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运输企业工作经验总结

运输企业工作经验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0-02 04:32: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运输企业工作经验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运输企业工作经验总结

第1篇

关键词: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措施

引言

在我国积极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国家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在高标准要求下,建筑施工阶段的资金预算也随之增多,以保证工程质量。因此,施工单位也对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越来越重视,希望把投资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切实保障整个工程的投资回报最大化。所以加强对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已成为现代建投行业关注的核心内容。

一、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概述

工程造价管理涉及建设单位的各个部门,是贯穿整个施工建设过程的大课题。它具有涵盖部门多,涉及专业领域广的特点,因此施工阶段造价同时也是一大难题。工程造价管理要把握住一个核心和两个基本点,一个核心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两个基本点是合理确定以及有效控制。实事求是的态度即是造价管理的核心也是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的前提。首先,编制工程造价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的反映整个建筑行业的平均水平。而后在工程造价上体现合理性和科学性,最后有效控制是方法手段,控制造价不超出设计预算,再通过科学的安排施工,减少资源浪费,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对施工企业来说,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是是施工管理的核心和关键,施工单位应予以足够的重视,造价管理质量的高低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施工进程和工程经济效益,同时更是一个企业管理水平和实力的真实反映。

二、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及控制创新措施

1、创新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对于施工进程极为重要,其质量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高质量的施工组织设计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施工浪费、控制施工造价。施工组织造价如此重要,所以工程建设企业都应该认真研究提高施工组织造价质量的有效措施。要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就要落实好以下几点:第一,在编制组织设计前要做好充分的调查,调查项目实施地区的气候、地理条件以及经济发展状况,还要掌握施工企业自身的设备型号和工艺技术状况;第二,编制时要根据施工企业的实际工程水平,对选择施工技术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并结合经济效益来综合考量,实现组织设计的优化;第三,在编制时还需要结合施工工地的实际状况,对现场采用最科学的布局,让施工人员有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以便于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为节约施工开支打下基础;第四,在编制施工组设计时,要尽量缩短工期间歇保证工程提前完工,还要减少材料浪费节省资金开支。

2、人工、设备、材料费用的合理控制

建设工程施工周期越长,材料消耗和工人工资的支付就会比投标时的预算超出越大,还有其他的如银行贷款利率以及汇率等都会发生改变,使得工程预算失控。因此,造价控制人员要注意信息收集并及时做出调整,这样就能是将造价管理变成一种动态管理,使之服务于施工阶段的整个过程。

(1)努力控制人工费用。建筑施工需要大量使用人力,所以减少人力费用支出对降低建筑成本有极大的帮助。经过长期施工经验总结,合理调配施工工人、精确计算用工数、工序衔接科学化综合使用能有效地缩短工时并减少用工人数。

(2)材料价格是工程造价中一大部分,占有较大的比例,而工程材料的价格管理又往往非常困难。要做好材料价格管理就应遵循以下几点:第一,充分了解各种工程材料的市场价格,做好材料的甄别工作,在保证工程质量原则上,选择性价比高的材料;第二,比较各家材料供货商的价格,统计好材料的用量,通过大量采购来降低材料价格,并与有信誉的供货商保持长期合作,为今后材料采购做好准备工作;第三,经常关注材料价格的变化动向,做到及时预测材料价格涨跌,从而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3)实行限额领料办法。根据现阶段进行的工程任务,根据劳动定额来发放材料。具体流程是:首先在进行某个施工前发给施工工长任务单,由管理人员核算,统一发放材料,并在月底开展核算工作,对超领班组进行批评,奖励节约班组。

(4)降低运输成本。因为材料和设备一般都重量大、体积大,因此运输成本也会很高,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可以采取就近购买。在设备和原材料出现故障和质量问题需要维修与退换货时,也节省了时间和运输费用。

(5)合理安排好机械设备的使用。施工需要许多机械设备,而施工部门不可能购买那么多设备,所以多数选择租用当地设备,这样就需要考虑机械设备的租赁费用。因此合理安排好设备的使用顺序,减少设备闲置时间,就能有效减少设备租赁时间,从而节省了设备费用。

3、重视加强合同管理

在施工期间施工方与建设单位有可能发生纠纷和索赔事件,一旦发生就会导致工期延误和设备限制,这样就会大大增加施工人员工资支出和设备租赁费用,造成成本增加。因此必须重视承包合同,一切按照合同办事,在有需要更改之处一定要事先与建设单位沟通,才能确定更改方案。施工方在与建设单位签订承包合同之前,一定要配备专业法律工作者,对合同进行仔细研究,明确合同的内容和范围,明确各方应尽责任和享有的权利,尽量规避合同中存在的漏洞以保证合同的公平性、严密性。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如若发现了问题要及时沟通、处理。

4、正确处理并防范施工索赔

对于工程量较大的项目,一般施工周期较长,由于建筑工地都在露天进行,受环境、设备、材料和人为因素影响很大,所以经常出现索赔现象。施工方会在施工期间寻求索赔来获取更多利润,这就需要建设单位有熟悉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的专业人员以及专业的法律人员,能根据承包商提交的工期延误及费用索赔材料,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分析、辨识,并和施工方沟通,然后遵循以下几点来公正的处理好索赔事件:

第一,确定索赔报告提交时间,如果报告超出了合同规定的时间跨度,索赔就自动失去法律效力;第二,满足时间限制要求后,就要对报告的内容加以辨析,这时就要对照监理工程进度日记,了解影响工程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甄别索赔报告内容的可靠性;第三,责任认定,合理的划分责任,如果是由于建设单位的原因导致承包商施工费用超支,就按照索赔程序,给予施工方一定的经济赔偿。

由于索赔事件多发生在施工过程中,不但会延误工程进度还会影响建设单位和施工方的合作关系,为以后工程上的沟通增设障碍,因此,尽量避免或减少索赔发生索赔是建设单位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重点。做到以下几点就能有效避免索赔事件发生:

(1)积极收集涉及到索赔认证的资料,并作为资料备案;

(2)对监理方要严格要求其尽到其职责,严格监督承包商施工,避免工期延误而造成索赔事件发生;

