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教师提升计划

教师提升计划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6-28 15:24:2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教师提升计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教师提升计划

第1篇

秋风飒飒,在这金秋的季节,我有幸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健康教育培训学习, 让我了解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培训过 程中聆听了众多专家的精彩讲座, 他们都用一个个鲜明的事例阐述了 心理健康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 并且通过理论学习让我们意识到心理 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同时也让我们知道,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 作,了解自我, 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 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善于选择自己 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培训我还意识到要实现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人格健 全发展的目标 , 教师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尤其是班主任。所以在这 几天的培训学习中,我都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做好笔记,学好 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学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次培训让 我获益匪浅,下面我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师的最大幸福就在于培养能超过自己的 学生”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本体性知识,也就是所学学科的知 识,还要掌握条件性知识。

教师被公认为幸福的职业,劳动条件优越,桃李满天下,收获真挚的感情, 而在这个美丽而神圣的光环背后也承受着太大的压力。 我 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首先, 我们要树立职业幸福感。 而这个标准是你是否感到幸福快 乐。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 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 是圣者——不会犯错; 是权威者——具有比父母还高的权威力量。 教 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 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 影响。我们天天面对着朝气蓬勃的孩子,通过每天的言传身教,潜移 默化的启发学生智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孟子云“得天下英才而教 育之” ,这是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幸福自在,全 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中。

第2篇

关键词: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实践体验

计划生育在我国实施以来,关于其有效性的研究变一直持续进行,而近年来通过实践得出的健康教育环节对于计划生育尤为重要的观点得到各界广泛认同,因此,开展健康教育对于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展开意义重大。

1开展健康教育对于计划生育工作的意义

我国是人口大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颁布目的在于优化我国人口资源配置,而该政策自出台以来的发展时间并不短,但与国外对比可以明显看出,我国在计划生育工作落实方面的成效不如预期,原因在于我国民众的观念影响、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力度影响。

1.1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现状及问题原因分析 健康教育所包含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宣传上,其教育内容包括与人体有关的绝大部分知识,如生殖健康、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国家相关政策等内容,同时,健康教育也向民众通过实践方式传达计划生育的政策具体内容及细节,强化民众对于计划生育的认知水平。

计划生育在国外的开展时间要早于我国,在实践手段方面也有很多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比如,其与计划生育有关的配套社区服务非常到位,令百姓可以方便获取计划生育的宣传教学内容。而针对我国计划生育的开展现状看,其虽然实施时间并不晚,但由于国民意识及落实手段的影响,令其落实效果并不好,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比较迟缓。

1.2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我国计划生育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性 对比国内外计划生意的发展进程不难看出,国外由于我国的健康教育环节力度较强。针对健康教育对于开展计划生育政策的意义已有多方研究结论,在对众多研究观点进行整合后笔者发现,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对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的主要意义在于以下几点:

①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对于计划生育服务体系而言是一项不可缺少的组成部门,其教育内容涵盖面广、有助于计划生育政策被民众的进一步理解。同时,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也是计划生育工作咨询解答、消除民众误解的主要渠道。对于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计划将对计划生育工作服务体系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②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民众自我保健与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有明显改善作用。结合实际效果看,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显著成效主要体现于妇女自我保健意识的提升、自我保护知识储备的增加,这无形中降低了危险行为的发生率。据统计,对孕妇家庭进行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可以使产妇增强妇科相关知识,缓解此前孕妇生理过程总会出现的恶露问题。

2计划生育开展健康教育的实践过程

结合我国健康教育的实践情况可以总结其中一些具有共性的特征。①我国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有三类,首先是孕期夫妻为,他们关于计划生育有关政策细节的了解欲望较强,其次是学校阶段的学生群体,帮助其规避可能发生的风险问题。再次是患病群体,其对健康及护理知识的了解需求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得以满足。②实践方式多数以社区咨询服务、免费检查为方式,亲近民生,好评度较高。我国对于健康教育实践的方法选择上,充分考虑了知识教育对象的心理及习惯因素,将活动地点深入社区、学校等直接接触宣传对象的区域,可以方便民众对于知识的获取。③实践原则以专家意见、培训活动、交流座谈等形式为主,以专家的权威言论缓解民众对于教育内容的疑虑。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历史文化的影响,不少民众对于计划生育的健康教育活动的参与热情会受到传统保守观念的制约,这也成为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借助专家效应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一现状。

