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会计原则论文

会计原则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0-14 09:47: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会计原则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会计原则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资产的确认后续计量非货币性资产负债收入合并报表

2002年2月15日,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第十六条表述的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其明确指出,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可以理解为,当法律形式不能准确表达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的时候,应穿越法律形式,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核算。显然,“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从准则层面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核心原则,它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地位的确立,为推动我国会计准则改革的深化和全面与国际准则趋同奠定了思想基础。现就新准则中该原则的具体运用进行阐述。

一、资产的确认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十条规定,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其中的“企业控制”就是实质重于形式的体现。一项经济资源是否属于企业的资产,通常要看其所有权是否属于该企业。但企业是否拥有一项经济资源的所有权,不是确认资产的绝对标准。有些经济资源虽然其所有权不属于特定企业,但为该企业所实际控制,也是该企业的资产。所谓“实际控制”一项经济资源,从形式上看,意味着企业对该项经济资源具有实际经营管理权,能够自主地运用它从事经营活动,谋求经济利益;从实质上看,它意味着企业享有与该项经济资源的所有权有关的经济利益,并承担着相应的风险。例如,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尽管所有权不属于承租企业,但由于受承租企业实际控制,其风险和报酬已经实质转移给承租方,因而在会计实务中将其视同承租企业的资产核算管理。总之,一个企业现在不具有所有权或不能实际控制的经济资源,都不是企业的资产。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是本次企业会计体系中新增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准则在保留现行成本模式的同时还引入了公允价值模式,但对该模式的使用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同样也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第九条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但本准则第十条规定的除外。第十条规定,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2)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入资产成本的确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三条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同时满足:(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帐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其中第五条特别强调,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企业应当关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不具有商业实质。第六条规定,未同时满足第三条规定条件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帐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例如,甲公司以一台设备换入乙公司的一辆汽车,设备的帐面原值60万,累计折旧10万,公允价值48万元,假设没有相关税费。若甲公司与乙公司为非关联方,可判断交换为商业实质,则甲公司换入汽车的成本为公允价值48万元,2万元(60-10-48)为交换损失;若甲公司与乙公司为关联方,若判断不具备商业实质,则甲公司换入汽车的成本为换出设备的帐面价值50万元(60-10)。从法律形式上看,甲公司和乙公司是否为关联方,并不影响交易,但从商业实质上看,是否为关联方会对交易的公允性产生影响。因此,必须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非货币易进行核算。

四、资产减值的认定

《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第五条规定,当存在下列迹象时,表明资产可能发生了减值:(1)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2)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者法律等环境以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者将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3)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报酬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企业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4)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实体已经损坏。(5)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6)企业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如资产所创造的净现金流量或者实现的营业利润(或者亏损)远远低于(或者高于)预计金额等。(7)其他表明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值的迹象。从法律形式上看这七种迹象的存在并不影响资产的价值,但从经济实质来看,会对资产的价值产生影响。例如企业因生产技术的改变而闲置的生产线,从法律形式看,其价值未有任何的改变,但从经济实质来看,由于生产技术的改变已使其价值减少,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于期末认定资产的减值。

五、预计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第四条规定,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或有负债的重要特征即不确定性,该义务是不是很可能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例如,甲公司于05年11月3日收到法院通知,被告知工商银行已提讼,要求甲公司清偿到期借款本息5000万元,并支付逾期借款罚息200万元,至12月31日,法院尚未作出判决。对此诉讼,甲公司预计除需偿还到期本息外,对逾期罚息,从法律形式上看,负债尚未形成,但相关的证据表明,有60%的可能性还须支付逾期罚息100万~200万元和诉讼费用15万元。从经济实质来看,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甲公司应于05年12月31日,确认一项预计负债165万元[(100+200)/2+15]。

六、收入的确认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第四条规定,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从这5个条件我们看出其中蕴含着强烈的“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的会计原则,即“风险—报酬转移原则”。从法律上看,所有权转移的时间有下列几种情形:(1)随物的交付而转移,如零售环节的商品销售的情形。(2)随所有权凭证的转移而转移。(3)随特定法律程序的完成而转移,如房屋产权需待房屋产权登记完成后方转移。(4)按照特定合同条款确定的时间而转移。在这些情况下,所有权的转移通常意味着风险与报酬转移。在实际经济活动中,风险、报酬的转移与所有权的转移通常是一致的,但不一致的情况并不鲜见,例如有时,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凭证或实物交给买方,但尚未完成商品的安装或检验工作,且商品的安装或检验工作是销售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或销售合同规定了退货条款,且企业又不能确定退货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未真正转移给买方,因而不能确认销售商品收入。另外有时,企业在商品售出后,对该商品规定了回购等条款,规定买方不得出售,继续对该商品实施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能确认销售商品收入,实质是企业的融资行为。

七、合并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

第2篇

在管理会计的具体应用实践中,一方面可以利用相关的方法与手段,有效规避企业经营所面临的众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和各种风险,对于会计主体未来可能会发生的成本费用与损失,要尽量周全考虑,以便经营者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另一方面,在管理会计的操作中本着谨慎性的原则,在发挥其各项功能,不要掩盖企业发展面临的不利因素,促使企业经营者从长远考虑企业的经营决策,而不采取短期行为。也就是说,在管理会计实践中,应用谨慎性原则是非常可行的。

二、谨慎性原则在管理会计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谨慎性原则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谨慎性原则在本量利分析中的应用。本量利分析是管理会计中用来分析成本、销售量和利润之间的规律性关系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是用来辅助企业进行控制、决策和计划的工具。本量利分析涵盖的具体变量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销售量、销售额以及单价和利润,这几个变量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在分析的时候需要贯彻谨慎性原则,慎重对待。在确定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时,应对各个成本细则进行深入考量,应计入产品成本的都要准确计算。固定成本确定的重点是酌量性成本,需要根据企业的情况确定相关的新产品开发费、职工培训费、产品广告宣传费是否计入某一期间。变动成本需要计算与产品生产数量直接相关的人工、材料费用,以及分配计入的辅助生产费用,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时必须选择适合的方法,慎重进行分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销售量和销售额以及销售单价三者间联系紧密,销售量和单价都由市场决定,常常会因很多不确定因素而发生变化,在确定这两者时,企业需要根据历年的经验性数据和目前的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状况,进行慎重确定。

2)谨慎性原则在预测分析中的应用。管理会计中的预测分析是根据会计数据对企业未来经营情况的一个预期,是对未来经营前景的展望,包括销售预测、成本预测、利润预测和资金需要量的预测,在每一项预测中都有必要坚持谨慎性原则。销售预测是对企业产品的销售情况的估计。销售预测的方法有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在销售预测中,本着慎重的原则,会计人员应该尽量选择定量预测的方法,更加有事实根据,更有说服力。而且在定量预测的各种方法中,也应该尽可能选择比较系统周密的方法。成本预测利于企业掌握所生产产品的未来成本水平与变动的趋势,以便企业对成本进行管理与控制。在成本预测实践中,慎重收集成本数据资料,并采用对预测企业成本的最佳方法。利润预测的方法选择比较多,分直接预测法、趋势预测法和因素预测法,利润预测中贯彻谨慎性原则,首先要对影响利润的各个因素分别进行分析,从本企业的情况出发,探讨因素之间的联系,最后根据实际数据进行预测。

3)谨慎性原则在决策分析中的应用。管理会计中的决策分析,主要针对企业未来经营管理活动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采取适中的方法与手段,由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所作出的决策。决策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容核心,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因此会计人员在进行决策分析时需要慎之又慎。决策分析的首要任务是进行生产决策,具体包括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决策、是否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是否增产亏损产品的决策、联产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是否转产某种产品的决策、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不同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掌握不确定条件下的生产决策。决策分析的另一个重头戏是长期投资决策分析,较之短期决策更加复杂多变。长期投资决策包括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租赁与购置决策、投资规模决策、多个互斥投资方案的决策等等。

三、结论

第3篇

关键词:稳健原则;不确定性;适度;概率

遵循稳健原则是财务会计界处理不确定性业务长期以来形成的惯例,至今仍然着会计中资产的计价和收益的确定。然而,人们对其在会计系统中的地位和会计准则中的运用的质疑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尤其在现行会计模式下,对稳健原则谋求变革的呼声甚高。稳健原则究竟何去何从?如何认识其新的内涵?以及在我国企业中何以实现?本文拟作初步探讨,作抛砖引玉之用。

一、适度稳健:现行会计模式下的必然选择

稳健原则之所以在会计系统中占有一席之地,根本的原因在于市场经济中存在的竞争与风险,稳健的初衷便是为了避险。“在财务会计和报告领域里,像稳健主义——谨慎这样的惯例是有其地位的,因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在到处有不确定因素的环境中进行的。”(SFAC NO.2)因此,会计中的不确定性是稳健原则存在的前提,也是考察稳健原则的根本依据。地看,管理者、投资人、会计人员对计量上的可能误差,普遍的宁愿少计而不愿多计净收益或净资产,这就导致了稳健原则地位的确立。此外,稳健原则还被假定为是对管理当局乐观情绪的必要抵消,而且有助于减轻会计人员披露会计信息的潜在责任风险。综合地看,不确定性与稳健原则是会计中一对必然与偶然的结合,一旦处理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时选择对净资产和本期利润不利的和金额时,就意味着稳健原则的。

