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1-17 08:03:4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第1篇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信息技术教学整合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中,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不但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

一、语文课程的特点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是由语言的工具性来决定的,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人类最基本的思维工具,更是人类存储、传递信息的工具。只有很好地掌握好语言这个工具,我们才能更好地工作、生活和学习。

二、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含义

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三、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切忌本末倒置。有些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把课件做得非常花哨,文字、声音、图片、影像、动画一应俱全,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技术细节和美化上,播放起来,教室里显得非常热闹,认为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对在课堂上怎样与学生互动,怎样启发学生思维,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却不太重视,过于追求表面的浮华,实际教学效果并不好。

2.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要认清其功能。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和粉笔加黑板是一样的,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的,要认清其辅助教学的功能。而我们有些教师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多采用教师主讲,同时在大屏幕上播放课件的教学方式。由于课件是老师事先设计好的,不能在课堂上随意改动,这样就不便于老师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情况来更改教学设计,不能随机应变,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随时变化和调整,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3.师生双向互动不畅,忽视师生情感交流

一些老师在教学中成功地运用多媒体,确实拓展了教学空间,提高了教学效率,改变了过去教师一味仅靠书本、教鞭、粉笔传道授业的套路,无疑给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多渠道、最直接的听觉、视觉感受,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我们也要看到,使用多媒体,为达到光影的最佳效果,需要营造灰暗、柔和的教室环境,课件一放,教师就得时刻注意点击鼠标,仔细搜索,这必然减少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交互活动;教师借助电子平台教,学生通过电子平台学习,往往忽视了师生间直接的知识研究探讨和情感交流融会的活动。

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

一堂好课不是单纯地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教学就可以了,关键是要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信息技术绝不是解决教育症结、攻破教学难关的万能工具。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整合作为一项科研课题,认真剖析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基本内涵,准确把握整合的实质,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内在价值。

2.恰当设计教学过程,找准整合的最佳结合点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是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寻找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在备课时,要围绕学习主题展开,筛选信息,巧妙安排,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给学生有利于完成学习目标的方法和资源,优化教学设计,突破传统教学无法解决的教学难点。

3.重视师生交流

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自由参与性、平等交互性、虚拟探究性以及客观公正性来打破教师对于知识、技能的绝对权威,通过师生的交流活动来相互促进和启发,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五、初中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作用

1.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是难学习的科目,但是语文的实践性、与生活实际联系性是极易激发学生兴趣的。语文课堂教学与实际联系,在抓基本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把语文教学中的优秀词句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既激发学习兴趣,又增强现代意识,提高学生素质。

2.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

现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更加显示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节省大量的板书和画图时间,保持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的连贯性,把节省的时间用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巩固新知识、理解新知识上,能使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真正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认识问题的科学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优化课堂的教学过程

多媒体技术走入课堂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在老师的主导作用下,使学生以最简捷有效的方法获得科学知识。学生跟着多媒体动画课件,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掌握课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好知识的同时,在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学、探索语文规律的基本素质。

4.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模式富含教学信息,传播知识量大,有利于良好学习情境的创设。课本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多媒体运用能够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信息传输渠道口径狭窄、教学信息缺乏的状况,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多种感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文学习情境。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同时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还有许多未知领域有待我们去探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顺应当代教育发展的形势,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当、灵活地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利用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来优化语文学科教学将大有作为,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2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诗歌教学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作为最古老的语言艺术,一直和人类生活中最美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展现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璀璨的民族文化。诗歌使我们感受到自己本土文明的鲜活存在,学习传承民族诗歌文化精髓,是炎黄子孙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今初中语文教材在诗歌辑录比重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为诗歌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更重要的是,与教学改革相配套,肩负革除传统语文教学弊端、推进语文教学朝着健康方向发展的重任的课程标准的制定,更是为诗歌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但要将诗歌教学做到“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培养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它要求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对文本有深入而独到的见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对诗歌的感受、理解和体验,训练他们的个性化表达,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能真正的有所感悟,有所思考,从而享受到审美乐趣。

具体说来,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力求凸显以下特点:

