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现代牧业论文

现代牧业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8-31 12:32: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现代牧业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现代牧业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畜牧业发展建立畜牧推广基金,探索

 

近年来,我县畜牧业在党的惠民政策的感召下和市场机制的牵动下,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生产方式逐步转变、畜产品质量稳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畜牧业产值已占到农业总产值的40%左右。但是,与建设现代牧业的要求相比,目前我县畜牧业还存在科技含量和组织化程度比较低、保障体系不健全、抵御风险能力差的问题。毕业论文,畜牧业发展建立畜牧推广基金。。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加快发展畜牧业,支持规模化饲养,加强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控”的要求,结合我县正在深入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使“双轮驱动促统筹、破解难题惠民生”的活动主题落到实处,从而全面提升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切实加快规模健康养殖发展,特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畜牧推广工作的发展应建立畜牧推广基金的设想和建议,通过建立畜牧业发展风险基金,扶持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畜牧业结构可进一步优化,标准化、良种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畜禽养殖新技术进一步普及,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逐步实现畜牧业向技术集约型、资源高效利用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基金”有两个用途,一是利用基金的作用,来解决当今由于受市场经济冲击而出现推广工作中的不适应问题,加强壮大推广体系建设。二是促进推广项目的转化,抓好推广典型鼓励农民提高饲养业中的科技含量。毕业论文,畜牧业发展建立畜牧推广基金。。

畜牧推广是以追求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事业,它将畜牧新成果、新技术介绍给农民,使其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从而增产增收。提高农民素质、追求社会效益,是其出发点和归宿。畜牧推广的这一属性不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改变,而应继续强化。

但是,处于市场经济中的具体推广部门和个人,又不能不追求自身利益,努力增加收入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作需求和生活需求。毕业论文,畜牧业发展建立畜牧推广基金。。因此,也都在探索通过有偿服务和经营来创收。毕业论文,畜牧业发展建立畜牧推广基金。。毕业论文,畜牧业发展建立畜牧推广基金。。但是面对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经营,面对非常分散的服务对象,面对相对低下的农业效益,面对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制约因素很多的农牧业,推广工作不可能多是有偿服务,有偿服务的领域是很小的,况且服务收费的标准也很难确定。

围绕推广工作开展经营服务,不失为一种创收手段,也有不少好的事例证明这一手段的作用。但是,开展经营势必牵扯推广部门的精力,弄不好也易使推广偏离其正常轨道。要解决好推广部门自身效益与推广对象的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使其自身建设与事业发展同步进行,笔者认为建立畜牧推广基金的办法是可行的。基金由国家投入专款,由畜牧推广部门掌握使用,主要用于:(1)畜牧推广自身开展有偿服务项目的投入,通过开展有偿服务增强自身活力,促进推广事业的发展。对于好的项目要集中投入。(2)有发展前途的大型农牧场户的科技项目。(3)专业户或科技示范户由于资金短缺不能提高科技含量的可使用“基金”。实施上述计划必须有以下两个条件的保证。一是制定具体法规和政策,保证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落实。要以法律形式保证国家和集体对推广工作资金投放而不以某位领导和某级政府对推广工作好恶确定投入量。二是政府要保证畜牧推广的计划性投入,计划和市场,这是促进科技进步的两种手段,有各自服务与经济建设的不同目标和适用范围。对于社会公益性非常显著的农技推广工作,其经费还应主要靠政府的计划性投入。毕业论文,畜牧业发展建立畜牧推广基金。。即使在实行市场经济多年的国家,也多是这样做的。在目前我国市场机制尚不发达的情况下,促进农技推广工作,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期待于市场的只能是辅助作用。所以农技推广部门、推广工作者自身利益的保证,还主要靠政府的计划性投入。尤其是基础设施的投入,知识更新,新项目的引进更需政府的扶持。

必须说明的是:利用畜牧推广基金只能用于农技推广部门开展适当的经营服务,但不以盈利为根本目的,只是作为更好地开展农技推广的手段。对好的项目一时效益又上不来的可给予少部分的无偿投入,以此来强化推广部门自身的建设,好的推广项目能顺利推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第2篇

[关键词] 基层 畜牧兽医 加强 服务 质量 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4-0214-01

加强畜牧业自身发展,对于促进我国乡镇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经济发展,全方位建设小康社会一直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是,做好我国畜牧兽医工作已经成为了保证我国农业稳定发展最为根本的保障,兽医诊疗工作以及兽医服务不仅仅关系到了我国畜牧业生产以及发展,对农民收入进行增加,更加关系到了人们身体健康,下面,笔者就对如何加强基层畜牧兽医的服务质量进行探析。

一、基层畜牧兽医服务的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各个地区的畜牧兽医机构都实施了改革工作,改革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原来畜牧兽医的站点不改变,在畜牧兽医机构改革过程中保持着我国基层畜牧兽医站基本不变,不管是在资产所有权方面还是在经费供给渠道方面,甚至是隶属关系方面都不变,重点将其放在运行机制方面来实施改革,在增强我国基层畜牧兽医内部活动方面做文章,将工作重点放在增加服务功能方面。建立起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综合服务的中心,把乡镇里面所有畜牧兽医机构都合并成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的中心,人员实施统一和调配,资产要实施统一的管理,工作也要实施统一的安排。还要做到职能分离,实行一个区域站管理以及中心站管理,我国基层畜牧兽医行政执法以及部分公益性仅仅能够由县级的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来进行负责,饲料销售以及药品销售等等经营性活动都要实行社会化的管理,过去原有的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都要进入到中心站中,受委托来实施品种改良工作以及产地检疫工作,并且从事一个具有经营性的活动。

二、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服务质量的措施

1.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服务质量要强化兽医管理机制

近些年来,加快我国农村社会发展,增强我国农业综合的生产能力,这些离不开我国农业服务体系对其进行支撑,我国基层畜牧兽医服务质量的加强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甚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公共安全以及民众身体健康等等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不管是在实际基层畜牧兽医服务改革过程中,还是基层畜牧兽医服务学术研究过程中,我国农村畜牧兽医的服务质量都没有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想要建立管理机制必须要实施公开招聘,定岗定责,以钱养事以及动态管理的措施,把我国过去传统基层畜牧兽医站所实施的整体改制,进而实现兽医站人员的身份置换,所谓的身份置换就是指从单位人转变成为企业人,在实施改制以后,乡镇服务中心要实施竞争机制,进而将人员分化进行落实,使一部分人员成为基层畜牧兽医公益主体,进而获得政府财政,使其能够用在畜牧兽医服务部分实施支付资金的转移,另一部分的人员还要实施相对来说比较个人化的经营,基层畜牧兽医机构除了每一年将费用上缴中心之外,其余所获得的收益都要归个人。

