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安全工程概论论文

安全工程概论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7-05 16:05:5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安全工程概论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安全工程概论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采矿工程 专业课程 问题 对策

【基金项目】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k110101)

【中图分类号】TD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22-01

《采矿新技术》课程的设置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采矿工程领域较新的理论与知识,并站在矿产资源开发的科学技术前沿,了解采矿专业一些前瞻性科学研究和发展趋势,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们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的科研工作或进一步深造的目标中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1]。该课程要求先修课程《采矿学》、《爆破工程》、《井巷工程和提升运输》和《岩土工程概论》,教学方式采取“讲座式”的教学方式,即每个讲次的教学内容均采取讲授一个相关专题的形式。每个专题相对独立,综合起来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涵盖矿产资源的科学技术。学生考试的方式,为开卷考查,由任课老师命出一组题目,学生自由选题,撰写专题论文并上台演讲,培养学生具备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演讲表达能力。本文根据煤炭院校采矿工程专业近几年采矿新技术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影响采矿工程专业《采矿新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1. 采矿新技术在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在思想上对采矿新技术这门课程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不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采矿新技术在大纲中是作为选修课要求的,这使得学生在思想认识上错误的认为,采矿新技术的重要性比不了其他专业课程,因此在上课、自习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大幅度降低。②学生考试的方式为开卷考查,有任课老师命出一组题目,学生自由选题,撰写专题论文并上台演讲。这种考试方式使得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采矿新技术的目的与作用,认为这门课程随便对付一下就行,做的好坏都能通过考试,从而忽略了自己对知识的需求。③采矿新技术一般安排在大四上学期,毕业生求职择业和研究生准备笔试等工作陆续开展,还有些用人单位要求已确定工作单位的学生提前上岗,致使部分学生不能安心上课。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在教学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采矿新技术》作为一门前沿性课程,教师的角色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他更应该是时刻关注行业发展的业内人士,这对授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2]。目前,高校教师基本上都承担着一定的教学任务和大量的科研任务,对于课程的时间和精力难于保证,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学生的要求,没能起到监管的作用且多数矿业院校承担采矿新技术指导队伍的主体主要是青年教师,而大部分的青年教师基本上对采矿方面的新技术、新设备接触不多,且缺乏科研与工程实践经验。此外,青年教师在教学的能力与经验欠缺,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导致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水平降低。

2. 采矿新技术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该课程不仅要求授课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课基础,还要求时刻关注煤矿新技术的发展;这就要求授课教师通过共同参与科研课题,共同开展学术交流,可以实现教师的知识更新与知识补充。加强授课老师的思想建设并制定具体的惩罚措施,提高授课老师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能因为就业考研等工作就放松了对学生的要求,一定要担负起相应的监管作用。采用灵活的上课方式提高学生上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在课堂插播相关的PPT、视频等,亦可结合科研项目进行讲授。在课堂之外,对采矿新技术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采用指导其参加大学生创新课题或者协助老师从事科研项目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在这部分学生中实现采矿新技术强迫性课程学习向独立研究性学习的转变,有助于在部分学生中间形成浓厚的采矿新技术学习研究氛围,从而带动其他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相应改革考试制度,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可适当采取一定程度的闭卷考试,不仅仅要求学生了解新的技术设备,更应该对新技术有更深层次的领悟。

参考文献:

[1]刘过兵.采矿新技术[M]. 煤炭工业出版社,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3-5

第2篇

论文摘要:结合单位的实际,分析了现有计算机专业课程特点和不足,讨论了高师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课程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了信息安全技术课程、与信息安全有关法律法规课程的特点.给出了高师信息安全法律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设置方法.

论文关键词:高师计算机专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课程

人类进入21世纪,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信息提供能力和检索能力风靡全球.

网络已成为人们尤其是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最快途径.网络以其数字化、多媒体化以及虚拟性、学习性等特点不仅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交往方式,而且正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取向,甚至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网络犯罪,所有这些使得高师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从事网络教学、实践的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来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不仅因为,自己一方面要传授学生先进的网络技术,另一方面也要教育学生不要利用这些技术从事违法活动而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违法与不违法只是一两条指令之间的事情,更重要的是高师计算机专业学生将来可能成为老师去影响他的学生,由此可见,在高师计算机专业学生中开设与信息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课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抓住机遇,研究和探索网络环境下的高师计算机专业学生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教学的新特点、新方法、新途径、新对策已成为高师计算机专业教育者关心和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结合我校的实际,就如何在高师计算机专业中开设信息安全法律课程作一些探讨.

