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业信息论文

农业信息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2-19 02:43: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业信息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农业信息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数字农业;时空推理;专家系统

0引言

数字农业应用涉及大量的气象、环境、水文、地质、土壤等领域的时空数据。这些时空数据分散在异构系统中,有着不同的数据格式和规范,采用不同的概念和术语,基于不同的数学模型和分析推理方法。这些多领域时空信息对农业生产、决策均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以前由于缺乏高效、合理的技术手段,即使付出很高的代价,也很难将这些时空信息完整无损地共享和融合集成到数字农业应用中,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数字农业的应用发展。同时GIS等商业软件平台成本较高也不利于大规模应用推广。

为此,本文基于自主版权GIS、专家系统等系统软件,应用时空推理、本体论、语义Web、关系数据挖掘和专家系统等技术,建立一个数字农业时空信息智能管理平台,对多源、异构的数字农业时空数据和推理分析方法进行集中统一的规范化管理,便于在实际应用中进行融合、集成和共享。基于该平台快速建立起了数字化测土施肥系统、大豆种植标准化管理系统、无公害水果蔬菜栽培指导系统等一批智能应用系统。这些应用系统精确控制农田每一地块种子、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能够实现精确控制农业生产过程,有效降低成本,充分保证农业资源科学地综合开发利用,减少和防止对环境和生态的污染破坏,保持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实现“绿色农业”的重要途径。

1主要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1.1数字农业

数字农业是在“数字地球”的基础上提出并发展的,是21世纪新型的农业模式和挑战性的国家目标,包括精准农业、虚拟农业等内容,其核心是精准农业。以3S技术应用为核心的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开发研究是数字农业研究的突破口[1,2]。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数字农业的概念,它是针对农业生产稳定性差、技术措施差异程度大等情况,运用卫星全球定位系统控制位置,用计算机精确定量,把农业技术措施的差异从地块水平精确到平方厘米水平,从而极大地提高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农产量,减少环境污染。法国农业部植保总局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病虫测报计算机网络系统。日本农林水产省建立了水稻、大豆、大麦等多种作物品种、品系的数据库系统。新西兰农牧研究院利用信息技术向农场主提供土地肥力测定、动物接种免疫、草场建设、饲料质量分析等各种信息服务。同时,我国紧跟国际研究的前沿,开展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遥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在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应用研究。

1.2时空推理

近年来,时空推理(Spatio-temporalReasoning)已成为十分活跃的研究方向,在军事、航天、能源、交通、农业、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十年来我国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清华大学、信息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单位在时态GIS、时空数据模型、时空拓扑、时空数据库等时空推理相关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1.3时空数据标准与共享

不同领域和应用环境对时空数据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异,这造成了异构时空系统集成的困难,因此时空数据共享、互操作和标准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这方面研究最初从空间数据入手,近期开始向时间数据和时空结合数据发展。时空数据的共享有以下方式:

(1)空间数据交换

空间数据交换的基本思想是各系统使用自身的数据格式,通过标准格式进行数据交换。目前空间数据交换标准有:SDTS、DIGEST、RINEX等国际标准;以色列的IEF、英国的MOEPSTD、加拿大的SAIF、我国的CNSDTF等国家标准;AutoDesk的DXF、ESRI的E00、MapInfo的MIF等厂商标准。尽管各GIS软件厂商提供了公开的交换文件格式来进行空间数据的转换,但由于底层数据模型的不同,最终导致不同的GIS的空间数据不能无损的共享。虽然空间数据交换仍然在使用,但效果并不理想。空间数据互操作标准是当前国际公认的,比空间数据交换标准更有前途的数据标准。

(2)基于GML的空间数据互操作

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协会(OpenGISConsortium,OGC)提出了简单要素实现规范和地理标记语言(GeographyMarkupLanguage,GML)。OGC相继推出了一整套GIS互操作的抽象规范,包括地理几何要素、要素集、OGIS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空间参考系统、定位几何结构、存储函数和插值、覆盖类型及地球影像等17个抽象规范,2003年1月推出GML3.10版[3]。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基于GML在空间数据共享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2001年Rancourt等人[4]将GML与先前所定义的空间标准进行比较,认为GML能有效地满足空间数据交换标准。2002年,ZhangJianting等人[5]提出了一种基于GML的Internet地理信息搜索引擎。2003年,ZhangChuanrong等人[6]在网络环境下以GML作为异构空间数据库交换共享空间数据的格式,成功实现数据的互操作。2003年,崔希民等人[7]提出了GIS数据集成和互操作的系统架构,在数据层次上实现GIS数据的集成和互操作。2003年,张霞等人[8]提出一种基于GML构造WebGIS的框架结构,给出实现框架技术。其中采用GML作为空间数据集成格式。2004年,朱前飞等人[9]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GML的数据共享解决方案。2005年,陈传彬等人[10]提出了基于GML的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集成框架。GML数据类型较完整,支持厂家较多,相关研究丰富,是目前最有前景的时空数据标准。本文选择GML作为农业时空数据标准。

1.4时空本体

1.4.1本体、语义Web和OWL

本体方法目前已经成为计算机科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在语义Web、搜索引擎、知识处理平台、异构系统集成、电子商务、自然语言理解、知识工程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尤其是目前随着对语义Web研究的深入,本体论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普遍认为它是建立语义Web的核心技术。OWL是当前最有发展前景的本体表示语言。2002年7月29日,W3C组织公布了本体描述语言(WebOntologyLanguage,OWL)的工作草案1.0版。目前工作草案的最新更新为2004年2月10日的版本[11]。

1.4.2时空本体

基于本体方法对时空建模的相关研究工作如下:

1998年,Roberto考虑了作为地理表示基础的某些本体问题,给出了关于一般空间表示理论的某些建议[12]。2000年ZhouQ.和FikesR.定义了一种考虑时间点和时段的时间本体[13]。2000年,Córcoles基于XML定义了一个类似SQL的时空查询语言,该语言包含八种空间算子和三种时态算子用于表达时空关系[14]。2003年,Grenon基于一阶谓词逻辑定义了时空本体,使用斯坦福大学的Protégé环境实现[15]。2003年,Bittner等人[16]提出了用于描述复杂时空过程和其中的持续实体的形式化本体。以上工作中Grenon的时空本体研究相对完整,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在网上共享,本文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建立农业时空本体。