2.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服务质量要强化兽医部门筹资机制

我国一直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组成中占有十分基础性的地位,但是,畜牧业在我国农业产值领域中的比重大小已经成为了直接衡量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程度十分重要的标志,当前形势下以及今后的时期中,加强我国农业综合能力建设已经成为了乡镇经济工作中以及农业经济工作中十分重要并且紧迫的战略任务。将畜牧业综合生产的能力已经成为了增强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长久以来,我国的城市以及我国基层服务筹资的过程恰恰相反,我国城市畜牧兽医服务自上而下进行设置,我国乡镇兽医服务自下而上来实施设置,这一种战略存在的弊端就在于1978年至今所实施的改革政策得到了不断放大,进而导致了我国乡镇社会政府转变自身职能,与此同时,不仅仅没有对资金的来源进行解决,反而加重了资金的匮乏。特别是在1994年所实施分税制度以及2000年度所实施的将一改革、两调整以及三取消作为主题的我国乡镇税费改革,进而使得我国基层兽医服务供给产生了严重的变化。我国基层政府自身的税源得到了萎缩,与此同时,我国中央财政以及我国地方财政上级财政对于我国基层财政转移的支付规模比较小,不能够实施透明管理,缺少规范,很难对基层财政进行弥补。所以,要求我国中央政府财政资金必须要实施战略性的调整工作,使得财政资金向我国乡镇地区的基础设施配套进行倾斜,这样也就从本质上使我国基层畜牧兽医服务具有国家层面制度的保障以及国家层面财政的资金保证,从本质上有利于对制度障碍进行克服。

三、结语

本文中,笔者首先对基层畜牧兽医服务的现状进行了阐述,接着又从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服务质量要强化兽医管理机制以及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服务质量要强化兽医部门筹资机制这两个方面对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服务质量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 王光明.拉亲当前牧区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期刊论文]-中国动物检疫2010,27(3).

[2] 魏生明.石文辉化隆县乡镇畜牧兽医科技服务体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期刊论文]-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8,38(5).

[3] 马光选.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思路的检视与反思[期刊论文]-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9,23(4).

第3篇

一、学用结合、顽强拼搏,改变人生

乔叶青同志,1982年高考落榜后回乡务农,农闲时搞家庭养殖,由于不懂科学养殖技术,经济效益一直不高。作为一名有志青年,为改变家庭的生活状况,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想学习并掌握一门实用技术,靠技术养家、靠技术书写人生。1988年农广校招生,他就到郯城县农广校报名并顺利通过考试,被录取为山东省农广校畜牧专业学员。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的各门课程都取得了优异成绩,被评为市、县优秀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乔叶青利用学到的畜牧兽医专业知识,结合畜禽养殖经验,学用结合,大胆实践。自家养的猪、鸡等畜禽就成了他的实验品,畜禽常见病他就试着给治疗,积累了许多临床诊断、治疗知识。由于科学养殖,家里的养殖效益大幅度地增长,他在村民眼中成了“小能人”。

慢慢地,乡亲们喂养的畜禽出现一些常见病,就找乔叶青给诊治,向他学习科学养殖技巧,他也乐意帮忙。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丰富,乡亲们找他给畜禽看病的多了,向他请教科学喂养经验的人也多了,他为乡亲们服务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并向周围村庄发展。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红花乡的养殖业得到了较大发展。1989年,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将他聘请到乡兽医站工作,任“农民技术员”,负责全乡的畜牧技术推广工作。当时针对生猪品种退化,畜牧业产值下降的局面,他主动向党委、政府提出改良畜禽品种的建议。他自己率先购买了杜洛克、汉普夏、丹麦新长白等优良种公猪,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对全乡1000多头母猪进行杂交改良,同时淘汰劣种公猪20多头,使全乡生猪改良覆盖面达到90%以上,生猪商品瘦肉率由原来的38%上升到55%以上,当年出栏生猪2万多头,仅此一项,创经济效益200多万元。

由他推广的人工授精技术在全省引起了轰动,很多市、县派人来学习取经,他的工作方法在全县各乡镇普遍推广。他推广的技术带动了全县养猪业的蓬勃发展,使郯城县的商品瘦肉猪存栏和出栏大幅度地提高,猪肉品质也得到了改善,郯城县被命名为“全国瘦肉型猪基地建设先进县”。由于他的工作成绩突出,1993年被郯城县有关部门批准为“农转非”,从此,成了一名合同制干部。他靠勤学不辍、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和优质服务,改变了人生,得以在畜牧推广这广阔的空间里施展才华,实现梦想,书写美丽人生。

二、推广配合饲料,加大服务力度,提高养殖效益

乔叶青同志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2001年又通过成人高考,参加了山东农业大学畜牧专业大专班的函授学习。经过三年的努力,2004年以优异成绩拿到了大专毕业证书。他在平时的工作中也酷爱学习,不断自我充电和积累临床经验,逐渐成为兽医站的技术骨干。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畜禽的各种配合饲料相继上市。为了增强养殖户的思想认识和科技意识,把先进的技术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引导农民科学养殖,他积极投入到畜禽配合饲料的推广中去。利用给畜禽防疫、去势、诊治疾病等工作机会,大力宣传配合饲料的优点,发放技术宣传资料;利用自己的饲喂经验,现身说法,加快了配合饲料的推广应用。从1988年到现在,推广各种配合饲料每年不低于1000吨,帮助农民提高了养殖效益,增加了收入。在推广配合饲料的过程中,他发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畜牧推广必须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欢迎。为此,他主动向站长申请,义务承担了十四个村的畜牧生产技术顾问,承包了这些村的仔猪、防疫、猪病防治工作。在承包过程中,他以推广配合饲料和改善畜禽品种结构为突破口,开展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努力做好疫情预测、预报和畜禽传染病的防治,在改良畜禽品种和科技示范上培养典型,以点带面,树立了良好的技术威信,受到广大农民的赞誉。在承包服务过程中,为了满足群众的要求,他还创办了畜牧技术推广服务部,开通了热线电话,有效地促进了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三、开拓创新,开展好科技示范,做一名优秀的新型农民培训辅导员

2007年,郯城县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乔叶青被推荐选聘为畜牧专业辅导员。为了当好辅导员,他认真填写示范户登记表,无论工作多忙,他都按时参加县项目办组织的科技培训。学习后,及时将县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办公室发的明白纸、培训教材和科技光盘送到示范户手中,还经常组织农民和示范户们学习讨论。对农民不明白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和指导。并利用进村入户的机会进行防疫、诊治、推广、配送饲料等活动,指导示范户科学养殖。

为了做好科技示范,带领当地农民养殖致富,走科学养殖、标准化养殖的新路子,2007年10月,乔叶青同志广筹资金,多方协调,投资23万元,兴建占地2.5亩的生态环保(发酵床)养猪场一处。目前,建成发酵床面积210平方米,存栏无公害生猪120头,全部按标准化养殖模式。现已出栏生猪65头,纯赢利3.6万元,预计年底可出栏肥猪500头。由于这项技术省工、省时、省料、节水,又能提高猪的抵抗力和猪肉品质,真正做到无污染、零排放,得到专家的肯定,受到市、县领导的好评,定购生猪的客户和前去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乔叶青通过开拓创新,建立生态养殖场,旨在做好科技示范,以点带面,带动农民和养殖示范户从传统养殖向生态环保养殖转变,促进农民科学养殖,共同致富。目前,在他的指导下,发展规模畜牧养殖小区2个,标准化养殖场30多个。他正准备筹建生猪人工授精站,争取2008年底实现人工授精率70%以上,三元优质猪90%以上。以发展健康畜牧业为目标,以标准化养殖小区为载体,大力推进“品种良种化、生产规模化、管理标准化、结构合理化、防疫现代化”五化建设,促进全乡的畜牧养殖健康发展。