总体来看,我国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规中矩,可以做到针对不同群体选择不同学习内容、关注不同侧重点,因地制宜。换言之,我国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教育活动具备一定灵活性,可以满足大部分民众对于宣传知识的或许诉求。

3计划生育开展健康教育的实践及效果讨论

3.1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实践过程及感想 笔者以社区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为实践对象,以亲身经历对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感想做如下阐述:

笔者所参加的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是以处于学习阶段的青少年为教育对象的实践培训活动。此次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帮助青少年群体少走弯路、顺利渡过青春期。在实践培训现场,授课教师根据青春期孩子的身体发展特点及心理发展特点,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的辅助,向学生传达必要的生理常识。从观众的反应看,学生们对于所播放内容的好奇心较高,对于老师的传授内容的集中度较强。可见,依托多元化手段的宣传活动的成效较好。此次健康教育实践培训的内容围绕青少年学生群体处于青春期的生理现象、心理现象、性意识的觉醒的描述,重点强调青春期阶段的学生们的一般心理特点以及学生们关注的问题,针对问题,由专业教师传授给学生们科学、有效的开导方法。可见,此次健康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教师对学生们的正确引导实现了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活动的效果反馈看,此次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实践活动获得了参与学生及学校教师的肯定与好评,民众对于活动所传达的专业、全面的健康教育知识表示十分满意,并且认为活动包含的内容通俗易懂,是青春期学生群体可以理解的。这样的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恰恰填补了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空白,结合当前社会背景的影响,学生们及学校教师均希望此类培训实践活动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可以帮助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解决可能面临的实际问题。

3.2基于实践感想对计划生育健康教育的发展产生的若干思考 基于笔者所参加的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实践过程以及所了解的相关实证经验,针对我国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在今后的发展中影响活动效果的若干原则分析如下:①计划生育的健康教育活动需要对健康教育相关资源进行整合,做到借助实践活动针对性的议题宣传的机会更多的向参与者传递更多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同时,整合资源也需要对于医疗资源结构进行合理搭配与调整,将现有人力物力进行优化配置,提升计划生育健康教育活动在宣传方面的有效性。②需要结合计划生育健康教育活动的实践结果不断强化活动方法及措施。可以通过增加专业技术人员储备量,避免健康教育活动工作流于形式。

可见,计划生育健康教育的内容是可以选择的、丰富的、具有针对性的,这一点也是消除民众质疑与误会的有力证据。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民众而言,具有针对新的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给他们带来的益处颇多,正因如此,民众对于这类健康实践活动的参与热情处于较高水平。这一优势也是需要在今后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操作中持续传承下去的。

4结论

计划生育健康教育活动的成果是值得肯定的,其以全民参为原则,带动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落实。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健康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法需要进一步研究,以迎合民众持续增长的多元化需求。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信息化;设施建设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信息化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教学水平来说意义重大。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

一、小学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建设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小学课堂上出现电脑、实物投影机、投影仪等设施,这丰富了教学课堂的内容,使教师在教学中不需要满堂粉笔字,可以通过幻灯对教学中的内容进行展示,针对每一门学科都可以形成多媒体教学思路,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这一点在我校许多老师的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中对都有所体现。

现代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和书面作业,对网络和计算机的应用也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一条主要途径,这一点在我校的许多学生身上都有所体现[1]。许多学校围绕信息化教育建设了信息化教学系统,例如语音室、电脑室等。

在教学管理问题上,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通过操作计算机完成对教学信息的管理,一目了然掌握每个教师和每个学生的信息,使小学的教学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2]。此外,利用互联网,教师能够实现共享教学资源,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想要学习的知识,从而共享学习资源。

