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公共艺术教育论文

公共艺术教育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5-14 14:52:1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公共艺术教育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公共艺术教育论文

第1篇

一、“传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非遗课程定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长期的事业、系统的文化工程,而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短期任务。只要保护的对象被认识和确定,保护工作就应长久地持续下去,没有时间限制,我们这一代要保护,下一代还要保护,使这份文化遗产子子孙孙承继下去,并在不断地更新与发展中发扬光大。”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天然的独一性和固有的传承方式,即:朴素本真的传承形态、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极具视野的传承领域、文化特定的传承土壤、与时俱进的传承变迁。因此对它的传承和保护必须坚持将它最最原生态的一面保存和传承下来,因此公共艺术教育非遗课程必须体现其独特的传承性。在教学活动中贯穿始终的是民间艺术的“根”性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所掌握的技能应当原封不动地,不经过任何加工和创造地学习下来。要帮助学生建立“多元文化”的学习理念,以开阔的视角学习和思考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与特性。

二、“融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非遗课程教学形式

第2篇

理工类高校普遍比较缺乏人文气息,在此情况下,很多理工类高校非常重视校园人文气息的积淀,但也出现了不少带有功利化的浮躁现象。很多理工类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目标发生偏斜,忽视全体非艺术类学生的参与而只重视对部分艺术特长生的培训,忽视艺术修养的普及而只重视艺术技能的提高,忽视艺术课堂教学质量而只重视参与各项艺术活动,忽视学生在艺术活动中的体悟而只重视活动本身的反响,这些做法违背了公共艺术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初衷。其实,开展公共艺术教育,不是进行专业艺术技能训练,而旨在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丰富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和谐人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设置不完善

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是落实公共艺术教育的关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对公共艺术课程的性质、目标、设置、保障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各高校开设《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等8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并鼓励“根据本校学科建设、所在地域等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应当有完善的课程体系,然而,当前很多理工类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还存在很大随意性,甚至出现将活动替代课程的情况。从艺术教育的门类来看,集中在美术、音乐、舞蹈方面,对影视、戏曲的鉴赏课程少有开设。从授课方式来看,基本实行教师“满堂灌”的大班教学,很少有一对一的小班教学形式。可见,当前理工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容乐观。

三,管理体制不规范

理工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基础薄弱,直接导致其管理体制缺乏应有的规范性。有的理工类高校开展的公共艺术教育由专业院系管理,也有的由职能部门进行直接管理。从名称来看,有公共艺术教研室、人文素质中心、艺术教育委员会等。从职能来看,有教学职能,有行政职能,还有教学与行政双重职能。专业院系对公共艺术教育进行管理,充分利用艺术教育专业的师资力量,有效提高教学水平,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且能发挥艺术类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的示范作用。但同时,这种管理方式也存在自身的弊端,如艺术类专业教师的主要精力难免会放在专业艺术教育中,在教学任务量与科研任务量非常大的情况下,教师很可能产生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冷漠态度与敷衍心理。职能部门对公共艺术教育进行管理,挂靠二级院系,并由校团委、学生管理部门进行协调,负责安排与实施公共艺术教育。这种管理方式有利于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活跃高校校园文化,但是,多部门协调,不利于提高管理效率,也会让公共艺术教育的授课老师面对“多头监管”而感到无所适从。

四,师资力量薄弱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求作了明确规定:为保证艺术选修课程的开设和教学质量,普通高等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公共艺术课程管理部门和教学机构,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各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其中专职教师人数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50%。很多理工类高校目前难以达到教育部的要求,不少学校根本没有建立专职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师资力量水平薄弱,层次不高,不具有稳定性。在艺术专业结构上,多集中于美术、音乐方面,影视、戏曲、艺术设计方面的师资非常欠缺。师资力量的薄弱直接导致课程设置的不完善。理工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不在最短时间内加以解决,就会越发影响其健康发展。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各项问题的症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第一,明确理工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加强理工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使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达到两级平衡,首要的问题就是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重在培养人文精神,积淀大学文化。它区别于专业艺术教育,讲求艺术鉴赏与艺术实践的并重。不学习艺术理论,不鉴赏艺术作品,难以“感悟”艺术,何谈发现美、感悟美。不进行艺术实践,不参与艺术活动,难以“体验”艺术,何谈表现美、创造美。公共艺术教育应当是润物无声的,应当是“以人为本”的,它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培养与提高个别艺术特长生的艺术技能,而在于完善全体学生的和谐人格。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对全体非艺术类专业学生所进行的艺术普及教育,作为高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的教育对象是每一位在校大学生,其目标是通过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进而培养具有一定审美品位、人格和谐的创造型人才。

第二,完善理工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理工类高校必须深化意识,全面落实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切实加强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在教学形式上,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现有艺术素养水平,相应开设限定性选修课和任意性选修课,并采用大班教学与小班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限定性选修课,实行大班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重在普及学生的艺术修养。任意性选修课,采用小班教学,以学生实践为主,重在给爱好艺术且有一定艺术基础的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与技能指导。在课程结构上,除了开设传统的音乐、美术、舞蹈课程外,还要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开设书法、影视、戏曲、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及地方民间艺术等综合性艺术课程。且在每个课程门类下,设置不同等级的子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艺术发展需求。

第三,规范理工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体制公共艺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理工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需要逐步改善与规范目前理工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多头管理或无序管理状态。实行二级院系或职能部门的管理方式,会在教学管理、师资培养、学科发展等方面受所在隶属单位自身条件的制约,必然束缚公共艺术教育自主发展的空间。为切实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建设,首先应由教务处负责组建公共艺术教育的直接教学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公共艺术教育教师,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归口管理部门和专职教学人员。同时要争取校领导的支持,成立公共艺术教育领导小组,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直接挂帅,由校团委、学生工作部门、各二级院系负责人直接参与,进行统一领导与协调,全面落实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构建公共艺术教育网络型管理体制,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必然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从而让全体理工类大学生感受到艺术教育的公平性。高校将公共艺术教育真正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之中,为公共艺术教育提供经费支持与设施保障。并确保专职公共艺术教育教师在职称评定、住房、福利、进修培训等方面,享有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同等待遇。

