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31 03:42: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考物理复习计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摘 要:物理中考复习是检验学生三年学习情况的一次机会。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必须根据物理学科新的要求和特点,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顺利通过中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中考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223-01
初中物理对于学生掌握基础物理知识,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物理在整个初中学科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考对于学生来说是对前一阶段知识的检验,更是让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的条件之一。因此,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中考的这一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帮助学生提升物理素养,并且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有很多有效的物理教学方法,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往中考物理有其固定的命题方式,所以很多教师从这个角度出发,制定出“三轮”物理复习方法?――基础、专题、拔高。具体来说就是第一轮复习教师以教材为基础,把最基本的概念、原理再带领着学生梳理一遍,通过这样的复习帮助学生把基础打牢固,这也是所有复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第二轮复习往往是专题复习,因为初中物理涉及力学、光学、热学、电学四大板块,教师通过专题复习,进行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对比串联,让学生对知识能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并且能够做到迁移运用。这一阶段的复习将会更加具体化,能够让学生通过复习找出更好的更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科学的对待物理学习。
第三阶段是拔高阶段,也是查缺补漏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复习特点是更加自主化。通过综合性的模拟练习,让学生能够发现自身还存在的问题,从而去和同学或者老师交流,进而更好地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一些拔高性的强化训练,让学生做充分的准备,从而对于中考更加游刃有余。
以上的复习模式是最为常规的物理复习模式,而且很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物理学科又出现了很多新的特点,中考物理考试也进行了很多改革,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面对中考,就必须适应这种新的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新的复习策略,让学生能够赢得中考。在“三轮”复习模式的基础上,具体来说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初中物理的复习。
第一,充分发挥物理教师的作用,帮助学生制定复习计划。 教师无论在教学还是复习当中,都起着引导的作用,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于中考命题方式也有十分详尽的了解,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整个初中物理学科体系都有着独特的见解。因此,在中考物理复习中,教师必须高屋建瓴的帮助学生指出复习中的关键问题和重要问题,让学生能够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好的复习效果。
教师在复习中扮演着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帮助学生制定一个完备的复习计划,让学生能够深入浅出的完成复习;另一方面,复习计划往往具有连贯性,有的学生的执行能力可能有所欠缺,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监督学生去完成复习,做好后续的跟进工作,这样学生才能够善始善终,学生也才能把握住复习的重点。同时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有着老师的陪伴,学生能够及时的跟老师交流和探讨复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更好的帮助学生完成复习。
第二,组建复习小组,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去完成复习。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物理题目的考查也更加多样化,总体特点就是开放性和实践性更强,通过以往的复习模式,往往达不到这方面的锻炼,而通过组建复习小组,通过合作式复习就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
具体来说,在组建合作小组的时候,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交叉式分组,目的就是做到互帮互助,让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另外教师还应该给予各个小组布置复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复习,并且要有相应的检查机制。学生带着问题去复习,能够更加积极地去寻找相应的材料,更加积极地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学生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这样通过小组的交流能够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看到各自方法的长处与短处,并且让学生开阔自身的视野,从别的同学身上找到新的兴趣点,找到新的问题。
这种综合性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开发自身的思维,拓展物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更好的去适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考物理考试。最后还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把自己的复习成果通过各种形式展示出来,并且做好点评,多鼓励和赞扬,还要指出学生复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把复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让他们自己完成这样一件重要的事情。
第三,加大物理实验的复习力度,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物理实验在中考占据十分大的比重,因此物理实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它是物理知识的直观体现,另一方面通过科学有步骤的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和严谨的学习态度。通过让学生做好每一个物理实验,就要让学生对以往的物理知识产生新的认识,从而发现新的问题,提升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和复习物理的新动力。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好指导,让学生有充分的知识准备,实验步骤要严格按照要求来,这样才能够达到实验的效果。实验可以说是物理知识的综合再现,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把所有学过的物理知识迁移与此,从而做到另一次的消化和理解,提升学生物理复习的效率和质量。
中考复习提质增效高质量随着高考的不断改革,中考的考试方式和考试重点也随之变化。如何在有限时间里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的学习质量,成为学校和老师关注的重点。采用科学合理的复习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复习质量,还能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回归课本,因地制宜地开展复习工作,才能实现学校的预定复习目标。
一、拓宽广度,增强深度