二、小学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1.学校管理方法

学校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学校部分领导对信息化建设的意识不强,并未意识到其重要性。目前的情况是,部分小学领导对教育信息化虽然有所认识,但是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处于一个相对比较被动的局面,积极性不高,校长在推动信息化建设中经常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②大量设备处于闲置状态,缺少一套完善的设备管理措施,学校内的大量信息化设备并未形成整体功能,设备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3]。此外,在资源上的开发和软件的研发也存在不足,这也直接导致了小学内的大量的设备长期都处于闲置状态。③制度的建设缓慢,设备老化。缺少专门的组织机构,没有一个合理的长期计划与规划,导致管理水平落后,设备的应用效率偏低。

2.师资方面

(1)从事信息专业教学的教师,除了要对承担信息技术教学之外,还需要负责学校网络和技术设备的管理与维修,并且还需要帮助其它教师完成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任务,信息教师的综合管理需要从“教”、“管”、“帮”三方面提升,只要这样才能确保专业教师能够发挥出其全部能量。

(2)学科教师的信息专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通过大量的调查结果发现,多数教师对学科与信息技术两者整合的认识程度相对来说比较模糊,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技能应用还未达到教学的具体要求。

3.能力提升方面

(1)培训的形式过于单一,很长一段时间内,多数小学在培养教师信息技术方面的形式都比较单一,主要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的方式进行短期培训,在具体培训中过于偏重理论,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能力的提高并不明显。

(2)通过培训最终获取的效果并不理想,对大量的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可以发现,教学参与培训缺少实际演练、训练,没有及时对培训取得的效果进行评价,也没有通过有效的措施对知识进行巩固,这也是导致培训取得效果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三、提升小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小学教育信息化目前存在的问题十分严重,与应试教育体制、信息化发展、学校管理体制等多方面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部门、学校领导,以及广大的教育工作从事者都必须要认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转变观念,通过合理的改革,提升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只有加强应用,意识到信息化技术对小学教育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学校领导必须要全面掌握学校的信息化设备,要了解学校的“家底”,通过有效的措施,完善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对学校的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从而使投入资金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2.加强管理,提升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质量

师资方面的问题,通过学校的努力容易得到改善,但是如果信息化基础设施质量如果达不到标准,那么再好的师资也无法发出应有的作用。因此,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要科学有序进行[4]。在具体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充分结合小学的具体情况进行,特别是视频会议系统、“校校通”工程、教育网络平台等内容的建设,要与本市其它学校统一建设标准,不能单独进行,同时要依据相关的政策,构建完善的制度。第二,在设备采购上要采用招标制度,严格依据省教育厅制定的程序标准进行采购。第三,做好工程的质量验收工作,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质量进行监督,避免无法使用或者应用效果不好的设备进入学校,导致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3.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为信息化基础建设提供软件支持

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可以为信息化基础建设提供软件支持,使信息化基础建设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从而提高信息化基础建设的合理性。

在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方面可以教学改革作为契机,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培训。第一,教师掌握信息化知识的程度,并且要通过培训提高教师将信息化与学科融合的水平。第二,教师主讲教学的应用辅导,提升教师的教学应用能力,以及教师信息化专业素养,使所有得小学教师在小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都能够提出合理的建议。

此外,还需要做好各个学科教学资源建设,这也是课程整合的前提。学校一方面利用国家的公共平台中的信息资源,使资源的实际效益能够得到发挥。另一方面,还需要注重教师对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通过自己建设网站,盘活教育资源,并且完成对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四、结束语

小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各地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决策,是一个动态、长期、并且需要不断完善的一项工程,是促进信息化各个环节与要素发挥最佳效益的一个整合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许多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合理的措施,对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提升信息化基础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范福兰,张屹.我国小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测评与预测[J].软件导刊,2012,07:207-209.

[2]杨慧成.科学管理应用至上――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4:23-24.

[3]杨涿淋.教育信息化视角下农村小学教学软硬环境的思考[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12:27-28.

[4]徐勤华.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共建共享均衡发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3:1-3.