第四,优化理工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提高师资力量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它离不开学校与教师双方的共同努力。一方面,高校在人才引进上,要做好学科规划,将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专业方向拓宽到影视、书法、设计艺术、服装设计等领域,防止过分集中于传统的美术与音乐方向。而且要有一定的激励措施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要为专职公共艺术教师队伍提供政策保障,让他们享有与其他专业教师同等的福利待遇与进修、交流学习机会。并且为公共艺术教育提供一定的经费投入和设施支持。同时,要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教学评价,督促公共艺术教育的效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教师个人要保持和提升职业幸福感,努力提高专业水平,优化教学课程设计,不断反思与总结理工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自身特点与规律,钻研理工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科学方法。

第3篇

首先,我们的顶层设计、制度设计尚不够科学、完善。面对公共艺术教育,为数不少的教育单位的领导同志对于艺术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视“艺术教育”为“娱乐”,这种潜在的思想观念是应试教学思想的遗存,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文明和先进程度,要促进公共艺术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必须首先打通思维观念的通道。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强调,“我们叫做“音乐”的音调结构,与人类的情感形式——增强与减弱,流动与休止,冲突与解决,以及加速、抑制、极度兴奋、平缓和微妙的激发,梦的消失等等形式——在逻辑上有着惊人的一致,这种一致恐怕不是单纯的喜悦与悲哀,而是与二者或其中一者在深刻程度上,在生命感受到的一切事物的强度、简洁和永恒流动中的一致。……音乐是情感生活的音调摹写。”因此,作为教育工作的领导者必须建立起来艺术教育的专业化的知识素养。了解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对艺术教育给予充分的认识。在人事、职称评聘、工资制度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保证艺术教师的根本利益和工作积极性。鉴于大多数高校艺术教育设施缺乏、落后,应该大力加强对于艺术教育设施的投入,为学生乐于教育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1957年,前苏联在人类史上第一次将人造卫星送上茫茫太空,给了美国当局以当头棒喝,这引起了美国的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反思,他们普遍认为正是美国长期奉行的“实用主义”原则,导致了美国教育的功利性上升,精神生活的乏味,这主要体现在美国艺术教育的衰坏上。经过十年的探讨和规划,美国政府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创立了《零点项目》,由著名哲学家和美学家尼尔森•古德曼(NelsonGoodman)主持。为什么要以“零”命名?在美国的教育者看来,用“零”表示对艺术教育认识的空白。他们决定从头开始,因此这个“零”不是数学意义上的零,而是空白,或者叫做nothing。《零点项目》的主要目标是研究如何在学校中广泛开展艺术教育,建立起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并重的战略性思维方式和教育模式的革命。之后的20多年里,美国对该项目投入上亿美元,参与研究的哲学家、教育家、科学家数百人。在《零点项目》的推动下,美国不仅在中小学普及了艺术教育,而且自上世纪70年代,在多所大学对本科生进行艺术与思维方式相关的教育实验。

目前,在全美,70%的高等学校设立了艺术学或音乐系。他们的研究成果对美国的教育政策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美国国会1994年3月通过了克林顿政府提出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在美国首次将艺术与数学、历史、语言、自然科学并列为基础教育核心学科,成为了美国高等教育中的主干课程,这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这种时代大潮的裹挟下,《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得以推出,这是美国学校艺术教育有史以来第一套在联邦政府直接干预下,由全国性教育组织的艺术教育官方文件和具体的实施总则。这套文件的调研工作从1992年开始,于1994年定稿并出版。美国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美国的政策不仅提高了整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艺术的品位,对于国民思维方式的全面性和包容性都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其次,高校中普遍存在艺术教育课程定位不明晰的问题,相当部分高等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是由本校进行专业艺术教学的院系来承担,教学特点的不一致性,凸显了艺术教育所面临的尴尬处境。教师在这种体制下,也缺乏积极创新研究教法的动力,基本是以尽义务的心态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这就违背了公共艺术教育的根本初衷。从公共艺术教育办学比较成功的兄弟院校的经验来看,完成公共艺术教育与专业艺术教学的剥离是必要的,并成立独立完善的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客观地讲,能借助本校丰富的专业艺术教育资源来充实、公共艺术教学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举措,但是需要反思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引导教师注重教学方法的因人制宜,来满足非专业艺术学生的知识诉求。而在教师的管理方面,则宜予采取艺术教育中心聘任、管理,一方面有利于进行公共艺术教育教师队伍的扩大;另外一方面,经过竞聘上岗的专业教师也更愿意投身到公共艺术教学活动中,并且可以从艺术教育中心的课时中获得相应的物质回报,打通艺术教育教学的衔接环节。

再次,目前绝大数高校中艺术教育师资力量紧缺,尤其是熟悉公共艺术教育基本规律的人员更为匮乏,部分高校还存在着因人设岗、因人设课的奇怪现象。要打破这一局面,亟需厘清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和本质,从源头上下手,建立起稳定可靠的艺术教育师资队伍,鼓励有兴趣、有余力的专业艺术教师作为师资补充,积累师资储备,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公共艺术教育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认知与课程体系建设

要提升公共艺术教育的办学水平,课程设置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如何处理好学生的审美诉求与课程安排的问题,是公共艺术教育能否最终走入学生内心并且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本着以学生为主导的基本方略,公共艺术教育要以全面的艺术鉴赏课程为主,以理论讲述为辅,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自觉融入到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来,感受艺术所带来的审美和情感宣泄,并辅以必要的、生动的理论探讨,启发学生的心智,并促进对于艺术现象和风格生成更加全面的理解。因而课程设置与安排是进行公共艺术教学办学模式探索的重要方面。

