应首先观察气道是否通畅,避免扭转颈部。气管套管系带应松紧适度,松紧以固定带与皮肤间能伸进一指为宜。
2.3.3气管造瘘口护理 喉癌术后形成的气管造瘘口,易引起肺部感染、气道内出血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对吸气进行加温、加湿非常重要。术后患者的呼吸完全通过气管套管进行,必须保持气管套管的畅通和伤口周围气管套管下纱布垫的清洁。气管造瘘口覆盖双层纱布帘,可增强保湿效果,使干燥的空气湿化,并可防止未经除尘的空气直接吸入肺部[5]。
2.3.4切口护理 预防感染关键是做好气管切开护理中的无菌操作,因患者术后免疫功能低下、伤口出血、套管内分泌物较多引起,敷料污染时要及时更换,在开口纱布垫上滴敏感抗生素,以预防和治疗感染,以免影响切口愈合。
2.3.5鼻饲护理 应注意饮食的质量,它直接影响伤口的愈合和全身的康复,勿食生、冷、硬、热、辛辣刺激的食品。
2.3.6肺部感染护理 患者气管切开后呼吸道失去咽喉的保护作用,因而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定时清洗、消毒内套管,4次;/d雾化吸入,3次/d,以稀释痰液;鼓励其尽量自行将呼吸道分泌物咳出, 以利预防肺部感染。
3 结果
行喉癌手术患者21例,手术成功20例,手术成功率95%。术后高烧1例,属于肺部感染,经术后积极治疗护理痊愈。术后并发咽瘘1例,转院治疗。
4 结论
手术是治疗喉癌的主要手段,而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它能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吕探云,主编.健康评估[M].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高月平,陈画华,李爱军,等.喉癌患者术后放疗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护理对策[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1(20):80-81.
[3]刘秀金,江淑贤,刘雪莲. 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体会[J].临床医学工程,2011,08:1289-1290.
中图分类号:R27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12-0247-02
1术前护理
1.1心理护理
我科95%以上手术病人采用局麻进行,局麻的优点是快捷、方便、经济,患者术后反应轻,但也存在一定缺陷,即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均处于清醒状态,虽然眼睛看不见,但能听到各种声音包括医生、护士的谈话及各种仪器发出的声音,这时紧张的心情就会转为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应此必须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多与患者沟通,将术前准备、术中情况、注意事项、手术配合要点、术后恢复等知识全面讲述。在沟通时注意说话声音轻柔、和蔼,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及理解力,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听懂、听明白。回答患者疑问,解除患者疑虑,让患者提前做好思想准备迎接手术。
1.2局部和全身准备
手术前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术前检查(眼部A超、角膜曲率、人工晶体度数等)、检验等。术前每日滴抗生素眼药水4-5次,预防手术感染。交代患者术前、术后戒烟、酒,以免刺激呼吸道粘膜,增加分泌物,诱发咳嗽。同时教会患者有效的止咳方法,如张口呼吸或用舌尖顶上腭。术前一天做好全身清洁,包括洗头、洗澡、剪指甲等。按手术要求做好泪道冲洗、剪睫毛、结膜冲洗等术前准备。
2术中护理
2.1认真查对
防止差错: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认真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手术名称、眼别、麻醉方式等。
2.2术中沟通
患者入手术室时是最紧张的时刻,这时护士应主动与患者打招呼,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消除其紧张感。手术开始时,护士要守护在患者身边,予适时的问候与鼓励,增强患者战胜自我的信心与勇气,使手术顺利完成。
3术后护理
患者手术完毕回病房,护士应根据病情要求安排合理、舒适的卧位,监测生命征的变化。告诉患者:“你手术很顺利,如有何不适请告诉我。”这样会使患者紧绷的心情放松。并向患者交代术后注意事项:嘱患者不要用力挤眼,不揉眼,不碰撞眼部等;保持大便通畅,不用力排便,以免用力使伤口裂开引起出血;注意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松脱、移位,伤口有无渗血、渗液等。手术后护士亲情式的服务,是患者战胜疾病最有效的良药。
4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出院指导及告知康复注意事项,并约定复诊时间,交代患者如有眼部不适及时复诊。并采用电话或上门进行随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鼓励患者继续进行康复训练,保证良好手术效果。
【关键词】创伤骨科手术;现代护理模式;围手术期护理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6-2451-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现就我科2004年10月~2006年10月收治的创伤性骨科手术患者350例(其中:车祸伤283例,其他创伤67例)在围手术期护理与监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50例,男210例,女140例,病程半天~2年,年龄2~69岁,平均35.3岁。332例伤口恢复好,住院15~20天治愈出院,18例因术后并发症住院50~70天治愈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评估病情:对创伤骨科护理而言,恰当的局部处理有利于整体救治,反之则导致整体救治失败。不同专科医生可根据伤情制定不同的对策和措施,而护理人员要把创伤骨科看成一个整体,处理顺序依次为患者全身状况评估、失血量评估、伤情种类和程度判断等。护理措施除维持气道、呼吸、循环等急救技术外,还有运转监护、搬动技巧、动态观察监测伤情与应急处理等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了解。