毋庸置疑,稳健原则自身的内在局限性也是明显的,其由过去占主导地位的会计原则退居附属地位的会计惯例便是有力的明证。一般地讲,稳健原则要求“切莫预计利润,但要预计一切损失”。这首先似乎就失去了“真实与公允”的会计立场,扭曲了真实的会计数据;其次还同有关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配比性、一贯性等会计原则相矛盾;再次,稳健原则的应用还缺乏应有的刚性标准,搀杂了会计人员不少的主观成分,一个典型的例证就是存货计价当中“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的运用。不但如此,稳健原则同现行会计模式下以“决策有用观”构建规范化会计体系的目标模式相背离。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信息是多元化的,决策也是多样的,这就要求全面反映环境对企业现在和未来的经营情况的影响。鉴于经济环境的强烈变化所导致的企业风险和不确定性日益提高,以下信息显得异常重要:(1)企业分部信息;(2)创新工具信息;(3)资产负债表表外融资协议信息;(4)核心与非核心业务信息;(5)一些特定资产和负债计量的不确定性信息;(6)季度报告信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是财务会计存在和的灵魂。这些能够导致决策差别的重要信息,尤其是一些在时态上属于未来却与正确评估和判断企业当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直接相关的信息,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的稳健原则却视之为财务报告的“禁区”。诸如商誉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的发展之所以举步维艰,稳健原则的制约不能不说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反而证明了稳健原则在现行会计模式下的严重缺陷,面临着根本变革的必要。

总而言之,面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和风险,处理不确定性特别是不确定性较高的经济业务,持稳健态度无可非议!但是,会计的发展却是反映性的。所谓国际惯例,同样是个动态的概念,其也是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而稳健原则又必须被赋予新的内涵,那就是适度的稳健。唯有以合情合理的谨慎为基础对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力求保证财务报告反映其意欲反映的信息,才是真正的稳健,也才能顺应现行会计模式发展的要求。

二、适度的解读:定性与定量的结合

稳健原则的使用受适度的制约实质上已经完全突破了传统稳健原则的含义;也是当前国际会计界稳健原则发展的主流趋势。适度意味着不允许创设秘密公积、提取过分准备,更不允许蓄意地、一贯地少计净资产和净收益。而是要求:在有充分证据表明其发生和能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将资产或利益予以反映;在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其发生和不能可靠计量的情况下不应包括负债或损失。其实,对稳住原则使用的适度要求,还可从经济学层面上得到阐释。在经济学领域里,风险与收益是一对至关重要的概念,而且两者的变化是:随着不确定性程度的增加,其需要的边际补偿(收益)也是呈递增趋势,通常可用一条凸状的风险——收益曲线来表示。依此原理出发,可以得到推论:1. 在不确定性较低时,信息使用者对风险的偏好近乎于中性,他们要求提供客观、公允的会计信息,不允许带有偏见。因而稳健原则的地位相对较低,处理会计事项时,资产(收益)与负债(损失)应当一视同仁。2. 当不确定性较高时,信息使用者对风险的偏好呈凸性,在无法准确获取客观、公允会计信息的情况下,他们认为悲观主义优于乐观主义。因而,稳健原则的地位相对较高,处理会计事项时,更多地确认、计量和披露有关负债(损失),而忽略有关的资产(收益)。

这实质上也为稳健原则的运用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而强调适度的把握是该框架的本质要求。一句话,“好的会计准则应使财务报告既不多提未来过苦日子的准备,也不将损失递延确认,真实的利润波动不要人为予以平滑。”(Arthur Levitt,1998)因而,遵循适度的稳健是符合导致高质量会计信息这一要求的,这是对适度的定性认识。

何谓不确定性较低、不确定性较高?的关键在于:如何对不确定性大小进行精确的估算,判断其所属的层次,进而作出何种会计处理的决策。因而对适度的认识根本的还在于对量的认识。

“度”实质上指的是对不确定性倾斜的程度,不确定性程度的高低又意味着经济业务的发生和结果的“可能性”的大小,可能性通常又用概率来表述,因而对适度的量化归根结底就是要对其可能性用概率值作出精确的估算。当前,国际上流行的可能性评估方法主要有三种:1. 众数概率法。其着重反映的是最可能发生的结果,在这种方法下,若某一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最大,则认为该事项的发生是“很可能”的,否则就认为是“不可能”的。2. 累计概率法。简称累积法,是一种根据累计概率来判断某一事项发生可能性的方法。若累计概率超过50%,认为事项“很可能”,否则就认为事项的发生“不可能”。3. 加权概率法。该方法类似于统计学上的期望值法,其特征是要求考虑所有可能的结果以及每种可能结果发生的概率,即将每一种可能的结果数值作为权数与相应的概率相乘后,将乘积累加得出加权概率,并以加权概率来可能的结果。相对而言,加权概率法较其它两种方法更为精确,因为它综合反映了所有可能的结果及其概率分布,体现了中性的原则。尤其是在难以精确地确定所有可能的结果及其联合概率的情况下(如结果表现为连续数),其金额估计更要求与加权概率法、各种可能的结果及其概率保持一致。当然,财务会计中的“可能性”也绝不是一个“纯数学”的问题,它与不确定性事项的确立、计量密切相关。这样对可能性进行具体和估算就不得不考虑有关因素的影响,比如,计量客体的性质、事项发生的概率分布特征、每一项目最终可能的结果等。此外,鉴于受现有确认标准的制约,不少不确定性项目不能在表内确认、揭示,如何进行表外披露是提供这些信息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即使以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为导向,根据可能性大小及其重要性原则来筛选有助于使用者决策的信息,把握披露的度和量,也离不开可能性的精确估算。

应当指出,尽管当前国际界对可能性概念尚未达成共识,对可能性的规范标准也是多种多样。比如,加拿大CICA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93年公布的ED《或有利得和或有损失》中,按概率大小把可能性分为五档,即:基本肯定(91-99%)、很可能(50-90%)、可能(50%)、未必可能(15-50%)、可能性极小(1-15%);《英国公认会计实务》也将可能性分为基本肯定(95-100%)、很可能(50-95%)、有可能(5-50%)和极小可能(0-5%)四档;我国《或有事项》会计准则对可能性的划分与英国基本相同。但可以肯定,运用特定的,估算出可能性的精确值,对其结果进行具体,套用稳健原则适度使用的框架,进行有关的业务的处理,已是大势所趋。

三、适度稳健的实现:基于我国现状的分析

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和风险是稳健原则滋生的土壤。正因为如此,我国的会计核算规范也一改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不谨慎的局面,而是强调谨慎原则的应有地位,要求合理地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从原来的坏帐不提准备、残冷背滞存货不予减值、固定资产折旧迟缓,到资产期未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允许计提“四项准备”,再到的计提“八项准备”,稳健原则的使用由此可见一斑。《或有事项》会计准则的,与其说是处理不确定性经济业务的系统规范,不如说是我国运用稳健原则的指南。其中对基本肯定的资产(收益)要求确认,可能性极小的负债(损失)不予反映,又无不体现着适度的要求。

事实上,为了更好地实现我国财务会计目标和适应经济的要求,本着向国际惯例靠拢的思想,我国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制定(修订)固然会体现适度稳健的做法,从而为适度稳健的实现提供相当程度的技术保障。对企业来说,选用适度稳健的会计政策,不但可以减少企业风险、保持企业竞争力,而且有助于提供更具决策价值的会计信息,保护相关者的切身经济利益。可事实并非如此,众多的实证结果表明:许多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有着操纵利润的动机,管理当局屈从于利益激励的目标,总是乐于搞“盈余管理”。解释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操纵盈利的手段主要是来自企业管理当局对应计制会计的局限性的过分利用。比如,肆意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蓄意多提、少提或不提减值准备,硬性平滑收益。而当中的许许多多又是同稳健原则的不当使用分不开的。

对此,我们认为,滥用稳健原则无异于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也是管理当局的一种“败德”行为,必然会造成信息失衡,导致市场运行和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有鉴于此,为改变当前我国企业对适度稳健性会计规范执行不力的现状,促使适度稳健在我国企业会计实务中更好地实现,笔者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 进一步完善《或有事项》等相关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会计准则在规范稳健原则的运用方面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其规范化程度直接着其他会计准则执行的效果。如前所述,对稳健原则适度运用的关键在于对可能性的精确估算,建立一套、合理、可操作的可能性评估方法是《或有事项》会计准则的灵魂,而这恰恰是其所需要补充和完善的。为使准则更具规范化和可操作性,首先应当引入适合我国企业的可能性评估方法,并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在准则后面增加一些或有事项处理的案例作为操作指南。其次,在尽可能的范围内缩小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空间,明确基准的会计处理方法,剥夺企业利用会计政策弹性进行“数字游戏”的权利,增加信息的可比性。当然,按照这样的要求对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进行检视和修订也是不可或缺的。

2. 充分披露不确定性会计信息。信息的充分披露有助于减少决策行为的不确定性。对不确定性经济业务的充分揭示是理解适度稳健的重要内涵之一,当前企业财务报告又存在着严重的披露不够充分、质量不够可靠的。因此,有必要在报表附注中充分说明利用稳健原则的时间。范围、程序、可能性评估方法及相关会计政策。此外,如果可能的话,还有必要揭示其同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情况及其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程度。当然,要做到对所有不确定性经济业务作出充分披露,既不现实也无必要。重要的是,按照适度稳健及“重要性原则”的要求,规定对一些特定项目或达到一定金额、比例及一定可能性大小以上的事项进行披露。

