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10 02:09:3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骨干教师培训计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国培计划 服务与管理 小学数学 骨干教师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0-0157-03
“国培计划”是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简称,是教育部、财政部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要求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它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同时,引导地方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贵州省小学数学特岗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是由贵州师范学院2013年承担的“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之一,培训类型属于为期10天的短期培训。由来自贵州省不同州(市)的特岗骨干教师学员组成一个班级,班级成员相处时间短、年龄差距较大、教龄长短不一、学历和职称结构层次不同,这给班级服务与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国培班不同于大学生或者中学生组成的班级,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班级成员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很强的获取知识的意愿,并且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同时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第二,班级成员在工作单位都是比较优秀的教师,来到我校参加培训却是作为学生,如何把握教师与学生的双重身份对参训学员来说有难度。鉴于此种情况,班级服务与管理者与学员之间的交流及管理的方式将影响整个培训的效果。如何有效地进行班级服务与管理,推动学员之间进行积极的教学经验交流,将是值得班级服务与管理者深入研究的课题。
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在培训中承担班级服务与管理工作,事实上,班级管理者更应该是一个为培训班级提供优质服务的服务者,服务学员,服务上课专家,同时是学员与专家之间的桥梁。依据贵州省小学数学特岗骨干教师的特点,结合自己近四年国培班服务与管理的工作经历,我个人觉得应该从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三个阶段去把握班级服务与管理工作。
一 培训前的服务与管理
培训前的服务与管理是做好培训工作的前提。在学员没有来学校报到前,作为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应参与到学员培训需求调查中,通过问卷调查或者实地走访的方式,准确了解学员的实际需求,包括所要培训的内容、对培训班的服务与管理及培训时生活上的要求,为培训课程的设置提供依据,为培训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应提前了解学员的情况,越详细越好,至少要包括其所属民族、所学专业、现在工作单位所承担教学的年级、在学校所担任的职务及特长等。及时传递培训的相关文件与动态,提醒学员报到时携带相关材料与证件。最好能按照培训的季节,给出温馨提示。尽量为学员做好培训前的服务工作,让学员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
二 培训中的服务与管理
培训时的服务与管理是整个班级服务与管理最核心的部分。班级服务与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将影响整个培训的效果。因此,作为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应尽心尽力为全体参训学员服务,做好后勤保证,让学员在学习期间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更新观念,同时生活过得愉快而充实。依据班级服务与管理的相关理论,结合自己承
担国培班主任的工作经历,我个人觉得对于培训时的班级服务与管理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报到时,应该让学员进一步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在学员报到时,班级服务与管理者(班主任)应面带微笑,耐心介绍报到程序,介绍第二天的安排,提醒学员熟悉校园环境。并利用此机会进一步了解每位学员的详细情况,关注学员报到时的表现,为后期组建班委物色好人选。在学员来学校报到的当晚,项目领导及班主任应该走访学员宿舍,与学员交流,了解学员对学校的第一印象及对培训安排的意见。同时也显示出学校领导对项目的重视、对学员的关心,让学员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
第二,适当开展“破冰”活动是学员相互认识和初步了解的有效方式。组建班委,形成小团队是培训所必需的。由于参训学员来自不同的地方,彼此不认识,非常陌生。陌生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人与人越陌生,心理距离就越大。有了心理距离,彼此之间的沟通将会非常困难。因此,短期骨干教师培训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学员之间多交流,可以谈教学经验与困惑,也可以谈个人爱好等。为了尽快缩短学员之间的心理距离,畅所欲言地交流教学经验,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必须开展一次“破冰”活动。破冰,顾名思义就是打破厚厚的冰层。“冰”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相互之间不愿意交流,从而形成一层不易融化的坚冰。而“破冰”就是通过一些特殊的活动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把本来比较陌生的学员变成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的伙伴,甚至是一生的朋友。