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27 12:56:4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景观风貌规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城市风貌规划,世界双遗产地,武夷新区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 A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及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正在被模式化的新城区所覆盖,失去了原有的城市肌理和建筑特色。论文以武夷新区作为研究对象,从世界双遗产地城市的角度出发,探讨同时拥有优秀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世界双遗产地城市,在城市发展建设中的风貌保护与塑造问题。
1.武夷新区概况
①城市性质:闽浙赣三省交界区域的重要中心城市,国际性旅游休闲城市,闽北区域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
②城市职能:闽北新兴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和产业基地,世界级山水园林城市和文化休闲旅游城市。
③地理位置:地处江西省和福建省的交界处,武夷新区包括武夷山市全境和建阳市的部分区域,以及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2.武夷新区城市风貌存在的问题
①城市建筑密度过大武夷山市的城市用地中,除了中小学等校园用地外,其他各类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公建用地等,城市大多数地块内的建筑密度都处于偏高的状态。建筑与建筑之间,地块与地块之间,除了保留最基本的道路通行空间外,其余土地均被各色建筑所占领。居住建筑不能满足日照要求,商业建筑没有供紧急情况下进行人流疏散的开放空间。
②城市建筑高度失控
武夷山市城市中心区的建筑高度,自民国以来砖混结构的建筑出现后,建筑的整体高度一直处于向上增长的状态。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的后10年,伴随着武夷山风景区的成长,武夷山市区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和契机,在山地城市用地不足的情况下,城市建筑的高度不断突破控制极限。目前市区内已有不少建筑突破了由武夷山等山体所构成的城市天然天际线,打破了原有城市与自然和谐统一山水城市格局,导致了城市特色风貌逐渐暗淡直至消逝。
③城市公共空间普遍缺乏
武夷山市现状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存在着严重不足的情况,虽然城市周边拥有大量的山坡空地,但多数属于未经人工整理的杂地和碎地,既不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户外活动空间,也不能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城市绿化景观带。武夷山风景区内,虽然拥有不少空间品质优良的大型开放空间,但远离城市中心区,不便日常城市居民的使用。沿崇阳溪两侧拥有较宽的滨水绿化带,但其中可进入便于市民日常活动的滨水公共空间很少,也没有形成系统。
④城市特色不够鲜明
中国城市正处于大发展大建设时期,武夷山城市的建设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国际化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影响。目前来看,城市建设越加趋于高强度化、高密度化,城市建筑风格中国际化、现代化的成分不断增加,而传统的闽北地域风情、历史文化、自然山水格局等独有的城市风貌要素却得不到体现。城市过于快速的增长,导致了目前的城市建设片面地发展基础设施,忽视了城市风貌特色的塑造,未能很好的形成武夷山城市应有的魅力和形象。
3.城市总体风貌规划的定位
城市风貌规划的总体定位,是在基于城市性质、城市历史与文化、城市自然环境、城市总体规划定位等方面内容的研究下,对城市总体景观结构和风貌特色做出的高度诠释。城市风貌的总体定位是对城市风貌形象的萃取和升华,是城市风貌规划工作的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城市风貌规划的始终。本文中,从武夷山城市形态格局、历史文化脉络、建设发展前景出发,以突出展现武夷山的世界双遗产资源特色为核心目标,将武夷新区城市总体风貌定位为:碧水丹山“古城”、闽邦邹鲁“王城”、生态世遗“新城”(???)。碧水丹山“古城”,即强化武夷山市的自然景观特征,维育现状城市山水格局,将山、水、绿、城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将武夷新区塑造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生态之城、文化之城。
闽邦邹鲁“王城”,即通对武夷山城市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现有特色街道风貌的整治以及民族特色景观的恢复与修缮,以此展现武夷山人文景观神韵,继承和发展武夷山闽南民族与民俗特色文化。
生态世遗“新城”,即在保护和尊重现有城市自然生态格局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完善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绿地景观系统的建设,加强城市与自然的融合与统一,实现当代城市“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
4.武夷新区城市总体风貌规划
①尊重现有自然山水构成要素
武夷山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武夷新区的自然山水风貌可以概括为:明珠串玉带、七溪皆归流、群山相环绕、大王携玉女、闽越存遗风。武夷山市的城市总体空间格局,具有典型山水城市的景观风貌特色。武夷山市的总体山水景观形态表达了山、水、城、人和谐共生的特点,反映出武夷山市城市区域内各景观要素的融合。武夷山市“天人合一”的山水城市风貌结构,不仅代表了人与白然的共生共荣, 而且包含了自然山水与现代城市的和谐共生关系。
②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记忆
武夷新区范围内,包含的历史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武夷新区总体范围内的历史文化,以历史节点的形式,串联在崇阳溪两岸,构成了珍珠项链般的一溪多点的城市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如吴屯乡的佛教文化、下梅村的武夷茶文化、五夫镇的朱子理学文化、城村的闽越民族文化等等。如此之多的武夷文化,集中在了武夷新区的城市建设范围内,既为城市风貌的塑造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精神文化素材,但同时也给武夷新区的城市风貌规划带来了挑战。如何在城市风貌规划中,结合武夷历史文化传统,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武夷新总体城市风貌,同时又满足新区自身新的时展需求,是武夷新区城市风貌规划的关键。
③呼应上位城市总体规划
2010版武夷新区总体规划大纲提出了“一城三片六组团”城市总体空间格局。
“一主两辅”的城市中心等级结构:兴田城区建设城市主中心;崇安、建阳城区形成城市副中心。
“一带多楔”的城市开敞空间骨架:沿崇阳溪形成南北向的城市主要绿带;结合现状山水环境,构建山水入城,绿带相楔的格局。
三片:北片的旅游度假专业城区;中片的综合新兴中心城区;南片的产业及配套服务区。
六组团:崇安、武夷山景区及度假区、兴田、将口、童游、建阳城区。
在本次武夷新区城市总体风貌规划中,应呼应2010版武夷山新区总体规划所提出的的总体空间布局结构,同时结合对武夷山风貌资源的分析和提炼,构建出武夷新区城市风貌规划的总体空间框架。
5. 武夷新区城市总体风貌框架构建
武夷新区城市总体风貌结构可以概况为:一带、三轴、五片、七区、九街九点。城市风貌总体空间结构以崇阳溪城市风貌主线,七条支流形成次要景观风貌带,中景山体和背景山体构成通山达水、连接两岸的绿廊,崇阳溪串联的城市建设区形成五类风貌组团和七大风貌片区。
①一水
是指崇阳溪以及崇阳溪两岸沿线景观风貌控制。规划通过“一”条崇阳溪串联所有的水系,一条主要河道与九条支流,对不同河道两岸沿线的岸线形式和景观效果进行控制引导,将滨水岸线分为:城市滨水风貌区、田园滨水风貌区、山体滨水风貌区、古城滨水风貌区。
②三轴
是指云台山为核心,向西北、东、东南三个象限的三条视觉轴线风貌控制轴线。包括:北游轴、入口轴和南城轴。通过“三”条重要走廊形成山体和城市的总体格局。城市组团分布在从云台山向东北、东、西南三个方向的轴线上,体现了山谷地区城市对于重要标志山体的分布关系。
③五片
是指自北向南依次为崇安文化城市组团、武夷山风景旅游组团、兴田度假休闲组团、将口城市门户组团、南林活力新城组团五个片区。规划对每个组团的景观风貌结构进行控制引导。
④七策
是指七个特色风貌策略,包括:城市核心区景观风貌区的“乐”、交通门户景观风貌区的“小”、旅游度假区景观风貌区的“慢”、山体、公园景观风貌区的“融”、滨河地区景观风貌区的“泽”、产业景观风貌区的“轻”、历史文化保护区景观风貌区的“真”。
⑤九街九点
是指当年最高标志特色的九个城市街道和若干个城市节点,分布在各个组团中。九个特色城市街道:历史文化街巷――朱子文化街,特色商业街巷――大王峰路和崇安南门老街,现代商业街巷――兴田养生街区、将口迎宾大道、南林立体街巷,滨水特色街巷――滨江东(西)路、九曲水之廊,以及林荫大道――南林迎宾路。
参考文献
1.[美]凯文•林奇 著,方益萍,何晓军 译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2.城市设计面面观 吕斌 城市规划 2011-02-09 期刊
3.城市风貌规划框架研究 刘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05-01 硕士
4.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风貌研究综述 王敏 华中建筑 2012-01-10 期刊
5.我国城市色彩规划初探 郝永刚; 贾安强; 郭宏朝; 闫帅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9-10-25 期刊
6.对山水城市风貌设计的引导和管理 游宇 山西建筑 2008-11-01 期刊
关键词:生态型;小城镇;景观;营造
一.前言
目前,“城镇化”在我国的宏观背景下具有重要地位。它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合一。而其中生态型小城镇因受到地域的影响且大多由原大地景观构成,对此,在建设规划中,首先要保护和利用这些原生态景观和自然景观,包括山水、古迹等。其中生态自然景观是生态型小城镇景观的基础,人文景观是生态型小城镇景观的灵魂。尤其是一些小城镇大都因地而建毗水而邻。
二.生态型小城镇景观营造发展背景
