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客户销售方案

大客户销售方案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0-17 07:31:1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客户销售方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大客户销售方案

第1篇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的物流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是,国际物流大公司也加入到中国的市场中,物流行业的竞争愈来愈激烈,物流业务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怎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怎样能获得客户的青睐、取得利润的最大化,这是我国的物流企业面临的现实难题,也为研究管理的专家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如果能认真解决好了这个问题,将会对我国物流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2、对大客户的认识

2.1 大客户的定义

据初步研究,物流企业80%的销售额来自于20%的客户[1]。这20%的客户俗称大客户。现今通行的观点是:大客户是对于市场卖方具有战略意义的客户,相对于中小客户来说,大客户就是对企业在长期发展和利润贡献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客户。我们常说的企业顾客,一般分为交易顾客和关系顾客,企业发展就必须正确区分这些顾客,区分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按照顾客对于企业销售额或者利润大小来区分:分类的原则是20%的客户带来了企业80%的销售额或利润,简称80/20原则。

(2)按照对于企业的价值来区分:分类的原则有多种,常用的有:信用等级的高低;累计销售额的大小;需求贡献的多少;长期潜在销售预期的大小;利润贡献的价值[2]等。

这两种区分方法各有优劣,第二种方法全面、科学,但是现实操作性较难。对于不同的企业实际,可以区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区分大客户和客户价值。

2.2 对大客户的营销

由于大客户占有了企业绝大多数的销售额和利润,因此,它们对于企业的竞争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谁赢得了大客户,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操胜卷,立于不败之地。在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客户对于物流公司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各家物流公司和管理研究学者的关注,对于大客户的营销也随之走上了时代的舞台;而且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对于大客户的营销必然会愈发显示出其对物流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大客户营销,就是围绕大客户展开的营销活动,其目的是在企业的大客户群中建立并维护长期的认知价值和品牌爱好,通过企业与大客户之间的交流、互动,形成并逐步提高大客户对企业品牌的认知和忠诚度[3],达到大客户最大化的满意。

近年来,诸如UPS、DHL等大物流公司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利用企业点多面广的优势,积极主动加强与大客户的交流、合作,会给物流企业带来高回报,已经成为了物流企业新型的、可持续性、低风险高收益的利润增长点。

3、物流公司大客户的营销策略

3.1 定价策略

总的来说,企业定价有几种基本方式:成本定价、需求定价、和竞争定价[4]。一般在接受客户询价时,企业报价为成本加上管理费和利润,即以成本定价为主;而在最后成交时往往是市场价,即竞争价。考虑到物流项目的定制化程度高,各家客户需求不一致,项目特点也有所不同,在给予大客户定价时必须充分考虑大客户愿意支付的合理成本。面向大客户的定价策略就是:物流企业首先要了解客户主体满足物流需求而愿意付出的费用,只有在认真分析大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为目标客户定制合适的物流方案,为客户量体裁衣,设计出一套个性化物流方案并报出大客户心里能够接受的价格,这样才能为客户所认可和接受。

3.2 服务营销策略

服务营销渠道策略是表示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在选择采用何种营销渠道来销售现代物流服务时的策略。这种营销渠道既有建立直销服务网络,也有借助他人营销服务网络,还可以建立起营销联盟[5]。我国的物流企业发展还处于起步时期,因此营销新型方式可能还没有被广大客户所认可,而且中华民族自古是礼仪之邦,追求人际交流与和谐,以大客户为对象的服务营销策略应该是以人员上门直接推销、交流为主,适当辅以电子商务和电子邮件联系的方式。这样,更便于与大客户之间情感上的交流,及时听取大客户对物流公司和物流方案的意见。

3.3 关系营销策略

关系营销策略是指通过吸引、维持、开拓、增进与顾客的服务关系,从而推动第三方物流服务营销。这一营销策略包括开发潜在的大客户使其逐步发展成为实实在在的客户,并且将实在的客户不断保持下去,同时进一步开拓扩大客户的服务业务量[6]。无论是否有业务或者是在业务淡季,无论是工作时间以内还是以外,也必须经常性地与大客户沟通、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使得大客户有一种被重视的主观感觉,有利于长期的客户关系维护。

第2篇

案例: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

(1)帕累托的20/80法则,企业营业收入的80%是来自20%的顾客。如果能对这部分顾客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他们就更有可能成为公司的忠诚顾客从而持续不断地为公司创造利润。

(2)争取一位新顾客所花成本是维系一位老顾客的6倍。

(3)如果我们比以往多维系5%的老顾客,我们就可以让利润提升100%。

(4)如果你只为顾客提供一种产品或服务,那么顾客与你维系关系的几率为15%;如与你与顾客维系关系的产品或服务增加到两项,那么顾客与你维系关系的几率上升至45%—60%;而如果有三项或以上的产品或服务作为与顾客之间的桥梁,那么顾客与你维系关系的几率将高达90%以上。

所以,针对客户进行市场细分,研究并分析20%有价值的客户,企业营业收入就能增加80%。

80%的收获,来自于20%的付出;80%的结果,归结于20%的原因。如果我们能够知道,产生80%收获的,究竟是哪20%的关键付出,那么我们就能事半功倍了。这就是帕雷托80/20效率法则。

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依存关系有二大关键需要把握   (1)、赢利/绩效:赢利能力与绩效提升我们与客户必须要兼备。

赢利是一个企业生存的第一前提,无论是从我们自身考虑,还是站在客户角度考虑都是如此。一个企业的赢利水平,必须建立在具备并持续保持市场竞争力。市场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企业自身内部客户与外部客户的齐心协力。进一步说,内部客户就比如企业赢利的‘基石’,这个是前提,也是根基所在,企业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不过,企业要想成长、赢利,最主要的还是要靠外部客户的“砖与瓦”。一个企业没有自己坚实的外部客户资源,无疑是无源之水。所以说,一个企业要想具备并持续保持市场竞争力,必须牢牢抓住客户。尤其是大客户,区分开砖与瓦,差异化的对待他们,让他们为企业赢利能力持续提高。当然帮助客户提高盈利能力也是我们的任务。

绩效是企业在考虑问题的第一出发点,也是公司内部员工、外部客户联系的第一纽带。

一个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内部员工的绩效带来的整个公司的绩效提升,是最根本的。而外部客户的产生的绩效,则是最为关键的。要想外部客户产生和提高绩效,必须切实给他们一些政策、一些支持、一些标准、一些更多。这里面有个特别重要的环节是,不要忘记了帮助客户产生绩效。如果一个企业没有绩效的持续提高和改进,那么这个企业的发展就是滞后、后退,甚至导致灭亡。   (2)、满意/服务:客户满意度与服务水平互为促进。

我们的服务水平促进客户的满意度提升。客户的满意度提高需要我们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上面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外部客户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就要换个角度关键考虑到客户的赢利能力、绩效的提升。这个就是提升客户满意度的最关键地方,也时客户的要害所在。这是很多销售顾问容易忽视的。

客户满意度提升促进我们的服务水平改进。服务水平的改进依赖客户的评价,服务水平有很多层次,我们不能只看到简单层面上的服务。真正的服务还要讲究服务点的数量与深度。服务点的把握随着满意度的提升在增加。因此,只有客户满意度提升了,我们才可能更加进一步改进我们的服务水平。

二、评价客户三指标

评价一个客户属于哪个类型,一般有以下三种指标:

1、单一指标

单一指标就是企业单纯从销售额、利润、回款金额、交易次数等数据指标来确立大客户分类标准。单一指标存在很多弊端和副作用。

下面是一些企业确立分类标准,常用的价值指标(以供参考)

这些指标,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进行筛选,从而选择1-3个指标来进行确立细分客户的标准。

2、金字塔模型(权重分析)

客户价值金字塔的应用是根据价值指标和指标权重为每个客户计算出综合价值状况,然后按照价值等级将客户划分为价值金字塔的不同区段,并进行可视化展现,从而形成量化的客户价值体系。

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价值指标定义多个价值金字塔模型,例如利润价值金字塔、模版价值金字塔、潜在价值金字塔等,从不同的视角评估自己的客户群和每一个客户,明晰客户的价值取向、价值分布及不同价值区间的客户构成特征等。下面举例,具体介绍一下如何应用客户价值金字塔进行客户价值评估、分析和管理。

根据设定的价值指标及权重,我们可以设置客户价值等级的区段

3、客户价值计分卡

这是最新的划分方法,因为目前划分客户的价值大部分都是现实价值,举例销售金额或者收款周期等,然而有些企业的发展潜力比较大,举例:十年之前没有人认为互联网行业的价值,现在许多门户网站像SINA、163等公司都已经上市了,可以没有综合的衡量标准。

因此,根据客户的价值分为潜在价值与现实价值,现实价值包括财务指标与销售指标,这二个指标非常明显直接可以看到;潜在价值包括客户指标与服务指标,这二个指标可以根据客户本身对我们企业的潜在价值来衡量,最后透过四方面进行加权平均来计分,所以,未来客户计分卡一定会是一种趋势。   三、经营大客户五个误区

有了20%的大客户,衣食不用愁。因为20%的大客户,能够创造80%的利润,所以,只要掌握20%的大客户就可以了。但是,企业在大客户营销过程中,必须谨记以下五个区分大客户的误区。