2主要研究内容(1)农业时空数据规范

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公认的农业时空数据标准出台。本文基于时空推理技术,研究通用性更强的时空数据表示模型,能表示气象、土壤、环境、水文、地质等各领域的农业时空数据。GML是目前公认的时空数据标准,利用上述模型扩充GML,兼容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农业资源空间信息元数据的分类及编码体系草案”等国内现有的地方性标准,构建针对数字农业中时空数据的DA-GML标准,作为数字农业基础时空数据的规范。现有的土壤、环境等基础空间数据库均支持到GML格式的转换。

(2)农业基础时空数据库

基于笔者自主开发的GIS平台建立农业基础时空数据库,该平台具有运行稳定、资源占用少、结构灵活、功能可裁减、成本较低、便于移植等特点。采用了时空推理技术,支持对空间和时空信息的表示和推理。通过DA-GML能够直接从现有系统中获取领域农业基础时空数据,主要包括土壤数据库、环境数据库、气象资料数据库、农业生产条件数据库、林业信息数据库、影像数据库等。

(3)农业时空分析方法库与农业时空知识库

时空推理是研究时间、空间及时空结合信息本质的技术,通过时空推理技术将现有面向农业领域的时空分析技术进行整合和规范化表示,形成农业时空分析方法库。对领域农业时空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同时通过数据挖掘方法从基础数据中提炼知识,建立农业时空知识库。

(4)农业时空本体库

在(2)、(3)中存储的数据、方法和知识需要一个有效的机制进行组织和管理。就目前技术而言,本体是表达一个领域内完整的体系(概念层次、概念之间的关联等)的最有效工具,所以本文选择建立农业时空本体库。具体包括本体获取、本体管理、本体服务与展示三个模块。使用Protégé做本体开发环境编辑。Protégé是斯坦福大学开发的基于Java的本体编辑与知识获取工具,带有OWL插件的Protégé可以支持OWL格式的本体编辑与输出。

以上三个库通过WebService方式提供基于Internet的服务,可以在线对库中信息进行维护和检索,并能无缝集成到应用系统中。

(5)系统体系结构

系统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首先,外部系统的时空数据转换成GML格式(现在绝大多数系统支持该数据标准),进入农业基础时空数据库。通过本体获取与编辑模块将时空数据和时空知识整理,形成本体库。外部系统的请求通过WebSer-vices发给仲裁者,仲裁者区分各类情况调用三个库调用服务、提取数据和执行操作,结果返回给用户。

(6)基于平台开发农业生产智能应用系统

基于数字农业时空信息管理平台建立数字化测土施肥系统、作物种植标准化管理系统、无公害水果蔬菜栽培指导系统等一批农业生产智能应用系统,解决实际问题。

3相关系统对比分析

3.1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

平台基于信息和知识支持的现代农业管理的集成技术,对农田信息进行动态采集、分析、处理和输出,从而根据农田区域差异、农事安排进行模拟分析、决策支持管理和指挥控制,并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区域差异进行精确定位、动态控制等定量操作[17]。

3.2全国农业资源空间信息管理系统

全国农业资源空间信息管理系统(NASIS)实现对全国农业资源空间信息的查询分发,具有系统管理、动态数据字典、数据检索、查询、数据分发、制图、报表统计、数据分发等功能。该系统已经用于全国农作物遥感监测、农业资源调查、农业科研和农业政策信息支持服务等方面[18]。

3.3中国西部农业空间信息服务系统

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建立基于Web的中国西部农业空间信息服务系统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从西部农业空间信息服务系统的数据库构建开始,全面地介绍了系统的运行模式和数据库访问技术,详细论述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平台环境和开发实现等。

(1)基于平台提供的开发框架,能方便、高效地建立大量的数字农业智能应用系统,基层农业科技人员也能快速开发出技术含量高的应用系统,各应用系统能互通、共享,便于升级维护。

(2)由于大量的底层服务、数据、知识和方法由平台集中统一提供,简化了开发数字农业应用软件的工作,节约了成本。

4结束语

数字农业时空信息管理平台从系统目标、适用范围、采用技术、系统接口等方面不同于任何现有的基础农业空间数据管理平台,是一个概念全新的系统,定位于基础农业空间数据管理平台的上层,更便于开发数字农业应用。其中的本体库等机制为将来建立农业时空数据网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淑惠.数字农业及其实现技术[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4,15(7):5-8.

[2]唐世浩,朱启疆,闫广建,等.关于数字农业的基本构想[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23(3):183-187.

[3]Geographymarkuplanguage(GML)[EB/OL].(2003)./techno/specs/002029PGML.html.

[4]RANCOURTM.GML:spatialdataexchangefortheinternetage[D].NewBrunswick:DepartmentofGeodesyandGeomaticsEngineering,UniversityofNewBrunswick,2001.

[5]ZHANGJianting,GRUENWALDL.AGML2basedopenarchitectureforbuildingageographicalinformationsearchengineovertheinternet[DB/OL].(2002).cs.ou.edu/database/documents/zg01.pdf.

第2篇

1.1信息化指数模型

国内外学者对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理论开展了多年的研究工作[19],分别从信息经济理论基础角度、社会与经济关系角度2个方面,阐释了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波拉特法[20]和RITE模型[21]分别是这2个不同角度的代表方法。其中,波拉特测算方法比较复杂,同时与中国现行的国民经济统计方式也不相符合,因而国内很多研究人员倾向于采用日本的RITE模型,对包括农业在内的各类社会信息化程度进行度量。日本学者小松峙清介提出了RITE模型的信息化指数,主要从广播、邮电、电视新闻等行业中选取通信主体水平、信息量、信息系数、信息装备率等进行信息化程度的度量,包含11项具体活动指标,如图1所示。RITE模型是利用统计数据计算出上述4个方面的指数,然后相加得到社会经济信息化总体指数。