在中考备考的时间段,要做好纵向的时间节点的安排,也要做好校内横向的不同学科之间的备考计划协调。以历史这门学科为例,研究这门学科内部知识的联系。我们要从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来整合知识。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纵向是指不同的历史时期,横向是指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社会在政治、经济、生活、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在复习时,我们要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阻隔,首先纵向分析,按照章节分析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然后根据各个阶段的重要事件,分成历史单元,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对知识点进行整合,建立联系,理解记忆,将单一的知识点整合成一个比较系统的体系。并且,要研究历史事件发展的前因后果,加强复习深度,这样有助于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提高复习效率。并且,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目标和复习计划
复习目标和计划在提高复习效率中十分重要。只有制定实际可行的复习目标,才能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也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才能让学生把握学习的方向。复习目标可以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可以通过课堂测验和定期考试来检测是否达成,长期目标可以通过综合一段时间的教学成果来进行检验。检验成果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做到心中有数,对薄弱的知识环节进行查漏补缺。在制定复习计划方面,老师应该根据课本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制定。要提高优等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帮落后生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计划,保证其最大程度的提高学习成绩。
三、复习内容要保证代表性,整合知识要点
在具体的复习过程中,要对复习的内容进行整合,给学生梳理出一个整体的框架,让学生对历史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根据考试大纲,总结出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往年考试学生易错的知识点。学生掌握好的知识点,就可以一带而过,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保证学生复习的全面性。可以将系统学理论运用到知识点的整合中。老师可以将自己负责的科目看做一个大的系统,根据课本的知识要点,将每个知识专题看做其中一个子系统,将知识点整合成子系统,形成知识脉络。我们可以以历史这门学科为例,分析此复习过程的方法。
历史知识多而杂乱,靠单纯的死记硬背并不能达到效果,因此要总结历史知识的共同点,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在复习题的选择上,要做到难易适度,过难会让学生产生心理恐惧,过易会遗漏知识点,因此在例题的选择上把握好度,选择具有代表性和综合性的例题。
运用系统学理论,我们可以将历史这个学科看成一个整体的大系统,将每个历史时期看成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因此,可以根据这个原理对历史的知识点进行整合,使学生更系统更完整地掌握知识。以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为例,将其看做一个大系统,此系统按照历史的发展过程分为五个子系统,分别是:形成期、发展期、繁荣期、继续发展期和衰落期。再把这5个子系统中,按照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这五个方面,将重要历史事件罗列出来,这样就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将中国封建社会大系统让学生进行学习。不仅可以了解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和重要史事,还能把握各个事件之间的纵横关系,从而形成一个结构网络。
四、组织专题复习
在复习过程中,专题复习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知识点的学习,更好地掌握复习要点。针对复习专题,集中提高学生在该方面的学习能力,可以有效地掌握该方面的知识。
整合知识可以让学习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在学生掌握好历史基础知识以后,可以组织学生对历史专题进行复习,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复习水平。这轮复习中,老师要侧重于单元复习,给学生梳理每个单元中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以点带面,为学生掌握全面的知识打好基础。将表面上看起来零散复杂的知识点联系成一个整体,理清线索。这个环节,对老师来说是一个考验。它要求老师超越书本,打破教材体系,将古今中外的历史事实进行比较和梳理,并且形成一个整体。专题的设计也要求老师要深入教材,用心思考,构建完整合理的知识网络,方便学生学习,提高复习效率。通过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从复杂的历史事件中解放出来,使学生轻松复习和记忆。
五、综合训练,查漏补缺
本轮复习时,不仅要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还要将专题知识体系进行巩固,综合知识要点,理清知识脉络,建立知识体系。这轮复习要紧扣教材,查漏补缺,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
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压力大,任务重,老师应该多关注学生的复习效果和复习心理,及时采取措施,对症下药。老师可以采取抽查提问、随堂测验、课后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复习效果,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真实情况,采取补救措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只有针对学生的实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够有效提高复习质量。
六、设置科学合理的模拟考试
老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还要让学生熟悉中考题型,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解题能力,掌握科学的解题方法。此轮复习,老师可以多举行模拟考试,模拟试卷的题型、分值、题量、难易程度都要与中考试题相似,让学生能真正感受中考。在考试过后,也要给学生重点讲解试卷,针对每个题目发散知识点,串讲知识点,从试卷中再重新掌握一些遗漏的知识点。
七、结语
在复习中,老师一定要针对课本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改进教学方法。把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精选习题,抓好反馈,采用科学有效的备考策略,全面提高学生的复习质量。只有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才能提高复习效果和能力素质。学生也要认真思考,善于总结,不断积累学习经验。老师做引导,学生做配合,力争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提高学习水平和能力,在中考中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高翔.将黄金时间激活起来――中考复习阶段提升英语早读有效性的案例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03):48-51.
1结合《考试说明》,以课本为本,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1.1研究考试说明
纵观近年各地的中考物理试卷,既注重对三基的考查,又重视对能力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重基础,重应用,重能力的培养.《考试说明》包括了考试的知识点、能力要求和考查点,有明确的命题指导思想,每道试题都有明确的考查目标,从《考试说明》中可以发现命题的方向和中考的变化规律.因此,要求教师通过备课活动,研究《考试说明》,把握复习脉络,理清知识线索,确保复习计划中没有知识盲点.如将力学内容构成一个系统的知识链,密度、压强、浮力、机械功、能量、功率的结合,根据课本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画出知识网络图.
