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五年级册数学

五年级册数学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6-11 10:49:4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五年级册数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五年级册数学

第1篇

我所任教的五年级班共有学生26人。一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但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的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两班的合格率和优秀率。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简易方程四个部分。

(一)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这部分的知识在本册乃至于整个小学阶段中取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单元的应用题主要是复习已学过的两、三步应用题,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推理能力,为下一单元学习新的应用题作准备。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难点: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关键:小数点的处理。

(二)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本单元包括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两节。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掌握整数混合运算和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概括的总结和提高。应用题前一部分是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整理总结解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扩展一般应用题的范围,后一部分是教学以反应两个物体运动为内容的一些行程应用题。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熟练进行计算;难点: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关键:掌握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

(三)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这是今后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面积的基础。

这单元的教学重点: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难点:多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关键: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 简易方程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已初步接触了一些代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解简易方程和方程解应用题等代数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等内容良好基础。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难点:初步学会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关键: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三、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算、口算。

2、使学生认识中括号,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四步)。

3、使学生掌握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分析、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以及相遇的行程问题,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

5、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6、使学生在掌握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列方程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能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

7、进步培养学生检验地习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

四、教学进度

(一)、小数的乘法和除法(22课时左右)

1、小数乘法 ——9课时

2、小数除法12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机动3课时

(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3课时)

1、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3课时

2、应用题…7课时   1  

整理和复习…2课时

实践活动:节约能源…1课时

机动5课时

(三)、多边形面积的计算(10课时左右)

1、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2课时

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2课时

3、梯形面积的计算…3课时

4、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1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实践活动;绿化校园…1课时

机动3课时

(四)、简易方程(22课时)

1、用字母表示数…5课时

2、解简易方程…5课时

3、列方程解应用题…10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机动4课时

第2篇

【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实际,通过上网学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身份证号码中各个数字表示的含义,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体会编码编排的特性及应用的广泛性,

感受数字编码的思想和方法,从而初步学会编码。

2.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猜测、网络平台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网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亲身去体会、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编码、应用编码的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数字编码的实践应用

【教学难点】了解身份证号码的编码特点

【评价目标】

能大胆质疑,清晰、流畅地表述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同伴发言,能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合作使用网络平台,筛选正确的信息,能通过合作交流,探索身份证各个数字的奥秘以及编码的实践应用。

【教学准备】平板电脑、课件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第六单元《编码》的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从序数、基数、运算、量、计算器的角度来认识自然数的多重意义之后的教学。本节课的内容是从代码(编码)的角度来完善对自然数概念的认识。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数字编码有了简单地了解,如:邮编、门牌号、商品条形码等。学生也简单的知道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这节课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时间活动进行简单的数字编码,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评价内容】

一、谈话引入

1.通过课前学习、收集资料,交流有什么收获

学生边说,老师边在PPT上揭示

地址码

生日期码

顺序码

校验码

(18位)

2.关于身份证,你有什么问题?

认真倾听,勇于发言,大胆质疑

善于思考

二、探究认识身份证上各数字表示的含义

出示某位同学的身份证号,知道哪些信息?

320921

20060811

2046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调换顺序)

1.生日期码

2006表示年,08表示月,21表示日,它们称为生日期码,用8个数字表示

2.顺序码

1)性别码

怎么看男性女性?

表示男性的单数有……

表示女性的双数还有……

2)派出所:性别码前两位表示申报户口的派出所

两者统称为顺序码

3.地址码

1)

你知道这里的地址码表示哪里?怎么样才能知道?

2)用百度这个工具搜索地址码

3)介绍地址码

4)上网搜索自己的地址码表示哪里,并在组内进行交流

外省市:

前两位表示哪里?第3、4位表示哪里?第5、6位表示哪里?

本市:

310116,表示上海市金山区

还有哪个地址码也表示上海市金山区?(310228)

5)观察四个地址码,你有什么发现或者有什么疑问呢?

预设:

都是上海市金山区,为什么一个为310228,另一个为310116?(小百科:撤县改区)

为什么外省市的地址码是两位两位看的,上海市的地址码是三位三位看的?(小百科:直辖市)

4.校验码

校验码的作用简介

5.身份证号的特点

1)规范

所有的身份证都是按照地址码、生日期码、顺序码、地址码这样的顺序排列的。

2)

简洁

请学生完整介绍黑板上的身份证号,之后跟身份证号主人验证信息。

这么多信息能用文字来表示,为什么用数字来表示?