特点之一:注重审美情趣。优秀的诗歌和美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教学《理想》(流沙河)时,如果只是一味的一节诗、一节诗地讲解,必然使学生感到厌烦,倒不如也让学生多念念优美的诗句,文中生动形象的比喻本身就是最好的“解说词”。我们在教学中教学生读诗、品诗、悟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让学生体味自然和人生,激发他们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让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熏陶,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高精神境界。

特点之二:重视情感体验。新课标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提出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诗言志。”诗中的富于理性内涵的情感是在诗人的情绪和意象交合时的顿悟,这种智化的诗情更多的需要我们用心去获得某种感受,用脑去建立某种联系,用情去寻找某种共鸣,用意去探求某种规律。在诗歌教学既要引领学生去感受诗的形式美,品味诗的语言美,获得审美愉悦,也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体验,调动全身每一个情感细胞去领悟智化的诗歌情感,从而形成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实现由感而悟,合感而悟的过程。

特点之三:强化积淀语言。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而充满诗意的语言凝结着诗人的情思与智慧,体现着作者对社会、自然、人生的观察方式、感受方式、评判标准以及价值追求,体现着作者自己的思想、个性。它能够满足新课标对学生写作能力发展之所需。在教学中,一要引导学生多去积累、背诵诗歌,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加以运用。二要启发学生用心灵的眼睛和耳朵去凝视、谛听,在外界大量形象感受的融汇碰撞中,获得对社会生活或个体生命的突然感悟与发现,最终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形成诗意语言。如冰心的《繁星》、《春水》深得学生喜爱,尤其是这样几首:“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于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语言的花儿,开得愈大,行动的果儿,结得愈小。”……这些小诗,寓哲理于精粹典雅的语言中,富有感染力。可以鼓励学生仿照这种创作体式,将对生活的点滴感悟凝聚成短小隽永的诗句。

新课程理念下的诗歌教学,要体现提升审美情趣、形成情感体验、积淀诗意语言的特点,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可采取激趣、品读、练笔等多重策略。

一 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诗意学习的前提再创造。实践证明,当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油然而生时,就会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愿学、爱学、乐学。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设计,创设情境,使学生对诗歌心神向往。

1、文本内容激趣。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选一些文质兼美的诗词材料,以材料本身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一要一定程度上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二要必须能给予学生以某种新的知识。

2、情景创造逸趣。在诗歌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欲望。例如,可以充分发挥电教手段的优势,如配乐朗诵、录音示范朗读、配乐讲解、吟诵等,或通过引导画画的情境创设,激发兴趣,感知诗意。如在教学时可首先让学生从诗句中找到诗人描绘的景物,然后让他们把自己想象中的景物简单描画,这样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迅速进入诗境。

3、诗意活动造趣。如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如诗歌朗诵比赛、诗词联句比赛、与诗词有关的常识比赛等;开辟诗歌专栏,展示学生在各项诗歌竞赛活动中的成绩、学生诗作和诗歌鉴赏文章,介绍学习诗歌的心得体会等,让所有学生都有展示其成果的机会。这样一来,才会帮助学生长久保持对学习诗歌的兴趣。

二 循序渐进,多种读法入诗情--诗意学习过程的再现。在诗歌教学中,诵读这种方法是贯穿始终的。因此,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地品读诗歌,以达到感其形、揣其意、悟其情、记其文的目的。

1、初读感其形。帮助学生正音识字,总体感知诗歌意思。古诗讲究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美的享受。新诗也是种音乐艺术,有着外在的形式美和内在的音乐美。它的节奏之美,非读是不能感受得到的。只有通过诵读才能让我们真切体会到诗歌语言如歌如舞的音乐之美。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或听读,或范读,或领读,或齐读,在读中去感知诗歌所表述的形象,感知语言世界,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的能力和思维、想象的能力,为文学理解力和鉴赏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朗读《乡愁》一诗时,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叠词,表面上看似乎是一种轻描淡写,但它们却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着重指导学生朗读,通过迂回往复的节奏与谐和宛转的音韵,初步感知诗中思乡怀亲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体悟如怨如诉的思乡之情。