3. 考虑会计原则的优先次序。反映经济真实是会计的基本职能,因而任何会计原则都必须在维护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加以贯彻和运用。稳健原则自身的局限性和矛盾性使得它同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从根本上不可避免,缘于不确定性的高低是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对稳健原则偏好的重要因素,那么稳健原则同其他会计原则发生冲突时,如何抉择?应当视不确定性而定:在不确定性较低的情况下,稳健原则的地位相对较低,可以更多地考虑其他会计原则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反之亦然。

第4篇

原标题:财务会计原则与税务会计原则的比较分析

摘要:在企业管理当中,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两者之间具有相似性的原则,但是因为两者的性质不同导致有很多不同之处,所以要实现两者之间的协调还是相对较难,所以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我们应当对财务会计原则与税务会计原则两者进行深入比较,把两者的差异性进行详细剖析,充分的把两者协调好,往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方向发展同时要顺应国际潮流的发展。本文对税务会计原则与财务会计原则进行分析比较,并且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协调提出建议,以期在今后两者的研究工作中能够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税务会计原则;财务会计原则;比较;协调

税务会计的主要导向是税法,财务会计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企业,两者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概念。实行税务制度的主要目的为了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让纳税人能够依法履行纳税义务,财务会计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它的主要目的是核对清楚企业的财务状况,让企业能够更加财务情况组选择合理的经济决策。由于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两者的导向不同,所以在原则上有很大的差异。财务会计的原则较为明显,税务会计就相对模糊,同时税务会计也不具备权威性。税务会计中包含了税收原则,主要是体现出税法,它的强性非常明显,对于好恶的取舍也是非常明显。因此,我们应当对财务会计原则与税务会计原则进行差异性分析,找出最好的协调方式,让它们能够共同协作为企业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效用。

一、税务会计原则和财务会计原则的比较

1.相关性原则。我国为了贴合实际高效率地对纳税人征税,以税收原则为参照,使用税法充分表现并且一步一步实现了税收核算原则。从公民个人的角度出发,税收核算原则也就是税务会计原则。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在理念上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税务会计的原则主要是关乎政府的纳税,财务会计原则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决策。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针对的主体不同,所以对应的原则自然不同。税务会计较为关注所得税的计算过程中间扣除的费用与前期费用的关系,是要根据个人或者企业的收入来定相应的税费。财务会计是需要对企业进行全面评估,财务会计可以说与政府是没有直接关系,它的主体是企业,主要是对企业的收入状况、财产情况进行评估。税务会计当中的纳税人缴纳的费用是要建立在收入基础上,财务会计不需要考虑任何人的收入情况,只要关注企业的整体情况就行,所以财务会计的原则会更加具备实用性。税务会计只是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的,财务会计是企业的规章制度来落实。

2.历史成本原则。历史成本其实就是原始成本,就是在业务进行时,对该业务的成本进行计算。税务成本中的历史成本之所以得到肯定是因为征收税款是一种合法行为,是一种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必要行为。也可以说税务历史成本是一个固定值,就是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来收取相应的费用。财务会计准则恰恰与之相反,它不需要考虑到国家相关规定,只需要考虑企业使用的历史成本,它主要展示出的是公允值理念,只要企业的资产与历史成本发生偏差时,就需要引入公允值来代替,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两者之间最关键的区别就在于服务对象不同,针对的对象也服务情况也有差异。

3.配比原则。配比原则是会计要素确定的基本准则。配比原则主要是确定企业的费用,此原则会受到会计选择与职业的影响,本身还会受到权责发生制的影响。财务会计与企业的经营状况、负债与流动资金等等都密切相关。税务会计基本上是认同配比原则的,纳税人在所有的经济活动中产生的费用都必须配比进行申报扣除,此过程不能提前或者推迟,税法对于税款流失是有限制的,如果是从增值税的方面上看,配比原则是受到否认的。所以说,税务会计的配比是必须遵从的原则,财务会计的配比是具有灵活性的,它会受到其它方面的影响导致配比情况变化,税务会计不会受到任何因素影响,它就是一项必须要遵循的规章制度。

4.权责发生制原则。税务会计在权责发生制使用上具备两个特点,一方面是财务的费用与实际费用是必须确定的,费用不能预算与实际有偏差,同时也不能出现任何没有纳入的其余费用。另一方面是权责发生制的产生必须要考虑到纳税人的财政收入情况,要保证纳税人是有能力支付税款的。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纳税都是根据国家的相关法规来收取,都是有固定的比例,绝对是公平公正的收取。企业的会计核算中是需要以权责发生制来作为基本的,核算的过程要完全遵守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但是税法中不是如此,是需要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两者之间结合,再建立在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基础上,它受到的固定规矩相对较多,是那种必须要遵守的。企业的会计处理是要以权力义务的产生为基础。可以说,税务会计对于权责发生制基本上是认可的,但由于权责发生制中还存在估算情况,所以税法对其还是有所保留。

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时,会计的核算标准不是以法律要求为主的,所以工作的内容与法律形式不同,是根据交易的形式来确定工作方式。在财务会计中,实质要比形式来的重要,企业的会计核算依据是要根据实际的项目交易以及相关的经济形式来作为基础的,同时还需要依靠法律法规来办事。税法当中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认同不是完全性的,还有一定的限度。税法中的形式比实际来的重要,它是一定要遵守法律核算标准,所以工作的内容与法律形式是一致的。

二、加强税务会计原则与财务会计原则的协调

税务会计原则与财务会计原则两者之间的差异是体现在多个方面的,不管是名称、内容还是目标上,都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所以两者的原则性自然存在很多差异。可以说两者最大的差异就是服务遵守的原则对象不一样,税务就是遵守法律法规,财务会计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要遵循企业的相关制度。所以要在两者结合的前提下,去考虑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原则关系,要对两者的服务对象进行明确区分,同时把税务会计的实质原则提高,财务会计的形式原则提高,进一步促进两者之间的融合,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效规避风险,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融合,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同时,还可以提高国家的经济在国际上的地位,可谓是好处多多。因此,应当切实去落实该项工作。

第5篇

一、本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会计理论界普遍认为:会计假设是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并以此为起点,逐步推导会计原则。

(一)1922年,佩顿(Paton)在其所著《会计理论》一书中最早提出“会计假设”概念。他认为,现代会计不但需要在许多场合下运用估价和判断,而且整个结构都是建立在一般的假设之上的。换句话说,要有一些基本的前提或假设来支持会计人员对价值、成本或收益等作出特定的结论。否则这些结论将难以成立。他提出了七项会计假设,对其后的理论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195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成立会计原则委员会(APB)的同时,设立会计研究部(ARD)专门进行理论研究。于1961年和1962年先后发表第1号会计研究文集《会计的基本假设》和第3号会计研究文集《试论广泛适用的企业会计原则》,遵循了上述佩顿的这种思路。这种观点认为,面对变化不定的会计环境,会计假设是客观环境见之于主观推理的最本质的东西,是现代会计存在的基础。它着眼于会计活动的环境和前提条件,强调会计假设、会计原则等理论范畴。它主要根源于西方的“会计艺术论”,把会计看成是一项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因为没有明确的服务对象,就难以确定目标,只能从其艺术活动环境中寻找前提条件。但是,“结果不尽如人意”,因为会计假设“只能来自于会计所处的客观社会经济环境,而社会经济十分复杂,如何形成会计假设,多少假设以及假设有多少层次,都受到主观和客观等因素的制约”。何况目前公认的四项基本假设也因环境的变化而受到了挑战,可见以会计假设为起点来构建会计理论体系,沿途荆棘难以行得通。

二、1971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设立以特鲁彼拉特(Trueblood)为首的会计目标研究委员会,1973年,此委员会的报告中提出了12项财务报表的目标,标志着人们对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已从会计假设转变为会计目标。

Trueblood委员会成立的起因。在50年代以前,人们普遍认为会计是没有什么理论的,认为会计只是一套程序。所以会计原则委员会(APB)(195—1972)前身称之为会计程序委员会(CAP)(1938—1958)。APB负责对美国会计师的会员所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给予答复,并以此为基础确立一套可供参考、借鉴的惯例。由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授权美国会计师协会制定会计原则(GAAP),APB对如何限定备选会计方法的应用,经常存在分歧,争辩不休。美国会计师协会又担心对于迫切的具体问题如果不能在较短时期内拿出满意的答案,证券交易委员会可能会自己采取行动。因此,APB在没有系统地研究会计理论的情况下,采用“救火式”的工作方式制定“公认会计原则”,其所发表的“会计研究公报”,基本上只是对现行处理事例加以选择和认可。大部分的研究公报都是就事论事,在理论上前后缺乏一贯性,以至引起了混乱。1968年,美国证券市场产生危机,会计职业界再次受到指责,SEC公开批评一些会计公司未能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美国国会还成立了两个委员会,直接调查会计准则的制定和运行。这样的形势,迫使会计职业界必须采取更有效的行动,以改善自身的形象,稳定职业界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1971年4月,AICPA出资成立Trueblood委员会,加强对会计理论的研究。Trueblood委员会提出了4个课题:①谁需要财务信息;②他们需要什么样的财务信息;③哪些财务信息能由企业会计师提供;④为了提供这些信息,需要一些什么样的报表结构。针对这4个课题,Trueblood委员会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73年10月提出了研究报告,报告中提出了12项财务报表的目标。如下图:

