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16 13:19:1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教学改革项目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148-01
近几年来,在国家教育质量评估活动的开展和推动下,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方面均进行了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以测绘实训为例,就项目教学法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进行了说明。
1 项目教学法的概念
所谓项目教学法,就是不按照传统的模式,教师不再一味的只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手把手的教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能,而是通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发掘出学习乐趣,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达到了自我评价还锻炼了相应的技能。教师已经不是教学中的主导,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真正做到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
2 项目教学法在测绘实训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中项目的选择既要具有实际的意义,又要具备一定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我们选择了在《机械制图》的实训教学过程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机械制图》是研究机械图样的识读和绘制方法的一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系统的讲授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外,还应该对学生做全面的技能训练,即零部件的测绘,它是理论联系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
2.1 项目任务
(1)测绘实训题目: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测绘。(2)测绘实训目的:①熟练掌握零部件测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②提高画零部件草图、零件图和装配图的技能;③熟悉零件图上尺寸标注、形位公差标注的方法;④正确使用参考资料、手册、标准及规范等;⑤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及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3)测试实训任务。零部件草图5张:轴一张、齿轮轴一张、大齿轮一张、上下箱体各一张;正式图纸3张:装配图A1号一张、齿轮轴A4一张、大齿轮A4号一张。(4)测绘实训要求:①明确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特点;②弄清楚组成零件的数目、名称和种类;③明确各零部件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配合类型、连接方式等;④确定清晰的表达方案,注意主视图的选择;⑤图面要求整洁、清晰,同类图线的线宽保持一致且光滑。
2.2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及分析
2.2.1 了解测绘对象
对减速器进行全面观察,将减速器上箱打开,了解减速器内部结构,确定各零件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和装配关系,同时确定出哪些是标准件、哪些是普通零件。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指导者,可简单讲述减速器的工作原理,便于学生了解各零部件的功能。
2.2.2 拆卸减速器
学生分成项目小组,各小组分工协作拆卸减速器。首先确定拆卸顺序,然后按顺序将零件逐个拆下,并对各零部件进行编号(过盈配合的零件可以不拆)。在拆卸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减速器的结构特点,以及各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和相互位置关系等。
2.2.3 画零件草图
徒手绘制零件草图。每个零件只需一个简明标题栏,写明该零件的名称、材料、比例和数量。在此过程中,各项目小组成员需分工协作,且自行学习相关知识,最后由小组长向教师展示工作内容和草图,可提出疑难问题。教师可采取答辩的方式批阅草图,这样可使学生直接得到指正而印象深刻,如出现与理论内容相关的知识,教师只引导学生看相关内容,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完成自己的图纸。
2.2.4 绘制正式零件图及装配图
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草图的修改后,学生即可绘制正式的零件图和装配图,并进行尺寸、公差配合等标注。各项目小组之间可进行交流与讨论;教师巡视过程中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以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或纠正图纸上出现的错误内容。
2.2.5 项目评价
各项目小组可以选择一套完整的零件图和装配图在教室进行展示,让教师和其他项目小组的同学做出评价。评价项目有:零件表达方案的优劣,尺寸标注是否正确、完整、清晰、合理,技术要求是否符合零件工艺性能,分析装配图能否较好地反映部件装配关系、工作原理和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等。教师应和学生一起检查图纸,一起分析问题。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介绍团队及自己的工作过程和结果。先由学生讲解图纸的各项内容,总结测绘实训的意义,找到自己在理论及操作技巧上的问题。教师检查评分,并指出项目活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他人的长处,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总结评估中得到提高。
3 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总结
3.1 学生方面
在《机械制图》测绘实训的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了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会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以认真细致的态度去完成尺寸测量、查阅资料、绘制图样等项目工作,展示自己的项目成果,实现在团队中的自我价值。由于是团队学习,独立作业,除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绘制图样的综合表达能力以外,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助精神和沟通技巧、表达能力。在项目学习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新问题、新情况,需要学生发挥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去解决,因此项目教学法能较好地培养现代企业所要求的多种关键能力。
3.2 教师方面
项目教学法的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提高技能,因此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发挥其引导、指导的作用时要把握好一个度。如果学生有问题,教师应该给予启发性、提示性的指导,这样学生不但对提出的问题印象深刻,他们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体力也得到了锻炼。同时,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以最先进的知识智能装备自己,把握教学改革的动向,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实际操作技能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改革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可以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既提高了学生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使得学生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锻炼了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杨卫辉,谭梅.高职机电专业项目实践教学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92-95.
[2] 刘宇静.职业教育中项目教学的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0(3):110-112.