第4篇

关键词:师德;教师专业化;幼儿教育

1.以师德教育为核心,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

我园重视加强师德建设,按照教师成长特点,不断改进师德教育方式,提升教师的思想境界,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理想,培养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热爱幼儿的崇高情感,逐步形成“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园风和“爱心、耐心、细心、真心”的教风。教师用实际行动兑现“一切为了孩子 ”的承诺。

2.以人为本,重在激励,激发教师积极性

对教师自我的尊重,不仅要明确制度,让他们知道应当怎样做,还要搭建自我反思、自我认同、自我激励的平台,唤起内在的潜能,让他们喜欢这样做。我园以园务会为领导核心,党团支部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工会、教代会、家长委员会发挥监督保障功能,带领全园不断提高向心力和以创新求发展的能力。本着“全园参与,民主管理,自我激励,注重沟通”的原则,积极倡导“诚信、敬业、团结、创新”的价值观和“真诚、平等、接纳、尊重”的人际关系,努力为教职工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以激励机制为手段,促进教职员工努力奋进。我园“激励机制”主要有:教职工月考核制度与年度考核制度,教职工奖惩制度,安全奖考核制度,出勤奖考核制度等。在注重物质奖励的同时,我们还十分重视对教师精神上的激励,在各类评优、评先工作中,全体教职工都有评选权和被评选权。我们尽可能照顾每个层次每个岗位,只要做好,每人都有机会被评奖。例如:教学技能比赛、班级环境创设评比以教师为主体;工会每年也面向全体员工进行“工会积极分子”“三八红旗手”“五好家庭”等评比。公办教师参加公办教育系统的评先,民办老师参加区民办协会的先进教师评比。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奖,激发工作积极性。

3.关怀爱护,稳定队伍,增强教师集体凝聚力

我园本着“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的理念,在各方面关心、爱护教职工,不断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努力搭建教师成长平台。通过党支部、工会、园务组等有计划组织各种活动,例如,利用各种节假日组织教职工活动,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有爬山、野炊、烧烤、趣味运动会、外出旅游、联欢表演等,通过这些活动,使教职工加强沟通,增进友谊,放松心情,调适身心,减轻压力。我园领导干部能深入群众,积极听取群众意见,及时解决群众问题,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切实为教职工分忧。在工资待遇上,根据我园实际,对合同教职工实行每年全员调整一次,增幅一般为10%,同时还根据老师的表现不定时地灵活调整。实行大调和小调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由于我园工作氛围良好,园风纯朴,老师待遇在本地区同行中处于领先位置,故此,教职工队伍比较稳定。队伍的稳定与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是我园稳步发展的有力保证。

4.以增强能力为目标,提高教师专业化素养

学识修养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面对竞争激烈的“学习创新型”社会,幼儿园注重开拓教师的知识面,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学历进修,制定《完成高一级学历奖励方案》;要求教师全部参加继续教育,积极完成每年的继续教育任务;本园根据实际,安排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先后举办了教师英语培训、教师围棋培训、全体员工拉丁舞培训等。我园还特别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培养工作,努力让每个老师都能较好地掌握现代化教育手段,提高信息技术素养。我园和白云区外来人口文化中心合作举办了教师计算机培训工作,还支持教师参加教育技术初级班和中级班的远程培训学习。同时,着力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积极开展各项评比,为教师能力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保障。随着理论的引导、认识的提高,教师们确立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树立“时时处处有教育”的观念,做幼儿教育的有心人。

5.以园本培训为途径,提高教师专业化能力

我园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园本培训计划》,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南,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开展面向社会的“四心活动”,即:把爱心献给孩子,把专心留给自己,把放心送给家长,把衷心献给事业。我们把教师的全员培训与骨干教师重点培训有机结合,把园本培训与开放式培训有机结合,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不断丰富教师内涵。园本教研活动既有理论学习又有行动研究,教师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面对的具体问题为对象,进行学习、研究、反思。我们提出了“教师与课程共成长”的口号,引导她们从“敬业”走向“精业”,进而升华为“乐业”,并在享受工作成就感的同时,实现新时期的“创业”。

