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参观博物馆活动总结

参观博物馆活动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0-12 19:31: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参观博物馆活动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参观博物馆活动总结

第1篇

2017年1月14日下午,我们五年级六班的倪xx、邢xx、房xx等同学在爸爸妈妈们的陪伴下,来到了xx市博物馆参加《各地传统与民俗》的活动。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在游玩的同时,通过参与主办方精心编排的各项活动,了解家文化的意义,化解过去一年中积累的亲子矛盾与误会;为即将到来的春节打造一个和谐而亲密的家庭氛围。

不到两点钟,我们的学生代表就已经早早的来到了活动现场,期待着活动的开始!

在进入场地之前我们通过门口的讲解员已经大体了解到了本次活动的形式:主要采用传统风俗中赶集的形式来体现,不仅邀请了民间艺人进行中国结DIY、面塑、糖画、糖葫芦的现场演示与实践,同时还根据不同的省市布置了相应的展台,向我们展示了各地春节的民俗特色。虽然会场场地有限,但同学们还是充满了好奇和热情,不管到哪个摊位上都积极认真的听从讲解,真的让我们受益匪浅。

通过认真听老师们的讲解,我们了解到春联的由来和意义: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最早起于春秋时期,而真正被用于春节的张贴应该在宋代。

到了制作糖葫芦的摊位,我们有点拔不动腿了,真想拿一串填在肚子里。在活动现场,我们也有幸认真观摩了一次糖葫芦制作的全过程,知道了熬糖的不容易,熬的时候一要注意火候,火候不到容易发粘,吃时会沾牙;而火候太大,不仅颜色重而且吃起来发苦。二要把握稠度,稠了蘸不起来,稀了挂不住。另外要将山楂去核,去核不能将山楂一切两半,要用小刀在山楂的中间一转。将核取出后用竹签穿上,然后放到熬好的热糖里滚一下。热糖冷却后,便成为晶莹透明的糖葫芦了。红彤彤的糖葫芦酸酸甜甜,老少皆宜。

还有可爱的面塑DIY,漂亮的糖画,以及身穿各地特色服装的展台,我们都一一进行了参观学习,了解了北京、xz、内蒙古等地春节的一些习俗,比如说在拉萨,藏族居民一大早就在房顶上树起新的经幡,祈求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吉祥如意。在内蒙有春节饭后玩“嘎拉卡”(羊骨头)的习俗……由此可见,中国的地大物博,各地文化的差异还是很大的,但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庆贺春节,都是为了祈福来年更加美好。

第2篇

随着南宁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民工群体进城规模不断扩大,速度不断提高。同时,义务教育段适龄的农民工子女大量随父母进城求学。然而,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在为了养家糊口而整天忙于工作的时候并不能够很好的关心他们的子女,这就造成了大多数的农民工子女会有认知偏差、情感失落、自我封闭、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心理失衡等心理问题,极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xx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农民工的孩子跟城市的孩子一样,都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不仅是政府的义务,更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 活动目的

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让农民工子女体会到社会的关爱,培养他们回报社会的精神。鼓励他们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弥补他们因为缺乏关心而产生的自卑感。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农民工子女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子女的素质。组织青年志愿者深入学校与农民工子女一起开展球类、牌类、棋类等文体活动,充分激发农民工子女生活、学习和交流的热情。利用课余时间就近就便参观城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参观高校、企业等,帮助他们充分感受和体验城市生活、了解和融入城市。按照“基层团组织或青年志愿者团队+农民工子女+接力”的项目实施模式,与农民工子女广泛建立结对关系。

三.主办单位:南宁市良庆区五象中学

策划承办单位:南宁市良庆区团委、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四.活动时间及地点:xx年5月31日(周二) 14:00-16:30 良庆区五象中学(江南客运站旁)

