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2-12 19:51:0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

第1篇

关键词 因地制宜 挖掘特色 提升产业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背景概述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报告第一次提出“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明确提出了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抉择,是在发展理念和发展实践上的重大创新。建设美丽中国,不仅需要建设美丽城市,更需要建设美丽乡村。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什么样的乡村才是美丽乡村?如何建设、保护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的内涵

“美丽乡村”核心在“美丽”二字。建设美丽乡村应该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物质与文化、生产与生活同步提升的有机过程。美丽乡村既要求“外在美”,也要求“内在美”—既应该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整洁的村容村貌,合理的空间布局,也应该具有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较强的经济基础以及和谐的社会风尚。早在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就正式提出“中国美丽乡村”计划,出台《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提出10年左右时间,把安吉县打造成为中国最美丽乡村。实践证明,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不但改善了农村的生态与景观,还打造出了一批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带动了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创新的发展道路。安吉进行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鲜活样本。 “十二五”期间,受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影响,浙江省制定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该计划主要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展开,以深化提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为载体,努力建设一批全国一流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而十“美丽中国”全新概念的提出,不仅强化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

村庄规划的现实意义

无论是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示范还是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的全面展开,都需要以科学的规划作为前提。正如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所讲的,没有规划的村庄整治,就是瞎整治;不编制规划的村庄建设,就等于乱建设。多年来,城市规划师们虽然也一直致力于村庄规划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但编制的村庄规划大多仍陷入照搬城市规划模式、脱离农村实际、对村庄特色挖掘不够,规划过程缺乏互动、规划成果指导性和实施性较差的尴尬境地。那么在当前美丽乡村建设要求的条件下,如何实现村庄规划编制模式的创新和突破呢?

以余姚市村庄规划编制为例

4.1总体概况

余姚地处美丽富庶的长三角南翼、宁绍平原中部,东接宁波,西临绍兴,与上海隔海相望。全市辖14个镇、1个乡、6个街道,265个行政村,行政区域面积1527平方公里。依据《余姚市域村庄布局规划》,余姚市城镇规划区外有166个村庄,其中40个中心村,105个基层村,21个逐步撤并迁移村。从规划编制情况看,40个中心村中,有36个村庄已编制过村庄规划。

4.2编制阶段

余姚市的村庄规划编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和层次,第一个阶段是从2003年浙江省启动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在此背景下余姚市掀起了第一轮村庄规划编制和村庄整治的热潮,并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根据当时的编制导则要求,各个乡镇组织编制了大批的村庄规划。此阶段的村庄规划对村庄建设发挥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在一系列村庄建设和整治行动的开展下,余姚市涌现了一批全国、浙江省、宁波市等不同层次的整治示范村、文明村。同时此阶段编制的村庄规划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规划成果中虽然增加了整治规划的内容,但整治对象基本停留在建筑整治,图纸表达也仅限于新建、拆除和整治建筑的分类,缺少具体的整治改造方式的引导。同时由于缺乏对资金、投资估算等现实问题的考虑,致使有些规划中拆除新建建筑过多,增加了实施的难度。另外由于此阶段的规划大多忽视对村庄产业发展的引导,致使村庄的造血功能不足,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

第二个阶段为2011年开始浙江省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余姚市根据省、市开展幸福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开展了新一轮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此阶段的村庄规划编制以培育中心村、挖掘打造特色村、创建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为目标,期间完成了 “美丽乡村”——梨洲街道金冠村、鹿亭乡中村以及大隐镇芝林村等一批美丽乡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为了贯彻落实《宁波市新一轮关于推进相对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若干意见》的主要精神,2011年,完成了首批山区15个村庄的整治提升规划。此阶段编制的村庄规划内容更加全面,不仅完善了宏观方面的引导,也加强了微观方面的控制。如强化了村庄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将村庄产业发展作为重要的内容予以规划引导。同时对整治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如分为建筑整治、道路整治以及绿化整治等几个方面。较以前的村庄规划相比,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与具体整治项目的结合、以及对村庄特色挖掘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加强高。