这层冰只能先从内部慢慢融化,不能通过外部方式强行打破。破冰的方法就是通过活动。当然,用来“破冰”的活动非常丰富,这需要根据参训学员的特点来进行选择。破冰活动不仅仅是一场游戏,更是一次契机,一次融合,一次心灵之旅。本次参加小学数学特岗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教师年龄大都在25~35岁之间,他们很乐意接受新事物,思想开放,思维敏捷。基于参训学员的实际情况,培训服务与管理者精心设计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合力吹气球,实现了从“破冰”到“融冰”的完美过渡,消除了学员们的紧张心理和陌生感。同时培养了学员的沟通配合能力,增强了小组分工合作的意识。活动准备:主持人准备每组各六张签,写上嘴巴、手(二张)、屁股、脚(二张);气球(每组三个)。具体活动规则如下:(1)分组,不限几组,但每组必须要有六人。(2)主持人请每组每人抽签。(3)首先,抽到嘴巴的必须借着抽到手的两人的帮助来把气球给吹起(抽到嘴巴的人不能用手自己吹起气球);然后,两个抽到脚的人抬起抽到屁股的人去把气球给坐破。(4)以上动作重复三次,所用时间最短者为胜者。活动结束后,主持人随机采访各小组的组员,谈谈参与活动的感想,其中有一位教师认为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让自己又过了一把学生瘾,同时通过这个活动一下子就认识了不少同行,也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
在培训过程中,由于学员人数较多,班主任不可能做到实时跟踪班级情况,在通知相关事宜时也不可能一一电话通知学员,培训时间虽然只有10天,但为了能使班级服务与管理更加高效,组建一个愿意为学员服务、团结向上的班委是很有必要的。由于学员都来自不同的地方,彼此不熟悉,而班委在培训中承担的更多是责任,需要比其他学员付出更多的劳动与心血。如何组建有责任心、团结向上的班委将是摆在班级服务与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难题。为了确定班委,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应对学员进行查、望、闻、问,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最好采用学员个人主动参选与他人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公开公平地选拔班干部。一定要在培训开始的第一天就要让学员感受到班主任对所有的参训老师都是平等的,这对后续培训工作的开展很有作用。
第三,经常走访学员宿舍,与学员建立深厚友谊。参训学员远离家乡,来到学校参加培训,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有困难时不主动向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寻求帮助,使得学员在培训时不能够集中精力参与培训,从而影响培训效果。针对此种情况,我觉得作为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应充分发挥服务功能,经常走访学员宿舍,多与学员交流,准确了解学员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让学员感受到家的温馨,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培训中,确保达到培训的目标。
第四,组织文体活动,能够增进学员彼此之间的友谊。在全体学员辛苦学习的过程中,作为班级服务与管理者,有必要为参训学员搭建文体活动的平台,这将会大大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增进他们之间的感情。同时也能让学员在辛苦学习之余有机会放松、锻炼身体。在培训即将结束的时候,组织联欢晚会,进一步增进学员之间、学员与班级服务与管理者之间的感情,让学员感受到培训机构的人性化服务与管理。同时也为培训的跟踪指导工作奠定基础。
三 培训后的服务与管理
作为培训服务与管理者,在学员培训结束后,应该与学员通过QQ、微信、邮箱、微博等方式进行联系,详细了解培训之后他们回到工作单位的工作情况,是否将培训期间所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应用于他们的实际教学中,回到工作单位后是否充分发挥了辐射作用。同时,如果学员在工作中有什么困难,可以及时与班主任进行沟通。作为班级服务与管理者,很乐意为学员服务,很乐意为他们提供帮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训的预期效果,从而提高贵州省的基础教育水平。
总之,班级服务与管理者(班主任)在培训前应尽可能多地了解每位学员的基本情况,报到时关注学员的表现,为后期组建班委物色好人选。另外,在培训的第一天,有必要开展“破冰”活动,消除学员之间的陌生感,拉近学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营造积极交流的氛围,提高班级服务与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为培训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在培训过程中,班主任应该深入走访学员宿舍,关心学员的生活、学习,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增进学员之间的友谊。培训即将结束时,班主任有必要组织本班的学员开展联欢晚会,这将会进一步加深学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班级服务与管理者之间的友谊。培训结束后,班主任还应继续与学员保持联系,帮助学员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共同为贵州省的基础教育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栋玉、张坤香、张忠玉等.“国培计划”班级的管理策略[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6):105~107
[2]龚孝华.自主参与型班级管理的基本理念[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125~128
关键词:"国培计划";农村英语骨干教师;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008-01
1 引言