(3)总结工作经验,预先做好工程计划。例如某些施工方可能因为遇上雨季或是自然灾害等,导致施工进度延误,那么建设单位就有责任赔付其损失。如果工程管理人员经验丰富,能够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合理安排开工时间,不但能按时完成施工任务,还能避免索赔发生;

三 小结

通过多年建设经验总结,许多建筑施工企业都意识到建设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建设成本不但影响工程的经济效益,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非常不利,长此以往必然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因此要想更好的控制施工成本,那么工程造价管理必须要推陈出新,采取多种方式严格把控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王新涛,克服弊端 科学实施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招投标造价控制[J],中华民居,2011年05期

第2篇

[关键词]矿井开拓;巷道布置;研究

中图分类号:T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028-01

在矿井的开拓上和巷道的布置上尽最大努力进行改进,成为媒体企业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不仅和现在的生产条件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对煤矿以后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改进矿井开拓和巷道布置,对煤炭实行合理而又集中的生产成为煤炭企业取得巨大利益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对其进行改进和创新,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一、矿井开拓与巷道布置改进应遵循的原则

(1)在进行煤炭开采的时候,必须将实践作为首要的任务来对待,同时最重要的还要把好安全关。对矿井进行开拓和对巷道进行布置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守我国关于煤炭开采的相关规定,要时刻进行总结,在提升生产力的同时不断的再进行改进创新,争取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开采的技术要求。

(2)矿井开拓与巷道布置这两项工作我们应该放在一起处理,避免将两者分开的情况。在比较小的、技术要求比较低的矿井,我们尽量保持同等水平和多次少取的方式来降低负担,对于比较大,技术要求比较高的矿井我们要充分利用每一个水平和不同采区的开采能力,从而减少水平个数,慢慢的达到集中生产的目标。

(3)我们要切实按照相关规定以及技术要求,尽可能的在不改变掘进率的情况下增加每一米开拓时获得的煤炭量,减少对巷道的维修,少用支护材料,降低资金的使用量,从而使开采出来的每吨煤在成本上有所降低。

二、矿井开拓及巷道布置改进的主要途径

改进矿井开拓与巷道布置最重要是一点就是要达到合力集中生产的目标,力求通过对煤层进行少量的掘进和不多的维修,从而得到更多的媒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增加我国煤炭企业的收入,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可以通过以下的几种方式进行:

(1)选取比较恰当的工作长度,从而在回采工作面上能够获得更高的煤炭产量。通过增加回采工作面的煤炭产量,成为我国煤炭行业用来增加煤炭总量的一种最常用的方式。煤矿工作人员在对矿井进行开拓和对巷道进行布置的时候,最应该首先考虑的就是要选取恰当的工作面长度,在对巷道进行施工的时候,减少劳动力的投入,从而为单产和采区进行集中开采提供帮助。煤矿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过对以往工作经验的总结与分析,得出适合今后发展方向的理论依据。

(2)采区巷道联合布置,提高生产能力。当煤矿在对集体每层进行开采时,通过采用集中开采的方式是改进矿井开拓与巷道布置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同时也是煤矿实现所有采区一块开工和设计新采区经常需要考虑和研究的重要问题。我国在煤层开采上一般都是采用的缓倾斜和倾斜煤层群,这些煤层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大约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在这些煤层当中,差不多有相当一部分的矿井运用了采区巷道的联合布置。对煤层群进行开采的时候,运用采区巷道联合布置的方法不仅可以加大采区煤炭量的储备,增加采区使用的时间,同时还提高了生产率,改善了矿井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3)矿井集中开拓,充分发挥水平大巷和矿井设备的效能。有一些比较大的矿井,往往分为不同的阶段,对这些煤矿进行开采的时候,常常采用的方法就是采用岩石集中大巷,对每一个阶段高度进行合理的增加,并且改善不同水平的生产能力。对矿井进行开拓并对巷道进行布置,还有加大对生产工程中不足的地方进行改善,有利于提高矿井水平的生产能力,实现煤层开采的集中生产。

(4)生产矿井合理集中,以利于矿区的持续稳产和高产。现如今,我国在煤矿开采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不论是生产环境还是生产技术,设备利用等都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当对煤矿进行开采时,必须遵循集中生产的标准与规定,有一些煤矿在进行深层作业的时候,如果要对矿井开拓和巷道布置进行改进,可能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比如说在矿井的范围,井田划分等等诸多方面。在不改变原来矿井范围的情况下,通过实行加大井田范围以及对井口进行组合的方法,将矿区内部的整体结构进行重新布置,从而使矿区能够一直处于高产的状态,为煤矿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利益。对生产矿井采用集中处理的方式不仅可以把生产战线缩小到最短,还可以使土地的使用量相对减少。这一切都顺应了煤矿企业今后的前进趋势,为其以后的发展壮大起到了非常重要是作用。

三、矿井开拓与巷道布置改进的意义

煤炭被看做是我国工业发展所必须的能源材料,改革开放使我国在各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煤炭的开采量,使用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环境,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生产效率以及煤炭效益等相继取得很大进步。改进矿井开拓与巷道布置在煤炭工业中占有相当大是比重,成为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另一方面保证了煤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为企业创造了更大的效益。本文总结了采取此种方法所取得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为生产矿井挖潜增产创造条件。我国在煤矿行业对矿井进行开拓与巷道布置进行的改进与更新,符合当今在煤炭开采方面的趋势,满足了对煤炭的生产需要,通过很少的工程量让企业得到更多的产量。煤矿通过对自己以往生产经验总结后发现,采用恰当的集中生产方式增加了生产量。

(2)为煤矿生产的机械化发展创造利好条件。在煤矿中用来采煤的巷道,随着采煤工艺以及开采设备的更新而发展。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运输设备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进一步使在煤炭开采上的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总的来说,对矿井开拓与巷道布置的改进必须在符合生产技术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并且应该充分考虑机械化水平提高的需要,为进一步发挥机械设备的效能创造利好条件。

(3)使回采和掘进在发展中相互密切配合。在我国煤炭开采过程中,生产和准备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回采和掘进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比例,这种比例关系因为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在留有余地的情况下,经常保持回采和掘进之间的合理比例关系是尤为重要的,可以为当前矿井的生产和长远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四、结语

通过对矿井开拓和巷道布置进行改进,使我国在煤炭开采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增加了开采总量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优化了生产结构,为煤炭企业创造了更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刁望印.王富奇.兖州矿区厚煤层矿井开拓布局优化及巷道布置改革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煤炭,2000(1).