1、单一指标风险高

企业在区分大客户的时候,有单一指标、金字塔模型、客户价值计分卡三大指标,上面已经提到。企业不能因为这些指标太复杂或者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单一拿出一个指标来判断,这样是很危险的。

大客户不能片面从任何一个指标来区分,因为客户对于企业很可能具备了某一个指标的要求,但是可能其它指标都不合适。如果我们只是拿单一指标来衡量,就会判断错了客户类型。这不是简单的分类问题,后续的大客户发展与管理,就会出现很多风险。因此,综合指标评价大客户,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2、抓“大”放“小”

大客户一般都实力雄厚,有自己的市场全盘考虑和战略思维,而且大客户拥有众多的企业资源,它绝对不会为了某个企业而改变自己的整体策略,每个企业都只是大客户手中的一颗“棋子”。企业则不然,一旦企业认定大客户利益至上,抛弃了其它中小客户,那等于是将自身身家安全系于一仞间,所冒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不要因为客户“大”,就丧失管理原则。企业为“维护”大客户而过度地让步、丧失商业利益原则,就会把大客户变成企业的“包袱”,这个包袱甚至比竞争对手通过竞争导致客户分流危害更为严重。

更不要因为客户“小”,就盲目抛弃。在做出客户取舍前,绝对有必要研究小客户的潜力,或者说潜在价值,如果具备潜在价值就有必要培育,力争把其培养成大客户。否则,看似丢了一个“芝麻”,实际上则是丢了一个“西瓜”,这也是客户管理的大忌。

在大客户营销中,企业应该切记厂商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害关系!

3、大额产品等于大客户

企业在区别客户大小的时候时常还犯这样一个错误,大额产品等于大客户,其实不然。的确,大额产品是大客户的特征之一,但是,大额产品并不等于大客户。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比方说单次销售金额大,例如:泵车、客车、飞机、工程机械等,这是只能说大单销售、大额产品销售,销售过程非常复杂,周期非常长;再就是一次性大额销售,你想如果一个企业2005年2月交易了一个200万的产品,但是,直到2006年12月还没有第二次交易,就连一点耗材、其它服务都没有。我们却耗费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在维护和他这个所谓大客户的关系。得不偿失。

这种客户只能被称作一次性大额客户,是伪大客户。

4、大客户营销获量,中小客户营销获利

许多企业为了博取大客户的‘芳心’,往往将自己的总体营销思路定为:重视大客户营销,但目的并不在于获得利润,而在于提高销量,扩大市场份额;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于中小客户。

这个思路表面看来是没有错。据悉,在家电行业等许多领域,大客户会对企业提出这样那样的无数的苛刻的条件,许多企业甚至根本进不了大客户的卖场,即便进入,也很难获得现实利润。但是,一旦企业进入这些大客户的卖场,那么销量往往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不进入,等死;进入,找死!企业经过综合考虑,往往最终会选择进入大客户的卖场,但是企业对利润是没有任何指望的。许多企业将自己的全部利润寄托在中小客户身上。

企业在大客户营销过程中,应该转变以往那种靠大客户获量、靠中小客户赢利的观念,毕竟时代不同了,社会在不断前进。企业转变不了这种观点,必定只剩死路一条!

5、企业给大客户的优惠政策愈多愈好

企业非常清楚大客户规模大、实力雄厚、销量惊人,因此大客户对企业的重要性要远超出一般的中小客户。于是企业在大客户营销过程中,大客户会要求获得比一般中小客户更佳的营销政策,而企业也会提供这种更优惠的政策。

但是,企业在给予大客户营销政策和市场支持时,必须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并不是优惠政策愈多愈好,“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优惠政策不是越多越好,越多只能引起他们的不满和再不满,要清楚测算出利润的空间,更不能太放纵大客户的变性。

大客户营销代表了未来商业流通领域发展大势,但是,一个市场无论发展到哪个阶段,总离不开少数势力强大的大客户和大量的中小客户。企业重视大客户无可厚非,但是,“一切为了大客户”,抛弃所有中小客户,这样的做法是非常欠缺思考的,也是不应该的。

因此,无论是大客户还是中小客户,始终还是企业的客户,企业只需要给予客户适当的利润,保障客户经营风险,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就完全可以取得更好的市场业绩。

四、三类大客户

工业品行业的大客户在类型划分上大致可以分为:内在价值型大客户、外在价值型大客户、战略型价值型大客户三大类。

1、内在价值型客户——价格敏感

内在价值型大客户,即交易、产品价值型大客户。对这些客户来说,价值是就是产品本身。他们注重价值中的成本因素,并对产品有很深的了解。内在价值型大客户知道如何使用产品。他们将产品或服务视为可以被竞争产品轻易取代的同质产品。他们希望费用价格能够尽量合理,或在采购方面获得便利。

内在价值型客户往往比销售人员还要熟悉购买的产品,是一个成熟的买家,所以他们认为销售队伍没有增加任何价值。他们甚至为把时间花在销售人员身上感到不快。销售工作是客户必须承担的额外的费用,而且他们相信,如果没有销售环节,情况会好些。

典型的内在价值客户是那些购买原材料或供应品的传统的商。

在销售中,类似这种“利益共享”的现象普遍存在。交易型大客户寻找的利益是更便宜的、更方便的购买。

案例:IBM反方向推动交易型客户需求

阿梅里奥说,在中国,交易型客户(也就是指到专卖店或者商店去购买电脑的那一类人群)占到中国市场的70%以上。而在中国以外市场,交易型客户只占到我们业务的30%左右,因此在国外发展交易型客户会是我们未来一个关键增长点。

大家都知道,IBM一直关注的是大客户和中型客户,没有花很多的精力来照顾中小企业客户,在中小企业市场的拓展将来会在交易型客户里成为我们的一个重点。我们原有的IBM大客户和交易型大客户的需求已经很稳定了,加上中小企业的增量,我们就能向上游供应商提出更稳定的需求。中小企业大客户大多产生的是1到10台电脑这样的小订单,在这些对性价比要求比较高的客户身上,我们还可以很灵活地通过价格调整手段,来从反方向推动客户的需求。

交易型的模式在中国已经进行了很好的实践,我们有一个团队,正在研究在中国这个模式的流程是如何组成和运作的,然后力图在中国以外的地区复制过来。作为实验,我们已经把这个模式的精髓和具体的做法,在印度和香港进行了几乎完全一样的复制,并且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比如说,在印度,我们的增长率是行业的两倍,并且取得了盈利。在香港,也是如此。接下来,我们会在欧洲和美国也进一步推行同样的策略。

2、外在价值型大客户——产品增殖

外在值型大客户,即附加价值、顾问、咨询型大客户。这些客户不仅注重产品,还包含产品的增殖服务、产品的价值或解决方案等等式外部因素。对他们来说,价值不是产品本身所固有的,而是存在于如何使用产品上。附加价值型客户对产品方案和应用感兴趣,认为销售队伍能为他们创造出大量的新价值,而他们也会为建议和帮助额外付费。他们希望销售人员能为他们的需要和方案提供新的见解,并愿意为找出客户化的方案而与销售人员合作,并投入时间、精力和费用。

外在价值型大客户往往与供应商建立起超出直接交易的关系。与那些认为将时间花在销售人员身上是没有意义的交易型大客户不同,附加价值型客户经常想要销售队伍投入更多的时间,以确保潜在的供应商对其业务上的需要和问题有全面的了解。如果供应商过早地推销他们的产品或解决方案,而没有了解客户企业的情况附加价值型客户通常会拒绝他们——即使某个供应商能以极有吸引力的价格提供优质的产品。对附加价值型大客户来说,销售人员能创造出真正的价值。

外在价值型客户寻找的是更多的双方能共享的利益,也就是说,用为客户创造的额外价值换取供应商更多的利润。

案例:让客户全面感受无差异、全方位的最高等级服务

2006年8月18日,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新加坡伟创力公司已签约准备入驻望京电子城西区。北京伟创力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总额为1420万美元,首期办公面积为7000平方米,为客户提供包括生产工艺设计、制造、测试、采购和配送等诸项业务在内的专业研发设计服务。

此前,中国电信大客户事业部与北京电信分公司携手合作,快速反应,针对伟创力通信需求量较大、通信安全性、可靠性及稳定性较高的特点,向伟创力提供了双路由的光纤接入、带自动迂回路由保护的SDH传输系统等整体通信解决方案。9月12日,北京电信与伟创力北京公司成功签约,为其提供DID语音、ATM数据等业务。

伟创力集团是全球著名的电子产品制造服务供应商,分支机构遍布四大洲29个国家,近几年扩大生产规模,先后在上海设厂、北京投资。伴随客户的发展步伐,中国电信铺路在前,全力为伟创力信息化建设提供服务。签约后,中国电信集团大客户事业部将积极协调各地电信公司,为伟创力各地分支机构和新进项目提供贴身服务,使客户全面感受无差异、全方位的最高等级服务,零距离为客户在信息时代的发展提供助力支持。

