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20 15:36:2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化学导论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思维导图可通过电脑软件或手绘法进行设计绘制,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于课堂所学化学知识的理解,笔者建立学生应以手绘法构建思维导图.手绘思维导图方法如下:
(1)主题:主题一般在思维导图的中央部位,其由关键词及图像组成;
(2)次主题:次主题围绕主题展开,以分支形式向外扩散;
(3)分支:分支由图像或线条上的关键词组成;
(4)节点构造:节点构造由分支相互连接所构成.如:电化学教学中.电化学为主题,原电池与电解池为次主题,原电池与电解池的类型及构造为分支,节点构造即为原电池充电、放电与电解池构建之间的关联.
二、思维导图的特点
思维导图具有发散性特点.其以中央图形为主要点,并向外周发散相关的关联点.关键词可构成思维导图的分支,并由分支形式展现出次体的话题.思维导图具有树状发散性特点.思维导图以心理学及教育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光靠死记硬背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应当对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积极主动去思考问题,才能理解化学教学的真谛,才能真正掌握化学知识,才能牢记化学概念.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项概念多、复杂性较高的一门课程,既具有实质性,又具有抽象性,因此不少学生对于化学课程的理解并不透彻,导致在化学习题练习中常常出错.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帮助学生提高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思维导图的实际运用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通常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下述教学:
1.进行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课程设计的知识点较多,涉及面也较广,因此在学生学习中,难免会遇到一定的小挫折.但在化学教材的编排中,其是将各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连接的,每个章节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思维导图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的思路,帮助学生构建相关的内在知识点网络,梳理各个章节的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高中化学离子反应及氧化反应章节教学中,不少学生对于离子反应及氧化反应的概念掌握的并不透彻,因此在习题练习中常常出错.而以思维导图对该章知识点进行总结回顾后,教师可以离子反应作为主题,以分解及氧化反应作为次主题,以各个反应的发生条件及步骤作为分支,帮助学生对于离子反应这一章节进行知识梳理,提高学生对于离子反应的理解程度.这一事例充分体现出了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显示了思维导图的教学意义.
2.进行章节知识的预习思维导图除了具有帮助学生进行章节知识回顾的特点外,其还可以帮助学生对书本知识进行预习.在学生能够自我绘制出思维导图后,教师可教导学生如何以思维导图对化学知识进行预习.如对氯的化学性质进行预习时,学生可通过对书本知识上所讲解的氯气与碱液之间的反应进行掌握:Cl2+2NaOHNaCl+NaClO+H2O,来了解氯的化学性质的基本特点,能够对氯气所参与的化学反应过程进行一定的感知,并在此基础上,开始构建自己对于氯的理解的思维导图.此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引,帮助学生提高思维导图的完整性,并帮助学生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联系与总结,发掘出其共有的特点与联系,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当满足上述特点后,思维导图便会具有一定的完整性、缜密性,可以帮助学生对于未学习的书本知识进行一定的初步掌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在化学学习中有很多学生出现“一说就懂、一做就错”的情况.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对某部分的化学知识掌握的很牢固,并且许多化学公式都能铭记于心.然而在化学学习中,学生在进行解答化学习题时,却经常性的出错.此时,教师不应对学生进行责备,我们必须承认,化学学习的知识点较分散,考试中的涉及点也较广,因此,学生在解答化学习题时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可通过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帮助学生绘制出思维导图,让学生对于各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一定的联系,寻找出新的解题思路.