农村地区基层教育条件比较艰苦,教师的教育教学心态深受影响,对外教育交流缺乏,信息相对闭塞,这些不利因素严重阻碍着农村地方的教育发展。因此,农村英语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相较城市教师来说比较薄弱。对贵州师范学院来说,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积极实施"国培计划",提高农村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已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近年来,我院外国语学院注重农村实际,培训方式侧重实践性与参与性,实现了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融合互动,在培训模式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培训成效。
2 主要培训模式
2013年,我院承担了小学英语60人,初中英语100人的置换脱产研修培训任务和小学英语150人,初中英语100人的特岗短期集中培训任务,在校国培办的领导下,在学科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经我院共同努力,项目实施顺利,培训效果良好,这主要源于我院采取了有效的培训模式。
2.1 严格管理。
为防止培训流于形式,真正落实培训工作,我院多次召开国培工作会议,统一国培小组成员的思想、把任务和责任落实到个人,分工合作。我们要求班主任认真履行职责,全程跟进,密切关注,实时反馈,关心学员;号召参训学员把握机遇,担当责任,专心听讲,认真学习。结合工作实际,我院采用三级项目管理模式。首先是分班建立在线交流平台--国培群,将项目涉及的各方加入群中,搭建互动研修平台。其次,培训进行到新阶段时,要求项目组成员总结个人工作情况,理清工作思路,及时解决培训中的突发事件。最后是定期召开例会进行工作情况的梳理,反思存在问题,明确下一步的工作任务和重心。正是严格的管理确保了我院整个培训工作高效而平稳地进行,使国培计划落到了实处。
2.2 因需施训。
为使培训能真正解决学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我院充分考虑农村学校的现实和学员的实际需求,要求学科专家和一线老师聚焦农村课堂实际,引导农村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指导他们的教学实践。如:由于条件所限,农村学校具备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只有少数,大部分老师只能采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学员反映更想听的是常态课,而不是所谓的优质课。因此,我们要求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这块培训的专家专注于常态课的案例解析,并将观摩课安排成多媒体与常态课两种,多次组织上观摩示范课的老师磨课,以确保学员听到的每一堂课有所收获。这样,既更新了学员理念,也紧密结合实际,令学员有融入感。基于理论指引、因需施训的指导思想,培训中的讲座质量得到一定保证,学员普遍表示满意。
2.3 注重实践。
根据教育部要求,结合英语学科特殊性,本阶段情境性和操作性强的模块均采用参与式实践的理念进行研修,强调"我要学"与" 从做中学",实践性课程达到60%左右。基于农村英语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英语专业素养迫切需要提升的现状,结合前期培训需求调研,课程主要包含备课、说课、观课和评课教学实践及一些英语学科的基本技能训练,如口语、语音等。根据访谈和问卷反馈,大部分学员非常欢迎此类课程,希望多增加此类课程。
3 存在问题和培训模式改进探索
3.1 学员课后反思不足。
置换项目培训中学员出现了培训时很激动、培训后很迷茫的状态。30天的密集培训,每周仅休息一天,学员普遍反映强度太大。每天充斥在大脑里的都是各种理念和实践方式,却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反思和系统梳理,变成自己的东西。我们考虑在以后的培训中,要求主持专家熟悉整个培训课程体系,清楚各个专题间的联系,引导学员在讲座开始前半个小时进行反思研讨,理清上一个专题对此专题的启示,明确针对此专题自己将会怎么做,并对比专家的做法,以帮助学员逐步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一种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3.2 学员程度参差不齐。
置换项目有初中英语学员100人,根据教育部小班培训要求,我院将其分为两个班进行小班授课。针对培训效果进行问卷调查时发现绝大部分学员表示满意,然而也有少数学员对培训专家和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经座谈,发现这源于学员层次参差不齐,学科专业素养两极分化较严重。本次培训学员中,有部分学员所在地区重视提高英语教师素质,已进行过一些相关培训,少数学员英语基本技能和教学实践能力较强,认为深受大部分学员欢迎的实践类课程对其提升帮助不大,希望多开理论性课程,从而提升专业理念,了解前沿理论。这和大部分学员要求弱化理论的反馈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并对培训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为,我院在设计培训课程时考虑的是大部分学员的需求,没有设置专门的分层培训。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考虑在以后的培训中,如果参训学员人数众多,可进行训前英语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测试,在进行某些培训课程对学员按能力进行分班,以真正达到分层培训、因需施培、培有所获的目的。
4 结语
我院外国语学院这几年实施的"国培计划"把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技能传递给了农村英语骨干教师,并在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帮助他们在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与此同时,学科专家和一线教师在培训的过程中也获得了思想和专业的提高,有利于进一步探索适合农村英语骨干教师的培训模式。"国培计划"为城乡教师距离拉近和城乡教师在不同领域获益搭建了良好平台,真正实现"双赢",推动了农村基础教育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 屈爱平,许德华. 改变农村英语教学滞后现状的几点对策[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 ( 11).
