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旅游公司论文

旅游公司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2-25 03:05:3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旅游公司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旅游公司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纠纷法律问题;对策

引言

我国现行《公司法》规定,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给予股东以公司减资、股权转让、公司解散的三条路。而公司减资将会受到资本维持原则和资本不变的原则的严格控制,所以,为了符合法律规定,公司股东将可能保持公司股份恒定以满足公司的利益,从而维护了社会交易的安全。但是资本不变原则一经确定,就不得随意改动。而公司破产必须经过三分之二的股东同意,才能宣布公司破产,小股东或者个别股东是很难通过公司破产来达到其变更股份的目的。

但是,股权转让是现在的有限责任公司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维护股东自身利益的手段。这也是目前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的最有效的一种经济补救机制。它还能有效地减少股东的利益损失。因为合理的股权转让可以通过股东变更,让更多的股东参与公司经营决策,达到拓宽公司的筹资与资本流通、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最终目的。但是,当前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在股权转让中还存在了诸多的漏洞与不足。因而,我们在股权转让之前、股权转让时、股权转让之后进行协调,根据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法律规定,寻找更好地解决措施。

我们通过对股权转让中的限制,对转让制度与程序设计,对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制度中的转让方、受让方等各方的利益冲突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股东股权转让,减少了有限责任公司及其股东经济损失。

一、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特殊性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可以分为内部的股权转让与外部转让,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主要在于外部股权转让,也就是将股权转让给新成员的一种方式。所以,转让行为会给其他的股东产生信任危机。在不同的环境影响之下,对股权的转让产生了多种限制性规则。而这种特殊性规则主要来自于有限责任公司的特殊性,有限责任公司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资合性与人合性。

(一)资合性的影响

我国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显著了两个特点,一个是资合性,另一个是人合性。

我国的有限责任公司都属于资合性企业,公司股东都具有股权转让与退股的自由。资合性主要是可以让股东有权自由转让股权,这样有利于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股权的自由转让是指公司股东自由转让股权,不受他人的干涉与影响。股权的自由转让有效地尊重了公司股东自主意识,也是公司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经过上述描述可知,股权的自由转让与有限责任公司具有相同的重要作用,股权的自由转让与有限责任公司有效地构造了现代公司的基本特征。

股权的自由转让是在股权的财产属性、股权转让的合同本质、当事人选择自身利益最大化前提之下进行的规定。股权的转让由我国《公司法》规定保护小股东的利益为中心,对公司股东的利益进行平衡的调整,也是对公司法资本运转、股权流通的一种补救调剂措施。转让股权可以解决目前企业的股东经济利益问题。所以,我国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对小股东的股权可以自由转让,以保障小股东的自身合法权益,有效地减少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经济损失,实现了有限责任公司的民主与公平。

(二)人合性的影响

人合性主要表现为在有限责任公司中的股东较少、公司股份缺乏有效的流通市场、股东很少参与有限责任公司的管理与经营等形式。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内存在着很多的相互信任与内部契约等信赖关系,对于外部的干预较少,所以,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具有一定的人合性。从而使股东之间增加了信任,让外来的股东更快地适应公司的资本运转、市场流通等程序。在有限责任公司的转让方与受让方之间的信用,其他的股东无权进行干预。这样,股东可以在实现自身的权益的同时,还可以维护公司的稳定进行,尽可能减少公司损失,而且还没有损失公司内部与外部的利益。

(三)人合性与资合性之间的平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是公司股东在有限责任公司内的特定身份与资格的特征表现,它是一种财产权,也是一种公司股东的社员权。公司股权是民事权利,在取得股权与转让之后都体现为自益权。而有限责任公司的自益权可以表现为财产权与公益权,公益权具有一定的团体性。

股权转让其实就是股东将自身在有限责任公司内的财产权进行转让,但是没有受到外界与内部的损失,同时还使团体利益不受到损失。有限责任公司的资合性与人合性不是股权转让的最本质的特征。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股权的自由转让不受外界或者任何人士的干涉。

资合性与人合性对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权转让的影响较为明显。资合性与人合性的影响存在相对的矛盾。资合性的股权转让尽可能不受外界的干涉,最终追求的还是效率;而人合性主要是根据公司内部股东的意愿进行转让,转让最终追求的还是转让利益的最大化或经济损失程度最少,同时还考虑到安全的问题。

二、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主体的瑕疵纠纷

根据我国现行《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出资设立公司,必须依法向相关部门申请登记。公司的成立日期就是公司营业执照签发的日期,出资人取得股东的资格。但是,目前我国有限责任公司中,还存在着隐名出资的形式,所以,在有限责任公司内不得利用他人的名字或者出资他人的财产进行设立公司,而且在公司章程与股东名册上以他人的名义记录了股东的信息,这样将会给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股权转让带来转让主体的瑕疵纠纷。

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股权转让主体存在的瑕疵纠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实际出资人转让股权纠纷,也就是实际出资人跟第三人订立了股权转让合同,但是名义出资人拒绝履行并主张股东权益所产生的纠纷;另一种是名义出资人股权转让纠纷,也就是在名义出资没有得到实际出资人同意之前,转让给第三方股权所产生的纠纷。在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中,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谁享有股东资格,从而确认股权在转让合同中哪些行为具有法律效力。

三、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客体的瑕疵纠纷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与存续必须严格按照我国公司法规定。在资本确定、资本充实、资本不变等原则上进行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客体就是股权。在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中,股权受让人是为了获得股权而买下或者换取转让方手中的股权;而股权转让方是在买卖合同标的存在风险转移的情况之下,将自身在公司的股权转让给受让方的一种方式。转让方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转移股权的价值,从而有效地降低股权效益的损失。股权的转让,是把自己在有限责任公司内的股权转让给他人,是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的权利义务之间的转让,但是作为转让方又不会损失自身的权益,也不会损失有限责任公司的经济利益。

在司法实践中,股权的瑕疵纠纷让股权的转让不能顺利地转让,在有限责任公司中受让方往往会利用欺诈、显失公平或者没有获得优先受让权等理由,使股权转让不成立。对于受让方采取非法谋取股权的,有限责任公司及其股东可以请求撤销股权转让合同,甚至拒绝交付股权转让证明、不予工商变更登记等措施。目前,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瑕疵所引起的股权纠纷逐渐成增长的趋势。