论文关键词:项目化教学;职业能力;技能培养;改革;建议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纷纷崛起,并且有可能成为面向人人的教育。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体系的影响,使得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实际岗位需求。加上学生整体素质普遍不佳,越来越多的情况表明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说当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已经备受人们的关注。当前高职院校的核心任务就是课程教学改革,因此项目化教学的理念提出,可以说是促进高职课程改革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就是根据当前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发展现状,提出有利于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高职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提出
近几年以来,由于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急剧扩大,教学质量明显下降。因此,教育部门做出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在接下来的改革中提出了通过对教育改革来实现高职院校质量的提升,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观念—项目化教学。所谓项目式教学,就是学生在学习中围绕某一个具体的项目学习,通过利用最优化的资源来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实践体验,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来进行探索创新与实际技能的提升,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高职院校的项目化教学中,既是一种日常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它的理论基础融合了多种教育理念。
在实际的项目化教学中,采取类似实践的方式来对整个项目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有意义的任务来实现技能的提升。在项目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人人参与创造的过程,能够在操作中掌握所有要学习的知识,体验在实际岗位的辛苦及乐趣,进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团队合作的精神。与传统教学相比,项目化教学比传统的教学多出了三个中心,即:由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原有的课本教学内容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原有的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操作为中心。
二、高职项目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在高职院校中,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全能人才,因此需要按照市场需要来培养人才,但是如果没有实践活动,学生并不能获得实际经验,并且将专业知识全部掌握。因此在职业教育过程中,需要将原有的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转变为以企业实际工作为中心的项目化教学,将实际工作中的场景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以能够胜任工作为最终目的,最终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而我们在实际改革中,可以看到项目化教学更为突出的几点意义:
首先,项目化教学体系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任务相符合。由于高职教育的基础课程都是学科体系,按照人对于知识接受的逻辑来设置课程,知识中都有着内部的组合关系。而学科知识结构与学术教育相关联,因此我们需要将教学定位在培养学术型人才,学科的主导局面必须打破。而项目化教学的基础结构是工作体系,也就是围绕着专业的岗位工作进行教育,通过不同专业分配不同的工作任务,在工作过程中将学科知识融入,呈现相互融合的局面。
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适合生产第一线的人才,因此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除了掌握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也要有着在专业领域的工作基本能力,因此需要以“应用”为首要目标,这就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决定了项目化教学是符合高职教育的培养任务的。
其次,项目化教学的知识表征方式有利于高职学生工作能力的形成。职业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的工作与实践能力,并且习惯去关注影响它的因素,一般为知识与实践。学生要想有着足够的工作能力,首先要有着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其次将这些专业知识应用到工作岗位中,强调了知识储备与实践经验相融合的理念。也就是类似盖房子先打牢地基,才能在上面建房子。而学生一般都是拥有着足够的知识储备,却无法在实践中进行操作,缺乏生成实践的功能。因此我们在项目化教学中,不仅仅要求学生有着足够专业的知识,还需要具备职业能力。项目化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将专业理论与工作任务相联系,在实际的工作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在校学生的职业能力。
第三,项目化教学有利于高职院校优良学风的形成。由于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阶段,很多学生调皮捣蛋,导致学校学风不好,不良习惯较多。然而教育学家认为越是调皮的学生越是敢勇于实践,他们不拘于多种规矩,而是敢于创新,提出自己的想法。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教师都会在课堂中灌输理论,将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作为课程知识结构的出发点,而忽视学生的具象思维的培养,这种纯粹的理论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项目化教学正好迎合了学生的好奇心。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理论知识内容都是一些定理定义,而项目化教学是在实际工作岗位上进行行动化的工作任务。在教学组织形式中,传统教学是教师在上面灌输理论知识,学生在下面记录,显得死气沉沉;反观项目教学的课堂,学生们分成小组相互配合,在实际的工作场景中能够完成具有价值的目标,并且教师能够给学生做指导,建立了学与用的快速通道,让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者变成了实践活动的参与者,让学生激发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习兴趣,进而树立了良好的学风。
三、项目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职院校将项目化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进行改革,但是由于刚刚起步,因此呈现出了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学校将项目化教学理解为案例教学。虽然一些学校不再以理论灌输为主,而是运用一些案例教学,但是由于案例与实际岗位关联性不大,而且较为零散,并没有与项目规划相融合。在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多种教学手段,因此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师生的互动不多,既浪费了时间,又收效不大。
其次,项目化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环节相脱节。项目化教学应当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如果学生缺乏体验,导致他们很难系统地去掌握操作技能与方法,让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工作岗位相衔接。然而由于项目化教学操作较难,让一些学校受到限制,项目要么与实际脱节,要么难以组织实践教学。
四、针对高校项目化教学改革提出的几点思考