3、战略价值型大客户——资源互补

战略价值型大客户,即战略伙伴、企业、资源互补、合作伙伴型大客户。这些客户要求非同一般的价值创造。他们想要的远远超过了供应商的产品或建议,还想进一步利用供应商的核心竞争力。战略价值型大客户对其组织内部进行深度变革保有准备,其战略是与选择的战略型供应商建立起密切的关系,并得到最佳利益。在战略价值型关系中,几乎不可能分清谁是买方,谁是卖方,地位平等的双方之间存在着更多层次的关系。双方共同工作以创造超常水平的价值,而这种价值不可能由任何一方单独创造出来。

而战略型客户寻找的是方方面面的利益——比产品或服务中所包含的利益多得多。与供应商提供的其它形式的价值相比,产品显然是次要的。每一方都会借用另一方的竞争优势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实际上,他们重新设计了他们之间创造新价值的界线。

案例:战略同盟是这样来的

2005年9月6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在京签署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田文果副总裁、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孙康敏副总经理出席了签字仪式并致辞,大客户事业部梁志平总监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第二营销事业部曾学忠副总经理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全面合作框架协议》。该协议的签定,标志着两大公司正式确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也是双方取得更好合作和更大发展的开始。

中兴通讯是中国电信重要的合作伙伴。长期以来双方建立了密切、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积累了丰富的合作经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一直将中兴通讯作为重点大客户进行服务。

根据此次双方达成的合作协议,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将竭诚为中兴通讯提高全球内部通信水平和建立完善的销售服务网络提供全方位通信支撑服务,在美洲、欧洲、非洲、东南亚等地区的22个国家,为中兴通讯海外分支机构构建国际网络。同时,在资源共享方面,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利用各自在海外的机构和网点,为其它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分支机构提供本地通信延伸服务,从而进一步增强双方在各自领域的竞争优势。

2005年是中国电信推进企业战略转型和实施精确管理的一年,中国电信加快了从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型,继续致力于全面提升大客户服务水平,优化工作流程,加强内部管控,统一服务规范,提供全方位高效快捷的端到端一站式服务。

中国电信愿意本着友好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坚持“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理念,认真落实协议的相关内容,全面推进和中兴通讯各级部门的合作,支持和保证中兴通讯信息化应用,共同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外在价值型大客户往往与供应商建立起超出直接交易的关系。与那些认为将时间花在销售人员身上是没有意义的交易型大客户不同,附加价值型客户经常想要销售队伍投入更多的时间,以确保潜在的供应商对其业务上的需要和问题有全面的了解。如果供应商过早地推销他们的产品或解决方案,而没有了解客户企业的情况附加价值型客户通常会拒绝他们——即使某个供应商能以极有吸引力的价格提供优质的产品。对附加价值型大客户来说,销售人员能创造出真正的价值。

外在价值型客户寻找的是更多的双方能共享的利益,也就是说,用为客户创造的额外价值换取供应商更多的利润。

IMSC语录:

案例引申:

第3篇

上市前收入主要依靠大客户,上市后失去大客户支持并导致业绩大变脸的事件在A股举不胜举,已经完成预披露的浙江和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和仁科技”)也存在这样的风险。

和仁科技是一家医疗软件公司,以电子病历系统及其延伸应用为核心、以临床诊疗信息集成平台为纽带、以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系统为延伸应用、以数字化场景应用为补充、以信息安全与系统运维服务为保障,形成了基于医疗机构信息应用需求的数字化医院整体解决方案,并不断完善和拓展相关业务领域,其下游客户主要是医院。

此次IPO,和仁科技拟募集不超过2000万股,用于医疗信息化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企业研究院建设等项目。

2013-2015年,和仁科技来自前五名客户的销售额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 53.67%、85.19%和58.22%。招股书显示,公司致力于围绕临床诊疗信息应用,构建基于医疗机构信息应用需求的数字化医院整体解决方案,并不断满足医疗机构的信息应用需求。因此,发行人最终客户以大中型医疗机构为主,集中度较高。

对此,和仁科技的解释是,公司的技术路线立足于大型医疗机构的临床医疗信息应用需求,作为发行人终端客户的医疗机构如果决定终止与发行人的合作关系,不仅意味着发行人失去了当前的业务机会,更会导致发行人基于医疗信息平台实现业务延伸的经营策略失去基础,对发行人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和仁科技的解释与行业公司的数据形成鲜明的反差。在A股中,与和仁科技同行业的有东华软件(002065.SZ)、卫宁健康(300253.SZ),其中后者在规模和业务上与和仁科技更相似。

东华软件2013年、2014年年报显示,其前五大客户占其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6.79%和18.3%。

卫宁健康前五大客户的集中度更小,公司尚未披露2015年年报,2013年其营业收入是3.48亿元,对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总额的占比为13.6%;2014年销售收入4.91亿元,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总额占比为13.82%。

更确切地说,和仁科技的第一大客户占比较高。

招股书显示,2013年和仁科技第一大客户是中控信息,销售收入为3379万元,占比为24.16%;2014年和仁科技第一大客户为总医院,销售收入为1.32亿元,占比为58.25%;2015年第一大客户依然为总医院,销售收入为0.89亿元,占比为39.37%。从过去三年的数据看,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来自军队。

2013年至2015年,和仁科技的应收账款净额分别为0.59亿元、1.04亿元和1.21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2.39%、45.76%和53.82%,占当期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35.37%、36.12%和32.16%。

与收入高度集中相匹配的是应收账款的高度集中。

招股书显示,公司2013年至2015年各期末应收账款前五大客户占比分别为55.03%、59.78%和62.43%,集中度较高。发行人存在应收账款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此外,除了应收账款的增速较快之外,公司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计提也比可比上市公司要宽松,公司应收账款主要以一年期为主,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为3%,而卫宁健康的计提比例为5%。

第4篇

大客户叛离的原因

通常情况下,客户叛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大方面:

第一方面:

① 由于客户的经营方向调整、经营范围缩小或由于经营的原因而出售部分企业,导致客户对原来的产品需求减少或不再需求;

② 由于客户直接进入企业所在的上游领域,成为企业竞争对手,而与企业终止业务往来。

第二方面:

① 由于竞争对手利用更低的价格、更好的产品、更优质的服务甚至利用商业贿赂赢得客户;

② 由于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③ 由于企业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客户的投诉和问题,导致客户不满而叛离。

第一方面是不可控的,因此,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第二方面:如何防止由于可控因素的原因而引发客户叛离?

客户关系理论认为: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可分三个级别

第一级别: 企业通过价格(如:低价、扣点、信用支持)吸引顾客与企业建立长期交易关系。低价格对消费者看起来很有吸引力,企业也喜欢依赖价格这种方式来保持顾客的忠诚度,但却很难创造持久的顾客关系,因为竞争对手很容易模仿从而失去优势。

第二级别:了解每个顾客的需求和愿望,提供优质服务并使服务个性化,同时在客户内部建立牢固的关系网。其核心是避开价格,把重点放在服务、质量和其它能为客户产生新价值的因素上,关系网可作为抵御竞争对手进攻的缓冲地带。竞争对手不易模仿,无疑比一级客户关系更牢固。

第三级别:双方是战略合作关系,通过资本深入、股份合作、利益共享,从而形成“双边锁定”。这种客户关系无疑是相当的牢固。

防止大客户叛离的十种武器

第一:建立牢固的关系网

没有利益就没有关系,但如果没有信任作保证,没有人会相信你的利益。

请注意:利益大家都能给,但信任的确是要化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来建立的,也是不容易被竞争对手复制的。良好的客户关系是你在客户内部编织的阻止竞争对手进攻的第一道防线。

好的客户关系可以:

① 使客户谅解你偶尔的产品质量问题和服务的过失

② 向你透露企业内部信息或竞争对手动向

③ 阻截或延缓竞争对手的渗透

第二:提高与客户关系级别

如果将与客户的关系局限在某个个人上(如:客户采购经理),风险是很大的,会受到工作调动、生病、环境、情绪、甚至其它法律因素的影响。如果将与客户的个人关系扩大到组织层面(如:客户的总经理、技术部门、使用部门。。。)企业的风险就要小的多。

同时,提高与客户的关系级别,使销售人员和客户内部某个人点对点的接触,转变成为企业各部门与客户各部门面对面的接触,无疑也减低了万一销售人员跳槽后也同时带走客户的风险。

第三:影响客户的采购标准

说服或影响客户以你的产品独特的特点、技术标准(差异化策略)作为采购标准,是阻截竞争对手最有利的武器。即使产品没有差异化,企业也要尽可能的提炼产品的卖点,做到宣传的差异化。

现实中你会遇到以下三种情况:

① 你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符合客户的采购标准而竞争对手不能——安全,客户叛离可能性很小。

② 你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与竞争对手都能符合客户的采购标准——警惕,客户叛离可能性中等

③ 你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不符合客户的采购标准,而竞争对手能——警报,客户叛离可能性很大

第四:保证产品质量

如果没有好的产品质量,要防止大客户因产品质量而叛离,再好的客户关系也只能望洋兴叹无能为力。企业除了必须在内部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和控制系统外,对大客户的质量投诉,销售和服务部门应及时向生产技术部门反馈,妥善的解决客户的问题,任何拖延、推唯和借口实际上都是将客户推向你的竞争对手一边。