1.2夯实基础,努力实现教材的基本要求
在求活、求新、求变的思想指导下,中考试题不可能考查单纯背诵、记忆的内容,也不会考查课本的原题.但对近年中考物理试卷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每年的中考试卷都较好地遵循考试的命题思想,体现了注重基础,突出能力,联系生活,稳中求变的特点,坚持了试题来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原则.
例1(2008年广东)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卢瑟发现电子
B.汤姆生提出原子核式模型
C.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例2(2006年福州)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A.一本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1.6 dm
B.家庭电路电压是380 V
C.一个成人的质量是约为500 g
D.教室里让人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5 ℃
例3(2012年广东)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发现石墨烯的两位俄裔科学家.石墨烯由一层碳原子组成,它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的熔点超过20.00℃,它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等属性.可以预见,石墨烯未来的应用将相当广阔.根据石墨烯 的属性,你认为石墨烯不能用来制成
A.隧道掘进机的钻头B.炒菜锅
C.高压输电线D.家用保险丝
历年的中考试卷中基础题、中等题、难题之间的比例大致都是4∶5∶1,基础题和中等题的比例达90%,难题仅占10%.因此,复习开始阶段,要避免只做难题、中等题的偏向,在重视课本,重视基础的同时,还要善于“优化基础”,把基础知识熟练化、系统化,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又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试卷中能力的考查总是以知识为载体,通过灵活的解决方法来实现,而这两者都需要平时提高教学质量作保证.教师在复习教学中要注意物理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构建完整的物理知识网络,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
2复习要围绕“问题解决”,以人为本,发展学生能力
2.1重视能力培养
近年来的物理中考试卷中,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强化了多方面综合能力的考查.
例4(2006年宜昌市中考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冰箱已进入千家万户.已知某家用电冰箱的额定功率为120 W.(1)电冰箱工作时间是不连续的,若该电冰箱正常工作一天的总时间为6 h,消耗的电能是多少kw・h?(2)电冰箱在使用时,实际功率不一定等于额定功率,怎样利用电能表和手表测出电冰箱工作时的实际功率呢?简述测量办法.(3)根据调查,电冰箱中霜过多会增加耗电量,请问电冰箱里的霜是怎样形成的?要使电冰箱内少结霜,在使用电冰箱时应注意什么?(提出一条措施即可)
在中考备考中,教师应将统领知识的思想和方法概括出来,引导学生从物理到生活,再从生活到物理,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能力培养问题.
2.2因材施教
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思维发展水平是多层次的,要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更大的发展,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学习中反映的普遍问题,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实施分层教学的复习方法,注重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3优化专题
在复习的最后阶段,即强化、巩固阶段,可以开设一些综合性讲座,如:物理与环境、物理与节能教育、物理与其它各学科的渗透、物理与STS等,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有机结合、重组,加强知识的穿插,提高知识的复现率,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鼓励学生开放思维,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进行题组的训练,使学生举一反三,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学会灵活变通.
3复习课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3.1编拟学习提纲
(1)知识点问题化.一般包括回答和思考的问题,理解或解决的方法启示等;
(2)研究方法的层次化.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的去观察、比较、猜想、探索、归纳,并要求学生掌握这些研究问题的方法;
(3)学习方法具体化.指导学生要具体到位,要结合具体问题引导学生领悟学习方法.
3.2设计问题
(1)问题不宜难,应适合大多数学生,尽可能使问题层次化,确保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来,且都有较大的参与空间;
(2)问题对知识的覆盖要全面,要突出重点,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物理方法的探究过程;
(3)问题与知识的对应关系线要明显,有利于明确联系方向,有利于引导学生联想;
(4)问题要趋于开放性和探究性,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形成灵活、新异的思维方式、方法.
3.3促使学生读、看、想、说
读:结合问题有针对性地读,通过读梳理知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想一想与以前的学习过程相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新的启示,应当注意什么?