五.活动准备

1.了解江南区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情况,了解学校急需的物品。

2. 根据学校的需要确定捐助的物品及形式,列出物品清单,采购所需物品,结算账目。

3.组织会员参与表演节目,准备拓展活动。

4.制作喷绘和海报。

5.购买水果、小礼品,制作儿童节贺卡(用于互换礼品)。

6.做好本次活动往返路程安全工作,及对活动现场突发事件的合理处理办法。

7.活动过后一周内在学院内张贴公示,公示活动捐出的款物。

8.活动参与人员为周二下午无课的会员,不得影响正常学习进程。

六.活动流程

1.活动当天14:00点整在学院北门集合完毕(准备好小红帽和会旗)。

2.部长负责路途干事的安全和纪律工作,预计15:00到达目的地。

3.进入小学后,以组为单位,按照工作人员安排,学习辅导或者慰问工作。

4. 15:20捐赠仪式开始,由学生代表接受捐赠物品。

5.15:30组织会员表演手语,并邀请孩子们表演节目(如书法、朗诵、唱歌等),并分发已准备好的小礼品、糖果和水果等。

6.节目表演完后,组织会员与孩子们交流并交换名片、贺卡。

7. 16:00组织部分成员与孩子们做拓展活动(猜谜语、团结一心、成语接龙)。

8. 16:30活动结束,请学校负责人作活动总结,合影留念。

9.清点人数,统一返校。

七.活动预期效果

1.帮助农民工子女,让他们体会到社会的关爱,在儿童节到来之际为孩子们增添一份乐趣。

2.在活动中培养会员的组织动员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宣传学院在创先争优过程中的成果。

八.注意事项

1.在活动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注意纪律,自觉维护志愿者的形象。

2.注意防火、防盗,严防踩踏事件。

3.不许私自脱队,必须服从负责人的安排,确保个人财产的安全。

九.经费预算

书包、文具盒和铅笔:35元/套*20套=700 元

第3篇

各县市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

2007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来临。为切实搞好今年的“六一”庆祝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必须从儿童抓起。做好儿童工作,发展儿童事业,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地的“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要从这一战略高度出发,利用多种宣传渠道,充分发挥广播、影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的作用,通过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儿童热情参与的活动方式,大力宣传儿童纲要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宣传“儿童优先”原则,宣传儿童发展的先进理念、家庭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和保护儿童的各项法律、法规,对儿童进行深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等。要在报纸、网站开辟专栏,在电视播出公益广告,通过广泛的宣传,在全社会倡导树立“儿童优先”的社会意识,动员全社会关心儿童发展,让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心、爱护,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大力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继续实施“春蕾计划”和“希望工程”

自“春蕾计划”、“希望工程”活动在我市开展以来,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今年的“六一”节要求各地各单位更加关注贫困家庭儿童生存和发展状况,继续深化实施“春蕾计划”、“希望工程”活动,做好对受助儿童的跟踪调查,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儿童解决求学困难。今年市妇儿委向全市发出了深化“春蕾计划”、城乡“小伙伴”手拉手互助活动的通知,旨在要求城市和农村的儿童,发挥各自优势,互相帮助,互通信息,使结对双方儿童成为在生活和学习上互相促进、相互提高的“小伙伴”。各级各单位要广泛发动党政领导、机关干部、部队官兵、个体工商业者、民营企业家等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向贫困家庭儿童提供救助金,向生活在贫困家庭濒临辍学的儿童伸出温暖的双手,将实施“春蕾计划”活动再度推向。

三、贯彻“儿童优先”原则,积极为儿童办好事、办实事

各地、各成员单位要把为儿童办好事、办实事作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实施儿童纲要的具体实践,积极为儿童办好事、办实事。教育部门要号召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深化‘春蕾计划’,城乡‘小伙伴’手拉手互助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以“小公民在行动”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健康卫生知识教育,使其增强预防疾病的意识和自觉性;科技部门要积极开展破除迷信、反对以及生命知识、科技发明等方面的科普宣传,展示儿童小发明、小制作成果,激发儿童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工商、质检、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儿童食品、用品、玩具及游乐设施的安全检查、本着对儿童负责的态度,严把儿童产品质量关,多出受儿童欢迎、让家长放心的安全优质产品,开展安全教育及事故防范工作,严厉打击危害儿童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违法行为;宣传、文化部门要加强对儿童读物和音像制品市场的管理,推出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深刻教育意义的优秀儿童读物和作品;广电部门要针对目前的形势,多为儿童制作、提供健康活泼、内容积极向上的文艺节目,积极配合开展儿童健康教育宣传,集中报道“六一”节系列活动,向社会宣传实施“春蕾计划”和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的成果;妇联、工会,共青团、科协、残联要积极组织健康向上的实践、宣传和文体活动,展示儿童健康成长的精神风貌,丰富儿童的节日生活;各类博物馆、科技馆、影剧院、公园及儿童活动场所接待儿童参观、游览要减免收费,庆祝活动所需的场馆要优先优惠使用;公、检、法部门要及时处理侵犯儿童权益的大案要案,维护儿童的合法权益。

庆祝活动要注重实效,在确保儿童健康安全的情况下,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要特别关注农村贫困地区的儿童、城市特困家庭的儿童、孤残儿童、流浪儿童等,给他们以特别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