1现有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特点

根据我校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定位,按照夯实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思路,沟通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课程联系.全校整个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含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教师教育课程(非师范除外)、实践教学课程”四个大类,下面仅就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特点介绍.

1.1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是按学科门类组织的基础知识课程模块,均为必修课.目的是在大学学习的初期阶段,按学科进行培养,夯实基础,拓宽专业口径.考虑到学科知识体系、学生转专业等需要,原则上各学科大类所涵盖的各专业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应该相同.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科学概论、网页设计与制作、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

1.2专业方向课程各专业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设置主要课程,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设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同时可以开设2—3个方向作为限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在任一方向课程组中选择规定学分的课程修读.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导论、软件工程实训、计算机系统结构等.

1.3现有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一些不足计算机技术一日千里,对于它的课程设置应该具有前瞻性,考虑到时代的变化,计算机应用专业旨在培养一批适合现代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发展要求的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技术人员,现有我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是针对这一目标进行设置的,但这一设置主要从技术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没有充分考虑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更广泛的使用网络、更关注信息安全这一事实,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应该承担起自觉维护起信息安全的责任,作为高师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里应该考虑到教育学生不得利用自己所学的技术从事不利于网络安全的事情.

2高师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必要性信息安全学科群体系由核心学科群、支撑学科群和应用学科群三部分构成,是一个“以信息安全理论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信息工程和信息安全等理论体系为支撑,以国家和社会各领域信息安全防护为应用方向”的跨学科的交叉性学科群体系.该学科交叉性、边缘性强,应用领域面宽,是一个庞大的学科群体系,涉及的知识点也非常庞杂.

仅就法学而言,信息安全涉及的法学领域就包括:刑法(计算机犯罪,包括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故意制作传播病毒等)、民商法(电子合同、电子支付等)、知识产权法(著作权的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等)等许多法学分支.因此,信息安全教育不是一项单一技术方面的教育,加强相关法律课程设置,是信息安全学科建设过程中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途径与任务.

高师计算机专业,虽然没有开设与信息安全专业一样多与信息安全的有关技术类课程.但这些专业的学生都有从事网络工程、软件工程所需要的基本编程能力、黑客软件的使用能力,只要具备这些能力且信息安全意识不强的人,都可能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干出违反法律的事情,例如“YAI”这个比CIH还凶猛的病毒的编写者为重庆某大学计算机系一名大学生.由此可见,在高师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中开设相关的法律法规选修课程是必要的.

2.2可行性技术与法律原本并不关联,但是在信息安全领域,技术与法律却深深的关联在一起,在全世界各国都不难发现诸如像数字签名、PKI应用与法律体系紧密关联.从本质上讲,信息安全对法律的需求,实际上来源于人们在面临信息技术革命过程中产生的种种新可能的时候,对这些可能性做出选择扬弃、利益权衡和价值判断的需要.这也就要求我们跳出技术思维的影响,重视信息安全中的法律范畴.

根据前面对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内容的特点分析可知:信息安全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事计算机技术的人员很容易转到从事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上,加之信息安全技术是当今最热门技术之一,因此,在高师计算机专业中开设一些基本的信息安全技术选修课程、开设一些与法律体系紧密关联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选修课程学生容易接受,具有可操作性.

3信息安全技术课程特点

信息安全技术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众多,有数学、计算机、通信、电子、管理等学科,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知识,理论与实践联系十分紧密,新方法、新技术以及新问题不断涌现,这给信息安全课程设置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使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了解、掌握这一新技术,我们在专业课程模块中开设《密码学基础》、《网络安全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等作为专业选修课.我校本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每学期都对知识内容进行更新.

(2)对涉及到的基本知识面,分别采用开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讲座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信息安全知识体系,如有操作系统、密码学基础、防火墙技术、VPN应用、信息安全标准、网络安全管理、信息安全法律课程等.

(3)对先修课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习信息安全技术课程之前,都可设了相应的先行课程让学生了解、掌握,如开设了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程序设计和数论基础等课程.

(4)注重实践教学.比如密码学晦涩难懂的概念,不安排实验实训,不让学生亲手去操作,就永远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防火墙技术只有通过亲手配置和测试.才能领会其工作机理.对此我们在相关的课程都对学生作了实践、实训的要求.

4涉及到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内容的特点

信息安全的特点决定了其法律、法规内容多数情况下都涉及到网络技术、涉及到与网络有关的法律、法规.

4.1目的多样性作为信息安全的破坏者,其目的多种多样,如利用网络进行经济诈骗;利用网络获取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情报;利用网络显示自己的才能等.这说明仅就破坏者方面而言的信息安全问题也是复杂多样的.

