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政治博士论文

政治博士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8-21 18:17:1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政治博士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政治博士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郑和下西洋;传播学;物质文化传播

郑和使团七下西洋,前后到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海上贸易之路,与海外广泛进行了物资交流。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物资交流也是一种物质文化传播,本文将从传播学角度对此进行探析。

一、配合政治需要的传播目的

传播学理论告诉我们,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由于某种共同感兴趣的内容聚集在一起时才能构成传播关系。在郑和下西洋的物质文化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传者双方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传播目的如何?

历史资料中对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任务有多种说法,在此笔者列举当时几种代表性言论。明成祖朱棣说:“今遣郑和赍敕普谕朕意。尔等祗顺天道,恪守朕言,循礼安分,勿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郑和本人的言论:“若海外诸番,实为遐壤,皆捧琛执贽,重译来朝。皇上嘉其忠诚,命和等统率官校旗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赍币往赍之,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明史》说:“永乐十年,天子以西洋近国航海贡琛,稽颡阙下,而远者尤未宾服,乃命郑和赍玺书往诸国。”“宣德五年六月,帝以践祚岁久,而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于是(郑)和、(王)景弘复奉命历忽鲁谟斯等十七国而还。”这些文字说明郑和下西洋旨在建立和平、安宁的国际局面,树立明王朝的声威,让海外远国能来中国朝贡,“宾服”中国。因此郑和使团每到一个地方,都要赏赐大量物资,以示“柔远人”、纳朝贡。

此外,海外一些小国需要寻求明帝国保护以免遭邻国欺凌,极力欢迎郑和使团到来。当郑和使团到达时盛情接待,郑和赏赐完毕后,国王也回赠贵重礼品;当郑和使团回国时,一些使者随使团来华朝贡,以示宾服。

可见,在这种传播关系中,郑和使团与海外人们相互交替着传播者与受传者的角色,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有明确的、共同的政治目的,而且更多时候这种政治目的是通过双方感兴趣的传播内容之一——物资传播来实现的。

二、全方位大容量的传播介质——物资

这里所说的物资,是指郑和下西洋时期中国和海外诸国之间交流的地方特产。从一定意义上讲,特色物资既有经济价值,也有文化价值,物资交流意味着中国和海外诸国把物资作为一种传播介质来传播物质文化信息。郑和使团每次下西洋都满载丝绸、瓷器、铜、铁、麝香等几十种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色产品,然后换取海外的特产而归,货物名目繁多,据《明会典》、《明史》、《瀛涯胜览》、《星槎胜览》等书统计共11大类191种货物,这种物质文化传播的数量之大、范围之广、人数之多是史无前例的。在郑和下西洋时期,物资对于中国与海外诸国来说有着特殊意义,我们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从传播者角度看,处于明朝的需要对外自我宣扬(传播);处于“藩属”地位的海外诸国需要表示“臣服”。

作为传播者的郑和使团,为了实现政治目的,更多时候借助双方感兴趣的物资传播。因为物资最能代表中国先进的物质文化,也最能显示出明朝的国威和政治地位,对外传播的物资越丰富,就越能显示中国的强大与富有。所以,每到一地郑和都向当地国王赠送大量礼品。作为传播者的海外诸国,为了表示对明王朝的臣服,对郑和使团既回赠本国礼品,也允许本国人民同其交易。有的国家君主或其他使者不远万里来华“朝贡”的大多是珍禽奇兽、香料珠宝等具有海外文化特色的物资,虽然其中有些物品是直接从自然界采摘、猎取的,没有经过人类再生产,但也蕴涵着海外物质文化;其中的手工艺品,有些是为来华特意打造的,有些是在市场上买的,这部分物资更能体现各国当时的物质文化,都能显示出对明政府的臣服。

(二)从受传者角度而言,物资最容易满足人们的物质欲望,心理上容易接近或者说不易拒绝。

从中国政府方面来说,接受海外诸国的贡品,不在乎贡品本身的经济价值,而是看重由贡品所体现出来的政治意义,接受各国进献的物品,即表示接受各国内附。因此对于各国“朝贡”物资,作为受传者的中国统治者,从心理上极易接受,既实现了政治目的,又满足了物质欲望。从中国国内的受传者来看,南洋、西洋的很多物资是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极想得到或看到,正如严从简《殊域周咨录》所说,“夷中百货,皆中国不可缺者,夷必欲售,中国必欲得之。