第3篇

关键词:液氯;风险分析;模糊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技术经济评价的方法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以安全管理中的液氯管理为例,事故除了现场人员外,还会严重威胁到周边的群众和生态环境。在道路运输的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其对社会的影响程度远远超过一般的工矿企业安全事故。

一、道路运输中泄漏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专家在储运安全管理领域的工作经验总结,综合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特点并参考国内外液氯储运相关标准和规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影响道路运输泄漏风险的因素:

1、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安全组织工作不到位,规章制度不健全或者没有被切实的执行,不能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等。从石油、天然气、危险化学品等运输泄漏事故统计结果分析,安全管理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2、运输设备。运输设备的风险因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运输设备系统阀门失效、液氯充装问题、液罐罐体缺陷等危险因素;另一类是车辆本身的缺陷危险因素。

3、包装安全。包装物品在运输过程中受振动损坏的机会较多,行车中由于车辆颠簸震动往往容易造成包装破损,从而导致运输车辆发生泄漏。另外,超量充装也是导致泄漏发生的重要因素,而且在运输中时常发生。人为原因多为管理不力、规章制度不能够严格落实;设备方面原因主要有安全阀门失效、计量仪器不准确等因素。

4、人员素质。相关从业人员必须掌握危险货物运输的有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做到持证上岗。在国内外危险化学品行业泄漏事故中,人为失误导致事故的概率超过50%。因此,人员的素质如从事运输的专业技能、应对特殊情况的心理素质、日常的安全意识、职业道德和健康状况等,是影响运输安全的重要因素。

5、运输环境。道路和道路设施的性能和安全状况直接和间接影响着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不利的路况因素使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更容易出现破损、泄漏,会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带来不安全因素和心理影响,加大运输事故发生的概率。环境状况主要涉及道路周边环境、自然地理条件、交通流量等多方面的内容。

二、道路运输泄漏事故模型

1、评价因素集的建立。根据上述对于各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液氯道路运输泄漏事故模型,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事故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价。由本文第2部分,建立的泄漏事故模型包括5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得出综合评价因素集U。

U={u,u,u,u,u}={安全管理,运输设备,包装安全,人员素质,运输环境}。

各评价因素的子因素集为:U:规章制度,安全组织;U:系统阀门,罐体缺陷,车辆缺陷;U:安全阀失效,计量仪误差;U:专业技能,心理素质,安全意识;U:地理情况,人群密度,天气情况。其中,系统阀门包括:磨损失效、腐蚀失效、检验工作疏漏;罐体缺陷包括:焊接缺陷、材料缺陷、组装缺陷;车辆缺陷包括:日常维护、安全装置;安全阀失效包括:磨损失效、腐蚀失效、检验工作疏漏;计量仪误差包括:误差修正工作不到位、仪表误操作。

2、评价集的建立。根据影响因素在道路运输中导致泄漏事故发生风险的大小及泄漏事故可能造成后果的危害性,将发生泄漏事故风险划分为5个等级,得出评价集V={v,v,v,v,v}={灾难性的,严重的,中度的,较小的,轻微的}。

3、AHP法确定权重。通过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层次分析法,比较几个因素对同一目标的影响,确定各因素在目标中所占的比重,计算可得出影响道路运输泄漏风险各方面因素对应的权重。

(1)建立综合评价因素判断矩阵。采用1-9标度法,将各层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用数值量化,建立液氯道路运输泄漏风险影响因素的判断矩阵。

(2)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当随机一致性比值

(3)权重计算。采用方根法计算各因素的权重,得出各因素的权重分配为:

U=(u,u,u,u,u)

=(0.4056,0.2506,0.0818,0.1939,0.0681)

同理,可得出其他各因素的权重分配。

4、建立因素等级评价矩阵。采用专家打分法得出各因素的模糊隶属度矩阵:由U,U,U的评价矩阵,计算其各自的模糊隶属度,得出因素集U的等级评价矩阵R;由U,U的评价矩阵,计算其各自的模糊隶属度,得出因素集U的等级评价矩阵R。

5、一级模糊综合评价。将各因素集权重向量与其等级评价矩阵相乘,得到各因素集的一级模糊综合评价为:

A=U×R=(0.30,0.45,0.20,0.05,0)

A=U×R=(0.3482,0.3499,0.2568,0.0451,0)

A=U×R=(0.3034,0.4115,0.1993,0.0858,0)

A=U×R=(0.1610,0.2758,0.3715,0.1917,0)

A=U×R=(0.1000,0.2941,0.3763,0.2296,0)

由上可得总的一级模糊综合评价矩阵A。

6、二级模糊综合评价。将综合评价因素权重向量与一级模糊综合评价矩阵相乘,得到二级模糊综合评价为:

B=U×A=(0.2718,0.3773,0.2594,0.0915,0)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由B=0.3773可判定液氯道路运输中发生泄漏事故的风险为V,即第二等级严重危险。

三、结论

道路运输泄漏风险中,各影响因素按照权重从大到小分别为:安全管理、运输设备、人员素质、包装安全和运输环境。由此可见,安全管理因素的重要性还是相当突出的。在液氯道路运输整个动态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既需要完善规章制度,又需要周密科学的安全组织运输,保证规章制度得以施行,从而减小操作失误、检验疏漏、人员主观判断失误等造成的泄漏风险。

从本文综合评价的结果可以看出,液氯道路运输中发生泄漏事故的风险是第二等级(严重危险)。因此,运输管理部门不仅要加强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监管,而且在准备工作中,即运输设备检验,待运液氯充装、装卸过程中更应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特别应全面检验、准确评价、严格把关。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艳华,佟淑娇,陈宝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系统危险性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2.