2、再读揣其意。再读,特别是声情并茂的声画并茂的多媒体范读的示范下,很容易能把学生带入美妙的诗歌意境中,更好地把握诗歌的节奏。对诗歌的外在形式有了初步感知后,再引导学生读懂诗歌的大致内容,把握诗歌内容的基本要点,由诗歌表层的字面意义向体味深层言外之意过渡。

有些诗句,单靠讲析可以让学生明白,但是,要切身体验到某些词句的深层含义,须反复体味、诵读才行。如《在山的那边》一诗,字面意思很好懂,指自然的“山”和“海”。可这只是表层的意思。如要老师深入讲析,势必要费不少唇舌,而让学生反复读上几遍,边读边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抓住文中重点字、词、句品味,自然就会明白“山”与“海”分别象征着重重困难与理想境界,这样,学生对诗歌蕴含的深层含义才得到了适当的解读。

3、品读悟其情。个性诵读,解读诗情。品读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融入诵读中,或高亢,或重复,或低吟……好的诵读可起示范作用,不足的可得到其他同学的纠正。对学生本人来说既领会了诗意,也锻炼了胆量,更提高了能力。课堂中的各个环节的朗读,是为了更好地诗歌鉴赏;课堂结束的诵读,是为了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学生在朗读中进入诗歌的学习中,在朗读中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在读中品味,在读中理解,在诵读中与诗人达到感情上的共鸣!

教师要启发学生倾注自己的情感,调动自己所有的生活阅历、知识素养和艺术素养去揣摩诗文作者的情感,在朗读时,要感觉那是在朗读自己的诗作,通过想象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猜测出诗歌形象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使之成为“自己所理解的”,做到对诗歌感情的独有体悟。

4、精读记其文。背诵在诗歌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对一个人的文化功底可以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在背诵中可以深情的体味,积累大量的字词佳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而诗歌篇幅相对较小,又蕴涵着丰富的人文价值,最适宜于学生背诵。因此,教学诗歌时,也要强调学生背诵。对于初中生来说,背诵一定要建立在准确地、有感情地熟读的基础之上。这样可以加深对诗歌的体验和理解。背诵时还要注意,读到稍微熟悉时,就着手背诵,这样可适当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时而读,时而抄,如果再适当的配乐,效果会更好。

三 运用语言--诗意化的语言实践。读诗、悟诗至激情处,必定有许多感受。为师者,不能让这正被点燃的激情慢慢熄灭,而应趁热打铁,让还在学生心中回荡的诗情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1、仿写。这种练习既能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自由发挥的余地,又有一定的限制性,要求注意范本的基本结构、修辞手法、主要内容和思想情调等。特别是对以物寓理的哲理诗,可以要求学生另选一物进行仿写,要求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符合该物的特点并寄寓一定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揣摩学习写诗的一些基本手法。如,由此物到彼物的联想,给物赋予人之感情的拟人,给笔下形象涂上理想色彩的夸张,言外有意、启人思考的含蓄,选用最简约文字表达丰富内涵的凝炼,用寥寥几笔抓住形绘出神的比喻性描写等等。

2、改写。它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各种文体、语体、人称、结构、表现手法的特殊作用和相互关系,学会应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现同一内容,加深对原作的理解。它对提高我们阅读和写作能力是很有效的。尽管改写只是根据别人现有的文章来写,不像其他作文形式那样富有创造性,但改写仍有可供发挥才华的天地,在语言的运用、材料的组织以及对各种文体的掌握方面,还是有练习价值的。例如,《再别康桥》一诗中,要求学生运用诗中“金柳、夕阳”等意象,加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将古诗词改写成富有文化底蕴的散文,让学生新创,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既巩固了“ 读”,又促进了“ 写”,一举多得。

第3篇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初中语文 阅读探索

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有效利用语文阅读教学,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这对广大初中教学教师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以下结合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实际,谈谈新课程下如何搞好语文阅读教学。