4.2涉及领域的广泛性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互相交织,信息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作用甚至超过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最活跃、最有潜力的推动力.信息的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到军事政治等机密安全,小到防范商业企业机密泄露、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浏览、个人信息的泄露等信息安全问题涉及到所有国民经济、政治、军事等的各个部门、各个领域.

4.3技术的复杂性信息安全不仅涉及到技术问题,也涉及到管理问题,信息安全技术又涉及到网络、编码等多门学科,保护信息安全的技术不仅需要法律作支撑,而且研究法律保护同时,又需要考虑其技术性的特征,符合技术上的要求.

4.4信息安全法律优先地位综上所述,信息安全的法律保护不是靠一部法律所能实现的,而是要靠涉及到信息安全技术各分支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来实现.因此,信息安全法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兼具有安全法、网络法的双重地位,必须与网络技术和网络立法同步建设,因此,具有优先发展的地位.

5高师信息安全技术课程中的法律法规内容教学目标

对于计算机专业或信息安全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应深入理解和掌握信息安全技术理论和方法,了解所涉到的常见的法律法规,深入理解和掌握网络安全技术防御技术和安全通信协议.

而对普通高等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由于课程时间限制,不能对信息安全知识作较全面的掌握,也不可能过多地研究密码学理论,更不可能从法律专业的角度研究信息安全所涉到的法律法规,为此,开设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了解信息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基础上,初步掌握涉及网络安全维护和网络安全构建等技术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数字签名法》,《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等.

6高师信息安全技术法律法规课程设置探讨

根据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信息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课程,其中多数涉及信息安全技术层面,主要以选修课、讲座课为主,作为信息安全课程的补充.主要可开设以下选修课课程或讲座课程.

(1)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基础讲座:本讲座力图改变大家对信息安全的态度,使操作人员知晓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的含义及其职责范围内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让学生首先从信息安全的非技术层面了解与信息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内容包括:国内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概貌、我国现有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简介等.

(2)黑客攻击手段与防护策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借此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了解常见的安全漏洞,识别黑客攻击手法,熟悉提高系统抗攻击能力的安全配置方法,最重要的还在于掌握一种学习信息安全知识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3)计算机犯罪取证技术:计算机取证是计算机安全领域中的一个全新的分支,涉及计算机犯罪事件证据的获取、保存、分析、证物呈堂等相关法律、程序、技术问题.本课程详细介绍了计算机取证相关的犯罪的追踪、密码技术、数据隐藏、恶意代码、主流操作系统取证技术,并详细介绍了计算机取证所需的各种有效的工具,还概要介绍了美国与中国不同的司法程序.

第3篇

我校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原动力来自学校主动适应和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理想追求,也来自我校教师对传统课程模式日益凸显的无法适应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培养要求的清醒认识。学校教师和教学管理、高职教育研究者在深入研究包括学科课程模式、三段式课程模式、双元制课程模式、CBE课程模式、MES 课程模式和行动导向课程模式等各种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基础上,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放在了课程模式改革和校本课程开发方面,逐步形成了以实践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多元课程模式;形成了以地方优秀文化为特色,职业素质与职业关键能力培养为特征的文化素质教育校本课程(群)。这些在实践中形成的课程模式和校本课程,适应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潮流,符合我校人才培养规格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代表性、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

一、多元课程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特征

(一)多元课程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是指在一定高职教育理念和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以某种典型的和简约的形式表达的课程范式,它们具有特定的课程功能,并且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课程结构(框架)和实施方案。同时,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性质与功能都由课程模式来具体呈现和直接实现,任何课程模式都必须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定环境和条件相适应,并且在一定理论指导下从教师的课程实践中构建,成功的课程模式来自院校的成功实践。

我校课程模式改革和构建的基本出发点和原则为:一是必须突破学科体系束缚,突出以实践为导向,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性人才;二是必须改变知识本位观念,突出以能力为核心,开发新课程模式;三是提倡课程模式多样性,鼓励各种旨在改革与创新的新课程模式开发,形成学校课程模式的多元化。

(二)多元课程模式的基本特征

课程模式的内涵主要包括:教育教学思想、课程理论基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技术等等,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模式内涵的基本特征,必须以“应用、实践”为主旨 、能力为核心。

教学思想特征——理念先进性:行为主义、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等学习(课程)理论是多元课程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新课程模式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这样的思考是对已有知识的再认识,以及对知识的有目的的应用与实践。在新课程模式下,学习过程是学习者积极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下的帮助者、促进者。同时,新课程模式将教学活动视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意交流活动,在这种活动之中,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