第三个阶段为余姚市实施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精品村建设工程,为推进这一工程实施,从2012年年底余姚市启动了30个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4.3新一轮村庄规划编制的启示

为了真正将规划落到实处,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在总结以前村庄规划经验的基础上,余姚市制定了《余姚市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导则》。该导则确定了村庄规划编制的任务、技术线路和主要内容,并突出强化五个特点:

(1)重视前期调研,抓住主要问题。要求规划设计人员要在深入细致调研的基础上,了解村庄实际情况和村民真实需求,并针对村庄存在的实际问题展开规划编制。具体调研方式可采取实地踏勘、入户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

根据现状资源禀赋条件以及上位规划要求,余姚的村庄大致可为新村建设(中心村)、村落改造和古村保护等三种类型,对不同类型的村庄应加强相关内容的调研:如古村保护型村庄规划需加强村庄历史文化、整体风貌、空间肌理、 现状建筑使用等情况的调查;新村建设型村庄(中心村)应重点调查村庄的产业情况、人口规模、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配置情况;村落改造型村庄应重点加强村庄环境现状、产业发展等情况的调研。

(2)强化因地制宜,深入挖掘特色。村落最大的特征就是与地域、地貌相融与自然特征的和谐,在规划中应根据村庄不同的地理区位,地形特点,因地制宜地规划,选择适宜的建筑形式和布局方式。除此之外,还要注重村庄的特色塑造,余姚秦时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历史,文化底蕴非常丰厚,不仅是史前文化、姚江文化、红色文化等三大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拥有种类繁多、璀璨耀眼的民俗民间文化。因此在规划过程中要求设计者要充分了解每个村庄的历史沿革,民俗风情,挖掘整理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找准村庄的文化脉络,确定文化品位,形成特色文化。另外将村庄的特色文化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通过精心组织,合理策划,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推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和快速发展。除了特色文化外余姚还有许多特色农业资源,如杨梅、柿子、榨菜、蜜梨、水产养殖等,这些资源都以村庄为载体,规划中通过科学引导,强化特色,增强村庄的品牌性和归属性。

(3)完善基础设施,健全服务体系。目前余姚的大部分村庄都配有卫生室,文化站,活动场地等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能满足农民一些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但有些村庄作为中心村,设施配置仅限于满足自身需求,缺乏对周边村落的服务和集聚功能。在市政基础设施配置方面一些村庄的给水、排污、垃圾处理设施尚不完善,影响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因此本次村庄规划要求强化给排水等市政管管网的布置,并要求按照中心村和一般村的不同分级落实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以适应村庄长远发展的需求。

(4)深化整治内容,制定项目和时序。新一轮的村庄规划应避免大拆大建,应以整治为主。而规划真正要便于实施者实施,应加强整治内容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本次规划要求整治规划围绕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工程展开。具体包括建筑改造、绿化建设、道路、市政管网等基础设施整治等内容。方案可结合每个村庄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确定整治重点。整治提升的重点区域可选择村庄的主要景观节点、通道以及展现村庄面貌的主要界面和核心区块,并结合每个点、每条线以及每个区块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环境提升方案,深度需要达到详细设计方案的深度。同时要求规划要与整治项目相结合,做到统筹安排。在静态的规划中体现动态的建设目标。详细制定近期建设项目年度计划表,编制科学可行的预算方案,明确项目名称,建设规模,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实施计划等关键内容,便于规划的有续落实。

(5)广泛征求意见,强化民众参与。村庄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村民在居住上、生产上以及文化需求上提供良好的空间设施和环境,是让农民过上幸福的生活,让他们有一种幸福感,因此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倾听他们的诉求,尊重他们的意愿,要他们参与到规划编制的各个阶段。只有这样才能使民众真正了解认同村庄规划,才能激发实施主体实施规划的热情和积极性,才能真正实现村庄规划为村庄、为村民服务的目的。