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关于申报2012年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项目的通知》(陕教师〔2012〕22号),经各单位申报、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现就下达2012年我省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项目任务和培训名额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任务和名额分配
(一)中小学教师骨干体系建设计划。
此项计划中的六项任务另文安排并通知。
(二)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计划。
1.“阳光师训”项目。
(1)“阳光师训”市、县级培训项目
培训对象:全省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
培训计划:共39000人(分市任务分配见附件1)。
培训期限:每期3天(不少于20学时)。
实施时间:2012年7月至11月。
承办单位:各市(区)教育局。
(2)“阳光师训”省级送培到县项目
培训对象:项目实施所在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
培训计划:共3500人(任务分配见附件1)。
培训期限:每期3天(不少于20学时)。
实施时间:2012年7月至9月。
承办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项目实施的具体安排由省教育厅研究确定后另行通知。
2.骨干教师省级研修项目。
(1)中小学教师培训团队省级研修
有关项目实施的具体要求,按照省教育厅《关于举办2012年中小学教师培训团队省级研修的通知》(陕教师办〔2012〕8号)执行。
(2)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
培训对象:全省中小学骨干班主任。
培训计划:共1000人(分校项目任务及分市名额分配见附件2)。
培训期限:每期7天。
实施时间: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
承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3)高中骨干教师省级研修
培训对象:全省普通高中在职骨干教师。
培训计划:共3100人(分校项目任务及分市名额分配见附件3-1、3-2、3-3)。
培训期限:每期10天。
实施时间: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
承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大学、西安文理学院、西安美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西安体育学院、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咸阳师范学院、宝鸡文理学院、渭南师范学院、陕西理工学院、安康学院、商洛学院、延安大学。
3.农村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高项目。
(1)“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主讲教师高级研修。
研修对象:经“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总协调机构认证、各市拟承担2012年核心课程项目培训教学任务的主讲教师。
研修计划:50人(分市名额分配详见附件4)。
培训期限:每期7天。
实施时间:2012年7月。
承办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2)“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核心课程学科教师培训。
培训对象:全省中小学各学科教师。
培训计划:2000人。(其中V7.2课程1500人,V10课程500人,分市名额分配详见附件4)
培训期限:每期7天。
实施时间:2011年6月至11月。
承办单位:各市教育局。
(3)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远程培训项目
培训对象:全省中小学各学科教师。
实施时间:2012年7月至12月。
承办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陕西省电教馆。
有关该项目实施的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4.特殊教育教师培训项目。
培训对象:全省特殊教育学校骨干教师。
培训计划:100人(分市名额分配见附件5)。
培训期限:每期10天。
实施时间:2012年6月至12月。
承办单位:西安特教师资培训中心。
5.民族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培训对象:全省民族中小学骨干教师。
培训计划:50人(分市名额分配见附件5)。
培训期限:每期10天。
实施时间: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
承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三)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推进计划。
1.省级校本研修实验区建设项目。
建设任务:省级校本研修实验区16个。
承办单位:在2011年“校地共建”基础上,继续委托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延安大学、西安文理学院、宝鸡文理学院、咸阳师范学院、渭南师范学院、陕西理工学院、安康学院、商洛学院、榆林学院、宝鸡教育学院做好13个校本研修实验区建设,委托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建设3个直属实验区。
2.市级校本研修实验区建设项目。
建设任务:市级校本研修实验区20个。
承办单位:各市(区)教育局。其中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榆林市、延安市、汉中市、安康市和商洛市各2个,杨凌示范区和铜川市各1个。
3.小学校本研修引领者研修项目。
培训对象:承担小学校本研修引领和指导工作的各市、县级教研机构、培训机构和小学教师。
培训计划:500人(分市名额分配见附件6)。
培训期限:每期7天。
实施时间:2012年4月至11月。
承办单位: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4.高中阶段校本研修引领者研修项目。
培训对象:承担普通高中校本研修引领和指导工作的各学科教研组长或优秀教师。
培训计划:450人(分校项目任务及分市名额分配见附件7)。
培训期限:每期10天。
实施时间: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
承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二、有关事项
(一)请各市(区)教育局结合本地实际,根据附件1—附件7所列名额,严格掌握条件,认真做好培训对象的遴选推荐工作。要按照各承办单位的培训通知,分项目、分学科、分期次落实培训对象,名额到校、通知到人。务必在培训开班前10天将填好的《推荐对象信息一览表》(详见附件8)以电子邮件或传真方式发送到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和有关培训院校,并督促教师按时足额参加培训。省项目执行办公室将对各市(区)参训学员报到情况适时进行通报。