2.1.2 临床护理:(1)术前检查:协助完成术前各项检查,如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血脂、胸片、心电图、骨折部位的摄片或CT检查等,根据检查情况报告医生,做好充分的手术前准备。(2)术前临床护理:包括何时需禁食禁饮、何时灌肠、何时安置胃管、皮肤准备、药物皮试、更换术后骨科病床和骨科支架等。(3)环境准备:病房温度控制在18~20 ℃,湿度50%~60%,减少陪护,保持病房相对洁净安静。
2.1.3 心理护理:无论手术大小,对患者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患者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对术后康复影响[1]。
2.1.3.1 术前心理护理:以良好的心态面临手术,尽量消除患者手术紧张感与恐惧感,减轻思想负担,提高手术耐受力。作为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耐心细致的回答,并给予积极、有效、明确的信息;讲解该疾病对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与手术的必要性,以及手术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同时介绍我科创伤骨科手术的成功病例,使患者相信医护的技术力量和护理水平,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并主动配合手术治疗与护理。
2.1.3.2 术前心理咨询:巧妙应用护理沟通技巧,满足患者术前心理需求。咨询应由有权威的医生和护士进行,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交待病情,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权威性的咨询对患者获得安全感极为重要,还要依据不同的患者,用恰当的语言交待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对术后如需用引流管、导尿管及需在身上附加仪器者,术前也应向患者说明,使患者醒来后不致惧怕。对于危险性大、手术复杂、心理负担重的患者,还要介绍有关专家是怎样反复研究其病情并确定最佳手术方案的,使患者深感医护人员对其病情十分了解,对手术是极为负责的。
2.2 术后护理:术后密切观察血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最好动态心电监测,设置监测时间15~30分钟/次,判断有无活动性出血,有无呼吸道梗阻,有无肢端微循环障碍等。
2.2.1 心理护理:患者经过手术,尤其承受大手术的人,一旦从麻醉中醒来,意识到自己已经活过来,颇感侥幸,这时他们渴望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由于躯体组织受到程度不同的损伤,都会体验到刀口疼痛,加之躯体不能自主活动,又怕刀口流血或裂开,多产生焦躁不安的心情。开始,他们感到当前的痛苦难熬,过2~3天疼痛缓解之后,就又担心预后了。因此,对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应关注以下几个环节:术后抑郁反应:术后患者平静下来之后,大都出现抑郁反应。主要表现是不愿说话、不愿活动、易激惹、食欲不振及睡眠不佳等。将会影响患者心、肺及消化等功能,容易产生营养不良、静脉血栓或继发感染、褥疮等。所以要努力帮助患者解决抑郁情绪,准确地分析患者的性格、气质和心理特点,注意他们不多的言语涵义,主动关心和体贴他们。使他们意识到既然已顺利度过手术关,又要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2.2.2 术后疼痛护理:患者术后的疼痛不仅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和镇静剂应用得恰当与否有关,而且与每个个体的疼痛阈值、耐受能力和对疼痛的经验有关。患者如果注意力过度集中、情绪过度紧张,就会加剧疼痛。意志力薄弱、烦躁和疲倦等也会加剧疼痛。从环境方面来说,噪声、强光和暖色也都会加剧疼痛。因此,护士应体察和理解患者的心情,从每个具体环节来减轻患者的疼痛。如术后6小时内给予药物止痛,可以大大减轻术后全过程的疼痛。又比如,暗示可以减轻疼痛,听他喜欢的音乐也能减轻疼痛。
2.2.3 术后饮食护理:病情平稳可于术后6小时饮水或进流食,术后第二天进半流质或正常饮食。 饮食应给予富含维生素、高蛋白、高钙、高热量、易消化饮食。
2.2.4 术后功能锻炼指导与护理:骨折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恢复功能,功能恢复的好坏与早期功能锻炼有密切关系,加强对患者康复期功能锻炼的指导,是治疗骨折的一个重要环节。
2.2.4.1 生命体征平稳后的康复指导:待疼痛缓解之后可在床上做一些简单的活动,如上肢运动、足趾活动、踝关节屈伸及深呼吸运动等。术后1~2天拔除引流管,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开始康复锻炼。锻炼的程度以患者能耐受而不感到疲劳为度,首先要抬高患肢,以消除肿胀。保持床整、干净,保持皮肤清洁卫生,指导患者利用双肘及健侧下肢支撑抬高臀部,受压骨突部定时按摩,臀部垫以水垫,防止褥疮发生。在床上练习坐起活动,踝关节的屈伸,股四头肌收缩锻炼。协助患者应用下肢功能锻炼仪(CPM)做膝关节、踝关节的被动功能锻炼。患肢肌肉收缩,可促进肢体的静脉及淋巴回流,减少肌肉间的粘连,消除肿胀,又可减少肌肉萎缩,给骨折处以生理压力有利其愈合[2]。
2.2.4.2 手术后4周的康复指导:4~6周后患肢不负重扶拐下地活动。协助患者先移到健侧床边,健腿先离床并使足部着地,协助抬起上身使患肢离床并使足部着地,再扶双拐站起。上床时,按相反方向进行,即患肢先上床。8~12周开始负重活动。在此期间应由护士或家属在旁守护以防止发生意外。
3 讨论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贯穿于各医疗护理的实践之中,通过创伤性骨科手术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临床护理与监测、健康宣教的回顾性分析,提高骨科护理的实战经验,充分体现现代护理模式与护理手段在临床护理中的广泛性应用[3],全面体现现代护理模式在患者住院整个过程中的需要性、重要性和连续性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 宋贵欣.全肩胛骨并全肩关节置换的护理[J].中国护理杂志,2006,3(11):74.
[2] 姜金楠.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1):71.