第4篇

关键词:石油企业 海外投资 投资风险

一、前言

石油本身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它是世界各国所极为重视的一项基础能源。可以丝毫不夸张的说,谁拥有的石油资源越多,那么就意味着国家将获得更多的核心竞争力量。纵观当前的国际竞争环境来看,国家与国家之间正处于一种剑拔弩张的激烈竞争状态,大家都在尽可能的增强自身的经济。政治以及军事实力,争取在国际社会中争得一席之位。也正是由于海外投资环境的日趋艰难,才促使了我国石油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因此不得不尽快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二、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分析

(一)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我国石油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所要面对的一项主要风险。在最近几年来,我国的石油企业纷纷开始加入到面向非洲与中东国家所开展的投资队伍中,并且先后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投资成效。在整个投资过程中,我国的石油企业必须要对随之出现的政治风险给予应有的关注,尤其是在海外投资异常敏感的风险频发期内,中国石油企业如果想要在海外市场中争得一席之位,就必须要表现出高度的警觉性。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石油企业正在参与的海外投资项目中,有超过五成以上的收购活动都集中在政治敏感地带。由于这些盛产石油资源的非洲和中东国家大多存在着政治环境动荡且恐怖组织猖獗等问题,因此也就在无形当中增加了中国石油企业所要面临的经营风险。我们经常可以在媒体中了解到有关于海外环境中的人质事件或劳资冲突事件,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石油企业必须要尽快制定出妥善应对资源国政治风险的对策措施。

(二)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同样也是中国石油企业所非常头痛的一项投资风险问题,由于海外市场中的石油价格与汇率经常会出现变化,因此会导致中国石油企业在海外投资环境中面临非常严重的经济风险与经济危机。在国际经济环境中,石油价格的波动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能够对海外投资活动带来直接性影响的要数石油的原油价格。如果石油价格出现上调,那么石油企业就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反之,如果石油价格出现了大幅下滑,那么就会让石油企业的投资成本付之东流。此外,由于海外投资的特殊性,汇率问题同样也是中国石油企业所要去重点思考的,处理不当仍然非常容易引发经济危机。

(三)运输风险

一直以来,中国石油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的过程中,运输风险是一项比较棘手的投资风险问题,由于国际社会中的石油运输通道并不具备较高的安全等级,因此会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很多外来因素的负面干扰,从而衍生出一定的安全隐患。截止到目前为止,石油企业的海外投资项目所应用的运输方式仍然以海运为主,中国、韩国等国家所依靠的运输渠道为六甲海峡与南海。众所周知的是,马六甲海峡是全世界范围内最为重要的一条水交通要塞,因此也就吸引了很多图谋不轨的海盗组织,在此条水上交通运输线路上发生的挟持事件可谓是数不胜数,所带来的经济损失竟高达170亿美元。不难看出,海上运输的方式虽然成本不高,但是安全系数等级却也是低的不敢恭维,如若在运输的过程中遭遇恶劣天气,那么势必还会对石油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损失。

三、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应对措施

(一)进一步加大投资前的文化风险评估力度

简单一些解释,文化风险评估所指的即为在正式开展海外投资业务之前,要对投资对象的文化背景、文化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展开全方位的了解,做到知彼知己的同时为投资决策的制定积累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首先,石油企业需要对资源国的文化习俗与风土人情展开深入的调查工作,按照科学化的评估标准来整合出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科学化的分析出这些文化差异将会对投资活动带来哪些影响,在此基础之上设计出文化风险预案,针对可能出现在投资过程中的文化风险要点展开实时监控。

其次,石油企业还要专门针对海外投资活动来组建一支调查评审团,一方面要将两国企业之间的文化差异寻找出来,另一方面还要深入挖掘出可以促进协同效应顺利实现的推动性因素,进而对海外投资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最后,石油企业需要做到尊重投资企业的国家文化,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训练意识。针对我国的跨国石油企业来说,必须要从高度开放的角度来对待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在积极创导本土优秀文化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民族优越感,要给予对方应有的尊重。此外,石油企业的管理者还要进一步加大对员工的文化训练力度,积极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在日后的教育活动中加入资源国的、风俗民情、法律政策以及政治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内容。

(二)认真做好项目合作前的调研与风险识别工作

首先,我国的石油企业需要将石油资源国家现阶段的经济政策信息全方位的搜集起来,为投资决策的制定积累参考依据。值得一提的是,石油企业管理者需要重点关注投资国家的法律政策、销售方式、原油价格、生产状况以及市场供需等情况,同时填写好评价工作报告。对于石油企业来说,评价结果就意味着投资决策的成功与否,在初期的评价阶段中,石油企业需要同时制定出多个备选方案,要根据投资国家的实际情况来展开不同角度的比对分析,在对石油开发技术完成好前期论证后,再尝试从商业风险的角度着手在其中挑选出安全系数高且经济效益高的执行方案。

其次,石油企业还要做好风险识别工作。在海外投资活动当中,风险识别是整个风险方案机制中的最核心环节,石油企业如果无法较好的识别风险,那么也就意味着它在日后的投资活动中并不能够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通常情况下,石油企业的管理者要将风险识别工作落实到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中的员工身上,同时还要在社会中聘请一些技术水平较高的风险管理专家,在完成风险分析工作以后展开后续的风险测评环节。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石油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有针对性的开展风险定性测评与风险定量测评,切记不可盲目照搬其他企业的风险测评方案。

(三)进一步拓宽投资项目的融资渠道

首先,国家政府部门需要对原有的信贷体系做出适当的调整,积极引导我国的商业银行可以主动参与到石油企业的融资活动中,进一步优化我国的外汇管理机制,为我国石油企业的海外投资创造有利条件;其次,国家政府与各个地方上的管理部门还应拿出更多的精力来投放到建设海外金融服务机构上。在日后的经济风险管理工作中,我国的石油企业也可以享受到来自于海外融资的服务需求,在符合融资条件的情况下,来自于海外的子公司可以选择同资源国的金融机构来建立合作关系,以此来降低由汇率变化所带来的财务经济风险。

