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22 01:48:2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立德树人立教圆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从确保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和把握好正确方向。落实这一根本任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坚持立德树人,高校当时刻牢记强化政治意识,把握政治方向,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经常主动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引导更多青年学生保持政治定力,为实现中国梦凝聚青春力量。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从青年学生的成长实际出发,突出教育创新。一个精神上“缺钙”的人,是不可能承担时代所赋予的历史重任的。有理想就有人生的精神动力,有信念就能开辟美好未来。坚持立德树人,高校要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青年学生思想认知规律,不断改进和创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用深入浅出、贴近生活的鲜活事例化育青年,感染青年。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突出师德建设,加强示范引领。按照做“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我们要引领青年学生,自己首先就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否则,我们就会失去对青年人的感召力。其实,全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不仅包含渊博的学识,还要求教师以高尚的情操、纯净的人格去影响下一代的成长。立德树人是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优秀教师是帮助青年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引路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每个教师都有机会成为示范楷模,关键是如何充分发挥积极影响,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工作重点。人才培养的质量,不应只看考试分数,更根本的还要看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否具备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不断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要面向全体学生,牢固树立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和系统培养观念,更加注重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更加注重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协同育人,努力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更加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为党和人民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立德树人教师心得感悟2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应做到德才兼备,并且要坚持努力向德艺双馨的方向发展。立德树人,立教圆梦。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立师德,就是树立教师良好的德行,为人师表,做人楷模。
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质,不仅仅是教师个人修养的问题,而且关系到熏陶和培育出怎样的人的问题。对于教师,忠心就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忠诚于自己的工作岗位、忠诚于学校,只有当人民教师将“忠心”二字内化为对学生的深厚感情,内化为对工作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形成持久的工作动力。“良心”是道德情感的基本形式,是个人自律的突出体现。教育良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范畴。作为老师,我们要对得起我们国家给我们的那份工资;要对得起上级对我们的谆谆教导;要对得起我们学生及其家长给予我们的渴望的目光。在有限的时间里,潜心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将自己智慧与汗水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让我们的良心才能坦然。
作为教师,就是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拥有一颗对工作的无限热爱之心,你才能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业职责,才会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再次,作为教师,首先,要热爱教师职业,懂得教学艺术,具有诲人不倦的精神和对教育事业矢志不渝的情感,才能激发自己为这一事业忘我工作的热情,才能为培养下一代尽心尽力。其次教师要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出自崇高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三是爱同事。这样才能与同事友好相处,齐心协力,共同做好教育工作。作为老师,如果有了雄心壮志,肯定会注重学习与研究,观察与思考、潜心钻研教育教学。在教育教学中,勇于实践,善于从教学实际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积累经验,及时总结,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虚心学习是一个合格教师良好的品德,在师德修养中善于虚心学习他人、自觉与他人交流,才有可能成为师德修养高的教师。
教师应该树立校荣我荣的意识,只有同心同德,才能心情舒畅;只有同心同德,才能共同击破一个个难题;只有同心同德,才能更好地做好工作,协调一致地促使学生全面发展,造就素质全面、出类拔萃的人才;只有同心同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兴旺发达。 “以德正身堪为人师才称其职。”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板书笔迹等。因此,可以说教师道德素质更为重要。
“十心立德”中“十心:忠心、良心、热心、爱心、雄心、虚心、同心、耐心、公心、恒心”均离不开真诚。让我们真诚地对待教育事业,真诚地对待上级同事,真诚地对待各位学子,不断地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做一个具有高尚师德和文化素养的合格的人民教师。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一个教师对自己育人的工作职责是否明确,也就是说一个教师的教育思想是否端正,这是衡量一个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也是师德规范的首要问题。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品质高尚,而且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首先,他应满腔热忱,关心爱护学生,不歧视、辱骂、体罚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的老师 可敬可亲,学生才会愿意学,也才学得好。其次,他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总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这同样会给学生以影响 和感染,使本一心向善的学生更增添了动力,小树才有机会长成参天大树。
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 。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人。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如果一位教师在讲台是教育学生应当诚实,但某天为应付检查,为了听领导的话,居然教唆学生如何去说谎,在学生心灵中留下难以磨灭扔阴影,那又如何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呢?。
教师的一言一行 都是教师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而学生也正是通过这一点来了解教师的思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注重修养,注意言 行,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言教辅以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受到影响,其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受到约束,得到修正。当老师真的就是这样一份拷问心灵、磨炼耐心的差事。似乎很苦,可如果我们不把它看作外界的压力,而是发自内心去做,仍然可以甘之如饴。
我不想用哲人那些华丽的辞藻来装点自己的人生,更不敢期望自己以魏书生为目标,在教育事业上开创一片新天地。以此做到“立德树人,立教圆梦”。
立德树人教师心得感悟3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而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雅思贝尔斯认为:“人类的将来,取决于本真教育的成功。”德育就是一种本真的教育,是对人灵魂的教育。纵观现今的高等教育,大多将关注重点放在知识教育、技艺传授之上,而忽视了德育的育人功能,教书而不育人、授业而不传道,这对社会的未来发展十分不利。高校应该把“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作为教育之本,作为教育工作开展的标尺。
要因事而化。思想政治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教育的最终落脚点,要顺应学生成长规律,了解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以便调整施教手段,有的放矢;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突破口,既适应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又超越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现状,对受教育者进行合理引导。因事而化,就是要高校德育根据德育的相关“规律”做出调整,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达到成风化人的效果。
要因时而进。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能一成不变,唯有顺应时展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才能因时而变与时俱进。教育依靠外在的教学工具将客观的知识外显于人内化于心,课堂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进行系统性教育;要从教学实践中探索规律,不断总结凝练,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战能力;要重视抓好德育的辅助渠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光明小学的少先队大队现有37个中队,少先队工作的特点是自主、常态、细化、特色。我们把这支富有特色的少先队大队形象的比喻为一艘航空母舰,给它命名为“光明娃未来号”。下面结合学校“多维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来谈谈我们的工作实践和畅想,让我们一起来见证光明娃的追梦历程!