我园每学期能根据教学或教师发展的需要,定期组织老师进行业务学习,并打破以往总是集体学习的方式,采用集体、分级、个别等形式,以求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提高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水平。同时,将每学期的园本培训内容与教师的继续教育学习相结合,注意做好学习前的申报、学习后的总结、资料收集、上交等工作,完善我园园本培训任务。

6.开展“以老带新” 教学帮扶活动,加快新教师成长

随着我园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增加了许多的新成员。为充分发挥“老”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大力开展“以老带新” 教学帮扶活动,要求全园所有老、新教师都搭配起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帮扶,并重点从教案设计、现场公开与评说、PPT说课件的制作等方面进行指导,通过这种新老搭配、一一对应的帮扶、互动学习方法,大大促进新老师的专业成长,使老师从以往的被动性学习变为自主性学习,创造了“学习型”团队,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7.实施专业引领,开拓思路,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我们采用“走出去,拿回来”的方法,促使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近几年来,我园先后选派教师到珠海、深圳、江苏镇江、广东省育才幼儿园、广东省广州市第一幼儿园、广东省广州市第二幼儿园、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机施幼儿园、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中心幼儿园等参观学习,以及参加市“送课下乡”活动的学习,使教师们得到各种学习的机会,并学以致用。特别是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机施幼儿园的水上活动、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幼儿园和市“送课下乡”的亲子活动、广东省育才幼儿园的武术培训和广东省广州市第一幼儿园的优秀体育活动课例展示、珠海的“上海幼教名师有效教学现场交流活动”等,转变了教师教育观念,对教学实践和组织亲子活动帮助很大。走出去的活动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提升了我园的办园水平。

此外,我们鼓励教师阅读教育名著和幼教期刊,在阅读中与名家对话,与同行交流。我园订有《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幼儿教育》等多种学前教育刊物。这些幼教刊物充分满足了教师学习的需要,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第5篇

一、科学规划,强化监管,促进教师继续教育健康发展

近几年来,县教育局对继续教育工作科学规划、强化监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步入了健康有序、规范高效的良性轨道。

1.科学规划,确保继续教育工作有序推进。县教育局成立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人事股主抓继续教育工作,并安排一名工作认真细致、业务素质过硬的同志任继续教育专干。教育局在制定继续教育年度工作计划时,首先是广泛征求教育局各个职能股室和基层学校的意见,力求统筹兼顾、精益求精。除了制定全年工作计划外,还于每月提前一天下发一次月培训通知,从时间、地点、费用报销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详尽的规定。每次培训任务结束,对培训情况以通报形式下发到各校,特别是重点指出培训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以利于在后期培训中及时改进。同时,我们还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对工作计划进行临时性调整,如今年9月,针对全县甲型流感频发和学校安全形势严峻的现状,我们认真听取基层学校建议,提交教育局党委会研究,及时举办了由学校后勤校长和总务主任参加的学校安全知识培训班,收到了很好的工作实效。此外,县教育局还建立了“石门教师网”,并与全国继教网、省继教网、电大在线等实现连通,便于教师及时了解相关信息,积极主动参与各类培训,确保了教师继续教育稳步高效推进,“石门教师网”逐渐成为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虚拟学校”。

2.强化监管,确保继续教育工作有效开展。为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县教育局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严格实行目标管理,将继续教育工作纳入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和个人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对年终考核不达标者,实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将教师送培率、出勤率、结业率、优秀率纳入完职中校长、乡镇中心学校校长、师训专干岗位目标考核内容,在年终考评中严格兑现奖罚。教师职务评定和教师资格认定将继续教育结业证、信息技术、普通话等级证书纳入为必要条件。为了让教育局的各项培训要求落到实处,各乡镇中心学校、县直学校都建立了相应的师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政工校长具体负责落实。不少学校领导培训时和教师一道同行、同学 、同吃、同住,及时组织、督促、监控。教师培训费用学校给予优先保证,有力调动了教师参训的积极性。5年来,全县组织教师岗位培训4393人,参训率100%;信息技术高级培训3994人,合格率达96.1%;普通话培训4546人次,培训合格率达86.7%;班主任培训1939人,参训率达138.6%,