第一,公共艺术教育要注重体验式教学方法,而不是专业化的理论教学,这是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必须清晰了解且加以把握的重要方面,因而如何使学生与艺术作品产生共鸣、互动,从而实现人文关怀是衡量艺术教育课程的重要指标。奥地利音乐家阿诺德•勋伯格(ArnoldSchoenberg)在《风格与思想》中曾经指出:“‘音乐欣赏’通常给音乐学生提供的不过是一部作品的气氛。音乐所发散的麻醉性对感官起作用,而不包括理智。”在课程设置方面,《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规定的八门艺术教育公共课程:《音乐鉴赏》、《美术鉴赏》、《舞蹈鉴赏》、《戏剧鉴赏》、《戏曲鉴赏》、《影视鉴赏》、《书法鉴赏》、《艺术导论》(有些院校称《艺术概论》),均是以艺术鉴赏和基本艺术知识普及为基本立足点,以作品和理论的融合为教学目标,以艺术审美精神为授课主旨,引领学生充分了解古今中外大量的艺术作品和风格。若采取“满堂灌”式的传统理论化的教学范式,势必使大量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感到无趣和厌倦,从而无法达到既定的教学效果。在具体的课程讲述中,教师不应囿于自己的专业兴趣而对课程有所倾斜。如在《音乐鉴赏》中,不仅仅要引领学生了解、欣赏中西方传统艺术作品,对于当代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当代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也应采取宽容、兼容并蓄的视野,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品位和层次。从公共艺术教学规律看,只有让学生以轻松自由的心态充分融入课堂,让他们切身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抛弃以往“艺术学不学都一样”、“艺术是让那些有艺术天赋的学生学习的”陈旧观念,使艺术真正走入大学生的内心,当是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目的的正确有效途径。

第二,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结构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相对独立完善的课程体系,从而使得教学难以实现由点及面,这需要我们首先解决课程之间的关联性问题。客观地讲,美国目前所执行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是十分强调艺术各门类间以及艺术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的,“各门艺术学科之间、以及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要求在各门类艺术之间以及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寻求合理的联系。”这种针对艺术教育的观念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得以印证和确立,公共艺术教育旨在通过教学活动,唤起学生的感知精神和创造能力,构建起对艺术活动的兴趣,丰富人类的感性能力,而并非掌握一两门具体的艺术技能。公共艺术教学应打破艺术各个门类之间所谓的壁垒,以综合化的课程体系进行教学。瑞士音乐理论家恩斯特•库尔特(ErnstKurth)在《浪漫主义和声及其心理基础》中认为,“综合艺术”的观念,早在瓦格纳以前就全神贯注于精神探索了。它不是基于感情表现的文学、音乐、绘画和雕塑在乐剧形式中的简单的汇聚,而是根植于对一切艺术本原的综合领会之中。在综合艺术里,它的展开不在于量的多少,也不在于形式上的联合,而是天然一致。归根结底,其艺术创作的内在的、深刻的根源,是一种表达意志的作用。这种表达意志,不是音乐、不是文学、不是绘画、也不是造型艺术,更不是某种概念,而是一种情绪似的感觉所拥有的深沉而广泛的统一;当它在进入每种艺术各自的表达语气时,才分散开来,从最深沉的源泉向着意识的光明发展。”当然,在具体的课程安排上,应以一门课程为主,作为引领,辅之以艺术表现手段,从而加深学生对作品的印象。例如在介绍唐代乐舞精神的课程中,除了介绍音乐、舞蹈艺术之外,唐代的“颠张醉素”的狂草艺术作品是否可以作为公孙大娘剑器舞极佳的注脚呢,此外吴道子婉转飞动如“莼菜条”般的线描作品亦是否可加以一并介绍,使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那个辉煌宏大,充满生命力的民族所迸发出来的时代声音。所以艺术教育的呈现应为多元化、多样化的,通过丰富的艺术语言表达和精神世界的构建,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感性的艺术世界。此外,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亦不能被忽视,艺术与科学及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已被广泛认同,李政道博士在“科学与艺术”的演讲中说:“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他们象一枚硬币的两面,是不可分割的。”爱因斯坦一生酷爱小提琴,英国前首相希恩曾经是一位音乐指挥家,而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同志文采盖世,尤擅书法,创制了“毛体”;李岚清同志常年治学于音乐理论领域,这种儒雅平和的艺术气质,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文化作用。由此不难看出,找准艺术教育的定位,充分发挥公共艺术教育塑造人性,完善人的本质属性,消解异化方面的作用,对于当下的高等教育科学化目标是何等的重要。

第三,对于艺术理论该不该教,如何教一直是广大公共艺术教育一线教师所面临的十分棘手的问题。毫无疑问,充分理解艺术理论的基本命题、范畴对于深入挖掘艺术作品的内涵与本质,揭示艺术作品所呈现出的真理,促进学生思考艺术产生根源和发展的内在依据,从而启发心智,引导学生进入更加完满的欣赏境界是大有裨益的。而现实的情况则是教师认为艺术理论对于非专业的学生毫无助益,没必要讲授艺术的基本理论问题;另外一方面学生也觉得艺术理论枯燥乏味,味同嚼蜡,在课堂上心猿意马。但据笔者看来,这一现象的产生根源自我们尚未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缺乏对于艺术理论课程的正确认知,而任课教师也没有正确理解和掌握艺术理论课程的授课技巧。面对广大的非艺术专业的莘莘学子,教师应该结合专业、时代、学生心理对于艺术理论作出新的理解,从新的切入点引入艺术理论的基本问题,是艺术理论课程摆摊“枯燥、无聊”的现实处境。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一种新的“多学科艺术教育”模式开始滥觞、萌蘖,在全美的中小学、大学中逐渐流行开来,这种全新的艺术教育理念,不仅仅带来了艺术教育的新的阶段,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更加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这种教学模式对于艺术理论体系教学实验的新方法、新视野,我们不仅要广开言路,还要打开视野,充分汲取积极合理的教育经验。《美国艺术教育新台阶》这本书指出,“这种模式通过综合利用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和美学等四个学科的互动互补关系,试图将艺术教育的多重效应与美国国民的人文素质”,“显然,这种互补性的合作方式旨在把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美学等四门人文学科与艺术教育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艺术教育这门交叉性的人文学科。”在这种模式的带动下,美国的艺术教育得以广泛展开,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种模式的成功主要在于将艺术理论细化并以整体关联的方式引入艺术教学过程中,如教师可在课堂播放或演奏一段乐曲,让学生体验品味作品中所蕴涵的意境,然后让学生分别将自己对这个作品进行解读,在陈述完毕后,教师应再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艺术史内涵;以美学的视角分析这件作品的内容美与形式美,并总结音乐美学的一般规律,提升学生的艺术美学修养;以艺术批评的视界重估艺术作品的当代意义,以丰富的批评素养挖掘艺术作品背后的人类学、社会学依据,对艺术作品做出更加深入的分析。正如《美国艺术教育新台阶》中所说的“多学科艺术教育是以多门人文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实际上是以四门相互关联的人文学科为基础,来阐释视觉艺术的教学活动与综合方法。在这四门人文学科中,艺术创作即艺术作品制作,属于创造的艺术(artofcreation);艺术史重在理解历史语境中的艺术作品,属于传承的艺术(artofheritage);艺术评论关涉艺术作品的表述,属于沟通的艺术(artofcommunication);美学致力于揭示艺术表述并从哲学角度分析审美概念性的评论,属于批评的艺术(artofcriticism)。”