3)

唯一

有没有完全相同的身份证号?

猜测双胞胎的身份证号哪些一样?哪些不一样?

出示两对双胞胎的身份证号进行验证。

6.揭示编码定义

表示一定含义的数字组合就叫做编码

大胆发言

大胆发言

合作学习,正确筛选信息

大胆发言,表达完整

合作学习,正确筛选信息

合作交流

敢于发言,大胆质疑

完整介绍身份证信息

大胆猜测

三、感知生活,体会编码作用与应用

1.身份证号码的用处

生百度搜索后汇报

原来身份证那么重要,它是我们目前用于证明本人身份的唯一证件,涉及个人隐私,以后一定要注意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不要随意借给他人使用。

2.生活中的编码

身份证号码是编码的一种,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也是编码?

(电话号码、条形码、车牌号、门牌号、邮政编码)

小结:原来编码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处处可见。

正确筛选信息,敢于发言

敢于发言,表达清晰

四、实践运用,尝试编码

用编码的知识能给自己编一个借书卡号

思考:需要哪些信息?准备用几个数字?尝试写下来,看谁编得最好最简洁

编码简洁,规范

五、总结全课

1.解决课前疑问

2.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你们小组谁表现最佳?

第3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的再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掌握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统计图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感受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其应用价值,体验数学的学习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平均数的只是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活动一:人数相等的投篮比赛(课件出示三(2)班学生投篮成绩)

同学们,你们喜欢打篮球吗?上周,我们班男生队和女生队进行了一场投篮比赛,每队选出4名选手作为代表,看,这是男生队和女生队每个人在相同时间内投中篮球个数的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板书:比一比)

1)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

2)让学生读出统计图的数据:女生队几个队员,各投中几个,男生队几个队员,各投中几个,你觉得这两个队哪个队实力强,说说你的理由

女生队:4+5+4+5=18(个) 男生队:7+3+5+9=24(个)

设计意图:在真实的情境中,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活动二:人数不相等的投篮比赛(课件出示)

师:刚才我们通过比总数知道了男生队获胜了,现在老师加入了女生队里(出示第二次投篮比赛的统计图),这一次你知道哪队获胜吗? 学生会有争论,有的认为奖牌应奖给女生队组,因为女生队投中的总数多,有的认为女生队的人数比男生队多不公平,最后总结出了用每组投中的平均数来比较。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师:刚才同学们都认为应该用每组中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来比较,哪个同学来解释一下“平均”是什么意思?你们能有几种方法求出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

方法1:移多补少(动态演示)

方法2:合并均分 总数 ÷ 份数 = 平均数

女生队平均每人投中:(4+5+4+5+7) ÷ 5 = 5(个) 男生队平均每人投中:(7+3+5+9) ÷ 4 = 6(个) (让学生说一说算式各部分表示的意思)

2.平均数的产生 像这样,原来各不相同的一组数,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移多补少最后变得一样多,这个一样多的结果就是原来那组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问:女生队的平均数是几?它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男生队呢?同学们现在知道奖牌应该是哪个队了吗?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引导学生讨论:男生队的平均数是6个,他们组没有一个人投中6个,那么这个“6”是从哪里来的?是不是我们算错了?(平均数6是把那个组中投中多的补给了投中个数少的,是移多补少得到的,是整体的平均水平,并不是每个人实实在在都投中的个数),那么女生队的平均数5呢?

4.平均数的性质(在具体情景中) 平均数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有利于学生计算平均数是检查是不是对的) 每个数据的变化都会影响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两种情况观察引出) 这组数据中超出平均数之和与低于平均数之和相等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基本练习 生活中有很多关于平均数的信息,你们能说一说吗?(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自由表达、广泛交流的机会,提升了他们“数学交流”的能力。 2.提高练习 试一试(出示主题图) 男生队 女生队

小熊冷饮店又该进冰糕了,小熊翻开商店本月前三周卖出的冰糕情况记录。

(1) 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

(2) 让学生读出统计图的数据:第一周卖出8箱,第二周卖出7箱,第三周卖出9箱。

师:估计一下,前三天卖出冰糕的平均箱数应该在哪个范围内?(引出平均数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计算出前三天平均每天卖出多少箱?