结语

第2篇

在紧紧围绕局2016年工作要点的基础上,在院统筹安排下,总工室结合工作实际需求,在负责负责院内技术审查以及学习的组织的同时,积极完成了院里分配的各项规划设计任务;总结主要如下:

一、结合项目需要制定院专题研究计划

根据院的工作安排,今年是我院美丽乡村建设与重点项目规划编制的突破年,为提高我院设计成果质量,打造全院学习研究的学习氛围,我们制定了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医院学校规划设计等六个专题研究课题,建立了项目负责人、分管领导与技术指导三层的专题研究团队。

二、组织全院开展业务学习和技术讨论

我们开展了以网络、视频以及相关专题刊物等形式定期对全院职工组织专题学习,在一季度主要开张了城市信息化建设、城市供给侧改革、反腐倡廉等三场专题学习,以专业学习为平台,对重要问题进行讨论,个人谈感想,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在工作中得到新颖、专业的知识培训。

第3篇

作为农房改善工作的牵头部门,县住建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与各镇区及相关部门一起,不断谋划提升建设管理水平,着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扎实推进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工作。

一、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一是重抓进城入镇引导。深入宣传进城入镇奖补政策,建立县镇两级“房企超市”,推动农户与房企之间有效互动,引导群众进城入镇。二是重抓示范项目建设。

扎实推进省级农房示范项目建设,培育打造市级特色田园乡村,鼓励引导各示范点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发展,增加群众就业创业机会,真正让农民住上好房子、增收有路子、过上好日子。三是重

抓重点对象房屋改造。对建档立卡户房屋进行全面“回头看”,同时加快低保户、残疾户、分散供养五保户三类对象危房的改造,确保 6 月底前全县重点对象危房全部改造到位。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

一是强化设计引导。结合镇村风貌,充分听取群众关于村庄布局、选址和户型等方面意见建议,对照《地区农房设计指引》,对改善农房项目设计方案进行“回头看”,结合产业发展特点进行优化提升,确保规划设计科学,防止千村一面。二是规范建设标准。严格按照省市示范建设标准,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在“六通”“十有”基础上,参照省级示范项目的要求,突出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设施配套、产业支撑等重点,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的达标建设。三是创新物业管理。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建立健全自我管理机制,借鉴“三个一”物业管理费用筹集办法,根据实际自行落实管护主体、人员和经费,同步推进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处置等工作。

三、优化服务,压实责任。一是完善工作机制。

第4篇

关键词:衡水;高职院校;现代农业;实践;研究

1衡水市现代农业建设的现状及调查

立体全方位调研了衡水市及各区县现代农业建设的现状,包括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现代农业建设的现状。调研内容主要包括:

1.1衡水地区目前建设特色现代农业的主要措施

早在2017年,衡水市人民政府就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衡政发[2017]8号)。文件提到,现代农业园区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重要抓手。通过抓规划,引领科学发展;抓科技,强化科技支撑;抓品牌,提高竞争能力;抓融合,助推转型升级;抓主体,增强辐射带动5个主要措施建设衡水特色现代农业园区。

1.2衡水地区现代农业建设已取得的成果

衡水市饶阳县紧紧围绕“率先在全省建成现代农业强县”的目标,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将发展智慧农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抓手,集中力量探索推进,不断强化科技支撑,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精准化、智能化程度,加快了全县农业转型升级步伐。衡水市枣强县将土地流转工作作为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途径,通过搭建服务平台、出台鼓励政策、加强学习培训等措施,推进土地流转工作扎实开展,唐林农业科技园区被评定为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武强县立足县情实际,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坚持将土地流转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通过龙头企业主导、高新技术支撑、高效农业带动、合作组织连接、致富能手引领型等形式,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促进了农业生产向规模化、现代化转变。