四、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内容的瑕疵纠纷

在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内股权的转让,股权转让的内容是合同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权利与义务的瑕疵主要因为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规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所导致的。所以,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内容一般为不符合《公司法》的规定转让股权而产生的纠纷。另一种是不符合公司章程约定而股权转让所产生的纠纷。这两种股权转让都没有效力,所以,股权转让合同不能成立。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必须依法遵守《公司法》与公司章程的规范要求。

五、结束语

第2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旅游的发展,旅游业和电子商务结合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研究当前旅游业中电子商务的应用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旅游电子商务系统功能简单、公众对网络安全缺乏信心、以及电子商务人才匮乏等。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提高我国旅游总体水平、提高我国旅游企业竞争实力。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级生活质量心理诉求的发展,旅游业规模正在逐年迅速增长。与此同时,全球旅游电子商务连续5年以35%以上的速度增长,一度占到全球电子商务总额的20%以上。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我国旅游业电子商务的应用有着典型的意义。 

1 旅游业电子商务发展的背景 

1.1 旅游电子商务的概念:电子商务泛指一切通过电子方式开展的贸易活动。旅游电子商务是指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信息化网络所进行并完成的各种旅游相关的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综合服务活动。 

1.2 旅游电子商务的特点:旅游业是典型的信息密集型和信息依托型产业,是最适合应用电子商务系统、提高顾客服务水平的行业之一。在旅游业中应用电子商务,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旅游电子商务具有三个特性,即聚合性、有形性、服务性。网络时代,电子商务营运成本低、用户范围广、无时空限制、能同用户直接交流。这无疑能提高顾客满意度,赋予旅游业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1.3 旅游电子商务的现状:在欧美发达国家,旅游电子商务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是整个电子商务领域最大、最突出的部分。我国旅游电子商务还处在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国内网民登录旅游网站仅限于携程、e龙旅行网几个大型网站,网民在网上旅游预订也局限于机票、酒店的预定。目前,我国旅游业应用电子商务的总体水平很低,信息服务能力有限,国际竞争力较弱。 

2 旅游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2.1 旅游企业不重视:大多数旅行社包括一些知名旅行社都认为,目前大多数消费者依然凭借传统的服务方式选择旅游公司,因而忽视了应用电子商务系统所能带来的潜在收益。从成本角度考虑,建设电子商务网站需要较大支出以购买相关软硬件设备、引进人才,但是相应的回报却难以保障。从实施角度,电子商务是新生事物,旅游公司没有相关经验和人才,不清楚如何着手开展电子商务。 

2.2 旅游网站信息匮乏:很多旅游企业即便建设了网站,网站上也只是进行一些诸如景点、旅游路线、旅游知识等介绍性的描述,还没有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在商家与顾客之间架起“直通桥”,也不能提供全面的、专业的、实用的一整套的旅游服务,不能尽显网上旅游的无限魅力。旅游网站功能非常简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站功能简单,内容更新不及时,搜索功能差,网络广告形式单一,虚拟社区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网站不能给浏览者的留言予以及时回复。 

2.3 旅游企业人才缺乏:目前,旅游网站信息构建所需的硬件和软件都已比较成熟。旅游网站的建设、运营和管理涉及多方面的知识,从业人员不但要具备较高的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知识,同时还应具备旅游专业知识、市场营销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事实上,现在缺乏既熟悉电子商务又精通旅游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正是由于人才的缺乏,致使旅游公司的电子商务不能顺利开展和发展壮大。 

2.4 公众对网络安全缺乏信心:目前,影响网上交易的阻力之一就是安全问题。电脑病毒和非法闯入等均构成对电子商务网络系统的威胁。很多用户不愿意进行网上支付是因为担心网络安全没有保证,以致自己的信用卡等资料被网络黑客窃取造成损失。除此之外,就是网上做交易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用户认证程序,用户大量的隐私被暴露在网上,这使得越来越重视隐私权的公众不愿意进行网上交易。目前,在线的网上支付尚未真正解决,仍大量沿用“网上交易,网下支付”的支付模式。

2.5 电子商务信用安全有待加强:尽管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但是普及率还有待加强。据调查,目前我国有网购行为的网民还局限于年轻人,广大的有经济实力的中年人并没有发展起来,除了一部分人不会使用电脑以外,更大的原因是因为人们对电子商务信用的顾虑。如旅游公司景点描述不符,旅游团队组成夸大宣传,纪念品以次充好等。如何保证旅游公司在网络上的宣传所述属实,如何保证旅游公司本身的信用,成为进一步开拓旅游网络市场的问题。 

3 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3.1 领导作用,专人负责:旅游企业想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立足,就必须明确开展电子商务的决心。企业领导要足够重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领导全公司开展电子商务,制定负责人管理电子商务质量。开展电子商务不能局限于建立网站,更要宏观规划统筹全局,保证电子商务质量管理有效进行。包括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策划、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旅游电子商务网站运营与维护、网络营销和网络支付、做好电子商务盈利模式分析。 

3.2 统筹全局,加强合作:首先,积极加强与酒店旅馆、旅游景点、特产经销商、银行和交通部门等部门合作,保证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游客流这“五流”顺畅运行。酒店旅馆、旅游景点、特产经销商、银行和交通部门可以推行电子票务、电子消费券。其次,积极加强与交通部门的合作,推行电子票务(机票、车票、船票等),抢占市场份额。电子票务的出现可以提高供需双方的效率,节约印票、取送票的成本。此外,还得加强与银行合作,解决网上安全支付问题。 

3.3 校企合作,引进人才:旅游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需要的许多负责网站日常建设与维护的工作都是这些学生学过的专业课程,优秀的学生们是能够胜任的。企业可以挑选一些优秀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负责网页设计及内容更新等工作,进而负责系统设计和开发工作。同时,可在学校里聘请一些知名的教授或者熟谙前沿知识、有影响力的教师学者指导。还可以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任务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安排实际任务,这样学生学习也有的放矢,企业也可以从各个项目中获利。 