课程目标特征——知识实践性:应用性人才就是将科学原理和技术(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转化为工程、产品等物质或非物质形态的人才,是直接为社会创造利益的人才。因此,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备这样的实践能力,而不是简单地验证理论或认识性地了解技术。同时,课程目标必须服从教育目标,所有课程的知识(技术的或人文的)必须践行当代和未来的价值取向,即职业教育必须培养“一个负责任的人及公民”和培养“能胜任具体职业岗位工作的劳动者”。

课程内容特征——职业适应性: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是以某一技术领域或职业岗位(岗位群)的能力培养为主线,其课程内容的确定,一是要满足就业导向的岗位技术或技术领域需要,二是要有助于学生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谋求个性发展所需的态度、能力和知识,三是要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和教学规律的课程教学内容(环节)的衔接与配合。因此,实践教学的课程内容必须满足就业时职业适应性的能力培养,同时还要提供适应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从内容体系的组织上,将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有效整合,实现完整意义下的知识建构。

教学形式特征——情境真实性:建构主义、情境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能力训练与学习情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无论是专业技术能力还是职业关键能力的形成,都需要学习者置身于知识产生和能力显现的特定的真实物理和文化情境之中。因此,教学情境创设是实践教学模式中教学解决方案最重要的内容,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情境必须是真实的。

教学技术特征——手段先进性:当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教育技术得到极大的提高,先进的教学技术对教学模式的改革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交互式网络系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途径;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使虚拟仪器、仿真训练等更多地应用于实践教学;更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使学生的技能、技术训练更接近生产实际。总之,现代教学技术为实践教学的情境创设提供了物质保证。

二、多元课程模式的开发和应用

(一)以实践为导向,培养创新能力的研究性课程模式

1.研究性课程描述

研究性课程是我校面向二年级以上学生开设的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校本课程采用的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的特征表现为:以实践为导向,实现“教学做合一”的课程创新;以行动为核心,培养综合行动能力;以任务为驱动,创设成功学习情境;以合作为前提,实现师生共同发展;以过程为重点,实施发展性多元评价。研究性课程“教学做合一”的特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的行为愿望和行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技术能力。

研究性课程团队组成以项目为核心,在同一专业类(也可以跨专业类)中,由教师与学生相互选择组成课程学习团队。课程的教学活动是以具体的应用性技术项目或研究性课题为载体,围绕完成某一特定的任务和解决未知的问题展开,并使教学成果物化为具有实际技术价值或思想文化价值的成果——“作品”。在课程项目的开发中,注重项目的职业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注重项目、课题的社会、工程、管理、经济活动背景的真实性;注重学生的个人兴趣和专业发展要求。

研究性课程教学是以学生自我管理为核心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的学习。在课程学习中,课程组成员共同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制定项目(课题)解决方案,完成“作品”。课程团队每一位成员明确各自在小组中的角色和责任;相互分享经验、知识和技能,相互提供信息、帮助和建议;共同承担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挫折;共同体验项目(课题)的成功,分享成果。教师充分重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促使学生灵活运用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实训环节中所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结合项目的具体要求,融合社会、经济、法律、技术、环境、心理等教育视野,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发展包括决策能力、计划能力、执行能力、评价能力、沟通能力、制作能力、信息能力、文案能力等行为要素在内的综合行动能力。

2.研究性课程的教学解决方案

为了规范研究性课程的教学,学校特别制定了相应的教学指南,对研究性课程的教学解决方案作出了一般性的规定。

(1)教学目标 按照研究性课程教学的要求,制定课程项目的基本教学目标,同时将专业和职业核心能力要求渗透到课程教学的过程与细节中。

(2)课程项目选择 根据研究性课程的教学目标,合理选择具有真实工程(管理)和社会应用背景的模拟(或真实的)项目,项目可以是生产性的、设计性的、解析性的或综合性的。项目的大小和教学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条件(时间、硬件等)确定。

(3)课程项目组织 教师在确定项目后,要梳理相关理论知识,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参考资料和信息的获取渠道,准备必要的技术实施的硬件和软件。建立相应的课程学习小组,具体可实行一个项目多个小组,或一个项目一个小组。

(4)课程实施 让学生了解并理解项目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了解课程项目对象(设备、产品、商业活动、管理系统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依据项目目标,查阅资料,提出技术路线、解决方案。确定小组负责人和成员的任务分工与合作要求。

(5)课程情境创设 课程情境创设包括:企业现场选择或校内实训基地(工程中心);项目工程(经济或管理活动)背景;模拟或创建、流动、记录与展示真实的信息(数据);讨论与决策、角色与责任的实现;课程团队中的相互支持与承担、鼓励与赞扬。

