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29 08:20:4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园文化建设汇报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 学校基本情况
甘肃省金昌市水源中心小学于2006年顺利实现合校并点后,现有教师30人,学生337人,12个教学班,住宿生256人。大多数学生属于隔代监护,孩子进入寄宿制学校后,在生活学习方面引起了诸多的不适应。面对从外部环境到内部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学校努力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自主自立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家长普遍反映,寄宿的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增强。2 寄宿制学校管理中的着力点
2.1 加强制度建设
对于寄宿制学校管理者来说,严格的管理制度是学校和谐发展的有力保障。学校制定了《学校常规工作管理制度》《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制度》《住校学生管理制度》《安全应急预案集》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并汇编成册组织师生认真学习,使广大师生自觉遵守纪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2.2 提高管理素质
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管理模式,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其管理规律加深了解。因此,学校购置了寄宿制管理等方面的书籍,组织教师进行系统学习,并结合实际做好笔记,写出体会,深化认识。另外,还通过组织参观学习,汲取经验,不断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同时,着力加强队伍建设,使学校形成适应寄宿制转型需要的管理机制和体制。
2.3 加强安全体系建设
1)安全是学校的重点工作,为做到防患于未然,每周一由值周领导和值周教师协同学校安全保卫人员对学校的各个角落和各室进行安全排查,有安全隐患的建立台账,及时处理,尽量把每一个细节做好。
2)对于寄宿生的管理更是做到定时查岗和晚点名制,宿管员进行夜间巡逻,及时处理夜间发生的情况。对每个学生建立信息卡,对因病缺勤或其他原因未到校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与其监护人及时取得联系,掌握相关情况,做好记录。对要离校的学生必须经班主任和宿管员签字,通知监护人后方可离校。
3)学校配备了简易卫生室。为了预防学生可能出现的意外疾病,通过咨询卫生部门和简单的专业护理培训,常备一些常见外伤和发烧感冒等病症的药物。每学年结合季节变化,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和常见病预防教育。并和镇卫生院取得联系,建立了绿色通道,如果寄宿生深夜突发疾病,能保证第一时间送到医院并及时就诊。
4)积极开展安全应急演练活动。为了提高学生自护、自救等逃生能力,每学年根据各类应急预案定期举行不少于4次的道路交通、地震、消防等安全宣传和应急演练活动,增强安全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4 着力于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努力构建一个和谐、温馨、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在显眼处是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时刻提醒师生注意自己的言行,明确努力地方向。为了能让每一面墙壁都能变得丰富多彩,在学生寝室开展床头文化评比活动,在走廊、过道、教室等张贴名人名言、三字经、学生书画作品等,既美化了校园,又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深受师生喜欢。
2.5 创建留守儿童之家
为尽量弥补由于空间相隔造成的亲情疏离,学校根据实际与电信部门取得联系开通了校园电话,能保证每个留守孩子每月至少与自己的父母通一次电话,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条件允许的还可以进行网络视频对话,通过交流,孩子们不但可以缓解对父母的思念,还能够在沟通中了解到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加深亲情;同时,远在外地的父母们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对孩子起到一种敦促的作用。针对寄宿制学校办学特点,学校还创建了心理健康辅导室, 每天对学生开放,学校有40%的教师通过心理辅导机构培训,取得了合格证。考虑到学生有勇气直接向老师说出心里话的人不多,学校便设计了心情卡,让学生把当天的情绪记录下来,由班主任每天关注,发现异常及时疏导,严重的由心理辅导老师直接与学生进行交流,缓解学生的紧张与压抑。教师经常性和学生进行沟通,加强交友、情绪、学习等方面的指导,让他们在学校里感受到“大家庭”的关爱和温暖,从根本上解决成长中的烦恼。
2.6 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为了解决寄宿生学业问题,采取了“大帮小”“一帮一”帮扶和晚间学习教师辅导相结合,培养他们自强自律和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常抓不懈,将此项工作做实、做细。努力捕捉学生在校的点点滴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促其进步,最终使学生乐学、善学、自主学。
3 结束语
问题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
0008-03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更新课堂教学理念和改进教学方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南宁市高新小学从2013年开始实施生本教育,在全体教师领会生本教育基本理念和熟悉生本教育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在部分年级和班级进行生本教育实验。生本教育实验立足于课堂教学,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促进教师的“教”,优化教学过程,打造高效、和谐的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成长。