3.4 加强网络安全建设:网上交易能否做到保密和安全将直接关系到买卖双方的利益,安全问题是推广电子商务的关键。企业自身首先要加强安全保护措施,如从事电子商务的旅游网站要安装确实有效的防火墙,防止“黑客”攻击,保障网民的隐私权和财产安全,使游客对网络安全有信心,敢打开页面,敢在网上支付。电子商务已经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热点,其安全性的措施随着信息化的深入而要求越来越高,必须同步升级,不断改进。 

3.5 加强网络信用保障:从政府角度,需要为旅游业应用电子商务建立必要的法制条件,近期中国人民银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和执行就有效地规范和改善了旅游企业网上支付信用。我们需要更多的法律法规,除此以外,网络信用的保障还需要第三方认证机构的支持。比较权威的相关机构,如银行、电子商务平台都可以发起网络信用联盟,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着手来建立旅游电子商务信用评价体系,有效评估并定时公开旅游企业的信用,以保证旅游电子商务业内信用。 

综上,我国旅游业若能迎接信息化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努力适应网络时代的变革,利用电子商务为消费者提供更满意的旅游服务,实现旅游业管理创新、经营创新和市场创新,通过旅游电子商务的实施,必将提高公司的竞争实力,促进旅游业的新飞跃。 

参考文献 

[1] 章素华.北京城郊型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价值工程,2010,(29):1-2 

第3篇

摘要:本文以武陵山片区吉首大学为例,对地方高校广告专业人才培养如何服务于区域社会人才需求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了广告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基础,分享了广告专业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社会需求的实践与经验,最后提出了广告专业人才培养重新定位与创新思路。

关键词:地方高校 广告专业 人才培养 社会需求

2011年国家启动武陵山片区作为“十二五”国内率先启动的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试点区,2012年吉首大学提出了建设服务武陵山片区的特色专业群建设,广告专业依靠多年服务区域社会的基础与积淀成为首批建设专业,并进一步开展了专业人才培养与区域社会需求对接的新探索。

一、广告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基础

1.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质量。相对地方高校而言,目前吉首大学广告专业建设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专业任课教师中,“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1人,湖南省教学名师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2人。由于注重师资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建设,近年来广告专业取得了诸多成果,如积极带领本专业团队与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共同协作,创造优秀的教学管理环境,使得本专业所在学院连续四年被评为吉首大学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学生专业素质过硬,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各种大赛中获得好成绩,学生就业率接近95%,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获得社会的良好认可;组织建设的佛山广告学实践教学基地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学实习基地;组织参与建设的湖南省精品课程《传播学概论》顺利通过教育厅专家验收。

2.注重专业学术研究和实践能力的良性结合。近年来,广告专业团队承担了国家级课题、省部级课题以及教育厅重点研究项目,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奖3项。同时,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广泛参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旅游公司等部门的CI设计、项目规划及传播营销设计,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广告专业师生创作拍摄的电视艺术作品与广告作品先后获得80多项国家级、省级奖项,20多部电视、广告艺术作品在各级电视媒体播出,现已公开发行了电视纪录片和专题片20多部。其中专业团队教师创作的《凤凰城印象》、《张家界土家风情》被列为中国驻外使领馆对外宣传广告片,译制有10种不同语言的版本供对外宣传使用。

3.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抓好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现建设有民族影像传播研究所和现代传媒实验中心。2010年,现代传媒实验中心获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该实验中心拥有平面广告设计制作室、苹果电脑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线性编辑实验室、广告摄影教学实验室、摄像教学实验室、演播室等7个教学实验室。其中苹果电脑实验室和非线性编辑室居全省同类专业实验室前列。在湘西州、长沙、深圳等地设有10多个实践教学基地和实习基地,其中,广东佛山广告学实习基地为湖南省优秀实践教学基地。聘请中南传媒集团、红网、佛山广告协会、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等各单位业界人士为实践指导老师。

4.整合资源提高效益,形成协办学同机制。一是与学院内部的汉语言文学、新闻学专业进行积极合作,在课程上、资源上形成良好共享机制。其次是积极与学院以外的美术学院、商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进行积极合作。如在艺术设计课程、市场营销课程、文化创意产业等课程方面,广告学专业与美术学院、商学院等学院积极合作,形成师资共享良好局面。同时,在历届的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组织中,都是广告学专业牵头组织,积极发动和组织全校各学院特别是商学院、美术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生参赛,形成良好的参赛信息共享机制与组织架构。

二、广告专业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社会需求实践与经验

1.整体经验。吉首大学广告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社会需求的经验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注重专业发展的普适性与地方性相结合,强调专业办学路子的地方性特色。第二,注重师资团队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强调师资能力的实践性品格。第三,注重教学资源的集成性与开放性相结合,强调专业内外的开放性互动。第四,注重学生能力的技能性与创意型相结合,强调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意能力。广告专业秉承学校开放性办学的基本理念,顺应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专业师资力量和优秀学生团队为核心,积极与大湘西地区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广泛开展广告制作与广告策划业务活动,在重大节日、重要活动的方案策划、形象宣传、品牌推广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2.为地方民族文化发展提供参考或承担具体工作。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将科研、教学成果转化成服务地方民族文化发展的资源,为地方民族发展提供了各种有效智力支持。如本专业团队成员担任了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方面做出了大量工作;专业团队成员挂职吉首市市长助理等职务,着重协助管理吉首市文化、旅游发展事务;团队还参与承担了《吉首市民族文化创意产业规划(2012—2020)》、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的编制等工作。

3.为地方政府各种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积极参加区域政府部门的各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建设策划与实施工作,如积极承担湘西州政府“特色村寨、古村落保护调查研究”的具体项目;承担湘西州政府做CI系统标识;承担湘西州政府“导游员民族文化培训”的教学指导工作;承担吉首市“旅游标识牌”的设计与制作;参与湘西州委、州政府“十二五文化强州战略方案”的制定;参与湘西州“旅游广告语”的最终评选;参与吉首市“市树、市花、市鸟”的最终评选;参与吉首市“城市品牌标志”的最终评选。专业团队创作的《凤凰城印象》、《张家界土家风情》被列为中国驻外使领馆对外宣传广告片,译制有10种不同语言的版本供对外宣传使用,为武陵山民族文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4.为区域文化企业、旅游公司提供决策参考或智力支持。积极参与旅游开发的各项项目,且发挥了实际作用,取得良好效果。本专业的教师团队带领学生在芙蓉镇景点圈、德夯景点圈、乾州古城景点圈、里耶景点圈等景区的开发与创意中,都承担具体工作内容。如组织策划了吉首市吉凤工业园开工典礼、韶山领墅广告大赛、芙蓉镇形象设计大赛、边城醋业广告设计大赛、州气象局的园林规划等项目。团队教师带领学生承担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情韵桃花源”、“烟雨张家界”两台节目演出的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