1.1术前护理手术对患者是一种强烈刺激,尤其是儿童[1],因此患儿的术前访视十分重要。本组患儿均实施了术前访视,一方面评估患儿的全身情况,以便根据体型、体质量准备摆放的用物,评估患儿的合作程度和静脉通道建立的难易,还可通过与患儿接触,减轻患儿对手术的恐惧陌生心理。另一方面,告知家长术前注意事项,特别是禁食禁饮,术前4~6h禁食、2h禁止喂水,以及避免感冒、发烧和手术的禁忌证,同时告知术前准备工作,例如穿便于脱下的衣服。而家长的安抚工作也不能忽视,要与其进行沟通,详细告知手术室中手术的准备流程、麻醉流程、皮肤准备流程、术中护理重点环节,比如对术中低体温采取的应对措施,,皮肤的护理及患儿的保暖、安全等家长关心的问题,让其能了解手术护理过程,同时解答家长的疑惑,能安心等待手术的完成。在访视中,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有以下3个:①手术持续时间;②孩子会不会冷;③孩子的安全。护理人员要一一解释,告知家长因每个人病情及术中具体病理情况不同手术时间不能预测;对孩子的冷热告知家长,手术的全过程监测体温,根据监测结果适时保暖或降温;对于患儿的安全问题,告知家长医护人员均经过专业培训,术前、术中和术后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安全措施,并经过多年的验证、完善,是安全的。通过给家长解释疑惑,让家长放心将患儿送入手术室手术。本组18例患儿的术前访视均对家属关心的问题给予耐心解答,家属反映对手术有大概的了解,比较放心将患儿送到手术室。本组18例均顺利完成访视。
1.2术中护理缩短患儿与母亲分离时间是小儿外科手术心理保护的原则,因此要把术前准备工作、麻醉准备工作都准备就绪后,再接患儿入手术间,以缩短患儿紧张及哭闹的时间。本组18例患儿入手术间时让家长陪同,以减轻患儿的恐惧,并根据患儿的年龄特点为患儿准备玩具以分散其注意力。配合麻醉医生监护患儿。配合的患儿可先通过表扬安慰建立静脉通道后再全身麻醉;不配合的患儿可先吸入,再建立静脉通道。术前安置尿管前先评估患儿的发育情况,再选择合适的尿管,置入时动作轻柔,置入后轻轻往外拉,稍有阻力即停,再置入1~2cm。本组18例患儿中除2例静脉通道建立困难外,其余均顺利完成术前准备工作。两例患儿年龄分别为8岁和9岁,均较肥胖,静脉血管穿刺困难,最后在高年资老师帮助下穿刺成功,8岁患儿穿刺了2个22G的留置针,9岁患儿穿刺1个18G的留置针。两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皮肤准备方面,为避免引起患儿的情绪紧张、哭闹,本组患儿均在准备间全身麻醉插管后备皮。术中摆放的注意事项方面,由于本组患儿肿瘤较大,手术时间较长,术中需要长时间被迫,因患儿皮肤薄嫩,角质层发育不完善,术中摆放的护理要求较高。本组患儿依照年龄、身高、体型准备适合患儿的垫。各垫根据患儿体型制备,要求平整无皱折,柔软且弹性均匀适中,有一定的韧度,本组患儿在摆放时特别注意保护神经、血管,约束时加柔软平整的衬垫保护,避免各监护线路压在患儿身上。有报道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安全合理的手术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尤其是在显微镜下操作神经外科手术,手术部位深,术野狭窄,手术精细,时间长,准确的易于术野的暴露和医生准确方便的操作,并可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本组18例患儿手术结束后皮肤完好,无压痕、压红,与上述细节护理是相关的。术中液体总量要根据生理维持需要量、术中丢失量及禁食丢失量严格控制,输入液体的速度要根据补液总量严格控制。本组患儿肿瘤大,术中可能大出血,需建立较大的静脉通道,因此稍不注意就会输入较多的液体。所以本组患儿术中每次放入分装袋的液体均为100mL,并通知麻醉医生根据生命体征、手术是否出血及实时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调整液体滴数及液体种类。此外,应注意术中保暖。有研究显示,硬膜下腔灌注低温溶液后,早期局部脑血流和脑水肿显著降低,说明硬膜下腔低温灌注可有效实施脑保护作用。由于本组患儿手术时间长,加之小儿对外界的温度变化不易适应,体表面积相对又较大,皮下脂肪少,散热率比成人大,术中输血、输液及使用大量冷冲洗液,以及暴露面积大等常使患儿出现低温情况,所以为预防低体温的发生,本组患儿手术时采取稍高于体温的38℃保温毯加温,手术结束后只有1例患儿体温38.8℃,减少被盖后,体温逐渐回复,余体温均正常。术中监测生命体征、出血量,辅助麻醉输液输血。本组患儿术中根据生命体征、出血量、实时动脉血气值和麻醉医生的临床经验指导输液速度及种类。监测术中体温,根据体温决定是否保暖及使用输液加温器。研究表明液体或血液制品加温至36~37℃是安全、舒适的,且对药液成分无影响。
1.3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擦净患儿头上的血渍,轻轻撕掉各保护膜,并通知麻醉医生做准备,整理各线路,检查是否足够长,注意生命体征是否稳定,整理好各种管道后,搬运患儿,同时保护好各种管道,保持静脉通道通畅,搬运至推床后及时盖被子,给患儿保暖,并检查皮肤,等其生命体征稳定后再送回ICU。本组患儿术后皮肤完好,无压痕、压红,安全送回ICU。术后支持服务一般为术后3~7d内在不影响患者的能力、精力、病情的情况下完成。术后随访要避开患儿治疗、用餐、休息时间,访视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10min左右为宜。本组患儿术后,皮肤完好,无压痕、压红,术后回ICU,所以随访时间安排在第2天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回到病房后实施。本组患儿随访当日精神差,体温均在37~38℃之间波动,伤口恢复好,无红肿。体温变化是人体对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刺激的防御反应,术后患儿体温略有升高,一般低于38℃,1~2d可恢复正常体温。本组患儿体温在此范围,次日再次随访,体温恢复正常,精神可。
2小结
[关键词] 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6(c)-0155-02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生率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好发部位为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或直肠,发病年龄为45~60岁,男性多于女性,绝大多数以手术治疗为主,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非常关键。为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该院2005年10月―2012年10月手术治疗直肠癌35例,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共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44~72岁,平均50岁,均经肠镜检查及组织学检查确诊为直肠癌,根据肿瘤距括约肌的位置可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直肠前切除手术Dixon手术,适用于直肠癌下缘距5~7 cm以上的肿瘤,共15例,经腹经直肠切除吻合术(Parks手术)适用于肿瘤下缘距4~7 cm的直肠癌,共 5例,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适用于距5 cm以下直肠恶性肿瘤15例,将35例患者术后护理随机分为2组,特护组17例,对照组18例。其中对照组病例中肺部感染者1例,切口感染者2例,无吻合口漏,经抗感染,营养,换药处理后,均痊愈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大部分直肠癌患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对手术的恐惧、病情的悲观、术后造瘘口能否适应的焦虑等心理反应。不但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而且会影响手术与麻醉的医疗活动顺利进行,从而间接影响治疗效果[1]。所以护士应体贴关心患者,多与患者交流,甚至可以请手术效果较好的患者谈亲身体会,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强治疗的信心,能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