(6)学习中的讨论 小组讨论本身成为项目教学要求的一部分,目的是培养学生评论性的思考能力,能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利用他人的智慧来增进学习,拓展思维,而不局限于个人的经历,对于目标的完成情况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教师要提供能激发讨论的主题,主题分解,学生预先准备问题,提供问题,以便“解释、应用、比较、评估、问题解决、分析”。内容:项目中的技术细节;技术解决方案及其优化;项目的社会责任(环保等),等等。

(7)课程学习中的合作 有意识地引导课程团队的每一位成员,从竞争转向合作,从个人的期望变为集体的期望,从独立转向相互依赖,从个人的权限转向扩展(共享)的权限。在引导合作的过程中要适时作出问题的反馈、建议的改进、任务的协调、执行的有效。

(8)课程项目报告 项目组总报告及个人分报告。项目描述、项目任务与目标、项目实施过程的工作、实际完成工作、存在问题、理论的再认识、工程建议,等等。

(9)课程项目实施文件 包括项目任务书、项目报告书、项目数据、文献资料、教师评价,等等。

(10)课程绩效评价 教师在课程团队组成后向学生明确课程考核的要求,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任务达标性评价与工作创新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考核与过程性(态度、文件、记录)考核相结合,个体考核与团队考核相结合,书面考核与答辩相结合。

3.研究性课程的教学实施程序

研究性课程教学实施一般包括准备工作和立项、计划、实施、展示、结项五个阶段。

图1 研究性课程教学实施的各个阶段

4.研究性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2006年批准的33个研究性课程教学项目中的31个教学项目已完成,2个教学项目仍在进行中。从教师和学生对研究性课程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作为校本课程,我校对研究性课程的研究和开发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研究性课程成为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亮点和广大师生关注的热点;通过参与研究性课程教学,教师的课程改革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二)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文化课程模式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文化课程模式是我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模式的独特尝试。该模式改变了传统素质教育课程的“课堂—课本”模式,通过建立文化展示平台,将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元素用多种介质表现,通过隐性的内化教育作用,达到有效提升显性课程学习效果的目的。

1.基于“吴文化园”平台的吴文化课程

“吴文化园”是建立在我校的教育部“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该基地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内部分设教育、技术、戏曲、城市建设、园林等反映苏州地区历史文化特色的展示板块。吴文化课程则是依托地方优秀文化所开发的文化素质教育校本课程,将“吴文化园”作为吴文化课程(群)的有形教学资源和课程教学情景,对提高吴文化课程教学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准确地说,“吴文化园”是一个超出校园的更为广阔的吴地,“吴文化”课程的教学活动就是在有着2500多年历史,拥有众多古迹资源的山山水水之间,在浸润着古老文化的小巷深处、古道之旁,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亲临其境,感受吴地优秀文化的魅力,打量历史遗存给后人留下的现代思考。正如《吴文化园记》中所说的:“园为聚徒授业之教学场所,遵先贤塾舍书院之精义,讲道于其间;园亦为坐而论道之场所,或论策、或争辩,一杯清茶间,山色湖光都归一览,学风正气并艳千秋;园又为莘莘学子之学习场所,或涂抹挥毫、指斥方遒,或切磋静思、修身养性,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心灵手敏,智圆行方。他日为国家之栋材,寒薄暑焮,正于此目极湖山外,心远天地宽而陶冶性情耳。”这种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求知欲,这样的课程也深受学生的喜爱。

与此同时,校吴文化研究所的文化研究与吴文化课程教学相结合,使吴文化课程的教学模式从单纯知识叙述发展到研究性教学,体现了学校改变文化素质教育的单向灌输模式的努力,使文化素质教育成为学生的内在的文化渴求和自觉实践性学习活动。学生通过文化采风、历史追寻、古今对话,把单纯的文化课程学习提升为研究性学习。现在,学生已经充分得益于吴文化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他们的研究性课程项目“吴地学者顾野王及其遗址修复问题的探究”,已获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立项。

“吴文化园”还是新生入学教育和学生文化活动的场所。学生身处“吴文化园”,可以遥想历史的辉煌,体会到历史的厚重与生动,感受到吴文化持久的魅力与生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使命感与奋发向上的动力。学校借助这一平台,面向全体师生举办校园内楼名、路名、桥名及吴文化园楹联征集活动,无形中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熟悉、亲近吴文化的机缘,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地域先进文化的了解,潜移默化中涵养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实实在在地发挥了文化素质教育的隐性课程作用。

我校“吴文化园”集教学、科研、学生素质教育“第二课堂”于一身的独特的教育实践,构成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文化课程模式,为文化育人开辟了一条新路。

