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18 17:14: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以独特的东方神韵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我国应在提高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保护好旅游的资源,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有四个方面的特征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鼓励经济增长的途径之一。可持续发展是要求合理开采和利用资源和能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不允许浪费和各种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提倡低碳消耗,高效率的统一经济增长模式。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为基础,强化与环境、资源承载力相协调的持续发展。资源是大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基础,因此保持好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环节。改善环境质量保持生态平衡,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方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社会的进步相适应的条件之一。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受教育水平,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坚持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统一性。生态保护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进步的发展是我们最终目的,所以我们认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生态的统一体。
环境保护是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本保证和重要内容之一
旅游业的发展应为环境保护提供支持。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匹配起来。因为经济利益上的趋动,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些自然景观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当前,我国旅游业面临着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双重挑战,只有采取环境与经济“双赢”的措施,才能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注重旅游业循环经济的建立,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能够达成一个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可以把旅游资源开发真正融入生态环境的建设中,将传统的被动式保护变为积极的保护。
可持续的发展旅游,与环境的保护应做到以下几条:
科学地有计划的开发旅游资源,建立旅游与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关系,尽可能地减少因旅游对自然景观的破坏。建立旅游投资效益的评估体系。建立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和奖惩制度,以立法的形式制止破坏旅游生态环境的行为发生。在发展旅游,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统筹考虑当地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充分考虑环境与资源对旅游业发展的承载能力,防止因短期行为而过度开发资源,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为此,应制定包含环境保护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使旅游设施的布局和游客流量的设计建立在环境和资源可承受的能力之上;加强旅游景点建设的环境论证,促进人工设施与自然环境、区内环境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在旅游开发的决策过程中,应保护各级政府、相关的各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和公众特别是当地居民有正常的参与渠道。与此同时,在制定区域环境保护规划时,应把旅游区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充分考虑旅游区的特殊功能,保护旅游区的环境质量;应采取法律、行政和经济等强有力手段,消除外部因素对旅游区环境与资源的污染和破坏,从而保障旅游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知度。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是世代人赖以生存的地球自然环境的保护为目的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使其人人都自觉保护环境。旅游,其内涵博大精深,上包括天文,下包括地理;前浓缩历史,后展现未来。既是我们丰富的教科书,又是培养我们情操和体魄的广阔天地。由于旅游者文化层次不同,欣赏品位各异。要使每一旅游者,在每一次旅游中都有健康的收获,当然包括身心两个方面,作为旅游的管理者必须先提高自身素质。要站在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的高度,用科学发展观去引领各界人士认识旅游的内涵,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启发大家,自觉地把旅游和保护密切相连,提高旅游者、旅游管理者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逐步形成文明旅游、科学旅游、健康旅游的社会氛围。
在旅游区应建立完善的排污系统。采用先进的废物处理技术使旅游活动产生的各种污染和垃圾得以迅速的处理。加强科学研究,与科研院所加强沟通与联系,在景区的开发和发展工作中,应开展多学科、深层次的调查研究,以便更科学地对旅游环境进行综合保护和治理,使旅游业得以持续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农村旅游,对策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最先是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提出的。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挪威首位女性首相Gro Harlem Brundtland,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科技与知识)推动型的发展。
湖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农业经济基础和科技水平还有待提升,只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才能实现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各方面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作为“无烟产业”,旅游业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可创造持续的就业机会,是生态经济学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式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湖南省在农村发展旅游业起步较晚,管理上尚无系统成型的体系。但是,湖南地形复杂,既以丘陵地形为主,又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山清水秀,加之我省大多数农村民族风俗和传统文化保存较好,在农村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潜力非常大。
二、农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湖南农村大力发展旅游业,在拓展旅游空间、推动现代旅游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扶贫致富及促进城乡交流、构建和谐农村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由此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所以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至今,在我省迅速升温。但在其蓬勃发展的背后,在生态环境等方面却透露出不少的负面效应,影响着广大农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影响居民生活,损伤居民利益
当游客数量的增多以及为接待旅游者而进行的各项服务,超过当地的综合接待能力时,必然会扰乱当地居民正常的生活秩序。例如:景区的开发、基础设施的建设,导致地价上涨,影响当地居民对土地的正常使用;外来资本的注入,会使农村居民丧失本应由他们经营的旅游业从而失去就业机会,减少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旅游者分享当地公共设施侵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等。在一般情况下,外来旅游者由于在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方面高于当地居民,因此他们能出高价购买行、游、住、吃、娱等无形服务产品和以旅游纪念品为代表的有形物质商品。在大量旅游者经常涌入的情况下,势必引起旅游接待地的物价上涨,从而损伤当地居民利益。诸如此类的问题,使农村居民非但没有在农村旅游业发展中获得应有的利益,反而承受着由此所带来的困扰,使原有平静和谐的生活环境被破坏。这样最终会造成农村居民对游客的抱怨甚至仇视。
(二)破坏产业结构,危害经济发展
在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由于旅游从业所得到的个人收入大大高于务农收入,因此大批农业劳动力纷纷抛弃农田改行从事旅游服务。这样,旅游业发展的结果破坏了原有的产业结构,形成了一种恶性互动:一方面旅游产业大量需求农副产品的供给,而另一方面却是旅游产业致使田地荒芜和农副业产出能力的降低,再加上旅游产业引起的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势必危害经济发展,殃及社会秩序。这种恶性互动问题如果出现在经济不够发达、旅游产业起步较迟的偏僻山村,那么所造成的危害就会更甚。
(三)污染自然环境,恶化资源品质
旅游活动是一种消费活动,随着旅游人数和旅游活动的增加会产生各类废弃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例如,随着农村旅游的普及,大量游客借助于各类交通工具向农村地区涌入,交通工具的频繁使用,导致废气排放量的增加,造成农村旅游接待地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各类旅游设施排放的污水,则会造成水体污染。由于部分旅游者素质不高,随意丢弃垃圾,还会造成农村接待地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如果旅游区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区内垃圾随意抛洒堆积蚊蝇成群,污水、污物随处可见,结果就会一方面旅游区丧失了以往清新的空气、透明的水体、静谧的氛围,另一方面游客游览的兴致因环境污染而降低。
(四)盲目同质开发,导致建设性破坏
