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24 12:29: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畜牧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基层的工作人员,有一部分为被动从事畜牧行业,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且平均年龄较大,业务能力和学习能力有限。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后,人员的工资基本得到了保障,但畜牧科技推广的专项经费很少,而养殖场户分布又很分散,技术人员深入乡村进行技术推广和指导的机会较少。
2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留不住年轻人才针对基层畜牧
兽医工作人才匮乏的问题,一些区县近几年也通过事业单位统一招考的办法来补充人才,招聘到一些大学本科以及硕士研究生。但是受基层的办公条件、工资待遇、人才激励机制等条件的制约,很多年轻人才很快又选择辞职进入企业或报考市县以上单位离开了,基层留不住年轻人才成为了普遍性的问题。
3一些好的做法和建议
3.1加快基层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
基层要想留住人才,先要做好硬件建设。日照市在畜牧兽医系统机构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某些乡镇兽医站无房办公和办公条件简陋的情况,积极进行协调,争取乡镇政府等多方面的支持,目前各乡镇站所均有了正规的办公场所。
3.2加强畜牧科技推广人员的培训
日照市加强了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每年举办全市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班、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培训班、兽药法规培训班等培训班6期以上。同时,自2012年,日照市畜牧兽医局连续3年同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组织市、县、乡三级技术人员进行为期一周的业务培训,由青岛农业大学的教授系统讲授当前国内外畜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动物常见病诊疗、畜禽粪污及废弃物无害化处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社运营与发展等业务知识。通过培训,切实提高了畜牧科技推广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3.3对基层工作人员在工资待遇等方面适当倾斜
一是工资待遇上可以有适当提高。日照市各区县自2014年1月1日起,依据乡镇财政经济困难程度、交通便利程度、距离县城远近等因素,划分“一般乡镇”和“偏远乡镇”,根据工作年限给予了工作人员不同程度的津贴补贴,强化了人才向基层流动、在一线干事创业的激励机制。二是对县以下专业技术人员,在业绩评价、职称评聘等方面应继续给予照顾。同时支持畜牧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科技开发、技术推广、试验示范等有偿技术服务,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和经营所得。
3.4加强财政支持力度,让技术人员进场入户,增强实战经验
在资源设计方面,项目组对生猪养殖过程中生猪常见疾病进行了整理与关系分析,初步得到生猪相关疾病100余条,并查找相应治疗和预防方案后归纳整理成为网站的初始数据库。在整理过程中,发病症状、发病原因、治疗措施、预防措施根据不同情况在数据库中进行了逻辑关系匹配。根据以上疾病表征关系提出了疾病表征树状关系架构,将相同症状进行归纳整理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数据库关联,为网站多样化检索功能的实现打下了基础。1.3平台设计生猪疾病预防与咨询中心网站采用B/S结构,使用上不受时空限制,客户端只需浏览器即可。系统开发在Windows7操作系统下进行,主要以VisualStudio2010为开发平台,C#为开发语言,SQLServer2008为后台数据库,用ADO.NET实现对数据库的存取。短信平台的实现主要依赖于GSM-SMModem。GSM-SMModem主要实现短信的收发功能,接口程序实现短信内容的读取、字段划分、关键字匹配、数据库的读取等功能。微信平台主要依托于微信公共主页建设,搭建相对容易,对使用者而言也是比较便捷的途径之一。
2系统模块实现
2.1网站检索平台
生猪疾病预防与咨询中心网站的突出特点是以自然语言检索和分类检索两种方式进行疾病相关知识查询。并且,项目组主要致力于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和实现,分类查询在该网站中是将生猪养殖相关的病症及解决方案依据一定的知识关系进行分类,用户可以直观查找和检索;在自然语言检索中的自然语言处理时采用去除停止词、词根提取、字符串匹配三大主要步骤[2],自然语言检索流程如图2所示。本文定义停止词为每句话中的“连词”、“介词”、“助词”等虚词。网站中采用有穷列举法列举了一系列停止词,根据停止词,将用户的每句话进行停止词的剔除,并生成新的简化语句。网站采用有穷列举法列举了一系列词根,关于词根的产生,项目组以病症症状和治疗方案中的关键词为依据进行定义。模式匹配是字符串的基本运算之一,采用BM算法。有两个字符串T和S,字符串T称为正文,字符串S称为模式,要求找出模式S在正文T中首次出现的位置,一旦模式S在正文T中找到,就认为发生了一次匹配。对于每个经过去除停止词产生的新简化语句,再对其采取词根提取操作,根据提取出的词根以及词根的否定式与数据库中的词根,即是相应的病症名称,采用BM算法进行匹配。若成功匹配则将病症名称与相应的治疗方案相对应,并将病症名和治疗方案一同反馈给用户;若匹配不成功则出现相应提示,用户根据提示对查询使用的自然语句进行修改。
2.2GSM-SMModern的适配与应用
鉴于农村信息化建设具体情况,以及3G手机的大范围普及,生猪养殖技术培训系统设计采用多元化的形式,其中包括短信模式。短信模式的核心设备为短信猫(GSM-SMModern),短信猫是调制解调器,有GSMMODEM和CDMAMODEM两种模式。GSMMODEM支持GSM制式,实现GSM通话、通信、传输数据等功能[4]。短信猫硬件安装步骤很简单,将短信猫插入SIM卡,接上电源,通过USB接口连上电脑,打开天线即可。短信猫的程序适配方式有如下3种:①直接使用AT指令;②短信猫开发包;③短信猫通信中间件[5]。本系统采用短信猫开发包进行开发。这种开发方式上手快、灵活性与移动性强,在对开发包JDK中的API进行基本了解后即可基于C++或C#进行程序编写。短信猫函数接口基本介绍如表1所示。手机用户的短信实现通过SMC和ISMG(InternetShortMessageGateway)与系统后台短信收发平台进行双向通信[6]:用户通过GSM连到SMC,经SMC将短信发送到ISMG,又经过中国移动运营商提供的接口CMPP协议,连接到后台的短信收发平台;短信平台收到用户的短信请求信息后,以C/S方式通过ISMG将信息送至SMC,再将信息发送至用户手机,GSM-SMModern应用架构如图3所示。
3结语
动物疾病指的是养殖动物机体因受到外部或内部因素影响,使其受到侵袭,导致机体受损。动物疾病常见的类型有传染疾病、普通疾病、寄生虫病三种。普通疾病所指的就是常见疾病,主要有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外科疾病是动物在养殖时所产生的眼病、四肢病等。内科疾病包含的形式比较多,主要有神经、消化、泌尿、呼吸、内分泌系统等疾病,另外还包括遗传、中毒等。传染性疾病是因病原微生物所致,其临床症状在初期并无特异性,具备一定阶段的潜伏期。传染源主要有真菌、病毒、细菌等,疾病阶段主要表现为潜伏、前驱、发病三个阶段。这种疾病既能够直接传播,也可经间接方式传播,若疾病扩散,便难以得到控制。寄生虫病是因动物受到寄生虫袭击所致,大部分寄生虫都存在长时间的发育期,且有固定宿主,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接触,例如食物、水、土壤中含有寄生虫,都会导致动物患上寄生虫疾病。