三、广告专业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社会需求的重新定位与创新思路

1.根据区域社会需求为导向,重新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紧贴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扶贫攻坚的现实需要,围绕武陵山区域旅游、民族文化产业等地方产业群发展实际开展教学和科研服务工作,积极探索专业群建设的机制与体制;加强专业与专业、专业与地方政府、专业与区域企业间协作,发展以“项目教学”为核心的广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企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长效合作机制。

2.积极探索共享创新机制,加强专业群建设的机制与体制建设。积极促进广告专业与汉语言文学、市场营销学、文化产业管理、艺术设计、旅游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沟通与协作,探索建立该专业群在教学、科研、实验等方面资源共享机制,提升专业的整体办学水平。将广告专业示范性建设与改革中的先进教改理念、校企合作的经验和做法等通过学习交流,影响到专业群中各专业、各位老师,推动专业群的整体改革,带动专业群建设,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3.做好区域人才需求调研,提升专业人才培养针对性与规格。做好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对广告人才需求调研工作,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职业资格标准,组织企业相关岗位管理人员进行共同研究分析,明确培养岗位、工作任务、任务领域及能力需求,再根据能力要求进行归类,形成满足于武陵山区经济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体系,加强教学手段与方法革新,培养具有系统的广告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在武陵山片区文化传媒业、旅游业、信息咨询行业、文化产业等部门从事广告经营管理、广告设计、广告创意、广告营销策划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创新性专门人才。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方面,在专业课程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程中,按照武陵山区对广告专业人才的能力和规格要求,实施课程体系的改造,使每一个教学内容都能培养一种职业能力。

4.推动区域协作,抓好专业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和“产学研”建设。产学研合作可以通过学校的优势学科服务地方,培养锻炼一批掌握前沿、具有解决科研与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可以进行创新性教学的人才梯队。广告专业在原有系列实践教学实践基地基础上,积极与湘西州电视台广告部、德夯旅游公司、芙蓉镇景点圈旅游有限公司、一鸣广告公司等单位合作,建立3个专业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积极探索实践教学体系新模式。针对武陵山地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申报一批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和科研课题,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并积极促进研究成果的社会服务转化。同时积极推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开展选题研究。

5.抓好专业改造工作,推出系列特色课程与特色教材。重点结合武陵山片区传媒产业、民族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需求,加强广告专业改造。在加强已有的主干课程的基础上,针对性设置《旅游广告策划》、《文化产业广告营销》、《民族文化广告创意》等特色课程与教材体系,调整与充实教学内容。在遵循广告人才培养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根据武陵山片区广告人才的特殊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建设期内出版与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联的特色教材3部以上。

参考文献:

[1]姜正国,盛正发.以产学研合作促进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1):141-144

第4篇

[论文摘要]: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是顺应城乡消费新趋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农村新型产业。本文以长沙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模式,针对其相应的问题,提出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农家乐旅游产业的概念:

“农家乐”,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消费不能满足日益更新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消费模式。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本地资源为基础,优化组合各种生产的新兴旅游产业。它是一种逐步发展的农业生态旅游、农业休闲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项目。

二、湖南长沙农家乐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

据长沙市旅游局统计,2006年,长沙市的农家乐有1415家,其中五星级农庄17家;去年乡村旅游景点接待总人数达835.2万,总收入超过10.5亿元

长沙农家乐旅游开发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多种模式:

1.城市郊区型。城郊经济基础好,空气洁净,交通便利,休闲农业发展的条件得天独厚,2.景区周边型。我市现开辟了8个森林公园,拥有大围山、黑麋峰等一大批风景名胜区,还有灰汤温泉、岳麓山等,是我市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最早的地区。3.基地兼容型。我市农村种植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加工园区注意休闲项目配套,观光功能兼容,成为了很好的休闲观光场所,提高了综合经济效益。

按休闲农业的功能划分,目前有三种类型:

1.观光观赏型。我市农业种植资源极为丰富,长沙花木带、各地茶园果园药园和水面养殖等名优特产为开发观光型休闲农业项目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域。

2.参与体验型。以吃农家菜、住农家房、观农家景、干农家活的“农家乐”为主体的一系列产品现已初具规模。

3.休闲度假型。我市森林资源丰富,长沙植物园、望城黑麋峰、浏阳大围山等国家森林公园环境幽静,气候宜人,是天然的“氧吧”,利用其优质的生态环境建立森林度假村、开展“森林浴”避暑、度假、健康疗养、等活动,建立配套的休闲娱乐设施。

农家乐投资开发主体角度:

1.农户联合型:特点是:投入少,接待量有限;乡村文化保留完整;旅游带动效应有限。

2.(公司)农户型:特点是:引进旅游公司参与经营、管理;发展规模和接待量较大。

3.(公司,社区)农户型:特点是:参与三方责任和分工明确:公司负责旅游景点(区)的规划、营销、培训;村委会协调,农户按规定接待、导游。

三、长沙休闲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引导。对休闲农业还存在模糊认识,缺乏有效的引导,有明显的盲目性。对休闲农业经营范围与活动内容的核定、服务质量的要求等方面缺乏统一、适用的规范标准。

2.经营不规范,缺乏科学的管理。在软环境方面,由于经营休闲农业是一项新的事业,经营者缺乏必要的培训,组织能力及管理技能准备不足,往往凭着自己的经验对项目的建设及经营管理做出决策,跟不上市场对其发展的要求。

3.布局不合理,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我市休闲农业发展速度快,但规模比较小,整体建设水平比较低,不能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一些地方为了凸现休闲农业的个性特色,采取“拿来主义”,不切实际,生搬硬套,结果弄巧成拙,效果不理想。

4.思路不开阔,缺乏多样的特色设计。我市现有休闲农业主要是以观赏型、娱乐型、度假型三种为主,务农型、品尝型、购物型、疗养型的很少。没有整体的营销,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无法提高休闲农业的市场号召力和提升休闲农业的知名度。