我省部分地区由于对农村旅游开发的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到位,开发指导不够,技术标准欠缺,市场定位不明确,造成精品少、同质性的开发比较普遍。各个景区盲目开发、任其发展。出于经济目的,有些景区热衷于饭店的建设,盲目扩大旅游区,重开发轻保护等。一些农村居民为迎合旅游者的需求,急功近利从事商业活动,不适当地使用甚至破坏当地动植物资源,导致珍禽异兽被大量捕杀,林木被伐,造成当地动植物种类减少,生态结构失调,环境协调功能减退等。在农村景点的开发、道路的修建等相关设施的建设中,有些地方未经科学论证与规划,盲目开发、超载使用旅游资源,使农村地区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甚至在景区出现开山炸石、填沟埋壑、砍树毁林的严重现象,造成水土流失,恶化生态环境,以至于因山洪爆发,塌方毁路等灾害时有发生。
(五)对农村人文旅游资源造成破坏
第一是对农村文物古迹的破坏。由于农村闭塞、偏远,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保存完好。但随着农村旅游的盲目开发建设,致使一些珍贵的古民居、古街道等被拆除、毁坏,加上游人对文物古迹的践踏、触摸、乱刻乱划,破坏了文物古迹的原始风貌。第二是农村文化遭受城市文化的冲击严重。城市文化随着城市游客的到来单向传入农村地区,农村居民盲目模仿、生搬硬套城市文化,促使农村居民生活方式城市化,农村文化势必被城市文化削弱、同化。另外,为了迎合城市游客的需求,一些农村习俗被“商品化”、“快餐式”利用,使农村文化被扭曲。比如,传统的节会庆典和当地的宗教仪式,其时间、地点、内容乃至节奏、次序本来都是约定俗成的,然而,为了吸引外来游人,它们随时随地都会被搬上“舞台”,其内容往往被压缩甚至被删改,并明显地加快了活动节奏,颠例了活动次序,久而久之,变成了纯商业性的娱乐方式,失去了文化意义和应有价值。
三、农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农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农村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要确保开发力度在环境与社会承载力之内。第一,在对农村旅游资源开发之前一定要充分论证,合理规划。做好近期安排与长远计划,对开发的旅游资源进行环境影响和效益评价,进行环境承载量的科学评估,严禁在旅游旺季对旅游资源超负荷使用,以避免生态破坏问题的产生。第二,鉴于农村旅游业一般都具有季节性、旅游旺季时间短的特点和旅游业本身的脆弱性。为了确保农村地区的经济利益,应不断创新,将旅游业与农业生产有机、巧妙地结合起来,采取农旅结合的“双腿走路”的方式较为稳妥。第三,要突出“农”。很多地方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将原有的农家小院拆了,建起来了一幢幢的楼,并且按造城市酒店进行装修设计,但是结果却使得游客越来越少,旅游吸引力越来越弱。其实,只要硬件设施能满足游客的基本生活需求就足矣,反而要注重的是原汁原味的将乡土风情融合到服务中,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够脱离‘农’这个字,否者农村旅游业注定要死掉。
(二)宏观指导、科学规划、加强环保
发展农村旅游业,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建立扶持农村旅游的政策体系,形成部门联动的管理机制,健全市场机制,在安全、规划土地、税收、道路交通、水电、价格等方面给予配套支持。二是要科学规划,把农村旅游项目规划纳入当地经济社会总体规划布局当中去。特别是要加强农村旅游规划与新农村建设规划、城乡统筹规划的衔接,确保规划的项目、基础设施和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三是要针对造成环境问题的不同原因,应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将这一危害降低到最小限度。例如,由于游客发生空间位置转移而导致交通工具大量使用等客观原因形成的环境问题,应通过对交通工具的改进、燃油品种的更换等方法加以解决。
(三)全民参与,大力宣传引导
鼓励和支持本旅游区农民全面参与旅游活动,通过参与旅游活动,当地居民能够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使农村更加和谐,使农民逐步改变对游客的不满情绪及冷漠的态度,使他们产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加强对其文化独特性的保护,增强当地居民自尊、自爱、自强的意识,营造对游客具有亲和力的淳朴民风,提高他们对不良现象诱惑的抵抗力。因此,当地政府要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使他们广泛参与到旅游服务、旅游政策规划的制定、旅游活动的监管等工作中。政府部门应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认识水平和参与能力。一是整体培训,普遍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环境意识、服务意识。二是分层次、有针对性培训,提高不同类别群体的参与能力。从基本的旅游服务和经营,到高层次的旅游管理与决策,保证人人都有一技之长,都具有参与能力。
(四)加大投入、加强建设,提高综合接待能力
农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问题,主要就是环保问题。环保问题的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农村地区在发展旅游业时,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及相关行业的发展投入不够,致使接待能力低下而造成的。发展农村旅游业,需要有科研、管理队伍的更进,需要建设相应的交通,通信和装备等保障设施,对环境整治也有特殊的要求,这些方面都需要相应的资金投入,在一些地域偏远,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支撑发展旅游业的资源匮乏更为突出。所以在开发农村旅游资源的同时,还要多方面筹措资金增加投资力度,加强与旅游活动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当地的综合接待能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道路建设、停车场建设、旅游厕所、垃圾与污水处理等设施的建设和环境美化、防疫防病等方面及涉及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五)建立机制、完善体系,促进环保法制化
一是旅游局、发改局、招商局、环保局、林业局、国土局、水利局和统计局等部门要紧密协调和配合,与各乡镇齐抓共管,共同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定,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化,切实保护好农村旅游业的环境。二是实行乡镇(部门)责任制,各乡镇应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三是明确旅游开发商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在开发过程中要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谁破坏谁负责”的原则。四是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对于严格履行职责,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奖励;对于失职、渎职和人为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追究。
(六)打造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现代都市人向往乡野风光和田园生活,农村生态旅游成为一种时尚,到底该如何将农村生态旅游做出自己的特色,自己的味道呢?各地需要因地制宜、出谋划策,打造自己的特色,给游人提供的绿色的农村生活体验。比如,在吃的问题上,肉,现宰现吃;螃蟹,现捞现煮;豆腐,现磨现吃;蔬菜,现割现做。在住的问题上,清一色的仿古生态农庄,处在绿树、瓜、果、菜园之中。在行的问题上,使用畜力交通工具,如马拉车、牛拉车、狗羊等拉车。在娱的问题上,有垂钓、采摘、捕蟹、温泉浴、冲浪等多种绿色娱乐项目。在购的问题上,景区销售的都是游客自己采摘与垂钓的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这样,既以特色营造竞争力,又使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我省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是利大于弊。各级政府部门只要对其负面效应有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防范,农村旅游业一定会健康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彭希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国际市场,1988
[2]张延毅,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1997
[3]谷明 我国旅游者消费模式与行为特征分析
[4]岳怀仁 风景旅游区经营与管理 2001
[5]王蔚;山东省休闲旅游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关键词:旅游业;GDP;SWOT分析;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5-0074-03
一、扬州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扬州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名胜古迹、自然景观不胜枚举,每年吸引大批游客,旅游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2002年到2008年,扬州旅游收入平均以25.1%的速度在增长,远大于GDP14.07%的平均增长速度。2008年,扬州GDP达到1 573.29亿元,同比增长20%;国内旅游收入176.26亿元,同比增长22.4%;入境游客人数48.2万人次,同比增长28.5%;入境旅游收入按2008年汇率折合约24.536亿元,同比增长27.6%。这是因为扬州市委、市政府已明确将旅游业作为促进扬州未来经济、社会、文化、对外交流的主要推动力量,颁布一系列的政策鼓励、支持扬州旅游业的发展。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07―2008年,入境旅游收入的绝对数虽然在增加,但相对增长速度却放缓了,由2007年的35.6%下降到了27.6%。这说明,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扬州旅游外汇收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扬州旅游业的SWOT分析
世界旅游组织称“旅游是一个有耐力的和稳定的行业”,21世纪将是旅游的世纪。旅游业具有产业关联性强、规模大、利润丰等特点,其巨大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重视[1]。扬州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江苏省重点旅游城市之一。研究扬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对促进扬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一) 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分析(Strength)
1.旅游资源优势
扬州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历史悠久、文物彰明、闻名遐迩。据统计,扬州仅市区就有文物保护单位124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扬州有春秋时代开凿的我国最古老的运河、汉代广陵王的陵墓、始创于南北朝刘宋大明年间的古刹大明寺等等,名胜古迹、自然景观不胜枚举。这些珍贵的文物古迹体现了扬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我国文化艺术宝库增添了光彩。
2.旅游形象优势