一、先学后教,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作为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首先应用发展的目光来看现在的时代,创造性地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语文教育本来就缘自于生活,是生活的反映。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前如死水一潭、活力不再的“灌注式”语文教学弊端——肢解文章的分析、纯知识的训练、纯技巧技能的强化,学习为了考试的“应试教育”境地,对新时期教育是极不利的。应把握新的课改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起始年级“闪亮登场”的机会,来更新我们的思想,转变我们的教学观念,武装我们今后的课堂教学,丰富我们今后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在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开展先学后教,进行合作阅读、思维激发训练与培养,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发学生封存的天资,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热爱语文,会学语文,坚持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规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语文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它不仅能使学生熟练掌握语言文字,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其他学科知识。不可取代在一堂课上,有时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传授中,加强课前预习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查阅相关资料;做好课后拓展延伸,增加学习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需要把学生分成小组以完成教学任务。在分组时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取长补短。一般每小组由4人组成,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例如组长,记录员,发言者等。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同时也可以多种小组形式出现。如把学生进行配对,一个程度高一点,一个程度低一点;或者一个擅长口头表达,一个擅长书面表达等的同学组成“同伴”。通过小组的互相帮助,使成员不再有置身事外的感受,积极参与讨论,可以在每组中确定一个发言人,总结本组各成员的回答。这样分组更能帮助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学会独立欣赏文学作品。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倾听和口头总结别人观点的能力以及即兴演讲能力;培养个人和小组学习的能力。从而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力和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纠正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不良习惯

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不良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巧,对提高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学生阅读文章时常采用的方式是唇读、指读、回视重读或遇到生词就查辞典等不良习惯,这就分散了学生的精力,影响阅读速度,容易使得学生只停留在某个词或句子上,学生获得的信息支离破碎。因此,我常指导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抓住句子中的核心句,从一个句子快速地扫视到另一个句子,进行连贯性理解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猜测词义的能力。

(二)在阅读中加强语文基本功的训练

在阅读中加强语文基本功的训练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而不是生搬硬套、忽视学情、机械操作的教学模式,盲目进行过于宽松、不作评判的模棱两可的评价。由段落阅读逐步过渡到简易读物、新闻、小说,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促进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教师在授课开始时精心设计新课的导语,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别具魅力的导语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乃至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率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课堂导入语的设计、其实就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开始。这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就在这个时候得到调动、感染和熏陶,也就会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对课文进行阅读和探讨。

(三)加强学生个性化阅读

个性化阅读,不等于学生的独立阅读,更不是放任自流的阅读,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的同时,更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从创作目的来讲,作者是要把人生经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从阅读目的讲,则是读者通过阅读来准确、具体地把握作者传递的信息。而在阅读中在整体把握作品意蕴中,难免出现局部的、片面的、甚至是肤浅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多层次地拓展还未充分利用的信息源,实现思维互补的平台便是一个事半功倍的捷径。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提问策略;初中语文;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111-02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提问现状

1.学生的自主性差。学生在上语文课之前若是没有进行课前预习,在课堂上,由于教学的要求,老师就没有多余的时间留给学生预习,课堂上提问带来的效果往往是一问三不知。这时候课堂就成了老师对学生硬灌知识的地方,上课效率低,效果也不会好。但是教师需要教学进度,不能有太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临场做预习。显然,由于学生自主能力差,没有课前预习,因此课堂效果差就难以避免。老师或者是学校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改变这种状况,使学生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并且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2.提问的方法存在问题。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能够恰当地把握提问也十分关键。适当时候提恰当的问题,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能集中在课堂上,学习氛围也会随之越来越浓,学习效果也越好。但是若老师提问的方法不当,会使得学生的兴趣降低,从而对学习不认真。

3.老师处理答案死板。课堂上有的教师提出问题以后,就会自己做出回答;或者是让学生回答,但是一旦答案有错误,老师就会马上打断,给出正确的答案;还有一种情况是学生的回答出现了错误,教师也不等着学生回答完毕,就开始对学生说这个说那的,不引导学生,让学生把正确答案说出。

4.重复问题。一些老师在课堂上经常把一个问题重复多遍,这样一方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无法将课堂效率提高上来,另一方面会使学生们养成不好的听课习惯,因为知道老师会重复问题,对老师一开始的提问不重视。在比较大的教室或是人数较多时重复是可以的,但是大多时候是不需要的,这样不仅节约时间,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5.提问过多。在由传统教学向新的教学方式转化时,为了发挥好学生的主体意识,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大量提问题,这种做法表面上看似气氛活跃,其实并不能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导致学生忙着回答老师的问题而顾不上认真思考,反而不利于教学。

