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科学教育专业

科学教育专业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1-16 23:43:4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科学教育专业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科学教育专业

第1篇

1、科学教育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教育学类中的教育学类,其中教育学类共10个专业,科学教育专业在教育学类专业中排名第4,在整个教育学大类中排名第5位,科学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够担当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中的科技教师,高中技术课程师资,从事科协、科技教育场、馆、所、科技教育基地、社区科普站、新闻媒体等的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等工作,科学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教育咨询师、酒店店经理、初中科学教师、课程顾问、销售经理、英语教师、初中英语教师、财务总监、初中数学教师、少儿英语教师等,针对科学教育专业,招聘企业给出的工资面议最多,占比百分之68,不限工作经验要求的最多,占比百分之42,不限学历要求的最多,占比百分之42,科学教育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区是沧州;

2、据统计,该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杭州、成都、重庆、郑州、朝阳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一、舞蹈课的基本原则和性质

1.学习的目的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是成为专业的舞蹈演员,学生学习的专业技能是为以后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发挥辅助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舞蹈课程学到一些肢体语言加以应用,成为一名符合学前教育要求的工作者。

2.舞蹈的性质

舞蹈是一门专业技能训练课,学生通过学可以克服身体的一些自然体态缺陷之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增强协调性和灵活性。学生进行训练后,身体的软度,力度,开度都得到提高,为今后的舞蹈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置的合理安排

1.基本功,以芭蕾基础训练为主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没有舞蹈基础,因此打好基础是关键。第一学期,学生学习基本功,课程的设置是从芭蕾基本训练学起,芭蕾的“开、绷、直、立”特点能改变学生的基本体形,如驼背、内八字脚、高低肩、低头、不自信等等不良习惯。芭蕾基本训练是一门基本能力训练课程,通过训练使身体各部位肌肉得到全面的发展。掌握课程的过程为:认识了解—掌握方法—学会运用。

一是简单认识芭蕾基本训练课程,了解芭蕾课程的学习内容。

二是学习芭蕾的简单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从一开始学习芭蕾手型、手位、脚位、勾绷脚和压腿,就要认真掌握动作的方法,记住重点、难点。

三是在学习芭蕾基本训练组合的时候,要会运用动作的方法,如擦地组合,运用绷脚背去做这个组合,蹲组合、单腿蹲、划圈和一位小跳等等组合都运用腿的外开、腿部的力量去完成。

2.古典舞,以古典舞身韵为主

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学习内容逐渐加深。课程的设置为古典舞,学生开始接触古典舞基训和技术技巧的训练,如:踢腿、控制、大跳、平转和原地转等等。在加强并掌握技能的同时,学生进入古典舞身韵的学习。古典舞身韵主要是训练学生气息的运用和身体的韵律感、节奏感。学习古典舞身韵要把握好六大元素:提、沉、冲、靠、含、腆、仰。注重气息和动作路线的方法,为学生在今后学习民族民间舞打下基础。

3.民族民间舞蹈以常见的5~6个舞蹈为主

在56个民族的舞蹈中,我们以常见的5~6个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为主,如汉族的东北秧歌,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朝鲜族和外国民间舞,其中朝鲜族和外国民间舞为选修内容。在课程设置上,民族民间舞实行有顺序的渐进教学方式,学习民族民间舞的单一动作—体态律动—风格组合—表演性组合,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掌握每个民族民间舞2~3个组合,理解每个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音乐的节奏性,以及舞蹈感觉和身体表现力。学生课余时间应多想多跳多看,真正掌握好每个民族民间舞的风格特点。每个学生应做到会跳、会教,为今后的学前教育工作舞蹈课程或是舞蹈创编课积累素材。

4.幼儿舞蹈,以创编舞蹈为主

学生学完每个民族民间舞的同时至少掌握一个该民族的幼儿舞蹈。针对幼儿,动作要简单易懂,老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排舞蹈队形的形式来回课表演,对学生进行点评和指导,用一个课时完成一个完整的幼儿舞蹈。创编课主要采取回课的方式进行授课,每节课传授创编的方法,下节课回课,对学生的创编动作进行点评指导,运用循环渐进方法,从单一动作—动作短句—组合队形—运用道具—运用技巧—成品舞蹈。在创编过程中,结合创编方法,要求学生放开思维大胆想象,可结合幼儿特点,运用夸张表情去进行动作。在创编的同时,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方面非常重要。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决定了学生创编出来的舞蹈作品。好的作品需要创新,创新则需要坚强的毅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大胆鼓励学生去开拓思维,发挥想象,敢于创新,让每个学生掌握学前教育舞蹈课程幼儿创编课的技巧,有能力组织幼儿园教学或其他学前教育工作舞蹈课程。

第3篇

关键词:高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

从2002年开始教育部正式批准建立“科学教育”本科专业,或“理科通才”专业以来,至今,我国已有60余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此专业。目前,大家对科学教育专业设置的必要性,综合理科教育专业对人才培养的定位,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等等讨论较多 [1],也可以讲达成了共识。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趋势反映到教育领域,要求学生形成系统的、整合的知识体系、综合的能力和全面的素质,对跨世纪的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师范科学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综合化改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根据培养目标,制定课程计划,构建综合理科专业全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整合学科知识,更新教学内容,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这是综合理科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的主要任务。但具体如何构建,怎样整合?这也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笔者通过对我系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结合国内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对科学教育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内容进行了科学分析,对课程内容如何优化整合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科学教育专业经过几年的办学,各校取得了一些经验,但课程改革与实施尚处于初级阶段,在课程构建上仍存在不少问题。就目前情况而言,全国开设科学教育专业的院校大都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该专业所在的院系等情况来设置课程,因而各院校所编制的教学计划具有显著的地方特点和所在院系学科背景的烙印 [2]。当然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主要内容基本上还是沿用原来分科时的教材,即物理、化学、生物课程是分别来上的。由于课程安排缺乏整体性和教师之间缺乏相互沟通,特别是课程内容不联系原来其他学科课程的状况,造成相关课程部分内容重复,学生负担加重。所以“科学教育专业”离真正形成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新型综合性学科还相距甚远。