扬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传统浪漫消费型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在国内外旅游市场有较大的影响力。扬州“三把刀”、“淮扬菜”、“扬州园林”、扬州沐浴文化等在旅游市场中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特别是联合国授予扬州“最佳人居城市”的称号,提升了扬州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吸引了许许多多的国内外游客。
3.旅游产业优势
扬州旅游服务供给链相对完整,并具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和深入开发的潜力,而且服装、玩具、手工艺、传统观赏农业,以及文化、教育、医疗、酒店等行业(产业),均与旅游业有广泛、良好的对接空间。一方面,已有很好的其他相关产业辅助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反过来又能带动服装制造业、手工业、沐浴业等休闲娱乐产业的发展,吸引外商挖掘扬州经济各个方面的潜力,从各方面促进扬州整体经济的发展。
4.区域合作优势
扬州的城市(乡村)风情、旅游资源特色与周边城市(地区)有不同程度的互补性和可合作性。润扬大桥的开通促成扬州与镇江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去镇江旅游的游客很方便就可以“顺便”看看扬州的旅游景点;同样,来扬州旅游的游客也能去镇江看看。因而,扬州、镇江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跨行政区划的大型旅游区。近年来,为积极响应南京市的“一小时都市圈”计划,扬州加大了和南京,芜湖,马鞍山,淮安等城市的联系,借助周边城市的辐射力量促进扬州市旅游业的发展。
5.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与通讯便捷
扬州南濒长江,中有京杭大运河和淮江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南有宁通高速公路横穿东西,是苏北地区水陆交通枢纽。润扬大桥建成后,扬州与沪宁高速公路沿线的镇江、无锡、苏州、上海等旅游城市的协作更加方便快捷。在江苏省旅游发展2001―2020年总体规划中,扬州处于“工”字形构架的中心点位置,在长三角黄金旅游带、长江沿岸旅游带、淮河流域旅游带和大运河旅游带中均具有独特的地位。可以说,扬州在地理位置上“左右逢源”。
(二) 旅游业发展的弱势分析(Weakness)
1.旅游业投资少,旅游资源未能充分开发
近年来,扬州在旅游业方面的投入并不是很到位,旅游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例如,天山汉墓是汉武帝之子刘胥的坟冢,它的突出特点是采用了西汉帝王诸侯享用的特殊的墓葬制――“黄肠题凑”,这样的汉墓在全国都很少见。虽然扬州市政府前期筹集大量资金投入开发,但由于后继投入跟不上,现在仅有一号、二号墓开放,致使先期投入的效益不明显。
2.旅游项目仍以传统性观赏项目为主
扬州的旅游景点大多属于观赏性景观,缺乏能让旅游者参与、互动的旅游项目,特别缺乏有新意、有特色、高品位的现代“拳头”旅游项目,因此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和不同层次旅游者多方面的需求,也就难以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旅游活动内容单一,导致游客在扬州停留时间短。据统计,2007年,入境游客在扬州滞留时间为1.61天/人,游客消费支出少,制约着扬州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
3.旅游商品缺少地方特色
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或地区旅游商品收入占旅游收入的一半以上[2]。独特的旅游商品可以成为旅游区的形象标志,是旅游区最好的广告,如苏杭的丝绸、景德镇的瓷器、西安的兵马俑等等。长期以来,扬州旅游商品主要以传统的酱菜、牛皮糖、长毛绒玩具为主,由于缺乏深度开发,普遍存在着加工工艺简单、技术含量低、缺乏特色、商品附加值低的现象,旅游商品收入在扬州旅游收入中的比重偏低。
4.对外宣传促销不力
扬州主要客源地局限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而在广大内地和国际上知名度并不是很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会推销自己,缺乏一种强烈的市场开拓意识,以致扬州众多的旅游景点至今仍然“养在深闺人未识”。虽然这几年进行了一定的宣传促销活动,但效果不够理想,仍不能适应国内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
(三) 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Opportunities)
1.城市知名度的提升,增强了旅游业的市场凝聚力
2002年以来,扬州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2006年,扬州成为中国第7个,江苏省首个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造就了一张闻名遐迩的城市名片,提升了项目投资、商务活动、文化交流、会展赛事等多方面的吸引力,使扬州旅游业以更快速度扩大到苏中,辐射到苏北,融入到南京和上海都市圈。
2.铁路促进扬州交通客运产生划时代的变革
对扬州周边近程游客来说,增加了火车这一除公路外的另一种可供选择的交通模式,丰富了旅游可进入方式。铁路对中远程游客产生深远的影响,根据对国内游客出游方式的抽样调查,目前中远程游客选择乘飞机出游的比例较小,多数旅游者更愿意选择经济实惠的铁路交通,同时铁路运输具有客运量大的显著特点,对于组织大规模的旅游团队来扬州观光非常有利。如果能充分挖掘中远程客源市场,客源量可望有突破性地增长,扬州的旅游资源优势将可能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
(四) 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威胁(Threats)
1.国内旅游市场的竞争挑战
扬州旅游业的发展要应对国内特别是省内其它城市的旅游竞争。举例来说,单江苏省就有13个城市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邻省安徽有黄山,九华山等著名旅游景点,这种局面加剧了江苏省各旅游城市以及邻近省份之间的竞争。业内竞争激烈,扬州旅游业如果仍按现有格局“稳步前进”,现有的区域市场优势将会在先发和后发旅游城市的竞争下被逐步淡出。
2.旅游资源利用的挑战
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如何科学处理好文物古迹、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加快发展之间的关系,城市化及沿江沿河工业开发与旅游资源保护利用之间的关系,资源开发和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扬州目前正面临的重大挑战。扬州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其生态环境为代价,不能“寅食卯粮”。
三、扬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 确定旅游经济的发展战略
扬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苏中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但传统产业成分比重较大,经济发展缺乏新的活力。因此,扬州必须树立新型的产业思想,寻求经济发展的新战略。旅游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它创造收入,带来就业,并通过产业的关联作用,带动国民经济其他行业产出的增加,从而对整个区域经济产生推动作用[3]。扬州市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构建旅游经济,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还要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媒介作用,促进经济的全方位开放,引进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及新思想、新观念,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 明确旅游主题,准确定位旅游市场
1.入境游市场定位
在古代有很多外国友人来过扬州,例如韩国人崔致远、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等等,所以扬州旅游业在定位国际市场的时候,针对韩国市场可以打出“崔致远第二故乡”的口号;针对以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市场可以以马可・波罗为亮点,拉近扬州与欧洲的距离;同样,由于唐朝鉴真和尚屡次东渡日本,为日本佛教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扬州与日本关系源远流长,针对日本市场,可以打“鉴真故里”这张历史、宗教牌,吸引更多的日本游客;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可以以“普哈丁”为切入点,吸引伊斯兰国家的游客。
2.国内游市场定位
在国内宣传扬州旅游时,可以以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为整体定位思路,借古代诗人李白的诗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利用名人效应,吸引大陆地区及港澳台地区的游客。同时,扬州的沐浴文化和盐商文化在国内也有比较高的知名度,对内宣传如果能利用好这两个特色文化势必可以吸引广大的国内游客。扬州应该特别重视来自江苏省内其他城市以及浙江和上海的游客,这是因为从2008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原来的“五一黄金周”大“黄金周”,增加了清明、端午和中秋的三个“小黄金周”,短途的自驾游自然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旅游方式。
(三) 扩大宣传,吸引游客
扩大宣传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宣传的目的是增进海内外旅行商和旅游者(包括潜在的旅游者)对扬州的了解和向往,吸引他们来扬州旅游,增强旅行商组织客源的兴趣和信心,通过旅游宣传,树立扬州鲜明而独特的旅游形象。在宣传的同时,要注意旅游市场走势分析,对不同的目标确定不同的促销方式,在主要客源地,设立办事机构或宣传推广机构,或建立人制度。同时在宣传方式方面,不仅要通过传统的报纸、杂志渠道,更多地要运用电视、多媒体和网络。例如,在中国一些收视率比较高的电视台播放扬州旅游景点、人土风情、历史文化的广告短片;网络方面,则可以在搜狐,新浪等一些国内知名网站播放广告。同时,扬州政府也可以建设一些介绍扬州地方文化、旅游景点等的网站来介绍、推销自己。
(四) 强化旅游行业管理
由于旅游业利润丰厚,旅行社鱼龙混杂,不合理收费、不规范经营,恶性竞争行为时有发生,直接损害了广大游客的利益,也损害扬州旅游业的形象。扬州应当制定和修订符合扬州旅游业发展的地方法规,对旅游行业进行规范化管理,如加大对景区门票的价格管理,坚决打击“黄牛票”等现象,重视景区的卫生、治安管理,禁止在景区周围的不法小商小贩的违规经营活动等等。这样既可以维护旅游者的权益,也可以树立扬州旅游业的良好形象,有利于促进扬州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五) 提高导游素质
导游是景观与游客之间的“桥梁”,旅游者对旅游资源的研究成果及美学价值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导游。要使来扬州旅游的游客更好地解扬州的瘦西湖、何园等名胜古迹以及扬州历史文化,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导游的讲解。因此,全面提高导游素质,有利于提高景点知名度,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效益。导游培训机构对导游的培训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层面,还要通过模拟带团等实践方式,对导游进行多方位立体式教育。另外,培训机构还应努力提高导游的英语水平,使导游能够准确、生动地把旅游景观介绍给外国游客。
参考文献:
[1].高维全.大连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6):76-78.