四、总结工作经验,积极撰写论文,承担科技示范项目

第4篇

关键词 动物科学 素质教育 人才培养

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已成为高等院校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力。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等农业院校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结合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阐述了如何就通过实施素质教育来培养动物科技人才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动物科学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我国加入WTO以及动物科学欣欣向荣的发展前景,对高等农业院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一是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动物科学的理论功底和实践技能,从而能用动物科学理念和专业技能解释和解决所遇到的现实问题;二是要求所培养的人才了解动物科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适应农业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三是要求所培养的人才能明确动物科技在畜牧业生产上的应用,促进畜牧业生产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化,学科交叉不断加快,在专业设置与布局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仍面临着学科结构单一,专业范围狭窄,教学质量较低,招生和就业困难,毕业生无竞争优势等的困惑。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这也向我们农科高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新世纪新形势下,在借鉴国际通用的先进人才培养模式和一切好的经验的基础上,动物科学高素质人才培养必须努力实现)在科学视野上,要从狭窄的专业教学层面转到以动物科学为背景的教学上,从而使学生具有更广阔的知识视野;在知识结构上,要从分得过细转到注重整合综合上,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在能力结构上,要从注重专业技能转到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增强人文素质的培养;要注重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动物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动物科学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畜禽生产、动物繁殖与育种、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环境保护及畜牧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农业科技人才。动物科学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既有动物科学相关的专业素质又有新时代大学生应具备的人文素质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人才,即培养能独立从事畜禽生产”动物育种”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等科学领域及畜牧业经营管理,又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

三,动物科学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措施

社会和科技发展要求大学开展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标,它包括思想道德”科学技术”创新精神和能力”身体和心理等方面,它们共同构成完整的素质体系,只有通过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和进步,才能培养出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因此,培养动物科学高素质人才,应结合本专业特点,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素质教育,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一个优秀的动物科技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首先,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树立大学生学农爱农服务于农的思想,学校可通过举办一些本专业专家教授的讲座和一些本专业学术”科研成果展览等活动,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与学科,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与前景,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学校还可聘请公司集团的一些优秀企业家开座谈会,如一些成功的饲料企业”现代化养殖场等的专家,他们对于本行业的发展”市场前景更具有发言权,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以更新的角度和更高的思想层次认识和了解本专业,另外,社会实践和实习是大学生转变思想观念的重要途径,学校可利用假期”节假日多组织一些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热爱本专业的思想,其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除基本的知识修养外主要是指做人应具有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核心,很难想象,一个缺乏崇高理想和信念,缺乏责任感和事业心的大学生会是一个学习刻苦”知识丰富的人。我们高等农业院校培养的人不仅应是精通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专家,而且他们首先应该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了解人对社会的责任,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而目前一些大学生,他们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不辨是非,他们缺乏自信心与自觉性,常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这不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通过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综合素质的高水准人才。

总之,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还可能从这里发现和提出新问题来,成为创新之源”所以,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必须重视教学与科研、生产、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切实落到实验、学习、生产劳动、社会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教学活动中去;当然,要完成这项任务,也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加速实验室建设,加强学生实习基地的建设,与一些条件好的畜牧场签定协议,挂牌设立教学实习基地,并鼓励各专业课老师为教学基地服务,这样既有利于教师、学生的培养,又给教学基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另外,改革奖学金的评定制度,如设立多种优秀学生单项奖,鼓励那些单科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重点奖励那些在学习、科研以及在各项活动、工作中有创新精神,并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生,这样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有利于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合格大学生。

参考文献:

[1]牛临虹,郭建强.试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关性[J].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第5篇

当前,我国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处在关键时期,急需大量畜牧业方面的创新创业人才。职业院校作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的高地,要充分发挥“工学研融合”模式的作用,为培养适应现代畜牧业的创业创新人才作贡献。

关键词:

工学研融合;高职教育;创新创业

在目前的发展潮流中,知识与技术越来越成为各行各业竞争的核心资源,“工学研融合”是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进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途径,它在促进我国创新知识的流通,推动我国各行各业进行提质增效、提高核心竞争力方面发挥中非常重要的作用。“工学研融合”是将知识向产业进行转化的过程,是将书本上的理论进行实践的过程。“工学研融合”是一个不断更新的研究课题。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是出现在20世纪中叶的美国,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产学研的理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20世纪90年代,为了提高我国的竞争力,实现科学技术和实际应用之间的转化,催生了我国“工学研融合”的合作模式,并且产生了像清华紫光、北大方正这样的著名高新技术企业,“工学研融合”的发展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农牧类高职院校是培养掌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机构,所以更应当在“工学研融合”方面进行研究。

一“工学研融合”模式介绍

“工学研融合”是职业院校产学研结合在具体操作层面的实践,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和优化,是职业院校技术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教书育人与技术研发是高职院校的两项基本工作,这两种工作相辅相成、共同促进。高职院校的教育在创新型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1]。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和接触技术研发和改进的条件,从而为学生构建一个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技术能力的开发与提高。所谓“工学研融合”是强调工、学、研三方面的紧密结合,通过培养学生研究的能力,从而推动高职院校由“工学结合”向“工学研”的转化与发展。畜牧兽医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现代畜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在产学研结合办学的模式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即采用“工学研融合”的模式,将现代畜牧业、专业和就业三方面进行融合,关键是将科研活动融入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建立融合职业工作活动、技术工作活动和课堂教育于一体的课程体系,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中工研结合、学研结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双向选择工研结合和学研结合的项目,然后在经过研用结合进行教学的方式,以老师研究课题、学生参与项目、共同进行项目推广的方法来培养学生。这样学生能够更加深刻领悟所学的基础知识,初步实践所学技能,了解科研活动过程,成为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工学研融合”模式下创新创业的实施

农牧类院校职业教育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教师的科研项目以及企业的研发项目与职业院校的培养体系进行融合,形成了无缝连接、实用性强并且不断调整的培养体系。“工学研融合”模式下创新创业教育分为筑牢基础时期、强化技能时期、实践演练时期和顶岗磨合时期等,每个时期的侧重点不同,根据各个职位的教学目标要求,进行递进式、分时期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综合动手能力、岗位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2]。

(一)筑牢基础时期

重点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素质的培养,主要是进行基本知识的学习和职场的初步认知,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家禽生产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的理论知识。通过1年时间的培养,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

(二)强化技能时期

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学实验实训室以及养殖场的条件,分配给学生工作任务,指导其利用前期所学基础知识完成工作任务。通过教学、工作、研发相互交融的教学与实训课程,实现强化技能训练的目的,提升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

(三)实践演练时期

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将学生分配到畜牧兽医相关的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并给每个学生安排工作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训练学生的岗位综合应用能力和岗位职业素养,同时采取轮岗、换岗的方式,争取在有限的实践内使学生熟悉到更多的岗位内容。通过“做中教,做中学,学中研”的实施过程,构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顶岗磨合时期

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六个月的实习时间,让学生以员工的身份在校外的实训基地进行工作,让学生提前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实习期间,学校的老师和培训基地的师傅可能同时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通过参与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理念。

