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09 10:57: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医养生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物教学,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后自觉地对已有知识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并主动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解决问题并主动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初中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探究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相互渗透,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及教学质量。
1.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1.1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素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主体教育观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参与水平的标志之一就是看学生提问的情况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质疑、争辩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对学生探究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够能激发学生产生自主探究的原动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带着问题去探求知识,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1.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强化训练后会表现出好问、多问、善问的思维习惯和能力。他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同时,也会积极地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渐学会探究问题的技巧和方法,从而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可以这样说,加强对学生探究问题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好的完成新课程的目标,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1.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接受式学习,是学生变得内向,被动,不愿意动脑,自然限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要努力实现包括教的方式在内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由接受式学习向发现式学习的转变,把学生的学习当成是主体性,能动性的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由于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过程的不同,学生的收获也不一样,对学生的发展也有不同的意义。
2.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2.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所谓的问题情境就是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在学生学习范围内的学习情境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容易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教师要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内涵,了解学生已掌握旧知识的情况学生的智力水平,只有学生碰到自己“似懂非懂”的知识时才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求知欲和对问题的探索,对学生而言就有了问题性有了问题情境。另外,问题意识的创设和问题解决有关,当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与人们已有的经验越接近,问题也就越容易解决,相反,当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与人们已有的经验相差很远,问题解决起来越困难。
如利用新旧知识的关联诱导问题。知识总是相互联系的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要善于运用对比联想、接近联想因果联想等,在新旧知识之间点燃问题意识的火花,如:学习了体细胞的增殖方式,它在不同时期的变化,那么减数分裂是如何进行的呢?进而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实验,发现问题。科学离不开实验,学生亲自设计实验,操作各个步骤程序,这是发现问题的很好的途径。如,在制作小生态瓶的实验中,让学生选择和准备材料,并且试图构建生态瓶,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创建合理的生态瓶,以及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为什么生态瓶要求是无色透光的?在生态瓶中没有植物可不可以长久维持平衡等。在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2.2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和载体,是中学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实施,能使学习方式的转变落到实处。
因为探究性学习每个要素开展的过程需要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例如,通过生物问题讨论,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思考、解疑;通过收集相关生物学信息,学生从多种媒体和不同场所获取生物知识;通过生物学习方案设计,学生针对不同任务设计有效的学习策略;通过生物实验探究,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揭示生物规律;通过调查咨询,学生理解生物与生活、环境和科技的关系;通过反思与评价,学生反思调整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成果。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学到的是“活”的知识,而不是把别人的科学活动结果生吞活剥的接受下来,从而避免了“听和理解”,真正实现“做和理解”。
2.3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接受式学习为主,很难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方法如下:通过集体讨论,分组合作,组织学生问题探究。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教学平台,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领悟科学探究过程和科学探究方法,亲身感受合作学习和问题学习,并通过自己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研究,逐步培养收集分析数据、交流表达等能力,提高观察的敏锐性、细致性及思维的广阔性,让学生在科学实验中体验成功,享受乐趣。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需要大大增加背景性、活动性、综合性、创新性、决策性等教学内容。提供一部分现成的知识内容,而学生则必须通过其问题研究活动从各种途径中去获取知识的全部,对获取的知识进行拓展。这一教学过程并不像传统的生物学科课堂教学程序那样,由教师讲述各种知识,学生记忆和理解知识,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使学生学会观察的要领和方法,把实际的观察经验和技能转化为观察能力;使学生学会如何去想,了解学习的规则和方法,充分注重知识或规律的建立过程,注重发现,而不是给予;注重过程,而不是结论;注重分析、运用、讨论、对比和优化。学生按照这一教学程序进行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科研过程,不仅能体现出知识的运用与能力的发展等教学要求,也能充分体现出素质教育和创新培养的新要求。
3.结语
素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主体教育观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参与水平的标志之一就是看学生提问的情况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质疑、争辩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对学生探究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够能激发学生产生自主探究的原动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带着问题去探求知识,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当今的中学生,都是改革开放后成长的,他们思想敏锐,勇于进取,对责任意识的理解有着一定的认识,表现出青年学子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果对他们的还仅仅停留在“训导”“灌输”等方式上,注定要失败。高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强烈的责任意识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使高中学生将自己成才、个人命运与社会、国家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把自己培养成为受社会欢迎的合格人才。但是由于高中学生自身意识发展水平,社会变革及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综合因素的,他们缺乏实干精神,重视自我需求,自我发展,却极少关心社会,关心他人。近几年来,高中学生责任意识呈现出低于其角色职责要求的弱化倾向。因此,培养高中学生责任意识这一课题在当前抓公民道德建设和思想工作中是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责任意识培养的背景:
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在基础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归根到底是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人的问题,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上海市二期课改对本市中学生的素质提出如下要求:有强健的体魄,有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兴趣,有信心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有开放的意识和文化包容态度。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能发现问题,能收集、加工、处理信息并解决实际问题。而“责任意识”则是文明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朋友、对家庭、对自己负责的人,那么,我们的素质教育就取得了成功。
三、责任意识弱化的具体表现:
(一)自我意识浓重、个人责任淡化
一些学生平时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乐于助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过高,对自己要求低;以个人为主体,注重个人奋斗、个人发展,集体和协作观念、服务和奉献精神不足。在社会活动中,愿当主角,而不愿当配角,不愿做重复性、输出性工作,总担心自己被埋没、被大材小用、把个人得失看得过重。曾有学者作过抽样调查,18.5%的学生赞同“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又有11.4%的学生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天经地义”。
(二)公德、纪律意识低下,角色责任弱化
作为新世纪高中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和职责。然而,一些高中学生学习风气不浓,厌学现象严重,混日子、混文凭的大有人在,因此出现作弊,有的学生将破坏公物视为儿戏,用水不关水龙头,人走灯不关;“厕所文学”、“课桌文学”等文化垃圾屡禁不止。
(三)、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错位
责任感是人们所体验自己对社会或他人所负的道德责任感情,青年学生因长期沉浸在家庭的关怀中,形成对自己以及家庭比较明确、强烈的责任意识,并随着进人高中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加以强化,但因其认识水平的局限及社会交往的贫乏,使之在高中阶段并未使这种责任意识的内涵、外延得到扩大和深化,不能把社会责任和个人责任统一起来,这种缺乏社会责任的责任意识,过分强调自我的人格缺陷,导致青年学生责任意识的狭隘和近视,摆不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为好心不得好报,于是个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人对事都比较冷淡,自私自利。当二者发生利益冲突时,更多的强调自我需要,忽略甚至抛弃社会责任,表现出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严重错位。
四、责任意识培养的实施体系:
主题:对己讲自尊,对人讲尊重,对事讲责任,对社会讲奉献。
1、学生发展的“五个阶梯”目标:
目标阶梯之一:对自己负责。培养自尊、自信、自律、自主、自强的意识。
目标阶梯之二:对他人负责。尊重与接纳他人,富有爱心与合作精神。
目标阶梯之三:对集体负责。主动关心爱护集体,珍视集体的荣誉,解决参加集体事务和各项活动履行应尽的义务,学会共享,主动为集体发展尽职。
目标阶梯之四:对家庭负责。尊老爱幼,为父母分忧,营造温馨家庭氛围。
目标阶梯之五:对和国家负责。勤奋和努力工作,讲爱心与奉献,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爱护环境,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
2、责任意识培养的重点序列和操作载体:
第一层次:感受现实,增强学习责任感。了解社会关爱,奋发努力学习。操作载体:新生入学(军训、行为规范教育);访谈有关人士(校内:班主任、任课教师、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中层干部、校级领导。校外:政府官员、社会贤达、家长代表等),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了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对人才的呼唤,思考对自己、对它人、对社会负责的人生设计;参加党课学习,开展学习小组活动。
第二层次:从小事做起,在岗位上体验对他人的责任。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竞争岗位(设立多层面工作岗位,让每一位现实都能早道最适合自己的岗位,培养主人翁的负责精神);岗位评价(从社会服务、行为规范、学习等方面评优表彰)。
第三层次:欲长辈对话,理解家庭责任。呼唤真诚的理解,渴望亲情的牵手。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营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谐互动的教育形态。学生与家长书面交流、直接对话(节假日、双休日做家务等活动进一步沟通两代人的情感,体验位家庭尽责的愉悦,并把学习与承担家庭的责任联系起来。)
第四层次:在对“二期课改”的思辩中,坚定对生活的责任意识。直面教育改革,增强人生能力。开展“二期课改”大讨论、(以德育为核心,强化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学生和老师都是知识的共同构建者,提倡接受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与性学习的融合。)读书征文活动、读书报告会,开拓视野,提高鉴赏品位,反思人生感受。
第五层次:探究生命的意义,明确生活责任。关注祖国和人类的命运,让小我融入社会根据学生是毕业班特点,以做全校榜样为目标,设计活动;提倡助人为乐的风尚,鼓励学生个体对生活的关注,对学习困难同学的关心,带着对生活的不同理解,独自走向社会,走近弱势群体。
第六层次:走向明天,将自我责任和社会责任融为一体。履行公民权利,承担公民责任。18岁承认仪式。共青团致辞、前辈的祝福、成人的心声、党的祝愿以及宣读成人誓词等,以高年级的姿态,为校风建设承担更重的责任。毕业班特色教育活动。
五、责任意识培养应遵循的原则:
1、性原则:21世纪的教育的突出特点是着眼于个体的健全发展,包括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一趋势决定了我们责任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将来能立足与生存于社会的品质;培养学生的个人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2、科学性原则:任何一种发展目标的制订都要有科学性,责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的制订要遵循教育和人的发展学说的,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对每一个年级段的学生提出的责任教育目标,都要遵循教育学和心的科学规律,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
3、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即责任教育目标的制订要体现教育体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层次。制订各个年级段的目标时,既要注重阶段目标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又要注重各阶段目标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4、操作性原则:即目标要有可行性,能够根据各阶段的目标制订相应的教育内容,设计出具体、可行的教育方案。
5、渗透性原则:即对学生的责任感的培养,不能停留于口头的说教,而应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中,渗透到学校管理中,渗透到平时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课堂教学中去,渗透到学校开展的活动中去。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意识
目前,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大约有一多半的时间是分配在阅读方面的。即便如此,在考试时学生对于现代文阅读方面的能力却依然不尽如人意。因此,若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那么首先要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认真聆听,平等交流