2原因
畜牧养殖动物的疾病产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动物生长环境、动物皮肤受损等均有可能导致其受到细菌感染。动物生长环境对其健康程度影响非常大,若动物长期处于对机体有害的空间,则会使其在进行新陈代谢过程中,不能同环境交换能量,使机体生理调节异常,如果动物的机体环境遭到破坏,便会呈现为病态现象。缺乏有效的管理方式。在畜牧养殖动物中,若养殖者管理方式不合理,便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例如养殖场的建筑与设备不够健全,大部分养殖人员在选择养殖地址前,并未对当地环境进行考察,事后才了解到其通风系统与排污系统存在问题,从而导致动物疾病的产生。另外,当发现动物生病后,因养殖者缺乏对动物疾病知识的了解,在用药时操作不合理,极有可能引发动物中毒,导致其产生不良影响。
3预防措施
在畜牧养殖过程中,若动物产生疾病,对于养殖者而言,将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动物疾病问题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动物疾病的预防工作十分重要。合理选择养殖场所。畜牧养殖动物的养殖场所是预防动物疾病的基础,若动物长期处于一个良好的环境成长,则其出现疾病的概率也就降低,由此可见,良好的生长环境对于动物的养殖非常重要。畜牧养殖场地应该处于地势较高的地方,具备通风、干燥等特点。另外,这个地方还需拥有较好的水源,具备良好的排水设施。畜牧场的建造要远离居民区,在建造时,注重排污、取暖、通风等设备的引入,给动物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定期为动物进行病检。在养殖过程中,动物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疾病,而有些疾病具有潜伏期,在早期不易被发现,因此,养殖场必须定期为动物进行病检,可建立病检制度,通过病检有利于使动物疾病得到控制。除此之外,还要定期对动物用品消毒,为动物注射疫苗,使其免疫力得到提升,降低疾病发生率。使养殖场动物的出入变得更加规范化,避免因频繁流动,导致疾病迅速扩散,在疾病多发疾病,更要注重控制传染疾病的发生,病检周期可适度调节,这样有利于控制疾病率。强化动物管理。动物疾病的控制需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预防,疾病产生的原因主要受到客观因素与人为因素影响,根据这一特点,可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疾病。例如使养殖活动更加合理,建立有效饲养标准,针对动物需求,对饲料进行调配,确保动物体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使其抵抗能力大大提升。在养殖时,养殖者要经常并动物生长环境进行消毒,确保通风良好,避免滋生病菌,降低疾病发生率。隔离措施。一旦发现动物存在异常症状,则需立刻送去病检,若确诊为动物有病,养殖者需根据动物病情,对其进行处理,将确诊患病的动物隔离,避免疾病扩散。另外,需对动物注射药物,了解动物的具体治疗方法,规范用药,有利于促进动物疾病的好转,降低疾病传播率。
4小结
1.1科技推广不断进步襄城区大力推广生猪“150、500模式”,肉牛“165模式”和肉羊“1235模式”等养殖模式[2]。目前该区生猪“150模式”已建成123栋,在建31栋,“500”模式已建成15栋;肉牛“165模式”已建成28户;“蛋鸡153模式”已建成18栋;肉禽“156模式”已建成13栋;肉羊“1235模式”标准化栏舍已建成43栋,有效地促进了传统养殖模式向科学养殖模式转变。
1.2产业化运营不断完善通过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分散养殖户从事规模化生产、市场化运作,从而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经营格局,增加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目前该区各类养殖合作经济组织已达38家,网络养殖户1500多家,初步形成了“小规模,大群体”养殖格局。
2存在的问题
2.1现有体制不能满足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襄城区畜牧业相对于工业、商业、服务业来说,对经济总量的贡献较小,畜牧业生产管理部门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到经费保障都处于弱势地位。该区虽然设置有畜牧兽医局,但长期未健全相应的编制。同时由于防疫体制改革后动物防疫监督的职能统一收回到襄阳市动物防疫监督部门,而日常的动物防疫、技术推广、品种改良等工作仍由襄城区承担,造成了职责和权限、工作和人员不相匹配,影响了日常的防疫和技术指导,制约了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
2.2养殖业用地问题突出国家规定养殖用地属农业用地范畴,只要项目所在地畜牧部门和国土部门联合审批即可临时用地。但是作为襄阳市主城区,襄城区的畜牧业用地一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相应的规划和政策保障。随着国家对土地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更趋紧张,养殖用地的问题将更加突出,新增养殖户由于土地规划问题,不得不暂时搁置。
2.3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尽管该区养殖大户和新型养殖模式发展迅速,但小规模分散经营仍然占较大比例。现有龙头企业与养殖户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健全,市场调节能力弱,辐射示范作用不强,缺乏带动力。
2.4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不高现有的专业合作社在信息沟通、协调生产、调控价格、保护农民利益等方面作用发挥不够,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多数专业合作社成员之间只是信息与技术共享的松散联系,互利互惠的机制没有完全建立,不能很好地发挥产业化经营的作用。
2.5畜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品质量不高现有畜牧业畜禽品种结构中,耗粮型猪禽比例过高,节粮型、经济型草食牲畜比例过低;产品结构中,肉类产量过大,奶、蛋类产量偏低。
3建议和对策
3.1建立健全畜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按照畜牧兽医及动物防疫行政管理职能,配齐配全专业技术人员,核定全额财政拨款基数;成立动物卫生监督和畜牧技术推广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和技术要求。
3.2合理规划畜牧业专用地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农业结构调整需要,在离主城区较远的乡镇、办事处合理规划和储备畜牧业专用地,为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供保障。