一、生本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生本教育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郭思乐教授提出的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历经15年实验,取得了意义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被认为是“中国教育转型时期的标志性理论之一”。生本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核心理念,主张把“为教师好(hǎo)教而设计的教育”转为“为学生好(hǎo)学而设计的教育”,实施生本教育必须由“教师为本”转为以“学生为本”,强调把“控制生命”转为“激扬生命”,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主动、积极、健康、活泼地成长。
生本课堂有4个突出特点:一是充分相信学生;二是舍得给学生机会和时间;三是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四是关注弱势学生。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学生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甚至不教而教。教学形式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模式。在生本教育中,教师要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
二、学校实施生本教育的意义
(一)学生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高考全面转向测试学生的基本素养和能力,高考的变化推动教育教学回归到追求人的素养的发展上,从短期应试的追求向人的发展的追求转变。生本课堂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拥有较强的学习和应变能力。因此,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确定教什么和该怎么教,最终指向人的积极性的发展,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人。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有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能力。评价一位教师是否优秀不只是看学生取得什么样的学习成绩,还要看教师能否让学生体验教育带来的快乐,能否为学生素质的提高提供帮助。近几年,南宁市高新小学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增多,为了让这部分教师尽快地成长起来,在师生交往中学会尊重和赏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帮助和引领学生,在自我发展中学会反思和总结,在与同事的协作中学会合作和共进,担当起教育的重担,学校急需搭建一个平台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生本教育真正地释放教师,让教师善于教、乐于教,让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进行“生本教育”实验能给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专业成长平台。
(三)打造学校幸福教育的需要
南宁市高新小学提出“幸福才是硬道理”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安・康・乐・勤・和”的核心价值追求,即“安全最重要,平安就是福;身心需修养,健康享幸福;不学必无术,乐学才有福;劳动最光荣,勤劳能积福;谨记和为贵,和谐同幸福”。学校把幸福作为学校的文化灵魂与师生共同追求的梦想,并努力构建全面、立体的“幸福文化”体系,使学校形成强大的“幸福文化场”,成就师生幸福的人生。生本教育理念契合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校打造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快乐学习、素质发展、成绩优异”“幸福地做教师”是生本教育的理想,郭思乐教授曾说:“(生本教育)要使几乎是我们的全部教育理想的,似乎难以调和的生态构想、素质期望、考试追求,全都一体地实现。”实施生本教育有助于唤醒、激扬学生生命,帮助学生发挥自身的潜能,学得快乐、精彩;能帮助教师悟到教育的真谛,获得教书育人的乐趣,得到良好的专业发展;有助于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走出学校特色,促进学校的长足发展。
三、生本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一)酝酿实施课程改革
早在2010年初,南宁市高新小学校领导和教研组长们对郭思乐教授及其生本教育实验就有所了解,对“有困难找学生,要幸福地做教师”的教育理念深感认同,并曾在学校进行了生本课堂教学的试点实验,但由于教师岗位的频繁变动,课程改革研究一度止步不前。
2013年2月,南宁市高新小学刘英吉校长再次明确了学校一定要进行课程改革的发展思路,派出了以教学副校长为首的学习团队,组织教师到广州、深圳等地学习生本教育。学习团队回校后就着手进行生本课堂教学改革。2014年3月7日,学校在全体教师会议上做了生本教育课程改革的总动员,会后学校就有54位教师积极主动地参加了生本教育课程改革活动,占全体教师的77%,教师们认真学习和领会生本教育的思想,边实践边摸索,共同探讨教学方法,经过探索实践,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简单、根本、开放”的原则已经深入学校教师的心中。
(二)教育理论学习
教育理论学习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批定用书,教师自学。南宁市高新小学在确定实施生本教育后,立即挑选了两本具有指导意义的书――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和荆志强教师的《幸福地做教师》,发给每一位参加生本教育实验的教师进行自学,并公布了“生本教育研究网”网址,以便于教师们自主学习。
2.专家引领,外出培训。2010年12月至今,南宁市高新小学派出了以教学副校长为首的学习团队共计五批次约70人次,先后到广州、深圳、贵港等地进行学习。教师们积极主动地参加了生本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目前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学科开展生本教育实验的局面。