第五:提高服务水平。

工业品行业大客户的技术服务要求更高,企业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大客户管理部门提供如:大客户免费咨询中心,全天候24小时解答大客户在使用产品中出现的问题,并将需要解决的信息传达给相关部门;或建立一支大客户售后服务队伍,当大客户遇到技术问题、产品出现故障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解决问题等等

服务方面企业需要在如下领域作出改善:

① 企业人员对客户显示良好的积极态度

② 企业内部有标准化的服务体系

③ 个性化服务——提供有差异特色的服务

④ 主动——用心为客户着想

第六:保证优先供货。

在同等条件下应该优先满足大客户对产品的数量及交货时间的要求,确保足量、准时交货给大客户。顺畅的产品物流,能有效防止大客户因缺货而叛离到竞争对手那里,尤其是那些在销售上存在淡旺季特征的产品,企业更要协调好生产及运输等部门,保证大客户在旺季的货源需求,避免出现因货物断档导致大客户不满的情况。

第七:有竞争力的价格

虽然价格无法保持顾客的忠诚度也很难创造持久的顾客关系,但毕竟现在是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时代,如果价格与市场的平均水平背离太大,就是你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有问题了,你所有的努力:服务、关系、甚至战略合作伙伴等等,迟早要被价格所击败。

第八:沟通渠道畅通

很多大客户叛离其中相当多的原因不是由于产品质量等实质性问题,而是企业与大客户之间的沟通不够。因此,与大客户保持沟通、特别是高层的沟通渠道畅通是非常重要的。如:企业内有可沟通的对口大客户管理部门;企业和客户有定期沟通的制度;企业和客户高层之间的沟通渠道畅通等都会降低大客户叛离的可能性。

第九:与大客户发展战略保持一致

第5篇

客户A是李明所在公司的商,是属于明显的“刺头”——年销售量在公司属于中等,但要求是提的最多的,所以业务人员都不敢“碰”他。

对于刚从学校出来的李明,经过公司在样板市场的培训合格后,直接被分到了客户A这里做产品的分销。李明所在公司是生产销售汽车用品的,渠道以汽车装潢美容店为主。虽然在公司有耳闻这个客户的刁钻,但李明抱定“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做法,肯定能搞定。

第一天到客户A公司,客户A对李明进行了接待,安顿好之后就去忙其他事情,约李明第二天去谈。

第二天李明到客户公司已经九点(客户公司上班是八点半),客户A早早的等在办公室了,看到李明劈头盖脸的就说:“我不是约你一早过来吗?现在看看已经多少时间了。”李明红着脸说:“我还以为你要九点半才上班”。李明想:一般商的老板都要就点半至十点才到公司,我为了给他一个好印象,九点就到,结果他竟然按时上班了。接着客户A给李明宣导了他们公司一些规章制度,安排李明先熟悉一下他们公司的环境,俨然把李明当作自己公司的人看待。

三天后,客户A安排李明与业务人员一起去二级市场跑业务,在市场中李明发现好多问题。首先,客户A对二级大客户的掌控能力没有,产品基本上没有进入这些二级大客户这里,这是在中小型的零售终端售卖;其次,形象展示差,在很多零售终端没有看见厂家的吊旗,没有看见张贴的海报,宣传单也稀稀拉拉摆放着,产品出样也少;最后,价格也没有完全按照公司统一的价格售卖。

针对这3方面的问题,李明回来后给客户A提出解决方案:第一,要在进入二级市场大客户的销售,这样才起到示范作用,才能带动其他中小客户更家积极的销货,在二级市场形成销售量。第二,展示必须按照公司的标准执行,强化业务人员的执行力;第三,增加下游客户产品出样,不但要优势产品出样,而且其他产品也要出样,才能多占领终端的排面。

客户A听了李明的三点建议后说:你把这些问题和建议都写出来,我希望你做进一步的了解,想到更具体的办法,我不希望你给你们公司其他业务人员一样,浮于表面,只知道找各种麻烦和问题。你去问问产品C做得最好的产品是怎么样做的。

李明一塄,原来公司的人都不愿意给他打交道,是因为他这里太难缠了,提了方案也不接受,所以市场才不温不火。李明心中想:我给你提出方案,你竟然让我写下来,觉得我是在抱怨,简直就把我当成了你的下属。

但李明还是必须去挖空心思地想,实在没有办法,只有去向产品C的销售销售经理请教,由于产品C与李明的产品不是竞争对手;商A的努力推荐;还有李明谦虚和不耻下问的心态,产品C的销售经理与李明分享了许多产品成功的秘诀。李明根据自己商和公司特性,重新为商提出方案。

首先,为了在二级市场祈祷示范作用,结合公司产品特点,在针求零售商的意见,做出以下决定:选择1——2家做形象店,公司给予形象的支持,并将样品7折销售给零售商,并随时给予调换。

其次,制定形象展示标准,其中包括上柜,出样等,并制定展示的奖惩办法。

最后,由于大零售商的示范作用,其他商家也愿意出样。

李明打报告申请了样机折扣,形象店费用,得到公司批准后开始操作。由于这些措施的执行到位,公司产品迅速在市场中得到零售商的认可,销售量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增长了1倍多,被公司评为A类市场。

难缠在哪里?

对上述案例中,客户A是一个典型的难缠客户。

客户(商)在与厂家的沟通中,一般处于弱势地位,那在厂家业务员心目中,商就要听我的话,不然我就不给予你的促销,产品方面的支持。很多厂家业务人员被商“娇生惯养”,所以很多厂家业务员一旦遇到“不听话”的客户就认为难缠。

上述案例客户A非常难缠,几乎接近与“霸道”的状态。在上述案例中有2出表现出来:一是给李明宣传规章制度,李明并不是他的员工,没有完全按照他们的制度去执行,客户是比较霸道的。二是安排李明出差,一般是厂家业务人员抽时间与客户业务远出差,但客户A直接安排李明出差的时间。所以这个客户属于非常霸道

在工作中难缠的客户一般分为三类,

一、专业性强的客户:像上述案例中客户A就是一个专业知识非常强的,有自己的主见,遵守时间,注重管理,自律性强。靠拉关系,吃、喝、玩、乐等业务手段来做业务的厂家业务人员来说无疑就是“天敌”,就好象上述案例中李明的前几任同事,把客户A视为难缠客户。但这类客户对实干、务实、把工作和管理下沉的零售终端的业务人员来说,无疑是良师益友。虽然李明前期对市场把握不稳,但这样可以可以像教练一样教导,所以才有李明在短短3年之中从业务人员晋升为销售经理。

二、难缠的大客户:有的客户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把业务人员当作要厂家支持的一棵棋子,客户会摆出十万条要支持的理由。大客户,销售额大,管理能力,市场运做能力强,属于客大欺主的状态,他们的心态是我是你们公司最大的客户,因为销量大,理所当然要给我更大的支持。

三、胡搅蛮缠的客户:属于那种小客户,自己销量不大也不小,总认为公司给他的支持不够多,总是拿自己给其他大客户比,认为厂家对不住他们,要支持也是狮子大开口,更有甚者胡编乱造一些信息,是厂家业务人员苦不堪言。这属于纯粹的胡搅蛮缠。

从难缠客户那里学到什么?

有人说社会是一所大学,那在营销行业里,客户是锤炼业务人员的熔炉,难缠客户就能使业务人员从普通的铁矿石客户蜕变成一块好钢。

不管怎么难缠,肯定有优秀的一面,那作为厂家销售人员,要选择性的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泊的学习态度。那从厂家业务人员从难缠客户那里可以学到些什么呢?

一、 市场操作能力:

如上述案例中的李明从客户A那里学习到市场的规划能力,操作能力,客户管理能力,职业操守等。可能有的业务人员认为李明的运气比较好,但这种运气是建立在李明有一个好的心理状态下的,也是因为李明有这种好学的心态,客户A才可能持续的互动的市场操作方面的沟通,从且使他真正的从一个业务人员锤炼成一个职业经理人。笔者在这里想:以前去过客户A那里的业务人员,客户A也可能这样尊尊教诲,但这些人都认为客户A难缠,抠门,最终因为思想的冲突,合作破裂。所以有一句话:机会是留给有充分准备的人,这句话在李明和他同事那里是得到体现和验证。

二、 谈判能力:

如果厂家业务人员遇到一个难缠大客户,那也要恭喜你。因为大客户可以使你的谈判能力增强。大客户因为销量大,说话大声,客大欺主,所以属于真正的难缠客户。那与大客户的沟通中,要学会换位思考,我们要既要站在厂家的角度,同时也要站在客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既要为保证厂家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要为客户争取利益。要达到厂家和客户的双赢,所以这种客户的谈判就好象跷跷板,作为厂家业务人员要做到有效的平衡。一个厂家业务人员因为长期与这些大客户打交道,练就了一套大客户管理方法,使厂家、客户、客户人员都在赞美他,说他会处事,人聪明。

三、培养耐心

胡搅蛮缠客户也是属于公司客户之一,没有大客户的那种能力,但还想要到大客户那样的支持。是厂家不能接受的,但也不可能就不理睬这样的客户,那厂家业务人员可以用“推、拖、拉”的方法,与客户周旋。既要安抚胡搅蛮缠的客户,让他们积极的销售,同时也要拒绝他们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所以在与他们沟通中能培养自己的耐心。