1.2基于层次分析法

非等权重的农业信息化指数模型小松崎清介的信息化指数模型采用的是等权重赋权的思想。结合中国都市农业信息化发展和数据统计情况,以小松崎清介的信息化指数模型为基础,改进了部分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信息化指数进行非等权重赋权,克服了小松崎清介的信息化指数模型采取等权重不足,以适合中国都市农业信息化指数的测算。结合农业信息化的实际特点,从通信主体水平、信息量、信息系数、信息装备率等4个方面选取了12个相关指标,提出层次分析法非等权重的农业信息化指数模型。该模型除“通信主体水平”指数未变外,不同程度地修改和调整了其他指标。一级指标分别为信息量、通信主体水平、信息装备率、信息系数4个方面。对二级指标进行了不同程度地修改和调整:(1)“信息量”中删除原模型中“每平方千米人口密度”、“每万人书籍销售点数”,增加更能反映信息量的“人均年邮政业务总量”、“人均年电信业务总量”,并将“人均年通话次数”界定为“人均年长途电话通话次数”;(2)“信息装备率”中分别界定“每百人电视机数”、“每万人电子计算机数”为“农村每百户彩电数”、“农村每百户电子计算机数”;(3)“信息系数”中增加了“农村家庭第三产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的比重”。对各一级指标进行两两比较,由专家咨询和定性判断,确定各项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建立矩阵进行重要程度比较。通过式(1)计算,得出各一级指标A、B、C、D的权重值分别为:WA=0.353,WB=0.353,WC=0.177,WD=0.117。同理建立各二级指标的比较矩阵,其中“通信主体水平”和“信息系数”各二级指标权重相同。得出各二级指标的权重值分别为:WA1=0.287,WA2=0.287,WA3=0.142,WA4=0.142,WA5=0.142,WB1=0.333,WB2=0.333,WB3=0.167,WB4=0.167,WC1=0.5,WC2=0.5,WD1=0.5,WD2=0.5。最终农业信息化指标公式为:S=∑(Wi∑WijSij),其中S表示农业信息化指数;Wi表示一级指标i的权重值;Wij表示一级指标i下第j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值;Sij表示一级指标i下第j个二级指标的指数数值。层次分析法非等权重的农业信息化指数模型及各项指标权重值,如表1所示。

2农业信息化与都市型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2.1北京市农业信息化相关指数计算

为了分析北京市农业信息化水平的发展趋势,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北京市2000—2010年相关统计数据,得到北京市农业信息化各级指标、农业GDP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市型农业经济GDP值(第三产业中除去交通运输、餐饮住宿、金融、房地产等外GDP值)。以2000年为基础年份,计算出2001—2010年北京市农业信息化各级指标指数和其他数据指数,如表2所示。

2.2结果分析

以第三产业中除去交通运输、餐饮住宿、金融、房地产等外GDP指数代表以乡村旅游等农村服务业为主的都市型农业经济GDP指数,比较北京市农业信息化相关指标指数,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北京市农业信息化指数与农业GDP、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市型农业经济GDP都成正相关性,表明农业信息化各项指标的增长,对农业GDP、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市型农业经济GDP有正向促进作用。同时,可以看出农业信息化指数增长与都市型农业经济GDP增长具有高度一致,说明农业信息化发展对都市型农业经济GDP增长极大的推动作用;而农业信息化指数增长对农业DGP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结合北京市周边农业已经基本完成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度,而其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又是以乡村旅游等农村服务业为主要发展模式的都市型农业,因此农业信息化对促进第一产业(农业)GDP发展的作用非常有效,而在增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特别是推动以乡村旅游等农村服务业为主的都市型农业经济增长方面更为有效。

3政策建议

农业信息化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对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与都市型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特别是农业信息化对以乡村旅游等农村服务业为主的都市型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研究还比较少。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农业信息化指数与农业GDP、都市型农业经济GDP、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农业信息化对促进都市型农业经济增长起到关键性作用,农业信息化与促进都市型农业经济增长成正相关性关系,因此在未来都市型农业发展中,需要加大农业信息化投资力度,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如提高农村地区用户的互联网入网数量、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加大农村人口的高等学历教育等,进而推动都市型农业全面快速发展。

4讨论

第3篇

农业技术效率是技术效率概念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要素投入的条件下农业实际产出达到理论最大产出的程度。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众多,农业生产技术的可得性、对技术的接受能力无疑是技术效率提高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而农业信息化正是信息技术(IT)在农业企业、农业产业、农业经济和社会扩散和渗透的过程,该过程将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可得性以及农户对技术的接受能力,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

1.1提高农业市场信息的传播范围和速度

农业市场信息包括农产品市场信息和农业生产资料信息。通过及时了解各类农产品信息,农产品生产者不但可以清楚地知道市场的实际需求,而且还能使潜在的需求明朗化。根据市场需求组织农业生产,避免盲目生产销售,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增加了农业产值,即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效率。通过及时了解各类农业生产资料的市场信息,农户和农业企业能在“信息对称”的生产资料市场上选择质量可靠、价格合适的农资产品,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在农业产值一定的情况下减少了投入,也意味着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

1.2提高政府政策信息的传播范围和速度

传统上我国农户只能通过村广播或村干部召集开会的形式了解国家的政策,信息传播速度相对较慢,甚至还会产生“信息失真”。电视、无线电话、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及时准确的将国家最新的农业政策传递到广大农村和农户中,使得农业生产者能在有关政策的指引下合理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与结构,科学安排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

1.3提高农业技术信息的传播范围和速度

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如科学防治病虫害、精准灌溉等,本身就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技术手段。但是由于以往信息手段落后,不能有效的推广和应用。“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现代农业技术信息迅速传递到农村,加快了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速度,从而提高我国整体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

1.4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

农田信息管理系统、遥感系统、墒情监测系统等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数字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土壤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以实现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病虫害、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进行定期信息获取,生成动态空间信息系统,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模拟,达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农作物产品和质量的目的。数字农业技术是在资源约束条件下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实现集约化农业生产的必要手段。

1.5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水平

劳动力是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投入要素,农业部门工作人员和农民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水平。现代信息技术加快科技文化知识的普及度,使农民能较快地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促使其技能和素质的提升。农民素质越高,观念就转变得越快,越能接受新生事物和信息意识,对信息和市场的把握能力和运用新技术能力越强,从而劳动生产率越高,对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促进作用越大。

