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国土资源信息化

国土资源信息化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5-31 00:34:3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国土资源信息化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国土资源信息化

第1篇

【关键词】 县级 国土资源 信息化

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是一个宽泛概念,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则比较具体,主要是指综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计算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等综合应用于具体县级区域内土地利用现状、农田保护等土地资源数据管理,可以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高效、快速的提供所需要的数据,方便统计、检查、分析等。本文笔者从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意义、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特点、不足之处以及改进建议四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加快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做理论基础。

1 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意义

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这不仅是时展要求,更是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和服务的工作要求。推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不仅有助于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还可以帮助县级国土资源实施各项业务,提升县级国土资源利用水平[1]。这种新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方式规范了国土管理工作流程,增强了数据化管理的科学性及有效性,整体提升了国土资源管理水平。

2 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特点

国土资源管理是一个体系,在部、省、市、县四级管理体系中,县级国土资源管理是基层管理,也是基础管理。近年来不论是国家推出的“金土工程”建设,还是“一张图”工程建设,基础数据都需要确切的国土资源管理数据,而县级国土资源管理数据是基础数据的主要来源,加快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确保数据有效性、准确性,所以,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具有基础性特点;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为了满足国家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需求,同时要为县当地区域内国土利用、基础建设等服务,其相关数据统计、信息登记、数据查询等公共服务功能也很重要,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具有服务性特征;因为国土资源管理与经济建设有密切关系,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工作繁多,不仅有地方建设申请项目,还有国家审批项目、批准项目、土地资金使用等,与其他部门的交接工作多,这就使得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有复杂性特征。

3 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不足之处

3.1 专业技术缺乏

转业技术缺乏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导致,一方面原因是国土资源管理内容项目多,数据类型多,这就导致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专业技术要求高;另一方面是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缺乏信息化建设专业人才。国土资源管理不仅有土地管理、地质环境,还包括矿产资源管理、地形测绘、土地使用督查等,数据量大、有些数据变更快,时效性要求高,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纳入所有数据,专业技术、相关检测设备等都要求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专业人才少,缺少既具备信息化建设专业技能又熟悉本地区土地资源管理内容的人才,这也影响了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

3.2 数据管理分散

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明显比市级、省级的进程慢,相关技术不成熟,管理不规范,各部门数据管理软件不统一;数据库内各业务数据格式依照传统分散管理模式的数据格式,数据格式不统一;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数据交换不便,数据资源共享难度高。

4 改进建议

4.1 重视专业人才培养

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专业技术需求有目共睹,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更应该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派遣有相关技术基础的工作人员进修学习,回来后再培训部门其他人员相关技术技能,打造一支专业人才队伍,为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人员准备;宣传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重要性,让工作人员重视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实干性。

4.2 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

基础数据库建设是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基础部分,信息化管理建设过程中,从数据采集、处理、管理、维护分层入手,确保数据准确性、科学性的同时,完善数据库建设;更新数据管理模式,统一数据格式,方便数据查询、检索的同时,提升数据共享性,从而提升管理工作效率。

4.3 注重拓宽建设渠道

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目的一致,但是具体建设时要注意结合县级区域具体情况。在建设过程中技术人力开发、实验的同时可以借助外部渠道,功能简单、内容少、开发期短的项目可以借助外在力量开发,减轻部门技术人员工作量,加快建设进程。

4.4 加大资源投入

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量大,研究开发项目多,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投入。县级政府部门在重视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同时给予资金支持很重要,根据当地资金情况给予资金支持,减少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资金不足导致建设停步或进程缓慢等现象。

5结束语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管理内容多,不仅涉及国家土地资源利用;更是关系地区建设项目的开发,关系经济建设与发展;矿床资源管理、地形勘察管理等都与国土资源优化配置相关[2]。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作为基础部分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加快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提升县级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拓宽服务面,尽早实现县级国土资源现代化管理。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国土资源 信息化 信息系统 监理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我国制定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国家发展战略,各级政府开始大规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其中电子政务系统更是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中之重,如国土资源系统的“金土工程”项目,目前整体投资额已经近百亿元。随着项目投资额的增加,项目建设所面临的风险也更高。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具备专业技术的第三方机构,来帮助业主控制成本、把好质量关、降低项目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就应运而生。

一、监理的作用

(一)规范项目管理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第十八条条明确规定:“电子政务项目实行工程监理制。项目建设单位应按照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有关规定,委托具有信息系统工程相应监理资质的工程监理单位,对项目建设进行工程监理。”引入第三方项目监理,有助于规范项目管理工作,监理单位受业主单位的委托,严格遵循守法、公平、公正、独立的原则,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合同,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

