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23 05:46:5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电梯实训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摘 要] 微视频可以灵活表现少而精的教学内容,具体表现为:时间短,内容少而精,便于学生使用终端设备学习,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制作好微视频、使用好微视频、利用好微视频资源,对中职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的实训教学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微视频的制作和有效利用是值得我们职业教育一线教师深入研究和探索的一个课题。基于微视频的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实训教学模式可分为预习自习阶段、课堂学习探究阶段、课后复习及拓展阶段和持续学习阶段。
[关键词] 微视频;中等职业学校;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实训教学
中等职业教育以服务地方产业、培养熟练的技术工人、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要在学生具备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行业、社会提供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应用型人才。
实训教学是以项目操作实践为主、理论讲授为辅的一种教学形式。实训教学不仅体现知识的传递,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是培养学生成为熟练技工的关键环节,是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职学校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实训课程的现状
在中等职业学校,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中的电梯总成安装、电梯维护与保养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实训是深化理论的重要手段,是培养电梯安装和保养行业熟练技术工人的重要环节。电梯安装技能和维保技能是电梯安装和保养行业从业人员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行业工作的必备条件和基本功。
传统实训课程主要采用“先讲后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是教师先进行理论介绍和操作示范,然后学生进行练习巩固。一方面由于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的核心课程“电梯总成安装”“电梯保养和维修技术”在实训中是由一名或两名教师指导一个班的学生,受到空间和视觉的限制,学生很难全方位地观察、理解教师的操作要领,教师就必须进行反复的讲解和演示,这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非常辛苦,而且教学效果较差。另一方面,由于教师提供了较多的课程资源给学生选择,这些资源包括课程的教学课件、实训指导书、相关教学视频等,由于中职学生自身存在的学习能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等问题,真正能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的学生很少,这样造成资源利用率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
二、微视频在实训教学中的优势
微视频通常为短则30秒,长不超过20分钟,内容广泛、视频形态多样、可通过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的视频短片的统称。微视频可以灵活表现少而精的教学内容,具体表现为:
1.时间短,学生容易集中注意力学习,也方便学生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内容少而精,便于实训课程模块化展示,且内容可相对独立和完整,能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3.便于学生使用终端设备学习,如使用电脑、手机等随时学习,且能有良好的师生互动。
4.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兴趣、学习的掌握程度自由选择学习的对象和重点。
三、微视频在中职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中的运用
基于微视频的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实训教学模式可分为预习自习阶段、课堂学习探究阶段、课后复习及拓展阶段、持续学习阶段。以“电梯总成安装”课程中电梯层门安装这一项目为例,教师在掌握学情的前提下,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收集素材,制作微视频。
1.学生预习自习阶段
学生通过终端进行预习和自学,通过微视频的学习完成教师预设的问题,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个性化问题及时反馈至教师。学生在微视频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疑惑、提出的问题,是教师展开教学最好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很好地掌握学情,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而设计最恰当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这样不仅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2.课堂学习探究阶段
课堂学习阶段,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通过学生的讨论、相互指导及教师的引导等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来完成学生疑问的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层次、实训设备的情况布置学生的训练任务。教师既及时指导学生的操作又利用现场学生存在的问题在第一现场进行剖析,引导学生反思与讨论。个别辅导与集体讲解、小组讨论与个人评价、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积累。
3.课后复习及拓展阶段
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教师的引导完成了课堂的学习过程,教师根据学生个体的达成情况,对不同层次的个体布置拓展内容。学生在课后的复习及拓展过程中遇到了困y和疑问,可以通过微视频资源进行反复观察和思考,并能与教师及时地沟通。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作业形式,引导学生拓宽知识面,在促进学生对技能掌握和消化的同时,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激情。
4.持续学习阶段
课程学习完成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根据人类的记忆规律,学生对已学过的实训操作项目会逐渐淡忘。教师将学生个人的操作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保存下来,学生利用微视频及其相关资源可以随时温习实训内容,保持持续学习,甚至终身学习。这样,即使学生毕业工作后在不同岗位之间交替,也能利用微视频进行知识的温习。
四、总结与反思
微视频的制作及其运用一定是基于学生的认知结构、课程的特点及实训设备,教师要根据学情及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充分吸引学生的关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针对中职学生学习自主性不高的特点,要在课前、课中、课后布置难度适宜、题量适当的作业或任务,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与吸收。随着电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的微视频制作应该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修改的过程,应该在使用中通过滚动式的修改来紧跟行业技术的发展。
由于电梯品牌多、制造工艺多样、用户个性化需求多,学校在实训基地建设时不可能将众多不同品牌、不同型号、不同个性的电梯全部纳入建设的范畴,微视频的有效利用就可以弥补实习实训设备的不足,将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的不同工作环境、特殊工作要求通过微视频的方式加以呈现,这极大地开扩了学生的眼界,有利于学生的就业。
微视频在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实训教学中的运用不仅体现在以上几个方面,更为学生就业提供直接的能力证明。例如:将学生在层门安装过程中的操作视频进行录制,典型错误进行归纳并在视频上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教学后的学习。将学生的正确操作过程进行录制,用于评定学生课程成绩的同时可以作为学生就业应聘的能力依据,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训练操作过程利用微视频的手段加以整理,展示给用人单位就可以成为求职时个人技能最有力的依据。
总而言之,制作好微视频、使用好微视频、利用好微视频资源,对中职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的实训教学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微视频的制作和有效利用是值得我们职业教育一线教师深入研究和探索的一个课题。
参考文献
[1]王觅,贺斌,祝智庭.微视频课程:演变、定位与应用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13,(4):88-94.
[2]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8):91-97.