2省际农业信息化水平测定

实证研究农业信息化对于农业技术效率问题首先面临的就是农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我国多位学者根据对农业信息化的理解及数据的可得性建立了相应的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如卢丽娜(2010)参照国家信息化六要素构建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对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进行实际测度。结果表明,2000~2004年间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增长了2.3倍。刘利永、李道亮(2013)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进行了计算,测度结果显示我国农业信息化2001~2005年为起步发展期,2005~2010年为快速发展期。我国农业信息化理论和实践都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农业信息化的评价指标尚没有统一标准。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具体指标的选择也有待商榷。本文在综合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和参考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构建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4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农业信息化人才和人口素质”、“农业信息化效用”、“农业信息化发展政策”。其中“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主要反映农村居民占有信息设备和网络建设的情况,四项指标分别反映计算机、电视、电话等的基础建设状况和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状况;“农业信息化人才和人口素质”主要关注农村的信息化人才培养状况;“农业信息化效用”反映的是农业信息化的投入产出基本情况,其中,农业专利的批准数量反映的是农业科技的进步水平;“农业信息消费指数”指的是个人消费中出去衣食住、杂费外的比率,反映的是信息消费的能力;“农业信息化发展政策”主要反映的是政府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情况。以上数据分别在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科技进步统计监测》中获得。由于各个指标的计量单位不同,需要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首先对农业信息化水平的11个具体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出农业信息化各分类的指数值。四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则通过变异系数法来进行确定。得到相应的权重系数分别为:农业信息技术应用0.384,农业信息化人才和人口素质0.277,农业信息化效用0.183,农业信息化发展政策0.156。依据上述权重指标体系,本文计算出我国31个省份(直辖市)2002~2012年的农业信息化指数。截止2012年农业信息化指数得分最高的前三名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得分最低的后三位分别是、云南、青海。在2002~2012年间农业信息化指数增幅最快的地区是(95%),最慢的地区是北京(28%)。2012年东部11个省份、中部8个省份、西部12个省份的农业信息化指数均值分别为0.7652、0.653、0.6236,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局面。但是西部与中部地区的农业信息化指数相差并不大,反映出农业信息化正呈现各地区同步协调发展的趋势。东中西部在2002~2012年间的农业信息化指数增幅分别为44%、45%、47%。由此可见,在过去的十年间我国农业信息化取得明显进步,西部增长速度超过东、中部地区,中部增长速度又超过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东中西部发展差距缩小,这主要是因为:①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使得西部地区发展速度加快;②部分农业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因起点低、基数低,因而发展速度比较快,最典型的就是地区。

3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技术效率实证研究

3.1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考察我国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同时了解各地区效率水平的高低。据此,本文采用Battese和Coelli(1995)提出的技术效率外生性模型(B-C模型)。简单的C-D生产函数里没有要素的交互项,也就没有考虑要素之间的替代效应,生产函数的技术结构是线性齐次形式,没有考虑技术的变化的非线性特征。对于我国农业生产而言,农业投入要素可能存在替代效应,如农业机械的使用大量替代了人力劳动。同时,农业中的技术进步会渗透到生产要素中,从而呈现技术非中性特点。如我国不断加大对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的培训以及农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说明农业人才也是技术的源泉。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将模型的函数形式设为超对数生产函数。

3.2参数估计结果及分析

本文采用全国31个省市2002~2012年的数据对模型通过FRONTIER4.1软件进行了参数估计。σ2项表示组合误差项vit和uit的变异数之和,其值在1%置信水平是显著的。一方面说明使用技术效率模型估计是可靠的,我国农业生产存在显著的技术效率损失;另一方面说明我国农业生产中复合误差项的变异主要来源于技术效率损失,随机误差项的影响仅有4.33%。由表2可见,随机前沿生产模型中二次项的参数估计值显著为正,表明了我国农业生产在2002~2012年间存在着技术进步,且表现出非线性特征。时间与要素的交互项的参数估计值显著为正,表明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呈现非中性特征。由此可知,本文使用超对数生产函数形式是可行的。本文主要关注技术效率估计模型的参数估计值。δ1的参数估计值在1%的显著水平为负,其值为-0.7731,表明在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提高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δ3、δ5的参数估计值在1%的显著水平为负,说明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显著异于西部地区,其中东部的系数为-1.9993,中部的系数为-0.9819。实证结果表明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均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提高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借助Mastromarco和Woitek(2006)提出衡量影响因素对技术效率边际影响的公式:dTE=-TE*δi/(dzi/zi),取我国2002~2012年间全国的平均效率值0.7937,可求得当我国东中西部农业信息化指数每上升1%,可分别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的农业技术效率提高1.58%、0.78%、0.61%。可见,农业信息化对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边际影响最大的地区是东部,其次为中部,最小的为西部。注意到δ2的参数估计值在1%的显著水平下为正,δ4的参数估计值虽然为负但并不显著,δ6的参数估计值为正也不显著,说明在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并没有表现出随时间逐步提高的趋势。随机前沿模型估计出来的技术效率值也证明了此点结论。考察期间全国农业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值0.7937,东中西部的平均效率值分别为0.9331、0.7662、0.6859。东部11省份(直辖市)的农业技术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而中西部的农业技术效率相差不大。2002~2012年间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呈现出“先低后高再低”变动轨迹。结合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技术效率提高,而与此同时农业技术效率不升反降的实证结果,推断:在我国还有制约农业技术效率提高的深层次原因存在,有待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4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4篇

【论文关键词】农业信息化水平;波拉特法;凉山州

1引言

凉山彝族自治州幅员辽阔,资源富集,极具开发潜力与发展潜力,在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农业作为凉山州的主要产业,因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的原因,仍然停留在较为传统的发展层面上。面对全球信息化的浪潮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如何利用农业信息化建设来进一步优化凉山州农业资源配置,进而推动凉山州农业和经济的整体发展;如何评价和测定凉山州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找出差距以及科学预测农业信息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已成为当前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此前,国内对凉山州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资源利用、民族文化开发等领域,对凉山州农业信息化建设及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研究近乎空白。而这恰好是当前和今后凉山州经济发展所需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此,研究凉山州的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找出差距以及科学预测农业信息化未来的发展趋势无论从宏观上还是微观上都会给凉山州及四川省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长远的利益。