各地要切实加强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组织好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各地、各单位的“六一”节活动安排及“六一”活动总结请分别于5月20日前、6月1日前报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第4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政治课程;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052-02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文化的日新月异,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受到了较大影响。职校学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社会辨别能力和处事能力较弱,常常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容易产生错误思想。因此,加强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中职学生正确对待各种社会现象,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必然要求。为了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必须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和中职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1政治课程实践教学概述

什么是实践教学呢?政治课程教学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养成进行培养。其中实践教学法就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和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各种教育资源,在实践中训练、培养受教育者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课程的实践教学首先是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确定范围内的实践教学活动,包括讨论、演讲、辩论、参观、案例分析、社会调查等实践性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必须是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围绕特定培养目标而展开的。

2政治课程实践教学的价值分析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课的意见》中提到:“中职学校政治课的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在政治课程教学中引入实践教学,对提高政治课程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加强政治课程实践教学课是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课程教学的迫切需要。

中等职业学校的目标是培养中级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就需要工学结合,加强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中职生具有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的优势,根据中职生的这种现状,要上好政治课,让学生想学爱学,使其终身受益,就得加强实践课教学,实践证明,实践性教学在保证中等职业学校的政治课教学效果方面发挥的作用极其重要。

2.2政治课程实践教学对于帮助中职生更好地理解人生哲学,树立科学的三观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课实践教学有利于推动中职生关注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政治课实践教学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传授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律意识,并以一定的行动标准体现出来,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教学感受到政治理论学习对人生发展的深层次影响,促进学生关注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中等职业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政治课作为传播思辨科学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通过政治课实践教学的改进,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活学活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从而凸显政治课的价值。

3政治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3.1认识不足。

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领导都很重视政治课程教学,但某些职校领导对实践教学环节仍重视不够,认为没有必要开展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也没有给予充分的支持,从而导致实践教学无法开展或者存在一定的难度。大多数中职生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教学,这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3.2缺乏计划性。

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同样作为政治课程教学的重要部分和必要教学环节,也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包括它的形式、基本要求、教学效果等内容,以促使实践教学有据可依,有计划性有组织性,而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在这些方面做得尚不够完善。

3.3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

中等职业学校对政治课实践教学的考核存在不规范、不严格的现象,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从而导致职业学校政治课的实践教学效果和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3.4缺乏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许多中等职业学校没有正式挂牌的政治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政治课程实践教学基地需要全社会予以配合,但各中职学校在开展基地建设时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使政治课程实践教学基地很难有效建立起来。

4政治课程实践教学的方法

实践教学是中职政治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切实提升中职政治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效性,真正做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互补互动,就必须运用科学系统的教学思想,探索中职政治课实践教学新模式,构建和完善中职政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结合政治课程的实践教学探索,首先树立起了非常清晰而明确的实践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只是一个方面,实践教学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应当把本课程的教学功能定位在以现实生活为中心,注重启发和培养学生的人生认识能力、明辨是非能力、个人修养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使一门传授理论的课程转化为培养能力的课程,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把这些理论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4.1开展社会调查。

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在每学年对全校学生开展一次规模较大的调查问卷,问题涵盖广,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等内容,通过每学年的思想调查,了解对该课程的反映和接受程度,为教学改革提供较好的借鉴。

4.2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实践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首先,全校各专业学生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都要顶岗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各行业的职业道德;其次,中职学校还可以多个企业有长期的实习合同,便于学生体验职业道德;同时和博物馆协商,把博物馆作为学校的爱国主义教学基地。通过建立实践基地,在教学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3网络实践教学。

这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方式。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已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的各个角落,而且成为最能吸引青年学生的领域,为此我们必须占领这块阵地。例如:我校在原先建立的“我的红色心灵驿站”网页的基础上扩充内容,增添了当今国际、形势政策、问题解答、学习实践、心灵沟通、人生指南、法律咨询等栏目,把单纯和学生沟通思想的平台,改造为师生共同探讨学习内容,解答学生疑难问题和学生自学的平台,把网页变成课堂答疑的教学场所。

通过这些实践教学活动,不仅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把教学内容内化成了学生的行为习惯,把教学效果提高到了学以致用。

5政治课程实践教学的保障

好的实践教学方式的选择固然重要,但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实践教学方式就无法真正实施,实践教学就无法见成效。因此,要确保实践教学见成效,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5.1实践教学需要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

再好的实践教学形式如果没有课时上的保证,没有经费上的支持就根本无法实施。所以,学校领导重视是政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

5.2制定一套完整、科学的实践教学计划。

政治课程实践教学计划应有规定的学时学分,有明确的时间和任务要求、有明确的活动主题和活动对象、有详细经费预算、有系统的活动总结,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