二、初中语文教学提问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培养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才能真正地将学生引入学习语文的情境中。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恰当地对学生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集中精神认真思考问题,引起解决问题的欲望,让教师的提问成为求知的动力,若学生的答案与教师的问题答案相符合,学生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1]

2.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初中学生刚脱离了小学松散的环境,还没有从自由自在的学习氛围里走出来。因此,在课堂上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单靠批评教育无法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这时,巧妙地提问能唤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跟上教师的思路,对教师的问题做出及时的思考,通过对自己思路归纳和整理,有效地集中听课的注意力,最终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2]

3.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知识,更要求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好的表达能力。语言表达主要分为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的是口语,通过在课堂上提问,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观点,回答教师问题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也锻炼了回答问题的胆量,极大地提高了语言表达的灵活性,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语文教学提问策略

1.提问的问题要难易适中。怎样提出问题,对整个语文课堂的成败十分重要。如果提问得当,便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切实提高语文课堂学习质量;而如果提问不得当,最终便成为教师自问自答。由此看来,教师提问要难度适中。例如:在学习《最后一课》时,在对文中内容以及各个人物形象有了初步认识之后,教师可以对结尾描写加以详细探讨,如可以提出下列问题:“写粉笔字并不是一件吃力的事情,作者为什么却要使出全身的力气?”“为什么要采用此种方式进行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尽管所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深度,但是,这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而且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3]

2.提问要结合教学目标。老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紧密结合课堂重点,并考虑到学生的能力进行适当的提问,最好提问要有启发性和很好的针对性,能抓住课堂内容的重点、难点。在重点问题上要适当的对学生引导,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在难点问题上老师需要先从简单问题入手,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克服难点。如老师在讲解《故乡》这篇文章中的“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话时,直接让学生理解有些难度,但是老师若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如问学生:课文中的“路”是生活中的路吗?路与希望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这样简单的提问,将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3.教师提问要有深度。教师提问的时候,要讲究提问的艺术性,不能一直提问表面上的问题,虽然这些问题比较简单,照顾大多数学生的能力,但这种表面的问题不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很难使学生从回答问题中获得较大的收获,尤其是对思维比较敏捷、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这些简单的提问会使他们对课堂感到乏味,严重阻碍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提问时,做到浅与深的结合,尽量照顾到每一位同学的能力。[4]

4.注重答案多元化,善于鼓励、启发学生。学生在回答教师的问题时,难免会回答得不完整或比较片面,这时,教师不要急于纠正学生,而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把问题考虑清楚,联系课文内容进行回答。语文的答案很多,而且具有主观性,教师的答案也不一定是唯一的答案。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重视答案多元化,一个问题多方面思考,激发学生们思考问题的热情。

5.提问需要有层次性。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步到位是不现实的,同样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进行提问时也要掌握梯度,要从小问题进入,层层深入,逐步将学生的思维打开,这样可以很好地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挑战语文的难度。如,在《变色龙》这篇文章中,老师可以先从比较基础的问题问起:奥楚蔑洛夫的性格是什么样的?接着问他善变的特征是什么,然后再问从始至终没有变的是什么,这样采取逐渐深入的提问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理解这篇文章,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方式。

四、结束语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课堂提问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采用正确的提问方式,将学生逐步引到问题的情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志霞.谈初中语文提问教学[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8).

[2]褚亚敏.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方法探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1).

第5篇

  一.        现状调查,矛盾分析

首先请听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

有一天,一个优秀的初三学生问老师:“老师,我不知道学习英语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现在学得特别没劲,不想学了。”尽管该生在考试中常常取得不错的成绩,老师用一些鼓励的话来回答他。但当时老师内心的第一感觉是自己的教学真的很失败,有种深深的无奈······

作为语言老师,我们也许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在初一时候,学生因为新鲜感对英语学习还有一定新区和热情,但是,初二就开始淡化了,初三则退化加严重分化。我们常常感到所有的努力都有些事倍功半、效果不佳。因为高考指挥棒没有变,就目前的教学实践,在绝大多数初中单纯的语言教学仍处于绝对优势。无论是从教学计划,还是教学内容上,也无论是从学生应考上,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形成了非常强的定势。英语教学仅仅是单纯的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师生文化意识淡薄,把时间淹没在浩瀚的语法里,字词篇章里,一次又一次的测试里。对语言所隐藏的文化却往往忽略,一提而过,仅仅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最终导致很多学生都不明确学习第二语言的目的,失去学习的耐性,失去兴趣,甚至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最终结果绝大多数是要吗为考试而学,要吗干脆放弃。