四、结束语
作者:刘必春 单位:盐城师范学院党委委员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专业学习和应付考级、考证上,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1.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的客观需求。虽然目前很多高校出现“国学热”现象,但事实上传统文化教育已逐步显现出弱化、扭曲等趋势。一方面,很多高校所推行的专业化、精英化教育模式,极大地误导和限制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从学生群体来看,大家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解比较狭隘:容易将文艺汇演、主题教育、周末文化等校园活动片面地冠以传统文化之名并加以推广宣传,同时在活动中注重活动内容的即时效应、活动形式的感染力,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倡导的儒家思想,忽视了思想的渗透应该是逐步引导、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因此,在传统文化教育“弱化”、“扭曲化”的现状下,高校只有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广大青年学生,才能使他们在情感上和理性上自觉接受、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保证。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已处于一个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互相渗透的时代,传统文化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此时,只有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抵御各种错误的文化思潮,为高校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保证。在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等为人处事标准中,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自信和自豪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1](P12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传统文化发展提供了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它们是引领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年而不绝,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已经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激励他们进一步焕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教育广大学生珍惜和重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认真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传统文化创新指明了方向。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导向,积极发掘传统文化中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的基本特性,并以此为基础,在的进一步指导下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与发展,在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的同时,吸收借鉴一些西方优秀文化中的互补性内容,真正做到取长补短,熔铸出具有时代性、代表性、先进性的新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文化发展的指明灯,指引我们既着眼于传统文化纵向生长与融合,不断推陈出新,又注重全球文化的横向杂糅,克服外来文化冲击,实现“传统、现代、外来”三者的有机融合,产生出真正的本民族的现代文化,服务我国乃至全世界传统文化的现代教育。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为前提。一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减少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强大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二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实用性,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儒家文化强调的“天人合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的经世治国达到完美的统一,可以通过具体事例激励广大学生树立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奋斗精神,积极、主动去打造健康、健全的人格魅力。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要以课程教学为基础。首先要将传统文化的教育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和教学中要有机的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教学中着重以引导、感染为主。其次要多开设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选修课。现在的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学生,传统文化底蕴不足,要改变这种现状,重要的举措是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考虑多开设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2](P64)可以通过规定大学生必须阅读的人文科学书目,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一些经典的人文科学知识,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让学生在校园里处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校散发着民族文化教育的气息,让学生时时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着力以传统文化元素构造校园文化的环境氛围。