因明初实行海禁政策,“中国必欲得之”的“夷中百货”只有依赖郑和使团传播进入。郑和使团每次下西洋都“充舶而归”,深受人民喜爱。

从海外诸国的受传者来看,国王们欣然接受郑和赏赐,即接受明王朝的庇护。至于百姓都普遍希望能得到中国物资,但只能通过贸易获得。因此郑和使团在海外贸易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使团成员马欢、费信、巩珍等人的著作都有记载。马欢的《瀛涯胜览》记载,在祖法儿国,“中国宝船到彼,开读赏赐毕”,“其王差头目遍谕国人,皆将乳香、血竭、芦荟、没药、安息香、苏合油、木别子之类,来换易纶丝、瓷器等物”。

三、传播效果

传播者根据自身传播目的对传播内容进行编码,以信息的形式发送出去,当受传者接受信息刺激后,便会对信息进行解码,并且产生不同程度的相应反应,这种在思想、感情、态度和行为等各个方面所发生的某种变化就是传播效果,它隐含在受传者的解码行为中,或者通过反馈体现出来。

郑和使团本着“宣德化柔远人”、“共享太平之福”等宗旨,打通了海上贸易之路,随着海外诸国间种种复杂矛盾的逐步解决,“海道由是而清宁,番人赖之以安业”,这种局面对物质文化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马六甲成了货物中转站,大量交流物资,甚至连当时的行政法律都效仿中国。占城国“买卖交易,使用七成淡金或银”。爪哇国“买卖交易行使中国历代铜钱”。锡兰山国对“中国麝香、纶丝、色绢、青瓷盘碗、铜钱、樟脑甚喜,则将宝石、珍珠换易”。此种情形,自然在各国都是一样的。郑和使团开展商贸活动奉行平等、重信原则,每到一处,先了解各国的货币、贸易手段,考察度量衡换算及贸易方式或习惯,尊重对方,公平买卖。如在古里,双方贸易一旦达成协议,签订合同,“或贵或贱,再不悔改”。郑和使团从不强买强卖、巧取豪夺,为各国树立了榜样。一时间,印度洋成为中国和阿拉伯贸易的海洋,波斯湾、红海成了沟通东西方商品的中转集散地。有些波斯商人、阿拉伯商人还把中国丝绸、瓷器、南洋香料运到地中海东部,转运意大利北部,再转卖到欧洲。印尼的爪哇、旧港就是在这种影响下“变成向东方香料群岛扩展的经贸基地”东南亚贸易圈也是从那时开始逐渐形成的。郑和使团与海外的物质文化传播不限于自然物产、人工制品等物资的简单交换,它促进了中西文化的融合,促使海外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第2篇

关键词:人事档案,人档分离,人事制度

 

一、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自谋职业,造成毕业生就业单位的不确定性及变动频繁,也给人事档案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而有些学校或用人单位为了图省事,无视档案保密原则,让毕业生将档案自揣于身,档案乱放、涂改、遗失现象屡见不鲜。人事档案摘要是一些领导以权谋私,部分档案管理人员政治觉悟、职业道德水平不高,以及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造成的。

(一)整理不规范。

整理人事档案是一项细致的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要求整理工作做到“认真鉴别、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通过整理使每一个档案达到完整、真实、精练、实用”的目的。把个人材料归档成册是人事档案规范化的基本前提,许多单位在这个方面做得非常欠缺。材料混杂、散乱,甚至根本没有清理,有些单位档案虽己立卷成册,但没按要求的格式进行分类处理,给档案利用带来了诸多不便。博士论文,人事制度。博士论文,人事制度。

尽管我们对人的评价标准始终是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即从政治和业务两个方面来全面反映一个人的基本情况。然而,事实上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我们总是会自觉不自觉地将政治作为唯一的标准来评价人,并且将政治思想与品德作风、工作表现分离开来,因此是空头政治。在重政治轻业务观念的影响下,人事档案部门没有严格把属于反映个人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实绩贡献等情况的人事档案作为收集归档的范围,而是侧重于政治思想表现材

料的收集,能反映个人业务能力的活的材料相对较少,即使有数量也有限或者补充不及时。

(二)人档分离现象日趋严重,“无头档案”增多。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人才流动日趋频繁,人档分离现象也日趋增多,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大量“无头档案”的出现。“无头档案”是指查不到当事人下落的人事档案,这种档案主要产生于下述情况:

第一、人员主管机关变动与档案的流动未同步进行。产生此种情况的原因有二:一是人事管理部门工作制度不健全,人员调动长期不通知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等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发现时,人员已不知去向;二是工作机构或人员大规模急剧变化,造成一些人员的去向不明。

第二、转递工作不准确。在人事档案转递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

1、在工作调动时,由于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少数人以不正当的渠道进入接收单位,手续不规范。不是先调档案后调人,或调档与调人同步进行,而是先调人后调档,人调入后,转档的事就拖下来了,接收单位没有及时索要档案,转出单位也未能及时将档案转出;或是先调档后调人,但档案转出后,调人的事要么遇到人事冻结,要么本人又不愿调出仍留原单位工作,而转出的档案又未及时索回,时间拖久了,就造成人与档案的脱节。

2、有的人事干部对工作不负责任,在档案转递时,不按规定的渠道和方式转档,而将档案直接转至基层单位,甚至交由本人自带,因此档案材料的丢失、错递现象时有发生。

3、在大中专毕业生毕业时,有部分学生在就业方案确定后又重新改派,而档案却未能及时改转。

4、个别档案管理人员工作不仔细,转递时对接收单位名称书写不清楚,或书写不准确,接收单位在接收时不仔细核对,误收误存,成了“无头档案”。

三、解决对策

“无头档案”的存在给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严重影响了人事档案工作的质量,因此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无头档案”显得十分重要。

(一)防止“无头档案”产生的措施

为了防止“无头档案”的产生,各单位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健全制度,堵塞漏洞,通常可采取以下措施: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与有关人事管理部门建立联系制度,及时获得人员工作和职务变动的准确信息,包括人员调出的时间、调入单位的名称、主管机关的名称、调动的原因、是否为正式调动等,然后及时将档案转入该人员新的主管部门,使档案与人员流动同步进行。

第一,机关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充分认识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及时传递,认真细致、准确详细地书写转递档案通知单和收文机关名称,杜绝误转现象的发生。第二,建立严格的人事档案收进转出登记制度和定期检查核对制度。博士论文,人事制度。档案的进出登记,是档案流转的真实记录,是检查核对和确定档案来龙去脉的依据。检查核对制度,是验证收进转出档案是否准确无误的手段。要认真进行登记,定期检查核对,就能及时堵死转递和保管工作中的漏洞,从而防止“无头档案”的产生。具体而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人事调动或职务变动时,有关单位应及时将其任免通知告诉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档案管理部门应密切配合,加强联系,及时催问或索要档案。转递档案时,必须按照“干部档案转递通知单”的项目详细填写。收到档案的单位经核对无误后,立即做好入库登记,并在回执上签名盖章。回执在一个月内未退回者,转出单位应主动催问,以防档案丢失。

(2)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方案确定后,毕业生所在学校应及时将档案随同就业名册同时转递到所去单位所在地的县(市)组织人事部门,在交接档案时,应与就业名册逐一对照,登记注册,做到有档无人不签收,有人无档不分配,重新改分或错转的档案要认真核查,及时改转。

(3)转出或接收的档案必须完整、齐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扣留档案材料或分批转出。档案接收人员在验收时,如发现材料不齐或丢失,要设法查找或索取必要的组织证明。博士论文,人事制度。

(4)档案转递时,必须严格密封,以机密件通过机要渠道转送或派专人送取,并要签字注册。严禁公开邮寄或自带,以保证档案在转递过程中的绝对安全。

(二)对“无头档案”的处理

处置“无头档案”是一项重要而繁琐的工作,关系到对人的使用以至人的政治生命问题,必须严肃认真,谨慎对待,其处置的办法是:第一,认真鉴别档案材料的保存价值。博士论文,人事制度。机关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处置“无头档案”时,必须依据有关规定,鉴别判定档案材料是否具有保存价值。对一般性简历登记表格和作为组织参考性的人事档案,可以登记造册,报领导批准后销毁。对重要的有保存价值的人事档案,要继续保存,或查清下落,转给有关部门。

第二,仔细分析,认真查阅档案人的下落。可以通过人事档案的形成部门、当事人原来工作单位、甚至爱人、子女或社会关系等线索进行查询,查询时一般由查询机关提供被查人的基本情况,让有关单位查复。博士论文,人事制度。

第三,经过多方查询,确实找不到下落的“无头档案”,根据规定可转当事人原籍档案馆保存。当事人人事档案不齐全的部门,可以向当事人原籍档案馆查询。

参考文献

[1]黄霄羽,曹建峰.人事文件中心建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迫切性——我国建立新型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思考之一[J]北京档案,2002,(07).