2.1.2 饮食指导 由于肿瘤系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需加强营养,应让其食用富含热量,易消化的蛋白质饮食,如蛋类、瘦肉、鸡和鱼等,每日可在下午3时再加一餐,进食差者予静脉输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2.1.3肠道准备 指导患者术前3 d低渣半流质饮食,口服甲硝唑、氟哌酸等肠道抗生素,3次/d,连用3 d,因饮食控制及服用肠道杀菌剂,使维生素K的合成及吸收减少,需补充维生素K,术前2 d进流质饮食,术前1 d禁食(药物除外),予补液,口服甘露醇250 mL,术前晚及术晨予1%~2%肥皂水清洁灌肠,至无粪渣为止。肠道准备被广泛用于外科直肠癌患者的术前护理工作中,术前清洁肠道可以减轻患者术后腹胀、促进肠蠕动和吻合口愈合,减少肠道细菌,其效果直接影响手术的结果,住院时间和预后[2]。
2.1.4 各系统疾病的对症护理 ①呼吸系统:术前2周禁烟,慢性支气管炎或肺部感染者应先控制感染后再进行手术。②糖尿病:对血糖8 mmol/L仅以控制饮食,对血糖8 mmol/L以上者,需要严格控制饮食,护士要监督患者每餐进食食物,再加用胰岛素保证血糖测在8 mmol/L以下手术。③高血压:入院后按入院前有效用药方法控制血压,每天早晚静卧30 min后监测血压1次,使血压保持在140/90 mmHg以下,术晨舌下含服降压药,禁止喝水,术后尽早恢复用药。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 ①生命体征的观察:全身麻醉未清醒时,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硬膜外麻醉平卧6 h。术后6 h患者若无头晕,呕吐症状,可改半坐卧位,以利腹腔引流。
2.2.2 饮食指导 术后3 d内禁食,术后3~7 d进食流质饮食,如米汤,菜汤,鱼汤,术后7 d可进半流质,如面条,豆腐脑,稀饭,术后10 d可进软食,如软米饭,2周可进食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低渣饮食,禁止辛辣刺激食物及胭制熏烤食物。
2.2.3 引流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各管道,保持引流通畅,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状,防止引流袋高于引流管,导致引流液倒流引起感染。①胃管:一般引流2~3 d,有排气后拔出,引流不畅时可用30 mL注射器注射温生理盐水冲洗。②尿管:一般放置1~2周,每天做尿道口护理,嘱患者多饮水。尿管待患者有尿意时开放,以锻炼膀胱收缩功能。
2.2.4 切口及人工的护理 直肠癌手术一般属于Ⅱ类切口,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机会较大,术后应该保持切口敷料的固定干燥,发现敷料有渗血渗液时应及时更换[3]。对腹部有人工的患者,教会患者或家属正确的护理方法,排便后要及时清理干净并用温盐水棉球擦净造瘘口周围残留的粪便,特护组则在造瘘口周围涂氧化锌保护局部皮肤.并及时更换人工肛袋,以防治肠液流出刺激造瘘口周围的皮肤及污染附近的切口。对照组病例发生2例切口感染,发生率11.76%。
2.2.5 造瘘口的护理 术后48~72 h必须严密观察造口部位血供情况,正常肠粘膜红润,富有光泽,触碰后可见有出血点,若湿暗紫色或黑色并有恶臭分泌物,则说明血供障碍,要尽早处理[4]。清洁造口周围皮肤对照组使用肥皂液清洗,常规消毒,特护组使用温水由造口内周向外彻底擦洗干净,常规消毒。选择造口袋裁剪粘贴底盘时注意剪空应比造口大1~1.5 cm,不能太大或太小,否则易造成粘膜出血或皮肤浸渍刺激。造口袋如在使用中经常充气鼓起,说明肠内气体过多或排气不畅,可在造口袋内侧上方用针扎几个小孔,补添活性炭过滤片即可。
2.2.6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①防止出血:术后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每15~30 min 1次,至病情稳定为止;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观察引流管引流情况,术后若2 h引流量超过200 mL立即通知医生处理。②预防肠梗阻:保持胃肠减压通畅,抽出胃内液及气体减少腹胀。术后12 h协助病人床上翻身活动,促进肠管蠕动;③术后疼痛的护理:一是术后24 h内,护士多关心患者,用分散注意力方法减轻患者疼痛,二是术后(2~3)d:病人因咳痰,振动而引起切口疼痛,这时护士协助病人翻身,拍背,教会病人按住切口咳嗽,对痰粘稠不易咳出者应给予雾化吸入。
3 结果
采用了正确合理的护理方式,严格按照直肠癌术后护理的要点进行操作,35例病人在Dixon手术、Parks手术以及Miles手术后均取得了较高的愈合效果,只有极少部分的病人因为身体原因以及一些不可控因素造成了并发症,35例病例中术者的基本情况统计,见表1。
q术后患者采用的护理方式以及护理级别对于手术后的恢复情况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在本次统计中采用了8个病例作为特护组,对照组为普通护理,以直肠癌Miles根治术术后恢复情况做了详细的统计分析为例,见表2。
表2 15例直肠癌Miles根治术术后恢复情况
■
注:χ2检验:P
4 讨论
从表 1中可以发现采用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的直肠恶性肿瘤15例的治愈率为80%,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距5 cm以下直肠恶性肿瘤的术后愈合率要低。
从表 2中可以观察到特护组的治愈率100%,无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人工和造瘘口周围的皮肤涂抹氧化锌及造口袋的处理是值得同仁们推广使用的。
通过对35例直肠癌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及肠道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呼吸道管理,切口及造瘘周围皮肤涂抹氧化锌、造口袋的改装等特殊护理,有效地减少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使患者在生理上减少了病痛的折磨,心理上能正确的对待疾病,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屈清荣.腹腔镜下行改良Bacon’s直肠癌根治术10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12(21):23-24.