如组织开展讲坛、报告会、学术探讨等第二课堂来推广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利用校园网络和教育功能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建设,使大学生时时处处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使校园文化深入人心,从而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3](P6)4.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学生的亲身体验为保证。高校可以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充分发挥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示范与辐射作用,使传统文化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利用团日活动、周末文化活动、主题教育活动、民族节日等适时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将课堂上枯燥的说教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还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学生围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一系列活动,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溯源、发展、创新来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可定期举办学生宿舍文化节活动、文明公约践行评比、学习技能竞赛活动,大力推行“免检宿舍”、“党员示范宿舍”,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引入学生宿舍、融入学生生活、进入学生大脑,使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课题的难易程度直接决定学生是否有能力自学或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知识点。因此选取难度较小的课题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课题主要分为“文字阅读型”(知识点少,理解难度小的课题。学生通过倒置教学法阅读,查资料图片很容易掌握其知识点,做题正确率高,提高学生自信心)和“初级探索型”(知识点有一定难度,但通过阅读可以进行初步探索解题,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文字阅读型”可选取以下课题:初中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爱护水资源》、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初中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自然的分类》、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第四章《化学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基本营养物质》等;“初级探索型”可选取以下课题:初中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当然,也可以选择某个课题中的一个部分作为倒置教学的内容。
二、选取适度的自学作业
凡事有目的才有方向性,同理,在布置自学作业时,可挑选本课题所需掌握知识的巩固题目(题目可以选出基础性和提高性两个层次)。这样的作业能使学生有针对性地看书总结做题,既指导学生自学又能使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后有的放矢。例如九年级化学课题《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就可布置课后第1、3、4题作为作业,作业从常用燃料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常见燃料的化学方程式、理想的燃料、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有层次地考查本课题知识,学生能很快理清思路,掌握新知识。
三、采用赏识而公正的方法评价作业
关键词:文化导入;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7.082
0 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流的深度和广度逐渐扩展,在沟通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理解上的障碍。美国著名学者塞谬尔认为:“人类的重大分歧和冲突的重要根源将是文化”。我们所说的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文化的内涵,渗透于文化的各个方面,体现着语言使用者的民族文化特征。人们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和交流。如果学生学习的仅仅是这门语言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知识,那么他们也许能够学会如何用外语正确的表达,但是在涉及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风土人情、等的表达时一定会受到制约。因为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差异,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人们可以对该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特点等特征有大体的了解。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强文化知识的导入和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1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文化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不同文化间自然会产生差异。中西文化是孕育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的。由于我国的独特地理环境,使得中华文化基本是在一个半封闭的相对安静的大陆环境中不断的繁荣发展,而西方文化的生成地主要集中在地中海、两河流域等的开放性的海洋环境,政权不断更迭,因此文化得不到平稳发展。由于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中华文化的“静”和西方文化的“动”,更形象的体现在思维方式、世界观和价值观上的差别。中国人比较注重集体性,推崇内敛中庸。与人交往时,非常谦虚,讲究“卑己尊人”,而西方文化则是崇尚个人价值,追求自由主义,强调个人的存在价值和独立性。他们把小孩子也看成是独立的个体,事事尊重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在词汇方面,也可以明显看出两种文化的不同。在英语中,“dog”是褒义词,经常象征着勇敢和忠诚,比如说“a lucky dog”是“幸运儿”的意思;而汉语中,“狗”多用于贬义等。再比如英语中会用“blacksheep”来表示“害群之马”的含义,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语言的文化特性,可能就会对表达的意思产生误解。