3.3大力扶持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生产与农户经营等方面的作用。按照“积极扶持、精心培育、引导生产、提供服务”的思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落实扶持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各项政策,加大对畜牧业产业化的投入。通过项目支持、贷款贴息、技改重组、信用担保等措施,扶持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有发展前景的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养殖大户,形成龙头企业集群,带动畜禽养殖户的积极性。
3.4大力发展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引导畜牧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合同契约或产权联结等多种形式,与养殖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利益联结体,带动农民调整结构、发展生产、进入市场。更好地发挥助农增收的作用,让农民分享加工、流通环节利润。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提高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化程度,转变畜牧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积极引导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依法完善内部组织结构,健全规章制度,真正把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办成民办、民管、民受益的自治组织。着力培育畜牧业产业中介组织、营销经纪人、运销大户,实现种养加一条龙、产加销一体化运作。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早期,采集、渔猎、畜牧是与原始农业相伴而存在的生产部门。虽然在采集、渔猎中萌生了原始农业,而原始农业又分化出畜牧业,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并没有明显的部门区别与区域分异,各生产形式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结构特征。例如在我国内蒙古东西部许多史前时期聚落遗址中都发现有代表畜牧文化的细石器与表现鲜明定居农业的陶器、石器共存的现象,其中内蒙古西部老虎山遗址出土的器物就是一则农牧共存的典型事例[1]。进入国家阶段以后,这样的事例也仍然存在,如夏商周三代时期华戎之间的地域分异仍然十分不清晰,许多中原民族往往在农业中杂以狩猎与畜牧。由于广泛存在这样的生产结构,以至于在中原文人撰写的文献中,也不过用西北多牧畜少农耕,中原多农耕少牧畜描述而已,你我之间还没有明显的界限。
萌生于原始农业的畜牧业,不但在地域上与农业相互交叉,而且由于早期的畜牧业是与原始农业相伴而生,因此并不具备迁移特征,属于放养型畜牧业。随着农业生产内部结构进一步分化,以迁移生活为代表的游牧业逐渐游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而依附于定居农业的放养型畜牧业继续与农业生产保持着密切联系,并以家庭舍养、近地放牧等不同形式持续发展到近现代。
游牧型畜牧业与放养型畜牧业存在许多差异,其中在以下几方面尤为突出:1)规模:放养型畜牧业中牲畜的食物来源主要限于聚落周围地带,因此畜养规模有限,与农业生产之间的依存性很强。游牧型畜牧业中牲畜获取食物的空间范围很广,完全脱离了农业聚落的束缚,畜养规模很大。2)区域:由于放养型畜牧业与农业生产之间的依存关系,其分布地区多与农业生产结合,出现在农耕区或半农半牧区。与放养型畜牧业分布地区不同,游牧型畜牧业则跳出农耕区的基本范围,成为草原环境的产物,并在迁移中建立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在各类非农业生产类型中,游牧型畜牧业(简称游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无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还是在由人类活动而塑造的人文景观中,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许多学者就游牧业与骑马民族的产生提出了多方面的见解,其中日本学者江上波夫认为骑马民族的发生和发展,极大程度上决定于地理环境。尤其欧亚大陆中部的茫茫草原,既因干旱缺雨而无法进行农耕,又没有大型食肉动物对草原牲畜造成威胁,是理想的牧场[2]。美国学者欧文·拉铁摩尔(OwenLattimore)则就中国历史背景指出,草原游牧的产生与马的应用关系密切[3]。乘马可以使依草原而生存的牲畜与依牲畜而生存的社会密切联系在一起,从而由部落发展成草原国家。那么除了草原环境与马具之外,是否还有其它原因成为游牧业脱离农业而趋向草原的动力呢?离开中外史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解释,我们将问题的视点放在环境上,并指出游牧业的产生与环境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
2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兴起与气候变迁
在广义农业的范畴之内,游牧业出现最晚。就中国的历史背景而论,对亚洲草原民族研究具有权威地位的拉铁摩尔、江上波夫等外国学者认为,公元前4世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中国北方草原地区游牧业与骑马民族兴起的标志[2~5]。对于这一观点的理解应包含这样的内涵,即胡服骑射是中原民族对抗草原骑兵的应对措施,因此这一时段不但标志着骑马民族的成熟、强大,而且也显示了真正以文化、生产手段与分布地域不同而区别出农耕与畜牧两大区域的历史进程。在此之前游牧生活已经在北方民族中存在很久了,只不过那时这些民族的空间发展还仅限于北方草原地带,农牧民族双方还没有在空间上发生激烈冲突,以中原诸国为代表的农耕民族也用不着采取任何防御性的应对措施。
2.1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人
见于文献记载最早活动于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是匈奴人。战国以前的文献中也将其称之为“鬼方”、“猃狁”等,战国时期“匈奴”一词开始反复在文献中出现。大约从战国初期这些活动在山陕、内蒙古一带的非农业民族逐渐具备了骑马民族的特征,不但有成群的牲畜,而且有极具战斗力的骑兵部队,屡屡对秦、赵等国构成军事威胁,并以中原诸国北方劲敌的定位而见诸于史籍。伴随游牧活动,整个民族具备典型的“行国”特征。“行国”之称始见于《史记·大宛传》,其中提到所谓的“行国”就是“随畜迁移,与匈奴同俗”。这时匈奴已经成为人们理解中的典型“行国”。正像所有游牧民族一样,匈奴人的马背生涯扩大了他们的活动空间,不但带领他们驰骋于欧亚大陆中部草原地带的东西南北,而且这一骑马民族自从公元前5世纪左右登上历史舞台后,在近10个世纪内影响着中国历史,影响着中亚乃至于世界历史。
2.2气候变迁导致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的考古依据
匈奴人如何骤然兴起、如何发展成影响中国北方乃至于整个欧亚草原的“行国”,是研究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与游牧业的重要问题。在对文献记载进行考辨的同时,考古发现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大量的依据。