(8+7+9)÷ 4 = 8(箱)

(3) 让学生想出办法帮助小熊解决问题

师:到了星期四,水果店的老板又该进货了。你们说老板应该进几箱合适?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求平均数和统计的作用)4.综合练习

数学故事:“有危险吗?”

我们的朋友美羊羊遇到平均数了,不会游泳的他心想:我的身高是140厘米,河底的平均水深是110厘米,下河底去应该不会有危险的。请问你是怎么想的?

(出示河底剖面图):平均水深110厘米,并不是说这个河底每个地方都是110厘米。有的地方可能深一些,有的地方可能浅一些。美羊羊到水深浅于110厘米的地方游泳就安全,如果到水深深于110厘米的地方游泳就不安全。

(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学生觉得要帮助自己的朋友解除危机,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一个挑战自我的机会,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已学的知识解题能力)

(四)全课小结,感悟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板书设计比一比(平均数)

1.移多补少

2.合并均分:

总数 ÷ 份数= 平均数

女生队:(4+5+4+5+7)÷ 5 = 25(个)

男生队:(7+3+5+9) ÷ 4 = 24(个)

看了五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的再认识教案的人还看:

1.四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教学教案

2.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3.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循环小数优秀教案

4.苏教版五年级上小数乘法和除法教案

第4篇

解决问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通过探索,学会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求物体的4个或5个面的面积之和的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思维的灵活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较熟练地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在计算中考虑到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情况。

三、教学过程

1.巧设情景,激趣引思

1、谈话:

现实生活中,有些长方体、正方体物品只需要研究5个面或者4个面。谁能举例说说?

如:做一个无盖的金鱼缸需要多少玻璃,饼干盒的商标纸,火柴盒等。

2、点题: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以谈话的方式揭示本节课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与已经解决的实际问题

2.

自主互动

探究新知。

1、探究:

(1)用课件出示例题。

指名学生说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解决的问题。

请你看看我们自己的教室,想一想粉刷教室墙壁需要粉刷那些面,哪些地方不要粉刷。你能说一说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吗?想好后在小组讨论。

(2)指名汇报。

学生的想法可能有

①分别求出前、后、左、右和顶面的面积,再相加,然后减去门窗和黑板的面积;

②用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加上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再加上顶面的面积,然后减去门窗和黑板的面积;

③先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再减去地面的面积,然后减去门窗和黑板的面积。

2、计算:

大家选择一种方法算出结果吧。

学生列式计算,教室巡视,发现不同的算法,有针对地安排学生板演。

3、评议:

全班共同评议。

4、探究:

除了同学们说到的计算方法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算法呢?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的底面,我们把四周看成长方体的侧面,如果把侧面展开,联成一排就成了一个大的长方体,(用纸板模型演示)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宽呢?你能一下子算出这4个侧面的面积吗?按照这种思路你能完成这道题的计算吗?

指名板演,共同评议。

5、小结:

你觉得在解决这类实际问题时,应该用什么方法解决?(求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解决问题中,要注意什么?(实际是求哪几个面的面积和)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思维的灵活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应用拓展,反思交流

试一试和练一练

四、板书设计

面积计算的应用

①分别求出前、后、左、右和顶面的面积,再相加,然后减去门窗和黑板的面积;

②用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加上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再加上顶面的面积,然后减去门窗和黑板的面积;

第5篇

班级:

姓名:

得分:

出卷人:

审卷人:

一.