关键词:循环经济;3R;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循环经济的内涵
1.1循环经济的起源与发展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其中,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他认为,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和再生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破坏环境,就会走向毁灭。但是,当时并未引起足够的反响。20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我国从九十年代起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
1.2循环经济的内涵
日前,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学术界已经基本上形成一致见解,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入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融环境保护理念于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循环经济提出,人类的经济发展应当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资本转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本,即依靠人的智力,利用智力产生的科技进步,尽可能循环利用资源和减少废弃物,避免和减少在产品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发生,力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一致。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1.3循环经济的原则
循环经济有其本身可以遵循的原则,可以将其归结为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简称“2R”原则,但是人们对循环经济原则的认识则存在一些误区。如将循环经济简单地看成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实际上。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在经济活动中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对资源的破坏,制定合理的资源开发保护措施,合理、尽最大效用的利用资源,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弃物。
2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循环经济
2.1概况
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地处青藏高原主体,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它北邻新疆,东北紧靠青海,东西接连四川,东南界云南,南边和西部与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等国接壤,国境线长达3842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现辖拉萨、日喀则,那区、昌都、阿里、林芝、山由七个地区,旅游业发展呈现以拉萨市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网状发展结构。境内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50多座,其中8000米以上的有11座,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81万,其中藏族占85%以上,与此同时还有汉、门巴、洛巴、回、纳西等十二个民族,
,以其巍峨的雄姿屹立于地球之巅,以其独特的高原地理文化闻名于世。除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之外,古老而又绚丽多彩的藏民族文化更是令人惊叹不已。千百年来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藏、门巴、珞巴等民族,勤劳、勇敢、智慧、朴实,他们在开阔的高原,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和人类的文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俗习惯、节日、喜庆仪式,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衣、食、住、行等。这些均向世人昭示着永恒的魅力和神秘的诱惑。
2.2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势头猛烈,据统计,2007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402万人次,较2006年增长60%,实现旅游总收入48亿元,较2006年增长73.3%,相当于全区生产总值的14%左右,非公有制经济在旅游业中已占有相当比重,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近年来,自治区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利用青藏铁路通车后的辐射功能,加速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努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特点的发展路子,目前,星级宾馆(饭店)已近100家,全区拥有床位数近5万张,银行卡取现、消费刷卡率接近90%。旅游业硬软环境进一步改善,接待能力显著提高。
目前,旅游业正在加快旅游产品的优化更新,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主体观光产品,初步成熟的度假产品,多种类别的优势互补的旅游产品体系和格局。具体讲,就是形成了以拉萨为中心的历史文化观光旅游区;以登山、徒步朝圣、探险为主的后藏旅游区;以森林生态、地貌科考以及度假为主的藏东南旅游区;以雅砻风景名胜为主的藏南文化旅游区;以野生动物观赏以及领略草原民俗风情的藏北旅游区。
总之,旅游业在旅游收入和效益方面都取得较快较好的增长,在旅游产品方面逐步形成了一批富有特色的拳头产品,呈现出稳步、高效、健康的发展态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通过与国内其它地区的相互比较,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旅游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即使在西部十省市区中,旅游业的发展也处于较低水平。
2.3用循环经济的视角看待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性
2.3.1循环经济是发展旅游业的本质要求
众所周知,旅游业是资源和环境依托型产业,旅游资源与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是为旅游者提供旅游观赏、娱乐休闲、探险猎奇、考察科研及人们之间友好往来和消磨时间的客体,但是旅游资源与环境具有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一旦破环就很难恢复其原来价值。这一特点本质上要求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对旅游环境进行严格保护,在这个意义上,旅游业与循环经济存在着天然的耦合性,旅游业应当以循环经济为指导进行发展。
2.3.2循环经济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不仅对改变落后面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则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通过循环经济理念与技术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旅游资源,合理调控旅游环境容量,实现旅游资源科学利用、旅游环境合理保护,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3.3旅游业有助于推进循环经济
目前,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越来越大众化,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旅游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旅游业部门众多,就业层次丰富,就业人数较多,而且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带动效应强的行业,它不仅仅包括旅游景区(点),还包括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等旅游接待服务企业,同时还涉及到为旅游业提供物质供应的农业、工业、建筑业、零售业等,在旅游业中发展循环经济,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其他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旅游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领域。在旅游业中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全面推进循环经济。
3基于循环经济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制定完善旅游业发展规划
要使旅游业得到可持续发展,我们就要以循环经济理论作为根本的出发点,使旅游业以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所能承受的规模和速度来发展旅游,从目前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现状来看,循环经济的思想还未成为旅游业的管理者和投资者、经营者及旅游者的共识。旅游业作为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这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旅游规划中加入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元素,在着眼旅游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兼顾生态环境对旅游业发展规模、档次的承载能力,要以保障事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为首要条件。
3.2政府引导,建立旅游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的奖惩机制
目前,旅游资源配置活动日益增加,但是对于旅游资源管理的权责不明,造成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和环境的破坏。旅游管理体制应走出条块分割、政企不分的传统管理模式,建立产权明晰、职责明确的产业管理模式。政府部门规范旅游市场秩序,遏制开发经营活动中各自为政、重复建设行为,建立旅游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的奖惩机制。在明确职责的前提下,对最优化利用、最小化浪费、最大化再利用的部门实施奖励,鼓励各行各业以循环经济为指导发展旅游业。同时对浪费旅游资源、不注重旅游资源循环利用的部门实行一定程度的惩罚。强化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职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3加强宣传,更新观念
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要求在开发旅游产品、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在认识和宣传上改变一些认识误区,树立“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观念,建立旅游资源的忧患意识,既要对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进行教育,使他们重视旅游开发中的资源再利用,把旅游资源和环境当作旅游业的生命和形象,又要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在旅游过程中联系眼前景物,对游客进行环境教育,使旅游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提倡消费经济化、节约化,推行“绿色餐饮”,将节约型社会建设融入旅游业。