(二)规避项目风险

通过“四控、三管、一协调”的科学手段,可以有效地解决设计、招投标、实施、验收阶段中的方案优选、承建单位优选、组织管理、纠纷调解、工程质量、工期、投资、变更等问题,避免出现质量问题、项目超期、成本增加的项目建设风险。

(三)科学公正控制变更

需求的不确定是造成业主单位、承建单位耗费人力物力的关键因素,监理协助业主对项目的需求确认及变更控制,尤其是在软件开发项目中,减少反复修改需求而增加的工作量,控制项目工期和投资。

二、监理工作重点

(一)咨询的重要性

监理在项目中到底应该干什么,监理绝不是整理整理项目文档,做一下旁站,然后就是坐车等着项目结束,在项目监理过程中咨询起着重要作用,要做好项目咨询工作,就要求现场的监理人员不应只懂得专业技术知识,还应熟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相关法律常识,因为很多问题是现场监理人员必须马上予以答复的,而监理的工作必须是有依据的,不能盲目的行使监理的权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树立监理的权威形象,说实话如果论技术目前我们监理机构与项目承建单位相比并无优势可言,那么在这种情况我们应发挥监理的特长,熟悉各种标准法规,并能从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形成书面的咨询意见,提交叫业主参考以取得业主单位的信任和支持。

(二)项目管理的重点

监理的项目管理工作是在管理项目,而不是只管理承建单位,业主单位就任其作为,那样就无法体现监理的公正性,也无法现监理作为项目沟通桥梁的作用,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必须“管住业主单位”,尤其是业主单位提出明显不合理的意见时,监理单位必须提出反对意见,项目管理是需要反对的声音的,例如软件开发项目的需求调研阶段,业主的需求无限膨胀时;或集成项目的设计阶段,业主单位屡屡提出变更等。监理机构都应特别注意做好评价工作,适时提出意见或建议。

(三)现场监理的注意要点

1.我认为,监理实际上和软件开发差不多,首先是业主单位对监理的期望值到底有多大,换句话就是业主单位到底希望监理为他做些什么,然后是监理机构到底可以为业主提供什么,有时候监理机构做了很多工作,但也许那并不是业主单位想得到的,现场监理机构要事先做好这方面工作。

2.如何把监理工作做到“面上”,目前我们有一些项目还存在业主单位领导,不认识我们监理机构现场人员的情况,既然人家都不认识你那么何谈认可你的工作,有很多事情可能我们都替业主单位具体项目负责人作了,但可能业主单位主要领导并不知道,没错我们有客户经理,客户关系可以由客户经理负责,但是客户经理不可能每天都在一个项目现场待着,业主单位见得最多就是现场监理人员,这就要求现场的项目经理或是主持项目的监理工程师进入项目现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业主单位主要领导记住我是谁,让业主单位主要领导想到项目相关事宜,就会想到监理机构,这对我们的监理项目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第3篇

随着电子政务在市县国土资源系统的全面推广应用,现有的固定办公模式已不能满足市县国土资源部门人员,尤其是出差人员的应用需求。众所周知,“一张图”管地管矿防地灾平台的基础数据库数据大多,有着严格的保密要求。目前,必须基于内部有线专网的办公平成业务的“图上作业”,同时,必须依赖于固定的办公场所和配套设备。对于需要到现场的乡镇所和执法人员以及经常出差的领导,办公平台的应用存在时空上的束缚和限制。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技术的全面兴起,电子政务往“移动化”方向的发展越来越明晰;基层需要“动”起来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传统的有线通信向移动通信转移的条件越来越成熟。移动通信带来的新思路、新机遇和新挑战,成为基层国土资源信息化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如何适应新常态,打造市县国土资源信息化“升级版”,适时将移动通信技术引入基层国土资源信息化,延展监管服务手段、改善管理短板、提升管理效能和执法水平,成为市县国土资源信息化面临的新课题和新任务。

2移动通信技术在市县国土资源应用中的可行性探析

从理论上讲,移动通信技术在市县国土资源信息化中的应用,其实质就是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利用移动通信的3G无线接入技术,打通移动终端与固定位置服务器之间的信息通道,从而实现信息的交互,继而实现移动国土资源电子政务。