2 英语教学与文化导入
我国这么多年的英语教学大多过分强调英语的语法、词汇等知识的输入,而忽略文化的介绍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因此导致我国学生英语学习效果不令人满意,利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低。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1)学校应该充分考虑到文化教育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把英语教学看成是跨文化教育中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英美概况”和“文化导入”等课程设置为必修课或是选修课,增加学生对英美文化的了解和掌握,帮助他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逐渐的对西方的发展史、风俗习惯、宗教喜好等知识有所积累,对于一些和汉语有异的固定搭配和表达方式正确理解。
(2)英语教师应该在课上讲解词汇和文章的时候,多多介绍它们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
英文中的很多词汇都包含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寓意。比如说在讲“chairman”的时候,有的同学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不用“chairwomen”来表示“主席”的含义,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很自然的引入“feminist”女权主义这个概念为大家讲解,事实上男女不平等现象在东西方都一直存在,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西方女性意识到要通过抗争来维护自己的女性平等地位和合法权益,因此在国外正式的文件中,也会避免出现这种有性别歧视的词语,用“chairperson”或“president”来代替。
在讲解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导入”环节进行西方文化的导入。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主题,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和“启发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就这个主题讨论两种文化的差异,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学会文化的内涵,同时提高英语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文化导入 语言与文化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干扰是公认的教学“难题”之一。在语言教学上,重语言形式轻文化导入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重语言现象而忽视文化知识及语言的载体功能现象时有发生。《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规定: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还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大学英语教学应适时、适度地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从文学、艺术到伦理、哲学,从政治、法律到经济、道德,从宗教、习俗到衣食住行,以及性别、职业、阶层等可谓无所不包。文化来源于社会,是社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属于文化范畴。古德诺夫(H.Goode nough)说:“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和文化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文化造就了丰富的语言,由此产生语言之间巨大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语言本身的结构上,还体现在其内含的语义上。各种不同的语言词汇之所以丰富多彩,正是由其独特的文化背景造成的。语言与文化相互交织在一起,文化包含语言,语言反映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二者密不可分。
二、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是两个重合的圈,要学语言就要学文化。只有在特定社会和文化环境中,语言才有真正的意义。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不论是母语还是外语,都必须了解使用它的那个社会及文化。外语教学的目的最终应该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使学习者在与对方交流中,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讲出得体、恰当的话。这种能力反映出学习者对所学语言所代表文化的了解程度。其中离不开社会文化知识。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儿童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在习得该民族的文化。所以,语言和语言的应用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正如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所指出的:“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由于语言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与承载形式,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外语教学不仅要介绍语言知识并进行“四会”技能训练,更应该把这种学习与训练放到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中进行,最终使学生具有语用能力。学习者必须同步进行语言和文化学习。教师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文学、修辞、语义等语言知识和训练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时,应努力发掘语言形式内在的文化涵义,介绍其文化背景,结合文化知识讲授语言的交际法则,促使学生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有机地“化合”成进行有效得体的语言交际能力。