在国外,生态型村庄、小城镇的建设以及大城市生态型建设都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及显著的效果。例如巴西的库里蒂巴,丹麦的哥本哈根在建设上,非常重视城市的生态化建设,尤其强调自然环境在城市居民生活中的价值。
我国目前对生态型城镇的建设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在部分生态市、生态县的一些生态小区和生态住宅等方面,进行了不同层次的研究与探索,建立起来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示范点。另一方面根据中央《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提出的城镇化发展目标以及城镇化总体要求均提出了城镇建设的远景为“望的见山,看的见水,记得住乡愁。”这说明,生态型小城镇景观营造既要保留原自然天成的风格,又应该将其特色加以规划利用,使得生态型小城镇景观更能够突出地域的特点。
三.生态型小城镇景观概述
在小城镇的生态建设中自然景观是基础,小城镇的底景大多由大地景观构成。各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自然地理因素,赋予了小城镇不同的自然景观。从生态景观视角来审视小城镇的建设和规划,首先必须要保护以及利用原来的生态景观环境,包括自然的山水,当地的历史遗迹,地区的农耕灌溉而留下的一些坑塘沟渠等自然构造,同时还包有本地的林带和建筑所形成的特殊的纹理。这是小城镇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系统的载体,也是原传统农耕文化的一个载体,更是进行生态型小城镇景观环境建设的基础条件。
小城镇,作为“城市之尾,农村之首”,结合自身独特的自然山水格局,形成山水交融的城镇整体景观;利用地势强化重点景观,留出景观视廊,形成丰富多变的城镇轮廓线和天际线,并将它们有机的组织到小城镇景观中去,营造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展现小城镇的特色风貌,使小城镇既有浓郁的乡村自然景观,又充分体现城镇的现代生活气息。
2.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观是生态型小城镇景观的灵魂
城镇化的核心思想主要是“以人为本”,小城镇具有的人文景观,也正符合了这个中心思想,从景观上体现出人的精神风貌、特色风骨,把人的灵魂赋予到生态型小城镇的营造中。这里所说的人文景观,指的就是社会、艺术以及历史遗留下来的产物,这部分特征带有其形成时期所具备的历史环境、艺术思想,以及极深的审美标准的烙印,它们反映出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足迹,也能够体现出人类的创造能力,以及驾驭自然的能力,表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小城镇所具有的人文景观,是基于乡村文化景观以及城市文化景观中的具有特殊文化背景的一种景观类型。
四.生态型小城镇景观体系的建设
我国地域广阔,因此地区间的差异十分明显。江南的水乡、西南的山地,以及西北的黄土高原,这些地区都各有特色。而这些都是塑造特色的天然地基,更是形成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整体意象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小城镇大都是因地而建依从其所具备的自然美,其本身具有强烈的地缘关系。例如浙江省的松阳县由于它独特的地域特色成为生态型小城镇典型案例。
它的景观体系建设结合“山环水绕,绿道相通,城园相映,山、水、园、城融为一体”的城市绿地水系,对现状“青山、秀水、田园、古城”的总体景观特征进行进一步提升,形成松阳中心城区“南新、北致、中古、西绿、东秀”的城市景观特色主题,更加合理地利用自然山水、延续历史风貌、展示古城新颜。其空间景观特色框架为“一心一点、四区六园、一带一轴多通廊”。
“一心”指一个城市核心景观区。包含老城区片的现状县行政中心、古城、西屏山公园和市民广场,以及水南区片的独山公园和周边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娱体育、旅游服务等城市级公共设施共同形成城市公共服务核心景观区。“一点”指结合铁路火车站形成的站前区公共设施节点景观区。“四片”指老城区景观风貌片、水南景观风貌片、工业区景观风貌区、风景区景观风貌片。“六园”指独山公园、西屏山公园、云岩山公园、城北公园、龙湖公园和江滨公园等城市级公园,成为重要的城市景观节点。“一带”指沿松阴溪两侧加强滨水绿化、小品设施的建设,局部重要地段规划设置滨水公园绿地,并布置亲水平台,使其成为贯穿中心城区的特色滨水景观带。“多轴”指沿松阴溪支流形成生态绿化景观轴线,同时结合中心城区的主要干道和商业街形成具有不同景观风貌特点的道路景观轴线。以松阴溪为轴带,竹溪源、东坞源、加胡坑、茅溪坑、五都源、黄坑源等水系发散开来,同时对白龙圳、青龙圳两条古堰渠加以改造和利用,并利用竹溪源边的现有渠道开发通至水南区片中心区块的景观水系,重点塑造滨水景观,营造滨水活动,以水系串联各个景观节点,并渗入住区内部,使滨水空间成为城市价值高地。“多通廊”指独山与西屏山、云岩山、延庆寺塔等至高点相互之间控制的视线通廊。
在景观风貌控制方面必须从整体性出发。从观视廊控制,主要界面与节点的控制,建筑控制引导,这三大方面入手。保持城市视觉形象的连续性,体现城市应有的景观风貌价值。
最终形成松阳特色的生态型小城镇。既突出原生环境特征,充分利用中心城区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要素,创造“依山、亲水、融园”的城市景观风貌特色;重视古城的保护和展示利用,将传统文化融入城市建设,展现历史人文,塑造具有浓厚地方气息的城市空间环境;通过宏观层面的景观风貌的控制引导,形成重点突出、层次丰富、多样有序的城市空间形象。
五.生态型小城镇景观营造策略
1.生态建设
小城镇生态景观的营造上,不能光靠绿化种草来实现,在营造过程中,还应当做到对乔灌草花藤等进行科学的搭配,例如对针阔叶进行混交种植,对于树种结构的选择,要考虑到其具备的“五性”,即生态性、适地性、经济性、需求性、及其观赏性。在这种情形下,形成多品种、多样性的选择,并且实现多层次性。2.自然灾害预防
小城镇建设当中,选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应当充分的考虑到自然灾害因素对于城镇建设的影响作用。从而在建设初期避免由于选址的不当造成的自然灾害困扰。要避免在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地方建设城镇。
六.结束语
生态型小城镇景观的营造中应从多方面着手,打造符合当地特色的生态型小城镇,把自身所具备的人文景观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同时其景观营造还要从环境污染治理上着手,走“大中小微”相结合的路子。总的来说生态型小城镇的景观体系建设在当下是刻不容缓的,但也是具有人文精神的一种弹性建设,它包含了一座城市的方方面面,也最为体现一座城市的“灵魂”与“节气”。
参考文献:
[1]王天禹.尹鸿玉《浅议生态林业城镇建设》林业科技情报.2012.09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体系
Abstract:Danxia Mountain Scenic Area, Area summer rich, for example, the form of study and explore the scenic area controlled detailed planning of the core content control system six control categories of elements and rigid control and flexibility, control the combination of space, landscape style guidance and control and environmental phasecoordination, promotion of village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ntrol system of controlling detailed planning of the scenic spots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Key words: scenic areas;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control system
中图分类号:F12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背景
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是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最主要的法定依据,对风景名胜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缺乏明确的国家规范,相关理论和实践都处在起步阶段,制约了风景名胜区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迫切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索。本文以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夏富片区为例,研究和探讨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心内容控制体系的构成要素和特点。
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和浈江区境内,面积292平方公里,是世界丹霞地貌的命名地,拥有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称号,于2010年成为世界自然遗产,2012年晋级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新的变化给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带来旅游经济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保护要求。
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夏富片区处于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的中部,《丹霞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0-2025)》定位其是丹霞山风景名胜区服务中心,属于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内部最高级别的服务单元,对周边服务辐射功能非常重要,对于风景名胜区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近期发展的重点之一。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夏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规划区开发建设的指引,详细规定各项保护与开发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