从这个研究报告可以看出,已经以会计目标作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三、1973年美国著名会计学家西尔特(Richard M·Cyert)和井尻雄士(Ywi Iyiri)在《提出财务报表目标的理论框架》一文中认为:财务报表的目标可分为四个层次,即基本目标、总目标、操作性自标和指令性 目标。基本目标是:确保经管责任(受托责任),是为财务报表目标理论的一个学派。

1973年会计原则委员会停止工作,新的准则制定机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正式成立,1974年,FASB发表了关键性论文《会计与报告的概念性结构:财务报表目标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正式提出会计目标为会计理论体系的最高层次。从而形成财务报表目标理论的另一学派。

其中会计原则和会计准则是有区别的,利特尔顿曾经指出:“首先,会计准则是进行会计工作的工具,是 比较和判断会计处理的基础,它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对待。而会计原则则具有普遍适用性和不变性;其次,会计准则准确地指导会计行动达到会计目的,而会计原则只说明会计目的与达到目的的方法之间的关系,最后,会计原则构成会计理论,而会计准则只应用会计理论去指导会计实践。”

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正式发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1辑(SFAC NO.1)《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以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搭起了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公告中认为:财务报告的目标广泛集中于“提供对现在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使用者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和类似决策有用的信息”。具体包括三个方面:①对投资和信贷决策有用的信息;②对估量现金流量前景有用的信息;③关于企业资源、资源上的权益和它们变动情况的信息。这些包罗经济资源,债务和业主权益的信息,收益和企业业绩的信息,变现能力,偿债能力和资金流转的信息,经管责任和业绩的信息等。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从会计假设转变为会计目标是有其社会经济背景的。因为从60年代后期以来,随“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三论的出现,人们对会计本质的认识定位在“经济信息系统”的基调之上,既然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如果不明确自己的目标,这种人造系统是难以想象的。再加上当时以会计假设为起点构建会计理论体系也不尽如人意,于是,西方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转向会计目标,他们把会计假设作为概念体系的前提而不直接纳入概念体系之中。

四、至80年代,人们对于以会计目标作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有更广泛深入的研究。如 1982年,澳大利亚会计研究基金会(AARF)出版的该国著名会计学家艾伦·D·巴顿(Allan D·Barton)所著的《会计的目标和基本概念》一书中提出:会计系统和财务目标只有一个:满足使用者关于企业财务信息的需求。

使用者关心有关企业资源、负债等信息是基于三方面的需要:①决策;②控制;③落实经管责任。美国著名会计学家阿米德·贝尔科里(Anmed Belkaolli)1985年再版的《会计理论》提出以会计目标为导向的结构。1989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公布的《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提出了财务报表的目标:①财务报表的目的是提供在经济决策中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的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②为此目的编制的财务报表,能够满足大多数使用者的共同需要。不过,财务报表并不能提供使用者为了经济决策所需的全部信息,因为财务报表主要是描绘过去,描绘事件的财务影响,而且不一定提供非财务信息。③财务报表还反应企业管理当局对交托给它的资源的经管责任或受托责任的成果。使用者之所以评估企业管理当局的经管责任和受托责任,是为了能够作出经济决策。例如,是持有还是出卖其对企业的投资证券,是续聘还是调换管理者(董事、经理)。

五、90年代,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1991年发表的《财务报表目标和财务信息质量特征》文件中认为:财务报表要提供企业财务状况、业绩和财务适应能力的信息。1991年英格兰威尔土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Institute ot Chartered Accountant of England and Wales)和苏格兰特许会计师协会JCAS(Institute of Chartered Accountant of Scotland)两协会联合发表《未来财务报告的模式》中认为:财务报告有两项主要目标:①向股东、债权人或其它方面提供一个组织有关评估过去业绩的信息,以便作出对未来业绩的期望,从而作出与该组织有关的决策、②使那些包括参照会计信息为条件的契约能够执行。

第6篇

[论文摘要] 绿色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它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 为了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必须将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绿色会计核算体系。本文结合实践,以我国绿色会计推行为实证,分析了绿色会计核算原则、会计假设和原则、会计要素和计量、会计报告。

绿色会计是本世纪70年代产生的一门新兴会计学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切促使西方国家把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自然资源遭到极度开采,废弃物质大量排放,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空气污染日趋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全球气候遭到改变。于是,一场以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为宗旨的环境保护运动由此兴起,直接导致了绿色会计的产生,会计核算体系因此得到发展。

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包括会计目标、会计假设和原则、会计要素和计量、会计报告。

一、 绿色会计的核算目标

(一)基本目标:促使企业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均衡发展。

(二)具体目标:向企业和社会各界披露有关环保信息,为各决策单位实施经济决策提供帮助。首先,利用这些环境信息,企业管理者可以评价企业环境政策的履行情况,以及对企业的经营前景和财务风险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其次,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可以了解企业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情况,并据此对过去的措施做出评价,对未来做出规划。最后,社会公众可以了解企业的环境表现,对企业的产品和形象做出恰当的定位,进而参与到企业的环境管理中来。

二、绿色会计的假设和原则

(一)绿色会计假设。在传统会计原有的四个假设前提的基础上,绿色会计还应该添加相应的假设内容:

1. 会计主体假设。绿色会计应注重主体的行为特性而非所有权特性,当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而给整个社会带来危害时,仅将会计核算局限于会计主体本身所拥有的资产已不恰当,而应将会计主体的行为所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的内容包含在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之内。

2. 可持续发展假设。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作为会计可持续发展假设,是指绿色会计核算以会计主体在自然资源不枯竭、生态环境不恶化的基础上,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会计进行核算和监督的正常程序和方法都必须也应当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绿色会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3. 多元的计量单位假设。绿色会计核算对象的特殊性,使一般意义上的货币计量假设发生了较大变化,即绿色会计计量单位超过了传统会计单一货币计量,而具有多元性,它不仅可以用货币单位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成本和效益,还可选择实物、百分数、指数进行辅助计量,甚至可以用图表和文字叙述加以说明。多元的计量能够相互补充,提供更加完整、准确的信息,满足各方面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二)绿色会计的一般原则。会计原则是确认和计量会计事项所依据的规则,对会计核算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因此,绿色会计除了继承一些传统会计的原则外,又有适用于绿色会计所特有的会计原则:

1.与一般会计原则完全相同的原则有客观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

2.与一般会计原则有点不同的原则有重要性原则、可比性原则。重要性原则是指绿色会计在核算时,应将环境、资源因素按重要性进行排列,选取对经济发展起重要影响的事项进行核算。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严格按照联合国设计的绿色会计核算体系进行会计处理,以便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企业之间,进而国与国之间环境资源状况的比较,促进绿色会计信息在世界范围的可比性。

3.与一般会计原则完全不同的原则有政策性原则、社会性原则、充分披露原则。政策性原则是指绿色会计在进行核算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环保政策和法规,以及相关的会计法规、制度,正确处理企业与环境的关系。社会性原则是指绿色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充分揭示企业对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对企业的评价应以企业社会效益与社会成本相配比并取得社会利润为标准,站在社会的角度全方位地考虑企业的业绩,以便维护社会资源环境。充分披露原则要求绿色会计在公布报表、提供会计信息时,必须全面、公正地反映企业对生态环境的作用、保护或者污染、损耗等情况,不得有意忽略或隐瞒重要的数据资料。

三、会计要素和计量

(、一)会计要素。绿色会计包括六大会计要素:

1.绿色资产,即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环境资源,如土地、森林、海洋、石油、煤等的产权或者使用权。

2. 绿色负债,即企业承担的环保社会责任。包括潜在的环境负债,也就是现在的环境行为按现行的法规无需企业承担责任,但是在未来可能会承担责任,如排放标准的提高;随着资源环境产权进一步明晰,其市场价格不再为零等。

3.绿色权益,是绿色资产减去绿色负债的净额,也称为自然资本。

4.绿色收入,即使用环境资源获得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自然资源收入,企业在推行环保政策、积极治理污染时所享受到的国家给予的补贴、奖金和税收减免;企业回收的三废收入;其他单位和个人缴来的环境损害赔偿费或罚金收入;以及实施环保措施后企业形象、信誉度的提高而带来的社会效益等。

5.绿色成本和费用,包括自然资源成本及损耗、环保支出环境研究与开发费用以及排污必须交纳的排污费、生态环境的补偿费等,这些环境费用的核算可以避免企业对环境资源的无偿占用和耗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并造成利润虚增的假象。