[3]陈琳.中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创新特色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3):12-18.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中山 528404)
摘要: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通过岗位分析确定工作流程,根据课程培养目标设计教学项目和工作任务,建立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同时,以单元教学为案例论证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电梯保养与维修;项目化教学;工作任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6-0089-03
近年来,为了适应电梯行业的快速发展,电梯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在2007年开设了电梯维护与管理专业,并在2012年成功申报成为广东省第一批高职教育重点建设专业,在电梯专业课程和实训条件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并在项目化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电梯保养与维修”是高职院校电梯维护与管理专业的一门职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专业课程。该课程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梯维修标准和电梯各部件的保养和维修方法,具备保养和维修常见电梯的能力。该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课程实施总体思路
通过岗位分析,从岗位工作内容中提炼出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形成以项目为核心、按照工作过程构建教学内容的课程开发与教学思路。课程基本理念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体现职业教育的技能型、应用性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力求达到理论够用,技能过硬;第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整教师在教学中的定位;第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四,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改善学习效果。
岗位分析
通过走访蒂森克虏伯电梯(中山)有限公司、广东菱电电梯有限公司、三洋电梯(珠海)有限公司等电梯企业,分析珠三角地区电梯企业招聘的工作岗位和任职资格要求以及麦可思报告反馈的数据,电梯维保的主要工作岗位集中在电梯保养维修、电梯质量检验、电梯调试等方面。电梯企业对应聘人员主要的技能要求可概括为:能看懂电气图纸,能正确保养电梯,能进行常见故障的分析排除。
课程培养目标
课程培养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在对“电梯保养与维修”课程所对应工作岗位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本课程的知识目标为:掌握电梯维保的基本规程;掌握电梯维保准备工作的要求;掌握电梯保养计划的编制方法;掌握各部件保养的要求;掌握电梯典型故障的排除方法;掌握电梯维修规范GB/T18775-2002;学习50~100个专业英文单词。能力目标为:能根据电梯维保《高空作业规程》和《井道作业规程》做好电梯维保工作中的安全保护工作;能根据电梯使用情况合理制定保养计划;能根据保养要求对电梯各部件做正确保养;能正确手动盘车救人;能安全进入轿顶实施检修操作;能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故障原因;能分析故障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能根据公司要求正确填写各种维修保养记录单。素质目标为:通过电梯维修过程中的井道作业、高空作业,养成遵守安全作业规程的良好习惯,提高安全意识;在保养曳引机、导轨和层门的过程中,培养严格执行保养标准、精益求精的职业素质;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协作、集思广益、克服困难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通过轮流担当维保主管的方式,培养工作责任心和善于应对挑战的意识;通过合理制定保养计划,强化以保养为主、以维修为辅的理念和尽量减少电梯故障的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
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
以电梯维修规范为指导,以电梯维修工需要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项目,教学过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具备常见电梯保养与维修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如电梯维修工完成保养任务的工作流程是:接受保养任务保养前准备工作实施保养保养质量检验保养后的恢复填写保养记录单。基于此工作流程,在“实训基地三菱电梯保养”这个项目中设置了6项工作任务,完成这6项工作任务,可以使学生掌握三菱电梯保养的步骤和方法,具备按照保养计划正确实施保养的能力。本课程具体选取的项目和工作任务以及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
课程评价体系
为了落实课程培养目标,全面、客观地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社会能力,本课程建立了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评价形式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过程考核重点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实践成果反映出的能力水平与职业态度进行考核,考核与评价方案根据不同学习情境的能力目标,确定不同阶段的考核方式及分数权重,占成绩的60%;期末考核是完成全部学习任务后,采用笔试或答辩方式进行,占成绩的40%。
单元教学案例
在单元教学中,每个工作任务均包括“引入任务、任务实施、检查评估、知识拓展”等完整的行动过程,可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技能体系。下面结合“门锁故障分析排除”单元的教学案例予以说明。
章节及教学目标 本单元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和单元教学目标如表2所示。
教学情境 本单元设定的教学情境是中山市南区电梯实训基地三菱电梯出现故障,维保公司要求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各维保小组需要通过观察电梯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制定排除故障方案、采取正确的方法排除故障、恢复电梯正常运行、填写维修记录单。在任务完成过程中,需要各位组员通力合作、相互配合,使整个工作过程能高效有序地实施。在授课过程中,为了尽可能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设置了一些出错情境,如在测量接触器电压时没有正确选择万用表量程,进入轿顶前没有先按下急停开关,未将操作开关切换到检修运行状态。学生通过改正错误操作加深对关键知识的理解和对技能的掌握。
任务实施 (1)检查电梯故障现象。各组长带领队员检查自己所负责的电梯故障现象。队长要负责工作进度的把握和各队员的分工,各个队员要通过相互配合完成工作,锻炼学生的团队配合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各组组长要把故障现象或出现故障的过程清楚地描述出来。(2)分析故障原因。各组长组织队员讨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陈述本组讨论结果。由教师把各组陈述的结果汇总,各组再选出发生概率最大的故障原因。(3)验证故障原因。各组结合电气图纸,在控制柜中通过实际操作验证故障原因。教师观察各组的操作情况,并纠正出现的错误,如在测量接触器电压时没有正确选择万用表量程,并讲解用到的相关知识和正确的操作方法。各组结合教师讲解的内容,采取正确的步骤再次验证故障原因。(4)制定排除故障方案。各组根据确定的故障原因制定故障排除方案并提交方案初稿,经教师审核后修改、确定维修方案。(5)排除故障。各组按照制定好的故障排除方案采取正确的方法将电梯故障排除。教师观察各组的操作情况,讲解排除门锁故障的正确操作方法,各组结合教师讲解的内容采取正确的方法将故障排除。(6)恢复电梯。各组做好电梯的恢复工作,各组长交叉检查其他组的维修质量。教师观察各组的操作情况并强调恢复电梯时的注意事项。(7)填写维修记录单。各组组长安排组员填写好《电梯维修记录单》。
检查评估 首先由各组组长总结任务实施过程,讲述在完成任务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并提交本组的成果(维修好的电梯)。然后,按照预先确定好的评分标准,采取各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结合的方式综合给出每位学生的成绩。
知识拓展 根据任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补充与这次任务相关的知识点,如安装电梯门锁时要注意的问题,完成本次任务教学。
“电梯保养与维修”课程通过实施项目化教学,以工作岗位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以知识与行动的有机联系组织课程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真正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从而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也表明,进一步加强项目化教学研究,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对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适应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甄久军.基于项目化教学的《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0(8):26-28.
[3]万志坚.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32):23-26.
[4]李梅,童书琦,张学丽.工程制图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探索[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7(1):73-76.