3.4走科技兴旅游的道路,提高旅游业的科技含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科技作为保障,而且旅游业是一个高技术的产业。所以。在发展旅游业时,要改变盲目开发和粗放经营管理的模式,必须树立“科技兴旅”的战略,目前,旅游业的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充分发挥专家的作业,深入开展旅游业的再循环、再利用、减量化,只有尊重科学,发挥科技力量,把旅游业纳入科技研究、管理的轨道,并且提高旅游业的科技含量,走科技兴旅游的道路,才能使旅游业可持续、健康的、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两型社会;武汉城市圈;武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一、武汉城市圈旅游业概况
武汉城市圈以武汉市为中心,由武汉及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9市构成,2013年,武汉“1+8”城市圈区域经济联合体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5 630.69亿元,占湖北省GDP比重为63.36%。面积不到湖北省32%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53%的人口、63%以上的GDP总量,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城市圈的建设,涉及工业、交通、教育、金融、旅游等诸多领域。武汉为城市圈中心城市,黄石为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如表1所示。
武汉城市圈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湖北省的旅游业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武汉城市圈拥有已经开发或比较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区(点)226个,其中建筑与设施112处,水域风光46处,生物景观32处,地文景观21 处,遗址遗迹14处,气候气象景观1处。武汉城市圈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31个,其中5A级1个,4A级8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村)16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世界文化自然遗产预备名单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旅游景区在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的分布情况。2012年,武汉城市圈接待旅游总人数20 460.83万人次,占湖北省的59.32%,实现旅游总收入1 747.87 亿元,占湖北的66.47%。数据表明武汉城市圈是湖北省的经济重心和旅游业较发达地区。如表2所示。
二、武汉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据武汉市旅游局的武汉市旅游统计信息显示:2013年,武汉市游客接待量突破1.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680亿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分别居第一和第二位,同比增长21.06%,占武汉市GDP经济总量的18.67%,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17183.48万人次,同比增长27.95%,旅游外汇收入91431.03万美元,同比增加7.30%。武汉旅游业服务品质不断提升,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相较于杭州、西安等旅游业发达城市而言,阻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仍然存在,在运行和管理上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作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武汉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认真分析旅游业现状及优劣势,为政府职能部门科学的制定相关的方针政策提供依据。
(一)武汉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1.政策优势: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战略的指引
武汉市建立了促进现代旅游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把打造“大江大湖新花城”、培育旅游龙头企业、壮大旅行社实力等作为“两型社会”建设下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两型社会”建设以来,武汉市旅游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城市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城市形象有很大的提升,景区景点建设成效显著,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的建设稳步推进,宣传推广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2.区位交通优势:“陆水空三位一体”齐头并进
武汉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是中国经济地理的"心脏"。独特的区位优势造就了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京广、京九、武九、汉丹 4 条铁路干线,以及京珠、沪蓉等 6 条国道在此交汇,武汉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全国四大铁路运输枢纽之一。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是中部地区首个4F级机场,现有两座运行中的航站楼,分别为T2航站楼和T1航站楼,T3航站楼正在施工预计将于2015年建成,2013年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 500万人次大关,达到1502.6万人次。
3.旅游资源优势:旅游特色较为鲜明,资源较为丰富
根据《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分类统计,武汉市拥有旅游资源一百八十余处,其中地文景观14处,水域风光类16处,古迹与建筑类84处,民俗风情类31处,购物类18处,生物景观类14处。其代表性的景点有黄鹤楼、东湖风景区、归元禅寺、古琴台、辛亥首义军政府地址红楼、武汉长江大桥、汉口江滩等。近郊的道观河风景旅游区、木兰天池、金银湖旅游度假区、武汉高尔夫球场、武湖生态农业区等也初具规模。武汉旅游资源景观类型丰富、内涵深厚、景象组合地域集中。
4.科教优势: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高
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城市武汉被称为“大学之城”,其科教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居全国第三,其在校大学生人数,更是居全国城市之首。2013年武汉市大学生在校人数已经达到了一百一十万左右,稳居全球高校大学生数量首位。据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13年底,湖北省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共计120所,其中本科高校67个、高职院校53所,这120所高等院校中分布在武汉城市圈8所城市的占到了82%。丰富的科教资源为加强旅游专门人才培养、进一步推进武汉旅游业产学研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武汉市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较高,整体素质较强,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程度更为深刻,对武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顺利实现十分有利。根据武汉市统计局年度资料,武汉市旅游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一般工作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80%以上,高级导游24人,有19人在岗,中级导游136人。 (二)武汉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劣势
1.旅游投入不足,旅游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国内很多城市将“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实现地方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指导思想。尽管武汉市也投入了一定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发展旅游业,但相比地铁、机场、高速公路等大手笔的城建投入,旅游业的投入仍然杯水车薪,与城市建设和城市形象不匹配。武汉市旅游业占武汉市GDP经济总量的18.67%,并不是支柱性产业,在全市三产中的重要地位还没有形成共识,各方面的支持和投入还很有限,客观上限制了旅游业向更高更深层次的发展。
2.科学论证和整体规划性不强,旅游资源掠夺性开发和破坏严重
有“大江大湖大武汉“美称的江城武汉其山水旅游是武汉市旅游的特色和城市名片之一,但由于缺乏科学论证和整体性规划,片面的追求开发速度与游客的数量以提高经济收入而进行粗放式开发的现象严重。同时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也不强,以武汉市湖泊资源为例,据调查,20世纪90年代初,中心城区共有35个主要湖泊,总面积为95 004.48亩,到目前已有8个被填占,实有湖泊27个,面积为899 967亩,面积减少了5.35%。因此,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严重的制约了武汉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与武汉“两型社会”的建设本质不相符。
3.旅游产品体系不健全,旅游资源整合程度低
武汉市大量景区分属于省市区旅游、园林、文化、宗教等部门管辖,多头管理、各自为政,使得旅游业管理协同性不强,旅游资源整合程度较低。主管部门在部门和区域协调及行业管理中遇到的阻力较大。从现状来看,首先,很多景区已是多年来没有发展的老景区,且没有进行深度开发和有效整合,不能实现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其次,由于政出多门、分头管理,对打造旅游精品、整体包装宣传等都是极为不利的。再次,水体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但对涉水旅游项目的开发还处在初级阶段,尚未实现水体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以上种种问题对武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均是十分不利的,更与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整体目标不一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武汉“两型社会”的发展。
三、两型社会背景下武汉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武汉市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必须探索出一条实现武汉旅游业与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旅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短期经济效益与长期社会效益的统一。以两型社会的建设来推动武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旅游业的发展来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使两者良性的互动和有效地循环。
(一)将旅游业作为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先导产业
武汉是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旅游业是契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产业,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高度认识旅游业的地位与作用,将旅游业作为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先导产业,以推进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林业、商业、环保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实现经济转型与结构升级。同时,运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思维,以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的方法谋划旅游业的发展,从改革、开放、服务、管理入手,着力提升旅游业发展质量,为其他行业、地区发挥示范效应。