为此,我就我校及周边几所学校做了一个英语学习目的及态度问卷调查。

1.  你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什么》

A.    为考试取得好成绩而学

B.    喜欢

C.    考上好的高中,考上好的大学,找到好工作

D.    老师逼我学,家长让我学

E.    为了交际,听得懂,说得出

F.    为了社会发展需要

G.    了解异国文化

H.    喜欢英语老师

I.    学得好就学,为了学习而学习

J.    学来没什么用

2.你学习英语的态度怎样?

A. 喜欢,有趣,简单

B. 太难,不想学

C. 懒得背单词

D. 老师不逼就不学

E. 语法复杂,不想学

F. 听不懂,不想学

G. 想学,但听不懂

H. 不会读,不想学

I. 基础差,不想学

J. 学来无用,不想学

其结果在第一项中是多数学生选择A,C,I,选择E,F,G不是很多,选择其它的也不多。在第二项中,选择每项的差距不大。由此,可看绝大多数中学生语言学习目的不明确。

受其影响,学习方法及态度存在很大问题,所以最终成为语言学习的失败者。从无数文献,我们都深知,语言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与意识的能力,而我们现阶段的初中教学实际上早背离了语言教学目的,所以最终的失败不言而喻。

二.       文化教学的迫切性、重要性

正如歌曲“One World,One Dream”,随着现在科学技术,尤其是全球通网络的发展,世界变得越来愈小,形成了一个所谓的“地球村”,一个全球性的人际交往环境正在形成,我们大家都面临一个全新的国际生活。这种新生活无论是从心理学,社会学还是语言学的的角度,不同社会不同文化相互间的交往以及时回避不了的现实。从中国加入WTO到2008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再到现在进行的有声有色的上海世博会,这些活动无一不在呼唤着具有通晓中西文化的高水平英语人才的涌现。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的充实,语言只是一种符号,离开了文化的血肉之躯,语言无任何价值与意义。所以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跨文化教学得到约来愈多的重视,并对学生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标的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美国语言学家Kramsch(1998:3)在阐述文化意识时指出,学习第二语言的文化能促使学习者更熟练地掌握第二语言,所以培养初中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已经是教学中不争的共识。

三 跨文化交际与意识培养的可操作性

随着新课标的要求深入每一所学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主题,国内外跨文化交际与语言教学的文献理论支撑,有关此课题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及新教材内容的合理设计,交际教学法的广泛使用和中学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学的贯穿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

四 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原则及策略简析

(一)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等。

(二)以文化的双向互动为原则,即开展中西文化之间的对比式教学。使学生对西方文化和本国文化都做到全面、系统地了解,帮助学生纠正盲目崇洋媚外的思想,提高他们对于异国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鉴赏能力并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热爱。

(三)在文化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与范围,做到循序渐进,不盲目扩大知识面,增加学生心理负担。

(四)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激发学生了解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五)要在语言教学中贯穿文化教学。要把它纳入到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促使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学习与文化知识的积累相结合。

(六)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显性或隐性的文化内容,并加以适当延伸及补充,恰当的融入教学之中。

(七)教师应分板块整合阶段的文化知识,使之更系统化,便于导入,学生更好掌握。

(八)教师要利用好各类媒介导入英语文化。

(九)教师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营造跨文化交际语境。

(十)新课标下,文化意识的具体标准学习,初中应达到五级标准,共有十四条。(请参照新课标)