农业信息化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对其水平进行测度,完全可利用测度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方法。但由于现行国民经济统计指标和统计方法是面向物质经济的,信息和信息活动的贡献被分散在各产业部门和活动领域,没有独立的分项统计数据。因此,在此主要运用波拉特法,先找出农业中的第一、第二信息部门,然后再计算出农业第一、第二信息部门的产值以及农业信息部门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从而测算出凉山州农业信息化的水平。

2基于波拉特法测度凉山州农业信息化水平

2.1农业第一信息部门产值的测算

首先,运用波拉特方法识别并选择出农业信息行业构成,接下来就是具体测算出农业第一信息部门的增加值。我国现有的统计资料对很多行业的具体产值和数据并没有独立列项分类统计,为此,要对农业第一信息部门中各行业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进行统计归纳,即认为农业第一信息部门中只有农林牧渔服务业完全属于农业,其他的像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教育文化艺术及,播电影电视业和邮电通信业等不只是为农业服务,所以要计算它们所创造的GDP,就可以把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增加值完全归人到农业第一信息部门,而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邮电通信业为农业服务的那部分产值则要利用其总产值乘以一个相关系数。这个相关系数的确定主要依据农业总值(某一年)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这样就可以计算出2001—2005年凉山州农业第一信息部门的产值(见表1)。

2-2农业第二信息部门产值的测算

在测算第二信息部门产对,采用如下公式来计算

第二信息部门增加值=第二信息部门的信息劳动者收入+第二信息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值

=第二信息部门信息劳动者人数×(人均工资+人均固定资产折旧值)

式中:第二信息部门信息劳动者的收人为各行业平均工资与各信息职业的人数乘积之和。

根据《四川统计年鉴)(2001年),确定各信息职业的就业人数,即以2001年的就业人数为基准保持不变,从而计算出2001~2005年凉山州农业第二信息部门信息劳动者的收人(见表2和表3)。

接下来计算农业第二信息部门固定资产折旧,由于已经知道了农业第二信息部门信息劳动者的人数,在此,只需算出所测各年人均农业固定资产折旧。

由2005年《凉山彝族自治州统计年鉴》可知,2004年农业固定资产折旧为9060万元,2005年农业固定资产折旧为34051万元,2001、2002年和2003年的农业固定资产折旧资料无法查得,所以采用2004年的数据。在农业行业分布的职业者在业人数为1925300人,则可行2005年人均固定资产折旧为176.86元,2001~2004年人均固定资产折旧为47.06元。

农业第二信息部门的就业总人数为2063800人,由此可得农业第二信息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见表4。

至此,农业第二信息部门所创造的增加值即可由农业第二信息部门的信息劳动者收人和农业第二信息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值相加而得(见表5)。

2.3凉山州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结果

根据波拉特的“国民生产总值比重法”,可以得出农业信息部门的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见表6),

这是反映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凉山州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状况。

3结论与讨论

第5篇

(一)循环经济的涵义

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布尔丁(Ken-nethBoulding)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循环经济”一词。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线性增加来发展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通过循环利用生产物资,减少资源的消耗,减少垃圾等污染物的产生,其宗旨是在健康的环境下发展经济。“循环经济”的实质就是生态经济,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它倡导的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样一种废弃物不断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

20世纪90年代,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污染控制逐步成为发达国家环境与发展政策的主流,人们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的基础上,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主线,逐步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产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套系统的循环经济战略。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别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国务院2005年7月提出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我国在多个层次上开展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循环经济正以一种崭新的态势,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潮流、新趋势。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各种新技术作为支持和需要相关法律规章作为保障,还需要营销创新这个动力源。

(二)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首先是科学的发展观,它强调任何经济活动只有建立在资源的承受能力之内,才有可能实现持续性发展。打破了过去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观。其次是超前的科技观,循环经济是一种善待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其实质就是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它强调人类在应用科学技术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充分考虑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修复能力,所倡导的技术载体就是环境无害化技术。再次是务实的生产观,即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节约资源,采用循环使用资源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它将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的闭环式流程。使有限的资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最后是系统的整体观,要求人类以整体的观念研究人、自然资源、科技这个大系统内在的经济规律,包括价值、消费等,它把环境、资源、产品、价值、消费、科技、发展等有机地系统地联结起来,形成整体、协调、循环、可再生的生态链。

山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

(一)水土流失严重且生态环境脆弱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山地占陆地总面积的70%,而南方红黄壤地区的80%为丘陵山地。山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生物资源、水资源等,但山地坡度高的高寒气候不利于农业开发;一些山地土层贫瘠,植被差,水土流失严重,导致生态失衡;缺乏循环经济意识,低层次的、粗放式的无序垦殖、过度放牧、过度猎捕、化肥农药等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山区农业经济可利用土地减少,土地养分下降。据《浙江省生态农业建设现状与对策》中的研究显示:1995年该省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24.3%,比1985年扩大590km2,年土壤流失量>6000万t,损失土壤N、P、K近120万t。近2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了6倍,而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几十倍,这使我国的经济增长因资源短缺而面临不可持续的危险。

(二)区域弱势使经济发展缓慢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山区交通密度低,人文环境相对较差,科学技术力量薄弱,信息化建设滞后。人们的思想保守,观念落后,其生产模式往往是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农产品的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农经作物大路货多,精品少且产业化低,新农业技术、新品种、新管理模式推广、扩散缓慢,营销创新意识低,综合经营差,规模小,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业滞后,经济发展缓慢,资源丰富但经济贫困。

(三)山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前景

我国农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精神指导下,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形成一个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如一些山区农业的果—粮、果-草-牧结合的复合生态模式;江苏丘陵区的庭院生态型模式(鸡粪喂猪、猪粪沼气、沼渣沼液肥田);浙江丽水“山顶树、山腰果、果间鸡、山脚稻”立体生态护理模式以及种养结合的“种草-养鸡-鸡粪肥园”、“稻田养鱼”等生态良性循环小系统模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增加了经济效益。又如浙田的“稻田养鱼”于2005年被正式确定为首批4个世界农业遗产保护项目之一,引来了国内外游客观赏,获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赢。实践证明,循环经济对山区农业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循环经济框架下的营销创新