三、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之现状
长期以来,在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忽视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人文背景的讲授和学习的现象。这样培养的学生只有扎实的语言知识,而对英语文化知识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交际时习惯于套用本族语的使用规则和交际模式,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推断英美人的思想意识,结果往往导致用语失误,交际失败。根据笔者从事英语教学的经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语言观的影响将语言与文化截然分开。19世纪人们为研究宗教、文学等学习语言,因而着重语言形式和书面语言。20世纪50年代结构主义语言学为此教学法提供了科学依据,后来的教学便长期以语言形式为主,使其成为完全脱离社会文化语境的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
2.教学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轻视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把握,以语言知识代替交际能力的培养。
3.就教材方面来讲,教学中一般选用小说与科技文章的居多,而选用有关英美历史、文化、政治方面的文章过少,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中对非语言形式上的一些西方文化因素,如社会准则、价值观念、思维特征等方面的了解不够。
近年来,随着现代语言学在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及语义学方面长足的发展,尤其是交际法的盛行,人们开始认识到文化在语言使用中的重要性,并在外语学习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学习一门外语,如果只掌握其基本的语音、语法知识和一定数量的词汇,虽能造出许多符合语法和语义规则的句子,但在同外国人的实际交往中,有些句子或者由于场合不恰当,或者由于不合说话人的身份,或者不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因此达不到交际的目的,有时甚至会使交际根本无法进行下去,导致交际失误。结果语言学习不但没有促进人们的相互理解和沟通,反而会引起一些误解。这种教训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外语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语言系统本身,还应该把所教语言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明确纳入教学之中,使外语教学深入到语言系统以外的现实生活中,使学生完全地掌握所学的语言,按照语用原则进行交际。因此,深入研究语言的社会文化因素,培养学生对所学语言的文化意识或文化敏感性进而发展成为一种文化能力和交际能力,是现在乃至今后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文化导入中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在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导入过程中,我们应遵循:
1.实用性原则。所导入的文化内容要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紧密相关,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只有这样,文化知识教学才可以结合语言教学实际,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良性循环效应。学以致用,收效会更加明显。
2.系统性原则。文化是一个大系统,其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互相关联、影响和制约。文化的导入就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确定文化教学的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只有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文化,才能水到渠成,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跨文化意识。
3.趣味性原则。大学生处于思维活跃期,敏感性强,若所选材料具有趣味性,效果自然就会更加理想。因此,教学中应使用一定比例的国外出版的教材,在自编教材中多用一些“真实材料”(authentic material),使学生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4.适度性原则。外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只是传统外语教学的延伸、补充和发展,而不是以其为中心。所以我们不能本末倒置,过多的文化导入不但不能起到促进语言教学的作用,反而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和阻力。首先要根据英语教学的需要,适度地导入文化内容。如属于主流文化的内容,有广泛代表性的内容,就应该详细讲解,反复操练,举一反三。其次要正确处理好文化习俗和传统的来龙去脉,等等。此外教学方法要适度,讲解的内容要有选择性,应鼓励学生自学,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增加文化知识的底蕴。