(四)加快对海外并购人才的培养速度

在日后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的石油企业如果想要在愈发激烈的海外竞争环境中谋得一席之地,并且在开展海外投资活动中获得更高的经营筹码,就必须要抓紧一切可用资源来加快对海外并购人才的培养速度。我国的石油企业要既可能的为优秀人才提供各种丰厚的待遇条件,将管理人才长时间的留在企业当中,同时也可以在社会中吸引更多经营丰富且具有海外企业管理经验的并购人才,让他们为企业海外投资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力量支持。

除此之外,我国的石油企业还要充分发挥出现有人力资源的实用价值,进一步加大对海外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对企业中的精英人物提供免费的跨文化培训机会,通过高密集度的实战训练与文化培养,继而为我国的石油企业组建出一支高水平、高技术的国际化海外投资管理团队。

参考文献:

[1]王青,刘艳.我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及其管理――以石油企业为例[J].企业研究,2013(02):104-106

[2]林莎,雷景生,聂辉.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N].湖南商学院学报,2014(06):10-13

第5篇

关键词:送电线路施工工艺施工机具施工技术理论

众所周知,现在人们对电力行业工程的施工质量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施工方本身来讲,提高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施工时效和工程质量、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降低劳动强度等。下面结合这几个方面分别开展讨论。

二、如何做好输变电工程施工

我国的电力行业到现在为止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的发展壮大,我们要不断在实践中推动技术的进步,增强研发的水品和工艺,使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融会贯通,不断进步。

1、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

近年来,我国混凝土施工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之前的混凝土施工都是人为操作,主要工序是:人工搅拌、人工淋水养护等;那时的模板一般使用木制模板。现在,混凝土施工有了机械搅拌、或者使用商品混凝土直接采用泵送;与之对应,现在的模板则是钢模板。这种进步不仅提高了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节省了人力、同时又更加规范了操作流程和操作工艺。

(1)现在人工养护是混凝土养护的主要方法,在施工时尤其要注意混凝土养护的温度、湿度、时间等因素。

(2)混凝土基础施工中实现了由定型钢模板代替木模板,既有利于提高混凝上质量,节省了模板施上费用,便于运输,又可根据不型式的杆塔基础随意组合。

2、架线施工的技术理论

非张力架线计算和张力架线计算两部分是架线施工的技术的核心问题,结合这两个核心问题,这里重点阐述如下:

(1)装配式架线是一项架线新工艺,它的技术关键是精确丈量和计算架空线线长。装配式架线新工艺,对架空线线长计算提出了更精确的要求,经反复研究、计算、比较,对各种线长公式的精确度有了明确认识,为新工艺的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2)地面划印架线是架线工艺中的一项革新,该项工艺的技术关键是不同挂点的架线线长计算。如浙江送变电公司在某跨江的220kV线路架线施工中成功地使用表明,地面划印架线对减少高空作业有很大意义。

3、杆塔组立的技术理论

杆塔组立的理论包括两大部分:整立施工设计和分解组立施工设计。在解析方法与验算相结合的基础上对整立杆塔的施工计算提出了通用图表法,为现场施工人员提供了一种更简捷的方法。有些同志还研究了单吊点、双吊点、三吊点等的数学棋型并编制了电算程序。

三、控制施工质量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要保证施工质量,除了上面所谈到的在施工技术上不断进步,加强要求之外,还要在工程质量控制严格把关,只有不断进步的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手段,才能保证工程质量检测逐渐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保证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可操控的状态。具体来说就是在工程施工和竣工后要做到:

1、材料试验

一般材料实行合格证检查制度,对于对钢材、水泥等基础和关键材料材料,在检查时除了必要的合格证检查,必须特别加以注意的是,一定要实行抽样检查,同时留存样本,为后期工程竣工验收做好准备,留好依据。

2、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

在工程验收和检测阶段,只要是隐蔽项目都必须严加注意,这是验收的重点也是难点,必须进行全数监控,如地基验槽、桩基、地下砖墙、防水层、地下混凝土、平顶吊筋、管线、电缆等。隐蔽工程验收应根据国家和公司的相关规定进行。

3、班组自检

班组自检是保证质量的根本,只有每个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认真自检,认真把关,质量才算有了扎实基础,因此要牢牢抓住,不应忽视。

4、抽检

抽检,顾名思义就是不全部检查,只是随机抽取一部分作为样例检查,一部分的质量代替整体的质量。这种方法有自己的利弊。首先,它是随机的,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简单灵活,容易发现问题,也容易解决问题。其次,它用整体代替部分,是一种不十分严格的检查方式,虽然一般情况下,部分是整体的代表,但是,病例材料的分配是随机的,可能检查不到。

5、设置质量管理点

质量管理点可用于多种环节,如推广新技术、质量难点、薄弱环节等等,在质量控制的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上设置质量管理点,采取事前控制,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设置质量管理点是质量监控的一个有力手段

6、安全施工距离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工作人员工作中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如下表所示,在施工中一定要遵循安全距离范围:

四、本人经验总结

结合本人多年的工作经验,在这里提出对输变电工程施工技术的一些经验和结论:

1、理论联系实际,除了专门从事科研的人员要不断研发,提升工程技术水平之外,一线工作者也是科研的生力军,他们拥有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于技术的进步有自己的看法,提出的理论更加切合实际。

2、线路施工不仅仅是施工单位的任务,要想取得高质量的工程,除了施工方的技术保证外,还需要与科研单位和高校相互学习,高素质科研的道路。

3、技术和管理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为了使电力系统的发展和远大前景,所以工作人员必须做好没一个细节工作,把握好技术和管理的质量。

4、线路施工工艺的变革,需要电力系统各单位协作攻关,特别是设计单位的大力配合。例如,推广使用原状土基础必须从设计角度首先推广;又如跨越不能停电的电力线架线,设计单位应从路径方案、杆塔型式、跨越档档距、跨越点位里等方面为不停电架线尽可能提供便利条件。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输变电工程施工对每一项步骤的要求都极其严格,在施工中只有保证每项工程都不小嘘,从混凝土施工到架线施工,再到杆塔组立的技术等都需要施工方认真负责的态度。只要用高超的技术和踏实的心态才能做好输变电施工技术,也才能保证人民的用电安全和生产生活的高效快捷。相信我国的输变电工程会有更高的突破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潘永强.探究输变电工程施工管理监控管理方法[J].科技创业家.2012(19)