看:结合问题或图表或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认真观察,体会如何抓特征,如何从其特征中去捕捉相关信息,如何借助特征去联想、质疑、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2018年9月20日星期四
中考,牵动着社会各方面的神经,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千万家庭、学校和学生重视。为了有效地进行中考备考,取得理想的成绩,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了今年中考备考计划。
一、 备考目标:竭尽全力完成中考指标,实现中考上线人数再次突破,确保上重点线率超过去年,最终使我校的中考质量稳中有升。
二、现状分析:
1.学情分析:到目前为止,本年级共有学生113,学生的学习状况基本稳定,基础较差,特别是四小科,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学习动力不足,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2.教师情况分析:本学期师资缺乏,部分教师须同时兼教2个科目或者跨级教学,工作量较大。
三、制定中考备考计划和措施
1.召开中考迎考促进会
学校已第一周星期六那天组织全体九年级师生召开2018年中考成绩分析总结会和中考表彰大会,同时也召开2019年中考迎考动员会,动员本届初三学生迎接初三生活,备战2019年中考。
2.签订中考升学目标责任书
根据考试目标要求,我们将目标学生数分解至每班,并和班主任签订我校2019年中考升学目标责任书,要求班主任严格按照目标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3.实施“人盯人”帮教活动
根据测查考试,确定一定比例的必须上线人数以外,学校领导、级长、班主任、学科教师都必须有自己的帮扶对象,由级长进行分配,对临近临界生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帮扶,盯着他进步。
4.抓好晚自习的管理与课外辅导
认真落实夜修常规管理,从第二周开始我校就组织晚自习跟班辅导,比去年提前了一个月时间。按照教导处安排,每晚由教师对住宿生进行教学辅导,每位教师必须严格执行签到制和坐班辅导制,必须实行辅导讲授与练习巩固相结合,从而有效地利用晚自习,并加强晚自习的管理。做好课外辅导安排,星期一至星期五午写时间安排弱科辅导,辅导对象为全级前30%学生中有严重偏科的学生,辅导科目为语、数、英、物理、化学五大科。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放学后对全级前30%学生进行辅导,辅导科目为语、数、英、物理、化学五大科。(期中考试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学科调整)
5.班主任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班的奋斗目标。
6.每个学生要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学习计划。
7.请有经验的一些老师进行学法辅导,中考前做应试技巧培训和中考心理辅导。
8.本学年计划召开家长会两次,11月份召开一次,中考前召开一次。
9.在中考100天倒计时到来之际,制作中考宣传横幅,开展中考动员活动,鼓舞学生学习的士气。
四、注意事项
1.注重培养尖子生。
(1)全面分析把握尖子学生,引导他们不断超越自我。
(2)为成绩较好的学生提供特殊政策。例如,在平时教学、复习中,可以给成绩较好的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课堂上教师讲述的内容掌握后可自行安排学习内容。
(3)教师在指导尖子生时要注意对知识和能力的整合,要及时准确地把握他们在测试、模拟考试中的失分点,并对此进行重点训练。
2.要切实及早抓好临界生和后进生的提高工作。
①面对“临界生”、“学困生”时,教师要付出更多的爱心。从身体、生活、学习、思想各方面多予关心。对他们有“压”,更要有爱、有导。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亮点。我们教师应做到“喜教、会教、善教”,特别对中下层次的学生做到不离、不弃、不歧视,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充满关怀和支持,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念,使他们看到希望。
②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这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抓课堂听课、作业、基础测试等环节,把他们“要我学”改为“我要学”,从而缩小与尖子生的成绩差距。
③班主任要明确这些学生的成绩差在哪科,差在哪里,差的原因是什么,与科任教师共同研究采取什么措施去补救。每次的测试、模拟考试,都应进行对照分析“临界生”的分布与变化,对进步快的应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有成功感。
④帮扶领导和教师要高度负责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定期与不定期召开小型会议,为他们树立信心。
5利用好有限时间,合理安排好上课内容、测验、辅导等工作。
6从上课、作业到考试、辅导等都要与中考接轨,务必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五、具体安排
(一)2018年9月。
1.召开初三级全体科任会议制定各科教学计划和复习安排。
2.召开年级部分学生备考会议,做好学生的思想准备工作,解决学习动力问题,营造良好的班风、校风、学风和浓厚的严肃紧张、拼搏进取的备考氛围。
3.安排,及时了解教与学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4.组织优秀生进行夜修和课后培优。
(二)2018年10月。
1.第一次阶段考,分学科召开考后质量分析会。
2.第二次年级组教师大会,分析学生现状,有针对性采取相关措施,确保教学高效。
3.全体初三年级学生大会,分析阶段考和期中考动员。
4.个别学习困难学生座谈,及时联系家长。
(三)2018年11月
1.召开第一次家长会,镇第一次联考考试质量分析,激发学生振作士气和发扬拼搏精神。
2.第三次年级组教师大会,分析研究教与学的情况,提出改进意见,落实措施要求。
3.了解师生教与学的情况。
4.各科教师进行专题研究。
(四)2018年12月。
对优秀生开设提高讲座开始启动。
(五)2019年1月。
1.期终复习动员。
2.期末考试及学期结束工作。
3.年级教学的再次专题研讨。
4.各科期考质量分析。
(六)2019年2-3月。
1.各学科制定总复习计划。
2.年级组教师会,统一进度和计划。
3.年级组学生再动员,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树立信心。
4.组织初三教师考纲学习及中考备考工作培训。
(七)2019年4月。