三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困境

(一)教育理念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在调结构、转方式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现代畜牧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紧迫。在经济发达国家中,高级技师在所有的技术工人中可以达到35%的比例。在我国沿海的部分经济发达地区,高级技师的比例却只有2%[3]。职业院校是培养创业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但是落后的职业教育理念影响着创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是培养导向出现偏差。目前的高职教育普遍以高就业率为培养目标,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上都面临着低薪酬、低技术含量以及高离职率的情况。二是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区分度不够。高职院校和中职院校虽然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案的描述上有一定的区别,然而在实际培养的结果上并没有太大区别,最终的结果就是高职和中职都没有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三是未能平衡远期目标和近期利益。职业院校与预期岗位无缝衔接的功利性与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冲突,职业院校也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二)现代畜牧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现代成套设备、计算机系统、质量安全控制系统等在规模养殖企业的使用,对工作人员的能力要求已从技能为主转向技术创新为主。低技能、缺乏创新精神的工作人员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畜牧企业的要求,技术创新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着畜牧企业的转型升级。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发展后劲不足,创新创业能力不强,既不能适应岗位技术对创新能力的要求,也不能适应社会对创业人才的要求。职业院校应当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既能传承畜牧产业文化、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更要着重培养对社会充满责任感和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善于把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融会在一起的畜牧业技术创新人才。

四走出困境的策略

在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急需大量的创业创新型人才[4]。高职院校在培养畜牧业的专业人才的同时,更要重视从“工学研融合”方面探索培养畜牧业创新创业人才新方式。

(一)正确定位“工学研融合”和产学研结合

工学研和产学研分别属于两个层的概念,“工学研融合”对产学研结合的扩展,是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上的拓展,通过工学研中的工作过程培养畜牧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当然企业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各种难题,这就需要工学研中的研究过程来解决。将学习过程融入到工作和研究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和建立。在“工学研融合”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首先学校的教师要给予创新创业理念的培养与教育,在教学课程中潜移默化的进行;其次企业的实践也赋予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机会,在企业进行实训的过程中,尽量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遇到问题,并将问题转化成学习的课题。

(二)准确区分“工学研融合”和工学结合

“工学研融合”和工学结合两者之间差别了一个研字,“工学研融合”是对工学结合进行了升级。在工学结合方面,存在着“以工代学”和“以学代工”的两种片面的理解方式,工学结合也是人才培养的模式。“工学研融合”指将工作、学习和科研三个过程相融合,并对工作、教学和科研三者之间进行协调,进而提高毕业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充分发挥“工学研融合”的作用

一是合作办学原则,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目的,通过校企合作办学,规模化养殖场安排学生进行生产实训、跟岗、顶岗等工作,学校对学生参与的企业技术研发提供理论指导;二是合作育人原则,由规模化养殖场的师傅和职业院校的老师组成教学组,以教学组名义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对课题进行分解,以课题研究工作代替学分;三是资源共享原则,实现物尽其用。学校的资源图书馆、实训室等资源向畜牧企业进行开放;企业也把自己的资源向学校开放,为学校培养人才提供基地;四是利益共享和责任共担原则,双方可以签订合作协议,以“订单培养班”或者“现代学徒制班”的形式,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培养,一起确定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从而建立“工学研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职业院校要适应并主动服务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因此,通过“工学研融合”培养高素质技术创新人才,不仅是当前经济发展对职业院校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内在的发展需要求。因此充分利用“工学研融合”不仅能够提高高职院校人才的质量,更能够培养出适应时展的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丁金昌.科教结合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3(3):88-90.

[2]都振玉,林建坤.统修、统训、轮岗、顶岗: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10下):200-201.

[3]朱国奉,杭瑞友高职工学研融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9):91-92

第6篇

论文摘要:针对草原生态系统日益恶化的趋势,提出了实现草原生态建设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草原畜牧业主要是以天然牧草和采取放牧方式经营的畜牧业,因此天然草原的优劣和丰欠程度决定着草原畜牧业的兴衰。建国初期,我省牧区草原状况相对良好。60年代末牧区开始发生草原退化现象,随后愈演愈烈,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近年来甘肃省90%的天然草原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30%的严重退化,导致牧草产量、品质下降,载畜能力降低。如何解决日益尖锐的草畜矛盾,保护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草地资源的永续利用,直接关系到牧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

1草原退化原因

草原退化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主要是人类对草原生态系统长期的严重干扰,导致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最终失去平衡。

1.1超载过牧超载过牧是不顾草原第一性生产的能力,盲目加大畜群规模和放牧频率,使牲畜的采食量长期超过牧草再生量,实行掠夺式经营所造成的。在草原退化的情况下继续增加牲畜数量,形成了牲畜增加草原退化牲畜继续增加草原加剧退化的恶性循环。据调查天祝县的牲畜数量由60年代的17.40万头(只)发展到目前的64万头(只),增长了2.70倍,畜均占有鲜草产量由7622.90kg下降到2081.04kg,超载23.85%,所以,没有不良的草原,只有不合理的利用制度和方式。

1.2乱采滥挖草原牧区、半农半牧区由于缺少燃料,农牧民群众烧茶做饭,主要依靠拾粪捡柴,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为生活用能的需要,大量铲草皮、砍伐草原上的乔木、灌木、半灌木作薪柴,对原生植被造成严重破坏。

甘肃省大部分高寒阴湿草原生长有中药材,如冬虫夏草、羌活、秦艽、赤芍、柴胡、黄芪等,而且品质优良,市场需求量大,行情看涨。每年入春以后,都有大批农牧民涌入草原采挖,不仅使药材资源日趋枯竭,而且使植被遭受到严重破坏,在荒漠草原,搂发菜、挖甘草、麻黄的现象年年都有发生,使本已脆弱的荒漠生态系统,雪上加霜。

1.3鼠虫危害草原鼠虫害的发生与猖獗是在一定气候、土壤、植被条件下形成的,气候干旱和草原退化为鼠虫害的发生与蔓延创造了条件,而鼠虫的发生危害,又加剧了草原的退化,处于一种恶替过程。草层高密度大鼠虫害不易发生,而草原退化、草层变矮、变稀,有利于鼠虫害的繁衍。近年来,草原鼠虫害危害面积仍在逐年扩大。全国的面积已达6亿亩,仅鲜草折合人民币损失60多亿元,经济损失严重。虽然每年都采取化学、生物等防治措施进行防治,但因经费不足,防治面积小,每年的防治面积只占发生面积的10%左右,造成“年年防治,年年成灾”的被动局面,防治成果难以巩固。

1.4毒草危害长期以来,随着草原“三化”面积的日趋扩大,许多草场优良牧草减少,有毒植物不断生长蔓延,加剧了草原退化。

在甘肃天然草原上分布的主要有毒植物有棘豆、狼毒、醉马草等,面积达到1500万亩。这些有毒植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返青早、生命力强、并有较强的抗逆性,它不仅与优良牧草争地,而且和优良牧草争夺土壤中的养分、水分。在草原上逐年增多,甚至在某些草原上形成明显的优势种群,使草场利用率下降。