二、建好档案、优化队伍,搭建教师培训良好平台

1.加强档案管理。继续教育事务繁杂,为了查阅方便,县教育局将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的各类相关资料统一分类整理、装订成册,力求内容求全、质量求精。同时,我们还在全市率先建立继续教育电子档案信息库,内容涵盖姓名、文化水平、专业技术职称等70多个项目,而且随着培训内容和要求的不断变化,及时更新信息库内容。各校也根据教育局的要求建立了相应的电子档案库和纸质档案。为了规范管理,我们还为每位教工配发了一个专用继续教育档案袋,内装教工个人的各种继续教育资料,档案袋随个人的工作单位调动而异动,保证了资料的完整性和连续性。2008年,湖南省教育厅领导到石门县检查继续教育工作,对石门县教育局继续教育档案规范齐全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肯定。

2.抓好队伍建设。县教育局始终坚持把培训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继续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加大教师外派进修和内部培养力度,选送专业课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扩充教师视野,促进教师专业化提升。另一方面加大科研引领力度,通过大力开展培训科研和培训管理方面的实践研究,提升培训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水平,加快年轻培训教师的成长和成熟速度。建立教师“教学实践周”和支教制度,促进教师下乡亲身实践,躬身指导基层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提高了教师自身能力,又带动了山区薄弱学校教研工作。同时,将教师进修学校作为全县继续教育的基地,长期坚持在全县范围内遴选优秀教师,作为进修学校兼职培训教师,以解决师训师资相对不足的问题。

三、创新方法、强化管理,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在实施教师培训的管理过程中,县教育局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培训方法,全面提升了教师队伍素质。

1.实行订单式培训,提高培训整体效益。根据石门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地域差异相当明显,山区学员工学矛盾十分突出的特点,将全县分为9个教学区域,每年年初深入基层学校进行课题调查,下发培训意见征求表,广泛征求学校和在职教师的意见,了解基层培训需求,然后结合收集到的信息和需求有针对性的制定订单式培训计划,再发到各个中心学校、县直学校。最后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开展“送训下乡”,分批轮训。这样不仅克服了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困难,很好的解决了教师的工学矛盾,而且因为培训计划来自教学第一线,贴近一线教师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还降低了培训成本和受训教师经济负担,可谓一举三得,进修学校送教下乡服务山区薄弱学校的经验3次被《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报道。

第6篇

关键词:师生对话;方法技巧;口语交际

师生对话的突破点之一是课堂提问,因此语文教师应讲究课堂提问艺术,促进课堂交流的形成。在课堂教学中常见有的课堂气氛热烈,有的课堂气氛沉寂的鲜明对比。课堂气氛沉寂大多数缘于教师不善于运用语言艺术,更进一步说是缺乏提问技巧。一些教师提问急于求成,置疑后不等学生思考成熟就立刻要求解疑,使学生在自己还昏昏然的状态下就回答,说话毫无底气;一些教师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等生,忽略差生,不能顾及全体学生的发展;一些教师只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对他们进行惩罚式提问,使学生很尴尬。这些提问方式显然不利于师生对话的开展,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了。可见,要引导学生敢于主动发言,必须讲究提问艺术。教师的课堂提问应掌握适势、适时、适度、适量的原则。这会使问题成为师生对话的桥梁,调动起学生参与对话的积极性、主动性;既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又使学生组织运用语言能力得到锻炼。此外,教师在学生回答时还要善于倾听,提醒他们注意表达时发现的问题,并协助他们加以纠正;对交流中出现的语言亮点,则要以欣赏的态度给予赞扬。

实际上,教师的其他语言艺术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因为学生长期耳闻目睹教师的言行举止,就不可避免地效仿。所以,语文教师在师生对话时注意自己语言的规范性,举止的得体性,以身作则,为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提供榜样性示范。