图1 规划区在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的位置
图2 用地规划图
求,为规范建设行为提供法治平台,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保证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的有序建设。
项目概况
现状概况
规划区总用地面积590.15公顷,(见图1)总人口约2050 人,东西环山,锦江蜿蜒贯穿南北,中部地势较平坦。景观资源特色为丹山碧水竹林田园村落。自然景观方面,童子拜观音石柱群为丹霞山特级风景资源,姐妹峰、锦江山水、锦江曲流、上天龙、犁头寨群峰等属一级风景资源。人文景观方面,夏富古村有600多年的历史,从整体布局到建筑都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特色。
规划概况
规划区定位为富有丹霞特色山水田园风光的乡村聚落式服务中心。基本功能包括旅游服务,交通、物流节点,外延功能包括观光游览,休闲度假。规划至2015年日均保有人口规模约3700人;2025年日均保有人口规模约5500人。规划开发建设整体上采取“大分散小集聚”的空间布局模式,依托现有村落形成分散组团。(见图2)
规划控制体系要素构成
规划控制体系要素包括土地使用、环境容量、建筑风貌、景观风貌、配套设施、行为活动6大控制类别,下分40项控制内容,不同控制内容根据控制要求分为规定性指标或指导性指标。(见表1)规划成果包括法定文件、管理文件和技术文件。成果通过法定图则、管理图则和城市设计图则实现对规划区的图则指引和导控。法定图则和管理图则对土地使用、环境容量等开发强度进行控制。城市设计图则对建筑设计、道路设计、开敞空间设计、植物配置设计、环境设施设计等方面进行导控。(见图3,图4,图5)
规划控制体系特点
图6 项目系统与布局规划示意图
刚性控制和弹性控制相结合
对土地使用、环境容量、建筑建造、市政设施、交通设施等方面内容以刚性控制为主,以满足基本的资源保护、设施服务要求。
对建筑设计风貌、景观风貌、游览设施、环境保护和风景游赏行为活动等方面以弹性控制为主,以满足景观风貌特色控制引导和未来的不确定性的要求。
如在旅游项目控制中,规划采用项目策划先行,弹性规划布局的方法。从经营的角度将旅游项目划分为旅游系统(市场开发行为的经营性项目)和公共系统(非经营性项目)两类,其中公共系统项目可参照规划项目具体落实;旅游系统项目考虑市场运作在具体项目上赋予其一定的兼容性,相应在用地性质、地块划分、指标控制等规划方面也相应给予一定弹性,实现对公众利益和市场招商两方面地协调。
空间形态、景观风貌导控与环境相协调
图7 总体城市设计意向图
在城市设计上重视空间形态、景观风貌导控,塑造富含丹霞特色和优美自然风光的山水田园空间。
在空间形态方面,规划提出总体城市设计意向(见图)、整体景观结构、开敞空间结构、建筑高度控制、旅游线路控制要求。在景观风貌导控方面,规划提出整体设计导控、锦江沿岸保护带控制准则、建筑设计准则、道路桥梁景观设计准则、开敞空间设计准则、绿化设计准则、环境设施设计准则控制要求。
村庄保护与开发相促进
村庄是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保护有利于提升开发的价值,适当的开发有利于加强村庄的保护。村庄保护与开发相促进,顺应农民求知、求美、求乐、求富的需求,促进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融合、持续发展。控制重点为:
(1)严格控制村庄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
(2)保护和塑造村落景观。保护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建筑文化,对建筑的高度、形式、风格、体量、材质、色彩等方面进行控制,尽量保持地方文化特色,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保护夏富古村传统格局,对历史建筑的修缮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
(3)完善管理体系。完善行政管理机构,提高管理效率,制定和完善景区保护、管理的法令法规并严格执行,引导村民积极参与。
(4)引导和控制产业经济提升。以风景名胜区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居民点农业、副业、农副产品以及旅游产品加工业及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结语
由于风景名胜区的多样性以及控制要求的多样性等原因,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体系往往存在着差异性。在“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管理要求下,面对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共同矛盾,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体系也存在着普适性内容,这些方面仍需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 50298-1999)[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岳邦瑞. 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522-525.
韩炳越,陈萍,邓武功.具有风景区特色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初探——以岳阳市南湖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
程红宁.“申遗”成功新形势下的风景区服务设施规划探索——以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南门服务基地、夏富、龙皇坪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
作者简介:
杨庆东/男/1979年生/硕士/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师(广州 510290)
程红宁/女/1978年生/硕士/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设计高级工程师(广州 510290)
李枝坚/男/1969年生/硕士/湛江市城市规划局/副局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湛江524022)
黄高辉/男/1977年生/硕士/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所长/高级城市规划师(广州 510290)
天津市自然条件复杂,土壤形成多为河流沉积物,土壤粘重,地下水位偏高,且水的矿化度高,淡水资源严重短缺。土壤不同程度的盐渍化,大部分土壤含盐量在0.2~ 0.4%,含盐量最高的可达47%;市区由于人为的长期活动,生态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土壤质地受到破坏,到处是填垫的工业废渣,建筑废土,所以天津土壤条件复杂,不仅盐碱而且土层薄,对大多数植物生长来说,不是非常有利。
天津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少雨、空气干燥,夏季高温高湿,秋季冷暖适中,冬季寒冷少雪。年降雨量一般在570~690mm。年内分布很不均匀,夏季(七、八月)雨量集中,占全年降雨量的75%。年平均气温为11°~12°C,一月最冷,平均气温为-4°~-6°C;七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6°C左右,全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2°C,最低气温为-27℃。
由以上土壤气候特点可以看出:
1.1天津市土、气、水对植物生长来讲都不是非常有利的,耐盐耐旱是天津市植物选择的首要条件。
1.2天津市绿化工程建设,大部分需要更换种植土,而优良的土资源又非常有限,换来的种植土也多粘重板结,适种性差。
1.3 地下水位高,且水的矿化度也高,不利于深根性植物生长。
以上条件决定了天津市绿化材料必须选择耐盐碱、耐干旱、适应性强、管理简便、观赏价值高的植物,大部分观赏草具备了这样的特点,且根系浅。
2.观赏草在天津的发展需求
随着天津现代化国际港口都市的发展进程和滨海新区的大力开发,园林绿化建设备受重视,城市绿化面积每年以近2000万平方米的速度发展,据统计近五年的绿化建设总量超过建国50年来天津城市绿化量的总和。同时绿化形式也有了创新,形成了“西方疏林草地和东方盆景艺术有机相融合”的绿化模式,对提升天津城市景观质量和城市品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得到了广大市民的高度赞誉。然而相比之下植物造境的材料显得较为单调,现有的植物种类已不能满足新绿化形势下人们造境的需求。因此丰富植物新品种是我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观赏草是一种新兴的园林植物素材,其资源丰富,适应性强,是创造新颖的绿化景观,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不可多得的园林植物的类型。
3.观赏草在天津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观赏草的应用在我们国家虽然是刚刚兴起,但是由于其在景观设计和生态适应性方面具有其它绿化材料不可比拟的优良特性,在城市绿化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种植面积在逐年递增。但是综观天津市绿地景观,观赏草的应用就品种、应用形式和数量来说,都是捉襟见肘。据调查,天津市绿地中种植的仅有狼尾草(Pennlsetum alopecuroides)、芦竹(Arundodonaxl)、玉带草(Phalarisarundinacea.)等几个品种,而且配置形式简单,多数是单一草种的丛植或片植,应用的范围也较小,只有在水上公园、桥园及个别的道路绿化中稍有见到。存在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如下:
3.1 缺乏对观赏草的研究和应用
在科学研究领域,天津市还没有对观赏草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调研、引种、培育、应用、养护都缺乏深入的研究。没有科研的引导及相应科研成果的推广,使观赏草的应用大大受到限制。
3.2 天津市整体对观赏草认识有一定差距
观赏草是一种新的植物材料,要被大家接受和认识,需要一个过程,首先需要景观设计师能够认识与鉴赏,在做植物配景设计的时候,有意识的使用观赏草;但是目前存在景观设计师对观赏草的认识与了解不够,在大部分的设计作品中很少应用,从而使得绿地中观赏草出现的频率很低,人们在绿地中很少能看到观赏草,自然观赏草的优美姿态及适应性强的特性不能被认知,生产单位及绿化单位也不会提出应用观赏草的需求,使得观赏草的应用极大的受到限制。
4.观赏草在天津今后发展的几点建议