2衡水高职院校为地方现代农业建设服务的必要性分析

卡尔雅斯贝尔斯提出“大学以一身而兼备职业学校、文化中心和研究机构这3重身份”,他把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这3项职能确定为大学的主要职能,而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1种类型也不例外。高等职业院校涉农专业在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中,肩负着培养服务地方现代农业人才的使命,必须突出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以服务“三农”为特色,以改革创新为保证,以“育人兴农、科技强农、服务惠农”为抓手,充分发挥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职能。衡水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衡水市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开设有园林技术、畜牧兽医等涉农专业,在促进衡水地区“科教兴农”方面具有重要的责任和义务。

3衡水高职院校为地方现代农业建设服务的对策研究

3.1以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素质为抓手,加快地方现代农业服务步伐

2017年,衡水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成功申报了河北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名师工作室(园林专业)项目,该项目实施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中高职教师素质协同提升。名师工作室集教育、教科研、培训于一体,充分发挥其专业上应有的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通过一套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提升了教师队伍专业能力,培养了1批致力于职业教育和教科研工作、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高水平的创新团队。通过该项目每次80学时的集中研修培训,显著提升了高职院校教师素质。由衡水职业技术学院李少博老师创办的博瑞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先后参与了徐家南田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与施工、南王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与施工等项目,积极为衡水市现代农业发展做贡献。

3.2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对接地方现代农业发展

以衡水职业技术学院涉农专业园林技术为例,为了更好地对接地方现代农业发展,衡水职业技术学院与武邑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对接,联合成功申报了园林技术专业“3+2”中高职学生衔接培养模式。同样得益于河北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名师工作室项目,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中职、高职、园林企业一线专家共同商讨,历时将近半年的充分讨论,调整了园林技术“3+2”中高职衔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衡水地区三农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后盾。

3.3多途径多渠道开展各类培训,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1)发挥智力优势,结合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生物工程系一直做好面向三农的培训服务。2018年,李晓老师、马敬民老师先后4次为景县农牧局新兴职业农民培班学员,系统讲述农产品质量安全及检测技术、小麦高产新技术等。仅2018年,教师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600余人次。(2)通过承接社会培训,投身社会扶贫事业,使更多的事业人员接受职业培训。如2018年,陈志军、陈惠哲2位老师多次为深县就业服务局贫困人口就业技能培训进行授课,讲授内容主要为现代农业中的养殖、种植经验,获益人次达到300人。(3)以高职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服务社会。2018年,衡水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2016级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深入校企合作单位河北康宏牧业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实习实训,既锻炼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又为衡水地区涉农企业提供了专业和技术服务支持。

第5篇

以日照任家台村改建民宿为例,阐述任家台民宿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设计方案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民宿;发展现状;问题;策略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oastal Bed and Breakfast

Ma Pin-lei,Gan Dan-dan,Wang Y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JinanShandong250000)

【Abstract】From the Rizhao coastal areas of the current realitie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 large number of "bed and breakfast" team occupies a dominant position, the "lack of tourism characteristics, seasonal tourism resources, a single business model, a single building space, taste low Facilities behind, lack of interaction, low quality operators "and other defects have been gradually exposed. "Traditional B & B design" will become a high-end quality, leisur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sig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R & D in B & B, and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and methods to solve the problem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scheme.

【Key words】B & B;Development status;Problem;Strategy

在沿海旅游城市中,日照有著得天独厚的区位和海港优势,在百公里的海岸线上拥有优质沙滩、蓝天、碧海等优美的风景,使美丽的日照更加略胜一筹。日照沿海旅游传统村落众多,包括任家台、吴家台、李家台、张家台、桃花岛、路家村、肥家庄、王家皂等村。其中任家台为山海天旅游区内的一个村落,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独特的自然风光,任家台村旅游业得以迅速发展。

1. 民宿的定义

民宿是指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此定义完整诠释了民宿有别于商业酒店和宾馆的特质,民宿不同于商业酒店和宾馆。