怎么样感谢难缠客户

《康熙大帝》里结局是以康熙举办了一场“千叟宴”,其中康熙说道了一句话:“今天有我这样的成就,应该感谢我的对手,傲拜、吴三桂、准咯尔单。。。。。。”。不管我们的客户多么的难缠,但给了我们成长、学习的机会,我们就应该感谢他们。这种感谢是发自内心的,如果要体现在公司的操作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给予智力支持:

难缠客户给予我们成长的机会,前期我们要给客户学习,行业内优秀的厂家学习,竞争对手学习,营销专家学习,书本上理论学习,网站杂志上实战方面学习等等。我们把这些学习的内容,在自己脑子里融化成自己操作、管理市场方面的经验。去说服、引导客户方面,给客户创造利益。

可能有些业务人员说:客户就是这样看着我长大的,我脑子里有多少“货”客户全知道,太熟悉了,我给他说这些,他们根本就不相信。俗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我们应该去反省2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们自己内容所站在高度,如果还是站在以前的高度,没有新的东西带给他,客户当然不接受。二是我们切入点是否恰当,如客户现在遇到内部管理问题,而我们的业务人员总给建议市场操作方面的,客户当如不接受。所以厂家业务人员要不断了解客户的需求,给予客户有用的智力支持。

二、给予物力方面的支持

上述李明遇到的客户A是不缺思路、市场规划、操作思路。市场没有做起来,二级城市没有大客户,可能是因为没有实力和资金方面不够强大。如果把这样的客户作为公司A类客户的管理,给予适当的资金方面的支持,客户必将感激不尽,以后将是李明所在公司最忠诚的客户。

三、信息方面支持

客户虽然在区域市场有独到的操作方面,但对厂家的了解不是很全面的,厂家业务人员可以收集一些厂家方面的信息,并帮助分析这些信息,规避一些风险,客户必将喜欢你。其中有一个厂家业务人员,他搜集很多厂商方面的信息,整理后与客户沟通,客户接受他建议,选择了其中一个产品的,以后2年中由于这个产品厂家产品有特色,操作市场灵活,一举成为行业中的一匹“黑马”。厂家业务人员的信息使客户赚到钱,客户因为这段感情,把这个厂家的产品做为主推。

感谢难缠客户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这些难缠客户中不是所有的客户都是“善良”的,如果我们感谢的方面不对,可能造成风险。如一厂家业务人员,把一个胡搅蛮缠的客户列为公司A类客户,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后来因为一点小矛盾,合作不断恶化,致使这笔资金成为呆帐。那我们感谢难缠客户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第6篇

让我们来看三个场景:

A. 甲公司的销售人员听说了X公司的采购项目,靠朋友引荐,他见着了X公司的采购经理,问了问项目的基本情况。临走的时候,销售人员表示下周提交一份方案,客户同意了。

B. 乙公司的销售人员突然接到Y公司的电话,请乙公司两周后提交方案参与竞标。

C. Z公司准备采购和实施一个项目,丙公司的销售人员在上一年度就和Z公司接触,针对项目的各参与部门进行了调研,项目的立项申请和预算基本上是按丙公司的意见准备的。本年度,在项目正式立项后,Z公司请丙公司提交正式方案。

也许连没有销售经验的人,都能看出上述三种情势的不同。在不同的情势下,销售人员是否该提交方案,该提交什么样的方案一定是有区别的。那么,销售人员到底应在何时提供方案,方案中该包括哪些内容,又该如何打动客户呢?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何时提交方案

首先我们给方案下个定义。在大客户销售中,方案指的是销售人员针对客户需求所设计的产品和服务介绍及行动计划。这里的关键词是“针对客户需求”,如果销售人员根本就不了解客户的需求,或者只是猜测客户的需求,制作出来的方案就不可能合格,更不可能帮助公司赢得订单。销售人员手中标准版的公司介绍、产品介绍和案例,都不能算作方案,至多是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

因此,在向客户提交方案之前,销售人员

必须问自己两个问题:我清楚客户的需求吗?我和客户一起制定了供应商选择标准吗?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情况一 两个问题的回答都为“是”。此时,无论是客户提出要方案,还是销售人员主动提出给方案,提供方案的时机都已经成熟,接下来的工作就应该是方案设计和方案呈现。

情况二 两个问题的回答都为“否”。此时,销售人员不应该草率行动,因为在这种状态下,销售人员根本不知道该提供怎样的方案,即便勉强提供了,对客户的影响力也有限。

但在实践中,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仍有很多销售人员会主动提供方案,本文开头提到的A场景就属于此类。事实上,很多销售人员都有这个习惯,有时候刚刚开始接触客户就主动提出给方案,也有的时候觉得没什么事可干了,又不能闲着,便主动提出要给个方案。究其原因,还是销售人员或所在公司的销售理念有问题,认为只要给客户方案了,销售就向前推进了一步。殊不知,由于不知道对方的需求,只能按照销售人员自己的猜测或者给其他同类客户做过的方案来制作,给客户的是自己以为合适的方案,客户是不是认为合适,就只有天知道了。虽然这种做法也有成功的可能,但前提是,销售人员提供的方案恰好能解决客户的问题,同时竞争对手又恰好是“菜鸟”。而这两个“恰好”同时成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销售人员想通过这样的方案来赢单,纯粹是在碰运气。

那么,如果是客户要求销售人员提供方案呢?销售人员也不提供吗?客户要求提供方案可能有几种原因。

1. 客户被销售人员缠得没办法了,断然拒绝又怕得罪供应商(特别是当供应商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影响力比较强的时候),于是就请销售人员做个方案,好把他打发走,下次说“不”也就有了“方案不合适”的借口。此时,无论销售人员给出什么样的方案,结果都是客户说“不”。

2. 客户已经有了比较中意的供应商,想再拉几家来验证一下,或为了杀价,或出于采购制度的规定走流程。此时,销售人员给出的方案不可能打动客户,充其量让客户觉得“还行吧,不过对我来说不太合适,我还是选原定的那家”,然后毙掉。

3. 客户也不太知道该怎么选,暂且请销售人员给个方案。此时,销售人员面对的情况稍好,不像前两种面临必然被淘汰的命运。不过,由于不知道客户的需求,销售人员很难设计出合适的方案,项目成功与否只能靠运气了。

总之,在既不知道客户需求,也不了解客户选择标准的情况下,无论是客户要求提交方案,还是自己主动想提供,销售人员都不应该勉强为之。

情况三 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为“是”,而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为“否”,即知道了客户的需求,但是没有和客户一起制定供应商选择标准。(前者“否”后者“是”的情况不存在,因为供应商在不清楚客户需求的情况下不可能和客户一起制定选择标准)此时,又可以分三种可能。

1.客户还没有建立供应商的选择标准,即客户也不清楚该选什么样的供应商。这时候,销售人员要做的是先和客户确定标准,然后再提供方案;或者可以给出简单的方案,不涉及细节,只列出关键点以帮助客户建立标准,标准明确后再给详细方案。

2.客户已经和竞争对手一起建立了选择标准,本文开头提到的B场景就是这种情况。由于标准不是由己方建立的,按照现有的标准做方案胜算不大,而按照己方的优势做方案,客户也不会认可。这时候,销售人员要做的是试图改变标准,可以采取的方法有:向客户表示提供方案是一件很慎重的事情,要求见到相关人员,在调研之后才能给出具有针对性的方案。而在与相关人员面谈时,要抓住机会重新挖掘需求,进而改变标准;指出现有标准的不足,请客户慎重考虑;动用个人和公司的资源找到关键人,影响现有标准。

如果做不到这些,销售人员就不用出方案了,因为出了也没用。放弃没有胜算的单子并不可惜。销售是只有冠军的游戏,第二名不但没有意义,而且比倒数第一名还要悲惨,因为越早出局的人越不需要有太大的投入。

3.客户自己建立了一个相对“公平”的选择标准,对各供应商没有明显的倾向性。这时候,销售人员要做的依然是先影响标准;如果实在影响不了,也可以出方案,此时就要各供应商硬拼方案设计和呈现的本事了。(有关如何建立和改变客户采购标准,参见本刊2013年8月号《你的销售行为与客户采购流程匹配吗》)

综上所述,销售人员提供方案的最佳时机,是明确了客户的需求,并且和客户共同建立了选择标准;至少也要做到明确客户的需求,并且在客户的选择标准上没有明显劣势。过早提交方案不可取。

方案包括哪些要素

如果上述时机成熟,接下来就该设计制作方案了。应该说,每个销售人员都有制作方案的经历,但很多方案并不合格。普遍存在的问题是:1.只谈自己的产品,不谈客户的现状、困难及需求。这样的方案往往是在标准模板的基础上复制粘贴,我们遇到过的“极品”方案把客户的名字都贴错了,这样的方案对客户毫无价值。2.谈产品,也谈问题,但是缺乏针对性。这种方案比前一种略好,谈到了产品可以解决的问题,可是这些问题是销售人员自己猜测出来的(或者是其他客户的问题),对客户没有针对性。如果运气好,碰对了会有效,但多数情况下是无效的。3.没有体现出与竞争对手的差异。虽然对任何一个行业来说,产品和服务都呈现出高度同质化的特征,但是具体到客户,一定可以提出有别于竞争对手的方案。

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算合格呢?我们见过两三页的建议书,也见过几百页的标书,厚薄不是决定方案是否优秀的因素(很多时候,标书做得厚是因为有一些形式上的要件必须放进去)。其实,从方案的定义,我们就可以知道方案应该包括哪些要素。

客户需求 毫无疑问,客户需求是任何方案的最核心要素,也是方案能否打动客户、赢得青睐的关键。如果销售人员能在方案中“一针见血”地分析透客户的需求,并据此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这无疑会“说到客户的心坎里”,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增。那么客户的需求来自哪儿呢?客户又会有哪些需求呢?