1.认真组织好初三模拟考试及质量分析。
2.各学科开设复习指导讲座。
3.召开优秀生工作会议,提要求,多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初三师生誓师大会,鼓动师生士气。
(八)2019年5月。
1.调整复习计划,实施第二轮复习。
2.增强与各兄弟学校毕业班工作交流活动。
3.全面复习及相关研究。
4.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测试及理化生实验操作测试。
5.做好填报中考志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工作。
6.学生的思想教育,各人订2个月目标进行冲刺。
(十)2019年6月。
1.全面复习,强化训练,练考点、讲重点、破难点,提高优秀率。
2.考前答题、考试技能指导,以适应考试环境。
3.对考生进行心理辅导。
近几年中考试题贴近新课改理念,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近几年中考试题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紧扣课标,贴近教材,立足基础,面向全体。中考试题中容易题、较易题、较难题、难题四种难度试题的比例约为4∶3∶2∶1,整卷难度控制在0.65左右。试题内容与比例:科学探究占20%,科学内容占80%(物质占18%、运动与相互作用占42%、能量占40%),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不再是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简单叙述,而是注重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探究过程,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重视联系科技成果、生活和生产实际,密切联系当前地方的热点,凸显地方特色。(3)实验考查侧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探究方法和实验分析能力考查。
中考试题内容广泛,解题方法灵活,在解题过程中,渗透了人文精神和情感态度。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爱国爱乡的教育,也激发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亲近感。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复习的策略:
一、激发兴趣,调整心态
初三复习阶段学生的学习负担重,学习压力大,力学复习更为枯燥,易出现“复习疲劳综合症”。首先,需要通过教师对所教内容的再设计、再创造,使学生通过再学习,达到对知识的再记忆、再理解、再整合、再迁移,重新构建知识的框架;其次,在复习课上积极创新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通过一些拓展试验(如密度测量试验的拓展、测量物体平均速度试验的拓展)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
当然,复习课的适度紧张是完全必要的,但物极必反,复习课的密度过大,造成学生的过度疲劳则不会有好的效果。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要注意把学生的心理状态调整好,把握节奏,愉快复习,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要努力做好针对性的疏导工作,力争使学生能以较好的竞技状态进入考场,发挥出他们最佳的学习和复习水平,还应突出对学生良好解题习惯的训练,如要做到作图清晰明了(如力的示意图及力和力臂的作图),解题规范,书写整洁,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等等,努力做到“该得的一分不能少,能得的一分不能丢”。
二、制订计划,安排进度,稳步复习
初中力学基础知识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物体的运动、力、力和运动;第二部分包括压强和浮力;第三部分是物质的物理属性;最后一部分是简单机械。重点实验包括速度的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牛顿第一定律、浮力的影响因素、密度的测量和机械效率的测量。要系统全面地掌握这部分知识,必须有计划地进行:
1.学生应制订完整详细的复习计划,以便对两年来的力学物理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有系统全面的概括,做到有的放矢。
2.学生在第一轮复习时要侧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拓展,以课本为主。在第二轮应侧重知识的综合应用,加强重点题型的训练,使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第三轮以综合模拟为主,进行适应性强化训练。在最后中考冲刺阶段,考生要重视每一次模拟考试,通过考试强化训练,回归课本,查缺补漏,使考试成为考前重要的练兵活动,避免中考走弯路。
3.中考改革降低了应用物理知识进行计算的难度和深度,加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在复习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要注意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注重把物理概念公式模型用实际实例来充实(如把密度、浮力、压强、功和功率及机械效率概念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联系)。在紧张的复习之余,考生要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有用的中考信息,开阔视野,提高学习兴趣。
三、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在第一轮复习中,首先要梳理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单位及其换算(速度单位换算、密度单位换算)、必须要记住的常量(声速、光速、水的密度值标准大气压等)、实验目的和原理(速度的测量、质量密度的测量、探究压强、浮力及杠杆平衡条件等)等。通过归纳总结,在脑海中形成比较完整、系统的初中物理知识框架。在回归教材的过程中,要重视以下几点:
1.通过力学现象和实验明了对物理概念建立过程的理解。
2.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纠正早已形成的以及从生活经验中获得的一些片面的、不正确的、不严谨的认识或判断。
3.要充分利用实验和生活经验,对比较抽象的概念和规律进行剖析,同时辅助必要的练习,夯实基础。