1974~1984年内蒙古文物考古队在伊金霍洛旗纳林塔乡朱开沟村进行了近10年的发掘工作,其中取得的成就对于探讨中国北方游牧民族起源的问题作出重要贡献。朱开沟遗址的文化遗存共分五阶段,表1归纳了这五阶段文化遗存的年代、环境、文化以及经济特征[6]。从中可以看出朱开沟遗址的文化时期内,这一地区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方式的互动关系以及人类活动方式由农耕、狩猎、采集向畜牧业为主方向的渐进过程。
表1朱开沟遗址经济文化与环境特征表
Tab.1Theeconomy,cultureandenvironmentofZhuKaiGousite
阶段年代环境生产工具猪:羊:牛
第一段相当龙山文木本花粉很少,主石刀,石斧、石磨棒、
化早期要为草本花粉,其磨石、骨镞、骨凿、1:0.45:0.36
中蒿、藜花粉占全骨针。
部花粉的50%。
第二段相当龙山文木本花粉中出现了石斧、石凿、石刀、
化晚期少量的胡桃和漆等石镰、石铲、石杵、
阔叶林木,草本蒿石纺轮、砍砸器、石1:1.29:0.33
、藜花粉增多,约矛形器、石镞、角锄、
占全部花粉的70%骨刀、骨镞、骨匕、
以上。骨针管、骨针、陶垫。
第三段相当夏早期草本蒿、藜花粉继生产工具中石器、骨
续增多,约占全部器、陶器与前段相差1:1:0.27
花粉的90%以上。不大,惟出现了铜器,
且石器中细石器的比
重略有增加。
第四段相当夏晚期木本花粉中出现了生产工具数量。种类、
耐寒的云杉、桦、制法与前段无明显区1:1.15:1.15
榆等,以松、桦针别,骨镞、纺轮的数
阔混交林为主。量较前段增加,铜器
仍为小件工具。
第五段相当商二里木本以松、杉针叶石器中除细石器与石
岗文化阶段林为主,草本蒿、斧、石刀,其它种类
藜花粉约占全部花都有所减少。骨镞的1:1:1
粉的93%。数量有明显增加。铜
器中除小件工具外,
出现了铜短剑、铜戈、
铜刀、铜镞、铜鍪、
铜护牌、铜项饰等大
型工具、兵器等。
植被类型是环境特征的标志性指示物,朱开沟遗址不同阶段木本与蒿科、藜科等草本植物花粉比例的变化,显示出遗址所在地区环境的基本面貌与变化特征。蒿科、藜科均属于半干旱、干旱气候条件下的草本植物,这类植物对旱生环境有较明显的指示作用。虽然在整个朱开沟遗址文化的5个阶段中,木本植物中针、阔树种花粉比例的变化,反映了气候存在冷暖、干湿波动的特征,但从整体看变干则是气候变迁的基本趋势。在朱开沟遗址第一段文化层中蒿、藜科植物花粉的比例仅占50%,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植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由50%增至70%,至第五段已达到93%,成为占绝对优势的植物。由于蒿科、藜科植物的旱生属性,这类植物比例增加反映了环境逐渐向干旱方向发展的变化特征。对于全新世湿润期以来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带具有明显的干旱化趋向,地理学家从另一角度也给予了证明[7]。
早期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十分密切,因此伴随环境发生变化的同时,人类活动方式与生存手段也出现了相应的转变。在朱开沟遗址第一段发掘的生产工具中既包含农业生产工具,也有用于射猎的工具,这些工具证明了人们在这一阶段不但从事于原始农业种植,同时也将射猎作为辅佐农耕的重要谋生手段。在农耕与射猎两种生存方式之外,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骨骼从另一个角度显示了朱开沟时期的人们在从事农耕与射猎的同时,还存在放养业。如果对于朱开沟遗址五个阶段的环境、工具以及猪、羊、牛骨骼数量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就会发现遗址文化层从第一段到第五段随着气候干旱程度逐渐增加,羊、牛与猪之间的比例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猪、羊、牛虽然都属于人类驯化、饲养的动物,但由于动物之间生理特征的差异,一般将猪的饲养视为农业生产的标志,而羊与牛的饲养则成为畜牧业的象征。朱开沟遗址五个文化段中猪、羊,牛比例的变化,说明的正是农业与畜牧业比例的消长。第一段中猪所占比例超过羊、牛比例的总和,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在各业中占有突出地位,此后各段中随着气候转干,农业逐渐消退,而畜牧、射猎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朱开沟——青铜时代早期遗址发掘报告》中指出,当文化发展到第五段时,不但房址、墓葬数量明显减少且分散,而且人们使用的工具中已经出现了大量青铜工具,这些青铜工具与后来在内蒙古其它地区发现的青铜器均带有游牧经济的文化特征。
朱开沟遗址的文化信息清楚地显示了随着气候变干,草原边缘民族一步步放弃农业生产,转向畜牧业生产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没有像拉铁摩尔曾经指出的那样,由于农业民族的强大,逼迫游牧民族从自然条件较好的农耕区退向草原,也不是源起于与农耕区对立的其它环境中,草原边缘民族在由原始农业转向放牧业几乎没有发生空间区域的位移,或许几代前他们的祖先就从事着原始农耕业,到了后来他们却渐渐放弃了农耕技艺,将谋生的方式变换为射猎、畜养,而导致所有这一切转变都与气候变化有关,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当然,促使畜牧业从原始农业中分离的环境背景,并不仅仅限于气候变干一个环节。大量的研究明确指出距今3500多年前中国北方经历过一次变干且变冷的过程,随着气候变冷、变干,温性森林减少,草原扩大,那些原本在草原与农耕区的边缘地带生长的农作物,渐渐失去了生存条件,而面对环境变化牛、羊等牲畜却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6]。生活在这里的草原边缘民族失去了农业这一食物来源,自然而然将生存的依托转向畜牧业,并在越来越多依靠畜牧业的同时,不断积累动物驯养经验,从牛、羊的畜养到马的驯化,进而使驯养牲畜变得更加成熟、独立。
2.3游牧业产生
朱开沟遗址第五段发掘的青铜工具虽然带有游牧经济的文化特征,但若对遗址的全部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时朱开沟人从事的仍属于放养型的畜牧业,而不是游牧业。前文已经指出放养业与游牧业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放养业是在定居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动物饲养过程,而游牧业则完全脱离了定居生活,随阳而居,逐水草而迁。在整个朱开沟文化的发展阶段中,尽管定居农业的比重越来越低,但定居生活在遗址中却始终显示出核心作用。定居生活与畜牧业相伴的现象维持很久,直至春秋时期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畜牧业中仍含有定居、半定居的经济成分[10]。