本着以上基本原则,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要利用以下几种主要方法:一是采用比较法,对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对比说明。二是结合课文内容增加有关的文化背景介绍,并通过语言与文化的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与异国文化的不同特色,从理论上提高学生对不同语言及不同文化的敏感性。三是强化阅读输入,扩大知识面。利用英语成语了解西方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四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拓宽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用途及多媒体计算机语言课件的作用,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的电影及录像资料,参与空中英语活动,使其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英美文化的真谛,培养其语言悟性及文化适应能力,从而增强学生使用地道的英语的能力及跨文化交际的领悟力。
五、文化导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客观看待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作用,界定其地位和内涵,并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内容及策略上作出调整,才能更有利于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之间的差异,使交流和沟通不至于受到影响。在具体教学中,以下几个问题应加以注意:
1.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培养运用英语的技能,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化信息的导入只是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虽然它的作用不能忽视,可以给语言教学增添一些活跃因素,使英语教学避免单调与沉闷,但不应与英语语言教学这个主要任务并驾齐驱。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避免把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等同的倾向。
2.教师给学生选择的学习材料,要体现目的语的典型的文化背景知识,侧重于知识文化,主要讲述英汉常用语在语言形式和风俗礼仪方面的差异,了解西方人的价值观以及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等。
3.英语教学中,文化信息的难度应与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相当。因此,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文化信息的导入逐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加速了网络文化在大学生活动中的渗透,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计算机网络中的各种技术,在这种应用过程中,就会提升他们在网络中有目的、有意识的道德实践活动能力,在问卷调查中,关于“上网对处理人际关系的影响”及“网络对道德行为的帮助”两个问题中,分别有44%和52%的学生认为网络能够较好的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及道德行为。由此可见,网络文化对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及道德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使大学生的道德实践领域得到了更广泛的扩展。
2网络文化下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对策
2.1利用网络文化拓展大学生社会道德关系
首先,应当监督与引导网络文化下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道德关系。大学生在处理社会关系时,往往会为其形成一种正确的道德意识与行为奠定基础,在这种社会关系的处理过程中,大学生在心理、情感、道德等思想层次上实现与外界的交流,并受到外界的影响与启发,对不断充实与丰富其自身道德意识与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并逐渐摆脱一些消极的思想道德意识与行为,最终引导大学生在网络文化下建立正确的、积极的社会社会道德关系。其次,应当监督与引导网络文化下大学生协调好与自我的关系。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与行为在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的同时,更重要的还是受到自我本身的约束与影响,协调好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与自我的关系,是保障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其他事物的基础,同时能够促进大学生自身各要素的协调发展。大学生在网络中的一切活动,实际上也是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这种方式不需要大学生直面的去处理与他人、与自己的关系,而是为大学生认识自己提供了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在与外界的交流中不断的反思自己,提高其认识能力。通过对网络文化下的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其能够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中自我之间的差距,并能够在正确的道德意识指导下完善自己,改造与提升自己。
2.2促进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发展
首先,应当努力提升网络文化下大学生的道德学习能力,即大学生参与网络活动并认识与引导自我发展的一种能力,这也是信息化时代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新的要求。网络文化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渠道,为大学生提升其道德判断力、思维力及注意力提供了条件,同时促进了大学生道德兴趣、知识与方法的养成,这些都将有力的促进大学生道德学习能力的提升,在网络文化下充分利用网络提升大学生道德学习能力。其次,应当努力提升网络文化下大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这也是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核心,随着网络文化的深入,大学生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在逐渐加强,这就为其提升自身的道德实践能力提供了平台,对大学生正确处理网络文化中各种关系能力、信息交流能力、改造网络文化的能力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学生多方面的品质与素质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提升其道德实践能力。