教师要学会耐心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认真解答,在学生提出问题时,切记不可漫不经心,即使再简单的问题也不要嘲笑学生,一定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言和提问,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上进心,让学生乐于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只有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平易近人和和蔼可亲,才能使学生更善于发现问题,大胆质疑。
二、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使他们“敢于问”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学生只有在紧密、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中,才能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已,充分表达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问,主要是因为有心理顾虑。他们担心:我这个问题是不是太简单了?会不会被同学讥笑,被老师批评?或者又会想:我的问题会不会老师答不出来,让老师下不了台?……所有这些担心心理,都禁锢着学生,使学生有疑不敢质、有问不敢提,久而久之,便使学生有了问题也不提问。因此,语文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安全自主的交流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该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沟通,做朋友,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尊重学生的提问,应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乐于听取学生的不同问题,即使这个问题过于简单和幼稚,教师也要认真对待,耐心解答。多鼓励、少批评、杜绝嘲讽,构建一个“问比不问强”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有疑”敢问。
三、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使他们“乐于问”
当前语文课教学中,许多学生既不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也不愿意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旺盛的求知欲,缺乏思考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儿童没有学习的愿望,那么,我们的一切设想、探索和安排都将成为泡影,变成没有生命的木乃伊。”这说明旺盛的求知欲是学生主动提问的重要条件。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引起他们的求知兴趣,从而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③。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初中生好表现的特点,通过引入各种形式的语文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语文,感受生活;教师要敏锐地联系发生在学生周围和身边的实际问题,使每堂课都有新异的信息,并通过图画、录像、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来让学生感受,尽量避免知识内容的枯燥和学习方式的格式化;教师要使学生始终处于存疑的状态,将“问号装进学生的头脑里”,进而让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出来”。这样可以将学生置于“愤”、“悱”的状态之中,只有学生出现疑惑才能体会到“发”时的惊奇和探究的乐趣,让他们从中感受到探索的喜悦,从而乐于提出问题。
四、为学生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能问”
中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涉猎信息的范围较广,但由于认知水平的关系,提出问题的能力仍然有限,加之教材所选课文的单一性与复杂性特点,也使得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课文进而提出问题。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目地地精选一些课外类文、美文,有意识的给学生提供激发想象的材料⑤,从而加强知识的突出性,典型性,使学生通过自我总结探索,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文章的内容要点与思想感情;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初步敏锐地构建一些疑点,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积极去思考;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质疑问难的氛围,让学生警觉问题时时处处都存在,提倡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由“不知有疑”到“处处有疑”,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有疑可问、有疑要问。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成为真正的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五、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使他们“留问”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问题意识;兴趣爱好;导向
问题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历来都是一个重要课题,但在我国各层级教学实践中取得的实际进展与效果却始终不那么令人满意。一方面,社会的急功近利往往诱导学生更关注教育的功利目的性,对科学问题的真正兴趣爱好却被搁置一旁;另一方面,在我国庞大的教师队伍中,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令人担忧,且水平层次不齐,教学资源的区域性不均明显。这无疑在客观意义上给学术问题意识的培养带来了不均和困难。在教师自己都形成和具备问题意识的时候,我们何能奢望他(她)们来塑造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基于此,本文以中学物理教学实践为个案,力图分析解释问题意识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
一、关于问题意识
关于什么是意识问题,目前尚未达成共识。当总括各界观点,大致有如下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问题意识指的是学生的一种形态,一种在学习过程中面对难以解决、疑虑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时所持有的一种怀疑、困惑、焦略,进而想办法去解决的思维状态,是学生主体对客体问题的积极感知。第二种观点注重问题意识的哲学向度,认为问题意识其实就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追问和批判的精神,是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的那种自由探讨、积极思考、敢于提出问题、认识问题的自觉的心理活动。问题意识是对事物好奇、敏感的态度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总结各种观点,问题意识应包括如主体因素、课题因素、需要因素和动机因素四分方面。主体因素指的是问题意识的持有者,问题意识本身指的就是人的问题意识;客体因素则指的是可能带来问题的课题世界;需要因素指的是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人的认知需求;动机因素指的是主体面对课题世界是所持有的某种心理动机、兴趣、爱好等。
二、培养中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怀特海认为兴趣是专注和领悟的先决条件。不论你以什么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都可以,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没有兴趣学习就不会真正进步。兴趣是刺激学习和成长的必备方式。诚然,兴趣不能违背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和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就是在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习惯,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的一种对兴趣、快乐和自由的体验。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要求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要求学生敢于大胆想象,并规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目标。其中,“过程与方法”侧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步骤,强调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问题是开启科学之门的钥匙,也是学科思维的起点。在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除了要教给学生基本物理概念、规律及解题方法外,还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认识物理世界的思维习惯和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既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物理探究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很重要。但在我国传统观念下的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始终没有能够得到重视,导致学生的问题意识薄弱,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低,学习主动性较差,导致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质疑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得不到提高的结果。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物理问题意识对教学实践有重要意义。中学学生学习物理课程应该从对复杂多变的物理世界提出问题开始,可以说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激发学生物理学习、思考到的兴趣。综上,中学物理教学应该是问题意识导向型的教学,照本宣科什么时候也不可能成为好的教学模式。