在活动区域上游牧业与放牧业最大的不同在于空间的拓展,对于游牧业来讲,决定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不在于土地占有权,而更多地取决于迁移权,只有在随阳而迁的迁移过程中,草原民族才能不断获得丰美的水草,发展壮大。因此驯化马匹,发明控制牲畜行动、适应频繁迁徙的用具是草原边缘民族摆脱定居农业,迈向游牧生涯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中外学者就马具出现与游牧业兴起的因果关系早已形成共识。其中拉铁摩尔在论证这一问题时,就注意到草原与农耕区的边缘地带存在既非完全农耕,也非绝对游牧的草原边缘民族,随着马具的产生使这些民族脱离定居生活,放弃过渡文化最终成为真正的游牧人[11]。与这一观点相应,由朱开沟阶段代表的放养型畜牧业向游牧业转型过程中,同样离不开马具、车具的应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内蒙古宁城南山根3号石椁墓及其它墓葬中发现了成套马具,包括马衔、镳、銮、铃、节约、铜泡等,其中马衔有两种形式,一种比较罕见,两端有齿状倒刺;另一种为常见套环式。两端有齿状倒刺的马衔外侧有可以转动的环,只要马头偏离方向,倒刺便刺入嘴中,任何野马也会被驯服。南山根墓葬的年代相当于西周晚期、春秋早期,大约在公元前8世纪左右[12,13]。内蒙古考古队在鄂尔多斯地区墓葬中也多次发现马衔、节约、马镳、轴头等马具、车具,经研究证明,这些马具、车具的所属时代早于公元前6世纪[10]。有了马具,有了骑马术,才有了真正的骑马民族。内蒙西杭锦旗桃红巴拉遗址是一处时代相当于公元前665~590年的典型匈奴墓葬,墓内已没有殉猪、殉鸡以及任何表明从事农耕的遗留物,而是以数量可观的殉马、牛、羊的头、蹄为主,显然
马、牛、羊牲畜是当时主要的财富与生活来源[14]。如果说马具的产生是草原民族脱离定居生活,走向游牧化的标志,那么至少早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二百多年前,以匈奴人为主的北方游牧民族已经形成。在以后的二百年中随着匈奴等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成长壮大,逐渐与中原诸农业国构成文化、生产方式以及活动区域的分异,至公元前4世纪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正是在空间上明确这一区域分异的标志。
2.4匈奴等北方草原民族的空间扩展
匈奴既是典型的北方草原民族,也是最早见于文献的游牧民族之一。自70年代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在鄂尔多斯地区开展考古工作,相继发现大量极具特点的青铜器,这些被称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珍贵文物经考古学界研究,认为是以匈奴为主体的中国北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与游牧业伴生的文化。这批青铜器不但反映了匈奴人的游牧生活方式与文化内涵,而且也揭示了这一草原民族的起源历程。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属于起源于鄂尔多斯以及临近地区的土著文化,其早期往往与商式铜器伴出,以后不断向东、向北扩展。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鄂尔多斯青铜器分布范围很广,并在不同时期形成各自的分布中心。其中:相当于商代晚期的多分布于鄂尔多斯、山西吕梁地区以及陕西北部。相当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相继在鄂尔多斯,北京昌平、延庆,河北平泉,内蒙古赤峰、宁城等地发现,并在外贝加尔出土了相似的器物。相当于春秋末至战国时期的主要发现于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宁夏固原和河北北部。其中仍以鄂尔多斯地区发现为最多,向北在蒙古以及西伯利亚也有类似发现。相当于两汉时期的除鄂尔多斯外,蒙古境内诺颜乌拉、海尔罕山、色楞布贝勒赫、呼尼河等地以及俄罗斯境内叶尼塞河左岸、科伊巴尔草原都有一定数量器物发现[10]。
上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分布中心的变化,既证明了朱开沟所在地——鄂尔多斯地区与匈奴等游牧民族的渊源关系,也清楚地显示了匈奴人的空间发展历程与气候变迁的对应变化。在匈奴历史早期,即相当于商代晚期至春秋时期,具有游牧文化特征的民族从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以及山陕等地开始向塞外延伸,这一点可以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分布区多与夏家店上层文化区吻合得到证实。这一时期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农耕区尚处于岛状分布状态,农耕区之间还存有大片未开发地带,这里或保持着原始自然风貌,或成为非农耕民族的活动区域,这一切都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穿插式出现在山陕一带构成了背景条件。大约距今3500多年前中国北方气候开始转冷,气候变迁不但促进畜牧业进一步从农业中分化出来,而且也使塞外辽河流域具有农耕文化特征的夏家店下层文化转向含有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夏家店上层文化,与此同时以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为标志的草原民族也进入了辽河流域以及毗邻地区。当历史进入战国时期,随着以匈奴为主的北方草原民族逐渐强大,农耕民族与草原民族之间的对立日趋明显,农耕民族在作出“胡服骑射”的应对性措施的同时,也在双方的交接地带修筑了防御性工程——长城,在长城的制约下匈奴等游牧民族南下活动受到限制,故这一时期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多呈现沿长城一线分布的特征。秦至两汉是匈奴人壮大的时期,这时匈奴人不但建立了王庭,而且依凭马上优势将自己的势力从漠南伸向漠北,直抵西伯利亚的旷野之中。
2.5中国北方畜牧业与欧亚草原文化的同步性
畜牧业的产生地不仅限于中国北方草原,整个欧亚草原现已发现多种典型畜牧文化类型。这些畜牧文化虽然显示了各自区域性的文化特征,但在发生时间上却表现出极大的同步性。与朱开沟文化晚期、夏家店上层文化时代相近,欧亚草原除长城沿线及以北地区的鄂尔多斯青铜器外,黑海北岸的斯基泰文化、咸海沿岸、谢米列奇耶和天山地区的萨基文化、叶尼塞河中游米奴辛斯克盆地的塔加尔文化、图瓦的乌尤克文化、阿尔泰的巴泽雷克文化、蒙古西部的乌兰固文化、蒙古东部和外贝加尔的石板墓文化等都是典型的畜牧文化。这些典型的畜牧文化几乎出现在同一时期,从欧亚草原的中部一直延伸到中国长城沿线,构成世界上连续性最长的文化景观。能够在如此广大的范围内,驱动欧亚草原上不同地带的人们同时脱离定居农业生活,走向草原与畜群相伴,其促动因素不应仅来自于人类活动本身,全球变化是其最主要的驱动力。目前已有的科学研究成果证明,全新世温暖期结束之后,气候转冷、转干的地区不仅限于中国北方,在气候变迁的共同背景下,欧亚草原不同地区的人们作出了共同的选择,放弃原始农业,融入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15]。
3结语
畜牧业作为人类的生产方式之一,它的起源不但取决于人类生产自身的发展,而且深受环境变化的影响[16]。距今3500多年前随着气候变冷、变干,萌生于农业生产内部的放养业逐渐脱离农业生产,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游牧业。游牧业一旦兴起之后,就在中国人文地理区域分异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与包括渔猎、采集、放养型畜牧业等非农耕生产部门并存,构成北方草原与森林草原地带的基本文化景观。
【参考文献】
[1]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岱海考古——老虎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60~377.
[2][日]江上波夫.骑马民族国家.张承志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3~6.
[3]OwenLattimore.InnerAsianFrontiersofChina.NewYork:AmericanGeographicalSoctety,