观赏草的生活和生长习性决定了观赏草是低维护植物的良好素材,观赏草不仅有利于创造低维护景观,而且有利于创造优美的生态景观。天津市正值滨海新区的大发展时期,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和全市绿化新建改造工程全面展开,在这种绿化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应积极发挥观赏草的价值。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1 加强对观赏草的研究
通过科研立项加大对观赏草的引种、筛选及栽培管理研究,以技术为支撑,筛选出适合天津市的观赏草品种,提供成熟的观赏草繁殖与栽培技术。
4.2 加强观赏草的推广和宣传力度
通过对观赏草的品种介绍及示范种植,让人们充分了解观赏草的特性及应用特点,能够主动的去设计和运用景观草。
4.3 充分利用本土观赏草品种
本土植物是适用于本地区或通过长期筛选、培育并证明已经非常适应本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生长良好的一类植物。这类植物具有抗寒、抗旱、耐盐碱,抗病虫,抗污染,适应性强,管理粗放等优点。如本土的草(Scirpus triqueter L.)、香蒲( Typhae latifolia )及已本土化的玉带草( Phalarisarundinacea )等在天津生长表现都非常好,但目前应用的量很少。
4.4 丰富观赏草的应用形式
观赏草茎杆姿态优美,叶色丰富多彩,花序五彩缤纷,植株随风飘逸,能够展示植物的动感与韵律。可用于花坛、花境、花丛、花池;也可作地被、插花、盆栽等;还可以作为屏障或边界。
不同的观赏草可以独立组成花境,也可以与其它花卉配置组成花境,观赏草多直立生长,具长条形的叶子,能够打破水平线条,加强垂直空间。另外观赏草叶色丰富,季相变化明显,会给花坛、花境别开生面,尤其在夏末和秋季表现突出,多年生花卉花期过后,暖季型观赏草叶色变换较迟,观赏草结束生长后也为花境提供趣味性。暖季型观赏草冬天的叶色虽然暗淡,但赤褐色、黄色和黄褐色仍然给冬季增色,冷季型观赏草,如羊茅属( Festuca )植物,通常在较冷的月份处于最佳状态,填补了秋季多年生花卉和早春球茎类植物之间冬季的观赏空白。
4.5 充分利用观赏草造景
观赏草可作为主景,也可作为配景、点景、障景、借景等营造主景。观赏草作为主景,可布置在入口、道路的尽头和转交、亭前、天井等处成为视觉焦点,也可布置在院子和阳台的角落处。适合做主景的观赏草有蓝刚草( Leymus arenarius )、斑叶芒( Miscanthus sinensis ‘Strictus’ )、狼尾草(Pennlsetum alopecuroides)、细叶芒( Miscanthus sinensis )、花叶蒲苇( Carex oshimensis ‘Evergold’ )、野古草( Arundinella anomala Stend. )、大油芒(Spodiopogon sibiricus Trin.)等这些植物丛植在一起一簇一簇的高低错落,颜色相互衬托,野趣横生。
观赏草与园路搭配,园路多是硬质的铺装、规矩的形状,观赏草可将道路衬托得野趣自然,软化硬质铺装。苔草( Carex tristachya )草高30~50cm适用于路缘的种植,尤其是苔草( Carex tristachya ),叶片细腻下垂可遮盖呆板规矩的路缘,画眉草[ Eragrostis pilosa (L.)Beauv.]高60~80cm,花期6~10月,远东芨芨草[ Achnatherum extremiorientale (Hara) Keng ex P. C. Kuo ]高150~180cm,花期8~9月,这两种草可与苔草( Carex tristachya )搭配,形成高低错落的层次,增加朴素自然地视觉效果。
观赏草与水体的搭配,水生植物的种植一般以睡莲(Nymphaea alba)、王莲(Victoria regia)、荷花( Nelumbo nucifera)为主,但它们的造价和养护费用很高,而且都是浮水和挺水植物,相互配置总体上无层次感,若再配以玉带草( Phalarisarundinacea )、花叶芦竹(Arundo donax var. versicolor )、菖蒲(Acorus calamus Linn)、草(Scirpus triqueter L.)、香蒲( Typhae latifolia )等观赏草植物,可丰富水景的层次和植物的颜色,增加自然的野趣。在野趣朴素的水生观赏草下面种植莲花(Nelumbo nucifera)和荷花( Nelumbo nucifera),也会衬托出它们的娇艳,而且部分水生观赏草还有净化水体的作用。
4.6 观赏草走进家庭
很多家庭喜欢种植花草,观赏草就是很好的选择,管理粗放、易于成活,观赏草植于容器中,便于移动,冬季移入室内,春暖季节移出室外。观赏草走进家庭,将野生、清新、自然的因子带入人工的环境中,有修身养性之功效,有利于提高市民的园艺欣赏水平。
总之,要重视观赏草的发展,让观赏草在天津的绿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约翰•雷纳. 陈进勇译. 澳大利亚园林中的观赏草[J]. 2008
[2] 刘昆良.英国观赏草掠影[J]. 观赏草,2009(15)
[3] 南茜J.安德拉. 金荷仙,林冬青,蔡宝珍译. 观赏草在美国园林中的应用[J] . 2008
天津市建委资助的“天津市景观草的引种及应用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前期调研内容。
作者简介:
汤巧香(1964-),女(汉族),陕西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教授,学士,从事草坪及园林植物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赵芸鸽(1986-),女(汉族),辽宁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在读研究生,专业:景观设计,研究方向:植物造景,
摘要:襄阳人文景观是在襄阳地区劳动人民生活的沃土里绽开的奇葩,他们不仅真实的反映了襄阳地区劳动人民生活的面貌,也展示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才华。文章从营造富有特色的山水园林式城市为基本出发点, 就滨水城市在沿江景观风貌规划中如何结合自身特色和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人文资源等塑造滨江景观形象进行了探索,初步凸现他们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关键词:滨江;生态环境;景观;规划
一、概述
汉水中游,鄂西北中部,襄城、樊城隔江横卧,其合称便是襄阳。它历史悠久,英才名士辈出,交通发达,史称七省通衙,形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襄阳依山傍水,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自古为繁华重镇,千年来,尽管硝烟不断,勤劳朴实的襄阳人民,还是默默的耕耘着,不断地创造着繁荣的家园, 坐落在汉江河畔,铁路和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襄阳城垣初系古城墙围筑,临河靠山。城市处于汉江沿河两岸,沿线有唐白河支流,河道蜿蜒曲折,山峦起伏,山林植被茂盛,寺庙古塔点缀其间,形成沿江独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做好汉江沿岸景观风貌规划,对构建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式”城市和提高宜居环境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为了更好的经营城市,创造广阔的经营空间和增值空间,综合利用好沿江景观资源十分重要。
二、滨水地区景观风貌规划的理念
1.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生态和开放空间优先为指导,尊重自然,强化背景,完善界面,塑造区域景观,把自然山水环境引入城市,建立生态绿色通道网络、满足生物群落的自我维持、更新和调节,适应物种多样性。做好对汉江水体和沿岸山体植被绿化的保护。维持良好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重视环境保护,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2.因地制宜,图书“山水园林”特色
结合城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充分利用山体及汉江等自然资源,合理引导城市功能空间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构建多层次、多功能、多类型的生态绿地系统。
3.以人为本,创造舒适人居环境
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空间和活动场所是未来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方向。滨水地区的环境景观营造,必须考虑沿江两岸市民及以人为本游人的活动需求及环境感受,创造良好的可达和可驻留空间。重现人与自然的互动,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
4.延续文脉,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
充分保护、挖掘和利用地方历史文化,使沿江环境景观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韵味。
5.综合治理、协调发展
沿江环境景观不仅涉及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还涉及交通、防洪、治污及土地开发等社会、经济问题。必须采取统筹考虑、综合整治的手法,兼顾社会、经济、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整体效益,尽可能公平的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代际人群之间的发展要求,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三、规划目标与整体构架
通过协调滨水地带社会、经济、文化、历史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将汉江内江城区段建设成多功能的、公共的、开场的城市滨水生态景观带,为形成自然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郁,城市形象独特的现代山水园林城市润色添彩,达到“显山、露水、秀城”的目的。
汉江是襄阳的母亲河,也是城市最为重要的发展轴。是城市得天独厚的综合生态廊道。根据汉江内江主城区段蜿蜒曲折的特点,充分考虑人的活动空间和行为心理,同时保证空间景观的延续,综合规划汉江岸线,解决好人文景观、人工景观和自然风光的融洽和谐。整治美化汉江两岸,建设景观旅游河段,形成串联城市景观的主导轴线。
四、沿江景观风貌的建设与营造
1.沿江景观风貌的元素与构成
a、自然景观
众多的山体和丰富的水系是主城区段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山体有虎头山、枇杷山、真武山、岘山等,水体主要是汉江及其支流―唐白河、小清河,沿江两岸还有许多名木古树。
b、人工景观