[2] 李朝峰.110kV输变电工程项目现场管理[J].科技资讯.2012(01)

[3] 李安平.浅谈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0)

第6篇

【关键词】施工;混凝土;建筑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建筑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不少挑战。其中房屋安全问题在当今是十分受到关注的,房屋建筑的结构安全和防渗等功能几乎全部由混凝土来承担,为此,混凝土的质量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很好的加以解决。混凝土是由无机的、有机的或有机无机复合的胶结料、颗粒状的集料及必需加入的矿物掺合料和化学外加剂按一定比例合理组成的混合料,或经过硬化后形成的具有堆聚结构的复合材料(普通的是以水、胶凝材料、粗骨料、细骨料,在需要时掺入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并按照适当比例进行配合,经均匀的拌制、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所形成的人工石材),混凝土通常包括水泥、水、细集料、粗集料以及一些添加剂等。水泥作为一种

胶凝材料,砼的拌合过程伴随着水化反应并胶结成为一体,然后形成一种可以在流动状态下浇注、并凝固成型的建筑材料,成型后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与耐久性。因此,现代建设工程广泛使用混凝土。

一、混凝土施工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混凝土原材料造成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为方便运输及拌合混凝土,大多采用商品砼进行现场的施工。长距离、长时间的运输已经拌合好的混凝土势必会导致混凝土水灰比变大,变稀等等情况的发生,因此难以确保混凝土的正常质量。如果在现场拌合的混凝土材料中细集料和粗集料本身的含泥量过大而没进行冲洗或者冲洗不够完全会导致拌合的砼强度降低不符合标准。而且粗集料级配系数不符合要求,砼中水泥、水、砂、石配料比例不够准确,因此极有可能会因为水泥浆不够而导致现浇的砼构件出现一些蜂窝麻面等情况,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将大打折扣,甚至质量上都出现一些问题。

2.混凝土施工工艺造成的问题

(1)模板工程存在的问题

对于混凝土的施工,在混凝土浇筑前模板组合安装是一项十分严格而精细的工作,然而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相关模板的安装及拆卸的防护方案设计,同时也没能给出一些相关规范说明。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对于模板的制作、拼装及和模等等都无法做到精确,在实际运用过程当中出现了诸如变形和开缝等等情况,这些均可能导致砼浇筑出的构件出现漏浆、变形和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使混凝土构件失去规范要求的强度性能。

(2)混凝土浇筑和振捣中的问题

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拌合的时间不够导致水泥没能进行充分的水化反应,在施工中施工混凝土的配合比没能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配料等,这些都会极大地影响到成型后的强度性能。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对现浇构件的振捣不密实,振捣的部位不完整,振捣棒的插入深度不够等等情况,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浇砼构件在成型后出现蜂窝麻面、强度不够等质量问题。

(3)混凝土浇筑中温度测量存在的问题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温测技术是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的重要技术要求之一,尤其现在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房屋建筑向高层发展,施工中经常使用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混凝土浇筑温度进行有效地控制可以防止在底板产生温度裂缝。然而混凝土在进行温度测量的过程中必须对其各层温度进行测量,然后根据其温度的特性进行分析。施工中使用的温度传输器通常是电阻型温度计,在温度测量时必须注意测温点和测温线分步施工,首先要选定位置,编订记号并定位,然后开始温度测量。但是,在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位置的选定不够合理,测出的温度精确度较低,使混凝土的内部产生温度应力,进而产生裂缝。

3.养护技术造成的问题

混凝土施工结束后,还应该对浇筑完的混凝土进行养护。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的目的是实现对混凝土内部温度进行有效控制,以此来降低其内外的温差,使之满足砼抗力方面的有关要求。混凝土的浇筑完后应该进行塑料布覆盖,特别是冬季还应在塑料布基础上进行防寒毡覆盖,做好保湿保温的工作,避免砼表面由于脱水产生裂缝。此外,还应该

注意设置一些隔热层,以此实现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有效降低。

二、房屋混凝土施工中施工要点控制

合理选择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所用原材料,对砼的配合比进行优化配置。合理的选择原材料和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能够使砼的防裂性能大大提高,同时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及极限拉伸的变形能力,以此来减小线膨胀系数。

1.混凝土的温度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地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特别要防止砼表面的温度出现骤然降低。在施工过程中冬季一般可以通过使用低温水进行混凝土搅拌,在夏季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使用冷水或者冰水进行混凝土搅拌。骨料使用之前要对骨料进行冲洗,以降低骨料的温度,同时要注意避免骨料的曝晒等。降低混凝土出机温度,冬季的混凝土在浇筑后12 h之内,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保温材料,大幅度减少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以起到降低砼表面温度梯度的作用。

2.选择适宜施工天气

选择较适宜的天气进行混凝土浇筑,特别是夏季施工过程中要尽量的避开炎热天气进行施工。

3.改善边界约束条件及构造设计

在结构孔洞的四周变断面转角部位或者转角处,由于温度的变化及混凝土的收缩,会导致应力集中,应力集中直接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为了防止裂缝的产生,可以在变断面的部位作局部处理使断面进行缓慢的过度,同时也可以增配一些抗裂的钢筋,抗裂钢筋要尽可能地采用小间距和小直径,并采用全截面进行对称配筋,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一般全截面的抗裂钢筋含筋率应该控制在0.3%~0.5%,通过实践发现,在含筋率

4.改善浇筑过程中的施工工艺

为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对于混凝土的浇筑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一般采用“同一坡度、分层浇筑、一次到顶”的原则,以此来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同时可以防止由于混凝土沉落而产生的裂缝。为了减少混凝土内部微裂缝,还可以采取二次振捣,即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以此来排除混凝土泌水在骨料和水平钢筋下部产生的空隙及水分,并提高混凝土与钢筋间握裹力,最后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10%~20%,最终达到提高砼抗裂性目的。

目前混凝土的浇筑一般使用泵送混凝土,在泵送混凝土的表面一般水泥比较厚,浇筑完2~6h后,应先用长刮尺根据设计的标高进行刮平,接着采用木抹子进行反复搓压,以使它的表面达到密实的要求,在砼初凝前使用铁板压光,减少砼表面水分的散发,同时可以控制砼表面的龟裂。

结语

房屋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是一项复杂工程,不管是在浇筑前原材料的选择,还是混凝土的配合比、拌合方式、温度的控制等都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尤其是温度裂缝的控制。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地重视混凝土浇筑。本文中主要提出了一些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施工工艺,希望这些工艺的采用能够提高房屋的质量,为建筑业的发展给予一些帮助。通过这些施工措施的提出,对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亚.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科学,2012(05).