在大客户销售中,客户的需求有两种来源,一种叫痛苦,一种叫期望。所谓痛苦,指的是客户对现状感到担忧甚至恐惧,痛苦越大,客户的采购需求就越强烈。所谓期望,指的是客户对未来有着更大的期待和企图。无论是哪种来源,客户都对现状不满意,有改变的意愿。

在给客户的方案中,必须包含对客户现状的分析,必须能够指出客户存在的问题,而且,要把问题的影响放到足够大。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让客户认识到有问题才会有需求,问题越大,带来的痛苦就越大,产生的需求也就越大,客户愿意花的钱就会越多;二是谈客户的问题,客户才会关注,如果方案中不谈客户的问题而只谈自己的产品,是不会引起客户兴趣的。

客户的需求不只是组织需求,还包括个人需求。组织需求是指企业在此次采购中要解决的问题和获得的利益,比如运营效率的提升等。个人需求指的是采购者个人在此次采购中要解决的问题和获得的利益,比如领导的认可、让本部门的影响力扩大等。组织需求和个人需求往往不完全一致,这需要销售人员去区分和把握。(有关如何洞察客户的需求,参见本刊2013年3月号《用五维模型智取大订单》)

在向客户提交的方案中,必须包括组织需求,而很多个人需求不能写在方案内,只能靠口头沟通来让对方明白。举个例子,某集团公司要做集团网银,将财务权限上收,提高对各子公司的现金控制。对于集团来说,这样做提高了资金利用率,降低了财务成本,这都是组织需求,可以在方案中体现。但是,对于集团的财务总监来说,这样做意味着他可以加强对下属公司的控制,集团财务部和他本人的权力和地位就会明显提高,这是个人利益,在方案中就不能写得那么明显,更多要依靠口头沟通。

产品和服务 在这一部分,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价值。方案中提到的产品和服务,要强调给客户带来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产品本身。例如,客户要采购一台新设备,能得到的价值是可以多接活多赚钱,而不是这台设备的先进技术所代表的最新潮流。有些价值是有形的,可以用数字来衡量,如成本的降低、收益率的提高等。对于此类价值,需要在方案中用数字加以明确。有些价值则是无形的,如企业凝聚力的提升、工作环境的改善等。对于这些无法用数字明确的价值,应该通过案例来打动客户。

另一个关键词是差异化。你的方案与竞争对手有什么不同?有哪些地方优于对手?有些差异化是硬性的,可以用指标和数字来衡量,比如功率、像素、能耗、响应时间等。有些则是软性的,不太容易用数字来衡量,比如品牌、诚信度等。在方案中,你不需要提到竞争对手,但需要体现差异化的东西,以此作为客户区分你和竞争对手的依据。例如,你不用提你的市场占有率比竞争对手高多少,但是可以提出在选择供应商时市场占有率是一个重要指标,然后提供你的市场占有率数字就可以了。

如果供应商选择标准是你和客户共同制定的,这个标准就是你的优势,此时体现差异化会比较容易。如果标准是客户自己制定的,你在体现自己能满足客户标准的同时,可以提出其他差异化指标来提高胜算。如果标准是客户和竞争对手一起制定的,你就必须提供有别于原标准的差异化指标,为翻盘做最后一搏。

方案中当然要提到具体的产品和服务细节,但是如果这些细节与价值和差异化没有关联的话,在客户眼中就没有吸引力,充其量只能证明你的细致和用心,影响力有限。

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是项目的实施计划和流程,甚至会包括从本项目延续下去的中长期规划和目标。对于客户而言,选定供应商和产品只是大项目采购的开始,实施过程同样至关重要。合理的行动计划有

三个作用:

一、让客户放心。清晰的行动计划会让客户觉得后续实施有章可循、可控制,从而感到放心。如果在行动计划中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风险预测,同时提供相应的解决对策,可以让客户感到更放心。

二、控制客户的期望。大型项目的实施是分阶段的,每阶段能达到的目标和收益都不同,但客户通常没有耐心等到项目全部实施完毕再来评估成果,而是希望尽早受益。行动计划列明了阶段工作和目标,有助于控制客户的期望,同时让客户看到阶段的收益,有利于客户做内部宣传和推广。例如,某个客户由人力资源部门牵头,要做一个能力测评项目,预计耗时半年。一种做法是列明季度甚至月度的工作和成果,另一种做法是让客户等上半年拿到最终报告。虽然这两种做法都是在半年后才实现客户的最终目标――拿到测评结果,但是客户一定会选择第一种方案,其中的原因是不言而喻的。

三、激发客户长期合作的兴趣。长期规划中的有些工作可能会超出本期项目的范围,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显示销售人员的专业性和大局观,另一方面也会激发客户长期合作的兴趣。仍以上面的能力测评项目为例,虽然本期项目只限于测评,但如果能在行动计划中对测评后的培养计划给出建议,无疑会给方案加分。

价格 在大客户销售领域,关于价格有一些普遍的共识:一是不要过早报价,不要在销售初期就陷入价格谈判的陷阱;二是价格由价值决定,为了达成销售,销售人员应该展现产品的价值,而不是降低价格;三是大多数情况下客户并不会一味要求低价,所以低价取胜并非大客户销售的首选策略。

在方案中,如果客户明确要求列明价格,那么销售人员在制定价格时就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收益,除了当期的收益,还要考虑本项目带来的影响;客户预算,这是一个硬性条件,如果产品价格不可避免地超过客户预算,最理想的办法是找到客户方有足够权力的人去突破预算。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报价就不能超过客户预算,否则方案再好客户也只能忍痛割爱;竞争对手,需要考虑竞争对手的报价和客户对价格的评判标准,以此来估测合适的价格;理由,报价要有充分的理由,减少客户的质疑。当销售人员在方案中呈现了非常重大的价值和稳妥可靠的行动计划后,就有足够的理由报出较高的价格。

至于方案具体怎么做,最合理的做法是,和客户一起做。也就是说,在做方案的过程中,不是销售人员自己说了算,而是要和客户充分沟通意见,把客户的思想和观点融入方案中。这样,客户就会觉得这是“自己的方案”,从而给予足够的支持,为销售的推动和后续实施减少障碍。

方案如何呈现

方案做好后,销售人员就要带着方案去跟客户沟通(在方案制作过程中,也需要与客户沟通),以取得客户内部各方势力的支持。于是,摆在销售人员面前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向客户方不同的人呈现方案。客户中不同的人对方案的关注点是不同的,而销售人员不可能对同一个客户做出不同的方案,所以只能在面对不同的人时以不同的方式来呈现方案。

向个人呈现

在大客户销售中,销售人员往往需要向两个层级的人呈现方案:中层人员和高层人员。

中层人员 他们往往是参与采购的各部门负责人,需要对供应商做出某方面的评估,对项目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不同的部门职能不同,对方案的关注点也就不一样。技术部门会关注方案的技术指标能否达到要求;使用部门会关注产品是否易用,使用之后对本部门工作有何影响;财务部门则会关注成本是否超预算,等等。因此,销售人员需要根据不同部门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强调方案中相应的部分。

高层人员 高层人员负责对采购做最终决策。在大客户销售中,如果没有客户高层的支持,赢单的可能性就不大。但是,在实际销售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销售人员很希望取得客户高层的支持,但又不敢去见客户高层,怕见了不知道该怎么谈。

不止一位跨国企业的销售总监向我们表示,他们很为销售人员如何去见客户高管这个问题头疼。若干年前,跨国企业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凭借品碑的光环和产品的领先,很容易就能拿下客户。但是,随着客户不断成长,销售人员在对方高管面前已经完全无法对等交流了,因为客户高管谈的东西听起来都很宏大,跟供应商的产品和服务没有什么关系,普通的销售人员根本不知道跟他们谈什么。

通常,客户高层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业务方面,包括竞争优势、客户满意度、并购、增长率、市场份额、新市场开发等;政治方面,包括个人声望、政绩体现和政治前途、在内外部如何获得同盟和支持等;财务方面,包括投资回报、现金流稳定、财报美化、对投资者影响等;管理方面,包括管理规范、沟通顺畅、思想统一、人才梯队建设等。例如,当一家企业决定采用ERP系统时,IT部门可能会关心系统架构,财务部门关注系统成本,企划部门关注系统的功能模块,而总经理一定会关注系统实施后对业务发展有什么帮助,是否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规范管理等。

业务价值框架 为了帮助销售人员在不同的采购者面前更好地呈现方案,我们在这里介绍一个工具――业务价值框架(Business Value Framework,BVF)。(副栏“X医院的业务价值框架”以X医院为例介绍了BVF的制作和应用)