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物理思维的能力。思维作为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是在对现实世界有感性认识基础上主动思考的结果,是对现实物理世界深入全面认识的必有之路。换句话说,物理世界的认识、物理问题节有效解决都必须通过人的思维活动来实现,这就是培养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所在。研究表明,在人的内部条件中“问题情境”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思维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情境引发问题,明确思维的方向,不但能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更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三、中学物理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我国传统的教学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视发现和探究的兴趣,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了纯粹的被动接受、记忆背诵的过程。创造意识是一种重创造的思维习惯,是创造活动的起点和前提。创造意识是创造活动的起点和前提。离开了创造意识,一切创造活动都将无从谈起,而创造意识实质上是一种问题意识,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是对问题的一种敏感态度。诚然,问题意识不可能脱离现实世界,问题意识应该是基于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现实世界,任何脱离现实世界和问题的问题意识都是空想。显然,在物理教学中,及时把握时机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对已有知识的不满和怀疑,把学生引入“愤”和“悱”的境界,引起他们探索和研究的好奇心,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创造能力的关键。
问题意识强调学社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自主学习是基于问题意识的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过程,是体悟学科知识与教学方法的一种学习方法。该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要体现在学生自觉的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我调控学习进程,自主评价学习结果等方面。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处理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是否能提出有水平、意义的问题,以及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都会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直接影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自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妨碍学生发展的阻力,不利于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可将学生问题意识的行为归纳为:兴趣强烈,乐于动手动脑;大胆质疑,勤学好问;打破思维定势,乐于探究新问题,有创新精神。物理科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物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教与学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实验探究的思维习惯和周密的理性思考能力,体现着物理学家严谨求实、不懈探索、勇于怀疑、和大胆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因此,培养学生的物理问题意识,就是培养学生重视过程和方法意识,培养他们勇于探索、不懈努力、大胆怀疑,具有发散思维、创新精神的科学态度和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物理问题意识,也能使学生充分体验主动获取物理知识的过程和乐趣,例如观察、实验、信息采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科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评价及交流等。通过对物理概念和原理形成过程的体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参与意识及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和能力。同时,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创新空间,提高多方面能力,使其逐步具有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学习的内在因素。在物理学习中,学生要想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需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而积极的学习态度主要产生于对学习的需要和动机。在物理学习中应该为学生设立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明确且适当的学习目标,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必然会提高发现问题的机率,也必然带动学生积极思考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奖励与惩罚是教师常用的强化方式。在奖励时,由于学生既有各种精神需要,是精神的人,同时也具有各种物质和活动的需要,是物质和活动的人。所以,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机智地考虑多种强化方法,如:口头表扬、物质奖励、允许学生参加喜欢的活动、以赏代罚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等,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此外,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思维总是在一个假定的正确体系下进行的,这个体系就是人们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以及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并把其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方式。再者,反思是学生以自己的学习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学生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重要的思维活动,它是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
四、结论
在有限的学校教学中,学生不可能学会和掌握所有的知识,教师也不应该报这样的心态区教学,且书本知识始终跟不上这个世界的变化。因此,通过有限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无限兴趣是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的初衷。以便当学生深处陌生世界时不至于束手无策。中学物理教学实践表明,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认识。论文认为,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中学生物理教学中的重点之重点,而兴趣爱好的培养,亦即兴趣爱好导向型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陈卫.刍议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09(3).
[2]杨健.关于初中生物理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9).
[3] 王俊超.浅谈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战线.
[4] 施积国.浅谈物理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师观点.