为此,教师要掌握科学的发音方法和吐字归音的技巧,掌握适宜的语速、音量,并能根据情境的不同变换自己的语言。教师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强烈吸引着学生,快乐地接受教师传达的信息,从而使师生情感产生共鸣。在师生对话中,学生还要靠观察教师的表情、手势、动作、眼神来接收信息。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沟通时,适当准确地加入态势语,会增强表达效果,使学生一目了然,心领神会,印象深刻。教师朴素大方的穿着,儒雅洒脱的气质,炯炯有神的目光,和蔼可亲的笑容,饱满向上的精神和其中所透露出来的真诚、自信、智慧、活力都会极大地感染学生,使其以轻松愉悦的心情,主动与教师交流自己的情感、心得。

无论如何,教师都要充分运用自己的对话艺术,调动学生参与师生对话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健伟.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2]王晓辉.语文教育怎样改革.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3]韦志成.语文学科教育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7篇

关键词:生活化;场景模拟;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效果;情感运用

中国分类号:TH―39

在高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结合生活化的场景模拟教学,让学生在兴趣中学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点,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情境教学、生活化场景互动等方式融入到教学之中,形成个性鲜明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整体培养。

一、背景分析

在高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有些教师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对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与原理的结合度运用不够,没有及时练习课外内容,学生学习的实用感不强。学生在课外知识的延伸上,教师没有及时的引导,造成学生机械化的背诵公式、理解概念,不能与生活中的各种表象相衔接,影响思维的整体宽度。情境运用是有些高校教师善于运用的教学手段,好的情境引导能激活学生内心的思维意识,尤其是通过生活化的场景模拟,能激发学生自我探求的心理欲望。但是,在当前的高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有些教师只追求表面的繁华,对于真实性的生活场景理解、应用不够,造成学生理解上有偏差。

(1)专业定位模糊

从教学计划中可看出,目前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基本是按既培养机械方面又培养电气方面来设置课程,但是机械与电气又各自为两大学科,内容丰富,知识涉及面广,让学生在三年的时间里要系统地掌握好两大学科,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在定位时应按培养方向分清主次,不应采取机电并重的培养方案。

(2)实训条件落后,实践操作训练水平有待提高

总体来看,职业院校虽具有机电一体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训设备,但基本是以单个实训课题为主,很少有机电一体化专业综合性实训设备,最终使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差。因此,各职业院校应尽快建立和健全综合性实训设备。

(3)缺少“双师型”的教师

在职业院校中真正“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很低,专业理论课教师不能带学生开展实训实习,而实习指导教师理论基础知识较薄弱,不能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导致理论与实训脱节,教学效果不佳。

二、重要性阐述

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的是面向机电一体化机械设备、机械零件制造的企业,具有一定的机电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中级职业技能,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检修、管理等工作的技能应用型高级人才。也就是说,毕业生要具备机电一体化的综合技能。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目前多数院校缺乏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系统性的培训。许多学生在毕业后只是对机械或电气方面的知识了解,但这无法从事机电设备的综合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工作。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改革,应实行创新式的实训教学模式,强化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综合实践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培训效果。

三、生活化场景模拟教学在高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的运用方式

1、社会实践活动的融入教学

在高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生活化场景模拟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联系生活热点,将教学中与学习紧密相连的各个知识点形成情景素材,将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与事实进行各种综合时间活性的开展,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一体化教学中,整个教学的设计和组织都以实践操作为主线,突出技能训练,围绕实践操作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实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师采用讲解、演示、示范、指导、评价相结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并在现场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性问题集中讲解、个别问题个别指导,促进理论教学过程与实践教学过程的融合。引导学生在做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在操作中验证理论,同时又用理论指导操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实验教学中穿插生活化的现象教学

在高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过程中,实验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其中,可以构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实验模式,让学生对于各种机械的运用化原理、公式有深刻的理解,并在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学生自我动手操作的方式,加深对实验现象的理解,教师可以将各种与生活中的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生活化实验教学。譬如,“PLC在机械手中运用”教学。①进行机械手拆装,现场演示机械手的结构,并作详细讲解;②到仿真实验室,运用三菱PLC仿真软件FX―TRN-BEG-CL进行模拟教学,让学生观察机械手的真实运行过程,根据运行过程编制机械手运行程;③设计一个“机械手的安装与调试”项目,在机电一体化实训室进行教学,要求学生完成机械手的安装、编程、调试等工作任务。这样多种方法配合运用,先让学生了解机械手的结构,再掌握运行特性,然后进行安装调试,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编程水平、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都得到进一步提升。