3结论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舞蹈与人类的生存现实一直存在着本质性的关联,舞蹈与人类学也有着漫长的、相互联系的历史。闻一多先生很早就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舞蹈“是什么”作出了精辟的阐解:“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这一著名的论断,从实质而言是闻一多先生在客观的人类学视野中,通过舞蹈形态来解析、透视舞蹈的本质内涵。他的思维角度是从较为广阔的意义上来阐释“舞蹈是什么”这样一个哲学命题。他在《说舞》中根据澳洲风行的科罗泼利舞,进一步推论出世界各国的原始舞蹈都具有“生命机能总动员”的特点。应该说,闻一多先生的文化人类学探索向度,对我们认识舞蹈的文化原理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看到的是与生命本能最贴近的文化。毫无疑问,舞蹈是文化的一种表述形式,人类借助了手舞足蹈的形式,把想象的、观念的、整合着多种文化因素的东西化为形象性的、象征性的舞蹈形态来转述我们对生命及自然规律的认识。由此看来,任何形态的舞蹈,都是由它的文化因素所决定的,我们了解和分析这些舞蹈形态非常重要,但是更重要和最困难的是认识这些形态背后的东西。几年前,我曾和日本的几位文化人类学者赴考察萨迦教派的喇嘛跳神。平心而论,如果仅从舞蹈形态上来欣赏萨迦跳神,它可能是一种低消耗的艺术审美,很难从形态上找出动律特征。举手投足极其缓慢,结构与情节全部仪式化了,一尊又一尊的佛神我行我素地表演法事仪轨,“局内”观众是那样地虔诚和顶礼膜拜,而“局外”人要从头到尾看完全部的跳神,还真需要耐性。然而,文化人类学者看到的是巫术与艺术、神学与美学、神格与人格的关联,看到的是一种文化模式,一种可印证的历史、社会、宗教、民俗的文化观念。也许萨迦人并不认为他们在跳舞或从事什么舞蹈活动,对他们来说,重要的是明了生死之念的虚幻,体悟生时救度的征兆。在这里,跳神不是艺术形式而是心灵的表述。舞情、舞律、构图在这里没有更多的价值和意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他们必须跳神,跳神是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中舞蹈是一种文化象征,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外显媒介和载体,它可能是最为民族化,最具地方色彩,最具有民俗意味,最受当地人认可的文化形态。另一层面是这种文化形态所包涵和体现的内隐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在这里,形态和文化是不可分隔的,这是因为文化因素形成了特定的形态,反过来形态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文化人类学的结论是:一定的文化意义是以一定的艺术元素为传播媒介的,艺术形式反映了一定的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并进一步回答艺术形式的文化特质是什么,它体现和负载了何种文化意义,为什么会制造和使用这种艺术形式,等等。
二、采风与田野调查
文化人类学的舞蹈研究有其独特的立场,它与舞蹈艺术家的角度有其不同的地方。一般来说,舞蹈艺术家注重艺术的、美学的意义,而文化人类学者注重其文化意义的探讨。但是在两个不同的领域却也有其共同的地方,他们都是深入到民间去采风和搜集资料,然而艺术家到民间去采风其关注点往往是舞蹈本身。诸如表现形式、语言符号、象征意义以及风格、韵味、形态等,较少地研究和观察舞蹈以外的其他文化现象。而文化人类学者的田野调查的概念范围相当广泛,他也探讨艺术家所关注的问题,但是他对艺术的关注是全方位的,他研究的对象不仅是作为艺术的舞蹈,而是整个社区的各种文化现象与舞蹈的相互交织,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文化人类学在描述和分析一个文化现象时,强调将研究对象置于整体文化中来观察理解,要求在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中集中精力分析这个文化行为的结构与功能,以及整体文化与部分文化的关系。文化人类学认为社会文化每一个部分(制度、观念、生存方式、生态环境等)都是紧密地关联在一起的。目前散存在中国各民族的形态各异的民族民间舞蹈除了自己的一些独立形态和表现方式之外,它世世代代沉淀在人们意识深层和社会心理机制中,它的文化包容量非常复杂而又博大精深,仅从舞蹈这个学科去研究可能会显得贫乏和单薄。因此研究的方法应该是一种新型的、综合性的、交叉性的、边缘性的多学科研究。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深入田野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因为田野调查能提供人类学家由内部去理解人们在一个特殊的生态环境所从事的特殊文化行为,通过深入的观察和访谈来记录、收集第一手资料。
笔者曾去过傩乡采风,从民间傩舞中发现了几个可舞性的舞蹈动机,作为素材发展成一个艺术舞蹈作品。为了记录整理民间舞蹈,由于方法不同,收获自然也就不一样。但是当我们冷静下来进行一些思考,把这种思考转变成学术思维,就会发现它还是不够深入,多有遗漏,以至造成了对民间傩舞的评价不充分。这种遗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一些俚俗性的文化现象缺乏深入的挖掘。这实际上是一个怎么认识野蛮与文明、精华与糟粕的问题。说明我们在学术观上还没有摆脱旧的体系,习惯于将民间舞蹈纳入精华与糟粕的框架,简单地扬弃。主观上将俚俗性排除在学术视野之外,而事实上俚俗性是民间艺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割裂了也就丧失了互相依存的基础。重要的是这些看似俚俗的东西,往往是蕴涵着很高的文化含量,它直接关系到文化价值的呈现。比如,举行跳傩仪式时有很多俚语唱诗,以往总觉得“粗俗不堪”而不屑一顾,后来学会了用俚语访谈后,发现这些俚语唱诗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包括当地人的生活习俗、信仰民俗以及跳傩的功能、目的。这一现象在民间舞蹈中很有普遍性,像土家族的《毛古斯》、瑶族的《跳盘王》、纳西族的《东巴舞》、苗族的《芦笙舞》、彝族的《铜鼓舞》、壮族的《蚂@①舞》等,它们或多或少地带着不同程度的俚俗因素。如何正确认识民间舞蹈的俚俗性,需要我们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来克服舞蹈研究中的片面性。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模式无高低之分,“文明”与“野蛮”,“精华”与“糟粕”都是相对存在的,文化相对主义的态度是对待异文化所需要的客观公正的态度。