(二)科学进行旅游规划,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有关政府部门在制定武汉旅游发展规划时必须科学决策、合理规划,充分考虑武汉旅游环境承载力等因素,统筹规划“两型社会”建设与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此外应大力健全包括旅游环境保护、旅游资源科学管理、旅游经营企业管理规范在内的系列法律法规,在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文物保护法》等与武汉旅游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基础上,针对武汉旅游资源的特点补充制定,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与此同时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阻碍武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坚决予以制止,并进行法律制裁,以防治旅游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障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的发展意识。
(三)理顺管理关系,整合旅游资源
在旅游资源的一体化开发进程中,要始终坚持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理念,打破只顾小部门、小团体既得利益的局面,实现可持续的多赢发展。
具体而言,一方面,通过发挥政府行政管理和市场干预的能力,要将与旅游密切相关的文化、园林、宗教等部门组织起来,建立有效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旅游管理和开发的强大合力,这样才能站在全局的高度来促进“两型”旅游业的建设。另一方面,要通过企业重组和战略联盟等形式实现资源整合,盘活资产,形成品牌效应,增强旅游企业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通过组建大型旅游集团股份公司,增强本土旅行社的市场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四)杜绝掠夺性和破坏性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
职能部门必须制定严格的政策引导旅游项目合理开发并对旅游项目开发中掠夺性和破坏性问题实施严格的处罚。坚决杜绝诸如填湖等破坏性行为。针对旅游环境的治理问题,可通过一些工程建设来进行。一是完善景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保护生态平衡;二是构筑结构合理、形式多样、功能强大的城市绿化系统,形成绿色保护屏障;三是搞好 “三废”的处理工程,真正给旅游者一个洁净的环境;四是利用新的能源,限制汽车尾气的排放,减少景区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和谐发展,才是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有益实践。
(五)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
在旅游业发展中, 存在着一些“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问题,我们应摒弃以往的粗放式的增长方式,以集约型增长方式来发展旅游业,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来构建新的旅游产业结构,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实现旅游经济增长。还可以通过实行环境收费和环境税(绿色税),提高排污收费水平,以价格和收费手段推动旅游业节能减排,以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
(六)全面实施“绿色工程”
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应该全面实施“绿色工程”,包括指绿色生产、绿色经营(服务) 和绿色消费。旅游开发建设和旅游产品的推出都要符合绿色环保标准, 旅游经营和服务应该符合绿色环保标准,旅游者在消费过程中也要体现出环保节约的绿色消费,从旅游生产到旅游消费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树立生态意识,特别要强调旅游者的绿色文明消费, 主要是在旅游消费过程中应树立环保意识、节约观念,使旅游者自觉参与到旅游生态文明建设中。
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防止急功近利的行为。在发展武汉旅游业的过程中, 要分阶段的制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阶段性方案、措施,使得武汉旅游业走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之路, 使其旅游业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 曾 毅,汤中明.城际铁路对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区域经济,2014(11).
[2] 郝华勇.武汉城市圈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J].长江论坛,2011(4).
[3] 彭 升,刘 媛.“两型社会”视角下的武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方略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9(8).
[4] 武汉市旅游资源概况简介[EB/OL].武汉市人民政府网站.http://wuhan.gov.cn.
[关键词]低碳旅游;旅游业;旅游服务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12-0058-02
作者简介:姜福英(1976-),女,汉族,黑龙江省兰西县人,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经济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现代远程教育、经济学。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2012年度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黑龙江省低碳旅游发展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525104。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可见,国家已经将旅游产业的发展摆到了相当重要的战略高度。2008年以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将旅游资源开发提升到战略层次,决定将拥有大森林、大草原、大湿地、大湖泊、大界江、大熔岩、大冰雪等良好生态旅游资源的黑龙江省打造成中国旅游酷省,实现“以城兴旅”、“以旅兴城”的良性循环发展。几年来,黑龙江省旅游业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实现年均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然而,任何资源如果无节制地开发和使用都会有枯竭的时候,旅游资源也不例外,为实现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施“低碳旅游”势在必行。
一、低碳旅游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低碳旅游”概念最早出现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低碳旅游的实质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响应方式和低碳理念在旅游业中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旅游作为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它要求坚持生态优先,保护良好的自然、人文环境,在整个旅游产业链贯穿低碳生产行为,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低耗。 可见,低碳旅游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生生相息的关系,唯有低碳才能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才能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二、黑龙江省发展低碳旅游的制约因素
(一)广大游客对低碳旅游缺乏认识和行动
据对在黑龙江省旅游的游客的调查显示,85%以上的旅游者对低碳旅游的了解并不是很全面,很多人认为低碳旅游就是要降低在旅游目的地的碳排放,其实,旅游活动中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交通及住宿等旅游活动。虽然多数旅游者认为低碳不会降低旅游质量,在观念上接受低碳旅游,但从其实际行动上看,还是相当注重旅途过程中的自我感觉和舒适度,如开私家车、吃烧烤、使用酒店提供的一次性用品、商家提供的购物袋等。
(二)重旅游项目开发、轻管理和环境保护现象严重
当前黑龙江省对旅游产品的设计缺乏前瞻性,高水平和操作性强的旅游规划成果较少。黑龙江省很多旅游景区缺乏详细的开发及管理规划,旅游开发存在产品同质化、结构雷同化等问题,大部分旅游区(点)都属于浅层次、低水平开发与经营,科技含量低,文化内涵不突出。在旅游产品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景区的人工化、商业化使黑龙江省很多风景名胜区遭到建设性破坏,盲目进行旅店、餐馆的建设和扩大旅游区及修建旅游设施,忽略了对原生态的保护,对许多不可再生的珍贵旅游资源造成损害与浪费。
(三)缺乏实现低碳旅游的技术和资金保障
旅游景区要实现低碳目标,关键是应用先进的低碳技术降低碳排放,因此需要引进或自主研发节能和提高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清洁能源高效利用技术等与旅游相关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然而,这些高科技研发目前在我国才刚刚起步,技术转化还需要较长时间,许多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在旅游业中应用严重不足。况且技术转化为成果,最终普及应用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所以作为经济较为落后的黑龙江省旅游景区要应用上述低碳技术还需假以时日。
(四)低碳旅游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譬如,黑龙江省的旅游交通瓶颈问题比较严重,许多景点的路况很差,没有公共交通运输线路,景点之间车辆无法互通,游客在旅游中的交通成本较高和滞留时间过长,这也造成了较高的碳排放。与旅游相配套的住宿、餐饮、卫生、照明和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这些都严重制约了黑龙江省低碳旅游的发展。
三、黑龙江省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
(一)建立“景点封闭轮休”等生态保护创新机制
黑龙江省各旅游景区应效仿黄山景区发展低碳旅游的做法,将景区管理委员会机关和部分职工宿舍迁出景区,减少景区常驻人口。在提高接待档次的同时,逐步减少景区接待床位数,有效减少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采取净菜净物上山、垃圾洗涤下山。按照“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方针,完善保护与适度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对伊春、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等热点景区实行不同期限的封闭轮休,促进植被、生态的自然恢复。实施退耕还林、开展生态综合整治,以最大程度缓解脆弱的生态环境与大量游客活动之间的矛盾,较好地补偿碳排放。
(二)加强低碳旅游的政策法规建设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低碳旅游企业,黑龙江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依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出台更加细化的政策法规将低碳旅游标准化和制度化,制定低碳旅游发展方案,促使现有旅游模式转变,引导旅游业走上低碳发展道路。譬如,可通过相关政策法规要求景区做到:1.在开发旅游资源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按照保护第一、合理开发的思路,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式管理旅游资源。2.加强旅游生态保护工作,旅游开发建设规模不得超过旅游区的环境容量。3.明确各种环境保护措施,规范建设施工行为,明确规定旅游区内的污水、垃圾等处理设施必须与旅游开发同步进行,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实现达标排放和科学处置。4.禁止在相应景区(点)周围采石、采矿、挖沙、开荒、狩猎和采伐林木等。5.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引入低碳旅游指标对旅游景区景点及相关企业进行常规考核与管理。