(一)市场营销与营销创新

市场营销是个人或组织通过创造和交换产品与价值以获得自身需要的一种社会过程。营销活动既实施于流通领域,又不限于流通领域,真正的营销是以市场为起点,上延到生产领域,下延到消费领域。市场营销对于山区农业经济而言,是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的有效途径。传统的市场营销侧重于商品推销的销售观念,已愈来愈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现代的市场营销,其实质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营销创新是指企业在营销过程中,结合目标市场的具体情况,为实现既定目标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有效果的创造性活动。营销创新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

(二)循环经济模式下山区农业的营销创新

农村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消费需求的复杂性制约着农业经济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遵循生态规律,促使山区农业的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耗,保护环境的必由之路;是保障农产品优质、安全、无公害,市场竞争力提升的必然选择。

市场营销在循环经济模式的策划、布局、设计、服务、管理等方面具有导向作用,营销创新则是开拓、发展市场的先锋,是适应或领导消费者需求,以新制胜、以质量制胜,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并促进山区农业循环经济与环境良性发展的最有效、最可靠的措施。

营销观念创新。市场营销观念是企业各部门有效的组合与顾客满意及企业长期盈利的整合。观念的形成是由多种感知汇集而成的,观念一旦形成后,要想使其转变比树立一种观念要难得多。因此,要持续发展山区农业经济,必须树立绿色营销和生态营销观念。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战略作为其经营理念,以绿色文化作为其价值观,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力求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的一种战略。所谓生态营销观念指的是企业如同有机体一样,要同它的生存环境相协调。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问题。在国际市场上,适度无污染,保护环境的产品和服务已成为世界消费的热点和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把贸易与环境问题结合起来制定相关政策,构筑“绿色壁垒”,“绿色”食品的价格一般要比同类食品高出40%~100%,在日本则有超过90%的消费者对绿色食品感兴趣。在我国国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生产无公害优质农产品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保证人类健康的需要,是提高整体社会效益、生产者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出口竞争力的需要。同时,加强公众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使山区农业循环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绿色营销和生态营销的实质都属于循环经济范畴,是促使山区农业经济发展并顺应国际贸易新趋势的必然选择。

营销服务创新。山区农业生产经营受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交通等诸多因素制约,其经济发展具有不确定性。而农产品加工,尤其是农产品深加工的严重滞后则是制约山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动,迫使农业结构不断调整,市场信息是山区农业经营管理决策的基础和前提,搞好营销调查研究,正确作出市场预测,则是营销服务创新的根本。营销服务创新还要遵循两个原则:“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农业原则;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创新为支撑点的原则。在营销策划服务中,要根据物种特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立体开发、多层经营。打造山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开发优质、安全、无公害的农产品,并不断改良农产品的品种,提高优质率,保证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不断换代升级。建立生态园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开发特色农业,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创建无公害名牌产品,创立网络营销平台,不断增强营销后劲。

营销管理创新。进行营销创新的前提就是科技创新和质量管理体系创新。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各个环节必须遵循生态技术规范,同时重视市场、农产品、营销策略、营销组合的创新。比如在循环模式设计阶段,广泛采用绿色设计技术,如减量化设计、可回收设计等;在实施阶段,对农产品的质量、卫生指标、包装、保鲜、运输、储藏、销售等实施严格监控,确保绿色食品的整体产品质量,并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在消费阶段,发挥品牌效应,倡导绿色消费,使循环型消费成为主流的消费方式;在处置阶段,基本消灭废弃物,使资源最大限度地得到回收再利用,对确实无法回收利用的废弃物进行最适当的处置。还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管理,使营销网络向系统化、规范化、全球化发展。并通过注册商标、申请绿色食品认证,对农产品依法实施统一、规范的管理,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桂兰.发展循环经济—给地球疗伤[J].生态经济,2006(1)

2.张霞.以“循环经济”理念打造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J].北京农业,2006(2)

3.张静中.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企业营销创新[J].生态经济,2006(6)

4.王元京.建立城乡统筹教育发展长效机制的思考[J].内蒙古教育,2007(3)

第6篇

1.1是顺应国际形势和国家政策的必然之举

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国家逐步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保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电子档案管理办法》和《电子档案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这一系列举措说明了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国家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必要步骤。

1.2是档案传统式管理的发展趋势

中国最早的档案工作可能要追溯到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甲骨文、金文、竹简、羊皮卷、帛书等都是曾经档案的记录载体,发展到以纸张作为档案的主要载体后,档案管理逐渐制度化、系统化,但传统式管理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一是由于档案需长期保存,纸张极易受潮、虫蛀及火灾等灾害的毁坏。二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保管经费,档案被反复查阅,不可避免的存在原件受损或遗失,导致档案工作人员为无备份而每年不得不有的文档损失担忧。三是档案传统管理特点决定了档案的交互性弱,不利于不同部门、不同地方和不同级别单位的使用。

2现代农业科研发展中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2.1优化保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农业科研档案主要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科研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载体材料的总称,其主要包括课题从立项、申报、总结、成果鉴定等一系列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档案材料,如科研档案课题立项的申请书、合同书、实验调查记录、科研过程中的照片以及科研人员在该项研究中撰写的论文等,既是生产资料,也是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的载体。档案信息化建设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支撑,利用微机对档案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和不同层级的加工,加强了对农业科研档案的保存优化率,是第二次农业科研创新,既扩大了档案保存的范围,又加深了档案管理的深度,有利于各种档案长期有序的保存。

2.2发展农业技术

农业在过去几千年作为主要产业,现在被称为关系国计民生的第一产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如何有效传承农业技术?除了身传言教,我国还出现了农业著作和一些有关农业生产的记录,如北魏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而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创造的十二气历对农业影响颇深。言传身教和过去的农业书籍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极易失传,印刷技术的落后和文言文的使用极大地限制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传承。20世纪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计算机技术的广泛使用为标志,档案信息化管理也被国内外应用于农业。档案信息化、电子化的特点是易传送、易分享、易再次加工,这使得先进的技术、理论、手段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能被更多人和更多地方学习、使用,进而有益补充,更带动农业科学向纵深发展。