2.基于企业5S管理的职业素质养成教育

校内实训基地既是实践教学的课堂,也是生产作业场所,它作为实践教学和技术培训的物质平台,是教师和学生直接从事实践活动、训练操作技能、学习工艺知识、创造价值的场所,同时也是展示教师和学生的精神面貌、职业道德、工作作风的地方。如何让生活、学习在大学文化环境下的大学生,能够了解、体验现代企业的管理文化,并对未来就业后必须具备的职业态度能在学校阶段就开始养成,以先进的企业管理文化教育人也是极其必要的。为此,学校在机电工程系实训基地——“工程训练中心”首先引入了5S管理。

引入企业5S管理,既是作为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平台,更重要的是创设了职业素质教育的企业环境。在5S管理的环境中,学生可以体验企业的管理模式,养成严格执行企业各种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各项作业标准的良好习惯和作风,让每一个学生从点滴做起,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学生实训、培训的第一堂课,就是“5S”管理和安全教育;每天实训结束前,要用15分钟时间进行清理和整理工作,并由指导教师总结全天实训工作。

让学生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体验企业管理,减轻学生就业后由于管理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心理不适应,以求实现必要的文化“无缝对接”。5S管理是为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创设的一种企业化的课程情境,这样的课程环境本身就是一种隐性课程,当专业课程教学与现代企业文化情境相融的时候,所起到的作用就不仅仅是技术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优秀企业文化环境育人和职业素质的内化教育。

(三)基于案例和项目的三维整合课程模式

“基于案例和项目的三维整合课程模式” 是成功应用于我校计算机工程系的课程模式,该模式依托于实践基础上的案例和项目教学,从实现知识有效建构的基本思路出发,从技术基础理论维、技术基础实践维和综合应用能力维这三个维度来设计课程结构的基本框架。该课程模式的主要特征是:

1.从三个维度搭建立体化的课程体系

技术基础理论维中的课程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文化课,技术基础实践维中的课程主要包括对核心技术能力的强化训练课程,如课程设计和实训环节等,综合应用能力维中的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综合课程,是以来自IT企业一线的真实项目为平台,对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而形成的课程。

2.三个维度的课程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呈“非线性”

三个维度的课程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互为依存、互为补充。由于本课程(体系)的案例来自企业一线,内容跟踪新技术、新工艺而随时变化,形成非“常数”的知识(经验知识)学习。同时,由于技术基础知识维和技术基础实践维互为依存,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技能的不断提高,通过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案例和项目的学习,使学生的基础技术理论与基本技术能力(技能)有机融合,达到综合应用与实践能力的“非线性”增长。

图 2和表 1是以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为例的课程体系示意图。

图2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于案例和项目的三维整合课程模式

表1 与三个维度课程相对应的教学案例和项目

案例与项目

数据结构

数据库概论

计算机网络基础

电子商务基础

计算机专业英语

操作系统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语言JAVA

计算机语言C#

SQLServer程序设计

软件测试

Windows2003管理

XML基础

INTERNET网页制作

Web应用程序设计

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

Oracle数据库管理与编程

现代软件工程

软件测试流程管理实践

ERP系统开发

软件质量保证

(四)就业导向、个性化服务的菜单式课程模式

对一些就业面较宽泛的专业,为使学生在具备了基本专业能力后适应多行业(企业)就业选择,我校在会计(校品牌专业建设点)、计算机应用技术(省特色专业)等专业中推出了个性化服务的菜单式课程。该课程模式为学生消除了有效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之间可能存在的不一致性,提供了较为有效的课程途径,也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选择以及提高就业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1.会计专业面向行业群的动态链式课程结构体系

面向行业群的动态链式课程是就业导向、个性化服务的菜单式课程模式之一。针对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到物流企业、金融企业、商品流通企业等不同类型行业(企业)就业的情况,在确定职业群共同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开设针对各类企业会计岗位的专门化课程。该课程模式的主要特征是:

(1)增强就业弹性和岗位适应性

面向行业群的链式动态课程适宜多重选择的职业准备教育,使学生在职业群共同的知识与技能学习阶段习得职业群集通用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综合能力,从而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更加坚实而宽广的专业基础。为学生提供了在“多能”基础上获得“一专”的深度学习机会,从而增强学生就业的弹性和岗位的适应性。具体课程体系结构为:前两年是会计职业岗位群共性化的知识与技能课程,第三年是可选择的实务性菜单式课程,分别面向物流企业、金融企业、商品流通企业、建筑企业、餐旅服务业等。该菜单式课程是基于“商务情景链式、动态训练平台”的课程结构体系。