关键词: 生物课堂教学 问题意识 创造性思维
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这早为历代教育家所重视。古学派创始人之一张载认为:“义理有疑,则除去旧见,以来新意。”只有怀疑,才能弊除陈旧,创造新意。著名学者陆九渊的观点更精妙,他说:“为学患无疑,疑者则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善于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造意识。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又用十分生动的语言概括了问题意识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他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所以,培养学生具有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在教学中,除了鼓励学生有“疑前人所未疑,发古人所未发,明今人所未明”的勇气,还要教给他们质疑的方法。只有他们会质疑,能发现问题,才能启动创造性思维,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1.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供适宜的环境
学生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学活动应顺这一规律,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保持平等、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让他们充分展露灵性,发展个性。为此,笔者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兴趣,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如,在学习“免疫”一节时,文字虽简单易懂,但枯燥无味,笔者讲述“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时,先引导学生看书,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再由学生提出问题。有的学生提出:摘除的公鸡会生蛋吗?摘除了卵巢的母鸡注射酮会产生吗?有的学生提出:催乳素的合成只在哺乳期吗?鸡往后刨、猪往前拱属于模仿还是本能呢?有的学生提出:大脖子病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造成的吗?还有的学生提出:泰国的人妖是小时候注射雌性激素造成的吗?为什么他们的寿命都很短呢?等等。这一个个令人惊喜的问题的提出,不正是学生创造思维火花的喷发吗?通过讨论、归纳得出结论无疑又给学生创设了创造思维的机会。如摘除了的公鸡是否会生蛋的问题,有的学生说能生蛋,有的学生说移植了卵巢就能生蛋了,有的学生说注射雌性激素就能生蛋,有的学生说从书上看到鸡蛋皮不是在卵巢内形成的……最后让一个学生来总结,问题就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学生也完成了一次创新活动。
2.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为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到创造性思维提供科学的方法
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只有通过思维,学生才能将知识转化成能力,而问题的提出,则是思维的开始。教学中要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创新思维。
问题的设置要遵循以下几点:
(1)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难度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活动,使他们通过努力达到目的。如,在“呼吸作用”一节的学习中,提出:“怎样理解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学生通过充分的思考和讨论,得出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进行,在线粒体内将释放出大量能量的结论,激发了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又如,在“无氧呼吸”一节的学习中,提出“为何无氧呼吸的产物有的是酒精,有的是乳酸”的问题,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们经过几分钟的积极探索得出结论:在生化反应过程中,起催化的酶不同,产物就不同。
(2)应有主次、轻重之分,紧扣教学内容和中心环节,注意问题的内在联系及知识的前后衔接。如,在“三大类营养物质代谢”一节的学习中,先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然后提出“血液中的葡萄糖可以发生哪些变化”,“每1摩尔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是多少”,“肝脏、骨骼肌合成的糖元有何不同”,“肝脏在糖代谢中起何作用”,“血糖有哪几个来源,吸收的氨基酸有哪几种变化”,“什么是氨基转换作用,它有何意义”,“什么是脱氨基作用,其过程中物质有哪些变化”,“肝脏在蛋白质代谢中有何作用”,“细胞内的氨基酸有哪几个来源”,“为什么用富含糖类的饲料喂养猪等家畜也能使它长肥上膘”等问题,这些问题紧扣教学内容,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不仅抓住了知识的重点,突破了难点,注意了知识的衔接,还增加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为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注意疏密有间,适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如,在学习“消化和吸收”一节时,首先提出:“今天中午你们都摄食了哪些食物?”接着提出:“这些食物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哪些能自接利用,哪些不能,为什么?怎样才能利用这些物质……”学生思考后回答正确,给予鼓励。这样就使知识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逐步向创造性思维迈进。
(4)要简洁明了,有针对性、目的性,不要含糊不清,不要使学生盲目应付,思维混乱。如,在学习“有丝分裂”一节时,先提出问题:“有丝分裂中各时期的特点是什么?如何理解细胞周期的含义?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和DNA如何变化?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有何不同?总结出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然后给学生展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动态课件。学生在观察课件的时候,针对性、目的性很强,集中思维寻找答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5)体现生活中的生物学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最易激发学生思考、探索、分析的兴趣,要把握好时机,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和辩论,鼓励他们发表各自见解,做出自己的评价。如,在学习“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一节时,提出:“一位蛮不讲理的丈夫要他的妻子包生儿子,事实上办得到吗?生男生女是由母亲决定的吗?”在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一节时,提出“一般的植物枝叶茂盛,为什么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呢?自然界中,你观察到猛兽、猛禽是如何捕获食物的?”在学习“动物激素调节”一节时,开始便提出:“1904年,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于一所被丛林包围的黑屋里,他把一头雌天蛾扣在纱笼里,尽管风狂雨骤,当天晚上还是有40多头雄蛾穿过风雨赶来。第二天,法布尔在雌蛾周围撒满樟脑丸和汽油,但一点也不影响雄蛾寻找雌蛾,这神奇的招引魅力来自于什么?”这类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易使他们展开辩论,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6)要有探索性。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注重引导他们分析事物的内部联系,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拓宽思维,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开辟新的天地。如,在学习“植物的矿质营养”一节时,提出:“硝酸氨溶液水解后是酸性的,为什么常施用这种氮肥后土壤溶液pH不会发生很明显的变化?硫酸氨溶液水解后是酸性的,为什么常施用这种氮肥后土壤会呈酸性?当外界溶液中某种矿质元素离子的浓度足够大时,为什么矿质元素离子吸收速率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升高了?增加农业生产实践上中耕松土、除草、保墒外,通气起什么作用?”学生通过探索性的思考后,理解了根对矿质元素吸收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过程,且和根的呼吸作用关系密切,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从而推动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亲团.生物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6,(21).