四、关注“热点”“盲点”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又到了一年一度初三备战中考的时候,很荣幸和大家一起探讨2014年的中考复习备考工作。在此,就我校2014年中考复习备考策略及落实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分享交流,抛砖引玉,相互借鉴学习。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加强对中考复习备考工作的领导。
面对2014年中考,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提前谋划。成立了以王帮荣校长为组长,校领导班子、初三年级各班主任为副组长,初三全体教师为成员的复习备考领导小组。中考复习备考小组负责制定中考复习备考计划,指导中考复习备考工作;协调复习进度,监控学科教学动态;收集、传达中考信息;督察模拟考试等相关工作。
二、充分发挥年级组和学科组的作用,扎实提高中考复习的成效。
每两周召开一次班级会,每周召开一次学科会,集中解决中考复习中的问题。要求各学科组成员加强集体配合,按照学科组长统一安排,积极参与集体课、中考模拟试卷等工作。要求各学科重视对教材中的核心内容、重点知识的研究,深入挖掘教材,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理解知识的来路去脉,落实考点要求。
要求各学科组认真研究中考说明和近三年的中考试题,建立中考复习备考教师教学手册。找准2014年中考说明变化点,认真分析研究近三年的中考试题,把握各考点的考查方式、能力要求、出现几率、命题趋向,然后针对各单元实际进行分类归纳,从中精选资源用于课堂教学,以确保教学针对性。
三、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打好复习备考攻艰战。
1、第一轮复习:基础补差阶段
计划时间安排为2014年3月23日至4月22日(共4周)。各学科要在2014年3月23日前完成新课教学任务。本阶段复习的任务是:以《新课程标准》及《中考说明》为依据,“梳理知识,构建框架,落实考点”。各学科《堂堂练》、《周周考》要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掌握,对基础知识查漏补缺。
2、第二轮复习:基础过关阶段
计划时间安排为2014年4月22日至5月22日(共4周)。各学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基础知识、常用方法、常见题型等进行专题辅导,并通过模拟考试进行基础过关,提升学生的能力。
3、第三轮复习:综合提高阶段
时间安排为2014年5月22日至6月18日(共4周)各学科要通过对考试说明及近几年的中考典型试题的分析讲解,结合全仿真模拟考试进行综合提高。同时对学生进行在答卷技巧、应试心理、应试策略等方面的辅导。
四、加强复习备考工作的过程管理,认真研究中考复习中的问题及对策。
1、要求每位教师分阶段调查了解学生情况、了解掌握学习本学科的障碍所在,以及对本学科教学的合理化建议,以促教师调整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要求每位学生制定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每个阶段的复习计划,以及每天的的学习计划,引导并检查学生做到学习任务天天清。各学科要求学生建立纠错本,对纠错情况要定期检查,注重总结归类,通过学生的错题找出学生的知识漏洞、技能缺陷,并强化弥补;注意引导、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习惯。
3、上学期末,我校就为每位教师购置了3套复习资料,每位教师根据复习情况,分布实施资料的强化,采取先练后讲,当堂完成,再由学生纠错的方式进行堂堂练;再根据县教研室每月一次的模拟考试,依据检测情况,每月会组织一次成绩及教学分析,各班必须拿出这一阶段的教学情况分析,并为下一阶段提出改进建议。
4、加强获取中考信息的渠道,加强交流。与联片学校搞好交流,组织好联片模拟考试和成绩分析。
四、其他方面
1、物理、化学、生物学科教师与实验员从2014年4月下旬开始加强对中考实验操作考试的训练。
2、体育学科从本学期开始针对中考体育项目进行强化训练。
3、多层面、多渠道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确保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备考复习之中。
4、营造良好的备战中考的氛围。每个班级设有中考倒计时、励志口号、标语。另外,要求各班及时做好每次测试的评比和奖励,营造相互竞争的氛围。
【关键词】复习教学;科学探究;夯实基础;初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5-0057-03
【作者简介】丁玉祥,南京市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南京,210002)副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中考复习备考关系到初中升学考试成绩的高低,因而,物理教师在中考复习教学中会面临很多问题和困惑,比如:如何科学制订复习教学计划,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复习、抓住重点;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规范性,如何引导学生避免重复性犯错,等等。从提高教学实效的角度而言,中考物理复习教学应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牢记易错点、明辨易混点、把握得分点,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复习实效,减轻师生复习负担,从而轻松应对中考物理复习备考。
一、突出重点:复习备考的关键点
中考物理到底考哪些内容?把握复习重点,尤为重要。这里的“重点”包括两个方面:考纲中的重点知识条目和科学探究(考纲涉及的关键能力点)。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思考。
1.重点内容如何把握?
物理教师在复习教学中,要重视通过浏览条目,引导学生多问自己几个“如何”?比如:物理考纲条目内容自己掌握得如何?考纲条目涉及内容如何记忆牢固?考纲条目内容会以何种方式被考查?考纲条目的内容如何解答才不会丢分?
例如:中考物理考纲中有“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这一条目,作为物理教师,在复习中,需要指导学生做如下思考:①我知道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特征吗?②我知道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探究的实验过程与操作步骤吗?③实验探究中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④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与电流方向有关吗?⑤这个考点会以什么方式考查我呢?