3、多媒体教学与生活化场景教学的创新改革

在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教学中,要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学习兴趣展开教学,采用动画课件演示教学形成精细化的教学模式,对于电器元件与结构等知识,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全面了解元件的功能与工作原理,让学生在视觉上深入感知,形成理解能力的综合提升。在电气控制与PLC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主要效果就是要形成电气控制、知识点、兴奋状态、求知欲等多个环节的空间要素,从情境驱动中的视听说三个方面来促进语教学活动的圆满性,充分利用教学多媒体结合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导入,教学实践中有众多的教学案例都表明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设施能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四、结语

生活化场景模拟教学与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的融入,并通过综合实践、实验教学、生活素材、情境引导等方式,从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知识需求角度出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围绕学生的主体性知识结构,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形成良好的教学课堂的内外模式,对于提升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答生活疑惑等能力,具有催化剂的效应。

参考文献:

第8篇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更为人们所关注。口语交际是人们最基本,最经常的社会实践活动。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敏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在当今社会,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最实际和重要条件之一,同时也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之一,不会交际就意味着无法与人交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口语交际日益频繁,因此,具有相应的口语交际能力,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

口语交际是母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语文学习需要书面语的学习,新一论的课程改革中,口语交际作为一种重要的语文素养被提了出来,《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由此说明,口语交际已成为重要的语文教学内容之一。但是受传统语文“重书面,轻口语”的束缚,口语交际往往仅限在课堂内四十分钟的教学。农村学生现状分析, 迫使我们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在应试教育这一传统观念的约束下,我们学校和老师依然只重“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对于领导看不清摸不着的学生素质,只抱听之任之的态度。所以,如何拓宽口语交际训练渠道,全面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成为众多教育者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学校申请了一个关于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研究的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材中的很多话题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并不是很适合。基于此,提出“农村学生口语交际系列话题研究”的课题,紧扣农村特色,广拓渠道,规范、扎实地训练。以此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农村学校口语交际教学起个示范作用。

二、课题的界定

1.本课题属基础教育类的语文科,口语交际指在各种交际活动中能正确、流利、得体地用口头语言表达交际思想的行为。

2.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实质是口语交际经验的类化过程,是语言知识要素和口语交际技能要素的获得与整合的过程。

3.本课题提出的口语交际规范训练旨在通过设计系列的口语交际话题,制定出一系列的话题项目,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渐进提高。

三、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口语交际的研究在我国语文学科里比较早,我搜索了一下发现大多研究的都是如何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对于专门的话题研究不是很多,特别是相对口语交际能力较差的农村学生,该如何拓宽适合他们的口语交际话题,迄今为止我们还未能找到这方面的调研报告。因而,我们提出了“农村学生口语交际系列话题研究”的课题,希望能为口语教学探索一点经验。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1.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

2.以《语文课程标准》为研究的行动准则

3.以儿童发展心理学为研究指南

五、课题研究预期的目标

预期的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进一步转变,努力使口语交际训练落到实处,使农村学生的口语交际话题的选择更为宽泛,对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更为有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2.探索口语交际话题的内容和策略。

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活跃我校口语教学的研究并形成特色。

六、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根据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情况,适当调整课题研究,以便科学地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2.经验总结法:定期或不定期对实验研究情况进行反思、探讨,及时总结归纳,为形成教科成果积累丰富鲜活的经验材料。

七、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1、制定实施方案。2013年3月——2013年4月:学习理论,选择课题,制定实施方案。

2、探索实验方案。2013年5月——2015年5月:实施研究,搜集资料;整理分析,调整方案。

3、总结成果。2015年5月——2015年7月:探索实验,总结成果,课题总结。

八、预期的研究成果

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理念下,通过实质性操作和实践研究,总结经验,撰写的关于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典型案例,教学反思,教研论文,以及各年段实验教师开展的课题展示课,以此提高教师的教育教研水平。

九、理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