[2]纪红卫.对人才引进中“重新建档”的冷思考[J]北京档案,2002,(07).

第3篇

据称,古滕贝格的辞职申请书已呈交政府总理默克尔。

不久前,德国两名大学教授在《法学批评》杂志就古滕贝格在拜罗伊特大学提交的博士评论称,该论文不仅水平“一般”,而且有多处抄袭。

2月18日,古滕贝格举行记者会,承认他的博士论文中有“错误”,表示“真诚的遗憾”,称自己对此感到“最不幸”,同时对可能因他未能标明出处而引用其文章、因此受到伤害的人表示道歉。

第4篇

在就职仪式上,美国副总统拜登开玩笑说,任命之所以赶在“9・11”事件十周年之前5天进行,说明美国急需彼得雷乌斯上马,所以要“争分夺秒”。

博士将军

彼得雷乌斯本是荷兰的寒门子弟,二战后其父母从荷兰移居美国。在美国读书期间,除了成绩好,他也没什么突出之处。不过他多才多艺,拥有不错的语言天赋。在同学眼中,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在最糟糕的境地中最大限度地利用有利因素”。彼得雷乌斯多年后说他父亲是一个“内心固执、脾气暴躁的荷兰老船长”,他教育自己任何时候都“绝不认输”。但凡没有达到这一标准,他就会瞪着眼睛大声咆哮:“结果,小子,结果!”这话一直鞭策着彼得雷乌斯不断前进。

1970年彼得雷乌斯考入西点军校,这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1974年从西点军校毕业后,彼得雷乌斯娶了一名上司的女儿,之后开始平步青云。时任第24步兵师师长的高尔文将军任命他为自己的副官,后建议他重返校园攻读研究生学位。“提高你的见识,扩大你的视野,超越M-60机关枪的最大有效射程。”这一建议改变了彼得雷乌斯的一生。

在军事方面,彼得雷乌斯是来自前线的最高将领,战功不俗。他是目前为止在伊拉克驻守时间最长的美军军官。伊战初期,他担任美军第101空降师师长,在当时一片混乱的伊拉克局势中开辟了难得的局势缓和地带。101师班师回国后,他留下来白手起家,参与建设当地的军队和警察武装,而他最擅长的是对付非常规武装。2006年年底,他参与起草了《美军反暴乱手册》,从情报搜集、战术策略、军队领导、后备物资甚至当地语言、文化等软实力各方面予以讲解,使这本手册成为目前美军在伊拉克的指导原则。此外,他还擅长鼓舞士气,本人也颇具人格魅力。54岁时他仍可一分钟做75个俯卧撑,人称“钢丝卷”。

与其他将军相比,彼得雷乌斯更多了一层缜密的思考,在部队中属于“大学者”级别的将领。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先后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和国际关系博士学位。他在博士论文《美国军事与越战教训――对后越南时代军事影响和军队部署的研究》中,以学者和军人兼具的身份反思越战,见解新颖。

重启秘密战

中央情报局是一个文武兼备的特殊部门,一方面需要像军队一样参与具体行动,另一方面还需要像决策者一样参与情报分析。过去20多年里,它虽然在战术上取得一系列胜利,但在战略上却接连遭受挫折和打击。例如,对于来自“基地”的威胁,如果它能获得有足够分量的情报,就可以有效阻止“9・11”事件的发生;如果它承认并无确切证据证明萨达姆・侯赛因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布什政府就不会发动入侵伊拉克战争。

作为美国前中央司令部司令和前驻阿富汗美军司令,彼得雷乌斯早就成为美国秘密战的核心人物。在军队里,他是少有的几个特别强调深入了解驻军所在地社会特情的指挥官之一。早在撰写博士论文时,他就指出:“我们不愿花时间去了解对方的特情,包括与我们对抗的社会、我们支持的政府以及我们的敌人。”

2008年担任中央司令部司令时,彼得雷乌斯对美国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情报工作十分不满,他说服中央情报局负责人提升了整个地区的情报收集能力,并在中央司令部建立一个特别部门,对获得的情报做独立分析。