关键词:高层;实验实训楼;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位于南宁市罗文大道东侧,相思湖北路的南侧。这里是南宁未来的大学区。整齐的规划,使新校区具备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天然条件。该实训楼为高层建筑,场地绝对标高128.85米。
学校规划总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分为一期与二期,一期主要为实训区、教学区、生活区和体育后勤区,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第一次招标总面积约23万平方米,分为A分标(实训楼及教学楼);B分标(办公楼和体育附属用房);C分标(食堂及部分宿舍楼)。其中广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单体建筑设计服务采购(A分标)总建筑面积约为12万多平方米,D-1、D-2实训楼总建筑面积:70337.47㎡。D-1、D-2实训楼由A、B、C段组成,A段为两个20层实训塔楼及2层裙房组成,面积为;B段为两栋平行布置的5层教学楼;C段为2层高的美术中心。
二、高层实验实训楼建筑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1 注意高层实验实训楼的防火事项。
为方便紧急情况下疏导人群,在设计楼道时要注意畅通。为便于人群疏散中快速撤离,要在楼道中设计照明系统或采光设施,防止发生踩踏等意外情况防火分区要合理进行。要考虑到发生火灾时,有消防措施可以应急,就要注意合理安排楼道中消防设施和疏散通道。在同一层楼中,两台消防栓的水枪要保证同时到达。
要确保消防用水量充足,保障灭火设施水压符合标准,以满足建筑物消防系统的要求。虽然设置了增压泵,但水箱设置的高度不够,只凭借水箱的消防蓄水量来灭火是毫无意义的。消防水箱的储量保持一定也是很关键的。消防储水箱水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超标蓄水不符合经济合理性,也保证不了水质。
2.2 注意高层实验实训楼的抗风情况。预测到建筑物附近的气流情况以及建筑物所发生的性状。结构不稳定破坏,疲劳破坏,
对高层实验实训楼周边气流情况要充分预测,并分析建筑物在强风状态下的形状。对高层实验实训楼来说,结构不稳定的破坏、过分变形导致的破坏,蔚蓝结构的损坏都是实训楼的潜在不利因素。所以,抗风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工程是否安全也涉及到抗风设计的合理性问题。
2.3 高层实验实训楼的电气设计。
2.3. 1 消防用电源及配电要符合标准。
高层实验实训楼的供电要求有两路不同的电力来源,在一条线路发生故障时,另一路仍然可以工作,确保实训楼的正常运行。要有两个不同地域变电站来提供电源。区域变电所和另一方自发电设备互为补充。
2.3. 2 应急照明设备要设计得当。
如果高层实训楼发生火灾,而中断正常照明设备,启动备用照片设施,叫做事故照明。实训楼要在消防电梯、疏散楼梯、配电室、变电室、电源自备室、机房墙面以及水泵房配备应急照明设备。同时要安装出口指示的标志灯和疏散照明指示灯,承担疏散通道的照明工作。
2.3. 3 合理设计电梯。
电梯最大的不利因素是噪声。设计中要考虑合理的位置,避免影响正常教学。为保障师生的出行,要依照实际情况调整最大负荷。在情况紧急时,电梯要具备安全便捷的方法撤离师生。排水设施的设计也非常重要,这关系到消防等工作。要在高于地下室的位置设计变配电站、消防泵房。
2.4 防雷击的问题。
高层实验实训楼的防雷击问题不容小觑。要通判考虑高层实训楼的设计,做好整体防雷措施,突出防雷重点,考虑多套防雷办法。将被雷震、避雷网合理安置在实训楼的顶端,以及容易遭受雷击的位置。引下线采用借助中的主钢筋,姐弟装置为整体的钢筋混凝土。避雷带可采用扁钢,分布于实训楼周围。突出建筑的金属附件或实训楼内的金属构件要接地,以避免静电产生的火花。
三、总体建筑设计规划
校园南北方向的主轴和东西方向的副轴为主题,结合生活区的辅轴形成了这个校园的规划结构,南北的主轴在北端结合地形高差及办公楼入口空间进行了处理。从中轴线的中部开始分成三个台地,每个台地有三级高差,北端也设计了三个9级台阶,把行政办公楼的大台阶下设计为半地下停车场,既突出了办公楼在校园空间中的主导气质,也满足了办公停车的功能求。同时,由南往北引入了城市水系,并完整地循环在校园中。
四、建筑设计思想
实训楼是校园的最高建筑,也是面向城市的最重要的展示面之一,实训楼的位置具有标志性。在空间上,注重分楼层的设计,实训楼是各院系学生的集中实训的重要场地,空间上要符合大跨度的设备布置的要求,在地下室与一层平台的空间处理上巧妙的运用了高差处理,使得艺术楼、实训楼与地下实训室宫廷成为了校园展示空间。实训楼每三层设有共享空间,是学生交流的重要空间,也是校园的立体化绿化空间。在设计上,还要把握如下方面:
4.1 项目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的采用都以经济合理为原则,建筑表面材料采取了,水泥纤维预制构件、新型面砖等多种材料用以突出建筑院校的特征,结构采用空心楼板,有效降低结构的高度,提高空间使用率。
4.2 项目以经济适用为原则,在沿罗文大道的城市界面采用了较为现代的立面材料及语言,以形体整体造型为主,尺度为城市造型尺度;在内部沿鲁班广场的两侧则以小尺度的建筑语言为主,追求人性化处理。
4.3 规划、设计应力求可操作性,要求既具有整体控制的刚性原则,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分期实施;又具有适应性和前瞻性,以应对以后的不确定开发需求。
五、平面、立面的建筑设计
5.1 建筑平面设计
D-1、D-2实训楼总建筑面积:70337.47㎡,其中地上部分建筑面积:61466.35㎡,地下部分建筑面积:8871.12㎡,实训楼是校园重要的是实训场地,为了满足大型设备的布置的需求,底层与群房布置为大开间的实训室,两个塔楼在一层设有各自的入口大厅便于校园内外的人流的使用,二层设有共同的入口,利用了平台来组织了人流,先集中再往两边分散,同时也利用平台来组织了艺术楼,与二层大厅的展示长廊,展示平台,把三者空间很好的整合在了一起共同成为了校园的展示区,平台上也布置了绿化是室外的公共交流空间,三层到十九层为各院系实训室,每三层设有通高的共享绿化空间。地下一层为人防机动车停车库。
5.2 建筑立面设计
立面强调了竖向感,整体感、石墙与竖向线条形成虚实对比,合理布置了各体块之间的比例关系,使得立面非常的简洁,具有现代感,在艺术楼的处理上,考虑到使用功能的特殊性,在平台侧设置了大型的展示面,使得单体建筑具有展览性建筑的特性,整体的屋面的处理使得群房与高层形成了一组校园的群体建筑。竖向的百叶的设计满足了实训楼大空间的空调室外机得摆放需求。
六、结语
实验实训楼的设计和建设为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改善了办公条件,为提高教学水平打下了坚实的物质、环境基础,将成为该地区的特色建筑之一。
参考文献:
杨时旭.浅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中国房地产业.2012年.2
徐鸿.安庆师范学院实验楼建筑设计.安徽建筑.2003.5
陈平.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要素和设计手法分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5
孙伟.高层建筑设计原理.经营管理者.2009.2
有生命诞生后的喜悦、有牙牙学语时的懵懂、有蹒跚学步中的艰辛、更有成长期的叛逆和傲气。年实训基地物业管理处犹如生命演化的进程。
实训基地物业管理人自己深知只有加强学习和不断探索才是实训基地物业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硬道理;也只有不断的总结提高和剔除糟粕才能鼎立于不败之地。
年实训基地物业管理工作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当然。离不开延吉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领导的莅临指导,更离不开基地广大业主的包容和理解。
实训基地物业管理处将年物业管理工作向各级领导和业主作总结汇报:值此岁末。
一、物业管理处认真组织竣工预验收交接工作、严格规范二次装修管理、全面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着力疏通内部管理流程。
一)认真做好竣工预验收交接工作。预验收工作由职培中心统一领导,杨浦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参与,上海现代咨询有限公司组织实施。其中上海第七建筑有限公司提供工程建设全部竣工图纸、实物;上海建科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提供全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证明;上海第一测量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提供工程审价咨询意见;上海房屋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工程设计资料;处接受职培中心的委托对工程建设全部竣工图纸、实物进行交接、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使用功能完好程度进行交接查验。自月日起我处抽调多方资深工程技术力量,共108人(次)分10批(项)按照6大建筑单元(以土建为主)各建筑单元按系统的建筑项目划分(以安装为主)进行预验收查验;严格按照预验收交接准备工作的要求对预验收的条件、需核检的资料、技术资料等进行逐项查验;严格参照竣工验收规范和标准对预验收交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办法及复验安排,督促施工总包方及时处置、解决问题。截至目前共向施工总包方提出整改意见共300余项,督促施工总包方已完成需要整改项目200项,竣工预验收交接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二)建立二次装修管理制度。纵观各类物业存在上下单元渗漏、外立面破坏、楼宇结构受损、房屋功能改变等不一而足的问题,无不是因为前期二次装修工程的施工不按照制度进行埋下隐患,从而造成了后期物业管理工作的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为此实训基地物业管理处在二次装修管理工作方面,重点加强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所有二次装修申请必须按规定提交图纸资料,一是从严把好二次装修申请审批关,建立完善的二次装修管理档案。