6.绿色收益,为绿色收入扣除绿色成本形成的环境收益或绿色利润。核算企业利用资源、保护资源的成果。

(二)会计计量。企业在实务操作中。应尽量克服传统会计的局限性与绿色会计之间的矛盾,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的特点和绿色会计核算要求,建立科学的定量方法,寻找切实可行的、适合自身发展的绿色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绿色会计的计量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的计价上,这里存在着许多无法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事项。例如,臭氧层等;有的也无法用历史成本计价,比如,企业生产给环境造成污染研发生的延时治理费,再用历史成本去计量治理费就不适用。因此,财务会计计量方法难以对绿色会计诸要素进行计量。这就需要对绿色会计的计量方法特殊处理,大胆创新。实行以货币计量为主的多种计量单位并用原则,再借助于其他方法体系,比如可采用指数评价法、模型评价法等方法。

四、会计财务报表

绿色会计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环境资料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披露有关企业的环境政策和实施情况;另一部分较具体地反映计入本期损益的环境支出及与环境有关的资本性支出这部分资料可在财务报表及注释中披露。具体披露事项为:①有关环境问题类型;企业关于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案。②企业自定的环境排放指标以及企业如何对待这些指标。③根据政府法体规定而来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按照政府要求达到的程度;环境保护措施对目前企业的资本支出和损益的影响以及对未来的影响。④环境经常性支出的数字;已资本化了的数字及摊销情况。

以下举例绿色会计环境资料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披露如下:

资产负债表

绿色资产:绿色负债:

自然资源绿色资产×× 应付自然资源耗减费用×××

减:自然资源绿色资产损耗××× 应付自然资源降级费用×××

自然资源绿色资产净值××× 绿色权益(自然资本):

绿色负债和绿色权益合计:

参考文献

[1] 李永臣. 企业绿色会计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3-26. [2] 许宪春. 解读绿色GDP[N] . 光明日报 , 2002.

第7篇

各国会计制度是从它所服务的外界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每一个国家的具体环境特点,诸如国家经济的类型、国家的政治和法律制度、社会文化教育水平等都会对会计制度的制订带来深远的影响。所以,任何一个国家所制订的会计制度必然反映了这些环境因素。而且,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技术发展和复杂程度,文化教育和传统,以及各种社会因素都足以影响它的会计制度的发展和会计职业界的现状。一个囯家的会计制度包括了基本概念、主要原则和特殊实务三个方面。各国之间会计制度的不同也存在和反映在这三个方面知水平上。

我们知道,会计信息的两个主要质量指标是比较性和相关性。在使用统一会计制度的国家中,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有高度的可比性,在两个或更多的经济实体之间可以进行比较。在会计制度比较灵活,或在会计方法上有不同程度的自由选择的国家,相形之下,可比性就略为逊色,国际上同样如此。各个国家的会计原则是多种多样的,会计方法是千差万別的。不难想象,会计原则上的国际多样性,可能会减少投资资本的国际流动,也可能会阻碍国际资源的有效分配。随着国际商业和国际投资的不断增长,考虑会计原则的比较性就成为刻不容缓的事。

国际会计的研究,必然要涉及比较会计方面的问题。要比较世界范围内各国的会计制度、各国制订财务会计的原则和实务要求。要比较各国会计制度,就必然要对各国会计制度给以恰如其分的分类或划分各种不同的会计模式。通过比较,突出异同,才能在各国现行的会计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协调。从而才有可能制订出一些切合各国实际情况、易为各国所共同接受的国际会计准则。

可以说,对国际会计准则的研究,是国际会计所研究的问题中最主要的会计问题之一。没有国际会计准则,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使用所在国(不是报丧编制所在国)财务报表的作用。

为了解决不同国家间财务报告实务方面的差异,世界上一些组织试图对会计制度和准则进行协调化和标准化。协调化就是针对会计实务上不同的程度,制订一定的范围,从而增加实务一致性的过程。标准化就是对会计实务强加一套更为严格的、范围狭小的规则。协调化和标准化已成为两个有特定含义的会计词汇。前者常见于欧洲经济共同体所制订的跨国会计法规和指令中,后者常见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所制订的国际会计准则中。虽然在词义上似乎标准化比协调化更严格些,但实际上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协调化比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标准化更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

协调化和标准化可以保护国际的投资者和财务分析者,使他们在了解不同国家的财务报表可靠性和可比性基础上,考虑他们投资的决策和进行与国内财务报表相一致的财务分析,可以使跨国公司在同一基础匕编制各国的财务报表,使汇总和合并报表的工作大为简化,可以使业绩评估和制订决策的工作更为可靠、有效I可以使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员在国际间便于流动,使审计工作事半功倍>可以由于财务报表内容的全面揭示,使发展中国家易于了解和监督、控制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但是,实现协调化和标准化的最大障碍来自不同国家会计实务上存在的程度不同的各种大大小小的差异。尤其像财务报表的揭示,股东、债权人、税务当局和根据稳健原则的要求各不相同,使财务报表究竟应该如何揭示成为一个非常困难的不可克服的障碍。使报表编制人员往往无所适从,进退维谷。更何况,有时为了报表使用人的不同目的,需要编制分别适弔于国内使用人和国际使用人的两套财务报表。在实务上,双重准则在一些范围内已经存在,如意大利。协调化和标准化的另外一些障碍,如会计的国家化不愿意妥协或改变国内的会计实务、缺乏强有力的会计职业团体、缺少一h世界范围内的标准化的实施机构等有时,制订会计准则的入们对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的影响考虑的角度和程度不同,使各国在接受上产生一些阻力。

欧文范特尔(IrvingFantl)认为,建立一个国际性的统一的帐户制度和会计程序标准化存在着许际实多障碍。这些障碍可以归纳为:(一)会计本身作为判断和社会的学科,是反映了其特定企业环境的客观需要(二)各国之间在国家传统、企业和会计概念上的不同》(三)各国之间在法律经济制度上的不同;(四)国家主权;(五)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

所以,范特尔建议,只有更好地了解会计和经济制度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促进了本国会计师和其它国家会计师的密切联系,才能取得积极的协调成果。为此,他要求建立一个会计师、经济师、政治家和教育家的国际组织来编篡会计制度,以帮助协调业已存在的差别。

我们认为,当今世界的商业是国际范围的,经济活动是跨越国界的。国内和国际资金的竞争,使资金供应者为了决策,需要财务报表的标准化,就促使会计制度的协调。协调世界各国的会计制度,首先是协调会计的基本概念。这样,才能自然而然地减少各国在会计原则和会计实务上的多样性,从而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协调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方法承认了在会计原则方面所以产生不同的原因,着眼于在会计原则发展中演变的作用。每一国家内部会计原则的自然演变,其趋势是缩小抉择范围,减少了各国之间多样化的程度。这一方法认为,引用了诸如投资和贷款的国际竞争等普通力量也能减少会计原则上的国际多样性。并&主张,在国家会计原则作出改变前,在主要国家的会计原则制订者之间进行非正式的协商。另一种比较占优势的方法认为,应当采取正式行动,由多国权威建立一些组织来制订国际准则。当然,任何国家都不愿削弱自己的主权,也不愿放弃自己的会计命运,让其他人作为权威来制订自己国家的会计准则。

会计职业界早期关于协调问题的讨论,可以追搠到1904年在圣路易斯(StLouis)召开的第一次国际会计师会议(ICA,InternationalCongressofAccountants)。这个会议为世界上主要国家提供了一个对会议原则和实务进行讨论和比较的场所,第一次提出了建立囯际准则的概念。会议每五年召开一次。可是,早期两次会议议题很少连续性。因此,对会计协调取得的进展甚少。1959年,一位荷兰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欧洲会计师雅谷布.克拉延霍夫(JacobKraayenhof)在旧金山召开的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AICPA)的年会上提出论文。他认为迫切需要加强国际会计合作,要求在不同的主要国家中建立会计委员会,就各国的会计实务彼此交换信息,以尽量减少存在着的差异。他建议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起带头作用。可惜由于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的全部注意力在于应付国内问题,正经历着一个困难的过渡时期,没有对此建议作出反应。

1%6年,加拿大、英国和美国的主要会计职业团体建立了会计师国际研究团体(AISG,Account¬antsInternationalStudyGroup),着重比较研究三个国家的会计原则和审计活动,进行协调以协助解决每一个国家面临的问题。他们的研究成果有1969年的审计人员的报告准则,1972年的合并事项,1974年的颁布的利润预测,1975年的中期财务报告,国际财务报告,商誉会计,1976年的审计师的独立性,1977年的养老金成本会计等近二十项。

在过去十年内,已经产生了大约有十个制订会计准则的国际组织。他们的会计公告要求有国际管*权限。其中主要的组织机构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欧洲经济共同体(EEC)和联合国(UN)。

自从1904年在圣路易斯召开第一次国际会计师会议提出建立国际会计准则的概念以来,这一思想一直至1972年10月的第十次国际会计师会议才趋成熟。I973年6月M日由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徳国、日本,墨西哥、荷兰、联合王国和爱尔兰、以及美国等九个国家的十六个主要会计职业团体在伦敦组成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InternationalAccountingStandardCommittee)。这®国家中的主要会计职业团体作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成员。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是一个国际性的民间会计组织,它所制订的国际会计准则不具有法律性质。因为成员不是个别国家,而是各国的主要会计职业团体,所以,没有一个国家完全把它的会计主权、会计命运交给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更何況有些主要的会计组织还不是它的成员。例如,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AICPA)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成员,而美国有影响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又都不是国际会计准则委贝会的成员。即便对于会员,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准则也没有多大的约束力,不能把国际会计准则强加于人。