四、湖南休闲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特有的潇湘自然生态环境。长沙森林景观的季相变化明显。水系河湖水体四季丰盈,共同构成了“潇湘”山水风光长轴画卷,为长沙的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本底。

2.丰厚多奇的乡村景观资源。我市环城的大水面大面积的种植产业,体现了鱼米之乡的色彩;浏阳、望城、宁乡的传统农业文化景观,显示了山乡风情;使人感受到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的魅力,为我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

3.完善的交通网络。至2005年,全市周边已形成覆盖面大、通达性强的立体交通网络。长沙到其他13个市(州)以高速公路相通,我市乡村公路已经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网,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交通便利。

4.十分可观的潜在客源市场。从客源上看,“长、株、潭”2005年,三市非农业人口已超过400万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南面有广州、深圳;北面有以武汉为中心的华中城市群;是我市休闲农业旅游不可低估的潜在客源市场。

5.民间资本投入积极。休闲农业的广阔市场前景,吸引了多种投资主体的介入,而且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投资群体。我市农家乐旅游的投资构成中,农民家庭投资约占16%左右,民间私人资本和工商资本约占84%左右。民间资本已成为休闲旅游投资主体。

五、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加强领导,强化对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服务。从扶持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角度出发,把这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农村经济新亮点培育好、发展好,为之服务好。

2.以农为本,夯实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产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利用农家乐休闲旅游业集“吃、住、游、乐”于一体的窗口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现代农业建设。

第5篇

论文关键词:武冈旅游;营销现状;环境分析;营销战略

武冈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但旅游业发展相对周边县市仍有较大差距,在旅游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研究武冈旅游市场营销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武冈旅游营销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1.旅游营销观念滞后、方式传统

为了进一步开拓旅游市场,推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树立现代旅游营销观念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武冈市还停留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上,缺乏市场调研,无中、长期旅游营销规划,追求短期效益。

2.旅游市场开发目标不明确,市场定位不准

一些旅游景点由于受资金、观念等因素的制约,旅游企业缺乏对旅游对象的研究,对游客的市场需求、心理等了解不足,盲目性、主观性较强。市场定位、促销方式也盲目随从其它景区,宣传方式古板,最终导致数量、质量处于弱势,较大影响了旅游产业的全面提升。

3.旅游产品单一、个性化不强,雷同化趋势明显

没有个性、没有特色、没有竞争力成为武冈旅游发展的软肋。由于缺乏长远的开发规划及市场意识,导致许多旅游景区建成后,旅游产品往往是当地一些旅游资源的简单加工,很难达到旅游产品整体要求,特别是与临近省区的旅游产品存在较多雷同的项目,这与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情况相违背,很难让旅游者心理得到满足,也无竞争优势。

二、武冈旅游市场发展的环境分析

1.武冈旅游市场发展的机遇

目前武冈旅游市场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国内省内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纯朴的文化等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2005年“中国旅游策划万里行”大会上首席专家团执行主席刘汉洪作了《武冈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策划报告》,号召全市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全面支持,共同参与,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武冈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努力实现“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新世纪武冈发展的具体战略。这表明政府对旅游高度重视,为武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2.武冈旅游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

中国旅游市场将更大程度地开放,旅游市场需求呈现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未来的旅游市场竞争日渐激烈;武冈周边大多数县、市已将旅游业列为支柱产业、先导产业和龙头产业,并对旅游业发展给予政策性扶持;旅游法规的健全、旅游资源开发的科技化、旅游需求的细分化等对旅游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武冈基础差、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竞争能力较弱、旅游业人才短缺,对旅游业的生存造成威胁;旅游企业规模较小、管理制度不健全、渠道不畅等导致旅游市场的营销环境变数加大,企业经营难度提高。同时,由于旅游市场的扩大和深化,武冈旅游市场逐渐融入我国旅游大环境之中,对武冈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武冈旅游市场的营销战略

1.酒店营销战略

酒店营销环境的优劣直接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武冈有l0余家高品位宾馆,服务设施齐备,服务品质优良,现已具有同时接待6000人次游客的能力。酒店除了建筑、设备、各种耗材及经营的产品必须符合生态环保的要求外,还必须向游客宣传绿色消费理念,实施绿色消费行为,节约旅游资源,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武冈旅游刚起步,需要时间了解市场与适应环境,应引进经济型酒店品牌,以适应旅游业中、低档旅游目标市场的需求,还可通过建设品牌、特许加盟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酒店要提高服务质量,使游客产生亲切感;提高服务技能,使游客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提高服务效率,使游客节约时间;提高设施设备的运转,使游客的生活舒适。

2.旅行社营销战略

旅行社经营管理水平及导游素质对游客能否得到满意的旅游体验影响最大。游客在购买旅游产品之前,既看不到产品又无法对产品进行检验,为了降低购买风险,游客理性选择的结果是越来越重视旅行社的品牌形象。武冈市本土旅游公司及外来旅行社应深刻了解游客的这种心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企业品牌建设,通过有效的品牌经营,树立诚信服务的良好形象,提高在游客心目中的知名度,培育出稳定并不断增长的客源市场。

3.交通营销战略

交通是连接旅游六要素的纽带,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武冈市内有S220和S219省道分别与320国道、207国道相连,武邵公路和1865、1846省道贯通全市。随着“邵怀高速”公路和“竹城公路”即将建成通车,武冈交通将变得更为便捷。目前,武冈旅游应在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打破分割弊端,遵循旅游交通规律、市场经济法则,对交通部门的各种所有制旅行社、酒店等实施并转重组,组建交通旅游集团总公司。二是提供舒适快速便捷的旅游产品,使旅游者购票、上车方便,最大程度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三是在交通工具上推销的商品要合乎环保的要求,尽可能地节约能源,崇尚绿色消费。四是各个旅游景点应设有客运班车或公共汽车接送游客,开通武冈旅游专线,形成以公路为主、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4.目的地营销战略

根据自身的资源进行优化、合理定位,形成品牌营销特色,是武冈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关键。根据距离远近、生活水平高低、受教育程度、消费习惯等进行市场细分,通过分析每一个市场的需求特征,确定每一类旅游资源的目标市场。武冈的旅游资源大致可以分为佛教古建筑文化、华夏根祖文化、自然山水风光等。不同的旅游资源吸引不同特点的游客,比如:佛教古建筑文化旅游景区,商业风味和文化色彩都很浓厚,可把周边区域高素质的游客作为目标市场。根据资源特色和目标市场游客的特点来设计产品和服务是至关重要的,以此适应资源情况,在旅游资源和市场需求之间找到合理的联结点。