并提供区域消防审批文件,对装修申请中的关于外立面及室内结构方面从严审核并给出审批意见与建议;二是严格把握二次装修重点工作,对单元区域二次装修的"消防测试""重点部位防水""水电管路走向""自用设施设备安装"等问题作出明确的指引,让业主与二次装修单位提前知悉各项管理规定与要求,为后期的管理工作做好准备;三是建立二次装修巡查签到制度,安排各部门按规定对二次装修单元区域开展巡检工作,对消防管理、违章装修、防水工程等重点内容按部门分工开展巡检督查工作,将违章装修现象消除于萌芽状态;四是定期组织二次装修业主和施工单位召开二次装修专项会议,对检查存在未符合管理规定要求的违规现象,会上限定作出整改,并按计划实施复检工作,此项工作得到大部份业主的肯定;五是根据二次装修工作的安排需要,管理处设立二次装修专员岗位,制订装修巡检专项负责制度,委托装修专员协调各个部门组织实施,经过相关培训及各项准备工作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三)认真做好员工培训工作。并持之以恒的作为一项长期性、实效性的任务来抓。管理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综合公司的培训日程安排制定培训计划、研究培训方法、确定培训内容及分类,并对全体员工进行素质大摸底,确切掌握员工当前素质存在薄弱环节,有序地进行常规性培训之外有目标性地选择分类方法对各类员工进行强化和专项素质教育。物业管理处项目经理为员工培训第一责任人,负责员工培训的组织实施、培训的监督管理、培训的效果评估。截止目前物业管理处修订培训教材24套、培训课时88小时、各部门分类再培训累计课时240小时、员工培训率100﹪、培训合格率95﹪、培训淘汰率5﹪。通过一系列培训制度的实施,全体员工的素质稳步提高,服务意识明显增强,业主满意度渐渐提升。
四)着力疏通管理处内部管理流程。提高凝聚力。
二、管理处下属各部门四维合
一)客户服务
也是业主和物业管理服务合同内容的中枢站和联络处,客户服务工作既是物业管理工作中的先锋和旗帜。承载着沟通、协调、反馈、落实、监察、汇报、处理、处置、统计的重大使命,其任务之艰、责任之大、要求之高是物业管理处工作中的首当门面内容,客户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决定着一支物业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反映和体现物业员工的精神面貌。年物业管理处志在组建一支与实训基地现代化物业管理要求的高端客户服务团队。
1投诉与建议。今年客户服务部共接到实训基地业主单位有效投诉11宗。包括施工噪音和施工油漆气味等等;另有20%对日常服务和设施设备运行的投诉。针对这些投诉,相关部门马上进行协调和整改,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上门回访,将整改情况和处理结果向业主通报,做好解释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听取业主意见,得到业主的理解。
2报修情况。客户服务部全年接待各类报修共宗。管理处在日常巡视中发现的实物报修宗,业主单位报修宗。客服部根据实际情况对实训基地报修的内容和问题都进行了及时跟进处理,并及时建立相关档案,无发生一起因报修引起的有效投诉。
3文件的收发及存档管理。实训基地业主单位多为市区级平台机构。与管理处双向联系比较密切,所以文件收发工作比较频繁,客户服务部都能够按照要求规范操作。档案文件管理也是物业管理处日常工作之一,其中包括物业筹备阶段项目遗留下来的档案资料、竣工预验收期的图纸资料、预验收期实物自查情况、二次装修单位进场审核资料、装修期间管理资料、物业管理处质量管理资料等,客服专员都能够分门别类、加以归档。
4客户服务人员培训情况。客户服务部认真学习管理处制定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接待礼仪。改善服务流程,使部门工作更加规范化。加大员工岗位技能、职业道德培训,创造条件为部门员工提供学习专业技能的机会,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交流,使客服人员增强专业知识,解工作动态,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
5会务及接待情况。实训基地大型会议及大型参观活动频繁。
二)工程维修
一直秉持的工作理念是:"严把预验收查验关,实训基地公共设施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与维修养护管理工作是建立在前期的接管验收入及试运行阶段调整磨合基础之上.密切监控设备运行状态",为此我实施了以下管理措施:
1对整个基地的设施设备进行了预验收(如设备数量、安装位置、设备完好程度、设备测试情况、设备验收情况等)共提出整改意见29张共三百余条。
2对整个基地的设施设备做台账登记工作。按栋分类共设立了6本台账。抄录设备铭牌型号、电流、控制范围等;对整个基地的电气分路开关进行编号并紧固各电气箱内接线桩头;建立机房巡视制度和巡视表格;制定中央空调操作规程和运行记录表;对各系统设备进行编号和分布图;制定了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表;实时观察基地内能源消耗总量,做好用电、用水记录,做好节能降耗工作。
3建立起设备移交初验复检制度.由于各方面的因素,电梯的安装工艺、设备的运行性能不如理想,但在预验收过程中,公司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部位存在未符合质量要求,经过协调跟进,督促电梯安装单位加以整改;
4物业管理的前期阶段.同时由于其使用情况有别于正常阶段,所以故障情况时有发生,为此管理处加强了与相关单位的协调沟通工作,对存在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管理工作重点,经过努力,投入使用的设备运行性能得到极大的改善;
5实施了设备定期巡检制度.维修人员定期实施巡检工作,并做好巡检工作记录,基本上达到公共设备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的工作目标;
6做好日常报修工作
三)秩序维护
整合前期积累的安全防范工作内容,结合公司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按照“政治合格、作风严谨、纪律严明”目标要求,从严、从实战、从长效出发,锤炼摔打一支“拉得出、打得响、跟的上”半军事化管理的秩序维护队伍,通过实践证明这是一支磨合期快、可塑性大、素质比高、战斗力强的团队。实训基地治安防范及消防工作是物业管理处安全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为能给基地业主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办公环境,秩序维护部紧紧围绕管理处的工作部署。
1完成部门体系建设。制订岗位职责,修订操作细则。截止当前拟制各种规章制度42项、制订岗位职责12项、出台操作流程8项、完善《部门体系作业文件》1套、制作《秩序维护员守则》1套。完成年度秩序维护员培训计划,新近队员实行岗前、岗中培训,本年度安排秩序维护员军事训练24次、安全理论培训12次、操作细则培训12次。
2严格执行外来、施工人员出入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成效,同时更避免了因装修施工人员引致的安全投诉,收到良好的成效;
3加强二次装修搬运材料进场的监管,进入基地输送材料须按规定进行申请、登记、物业管理处规定通行路线、卸货区域、送货通道,每一环节秩序维护部都进行有效的现场督促。材料停留在公共部位过夜、搬运过程中破坏公共设施设备、卫生环境、违章使用电梯搬运的情况能第一时间得到处理;
4严格执行人员及物品出入管理制度.其它人员进出须配合查询与登记,出门物品均凭区域单位签章的"出门证"并经查核后才能放行,有了这些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保证了基地物品出入的制度化、有序化;
5按消防管理制度要求,秩序维护部安排专人每半月定期对消防栓、灭火器实施专项检查,确保消防器材处于良好的状态,同时针对整个基地全面开展火灾隐患自查工作,对已发现的安全隐患书面通知基地各区域单位进行整改。
四)环境管理
管理处制定了严格的保洁工作程序与巡检制度,环境卫生方面.由保洁主管组织安排相关区域的保洁工作,并每天开展巡检整改工作,经过保洁人员不辞劳苦的付出,基地的环境卫生逐步得到完善,同时因二次装修等基地施工环境,开展了专项的大扫除工作,全年没有发生因保洁工作不到位而产生安全事故。
1为了更有效的开展工作。制定保洁工作内容和考核标准,对保洁员工工作进行督促管理。对基地未进驻区域进行清扫,并对各楼宇的门庭进行集中清扫,为业主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博得了业主的好评。利用阴雨天的自然条件清扫前期施工遗留下来的室外区域,清洗地下车库,清洗消防系统。对基地内的所有路灯和污水管道进行集中清洗维护,并定期清洗。
2每幢楼宇交付业主后.不能满足管理服务的要求,前期阶段人员紧、工作任务重的情况下,管理处将每幢楼宇的清洁开荒责任到岗位,保洁岗位在正常开展日常保洁工作的同时,出色地完成了各幢楼宇的清洁开荒工作,为后期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前期阶段由于施工的原因.为此在管理处的协调下发动物业全体员工对对停车场进行清洗,有限条件内保持了停车场良好的卫生状况;
4业主刚入住的阶段部分业主经常将生活垃圾弃置于每幢的电梯内及电梯前厅处.再引致其他业主的投诉,管理处先是张贴"温馨提示",再通过物管人员多次耐心的解释与说服后,随意弃置生活垃圾的情况不再发生;
三、存在不足与年展望。
但我知道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完善与加强。尽管我年的物业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得到业主单位的多次表扬。
第一、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实际处理事务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第二.解不足,往后的工作中应予以加强。
【关键词】PLC 实践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 协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0083-01
一、引 言