襄阳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如古隆中风景区、黄家湾景区、习家祠、襄阳古城、水镜庄、鹿门寺等。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城市环境的改善,现代建筑、广场、小品等为城市新添了许多现代人工景观。如诸葛亮广场、鱼梁州公园、长虹大桥、米公祠等。这些建筑的造型、色彩、灯光与周边的绿化、雕塑、小品、广场等合理搭配,形成现代形象的城市景观。
c、人文景观
襄阳为鄂西北文化昌盛地区之一,是诸葛亮躬耕苦读的地方,具有众多的名人轶事、历史典故、民俗风情等。襄阳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包括大头菜、牛肉面、黄酒等风味小吃和土特产品都是襄阳独特的人文景观。
2.景观建设与主要元素构成
“一江”即汉江,“二园”即鱼梁州公园、襄阳潭溪公园,“三山”即岘山、古隆中山、万山,“四桥”根据风格各异的桥形,采用各具特色的桥饰和灯光照明,在汉江上形成四道亮丽的风景线和景观节点;“六景”:古隆中、习家祠、米公祠、黄家湾、夫人城、鹿门寺等。
3.城市生态环境规划
城市新规划的部分应留出相当比例的空地用于绿化。不同的地理位置及地域差异的存在,自然环境要素的构成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影响有所不同,具体自然生态环境对城市的作用规律及影响。
对中等城市而言,城市绿地分布要均匀、合理,形成一个由绿地、绿廊、绿网构成的综合绿地系统。扩大城市公共绿地的服务半径,特别是城市中心区、旧城区和居民区应该加强绿地建设,让更多的市民都能受益。
五、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支撑点,中小型城市规划建设决定着该区域环境发展的整体方向,因此,做好其生态规划与建设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此外,还应加强县级城镇体系生态规划与建设,以期实现区域整体生态空间及资源的整合,完善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带动区域内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实现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目标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未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进,霍宇红,马燕琼,. 城市景观设计的原则与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 2007,(22)
【2】陈媛. 浅谈城市景观规划的目的与方法[J]才智, 2009,(07)
摘要:襄阳人文景观是在襄阳地区劳动人民生活的沃土里绽开的奇葩,他们不仅真实的反映了襄阳地区劳动人民生活的面貌,也展示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才华。文章从营造富有特色的山水园林式城市为基本出发点, 就滨水城市在沿江景观风貌规划中如何结合自身特色和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人文资源等塑造滨江景观形象进行了探索,初步凸现他们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关键词:滨江;生态环境;景观;规划
一、概述
汉水中游,鄂西北中部,襄城、樊城隔江横卧,其合称便是襄阳。它历史悠久,英才名士辈出,交通发达,史称七省通衙,形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襄阳依山傍水,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自古为繁华重镇,千年来,尽管硝烟不断,勤劳朴实的襄阳人民,还是默默的耕耘着,不断地创造着繁荣的家园, 坐落在汉江河畔,铁路和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襄阳城垣初系古城墙围筑,临河靠山。城市处于汉江沿河两岸,沿线有唐白河支流,河道蜿蜒曲折,山峦起伏,山林植被茂盛,寺庙古塔点缀其间,形成沿江独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做好汉江沿岸景观风貌规划,对构建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式”城市和提高宜居环境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为了更好的经营城市,创造广阔的经营空间和增值空间,综合利用好沿江景观资源十分重要。
二、滨水地区景观风貌规划的理念
1.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生态和开放空间优先为指导,尊重自然,强化背景,完善界面,塑造区域景观,把自然山水环境引入城市,建立生态绿色通道网络、满足生物群落的自我维持、更新和调节,适应物种多样性。做好对汉江水体和沿岸山体植被绿化的保护。维持良好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重视环境保护,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2.因地制宜,图书“山水园林”特色
结合城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充分利用山体及汉江等自然资源,合理引导城市功能空间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构建多层次、多功能、多类型的生态绿地系统。
3.以人为本,创造舒适人居环境
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空间和活动场所是未来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方向。滨水地区的环境景观营造,必须考虑沿江两岸市民及以人为本游人的活动需求及环境感受,创造良好的可达和可驻留空间。重现人与自然的互动,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
4.延续文脉,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
充分保护、挖掘和利用地方历史文化,使沿江环境景观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韵味。
5.综合治理、协调发展
沿江环境景观不仅涉及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还涉及交通、防洪、治污及土地开发等社会、经济问题。必须采取统筹考虑、综合整治的手法,兼顾社会、经济、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整体效益,尽可能公平的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代际人群之间的发展要求,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三、规划目标与整体构架
通过协调滨水地带社会、经济、文化、历史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将汉江内江城区段建设成多功能的、公共的、开场的城市滨水生态景观带,为形成自然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郁,城市形象独特的现代山水园林城市润色添彩,达到“显山、露水、秀城”的目的。
汉江是襄阳的母亲河,也是城市最为重要的发展轴。是城市得天独厚的综合生态廊道。根据汉江内江主城区段蜿蜒曲折的特点,充分考虑人的活动空间和行为心理,同时保证空间景观的延续,综合规划汉江岸线,解决好人文景观、人工景观和自然风光的融洽和谐。整治美化汉江两岸,建设景观旅游河段,形成串联城市景观的主导轴线。
四、沿江景观风貌的建设与营造
1.沿江景观风貌的元素与构成
a、自然景观
众多的山体和丰富的水系是主城区段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山体有虎头山、枇杷山、真武山、岘山等,水体主要是汉江及其支流―唐白河、小清河,沿江两岸还有许多名木古树。
b、人工景观
襄阳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如古隆中风景区、黄家湾景区、习家祠、襄阳古城、水镜庄、鹿门寺等。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城市环境的改善,现代建筑、广场、小品等为城市新添了许多现代人工景观。如诸葛亮广场、鱼梁州公园、长虹大桥、米公祠等。这些建筑的造型、色彩、灯光与周边的绿化、雕塑、小品、广场等合理搭配,形成现代形象的城市景观。
c、人文景观
襄阳为鄂西北文化昌盛地区之一,是诸葛亮躬耕苦读的地方,具有众多的名人轶事、历史典故、民俗风情等。襄阳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包括大头菜、牛肉面、黄酒等风味小吃和土特产品都是襄阳独特的人文景观。
2.景观建设与主要元素构成
“一江”即汉江,“二园”即鱼梁州公园、襄阳潭溪公园,“三山”即岘山、古隆中山、万山,“四桥”根据风格各异的桥形,采用各具特色的桥饰和灯光照明,在汉江上形成四道亮丽的风景线和景观节点;“六景”:古隆中、习家祠、米公祠、黄家湾、夫人城、鹿门寺等。
3.城市生态环境规划
城市新规划的部分应留出相当比例的空地用于绿化。不同的地理位置及地域差异的存在,自然环境要素的构成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影响有所不同,具体自然生态环境对城市的作用规律及影响。
对中等城市而言,城市绿地分布要均匀、合理,形成一个由绿地、绿廊、绿网构成的综合绿地系统。扩大城市公共绿地的服务半径,特别是城市中心区、旧城区和居民区应该加强绿地建设,让更多的市民都能受益。
五、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支撑点,中小型城市规划建设决定着该区域环境发展的整体方向,因此,做好其生态规划与建设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此外,还应加强县级城镇体系生态规划与建设,以期实现区域整体生态空间及资源的整合,完善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带动区域内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实现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目标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未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市景观;风貌特色
一、引言