[2]王瑜.生物教学中的问题教学初探[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1).
关 键 词:中学生 美术 兴趣培养
兴趣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果学生对某门课毫无兴趣,而强迫其学习的话,最后不但教学效果很差,而且会使学生更加厌烦这门课。所以,培养学生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当代中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远不如小学生,尤其是接受普通美术教育的中学生,他们对待美术课并不是很热情,这也是许多学校搞不好美术教育的重要原因。
美术作为空间艺术,它主要是通过色彩和形体等视觉因素来传递给人,所以具有直观性,这比起数理化、语言文字等理性、抽象的学科更容易激发人的学习兴趣,并且我们所生存的社会环境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美术,小到日常用品,大到建筑,美术都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一个社会人不可能也不应该对美术一点兴趣都没有。那么为什么许多中学生对美术提不起兴趣呢?我们又该怎样去改变这一状况,培养中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
我们应该找出中学生对美术缺乏兴趣的原因,在这里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种:
1.社会原因
社会原因是最根本的原因,这主要表现在整个社会对美术及其教育的重视程度上。最近几年,尽管美术在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但是中学美术教育在广大地区仍然处于一种副科之副科的地位,甚至是可有可无的状态,并未实现其真正意义上的普及。WwW.133229.CoM
美术应该是一种全民都应具备的素质,而不应只属于少数人。我们应该认识到,如果美术教育的这种副科地位得不到改变的话,就永远无法受到真正的重视,从而实现全民性的美术教育普及。尽管美术教育有时以课外活动小组的形式出现,但是这与普通美术教育的全民性是不相符的,只能有一小部分的学生受到美术教育。
美术作为非中考、高考科目,给非美术专业的中学生造成了“美术不重要”的思想,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他们又怎么会对美术这一副科提起兴趣呢?
这种社会原因是受经济影响的美术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必要的经济支持。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但比起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也同样反应在美术教育的发展上。美术同样会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美国每年为了棉布艺术性的设计花掉大量的美金,日本仅动漫艺术的市场就达到4万亿日元。可见美术对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投资在美术教育上是绝对能够实现其价值的。而现实是作为所谓“素质教育”的美术学科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2.学校的原因
学校往往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这个原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主要是校方和教师。
对于校方来说,通常以“升学率”为重,美术课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退居二线了,所以美术课在课时安排、教学设施及工具、教师待遇等方面远不如其他学科。这些前提条件都没有搞好,很难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高质量美术教育。就算学生对美术很感兴趣,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又怎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呢?