2治理草原退化的措施

2.1落实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落实草原分户有偿承包使用,理顺草原管理体制,合理利用草原,防治“草原无主、放牧无界、使用无偿、建设无责”,使草原的管、建、用同责、权、利相结合,适应现阶段家畜私营形式的首要措施。这项工作在很多地方还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得到落实,因此,各级政府、领导、业务部门要依据《草原法》,全面彻底地落实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健全投入机制,明确建设责任,真正做到“谁承包、谁建设、谁受益”,才能调动农牧民主动建设草原的积极性,也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草原退化,促进植被恢复。2.2以草定畜,科学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加强草原围栏建设,以草定畜,以畜定草,严格控制牲畜数量,实行划区轮牧,科学合理利用草原,用养并举。在合理利用改良草场时,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首先要明确,草原是牧业生产资料之一,不单纯是自然综合体,更不能认为是荒地。在研究、改造它的时候,必须具有生产观点,而在利用中应该强调,要利用它就必须付出一定的劳动进行保育,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然生产能力。只有通过一系列的人为措施,才能维持并逐步提高草场生产力,使牲畜得以稳步发展。

2.3充分发挥夏季草场,发展季节畜牧业依据草原的季节分布特点,在调整畜群结构,提高适龄母畜比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夏季草场的牧草优势,适时转场轮牧,发展季节性畜牧生产,扩大出栏率和商品率,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农牧民收入,还可以有效减轻冬春草场的放牧压力,防治进一步退化。此外加强人工草地建设,生产足量优质饲料,增加牧草贮备,降低放牧家畜对天然草原、尤其是冬春草原的压力,促使退化草原的自然恢复。

2.4加大鼠虫害防治力度,巩固防治成果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是草原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草原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业务部门必须加强草原建设,搞好鼠虫害防治工作”。因此,必须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鼠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首先要认真各项防治措施,理清工作思路,加大投资力度,加强队伍建设。二是加强预测工作,建立健全预报体系,不断改善预测预报工作的手段。三是健全目标责任制,把草原鼠虫害的防治工作同农牧民草原承包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四是大力推广以生物防治为主的无公害药物防治技术,保护天敌,不断探索新的防治措施,加大鼠虫害综合防治力度,变被动防治为主动防治,才能有效地减轻鼠虫害对草原的危害。

2.5加强草原毒草的防除以牧区草原为重点,建立重大毒草灾害报告制度。实施草原毒草调查、技术规程和防治标准,逐步减少毒草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开展毒草灾害的风险评估、生态示范工程、防治机具购置、治理设施的建设、除草药剂的研制及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吕晓英,吕胜利.甘南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J].草业科学,200219(7):1-4.

第7篇

一、研究方法

当前,对生态移民的文章主要集中在期刊论文、硕博士学位论文以及少量的书籍中。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对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中的论文进行搜索,检索当前相关的学术论文。截至2012年10月,发现在期刊数据库中,以“生态移民”为关键词输入题名共有440篇相关文章,其中核心以上期刊共有145篇。在具体研究过程中,考虑到文章的代表性与权威性,又以这145篇论文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同时,对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类,分为生态移民理论问题、安置模式与政策问题及社会文化问题三个方面。初步来看,理论类问题主要包括生态移民的定义、分类、基本原则等问题;生态移民的安置模式与政策类问题主要包括生态移民的扶贫、经济补偿、后续发展、安置政策、安置模式等问题;社会文化类问题主要包括社会整合、融合问题,思想文化变迁等问题。基于上述的分类方法,笔者对145篇论文进行了初步统计,来具体分析当前的研究内容。在统计过程中,由于部分论文与研究主题相关性不大,做删除处理。通过表1,可以发现有关生态移民的安置模式与政策问题与社会文化问题的论文数量较多,两者之和超过95%。其中,有关生态移民的安置模式与政策的研究论文数量在当前来说是最多的。从研究论文的总体数量上来看也有一个趋势走向,在1993-2002这十年间,相关的论文数量并不多,只有8篇。但自从2004年以后,相关论文数量开始逐渐增多,一直保持在两位数,可以说生态移民问题研究开始得到学术界的关注。在此,需要说明一下,在2004年7月30-31日,“生态移民:实践与经验”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此次会议就生态移民的实践和理论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虽然学术界还存在许多不同意见,但是就建立事先评估机制及生态效益长远评价体系必要性等方面则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并对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全面而热烈的讨论。正是这次会议的召开,增进了我国学术界对生态移民问题的关注。

二、基本概念等理论问题

当前,学术界对于生态移民的研究在理论层面主要集中于定义、分类、必要性等问题研究。但对生态移民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之后,发现上述问题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论,需要进一步进行分析。

(一)生态移民的定义学术界对生态移民的定义说法存在很大差异。1.关注经济利益层面:葛根高娃、乌云巴图认为,生态移民是指由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人们的短期或长期生存利益受到损害,从而迫使人们更换生活地点,调整生活方式的一种经济行为。[1]2.关注政府行政层面:刘学敏认为,生态移民就是从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出发,把原来位于环境脆弱地区高度分散的人口,通过移民的方式集中起来,形成新的村镇,在生态脆弱地区达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2]3.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层面:包智明认为,生态移民是因为生态环境恶化或为了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所发生的迁移活动,以及由此活动而产生的迁移人口。[3]4.关注的多目标性:方兵和彭志光认为,生态移民从保护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出发,既考虑移民能致富奔小康,又不能破坏迁入地近期和长远生态环境,同时保护迁入地原居民利益不受损害,是多目标移民。[4]的确,当前对生态移民的定义从不同的关注角度予以了各自的解读,但是,笔者认为就生态移民所应该关注的对象与性质来看,生态移民是“生态”+“移民”概念的结合,移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生态的变化或影响,其应具有的性质是生态性质的,移民应是以生态保护为前提条件的。所以,笔者认为生态移民首要关注的问题就是生态环境保护,其定义也需要从生态环境保护为起点,作为生态移民的主要内容构成。在此,笔者同意包智明给出的定义,生态移民是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或者为了改善生态环境,由此产生的人口迁移活动。