(三)旅游景区要做低碳旅游的先行者
黑龙江省旅游景区要率先走生态旅游发展之路,种植适宜的乡土碳汇树种和草种,适当增加湿地面积,美化景区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旅游景区的碳汇功能与碳中和能力。将生物质能源、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资源充分应用于旅游服务设施的运转。积极与低碳环保技术企业沟通配合,将高科技含量、高应用实效、高附加值的低碳环保技术和设备引入旅行服务一线。在重点景区景点设置垃圾箱、垃圾处理场所,安装节能灯,在主要旅游沿线修建旅游厕所、垃圾回收设施,在旅游车辆上设置环保垃圾箱。控制外来车辆、私家车、公务车及出租车进入景区。在景区要大量应用环保旅行观光车、电瓶车、人力车、手摇船、自行车等低碳交通运输工具。坚持“绿色饭店”的经营模式,大力提高宾馆酒店减排、微排的低碳经济能力。
(四)要引导游客自觉养成低碳旅游的习惯
发展低碳旅游对旅游者消费行为也应有明确要求。旅游主管部门要通过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宣传、引导旅游者选择低碳化的旅游方式。旅游者也要从自身做起,树立低碳旅游的理念,避免奢侈浪费。在旅游过程中的食、住、行、游、购等每一个环节都能体现节约能源、减少排放、降低污染的良好习惯。食:不用一次性餐具,自备水具,不喝瓶装水。行: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少乘坐飞机和私家车,在景区只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住:住酒店不用每天更换床单被罩,不使用酒店的一次性用品。游:合理安排路线,产生的垃圾集中起来带出景区。购:自己准备购物袋,尽量选用本地产品、季节产品及包装简单的产品。
[参考文献]
[1]唐承财.生态景区减少碳足迹的措施[N]中国旅游报,2012-05-07.
[2]黑海.冰雪旅游“热”发展的“冷”思考[N]黑龙江日报,2010-04-06.
关键词:循环经济;3R;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 循环经济的内涵
1.1 循环经济的起源与发展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其中,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他认为,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和再生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破坏环境,就会走向毁灭。但是,当时并未引起足够的反响。20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我国从九十年代起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
1.2 循环经济的内涵
日前,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学术界已经基本上形成一致见解,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入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融环境保护理念于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循环经济提出,人类的经济发展应当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资本转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本,即依靠人的智力,利用智力产生的科技进步,尽可能循环利用资源和减少废弃物,避免和减少在产品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发生,力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一致。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1.3 循环经济的原则
循环经济有其本身可以遵循的原则,可以将其归结为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简称“2R”原则,但是人们对循环经济原则的认识则存在一些误区。如将循环经济简单地看成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实际上。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在经济活动中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对资源的破坏,制定合理的资源开发保护措施,合理、尽最大效用的利用资源,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弃物。
2 西藏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循环经济
2.1 西藏概况
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地处青藏高原主体,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它北邻新疆,东北紧靠青海,东西接连四川,东南界云南,南边和西部与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等国接壤,国境线长达3842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西藏现辖拉萨、日喀则,那区、昌都、阿里、林芝、山由七个地区,西藏旅游业发展呈现以拉萨市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网状发展结构。境内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50多座,其中8000米以上的有11座,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西藏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81万,其中藏族占85%以上,与此同时还有汉、门巴、洛巴、回、纳西等十二个民族,
西藏,以其巍峨的雄姿屹立于地球之巅,以其独特的高原地理文化闻名于世。除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之外,古老而又绚丽多彩的藏民族文化更是令人惊叹不已。千百年来繁衍生息在西藏这块土地上的藏、门巴、珞巴等民族,勤劳、勇敢、智慧、朴实,他们在开阔的西藏高原,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和人类的文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俗习惯、节日、喜庆仪式,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衣、食、住、行等。这些均向世人昭示着西藏永恒的魅力和神秘的诱惑。
2.2 西藏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西藏旅游业发展势头猛烈,据统计,2007年,西藏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402万人次,较2006年增长60%,实现旅游总收入48亿元,较2006年增长73.3%,相当于全区生产总值的14%左右,非公有制经济在旅游业中已占有相当比重,旅游业已成为西藏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利用青藏铁路通车后的辐射功能,加速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努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目前,西藏星级宾馆(饭店)已近100家,全区拥有床位数近5万张,银行卡取现、消费刷卡率接近90%。西藏旅游业硬软环境进一步改善,接待能力显著提高。
目前,西藏旅游业正在加快旅游产品的优化更新,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主体观光产品,初步成熟的度假产品,多种类别的优势互补的旅游产品体系和格局。具体讲,就是形成了以拉萨为中心的历史文化观光旅游区;以登山、徒步朝圣、探险为主的后藏旅游区;以森林生态、地貌科考以及度假为主的藏东南旅游区;以雅砻风景名胜为主的藏南文化旅游区;以野生动物观赏以及领略草原民俗风情的藏北旅游区。
总之,西藏旅游业在旅游收入和效益方面都取得较快较好的增长,在旅游产品方面逐步形成了一批富有特色的拳头产品,呈现出稳步、高效、健康的发展态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通过与国内其它地区的相互比较,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西藏旅游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即使在西部十省市区中,西藏旅游业的发展也处于较低水平。
2.3 用循环经济的视角看待西藏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性
2.3.1 循环经济是发展旅游业的本质要求
众所周知,旅游业是资源和环境依托型产业,旅游资源与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是为旅游者提供旅游观赏、娱乐休闲、探险猎奇、考察科研及人们之间友好往来和消磨时间的客体,但是旅游资源与环境具有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一旦破环就很难恢复其原来价值。这一特点本质上要求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对旅游环境进行严格保护,在这个意义上,旅游业与循环经济存在着天然的耦合性,旅游业应当以循环经济为指导进行发展。
2.3.2 循环经济是西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西藏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不仅对改变西藏落后面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西藏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则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通过循环经济理念与技术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旅游资源,合理调控旅游环境容量,实现旅游资源科学利用、旅游环境合理保护,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西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武汉 两型社会 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