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拥有来自70个国家的90个会计职业团体。它的目标是按照公众的利益,制订并颂布在制经审的财务报表时应遵循的准则,并促进这些准则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和被遵守。际会计准则要员成立初間,由九个发起的成员团体组成委会。现在有一个由九个发起成员和南非、尼曰利亚、意大利、我_台湾等四个会计职业团体新成员以及四个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顾问小组的代表组成了共宵十七名委员、任期至1987年的处理业务的否员会。它要求在会计职业团体的委员会中至少有三位从属于发展中围家。

在发展国际会计准则方面,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先选择了一个待研究的会计问题,确定议程,由包括一位是委员会成员,至少一位是发展中围家的代表组成指导委员会,就待研究的会计问题提出征询意见稿,然后在听有成员方面收集意见和冇关资料,向委员会提交暂定的征询意见稿。如果,暂定的征询意见稿经委员会同怠,则分送各成员的会计职业团体征求意见。在这些反馈意见的基础上,指导委员会进行修改后的最后的征询意见稿交委员会,经委员会以三分之二以上票数通过后,再将征询意见稿分送国际会计准则龙员会所由成员团体在所在国向会计职I界和非会计职业界等一切有关团体颁发,开始了四个月的征询意见期。指导委员会在收和考虑了他们所反映的意见后,再草拟最后的国际会计准则文本,在获得委员会四分之三以票数的通过批准才颁发最后的国际会计准则。通常,这个过程三年。

国际会计准则委的实际工作类似于美囯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这两个会计组织都是进行会计研究,起草征询意见稆,进行中期研究和公布会计准则。所不同的是囯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资金和工作人员不及财务会计准则龙员会。前者仅在伦敦设有一个规模很小的秘书处。在通过批准新的会彳丨准则方而,W阮会计准则委员会需要四分之三以上的票数,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只要简单的多数票。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基本目的有二:一是为了制订和颃布国际财务会ih'隹则,一是促进国际会计准则在世界范[II内的接受和评论。至1985年,已颁市了24份国际会计准则。它们是:IAS1,会计政策的揭示,IAS2,历史成本制度下存货的计价和列示;IAS3,合并财务报表;IAS4,折旧会计>IAS5,财务报表应揭示的信息,IAS6,会计对物价变动的反应;IAS7,财务状况变动表>IAS8,非常项R.前期项目和会计政策的改变,IAS9,研究和开发活动的会计IIAS10,或有项目和资产负债表编制曰后发也的|项>IAS11,建筑合同会计;IAS12,所得税会计>IAS13,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列示》IAS14,分部报告财务信息,IAS15,反映物价变动影响的信息;IAS16,不动产、厂场及设备的会计>IAS17,租赁会计;IAS18,苕、!(收入的确认;IAS19,在雇主财务报表上的退休金会计iIAS20,政府补助的会计和政府援助的揭示。IAS21,外汇汇率变动影响的会il_,IAS22,企业联合的会计IIAS23,借款成本的资本化>IAS24,关系方面的揭示。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工作语言娃英语。所有主席和秘书都来自采用盎格鲁撤克逊或荷兰会计的国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大多数准则紧密地遵循或受到美国和英国准则的影响。正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81至1982年的主席J.A.伯格拉夫(JABurggraaff)矜经说过,在制订一个新的国际准则前仔细审查认所有国家中可以得到的有关材料时,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特别注意到那S会计职业界高度发达国家的情况。因A今天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是发展会计准则的主要会计职业团体,所以,迄今为止,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所颁布的国际会计准则,在形式和内容上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说明(SFAS)非常类似。更由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本身没A固有的权威性,它的权威来自参加委员会的那些会计职业团体的权威性。在促进世界范围内的接受和评论方面,只能依赖所有戌同闭体;他们同意支持准则,并将保证躅尽全力在他们各自的国家内采用和遵循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所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师实施的准则,说服政府、证券交易所和其它会H团体支持这些准则。应该指出,有些国家令法K和联邦德围,--方面因受公司法和会计制度的约束,另一方面有制订会汁准则权威的会计职业团体,如囯家会计委员会、法国证券交易专员会,但都还不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的成员。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为了进一步介绍和说明它的目的和活动的程序,在1975年1月公布了《国际会计准则说明的前言》(PrefacetoStatementsofInternationalAccountingStandarsd),并在1978年3月进行了修改。一份新的称为《目的和程序》的文件反映了1982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协议和章程的主要变动,它在1982年11月枇准后,于1983年I月公布。有关《目的和程序》的新文件反映了国闷含计准则委员会的权威性,也華露了它的有限的、只有在会计职业界中的支捸基础。它与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达成了相互承诺协议。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保证支持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准则,并尽最大努力确保财务报表遵循国际准则委员会的有关准则加以表达和全面揭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反复强调了它的双重目的,形成和公布国际会计准则,力求使会计原则协调,并推行,“通用国际方法”以协调会计原则:

(一)当一个国家的会计组织对国际公计准则委员会研究过的同一会计问题进行研宄吋,ISI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应当参加,以防止研究结果的不一致.

(二)在未制订会计准则的国家,国际会计准則委员会的准则可供采川,作为这些国家的会计准则。

(三)在其它一些自己制订会计准则的国家,国际会计准则中包括的基本原则和概念可以作为这些国家在为特定会计问题制订自己的会计准则时的基础。

(四)有些有特定会计问题的会计准则的国家,通过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消除两者间的重大差异。

(五)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中包括了国家的会计准则时,国际会计椎则委员公要鼓励它们的成员团体说服有关政府当局改变立法,使之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准则相协调。

当然,一个国家足#遵循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准则,其重要的取决因素是这个国家的会计职业团体右没有制订会计准则的权威。所以,按照所有国家接受国际会计准则知程度,可口分为三种类型。

(一)没有正式国家会计准则的国家,而以国际会计准则作为唯的可资遵循的准则,如哈马、斐济、法国、马来西亚、尼日利亚、E基斯坦、新加坡、特立尼达和多巴讶、津巴布韦等九个国家。其中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他们缺少经费和技术制订会计原则,而只是依靠W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研宄成果。

(二)有国家会汁准则的国家,通常与国际会计准WO委员会的准则相一致,只办极少数的例外。如夫国、加拿大和英国。这些国家都要求制订会计准则的会计职业团体支持国际会计准则的概念,鼓励接受国际会计准则。并且,通常都试图消除国家会计原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分歧和差异。例如,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AICPA)主张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要明确接受国际会计准则。但公认会计原则(GAAP)与国际会计准则有重大分歧时,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将促使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考虑与M际会计准则协调其中差异。

(三)有国家会计准则的国家,但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准则不一致,如联邦德国和日本。这些W家的商法和税法,常使会计职业界无法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准则。

应该看到,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为了克服它只有有限的会计职业界的支撑基础,在制订准则过程中努力寻求会计职业界外的非会计职业团体的支持。1981年成立了顾问小组,成员包括世界银行、国际商会、国际自由工会联会会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希望在制订国际会计准则过程中,顾问小缉成员能提供报表编制人和使用人的看法和需要,并企图得到他们的支持。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愿意定期向联合国提出工作报告,要求得到联合国的支持并对国际会计准则征询意见稿作出反映。

总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是非常慎重地遵循能贏得支持国际会计准则的行动标准进行工作。在制订国际会计准则的工作中,它总是寻求一个一致的、妥协的、以及可使用的会计准则以取得世界范围内的最大支持。所以,它选择共同的、基本的会计问题,看S制订基木的准则。在原则上力求统一,在具体的会处埋程序和方法上力求灵活多样,以便使不同的U家在尽可能协调或尽可能接近国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进行选择。琪实也确实如此。尽管世界各国在环境、技术、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式上足多么不H,协调是多么困难,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成绩是显著的,它的工作是富A成效的I美国和英国之间的差并减少了,英语国家的公司财务报表的全部标准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加拿大、意大利的许多股票上市的公司都规定要遵循国际会计准则,使一些原来没有会计准则的发展中国家有了一套可以采用的国际承认的准则.