2. 日照任家台民宿发展现状

(1)任家台民宿建筑周边环境现状。

任家台村域边界与海岸线仅百米之距,有着得天独厚的滨海旅游资源。村域外环境比较优越,而村内无论是街区还是建筑都没有特色。装修过的民宿也没有新意,大同小异。任家台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植物的种类很少,又缺少一些休息空间,所以看起来有些荒凉。因为任家台村做民宿生意的住户占整个村子的百分之八十,竞争比较激烈。

(2)当地第三产业的现状。

日照民宿的经营者,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在利益的驱使下和旅游大潮中,村民之间的恶性竞争现象突出,居住环境未经深化设计,无法适应消费升级,经营者的这种盲目跟风的现象也能够说明它们的文化素养、管理素养偏低。

3. 目前任家台民宿存在的问题

(1)地理位置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日照滨海村落拥有多样的地形地貌和多样的自然景观,素有“北方的南方、南方的北方”之称。任家台村与海岸线仅隔滨海大道,但是并没有发挥出它的优势来。

(2)缺乏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人们之所以选择民宿,是因为它的资源的独特性,然而民宿特色的形成并不容易,没有规划和管理特色将失去民宿的生存之本,相反,通过环境或服务设计,加上精心经营,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

任家台地区历史文化比较丰厚,包括太阳文化、黑陶文化,特别是农民画和茶文化。但是在民宿内环境中并没有突出出来。

(3)建设低端化,粗制滥造,缺乏设计感,设计结构不规范。

在市场投资热潮下,往往忽视对乡村旅游内涵的营造。很多房子私搭违建、超范围经营,看似“焕然一新”的面貌,却失去了真正吸引游客的气质内涵。

(4)理念陈旧,经营档次相对低端。

经营者的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现代经营理念,只是更看重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的眼光。基础设施配套简单。通过调研发现整个村子的民宿住宿环境内部并没有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而设计。大部分旅游的人的消费不高,周围酒店收费较高,经营者一般就会实行低成本经营模式。低成本导致各方面服务不周,所以经营档次相对低端。

(5)缺少交流空间。

游客常常偏于选择闲适和轻松的休息空间,需要一个可以交流放松身心的地方。客人来了不可能整天待在房间里,也可能需要一个小范围的活动区域。

4. 发展沿海民宿的策略

4.1注重规划设计。

(1)在规划上,任家台村有预留地,用来开发旅游。设计中尊重原来的村域环境,与村域环境相融合。在空间或形态上,适应城市旅游的习惯需求。民宿设计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就是对外部自然资源的依托。方案位于任家台村的东南方向,靠海不到100米,地理位置优越。

(2)在空间处理上,建筑设计采用五户一单元的方式(如图1),这种组团设计的方式是为了使游客具有归属感,在这个单元内可以相对自由。一层部分开敞,作为公共部分,分别设有中庭开放空间、餐厅、书吧、茶室等,中央通过中庭连通,中庭中布置座椅,人们可取在中庭随意坐下阅读,开放空间有利于交流。 (3)在形态上,建筑外观构思来源于码头,木桩支起来的步行码头将平台连接起来,供人们行走活动。该建筑设计是将5个15m×15m的单体,通过平台的方式连接到一起,形成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空间。建筑表皮设计上,一层主要是利用当地的石材垒砌而成,二层三层是将废旧老船木加工处理成为建筑主材料。

(4)在材料上,采用木材、乳胶漆等,营造出一个舒适安逸的空间,进而对室内空间环境加以升华,赋予其个性、情趣、格调和气氛,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精神空间的需求。 (5)餐厅的设计采用现代装饰材料与设计构成相结合,在室内整体设计中加以统一与提炼,保持餐厅设计风格的完整性。