2.3经济效益

1节约了档案管理成本。农业科研档案管理作为一门系统而专业的工作,既有农业科研工作的特性,又有科研档案管理的普遍性。传统式的档案管理需要长期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与之相比较,有赖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档案信息化管理一旦建成就能减少投入,节约资源。2创造新的经济价值。科技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巨大助力,农业科研档案是系统的科学技术的载体,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从最近几十年档案信息化管理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档案信息化管理当然也包括农业科研行业可以创造新的经济价值,对信息、计算机系统和人之间流动的良性管理可以带动广告收入、知识产权相关收入和农业增收等方面的提高。如果忽视了档案信息化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那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3在农业发展中的现状和困境

3.1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软件缺乏统一性

我国农业科研单位的信息化管理发展水平不一致,不仅表现在技术水平,也表现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缺乏统一性。使用的电脑系统不兼容,运行的软件各自不能互用,全国又没有共用一个既适用于文件检索又可用于档案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这些技术问题制约了档案信息化、电子化的进程,不利于工作人员利用电脑完成信息管理工作,不能快捷地出版信息编辑成果。3.2制约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和进程的起因由于我国事业单位的招聘机制分为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使得各个农业科研机构出现了一个怪圈,懂技术的不懂档案信息化管理,精于档案管理的又不熟悉农业科技领域。一些单位在发展档案信息化过程中没有配备具有档案管理专业素养的人员,“抓壮丁”转去负责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从目前看,许多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技术人才,档案、信息处理和农业技术复合型人才就更奇缺,大部分人员现代技术水平偏低,甚至有现代文盲现象,尽管引进了现代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更是阻碍了档案信息化管理现代化。

4对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顺应了全球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对当前档案管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对农业科研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变档案传统管理模式,打破档案信息化建设制约瓶颈,力争在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脱颖而出,这就迫使我们要正视档案信息化建设,对照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困境,积极地寻找今后农业科研信息化建设的应对之策。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农业科研和档案管理两大专业领域的有机结合,要实现其长期的良性发展就要求从以下三方面采取措施,弥补短板,巩固长板,形成合力。

4.1建立全国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统一体系

个体的发展离不开集体的有力支持,要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建立全国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建设统一体系,体系要对档案管理中涉及的硬件、软件和法律法规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规定,让一切档案信息化建设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4.2高标准培养复合型人才

做好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工作离不开复合型人才的作用,要制定一个长期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使其在档案、信息化和农业方面精而专,既能投入农业科研实践,又能做好农业科研档案工作,更能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开发好农业科研档案信息的价值,创新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管理方法。

4.3重视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深层次开发

第7篇

首先,通过农业信息化手段,在农业生产中建立现代化信息体系,将农业生产长期所处的劣势地位彻底转变,在充分掌握动态的市场信息的前提下,适时调整农业发展战略,把握先机,掌握农业生产的主动权,促进农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其次,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缺乏必要的信息基础支撑,农业生产过程中不能紧跟市场行情,缺乏及时的市场信息,农业生产仅仅依靠农户对市场行情的经验判断得来,往往导致盲目生产或者偏离市场需求生产,缺乏对市场的敏锐嗅觉,农产品滞销现象非常常见。例如,因为某种机械刚刚面世,或者某种机械一定程度上备受农业生产者欢迎,部分农民就购买用以提供机械生产服务,而也会有不少农户盲目跟风似地蜂拥购买,导致市场饱和,供过于求,因服务数量过剩导致服务价格下跌,给农民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在当前的三农建设中,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各级农业管理部门都强调应用信息服务生产,强化网络等资源开发,建立完整的农业信息化管理体系,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农业生产信息化网络建设,农机维修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找到农机故障分布并及时排除,提高农机使用效率,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

2信息技术应用与现代农业机械存在的问题

2.1农业机械使用、维护不当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下,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使用不当、维护不到位的问题。如机械设备的过度使用,缺乏必要的保养,或者机械设备等待时间及恢复时间较长等问题。实践中,很多农业生产者不注重农机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只有在农业机械设备出现故障不能正常作业时方进行事后维修,甚至有的维修人员并非专业人士,在维修过程中给机械造成二次伤害。

2.2农业机械管理缺乏信息技术的应用

农业机械管理过程中往往直接运用经验及习惯沿袭而来的传统方法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管理过程缺乏科学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这种过时传统的管理方式应用于早期小规模或者农业机械化早期单一机种的机械设备管理或许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随着农业机械品种的增加、数量的增多,这种落后的管理方式很难指导农业生产,相反会增加管理成本,造成资源浪费。

2.3农业机械组织难以做到最优配置

农业机械型号、品种、机型等众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多机种联合作业非常普遍,这种农业机群式生产方式会占用较多的资金,且生产过程中协调调度很难一步到位。农业机械组织不能做到最优配置,这直接影响农业机械化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因此做好农业机械资源的最优配置,也是农业机械信息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3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具体应用

3.1管理信息系统运用到农业机械管理

将与农业机械相匹配的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农机管理中,可以实现对农业机械操作者进行生产活动的整体覆盖,同时可以促进完善的、灵活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这对农业机械化综合集成管理非常重要,在技术上便于农业机械向模块化、功能化发展与对接。在当前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管理信息系统运用到农业机械管理中,使得管理者很容易了解机械使用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与实时状况,提高了农机使用的安全程度,也大大提高了农业产品的品质,有利推动了农业机械化进程。

3.2掌上电脑运用到移动农业机械管理

掌上电脑是一种手持移动信息管理设备,这种设备可以灵活、及时、方便、持续地为农业机械使用者提供信息查询及处理等各种信息服务。其特点是价格低廉、便于携带、体型轻便且稳定性强,在现代农业机械管理中运用掌上电脑,可提高农机管理的便捷性,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3.3在农业机群控制上运用先进的管理系统

伴随着地理信息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的日益发展,农业机械的虚拟现实技术及地理位置技术逐步发展起来。若将上述两种技术应用于农业机群控制中,可实现农业机群的资源优化配置,对农机群的作业进行科学管控。同时可以控制机械作业时的实时方位,随时向中央控制器地理信息、位置信息等,逐步实现农业智能化管理。