三、结语

第4篇

由其名可知,公共美术教育即指面对人民大众的美术教育,是属于人民大众素质文化教育的一种教育范畴。公共美术教育是面对人民大众教育,它不是培养专业教育者,而是人民大众生活中的文化教育。它的目的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教育,促进我国社会文化发展和人民大众现实生活中的精神文化活动。

二、公共美术教育和社会的关系

公共美术教育是在社会中全民参与的社会性、人文性、生活化的艺术教育。这种艺术教育实现人民大众生活中的美的发展和对幸福生活的终极向往,即精神里的社会群体的人文关怀,是一种独立独行的人生模式和社会长远目标教育发展的动力,也是一种人类追求超越自我发展,一种把人类社会推向理想境界水平的教育:人性的解放,人格的完美,人文情怀关注,从而使人类社会和谐健康有序的发展和前进。

公共美术教育是用视觉图象来反映人民大众意识的能动作用,包括人类社会中群体和个体的精神性和物质化的成分,是人民大众社会化中的生产及自然存在中人文生产事物,它能促进人类社会视觉文化图象学的审美发展的文化现象。以艺术的视觉图像反作用社会公共领域的各种美学、价值观念、审美认知等,所要推行的是公共精神的基本维度,是为了理想社会和社会论理道德,推行人民大众认同在人格尊严及利益关系上的相互尊重与包容,使全体国民成员知道应尽自已的权利与义务,即社会理想的主体地位:代表选进文化前进的发展方向。

公共美术教育的目的是改造主类社会完善和真善美的追求的。美术教育充当其人文社会的特征,有益于人们由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的演变,不只具有情感的表达与表现,而且还有精神教育作用。公共美术教育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培养人民的对视觉形象的观察能力和视觉形象思维能力、其艺术的感悟能力提升人民大众对社会、国家、自我新的认知交流能力。公共美术教育一向重视教育对象的智力,思维能力的拓展,形象符号的应用,大众品味的协调统一能力。因此,公共美术教育在社会生活和现实应用中,增强人民大众热爱国家的思想感情,使人民情感得到丰富,提升了人民大众人格和净化人民的心灵。

三、公共美术教育在我国社会现实中的作用和意义

虽然公共美术教育在当下我国的社会生活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管是大众媒体还是建筑行业或者工业设计及生活用品中,但公共美术教育的社会主体地位还有待于我们的普及和推广。公共美术教育人们的客体世界给以精神性反馈和关照,从而实现美术精神活动与社会现场活动的连接,使美术活动融入人类社会活动的事件当中,并发挥极积的作用,改善人们的生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人是自己的主人也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所以人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在发生着自己的创造性活动。公共美术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它贯穿于人类历史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促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公共美术教育将人类世世代代所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加以整理、保存、传递和发展。正是公共美术教育将前人积累的经验和知识的精华传递给新的个体生命,从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因此,公共美术具有普世性的社会地位。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公共美术教育,受制于统绐阶级意志的贯彻、社会意识的整合、政治法度的创设和实施以及经济的增长与社会文明的进步。公共美术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极为紧密和深刻的本质联系,对国家或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公共美术教育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安继承和发展着人类的文明成果,传播、保存、融合、发展着民族的文化,是民族形成、生存及发展的生命机制。公共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对人们的行为、生活实践、风土人情、论理道德、文化传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的,成为整个社会性文化建设的基础作用。艺术教育是大众人民美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它对人们道德的约束力和社会生活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可以丰富人的想象力,发展人的感知力,加深人的理解力,增强人的创造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格品质。公共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公民的社会主体意识和参与意向,从而有利于培养协调统一的社会审美维度。公共美术教育是以沟通和交流的形式来满足人的现实社会欲望和情感需求的,也是促进主类自我完美和谐的有利手段。还可以通过对人的情感净化,开掘出人性中真诚、善良、美丽的东西,使我们以纯洁的心灵与人交往,并使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美感化。

第5篇

文化产业大力发展的今天需要大量高素质工艺美术从业人员。据2006年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调查显示,全省民族民间工艺产品97.91%以小型企业、手工作坊的单打独斗形式生产。行业分布不均,产业链连接薄弱,常因人亡技绝而出现人才断档。可见,云南及各边疆地区的民族工艺传承后继乏人。长期以来,一方面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另一方面固有教育模式过于强调学术性人才的培养,与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存在明显差距。在边疆高校的艺术教育中培养高素质工艺美术人才,可以合理地利用民族地区的传统资源,进一步发挥调整结构、优化教育布局的作用,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探索迈出坚实的一步。这对于高等院校分类改革、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等都有指导和示范作用。

二、高校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方向与定位目标

首先,由于文化传播的局限性,也因多元的民族文化及多变的地理地貌,边疆地区往往形成中原地区不可替代的文化特点。从民族工艺的保护与传承的角度出发,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应全面了解工艺美术专业理论的相关知识与各种装饰加工工艺技术。以云南省为例,民族金属工艺、木刻剪纸、民族染织绣工艺与民族陶艺等专项技能都是颇具特色并在技艺沿袭中不可或缺的民族工艺美术类别。其次,从发展本土经济与开发民族工艺的角度考虑,工艺美术是边疆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重要因素,因此,与时俱进的工艺美术人才不仅要具备实践制作能力,还应具有一定的设计研发能力。其中,高层次的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目标还应面向工艺美术专业研究与生产第一线,尤其是培养能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做贡献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工艺美术设计与制作人才。其应以民族工艺美术品的设计定制以及具有地域本土特点的旅游商品的开发和应用为重点,同时也可以从事工艺美术品相关门类的自主创业活动,如开设工艺美术品公司、个人工作室、高级定制设计公司、品牌设计公司等。云南地处边疆,是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地区交流的重要窗口。因此,立足于云南甚至东南亚文化特性,以云南本土化工艺美术元素及传统手工艺技艺为教学思路,并注重将传统云南民族工艺美术文化艺术与优秀的东南亚工艺美术专业知识进行关联性引导,使学生建立和运用民族化、区域化、现代化的开拓性思维,具备将传统民族元素与现代时尚设计相结合的能力,是实现云南桥头堡文化建设典型、服务于国家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现代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方式的思考