以我系为例来具体分析,我系的科学教育专业采用“5+3”的教学模式,前五个学期上物理、化学、生物基础科学课,后三个学期进行分流教学。可选择物理、化学、生物三个专业,我系06级科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安排如表1所示。从一至五学期的课程安排可知,仅专业理论课就占有984课时,其中数学用252课时、物理用260课时、化学用280课时、生物用192课时。再加上实验课以及未列入表中的公共课、选修课。这样造成该专业的学生要花大量的时间上课,自习时间太少,使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几乎没有,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实际上,从课程内容上看,不同学科中有部分内容是相重复的。一至五学期的部分重复的课程内容(主要是物理与化学课之间)笔者总结在表2中,六至八学期因为分了专业所以重复的内容没有列出。另外,无机化学与原子物理课程也有不少内容是相重复的,因我系没有开设原子物理这门课,故重复内容也没有列在表中。

二、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及优化整合的设想

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体现横向拓宽、纵向理顺、加强基础、学科并重、突出特色和整体优化的思路 [3]。课程的安排顺序,以及课程与课程的关系应具有逻辑性。既要考虑知识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又要兼顾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关系,形成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 [2]。

1.课程安排顺序

根据以上原则,笔者认为课程的顺序应把物理学科的课程安排在前面几个学期上。因为物理学研究的是物质世界最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这些规律对无机界和有机界同样适用)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一门学科。物理学构成所有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是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有了物理学的基础,再学习其他学科的内容既具有逻辑性又容易理解。以无机化学课程为例,化学热力学是热力学在化学中的应用,要给出无机化学中的化学反应热、反应焓的概念,以及反应判据、反应限度,要用到热学中的热力学第一、二定律,焓、熵、自由能等概念。一般在《无机化学》的教材中,认为学生没有热力学的基础,只好补充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但不够全面也不够深入。正如文献 [4]绪论中所讲,“热力学的方法论对大一学生太生疏,以往将这部分教学内容设置在教材的第一部分显得过早,多数学生有困难……”所以从逻辑关系上讲,科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先上热学课程,再上无机化学课程,这样学生有了热力学的基础,再应用到化学中,理解起来又容易,又深入。而且还可减少无机化学课程的课时数。同理物理学科中的电磁学和光学的课程也是在化学课程之前上较好。按此设想的课程安排如表3所示。

2.课程内容及课程设置

为构建“科学教育专业”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新型综合性课程体系,在适合于“科学教育专业”的教材还不完备的情况下,首先要在课程的设置和内容上从专业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出发进行整合,并由此积累经验,为教材的编写奠定基础。

课程与课程的内容既不要过多重复又要兼顾其他课程。如讲力学时,考虑到化学中要涉及到对称性的问题,关于对称性与守恒律及对称操作就一定要讨论。另外,因为我系“科学教育专业”不开设理论力学课程,所以有关有心力及三个宇宙速度最好能讲到。热学中自由能的概念要讨论的深入一些,最好能给出吉布斯函数,这样就能在无机化学中应用。有关晶体的宏观及微观特征、结合力(化学建)、结合能的内容考虑到课程的完整性,在热学课程中还不能不讲,但要略讲,待无机化学课上从化学的角度再讨论。热学中重点看晶体的热学性质,结合能、升华热、最好再给出键能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课程时,更容易联系起来。有关反应焓、化学熵、郝斯定律等化学方面的内容对科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就没必要在热学课上再讲了。光学中讲到偏振光时要联系有机物的旋光性,对光的吸收也可联系分析化学的内容。物理、化学课都要做实验,实验数据的处理也是都要涉及的内容,但也略有不同,物理实验要清楚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实验数据的图示法与图解法,分析化学实验更注重数据的统计处理。在讲这部分内容时力学实验和分析化学都各自用了6个课时,显然可以省去一些课时数。另外,数学课程内容也要从“科学教育专业”出发,注意与“物理学专业”的不同。要清楚数学是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表述的语言,论证问题的手段和计算的方法,科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关键是要会应用数学来解决问题,既满足学科的需要又满足学生再深造(考研)的需要即可,应比物理专业的数学课程学得浅些。总之,若我们对所有课程内容都能做合理的优化整合,纵向理顺,则一定可做到课时少,而使学生收效大。

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除了纵向理顺,还要横向拓宽。如我系在第五和第六学期开设的天文学基础、环境科学基础、科学、技术与社会专题、就是体现科学教育专业“综合性”特征的科学课程。关键是课程内容的选取 [5]:(一)要注重为学生介绍各学科最新的科学发展动态。使学生能了解各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增进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了解,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二)重视提高学生运用综合科学知识的能力,综合科学思维的能力,特别是对跨学科科学问题的解决能力。所以,最好能在第五学期或在分了专业的第六学期开设研究型或开放性的广泛科学课程,例如:生物、化学、物理科学概念在地球环境科学及社会和教育中的应用。而对有些人口与环境和资源短缺问题、环境污染、全球性环境等问题可通过学生的研究性课题自己学习。

受所从事专业的限制,和考虑到生物课程应在物理和化学课程后学生再学习,所以笔者只是对物理与化学课程的内容讨论较多,因而一定不够全面。实际上,不同学科或不同课程的教师要相互交流、学习,使各科教师对学生已学过的课程内容和后继将要学的课程内容心中有数,这样才可能真正做到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形成新型综合性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景志明,李道华.综合理科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8).