(1)基础保障。遵义市县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十多年来,在一个平台下,通过“一张网”办理“一张图”业务成为新常态,市县国土资源业务人员已经能够熟练的掌握基于“一张图”三维、直观、动态的业务处理,放大、缩小、测距离、测面积、专题叠加等功能全面实现;网上办公、网上审批、网上监管、网上公开的覆盖面逐渐扩大;省厅负责“好用”、市县负责“用好”的技术协作机制逐渐固化。遵义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均成立了信息中心,储备了既掌握国土资源业务又熟悉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近30人,为遵义市15个市县国土资源部门良性互动、协同推进和滚动发展奠定了基础。

(2)平台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网络、统一数据、统一更新的平台维护机制已经形成;规划、二调、测绘、土地、矿权等国土资源核心数据库日趋完善;全市域、全流程、全覆盖业务的监管日趋全面;行政审批、监测监管、辅助决策和综合事务等业务应用日趋熟练,网上办公已成为基层国土资源工作人员的“基本功”和“必修课”,离开办公平台很多业务已无法正常开展。

(3)安全评估。对比了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在对操作系统、平台熟悉程度、硬件使用习惯和数据保密要求综合考虑的基础上,遵义市局移动终端选择了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和办公平台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因为移动终端不存储任何信息,只是数据的显示终端,加之专网连接和后台的多重认证,使得业务专网与互联网真正实现了“物理隔离”,更重要的是所有数据均采取金字塔(切片)技术处理,很好的解决了数据安全隐患,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数据泄密的风险。

(4)成本核算。《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探索推进移动办公。基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积极探索移动办公模式,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借助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通过手机智能客户端等实现高效办公。”通过测试、应用和调研分析,电信3G信号能够覆盖全市域大多数的工作区域,利用已有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为移动终端,在不改变应用平台和使用习惯的条件下,每月50元的移动通信专网租费,不会给基层带来明显的经济负担。

3环境搭建和实践应用

利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配置电信3G无线WiFi,依托专网WLAN实现“移动”。同时,利用外挂GPS接收模块接收GPS卫星信号,经过解算定位移动终端的动态位置,连续“打点”叠加在“一张图”上,即可显示出移动终端的动态位置及行进路线,实现动态巡查的实时监管,定位精度可达15米。实践来看,在车载移动的情况下,办公平台和“一张图”均可正常使用,从而实现市县国土资源一张图业务的“移动”。凸显了高效、及时、便捷和无时空限制等特点,尤其是外业和内业的实时信息交互,缓解了人少事多的压力。同时,还打破了原有的土地、矿权业务间的“信息孤岛”,更能够全面、科学、精准的开展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1)移动电子政务系统。利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可实现办公平台上的各种业务操作以及详实、即时的邮件、通知、公告等信息交互。安全、稳定、熟悉的操作,使室外办公与室内办公基本无差别,“移动+电子政务”产生了“1+1>2”的效果,最直接的体现是网上业务超期的情况大幅减少,工作流程更加流畅,时效性大幅增强,基本杜绝了“中梗阻”现象,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

(2)移动执法监察系统。2013年12月,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下发了29台平板电脑给遵义市下辖的基层执法部门和乡镇国土所,用于对五千亩以上耕地的实时监控和监管。移动执法监察系统现场取证、案件办理、导航定位和巡查轨迹记录等功能基本实现,执法人员或国土所可以通过叠加对应图层,对所在点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批用地信息、已供用地信息、是否压覆矿产、是否有地灾隐患点、是否处于五千亩耕地范围等信息进行实时查询,实现了“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的国土资源执法目标,有效提升了国土资源执法水平、执法力度和执法效率,同时做到了乡镇国土所动态巡查的监管“留痕”。

(3)移动乡镇电子政务系统。2011年,以遵义县作为全省试点,在基于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上开发了移动乡镇电子政务系统,基本满足了当时的通知、新闻、邮件和宅基地上报等功能。智能手机尽管解决了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等要素,但是,界面不友好、成本较高、网速慢和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问题也凸显,于是,我们放弃了基于智能手机的系统研发。2014年,利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连接电信3G的无线WiFi,较好的解决了操作系统、办公平台兼容、数据安全和降低成本等问题。目前,乡镇国土所、县局和市局均在统一的办公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快速的数据传输和熟悉的办公界面,使得乡镇所类似一个科室,“移动国土所”基本实现。