(二)生态移民的分类生态移民的分类方法很多,有关注移民的原因、移民的方式、自愿的程度、迁徙的规模、移民的社会融合情况等多种类型。1.从生态移民的迁徙原因来看:①生态环境破坏型,即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或崩溃,人类在其中难以继续生存下去,并且在短时间内生态环境也难以恢复,人类需要从当时当地的生态环境中迁徙出来。②生态环境改善型,在一定的区域内,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与破坏,生态环境在逐渐地退化或难以正常维持下去,需要通过迁徙当地的人口来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使得生态环境能够逐渐好转。2.从生态移民的方式来看:①自发性的生态移民,指人类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或短时间内的崩溃,难以继续在当地生存下去,为了自身的利益与生存的需求,自发地从生态环境恶化区域迁徙出来,在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定居下来。②政府主导型,指生态移民主要是在政府的主导之下进行的,政府通过具体的政策与措施,进行有规划、有组织的移民活动,出于保护人类的基本生存需要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生态环境等。当前,生态移民还是主要以政府主导型的生态移民为主,通过这种自上而下的生态移民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促进当地生态移民的生活条件的改善,但由此而生的各类问题也不断增加。3.从自愿的程度来看:①自愿性生态移民,在生态移民过程中具有自愿选择的权利,能够自己决定迁徙或者不迁徙,一般来说,自愿性的生态移民主要还是在一些环境恶化程度不太严重或不是出于特定对象的保护的条件下进行。②非自愿性生态移民,出于保护特定的生态自然保护区或生态功能区,在政府行政权力等条件的要求下,区域内的人口需要在一段时间内迁徙出去,移民往往没有自己是否迁徙的决定权,需要遵从相关的规范要求从该区域内迁徙出去。4.从生态移民后的社会融入与文化适应角度来看:①文化融合型模式,即生态移民在迁入地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社会文化背景与原先的相同或者一致,能够完全融合进去,不存在日常生产生活方面的障碍。这种形式主要体现在短距离的生态移民,或者某些特定的少数民族等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或宗教文化特征的群体中。②文化适应型模式,即生态移民在迁入地的生产生活以及社会文化方面与原先的存在差异但不排斥,生态移民需要在新的地域内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期来予以调整,最后能够较好地融入到当地的生产生活中去。③文化排斥型模式,即生态移民作为一个外来的迁入者,往往难以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所信奉的宗教文化与价值观念具有极大的差异,形成了相互之间的文化排斥或文化对立,容易造成群体之间的冲突与矛盾。这种移民模式所造成的损失与代价是十分巨大的。除了以上的几种分类以外,有的学者根据迁移后的主导产业,把生态移民分为牧转农业型、舍饲养畜型、非农牧业型和产业无变化型等。[3]有的根据迁移距离,分为就地迁移(或近距离迁移)与异地迁移(或远距离迁移)。[5]关注不同的方面,提出不同移民类型。这也提醒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从自身研究的关注角度来对生态移民进行分类,才能够建立一个分析的基础与平台,有助于形成一个研究框架与结构,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三)生态移民的必要性1.从扶贫与后续经济发展角度。生态移民能够帮助贫困地区的居民摆脱贫困,并在后续的产业发展与经济水平提高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如阿布力孜•玉素甫指出新疆大多数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区,人们在继续生存问题上遇到了危机,扶贫工作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几倍地投人也难以实现稳定脱贫。要改变目前这种落后的状况,较好的办法只有通过生态移民,把贫困人口从不适宜居住的地区转移到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区妥善安置,使其在新的环境中真正实现安居乐业,以及快速地解决温饱问题,提高生活水平。[6]正是通过生态移民的方式,能够帮助当地居民摆脱贫困,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能够在短期内脱贫致富。也有从后期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待生态移民的必要性:一方面,通过生态移民,可以帮助生态环境的恢复或保护,能够在当地形成较好的旅游观光资源,促进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从生态移民本身来说,迁入到资源条件与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可以利用当地的资源,结合相应的政策条件,可以帮助生态移民从事相应的农业、畜牧业等其他后续产业,克服经济上的障碍,增加自身的经济收入,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2.从保护生态环境角度。主张生态移民是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够避免生态环境遭到人类进一步的破坏,能够保持生态系统的自身稳定性与完整性。卿向阳认为,要实现为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的保护区设立终极目的,必须对现有的保护区管理系统实施调整与完善,建立具有政府管理职能的资源保护特区,选择以城镇化为主要方式的保护区内就近生态移民,构建科学的自然保护区层次,形成政府(资源保护特区)与民族居民的资源保护利益共同体。[7]闫喜凤指出,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移民能有效保护生态功能区的森林资源,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赢得更大的生态空间。[8]生态移民的一个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够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正是从这个基本的要求出发,通过移民的方式来保护生态与维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保护生态环境是以生态环境作为中心,从生态的利益来考虑问题,可以看作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区别于上文的扶贫与经济发展的角度。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生态移民不仅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且也能够促进人类健康地发展,以实现人与生态的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更多的是从人类自身的角度出发,体现了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朱儒顺,史俊宏从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分析,认为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人类能够与生态环境友好相处。对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可持续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思路:选择人口、资源与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区域为移民点,移民过程中需要防止“政府悖论”,走开发型生态移民道路,政府相关部门参与牧民转移,鼓励企业参与牧民转移,设立生态环境税和生态移民转移支付制度等。[9]李耀松等通过考察宁夏生态移民,指出宁夏生态移民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拓宽了农民致富的空间,恢复和保护了迁出地的生态环境,促进了民族团结。但依然需要完善宁夏移民法规政策体系、强化移民技能教育培训、把产业开发作为宁夏移民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无疑成为宁夏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10]

三、安置模式与政策问题

生态移民的安置模式与政策的问题的研究,主要是涉及扶贫、反贫困,移民的补偿标准,移民后的产业发展问题,社会保障机制等问题。本文主要关注前三个问题。

(一)扶贫、反贫困问题当前,对于生态移民的扶贫与反贫困问题的相关研究比较多,主要的论述集中于生态移民的扶贫效果上,有的生态移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的移民在迁徙之后却没有改善自身的贫困状况甚至贫困问题进一步恶化。田朝晖等在论述三江源生态移民的贫困问题时,指出生态移民与反贫困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从制度设计上说,生态移民向来被视为反贫困的重要举措,它可以通过改变贫困人口的生存空间,突破制约生存发展的环境约束,从而达到改变贫困人口生存状态的目的,所以生态移民对于摆脱因环境压力造成的基础性贫困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三江源生态移民的贫困状况并没有改变,因为三江源生态移民在移民之前就存在原生性的贫困。三江源生态移民在迁移前尚且可以从事畜牧业生产获得一定的收入,但是,他们在迁移之后,连通过放牧获得经济收入的机会都缺失了。所以,需要通过增加相应的生态移民救助机制来帮助移民克服贫困问题。[11]王永平等在考察了贵州的生态移民之后,指出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既是推动新时期贵州扶贫攻坚行之有效的途径,又是保护和恢复脆弱生态环境的重大战略举措。总结过去易地扶贫搬迁的成功经验,在深入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2011年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实施150万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作为从根本上解决居住在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区位重要和自然条件恶劣地区农村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促进贫困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12]当然,对于扶贫与反贫困问题,仍然还有许多需要不断完善的方面,例如在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资金还很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扶贫力度。西部地区的国债资金数量有限,不能完全满足各地全面实施的移民搬迁。需要不断争取多渠道来筹措资金,能够形成全社会扶贫开发的整体合力。[13]但不容否认,生态移民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部分原先生活在生态环境恶劣条件下的居民摆脱了贫困,在国家与政府相关的政策扶持下,找到了新的谋生方式,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在移民之后,也暴露了许多新的问题,需要相关的政府部门予以关注,能够从实际出发,考虑到移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帮助移民克服各种困难,逐渐消除移民的贫困问题。