[2]胡兴昌,罗小丰.科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的科学性研究.高等理科教育,2008(4).

[3]魏明,吉世印,邹祖莉.高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分析与构建.贵州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9).

[4]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张婷,林长春.美国科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评价.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

作者单位:

第4篇

关键词:专业标准 学前教育 专业建设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这标志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专门针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出台,对学前教育发展提出总体规划。在学前教育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颁布,首次明确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它将引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方向,无论当下还是长远都将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承担着培养幼儿园教师的重要任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质量将决定未来幼儿园教师的质量。我们必须深入领会这个专业标准的实质与内涵,并以其为导向,主动迎接学前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不断推进学前教育专业的科学发展。

一、目前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欠缺科学幼儿观的重点教育

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依据,是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它是专业建设的方向和依据,是各项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专业特色的重要体现。目前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大都表述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幼教事业,具有学前教育专业基本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初步的研究能力,能在各种类型的托幼机构从事学前儿童保教、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按照上述专业标准强调的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不难发现幼儿教育最本质的要求——以幼儿为本的儿童观未能得到高度重视。表现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中,普遍注重学前教育专业能力的建设,在课程体系上突出专业基本理论的学习、专业技能的训练,而了解幼儿权益、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本的专题教育与实践活动明显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学前教育有其专业的特殊性,因为其工作对象是身心发展迅速、可塑性大、极易受伤害的幼儿,学前教师的态度、师德及职业行为,直接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稍有不慎就可能对幼儿造成伤害,理解、尊重、责任心教育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尤为重要。

(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缺少创新类课程,难以满足新的形势需要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发展是二十世纪末以后的事情,专业课程更多是参考历史较长的高校本科学前专业课程而构建的,普遍而言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基本沿袭传统而设置,主要是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三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五法”,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游戏教程、幼儿园政策与法规、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前教育史等课程,而学前教育领域一些最新开发的课程,如幼儿教师人文素养、幼儿教师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幼儿教师教育综合技能训练、幼儿的观察与评估、幼儿教育与社区环境、0~3岁婴幼儿发展与早期教育、幼儿园体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等,因专业教学的研究不够,把握不准,再加上新课程需要教师尽快地成熟教材,准确把握内容要点,所以普遍按传统“三学”及“五大领域教学”再加“游戏、活动”等课程设计教学。这样的专业课程体系显然是不能满足专业教师应有的知识技能结构与文化素养要求,也很难为学生以后的自主学习、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专业核心能力中欠缺观察、了解、保育幼儿能力的特别培养

师幼关系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观察、了解、保育幼儿能力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幼儿尚处于发育期,他们的理解与沟通能力比较弱,更需要教师用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方式与他们沟通,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发现他们出现的细小问题,并能及时、妥善地加以处理,特别是生活方面的观察与照料,这是幼儿教师工作对象的特殊要求。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该专业的学生自身年龄小,许多还是独生子女,走进幼儿园的时间有限,零距离观察幼儿、与幼儿直接沟通的机会很少,很多学生对幼儿的了解、沟通,主要基于他们自发对幼儿的喜爱。在见习、实习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设计组织幼儿园集体教学游戏活动时,积极主动形式多样,容易得到孩子们的接纳和喜欢,幼儿园也比较认可,但在生活照料、针对幼儿个别学习活动时,很多同学就不知如何动手,特别是面对个性强的孩子更不知如何进行沟通管理。这些现象恰恰反映出在专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着“重教育,轻保育,重集体,轻个体”的不平衡问题。

(四)专业教师素质结构不能适应专业标准的要求,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方面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队伍比较年轻,绝大部分为近年新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拥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功底,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教学上也认真投入,对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是由于教师普遍缺乏幼儿园实践背景,在教学上讲专业理论比较深入,但在联系幼儿园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指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性学习,特别是指导学生开展幼教实践活动方面,缺乏亲身感受性的教学经验,常常出现理论与实际的脱节。按照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要求,这样一长一短的专业素质结构已经严重影响对学生的培养,急需加以完善。另一方面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具体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应该培养的是全科幼儿教师,他们不仅要充分了解“三学”“五大领域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还要熟练掌握相关的教学方法与技能。但目前承担这些技能课的教师普遍是本专业技能较强,但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了解非常欠缺,因而开展教学时不能将学前教育特点与才艺技能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推进学前教育专业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路

(一)必须把幼儿为本、师德为先的基本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是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首先确立幼儿为本、师德为先。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幼儿为本、师德为先是对其职业的特别要求。幼儿为本就是要求我们培养的幼儿教师要热爱幼儿,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每个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全面健康地成长。师德为先就是要求每一位幼儿教师都必须做到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能够担当起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促进者的责任。为此,第一,强化入学专业教育,利用多种形式使新生懂得,学前教育作为人生开端的教育,对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性等一生的发展起着全面奠基的作用,形成初步的专业理念。第二,通过思想品德修养、教育学等课程,强化师德理念与职业理想追求,通过课堂理论讲解、社会现象分析、深入教育机构实际观察、个人道德践行直接体验等,促使个人行为修养的不断提高。第三,强化专业实践类活动,扩展加大见习、实训、调研、实习,借助这些活动,帮助学生增进对幼儿、幼儿教师、幼儿园的全面认识,解决学生思想上由单纯喜爱孩子到理性认识学前教育职业理念的转变,形成对学前教育的职业热爱。