(二)各项目承办单位在接到项目任务后,根据培训任务和要求,应尽快研究确定项目实施时间,拟定开班通知和学员报到通知书,及时发送至各市(区)教育局,同时报送省项目执行办公室备案。要根据省评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培训方案,从课程安排、专家队伍、培训资源、教学设施、后勤服务等各方面积极筹备,并在开班前10前将最终确定的培训实施方案上报省项目执行办公室。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精心组织、认真实施,高质量完成项目培训任务。
(三)各市(区)教育局和项目承办单位要高度重视省级培训项目的实施工作,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落实项目责任,严格按照《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做好项目管理工作,确保培训质量。省教育厅将适时组织专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全面提高培训能力和培训水平。
一、目标任务
以校长、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落实五年一个周期的校长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完成不少于6000人的年度培训计划,努力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队伍。
二、培训项目及内容
1、校本研修专家和引领者培训。按照省教育厅及市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实施方案,今年重点进行市、县(区)两级校本研修“专家”团队和“引领者”培训,培育校本研修指导专家和骨干队伍。计划分两个层次进行培训:7月下旬选派50名校本研修骨干外出培训,培训周期10天,培养市级校本研修专家团队;8月上旬邀请专家来培训校本研修业务骨干300人,培训周期10天,培养县区和学校校本研修指导专家队伍。
2、初、高中骨干教师业务提升培训。7月下旬邀请中考、高考学科专家名师(英语学科除外)来延进行骨干教师业务提升培训,计划培训640人(高中8个学科320人、初中6个学科320人),培训周期10天。
3、初、高中管理人员高级研修培训。7-8月组织各县区及直属中学管理人员(包括教学主任、副校长、校长)分两批共60人外出参加高级研修培训,培训周期30天。
4、骨干校长、园长挂职培训。与西安高新区教育理事会合作,进行校长园长挂职培训,第一期3月份选派8人(高中、初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各2人),培训周期5个月。第二期10月份选派8人,培训周期5个月。
5、班主任业务提升培训。为全面提升全市班主任队伍综合素质和班主任工作能力水平,8月中旬邀请专家团队来,组织举办一期班主任培训班,计划培训200人,培训周期7天。
6、中小学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培训。7月下旬在组织全市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教师200人,开展骨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培训周期15天。
7、现代教育技术骨干培训。为全面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计划选择中心小学以上学校100所,每校1名电教管理人员或学科骨干教师,共100人,6月和10月分两期外出培训,每期50人,培训周期30天。
8、“名师大篷车”送培到县。按照省教育厅“名师大篷车”行动计划要求,组织开展市级“名师大篷车”送培到县活动,缓解基层学校选派教师参加外出培训过程中工学矛盾突出和经费不足难题。10月份从市级名师专家库抽调中小学33个学科(高中12个学科、初中12个学科、小学9个学科)共100人(名师、省级教学能手、教科研专家),选定3个县(区)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每县(区)3天,培训教师5000人。
三、组织实施
1、市级校长(园长)及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由市教育局组织实施,具体由继续教育科牵头负责,规划与资金科、基础教育科和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电大、市教育信息网络中心等相关单位配合实施。
本学年度,随着分园的投入使用,我园的教师队伍越来越壮大,越来越年轻化,同时专业程度也遭到稀释。幼儿的发展依托的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保障本园幼儿健康全面的良好发展,特制定以下教师培训计划:
一、全面培训
当前形势下,幼教发展迅猛。随着省教育厅有关课程游戏化建设的通知下发,以及本市教育局学前办对课程游戏化建设的高度重视,教师们更新观念,学习课程游戏化建设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并将它应用于实际教育教学中,是幼儿园教师最为重要的任务。为了让全体教师都能够参与到课程游戏化建设中,本园将以“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让教师全方位接触和了解课程游戏化建设。
1.走出去
与兄弟园所结对,浸润式学习了解各园的课程游戏化建设。一方面我们借助幼教共同体和学前教育学科中心组的力量,安排教师进入各组学习,并为老师们多方联系,让他们近距离的观察了解这些幼儿园的游戏与课程建设,不定期的安排教师到各园现场进行观摩学习。另一方面我们也安排本年度分园新进教师在本部班级跟岗学习,以确保分园保教质量无缝连接。
2.请进来
尽可能的挖掘专家资源,邀请如徐州市教研室李红蕾主任、新沂市教科所杨彩娟所长、新沂市教师发展中心徐丽娜主任来幼儿园进行现场指导,与老师们零距离的研讨,对我们的教师培训工作给予专业指导。
二、分层培训
1.分层阅读
我们给刚入园的新教师,成熟型教师以及骨干教师分别挑选适合的理论书籍,在本园及分部,同时开展间周一次的专业阅读活动。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阅读共享,实现一人阅读,全园教师共同学习,充实幼教理论,提升专业素养。
2.分层锻炼
骨干教师是进行教育科研的中坚力量。我们借助本园骨干的力量,以骨干先行一步的思路,激励骨干开展班本微课程的研究,从主题的选择,网络的预设,幼儿的问题调查与游戏的开展,环境的创设等各方面,都为大家作出榜样和引领,发挥骨干的示范辐射作用。
成熟型教师也是一群必不可少的榜样,我们将不断挖掘成熟型教师在班级管理、活动组织等各方面出现的亮点和特色,为他们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通过大家的相互观摩和学习,帮助大家共同提升班级管理能力。
对于三年内的新教师,我们开展新教师观摩汇报课的活动。通过师徒结对,师傅指导徒弟上好每一次的教学活动,在共同研究中,实现师徒同思考、共成长。在汇报中表现出色的,则给予新教师展示的机会,并给师徒在考核上进行加分奖励。
三、特需特供
【关键词】国培计划;培训团队;多元化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基本技能,推动中小学教师尤其是中西部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发展,教育部和财政部于2010年联合实施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 中央政府投入大量专项基金保障“国培计划”的顺利实施。“国培计划”是一个具有国家形象的品牌,并且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首先出台实施的第一个重大项目。[1] 该项目肩负着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化的重大责任,成为我国完善教师培训事业的契机。自2010年“国培计划”实施以来,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一直影响着该项目的实施效果。
一、学校或受训教师的培训动机有所偏差