用PLC实现对系统的控制是非常方便的、高度集成化、配置方便、安装方便、编程方便、维修方便、改用方便,PLC的外设丰富,编程器种类较多,用起来较方便,还有数据监控器、可监控PLC的工作等。PLC课程已成为高等院校机械电子、自动化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对应用型本科生而言,这对增强职业技能及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教育多偏重于理论,而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却较少,针对以上情况,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要求,需要针对其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二、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是PLC课程的重要环节,对于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尤为重要。在内容设置上,如果仅设置为验证性时,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一定的弊端,应该让学生根据实验内容自行设计,以拓展自己的思路,弥补自己理论学习上的不足,保证理论够用,又突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该课程的教学方式是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实训、自主学习等有机结合,注重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在保证学生具有一定的基本知识之后,多增加实例,让学生参与分析设计,以培养学生对实例的认识和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设计的分析能力。在教学中,其核心是以学生为本,以探究未知问题为基础、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实训设计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实验内容设置主要偏重于开发学生的设计思维、增加应用型、设计型等类型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小车模型,作为实训设备;自制电梯模型,实验实训中增加学生的感知力。在实训中,让学生按组的形式来完成实训任务,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三、PLC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1.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模块的制作
为了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实践培养基地。我校机电控制实验室已建设一个集教学与科研于一体的开放式PLC实验室,配有三菱FX2N系列的PLC、手持编程器、电脑、其他实验设备等。可以满足基本的实验教学和学生自主创新。同时,根据实验实践所需的设备,让学生自制实验设备,分别制作了电梯模型和自动往返小车模型。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创新设计的舞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实训课程的改革
通过课程实训设计环节,使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在实训课程设计中,我们提供多种类型的设计题目,然后仿照公司项目开发的形式将学生分组,每个组选出组长,然后小组中在按照学生对软硬件的兴趣分成软件组和硬件组,要求每组学生完成从课题分析、方案制定、电路设计、程序设计、元件筛选、焊接组装、系统调试到实训报告撰写、答辩等全部设计过程,同时记录每天的工作日志。在题目的分析设计训练过程中,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从多方面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设计,每天有组长组织本组同学总结当天的进展程度和分析当天碰到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避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进展。争取对调试中出现的问题与故障,早点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通过这样的设计过程把分散、独立的知识融会贯通,整合为一体。使学生在最大程度上了解并掌握PLC系统开发的全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
3.团队协作能力培养
应用型本科教育不但是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既区别于二本教育又区别于高职教育。所以,在实训课程的教学中,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动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尤其是当今社会,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尤为重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主要是多学科技术的组合,单靠一门独立的知识专业是不行的,很多情况下,单靠个人能力已很难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并采取切实高效的行动。所有这些都需要人们组成团体,并要求组织成员之间进一步相互依赖、相互关联、共同合作,建立合作团队来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并进行必要的行动协调,开发团队应变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依靠团队合作的力量创造奇迹。在实训课中,通过组队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精神。因此,注重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是学生在以后工作中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四、考核方法设置
由于实训课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为目的,如何根据所要达到的目的进行考核,能否设置一个较合理的考核方式,如何通过这个方式方法进行验证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本课课程的考核主要是对软硬件的分析设计、系统调试、实训论文的书写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对考核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改革,考核包括四个方面:动手能力的考核,占总成绩的40%;实训论文的考核,占总成绩的30%;实训完成情况的考核,占总成绩的10%;平时及答辩情况的考核,占总成绩的20%。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基础平台课 “三统一保” 模拟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项目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Basic Electronics Platform Vocational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LI Weibo, LI Hai, YU Zhenbiao
(Zhongshan Polytechnic, ZhongShan, Guangdong 528404)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echnical skills talents, teaching should highlight the combination of engineering, and the teaching contents should be more consideration needs of enterprises,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llege of electrical foundation platform curriculum, analysis of problems exist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teaching, the "three unified" way of teaching curriculum, and the curriculum "project" teaching reform measures.
Key words Basic platform courses; "three unified"; analog electronics; digital electronics; "project" teaching
1 现状分析
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这两门课程在国内外各个高职院校的电类专业中都有开设,是所有电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两者自成一体,但又相互关联,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与今后的工作。根据麦可思公司对我校连续两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报告中的“核心课程重要度与满足度”指标看,电类专业中这两门课程的重要度都排在前5位,但满足度却只有50%。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学生、教师、企业工程师及其他院校的情况展开调研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在内容设置方面还是依据本科相关课程的设置,知识结构与本科的相近。同时,现在市面上很多的这两门课程的教材也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本。高职教育并不是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而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分支。高职教育中的这两门课程专业基础平台课程需要结合生产实际,要以实际生产项目为教学实例,打破“大学本科”的理论束缚,讲究实践教学。①