[2] 陈冰洁.直肠癌病人手术前肠道准备的护理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7):2216-2217.
[3] 毕积德.现代普通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区出版社,1999:390-391.
关键词:子宫颈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
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手术治疗是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率呈上升和年轻化趋势。由于手术的创伤和患者的心理恐惧,常使术后的恢复受到影响。因此加强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顺利实施和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2012年2月~2013年1月本科共收治宫颈癌患者72 例,本文就宫颈癌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72例患者,年龄34~65岁,诊断:患者入院后均经阴道镜下取活检送病理检查诊断为宫颈癌。然后去放疗科进行放射治疗3 w,休息3 w再次入院,进行了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平均住院时间18 d,术后1个月随访,伤口愈合良好,大小便正常,无并发症发生。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对于需要进行任何手术的患者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宫颈癌患者也是如此,此时应让患者了解手术相关知识,以消除其紧张、忧虑的心理,同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做好手术的准备。
2.1.2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的目的在于使患者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以满足整个手术期的代谢需要,患者应以高热量、高蛋白质饮食为主;患者应该在手术前3 d饮食半流食,手术前1 d饮食流食,尽可能的降低患者胃肠负担,增加患者手术后肠蠕动的恢复。
2.1.3术前指导 患者手术前医护人员应该加强患者盆底肌肉训练,加强患者等肌肉的缩紧等练习,帮助患者手术膀胱功能及时回复;患者在手术前3 d应该加强深呼吸功能训练,帮助患者扩张肺活量,有效的预防手术后可能产生的并发症。
2.1.4阴道准备 术前3 d应每天进行阴道冲洗,以2次/d为宜,冲洗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失子宫颈脆性癌组织而引起阴道大出血,同时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
2.1.5其他准备 术前晚及手术当天早晨应分别进行清洁灌肠及会备皮,术晨冲洗阴道并宫颈消毒,留置尿管。
2.2术后护理
2.2.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宫颈癌根治术涉及范围广,患者术后反应也较一般腹部手术大,为此更要求每个护理人员精心护理。
2.2.2患者手术后,医护人员应该加强患者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特征,对于患者进行24 h心电图监测。医护人员应该每30 min~1 h对患者生命特征等进行检查,认真记录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待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后可以进行监测1次/4 h。患者手术前几天,医护人员应该加强患者体温、血压等检查。
2.2.3患者手术后要加强患者阴道流血等情况,对于阴道存在流血现象患者应该密切观察患者血的颜色,血量多数等,对于出血较多患者应该报告主治医生,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并使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加强患者阴道的冲洗。
2.2.4患者手术后多数患者切口比较疼痛,此时,医护人员应该加强患者疼痛护理。多数患者手术后会出现焦虑、害怕、恐惧等心理,疼痛严重患者甚至拒绝翻身等。此时,医护人员应该加强患者疼痛护理,对于疼痛严重患者甚至可以根据患者情况服用止痛药,患者用药时还应该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2.2.5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加强患者运动指导,尽可能的让患者每15~30 min进行腿部运动,这样能够有效的促进腿部血液循环、流动,有效的防治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和淋巴回流受阻。
2.2.6各种管道的护理 患者手术后,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引流护理。多数患者手术后都留有橡胶引流管,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引流管颜色和量的护理,如果引流管颜色加深,并且量增加时应该立即告知主治医生,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护理。一般而言,患者手术后2~3 d时取出,并且引流过程中尽可能的让患者保持侧卧姿势,更加有利于引流。此外,医护人员还应该加强患者引流管周围组织的消毒等,有效的预防患者发生感染等。
尿管的护理。医护人员在进行尿管护理时应该加强患者尿管的固定、通常等,且通常而言患者手术后7~14 d拔管,并且对患者外阴进行清洗两次,大便后进行冲洗。为了有效的防治患者发生感染,可以使用0.5%碘伏消对患者尿道进行清洗,并且使用0.9% 200 mL加庆大霉素16万U对患者膀胱进行冲洗。
2.2.7膀胱功能的锻炼 患者手术后由于需要长期间留置尿管,此时患者膀胱处于一个相对空虚状态,此时应该患者膀胱功能锻炼。具体如下:患者拔管前3 d进行夹尿管,并且开放1次/2 h,并定期加强患者膀胱功能锻炼,从而促进患者膀胱正常运转。患者拔管后,应该让患者进行排尿1次/1~2 h。此外,医护人员还应该加强患者膀胱按摩,必要时可以帮助患者重新留置尿管。拔管后4~6 h自解小便行B超测残余尿量。对于>1000 mL则说明患者膀胱没有恢复,需要继续留尿量,而对于尿量参与
3并发症的观察和防治
3.3.1出血 患者手术后多数是因为术中止血不彻底,继发感染所致,尤以术后 常见,术后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尤以血压、脉搏为主。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大夫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注意观察阴道引流管内引流液的量、性质、色泽,及时记录引流量,准确判拔管指征。术后伤口放置砂袋压迫6 h去除压迫止血。严密观察伤口,有无渗出,准确判断出血量,及时更换敷料。
3.3.2淋巴囊肿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及淋巴液引流不畅,可形成腹膜后淋巴囊肿,囊肿大者有下腹不适感,也可有同侧下肢水肿及腰腿疼痛。预防:术后早期床上按摩,活动下肢、交替抬高肢体,促进淋巴回流。注意观察盆腔负压引流的量、性质,保持通畅,避免引流管扭曲、压到,影响患者引流管畅通等。此外,患者使用引流管时还应该注意患者感染等,必要时可以让患者使用抗生素,降低临床感染率。