(4)移动辅助决策系统。实践中,在规划选址的时候,市县相关人员经常抱着一大摞规划图纸满山跑,却很难正确、快捷的研判对应地块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很尴尬。移动辅助决策系统为规划选址等国土资源业务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撑,以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服务的管理机制。另外,在实践中,当地质灾害发生后,借助移动辅助决策系统,通过对山体滑坡、崩塌等在“一张图”中的距离、面积和仰角等数据的采集,对滑坡体、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点进行精细化测算,分析滑坡体量大小、危及范围和周边现状等数据,继而快捷的提出科学、合理、精细、可行的应急方案,从而实现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的科学化、精细化。如果再通过无人摄像机或无人飞机采集高清、实时信息,引入北斗卫星综合应用,则地灾应急指挥能力将大幅增强。

4移动通信与有线通信的比较和实践意义

移动通信是在有线通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有线通信的稳定性、安全性是移动通信无法撼动的,而移动通信的方便、快捷则是对有线通信的完善和补充。有线通信具有信号稳定、安全可靠、高速传输和容量大、干扰少等优点,缺点是投资建设成本大,不够方便;对应而言,移动通信具有广域覆盖、部署快捷灵活和投资小、移动化等优点,缺点是信号不稳定、易受干扰。实践证明,在移动国土所、动态巡查、规划选址、地灾应急等方面而言,移动通信可以作为有线通信的有效补充。现阶段,移动通信技术在基层国土资源信息化中的实践应用依旧存在一些障碍,需要我们循序渐进。比如:故障响应有待完善;基层培训有待加强;办公理念有待提升;导航定位有待精准等。笔者认为,在不久的将来,随着4G网络覆盖的延展、流量资费的下调、北斗卫星综合应用的推进以及大数据产业和国土资源云的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在市县国土资源信息化中扮演的角色将越来越重,可研究、可拓展的空间还很大。

5结语

第4篇

[关键词]国土资源 信息化 建设 问题

[中图分类号] F323.2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247-2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国土资源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支撑了国土资源事业发展,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做好国土资源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在此,笔者就当前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一些探讨。

1当前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简析

就目前来看,我国很多地方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化基础建设乏力

一是基础数据库建设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国土资源数据涉及土地、矿产、海洋等不同部门,种类多,内容复杂,数据海量,由于业务内容和需求不同,不同部门使用的系统也存在差异,数据格式不统一,数据的交换、共享难度大。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建设,ArcGIS、MapGIS、超图和苍穹等各种软件并存,各软件在应用体系结构、技术路线、数据存储方面标准不统一,系统接口不开放,形成信息孤岛,数据转换难以做到无缝对接,无法或者难以整合,造成省市为整合数据浪费不少人力物力,影响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推进速度。目前,尚无统一的技术标准来对数据生产、汇交、整合、管理和更新应用等数据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不利于形成各业务部门协同工作、信息共享的新局面。

二是信息化队伍薄弱。从县级国土资源部门来看,其信息化队伍建设十分薄弱,存在着三无问题,无组织机构、无编制、无专职人员,很多都是业务股室人员兼任的,其专业水平和时间、精力都与信息化工作的需要有相当大的距离。

三是乡镇国土所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快。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信息化建设只涉及到县级国土资源部门,乡镇国土所由于人才、软硬件设备和资金的限制,没有条件开展信息化建设及使用信息化系统。根据《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半数乡镇国土所主要业务实现网上运行和网络化电子数据交换的要求,乡镇国土所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

(2)信息化运用管理有待加强

一是数据共享有限,利用率低,更新维护困难。由于认识不到位,缺乏足够的协作意识,国土资源相关数据都由各业务部门自己掌握,不能够进行及时全面地共享,存在重复建设的尴尬局面,无法做到与其他部门共享资源,难以形成跨部门协作以及部―省―市―县“上下联动,信息畅通”的数据共享格局。由于专业人才的匮乏,既精通信息技术又熟悉国土资源管理业务的复合型人才还比较少,导致很多基层国土资源单位尚未能够使用专业的管理软件系统,运用于日常业务管理,使信息系统成为摆设。目前基础数据库在日常业务管理中使用频率极低,年度更新维护困难,没有发挥应有的基础性、技术性的服务支撑作用。

二是管理体系有待完善。信息化数据的生产、管理、使用和维护等工作制度还比较滞后、不够完善。国土资源业务部门由于职责分工不同,具体的执行过程不尽一致,甚至相互推托,各自为政,人为割断了业务流程的连续性,缺乏全局观念,缺乏统筹协调机制,制约了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制度体系建设急需完善。