另一方面,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教师。美术教师的自身素质及其授课方式对于培养学生兴趣是极其重要的。有些教师的授课方式或内容极为枯燥,连成年人都无法忍受,更不用说青少年了,这无疑使本来就对美术提不起兴趣的学生更加厌烦,从而致使一节美术课变成学生“放松和娱乐”的时间,而不是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时间。
3.学生自身的原因
有些中学生对美术缺乏兴趣是受其自身能力的影响,他们往往是那些被称为在美术方面毫无“天赋”的学生。这也是由于多年来我国美术教育中注重技法培养所造成的后果。他们的努力总是在这种大环境中不被承认,收获很小,所以就形成了挫败心理,自然就不会有太大兴趣。其实,普通美术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它是对人的素质的培养,而不是将每个学生培养成美术专家。
另外,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已从少儿时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进入了抽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加上各方面的影响,他们的注意力也更多地停留在理性思维较强的学科。再加上中学生学习美术的动机并不明确,所以学习热情就不那么高,而学习困难则相应比较大,这些困难反过来又会降低学习兴趣,挫败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二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各种困难而放弃或忽略对青少年美术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美术是人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因此应当及早地,至少在少年时期就开始加以培养,而不是当作一种可以随意处置的游戏一般的东西来对待。所以对中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首先要将美术教育重视起来,在教学工作各个环节上都要做到位。
1.课时安排
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具备美术方面的知识,但是美术课在普通中学的地位处于严重失调的状态。美术课程在中学的安排一般是一周一节,这已经很少了,而有些学校的美术课根本就是形同虚设,只作为其他科目的补习课出现。这就要求课时量的增加,而不应作为可有可无的科目给其他课让路,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系统地、全面地学习美术,这也使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美术兴趣的培养。
2.教学设施及工具
除了课程安排,学校的硬件设施也应提高,让学生在美术课上摆脱枯燥的学习环境。学校应配备专门的美术教室,教室里的布置应活泼自由,符合美术课的学习特点。
教具的运用也是必要的,一块黑板、几支粉笔,是无法使美术的特点得以发挥的。应适当引入高科技,美术主要靠视觉传达给人,所以多媒体是必不可少的。如美术欣赏课,可运用幻灯片或放映美术记录短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要忘记精彩的讲解。
3.室外美术课
美术课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让他们认识和发现存在于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美术形式。这在一些比较落后的乡村学校更为适用,这些学校的教学设施及工具比不上发达地区的学校,所以应更充分地运用校外的美术资源。比如,在当地自然风光较优美的地方进行户外写生,或者结合当地的民风民俗学习民间美术等等。
在欣赏课上,如果有条件应带学生去博物馆或参观艺术展览。在引导学生走进文化遗产和美术作品时,不要将我们固有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要尊重学生的感受和意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讨论,避免积极性地压制,这直接影响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4.教师的重要作用
美术教师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起着直接的、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学生主要靠教师的授课来学习美术,这是一个关键因素。下面是笔者关于教师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兴趣的建议:
首先,要有活跃的课堂气氛,美术课根据其自身特点来说,本来就是一个自由度较广的学科,它没有过于严格的评判标准和范围准则,这也给了美术教师个人以更多的发挥空间。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动手、动脑,放宽评价的标准,从各个方面入手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其次,技法在普通美术教育中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美术教育认识到美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以及运用美术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运用到其他学科还可以促进其发展,这可以从美术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中得以体现。还有就是通过美术活动抒发自己的情感,陶冶情操,使学生成为品格高尚、全面发展的人。
再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也有自己的偏爱和弱点。美术是强调个性化原则的,它不像科学那样追求绝对性和一元性。对于进行普通美术教育的中学生来说,应尊重和提倡他们在美术课上表现出来的个性和差异,同时也不能强迫他们学习美术的某一种类。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允许他们的兴趣转移,广泛地涉猎各美术领域。
最后,美术作为一门用途非常广泛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或多或少地有一定联系,并且美术自身的弹性很强,教师可以尝试将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打破学科界限,使学生在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中学习美术知识。从多个面学习美术,使美术变得更立体,使学生真正摆脱“美术无用”的错误思想,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但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其他学科只是起辅助作用,要以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主,不要喧宾夺主,这是非常重要的。
【论文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意识
总所周知,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英语课程标准》中说到:“……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可见,跨文化意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针对新课标提出的文化意识的目标要求,重视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充分认识到英语教学不仅是要求学生掌握一些词汇及语法知识,能阅读英文文章,而且还必须让学生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然而长久以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没能得到足够重视。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认为学生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然而在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中西文化的差异的情况下,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实践中,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以致语用失误,交际失败。而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更应把英语语言教学置于跨文化的环境中,把跨文化交际列为英语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提高英语交际能力。这样才能使英语教学不失其完整性,学生真正学以致用。
一、激活教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英语文化内涵
不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英语思维与汉语思维间的区别是学生误用、错用英语的重要原因。在人们的交流与交谈中,中英文化差异大量存在。如问候、称赞、致谢、道歉以及委婉语、禁忌语乃至身势语等。因此教师应该努力激活教材内容,进行中英文化比较,帮助学生领会中英文化中的异同。比如在教授牛津英语3A第七单元时,教师可以借此告诉学生,中国人和西方人面对“赞赏”表达方式是不同的,中国人受到别人的赞赏时一般会“谦虚”地说“没什么”以示礼貌,而西方人则常常会高兴地回答“Thank you.”另外是英国人与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习惯是截然相反的。英国人收到礼物一般不推辞,而是表示感谢,并会当面打开礼物加于称赞,所以在教学present(礼物)这一单词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告诉学生这一跨文化差异的现象,并通过在课堂上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用所学英语开展交际活动,进行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交际片段对比让学生在生动真实的语境中将这个特殊的方式牢记心间。如:“今天是你的生日,你的衣服真漂亮!哪里哪里。这是为你准备的生日礼物,请收下。不用这么客气。”而西方人往往会这样表达:“Todayisyour birthday.Your dressiSbeauti—fu1.”“Thank you!”“Here iS a present for you!”“0h,what’S this?”“0h.It’S a watch.Thank you!” 二、深入挖掘教材,在文化比较中培养文化意识