对于自己的新工作,彼得雷乌斯明白,它不同于先前的地面战争强调的是意志和毅力,而是利用新技术追踪和刺杀与美国作对的“坏蛋”,他将更多地与国家秘密行动司打交道。

身份的焦虑

在一些政界人士看来,彼得雷乌斯此次的身份转变并非仅仅脱下军装,而是从情报“消费者”变为提供者。前中央情报局官员里德尔说,去年就任驻阿美军最高指挥官后,彼得雷乌斯对中央情报局缺乏对阿富汗的了解感到失望,“他可能会……带来改变”。但是彼得雷乌斯职业生涯始于西点军校,如今执掌中央情报局的他必须适应不同于军队的氛围。

在政治方面,这位将军在国会的表现似乎也有些让人失望。9页的文字报告、14页的图示表格和6个半小时的听证会,一共说了3句话:伊拉克的政治和解进程“令人失望”;但美军增兵计划的目标已大体实现,伊安全状况出现好转迹象;因此建议“逐步和部分减少兵力”,到明年7月中旬,将驻伊美军从目前的16.8万减至13万,即恢复到年初增兵前的水平。大部分美国民众认为,这份报告不能真实反映伊战形势,也不会影响布什的伊战决策。其实,彼得雷乌斯让人不满之处还不只这些。美国《外交》杂志称他为“政治将军”,认为他帮助布什宣传政治纲领,并指出,如果这是彼得雷乌斯的主观意愿,他则在滥用军事专业主义,追逐党派利益。毕竟,他跟政治走得太近,成为了“布什的政治工具”。

第5篇

《被误解的民主》是包博士近些年在一些有影响力的媒体发表的政治评论文章的合集。

学者的本业是学术研究,这没错。但处于深刻变动之中的中国社会,又的确需要具有深厚学识的学者在公共舆论场里“发声”。这些学者,从人数上说不多,但对于新媒体兴起后日益“极化”的公共舆论场而言,是一股重要的平衡力量。

就拿这本书的主题“民主”来说吧。如果泛泛而言,那么没有多少人会公开说民主不好。但也仅限于此,如果多往前走一步,分歧就会出现。

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看。

从理念上说,民主本质上就意味着“统治要基于被统治者的同意”。这属于观念世界的事情。今天这个理念似乎已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但从长时段的过往历史来看,这个理念其实并不是主流。即使是在今天,基于道德、血统、政绩等的统治合法性的言说,也不是没有市场。

从技术上说,民主说到底就是一种数人头的治理模式。这属于经验世界的事情。我的老师、北大的王浦劬教授当年给我们上课的时候,关于民主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专制是砍人头,民主是数人头。正如包博士多次引用过的熊彼特对于民主的定义:只有基于程序才能界定什么是民主,民主方法说白了就是精英们通过争取人民选票(数人头)取得作决定的权力。而在经验世界里,“数人头”的方式千差万别,不同的方式完全可能有截然相反的结果。

以我个人有限的媒体工作经历来看,在公共舆论场,对于民主的看法也是几经反复。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开始的时候,主要是去掉民主的意识形态色彩,把民主界定为工具和方法,也就是从观念世界拉回到经验世界。比如民主和国民素质的关系、民主是个好东西等等,都曾经是公共舆论场热议的话题。

这个工作实际上是让民主变得“可欲”,让全社会都放心,民主没有那么可怕,相反对于我们提高治理绩效、打击腐败、缓解社会矛盾等等有很大的好处。但这些东西讲多了,同样有了把民主理想化的倾向,就像我们一些评论文章的讨论,前面讲了一大堆问题,最后几句“还是要加强民主”结尾,成了个套路,也变得僵化了。这也是民主被误解的一个重要原因。

更重要的是,经验世界复杂多变,给出了相反的验证,比如一些国家民主转型中出现的社会动荡、社会冲突乃至流血等等。所以,在公共舆论场,就出现了民主讨论的第二个阶段,即民主的“可得”,回答经验世界里出现的民主颠覆、民主转型导致国家失败等等问题。

我认为,包博士的新书就是民主讨论第二个阶段的一个代表性作品。包博士的博士论文也出了书,叫《民主崩溃的政治学》,两本书可以结合起来看。讨论民主的“可得”,意思正如他所说:现代政治转型既需要民主常识的普及者,又需要制度设计的工程师。一个好的工程师,当然也必须认真总结过往和当下正在发生的民主失败的教训,才能给出好的制度设计,让民主真正变得“可得”。