第6篇

关键词:工具性;人文性;塑造;健康人格;重要作用

初中语文内容丰富,而且其学科本身具有很多的人文因素。教学大纲规定: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审美教育、思维训练以及能力培养。因此,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具有得天独厚和无与伦比的优势,这是我在三十年来的教学第一线中得到的认识和发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地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并不难理解。首先,语文课程的媒介――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工具。语言也是思考的工具,要脱离语言来表达思维是不可思议的,语言与思维、文化是紧密关联的,不可分割的。美国语言学家、人类学家萨丕尔曾在其影响深远的论著《语言论》(1921)中指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类的思维活动要借助语言,没有语言这个工具,人类的思维是难以进行的。”所以,语文课程是一门工具性的课程。

语文课程是极具人文性的。“人文”这一提法在古代著作《易经》中就已出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关注人的精神,尊重人的个性。所以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引导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是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一门重要课程。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丰富、人物描写生动、形象,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面,集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课文中积极健康的语言、正面向上的内容能对学生起到阳光的、积极的引导和教育作用,能陶冶学生情趣、发展学生思维,这些对于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有着重要作用。初中生处在身体发育,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显得极为重要。

比如,莫怀戚的散文《散步》,一文中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关爱,应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透露的浓浓的家庭温馨;学习流沙河的诗歌《理想》,不仅学习这首诗反复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形象地说明理想对人生、对社会的重要性,还要号召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坚持不懈地为理想而奋斗;学习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在感受作者夸张的创造手法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感受这篇童话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以上的例子不胜枚举。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对于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应将此诉求根植于自身的语文教学过程之中。

第7篇

关键词: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案例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和其他课程一样,现行的语文课程在体系上存在一些弊端,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分追求语文学科严整的知识系统或训练系统,把自己孤立起来;过于强调统一、集中,使课程变得凝固、僵化,缺少弹性。要克服这些弊端,就必须在课程的视野下理解语文,搭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育平台。为此,本文主要从“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及课程资源观”、“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这三大面进行探讨。希望对基层的初中语文教师语文教学观念的更新、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语文课程资源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引起语文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人们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丰富多彩的语文课程资源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

<一>语文课程资源的分类

课程资源是一个内涵十分宽泛的范畴,由于课程资源在我国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阶段,所以理论界对此做出的定义并不多.

1:语文课程资源内涵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另外,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由此可见语文课程资源的范畴是较为广泛的。

2:语文课程资源分类

对课程资源的类型,我国学者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2.1: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简历、学习方式、教学策略都是非常宝贵的非常直接的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源等。

2.2: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素材性课程资源是指学生学习和收获的对象从哪里来,包括各种知识、技能、经验、智慧、感受等因素;条件性课程资源是指那些并不是学生学习和收获的直接对象,但却是学生学习和有所收获的条件,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因素。

2.3: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显性语文课程资源是指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直接运用于语文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隐性课程资源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全面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可是,长期以来,教师对语文课程的理解相对来说比较狭隘,基本上局限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往往只是遵循“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教授“教科书”。

1: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资源的认知和开发利用的现状

总体而言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资源意识淡薄;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初于无序状态;

1:1校内语文课程资源

广大教师对校内各种形式的传统课程资源还是比较重视的,能够有意识地予以利用。但对除此以外的其他教学参考资料的利用则因人而异,相差就比较大了.

1:2校外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教师对校外语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一定的基础,但还很不充分,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挖掘。

1:3潜在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教师在思想上对隐性课程资源普遍不够重视。绝大多数教师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他们对成绩好、品行好的学生往往格外喜欢,对成绩差、习惯差学生总在心理上怀有歧视。

2:学生对语文课程资源的认知与开发利用的现状

总的来说学生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积极性和具体的方法需要教师给予相应的调动与指导。

2:1校内资源

在校内诸多语文课程资源中,教师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也很大,但教师对于自身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不够重视,挖掘还很浅显。同时,学生对教科书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兴趣也不太浓厚,忽视了对文本的反复咀嚼。

2:2校外资源

校外语文课程资源非常丰富,能明显能够感到学生对校外语文资源能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但在具体行动上却不够重视,忽视了对它的开发与利用。

2:3语文隐性课程资源

学生的语文学习受外界的隐性影响比较大,但由于这些语文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处于无意识状态,因此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影响力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及课程资源观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能任意而行,需要一定的原则来规范。这些原则是根据课程资源基本特点和类型及开发条件提出的,对实际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操作有很大借鉴作用。

<一>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为了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这种针对性体现在不同课程目标应该开发与利用相应的课程资源。