语言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对于该国文化的学习。“Learningabout the culture of another country iS the highest pur—poseof languageteaching”(1904Jespersen).而最能代表文化,反映民族习惯的是各种节日和庆典。因此英语国家的节日是英语教学中重要部分。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不但要挖掘教材的文化内容输送给学生,还应适当扩展,对中英文化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学习和运用语言。如在学习小学牛津英语6AMerryChrismas!时,教师事先用圣诞树、长筒袜、礼品盒等来装饰教室,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浓烈的圣诞节氛围。在浓厚的节日气氛中,教师介绍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老人的传说,并组织学生学唱圣诞歌曲等等。同时,教师可以将圣诞节与我国的春节作比较,鼓励学生找出他们的相同之处。然后比较两者的不同,并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些不同之处。
三、在英语活动中。体验文化差异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在牛津小学英语6A新授节日时,我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国四个节日的时候,我设计了“以旧带新”的环节,用“HappyNewYear”与“WewishyouaMerryChristmas.”两首歌曲进入英语学习的状态,再通过多媒体出示一系列以往所接触过的中西方节日的图片,如SpringFestival,ChristmasandSOon.并请个别学生对这些节日进行简单的一句话介绍,如此很自然地将旧知识渗透进新知识的教学中。
论文摘要: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在交际过程中,学生除了会遇到单词、语法的障碍,还有文化的冲突引起的交际障碍。然而,在中国的英语教学中,教师通常注重讲解单词、句型和语法知识。而忽略了对于西方文化的讲解与介绍。一种语言总是依附于一种文化而存在.而学习语言,也应该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本文从分析日常交际中中西文化的差异谈起,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西方文化意识的几种方法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 中西文化差异 西方文化意识
英语作为一种外国语言,我们在教授与学习中应通过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渗透有关的政治、文化、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西方文化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
一、中西文化差异
(一)称呼语。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不仅用在亲属之间,在非亲属之间也经常使用。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在交际的工程中我们称对方“UncleGreen”“Auntie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非常别扭。在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Tom”。又如“教师”这一词语。在中国的校园中,我们在称呼教师的时候很自然地会叫“王老师”、“张老师”、“李老师”。我们不仅把“教师”这一词语当成是一种称呼,还把它当成一种尊敬的方式。而在西方国家中,“教师”仅仅是一个职业而不是一种称呼,所以如果把格林老师叫成“TeacherGreen”,显然是不正确的。对方听完后.也会感觉非常别扭。在英语中,可以称呼对方“Miss.,Mrs.,Mr.”等。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如果对于女士,在不知其婚否的情况下,称对方为“Ms.”是最保险的。
(二)打招呼。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入等。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但你若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youhadyourmeal?”“Whereareyougoing?”.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doyoudo!”“Niceday.isn’tit?”
(三)客套语。
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四)隐私。
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例如:中国人初次见面的时候,为了拉近彼此的距离.总是会涉及到一些个人问题,譬如年龄、婚姻、收入等。而英语国家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问题是对个人隐私的一种侵犯。年龄在西方国家一向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英语国家的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同样,对于中国人常用的寒暄用语:“去哪啊?”在外国人眼中也是一种对于隐私的窥探.在与外国人交流的过程中,也要避免。"
(五)感谢和答谢。
中国人在家族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反而会疏远彼此之间的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问,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hT ank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当别人给自己提供帮助、服务或食物的时候,中国人即使内心很想接受,回答通常也是:“谢谢.不用了。别麻烦了。”这其中表现了中国人的含蓄与委婉。而外国人接受时会直接说“Yes,please.”拒绝时会直接说:“N0,thanks.”这其中体现了外国的人直接和坦诚。
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就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人.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二、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方法
(一)注重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意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作主观评价。如:当我们看到英语中“Heisawolf.”这个句子时,还以为是“这个人很凶”,实为“他是个好色之徒”。对具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除讲清其概念意义外.还要介绍它们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时还可适当扩展知识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风俗习惯等。如在老鼠的习性上,英语和汉语的文化附加义大相径庭。在汉语中有“贼眉鼠目”、“鼠目寸光”等成语,用以形容鬼鬼祟祟和目光短浅。而老鼠在英语俚语中可指女人、怕羞的人。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具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应做有心人,随时给予介绍,使学生达到真正地掌握英语的目的。
(二)创设运用英语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
我们的学生虽然水平有限.不可能完全达到运用英语思维,但是作为教师必须进行引导,由易到难,逐步培养这种思维能力。背诵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教师挑选一些有关外国文化的小文章,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背诵,接着教师就文章的内容提出问题,这个时候学生是不需要先把问题和答案翻译成汉语再进行回答的。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可以进行复杂的训练活动。如:编排话剧、讲故事等。这些方法既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西方人待人处事的态度和方式以及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更能有效训练英语思维,运用英语交流,真正达到学习英语的交际目的。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