第6篇

去年7月在学界闹得沸沸扬扬的朱学勤抄袭嫌疑案,近日有了结果。复旦大学公布调查结论,认为举报内容部分,只在学术规范上存在一些问题,如漏注、误注、将间接引文注为直接引文,外文翻译上也有一些错误或不确切之处,但剽窃抄袭的指控不成立。这样的“结论”当然是指技术层面的,它没有提及《道德理想国的覆灭》内容上的开拓性意义和价值。其实评价一部学术著作,后者更切合其本来与本质。

在我眼里,做研究向来有两大路数,一种偏于技术,一种偏于开拓。技术型学者埋首故纸堆,大量引经据典,考证、梳理一些多半没有什么现实意义的掌故、枝节之来龙去脉等。譬如,后半生几乎全部花费在对郦道元《水经注》的研究上,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写了200万字,得出的结论只是,戴震校《水经注》(殿本)前,没有看过赵一清的水经注校本,从而否定他抄袭赵一清的说法。我所关注的是,单在一个陈旧的历史问题上纠缠,倾注如此多精力,值得吗?

今天不少的学者专家,做的便是这类性质的研究。他们无疑受到了最为科学规范的训练,但其成果来自图书馆,发表后至多圈内人看看,很快又回到图书馆。不过,即使它们再没有价值,终究也能成其为问题,的确需要一些专门家去推演,作为文化传递链上的一种积淀或补充。只是人力有限,研究问题的性质有重轻、急缓、大小之别。

比较来说,朱学勤和他的《道德理想国的覆灭》,就很不一般。10多年前就读了《覆灭》,又找来刚刚推出的《顾准文集》,读后曾无比惊叹,觉得这两部著作,跨越历史、思想、哲学、政治学诸界,是中国20世纪后半叶的思想大书,堪为意识形态的破冰之作,其现实意义与价值,怎样强调都不过分。可以说自此以后,困扰中国知识界几十年的“谜团”,豁然通朗――原来我们―直在“鬼打墙”,它的终点,直抵那代学界前辈的始点。因此,如果说朱学勤抄袭的指证者,其“比对”式研究路数属于前类的技术型的话,那么朱学勤的研究和问题意识,就是开拓型的。

开拓型的人在荒芜的荆棘地探索,筚路蓝缕,趟开一片坦途,难免毛糙,难免不精致,难免不圆整,难免有缺憾,但从来美玉都有瑕疵,这时技术型的专家恰好派上用场,可以为前者修补、订正。然而无论技术型的专家做得多么好,也无法取代前方开拓者的功绩、地位。今天,钱穆的《国史大纲》、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等几乎都成了经典,远到《三国》、《资治通鉴》、《史记》,这些作品都具有开拓性,都是美玉,然而在那些正规出身的训练者眼里,它们的“抄袭”成分占多少,引用了哪些无名者的资料,为什么没有逐一标注,这是作者的品德问题吗等,是可以一直追问下去的。然而类似的追 问,对《国史大纲》等著作的地位,有影响、能撼动吗?

第7篇

上一次读者笃定地谈论学术出版的盛况,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有点出乎意料,随着“80后”的成长成熟,出版业再一次迎来了学术出版的繁荣。中间漫长的等待让这个繁荣“赢”得并不轻松。

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华书局于2014年8月17日首发的《史记》修订本,迄今为止,算上平装与精装两个版本,已经卖掉将近五万套,在这个频频唱衰纸本书的时代,如此销量,无疑是惊人的。较之于《史记》,2015年9月上市的新旧《五代史》修订本肯定属于“冷门”书籍,即便如此,出版短短一年,也卖出了将近一万套。

不仅古籍大受欢迎,译著同样如此。社科文献出版社推出的“甲骨文”丛书,收录的多是《罗马帝国的崛起》与《忽必烈的挑战》这样主题宏大而深奥的书籍,无一例外,这些书都成了畅销书。

至于国内,10年前为喜欢《三国》的读者所津津乐道的,还是易中天的《品三国》。悄然间,他们已经开始引用《东晋门阀政治》与《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作为谈资。王森、罗志田、罗新、陆扬……这些专业的历史学者,如今都在学院之外拥有广泛的影响力,收获了众多“粉丝”。无怪乎有媒体人惊呼,我们迎来了学术出版和学术阅读的盛世。

对此,有人指出,应该归功于中国经济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就根本而言这自然不错,却失之于笼统,还需要更加具体地分析。