3.4农业机械间的总线通信技术

随着智能化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管理上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子控制单元的通用化及标准化的实施可大大加速电子机械的发展。例如,控制机械整体需要在驾驶室完成,如果能实现驾驶室的标准化电子控制,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实现农业机械间的总线通信。在控制室安装智能显示终端设备,可实现多种机械间密切通信联系,实现机械间信息交换与共享,同时可以接受系统发出的操作指示,完成精密作业。

4结语

第8篇

改革开放也给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创造了机遇,使我们能够迎头赶上国际信息产业发展的巨大潮流,由于信息的广延性和通用性,使信息化发展给各行各业提供了发展新机遇,利用信息产业的发展去武装我国传统农业,就可以为我国传统农业注入新的技术活力,使我国传统农业得到超常的发展。

一、信息化是传统农业的倍增器

信息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但就信息技术本身来讲,它只是一种工具,并不能替代其他产业,只有和其他产业结合,才能够真正成为传统产业发展的倍增器。信息技术与农业结合也同样能够起到倍增作用。

农业信息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农业技术信息化:如精准农业信息;农业环境信息化:如气候预报、病虫害测报;农业经营信息化:如农产品交易信息等。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在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上,政府每年拨款15亿美元,用于建立农业信息和市场服务网络。有着粮仓称号的俄亥俄州的农场主,一个人经营几千公顷的土地,全靠电脑管理控制生产、销售的每一个环节,而在我国目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要在人均0.067公顷的耕地上解决13亿人口的吃穿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技术和信息及其物化了的设备工具和生产资料来武装农业,使之在有限的土地上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率,所以发展农业信息将给我国农业带来难得的机遇。我国传统农业绝大部分尚处于低质低效水平,虽然劳动力成本低,但劳动力人员素质也低,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经营水平也同样不高。随着加入WTO的临近,我国农业生产不得不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要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用当今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无疑会极大促进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使我国传统农业取得跨越式发展。

二、把农业信息当做产业来发展

推进农业信息化,必须把农业信息当做一项产业来发展。众所周知,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发展最迅速、科技含量最高、利润率最高的产业之一。发达国家50%以上产值来源于信息业,信息产业在农业上应用,一方面可以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农业信息本身也可以被当做产业来发展。所以农业信息化建设决不仅限于信息网建设,它还可以带动农业信息硬件、软件建设,还可以拉动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分析以及农业信息中介、网上农科教育、网上农产品交易、网上结算、定单农业、物流配送等一系列农业生产、流通活动,既可以创造一大批就业机会,又可真正通过信息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在农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农业通过信息化可以获得倍增效益,信息业可以通过对农业的信息软硬件服务形成农业信息产业,最终形成农业与信息业双赢的良好局面。现代农业在农业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服务,农业信息已经涉及到了农业生产、流通的方方面面,加之信息本身的增效作用,使得农业信息服务的各环节都会有效益产生,在这里由于农业信息效益市场价值的体现,起到了促进农业信息向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使得将农业信息化被当做产业来发展成为了可能。

三、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在谈到现代化指标时,往往把信息化程度作为一项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来看待。信息化指数的高低也就反映了该地区、该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发展农业信息化产业也就不能不建立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信息量:包括单位面积内人口的通话次数、E-mail数、信函数、报刊数、网上信息数、因特网点数等。

信息装备:包括单位面积内人口的电话机数、电视机数、计算机数、上网微机数等。

信息主体水平:如单位面积内人口中的第三产业人口数、大学生数、信息从业人员数、上网人数等。

信息消费:如个人、单位或集团消费中信息消费的绝对值和相对值等。

要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就必须按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各方面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与我国目前农业水平、农村条件和农业人口来比较,尚具有不小差距。但我国农业发展也具有地区性不平衡,西北地区相对落后,而东南沿海由于开放早,市场经济已经比较发达,农民已经向富裕小康水平转化,初步具备了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条件,有了建设农业信息化的投资能力,只要领导重视,加强相关人才队伍建设,完全有能力发展农业信息产业。另外在目前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许多统计材料中尚缺乏有关农业信息化方面的记录,希望将来把农业信息化等有关量化指标加以统计,逐步建立起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以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

四、农业信息化市场需求巨大

在我国总人口中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占有绝对大的比例。在我们对浙江农村的考察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农民、农业工作者对农业信息的渴望。绍兴市所属嵊州市1998年专门提出了“必须像重视农业科技推广一样重视农业信息”的要求,嵊州通过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农业110”及农业信息员、农业信息会等多种农业信息形式,开拓了为农业服务的新领域,通过网上交易、网上服务,确使农民尝到了农业信息的甜头。如嵊州农业信息网,短短几个月就有200多个农户、企业在网上交易,涉及200多种农产品,吸引了美、日、香港客商洽谈生意,成交额已突破300万元。又如绍兴“中国轻纺城”这一大型纺织品专业市场,去年成交额167亿元,成为亚洲最大的轻纺市场。这个市场建成了100兆的网络线,所有商户都可以进入因特网,网址点击率已达3.5万次以上。这说明农业信息化建设,顺应了农民需要,也顺应了市场经济、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一般来讲,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优于落后地区,城市优于农村。虽然浙江省和全国相比,农业属于较发达地区,农业信息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农业信息化建设目前仍显不足,农业信息流通仍显闭塞。比如,绍兴日报报道对在诸暨市的抽样调查表明,10个种粮大户中有7户不了解粮食购销改革,反映出农民目前大多数还是处在信息不灵状态,说明了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如果农民、农业工作者、小城镇居民都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或即使仅有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甚至仅有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农业人口来参与这个市场,按全国人口比率而论这个市场该有多么巨大。

发展农业信息产业本身也是一项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就必须用市场手段去做,用市场方法做市场的事,不宜用行政方式做市场的事,政府最好是去为农业信息产业业搭台,唱戏还应让企业去唱,政府不宜包办。但在发展农业信息产业过程中,政府要扶持,要给予优惠、引导,最终要按市场规律以企业运作方式来完成。只有真正按市场方式运作,才能真正发展农业信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