首先,制定富有弹性的教学计划。高职院校在项目化教学改革中需要打破原有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的教学计划。在原有的教学目标不变的基础上,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对学生参与岗位实践内容进行适当变化。在教学计划制定中需要以职业需要为出发点,符合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特点。在教学计划中要考虑到学生在岗位实习中的课时安排,当所需要改革的课程与学生实践的课程计划有冲突式,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以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其次,课程教材建设问题。教材是课程改革的体现,也是指导学生在实践中的重要依据。我们需要根据当前项目化教学改革来制定与传统教学课程不同内容的教学,不再与学科中理论知识相关联,而是以指导工作任务为主的系统归纳的方案。在制作形式上,可以不只是纸质的教材,也可以是电子课件、多媒体光盘等。而且教学并不是一沉不变的,而是动态的,需要与实际相结合,针对地区的市场变化来制定教材内容,体现出教材建设的“科学、求新、求异、变化”的特点。在教材制定中,可以让本校的教育工作者与岗位实际的技术人才一起编制,作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指导手册,以提高效率,少走弯路。
第三,与校外实训基地群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走上实践岗位的第一道关卡,因此我们应当重视起实践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我们可以开发校外的实践基地群,通过与多个企业联合,实现校企共赢的局面。在组织形式上,可以让在校学生组成工作任务团队,在实践的地方进行实际项目的操作,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第四,组建专家团队,对教学项目进行设计与开发。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在于项目的如何开发与设计,因此学校应当将在校教师与企业专家组成专业组,去联合开发与课程可以相融合的项目。开发的项目要与学校的专业相一致,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教师在教学形式上应当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而是以学生为主体,保障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并且实现高效的成果。在开发的设计方案中,既要能够实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也要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并且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学校需要重视就业引导工作。职业院校作为高等的教育机构,就是需要将岗位需要的人才进行输送,而一些学生并不能够找准自己的目标,因此应当在项目教学的同时进行职业的引导工作。一些学校即使开展了,也是较为单一的形式,一般都是安排学生进行听课,而不是根据实际发展需求进行教学。因此高职院校在展开项目化教学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引导,比如在每学期安排相应数量的职业引导课程,让学生能够受到正确的指引,而教师或者专家可以帮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根据学生在项目操作过程中的表现来帮助学生选择职业。学校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来设置不同的职业引导课程,并且要实现学生发展的个性化。让学生实现自我认知,找准自己就业的方向。
【关键词】 软件工程;项目式;教学改革
传统的软件工程教学模式大多照本宣科,学生缺乏对软件工程知识的感性认识,学习兴趣不浓,动力不足,课程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也存在着一些不适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需要的问题,提出在软件工程课程中采用项目式教学的设想,并对其实施办法进行分析与探究。
一、软件工程项目式教学改革思路
1.软件工程课程的特点
软件工程是研究和应用如何以系统性、规范化、可定量的过程化方法去开发和维护软件,以及如何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技术方法结合起来。通过软件工程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软件工程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具备作为软件工程师所需要的专业能力。软件工程不是完全可以从书本和课堂上学会,理解和实践是非常重要,学生必须在实际“动手做”和“真正练”的过程中才能掌握软件工程的思想。
2.项目式教学的意义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我们经常提,要真正落实下去有一定难度,教师唱“独角戏”的时候并不少,项目式教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将项目式教学方式应用于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是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技能。
项目式教学是行动导向教学的实现形式,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是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核心。项目式教学的意义如下:(1)选择来自实践中的项目,使培养的学生更快地使用企业需求。(2)采用项目式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技能。(3)在教学中采用项目式教学法,会形成软件专业方向核心课程的新学科体系。
二、软件工程项目式教学改革设想
1.确定合适项目
选取明确、合理、切合实际的项目任务,是开展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选取的项目应该来自于实践,这是缩短学校与企业生产的差距,使学生更快地适应企业需求的一种正确的方法。按照真实性的学习理论,以来源于企业的项目为中心组织教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式课程的功能,贴近于企业生产实际的教学内容也弥补了学校教学比企业实际滞后的问题。教师所规划制定的项目和目标,必须使学生易于理解,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学哪方面的知识,练习哪方面的技能,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让学生清楚整个系统的具体组成模块。
2.项目驱动与案例教学整合运用
在“项目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的提出是最重要,它将决定这节课学生是主动的去学习还是被动的去学习,可以将一个大项目分成若干个子项目。项目驱动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子项目中,再将子项目划分为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来实现子项目的建构。事实上它并不是简单的给出任务就了事,更重要的是应该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项目驱动教学法中的项目,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开发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任务,应该满足下面的条件:
(1)该工作过程可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能将课程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在一起。
(3)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的商业经营活动有直接联系。
(4)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的机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
(5)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
(6)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7)具有一定的难度,不仅是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且还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8)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和工作学习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运用案例来说明、展示从实际案例出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增强知识、提高能力和水平的方法。软件工程项目式教学中可以灵活的将项目任务驱动和案例教学法结合起来,让学生既对整体大项目有了解,又对子模块(子项目)案例有把握,也对案例中划分的更小单位即各个任务有明确的解决办法。