第6篇

价值观是人类在各种对象性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价值意义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区分是非、善恶、美丑、好坏、荣辱的根本标准,是人们对事物趋、避、亲、逆的主导因素,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实质和核心。就其构成来讲,主要由价值目标、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组成。价值观教育本质上是引导人们树立价值意识,增强把握社会生活中价值关系的自觉性,增强生活中的自为性意识、建设性意识和创造性意识。价值观教育带有明确的思想性,它从方向上引导人们处理好现实社会价值观运行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做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基本一致,个人与社会关系基本协调,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狭义的公民教育就是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育,更强调的是关于如何做一个合格公民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社会关系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可见,学生良好的价值行为直接导源于公民的素质,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则可以使学生的公民教育有所指向,使其公民行为有所皈依。因此,对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只有和公民教育融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需要以公民教育为基础

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特征比较鲜明。一般来说,有一定的专业特长,思维灵活,思想开放,想象力丰富,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富有创意性和自我表现性;他们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意识,崇尚自强进取、公平正义;政治选择上求真务实,不盲目崇拜个人权威、追随大众。但也必须看到,部分艺术类大学生也有缺失公民精神的一面:

第一,权利意识模糊,主张褊狭。认为搞艺术的应该自由散漫,限制多了会抑制个性思维发展,影响创作灵感,创作不出好的作品,从而把自由与纪律、个人与集体、个性发展与学校制度和社会规范对立起来,对自己权利过度重视,对群体权利相对漠视,对法律缺乏必要的信任。第二,责任意识淡薄,功利化倾向明显。艺术类大学生大多家境不错,父母宠爱,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把思想和情感交流往往都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上,相对缺乏与外界和同学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缺乏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意识;因为学费高,演出、设计、写生等接触社会的机会又较多,很多人有过赚钱的经历,所以,造成其热衷经济活动,注重个人眼前蝇头小利,做事具有一定的功利化倾向。第三,公德意识缺乏,理论与实践脱节,他们对公共道德、社会的规范制度等有一定掌握,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存在“知识”与行为的分离和脱节现象,对善良高尚行为不去效仿,对身边的负面现象缺乏鞭挞,不遵守公德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

基于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性,在实施价值观教育时应当将公民素质教育结合起来,首先提升其公民道德素质,才能形成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共同价值观。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公民道德都不具备的话,他是不可能有正确的价值观的。优良的公民教育可以使法治理念、社会规则制度等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人们生活中的信念和准则,养成以身作则、敬业爱岗、关爱他人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公民责任感。只有以公民教育为基础和中介,才能进一步实施价值观教育;只有先当好合格公民,才谈得上树立崇高的价值理想和目标、拥有高尚的价值取向。

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使社会主流价值观渗透于个人的自我意识中,不断审查自己的动机、欲望、需要,形成个人为人处世的价值标准和目标,使之符合社会的价值要求和价值目标。但是,一般情况下,价值观教育大量的是说理、灌输教育,方法上存在教条主义、简单生硬的现象,往往会存在两个瓶颈:一是价值观教育内容通常是灌输理想、信念、价值目标、原则和不容置疑的观点,突出政治信仰层面上的内容,强调远大理想和超然目标,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结果是教育出来的学生人前一个样、人后一个样,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那么,价值观认知如何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二是价值观教育的方法通常是单调、枯燥、填鸭式的政治说教,学生不能面对事实作出判断,只面对一个先验的结论,不论相信还是不相信,都必须作为标准答案记住它,结果是你敦你的,我做我的。那么,服从社会价值观要求的“他律”行为如何转化为个体“自律”行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约翰,帕特里克教授通过研究归纳出世界公民教育的趋势之一便是内容趋同,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公民教育集中于三个方面: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品德。要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使矛盾化解,就应当使价值观教育通过公民教育提供的公民知识的传授、公民道德的养成和公民技能训练的中介来实现。

二、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理论与实践

艺术类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艺术工作者,艺术工作要求从业者必须自身就站在一定的精神高度上,才能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但他们具有的一定精神高度的价值追求更直接导源于公民素质,导源于主体自身内心的接受和自愿的实践。而这种接受和自愿的实践又导源于公民素质的培养。

1 公民知识的传播帮助实现价值认知

价值观教育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懂得其所从事的艺术创作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以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取向和标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等。而公民知识的传播包含基本的诉求,即希望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公民具有合乎本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所要求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使其成为忠诚于国家、服务于国家、适应本国主流文化的“合格公民”、“好公民”。例如,公民意识关涉的是纯粹的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所以,其本质含义可概括为两个层次:一是每个公民首先是归属于自己的国家,这就意味着每个人必须讲国格、讲民族尊严,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超越个人与家族、个人与阶级、个人与党派等的关系,在国家法律的保障下,个人无论是何家族、阶级、党派,都是人人平等的,这就会产生平等意识。因此,大学生公民知识的传播既能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平等意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意识,也能培养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对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可见,公民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取得公民行为能力,达到公民要求,却又把爱国主义等价值观溶解内化在个体感性认识和要求中,化为行为趋向,引发价值行为。克服了以往价值观教育中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等不足,从而使价值观的内容通过公民知识的传播教育渗透和内化在学生心里,实现价值认知。

2 公民道德的养成推动价值行为由“他律”转化为个体“自律”

事实证明,具有公德意识的公民能够在一定限度内节制甚至牺牲个人利益,追求社会整体的普遍利益和长远利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公民道德的养成可以为其价值观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艺术类大学生,如果淡薄了对祖国、对民族的感情,把躲避崇高奉为时尚,利己主义观念、急功近利意识膨胀,以个人的利益需求作为标准进行价值评判和取舍,对知识带来经济效益的关注大大超越对知识本身价值的追求,忽视知识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塑造和对心灵的熏陶,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艺术类大学生只有首先自觉遵守最低限度的行为规范,拥有最起码的社会公德,“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才能追求崇高和圣洁的价值理想,从基本的义务走向崇高,其自身的价值行为才能由“他律”转化为“自律”,才能自觉地将其崇高的价值理想体现到作品上来,才能使其创作的作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3 公民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促进价值认知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