(二)生态移民的经济补偿问题对于生态移民的经济补偿问题,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表现,所出现的问题也是各种各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补偿资金的数量不足,补偿的标准的确定随意性较大,移民实际享受到的补偿不到位等问题。具体来看,首先,当前我国很多的生态补偿与扶贫项目结合在一起,对补偿资金数量不足往往也容易造成生态移民的贫困问题。这可以与上文的扶贫与反贫困问题联系起来。对于资金不足可以分为几种情况,有的是政府的前期投入不足,难以满足移民最基本的生活成本。有的是由于生态移民的生存区域发生变化,对于其原居住地的生活成本难以满足其迁入地的成本要求等。其次,当前生态移民的补偿标准确定的随意性较大。李媛媛在考察内蒙古牧区生态移民过程中发现,相关部门不考虑移出地区和移入地区的实际情况,所制定的生态移民补偿标准缺乏充分的科学论证,相关的“移民补助金”标准缺乏依据。对于这种关系到移民能否“搬得出、稳得住”的问题,政策制定的随意性较大,不乏领导的拍脑门决定,致使生态移民行政补偿标准不足以弥补牧民的损失,能致富成为一句空话。[14]再次,当前很多生态移民所能享受的补偿并不到位。相关的经济补偿的信息公开制度还不健全,生态移民不了解相关的补偿政策文件,对补偿数额也一无所知。同时,移民补偿资金在下拨过程中经常被层层截留,相关利益部门都利用自己的权力来获取自身利益,导致生态移民补偿资金难以全部到达移民手中。所以,提高生态移民的补偿标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确保补偿金准确、及时到位,促进补偿金信息及时公开是当务之急。

(三)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问题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的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由于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发展模式,所形成的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问题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如马玉成对三江源生态移民的后续产业发展的研究,指出实施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安置区社会发育程度低,发展后续产业的空间和条件差;牧民传统观念和生产生活习惯,限制了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的发展;资源环境条件,限制了舍饲——半舍饲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低。[15]李聚才等分析当前宁夏生态移民区肉牛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养殖户融资、贷款困难;环保意识淡,饲养环境差;产业链不健全,屠宰加工环节薄弱;农户饲养水平低,养殖效益不高。[16]赵宗利等对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考察,分析当前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面临着以下困境:安置区自然生态系统脆弱,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空间不足;安置区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化进程缓慢,移民就地转产乏力;教育滞后,商品经济意识淡薄,移民劳动力就地、异地转移狭窄;草原生态,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制约移民产业拓展。[17]张丽君、王菲分析了西部牧区生态移民后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迁入地的选择缺乏系统、缜密的实证研究,导致新的生态破坏;移民资金不足,移民的安置和生产生活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受限;后续产业发展滞后,对牧民生产方式转变后的适应性学习培训滞后。[18]但是,总的来说,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需要遵从以下几条原则:1.产业发展应适合当地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2.产业的推广应做好前期宣传、教育与培训工作;3.产业发展应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与保障机制;4.产业发展应具有市场空间与利润空间;5.产业发展需要与移民的民族、经济、文化等特点相符。

四、社会文化问题

生态移民迁入到一个新的环境,脱离了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但并没能很快地放弃传统生存模式和观念而融入新的环境中。因而,容易成为游离于两者之间的新的社会群体。当前,生态移民所面临的社会文化问题主要包括三个。

(一)生产环境和生产方式的适应问题张娟对三江源地区的藏族的生态移民进行考察之后,发现三江源地区的高寒、高山草场决定了生存在这里的藏族牧民只能从事单一的,以游牧为主导的草原畜牧业经济,广袤的草原是其从事生产经营的基本环境。而搬迁后,牧民离开了草原,放弃了游牧,进入了城镇,实现了定居,并探索性的进行创业、立业,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由于缺乏积极性和相应的生产技术,生态移民面对新的生产方式和环境,需要再社会化。[19]包智明、孟琳琳对内蒙古正蓝旗敖力克嘎查的生态移民生产方式进行分析之后,牧民从天然的放牧方式转换到了以奶牛的圈养方式,开始进行人工喂养。这种生产方式对奶牛的饲养技术要求比较高,对毫无经验的牧民来说,开始存在很多的不适应性。[20]生态移民过程中,由于在地理空间上发生了转移,移民所依赖的生产环境与生产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就以农业生产技术为例,原是牧民身份的移民在迁入农耕区之后就难以从事种植业,缺乏耕地种植的技术,难以确保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同样,从农耕区迁徙到草原地区的居民,在短时间内也难以掌握游牧的谋生方式。所以,对于生态移民尤其是跨区域的移民,需要在移民前对相应的居民进行生产技术的培训与教育,能够确保其掌握最基本的生产技术,以便能够支持自身基本生存要求。

(二)生活方式的适应问题生活方式是一个民族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之间长期互动的结果,是一个特定群体关于衣、食、住、行等的综合性反映。扎陵湖乡生态移民一年四季在黄河源头的草山里过着游牧生活,他们虽然对城市和城市生活有着种种“想法”和“猜测”,但对城镇定居生活却没有“实质性兴趣”。例如,搬迁前,牧民衣有毛皮,食有牛羊肉,住有毡房帐篷,行有牦牛、马,这些基本上都可以通过家庭畜牧业经济而实现自给自足。搬迁后,他们变卖了牲畜,失去了畜牧业经济的载体,衣、食、住、行的需求只能从市场的交换中满足。调查中,牧民R说“:现在我们根本不敢吃肉,肉贵的很,也喝不上牛奶了,出去干啥都要花钱,要是像以前一样,天天吃肉,喝牛奶,政府给的钱根本不够花啊。”由自给自足变为市场交换,牧民稳定的生活出现了很大的变数。生活习惯和方式的差异成为影响牧民适应性差的主要因素。[19]通过田晓娟对同心县生态移民的生活的调查研究之后,发现移民在生活支出、饮食结构、衣着消费、居住形式、交通通信等几个方面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期之后,相应的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能够很好地适应移民区的生活方式。在新的生存环境中,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与异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民族或区域传统文化的保留、继承和发扬,需要在生态移民社区管理、房屋规划过程中,融入民族文化特色;同时,允许一些不愿意和不适合搬迁的人留在原居住地从事生产,为民族传统文化提供生存和发展空间。[22]所以说,对于生活方式的适应存在着地区间的差异,生态移民在进行迁移之后,在短时间内往往会存在着生活方式的不适应,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有的移民可以适应相应的环境,但有的可能还难以适应下去,给自身的生活上造成了极大地影响。遇到此类情况,需要利用相应的政策机制与条件,来帮助移民在生活方式上融入当地环境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思想文化的适应问题思想文化的适应问题,可以分为思想观念上变化与文化变迁等问题来予以分别论述。生态移民过程首先是一个思想观念变迁的过程,移民原有的思想观念由于地域环境等特征往往具有其地方性的特色,而在新的环境之下会存在着不适应的状况。张娟在调查中发现,传统思想观念对于移民适应性也有着很强烈的影响,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财富观念影响移民资本积累,牧民以牛羊数量为财富的标志,并不像农耕民族一样有银行存款,缺乏资本积累意识;二是从业就业观念存在偏见。调查中许多牧民认为像清洁工、街道下水管道修理等社会服务性工作是“很丢人的事情”而不去做。这两个方面的直接负面影响是:使移民后续生产发展缺乏资金支撑,后续转产就业的选择渠道变窄,这种状况影响着移民对城镇生活的适应。[19]而文化变迁则是一个更复杂、更长久的过程。目前,三江源生态移民的文化变迁中道德和价值观的变迁基本上显现不出来。但是,由于他们现在直接面对着具有现代文化意义的城镇文化,一些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滋生和蔓延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不断地冲击和影响着他们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他们固守的传统道德观、价值观与迁入地的道德价值观之间难免发生碰撞、摩擦、冲突,如果对其不加以正确引导,就有可能出现道德失范、价值失缺的形象,进而影响一方的社会稳定和发展。[23]