3.将工具的使用融入实验环节
目前受硬件环境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中一直无法使用到软件工程学科中常用的重要工具,这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项目式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工具融入进来,可以把工具软件的使用放入实验环节中,课堂内容应该包括软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所用到的CASE工具,把软件工程的概念和理论知识融人到实验内容当中,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学习软件开发中各个阶段的技术、方法和工具的使用。
软件工程课程常用的比较流行的工具有绘图工具Microsoft Visio、数据建模工具PowerDesigner、面向对象建模工具Rational Rose、功能测试工具WinRunnero、压力测试工具LoadRunner、软件代码测试工具PurifyPlus、软件配置管理工具Visual SourceSafe和软件项目管理工具Project等。建议在每次实验中要包括:背景知识介绍、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及实验报告等部分。
4.灵活的考核评价机制
软件工程课程中如何灵活采用不同的考试方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多年来传统的笔试闭卷考核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围绕项目式教学的要求,可以在软件工程课程考核方式中加大实践考核的比重,可以按照以下比例进行:平时考勤课堂讨论30 % ,实验或课程设计30 %,笔试40%。
其中实验或课程设计环节要求学生采用结构化开发方法、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或两种方法结合按照软件工程思想开发完成一个真正的小型软件系统。应按教学进度,分阶段提交详细的需求分析文档、设计文档、测试文档和软件代码。考虑到软件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编程方面的专项课程设计,软件代码部分可以要求降低些。为避免学生死记硬背理论,应付考试,笔试最好采取开卷的方式,卷面综合性题目和实践性题目要占主要部分,要重点考查学生对软件工程思想和软件开发方法的实际掌握程度。
项目式教学由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情景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软件工程课程中采用项目式教学改革策略,不仅会达到“授之以鱼”的效果,更起到了“授人以渔”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强.《“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清华大学软件学院理工科通讯.2008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日语教学 项目化教学
一、传统日语教学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日资企业不断扩大对沿海开放城市的投资,对日语外贸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在这一背景下,各高校陆续开设日语专业。在日语专业的建设上,最初各高职院校主要以模仿本科院校为主。各高职院校所开专业主要是商务日语、服装日语或旅游日语等相关专业。在实际日语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导向等也都基本以模仿本科院校的做法为主――强调学生的读写能力。传统教学背景下的日语教学,学生日语语法掌握较好,阅读能力较强,但是日语口语会话能力及实际驾驭语言的能力都无法适应现实日企外贸型工作的需要。
二、我院日语教学改革的尝试
1.改革理论与实践依据
对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多的专家与学者都认识到“听”在日语教学过程中的巨大作用。这一思路源于大家对人的本能语言知识掌握的生理机能的认识的结果。我系所创造的《精听精解》这套教材,从初级开始就集中对学生的听力能力积极培养,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模仿、实践与思考,最终促成学生掌握日语的思维方式,达到提高日语口语能力的效果。
2.教学内容
《精听精解》这套教材主要选用日本NHK原版材料的内容,内容新颖,强调趣味性,时代性,现实性。教材中凸显学生听力能力的阶梯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注重日语语言本身的表达习惯,又通过大量现实性练习题的练习,启发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日语的习惯。
3.教学方式
使用该套教材进行日语教学,增强了“听说”训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比以往更多使用多媒体教室。教师授课时首先以书本中NHK的播音内容为引导,一边对录音内容中出现的新单词新语法进行讲解,一边让学生去适应新单词与新语法的实际口语应用性。听完播音后学生在老师的日语提问引导下,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对提问内容的看法。在这样的教学中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用日语思考的能力。
4.教学效果
通过使用这一系列教材,学生的听力与口语有所提高,学生日语思维能力也有所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使学生日语学习形成良性循环,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项目化教学的尝试
1.“项目化教学”定义的理解
项目化教学方式最早起源于德国,它是将教学活动比作工作任务的教学方式。按照《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南》对项目化教学的理解,所谓项目化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根据这一定义的内容,我们可以尝试将日语专业中各科目教学看作一个项目化教学内容。例如09级会计班的日文会计这门课程。
根据我院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在09级日语会计班我尝试着用以日文财务报表的项目流程为线索,学生在我的指引下设计各项任务开展教学。具体工作任务如下:数据的采集、加工、存储和输出。另外根据中国学生学习日本会计的特点要求,补充如下的任务:日本会计法规,日本公司法,等等。每个项目在进行中都要求学生自行设计任务完成的步骤和方式,以及搜集和整理所需要应用的日语语言及日本会计知识,想象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境。这样就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有效地提高了日语会计专业方向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项目化教学”内容的开发
2.1“项目化教学”的特点。项目化教学培养的核心目标是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我目前尝试的项目化教学的方法是:首先设置工作流程,以现行日本会计事务所或日企内财会人员必须掌握的工作实际内容为依据,有较为现实的应用价值;其次将日本会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相结合,以实际会计工作流程为整个模拟场面;最后在评价层面上采取学生与老师共评的方式,同时让学生相互测评打分。
2.2“项目化教学”的意义。实行项目化教学后,整个教学工程始终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全过程引导。要求学生完整地完成一个实训会计项目,从资料收集、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到项目成果展示与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教师则全过程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指出其重点与难点,不断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领会实际操作内容。学生身临其境,贴近工作岗位第一线,及时感受到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掌握最新的行业需求,将具备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