第8篇

【关键词】盈余管理经济收益观信息观契约磨擦沟通磨擦实证研究

在学术界,盈余管理(earningsmanagement)是一个有20年历史的研究话题。什么是盈余管理?盈余管理产生的条件和动机有哪些?盈余管理研究包括哪些内容?盈余管理研究的方法有什么特点?盈余管理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在哪儿?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研究盈余管理时必须弄清楚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盈余管理的“经济收益观”与“信息观”

在会计学术界,盈余管理早期一般被理解为旨在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disclosuremanagement)。对于这个定义,以下几点需要引起我们特别的注意:

1.把盈余管理限定在对外报告领域,而把管理会计报告以及那些意在影响或改变公认会计原则的活动(如游说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等排除在其讨论之外。这样考虑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便于讨论。如果将盈余管理仅限于对外报告领域,在现行的公认会计原则和应计制下讨论“干预”问题,则可以把对盈余管理的研究简化许多。二是在1990年以前,会计理论界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以对外财务报告为主。尽管当时人们就注意到报酬方案(compensationschemes)和部门经理的私人信息是激励对内部管理会计报告进行操纵的潜在因素,但很可能是由于资料难得,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见。那一阶段比较多见的研究成果是盈余管理的技术,应计制下的会计政策、会计选择与股票回报的关系等。难怪戴维森等人在其所著的《会计:商业语言》中,专辟一节讨论“会计戏法”(accountingmagic)问题,并给盈余管理下了一个更加具体而狭义的定义:在公认会计原则限制的范围内,为了把报告盈利调整到满意水平而采取有计划行动步骤的过程。

2.在这个定义中,提出了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某些私人利益(privategain)。这里所说的获取某些私人利益是与对外财务报告过程的中立性运作(neutraloperation)相对立的。因为,现代财务报告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中立性原则以及由此而来的财务报告的不偏不倚。盈余管理实质上是背离了中立性原则,由此造成对外财务报告有所偏重、有所倚靠。盈余管理的出发点在局部利益、部分利益或某些人的利益,它无疑会损害公众利益。

3.在定义盈余管理时,并没有倚赖某一特定的盈利概念,而是基于会计数据作为是信息的观点进行讨论的。在这个定义中,盈余管理在会计系统内,经理可以透过在公认会计原则范围内的会计方法选择和将某些给定的方法用特别的方式加以运用(如改变折旧资产的服务年限)来控制盈利。但事实上,盈余管理可以存在于对外披露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也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例如,融资决策、投资或生产决策(如研发费和广告费投放百分比的确定、生产线的增减、收购另一家公司)等都会影响企业某一期间的盈利。这些因素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可看成是“实际的”盈余管理。

传统上,人们认为盈余管理是与经济收益(有时也叫真实收益)有关的一个概念。在经济收益观(economicincomeperspective)下,有一些数据(譬如经济收益)被盈余管理故意地歪曲了。经济收益之所以会被歪曲而成为会计的报告收益,除了盈余管理外,另一个影响因素是应计制会计和公认会计原则。应计制会计和公认会计原则也将导致会计数据与真实收益有偏差。当然,经济收益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有意义地加以定义,在现实的报告系统中是见不到的。一般说来,经济收益是看不见的。即使如此,在经济收益观下,人们还是要把看不见的真实收益作为衡量偏差的基准。

我们认为以信息观(informationperspective)来看待盈余管理更有意义。在信息观下,盈利仅仅是许多用作决策和判断的信号中的一个。信息观意味着会计数据的重要属性是其“信息含量”(informationcontent)这一统计特性。盈余管理的信息观还假定公司经理拥有私人信息。在一套既定的委托契约下,公司经理不仅可以就会计程序作出选择,而且还可以据此程序作出不同的估计。但在信息观下,人们并不需要作为真实价值的盈利概念,与真实收益基准有关的计量偏差问题也不复存在。数据的真实价值在经济收益观下至关重要,但在信息现下则不再是第一位的属性了。

随着人们对盈余管理认识和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同时从经济收益观和信息观两个角度来看待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应当有一个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概念。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误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或影响那些基于会计数据的契约的结果,在编报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项以改变财务报告时作出判断和会计选择的过程。

二、盈余管理的基本特征

对盈余管理基本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把握盈余管理研究的内容和框架。根据前面的讨论,盈余管理的基本特性包括:

1.从一个足够长的时段(最长也就是企业的整个生命期)来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的盈利,但会改变企业实际盈利在不同的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换句话说,盈余管理影响的是会计数据尤其是会计中的报告盈利,而不是企业的实际盈利。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方法的运用和会计估计的变动、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都是典型的盈余管理手段。

2.盈余管理必然会同时涉及经济收益和会计数据的信号作用问题。这里所说的经济收益与上段提到的企业实际盈利并没有实质上的差别。尽管人们并不知道企业究竟有多大的经济收益,但盈余管理最终还是离不开经济收益这一基准。更何况在盈余管理研究中,人们已开始寻找某些指标如现金流量等并试图在某种意义和程度上来反映经济收益。应当注意到,无论是盈余管理在企业的实践还是盈余管理的理论研究都非常关心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和信号作用。盈余管理所瞄准的方向正是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和信号作用。关于盈余管理的“经济收益观”与“信息观”的地位和重要性,在不同的国家由于证券市场的发达和完善程度差异较大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发达证券市场环境下的盈余管理,人们考虑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和信号作用就会多一些,其“信息观”的重要地位也更加明显些;相反,欠发达证券市场环境下的盈余管理,人们则容易拘泥于会计报告收益与经济收益或其它法规决定的收益之间的偏差,其“经济收益观”的地位相应地更为突出。

3.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从现有的研究文献不难发现,在盈余管理的每一幕“戏剧”中唱主角的无非是公司的经理、部门经理和董事会。无论是

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方法的运用和会计估计的变动、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还是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最终的决定权都在他们手中。当然会计人员也加入其中,但应看作是配角。在这里,可以明确企业管理当局对盈余管理应当承担的责任。

4.盈余管理的客体主要是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此外,时间特别是时点的选择也是盈余管理的对象之一。在研究盈余管理时,我们必须同时具有时间和空间的观念。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等属于盈余管理的空间因素;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和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则可看作是盈余管理的时间因素。需要加以说明的是,盈余管理最终的对象还是会计数据本身。人们所说的盈余管理,最终也就是在会计数据上作文章。

5.盈余管理的目的既明确又非常复杂。所谓明确是指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私人利益,这点是可以充分加以肯定的。盈余管理是与公众利益、中立性原则相矛盾的。我们也应注意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又非常复杂。

谁是盈余管理的受益者?这里的情况比较复杂。上面提到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照顾的私人利益较多的情形是企业管理当局的利益,如经理的分红、认股权以及晋升机会等。在许多新闻报道和研究文献中,我们常常看到的盈余管理的受害者一般都是股东、低层的雇员,甚至包括政府。例如,丹斯基(J.Demski)的研究表明人可以通过盈余管理来传达其拥有的高超管理技能,而实际上这些人可能并不具备会计报告盈利中所代表的管理技能。阿亚等人(Arya,A.,Glover,J.,S.Sunder)则发现盈余管理限制了委托人解雇人的倾向,还可以减少委托人对于人正常工作的干预。即使是企业管理当局的利益,对每一个盈余管理的参与者来说也不是利益均沾的。当然,盈余管理有时也照顾某些股东的利益。

盈余管理的利益表现形式也十分复杂。有的是直接的经济利益如经理人员分红的增加,有的是间接的利益如职位晋升、股价飙升,会计数据的信号作用也常常表现在这里。有的是立竿见影的,有的则要潜伏很长的时期。

正是由于盈余管理的目的既明确又非常复杂,因此大众传播媒介普遍认为,盈余管理是件坏事,它们还比较喜欢采用盈利操纵(earningsmanipulation)的概念;而机会主义的管理者则认为盈余管理是一个中性的概念,会计学术界的许多研究也持这种观点。

三、“契约磨擦”与“沟通磨擦”

在现实社会里,可以见到许多盈余管理的激励因素,有的属管理激励,有的是政治成本激励或其它激励。在管理激励中,既有分红和晋升的诱惑,又有被解除职位的压力。在政治成本激励中,有许多针对政府管制而进行的盈余管理。此外,盈余管理还可被用作是资劳双方讨价还价的工具。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盈余管理也很有吸引力。正因为如此,才有所谓以股利为基础的盈余管理、以节税为目的的盈余管理、困境企业的盈余管理、运用盈余管理进行风险管理、公司首次公开募股(IPO)时的盈余管理等等。盈余管理也有许多阻碍的因素。注册会计师审计、证券交易监管机构的监管、税务稽查和股东大会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限制了盈余管理的泛滥。但上述限制因素往往也受到成本效益原则的限制,因此从整体而言,盈余管理的激励因素要比阻碍因素强势得多。在世界各国,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公司上调或调低盈利,虚报营业收益的故事。例如,美国在线公司为开发潜在客户群,免费给客户赠送磁碟,之后将所有发生的费用资本化;而微软公司则被指控通过递延确认实际所得收入来下调盈利。在这方面,我国也有数不尽的例子,会计“打假”始终效果不明显,说明大家还是不怕,盈余管理还是有很多激励因素的。

在现代会计报告系统中,留有许多盈余管理的机会。公认会计原则还存在不少局限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雷维特(A.Levitt)1998年就曾在纽约大学法律与商学中心发表过题为“数字游戏”(numbergames)的演讲,猛烈批评某些低质量的会计准则。应计制会计中的预计、摊销等都很容易被利用作盈余管理。同时,不确定的经济交易和会计事项也越来越多,对这些不确定经济交易和会计事项的正确判断也越来越困难。

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也为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一些条件。例如,现行的委托人与人之间的契约,股东会、董事长与经理之间相互关系的制度规范仍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盈余管理乘虚而入也就见怪不怪了。

通过深入的分析研究,一些会计学家进一步得出了盈余管理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契约磨擦(contractingfrictions);另一个是沟通磨擦(communicationfrictions)。如果委托人与人之间没有契约磨擦,他们之间的沟通也完全透明的,委托人可以掌握并使用充分信息,盈余管理也就不可能发生。

在委托关系的模型中,人们常常事先设定一套管理契约和报告规则。事实上,无论是管理契约还是报告规则都面临随着经济和企业情况变化而变化的压力。但是,由于管理契约和报告规则通常被看作是固定的、僵化的(即使有变化也还是跟不上经济和企业情况变化的步伐),会与现实的需要产生矛盾,因此盈余管理便应运而生。在这里,盈余管理常被用来解决由于管理契约和报告规则与现实情形发生磨擦所引起的问题,而管理契约和报告规则就成为盈余管理问题存在的内生变量。