五、结论与讨论

第8篇

关键词:支柱产业;产业结构;产业集群

一、四川支柱产业现状分析

1.现阶段支柱产业遴选结果

考虑到各个经济部门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本文选择利用《2012年四川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以增加值占比为权重,加权感应力系数与加权影响力系数都大于1的双高产业作为四川的支柱产业。得出四川省目前的支柱产业,有11个,分别是:农林牧渔产品和服务、煤炭采选产品、食品和烟草、化学产品、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建筑、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金融业。其中第一产业1个,第二产业7个,第三产业3个。

2.四川支柱产业总体状况

2012年,四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872.8亿元,其中支柱产业增加值为13735.16亿元,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四川全部产业增加值的57.53%,具体见下表。

从支柱产业内部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为24.01%,第二产业为50.42%,第三产业为25.57%。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反映出四川支柱产业具有产业结构高度化不够的特点。

3.四川支柱产业发展水平分析

(1)农林渔牧业发展水平分析

农林渔牧业内部来看,农林牧渔业发展主要依靠农业和牧业,2013年四川农业和牧业的总产值依次为2903.48亿元和2267.56亿元,占比高达92.07%,其中2006-2014年平均增速最高的是农业,高达22.49%,比四川农林渔牧和服务业年平均增速高6.4个百分点。见图1。

由此可见,第一产业中的农业和渔业对四川经济增长贡献率较大,而农业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程度较低,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可以适当调整,其生产效率和增加值有待提高,从而提高产业结构高度。目前来看,四川第一产业其内部产业规划不够合理,导致产业集聚效应不是很明显,产业群规模不大,产业与产业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低。

(2)第二产业支柱群发展水平分析

第二支柱产业群内部来看,就工业总产值水平方面,总产值最高的是建筑业,第二位的是食品制造和烟草加工,化学产品排第三位,通讯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紧随其后,接下来依次是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煤炭采选产品总产值最低。2013年,建筑业总产值高达7277.41亿元,煤炭采选产品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为934.51亿元。从增长速度来看,年增速最高的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年增速为44.49%。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增速排第二,煤炭采选产品增速排第四,建筑业和化学产品增速相当,排在第四位,增长最慢的是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建筑业总产值高居首位,其增速排第四位,是七大支柱产业中支撑力最强的产业。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最快,总产值排第四,是其中最有增长潜力的产业。食品制造和烟草加工总产值排第二,增速排第二,其总产值水平具有稳步提升趋势。化学产品其总产值排第三,增速排第四,其发展动力有待提升,见图2。

由此可见,四川现在阶段第二产业中的支柱产业较为传统,多为劳动密集型与资源消耗型,新兴产业正在发展但发展动力不足,产能过剩产业正在淘汰,但淘汰过程经行缓慢。

(3)第三产业支柱群发展水平分析

从第三产业支柱群内部来看,支柱产业中的批发和零售、住宿与餐饮皆属于传统服务业,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只有金融业符合选择标准,像旅游业、信息服务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等都没有达到此标准,导致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结构单一,不能形成关系牢固的产业群,价值链,经受不起经济危机的考验,也不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抢占全球价值链中上游的优势位置。技术创新力度不够,现代服务业相关规划及基础设施跟不上,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太大,导致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

二、四川支柱培育与发展中的不足

产业结构高度化不够与战略化新兴产业发展不足

从整体看,四川省产业结构高度化不够。本文选出的这些支柱产业中,传统产业居多,低效率、高能耗是其基本的表现。既不像重庆市积极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努力打造新兴产业和环保产业,也不如上海市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与多样性,形成较大较集中的产业群聚,发展现代服务业。选中的支柱产业中大部分的GDP占比虽符合国家队支柱产业的标准,但都属于传统的产业。四川的六大战略新兴产业很多都尚未成为四川的支柱产业,目前的支柱产业中第三产业占比较小且多为传统产业如批发零售、餐饮等。传统的工业产业仍然在支柱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主要表现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四川省的产业结构形式依然是“二三一”模式,第二产业不仅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大部分份额,而且第二产业的发展水平相比于上海较低,产品加工程度低下。2012年,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占比13.8%,第二产业占比51.7%,第三产业比重为34.5%;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从选择出的支柱产业看,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占比为24.01%,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占比为50.42%,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比为25.57%。在对四川省国民经济的支撑力中,第三产业支撑力明显不足。第二产业中,煤炭采选业、金属加工以及建筑业这些相对更加传统的老工业的增加值较高,对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长贡献相比其他支柱产业较大,这表明四川省工业化水平进步缓慢,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略显不足。

2.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成为主体是四川省产业结构的长期态势,新兴产业的发展劲头不足。在所选出的7个第二产业支柱产业中,大部分的产业都属于传统型的工业。提出需要培育的新兴产业中,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尚且支撑不起四川省经济的发展,多数不在支柱产业行列。而与四川省毗邻的重庆,早在2007年,在支柱产业的选择方面,就逐步开始淘汰传统产业;实施一系列的财政优惠举措、行政法规等等,到2013年,重庆市支柱产业主要围绕着新兴产业和环保产业展开。

三、四川支柱产业培育及发展建议

1.提升产业结构高度

对于第一产业,四川省应该大力发展农业服务业,调整产业内部结构,从原来重农重牧到同时注重发展农业服务业。利用技术创新,带动农业发展,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对于第三产业,要注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发展金融业,打造区域金融圈,只有搞好金融业才能搞活经济,实施创新驱动,大兴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信息服务业及其他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对于第二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实施创新推动,大力发展高技术、新能源、环保产业,利用技术进步倒逼产业转型,产业升级推动技术进步。对于一二三产业,政府应该有针对性引导、扶持,充分利用好金融行业的资源配置功能,加快实现产业结构由“二一三”到“三二一”的优化升级。

2.加强培育新的支柱产业

支柱产业的选择和培育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调整改变的,每个时期国家和省内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都不一样,但不变的路线是要不断培训新的支柱产业。在加强和做大做强传统和特色优势支柱产业的同时,为了适应经济新元素的出现,及时抓住经济增长点,必须结合区位情况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培育新的支柱性产业,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1)加强高新技术投入

不管是生物技术、新能源还是新材料产业,甚至是生态健康和环保产业,都需要依靠科技的力量,运用高新技术才有发展的动力。企业自身要加大科研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有目的有计划性的引进发达地区和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政府加大高新技术人才的定向培养,引进和发展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促进金融网络完整,完善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建设。

(2)拓宽融资渠道。

培育新的支柱性产业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以及资金的快速周转。单纯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或者税收优惠是很难长期发展的,企业成长会愈加困难。可以采取以政府组织领导、企业出资融资的形式,运用不同的更加新颖的融资方式,向社会各部门招商引资,同时打造具有吸引力的产业园区,吸引外资的入注。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向银行贷款,对于回收期短、回报高的项目来说,融资容易,而回收期长、投入大的长期项目,如水利工程、新能源工程等项目,银行部门会考虑到资金回收的安全性,不轻易放贷给企业,政府部门应该起着担保的作用,为企业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出力。

参考文献:

[1]肖广岭.集成相关资源培育特色产业――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的主要特色与机制[J].中国农村科技,2008(4).

[2]四川劳动保障.根植信息产业培养技能人才建设省级示范――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技能人才培养之路[J].风采,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