随城市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景观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通过理性规划,建设更具自身特色的城市空间形象。而平原城市在塑造城市特色方面尤为困难。城市特色塑造必须通过城市景观规划来实现。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提出的“区”、“边缘”、“节点”、“路径”、“标志”城市五元素一直是城市景观规划的经典思路,当进行具体的城市大环境景观规划控制实践时,五元素在内容深度和广度表现出不足,不利于实际操作。本文初步梳理城市景观规划中影响景观特色构建的重要元素,理顺打造平原城市特色的规划思路。
二、城市景观规划要素分析
城市景观规划着力控制形态环境,也就是对环境中的空间和实体要素关系提出的战略把握,构造城市景观体系,组织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等,并考虑上述总体研究内容和各系统设计之间的关系。依据研究对象尺度的不同,景观要素可划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次要素是指能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格局的元素,包括宏观的城市形态结构、城市景观;中观层次要素是指影响城市群体空间关系的元素,包括建筑形态、开放空间、交通系统;微观层次要素主要是指近人尺度范围内,人们可以感受的空间环境元素,包括环境艺术、重要节点。
宏观层次的景观控制是形成城市特色的首要因素。城市景观规划通过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研究,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如果城市景观规划控制深入到研究区域内所有微观要素,会由于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地块建设的独立性,而不具实际的建设指导意义,反而模糊了景观控制的目的和原则,不利于从整体上对城市景观的形成过程进行指导和把握。要想使造访者短时间对城市形成清晰深刻的印象,需要从一个更宏观的层次上凝练出形成城市意象的基本要素,作为景观控制的要点来把握和打造,宏观要素重点从城市形态结构和城市景观两方面控制。
三、城市形态结构控制要点
城市形态结构反映一个城市的全面实体组成,实体环境和各类活动空间的结构组成,及各组成要素间及要素内部诸特征的组合关系。城市空间构成的基本控制内容主要包括:城市与边缘关系、功能分区、主要轴线、重要节点、高度分区、城市轮廓、城市标志、划分的重要地段。
1、城市与边缘关系
城市与边缘关系重点考虑城市边缘非建设用地与建设的关系控制,这是对城市形态的重要约束,建设有序的城市与边缘关系,是打破城市无节制“摊大饼”发展模式的不二法门。留住城市周边的生态斑块,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城市大生态格局,也是人们进入城市过程中,产生良好城市印象的最重要的感官媒介。常规手法主要是在城市边缘与城市周边打造多层的绿化斑块。力求在城市周边耕地基底上,结合现有的低山丘陵、河流水库或者大片林地等生态区块,环绕城市形成生态绿化链,与周边城镇相隔离,并将生态斑块向中心城市延展,形成嵌入城市区块间的楔状生态绿地。通过这些大面积的森林公园的建设,使城区周边的绿化率极大提高,形成宜人的城市气候环境,为创造生态型的核心城市区提供条件。通过水系、国省道、铁路高速路绿化廊道等线状绿化将大片绿化斑块连接,形成“斑块镶嵌、基质铺垫、廊道相连”的多层渗透的城市生态格局。
2、功能分区
城市的最主要的功能区是居住区、商业区、办公区、工业区、文化区、绿化区。这几种功能区的组合布局是历史和发展形成的,所有中国城市有趋同的发展趋势,尤其近年的快速城市化使这种趋势愈发明显。功能分区布局的特点常常和自然环境有关,往往城内山、水、老城等的分布决定着城市布局是否有特色。对普通的平原城市来说,往往不具备产生布局特点的先天条件,功能区内部建设模式也没有独特之处,很难分辨出各种功能区属于哪个城市。平原城市要想在区域布局上有特点,可以通过两种手段:一是通过绿化区的布局塑造区域关系的特点,结合水系、现状林地、交通线等形成由外至内的大型楔状绿地,使城市建设与绿化层层渗透,相互借景;二是通过中心区的聚集度,形成标志性的中心区景观,可以通过高层建筑的高度聚集和标志建筑物的建设;三是一般区域可以通过标志物和开放空间的建设,塑造出片区内的特性。
3、主要轴线
城市轴线可以使城市形象鲜明,一般分为城市中轴线、城市发展轴线、重点地段轴线等。城市中轴线是伴随城市发展历程逐步形成的,是时间的凝固和政策的长久延续,不是每个城市短期可以具备的,可以引导控制,不会短期见效。城市发展轴线、重点地段轴线才是一般城市构筑特点优先考虑的。城市发展轴线一般要求建筑要建设体现城市发展的发展风貌,是城市现阶段发展风貌的集中体现,要特别加强公共建筑和开放空间建设。建筑要求以公共建筑为主,在重要节点形成开放空间,加强对开放空间的围合。重点地段轴线体现小片区域的中心轴线的塑造,一般在人流较多且较庄重的场所和广场的开放空间相结合。城市的重要区域通常有行政中心、火车站等,往往需要以中心对称的布局强化空间关系,通过建筑和广场的虚实变换、建筑的对称处理,突出轴线,重点地段轴线也可能是城市中轴线的雏形。
4、重要节点
城市的重要节点主要,是城市景观重要控制的点,讲究结合实际情况,留有足够的开敞和建筑围合。常规的重点区域有城市的中心区和门户区,如市政府及广场、公园、商业中心等,另外入城口也应该是引起足够重视的重点建设部位,特别是高速路入城口和火车站,这往往决定人们对城市第一印象。应根据不同入城口的位置打造体现城市形象和发展阶段的景色。如可在接近城市的主要的景观道入口周围打造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形象,设置大空间绿地、高层建筑群;在离城市建设区有一定距离的入城口,打造大面积交通景观绿地,入城道路通过两侧富有地形变化的道路绿化塑造优美的现代化交通道路形象;火车站前应体现人气商气的结合,现代化的站场配以精致的广场,通过高层楼群的围合体现,现代化中心区的风貌,并以凸现地方特色元素点缀。
5、高度分区和城市轮廓
高度分区和城市轮廓是相关联的,高度分区产生丰富的天际轮廓线。高度分区决定于经济因素(地价、商业潜力)、景观因素(城市风貌、历史街区保护)、生态环境因素(环境承载、人口密度)、城市功能因素(城市功能)、支撑因素(市政道路设施容量、工程适建度、机场净空)等。平原城市不用考虑与自然地形的映衬,重点突出主次中心的建筑布局,强化沿河、沿路建筑轮廓线,力图做到高低错落,通过规划引导杜绝因建筑造价门槛原因造成的建筑高度过于一致的弊病。
6、城市标志
城市标志主要包括标志性自然地貌、标志性建筑、标志性雕塑等。标志性自然地貌是先天基础,不具备广泛应用意义,标志性建筑、标志性雕塑是适于每个城市采用的方法。标志性建筑有两种:历史性标志建筑、现代标志性建筑物。历史性建筑要注意自身和周边环境保护,同时应注重该建筑的推广,使其具备可识别性。培植激发现代标志性建筑物建设机制规划应努力引导的,设定并控制适合标志性建筑物适合的地点,提出高要求的规划引导,同时规划管理应以包容的心态,特别小心的审查具有个性的建筑设计,避免抹杀个性的灵动,为标志建筑物产生提供宽松环境。标志性雕塑是最容易做到的,也是花钱最少、见效最快的,规划必须在特定地点设定规划限制,引导标志性雕塑的设立。
7、划分重要地块。
城市的重要区域是对城市景观影响最大的地方,如商业中心区、行政中心区、火车站片区、体育中心片区、中心绿地周边区域。每个片区应通过独立的城市设计,确定发展的空间结构,引导这些区域向更有特色的宜人空间发展。
四、城市景观风貌控制要点
城市景观风貌是城市特点的集中体现,有艺术的城市景观可使人们在城市生活中具有舒适感和愉。城市景观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者一起构成人们感受城市的知觉框架。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来组织城市的空间布局,通过人工景观强化城市特色与空间逻辑、丰富城市的美感。两者共同构成城市特色,形成易于人们感知的空间。对城市自然及人文景观进行控制,主要包括景观的分布与保护、景观要素布局、视线组织分布、结构性城市景观意象设计。
1城市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对每个城市来说都是重要资源,需要有节制的合理利用。发掘、保护和推广优质自然条件是建设城市特色的重要手段,但优质的自然条件大多数城市不具备,一般只拥有普通的自然资源:如小河、小水塘、小山丘等。如何利用有限的自然条件打造城市特色是对所有城市景观建设具更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事情。要提高自然资源的公共属性,提倡开放和有差别的建设。如根据河流大小、区位、氛围等的差别,对定位和深刻挖掘,塑造不同特点的岸线、河岸空间,注重与周边业态的结合,提供多变的亲水空间。小山丘可以控制为公园,加强绿化,突出地形的变化,作为景观轴线对景组织城市空间。
2、城市人文景观
城市人文景观的挖掘分为实体人文景观和非实体人文元素。城市往往都只注重实体的人文景观,即历史遗存,主要是城市历史风貌区、历史标志物等。历史遗存的保护和再利用一直为城市所关注,也常常引来资本的投入,历史遗存的保护应报有谨慎态度,尽量不做不可逆的改造。城市人文特点也常作为城市特色的体现,地方特点的符号常用于雕塑、装饰,给城市带来独特的风景,历史名人、典故也常常作为地方打造特色城市名片。所有城市元素都可围绕着为人文元素主线构筑城市特色。
关键词:资源特色型农业产业区;葡萄酒产业;城乡统筹
资源特色型农业产业区是农业产区中的一种特殊类型,随着农村经济的科技化和综合化发展趋势,该类地区成为农业产业综合发展中最具特色的地区之一,其科学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提升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具有重要意义,也成为农业现代化及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径。
1概念与特征
1.1 概念解析
资源特色型农业产业区是指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气候和土壤等)适合某种具有较高价值的经济作物种植(如葡萄、茶叶、花卉等),且自然环境禀赋较高,景观风貌要素丰富,文化价值潜力大,区域位置毗邻城市的农业产业区。
1.2 农业产业区分类特征
根据农作物种植类别、空间分布特征、作用与功能可以将我国与农业相关的产业区大致分为三个类别。
①基础性农产品种植区
一般粮食农作物种植为主,广泛分布于各个农业区,是我国农业的基本形式,与二、三产相对分离,与城市基本分离。
②示范性农业产业园区
主要职能在于引领区域农业的科技化发展,以所属农业区划范围内农作物为种植和研究对象,提供科研推广、技术集成、设施示范、教学培训等服务。位于城市边缘,依托城市的科技、配套设施,并吸引城市居民消费。
③资源特色型农业产业区
农作物地域选择性突出;经济价值较高,与二、三产关联紧密,适合综合利用;区域自然环境及景观风貌条件好,具备田园风貌特征;位于城乡结合地区,交通便利,可充分依托城市发展;能够形成独特的文化属性。
2 意义与价值
2.1 带动区域经济,促进协调发展
该类产业区一般采取综合性产业发展模式,单位面积农作物的收益及下游产业链各环节的经济效益较高,能够有效提升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2.2 提高农民收入,探索城乡统筹模式
资源特色型农业产业门类主要包括以农作物种植为主的第一产业、以精深加工主导的第二产业和以休闲旅游主导的服务业。要求建立系统性、高效率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农民在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中转变自身角色,并获取较高的收益和分红。