口算。

5.6+2.3=

2.6+1.6=

6.5×7=

10-5.7=

3.6×0.9=

2.5÷0.5=

0.32÷2=

0.48÷4=

0.15×0.3=

0.25÷5=

0.72+0.28=

0.2×0.4=

0.01×99=

0.36÷0.4=

6.3÷7=

7.2÷3=

12.5×8=

0.78-0.28=

0.01+0.1=

5.2+0.48=

二.填一填。

1.我能填得准。

(1)说一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14×2=28

23×3=69

(2)因为49=(

)×(

)=(

)×(

),所以49的因数是(

),有(

)个。

(3)个位上是(

)的数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

)的数是2和5的倍数,是(

)的倍数的数叫作偶数。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如果是(

)的倍数,那么这个数是3的倍数。

(4)一个合数最少有(

)个因数,一个质数只有(

)个因数。

(5)(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6)最小的奇数是(

),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7)在20以内(不包括0和20)的质数中,偶数是(

);奇数是(

)。

(8)一个数既是18的因数,又是6的倍数,这个数是(

)。

(9)有两个数都是质数,这两个数的和是8,两个数的积是15,这两个数是(

)。

(10)50以内且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数有(

)。

(11)863至少减去(

)才是3的倍数,至少要加上(

)才是5的倍数。

(12)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75,这三个连续奇数分别是(

),(

),(

)。

(13)下面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2497-1008

36×25(

2008÷4

245+198(

2.按要求做一做。

(1)把下列数按要求填入圈内。

49

998

14

987

520

180

36

285

43

72

145

306

40

2的倍数

3的倍数

5的倍数

3的倍数

5的倍数

(2)分一分。

3,12,0,5,15,2,67,187,69,81,49,93,150

合数:

质数:

偶数:

奇数:

3.按要求写数。

(1)既是质数又是奇数的数

(写2个)

(2)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

(3)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偶数的数。

(4)两个相邻的质数。

(5)20以内所有的质数有(

(6)30—40之间所有的奇数有(

(7)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奇数有(

)(写2个)

(8)比18大,比22小的质数有(

4.从0、5、7、9中任意选出3个数字,组成三位数:(每个写出2个)

(1)质数有:

合数有:

(2)同时是2、3、5的倍数又是合数的有:

三、判断。

(1)36÷4=9,所以36是倍数,4是因数。

(2)质数就是奇数。

(3)1是任何自然数(零除外)的因数。

(4)同时是2、5的倍数的数一定是偶数。

(5)一个数的因数个数和倍数个数都是有限的。

(6)任何一个非零自然数的因数至少有两个。

(7)两个自然数相乘,积一定是合数。

(8)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这个数小,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这个数大。(

四、选择。

(1)一个质数(

)。

A.没有因数

B.只有一个因数

C.只有两个因数

(2)任何一个合数,至少有(

)个因数。

A.1

B.2

C.3

(3)40以内7的倍数有(

)个。

A.3

B.4

C.5

(4)24÷3=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4是3的倍数

B.8是24的因数

C.8是3的倍数

(5)两个不同质数的积一定是(

)。

A.质数

B.合数

C.无法确定

五.解决问题。

1.有一箱饮料,不论分给7个人还是9个人,都能正好分完,这箱饮料至少有多少瓶?

2.

商店里运来75个玉米,如果每15个装一筐,能正好装完吗?还可以怎么装?装几筐?(第2个问列表)

3、65瓶牛奶,应该选哪种包装刚好合数?

15瓶装一盒

5瓶装一盒

3瓶装一盒

4、书法活动小组的人数在40——50之间,如果每6人一组,或每8人一组都刚好合适,书法小组共多少人?

拓展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不同的质数。

26=(

)+(

)=(

)+(

90=(

)+(

)=(

)+(

)+(

2、一个三位数的个位数字与百位数字的和是10,且个位数既是偶数又是质数,这个三位数还是42的倍数。这个三位数是(

第6篇

五年级(2)班的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本班共有学生38人,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较好,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 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学内容包括,小数乘法,位置,小数除法,可能性,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数学广角和总复习。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各自的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一)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二)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三)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四)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五)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六) 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七)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 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九)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十)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教学措施

(一)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三)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四)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五)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七)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八)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九)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十)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进度

周次

起讫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备注

1

8月26日-8月30日

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小数乘法练习课1、2及练习

5

2

9月2日—9月6日

积的近似数及练习、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解决问题

5

3

9月9日-9月13日

整理复习1、2;第一单元检测

5

中秋节

4

9月16日-9月20日

位置,复习课1、2、3,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4

中秋节

5

9月23日-9月27日

一个数除以小数,整理复习、九月月考

5

月考

6

9月30号-10月4号

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

2

国庆节

7

10月7日-10月11日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练习课

单元检测

5

8

10月14日-10月18日

可能性,掷一掷,用字母表示数1,2

5

9

10月21日-10月25日

用字母表示数3,4,5、整理与复习、期中检测

5

期中

10

10月28日-11月1日

解简易方程(1)