[4]CarlSauer.AgriculturalOriginsandDispersals.NewYork:AmericanGeographicalSociety,[5][法]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蓝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4~48.
[6]文物考古所.朱开沟——青铜时代早期遗址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278~295.
[7]史培军,王静爱,等.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带环境考古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1993,(1-2):168~171.
[8]史培军.地理环境演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鄂尔多斯地区晚第四纪以来地理环境演变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118~123.
[9]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迁.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4~27.
[10]田广金,郭素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227~305.
[11]OwenLattimore.InnerAsianFrontiersofChina.NewYork:AmericanGeographicalSociety.[1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宁城南山根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5,(1):117~140.
[13]翟德芳.试论夏家店上层文化的青铜器.见: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4.296~316.
[14l田广金.桃红巴拉的匈奴墓.考古学报,1976,(1):131~143.
1.1养殖资金的严重缺乏,资金投入太少。目前,九龙乡很多农民对奶牛、肉牛以及小尾寒羊的养殖愿望非常迫切,而一些已经具有一定养殖经验的农户想扩大养殖规模,加大养殖投入,但由于资金短缺,扩大养殖的愿望一直没能得以实现。而每年信用社发放的支农贷款期仅为10个月,没有畜牧业专项贷款。这也给养殖发展投入造成了不小的阻力。
1.2科学饲养水平不高。在我们的九龙乡,传统方法饲养畜禽现象的习惯,也很常见。每个阶段的养殖,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不按牲畜和家禽饲料的需求,而是有什么就喂养什么。几乎没有利用生物技术来降低成本、提高禽畜的质量。粗放性的经营,严重制约了养殖也的大规模发展,而一些新品种的引进,升级品种不及时,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经济利益。
1.3土地的短缺,发展畜牧业的硬件环境亟待改善。目前,土地已成为一个瓶颈制约我县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可用的土地面积非常少,即便有的话也是土地用途的手续过于繁琐,冗长的审批流程,使之难以扩大,限制了动物养殖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加快乡镇畜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2.1从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到提高畜牧养殖技术培训的力度。首先是政府部门要经常组织技术人员到乡镇研讨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养殖技术水平;带领和组织养殖大户代表,到农户家中进行经验介绍,以身边的鲜活实例引导农户,提升农户的养殖热情。其次是充分发挥本县城职业中专、劳动培训基地、广播电视的作用,积极开展“阳光工程”培训,让养殖户学会1~2门技术。三是请专家分析了畜牧产业的发展趋势,传授知识,增强信心,开阔视野,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2.2要特别重视畜牧业基地建设,力争畜牧业专业化,规模化经营。畜牧业的发展靠科学技术,而良种繁育技术是畜牧数量发展扩大的基础技术。内蒙古突泉县在奶牛养殖技术已经实现了冷冻生产。但是生猪、绵羊等良种繁育还处于较低水平,亟待提高。要想提高繁育技术水平,还需要政府引导和建立一个基层冷冻站,推广实用技术,提高提高养殖繁育水平。在示范作用调强,技术调新,规模调大上还要下功夫。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含量高的示范基地,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基极驱动的农民。另外,以市场为导向,在效益提高、品种调优上努力,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业,让农民在短时间内得到更高的利润。
2.3发展畜牧业龙头企业。畜牧业产业化的日益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龙头企业来带动,所以要注重加强畜牧业龙头企业建设,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革和扩大,加速发展养殖龙头企业,以企带户,让农民真正看到了畜牧业经济利益的前景,最大限度地提高畜牧养殖农民的积极性。在突泉县九龙乡有一个有利的条件,充分利用乡镇和自然优势,引进了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扩大畜牧企业集团的规模。探索龙头企业带动养殖户的有效组织形式,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共同抵御市场风险。
2.4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对疫情的预防和服务体系,县,乡(镇),村三级防疫网络系统的控制,完善动物疫情动物疫病控制体系,并提出和信息管理系统,制定大疫情预防计划预案,提高快速反应和动物疫病的控制能力。其次,要完善信息网络体系和管理体系,直接提供畜牧业市场供需个前景预测服务。通过信息网络提供定期和畜牧业生产信息的各方面的情况,及时调整生产、稳定价格、降低风险。
2.5增加对畜牧业的资金投入。1、资金的投入是当前制约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要解决畜牧业发展资金的瓶颈问题,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用好农村小额贷款政策。2、我们必须采取的招商引资的方式,在外力的帮助下,发展我乡镇畜牧业。3、我们需要使用民间组织或协会,协调资金用于畜牧业生产,由政府主导,组织成立了一个有志之士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形成投资多元化,应对市场价格的波动,最大限度的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1.1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畜牧业属于劳动