(2)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调查发现,各个专业对于这两门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的要求、内容组织和教学开展都没有统一的标准,专业“各自为政”,任课教师也是各行其是,没有组成课程建设组对课程进行研讨、梳理;导致教学和教材相对较为独立,选择的实验、实训项目也不尽相同,甚至相同的实验或相近的项目选择的器件都不一样,既造成了资源浪费,也不利于课程建设,影响了教学质量。
基于上述分析,要解决以上问题,除要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本身进行改革外,还应组织电类各专业教师共同参与,将这两门课程建设成为基础平台课程。
2 建设思路
根据中山以及珠江三角洲相关电子企业的要求,结合专业基础平台课程自身的特点以及系部现有实验场地、实验设备、教学资源等条件,将其建设成为一个既具有公共课程特色,又具有专业特色的为全系所有电类专业服务的公共平台课程。通过此次公共平台课程的建设和教改,建设一个“三统一保”即“学课时、统一课程标准、统一授课环境,保持各自专业特色”的公共课程平台,并在系部进行推广。
高职院校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实用性、适度性和职业性。②珠三角地区聚集了大量的国际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主要的优势领域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家用电器、视听产品和电梯生产等。“项目化”教学改革就是要针对电子行业的特点,结合各自专业方向和特色,寻找相关项目进行课程设计,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各方面进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③
3 建设内容与教学改革
3.1 通过“分析”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
3.1.1 对专业基础课知识点分析
传统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的内容结构是学科型课程体系,是按照知识逻辑进行设计的,特别强调理论知识和电路设计计算,缺少实际项目的训练,这样的结构设计与不符合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也不适合高职学生的特点。④(见表1)
3.1.2 行业对专业课能力支撑的分析
高职院校现在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社会用人单位的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技术人才,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和职业能力;因此,专业课程的知识支撑应该包含职业素质、技术、技能三个方面。此次平台课建设的课程虽然是专业基础课,但其教学内容的设置应与电类专业岗位相一致。首先,学生将来从事电类相关行业,必须要具备的职业素养;在课程开设的时候要适当引入ISO9000标准相关知识,并在课堂中实施。其次,在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的选择上要注意选择实际中产品电路,让学生能够与时俱进。最后,技能训练应作为教学重要内容,根据电类专业领域里典型岗位设置相关的技能训练内容。通过对本系部三个专业相关企业调查,了解其所需专业基础平台课的知识点。
表1 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原有知识点
表2 企业对专业平台课程知识点的需求
3.1.3 如何通过“任务引领”来实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衔接。
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设置应与专业岗位要求相一致,这跟专业课与专业岗位对接是具有共通性的;实现岗位能力训练与提升的最直接办法就是完成岗位相关任务,通过“任务引领”可以实现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衔接。任务引领,首先是要选好任务。所选任务最好既要切合实际、又具备一定趣味性,和后续专业课程有关联。其次是合理安排任务过程,让学生相关技能得到训练。最后完成任务后的总结与提升,并且可以推广如何实现功能扩展,如何将现有项目运用在实际工作中有用的方法与技巧问题。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设计直流稳压电源制作、轿厢称重电子称设计制作、音箱放大器制作等。数字电子技术则开设如下任务:声光智力竞赛抢答器、游艺篮球机计数器、电梯楼层显示控制器、无线水池温度计等。
3.2 制定具有“三统一保”特色的课程标准
(1)制定全系三个专业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统一课程标准;
(2)为了保持各自专业特色,结合专业后续课程需要,可以在授课内容方面加入或者重点突出相关章节知识,保证专业本身特色:本系开设的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电梯工程技术将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做平台课,虽然在基础课中有大部分内容相同,但是这两门平台课兼顾和本专业后续专业课的衔接。
(3)设计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实训项目:基于555太阳能路灯控制器:该实训项目电路由以555为核心组成的蓄电池过充电控制电路,以运算放大器为核心组成的蓄电池电压指示电路,以电压比较器组成的蓄电池过放电控制电路以及开灯检测控制电路、以定时芯片组成的开灯及延时熄灯及二次开灯定时控制电路,以控制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组成的输出控制电路等组成。该项目既包含模拟电路,又包含数字电路,是一个实际的典型应用电路,任务完成后学生会有一种学以致用的感受。
3.3 为各专业服务的课程具体实施措施
平台课程建设中的“项目化”教学,改变了原来理论教学、实验、实习独立的局面,以 “行动导向”为前提,采用实训、讨论、讲解等多种途径进行教学,模拟实际生产过程,做到融“教、学、做”为一体,构建以合作为主题的新型师生关系,真正凸显学习者的中心地位。老师以部门经理等身份,提出任务需求和任务要点,学生以公司员工的身份完成相应的任务。以学生动手为中心,老师可以对学生提供理论的讲解、支持和辅导,起到一个引导、辅助的作用。学生根据“客户”布置的工作任务,利用“公司”提供的设备及相关软件进行设计、安装、调试等。通过“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专业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受实训场地、设备、时间等条件限制的项目,可以采用仿真软件,在计算机上虚拟出设备先进、元器件齐备的实验平台,既克服了传统实验室各种条件的限制,节省大量的教学资源,又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仿真设计环境,丰富学生实验内容,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⑤
4 效果
从实践教学经验和教学改革的探索成效来看,基础平台课程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根据对两届在校生的问卷调查统计情况来看,有90.0%的学生喜欢“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有45.6%的学生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形式获益最大;同时,有48.9%的学生会使用网络课程。因此,通过此次建设,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不再是理论知识被动接受者,而是转变成为渴望知识的扩展、寻求产品的创新。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已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课程,而是变成一门较为有趣的动手实践课程,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当然还存在一些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保持课堂应有的师生互动和信息反馈,如何将常规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等问题。平台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懈地探索和改革,进一步完善。
注释
① 郝超.试论高职教育项目课程的基本内涵[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② 魏亚昉.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③ 钱金法,王雅萍.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