5.3制定一套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

政治课程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较难,它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应该包含行为养成评价分,由自己、同学、班主任来共同完成,从而体现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政治课程的实效性。

近几年来,笔者基于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政治课程实践教学方式,走了一条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导向,实践教学为主线的道路,其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收到了丰硕的教育成果。但是,政治课程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探索的过程,因此,这门课还要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为培养高素质中级技能型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贺煜明: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不足的原因及对策,《中国科技博览》2011年第15期

[2]周晓杰.中职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尝试,《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3]邱艳光.浅谈中职政治课的教学改革,《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

第5篇

[关键词]高中生 志愿服务 问题 对策

1993年,发起实施了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吸引了广大青年加入志愿者服务行列,也吸引了众多研究者关注志愿服务活动。在政府的推动和鼓励下,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的指引下,广大学生积极投身扶贫支教、社区发展、抢险救灾、扶危济困、城市文明创建、环境保护、大型赛会等领域的志愿服务,如在南京举行的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有众多学生志愿者参与,其中也包括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志愿者行动已经成为动员青年学生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随着高中生志愿者逐渐成为当前社会志愿服务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高中生志愿服务活动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研究高中生中开展志愿服务的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克服不足,提升志愿服务实效显得非常重要。

一、高中生开展志愿服务的意义

1.开展志愿服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志愿服务精神则对志愿者提倡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互相帮助,其精神的精髓是无私奉献。在高中生中开展志愿服务,引导他们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在做好事、献爱心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升境界,这有利于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落到实处。

2.开展志愿服务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有力抓手

高中生开展志愿服务,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致力于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净化了校园风气,营造了良好的道德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着周围的教师和同学。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广大高中生中广泛践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以关爱消除隔阂、以奉献凝聚人心,促进校园形成人际和睦、充满关爱的氛围,影响和带动学校师生自觉将自己纳入到这种道德环境中,能动地与校园氛围良性互动,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与形成。

3.开展志愿服务是促进高中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

在《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中提出,中小学要把志愿精神有机融入到《品德与生活》等课程的教育教学中,要将参加志愿活动情况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也可作为学生评优、高校选拔的重要参考因素。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和自我责任的认定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需要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开展志愿服务势必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深入了解情况,这将为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提供一个认识社会、走进社会,提升自己的渠道。高中生在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将接触到社会中各个群体、阶层的真实情况,能够感受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通过与他人、与社会的接触,促使自己加深对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认识,理解这一角色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在丰富自己社会阅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当前高中生开展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1.活动组织自上而下,组织形式单一

当前高中生参加志愿服务的主要形式是由学校团委组织发动,以班级或志愿服务队为单位整体参加。根据《上海中学生报》2013年3月25日的报道,在参加过志愿服务的学生中,74.3%主要是在学校的组织下参加志愿服务,12.3%通过公益组织参加志愿服务,还有13.4%的学生则是个人行动,这说明学校组织是目前青少年参加志愿服务的最主要途径。学校作为志愿者服务的主要发起者和组织者,其优势在于在组织发动环节上,通过行政的力量,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广泛地将志愿服务的要求告知到每位学生,从而使活动更加高效有序。同时,学校自上而下的组织形式,可以在活动的参与环节上能够较好地控制安全责任风险。

2.活动项目以公益性劳动和志愿服务为主,活动内容单薄

高中生的志愿服务大体上分为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两类,受制于高中生年龄特点和面临的“高考指挥棒”影响,中学在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大多以适宜适量的指导思想结合志愿服务的热点时段、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如环境保护、社区活动、大型会展、大型运动会等活动服务,以此增强高中生的志愿服务意识。

在校内的志愿服务中,一般以校园卫生打扫、校园活动服务、文明服务、图书馆、食堂实验室等场地服务为主,在校外开展的志愿服务大体可分为环保类、爱心类、文明创建类三种类型,环保类志愿服务目前主要体现在为社区打扫卫生、收集废旧品、进行环保宣传等;爱心类志愿服务主要体现为去福利院陪伴孤儿、去敬老院陪伴老人,或在街头进行爱心募捐、在校园举行爱心义卖等,文明创建类主要是进行行人的文明出行宣传、在地铁、车站等场所进行秩序维护和人员引导,在风景名胜区、博物馆等地方进行参观讲解、秩序引导、现场咨询等便民服务。这些活动相对对服务的技能要求不高,活动的辐射面较窄,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成就感相对较低,志愿服务活动很容易就流于形式。