(6)二层、三层为客房空间,五户各有特色,分为禅(如图2)、简、悦、谦、雅居,五户由平台相互连通,平台可供休息交往,客房也可供游客的自由选择,二三层通过各户中独立的楼梯连接。既相互交流又各有特色,满足不同需求。

4.2强化特色打造

民宿的设计并不是完全依靠景点来带动自身发展的传统路子,而是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主题。

在设计中尽量使用地方材料和做法,因地制宜,使设计本身与当地的风土环境相结合,使设计作品切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并反映当地特色。使作品的意向得到恰当的表达。在材料的选择与运用上,对本地的自然材料进行加工运用或直接运用的设计中,如旧船板用来装饰建筑外观或室内墙面,竹木板用作地面和界面材料,海礁石、贝壳砂岩用来装饰建筑墙面等。

4.3科学设计,强化服务,满足游客需求。

设计要与乡村规划协调统一,营造科学的乡村空间,制定乡村民宿旅游服务接待规范与标准,提升民宿的软环境质量。

4.4送文化下乡与日照茶文化共融空间。

设计的主题是书和茶。从消费需求看,乡村旅游的消费主体是大中城市中青年人群,这一群体消费能力较强,同时文化素养、审美品位较高,更加偏重旅游的文化感知和氛围体验。

(1)一方面,任家台周边乡村区域都是以服务、旅游、休闲、娱乐为主,缺少文化的熏陶,当地村民也同样缺少精神文化的培养,所以将此处设计为以书籍为主题的空间。

(2)另一方面,对来旅游的人来说也是一种休闲,给他们设计一个可以交流放松身心的地方。文化有根,读书有源。日照的太阳文化、农民画和黑陶文化在设计中也有所体现。

5. 结语

第6篇

2015年,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5亿元,同比增长10.0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5.41亿元,增长15.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63.59亿元,增长3.23%;今年1―5月,这些指标分别增长9.18%、43.78%、10.02%,新区建设实现平稳开局。

一是组织领导不断加强。江苏省、南京市高度重视江北新区建设,新区获批后,省委罗志军书记第一时间专题调研,省委常委会集体调研专题研究指导新区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省委省政府今年年初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南京江北新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在推动成立省新区工作领导小组,省长将亲自担任组长。根据去年12月中央编办批复,省委正式批准设立南京市江北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及职能机构设置。南京市江北新区领导小组已经进行充实优化,相关会议制度、调研制度、督查制度等规章制度已基本确定。这些,为新区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是规划工作加快推进。坚持规划先行,会同省、市发改委,积极探索多规融合,密集研究并确定了新区规划编制计划。《南京江北新区发展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上报省政府,《南京江北新区总体规划(2014―2030)》正在配合市有关部门加快审批流程。新区“十三五”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保规划以及50余项总规以下层面各类规划完成编制。制定实施新区“规划提升行动计划”,在优化各类专项规划的同时,重点梳理“两区两园”重大项目建设土地需求,努力破解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空间不足的矛盾。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及时组织相关控详规划、设计方案编制报批,确保规划落到项目、落到实处。积极推动市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建立关于江北新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商领导小组和定期会议机制,共同探索在多规融合、土地节约集约等方面先行先试。

三是创新发展特色初显。紧紧围绕全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加强顶层谋划,打造创新优势。全力引进海外高端创新资源,与德国弗劳恩霍夫IPK研究所合作的中德智能制造(江苏)研究合作平台在两国总理见证下已经签约。着力打造科技创新重要平台,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已签约落户,积极争取东南大学集成电路研究所和新设的微电子学院落户新区,加快建设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大力构建科技创新合作机制,积极携手高校合作共建,与南京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不断强化新区高校联盟的支撑作用。加快推动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同步推进政策设计和招商引资,确保今年新区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16%以上、占新区对外贸易比重提高2%左右。