总之,项目化教学是一种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它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它也对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在日语会计课程中实行项目化教学是对传统的日语教学模式的重大改革,通过解决日语会计工作中的现实问题来实现学生对日语及日语会计理论知识的掌握,在实践中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日语会计课程项目化教学这种模式可推广,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但我们在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实际操作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障碍,比如部分学生因基础较差,难以保证学习的自觉性;有部分学生有兴趣但学习困难,无法兼顾课程项目中各任务内容的完成。这都需要通过项目化教学的不断深入加以解决。我们更期待同行的关心和帮助,共同提高项目化教学在日语教学中的比例,希望通过项目化教学方式的运用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郝超,蒋庆斌.试论高职教育项目课程的基本内涵[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2]汤晓,朱建华.“项目化教学”在高职教学改革实践中的探索[J].考试周刊,2008,(31).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高职高专 英语教学
培养真正能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用型人才是高职教育一直追求的目标。因此,高职教育就应以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和整体素质作为教育的目标。近年来,国家为了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明确以就业人数为导向,促进工作和学习的深度融合,培养出真正高品质的技术型人才。大学英语教学中有这么一个现象:教师在课堂上占有绝对的有权发言,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播,再加上大部分的高职学生的英语较弱,学习效率非常低,这样削弱了很多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改善这种状况,适时推出的项目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项目教学突破了传统课堂中的“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合作教学,完成一个项目,以实现教学目标。英语教学是一个语言的学习过程,听、说、读、写、译是五个重要的语言学习技能,因此,需要在语言学习的教学项目中进行合理的设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及处理问题、人际交往的能力得以改善。
一、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1.项目教学法的概念
项目教学的方法,是指教学活动中,通过一个“项目”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以实现教学目标。项目的做法起源于美国,加拿大儿童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德博士和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伊利诺伊大学教授凯兹博士,共同创造的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教学。在德国盛行后逐渐演变流传至今。项目教学的传统课程内容分解成几个项目,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分组完成相应的项目。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能够掌握教师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在项目教学中,学生只有运用知识、技能才能完成的项目,它是一种自主性的教育方式,学习的形式自由,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在第一线提出方案决策来解决问题,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项目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过程中,更加具有积极的作用。
2.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它在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学习成果,学生参与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
首先,传统教学的目标是传授新的知识与技能,这样就很难做到在教学的同时,复习原来的旧知识。项目教学的方法可以在一个真实的项目环境中激发学生学会仔细观察,研究和解决项目的能力,在使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自觉的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另外,从参与的程度来说,传统的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被迫的接受知识的灌输。在项目教学的方法下,可以把学生培养成学习的主人,具有自主性和自由性,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愿意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在学习中成为主导地位。
其次,从教学的形式而言,我们知道传统的教学将重心都放在了“教”这一点上,学生只能一味的被动的学习,这是一种知识的单向传输。通过项目教学的做法,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与教师进行反馈沟通,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的掌握变为了一种双向的交流过程。
二、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项目的设计
项目教学法,由教师根据学生群体完成的项目设计一般的教学任务。这个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和完成评估。项目设计阶段,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的项目名称,项目内容和项目的要求,设计和生产项目的任务书,然后将其安排给学生。以项目团队为单位的学生接受这个项目,同时接收来自教师那的一些项目相关的知识、信息、材料,引导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等。然后,项目小组着手进行项目数据的收集、整理,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项目的步骤和程序。
2.项目的实施。
学生接受该项目任务书之后,结合收集的初步数据以及分工,完成项目设计好之后,就可以开始实施任务了。在实施阶段,学生开始按照设置好的步骤对信息进行分析、走访、示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创造一个能够引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学习环境。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主动提供援助,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直到项目完成。
3.项目的评价
评价阶段包括两个任务,一个是完成项目的评估总结,另一方面,是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总结。
首先,组织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总结。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的总体评价,让学生完成对项目的审查,总结项目完成过程的结果。学生应该总结自己所完成的任务,并通过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估,发现任务完成过程中的问题,与教师的讨论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案。
其次,是语言知识和技巧的总结。英语教学中,该项目的完成,只是一种方法,主要目标是实现教学任务。总之,学生需要对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自己所使用的语言知识以及新学习到的知识要做一个总的回顾与总结,然后通过老师的对该系统所包含了语言的规律进行总的分析和把握,从而达到在温习旧知识的同时,获取新知识的目的。