第7篇

Abstract: Power supply involves every family,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life. The power transformation equipment is the key to guarantee the power supply equipment. How to ensure normal and continuous operation of the power equipment is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people's attention. Based on practice and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experience,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several problems in power transformation equipment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in hope of causing the attention of practitioners to solve some problems.

关键词: 变电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

Key words: power transformation equipment;installation and debugging;operation maintenance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5-0069-02

0 引言

电力系统庞大异常,是由数个子系统组合而成的。这些系统包括发电系统、变电站等等。在这些系统中变电站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它对高压电流进行变电和配电,保证电力平稳输送。可以说,没有一个可靠的变电站就没有稳定的电力,也就谈不上生产和生活用电了。因此,变电设备的安装调试意义重大。稳定高效的完成安装和调试就是挺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同样的,对变电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同样意义重大。本文着重分析了变电设备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并对电气设备的安装、运行和维护技术进行了探讨,让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质量和运行安全得到保证,提高它的经济效益。

1 变电设备的安装

1.1 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1.1 导体连接 在很多电气设备中,实际使用中使用的接线柱都是一些导电性比较好的金属材料制作的,比如铜和铝。其他一些零件,如螺杆和螺帽,也是这种材质的。铜和铝导电性好,价格又相对便宜,因此在实际中应用很广。然而使用这些材料也有不宜处理的一面,这就是铜和铝的熔点都太低,易氧化。尤其是铝,在常温下就可以氧化。氧化后形成的氧化物不导电,导致零件的导电性下降,容易发热而损毁设备。

1.1.2 吸湿器安装 变电设备的工作环境应尽量干燥,否则易引发各种问题。因此,吸湿器的安装就必不可少了。在安装吸湿器时,要在橡胶垫中心穿孔。没有穿孔将会导致吸湿器的失效,引发事故。变压器运行之前还要仔细检查吸湿器是否在正确的状态。比如,密封垫圈是否已经被拿走,油封碗是否注进变压器油、是否旋得太紧等等。如果安装不合规很可能导致器件失效。

1.1.3 避雷器安装 变电系统是一个复杂精密的系统,在运行期间如果遭遇雷击,将产生严重后果。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变电设备附近要安装避雷装置。避雷装置安装时有些技巧需注意,如把跌落保险安装在避雷器的后面,这样就保证了即使在变压器不工作的情况下避雷器也可以发挥作用。还需注意的有,抱箍的位置。抱箍要正确安装才能延长避雷器的爬电距离。这样才能提高绝缘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

1.2 电气设备的安装技术

1.2.1 技术准备 首先要做好技术上的准备,准备包括电气设备有关的资料、设计图等。同时还要做好人员上的准备,聘请专业电气设计人员。请这些专业人员分析安装流程提出技术要求等。同时,在施工中还可以实时监测操作是否符合规范,以及判断一些具体细节的处理是否会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

1.2.2 变压器的安装技术 变压器安装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变压器的运输。变压器是精密器件,运输时要采用专业的运输设备。运输过程中,不得擅自拆卸,运输到达目的地后要放在指定的地点。安装前要查看所需材料是否完备,工具是否齐全。拆封时注意不要损坏变压器的元件,保证其质量。电力变压器的安装因自身的结构特点不同而千差万别,所以,安装前一定要对变压器的结构特点有非常清楚的认识。搞清楚需安装变电器的结构特点之后,需做出安装工序的预案。

1.2.3 电力线缆的安装技术 敷设方式是电力线缆安装要特别重视的地方。首先要根据安装环境的特定确定使用何种敷设方式,是暗敷在墙内还是沿墙面敷设,抑或是选择其他的敷设方式。这都需要提前规划好,以免敷设不合理造成安全隐患。选择好敷设方式,进行安装之前,还要仔细检查电缆的规格、型号等。确定电缆符合设计,并且没有质量问题。另外,三相电要注意区分,以免搞错。户外电缆注意防潮处理,以免发生事故。

1.2.4 隔离开关的安装技术 安装隔离开关时要注意力度,避免破坏齿轮。齿轮咬合不严很有可能使得三相电不同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要保证触头的干净和良好接触,由于加涂油的原因,可能会沾染灰尘,可以在触头上加装防尘罩避免这种情况。另外,保持接地刀的连杆在合适的距离,保证操作简单。

1.2.5 母线的安装技术 母线安装是电气设备的核心工作。母线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硬母线、软母线和封闭母线,具体选择那种母线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安装时一定要断电,如果不会很危险,另外接地也一定要十分可靠。在安装时,还可有目的的预留母线的可扩展应用空间。安装完成后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6 断路器的安装技术 最先做的还是要检查型号规格是否和设计的一致,如不一致,赶紧调换。最主要的工作是检查断路器的质量是否达标。外壳完好,电路分和状态等都要仔细检测。

2 电气设备的调试工作

2.1 变压器的调试 重点检测变压器的绕组直流电阻,使其值符合要求。需要检查的有绕组接头的质量是否良好,绕组是否有匝间短路现象。分接开关的实际位置与指示位置是否相符。引出的缆线是否完好无破损等。具体的检测方法有电流电压表法、平衡电桥法和微机辅助测量法。具体结果,11.6MVA以上的变压器,各相电阻相互的差值应小于三相均值的百分之二。无中性点引出的绕组,线间差别应小于均值的百分之一。