仅仅用契约磨擦是无法完全解释盈余管理的产生与存在的。人们之所以无法消除盈余管理,是因为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information)。最典型的是经理知道的东西,包括股东在内的其他人并不一定知道。信息不对称阻碍了信息交流和沟通,经理也就不可能把他所掌握的全部私人信息传递出去。当然,有一些信息传播是被法律禁止的。正是有了沟通磨擦,企业管理当局才会在盈余管理中大有作为。

需要说明,契约安排的修正并不能完全消除沟通磨擦。但是,如果经理把所有的私人信息都传递出去,并且又不会增加成本,可以预期,契约的安排将朝着有利于鼓励真实地披露信息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沟通磨擦比契约磨擦对于理解盈余管理生存的条件还更有意义。

通过分析和研究以上解释盈余管理生存的两个基本条件,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盈余管理是现代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盈余管理本身并不完全是一个会计问题。无论从其生存条件还是从其主体看,盈余管理涉及一系列的管理,甚至经济问题。委托人与人契约的确立、修正和实施,信息不对称都是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经济管理面临的棘手问题。

2.盈余管理的存在有其特定的背景和条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可以预见人们不可能完全解决契约磨擦和沟通磨擦的问题。尤其是在信息交流方面,人永远都会拥有一部分私人信息,这些信息永远都不可能被委托人或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完全知晓。因为,法律不允许这样做,成本效益原则也不赞成这样做,技术上也还存在问题。因此,盈余管理将会继续存在下去,透过法律、规则和人力是不可能把它完全消除的,除非市场经济也不再存在了。

3.既然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无法透过法律、规则和人力去消除盈余管理问题,那么我们就应当对盈余管理的客观存在有一个科学的观念和正确的认识,用平静的心态对待它。既不能让它放任自流,也不可能完全杜绝。社会要达成这种共识,投资者等委托人以及会计信息的其他使用者也要有这种认识。从社会的角度讲,政府和有关社会团体有责任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特别是有效的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制定和完善规范会计报告的相关法律、制度和公认会计原则,加强外部监管。从企业的角度看,有关方面(如投资者、经营管理者等)要尽可能签订完善的契约、合同,人要树立正确的商业伦理道德,依法经营、道德管理。此外,委托人以及会计信息的其他使用者还有必要掌握识别盈余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能根据其特定的决策需要对会计数据或报告盈利作出适当的调整。

四、盈余管理实证研究及其深远影响

在盈余管理研究的大量文献中,可以将它们粗略地分成三大类。一是收益平滑。对收益平滑的研究着重于降低不同时期盈利的起伏,主要目的是方便未来盈利的预测并减小市场风险。二是基于契约观点(contractingview)的盈余管理。研究发现,有的契约是以会计数据为基础的,而另外一些则与会计信息有着隐含的联系。其中,前者即显现契约(explicitcontracts),有管理报酬计划、债务协议、税收和管制等。在研究中,一般都发现了上述契约影响盈余管理的支持证据。与会计数据间接有关的契约还包括劳资合同、人竞争和主管的变动、审计合约、对外募股、公司治理制度等。与第一类契约相比,这些契约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则要复杂得多。三是计量方法问题。

学术界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大都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在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两个大的方面:

一方面,将盈利区分为操纵过的和没有操纵过的部分。一般说来,公司的报告盈利由现金流量和对现金流量的会计调整两部分组成,后者称之为应计部分(accruals)。总体应计部分可进一步拆分为非主观应计部分(nondiscretionaryaccruals)和主观应计部分(discretionaryaccruals)。在这里要说明一下非主观应计部分和主观应计部分两个概念。其中,非主观应计部分秉承了创造应计会计的原本目的,即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使之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在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和特定时期的财务成果。因此,非主观应计部分是在尊重客观经济现实的前提下,对由于现金收付时点与交易事项发生时点不一致这一时差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调整。这种调整是相对客观的,强调的是尊重客观经济现实,是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范围内完成的。与非主观应计部分相对应,主观应计部分则是企业基于特定私人利益目的,在某一或某些特定时期通过对经济交易的刻意安排和财务报告的刻意调整创造出符合其需要的报告盈利。这种调整可以利用公认会计原则的弹性在公认会计原则约束范围内完成,但也可能超出公认会计原则的框架。在对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中,有四种主要模型以及以它们为基础的改进或衍生模型被较为广泛的采用以度量主观应计?糠帧U馑闹帜P头直鹗窍@P?Healymodel)、迪安龙模型(DeAngelomodel)、琼斯模型(Jonesmodel)和行业模型(industrymodel)。这四种模型的核心均在于对非主观应计部分的假设或处理上。在希利模型和迪安戈模型中,非主观应计部分从总体上看被假定为在各个考察期间保持不变,进而借由对比总体应计部分来判断样本在特定期间是否存在主观应计部分。琼斯模型和行业模型则释放了非主观应计部分在各个考察期间保持不变的假定,借助较长的时间序列或大容量的行业配对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工具计量非主观应计部分,是较为复杂但更精确的计量模型。

另一方面,对盈余管理的种种情形进行解释。例如,有的被解释为管理激励引起的盈余管理。在管理激励引起的盈余管理中,又有多种具体的解释,如报酬契约、人竞争和债务契约等。有的被解释为政治成本激励引起的盈余管理。在政治成本激励引起的盈余管理中,也存在多种多样的具体情况,如院外游说、政府管制,甚至劳资谈判。此外,还有其它一些特殊的解释,如以股利为基础的盈余管理。以节税为目的的盈余管理、困境企业的盈余管理、运用盈余管理进行风险管理、IPO过程的盈余管理等等。

在过去的20年间,有一大批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成果发表。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不仅对会计实务和公认会计原则的制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还大大地促进了现代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发展。其意义主要有:

1.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加深了人们对应计制会计的认识,对现金流量表的推广应用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现金为王”(cashisking)的观念在工商管理界非常普遍。现金流量表和“现金为王”的观念为什么会在80年代末期开始流行开来,自然有其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但也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密切相关。因为,通过研究发现了大量的人为地操纵盈利的行为,会计数据成为数字游戏。通过研究还发现了操纵盈利的行为主要是来自企业管理当局对应计制会计的局限性的过分利用,钻了很多应计制会计的空子。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人们将现金收付制发展成现金流量基础(cashbasis)。

2.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加速了公认会计原则的完善和发展,尤其是表现在增加对外财务报告的透明度方面。前面谈到,沟通磨擦是盈余管理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为什么会有沟通磨擦,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人知道的很多信息,委托人可能知之甚少。要改善这个问题,增加对外财务报告的透明度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各国公认会计原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修订、新准则的立项和制订都是朝着这一方向发展的。

3.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不仅自身成为现代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大大促进了现代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发展。据《会计与经济学杂志》(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1997年所做的一项统计,发表在该杂志上有关“契约”话题的论文1979-1986、1987-1991、1992-1996年间总共分别为28、25和49篇,占该杂志同期总数的35%、29%和48%。在这些有关契约话题的论文中,直接采用实证方法研究管理报酬(managementcompensation)契约的就分别有11、4和12篇。由此可见,盈余管理实证研究本身就在现代会计理论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也促进了会计与资本市场、审计、盈利预测、行为会计以及所得税会计等领域的研究。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还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组织行为与控制、绩效评估与报酬计划、证券市场监管等一系列理论与实务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会计学术界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的结果迄今还有非常大的差别。主要原因有: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中采用了不够严密的方法将盈利划分为操纵过的和没有操纵的部分;对盈余管理的大多数实证研究都只限于某一时期或某一项目;对盈余管理的解释太狭义;人隐瞒其操纵盈利的手法,不利于收集盈余管理实证研究所需的数据;委托人自愿让人隐瞒信息;盈余管理很可能是由两个或多个因素导致的,目前大多数的实证研究只着重于一个因素,研究结果当然不够理想。可以预期,未来的盈余管理研究不仅要进一步解决以上问题,而且还要特别注意研究盈余管理对股价和资源配置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Arya,A.,Glover,J.,S.Sunder.Earningsmanagementandrevelationprinciple.Reviewof

AccountingStudies.1998

2DeAngelo,L.E..Accountingnumbersasmarketvaluationsubstitutes:Astudyof

managementbuyoutsofpublicshareholders.TheAccountingReview,July,1986

3Dechow,P.Sloan,R.,Sweeney,A..Detectingearningsmanagement.TheAccountingReview70,1995

mentaryonearningmanagement,AccountingHorizons1989

Dec.Jones,J..Earningsmanagementduringimportreliefinvestigation.JournalofAccounting

Research29,1991

5PaulM.Healy,JamesM.Wahlen.Areviewoftheearningsmanagementliteratureandist

implicationsforstandardssettingAccouningHorizons.Dec,1999

6SiewHongTeoh,IvoWelch,T.J.Wong.Earningsmanagementandlong-runperformanceof

initialpublicofferings.TheJournalofFinance,Dec,1998

7SudiptaBasu.Theconservatismprincipleandtheasymmetictimelinessof

earnings.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24,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