三、高职高专英语实施项目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教师的身份转换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由老师以传播者的身份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在项目教学中,教师改变了原有的主导地位,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学生通过接受项目任务开始,就可以自由,独立的研究、实践、分析、以及运用其他手段来完成项目任务,并在项目任务中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的教师,主要是帮助学生的同时引导学生。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环境,帮助解决问题,共同总结语言规律,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听课,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动手。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经验教训,获得宝贵的真实体验,在他们去工作之后,就可以避免重复同样的错误。
2.以项目为教学中心
高职教学目标是培养实用型人才,在整个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总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尽快适应自己的岗位。因此,虽然英语教学不是专业性的教学,但它也需要与职业教学的目标相适应。这就要求教师在掌握英语教学目标的同时,更要了解全班学生未来想从事的职业,这样教师就能在教学过程中明确自己教学时需要涉及的知识与教学方法,项目任务的设计应尽量与学生未来的具体工作相适应,使他们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毕业后能尽快得使用,实现高职教学目标的效果。
3.把握好教授语言知识的时机
在项目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有所改变,不再是教学的主体,而只是作为指导者,这样学生无形中就能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传统的教学虽然不能成为教学的主要方法,但是它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视。相应的用传授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以避免误解,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语言知识,提高他们对语言规律的把握。在项目教学中,教学过程要求教师把握机会,这样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一般项目任务书下发后要提供相关的信息,并总结任务的过程,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在任务的实践中,教师可以以情施教,发挥学的积极作用。
参 考 文 献
[1]徐朔.项目教学法的内涵、教育追求和教学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08,(10).
[2]徐科,朱春娟.零起点、渐进式项目教学法[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
[3]张沛云.项目教学的实施及特点[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关键词:课程实训;校企合作;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5-109-2
1 目前国内影视项目实训状态
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影视短片创作课程,学生通过创作短片,锻炼了专业技能,培养了相互间的合作精神,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而且优秀的拍摄作品还能够拓展校园文化的深度和广度。在展示学生和学校方面都能够成为非常正面的例子。目前各个高校在影视类专业学生的最后学年,都会安排有影视项目的实训,针对之前的理论课程学习,让学生上手实际操作,积累拍摄经验。
其中大部分学生会选择拍摄校园类作品,其中学校风采展示或是学生本身的故事是拍摄的主要选题。但是这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客观上拍摄的简单化,模式化。不利于学生学到真正的技术和拍摄经验。以后走出学校,在社会中面临严格的拍摄要求,完全不同的拍摄环境,复杂的拍摄现场时很容易跟不上工作进度。这除了工作经验的因素之外,还因为学生不具备真正扎实的影视拍摄,编剧,导演,剪辑等基础。在学校的学习中,学生更多的是在老师的要求和指导下进行拍摄,自主性不足,而且自己直面的拍摄问题被老师指挥和统筹掩盖了,所以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而且学生作品中的简单要求也在客观上降低了对影片的要求,导致了学生作品更多的时候只是用来“交作业”而不是包含艺术创作心态的影片拍摄。
其中老师也面临着如何教导学生的难题。在学生拍摄作品时如何帮助学生创作,而不是自己大包大揽的布置任务,使学生作品缺少学生的原创意味,而且减少了学生自己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
2 实训的主要目的
项目实训主要是希望通过在实际拍摄过程中,让学生更好的理论结合实际,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为以后走出社会打下基础。所以在影视类项目的实训中,学生要自己主动自觉的来设计自己的拍摄主题,拍摄计划,拍摄过程中的各种调度,这些的理论基础在此之前的课程中都已经有过教学。而学生能不能将理论运用到实际是这一实训能够直观展示的。因此通过实训可以更加直观的找到学生的各种学习上的不足,并帮助改进。
在项目实训过程中,学生从影片的剧本阶段就开始了独立自主的创作,如何确定剧本,具体的故事核心,希望达到的拍摄效果,前期准备,拍摄会遇到的问题预估,在有难度的地方准备备用方案,选择拍摄地点,协调各个方面的时间和配合。在拍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突况和不可预估的困难,在面临这些问题时是不是能很快想出解决方案或者协调好各种关系。拍摄完成之后的后期制作需要对镜头的取舍,对剧情的把握,搭配的音乐,配音。这些都需要通知实训来培养和巩固学生的各种能力。而学生间的分工合作也成为其日后工作的参考,这也是一种责任心和劳动义务的培养。
3 目前的主要问题
各个高校开设的影视类专业,每年拍摄的毕业设计作品数量是十分可观的,而且随着学生们课余拍摄和自主创作,影视作品数量呈现了逐年递增的趋势,但是作品质量却并没有很大的提升。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选题范围狭窄
学生拍摄的短片主要会以展示身边的人和事为主,表现对学习生活中面临问题的反思,很多会涉及青春情感问题,而且一些作品中或多或少的涉及到消极的题材,比如学习过程中迟到,逃课,打架等等负面生活状态的展示,显示了创作者价值观的一种歪曲。而面对社会现实问题的作品很少,而且大部分浅尝辄止,缺乏更高的创作视野,人文关怀和创作目的不明确,容易在小环境,小情绪中打转,没有生活质感。
这是因为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相对简单,而学生能利用的资源较为有限,在拍摄作品时通常会考虑到便于拍摄的各种环境,其中以校园最为熟悉。而剧本则是因为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本身就比较简单,学业问题,成绩问题,青春期情感问题等等就是学生能够面临的最容易产生矛盾冲突的问题。所以在拍摄影视作品时难免直接套用了这些作为影视作品来看非常小格局的题材和剧本。而且也受到本身的眼界限制,在作品深度上也没有做到好好挖掘,只是浮光掠影的讲了一个十分粗糙的故事。
3.2 影视制作技术生疏
学生创作从摄像到后期编剧制作都比较粗糙,缺乏镜头的稳定性,环境转换的准确性,剪辑的连贯性,叙事的流畅度,画面和构图的突出点。缺少对于蒙太奇镜头的有效使用,镜头语言单一,声音失真,噪音严重,后期配音和画面融合不足,导致声画不同步。
这里部分因素是因为学生能够运用的设备限制,没有很好设备,所以画面粗糙。但是更多的是学生没有一个好的拍摄计划和制作水平。镜头很多时候是定点拍摄,没有好好运动起来,切换镜头时通常十分突兀,在画面呈现上缺少连贯性。而且画面构图比较单一,人物在场景中的移动缺少捕捉的动感,十分的平板,而且画面重点不明确。而后期剪辑也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很好的调试,导致了剧情不连贯,缺少画面说服力,在很多时候没有好好的做好画面调色,音话同步等等基础的工作。对话和音乐调整也经常会出现突兀。
3.3 缺少播放平台
学生作品大部分只在学校内的毕业作品展示中播放,面向观众也是学生居多。这些学生作品本身质量偏低,在学校这种较为宽松的环境中也许还不是很明显。而且横向对比的都是各个学生作品,很难让学生直观的看到不足和差距。部分学生会选择将作品上传到互联网上,但是在互联网上,优秀的拍摄作品很容易被互联网上本身就有的很多讯息抢去风头,因为学生作品再优秀也没办法和制作精良的影视作品相比。而且单独个人的作品和几个团队的作品很难形成一个良性的观看体验。所以作品的传播依旧不够,没有形成真正有效的社会影响和价值实现,也很难突出学生作品的不易。
3.4 缺乏作品评价机制
学校或者社会关注的是作品的汇集和展示,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组织引导,在作品评价和反馈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因为学校方面做出评价的通常是教学老师,而面对自己教导的学生,因为清楚其能力,在评价过程中难免会考虑到他们的制作过程难易度,本身的能力范围等等。而学生之间合作创作很容易因为主张不同产生矛盾,影响到拍摄进度和质量,而拍摄过程中,剧情逻辑混乱,人物情节经不起推敲。这些表像化的问题更多的还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造成的。