三是提供决策支持能力有待挖掘。各地国土资源部门建立了基础数据库,基本实现了数据集中、统一管理,实现了基本的浏览、查询、统计,但是大多数不能实现数据的深层次挖掘,无法为领导决策提供有效地支持服务,数据库的整体统计分析、预警分析和辅助决策服务支持能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四是数据安全管理有待加强。国土资源信息数据是的数据,凡是公开或使用的国土资源信息,要事先根据秘密等级内容,严格对照检查,审核把关,确保国土资源信息使用安全。部分地区对保密重视不够,缺乏足够的安全防范措施和管理制度,特别是网络安全保障投入不足,存在网络安全隐患,遇到计算机病毒侵袭等突发事件应急能力不足。

2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2.1夯实信息化建设基础

一是加快建立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保障各级国土资源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的服务,制订规范的调用接口,做到数据无缝对接。二是加大投入。根据不同的地区实际,采用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分别对待的思路,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大对贫穷落后地区信息化建设投入扶持力度,切实夯实信息化基础设施。三是注重人才培养,加强队伍建设。国土资源信息化集高新技术于一体,技术含量高、建设难度大。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按照“编委给编,财政给钱”的方式,向社会公开择优招聘优秀信息技术人才,充实到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建设队伍中来。同时在国土系统培养一批业务精通、操作熟练、相对稳定的技术骨干,使县市成为信息化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国土资源信息化运用水平。四是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网络向乡镇国土所延伸,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2.2健全运行管理机制,完善系统功能

一是建立健全各项信息管理制度。强化责任制,按照岗位分工职责,形成责任、权利、利益相互捆绑的激励性责任机制,强化管理措施。二是加强信息系统的研发力度。围绕国土资源管理的中心工作,在己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积极跟进技术创新,研发信息系统的预警和预判功能,实现数据的深层次挖掘,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有效地技术服务。同时,全面提高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防范等级,建立病毒防御系统、数据加密与数据传输安全系统,确保国土资源信息更安全更快捷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2.3构建共享信息平台

一是建立健全信息化共享的管理平台。通过管理平台的构建,实现信息的共享,形成全系统业务管理一盘棋的目标,加强部门的联动与协作,实行统一规划和部署,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二是充分发挥信息综合监控系统优势,强化数据管理。强化统筹协调,统一规划,将行政、土地、交通、城乡、农业等部门规划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部门协作,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行政资源。三是做好信息的。充分利用管理平台,进行相关信息,以满足社会能够及时了解的所需的国土资源信息,使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2.4强化信息化建设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信息建设的业务指导。上级部门必须加强对基层国土资源信息建设部门的业务指导。加强对信息化建设过程的监控,及时解决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考评和奖惩。建立信息化建设年度考核制,将系统建设和应用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和指标,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对于考核结果优秀的相关单位及个人,在奖金、工资、投入及职务晋升等方面予以挂钩,对于信息化建设考核结果较差的相关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3结语

总之,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国土资源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实现科学、规范、高效管理的主要手段。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针对当前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必须转变理念,提高认识,夯实信息化建设基础,健全运行管理机制,构建共享信息平台,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敏.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08:3840-3841.

第5篇

【关键词】国土资源;信息化;技术标准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167-01

一、引言

国土资源信息化是国土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的前提,是关系国土资源事业科学发展的长期性、战略性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更好地履行对国土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政府管理职能。

二、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信息化认识不够,信息化意识薄弱

很多人思想认识存在严重的误区。一是观念陈旧,看不到日益迫近的危机认为信息化可有可无。二是目光短浅,舍不得投资,有钱先办其他的事,把信息化往后放。三是买而不用、多买少用。有些单位虽大量购置计算机、打印机、GPS等高科技产品,但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用这些设备来打字、上网。他们意识不到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国土资源工作的合理规划、高效管理和快速反应,促进政府工作方式从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的作用。

(二)信息化建设流于形式,数字化信息积累不足

一些部门和单位,重硬件、轻软件,重技术、轻数据,热衷于搞硬件建设,忽视软件系统的应用和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致使信息化建设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各种设备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国土资源数字化信息积累明显不足。尽管国家加大了基础数据库建设力度,但国土资源基础信息大部分仍处于纸介质状态,难以满足国土资源管理和信息服务社会化的需要。

(三)国土资源工作主流程信息化尚未实现

目前我国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的信息技术应用大多局限在文字处理和数据管理方面,尚未实现各级行政管理部门业务主流程的信息化。一些重要的数字化技术应用还刚刚开始,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尚未真正摆脱以手工作业为主的工作方式。