四是产业重大项目加快推进。认真谋划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物流、科技服务“4+2”现代产业体系。先进制造业方面,以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和生物医药三大产业集群建设为重点,千方百计抓要素保障、抓项目开工。台积电12季г补こ项目今年3月顺利签约,上汽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在抓紧做好年底前试产准备,六合国轩动力电池二期预计6月开工。南京中瑞健康共生城项目已签订投资合作框架协议。现代服务业方面,围绕总部经济发展,梳理出中心区可出让地块17个、总面积约1100亩,并加大与葛洲坝集团、江苏国信等中央、省属企业对接力度。

五是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坚持把16.1平方公里的中心区作为新区形象的承载区和标志区,切实加大规划建设力度。新区城市馆(规划展览馆和市民中心)、南京美术馆新馆等标志性、功能性项目,已完成设计方案审计评审;江北国际医疗中心、南京南丁格尔护理学院等国际健康服务社区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加强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和建设工程论证,计划建设地下空间480万平方米、综合管廊140公里。强化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三纵三横”交通工程为重点,加快推动快速路网建设。强化民生社会事业项目建设,今年新开工保障房项目12个,市一中、雅居乐一中分校、鼓楼幼儿园等教育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六是对外开放合作逐步加强。抢抓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即将开通的机遇,加强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交流,探索建立与浦东新区、舟山群岛新区、上海自贸区合作共建机制。加大招商工作力度,去年赴上海、北京、台湾、欧洲等地开展6场招商活动。今年3月,赴德国、瑞典开展招商推介活动,有力推进了巴斯夫精细化工等项目。6月初,赴香港开展了现代服务业招商活动,举办了南京江北新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专场活动。积极引进国际高端创新资源,筹建剑桥大学中国(南京)科技创新研发中心,创建“南京高新―美国劳伦斯伯克利生命科学研发中心”,成立欧洲(南京)创意设计中心。

七是体制机制创新稳步推进。积极落实国家发改委《关于推动国家级新区深化重点领域体制机制创新的通知》要求,积极承接市级下放规划、国土管理权限,建立完善新区统筹和行政区统分结合的规划国土管理体制;认真梳理行政审批制度,积极探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完善投融资体系,与省政府投资基金共同出资20亿元,成立省市共建江北新区发展基金;与复星集团合作设立新区星景健康产业基金18亿元;支持浦口大江北国资集团等7家平台在银行间交易市场发行短融、中票等融资工具,拟发行额247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在国家发改委的关心指导下,认真学习借鉴其他新区工作经验,认真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多措并举抓产业发展。牢牢锁定新区经济增速高于全市5个百分点以上的奋斗目标,攻坚克难、主动作为,重点加强经济运行组织,强化监测分析,及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未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已开工的尽快投产,已投产的不断提高产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落实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任务,加快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江北海港枢纽等服务贸易集聚区建设,积极落实国家优惠政策,今年确保扶持服务贸易龙头企业10家,力争新引进服务贸易中小企业100家。

二是千方百计抓科技创新。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重要基地为目标,多管齐下,狠抓推进。重点加快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推动与英国剑桥大学、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院IPK研究所等世界一流大学和研发机构的合作,集聚一批工业设计创新中心、知识产权领军型企业等高端资源,积极争取国家级创新中心落户,努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基地。依托高新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等基地,打造全市生物医药创业训练营等特色品牌。加快建设北斗产业研究院等,努力打造创新型企业生态链。积极推动新区高校联盟发展,探索建立人才改革试验区,尽快出台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具体政策;加快推进区域性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知识产权法庭设立工作。

三是全力以赴抓城市建设。重点推进中心区建设,加快启动一批标志性、功能性城建项目;强化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尽快启动中央商务区地下空间一期项目;高水平推动国际健康服务社区建设,加快建设南丁格尔护理学院等重点项目。完善交通路网体系,加大南京铁路北站规划推进力度,积极配合长江五桥建设、长江大桥公路桥维修改造。加快推进主城区医疗、教育等优质资源重点向江北布局;加快雨污分流排水达标区建设,为确保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