4 实训教学改革的尝试
针对以上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了以下的改革方案。
4.1 项目方面
选题方面,由学校出面,企业合作,按照商业模式和要求来进行创作。其中题材要求以展示产品为主,剧情设计需要抓人眼球,而且因为企业的社会形象问题,会更喜欢正面题材和能够在生活中融入自己的产品需求,在这样的要求之下,学生们的创作思路必须放开,而且评选方式商业化也更能让学生提早接触到社会上对于影视类专业的要求。
4.2 技术方面
制作技术方面,尝试与电影厂合作,学生实习直接参与到影视制作中,直观的感受影视类的最近技术,拍摄手法,现场调度,时间安排,剧情展示等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也能很好感受到真正的工作氛围,不沉溺于学校的温室。
4.3 成品展示方面
联系各种平台网站,将学生作品做一个集合,单独成区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并且对优秀作品提出奖励机制,让学生更有创作的动力和奋斗心。
【关键词】项目化;网络营销;课程改革
0前言
项目化课程改革的思路是基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紧密围绕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目标,将职场领域的工作流程设计为课程的主要框架,把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和学习项目,并将若干项目组成课程模块。高职院校课程通过项目化改革,凸显职业教育的理念,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促进学校教育和单位用人需求有效对接,强化学生适应与胜任就业岗位的能力。《网络营销》是一门以网络为载体,营销为目的的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发挥核心骨干作用,对学生职业能力提高起着重要作用。课程以网络营销实践操为教学重点,要求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运用网络中的各类平台和工具,进行营销策划活动。
1课程改革的思路和实施方式
本课程的改革是以提高学生在网络营销领域内的职业能力为根本目标,以网络营销业务的工作流程作为教学主线,按照网络营销岗位的工作要求构建学习项目,以典型的网络营销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通过上机进行网络营销的情境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以每个学习项目为单元进行考核评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掌握程度。
1.1按照高职学生培养目标,选择适宜的网络营销工作岗位
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是课程改革的起点,对项目化课程改革起着关键性作用,是学习项目设置和任务安排的前提条件。工作岗位中对应的岗位职责,要符合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要契合高职教育理念和当地产业发展需求。通过深入相关企业实地考察和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确定符合高职学生培养要求的网络营销工作岗位。第一个岗位是SEO专员,工作职责是掌握百度、Google、yahoo等搜索引擎的基本排名规律;并精通以上各类搜索引擎的优化;精通各种SEO推广手段。第二个岗位是网络推广员,它的职责是协助为企业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协助监督销售计划的落实与销售目标的完成。
1.2根据网络营销工作岗位职责,构建课程的学习项目
原有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电子邮件营销、搜索引擎营销、博客营销、线下营销、免费策略营销、资源合作营销、网络营销效果监控和其它网络营销手法等7个单元。教材的整体内容是围绕网络营销的工具而展开,并且以理论概念和案例分析讲解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相关的概念和原理感到陌生,学习兴趣不高。课程学完之后,学生只是单一地理解相关网络营销的概念和原理,不能够熟练应用网络营销的主要方法和平台,没有将理论教学成果的吸收转换职业能力的提高。根据项目化课程改革的要求,围绕岗位的职责要求构建学习项目。网络营销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主要涵盖掌握电商平台的应用技巧;熟练运用主要的网络推广的工具;了解网络营销的工作流程等。融合网络营销工作岗位的技术要求,构建学习项目包括:搜索引擎营销、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营销、企业网络推广、Web2.0营销和网络营销客服五个部分。依据由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将五个学习项目有机地扩展为对应的工作任务。工作任务的设置是某项任务运作过程为核心,以职业技能的培训作为教学重点。工作任务的设置是针对于教学内容的灵活运用,提炼出以技能培训的为主题的相关内容。通过相关联的工作过程的重复与循环,理解相关知识点并掌握工作任务的操作技巧。借助职业技能培训为手段,从而促使学生完成相关知识库的搭建。通过以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步骤取代大量的文字化学习内容,提前培养学生职业实践意识,逐步提高学生操作能力。以“项目二:电子商务平台网络营销”为例,它的工作任务是:熟悉电子商务平台的概念和种类;掌握B2C电子商务平台使用方法;学会在电子商务平台中开展营销活动。
1.3运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有机融合职业技能培训和理论知识讲授
《网络营销》课程以往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为主,偏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力过于集中于理论知识方面的讲授;学生在较多情况下以填鸭式地接受理论知识,无法将理论知识转换成实践操作,缺乏网络营销工作的技能锻炼。任务型教学法是以学习任务为驱动,要求学生带着学习任务完成各个项目。学生在学习每个项目时,都被分配相关的学习任务。教师根据学习任务的特点,分别讲授与任务有关的基础知识和模拟示范任务的操作过程,学生上机演练学习任务的操作步骤。教师的角色由教学活动主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引导学生通过上机完成学习项目理解理论知识和掌握职业技能。
1.4过程化考评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以往的考核的方式是以期末笔试方式为主,以期末考试的结果而决定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考核内容是以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为主要方向。这类考试的结果不能有效评估学生在职业技能方面的掌握程度。过程化考评体系的特点是以学习项目为独立的考核单元和工作流程为主的期末考试的两种模式相结合的形式。每学完一项学习项目,学生必须进行该项目的考核。当个项目考核的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作为该门课程的考核成绩。如果项目考核未通过,学生在期末考试之前有一次复试机会。每个学习项目考核都达标的学生,才有资格进入以工作流程为考核方向的期末考试。考核的标准是以职业技能操作水准为主要依据,根据每个学习项目的特点,分设对应的评分标准。通过对每一阶段的学习项目进行考核,学生可以自主地操练工作任务的技能;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了解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以项目二“电子商务平台网络营销”考核方式为例,评价指标包括:了解电子商务平台的种类和左右;开设网上店铺;运用电子商务平台营销工具。评价结果分为:优、良、中和不及格。
2结论
《网络营销》项目化课程改革探索是按照网络营销工作岗位及职责,架构对应的学习项目,采取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方式,实施过程化考核方式。教学模式符合高职教育理念,教学内容符合网络营销工作岗位的技术要求,教学方法满足锻炼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考核方式凸显职业技能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方玲玉《.网络营销实务》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实践尝试[J].职教论坛,2008(08):11.
[2]纪幼玲.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网络营销》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11(11):58.
[3]潘玲玲.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网络营销课程设计构想[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3):75-77.