在此基础上,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与条形磁体方向类似,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相当于一个条形磁体,磁感线方向是从N到S极。
针对该考纲条目,在实验探究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如下分步联想:条形磁体的磁场是如何探究的?通电导体的磁场是如何探究的?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如何进行探究?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模拟探究,使其意识到:对磁体磁场探究需要选择小磁针(或铁屑),通过磁针在磁场中受力后N极静止时的方向间接判断磁体的磁场方向;通电的导体是有磁场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可以用小磁针来探究通电导体的磁场,此外还要注意通电导线与磁针的摆放位置关系之类的实验细节。
2.核心知识有哪些?
从《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物理课标”)与中考物理考纲的内容条目看,有69个知识与技能考查目标,其中,教师在中考复习中不可忽视6个“理解”层次的内容条目,即密度、惯性、压强、功率、欧姆定律、电功率。教师要熟悉这6个“理解”层次的知识目标的具体要求。例如“密度”条目的具体要求为: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密度概念有关的物理现象。(密度公式ρ=m/v)
3.科学探究的重点在哪里?
科学探究是中考物理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科学探究通常渗透于物理实验与综合活动之中。物理课标的“附录”中明确规定了20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验条目。作为物理教师而言,需要准确把握科学探究的考查要求。科学探究的考点,一般包括:科学探究基本能力,对科学探究方法与意义的理解。具体涉及八个方面――
(1)发现问题,准确科学地表述这些问题。
(2)根据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的成因提出假设,对科学探究的方向和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3)明确探究的目的和已知条件,经历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的过程,尝试选择探究方法及器材,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
(4)能收集数据和资料,尝试评估信息的科学性,会阅读说明书,能按照书面说明操作,会使用简单实验仪器,能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
(5)能描述实验数据,能对信息进行比较,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
(6)有评估意识,能注意假设和结果间的差异,注意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问题,改进探究方案,有从评估中吸取经验和教训的意识。
因此,中考物理科学探究内容的复习,需要教师重点加强以下环节的训练。比如:重视小实验、小制作中蕴含的物理原理,强化实验方案的基本设计,注意实验操作的基本细节,留意实验现象的细节特征,提高实验探究与结论推理能力,注意实验图像数据分析与处理,强化实验故障的分析与排除,重视基本仪器的使用与操作。
例如:在探究电流和电阻关系时,当改变定值电阻阻值后,能否立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明晰实验关键步骤,清楚实验步骤的细节,不能大而化之,导致判断失误或失分。学生要明确: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实验条件的控制是关键;在实验中,需要先后三次始终控制待测导体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即要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待测导体两端电压始终保持不变,然后再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二、提高效:复习备考的核心点
实效性,是中考物理复习备考的基本准则。中考复习计划的制订、复习教学的展开、课后分层辅导以及考前综合训练的安排,都要以实效性为前提,以针对性为依据,努力追求轻负担、高质量。那么,如何进一步提高2017年中考物理复习备考教学的实效性呢?
1.夯实基础,抓好薄弱点。
中考物理复习,应始终坚持立足教材,回归教材,夯实基础。教师在复习教学中,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通常,学生在物理基础知识方面,容易存在以下常见问题。
一是读题审题不细。比如,忽视一些隐含条件: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表面光滑,小灯泡正常发光,不计摩擦力。计算压强时,将受力面积理解错误;对于一些计算类填空题,答题时忘记单位书写;还有的审题过快,答题想的是对的,写下的结果是错的。再比如,写错别字,将声音产生原因“振动”写成“震动”,将“匀速直线”写成“均速直线”等。
二是答题缺乏规范。作图题中不注意虚实线的使用,D表读数时不注意量程,简答题或说理题写错别字,物理实验结论语言描述不准确,把“绝缘体”写成“不导体”“绝源体”“非导体”等。计算题公式写错与数据代入错误;不根据计算要求保留计算精确度,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或丢分,等等。这些需要引以为戒。
三是概念规律混淆。对于物理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混淆不清,造成理解错误,比如不清楚影子与倒影、实像与虚像、反射与折射、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超声波与次声波、漂浮与悬浮、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磁场对磁体的作用与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等等概念的区别。为此,对于一些基本规律的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问几个“如何”。比如:该规律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如何确定该规律成立的条件或适用范围?如何表示规律的公式表达式及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与单位?如何应用该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是计算能力薄弱。从对学生中考失分的分类统计看,因计算能力不过关导致失分的情况占总数的50%左右。不少考生对相关题型知道解题思路,会正确列式书写,但是公式和物理量的符号书写不规范,导致带入数据和结果计算常出现问题。有的将计算公式写错,还有的将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出错,造成计算结果出错。