我国历次大规模的教师培训(包括“国培计划”)的实施基本上都是“自上而下”的单向活动,培训的驱动力均源于上层机构或部门。[2]而由于农村中小学师资缺乏,骨干教师本就不多的特殊原因,部分学校面教师全脱产式的培训模式,不愿派出骨干教师外出学习,遂让闲置人员顶替,甚至出现了“培训专门教师”这一类教职人员专门负责顶替各种教师培训。这和“国培计划”旨在培训骨干教师成为“种子教师”,成为学校教师均衡发展的中坚力量的初衷相悖。培训动机的偏差,很大程度上对培训质量有所影响。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繁重是普遍现象,多数教师兼任一门或多门其他科目,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得到休息便成为他们参加“国培计划”脱产培训的动机之一。加之农村教师对深层次教育教学理论和自我理论素养提升认本就欠缺,多数教师将教师培训都归于形式化的空谈。对“国培计划”本就存在不信任感和错误认识,加剧了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动机的偏差。
二、培训团队遴选资格混乱
现“国培计划”采取高校与地方政府相结合的模式,教研员多由负责培训的地方高校自行选择,虽地方高校都加强了对培训团队的遴选力度,也注重培训前期对专家团队的建设,但培训方对师资的准备不够充足,塞选培训人员没有标准化,在进行遴选时,一部分高校不得不从本校实际情况考虑,从教研员本身的工作强度均衡情况出发,增加一些不具备“国培计划”培训团队资质的人员参与的可能性。参加“国培计划”的专家团队除了由本校专家组成,也有部分兼职教师以及偶尔参与培训的教师,并且这一部分专家占整个团队的大部分,培训团队存在很大随意性。在参训过程中,培训团队也因培训教师有其他重要任务而被调动到其他岗位,派出另外的教师顶替的情况,培训团队存在机动性。随着“国培计划”大规模的开展,培训任务变得日益繁重,由教育部门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且导向性强的培训团队迫在眉睫。
三、培训课程不契合实际需求
课程是教师培训的核心要素,是实现教师培训目标的核心载体,是培训机构和培训者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培训质量的核心力量。合理设置课程是转变教师培训方式、提高教师培训工作的专业水准、实施高效培训的关键要素。合理的课程设置是指课程的内容安排符合知识论的规律,能够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主要的方法论及时展的要求与前沿。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它是培养目标在课程计划中的具体体现。[3]在实际培训中,培训课程往往因为切合了培养目标而忽略了被培训者本身的需求。培训专家普遍喜欢学科专家深入探讨学科问题,培训教师普遍关心课堂教学实际问题,两个群体立场鲜明、关注点截然不同。授课教师讲授的知识往往让被培训教师觉得乏味,缺乏“实践性”与“可操作”性。当教师发现培训脱离农村实际,对自己没有很大帮助的时候,内在的参培热情就会慢慢消失,转而采取消极或者抵制态度。[4]导致部分参与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在培训过程中“混日子”,降低了国培计划的时效性。
就以上三个问题,笔者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一、把关参训人员选拔 提高参训者培训热情
做好农村参培教师的遴选,选拔真正有培训需求的合适教师参培,是保证培训质量和维护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环节。[5]学校有关部门应该建立一套科学的选拔制度,保证参加“国培计划”培训的都是最合适最有代表性的骨干教师,达到“种子教师”的引领作用。杜绝因其他主观因素影响参训教师的质量和标准,禁止盲目“替培”。此外,可对参培教师进行训前动员,更正他们对教师培训的错误认识,引导其对教学专业理论的深层理解,激发其继续发展的意识和热情。
二、量化资质遴选标准 确保培训团队质量
虽各高校对于国培计划专家团队的遴选有所不同,但对于遴选标准可以采取量化的形式。正是因为以往的标准模棱两可,才让部分不具备资质的人员有机可乘,成为培训团队中的一员。某些负责培训的高校,甚至没有经过培训团队遴选这一环节,直接由主要负责人推荐,即可成为培训专家中的一员,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导致国培计划整体质量下降。量化的目的在于使遴选标准不再是框架式的空头标准,而具体落实到专家各方面的资质中,如可以规定“具有3年以上培训经验的”教研员参与培训,而不是“培训经验较丰富”的培训员加入团队。从国培计划主管部门来说,应当加大对于地方高校参与国培计划培训专家团队资质的审查力度。
三、大力开展实践型课程 解决教师实际需求
国培计划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培训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已解决他们的实际需求为主。调查发现,参训教师大多对实践性强的课程比较感兴趣,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有意识地加强课程的可操作性,使之更符合参训教师的内在需求和兴趣走向。为实现这个目标,应该让中小学优秀教师这一优质资源参与到课程设计中来。这些教师是在本乡本土的教学一线上成长起来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大胆创新、充满活力的对学员的专业成长具有典型示范教育意义的教师,他们有丰富而成功的实践经验,理解农村教师的特殊工作环境中的问题和困难,能够准确地把握农村教师的心理。他们的参与能使课程更能贴近农村教师的实际需求。一方面必须充分考虑参训教师的教学实情,尊重其实际需求,立足于帮助老师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课程必须达到在参训教师现有的水平上所有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旭东.论国培计划的价值[M].教师教育研究,2010(6).
[2]张二庆,王秀红.我国教师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分析---以“国培计划”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4).
[3]高闰青.“国培计划”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培训体系的构建[M].西北师大学报,2011(5).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20年)》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施人才强教工程,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整体素质,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培训目标与任务
(一)目标。面向全体教师,以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为重点,以提高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的,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使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一个层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教改科研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各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数量有较大幅度增长,名师工程取得显著效果。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