BVF包含四个层次:高管KPI。销售人员通过了解客户业务,罗列需要提高的高管KPI,最好量化客户期待的KPI提高比例;业务意向。为了实现高管的目标,客户准备实施哪些业务动作;运营KPI和职能部门。业务动作会分解到哪些部门来完成,对这些部门的考核指标是什么;供应商解决方案。供应商提供怎样的方案来帮助各部门达到指标。这四个层次之间存在相互关联。

借助BVF,销售人员可以完成几个方面的工作:

1.理解。销售人员可以系统分析客户高层和管理团队的动力、战略、投资意向,以及希望提高的业务流程。在面向客户中低层人员提出的具体要求时,销售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要求背后的原因和驱动力。

2.匹配。销售人员可以更好地让自己的解决方案与客户的业务战略方向相匹配。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吸引客户的关注,另一方面,也为销售人员在销售目标的排序和取舍上提供了依据。

3.沟通。销售人员可以针对不同层面管理人员的兴趣和关注点调整沟通内容。

4.发现。销售人员可以发现除了目前接触的人员,还有哪些部门可能对这个采购项目有兴趣和影响力,从而扩大自己的接触范围,增加销售路径。

那么,销售人员什么时候完成BVF呢?从接触客户开始,销售人员就应该着手进行BVF的绘制,随着与客户的联系逐步深入,不断修改BVF。在正式向客户提交方案之前,销售人员需要勾勒出完整的BVF,这样才能保证方案贴合对方的关注点。BVF对销售人员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具备战略思考能力。销售人员需要像客户高管一样思考,了解客户的行业状况、中长期发展目标,以及高管个人愿景。二是需要在客户内部赢得足够多的支持者,从而搜集信息并印证自己对客户的判断是否准确。

向团队呈现

除了向不同层级的人员单独呈现方案,有时候销售人员可能需要同时向多个部门的多个层级人员陈述方案。此时,销售人员不可能兼顾到所有人,因此需要把握两条原则。

一、关注场内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人,赢得他们的认可有助于博得其他人的支持。如果可以一锤定音的决策者也在场,销售人员就需要投以极高的关注,因为销售人员平常很难见到这样的决策者,这时候一定要给这个人留下深刻印象,甚至可以为他改变原有计划。例如,设备供应商原本是想给使用部门讲讲技术,发现老总也在场,就把重点放在设备对业务的影响上,以吸引其注意力。说得直白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其他人都可以忽略不计。

二、关注场内与己方关系较疏远的人。对于自己的支持者,销售人员有足够的机会见面沟通,所以在这样的方案交流会上,销售人员需要关注与己方相对疏远的人,争取到他们的关注和支持就能大大提高项目成功的可能性。

优秀的方案,是打动大客户的重要武器,也需要动用大量的资源才能做出来。一旦到了亮出方案进入最后角逐的时候,销售人员已经没有多少牌可以打了。所以,方案轻易不能给,给了一定要有效果。就像高手对峙,轻易不亮剑,一旦亮剑,轻则见血,重则生死立判。

观点概要

在大客户销售中,向客户提交方案往往被认为是有效的销售推动手段和重要的项目里程碑。可是,提交方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下列因素将决定方案能否打动客户:

方案提交时机 在向客户提交方案之前,销售人员必须问自己两个问题:我清楚客户的需求吗?我和客户一起制定了供应商选择标准吗?只有在回答都是肯定的情况下,销售人员才能设计并提交方案。

方案要素 方案是否优秀,关键不在于厚薄,而在于是否包含了必不可少的要素:客户需求、产品和服务、行动计划,以及价格。

方案呈现 销售人员在向客户的中层和高层人员单独呈现方案时,必须根据他们各自的需求和兴趣点,有针对性地强调方案中相应的部分。而当面对多人时,则首先需要关注场内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人,其次是场内与己方关系较疏远的人。

X医院的业务价值框架

第7篇

关键词营销渠道中国电信战略资源

1不同渠道的现状分析

目前,某电信分公司已初步建成了以大客户经理渠道、商业客户经理渠道、公众客户社区经理渠道、流动客户片区经理渠道以及10000号客服中心渠道为核心的“4+1”整合渠道体系。四个主渠道有着不同的经营环境和不同的竞争对手,其服务的客户有不同的特性,提供的服务方式和服务质量也有很大差异。

2不同渠道的宏观经营环境

随着新运营商的加入,各种电信业务的竞争正全面展开:同质竞争使本地业务收入的基础面临巨大威胁;异质分流进一步深入到所有语音业务;价格战在本地、长途、公话市场愈演愈烈;竞争在更多的客户层面展开。

2.1大客户渠道

在多家运营商并存、竞争的环境下,拥有小总机的大客户成了抢夺的焦点。大客户市场成为长、市话业务流失的重灾区,大客户保持工作日益严峻。由于其他电信运营商积极提供打折IP长途优惠方案,使得大客户对原有运营商的忠诚度大打折扣,尤其在长途方面。

2.2商业客户渠道

在竞争对手通过以大幅度IP打折优惠及发放违规拨号器的主动营销攻势下,商业客户对原有电信运营商的忠诚度出现危机。

商业客户的流失主要表现在长途方面。竞争对手主要通过违规拨号器和ADSL/ISDN等方式分流商业客户的长途业务,市场仍然稳定,目前有开始向专线方向发展的趋势。

2.3公众客户渠道

多家电信运营商向固定电话用户大量销售低价IP电话卡,移动运营商为保住其高端用户,甚至赠送大面值的固网IP卡,希望分流电信公众客户的长途业务。

新的电信运营商加快与各大房地产开发商的合作,在话费与月租上给予大幅优惠,有的通过抢占新建楼盘方式进入普通住宅用户市场。移动运营商为保证业务收入,推出大量优惠套餐。目前该市移动终端已成为最普及的通信终端。

2.4流动客户渠道

其他电信运营商的IP公话超市、IP拨号器等成为在固话领域争夺流动客户的主要手段。

分布在城乡结合部的“黑公话”日益成为流动客户业务流失的主渠道。

3不同渠道的客户特性

3.1大客户

大客户讨价还价的能力由于受到各运营商低价竞争的刺激而越来越强。实质上,大客户所谓的代言人往往是其通信网络的管理者,他们为谋取部门或个人利益而转网或叫价,扰乱了通信市场。

高等级的大客户比较重视网络质量,对资费敏感性较低;中低等级的大客户容易受其他运营商的价格影响。

对于大客户,电信的打折面较广,比例也较高。大客户的价值高,平均每个大客户每月的电信支出为1万元以上。

3.2商业客户

商业客户主要集中在商住写字楼,具有规模较小的总机,其目标明确,容易定位,成为继大客户之后,竞争对手抢夺的第二个目标用户群。

商业客户的长途业务非常不稳定,业务流失比较严重。

3.3公众客户

公众客户是对长途资费最为敏感的用户群,目前IP化比率已经达到80%以上,竞争对手主要通过低价方式大量销售IP电话卡抢占公众客户(平均在5折以下)。对于市话部分,公众客户一般都是使用原有运营商的网络,除非公众客户所在的整个楼宇被竞争对手占据。

3.4流动客户

流动客户主要集中在普通打工阶层,其IP化比率达到90%以上,竞争对手以全IP方式抢夺流动用户。

4不同渠道的客户服务现状

4.1大客户服务现状

由于大客户是电信运营商争夺的焦点,所以从集团公司到分公司都非常重视大客户工作。集团总部成立了大客户事业部,加强垂直领导,负责管理集团客户跨本地网和跨省需求。总部的大客户经理作为第一责任人承担全国重要集团客户的业绩考核指标,并由集团总部的大客户经理、省公司大客户经理、分公司大客户经理组成虚拟营销团队营销。下一级大客户部的大客户经理作为分公司范围内大客户的第一联系人,负责该客户在当地的营销和销售,是分公司层面销售实现的第一责任人。

对大客户主要实施个性化的服务,即根据大客户的不同业务需求“量体裁衣”,提供定制服务,并且通过个性化营销创立大客户营销服务的品牌形象。省公司根据大客户每月电信消费额度,将大客户分为六个等级。对不同级别的大客户制定不同的走访标准。由于大客户经理配备不足,每个大客户经理所负责的客户数较多,因此,实际上难以达到规定的走访标准。

4.2商业客户服务现状

对商业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实行专人管理。即根据商业客户所处的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以及规模的大小,设计和开发出不同的可选择的业务与解决方案,通过各渠道推出的专业化咨询、推广、促销等营销手段,针对客户实际情况,为其推荐相应的业务组合和解决方案及规范化的全程服务。与此同时,还对商业客户实行会员制管理,积极维护发展客户关系,提高商业客户的忠诚度。

区域客户代表对外代表企业,对内代表客户,全面负责商业客户的服务工作。根据月消费额,将商业客户分为四个等级,并制定了不同的走访标准。

4.3公众客户服务现状

公众客户的服务主要由社区经理、营业厅和10000号负责。根据公众客户的分类,提供标准化服务(见附表)。

5不同渠道的情况比较

5.1“鸡头”和“凤尾”

根据目前渠道建设情况,商业客户渠道中的高端客户[(即A(A+)类,月消费额为1500~3000元)]相当于“鸡头”,得到的重视程序比较高。按照省公司的规定,对此类客户的上门走访要求是:1次/季度或视客户业务发展、流失等情况走访,对该类客户的主动电话联系要求是1次/月。