(二)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切实处理好必需、够用、拓展的相互关系

培养理论与技能并重的幼儿园教师是许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特色,但参考教育部对高职高专总学时的设计要求,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新要求,需要我们紧跟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对传统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与优化,不断将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新理念、新思维,国内外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探索的最新成果,以不同形式完善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第一,增设必要的自主选修课,提供形式多样的专业或非专业课程,利用通识课、公选课、讲座课等平台,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课程,拓展知识与能力,提升自己的人文和科学素养;第二,针对沿用传统课程过多、缺乏创新这一问题,应利用人才培养基地的资源,与幼儿园一起研发新课程,特别是优先考虑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一些课程内容并将其成果运用于课堂;第三,坚持专业理论课“必要、够用”的原则,结合培养目标实时优化课程设置,该增设的一定增设,该删减的一定删减,构建较为完善的专业理论体系。

(三)遵循保教结合的教育原则,提升对幼儿观察、了解、保育的专业能力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其自然科学的规律,作为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遵循这些规律,特别是要准确把握“保教结合”的整体概念,即“保”和“教”是教育整体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会对幼儿产生不同影响。保育是教育的基础,在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施教育。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内容安排基本以培养专任教师需要的知识、能力为主,学生普遍对幼儿保育知识了解不够,对幼儿观察、了解、保育能力更是缺乏,按照专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全面精通保育和教育工作,以专业行动践行保教结合的原则。因此需要,第一,在目前开设的“学前儿童三学”“五大领域教学法”、游戏活动指导等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本课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增加保育知识的渗透,并且最终要体现在考核成绩中。第二,在实践教学环节,分学期组织学生进行幼儿一日生活观察,向保育员或生活教师学习观察、保育技巧。逐步尝试熟悉幼儿,与孩子们沟通,协助幼儿园教师进行幼儿生活管理。第三,部署学生利用假期开展专题社会调查,进入城市、农村社区了解各类幼教机构保教结合的现状,从而直观感受保育教育对幼儿的影响,利用所学的专业理论进行分析思考,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四)内培外聘,加强“双师”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决定着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必须立足现实、与时俱进,发挥好“双师”教师在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幼儿园教师的“全科”特点,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各类教师的培养培训,不断增强专业教师队伍的综合实力。第一,可以借鉴许多院校的做法,安排专业教师定期深入幼儿园实践,及时了解学前教育的新动向,全面参与幼儿园的教研、备课、教学(听课)活动,并将深入幼儿园作为对教师的一项制度要求,以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的综合能力。第二,从现有教师中进行转型培养,选送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有才艺技能基础的青年教师到区外著名的学前教育专业进修培训,安排他们参与幼儿园见习、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逐步使他们成长为熟悉专业的技能教师。第三,与各类幼教机构建立长期广泛的联系,聘请富有实践经验的优秀幼儿教师参与专业教学,举办专题讲座、讲授课程相关内容、开展实践课程指导等,用他们的所长弥补自身的不足。第四,建立与其他基础教育学院、少儿活动中心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艺术类社团的指导教师,共享教师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各类才艺教师在学前教育技能教学中的作用。

社会的快速发展急需优质的学前教育,急需高素质的学前教育师资,我们必须适应形势需要,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指南,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真正把学前教育专业打造成为社会输送“理念新、懂理论、技能强、有特长”的专业化幼儿教师的人才培养基地。

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重点课题项目 ZD1202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7)

[2]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第5篇

 

环境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旨在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人类在经济发展中产生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并研究如何利用经济手段解决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与具有超过百年历史的经济学科相比,它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在高校开设环境经济学课程。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环境管理环境中命令-控制型政策成本高、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不断显现,以及环境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完善,学术界和管理界逐渐认识到该学科对管理政策制定的重要作用,环境经济学对环境政策制定的影响随之迅速扩大,它逐渐成为环境与资源管理的研究者、决策者和学习者教育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我国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尽管我国设置“环境经济学系”的高校不多,但是几乎所有设置环境科学系、经济学系及相关专业的高校都开设了环境经济学或者类似的课程。由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教学对学生经济学背景知识有着较高的要求。而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不同于经济学或者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一般没有受过经济学的训练。环境科学专业课程多、时间紧的特点也不允许他们做这样的知识准备。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开展环境经济学的教育和教学是一个必须研究的问题。本文对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经济学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等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1 课程设置

 

目前国内外环境科学专业设置的相关课程有环境经济学概论、环境经济学基础、环境经济学导论、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考虑到环境与资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很多的环境问题是在自然资源利用中产生的,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可以减少环境问题的产生。而且在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中,自然资源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对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只重视环境经济学的教育而忽略自然资源经济学的教育,不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用整体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在整个专业的教学体系中,由于总课时的限制,往往很难同时开设环境经济学和自然资源经济学两门课程。所以笔者认为,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需要出发,设置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基础课程为宜。

 

另外,大多数环境管理专业将环境经济学设为选修课,一些学生因害怕该课程难学而放弃这门课的学习。根据笔者了解,现在很多环境科学/环境管理的研究者和管理者因为没有经过环境经济学的基本训练而造成知识的欠缺,提出的一些政策或者政策建议有背经济学常识而被责难。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将本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课。