2、开放性原则

课程资源是丰富的,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开发与利用。山川河流、城市乡村、奇花异草、书籍图片等,都是我们身边的资源,必须开发与利用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

3、经济性原则

所有行为都离不开社会劳动与经济支持,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尽可能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第8篇

关键词 初中 语文课程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1初中语文课程实施课改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一直占据着主导的地位,语文课程已明显落后于时代和社会对它的要求。社会的发展对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显得十分的必要和迫切。在实施中学新课标的背景下,自主学习是时代的要求。因此,彻底改革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让教育过程充满生机与活力,便成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所必须采取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教育改革措施。

2当前初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分析

2.1学生的学习理念不适应课改要求

实施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转变教学中教师的“一言堂”、“独脚戏”为师生、生生、师师多向合作互动。为适应新课程,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必须从知识权威的位置上走下来,去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中介者、合作者。但还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则一脸迷茫,无所适从。因而在学习中常常是只知听不知问,只知记不知想,只知读不知悟。安排学生合作、小组学习,表面上热热闹闹、生动活泼,实际上真正参与讨论问题的学生凤毛麟角,小组合作学习常常流于形式。

2.2教师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面对新课程,广大语文教师并不是茫然不知所措,对其新思想、新理念还是拍掌欢迎、倾心认可的。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教师依然如故,搞不出什么新的名堂。有的教师试图让学生活动起来、自主起来,但终因能力有限,方法不妥,学生仍就郁闷如牛,静观师变,到头来还是教师一人包办,把教学任务扛下来。至于学生到底懂了多少、会了多少,谁也说不清。

2.3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太少

学生语文能力的增强、人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课外阅读的积累和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第四学段的学生“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而实际上远远做不到这一点。学生家庭中愿意购买图书让孩子阅读的家长为数也不多,很多家长愿意购买练习题之类的书让孩子做,而对于孩子看课外读物常以影响学习、不务正业为由大加禁止。学生在诸多因素的制约下,离课外书的距离越来越远,开始终日埋头于题海之中。

2.4教学评价机制还跟不上课改的要求

实施新课程后,教师们迫切关心的是现在考试如何考,试题如何出,很显然,教师们思考问题的落脚点依然在“考”上、在“分数”上。这也难怪教师,在学校、家庭、社会对教师的评价依然停留在“分数”上的今天,让教师放开手脚搞课改确乎有点难。教师们对分数不敢怠慢,与其冒险搞课改,还不如实实在在抓应试。社会、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是如此,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当然也就定位在学习的结果上,不再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了。

3初中语文课程改革实施策略

3.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教师旧的教学模式带来极大的冲击。许多教师为了实施新课程教学而费尽心思,然而,不少学生却不与老师响应、配合,让老师们感到不知所措。因此,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须明确教学任务和目标,并且落实到每一个单元或者课题,以减少和克服盲目重复。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3.2转化教师角色,促进学生自主意识的觉醒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自我感觉知识是很困难的,没有教师的“教”是学不会的,老师是非常神圣的,是知识的化身,是权威的象征,这样就隐藏了学生才是知识建构的真正主人这一客观事实,影响了学生对自我学习能力的评价和认同。另外,教师平时教学过程中的权威主义、专制主义使得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敬畏心理、恐惧心理。这种心态下的学生只能围着教师转,按教师的安排去行动,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主张,缺乏自信心和创新精神。

3.3提高教师的素质

新课程的改革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改革,它的成功实施需要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许多学生反映他们的老师面对着新教材有时也感到不知所措,因为教材的内容是全新的,老师没有老本可以吃了,必须进行研究教材,然后又要查找资料备课才可以组织课堂教学。这样对教师的素质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挑战。为了扭转教师吃不透教材的尴尬局面,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认真研究教材的结构体系,把握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及时修正教案,改进教学方法。

3.4建立新的评价标准

我国原有的课程评价是以考试为主要形式,注重的是评价结果,常常出现“一张试卷定终身”的现象。要更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我们必须建立新的评价标准,打破单一的评价方式,由注重结果转变为关注过程,同时,还要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定期评估,以督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秦训刚,晏济生.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陈映琳.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