3.组内研讨,加深认识。南宁市高新小学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学习和讨论,提高教师对生本教育的认识和兴趣,教科研行政领导经常到年级备课组与教师们进行交流沟通,并在校园网上传外出学习教师的心得体会,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使教师共同发展进步。
4.讲座汇报,操作实施。南宁市高新小学对外出学习的教师都布置了学习任务,教师们学习归来,或上交学习心得或在校内上研讨课或进行专题讲座,促使大家互相学习,在实践中反思,在教学中提高。通过一年多的学习,最终全校实验教师思想基本达成一致,确定了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须遵循“三个突出”和“四个基本程序”。“三个突出”是:(1)突出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学习、质疑和探究。(2)突出合作:根据全班总人数分学习小组,每个小组4―6人,无论是课前探究还是课中的交流合作与展示,每名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作用。(3)突出探究:改变教师满堂灌的现象,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获得知识,形成和发展能力。“四个基本程序”是:(1)前置性学习;(2)小组交流讨论;(3)班级汇报;(4)总结巩固(延伸拓展)。
(三)寻求家长支持
学校、家庭、社会是教育的“三驾马车”,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悉心教导和帮助,家校携手是使课程改革实验成功的保障。生本教育课程改革更重视学习过程,需安排很多观察、调查、查阅资料、实验等课外学习任务,很多学习任务尤其需要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家长要安排时间,利用自身资源,给孩子实践活动以支持,参与到孩子的研究性学习中。为了使更多的家长从观望、怀疑、误解生本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转变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中来,南宁市高新小学多次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生本教育理念,争取家长支持。例如,2013年5月9日晚,学校召开了全校学生家长会,引导学生家长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成为孩子学习的参与者和帮助者,成为家庭温馨学习氛围的营造者。会上还指出了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要求家长引导孩子学会质疑、探究和发现;引导孩子走出课本,走进社会;指导孩子多实践多探究,培养创新意识;帮助孩子学会合作,提高孩子的素质水平。
(四)扎实研究推进
1.校际互动。南宁市高新小学与深圳市育才二小、贵港市港北区新世纪学校、贵港市港北区石羊塘学校等结成友好学校,曾派出8名教师到深圳市育才二小实地学习一周,派出27人到贵港市港北区新世纪学校进行学习,另外,两次接待友好学校来校开展交流研讨活动。
2.校内研讨。实施生本教育以来,南宁市高新小学将每学期一次的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的主题确定为“生本教育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组织教师观摩,课后组织教师以对话互动的形式进行研讨分析,教师们在研究中加深了认识,提高了实际操作水平。通过生本课堂的初步探索与实践,教师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学生具有很大的创造潜力。课堂中学生的精彩表现让教师们感慨不已:“放手,学生就拥有了展示空间;信任,学生就拥有了创造平台。”南宁市高新小学的教师们在新理念的吸纳和实践中,感受到了生本课堂带来的惊喜和变化。
3.科研助推。南宁市高新小学还定期进行生本教育优秀个案评比活动,要求每一位实验教师在学习、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思考总结,提炼出成功的、优秀的课堂教学案例,以随笔或论文的形式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及措施。与此同时,学校还把在生本教育实践研究中生成的校级研究课题与学校原有的南宁市B类课题《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和C类课题《生本课堂理论背景下的多元化前置性学习的研究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力争使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成为高新区乃至全市有影响力的办学特色,为特色学校、品牌学校建设积淀丰厚的底蕴。
四、实施生本教育实验的成果
实施生本教育以来,南宁市高新小学探索出了一条既符合本校实际情况又切合学生需求的科研兴校之路,并以此带动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使学校成为激扬生命的学园、共同追梦的乐园。
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学生有了随时质疑和发表意见的权利。课堂上,学生们积极交流合作、展示成果,在探究、质疑中主动获取知识,获得了成就感与自信心。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了。其次,学生有了自我评价和师生互评的权利,在教师面前、同伴之间可以随时进行评价,增强了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道风景线。最后,学生有了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安排学习活动的权利,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选择与生成。正因如此,学生在学习中变得快乐了,有学生这样对教师说:“老师,这样上课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自己探究问题、讲解习题,记得特别牢。”在生本教育实验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学校参加生本教育实验的四年级5班为例,2014年春季学期,在南宁市教科所抽检中,该班54名学生取得了数学优秀率100%、平均分96.9分的好成绩。
成绩的取得充分证明了:好的教育是在激励而不是在给予的层面存在着,教学中教师需要的只是创设条件,提供给学生自由的空间与时间,把教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学,让学生真正学起来,并且学得开心、学得快乐。尊重学生的好奇心,满足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教师的教育行为就是在帮助他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