 

2 教学目标

 

如上文所分析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它不仅与经济学、环境学有直接的联系,而且与地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以及法学等学科也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总之,其涉及知识面宽,内容广。尽管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的自然科学的背景较好,但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知识比较欠缺。面对这样的学生背景和有限的计划学时,制定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在有限的时间和学生知识背景的条件下,必须考虑学生将来实际工作的需要、课程的特殊性,以及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来制定教学目标。根据笔者本课程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相关研究经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应该定位于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经济学思维三个方面。具体为:(1)掌握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分析评价方法,达到“入门”的目的;(2)掌握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基本能力,特别是掌握环境经济手段的经济学理论基础;(3)培养学生从经济的角度审视环境与资源问题的习惯;(4)为相关的课程(如: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打下必备的基础。

 

3 教学内容

 

环境经济学包括了从微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到环境和环境问题、自然资源和自然资源问题、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绿色GDP核算(涉及宏观经济学知识),以及最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和应用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内容。国外高校这门课的课时为54学时(每周2次4课时),并且要求学生有微观经济学基础。即使对非经济学专业开设这门课,课时也为54学时。而我国高校环境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中,本课程只安排了36课时。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显然不可能涵盖环境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因此,必须根据教学目标、课时的限制以及学生的背景来确定教学内容。我们认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5个模块:

 

(1)导论。导论模块主要介绍当前主要面临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如污染、资源利用冲突、全球环境问题等),分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联系;由此导入什么是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为什么需要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等问题。

 

(2)基本经济学概念和理论。这一模块主要是针对没有微观经济学背景的学生建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涉及的概念和理论包括费用和效益、供给和需求、经济效率、外部性、公共物品、产权等,以及环境质量经济学。

 

(3)分析方法。这一模块主要介绍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中两种最基本的也是应用最广的分析评价方法: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和成本收益分析方法(Benefit-cost Analysis)。在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部分,侧重向学生灌输这样一个理念:与其他财产一样,环境与资源是有价值的,必须将环境与资源的价值纳入决策过程之中。收益成本分析是将环境资源价值评估得到的结果纳入到决策过程的有用框架。

 

(4)环境经济政策。这一模块主要介绍国内外现行的和拟议的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及其理论基础、这些手段优劣和对资源环境影响的经济学分析方法。从而引导学生今后在政策的制定和评价中的经济学思考。

 

(5)自然资源利用和管理。这一模块主要介绍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在时间上最佳配置的理论。重点介绍渔业资源问题、管理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制定和影响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以上的5个模块,首先通过导论让学生对环境与自然经济学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然后从基本概念和理论入手,依次过渡到环境经济的分析评价方法、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与政策,自然资源利用及管理政策,从而将各章节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框架,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内在的逻辑规律。

 

4 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下,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教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与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为我们开发先进的教学手段提供了有利条件。改变传统的黑板板书方式,建立以先进的多媒体手段为依托,课堂讲授课后练习、课堂演讲与讨论、现场教学以及观看录像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可以大大提高本学科的教学效果和效率。根据笔者的经验,以下几种教学手段特别重要。

 

(1)启发式教学与案例教学。由于本课程具有文理渗透、交叉性质,初学者对一些经济学知识及其在解释环境科学问题上的运用理解较困难。因此,在讲授过程要尽可能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基本概念、理论的叙述注重确切和深入浅出、对关键词的讲解力求准确透彻、对分析评价方法及有关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的介绍尽量理论结合实际,并通过提问、启发、举例使同学们理解掌握每个知识点。在启发式教学时配以实际案例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如针对目前我国严重的雾霾问题,配合华北地区经济增长、人口增加、消费增加、重工业布局来分析雾霾产生的原因;启发学生用经济学的思维来分析问题,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权衡,从而提出以成本更低的环境经济手段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强制关闭企业这样高成本的命令-控制性手段。

 

(2)多媒体课件。为了使课堂讲授更加明了、生动,并节省教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时间,首先要完成与原版教材相对应的英文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在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课件中,充分利用字体、颜色和动画等功能,并通过插入各种图表、与相关网站链接,力求达到条理清晰、突出重点、加深印象、扩大信息量的效果。由于学生在课前课后很容易通过互联网或email等方式获得多媒体课件,故上课时不必将精力用于记课堂笔记,从而让他们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积极思维、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双语教学。英文教材、英文课件、中英文相结合的阅读材料和讲授,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和透彻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现有中文教材大都从英文教材翻译或者编译而来,无庸讳言,翻译和编译中存在很多晦涩和谬误之处。因此笔者认为双语教学效果要好于单语教学。而且学生在将来工作中要涉及到大量英文文献,双语教学可以让学生熟悉本学科的专业词汇,为学生将来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4)课堂讨论和现场调查。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除了具有鲜明的交叉性,应用性也是其一大特点。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授课内容,以问题为导向,定期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讨论,让每一位同学都有上台演讲的机会,师生平等参与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同时尽可能安排现场教学活动(包括观看有关录像),或结合教学组的在研课题组织学生参与现场调查。实践证明,这种生动活泼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同学们调动积极思维、发挥潜能、发展个性、展示才华,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学和对环境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其综合素质,同时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5 结论

 