(四)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

目前,各地在建库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技术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一些单位和部门的信息系统建设没有按照统一的规划和方案进行,不能实现全省、全国共享。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的信息化建设也无章可循,盲目选用系统软件,致使系统之间难以协调,数据不能共享。这是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从初级到高级、从局部到全局、从单一功能到多功能升级的最大技术弊端。

(五)对专业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

国土资源工作是一项技术密集、任务繁杂的事业,特别是我国进入信息化建设阶段后,对土管部门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加大,他们既要懂得网络知识,又要掌握一些基本的信息查询方法。当前与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密切相关的技术,如:通讯卫星(c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各种类型的大型观测器、分析仪器、深海探测器等尖端仪器设备都是需要管理人员了解。对于与这些技术有关的工作,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是很难胜任的。

三、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加强领导,提高对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现代化,提高国土资源行政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应得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自上而下地重视,各地应成立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领导班子,加快国土资源信息管理、共享政策与制度的制定,建立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与建设体系。同时,还要从思想上加强对信息化重要性的宣传,普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各种信息资源的共享

国土资源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首要问题。首先,应研究国土资源信息处理与管理、可视化与虚拟现实等关键性技术,形成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撑体系;其次,应建立国土资源系统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构建一体化的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上下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最后,建成覆盖全国、省、市、县四级网络,形成国土资源信息交换体系。

(三)统一技术标准、避免信息化重复建设

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是保证信息系统建设整体协调一致和信息共享的基础。技术标准不统一会导致基础地理信息的重复数字化,造成资金、人力和时间的浪费。因此,应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的研制、贯彻与应用,按照已经颁布的或行业内正在试行的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开展信息化建设。

第6篇

[关键词]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9-0055-01

一、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化是人类社会从工业化阶段发展到一个以信息为标志的新阶段。信息化与工业化不同。信息化不是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而是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过程。在信息化这个新阶段里,人类生存的一切领域,都是以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分配为基础的。信息化是从有形的物质产品创造价值的社会向无形的信息创造价值的新阶段转变,也就是以物质生产和物质消费为主向着以精神生产和精神消费为主的阶段的转变。信息化将导致一场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和社会革命,形成一种新的社会生产力。信息化对于工业化社会而言,是在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由传统工业为主的社会向以信息产业为主的社会演进的过程。信息化生产力是迄今人类最先进的生产力,它要求要有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一切不适应该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将随之改变。完整的信息化内涵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1)信息网络体系:包括信息资源,各种信息系统,公用通信网络平台等;2)信息产业基础: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装备制造,信息咨询服务等;3)社会运行环境:包括现代工农业、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4)效用积累过程:包括劳动者素质,国家现代化水平,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不断进步等。

二、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国土资源信息化是提高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战略举措

在国民经济信息中国土资源信息是重要的信息资源之一,具有重要的公益性、战略性和基础性作用。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国土资源工作科学化、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保障国家对土地、矿产、海洋等资源的监测、监管,提高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战略举措。

(二)国土资源信息化是实现管理方式转变和政务公开的重要途经

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效率、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的重要手段。通过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可以优化管理流程,规范权利行为,推进依法行政,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国土资源的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化服务系统的建设,把国土资源管理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行政办理事项、程序和要件在网上公开,有利于与人民群众面对面直接沟通,建立方便的信息查询系统,实现快速的网上报件,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并通过信息反馈,听取群众的意见,采纳合理建议,接受各界监督,对于推进政务公开,开展廉政建设,建立服务型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一)有―个比较完善的局域网

当然局域网最好与外网物理隔离,有自己专门的服务器,以保护数据库的安全。每个科室都应配备电脑与局域网连接,能够数据共享。

(二)国土资源管理基础资料

国土资源管理基础资料必须是按照信息化标准要求搜集整理出来的,可以用电脑识别数字化的资料,这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相应的资料,即使是所有的硬件设备准备齐全,也是等米下锅更谈不上应用了,即使是资金充足,短时间内也难以将资料准备齐全。将国土资源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资料搜集整理成计算机所能识别的数字化资料,不仅工作量大,也需要相应的技术手段及资金、时间,在实际操作中有相当的难度。