2.2 电力线缆的调试 电力线缆的调试要遵循GB 50150-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实验标准》。在调试时环境的温度不应低于5℃,空气相对湿度不高于80%。所需设备要齐全合格。参加调试的人员要熟练掌握实验方法和有关技术标准。每隔一定时间按都要检查电缆,如有益板丢失或者被损坏,要及时进行修补。要指派具有一定电气知识的人担任巡视员,定期检查电缆周围的情况,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有效。

3 电气设备的维护

电气设备的维护要从三个方面入手。①电气设备维修的特点。找准特点,维修起来针对性强,维修效果好,且省时省力。并且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都得到了保证。②电气设备维修的思路要清晰。故障类型不同,严重程度也不同,有的可以不用停电维修,有的则必须停电。③电气设备维修技术上的问题。要有状态监测技术,使变电器的情况时时都在掌握中,不会变小错为大错,能及时排除故障。

4 结束语

进入新世纪后,电力设备不断发展完善。但同时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给变电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带来了新的问题。广大电气工作者必须要不断学习,积极总结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保证工作质量。本文就是作者实际工作经验的一些总结,希望可以为大家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思宁.筑梦电网绽放技能光彩――国家电网公司信通杯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维护技能竞赛赛事追踪(二)[J].电力信息化,

2009(07).

[2]周沾白.有关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运行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的相关探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12).

[3]蔡宏毅,吴耀峰.LW56-550/Y4000-63型罐式SF6断路器主要元件及整体安装调试中应注意的问题[J].吉林电力,2010(04).

第8篇

一、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当前事业单位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够使事业单位以各种形式存在的资产得到全面反映,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事业单位不论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资产还是以非实物形态存在的资产,都能够以价值来反映,有利于事业单位加强资产全方位的管理,能够更好的发挥出财产的作用和效益。另外,还能够使事业单位通过合作以及合资等联合形式来促进事业单位发展,能够有效防止资产损失和流失现象的发生,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此外,还能够提高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最大限度发挥出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在单位经济的活动当中能够全过程、全方位的对其进行监督和控制,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整体状况,保障相应的职能能够顺利的发挥。还能够健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制度的建设,建立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能够严格的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办事,提升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问题分析

结合笔者实践工作经验,认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问题主要表现为:(1)管理意识不积极的现状问题。近年来事业单位比较重视内部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但在很多时候仍然停留在制度及口号上,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尤其是单位领导层管理意识的不积极仍然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管理意识不积极、不科学,造成财务管理从制度到执行都力度不足,单位内部人员参与管理的氛围也不够浓厚,致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将财务管理质量进行真正提升。(2)财务管理流于形式。财务管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账房先生”的尴尬境地。虽然近年来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改革不断深入?c提高,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会受到人员素质偏低、管理意识偏差、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等种种问题,而难以实现现代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及促进作用,从而造成比较普遍的重核算、轻管理;重资金、轻资产问题。(3)无法适应新的管理模式。事业单位在新的会计制度及财务规则引导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应该更加重视如应收账款管理、文物文化资产管理等方面,从而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管理职能发挥,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总体质量。但在具体工作中,上述问题并未得到有效改善与提高,管理混乱与粗糙僵化仍然比较突出,从而制约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职能转型及水平的提高。(4)监督的现状问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所涉及的领域及层面非常广,如果仅仅依靠事后分析总结,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亡羊补牢的作用,但由于缺乏过程监督,难免给单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这也暴露了财务管理体系尚未建立、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都明显不足。

三、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措施

1、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意识。在新的会计制度及财务规则出台后,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升其决策支持作用与职能转变已然成为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重心,财务管理也逐渐受到重视,但意识上的转变仍然比较缓慢,以至于制度建设及人员队伍建设也存在滞后。提高财务管理意识,首先要充分认识财务管理对事业单位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推进单位各项业务开展及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履行的积极作用。此外还要明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自身特点,这样才能够避免盲目学习、照搬照抄,才能找到真正适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改进的正确道路及方法。

2、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化建设。强化财务管理体系化建设需要事业单位内部各环节及部门通力配合。笔者认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化建设需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加强预算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让科学预算编制成为财务管理体系构建的基础,从而有效指导成本控制、资产管理等一系列财务管理活动。科学预算编制应该推行零基础编制方法,以单位现在的工作内容及未来建设与业务开展需要作为预算编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杜绝部门间贫富差距的拉大,为新兴业务开展提供充足资金。其次,成本控制要以预算编制为基础,实现预算与成本的首尾呼应,增强资金管理的规范性与精细化程度,避免管理失控。固定资产管理也需按照预算编制严格执行,并加强从审批、购置、运输、入库、领用、报废回收等一系列环节的管控力度,避免固定资产管理不善给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

3、加强事业单位应收账款管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收账款管理,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强化催缴制度并引入奖惩制度来提升工作人员应收账款催缴积极性,同时严格推行应收账款一对一档案跟踪记录制度,定期召开研究会议对催缴工作进行经验总结和问题分析。其次,要严格执行备用金制度,要在科学分析、合理化安排基础之上进行备用金定额确定,并对逾期3年或以上、有确凿证据表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进行报批与核销,在核销工作中要进行严格且真实的备查簿登记,以备查阅。

4、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的不同,而由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殊性,我们更应该重视财务管理的风险管控,应该加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在风险预警机制建设方面,首先要建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风险数据库,针对事业单位的自身特点,加强诸如文物文化财务管理案例收集分析、应收账款历史管理案例收集分析等,并扩大数据收集范围,力求数据库数据的真实、可靠、有效。其次,针对上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特点和关键环节设置财务数据监控体系,实现24小时往来数据监控及安全等级评定,对于风险数据要及时发现及时分析,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寻找到有效应对措施,避免隐藏风险转变为实际问题。

5、严格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监督。事前预测、事后分析是传统财务管理的主要模式,但在当前形势下,过程控制及风险预警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施行过程监督,应依靠内部审计工作小组的确立与工作独立性和权威性,加强各部门、各环节、各业务及职能履行进行跟踪记录与监督,在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提升制度执行效率并帮助财务管理部门及时纠正管理方法、调整管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