【关键词】高职教育,项目教学,双师型教师培养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初设高等职业教育,至今,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这期间我们经历了艰难起步到高速发展的过程。以下一些数据形象的说明了这个过程:1996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为6%,2002年达到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和大众化阶段的临界点15%,到2005年上升至21%,10年间年均递增1.5个百分点。这其中,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基础性与决定性作用。1
但在高职教育迅猛发展的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高职教育面临着诸多的困难,这其中师资队伍的建设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在全国职业教育师资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强调,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必须要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最突出的位置。并进一步指出,“十二五”期间,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以推动教师专业化为引领,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创新制度和机制为动力,以完善培养培训体系为保障,以实施素质提高计划为抓手,进一步充实数量、提高素质、规范管理、加强保障,加快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专兼结合,适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给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文件精神的指导下,我们结合我院实际专业建设,运用项目教学这个对教师综合教学能力要求较高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进一步探索符合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经验。
我院物业管理专业2011年被批准为自治区级特色专业建设,在新世纪教改课题《物业管理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探索》2课题研究中,我们利用校企深度合作的优势,与天居物业公司组成了校企联合课题组,共同在项目教学的改革实践中探索适合我院专业建设需要、符合我院实际情况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路径与方法。
一、教学项目设计,教师深入企业,获取职业岗位(群)核心技能。
要进行项目教学,项目设计是第一步。学校专业教师大多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理论知识的陈述性的传授,而真正在企业工作过程中,特别是在物业管理行业这样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中,工作过程是按既定程序进行,优秀的企业员工往往是经过多次反复工作实践的劳动熟练工,不一定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拥有在工作中积累的处理事务的技术技巧。这样的情形,让刚从学生毕业走向社会的学生难以接受和适应,一方面对企业的用人要求产生不满,另一方面则会对自己的三年的大学学习产生了怀疑。这样既不利于企业的用人、育人,也不利于学生在企业中的发展。而这些,正是我们这个课题要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引领下的项目教学”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学项目的设计就应该是结合市场需求、结合企业用人标准,将原有学科体系知识解构,按职业规律、以项目形式进行重构。这个过程的第一步就是教师深入企业,获取职业岗位群核心技能,并从中总结出核心要点,然后再将核心要点按高职教育的特点,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提炼形成真实可用的教学项目(情境),为教学所用。
二、教学实训基地建设,教师积极争取企业帮助,共同完成。
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综合职业技能的培养及与企业用人需求对接,因此整个教育过程都围绕着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开展。在这其中,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因此结合课题研究,按专业项目教学实施要求,我们对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了规划:建筑面积需达6-10万平米,用户数需达500-800户。物业应为全封闭,业主已经办理完入伙手续,入住率50%以上;需配备有电梯的高层住宅。项目内应含有物业管理用房、业主委员会活动用房、物业监控室、电梯设备间、备用电源发电机房、专业清洁设备、小区内宣传通知栏等。在实训基地内,我们将进行项目物业管理档案资料、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项目参观及基础课相关课程的教学及实训、物业管理专业项目教学课程及专业拓展课程的教学及实训、物业管理专业部分学生的顶岗实习等项目教学活动。经多方考察比较,选取了联合课题组成员“广西天居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旗下项目“西岭御景”作为校外专业实训基地。在建设过程中,校内教师与企业良好沟通,达成共识,积极争取企业帮助,获取双赢格局,共同打造适应高职教育需要的教学实训基地。
三、项目教学实施,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进行。
再好的设计,如果不能顺畅实施,设计的意义就失去了。同样在教学过程中,项目教学的实施实际上就是对设计的最好检验。在这个课题研究中,我们为了能以课题为依托,做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整个教学实施过程都强调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配合进行。实际教学过程中,实践操作占了相当比例。因此在一个项目教学具体的实施中,前面部分,我们多让校内专业教师担任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后的实操教学则以企业专家为主,校内专业教师参与其中,一是从旁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辅导,另一方面其实也是让校内教师在企业专家的带动下,更深入的了解企业工作过程,从而增强教师的职业感,找出学科教育和职业需求的差距和对接点,这样既有利于学校与企业教学团队成员的互动与沟通,又能帮助专业教师成长,从而更好的促进教师向双师素质发展。
四、项目教学教材编写,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提炼。
在进行这一课题研究之前,物业管理专业自建立以来一直都在课题研究的引领下不断深入的进行教学改革。目前专业采用的《物业管理工作教程》就是课题研究的成果。在这次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在原来的成果之上,更是总结形成了《物业管理项目教学任务指导书》。这本教程的编写,就是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在共同的教学实践中提炼而成。校内专业教师站在教学的角度,将项目任务、理论知识按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排序,使得教材遵循认知规律,易于为学生接受和学生,而企业专家则提供了企业视角,以实际工作的流程、企业人才培养等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正是有了双方的共同协作,才能提炼出这本即符合高职教育规律有顺应企业用人需求的教材。
五、教学效果检验,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实施评估。
一直以来,常规教学中教学效果的检验注重的是结果性检验。而职业教育因其特点的不同,更看重的是过程性考核。作为校内专业教师来说,要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考核,就需要自身具有较强的职业感和实际工作经验,这恰恰是校内教师的弱项。校企合作进行项目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很好的弥补了这一不足。因此在整个课题研究中、在整个的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都邀请了企业专家共同实施教学评估。这个评估过程,既是企业专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对校内教师教学效果的检验,也是对校内教师的一个培训过程。为校内专业教师提供了又一个学习的机会,学习以企业用人标准去判断教学效果从而修正教学实施中的不足和偏差。
综上所述,在这五个步骤中,始终围绕着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去进行师资队伍的培养,而培养的重点在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具体落实在“双师结构”的合理搭配及“双师素质”的有效培养中,倡导职业学校的教师团队要有跨界的思维与跨界的能力,并在师资队伍的培养中努力实现。因为深度的校企合作,让教师真正身处企业环境中去了解用人需求,从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了解岗位核心技能,从而合理设计教学项目;了解真实工作过程,从而有效实施项目教学;教学实践和企业实践的相互轮换进行,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实体验企业工作过程,并自觉转化为教学内容,使得教学活动以企业活动为基础,最终以企业用人标准进行教学效果的检验,整个环节不仅紧扣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五个步骤,让教师得到了锻炼培训,有助于教师职业素质的养成,从而实现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专兼结合,适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培养目标。