5.景点营销战略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开发观光型产品,是武冈旅游永久的优势所在。要对老产品进行重新包装、完善和优化。一是尽快更新传统产品,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在观光产品中开发更具文化内涵的内容,并增加有一定参与性的活动。二是推出具有吸引力的新线路,不断开发新景点,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既扎根于武冈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又充分体现时展的主流。三是改进已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线路的综合条件,尽快对确有吸引力但综合接待能力不强的线路进行完善。四是积极开拓主题旅游产品,改变武冈旅游总体结构,建立复合式多重式结构旅游产品链。

第6篇

(一)语言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应具备过硬的语言基本功,语言不仅包括口头语言,还包括态势语言、书面语言和副语言。语言是旅游从业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在旅游服务过程中,口头语言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语言形式,美学家朱光潜告诉我们,一个人“话说得好就会如实地达意,使听者感到舒服,发生美感。这样的说话也就成了艺术”。因此,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教师应熟练掌握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语言表达的要领、口头语言表达的方法、态势语言的运用技巧及导游语言的沟通技巧。

(二)业务知识水平

旅游专业教师应掌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政策与法规、导游实务、主要客源国概况、景区服务与管理、旅游财务管理、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熟悉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业务流程,了解旅游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了解旅行企业各工作岗位工作职责、掌握各类型旅游团队操作流程,各类型团队带团流程及技巧等。

(三)综合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能力包括实训教学、实习指导以及就业指导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不但能胜任理论教学,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能承担与旅游管理相关的旅行社、旅游景区的实训、实习以及就业指导工作,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及相应的岗位培训,从而使他们考取普通话、中文导游员、英语导游员等职业资格证书。(四)职业技能拓展职业技能主要包括理论知识更新、行业调研、课程开发、科研能力等。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还应不断学习和掌握旅游业新动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与实践指导能力,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开发与毕业生就业岗位紧密相连的专业特色课程,及时更新教学重点,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真正具备能适应经济与行业发展的要求,从而避免出现学非所用的现象。此外,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要定期去相关企业参加实践锻炼,走访实习实训基地,并开拓校企合作新领域,为学生顶岗实习以及将来就业搭建良好的平台。

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双师素质评价体系

(一)准确把握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内涵

“双师素质”是指同时具备理论素养和操作能力。“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在院校任教的、同时具备两种不同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即同时具备教师系列职称和工、农、医、经、警、法等其他技术职称或资格的教师。因此,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首先应具备高校教师资格。作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要熟悉高职教育基本规律,掌握高职教育基本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具备相应的社会、行业实践经验及专业实践能力就可以进入“双师型”教师行列。“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与本专业相匹配的实践经验或应用技能。按教育部要求具备助教及以上的合格教师,获取相关专业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书,在相关行业企业有累计两年以上实际工作经历的,即可进入双师素质教师的行列。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可考取国家旅游局颁发的全国导游资格证书、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全国外语翻译证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经济师执业资格证书等;涉外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也可参加全国国际领队培训班学习,获取相应资格证书。同时教师应该积极到涉外旅游公司等单位进行顶岗锻炼和岗位培训,了解旅游行业各岗位职责及熟悉各项技能,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要求,提高从业实践能力,促进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双师型”教师因专业不同,其素质要求应有所不同。旅游管理类“双师型”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具有较高旅游管理专业理论水平以及较强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具备一定的旅游带团实践能力和旅游商务沟通能力。依据专业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双师素质教师可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和特级,分别对应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四个层。初级“双师型”教师,由于对本专业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缺乏整体全面的理解,缺少教学经验,应主要以讲授专业基础课为主,辅助实训教学,通过教学,以教促学,参加社会实践和企业锻炼,不断丰富实践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中级“双师型”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掌握旅游专业相关行业发展动态和职业技能,能根据行业和职业的发展变化,对本专业建设提出有价值的建议。高级和特级“双师型”教师一般为专业带头人或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针对行业人才需求,对本专业中的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能优化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程方案,优化基础课程内容;参与学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讨、完善,对专业核心课程《导游业务》、《旅游法规》、《湖北导游基础》、《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等课程的教学进行指导和评价;参与学校旅游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对学校专业教师及时沟通、共享最新旅游业发展动态以及本人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教和实践技能训练,提高他们旅游活动策划与导游服务技能,使其能获得相应职业资格;通过示范、指导,促进承担相同教学任务的教师技能水平的不断提升,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协助教师课题申报工作;参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对校内实训设备的配置及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重点是模拟导游实训室软硬件配置,并针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切实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在实训基地建设中,不断提出有想法、有创意,新颖的策划方案,以促进实训基地不断发展;对本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进行咨询和指导。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同时,充分利用其社会资源,帮助联系顶岗实习和就业岗位,并全程进行咨询、指导和协助。

(二)建立专业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

第7篇

历史学是典型文科专业,在其教学活动中存在诸多文科共性问题,如: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知识性课程较多,方法论的课程很少;教学手段单一,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多重科研而轻教学,教学内容陈旧等。这些包括历史学在内的文科专业所具有的通病,近些年来常常为学界所攻诘。毋庸置疑,在这种僵化陈旧的教学模式下,人才培养质量很难保证,专业培养目标能否实现也极为堪忧。许多高校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不断通过推动教学改革来扭转这种局面,力图将研究型教学落到实处。总体看来,业已形成的规范性认识将“研究型教学”定位为三个主要特点:一是要有课题(专题、问题),师生共同研究、共同讨论;二是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引导而学生自主钻研;三是实现知识的“内化”,通过体验,提升素质和能力。基于上述特点,很多高校围绕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两个层面展开了探索和改革,其中课堂教学改革是主要发力点。从教学氛围的培育到学习兴趣的培养;从教学主体的互动到课堂效果的评价;从教学过程的优化到教学手段的更新,探讨不可谓不全面,不可谓不细致。各高校管理者和相关研究学者,考古鉴今、兼收中西,形成了大量的极具智慧的研究和探索成果。