3.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学生参与动力不足

虽然2009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中,要求进一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保障和激励机制,要求高中阶段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加入志愿活动内容,可作为学生评优和高校选拔招生的重要参考因素。但在实际过程中,中学更多的是提倡高中生参与志愿服务。在考核环节中,学校对高中生参加志愿服务的考核绝大多数是以寒暑假中接待单位的盖章证明以及本人的活动总结,存在着“一张表格走过场,一个公章说了算”的现象。因此,志愿服务的考核对于高中生而言是人人都能过关,个个都能通过,这就难以发挥志愿服务作为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重要指标的作用和功能。

三、提升高中生志愿服务实效性的对策措施

1.加强宣传力度,为志愿服务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当前,志愿服务已被越来越多的高中生所知晓和认同,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片面的看法和认识,认为志愿服务就是在“雷锋月”或学校重要活动期间进行打扫卫生等义务劳动,甚至将志愿者仅仅看成是“义务劳动力”。因此,学校及社会要加大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力度,要在广大学生中进一步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宣传志愿服务精神,在新生入校、特定节日、重大活动期间,大力宣传和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健康开展储备足够的人才。同时,学校要明确志愿服务的功能定位,激发高中生的参与热情,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投身志愿服务活动中实现个人价值。

2.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提升高中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动力

学校应进一步完善对高中生进行青年志愿服务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健全与高中生的学习、成长、发展有关联的多层次、多样式的学生志愿者表彰激励制度,以增强高中生自我成就认同,提升自我价值,长期保持参与青年志愿服务的内在动力。

学校要梳理现有表彰评定、荣誉授予、升学资格认定等激励措施,把高中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评价作为参评指标纳入其中;学校要逐步形成以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次数和组织评价、服务对象评价为依据,对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客观评价,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时间为主要内容的认定制度和奖励制度;学校要定期组织校园志愿服务明星、优秀志愿服务队、学雷锋先进典型等各项评比,树立身边榜样,通过在学雷锋主题活动月、志愿服务月等主题教育活动中进行集中表彰,利用校内宣传栏、广播站等方式广泛宣传本校的志愿服务先进事迹,在学生中倡导“服务他人 奉献社会”的价值取向。

3.依托校内外服务项目,推进志愿服务平台化

学校要积极拓展学生志愿服务的项目,发挥校内校外两种资源,依托校内外的服务平台,将志愿服务覆盖到校内,延伸到社会。

学校可通过设立和开辟校内的志愿服务岗位,引导学生参与到校内的绿化清洁,文明督察,节能环保,图书馆、实验室的图书资料、实验器具的整理摆放,以及运动会、艺术节等学校重大活动的志愿服务工作。同时,学校要积极建立与周边社区、政府职能部门、文化场馆等的共建关系,大力开拓校外阵地,引导高中生在健康、环境、卫生等领域寻找服务内容,比如,围绕公共文明交通,在繁华路段、地铁站台开展交通文明劝导志愿服务;围绕保护环境、关爱自然,在社区、公共场所开展捡拾垃圾志愿服务;围绕关爱孤寡老人,开展敬老志愿服务;围绕公共场所文明秩序,开展旅游景点、文博场馆秩序维护志愿服务。

4.适应移动互联的发展,提倡“碎片化”志愿服务

随着移动互联的发达和普及,特别是微博、微信等应用的兴起,移动互联的便捷性、社交性、互动性的特点使得高中生们了解资讯、获取信息、参与评论的渠道和方式大为丰富。学校及有关部门应发挥移动互联的优势和特点,结合传统的组织形式搭建志愿服务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即时和交互性平台。要借助移动互联的功能,增加志愿服务的形式,提高志愿服务的便捷度,使更多人能参与志愿服务,如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转发网民的求助信息,开展网络公益调查,通过“随手拍”查找汉字使用不规范的地方,公布社会不文明现象等等,不断丰富新时代的志愿服务形式。

学校也要结合当前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和行为活动习惯,突破之前传统的集中式的志愿服务,提倡“碎片化”志愿服务,引导学生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服务他人,服务社会,鼓励学生“人人都做志愿者,随时随地做公益”。比如,在校内引导学生养成垃圾随手捡起,出门随手关灯,课间擦净黑板,捐赠争先恐后,献血排起长队……的文明习惯,真正将助人精神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准则,把志愿行动作为一种习惯。

参考文献:

[1]姜思哲.中国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社会机制构建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130-132.

[2]杨云涵.论志愿精神与我国青年志愿者的激励方式[J].南方论刊,2011,(2):69-71.

[3].新形势下青年志愿者工作机制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0,27(5):135-136.

[4]应露晨,黎霞芳.我国青年志愿者组织的产生及其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2009,(04):56.

[5]任朋辉.论志愿服务法制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3,(05):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