3.3.3尿潴留,同膀胱功能锻炼。加强心理护理,告知其术后尿潴留发生的可能性,使其正确认识解除思想顾虑,调整好个人心态,配合正确的治疗护理措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3.4输尿管阴道瘘及膀胱阴道瘘,多发生于手术后7~14 d。膀胱内注入美蓝液可以鉴别,对手术中有输尿管、膀胱损伤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输尿管及盆底引流通畅,即使观察引流液的量和性质,是预防发生此并发症的关系。
3.3.5术后盆腔感染及泌尿系统的感染
3.3.6静脉栓塞 与手术时间长、下肢静脉时间阻滞,手术中静脉壁创伤凝血机制加速等有关,其中下肢静脉栓塞较多见。预防:术后鼓励病员及早在床上活动下肢2~3 d可下床适当活动,避免血栓的形成。
3.3.7健康教育 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同时长期卧床休息,防止便秘,预防感冒,注意衣服添加,可防止腹内压增加,不利于伤口的愈合。病房通风换气至少2次/d,30 min/次,注意个人卫生,穿棉质宽松衣服。
4出院指导
4.1一般指导 患者出院后,医护人员要告知患者注意平时休息,并且术后半年内避免进行重体力劳动,其劳动强度可以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适当增减,患者手术后医护人员应该加强患者饮食指导,尽可能的让患者增加营养,对于病情稳定患者可以指导其进行性生活,一般禁止性生活3~6个月,定期化疗。
4.2随防 医护人员应该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一般在出院后第1年,出院后1个月行,之后每2~3月复查1次,出院后第2年每3~6月复查1次,出院后3~5年,第6年开始每年复查1次,对于异常患者应该及时救治。
5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都顺利,无麻醉意外发生,术后3 d下床活动尿管留置时间平均为14 d,拔管后小便能自解,测残余尿在100 mL以内,伤口愈合良好,顺利出院。
6讨论
子宫癌早期诊断与治疗,特别是手术,有效控制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手术前后护理是成功与否的关键。
7结论
宫颈癌又称宫颈浸润癌是最常见的妇女恶性肿瘤。患者年龄分布呈双峰状,也就是说35~39岁和60~64岁两个年龄段发病率高;平均年龄52.2岁。由于宫颈癌有较长癌前病变阶段,因此宫颈细胞学检查可使宫颈癌得到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指得是宫颈上皮内瘤变也叫CIN,宫颈上皮内瘤变并不是单向的病理生理学发展过程,而是具有两种不同的生物学行为。一种由病毒诱发的病变,常自然消退,很少发展为浸润癌;另一种是多因素包括病毒诱发的病变,具有癌变潜能,可能发展为浸润癌。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提出了TBS诊断系统,从细胞学角度将鳞状细胞异常分为3类:不典型鳞状上皮(ASC)、轻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和重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轻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相当于CINΙ,较少发展为浸润癌;重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则相当于CINⅡ和Ⅲ,可能发展为浸润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CIN与性生活紊乱、吸烟密切相关。其他的危险因素包括性生活过早(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8-294.
[2]刘改梅,裴俊霞,史玉龙.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2,2(16):153-154.
[3]连利娟,林巧稚.妇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05-406.
[4]皮晓珍.子宫颈癌的筛查与即查即治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03).
[5]任新贞.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民出版社.2005,242.
[6]周昌菊,陶新陆,丁娟.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45.
[7]崔丽芳 张体玲.子宫全切术对妇女生理心理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2,17(8):498.
[8]石玉凤,任容.子宫颈癌围手术期护理[J].哈尔滨医药,2003,23(5):78.
[9]徐斌,王效道,刘士林.心身医学心理生理医学基础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30.
[10]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37-254.
【关键词】食管癌;围手术期;护理
食管癌发生于食管粘膜上皮的基底细胞,绝大多数为鳞状上皮癌,小部分是从食管的腺体发生的腺癌。食管癌发生部位:以中段最多,约占半数,其次是下段,上段最少。2008年-2011年本院外科共收治食管癌病人15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5例食管癌病人中,男性11例,年龄45-78岁,女性4例,年龄55-68岁,均行食管癌根治术,术后并发肺炎1例。
2 术前护理
2.1 重视术前心理护理
全面了解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应用暗示诱导等方法做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列举成功的例子,手术前健康指导不可忽视,向病人介绍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介绍一些镇痛方法,从而减轻病人心理压力。护士亲切的语言和良好的行为能解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身心放松,以良好的心理状况接受手术。
2.2 营养状况达到治疗要求
尚能进食的患者应指导其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术前吞咽困难及禁食的患者常有脱水、营养不良,应静脉补充营养液,必要时输血、血浆、白蛋白或脂肪乳等,纠正贫血与低蛋白血症,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2.3 术前呼吸功能的训练与指导
对有吸烟史患者解释吸烟对健康和手术的危害,术前绝对禁烟一周,并解释清楚麻醉和手术引起的呼吸反应,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术后卧床不活动对呼吸的影响,使患者认识到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从而积极配合。术前教会病人深呼吸、腹式呼吸,有效咳嗽与咳痰的方法。有呼吸道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后方行手术治疗。
2.4 消化道准备