(三)对工作人员的要求

首先,硬件、软件的维护人员要求,虽然此项工作可以由供应商的售后服务来做。但是我们不能完全依赖供应商来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遇到的问题多数由于人为操作方面的问题,严格地说不属于售后服务的范围;另一方面,信息化是一个大系统,局域网内的电脑也是几十台以上,计算机硬件、软件出问题也是正常的,但是绝大多数的问题都是一些操作中的小问题,我们自己的工作人员经过必要的培训是可以处理的,这样可以及时处理,不至于耽误工作,因此,我们要培养自己的维护人员,在可操作的范围内,进行必要的维护,保障设备、软件正常运行。其次,要求我们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工作人员都要懂得电脑操作的基本技能。信息化管理,大多数操作都需要操作电脑来进行,不了解基本的电脑操作将寸步难行。不仅一线的国土资源管理人员要懂得操作电脑,而且领导也要能熟练操作电脑进行审批、检查工作。第三,所有国土管理工作人员都要了解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法规、规程与程序,至少要了解本职的工作程序。管理软件的设计都与我们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程序是一致的,如土地登记信息管理系统的流程设计、操作步骤与土地登记流程一致,虽然程序允许操作员自行设计流程,但是还是要符合必要的流程,管理系统才认可。了解国土资源管理流程,就明白一项工作已做到什么阶段,该由哪一个部门处理,就不会束手无策了,可以在数据库中轻易找到自己所要的资料,将自己处理的工作转交到应该得到资料的部门,最大限度地的发挥数据共享的优点。

四、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建议措施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

信息化是逐步深入与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领导班子要始终把信息化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保证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支持,保证信息化建设的人才配置。不断加大引进高学历、高素质信息化人才力度,坚持对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建立科学的激励、奖励、竞争机制,造就国土资源行业的信息化优秀人才和领军人物,为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二)急用先行、重点突破、应用主导、力求成效

处理好“建”与“用”的关系。从急用的部分开始建设,重点突破地籍管理部分。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信息化建设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我们这样不发达地区,各项工作相比发达地区都比较落后,设备、技术、基础数据、资金等各项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更是没有可能一下子就把信息系统建设起来了。坚持边建设、边应用、边完善,加快建设进度,问题及时解决,不足之处及时完善。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牢牢把握住这条主线,将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与国土资源管理融为―体。在国土资源信息建设进程中,采取以数据库建设先行的做法,进而从管理系统建设着手,搭建政务办公平台,挂接各种业务应用模块,根据功能的需要不断扩展数据库,以应用促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以应需求引导系统建设是行之有效的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方法,可以在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应用,不断总结经验,针对出现的问题完善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三)注重技术培训,夯实信息化建设发展基础

对负责人及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培养自己的维护队伍,提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与业务水平,为信息化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做好信息化工程的关键。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国土资源信息化人才队伍,就难以与保证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定期与不定期培训相结合,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培训,市国土资源业务培训成为一项经常性的活动是保障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断提高的必然要求。也要在国土资源部门内部建立相应制度,形成学业务、钻业务的风气,这是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的动力。通过培训要达到工作人员基本上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网上办公、网上报件和发邮件等一些基本操作,对国土资源流程熟悉,不仅要掌握本职业务,其他科室的业务也要了解。

第7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模式已不能满足国土资源管理和服务的要求,为此,建设全面覆盖国土资源管理业务、贯穿上下的电子政务系统,全面、准确、直接掌握支撑国土资源管理的各类信息,形成科学、规范、高效的“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成为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迫切需求。

《XX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加快建立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及主要业务应用系统,建立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形成横向互联、上下贯通的政务管理体系。

二、建设的意义

1、通过建立基于“一张图”管理模式,集国土资源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理、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审批、土地供应管理、矿产资源规管理等各类专题数据集中统一管理与维护于一体的国土资源数据中心;

2、能实现基于同一体系架构的国土资源日常办公、业务审批、批后监管、卫片执法监察等于一体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实现国土资源“批、供、用、补、查”的日常管理工作;

3、通过电子政务系统与国土资源数据相结合,构建集国土资源业务办理与综合监管于一体的国土资源管理系统,真正实现“以图管地”的目的。

三、建设目标

1、构建起一站式办公环境

按照多层架构思想统筹规划、设计、开发、部署,实现系统统一管理;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土地规划、耕地保护、土地利用、地籍管理、土地监察、矿业权管理等方面业务统一在一个业务管理系统中实现综合管理,达到从系统界面、用户身份认证等方面的“一站式”服务。

2、提供国土资源管理协同工作环境

从国土资源管理业务的协同督办、信息交换和共享两个方面构建起国土资源管理协同办公环境。分别实现:

(1)部门间的业务协作:提供各部门间基于业务、公文的协作,并监督协作过程和协作结果的返回。

(2)为领导和监督部门提供管理监督工具,可以对业务和公文的流转过程、审批状况进行监控,对审批时限进行督办。

(3)支持多个部门在同一时间进行并联式审批。

(4)提供基于地图的信息传递和决策环境的再现。

3、实现系统的界面及业务流程的可定制

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喜好修改界面显示风格而不影响其他用户,业务逻辑定制者也可随时根据业务需要随时修改业务流程和工作表单,不用编程即可方便地实现功能定制、系统的搭建和部署。

4、实现图文一体化办公

实现OA、MIS、GIS技术上一体化,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提供了图文一体化的基于B/S结构的工作环境;为国土资源日常管理工作,提供简单有效的调度方法,用户可以任意切换使用地图、表格、文档管理工具,实现图、文、表一体化的信息互联管理。

第8篇

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和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效率、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国土资源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手段。通过电子政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可以清晰看到管理流程,优化了管理模式,提高了工作水平和效率,并且还规范了管理行为,从而推进依法行政,大幅度提高国土资源的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化服务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建立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与人民群众面对面直接沟通,实现把国土资源管理的政策方针及相关内容,特别是行政办理事项、程序和要件在网上公开,建立方便的信息查询系统,提供快速的网上报件渠道,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并通过信息化系统来反馈和听取群众的心声,采纳合理建议,接受群众监督管理,对于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廉政建设,促进政府管理方式如何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并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

国土资源信息是国民经济信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信息化资源,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公益性、战略性和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国家对土地、矿产、海洋等资源的监测、监管,提高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战略举措,是实现国土资源工作科学化、现代化,加强国土资源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的重要基础。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基本构成包括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信息化、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化和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社会化。

2?扎实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土地管理科学化

2.1积极推进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

我们要加强第二次土地调查等专项调查和数据库建设,并按照统一标准来加强数据的整合、分析和提炼。同时,建立数据更新制度,不断增加信息数量、提高信息质量,做到资源状况“一览无余”,做到资源家底“心中有数”。对于支撑监测监管、决策服务和社会服务等各类数据必须集中汇交,并一定要按照“谁生产谁负责”的原则及时进行数据更新和记录。

2.2统一领导,统筹规划,提高认识

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对于国土资源管理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正确规范和创新管理作为土地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以需求为导向、建立以应用促进发展作为土地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原则,以如何加强统筹、建立土地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要求,大力推进国土资源各项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加快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步伐,将进一步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规范和创新国土资源服务和管理。其次,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任务重,范围广,涉及面宽,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和统一管理,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应该编制《晋城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发展规划》,统筹安排、通盘考虑,明确发展目标任务,尽快完善基础数据库的建立,确保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目标一致、协调统一、有序建设和尽快见效。

2.3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首先,信息化建设最终离不开人的参与实施,所以要保持国土资源信息化队伍的稳定,要有计划地通过各种渠道,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熟悉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工作,又能掌握先进计算机系统建设和应用技术信息化的专业人才,并充实到国土资源信息化队伍中。同时,一定要强化人员培训,定期开展岗位大练兵,逐步培养一支业务精通、操作熟练、相对稳定的技术骨干力量。其次,土地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和发展趋势,社会公众对信息化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建设服务型政府也必将借助于信息化手段。另外,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在编制好国土资源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从经费投入、管理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建立起一套长效发展机制,确保国土资源信息化又好又快发展。第三,统一标准,信息共享。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科学、规范地开展各项建设,至少要先制定出工作标准,确保现有的不同系统之间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在遵守信息共享法规与政策的基础上,打破部门、科室之间的信息封锁,形成顺畅渠道,实现国土资源信息资源的共享。

2.4发挥实效,强化应用

立足应用是国土资源信息化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土地信息化才有持之不解的生命力。因此,国土资源信息化系统建设完成后要尽快投入使用,同时要建立信息化系统应用的制度和工作流程,并以此作为业务工作的规范。另外,一定要注重应用培训,从而不断提高业务人员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今后,市局的业务培训,会议能通过视频会议进行的,原则上都要通过视频会议召开,以充分发挥视频会议的成果应用。

3?结论

综上所述,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要紧紧瞄准新时期国土资源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因此,不断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对资源的监测、监管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春仔.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建设构想.国土资源信息化,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