2.3 增强地域文化特征,提升城市知名度
基于自然条件的农耕文化和乡村文化能够展现出特质的文化差异,资源特色型农业产业区最有条件成为本土地域文化的代表,同时,文化的正外部效应也更加坚实的强化农业产业的集聚,还将为城市带来其他额外收益。
3 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探索
3.1 蓬莱市东部葡萄酒产业带的发展背景
蓬莱以八仙文化文明天下,如今葡萄酒文化成为了蓬莱另一个享誉中外的城市品牌,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极适合酿酒葡萄的种植(图1)。规划区位于北纬37.5度线,北部紧邻渤海和黄海,与同纬度的法国波尔多梅多克、意大利托斯卡纳、美国纳帕山谷、智利卡萨布兰卡谷、澳大利亚布鲁萨山谷、南非开普敦共同被誉为世界七大葡萄酒海岸,拥有“阳光(SUN)、沙砾(SAND)、海洋(SEA)”的“3S”特质。葡萄酒产业带是全市唯一临海的葡萄酒产业发展区、近年来,大批葡萄酒企业期望进驻发展,并期望借助本地环境资源建造临海高级酒庄。
3.2 构建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产业发展模式
首先形成规模化的葡萄种植园区,并由企业科技人员指导农户种植,获得品质优异的葡萄原料;以此为基础,各个企业直接生产酒庄酒或酒厂酒。同时,在政策支持和规划指引下,各企业在具有最佳环境条件的地区建设一站式休闲度假酒庄,提供滨海葡萄酒文化休闲所需的服务,形成综合性的产业发展模式。
3.3 确立与产业发展模式和区域特征相契合的功能定位
产业带定位为:葡萄酒产业发展带,葡萄酒产业示范区;蓬莱市东部的门户区域、葡萄酒文化特色风貌区;以葡萄酒文化为主题,展现田园风光的滨海旅游度假区。核心功能为:葡萄种植与葡萄酒酿造功能、以葡萄酒文化为主题的滨海旅游度假及休闲功能。
3.4 综合性场地分析在选址研究中的应用
规划面临的首要任务是确定酿酒企业的用地选址,用地规模,布局结构等一些列问题,规划选址必须符合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重点对环境的严格保护和规模的控制(图2)。
研究方法归纳为:
① GIS场地分析
进行高程、坡度、坡向的全面研究,确定选择高程较高、坡度小于10%、坡向面海的区域进行建设,以在保证工程适宜性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利用东北部的滨海景观和丘陵高点的视廊通畅。
②用地适宜性评价
确定山体、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河道冲沟、沿海防护林、沙滩、交通防护绿地、历史遗迹等为禁止建设区;确定一般农田、园地为限制建设区;确定村镇用地、已建设施用地为适宜建设区。可在适宜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内选址。
③景观要素综合评价
通过系统性的景观评价研究自然与人文景观分布现状;确定观赏滨海风情、田园景观、山地景观的最佳视点和视线通廊;并研究沿206国道形成的动态景观视线节点;综合各类景观分析形成四级评价体系,确定选址应位于一、二类景观区内。
④岸线利用评价
针对滨海岸线进行综合评估,在三个自然形成的海湾中,对沙滩、礁石、高地、海湾等不同条件的区域提出评价结论,在地势较低的沙滩岸线可布局亲海度假设施,在高地的礁石岸线可布局观海、观景的服务设施。
⑤用地总量控制
根据农产品总量推算工业产品的总量,进而估算用地需求总量。两个关系决定了葡萄酿酒的总体规模,即一亩葡萄种植地产出一吨葡萄,一吨葡萄大约酿一吨酒;规模适中的酒堡大约占地3公顷,所需葡萄种植面积约3000亩。
3.5 发掘核心文化价值、营造地域文化风情
滨海葡萄酒文化特色是规划的最大亮点,也是地区的核心价值所在。葡萄等经济作物赋予了资源特色型农业产业区天然存在的文化底蕴,这是区别于一般农业园区的最大特点(图3)。
①把握营造地域文化的基础要素
直接相关要素包括:气候、海岸、种植园景观、庄园、酒厂、文化展览设施等。间接相关的要素包括:丘陵山地景观、田园风貌、旅游度假酒店、各类度假休闲及文化活动等。
② 明晰文化方主导方向
依据本土作物的基础特征及文化特征,确定主导地域文化的发展方向及功能。规划确立了以海岸葡萄酒文化为地区主导方向,定位融合了地域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核心特征,构建了主导文化特征的稀缺性和代表性。
③ 组织丰富的活动内容
策划了各类活动内容,包括酒庄体验、生产参观、举办各集会、工作学习、文化展览、文艺活动、趣味活动、康体健身等。
④ 空间设计的有力支撑
利用风貌规划、整体城市设计、详细城市设计等各类方法,以空间为载体,有机安排各类功能和活动,创造滨海度假休闲的圣地,营造滨海风情和田园风貌,为服务业提供优质的承载空间。
3.6 探索农村经济结构转变的新模式
① 从分散种植到规模化集体经营
综合产业模式客观上需要农业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耕作与管理,促进区域农业土地的流转和耕作模式的转变。存在三种土地利用模式,一是以农民土地使用权为基础,由企业派出技术人员给予指导,定期收购农产品;二是农民将土地以租赁的形式租给企业统一种植,企业可采取集约化、机械化的方式提高土地耕作效率,农民可通过在土地耕作获取劳动报酬,亦可获得土地租赁的收入;三是农民以土地为资本参与企业入股,农民在获得劳动报酬的同时可获得入股分红。
②从单纯从事农业生产到三个产业的全面参与
综合产业的发展和土地经营形式的变化,使农民可以积极参与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之中,可以选择农业耕作,也可以作为企业工人参与生产,或作为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就业渠道大大拓宽。
③ 从普通农民身份到多种职业者的复合角色
在参与综合产业的过程中,农户身份发生较大转变,可身兼农民、股东、租赁者、工人等多种身份,成为复合型从业人员,从而在经济结构转变的基础上逐步转变农村社会结构。
3.7 建立满足实施管理诉求的控制指引体系
规划鉴法定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控制方法,结合地方管理体制和诉求,建立具有实效性的控制和指引体系。
① 阶段性实施策略
分近中远期指导酒堡的布局和建设,设置企业准入门槛,根据用地资源的差异性,设置企业品牌名录、资产投入规模、建设意向、建设水平等标准,确保将最优资源、重点景观和风貌节点的地区由最佳企业投资建设。
②总体空间控制指引
制定总体控制图则和控制导则,编制空间管制指引图则;划定总体用地分类;对重要景观视廊控制区、景观界面等要素实施控制。
③ 分地块图则控制及城市设计指引
以地块为单位编制分图图则,控制酒堡用地的各类指标,并对交通、景观、公共空间等要素实施图则和设计导则相结合的指引方式。
4结语
现实需求给城市规划工作者提出越来越多的挑战,各类问题导向的设计和研究任务也为规划工作者提供了创新的平台,资源特色型农业产业区规划设计便是其中之一,本规划融合了农业区规划、风貌规划、城市设计、旅游规划、选址研究、控规等多类型规划方法的综合运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该类地区的发展模式,对于探索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探索性。
参考文献:
[1] 卢济威.城市设计机制与创作实践 [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 张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划探索――以江苏省(泰州)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为例 [J].理想空间.no.23.
[3] 李世泰,魏清泉,李庆志,宋彦华.葡萄酒旅游开发研究――以烟台张裕葡萄酒旅游为例 [J].经济地理.2005(1)
【关键词】苏稽古镇;古镇保护;旅游开发
近年来,随着乐山城市的快速发展,处于城区边缘的苏稽古镇已悄然纳入乐山中心城区建设范围。苏稽古镇保护与乐山城市和谐发展已成为乐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研究的重要课题。苏稽古镇虽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但其保护与旅游开发尚处于初始阶段。苏稽古镇虽名声在外,历史遗迹众多,但却未被列入历史文化名镇,就其原因主要是历史遗迹保护不佳,许多遗迹仅有记载而已,现状却荡然无存。本文通过对苏稽古镇现状旅游资源的分析,在苏稽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方面,提出几点建议和策略。
1.苏稽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中存在问题
(1)乐山城区发展与古镇传统形态、景观风貌保护的矛盾。
随着乐山城区发展,苏稽古镇与乐山城区渐渐连成一片。古镇周边土地价值倍增,开发建设强度逐年加大,高楼拔地而起,古镇传统形态、周边景观环境正在遭到破坏。古镇内老街建筑物年久失修,生活设施短缺,已不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不少居民为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随意改建、搭建,近年修建的住宅建筑多为平顶,其外观与传统民居很不协调,严重影响了传统历史街区的景观风貌。古镇周边地区建筑高度没有经过控制,缺乏良好的外部空间轮廓和景观风貌。
(2)古镇原真性受到破坏,旅游资源亟待保护。
随着乐山城市的发展,古镇原住居民大量外迁,致使古镇旅游人文环境的原真性面临丧失的危险,古镇文化传统面临失传,古镇保护问题日益凸现。当地居民对于文物的保护意识不强,随意改建、重建现象突出,致使很多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古遗存受到损坏。古镇原有建筑多为木结构,街道狭窄,消防安全隐患严重。
(3)资金欠缺,古镇旅游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和管理。
苏稽城镇发展主要集中在新城区,古镇区域发展相对滞后。古镇道路交通,给、排水等基础设施条件差,公共建设不配套,古镇缺乏完善的旅游接待设施,镇内旅游吃、住、行条件都较差,致使旅游规模上不去,知名度和效益均受影响。另外,古镇缺乏必要的配套保障措施和制度,尤其是管理制度、服务保障、建设规划和公民环保意识等方面的制度还很缺乏,由此导致古镇保护和发展投入不足,一些古遗址、古民居、碑刻等破损严重,亟需维修。
(4)旅游开发滞后,旅游策划需加强
苏稽古镇旅游开发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古镇旅游以接待零星散客为主,统一的旅游市场尚未形成,旅游景点散,不能形成有效的观光游览产品,旅游形象定位尚不明确,旅游条件亟待改善。
2.苏稽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对策
2.1 古镇保护对策
(1)自然环境保护
在自然环境方面,实施整体环境保护,保护好峨眉河水系的生态环境以及西侧狄坪山的绿化环境。空间格局上延续“一桥连两端”的整体空间格局与传统机理和风貌,保护峨眉河岸古树名木、 埠头以及独具特色的石桥。