食管高度梗阻病人,在梗阻上方食管粘膜常有炎性水肿,术前2天插胃管用0.9%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24万单位,加温到35度左右少量多次注入胃管,反复冲洗,减轻局部的炎症水肿,有利于术后吻合口的吻合。冲洗时抬高床头,动作轻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心慌等不适,避免操作中误吸与窒息发生。
3 术后护理
3.1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每30分钟测量一次直至生命体征平稳,并作好记录。胸部手术后常有程度不同的缺氧,由于胸部切口疼痛,不敢用力有效咳嗽、排痰,造成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致呼吸道梗阻,又可加重缺氧,缺氧严重可致昏迷,甚至出现心跳骤停。术后宜采用鼻导管吸氧24-48小时,流量为每分钟2-3升,为防止肺水肿,可吸入酒精氧气,湿化瓶中加入35%的酒精,以起吸潮、干燥及镇静作用。输液速度应慢速、均衡,防止忽快忽慢及快速愈量,以防造成肺水肿或心衰,病情危重者采用持续的心电监护,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加重,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等情况,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协助抢救。
3.2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
行食管癌根治术的病人,均常规置胸腔引流管其目的在于重建胸腔负压,排出积气、积液,帮助肺复张,平衡两侧胸腔压力,预防纵膈移位及肺受压缩,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早期拔管,减少痛苦,有利于机体的恢复。
3.2.1 保持引流管通畅,维持引流系统密封
手术后应每30-60分钟挤压引流管一次,防止管口被血凝块堵塞,以保证有效的引流。挤压方法:护士站在患者患侧,挤压时先夹住引流管下端,双手握住胸管距插管处10-15厘米,太近易使引流管牵拉引起疼痛,太远则影响挤压效果。反复挤压后开放引流管,使引流液顺利排出。
3.2.2 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
正常情况下每小时少于100毫升,术后当日多为血性液,以后渐为浅红色,不易凝血。如短时间内出现引流量增多,颜色为鲜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活动性出血,其主要原因可能为术中止血不良,在病人拔除气管插管前因吸痰受到刺激,剧烈咳嗽,麻醉未清醒病人强力挣扎等因素,也可引起术后急性大出血。另外,还应警惕乳糜胸的发生,由于术后早期病人禁食,每日漏出乳量较少,引流液实为胸腔渗液、渗血和乳糜液的混合液,呈淡红色,常误诊为胸腔积液,而忽视乳糜胸的诊断。如病人已开始进食,特别是进脂肪类食物,则呈典型的白色乳状液体,本组病例均无乳糜胸的发生。
3.2.3 更换引流瓶的注意事项
应每天更换引流瓶及无菌盐水一次,更换引流瓶时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住引流管,目的是防止空气进入胸腔。放置引流瓶的位置应低于胸腔60-80厘米,尽可能靠近地面,防止瓶内液体倒流造成感染。
3.2.4 拔管
一般术后48-72小时,水封瓶内水柱波动幅度小或停止,无气体排出,胸腔引流液24小时少于50毫升,听诊肺呼吸音清晰,胸部X线片显示肺复张良好,即可拔除引流管。拔管时,嘱其用力深呼吸然后摒气,以免拔管时管端损伤肺脏和引起疼痛,迅速拔除胸管,用凡士林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以免气体进入胸腔。拔管后,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气促,皮下气肿等情况,观察伤口敷料是否清洁、干燥,有无渗液渗血。
3.3 胃肠减压的护理
保持胃管引流通畅,每4-6小时用0.9%生理盐水冲洗胃管一次,少量多次,务必保持胃肠减压的通畅,以减少胃液对食管粘膜的刺激,并可避免大量胃液、胆汁使胃张力增加,致食管贲门部的胃粘膜薄弱处破裂、穿孔,引起吻合口瘘。如术后24-48小时内引出大量血液,应警惕出血或应激性溃疡,及早通知医生共同处理。胃肠引流一般于术后3-5天,肠蠕动功能恢复后拔除。
3.4 呼吸道护理及功能锻炼
病人术毕送回病房,麻醉未清醒采用仰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内,病员清醒,生命体征平衡后改为半卧位,有利于引流及呼吸,头部及上身抬高30-45度,每隔2-3小时唤醒病人咳嗽,做深呼吸5-10次,以利排出气管深部痰液,使肺复张。
术后第一天,常规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持续3-5天,每天2次稀释呼吸道痰液粘稠度,使之易于排出。在雾化吸入时,协助病人坐起,用手掌轻拍病人胸背部,由下致上,以利排痰,同时教会病人牵拉系于床档之布条,自己坐起及卧下。对痰多而粘稠,咳嗽无力者,可采用鼻导管做气管内吸痰。本组仅二例行鼻导管吸痰;一例病人术后24小时开始出现高热,诉胸闭、痰多,左侧肺部听诊可闻及罗音,胸片示左中下肺炎,经及时对症治疗,症状逐渐缓解。其余病人均在护士协助下咳嗽,排痰成功,使肺复张良好。术后早期活动可预防并发症,鼓励及协助病人经常变换卧位,多翻身,鼓励恢复期患者进行深呼吸运动,病人端坐在床上,深吸气后,屏气数秒后用力呼气(尽量延长呼气时间),还有吹气球等运动,改善呼吸循环功能。
3.5 疼痛的护理
全麻术后完全清醒病员给予半卧位,尽量满足患者合理需要,剧烈咳嗽时用双手压住病人切口。开胸手术创伤范围大,胸壁神经受损,术后疼痛较重,加之胸腔置管,均可使肋间肌和膈肌运动受限,影响呼吸功能,使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减弱,肺泡和支气管分泌物聚积不易咳嗽;而咳嗽及变换,伤口受到牵拉加重疼痛,病人会自动限制胸廓活动控制咳嗽,痰液无法排出导致肺部并发症,不利于引流。故术后有效镇痛,可抑制机体应激反应,利于病情稳定。对耐受力差的病人因疼痛不愿咳嗽,我们耐心讲解其重要性,必要时先给止痛剂后,再进行排背排痰,必要用可使用镇痛泵止痛,选用芬太尼、吗啡加生理盐水,以每小时2ml速度持续恒量静脉注入,止痛效果好,病人乐于接受。
3.6 维持营养及水电质平衡
术后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水及电解质平衡,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术中如有失血,应输注同型血液,补足血容量,如有低营养状态,可间断适量输注血浆及白蛋白等。术后补钾十分重要,遇有低钾血症及时纠正,还应给予多种维生素,以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
病人肠蠕动恢复,胃肠减压拔除后,应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食。先从少量白开水开始,如无不适,再进半量流汁,慢慢过渡到全量,以后改为无渣半流质。
4 加强基础护理
4.1 翻身预防褥疮乃为危重病人基础护理中的重要一环
患者多数消瘦,体质衰弱,开胸术后病人因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和各种引流管的限制,扩大幅度的改变会使病人呼吸困难和疼痛加重,应帮助病人经常更换。
4.2 预防便秘
保持大便通畅:顺结肠走向按摩,由向下―向上―向左―向下进行按摩,必要时可考虑灌肠。
5 出院指导
5.1 严禁进食硬质药片或带骨刺的鱼肉类、花生、豆类等,以防晚期吻合口瘘。
5.2 对于食管胃吻合术后,应告诉病人进食后可能有胸闷及呼吸困难,这是由于胃已拉入胸腔,压迫肺脏之故,此症状1-2日后可缓解。
5.3 术后定期化疗
参考文献:
[1] 曲维香.标准护理计划.外科分册[M]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6:71.