(二)任务。学校管理人员培训,有计划的选派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岗位培训,使校长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开展新一轮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提高培训,选拔优秀校长参加省、市两级高级研修活动,进一步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开展校级后备干部培训,使校长队伍后继有人、及时更新;分类组织教务主任、政教主任、总务主任以及年级组长培训,以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骨干教师培训,开展新一轮县级骨干教师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发挥其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市、县学科带头人参加省、市学科高级研修活动,开阔视野,凝炼教学经验和教育思想,为提升培养我县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行家打下基础,从而带动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教师全员培训,新一轮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全员培训的重点是“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和师德教育”。具体要求如下:新理念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质量观,进一步提高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新方法以“高效课堂”为主要载体,开展新方法的学习与研究,使每位教师掌握贯彻新理念、适应新课程、运用新技术的新的教学方法,培养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新技术以现代教育技术为重点,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广大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师德教育,创新师德教育的方法和形式,经常性开展师德主题实践活动,完善师德教育制度建设和档案建设,增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三、培训类别和内容
(一)思想素质与职业道德培训。思想素质与职业道德教育是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每个教师每年要接受不少于20学时的思想素质与职业道德教育。通过教育,使广大中小学教师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践行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使教师以良好的心态,饱满的热情,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工作,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教育学生。
(二)教师岗位培训。以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基本功培训,使教师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的提高,以适应教育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教师岗位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县教育局每年组织1次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30学时。校本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50学时。
(三)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要求所有中小学教师接受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使所有专任教师都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课程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组织信息技术教师和程教育管理员参加省、市举办的培训活动,积极选派优秀教师参加省、市的现代教育技术骨干培训。
(四)学校管理人员培训。切实加强全县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五年期间,对中小校长要进行新一轮的全员培训,对新任和拟任校长要按新的培训课程内容进行培训。选送一批办学思想明确、综合素质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办学水平高的知名校长或专家型校长,参加国家和省级高级研修班培训。继续举办教务主任、政教主任、总务主任等学校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探索年级组长培训。
(五)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训。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培训内容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科前沿知识和综合知识,学科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现代科技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实践和考察,教育科学研究等。城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年要集中研修1次,乡镇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年到城区学校研修1周以上。积极选派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参加省、市研修。
(六)班主任培训。建立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制度,将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纳入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全面提高班主任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中提出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创新性原则,针对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不同学段班级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要求设计培训内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经验交流,突出案例教学;针对中小学教师在职学习的特点,提高班主任培训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与政策法规、班级活动设计组织与班级管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经验交流与案例教学等相关专题。