密集型行业,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高,但又不像种植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存在季节性差异,因此能够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容量。从产业链角度看,畜牧业的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强,可以带动饲料工业、畜产品加工业、皮革制品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1.2增加农民收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畜牧业是增加农民收益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畜牧业的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研究表明,畜牧业对农村家庭收入增长速度的贡献率已达到30%以上。在畜牧业发达的地区,农民纯收益的增长速度也比其他地区快。畜牧业的发展扩展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空间,带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繁荣了农村经济。
1.3利于发展循环经济,成为链接畜牧上下游产业的纽带
畜牧业在循环经济和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运作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是链接畜牧上下游产业之间的中间纽带。对于畜牧产业链上游区的饲草饲料产业而言,它能够有效利用种植业的副产品,如桔梗等农作物可用作动物饲料,降低了农民的饲料投入,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对于下游产业而言,畜牧业为许多新型能源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例如畜牧生产产生的粪便可以制成农家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降低农民的种田成本。还可为新型能源沼气等的生产提供物质保障,新能源的利用解决了部分农民的燃料问题,减轻了环境污染的程度。
1.4满足人们消费需求,改善膳食结构
人们通过饲养动物,利用畜牧业的生产能力,既可获得肉、蛋、奶等食用畜产品,还可获取皮、毛、绒等动物性产品。畜牧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优质的畜禽产品,满足了生活需求,改善了传统的膳食结构,同时确保食物安全。畜产品中还含有人类所需的主要动物蛋白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有利于均衡饮食,提高身体素质。
2影响畜牧业经济效益的因素
2.1经济效益低下,市场信息不对称
畜牧业经济效益状况决定了其发展状况。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存在着生产投入大、畜产品产出少、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不稳定等问题。同时饲养一些大牲畜的周期比较长,见效慢,在生产过程中还会受到许多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这极大的挫伤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农户不能有效的获取信息,当市场形势看好、畜牧业效益提高时,农户就会盲目跟风、扩大生产;当效益下降时,农户又会减少生产,从而造成畜产品供需的不平衡和价格的不稳定,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2.2畜牧业生产分散落后,规模小
我国畜牧业生产大多采用小规模、散养式经营,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势整合形成规模经济,难以引进推广高新技术和提高管理水平,难以实行市场监管和保障食品安全。同时小规模生产,农户在市场信息的获得、决策供给、销售议价、抵御市场风险等方面处于明显劣势地位,不利于保障农户的利益。
2.3科技水平不高,生产力水平低
畜牧业生产科技水平低,生产力落后,严重制约了其经济效益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畜禽的优质品种少,产品品种单一,没有健全的良繁体系。第二是科技成果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转化率低。第三是养殖场的基础设施落后,缺少现代化的养殖场。第四是在疫病防治方面,缺乏专有技术人员的指导。在生产养殖环节,缺乏有文化懂技术的劳动力资源。第五受加工、检疫、冷冻、运输等环节的影响,畜产品的保鲜、保活水平低。2.4产业链条不完善,与龙头企业的衔接不够紧密畜牧业的产业链发展不完善,畜产品主要以原料和初级产品的形式在市场上流通,从事畜产品精深加工的企业少,与畜牧业相关联的皮毛加工、新型能源等产业发展也相对滞后,不利于提升畜产品的附加值,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畜牧业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畜产品与从事肉奶食品加工的龙头企业衔接不够紧密,没有发挥企业对畜牧业的带动作用。
3对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为了迎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巩固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我国应秉承可持续发展宗旨,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加强政府的调控与指导,依靠科技进步,促使畜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3.1增强政府对畜牧业的宏观调控与指导
市场经济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其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点。为了弥补市场的缺陷,政府对畜牧业的调控与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布局,统筹规划。政府应依照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实现畜牧业的长足健康发展。加强行业信息引导,及时市场信息。建立高效专业的信息网络平台,健全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加强疫病防控预警分析,让信息资源更好的为我们服务。特别要指导农户合理安排生产,减小市场盲目性的危害,增强畜牧业抵御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技术指导,加大培训投入。给予农户技术上的支持,安排专项人员指导生产。同时给农户提供有关基础生产技术、规模化、工厂化养殖的培训,提升农户的职业技能。坚持优惠性政策支持,给予适度的财政补贴。例如购买良种补贴、规模化养殖场改造补贴、亏损补贴、环境保护补贴等。当政府干预畜产品市场,对畜产品的价格实行保护政策时,会降低生产成本,引导畜产品市场形成相对平衡的供需结构,稳定产品价格。建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吸引龙头企业。支持和引导一些小规模养殖户建立专业合作社,可以提高畜牧业的组织化程度,实现资源共享。而龙头企业的生产规模大、标准化经营水平高、管理水平先进。吸引伊利、蒙牛、双汇等这样的龙头集团,可有效带动畜牧业的标准化经营,推动整个行业的现代化水平,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3.2实行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经营