5

11

11月4日-11月8日

解简易方程(2)

5

12

11月11日-11月15日

练习,整理复习,单元检测

5

13

11月28日-11月22日

多边形的面积

5

14

11月25日-11月29日

整理与复习、单元检测、月考

5

月考

15

12月2日-12月6日

植树问题及综合实践

5

16

12月9日-12月13日

单元复习1、2、3、4、5、6、7

5

17

12月16日-12月20日

专项复习1、2、3、4、5、

5

18

12月23日-12月27日

模拟考试1、2、3、4、5

5

19

12月30日-1月3日

期末考试

3

元旦节

20

1月6日-1月10日

第7篇

分数的意义

一、选择题

1.图中白色部分用分数表示为(

)。

A.                                             B.                                             C.

2.下面的图形中,阴影部分不能用

表示的有(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把3米长的木料平均锯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

)。

A.                                      B. 米                                     C.                                      D. 米

4.老师让同学们在图中涂出对应的分数

,下面分别是亮亮和花花两位同学涂的图形

A. 亮亮涂的正确                      B. 花花涂的正确                      C. 亮亮和花花涂的都正确

5.

军军和明明各拿出自己零花钱的捐给希望工程,两人捐钱相比(

)。

A.  军军多                     B.  明明多                     C. 一样多

D.无法比较

二、判断题

6.

把一个梨分成5份,取其中的3份,就是它的

。(

7.图中的阴影部分可以用来表示。(

)

8.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能是0。

9.大于小于的分数只有1个。(

10.从一盒糖中拿出3块,是这盒糖的,这盒糖一共有15块。(

三、填空题

11.

根据分数的意义,

表示把(

)平均分成5份,取这样的2份。

12.

是(

)个

;9个

是;7个是。

13.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1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15.在中,当a是(

),这个分数等于1,当a是(

),这个分数等于10。

四、解答题

16.指出下面各题中是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的,说说各分数表示的意义。

(1)花皮球占这堆皮球的。

(2)空气中的氧气约占。

17.在下面各图中涂色表示对应的分数。

(1)

(2)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

1.

B

2.

B

3.

C

4.

A

5.D

二、判断题

6.

错误

7.

正确

8.

错误

9.

错误

10.正确

三、填空题

11.

一个整体

12.

4;;

13.

14.

15.10;1

四、解答题

16.(1)解:把这堆皮球看作了一个整体,

表示把这堆皮球平均分成了9份,花皮球占2份。

(2)解:把空气看作了一个整体,

表示把空气平均分成了5份,氧气占1份。

17.

第8篇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方”并解决土石方计算问题的过程。

2、了解“方”的具体含义,能够灵活运用体积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

3、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演变成“横截面的面积乘长”。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激趣引思。

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的有关内容,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体积?体积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的统一公式是什么?

(3)学生分组讨论,指名回答问题。

这节课我们运用体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自主互动,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例题1:让学生读题,讨论:挖出的土与地窖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交流计算的结果。

教师介绍“方”,让学生用方描述挖出的土。

课件出示例题及拦河坝的和示意图。

让学生观察,问: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怎样计算拦河坝的体积?为什么这样计算?

使学生知道:拦河坝的体积=底面积×高。

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并交流计算的方法和结果。

三、应用拓展,反思交流。

1、应用:

(1)试一试

帮助学生弄清图意,然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合作解决。

(2)练一练

第1、2题,帮助学生理解题中的事物和信息,再独立完成。

第3、4题,让学生先说一说,要解决问题,先要求出什么?

2、拓展:

练一练5

板书设计:

简单的土石方计算

2×1.6×1.5=4.8(立方米)

拦河坝的体积=横截面面积×长

答:要挖出4.8立方米的土。

横截面的面积:(8+3)×4÷2=22(平方米)

土石体积:22×50=1100(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