2.对非艺术化的行为动作缺乏学术上的关怀。长期以来,我们对舞蹈的研究,只是单纯地对纯舞蹈本身的研究,比较关注舞蹈的精致、典雅、工整和纯艺术的审美咀嚼,而往往忽略非艺术化的行为动作,像傩舞仪式中的行傩、民俗宗教舞蹈中的形象以及秧歌中的队舞等。在传统的学术模式中,停下来跳才是舞蹈,而行进中的行为动作则不在舞蹈之列。但是在古代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印度古代置佛陀偶像于车舆曳之而行的佛教形象和中国帝王出行仪仗的壮观场面。深入研究下去,我们发现非艺术化的行为动作的文化属性非常具体和真实,它是观念的外化,人们借以这种行为动作达成美好的愿望,来表达一种心理情结。民间也许并不以审美的态度来看待这些行为动作,他们注重的是信仰的作用,在这些行为动作后面蕴藏着一种感性的文化氛围。从传统的舞蹈观来审视,它也许算不上通常意义上的舞蹈,不规范,太生活化,但它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联系他们生活与精神、现实与理想的纽带。
理清了学术思路,视野自然也就开阔多了。更为重要的是,文化人类学从个别到一般,从微观到宏观,从实证到思辨的运思模式,在细微之处解构了舞蹈研究的某些传统理论和固有范式。由此可见,研究视点和方法论的重大意义。
中国是文明古国,也是舞蹈资源大国,五十六个民族都有代表自己民族特征的民族民间舞蹈。我们之所以称之为资源是因为它几乎囊括和保留了人类所有发展阶段的各种文化类型。而这些被涉及的内容,需要我们从多种学科角度来加以发掘,作出理论阐发。这方面前辈已经做了不少的工作,为我们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传统的文化和艺术势必要受到冲击。所谓全球化不仅是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同时也意味着它已经开始介入各民族、各国家的文化,形成一种国际间不同文化的融合。现在一些西方的学者开始对中国文化,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已经绝迹的文化类型加以异乎寻常的关注,力图作出学术上的概括。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应该冷静地思考一下,如何在艺术学的基础理论上广泛地吸收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变传统的单项研究为整体的全面研究、跨学科的研究。在学术层面建立适合国际间平等对话的语境体系,用中国经验的学术话语来阐发中国文化舞蹈资源,让它走向世界,在国际大格局中增添中华文化的份额。
1.1职业认知模糊不清
2012年6月,在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抽取了150余名学生,对他们的兴趣、专业与职业认识情况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职生对自己、专业、职业认识相当有限,回答对自己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学生占总数的81.6%,有87%的学生回答对自己的专业优势不了解,有90%的学生对本专业就业后一般从事什么工作不清楚。
1.2职业发展路径认识有限
有98%的学生认为大学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提高综合素质以便将来顺利择业,但是有87%的学生对自己如何选择职业没有详细规划,由此可见,高职生由于对自我、专业、社会需求认识程度的不足,使得他们在大学阶段没有很好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
2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在个性化就业指导中的应用
2.1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基本思想
职业生涯理论家霍兰德认为:职业选择是人格的一种表现,某一类型的职业通常会吸引相同人格特质的人,这种人格特质反映在职业上就是职业兴趣。
2.2事务型职业人的共同特点
事务型是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中的一种类型,这种类型的人通常谨慎保守、忠诚、尽职尽责,忠实可靠、自我控制能力强,尊重权威和规章制度,喜欢按计划办事,细心、有条理,习惯接受他人的指挥和领导、不喜欢冒险和竞争、缺乏创造性、富有自我牺牲精神。
2.3分析事务型学生常模,了解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150余名高职生进行职业倾向测评,筛选出40人作为事务型的研究对象,形成了事务型学生常模,全面分析事务型学生存在的问题,这对于下一步研究个性化就业指导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事务型学生对技术提升的期望、价值实现的期望值一般,缺乏追求的主动性。不将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作为个人主要的行为动机。地位差异不会太多影响个人行为。对他人的控制与支配欲望不甚强烈。不将思考、行为的独立性作为主要的行为动机。对行为中新性、冒险性的追求强度一般。对个人环境、地位的稳定有一定程度的追求,但并不因安全因素而对工作过程有较大影响。
3根据事务型学生常模,制定个性化就业指导方案
《传统或事务型职业倾向就业指导专题教育方案》以“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为基础,结合学生测评结果,面向传统或事务型职业倾向学生所开展的个性化就业指导。通过认知—测评—提升—规划“四段式”教育,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身素质结构、职业兴趣与态度,提升职业素养,做出与之相适的职业选择和发展规划。
4执行专题教育方案前后的比较
为了验证专题教育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首先对40名事务型学生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通过教育活动发现有18名学生有轻微提升,有10名提高程度显著。以下是对A同学指导前后的分析,这也可以用来验证教育方案的可行性与效果。
4.1事业驱动力变化比较
学生融入到团队中的能力有所提高,而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其更关注在团队中的角色。办事的方式方法,抵抗来自于他人、环境干扰的能力有所加强。对于一般性技术掌握能力有所提高,只适合掌握一般性技术。
4.2感知偏好变化比较
学生具有渴望获得成功的成就动机,非常渴望在工作中获得成功,得到认同。能够自觉地、认真地投入所从事的工作,贯彻事务的能力有所提高。在适应快速、活动量高的工作环境中工作的能力有所提高。该生在做事情之前比较有计划性,做事情更加系统、有条理,能够努力完成所承担的工作。
4.3职业倾向变化比较
通过个性化就业指导方案的培训,该生的事务型职业倾向得到了明显加强。该生拥有的职业人格特征说明其在此职业中拥有优势,比较容易成功和获得满意感。
5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