表2 会计专业面向行业的菜单式课程

“商务情景链式、动态训练平台”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工作场景,为实施“莱单式课程”教学提供实训平台。“链式训练”是将实践教学课程嵌入可选择行业的上、中、下游典型关联企业的业务,实现技能训练在会计业务链之间的流转。“动态训练”是指在“莱单式课程”教学中可根据所学课程在实训平台上可选择的分行业进行训练。选择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典型关联企业(可设置为不同行业的上、中下游关联企业(动态))为模拟实战对象,设置与其业务相关的银行、税务实训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商务情景实战系统。如学生选修“房地产企业会计”课程,可使用“供应商—房地产开发企业—售楼处”房地产行业中关联企业业务进行训练。

商务情景链式、动态训练平台结构图。在该平台上,学生同时可以在不同行业、不同业务领域选择实训课程项目。教师按照业务模块组织若干个实训主体,让学生有选择地分别承担不同角色(三类企业、银行、税务机关),按照事先确定的相应的实训要求开展业务训练,并且可以进行不同角色轮换。通过实训让学生能够掌握不同行业、部门会计核算业务(即外贸企业、制造型企业、商品流通业、金融企业等),熟练掌握与银行、税务部门的业务流转。

(2)“三层双轨递进式”目标型技能训练体系

为了实现上述“多能”加“一专”的培养目标,会计专业采用“三层双轨递进式”的技能训练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有着明确就业岗位(技术证书)目标的课程体系。其中“三层”是指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职业综合技能;“双轨”是指会计手工处理能力训练和会计电算化处理能力训练;“递进式”是指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分层次、分阶段达成课程预期目标。通过“会计循环实训---财务会计单项实训—成本会计实训—会计综合实训—财务软件操作实训—纳税业务实训—审计实训—ERP沙盘模拟实训—商务情景实战训练—顶岗实习”等十个系列的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会计实务操作技能。这种按不同课程目标要求分层次、分阶段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促进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相互配套、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转贴于

2.计算机类专业就业导向的个性化课程结构

苏州地区的经济特点是信息产业发展态势较好,企业e化程度高,但同时IT企业规模不一,外资IT企业数量偏多、本地IT企业规模偏小,企业主流业务变动频繁、业务对象分散,侧重于IT周边增值服务的提供。面对这一情况,计算机工程系推出了个性化课程结构模式,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特长和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分析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依此定制相对个性化的IT培养计划,以培养其专业核心技能。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

(1)技术领域共性化与就业岗位个性化相结合

对一年级学生实施共性化教育,二年级分专业实行个性化培养,三年级结合市场需求和企业的实际要求,同时针对学生的个体特征进行个性化强化训练。这种个性化培养方式一方面符合各中小型企业对岗位的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结合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专业目标,提高自己的专业实力,充分发挥学生在特定专业方向上的优势。

(2)就业导向的菜单式择业课程

以岗位技能需求培养和员工潜力需求培养为落脚点,在原有专业方向的基础上,在毕业前,参考专业发展方向和企业需求,向学生提供菜单式择业课程。具体执行时,针对业界最新岗位需求和企业实际人力资源需求,结合学生自身学习情况和就业兴趣,通过专业选修课程、专业证书课程、新技术讲座(毕业前由企业技术专家提供)和与岗位需求紧密结合的实训等形式,使其就业岗位目标定位更贴近企业岗位要求。

(3)个性化的技术证书认证课程

就业导向的菜单式择业课程引导并帮助学生通过与自己职业生涯计划相适应的职业技能认证。其中除了国家信息产业部软件设计师/软件程序员系列、微软认证MCP开发专家系列、SUN认证JAVA程序员系列等IT主流职业技能证书之外, 还包括IBM数据库管理员、思科网络管理员、锐捷网络安全工程师等个性化IT服务技能证书,以及电子商务、质量审核、物流、报关、艺术赏鉴等多项IT交叉领域的技能认证。计算机工程系开展的国家信产部程序员软考系列认证培训已有近十年历史,近年来,程序员级别的考试通过率始终保持在60%以上,大大高于其平均通过率。为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开发面向高职院校和社会开放的网络编辑师/多媒体编辑师高级工资格认证系统。个性化多证制职业教育,培养并提高了学生职业素养,得到了学生和企业的一致认可。

(五)教学情境化、案例模块化、评价综合化的“学以致用”实践教学课程模式

“学以致用”实践教学课程模式主要在我校管理、商科、语言类专业中运用。该模式以职业活动为平台,以能力情境训练为主线,以活动为中心,是实现学生学习活动的全体参与、职业活动的全面实践,能力、态度的全方位展示和持续提高的课程模式。

1.秘书专业(省特色专业)