就出版业来说,国外一些出版社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模式为国内出版业的转型和出版物的运营提供了现成的范例。

10年前,还常有读者抱怨国内书籍在装帧和版式上的“傻大黑粗”,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抱怨现在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则是对国内出版书籍“颜值”的赞美,过去这常常是日本出版物才能享受到的赞誉。而中华书局在销售《史记》之时采用了“全球同步”的时髦手法,这无疑是来自美国的先进经验。

电子商务平台的兴起和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发达,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说,根据传统的经验,6月本来是图书销售的低谷,因为每当这个时候,常规书籍不得不在很多实体书店下架,为教辅读物让路,现在有了“6・18”之类的促销活动,网店的销售不仅能够填补实体书店的缺口,甚至还能增加销售业绩。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发达,更使得相关出版信息不胫而走,任何对学术出版物感兴趣的读者,都能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有时甚至还要经受密集的信息轰炸。

而更关键的,在于读者和作者的革命性改变,不妨视之为学术出版业的“消费转型”和“产业升级”。70后、80后甚至90后正在成为学术消费与学术供给的主导力量。

对年轻一代学者来说,学术写作的目的,不再仅仅局限于学院以内,而是充分考虑到市场需求,兼顾学术性和可读性。

前述仇鹿鸣所著《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就被读者评为“像国产修真小说”,“作者估计看了很多悬疑推理类小说”,而这本书原是作者的博士论文,曾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仇鹿鸣出生于1981年,正是上接70后的“80初”学者。

而对年轻一代读者来说,作为成长于开放年代的年轻人,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所接触的信息、所具备的视野,使他们的知识结构、阅读趣味和欣赏能力都远超自己的长辈。在他们眼中,学术著作不再是晦涩、艰深的代名词,而是获取可靠知识的有效途径。

第8篇

一、思想政治方面

作为大学教师,我非常注重思想政治水平与道德修养的提高,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积极拥护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并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时时处处以教师的职责、作为一名教师,师德师风非常重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今年是襄樊学院的师德师风建设年,我积极上网浏览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专网,认真学习学校的文件以及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积极参加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如学校的教师座谈会以及院里的师生座谈会),并学习了xx总理在教师节前夕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看望师生后的座谈讲话《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通过这些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教师肩上的重大责任。认识到要培养人才,必须以学生为本,形成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同时要不断学习并钻研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学科前沿,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二、工作方面

由于本人报到的时间比较晚,因此这半学年没排上课,院里领导研究后安排我行政坐班,主要协助市场营销教研室以及教科办的一些事务(其中以前者为主)。虽然没有走上讲台,接受教学实践的锻炼,但我多次旁听观摩同行的授课,以学习他们好的教学方法、教学语言以及肢体语言的表达,并结合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找出自身的不足,以期在经后的教学中得到改进。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学习教案、教学大纲的编制方法以及精品课的建设,如在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评估整理三纲、聆听评估中专家座谈会上专家对教案的见解、参与刘学林老师学校精品课程建设以及上其他精品课的建设等,通过这些接触,我深刻的认识到了上好一门课程需要全方面的布局和准备,对我今后教学过程的开展与提高大有裨益。

在协助市场营销教研室以及教科办的工作中,我每天按时上下班(除了特殊情况,如博士答辩),并认真负责的按时完成教研室与教科办交给的任务。具体来讲,主要完成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参加市场营销专业评估的资料准备工作(如参与自评报告的整理、技能培训、三纲的整理汇编),评估期间的会议记录整理(专家座谈会、评估反馈会的记录整理)以及评估工作教学简报的撰写。②对物流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修订。通过对其他院校物流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以及对物流教材、有关课程教学大纲、实验大纲的查找,对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学时学分、实验课、学期安排等进行了仔细的修订。③建立学术论文、优秀毕业论文以及开题报告、任务书的范文库。此外,还协助市场营销教研室以及教科办处理了一些其他事务,如帮教科办整理新生的课程速查表等等。这些事虽然小而琐碎,但我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做,学到了一些待人处事的方式方法。

在建立学术论文范文库时,我从各种文献库中甄选质量较好的管理类论文百余篇,并进行了分类,在这个过程中,我进一步学习了管理类的论文写作与研究方法,为《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这门课积累了许多素材,并在阅读管理研究方法相关书籍的基础上,形成了这门课的教学思路。

三、存在的不足与展望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