【摘要】目的 探讨择期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方法 根据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特点,运用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沟通技能,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与病人进行交流,做好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结果 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手术病人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顺利的渡过围手术期。结论 择期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是外科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对于手术的成功与术后的恢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择期手术;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为现代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择期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是外科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根据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特点,运用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沟通技能,通过语言与非语言的病人进行交流,作好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对于手术的成功与术后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下面针对择期手术病人在围手术期表现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谈一下笔者在工作中的护理体会[1]。
1病人术前的心理护理
1.1护士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应从患者住院时即开始护理人员应以热情的态度、亲切的语言接待患者,向患者介绍病区的作息时间、规章制度、环境、责任医师、护士,同病室的病友,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减轻他们的陌生感。
1.2向患者讲解手术是治疗的唯一最佳方法当患者知道手术是不可避免的,自然会对家庭、个人及其经济让步,如果家属表现得紧张,往往会给患者一种影射作用。护士要向患者的亲友说明可以帮助患者的方法及态度,这样可通过大家的努力,使其安心接受治疗。
1.3手术对患者来说有一定风险,应做好安排,各种保护措施落实到位,如术前常规检查、特殊检查以及某些患者的营养支持、备血等,使患者感到手术是在充分准备的条件下进行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如治疗、护理等,增加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从旁进行疏导。
1.4手术前与患者沟通焦虑、抑郁是围手术期患者的主要心理问题,手术前达到高峰。此时护士应简单介绍手术间的环境及麻醉手术过程,手术间是安静、整洁的,各种仪器、设备齐全是一流的,麻醉师是有一定经验的,手术是在充分麻醉、安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的,术中麻醉师还会根据手术需要用些镇静药,患者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手术。对术后如需用引流管及其他附带仪器,术前也应详细向患者说明,使患者醒来后不致惧怕。
1.5做好术前指导护士要指导患者练习术前,深呼吸及有效咳嗽等。这些心理上的准备对控制术中出血量和预防术后感染是有必要的。稳定病人的情绪,消除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心理,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
2 病人术中的心理护理
当病人进入手术室,护士就应从心理上给予安慰和鼓励,在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要陪伴在病人身边,如给病人擦汗、保暖等,给病人以心理安慰作用。手术人员操作要轻,避免大声说话,如术中出现异常情况,护士应镇静自如,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处理工作,在病人面前不随便流露,以免增加病人精神负担。
在配合普外科腹部手术时,病人常因牵拉而引起恶心不适,像阑尾切除术等经常出现,这时要耐心解释,讲明这是正常的牵拉反应,一会就好,并指导患者张口呼吸,以分散注意力。手术结束后,告诉清醒病人,手术顺利,这样可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术后的切口愈合[3]。
3 病人术后的心理护理
3.1当麻醉清醒时,护士应及时告之手术进行的很顺利,现在病情很平稳,让患者增强康复的信心。术后1~3天,由于切口痛或各种引流管的制约,不敢说话,咳痰,怕痛。医护人员应给予鼓励,讲解术后适度活动的重要性,病情平稳的患者,术后6小时,给予半卧位,协助患者正确的咳痰,减少恐惧心理。
3.2帮助病人克服抑郁反应病人手术后常因自我形象改变,自理能力降低,大都出现抑郁的反应。主要表现不愿说话、活动、易激怒、睡眠不佳等。医务人员应该准确的分析病人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心理特点等等,主动的关心和体贴他们,正确的引导他们,促进病情早日好转[4]。
3.4鼓励病人积极的对待人生外科手术的病人都要经历相当长时间的恢复过程,如果术后愈合良好,即使再痛苦也有补偿的希望,但对于人生中的突然致残,会给病人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创伤,护士应给予同情、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勇敢接受现实[5],并鼓励家属及亲友多探望、开导、适当的让家属陪同,共同关心体贴患者。
4 病人术后康复出院的心理护理
4.1进行卫生科普知识宣教,使患者对今后的治疗工作既不盲目乐观,也不悲观失望,能正确了解治疗意图和注意事项,自觉配合出院后的治疗护理工作。
4.2饮食指导根据不同病情、体质、年龄、制定饮食计划,有针对的配餐,使营养合理。
4.3休息减少外界的各种干扰,告诫家属要让病人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保障睡眠、并根据病情及外界环境,安排病人室外活动,完成功能锻炼计划。
总之,心理护理在择期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学习和掌握手术病人的心理,帮助病人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配合,既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也有利于病人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 李兰兰.黎敏球.术前心理护理.在门诊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当代护士,2007,8(82).
[2] 钱小琴.43例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当代护士,2007,1(25).
[3] 刘克英.手术室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