一、武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理念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其最重要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而旅游业曾被普遍认为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较为典型的“绿色产业”, 但在可持续发展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几十年间,一批批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惨痛教训表明,发展旅游业同样需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其中。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旅游业的发展是在不损害环境持续性的基础上,既满足当代人高质量的旅游需求,又不妨害满足后代人高质量的旅游要求,既保证旅游经营者的利益,又保证旅游者的利益、旅游地居民的利益,实现旅游业长期稳定和良性发展。由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武汉旅游产业过于重视追求产生经济效益,却忽略了旅游业对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的直接影响,而这又是武汉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在某种程度上就导致了武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其对武汉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造成严重破坏的反作用影响。因此需要探索出一条实现武汉旅游业与社会、经济、环境良性协调的新路子,努力实现旅游经济效益与旅游社会效益的统一,短期经济效益与长期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武汉“两型社会”的构建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武汉全力建设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背景下,旅游业作为拉动武汉国民经济的全新增长点,其重要意义正日益显著。旅游业作为一项系统性产业,需要餐饮、住宿、交通、导游等众多产业的协同,由武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推动相关产业的进步。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武汉软环境的实力,加快武汉现代化与对外开放的进程,进一步升华武汉的城市形象,促进武汉“两型社会”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吸纳了大量人员的就业,在大力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武汉的今天有着现实意义。尤其在全球性金融危机持续不退,对我国、对武汉经济造成了一定冲击这一宏观环境里,确保经济增长全力扩大内需已成为各级政府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旅游业拥有较长的产业链条,据有关统计显示,旅游业每增加100元收入,商业收益占16.5%,交通收益占13.4%,饮食业收益占19.8%,旅游业收益占23.9% ,娱乐收益占5.2% ,邮电及其他行业收益占11.2%。无论是在刺激消费还是扩大固定投资领域都是大有可为的。而达到上述效果都是以武汉旅游业能够充分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不计后果过度开发的短期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试想谁愿意去一个臭水横流,垃圾遍地、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旅游呢。因此武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于“两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需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发展旅游业促“两型社会”构建,以“两型社会”的构建促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三、武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1.武汉旅游业区位优势明显,行业整体素质较高
武汉作为华中和长江中游地区的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全国特大城市和重要的交通枢纽,由陆路是京珠、沪蓉等高速公路网交汇之地,由水路可顺江直达上海、四川、安徽等七省市,由铁路更是我国骨干铁路网中心,交通之便利为全国前列。在旅游资源上武汉也较为丰富,总体而言武汉旅游资源呈三大特点: 景观类型丰富、内涵和谐、景象地域组合集中。根据《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分类统计,武汉市拥有旅游资源180余处,其中地文景观14处,水域风光类16处.古迹与建筑类84处,民俗风情类31处,购物类18处,生物景观类14处。其代表性的景点是全国最佳风景名胜之一的黄鹤楼,国家级东湖风景区,以五百罗汉、玉佛及悠久历史著称的归元禅寺,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古琴台,辛亥首义军政府地址红楼等。此外,新开发的道观河风景旅游区、木兰湖旅游度假区已初具规模,金银湖旅游度假区、武汉高尔夫球场正在兴建之中。武汉旅游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加之武汉地区高等院校密集,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高,拥有一支较为成熟的队伍,相对于偏远新开发旅游地区,对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程度更为深刻,这些对于武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顺利实现是十分有利的。
2.旅游环境保护不足,资源整合程度较低
武汉由于是全国特大型城市,城市常住人口密集,加之重工业十分发达,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大量对于旅游环境的破坏性污染,而伴随着武汉城市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紧张,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况也较为严重。仅以武汉这一百湖之市的湖泊为例,据调查,上世纪90年代初,中心城区共有35个主要湖泊,总面积为95004.48亩,到目前已有8个被填占,实有湖泊27个,面积为89996.7亩,面积减少了5.35%。即使是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也存在缺乏科学的论证与整体的规划就进行粗放式开发的现象,导致了部分景区不可再生旅游资源被破坏、环境被污染及历史、文化风格和气氛与新建设施极不协调等问题。尤其是在当前全力保经济平稳增长的背景下,个别景点片面的追求开发的速度与游客的数量以提高经济收入,却忽视了旅游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人为地牺牲环境,换取片面的旅游收入的高增长。
武汉地区旅游资源的整合程度页较为低下,由于大量景区分属于多个不同上级主管部门的单独管辖,使得旅游业主管部门在部门和区域协调及行业管理中遇到的阻力较大。部分景区已是多年来没有发展和改进的老线路、老景区,部分景区却仍处于“休眠”状态,没有进行深度开发和有效整合,既不能实现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也不能做到对旅游环境的有效保护。这对于武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更与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的整体目标不一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武汉“两型社会”的构建。
四、武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方略
1.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武汉旅游业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我们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武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就是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抓住武汉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契机,处理好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旅游产业近期发展与长期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单体旅游景区与武汉旅游业整体的关系,处理好武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优势与劣势的关系。同时,我们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努力实现武汉旅游业发展速度与质量的统筹兼顾,旅游环境保护与资源深入开发的协调统一,为最终武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又好又快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2.打破部门壁垒,加快各景区一体化开发经营进程
武汉市各类旅游景区目前由武汉市园林局、武汉市总工会等多个部门主管或由市政府直管,景区与景区之间缺乏必要的横向联系,与环保部门更是自成系统,彼此之间的行政沟通和协调存在一定不足。因此要建立起积极有效的区域协作机制,加强地方政府、旅游企业之间的对话,由建立政府部门、景区长效联动协作机制入手,通过对全市旅游资源总体性的规划与开发,各旅游景区、旅游业从业单位、接待服务单位、交通运输单位、旅游业科研院所高效与顺畅的协调,实现武汉旅游业科学、有效地可持续发展,在当前施行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下,达到单一部门权威、有效地全盘主管。在整体资源的一体化开发进程中,要始终坚持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理念,打破只顾小部门、小团体既得利益的局面,更要努力改革当前旅游景区政企不分,旅游业监管与经营者不分的现状,群策群力,最终实现可持续的多赢发展。
3.强化政府科学决策与引导,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武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市场经济的推动,更离不开政府有关部门的引导规范,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旅游业这一无烟产业并不意味着百分之百的零污染,相反如果决策失误,极易对武汉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因此,有关政府部门在制定武汉旅游发展规划时必须坚持科学决策、合理规划,充分考虑武汉旅游环境承载力等因素,以人为本,统筹规划“两型社会”建设与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防患过度开发对环境的破坏于未然。此外应大力健全包括旅游环境保护、旅游资源科学管理、旅游经营企业管理规范在内的系列法律法规,在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文物保护法》等与武汉旅游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基础上,针对武汉旅游资源多处于商业或工业区域、景区内居民、企业组成复杂等地域性特点补充制定,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与此同时加大行政执法力度,通过在上点中谈到的政府部门联动协作机制,对阻碍武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坚决予以制止,并付诸法律制裁,以牢固树立防治旅游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障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的发展意识。以此使武汉的旅游业发展步入规范化、理性化的轨道,实现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最终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合理开发武汉旅游资源
可持续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以保证人类的代内、代际间的平等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实现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旅游业作为武汉“两型社会”构建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之一,其前景是比较可观的,但由于旅游业从业人员与游客的环保意识不足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和武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是矛盾对立的。因此我们要从提高武汉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来汉游客的意识理念出发,加大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力度,使其自觉维护和发展当前的武汉旅游业。达到既满足当前旅游需求,又不破坏未来旅游发展的目的,落实武汉旅游业既“资源节约”又“环境友好”的发展目标,实现武汉“两型社会”构建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田小彪:浅析公共行政管理体制建设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J].管理观察,2009,(6):242~243
[2]曾翔:武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思考[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0,(4):77~81
[3]汪 云:武汉旅游业跨世纪发展对策研究[J].长江论坛,1999,(6):35~37
[4]武汉市旅游资源概况简介[EB/OL].武汉市人民政府网站,
[5]陈年安 杨卫国:加强武汉水资源与湖泊保护对策研究[J].长江论坛,2008,(5):38~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