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由经济学和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有机结合形成的边缘性学科,它试图从经济学的视角、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来探讨环境与资源问题,在资源与环境政策制定中起重要作用。无论从环境科学/环境管理专业办学定位或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本课程都是一门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其定位应该是为完善环科科学/管理学生专业知识结构而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总体轮廓和最主要的内容,掌握其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分析评价方法及其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的能力;针对本学科和学生的特点,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可以包括5大模块:导论、基本理论、分析方法、环境政策、资源管理;为了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要建立以先进的多媒体手段为依托,课堂讲授课后练习、课堂演讲与讨论、现场教学以及案例研究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要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6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 科学素养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水平较低的现状不适应社会及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势在必行。

一、重视科学教育,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

科学学习的兴趣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来说,科学的启蒙更多的是科学兴趣的培育。一个缺乏科学兴趣的老师怎能唤醒幼儿的科学兴趣呢?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常是文史类出身,高考时之所以选择文科,有的是因为理科基础薄弱,有的则是对理科知识不感兴趣,再经过专门的文科学习,造成了自然科学认知结构的不良,渐渐失去了科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唤起兴趣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效学习科学教育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每当我们致力于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以便最大限度提高意义学习和保持时,我们就深入到了教育过程的核心。”

二、建立系统的科学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程建设是当前高校推动素质教育的核心举措,也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渠道。要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就应该建构新的科学课程体系,实现文理渗透,面向学生增设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等综合课程,使科学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科学教育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而且要贯穿于专业教育之中,掌握科学方法中的哲学方法、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培养大批基础扎实、宽厚、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领域专业训练的复合型人才,以增强社会的适应性。学生应该重点掌握通用的一般方法,如自然科学中的常规方法(如观察与实验、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理想化等)与非常规方法(如自觉与灵感、科学美学思想等)。通过科学方法教育,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常用的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掌握具体的科学方法,并进行必要的科学思维训练(包括严格的逻辑思维训练和非理性、非逻辑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若开设过多的科学教育课程,可能负担过重。一方面,可以建构一种文理融合的课程,如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内容可以放在人文社会科学(历史和哲学课程)中,把科学、科技与社会关系的内容可以安排在社会研究课程中学习。另一方面,从人文学科中挖掘科学素养的内涵。从而构建系统、有效的科学教育体系,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三、在多途径中开展科学教育,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1、组织各种科学兴趣小组,开展科普讲座

学生需要定期和不定期地举办科普讲座,组织参观科普展览,科普论文评奖活动等,对提高其科学素养很有帮助。第一,鼓励学生阅读大量的科普书籍。如阅读现代科技方面的书籍,可弥补他们对现代科学知识及其发展状况的空白。很多科普读物,都是科学发明的开拓者或诺贝尔奖获得者自己的著作,既有趣,又很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阅读。第二,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让他们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杜威认为,儿童生来具有四类兴趣或本能:“社会本能”“制作本能”“探究本能”与“艺术性本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科学教育最适合发展儿童的探究本能,教师要为其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这就要求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能熟练实施探究式科学教育的幼儿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在学校期间就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探究式科学学习的能力。

结合学生的不同需要组建各类科学兴趣小组。如“天文兴趣小组”、 “数理爱好者协会”、“自发组织理论讨论会”、“摄影爱好者协会”、“环保兴趣小组”、“机器人研究会”、“家用电器小发明小组”、“现代通讯研究会”等等。科学兴趣小组可以让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思想变成现实。发动兴趣小组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各种废旧或容易得到、价格比较便宜的材料或工具,自己建立实验室,自己管理,这比实验室开放更切合实际。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搞研究,在科学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经验及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实施发现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在教学成绩的评定上应该灵活、科学而多样化。这是一种很好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尝试。让学生真正感觉到学有所乐、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2、营造良好的、崇尚科学的教育环境

营造良好的、崇尚科学的教育环境,可以通过组织系列人文讲坛,建立积极活动的科技协会,创办科技小刊物,举办校园科技节、体育节、文化节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活跃校园科学文化氛围。在继续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的同时,紧跟时展步伐,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丰富科普宣传内容,切实加大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观点和科学方法的传播力度,不断提高学生在科普工作中的参与程度。充分发挥科技场馆、博物馆、动植物园、科技活动场所和科普宣传画廊等基础设施的平台作用,坚持培训与宣传相结合,研究和探索符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际的科普发展措施,从而切实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

3、开展各类科学知识竞赛,加深对科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

在课余时间里,可以组织开展各类科学知识竞赛,活跃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如精心举办“天文知识竞赛”、“环保知识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大学生电脑机器人竞赛”等这样的科技活动,开展各种科学知识竞赛意义十分巨大,它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习“科学技术概论”这门课程,还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又能让一部分有特长的人有机会表现自己。在竞赛过程中,观众的科普水平会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不知不觉得到提高。从而,加深和巩固学生对科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与把握。

参考文献:

【1】 王志明主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第7篇

摘要: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然而,与蓬勃发展的职业教育环境相比,教育成效不容乐观。就五年制大专而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源质量逐年下降,由于高职物理教育很多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缺乏学习积极性,这种学习状态不仅影响学生学业的进步,甚至会影响其个人日后的发展。在物理教育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本文对对高职物理教育对提升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职物理教育;科学素养;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开展的物理教学活动并不仅仅体现于培养现在的学生这样的单纯意义,还涉及到科学素养会影响到高职物理科学素养的启蒙阶段所给予的质量。但是,在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中,乃至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态度和动机上,都存在着淡化和偏颇的问题。认真梳理和分析这方面的问题,拿出改变现状的对策,在学前教育专业物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本文聚焦的论题。