价值观教育除了培养价值理性,就是价值引导,即通过向学生灌输和传授特定的价值观(一般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使学生对这种价值观产生认同,并内化为自己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未来能够自觉地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这种价值引导通常是重视对学生的外部强制。具有较强自我中心意识的艺术类大学生对此反感。只有通过实践性、现实性极强的公民技能培养和训练实践使学生具有自由思考和探索的习惯使其在生活中和实践中通过切身体验来感知相关的价值观,例如,可以让艺术类大学生利用假期或外出写生、演出等机会开展服务学习旅行活动:学生深入社区服务,以可持续发展、农村教育、环境保护、如何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等主题对所服务的社区和周边单位的活动进行调查了解。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各种社会问题产生直观深刻的体验和强烈的情感震撼,使其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既提升学生的道德能力又培养其对生活和社会的主动价值思考和判断能力,克服以往价值观教育单调、枯燥、填鸭式政治说教的方法的不足,通过对艺术类大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使学生价值观内化在心理,养成内在意志,使价值认知转化为价值行为。

总之,在理论层面上,艺术类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为建设和谐社会既提供了价值方向、标准,又提供了现实行为规范。

三、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融合存在的误区

当然,在将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时候,需注意的问题是:不能因为过去价值观教育在内容、方法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就将公民教育与价值观教育混为一谈或以公民教育取代价值观教育。公民道德,属于基本的社会公德而不是个体价值信奉,他作为公民,又必须受到基本的价值规范的制约,使公民按照价值目标进行价值行为选择。事实上,公民在面临相反或相冲突的观念和行为时,如何调节、调整自己的公民活动能力,权衡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价值观教育中获得,一定社会价值体系中价值观与公民教育衔接得怎样,体现了什么样的原则,对公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1 价值观教育能够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层次

公民教育的首要环节是教育标准的确立,价值观告诉人们行为活动的最终目的,解决的是为什么而活的问题,直接规定和指导着人们的活动,为人们提供基奉的是非、善恶、美丑、对错的标准,为公民素质教育规定了价值目标。个体在发生公民活动时,往往从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去选取一个或几个标准,用来指导自己在行为的合理性上作出正确判断;积极的价值观会使人的言行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特征。艺术类大学生的公民教育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使人受到感召、启示和引领,使大学生在精神上获得升华,才能创造出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高尚的精神作品来。那种迷失政治方向、没有社会责任感、人格低下的艺术作品,是不会受到人民的信任和欢迎的。

2 价值观教育影响着艺术类大学生个体公民教育的性质

价值标准区分了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最好的,价值标准影响着公民素质的形成。价值观教育是否合理得当,势必影响个体公民素质教育是否得到正确的方向指引,否则,如果价值观教育搞不好,就会导致人们形成对公民行为的不合理的判断。艺术类大学生因其从事的工作具有特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体现着特定时代的文化主流和核心价值体系,并为特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社会主义的艺术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对他们的公民素质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引导,才能把他们的公民教育引向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使其形成对公民行为的合理判断,进而使其作品鼓舞和引导大众,使人们的行为朝向有意义的事物,推动人们去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3 价值观教育规定了艺术类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基本方向

第7篇

1 地方经济建设的实际需求是美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一般而言,地方院校生源的专业基础相对于美院、省级的艺术院系而言是薄弱的。美术专业院校是以培养优秀的美术创作、美术研究人才为宗旨,但地方院校则是以为当地输送美术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美术专业的教学改革,紧紧围绕我省“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发展“旅游大省”和经济建设十大支柱产业中“开发旅游文化产品”的建设目标,结合地方院校具备的专业特色和人才优势,将“大力开发具有地域优势的旅游产品”作为美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提出了“艺术设计专业旅游商品设计方向教学改革”和“贵州民族民间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教学改革方案。具体而言,学校教学针对当地旅游产品文化品位不高、经济效益不好,以及全国旅游产品一条街等诸多现实问题,结合学校教育以及跨文化研究等诸多领域的创新成果,进行当地原生态旅游产品的区域意识和经济价值的开发与教学研究。

要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对美术人才的实际需要,首先,必须根据所处区域经济建设及地域资源特点、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调整美术学、艺术设计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围绕相关企业及地方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行改革。因为用人单位是高校人才的“消费者”,毕业生质量的优劣,用人单位最有发言权。学校经常召开用人单位与各教学系交流会,征求用人单位(如广告公司、设计公司、普通高中以及义务教育的中小学等)对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根据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和对人才的特殊需求,大幅调整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注重提高美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及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例如,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着古朴的原生态民族文化遗产以及丰厚的民族美术的文化资源。各地相继开设有“民间艺术文化产业”、“民族旅游文化产品”等相关公司。但由于缺乏美术专业的设计人才,公司只能照搬民族民间美术的原有纹样,产品设计缺乏新意,难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审美变化,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另外,多数设计人员对原生态的民族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缺乏基本的了解,只能依样画葫芦,产品的文化品位只能停留在低端的民间工艺品的水平。其经济价值和文化品位难以达到新的高度。介于此,美术专业将“民族民间美术”作为最具地域特设的美术课程,在保证其教学时数[( dylw.NEt) 专业提供专业论文写作和发表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为每周2学时的基础上,增设“外国民间美术”、“地域美术与文化”、“民间工艺美术制作(蜡染工艺制作、刺绣工艺制作、银饰工艺制作、泥塑工艺制作)”等选修课程。着眼于多元文化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关注本学科专业的发展与社会不断变化的实际需求,提供给学生个体多样化的选择。

其次,改革地方院校美术教育教学方法,整合美术教学中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加专业实习的学时数,并灵活调整实习时间。美术专业本科教学实践总学时数在120左右,实习时间8周,安排在大四下学期。但是,毕业生求职也集中在这一时段,学生实习和找工作难以兼顾,实习效果较差。考虑学生的实习跟专业学习和职业规划设计相结合,灵活安排在第6学期(大三下学期)、第7学期(大四的上学期)教学时段,让学生通过实习了解专业流程和兴趣所在,从而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增强专业学习的针对性。