(七)新任教师培训。对新任教师进行岗位适应性培训。培训时间为120学时。培训内容主要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所担任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分析,教学方法以及班主任工作等。培训每年定期举行,采取学校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培训机构集中培训等方式进行。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构。县教育局成立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局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局行政班子其他成员及股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事股。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教师培训工作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措施,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县教研师训中心具体负责教师培训工作。各学校相应成立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校长要亲自抓,要把继续教育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按要求、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1)教育培训
①岗前培训。教师岗前培训是为新任教师在上岗前或试用期内适应教育教学工作需要而设置的培训。张家口市农村小学的新任教师培训原则上由各县培训单位和教师所在学校协同负责实施。主要对教师进行教育政策法规、教师职业道德、现代教育理论、教师专业技能、教育教学科研、班主任学、心理健康教育及当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概况和前景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②岗位培训。教师岗位培训是为教师适应岗位要求而设置的培训。根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教师必须参加五年一周期,每周期高级职务教师的培训时间不少于320学时,中、初级职务教师培训时间不少于280学时。张家口市从2010年以来,组织开展了多种农村小学老师岗位培训。如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岗位提高培训、骨干教师培训、骨干班主任培训、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尽管这些培训活动都面向农村小学教师,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不少农村小学教师由于时间或者经费问题难以得到落实。③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由教育部、财政部2010年全面实施,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国培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两项内容。该项目实施以来,河北省按照文件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分别进行了河北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河北省农村中小学薄弱学科教师短期培训项目、河北省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项目、河北省农村中小学学科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河北省农村中小学培训者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河北省农村中小学学科教师远程跟进培训项目、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科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远程培训项目、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远程培训项目。由于这项培训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支持,所以这项培训从宣传到落实,效果都非常好。④省培项目。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近三年来,河北省开展了中小学骨干教师(含骨干班主任)省级培训、名师培训、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培训项目、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项、农村小学教师新课标培训项目、农村英语教师口语强化培训、中小学教师(含军事教员、教研员、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农村小学教师)素质提高短期集中培训、新教师(含特岗教师)教学技能培训、远程培训等形式多样的省级培训。同时,为实现教师个性化专业成长,坚持服务广大教师的宗旨,本着优质、高效、低成本和全面发展的原则,实施了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全员培训。
(2)张家口市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取得的成绩
在国家、社会、学校及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张家口市目前已基本形成适应农村教师培训需要的师训工作系统。特别是近三年,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搞得如火如荼,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多年的工作努力下,已经初步形成了主管市长及教育局主管副局长牵头的联席会议制度。每当教师培训大的项目要实施时,总是先召开区县主管教育副区长、教育局长参加的联席会议进行工作协调,以保证教师培训项目的顺利进行。在全市教育系统内部工作协调方面,市教育局主管副局长牵头召开有关人员会议进行协调,以保证各部门更好的协调配合,使工作效率更加令人满意。
他们了解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善于开展和组织教师进行有关继续教育教学活动;他们熟悉基础教育,每年都带着学校布置的课堂教学的任务深入小学课堂,积极参与农村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他们齐心协力,把张家口市继续教育工作做的有声有色。从张家口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实践来看,虽然已经取得一定的实效,但在未来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中,就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实效性,如何合理选取培训内容、分层次多种形式灵活组织继续教育工作,如何做好继续教育的反馈和评价等提出具体对策,还有更多的开拓和研究空间,还需要做更多的细致而微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