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在结合课题研究进行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1.仅仅是通过企业挂职锻炼和共同实施教学,手段单一,无法达到双师培养的良好效果。2.目前高职对双师的认定,更偏重于双证书的认定,而忽略了素质提升,但这恰恰不适用高职教学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
针对这些问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也进行了思考,比如我们在注重自身教师队伍培养的同时,也健全教师管理体制,吸引企业专家加入到教学中来,形成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校内疏通教师晋升渠道,健全职称评比机制,鼓励教师在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也注重双师素质的养成,使教师队伍建设重在素质。
当然这些都仅仅是处在思考和摸索阶段,还有找到完全有效的解决问题方法。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相信,通过课题研究等手段,能极大的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从而做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吴全全.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1。37-49页,93-99页,114-124页,132-147页。
[2]徐莉、魏素珍.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J],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期).
[3]刘素婷、王久梅.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J],北京:教育与职业,2007.20期.
[4]程琳. 校企合作进行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实训室及实习基地建设,[R].
[5]《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
中等专业学校机电类专业的学生,经过在校一年时间的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的学习之后,按照教学计划安排都要参加一定时间的电工实训。实训课教学是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而技能的掌握则是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反复练习来实现的。但是,传统的电工实训教学手段单一、训练项目理论性较强,由于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对实训项目涉及到的理论知识不理解,只能机械地加以练习,所以学生普遍对专业技能的学习感到困难。传统的电工实训项目非常枯燥,电工实训过程中体力消耗较大,加之学生本来就对电就敬而远之,不敢轻易动手,因此在练习过程中非常被动,有些学生甚至不肯多练,还有些学生认为今后自己不打算从事电工方面的工作,没有必要掌握电工操作技能,导致电工实训效果非常差。为了改变电工实训这种低效的局面,笔者尝试把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合到电工技能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参与电工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掌握学习的规律和方法,提高中专电工学习技能的效率,促进中专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
优良学习品质的内涵
新课改倡导“以生为本”,要求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情,主动计划,主动落实,主动总结;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式,保持清醒头脑和良好精神状态,劳逸结合,方法得当,实现低耗高效;努力让学生热爱学习,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善于学习,掌握学习规律,正确运用学习方法,合理调配学习时间,善于运用网络等现代化技术进行学习,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坚持学习,长期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不间断,持之以恒,有终身学习意识,活到老、学到老,把学习当作一生中最重要事情来做;让这些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慢慢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让学生受益终身。本文将结合中专电工技能教学的实际,阐述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中专电工技能学习的方法。
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电工技能学习品质的优势
数字化教学资源有着传统教学资源无法比拟的优势,如多媒体能给我们带来形象、直观的感觉,把那些复杂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网络资源库具有无限的知识,能极大地扩展教学内容;课程网站中信息都是最新的,能给我们提供具有时效性的知识和信息;模拟仿真技术能展现真实工作场景,让学生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信息化教学手段支持“做中教,做中学”,这正好能满足电工技能教学的需要,同时,信息化教学还能支持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因此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使每位学生学有所获;总之,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师生、生生交流的网络和新途径,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可见,采用信息化手段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电工技能的兴趣,信息化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的技能训练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电工技能的效果,信息化教学手段能满足学生终身练习技能的需要,信息化教学方式能提升学生学习电工技能的效率。
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保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了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将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让我们广大普通学校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纲要》提出将加强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把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入到中专电工技能教学的具体操作
笔者在长期的中专电工实训教学过程中发现,把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入到电工技能教学中可以大幅度提高电工技能教学效果,现就怎样把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效融入电工技能教学中进行具体阐述:
1.合理采用多媒体进行电工技能教学,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降低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针对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巧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电工实训中用到的电路原理图都是由一些器件符号和线路组成,其原理非常抽象,而中专学生对具体、形象的内容比较感兴趣,也容易掌握。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深难的内容通俗化。例如:在引入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控制时,首先通过视频给学生展示在生产实践中用到电机正反转控制的多个镜头,如铣床的主轴正反旋转,工作台的往返运动,起重机吊钩的上升与下降,电梯的上升与下降等等,让学生认识到正反转控制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很常见,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项目。以亲身体验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控制的热情,降低中专学生学习的难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