大客户渠道中的最低等级客户(即水晶客户,月消费额为3000元~1万元)相当于“凤尾”,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按照省公司的规定,对水晶客户上门走访的要求是:2次/季度;主动电话联系要求是1次/月。由于大客户经理数量有限,每个大客户经理所负责的客户数较多,加上一些突发性的项目,实际上难以达到以上走访标准。

在服务标准和提供给客户的优惠政策方面,也存在“鸡头”和“凤尾”现象,甚至有客户反映,当商业客户得到的优惠比当大客户得到的优惠还要多。

为解决这个问题,某电信公司成立了专门的客户服务中心,同时为商业客户渠道中的高端客户和大客户渠道中的最低等级客户提供服务,将商业客户经理和大客户经理统一管理,做好此两类客户之间的衔接,统一考虑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和优惠政策,经过试验,效果良好。

5.2“自留地”和“田野”

大客户的名单是在每年年初按照客户月消费额3000元以上的标准来确定的,一年内一般不变化。这个客户群好比是一块“自留地”,在有限的地盘内,大客户经理必须辛勤耕耘。由于大客户的个性化,“自留地”的每一小块面积所采用的种植方法都不相同,所花的人工投入多,但由于“自留地”的地质肥沃情况不同,收成未必理想。

商业客户群和公众客户群好比是广阔的“田野”,在整个“田野”用直升机洒洒肥,花费功夫不多,单位产量也可提高不少;另外,“田野”中存在一定量飘来的种子,他们也会生根、发芽、结果,这相当于自然增长的商业客户群和公众客户群。由于“田野”的面积大,每年的总收成很可能会大于“自留地”的收成。

商业客户和公众客户的发展与整体经济的大环境关系密切,市场培育的力度较小,在固定电话和数据业务上,客户的选择余地较小,有一定的自然增长。

目前大客户的名单是每年确定一次。每个大客户的增量只是在“自留地”的范围内增加,增加幅度有限。根据电信“保存量、激增量”的策略。对大客户必须加大培育力度,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在保住存量的基础上考虑增量。比较四大渠道服务的客户,大客户的个性化程度高,单个客户的价值高,竞争激烈;大客户的服务标准高,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如果电信企业不按一定的标准服务大客户,及时获得大客户的需求和变化情况,则很可能丢失大客户的部分或全部业务。

5.3如何配备客户经理

在渠道建设中,客户经理的配备十分重要。对于不同渠道不同等级的客户,提供的客户服务标准相差很大,配备的客户经理数不足,将会降低客户服务质量。到底客户经理怎样配备才合适呢?以某电信公司大客户经理配备现状为例,目前客户经理的配备一般根据服务客户的等级和数量来确定,集团公司和省公司曾就客户经理配备标准专门下文。考虑到实际情况,该电信公司按照比省公司、集团公司更严格的配备标准制定了较低的大客户经理配备值,而实际上该公司的大客户经理人数比配备值还要少。按照补步预测:2006年该电信公司的大客户数将增加1500多户,如果按照上述计算方法,大客户经理的缺口还将扩大。

目前的客户经理配备标准仅以客户等级为依据来确定,而实际上这种做法并不妥。客户经理的配备还应考虑大客户的人工成本、客户经理的素质、后台支撑到位情况、客户需求的突况(可以预测的话尽量考虑),同时需要对客户经理的工作进行优化,加大后台的支撑力量,使客户经理做好应该做好的那部分工作,提高客户服务质量。

按照省公司对流失客户的定义,2005年上半年,该电信公司的大客户中确认总流失度为3.06%。由于“使用对手长话业务”、“使用对手数据业务”和“客户自身经营问题”原因造成的流失分别占整个流失额度的32%、8.5%和40%。在各个行业中,“党政军”、“采掘制造”和“房产物业管理”等行业客户流失十分突出,流失额度占所有流失额度的26.53%、14.82%、13.57%。

大客户的竞争激烈程度从大客户的流失率中可得到反映。所以大客户经理的配备不能仅由业务收入来确定,为了减少大客户的流失,必须配备相应的客户经理数量。

6结论

第8篇

[关键词] 电力大客户 业扩工程 进度管理系统

一、引言

由于煤炭,天然气,太阳能等企业对电力企业造成竞争的力度不断加大,电力企业对大客户的挖掘,建设,服务也就越来越重视,在大客户的业扩建设过程中积极实现从长远出发,科学规划,合理设计,注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降低成本等来满足电力大客户的需求,维护电力大客户的利益,提高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竞争力。电力大客户业扩是供电企业扩大再生产、不断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生活用电需求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由于大客户业扩是供电公司的窗口,是供电公司和大客户接触的界面,因此大客户业扩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着供电公司为客户服务的质量和形象。

二、电力大客户的划分

电力大客户是指用电容量大、用电性质重要的大工业客户;以及单位性质特殊的客户,如政府机关、通讯、医院、公用事业等有重要社会影响的客户;还有电力潜在大客户,指对其投资背景、产品市场增长率、市场定位、所处行业的远景等各方面分析,预测客户未来的电力消费额会比较大的客户,也包括一些现在正在使用与电力企业竞争的能源,但有可能会转变为使用电能的一些客户,如现在正在使用燃煤锅炉,燃油锅炉的一些客户。

三、电力大客户业扩工程含义

业扩报装工程(简称业扩工程)是供电部门用电管理的一项主要工作,它的主要含义是指:供电管理部门接受用户用电申请,根据电网的实际情况,办理供电与用电不断扩充的有关业务工作,以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

业务扩充工程主要由各级大客户经理负责,工作的主要内容有:负责督办客户业务扩充工程中客户外部工程进度,使内、外部工程进度尽可能协调一致;参加接入系统设计审查;组织大客户的现场勘察工作;参加市公司供电方案审核会;负责组织对大客户内部电气工程图纸审查;负责督促用电检查员及相关人员对大客户内部电气工程进行中间检查;负责大客户供用电合同评审工作,组织用电监察员等相关人员及客户对供用电合同中不确定条款进行协商、确认;最后,组织大客户竣工验收及送电工作。

四、电力大客户业扩存在的问题

1.目前业扩流程强调了管理的精细化,在实践中也进行了分析与改进,但在执行的过程中还是存在沟通与协调的问题。

(1)多数沟通与协调是通过纸质联系单形式流转,存在传送间隙。(2)环节细化但缺少各环节联系的技术支撑手段,过程的外在可视性较差。(3)累积在途客户较多,流程脱节时查找困难。(4)对每一个大客户业扩工程的整合管理不足,需采用技术的手段来达到精细化管理下的集约化经营。

2.员工缺乏现代营销的理念。虽然实行了VIP客户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员工们对大客户的价值缺乏深刻认识,缺乏对市场、对大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不能有效展开主动营销。所以,并没有真正的支持大客户管理的工作。在业务扩充工程中,需要多个部门进行协调和合作,但是却存在着一些部门不够合作、而且互相推诿的现象。

3.缺乏系统支持。尽管成立了专门的VIP客户服务办公室,但在运营过程中,没有一套针对大客户业扩的信息系统作为支持。现有的营销信息系统无法区分大客户,小客户与大客户的信息处理流程一样。而且,在现有的营销系统、负控系统、95598系统上,信息无法合理共享,资源不能得到整合。

五、电力大客户业扩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1.建立大客户业扩工程进度管理系统。尽管开展了大客户管理,但是却没有专门的信息系统对大客户管理工作进行支持,大客户经理无法及时的掌握大客户的信息和需求,当然无法对大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了。业扩进度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电子邮件系统来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文件交流,一个部门的工作完成,就将其完成文件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到下一环节的部门,并进行存档;文件在到达下一个环节的时候,会自动地提醒下一环节负责人,提醒方式有:电子邮件提示和短信息提示(系统通过通讯网关将信息以手机短信息的形式发送给相应的负责人);大客户经理作为整个项目的负责人,可以实时查询工程进展情况,而且,如果哪个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任务,系统会自动报警提示;本系统还采用了电子签名的技术,电子签名与物理签名具有同样的效力,相应环节的负责人在完成工程后,将电子签名附于电子邮件中。

2.积极开展全员营销活动。长期的垄断加政企不分使很多人的观念依然仅仅停留在对供电的管理职能上,而忽视了镇江供电公司作为一家供电企业,其实质是销售电能并提供相关服务。多年以来形成的“重发轻供不管用”的观念依然存在。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以管理检查为主,完全忽视开拓电力市场,市场竞争力很差,没有如何增加客户价值的意识。故要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政策,促使员工提高对大客户业扩工程的服务质量,主动营销,才能挖掘和留住大客户的用电需求。

3.提高供电企业管理效率。供电企业的管理手段依然比较落后,现代的管理方法与管理制度在供电企业的应用总是显得滞后,并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电力行业技术水平,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客户对供电服务的需求已经从浅层次、简单化向深层次、复杂化发展。只有运用现代化的营销理念却才能保证大客户业扩工程管理的顺利实施。

六、结论

电力企业80%的销售额来自于大客户,大客户是电力公司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大客户管理对电力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做好大客户管理工作,服务好大客户业扩工程的需要,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取胜,提高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