相较而言,对于课外实践这一环节却长期疏于关照。古语有“纸上得来终须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之说,特别是对于历史这门偏于理论和知识的学科,更是需要注重实践,否则所谓研究型教学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研究型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精神,自主钻研、自主创新,这种能力的培养只通过课堂是很难实现的,实践环节不可或缺。人的能力总是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运用所学知识,方能实现“知行合一”。有研究表明,一个人对于听到的信息能记住25%,对于听且看到的信息能记住45%,而对于听到、看到且做过的事情则能记住70%。也就是说,虽然课堂有内外之分,但却不应割裂开来,唯有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教学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方能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对于学生来讲,课外实践活动的实现形式是多元化的,比如参加甚至主持课题研究,或者自发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即便是做一些兼职也可视为实践活动的一种。但上述方式均有局限性,课题研究从目前来看对于本科生而言机会还是比较有限,而自发参与社会活动或者兼职目的性不强且随意性很大,这都难以收到实效。在这种情况下,体现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包括课程见习、综合实习、毕业论文等就显得尤为重要。

2历史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事实上,历史学专业的管理者和教师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是有清晰而明确的认知的。但是限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这种认知大都停留在理念上,以致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并没有落到实处,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按照培养大纲要求,历史学本科专业在课堂教学之余,还设置有固定时间安排的实习活动,包括课程见习和综合实习两个方面。课程见习,顾名思义是针对于特定课程所安排的实习,如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考古学通论、史学论文写作等课程,一般要安排至少两天的单科实习。综合实习,又称为综合认识实习,即提供给学生一个较长时间(一般为7天)去校外开展实践活动。无论是课程见习还是综合实习,其目的是相同的,就是通过重返历史现场、开展田野调查,将文本知识与现场实况互为映证,使枯燥乏味的文字变为立体形象的鲜活材料,从情感上和学理上更为深刻地感受历史背景、认知历史事件,进而将所学知识与身处的社会、自然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内化的体验。这样一种设置和安排,无疑是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具有开放性、创造性的一个平台。

这样一个平台如若搭建规范完备,就能够将合作性、问题性、实践性三个维度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有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升。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的实习环节操作往往是流于形式,几无效果。析其原因大概有三:一是传统教学理念的惯性作用,“重理论而轻实践”,高校管理层面没有予以足够重视和支持,比如实习经费安排比较低难以有效开展活动;二是教师重科研而轻教学,“课题、论文”至上的倾向依然比较严重,不愿意投入精力于实践教学;三是院系在运作中对于师生安全顾虑过重,往往简化甚至改变实习形式,当下一种常见的做法就是将实习活动完全交由旅游公司打理,从而规避责任,但实践活动却变成了旅游观光。实践教学的另外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毕业论文写作,其设置的目的在于检验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科知识、思维能力等各种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将所接受的教育和所学习的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和水平。但是近年来关于本科毕业论文的声讨之声不绝于耳,有部分学者甚至提出废止这一规定,其原因就在于东拼西凑、粗制滥造的论文严重浪费了教育资源,伤害了本科教育的形象。教育部曾多次下达通知,要求各高校加强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各高校也纷纷采取举措,力图改变这一现状,如进一步规范论文写作流程和制作要求,严格论文的考核和评估,加强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管理等。

但从效果来看,似乎难尽如人意。就历史专业而言,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较低是有客观原因存在的。一方面专业课程设置偏重于知识体系掌握和理论观点介绍,而方法论课程设置较少,加之大学期间又鲜有机会参与科研活动、接触乃至写作科研论文,以致到大四阶段毕业论文写作时有手足无措之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严重不足,也就很难形成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另一方面,大四阶段正是学生面临择业的关键时刻,考研、找工作成为核心内容,在目前的就业环境下,很多学生在重重压力下没有心思、也没有精力投入过多时间在毕业论文写作上,往往只是抽出几天时间就草草完成,其质量也就可见一斑了。

3研究型教学导向下历史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与展望

研究型教学的宗旨是通过教学与研究、实践的结合,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勇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在课内教学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搭建一座桥梁,以问题为导向,在师生平等而又积极互动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充分而又自由的探索空间。正如前文所述,课外实践的全面开展和落实,主体环境尚不成熟和完善,目前有效的着力点就是抓好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活动。若要做好这一方面,需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合力。其一,高校层面。高等院校要自上而下重视实践教学活动,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扶持和激励机制。在目前实习补贴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高校可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免除师生后顾之忧;面对指导教师主动性不强的现状,高校可以将实践教学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或者可以通过课题等方式给予指导教师一定的物质奖励。针对于历史学的专业特点,高校应该积极引导具有丰富考古经验或者田野调查经验的高水平教师充实到指导教师队伍中来,以优化师资结构。

在毕业论文工作方面,高校要采取有效举措严把质量关,还可以结合实际进行适当变通,如将时间安排至学生在校的大四第一学期全部完成。其二,教师层面。无论是校外实习活动还是毕业论文写作,都需要指导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互动,可以说实践教学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教师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负责的敬业精神。以田野调查为例,一次大规模的田野调查活动往往需要极为耐心和周全的准备工作。事先要有具体的运作方案,包括确定调查主题、遴选合适田野点、制定详细调查计划、准备充足经费、培训人员等方面都要面面俱到。调查期间,要结合实际情况把握好计划进展的节奏,耐心细致地进行指导,保护好师生的安全,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第8篇

[论文摘要]中小旅行社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有其优势也有其严重的不足,本文就中小旅行社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中小旅行社在经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从绝对数量上来看中国是拥有旅行社数量最多的国家,但同时中国也是旅行社行业竞争最为激烈的国家。旅行社数量多不代表没有生存发展空间,业界专家学者一致评论中国旅行社存在“小、散、弱、差”四大不足。实际上任何一家企业都是从小做大、做强的,没有一家企业一进入市场就是行业的“帝国”。因此,中小旅行社要做大做强首先应发现自己的问题;旅行社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有点乱,这不是某一家旅行社能改变的。旅游者在逐渐地“摆脱”旅行社,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出游总人次中只有约百分之五的游客会参加旅行社的观摩团观光,这个比例还在不断减小,为什么?旅行社的数量在增加,这就造成了旅行社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什么?是我们这些大大小小的旅行社既不注重产品开发又不重视产品质量所造成的,每一个参加过旅行社组织的观摩团的游客都有或多或少的不满,即使是一些vip观摩团也是如此。 