1 科学素养标准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物理学素养的前提是需要明确所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的标准,标准是尺度,掌握了标准才能够掌握分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物理学素养现状的尺度。国际通用的测度本国公众科学素养状况的尺度是看被测度人是否达到了三个基本了解,即对于科学知识、对于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人所产生的影响是否达到了基本了解的程度。因而,对于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物理学素养分析是依据这样的标准来进行的。

2 高职物理教育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

当前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水平总体偏低。一方面,缺少优秀生源。另一方面,艺术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所占比重很大,而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时明显被压缩,学科地位被弱化、边缘化,理科课程比重则明显偏小。由于课时被压缩较多,导致学生具备的科学素养水平偏低,使他们难以承担幼儿科学教育之重任。

2.1高职物理教育有助于学生获得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科学知识起着基础性作用,是培养和形成其他要素的载体。《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出幼儿教师应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核心。物理学知识是人类几千年文明传承和积累的结晶,也是现代文明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技术革命是以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为背景的,实现了工业生产从手工工具到机械化的转变。第二次技术革命以电力技术为主导,极大地推动了化工技术、钢铁技术、内燃机技术等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虽然在初中阶段开设过物理课程,但由于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源质量不理想,他们中的多数同学对物理现象、物理原理、物理规律是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很少能对它们有深入透彻的理解。由于基本科学知识的缺乏,特别是物理知识的缺乏,导致幼儿园教师常常不能解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理现象。通过物理教育,把物理知识与身边很多的物理现象紧密联系,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如此,承担着激发幼儿对自然、对科学、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启迪幼儿心智任务的准幼儿教师在将来指导幼儿科学活动中,对于孩子生活中一些有趣的、有益的现象能深入浅出地做出适当的、科学的解释。因此,在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知识面的拓宽、视野的开拓、文化素质的提升方面,高职物理教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2高职物理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科学的认识方式,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科学方法是科学工作者所应掌握的一种复杂的创造性技能,这种技能是人们通过学习不断总结经验而逐步提高和发展的。物理学中具有丰富的科学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法、模型法、科学推理法等。观察和实验在物理学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物理学中每个概念的确立,原理和定律的发现,无不有着坚实的实验基础,而每一个成功的实验都建立在细致耐心观察的基础上。比较法,物理学中有许多物理规律具有可比性。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时,在竖直方向上把它与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比较、在水平方向上把它与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比较,从而发现平抛运动是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与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的合成。等效法,在物理学中,诸如合力与分力、合运动与分运动、总电阻与各支路电阻以及平均值、有效值等概念都是根据等效的思想引入的。物理学中还有许多科学方法,如比值定义法、归纳法、类比法、积累法、放大法、转换法等。通过高职物理教育,学生能逐步亲身体会、掌握各种科学方法,并用在将来的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

2.3高职物理教育有助于学生培养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是科学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科学意识包含科学的世界观,在社会生产及生活中有理解和用科学的意识等内容,科学品质主要指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对科学的兴趣、情感、动机等内容。物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基础的学科,从古代物理学发展到经典物理,再发展到现代物理学,它的每一次发现、每一次革命都对人类的发展进步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就是在物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重大发明的基础上而发生的。当今物理学已成为现代科学的基础与核心,也是现代前沿技术的先导和源泉。学生能够理性认识科技应用到社会中可能产生的影响,更好地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在高职物理教育中,学生可以通过物理学史的学习了解到许多科学家刻苦钻研、顽强不屈、严谨认真、勇攀高峰的精神。通过物理学习,学生将受到前辈物理学家们科学精神的感染,对学生培养科学素质和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高职物理教育在促进学生掌握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提高多方面能力、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方面都能发挥很好的甚至是独特的作用,这对提升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卫平,李潜.浅谈大学生学习倦怠原因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5,(4).

第8篇

【关键词】职业能力 本科学前教育 课程改革 应用型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C-0071-02

伴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及社会对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迫切需求,应用型地方高校如何发挥自身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培养出社会满意、理论和实践性兼顾的高质量本科学前教育人才成为其重要课题。学生能力的学习通过具体的课程来支撑,合理的课程设置与实施对于高质量职前阶段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应用型地方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高校专业发展的方向标,对一个专业课程体系的组织建构起着绝对的指导性作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出台,从根本上确立了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地位,科学地分析了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内涵,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以教育学专业或学科类专业为模板来设计和评判学前教育专业的做法。因此,在新的市场形势下,对接幼儿园的岗位需求,我国应用型地方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为:以为幼儿师范、幼儿园、小学等教育单位输送合格师资为目的,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性强的幼儿园一线保教工作人员。这一培养目标定位中,“合格师资”、“幼儿园一线”强调了实践应用,“专业性强”凸显了能力的重要性,“高素质”强调了知识的基础性和整合性,实际上就是在强调幼儿园教师这一岗位的职业导向和职业能力。

二、职业能力养成对应用型地方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

明确了应用型地方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我们不难看出,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实际上就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技术人才,即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我们应根据岗位的需求来倒推所需的职业能力,从职业能力的构成来构建相应的课程,摈弃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这样的课程体系建设才是以能力养成为核心的。

(一)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分析。职业能力是指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和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我国职教界专家学者以从业者从事职业活动必备的能力为依据,提出职业能力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构成。专业能力指职业活动中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的能力,强调应用性、针对性;方法能力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的获取能力,强调合理性、逻辑性、创新性;社会能力指从业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时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强调社会适应性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根据职业能力结构理论,结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教师的要求以及幼儿园教师需要承担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得出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如下:

其一,岗位专业能力,即从事幼儿园教师这一岗位工作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含具体的业务操作知识与处理能力,还包含对整个班级管理工作的统筹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八个方面能力:环境创设能力、保育教育能力、活动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观察评价能力、反思提升能力、班级管理能力。

其二,方法能力,即从事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所需要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能力。具体包括:收集整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职业认知能力、获取职业技能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业务创新能力、自我提升能力。

其三,社会能力,即从事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时与社会交融互动的能力,也可以说成是幼儿园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具体包括:基本生存能力、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基本的法律知识获取和运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沟通合作能力、适应变化能力。

(二)职业能力视角下的应然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养成为核心设置课程,打破了原有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以能力的培养为中心,找寻能够养成此能力的知识内容,是对养成某种能力的一种或几种知识的整合和创新,杜威的“做中学”理论亦是如此。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设置课程,要求课程以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而非以原有的知识体系来呈现。根据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习得和养成过程,以及能力的迁移和整合机制,需要将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三大类别的内容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重新调整、组合,形成课程模块。

1.通识知识模块。通识知识模块课程内容的设置,来源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通识性知识的要求,即“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掌握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的特点与基本知识,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具有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

2.专业知识模块。专业知识模块课程主要培养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由于幼儿自身的生理结构和特点,要求幼儿园教师必须掌握必要的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理论及保育教育知识,因此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生理保育和教育教学原理知识等内容,以更好地完成育人工作。另外,此模块不仅是要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理解技能方法,掌握教育规律,更重要的是构建学生专业能力的框架和支撑点,成为其研究能力和反思能力生长的基础,深入化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3.专业技能模块。专业技能模块课程是指幼儿园教师岗位工作的完成需要多种多样的技能和方式方法,强调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如职业能力目标是“环境创设能力”,则对美术、环境创设、教玩具制作要求较高,因此在课程内容上要设置幼儿园环境创设与教玩具制作、美术等课程。

4.专业拓展模块。专业拓展模块课程的设置是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设置与学前教育专业相关的、个性化的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课程内容的筛选主要来自传统课程设置的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也根据院校自身的优势或者地方文化融入新的内容。专业选修课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公共选修课则侧重对学生应具备的方法能力的培养。

5.实践模块。实践模块课程的建构是基于杜威的“做中学”理论,如保育实习、教育实习、游戏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模块课程是其他四大模块课程实现的实践阵地,其他四大模块课程对应的知识和能力均在实践模块课程中得以实现,学生在实践课程中对能力进行锻炼,对知识进行整合,同时提高反思能力。因此,实践模块课程是其他课程转化为能力的中转站,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

以上五大模块课程支撑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支撑专业能力形成的主要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拓展和实践四大模块课程;支撑方法能力形成的主要是通识知识、专业拓展和实践三大模块课程;支撑社会能力形成的主要是通识知识和实践两大模块课程。三大职业能力和相对应的支撑性课程互相影响,相互作用,有机整合在实践模块课程当中。也就是说,实践模块课程使得其他四大模块课程所习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转化成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能够适应岗位需要。

三、基于职业能力养成的应用型地方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策略

当前,应用型地方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仍然以传统的学科知识本位模式设置课程,这种课程模式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十分不利。课程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在明确本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突出学前教育的实践导向,着眼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

首先,在课程目标设置方面,整合培养目标,加强能力导向。根据培养院校自身的优势,明确课程目标,即在完成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技能的培养与锻炼,突出专业特点和职业能力的养成。如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可以在讲授环创理论的同时,让学生在幼儿园或者学校的幼儿园仿真教室创设环境、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

其次,在课程内容的改革上,要准确把握模块与能力的关系,凸显能力培养。一是要重新审视“三学五领域”的教学内容,学前教育学的课程内容中要着力突出游戏、环境创设和班级管理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保教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加大课时和实习力度;在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中,加入幼儿学习心理理论和心理与行为观察评价方法两项内容,使这门课程更接地气;在学前卫生学的课程内容中,在学习幼儿生理发展特点与规律的基础上侧重保教技能的教学,使学生保育和教育两方面能力协调发展;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实行先总后分的教学顺序,五大领域的教学围绕幼儿教师教学实践活动设计与指导进行教学。二是增加教育评价的内容,但具体形式是将其分散到相应的课程教学中去,更有针对性。三是加强学生实践性技能的培养,在美术、音乐、舞蹈等课程方面既要强调技法又要强调教法。四是增加实践模块课程比例,即加大保育教育见习、顶岗实习等的力度,合理划分理论与实践课的时数比例。

再次,在课程实施方面,要根据能力养成的特点和要求安排课程。科学、有序、合理的课程实施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在此,要把握好与职业相关的学习范围和难度来安排课程、设置学习顺序,生成符合职业发展规律的课程体系;以知识、心智技能、操作技能、态度品质养成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有效实施课程,层层递进,这样才取得到良好效果。

最后,在课程评价方面,建立健全多渠道、多样化、开放性的能力考核体系。改变原有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式,对于专业技能性强的课程要调整评价方式,将评价内容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相关职业活动课程之中,根据培养目标要求,细化技能考核的时段、相对应的课程、考核内容和形式,同时形成课内与课外、校内与幼儿园结合的专业考评体系。

总之,应用型地方高校要把握好社会对本科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自身历史条件和发展优势,准确定位本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力争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步社民.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问题[J].教师教育研究,2005(5)

[2]邓泽民,陈庆和,刘文卿.职业能力的概念、特征及其形成规律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2(3)

[3]邓忠.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经管类课程体系设置[J].当代职业教育,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