在课程设置上,引入市场意识、商业意识。要改变“学院化”教学模式,使设计教育和社会项目、企业产品开发结合。美术专业成立不同的设计小组,主动去当地的企业或设计公司联系一些有具体要求的命题设计来做,寻求美术专业设计与生产商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公司搞设计、做项目,企业给学生真正的设计实践,让设计的产品成为市场上的商品。让设计活动在实践中创造价值,才可以真正锻炼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从根本上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这样不仅使学生具备适应市场的创意、决策能力和市场需求的设计能力,提高了学生适应与客户实际沟通的能力。全面塑造作为设计师的素质。而且,企业或广告公司也愿意出钱来购买学校设计的优秀作品,达到互惠双赢的效果。通过这种合作可以为地方、企业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的创新创业人才。

抓住地方经济规划与学校教学改革的契合点,学校教育服务于地方建设,既解决了地方企业设计人才资源匮乏的困难,也适当补充了地方高校科研经费的不足。地方高校美术教育与市场经济的接轨是新时期美术教育的必然变革,也是艺术多元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些社会发展的客观因素,是美术教育发展的动力,也是高校美术教育的巨大市场。

2 创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美术教学模式

高校美术专业人才培养“商业”与“艺术”结合的教育,充分发挥学校人才优势和企业的资金、资源设备优势,使校企双方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使美术教育的改革从概念阶段进入实践阶段。积极创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美术教学模式,解决我省长期以来旅游产品设计人才匮乏,以及学校美术教学没有教学实践平台的现状。目前,我校美术教学改革中已建立校企合作项目2项,教学实践基地3个、与地方中小学美术教学推广实践合作学校3个。即美术专业与沿河 土家酒厂、松桃苗族工艺研究所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如今,美术专业已成功为沿河土家苦荞酒厂设计了“蛮王”系列包装产品,使企业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与地方院校合作的意识。

美术专业教学面向社会、面向民族地区的文化市场,从设计小型商标、广告到大型的环艺、企业形象设计等现已初见成效。目前,正积极与当地“大明边城”旅游企业联合,为其提供旅游市场的定位论证和旅游文化品牌的策划。

学校把企业面临的问题作为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地方企业在产品的开发和产品的包装设计、设计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专业技术指导。企业每年提供一定经费供美术专业的教学研究,学校利用企业投入的研发资金拓展和强化美术专业学科发展的方向,同时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动力。并作为美术教学的实践教学基地,为教学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学生社会实践以及毕业生就业等提供平台。学生在现实环境中进行实际制作[( dylw.NEt) 专业提供专业论文写作和发表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和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得到提高。

只有重新认识高校美术教学的理念。突出素质教育的价值与作用,在教学安排方面加强对美术教学方法与技巧的研究,形成系统的美术教学体系,才能契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取得良好的发展。同时,专业教师不定期地到民族工艺研究所,为民族旅游文化产品的图案设计、后期包装设计等提供技术指导,部分教师还提供创作的具有浓郁地域风情的作品作为民间工艺产品的制作蓝本,全面提升苗绣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区域品牌的经济价值。只有通过长期、全面、深入的合作,学校才有可能在地方和企业联合建立具有活力的教学基地。

地方院校美术专业的介入必将促进民族地区艺术市场向着正规化、体制化的方向迈进,以全新的姿态探索出“产”、“学”、“研”相互促进,教育与社会相结合,学校与地方企业共同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另外,结合地方经济,把好的规划方案与设想推荐给政府,力争得到政府的认可与支持,学校与政府之间协调互助,产业与教育结合,产业与科技结合,这一切必将促进民族美术教育的全面发展以及与美术相关的地域产业文化品位的提升。近十年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一方面充分证明了美术教育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也丰富和繁荣了地方艺术市场。在具体实践或者项目中,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为目标,拓展美术专业学生的视野,这不只局限于美术专业的深度,还力求具有整体文化的广度。训练把握艺术品质与市场效用的平衡力。

3 重视地方美术教学人才的梯队建设

地方院校的美术教学不仅肩负着为地方培养美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同时也承担着为当地基础教育培养教师队伍的责任。因此,美术专业的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首先,通过走出去,准确把握当代美术教育学科前沿信息和教学理论,提高教师研究水平。采取请进来的开放式教学,邀请国内专家学者讲学,使学生能够分享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

其次,将民间艺术的传承者请进课堂,向学生传授民间艺术的制作技术,将民间艺术作坊、民间博物馆等公共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美术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拓展美术教育的教学空间。我校现有民族民间美术教学基地2个,每学期邀请本地传统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人来我校进行民间艺术的技法演示。例如,学校先后邀请傩面具雕刻艺人、民间泥雕艺人为学生传授苗族傩面具的手工制作工艺和民间泥塑的塑造流程。使学生认识到本土美术的文化价值,培养其对本土艺术热爱和文化认同;自觉地参与到地域美术的传承与保护中去。

再次,依托美术系培养的中小学美术教师队伍,建立起从小学、中学、大学美术教学改革的教育体系,为民间艺术建立起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例如,与地方中小学建立了美术教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合作关系。将民族民间美术的教育资源和提升旅游文化产业纳入中小学美术教学之中,地方院校美术专业教师在美术教育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中小学一线的美术教师具体的教学实践进行推广。反过来,中小学教师将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反馈给研究者,以修订和完善理论研究的成果。因此,高校美术专业不仅注重教学团队自身梯队的建设,还应致力于地方中小学美术教师队伍的系统化建设。

面对当代广阔的艺术市场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无论是综合性高校还是地方院校,因其所处的地域环境、资源优势的不同而各具特色,这些不同的优势与特色,能满足各种类型美术人才的不同要求,甚至特殊要求,所以应提倡多元化办学模式。