因此,要重视薄弱项目的限时训练,立足基础题与中档题,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最大限度地做到“该得的分一分不能少,能得的分一分不能丢”。教师可以选择中考一模、二模中的重复性错题进行针对性的变式训练。
2.立足探究,加大实验复习。
探究实验与技能的考查历来是中考物理的重点,实验题是拉分点,也是增分点。中考对物理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越来越高,实验探究题数量及分值比例已占全卷的35%~45%左右。因此,在中考物理复习阶段,要紧紧围绕科学探究要素的考查要求,具体做到“两个重视”。
一是重视每一个课本实验。让学生弄懂实验目的、原理,熟悉实验器材,掌握实验方法和步骤,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和结论,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非预期现象,同时熟悉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是重视一些典型实验的关键解题步骤。要加强重点实验的实际操作过程与细节复习。具体要做到:使学生明晰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骤;会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设计实验方案;会观察和解释实验现象;会分析、推断实验结果、能得出相应的结论。比如:要重视一些物理实验探究中的操作细节,电动机安装的换向器的功能,测机械效率时如何读取匀速拉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奥斯特实验中小磁针与导线的位置关系,等等。
3.讲求实效,加强应考技术管理。
中考物理复习强调实效,实效性最终需要通过学生考试的结果来体现,教师不可能替代学生。因此,要重视应考技术的指导与管理。具体要求如下。
(1)关注解题的规范性训练。中考复习备考的中后期,中等和中等偏下水平的学生要克服“眼高手低”的状况,避免无谓丢分。学生有时比较浮躁,复习中怕麻烦,轻视解题过程中的必要用语,导致解题过程过于简单化,因此要注意学生答题规范性的训练,做到基础题每分必争。
(2)开展解题专项训练。中考物理备考的中后期,要恰当处理好“会做”与“得分”的关系,适当地安排一些专项的解题训练,切实提高学生解题速度和正确率。重点解决学生“会而不得分”的问题,保证拿到应拿的分数。
(3)避免解题中的“五种错误”。对于计算题,总体要求是:思路清晰,公式正确,解题分步,答题规范,方法简单,结果准确。复习备考中,要指导学生避免“看错、想错、算错、写错、抄错”的发生。比如,建议学生审题要慢,做题要快,计算要准。读题不能匆匆而过,应该字字落实,注意不能多字、漏字。
(4)缜密思维,要恰当处理好四个关系。中考复习中,教师要始终引导学生科学备考,减少不必要的复习负担。具体处理好如下四个关系:一是审题和解题的关系,避免忽略公式、规律(原理)的适用范围,忽视隐含条件(如光滑、轻质等);二是会做与得分的关系,避免概念不清,答案不符合实际情况;三是求快与求准的关系,避免粗心大意,思维定式(熟题影响);四是难题与易题的关系,避免学生在难题上钻“牛角尖”,忽视基础题的得分。
一、狠抓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初中化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初中化学学习质量的好坏,还影响到运用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理解和掌握化学基本概念,重要的是要搞清楚定义中的关键字、词的含义,如“催化剂”的概念中,可以抓住“一变“”两不变”的原理“,一变”是指化学反应速率的改变,“两不变”是指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还必须跟学生强调指出是“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而“物理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变,也可能不变;又如“溶解度”的定义中,要抓住关键的“四要素”即“一定温度”、“100g 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再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最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等等。
二、依据教材,做好单元复习
开始总复习时就打乱教材安排顺序,搞大综合复习,不符合初三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大多数学生接受不了,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复习效果。因而此阶段的复习应以单元为单位,搞小综合复习。此阶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把每单元中的知识点整理出来,不要疏忽遗漏。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还能使学生熟悉教材、把握教材。
三、常抓学生错解题的剖析,促使学生从错题中吸取教训
复习课要具有针对性,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在复习课中,可以采用“共同辨错”方法,即教师从学生平时的作业或考试中出现的错题,选编成典型错例,让学生寻错、辨错、纠错、归纳。通过一些错例的剖析,真正让学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四、精选试题,提高练习的针对性
选编试题是很重要的一环,选题恰当,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收效喜人,否则不但劳而无功,而且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选编试题时应注意近几年中考的方向,要围绕化学基本概念、反应原理、反应规律作系统安排,否则就会顾此失彼,使知识点有所疏忽。教师不能把过去的陈旧试卷直接圈圈点点,应根据制定的复习计划、《大纲》、《中考说明》、教材等的要求,对所教学中的所有知识点进行排队、筛选,使每个知识点都与选题挂钩对应。每道试题都尽可能包含若干知识点,并注意在覆盖所有知识点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与难点。
五、科学设计专题讲座
教学按照总体构思、将所复习的内容划分成若干个小专题,如划分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气体的制备和净化”、“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物质的分离与除杂”、“化学实验探究”、“STSE”等等小专题。课前由教师精心构思专题所涉及的重要知识点、能力点,按不同的层次,不同形式加以组合,设计一份包括预习(以覆盖知识点的概念性问题和基本技巧问题为主的小题目)的讲授内容,必要的内容提要、思路分析,以及例题(必须是精选的典型例题)练习、作业等详细教案,课后要及时检查、批改作业。这样第一轮复习后,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一份系统完整的专题复习资料。
六、强化训练、巩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