保护好古镇自然环境应从旅游者、当地居民和企业入手。首先,增强保护意识,制订古镇环境保护条例。对综合开发的小镇要将吃、住、娱、停车场等设施放置在古镇的核心保护区之外,对保护区以内的经营者要规范其行为,严禁污染源的出现。其次,设符合古镇格调的垃圾箱,严禁生活垃圾向峨眉河倾倒;建立完善的排污系统,防止生活污水向峨眉河水系排放,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第三,改变古镇传统的能源结构,逐步摒弃不利于环保的生活方式,改柴禾、木材、煤等燃料为少污染的清洁型能源。
(2)历史建筑保护
峨眉河上的古石桥,是古镇发展的历史见证,同时承担着重要的南北沟通功能,应加强古石桥本体和周边风貌的保护。
古镇内分布有19处历史建筑与337栋传统风貌建筑。历史建筑不得拆除,以修缮为主,适当进行改善,要求做到“修旧如故,以存其真”。传统风貌建筑也不得随意拆除,以改善和保留为主,历史建筑改善时应维持原有建筑风格特征,可以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对室内进行空间优化和设施配备。必要新建一些新建筑时,必须与古镇原有风格相协调,最好是仿古建筑,不能新旧风格建筑混杂,破坏古镇风貌,要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在对古镇进行保护和修善的同时,也要注意古镇内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自来水、电、排污管道等服务设施要进入古镇,让古镇的游客和居民能享受到现代化生活的质量,一切线管均应埋入地下,不要与古镇建筑风格相左。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重点是传承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苏稽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苏稽香油米花糖制作技艺和跷脚牛肉汤锅习俗。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从两方面做起:一是保护物,一方面是有效的、多种方式的保存遗产原物,另一方面针对传统技艺在制作过程中,将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品”以“有形化”的方式记录或保存下来,主要包括文字记录、照片、影像等。二是将保护重心直接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身上,可建立传承人培训体制,保证这些遗产的原真性,鼓励艺人收徒授艺,进行民间艺术传承活动。
(4)保护宣传与政策措施
在保护管理方面,苏稽镇政府应成立古镇保护委员会,协调各方面的事务,全方位保护古镇,大到旅游安全,小到增加古镇的必要文字说明,不仅保护自然环境,也保护社会环境。全面制订古镇保护条例,调查摸清古镇的现有资源,建立保护管理档案,划定保护范围,标注保护层次;整顿旅游市场,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塑造古镇旅游的良好形象。
2.2 古镇旅游开发对策
(1)科学规划,创新开发思路
古镇旅游发展规划应政府主导、专家领衔、公众参与。规划重点加强古镇区域及古迹遗址保护与开发、环境治理、社区居民参与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古镇旅游资源开发要抓住其独有的特色,对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进行重点保护和发掘整理,以形成特有的建筑风格,要有创新,要有典型性。通过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把古镇建设成为集中展示嘉州风土人情、节庆文化、民居建筑、宗教文化、民族民间工艺、餐饮小吃等地方传统文化的“活化博物馆”。
(2)挖掘地域文化,塑造古镇旅游形象
要塑造苏稽古镇特色鲜明的旅游形象,需充分其挖掘地域文化,找准定位。苏稽古镇有着千年历史,沉淀了丰富的民俗文化。提到苏稽古镇,大家会想到古石桥、古榕树、翘脚牛肉和米花糖等。因此,在古镇旅游形象定位上应以乐山——峨眉山旅游文化为大背景,结合古镇“山、水、桥、树、城”自然资源,地理区位和特有的饮食文化,形成“峨眉山朝拜始驿,嘉州美食文化古镇”的旅游形象定位。
(3)加强旅游产品开发,扩大对外宣传
根据古镇旅游资源本身的特点和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古镇旅游产品可设计出观光、休闲度假、科学考察等内容多样的旅游产品,融娱乐性、参与性、知识性与文化性为一体,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旅游者,高品位地开发利用古镇资源的旅游价值。
科学营销,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保持古镇对游客的吸引力,维持和延续古镇的生命周期,促进古镇旅游的发展。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开展相关研讨会,举办有关节庆活动等事宜,配合新闻媒体,积极开展市场营销,扩大古镇名气,提升旅游资源品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作为园林建设规划的重点方面,一般指的是根据植物的生态特性与园林的格局标准,对园林中的各种植物进行合理配置,从而发挥出其园林功能与观赏性质。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应当遵循植物自然的生长规律,符合其对外界环境的要求,因地制宜地达到科学合理配置目的。在严格遵循生态自然的基础上,结合美学的要求标准,达到融合创造的目标,这不但需要讲究园林绿化植物的现实景观,更重要的是园林绿化植物的季相变化与自然生长的景观效果,从而可以创造出胜于自然的美丽景观。
一、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要点
首先,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根据实际的土地状况,结合绿化植物的本身特性与对自然环境的标准要求进行合理地规划安排,促使各种绿化植物的生长状况趋向良好。不可以盲目地引入外地的园林绿化植物,应当增强开发与应用本土绿化植物的意识。近些年以来陆续出现的广场色块风与木兰科植物风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违背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对此应当持着谨慎的态度。
其次,关注自然生物的多样性。在地球上大部分自然群落并非只是由单一形式的植物系列所构成,然而这应当是多种植物和其它自然生物的有机组合。在满足自然发展规律与园林风貌建设的基础上,应当加大对自然生物多样性的关注度。对于某种特殊意义来说,关注园林绿化植物的多样性属于一个建造模拟化自然生态系统的关键过程。假如园林绿化植物的种群样式单一,在生态系统上出现贫乏现象,在景观风貌上显得格外单调。在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过程中应当注重乔木、灌木与草木的有机结合,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强植物群落生存发展的稳定性,有助于珍稀植物的继续存留,充分有效地利用高、中、低层的立体空间,这样不但可以扩大绿叶面积,同时能够提升生态效益,有助于促进生态环境的良好质量效果。
二、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原则
1、适宜原则
适宜原则通常包含了2个方面,一方面是适地适树,另一方面是和四周外界环境的相互协调性。适地适树通常是指绿化植物的特点与立地条件能够相互地适应,而立地条件是指栽种地相应的气候特点、土壤理化性质、光照状况与湿度等各种因素。园林绿化植物的特征主要包含了植物高度、绿色时期、开花时期、花色与适应性等方面。
2、根据绿化特性与功能达到配置目的
首先应当确定园林绿化所需要表达的主题意向,根据这个主题意向选取合适的植物进行合理配置。确定单种或者多种特殊的乔木、灌木与花卉等,从而能够形成一种特殊的自然风格,不断扩大充盈其具体内涵,最终促成一种文化理念和精神特质。同时应当充分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取各种不同的地被绿化植物,比如在规则形式的园林格局中,应当选取植株具有整齐一致与耐修剪特点的植物品种;对于在自然形式的园林环境中,则应当选取植株具有高低错位与花色多样特点的植物品种,从而可以体现出自然风格。
3、合理安排,统筹兼顾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过程应当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结合园林所在的地理环境、土壤状况与景观性质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统筹设计规划。关注保护城市化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以及自然物种的生态多样性,处理好其和城市绿化园林的相互关系,促使城市规划建设进程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可以回顾历史,保留历史文化的命脉。
4、经济适用性原则
经济适用性原则一般是指发展节水型的绿化园林,或者在绿化植物配置过程中应当充分地考虑节约水资源的问题。比如,合理地发展草坪,特别是冷季型的草坪,尽量选取具有耐旱节水特性的草坪品种,采用冷暖季草混搭模式,或者选取具有耐旱特性的地被植物。
5、符合生态学原理
符合自然发展规律与外观风貌的园林绿化建设,应当关注生物的自然多样性。所以园林植物的植物配置过程需要体现出植物群落的多层次特点,有利于形成乔木、灌木与草本植物相互结合与层次鲜明的景观风貌。同时应当关注园林植物叶色、花色与高低植物的合理配置,促使色彩与层次能够表现得更加丰富。
6、符合美学原理
植物美作为园林美的主体要素,在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过程中应当重视植物色彩与色调的多样性状况。充分展现出绿化植物的生态学特点,运用最合适的色彩稳定规律达到科学的合理配置目的。
三、结语
城市园林绿化种植是对社会环境资本的投入,其经济回报是是十分丰厚的。然而依靠园林绿化产生效益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专业技术的支撑。我们必须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经济管理有机结合,加强维护城市绿地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城市园林绿化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互为基础的态势,走一条城市园林绿化促经济发展之路。紧密结合城市发展,顺应当代人的需要,努力打造“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人居环境已经达成共识。在园林景观艺术上,做到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营造春来踏青看柳,夏日荷蒲熏风,秋景桂香四溢,冬季踏雪寻梅的宜人环境,展现园林绿化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