旅行社不是不可以提供低价游产品,但是旅行社在向游客提品时应明确告知旅游者他们所购买的旅游产品的实际情况。在部分省市甚至存在零负团费操作,这更加造就了旅游者的不理解。今年“十一”黄金周旅游人次达到了创历史的1.78亿,但很多旅游者却把国庆节形容成“国庆劫”,可见旅游者对旅行社提供的旅游产品有多么的不满。综上所述,中小旅行社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一)对旅游者的旅游感受不够重视也就是旅游产品质价不相符 (二)旅行社在经营过程中产品过于单一 (三)旅行社没有真正认清当前行业形式 (四)旅行社在经营过程中忽略了诚信 (五)旅行社在经营过程中仅仅围绕价格做文章。

 

二、中小旅行社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很多旅行社内部业务规范方面没有严格界线,有些票务部人员也可以操作地接团和组团,同样组团人员也可以做地接,地接部计调也可以做组团,甚至导游部人员也可以操作地接团和组团,表面上看是各显其能为公司拉来业务,实际上易造成旅行社内部的不良竞争甚至形成员工间关系紧张;其次,旅行社对一线导游服务人员管理缺乏明确制度,对导游员的工作不够重视。只是在导游“砸团”后才会对导游有所惩罚,而对导游工作表现好时没有奖赏。带一些经济型旅游团,导游员大多要交“人头费”,对导游的生存状况采取漠视的态度。导游被称之为三无人员“无底薪、无社保、无安全保障”,在业内导游状况有曰“领导贵族化、游客祖宗化、上班日夜化、加班无偿化,想改变简直是神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也不实为很多导游的真实感受;再次,中国旅行社业最大的弊病在于以op(即operator,也称计调)为核心,op集诸多功能于一身。西方一些成熟的大型旅行社是严格按照流程分工,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人员负责。德国凯撒集团旗下的北京凯撒国际旅行社各个流程之间有严格的限定,例如计调不允许直接面对客户,即使接到客户的电话也必须转给负责销售的人员,目前我国旅行社业与国外大型旅行社的制度化、流水线做法相比,作坊式的经营方式对个人的依赖性很强。一方面,个人资源的积累在旅行社经营中占据了很重的成分,几个人甚至一个人就可以负责旅行社从外联、组织到计调甚至接待的所有业务环节;另一方面,也使得企业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很容易地转化为个人资源,也就是业内常说的所谓“富了和尚穷了庙”。这种高度依赖于个人资源而不是完善的业务分工和流程的做法,导致旅行社被“架空”、“挖空”。 

三、中小旅行社如何运用网络来丰富经营渠道 

 

目前,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旅游企业是运用传统的商业模式,旅游电子商务系统方面基本上还处于初级阶段或呈空白状况。一般的旅行社电脑主要用途,只不过是进行内部的旅游行程编排、财务核算、单机一般数据处理等,信息服务能力非常差,电子商务没有发展起来,完全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即使使用网络来操作旅游业务也仅局限于b2b式的团队业务操作,而不是b2c式的散客报名交易。现在绝大多数旅行社仅仅把自己的网站当成一种简单的宣传自我的手段。目前,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非常惊人。以美国为例,2005年全美在线旅游市场增长19%,达到291亿美元。在线旅游销售收入占2005年旅游市场收入的30%,而2004年这个比例是25%,2003年为21%。直接提供在线服务的旅游供应商收入增长27%,达到325亿美元。二是销售规模和收入所占比例大,美国的在线旅行市场在2005年有620亿美元的规模,而到了2009年,在线旅行市场规模将达到910亿美元,占旅行总体市场的50%,即美国旅游服务约1/2都将在网络上进行。所以作为中小旅行社首先要重视利用网络,那么作为实力较弱、人力资源较匮乏的中小旅行社该如何抓住网络平台来开发旅游产品的交易呢?随着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不断深入理解,“全包价”的旅游产品在不断地被“半包价”“小包价”旅游产品所取代。首先,中小旅行社可以和一些旅游网站联合,做他们的旅游产品商,通过这旅游网站来销售自己的旅游产品,以此同时,旅行社还必须和旅游单项产品提供商形成一个网络系统,由这些旅游单项产品提供商提供相应产品供应情况;其次,对于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中型旅行社,可以建立自己的旅游公司网站,加大对网站的宣传力度,比如可以将自己的网站和一些门户网站链接起来,建立自己的呼叫中心,逐渐完善旅游产品在线销售。 

 

四、中小旅行社的经营管理中应加入一些新的元素 

 

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再也不能仅仅是旅行社管理的口号。“照顾好你的员工,照顾好你的顾客,就会得到市场对你加倍的照顾”-----这是适用于所有企业的一条经营管理的“黄金法则”,可见我们的员工和我们的顾客一样重要。“没有富于人情味的管理,就不可能有富于人情味的服务”---旅行社尤其要对一线导游人员重视,现在很多旅行社的导游员都是在一家公司干了两年就转到其他旅行社干或转做兼职导游,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得到旅行社应有的重视。一个优秀的导游员比一个优秀的外联人员更可贵,而在很多中小旅行社老总看来外联人员可以直接拉来客户为公司创造价值却忽视了一个好的导游为公司树立的良好口碑。 

在管理方法上,首先中小旅行社应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绝不能只有惩罚的没有奖励;其次 对导游员应加大综合素养的培训力度,在工作技能上和职业道德方面帮助其提高;再次 帮助导游员建立职业规划使其对职业角色的认识更加深入。 

在经营方面上,中小旅行社在模式上有待改变。在我国很多中小旅行社的主要客源都是通过广告招揽或由外联人员通过其关系拉靠过来的,而这些外联人员拉靠过来的客源只能说是外联人员个人的客户,客户关系的维护也都是靠这些外联人员来做。这就使得旅行社对这些外联人员的依赖性很强,一旦公司失去了几个主要外联人员就意味着没有什么客户了。所以,对一些中小旅行社而言,可以借鉴一些国际连锁酒店的做法建立自己的客户管理系统,与其每年花费十多万元打广告还不如把这笔钱用在客服方面来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