当然,地方院校的美术专业也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美感和情操教育力求,在教学中渗入美学理论,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研究和健全美术专业的教学体系,真正发挥美术专业的创造力,使之转[( dylw.NEt) 专业提供专业论文写作和发表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化为有效的生产力,最终落实为提高学生敏锐的审美知觉和美的创造力,构建跨学科的新型课程体系。从当代教育的宏观视角,深度挖掘的当地民族民间艺术的文化底蕴、拓展民族民间工艺的发展空间、将民间工艺转化为具有地域文化的旅游产品,强化本土地域文化的符号特征,开发具有贵州区域特色的美术文化的旅游产品;打造少数民族原生态视觉艺术图形文化的地域品牌。全面提升旅游商品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为推动区域性经济建设和发展“旅游大省”的建设,培养合格的应用型美术人才。

4 结语

高校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首先厘清科目的针对性,不能不负责地任盲目扩大专业的涵盖范围。其次,课程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才培养质量不是单门课程的结果,也不是课程的简单相加,而是课程选择内容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整体效应。美术专业课程的改革既要体现教育主体的目的、要求,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设定一个可行、有效的标准。在当今市场化、商业化越来越浓的社会中,不可能只在象牙塔里,逃避“时效性”。因此,地方美术专业教学改革必须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当地社会对人 才的需求来实现;针对学生需要去解决问题,为学生的未来打造一个可发展的基础。在教学安排中能充分关注学生特点,使其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发挥师、生、社会三者的互动关系来改变现状。探索具体的、可实际运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威廉F.派纳(美),威廉M.雷诺兹,帕特里克·斯莱特里,彼得M.陶伯曼.理解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 藤守尧.西方艺术教育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3] 张小鹭.现代美术教育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张道一,廉小春.美在民间[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7.

[5] 林钰源.课堂教学延伸模式探索[J].高校艺术教育,

2003(1).

[6] 潘鲁生.关于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J].装饰,2003(4).

第8篇

 

1913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正式单独设置了美国高校的第一个广告专业;1921年,又首开硕士广告课程之先河。至2008年时,在美国的3000多所大学里,设有广告专业的大学已有137所,其中具有广告学(或广告方向)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有58所。

 

1983年6月厦门大学设立中国第一个广告学专业,并于次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中国高校现代意义上的广告教育真正起航。根据“2013-2017年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了解,至2013年,我国设置广告本科专业的高校已有365所,是目前国内1080所大学开设的新闻与传播类七个本科专业中布点最多的专业。但由于当前中国广告产业发展对高层次专业型人才的大量需求以及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广告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设置都需要做出改革。

 

二、中美广告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结构比较

 

1、中国高校课程结构分析

 

根据2013年在厦门大学举办的国际广告教育论坛所提供的《中外部分院校广告教育教学计划》,笔者选取了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为分析对象,发现其课程结构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和补修课程。这4所高校广告专业研究生学位总学分要求基本接近,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所占学分比例也大体相当。

 

笔者综合了所选4所高校广告专业硕士教学计划的内容(详见表2),分析发现4所高校的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设置有较高的一致性:首先,都设有包含的公共课程;其次,专业基础课基本都是围绕传播、媒介等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课程,表现为传播理论与研究方法课程居多;再者,专业必修课主要以广告综合理论研究为核心,涉及广告运作管理、广告伦理法规等方面;最后,专业选修课涉及领域广泛,既有研究方法类的课程,也有广告专业实务课程,还包括营销、公关、媒体等方面的研究课程,有利于拓宽研究生的研究视野。

 

2、美国高校课程结构分析

 

根据2013年在厦门大学举办的国际广告教育论坛所提供的《中外部分院校广告教育教学计划》,本文选择了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佛罗里达大学、西北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4所美国高校为研究对象。他们都将广告专业设在其新闻或传播学院之下,其课程一般分为广告专业的必修课程、相关学科的选修课程以及毕业环节(包括论文和研讨会)所有课程基本要求学生在两个学年内修完,课程安排可由学生自主选择。

 

通过对所选4所美国高校广告专业硕士教学计划内容(详见表4)的整理分析,笔者发现,与中国高校不同,美国高校广告专业在课程内容设置有各自的特点,这种差异在选修课内容设置与选择要求上表现得更为明显。比如西北大学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的选修课/强化课程远多于其他高校广告专业,分为“品牌与广告策略”“企业传播与公共关系”“媒介管理”“营销分析”“直销与互动市场销售”种类型。

 

三、中美广告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比较

 

1、学科归属

 

到2004年,根据《我该去哪里学广告和公关》所列美国129所设有广告专业大学的统计,有占总数近80%的广告专业设在新闻、传播或新闻/大众传播院系。②而梳理中国高校广告专业所属学院,根据其不同的办学特色,将广告专业基本设立于新闻传播学院、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三类院系之中。就本文所选择的中美两国高校来看,其广告专业也基本都设于传播学院之下,尤其是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内容以新闻传播学为理论基础,为研究生广告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固的学科基础。

 

2、课程分类

 

中国的大学课程一般分为公共必修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其中公共必修课程为政治与英语,美国因社会体制与国情的不同,并没有开设此类课程。美国的研究生课程一般就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有的学校会根据教学计划安排辅修课程、强化课程(concentration)等。本文所选的中美8所高校都会根据该校广告专业自身特色来开设不同的专业必修课,例如西北大学IMC项目就以整合营销传播相关课程为主。除此之外,中美两国也都同样开设了广告学理论与传播学研究方法两门核心课程。

 

3、课程安排

 

美国高校研究生的研究课程可提供多种方法供学生选择,美国学生可完全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和相应的教师,只需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选学足够数量的选修课,完成必要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毕业总学分即可毕业。因此,完全学分制也是选课制、导师制和弹性学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

 

比如佛罗里达大学并未直接规定具体的课程安排时间,但提供了一份“推荐课程列表”让学生在课程安排选择时有所参考。而中国虽然也实行选课制,但在课程安排上却几乎是统一划定。

 

四、对中国广告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自1983年厦门大学成立广告专业以来,短短的30年间中国已然成为世界广告教育大国。在如此高速的规模发展形势下,如何提高我国广告教育质量则成为了国内广告教育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1、改革广告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

 

随着市场条件的成熟,广告业对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的需求日趋扩大。中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虽然已经开始重视专业型硕士的培养,但整体上仍侧重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专业型硕士的教学模式、课程结构、考核评价体系等都深受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的影响,并未形成针对性强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国内高校广告专业应拓宽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渠道,与资历雄厚的广告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为广告专业硕士研究生寻求更为广阔的实践性学习平台。

 

2、优化广告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