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一种趋势。推行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可以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发挥资本和技术优势,提高劳动生产率。推行专业化,利于充分发挥各地自然、经济、社会等条件的优势,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这样的分工协作,可以使饲养者提供数量更多、品种更全、质量更高的畜产品,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与国际生产标准和市场要求相接轨。商品化指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体系,让畜牧业经济活动在价值、供求、竞争三大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3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化畜牧业
加强新技术研发,推广各种先进的技术,重视遗传基因、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手段在畜牧产业的运用,提高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率。采取科学有效的良种选育方式,形成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培育出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高质高产新品种,提高牲畜的生产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和完善原种场基地,确保良种纯度。改善目前畜禽落后的饲养方式及简陋的条件,利用机械化的工具和适应畜禽生活要求的现代化养殖场来武装畜牧业。不仅在蓄产品的收购、加工、运输、贮藏等环节实现全面的现代化,而且在饲养的各个环节如饲料加工、喂食饮水、粪便清除、疾病防治等方面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水平和经营效率。加强疫病防控力度,加大动物防疫的科研投入,推进新型高效兽药和疫苗的研发和推广,加强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建设等,做好日常监测工作。
4结语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爆发了禽流感、猪链球菌病、口蹄疫和炭疽等疫病,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我国也没能例外。这一系列疫病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消极影响,疫情一旦发生,人们立刻拒绝使用相关畜产品,导致畜产品价格暴跌,给畜牧业带来巨大损失,严重阻碍了我国畜牧业经济的发展。
2完善畜产品安全管理监督机制,发展绿色畜牧经济的对策
2.1完善食品安全检验监管机制,提高我国畜禽产品出口质量
我国检验检疫部门应及时制定出与国际接轨的畜产品监督检验及检疫的标准和管理制度,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及职能部门交叉,尤其要加大对畜禽养殖场、饲料生产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等食品安全隐患多、环境污染大的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确保畜产品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实现安全生产,以有效提高畜产品质量,为我国生产绿色畜产品提供条件。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积极加大监督检查畜产品安全的力度,针对各级检验及检疫部门实施畜产品检查质量认证,促使监督检查机构的权威性得到保障。此外,各级检验及检疫部门要及时配备相关仪器设备,努力提升监督管理能力,改进畜产品检验手段。
2.2加强动物疫病检验工作,使畜禽产品的卫生安全得到保障
畜禽产品包括屠宰、加工以及冷藏、包装运输等一系列环节,而屠宰场通常都建在比较偏僻的地方,多选在深夜进行畜禽产品加工,所以各级动物检疫机构不仅要加强检疫监督各个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力度,还要重点针对屠宰场和加工作坊等进行监督检查,严禁委托他人检查,更不能漏检漏查。同时,动物检疫机构要随机抽查畜禽产品,并定期复检,加强检验检疫畜禽产品流通环节,尤其要加大对出口畜产品的检疫力度。此外,动物检验检疫机构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本着对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负责任的精神,通过组织宣传教育活动的方式提高检疫人员思想素质及业务能力、执法力度,督促他们全力搞好检疫监督工作,提高检疫队伍的战斗力,为畜牧经济的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2.3加大建设生态养殖场的力度,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绿色畜牧经济
绿色食品的源头是畜禽生产净化,因而我国要加强建设绿色畜牧产品生产体系,提高畜禽生产力,加大建设生态养殖场的力度,形成绿色畜牧产业链,进一步发展绿色畜牧经济。首先,对畜禽养殖场实行标准化生产管理,严格以农业部食品生产无公害、零药物使用等准则为依据完成畜禽产品生产,统一落实无公害食品标准化管理制度。其一,建设畜禽饲养绿色基地,全程控制畜禽饲养,实施科学化管理措施;畜禽饲料必须要经过检验,确认符合标准之后才能投入使用,确保畜产品无残留、无污染和无公害,达到国家饲料卫生标准。其二,在中小型饲养场实行休药期生产,具体是指在宰杀畜禽前的一段时间里,所有药物及添加剂等都要停止使用;对于各项环境指标都没有问题的区域实行自然放养,加强监督和控制,鼓励人们规模化生产安全、绿色的畜禽产品。其三,行业的各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畜禽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督和指导,培训高素质、高技能的生产人员,督促他们掌握先进的绿色畜禽产品生产技术和技能,确保食品生产能够在统一的无公害标准下进行。其次,相关部门要加大查处使用违禁药物的力度,严厉打击违禁药物及高残留畜禽产品生产,尽量降低药品的使用量,促使动物疫情得到严格控制。同时,养殖场要加强卫生管理工作,为动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尽量降低它们感染病毒和细菌的机会,从而有效切断动物疫病的传播途径,确保畜禽能够健康成长。饲养动物使用的药物务必是绿色的兽药,要保持没有药物残留和无污染。另外,各级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将监督管理机制、措施等落到实处,严厉查处并打击各种违规违法行为,为畜禽产品的绿色生产提供保障。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