(1)实训内容的案例化、模块化结构

根据秘书专业的培养目标,在“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以用带学” 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实训教学内容划分为秘书写作技能、秘书实务技能、秘书礼仪技巧、档案管理实务、企业管理实务、秘书综合技能六大模块,每个模块中包含若干可独立进行的实训项目,实训内容选自现代企业的真实案例,或者具有真实企业背景的虚拟案例,有些内容还与国家规定的秘书职业资格等级考试相结合,从而形成了一个目标明确、层次分明且具有连续性、阶梯式提高的、单项技能与综合技能相结合的实训模块体系。在上述课程模式下形成的“学以致用的实训教学模式”等教改成果获得省教改成果二等奖。

为配合模块化实训教学,由管理系教师编写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秘书实训》,于2003年6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突破了传统教材的体例,精心编写了68 个紧贴现实的具有典型性的案例。为便于操作,编写精炼的实训“知识点”、具体明确的“实训要求”、清晰细致的“实训说明”和切实到位的“实训提示”,为案例操作指点迷津。每一模块技能实训的最后,还附有技能实训的考核办法及评分标准。该教材出版后广受好评。

(2)仿真环境下的情境化实训教学

依托校企合作建立了模拟外企环境的校内秘书实训基地,并取名为“朝阳公司”。包括一间总经理办公室、十六个部门工作间、一个接待处,现代办公自动化设备俱全,以情景模拟、案例操作为主要教学形式开展职业技能实训。在高度仿真的现代化企业“朝阳公司”这个实训环境中,要求学生身着职业装,接受各项专业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实训。根据实际工作的操作程序和方式方法具体做事,在情景模拟、案例操作过程中完成办文、办会、办事等一系列秘书工作流程,使学生学会从头绪纷繁的事务中理清思路,充分发挥潜能,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和培养秘书职业所需要的综合职业技能。

颇具特色的实训基地建设在为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创造良好条件的同时,也赢得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赞赏,成为苏州市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考核培训基地。

(3)全方位的综合能力考核与评价

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为导向,采用多种形式评价考核学生的学习质量,实施“全面考核”。其一,改变一次性的期末算总账的终结性考核方法,注重阶段性考核,每一门实训课程都注重平时成绩与基本技能考核,分段进行过程控制考核,及时巩固、检查。其二,借鉴英国C&G的秘书证书考核办法,采用机考、面试、仿真、现场模拟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进行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考核内容由注重考核秘书理论知识转变为考核秘书职业能力。考核内容不仅包括技能分,还包括态度分、形象分、团队分、创新分等。根据不同案例的实训要求,采取学生和教师共同评分的方式。其三,秘书综合技能实训考核与秘书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核挂钩,以取得资格证书作为实训课程的考核结果。同时,我们在秘书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题型的基础上,对情景录像题作了重大改革,改变为情景模拟题。我们还邀请企业专家(企业人事经理)做考官,对学生的全方位表现给出评价。

由于秘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模式改革的成功实践,使学生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职业素质,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近五年学生全部参加秘书职业资格考证,一次通过率达到95%,近五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5%。该课程模式改革还获得了省教改成果二等奖。

2.商务日语(省特色专业)——JBA(Japanese Business Activity)模式

JBA课程模式是以日语语言能力训练为主线,以商务职业活动为平台,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活动的全体性参与,职业活动的全面性实践,能力、态度的全方位展示和持续提高,培养具有国际交流能力和商务活动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化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

(1)以商务职业活动为平台,强化日语应用能力

商务职业活动平台就是创设真实的商务活动情境,具体内容包括:①采用国际先进情景教学教材,并和外教联合编写《日语实训教程》等情景教材,使学生熟悉并适应日语语言文化环境,着重训练日语基本语言技能(词汇、句型、会话等)、语言重组和语言在商务活动中的应用能力。②本土化文化情景:把授课环境设立在超市、学校、园林、企业等,学生跟随老师熟悉其流程并完成各训练项目。③仿真国际商务情景:以企业、外贸公司等真实商务活动为背景,采用校内的仿真模拟训练和校外实习基地实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图4 商务日语专业课程体系

(2)以商务活动项目为载体的语言综合能力展示与评价模式

毕业实践以设计制定商务计划代替以往的论文形式,通过用日文和中文同时撰写商务计划,并同时用中文和日文进行口头和书面答辩。商务计划以小组团队形式完成,内容包括产品开发计划、产品推广、公司大型活动、商务谈判、市场调研报告,等等。计划书充分体现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外贸商务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该毕业综合实训模式的改革与探索被评为2005年度校级优秀教改成果二等奖。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