关键词: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改革;一体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1-0090-03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六安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也在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快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自动测试与检测技术”课程为我院信息工程系电子、控制、物联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具有知识和技能一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课程大纲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同时该课程内容更新速度快,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思想。
现有教学模式比较分析
对“自动测试与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各个开课学校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现阶段主要有三类教学模式:(1)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传统教学模式,例如,西安工业大学采用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化教学”,精心选择理论内容和设计实践项目,以及通过开放网络对学生进行远程辅导。该教学方法适合学生主动性很强和理论基础扎实的本科院校教学,并不适于高职院校。(2)任务驱动教学模式。(3)项目引导教学模式。后两种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二者同属于行动导向教学法。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均采用这两种教学方法。例如,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地质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等,采用其中一种教学方法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力求以任务驱动,以某个实例为先导,进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学和做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模式有利于单一课程的教学,但采用的都是成熟的案例、任务,无法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如果没有好的组织形式,难以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
项目引导教学模式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产品)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原则上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看得到的产品。它与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有一定区别(如下页图1所示)。该方法适合拥有产品设计经验、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学习主动性的学生。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设计相关项目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该教学法将流于形式。
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并不是将两种概念简单地叠加,而是通过分析高职教育对象、教育目的等方面,对课程体系中不同的培养目标、不同的知识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其教学模式结合了传统理论教学模式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及项目引导教学模式的优点,是结合高职学生特点以及高职相关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的一种教学模式,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新方法。课程的整体设置是在调研的基础上合理设置引导型的项目,主要解决知识体系目标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为专业目标建设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推进学生自主开展项目,务必将项目划分为若干个知识点,以任务的形式让学生掌握项目里的知识部分,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展的方法和流程。另外,为使任务能够顺利开展,避免因高职学生基础薄弱导致任务流于形式,应采用传统的知识讲解,使学生增加适当的知识储备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
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行可以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模式按照学生认知规律进行项目的选择和设计,注重引导探索,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实施之前,必须先理清一个思路,就是项目设计理念、项目设计类型、项目运行中师生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一)课程设计遵循的理念
根据本课程在所属专业的地位,突出对学生传感器和自动检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将职业资格融入到课程教学,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为指导,以“教学做”一体化为特征,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教学设计思路如图3所示。
(二)项目任务特点及设计原则
为避免陷入形而上学(机械、孤立、静止)的“任务观”,任务的类型需要我们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需求出发而设计。驱动性任务是每个团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任务书完成的任务,通常有原型和成熟的任务。引导型项目一般需要每个学生小组共同探讨完成,允许学生在一个较大的框架范围内自主选择和设计任务类型及任务主题,可以进一步整合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两者之间的区别如表1所示。
项目和任务的设置要有明确的目标,具有实际意义、富有趣味性、学生有发挥的余地。同时还必须具备完整性、可操作性、可行性。项目设计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与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教师设定项目任务,同时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任务中,以完成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动机驱动下,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其大体涉及的知识,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利用,在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意义的建构。两者之间的任务关系如表2所示。
研究实践基础
在进行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改革过程中,一方面,通过聘请电子信息行业专家、相关企业专家担任专业委员会委员,对课程的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结构进行论证并不断调整,使之更加符合市场需要;另一方面,通过行业协会和专业委员会对本课程进行行业实际情况和岗位调查,并与行业技术专家共同制定本课程情境模式。课程体系开发思路如下页图4所示。
根据课程知识结构的特点,将课程内容整合为六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的工作任务、工作流程、教学氛围尽量模拟企业环境,课程知识体系结构如下页图5所示。同时考虑知识的系统性和可扩展性,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为培养目的,充分体现课程教学内容的职业特点。
在情景内容的选取上,以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在每个学习情境中均设置不同的引导型项目和驱动型任务,包括了理论教学、验证性实验、驱动型任务、引导型项目。例如,温度量的检测与处理学习子领域中,我们设置了“基于热电偶传感器的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制作”的驱动型任务,旨在让学生掌握温度传感器和热电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合。另外,为了提高学生在温度量检测中的知识融合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设计了引导型项目“温度量的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具体教学内容设置如图6所示。
在学习领域确定后,我们以现场典型的工作任务为依据,确定了“温度量的检测与处理”等6个学习情境,开发部分学习情境资料。然后以这些现场实际项目为载体设计合理的学习情境实施方案,包括项目任务书、实施规划、工艺流程、考核标准等等。在安排上,遵循以项目为载体、以同类物理量为对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感知、学习、应用、提高等层次式发展,符合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特点(各学习情境知识内容分类见表3)。
我们在每个学习情境中确立了三大教学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优异的成绩:(1)基本理论传授,采用集中授课、集中实验模式。目的是通过集中教学,使学生掌握不同物理量的检测与处理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数据分析、简单故障处理等。(2)驱动型任务,采用固定成熟的任务驱动,学生在完成理论和实验的基础上,教师假设与现场应用紧密结合的检测任务,引导学生在理论上完成本项目的设计。(3)引导型项目,学生利用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利用分散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和制作完成相关检测环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做合一”,切实提高学生自动检测技术的应用、传感器的选用以及小型检测系统的组建能力。
结语
实行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体现在“三个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为中心。同时,分析高职学生的特点和专业培养目标,汲取传统理论教学、任务式教学和项目式教学的优点,整合提炼出具有高职特色的“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章振周,唐成棉.职业教育任务驱动课程模式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6).
[2]张宇驰.《检测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3]严光宇.谈《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的教学[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
[4]孙晓荣,刘翠玲,苏维均.《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2).
[5]刘金桂,王梅,王晓静.“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改革[J].成功(教育版),2011(7).
[6]刘永顺.传感器原理课改革初探[J].物理与工程,2009(4).
[7]曾春霞,汤光华.“任务引领”模块式教学法在《检测仪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高教),2009(8).
[8]曾.论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