一、构建人文和谐的发展模式――这是“光明未来号”启航的发射塔
“多维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宗旨就是让教师坚持在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中育人,在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中育人,在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中育人,在整合多元课程资源中育人,――身体与心理健康发展、道德与学业共同发展、基础与特长协调发展。
因此,为了给师生和谐健康发展提供载体,学校构建了“四化四好六系列”的德育工作发展模式:“四化”手段――活动化、人文化、课程化、社会化;“四好”目标――培养品格健全、阳光健康、特长突出、理想远大的现代公民;“六大成长”系列――爱生命、爱形象、爱团队、爱自然、爱家庭、爱祖国。
二、培养民主自主的人才队伍――这是“光明娃未来号”飞行的领航员
学校着力整合班主任与辅导员队伍的培训资源,科学融合少先队组织与学校工作的载体途径,打造了一支民主自主的人才队伍!而辅导员队伍的实力和智慧为立德树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1.培养队组织意识。我校注重培养少先队组织意识,让队组织成为少先队员自我管理、学习锻炼、全面提高素质的阵地。
2.提升队组织素质。学校少先队大队部按照“把全体少年儿童组织起来接受教育”的方针发展队组织,培训出一批优秀队干部,成为少先队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学生自主管理的骨干,示范带动全体队员提高了自身素质。
3.优化辅导员队伍。辅导员工作的态度和能力决定了少先队工作的成败。学校要重点抓好辅导员的配备、选拔、培训工作,让辅导员的眼界和能力得到提高。
先进优秀的队组织、自主发展的队干部、敬业团结的辅导员,这一切就是学校实现“立教圆梦,和谐发展”目标的软实力。
三、建设多元开放的教育阵地――这是“光明娃未来号”展翅的基地
1.校内阵地建设。大队部的队部室是少先队的主阵地,红领巾广播站、光明小学红领巾之家网站、中队博客、宣传橱窗等及时宣传少先队信息,展示少先队活动。各中队阵地充满个性和创意,使其真正成为“队员之家”。
2.校外红领巾阵地建设。学校大队部积极开辟了18个校外活动阵地,如深圳市少年宫、莲花山公园、光明大马山东江纵队烈士碑等,已成为队员自我教育、实践锻炼的重要课堂。校内外的教育资源促进了“四好六爱”和“雏鹰争章”活动的开展,为学校多维育人有效拓展了路径和渠道,提升了教育竞争的硬实力。
四、科研引领提升文化内涵――这是“光明娃未来号”远飞的助推力
科研兴队,促进了少先队工作的内涵发展。我校申报的国家级“十二五”课题《“四好少年”的培养模式和载体研究》获得批准,科学引领了学校少先队工作的前进方向。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建立了辅导员工作坊,经常组织辅导员交流优秀中队建设的经验。同时结合课题科研的开展与推进,有针对性地对中队辅导员进行培训,强化辅导员队伍的全面建设,为我校少先队工作提供了更科学的视角,更广阔的舞台!
多维的主题、多维的空间,和谐的班队、和谐的环境,为少先队员逐梦高飞、展示才艺提供了不竭的助推力!更为全体教师实现教育梦想添加了无穷能量!
五、活动课程多维拓展丰富――这是“光明娃未来号” 高飞的动力源
学校的少先队工作突出“活动育人、多维拓展”的理念,始终贯穿着“红色文化孕育朴素情感”的育人主线,将队工作与实践活动融为一体,达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效果。
拓展亮点一:我校少先队整合学科和德育主题活动的实践体验,全时段、全方位地对少先队员进行生动有效的教育,如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法制安全教育、科技创新教育。重点的活动课程有:雏鹰争章活动、“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飞扬的红领巾”队日活动、“书香校园创建”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十・一三”队庆活动、阳光体育节等开展得丰富多彩。“心心相互”义工团、歌舞剧社团、新绿舞蹈社团、版画社团活动、心灵养育团队等社团活动活力无限,是队员们实现梦想的大舞台,大力促进了少先队工作的内涵发展。
亮点二:我们学校的传统文化活动“爱心教育”持续最久,影响最大。自1996年起,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构筑“爱心”工程,成立“小红花互助会”。参加捐款的师生已接近两万人,捐款总额已达二十万元,共有近900多个孩子得到小红花互助会的资助。学校的爱心教育定位在六个成长维度,载体多样,内容充实。爱心教育已积淀为学校的传统文化。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成长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螺旋式发展深化的过程。很多人认为教师要对幼儿传授知识,专业发展就是要发展他的教学技能,把两种概念等同起来了。教师掌握一定的教育学理论知识是必须的,而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指教师在参与教学、实践、科研的活动中所必需的能力。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上,要有良好的教学技巧和反思能力。
一、《指南》引领,突出重点
我园教师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引领,通过学习、测查、辩论会、说课、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和途径,一起深入学习和领会《指南》的理念和要求。每个教师都做到了熟知3-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行为表现,对3-6岁各年龄段幼儿学习与发展明确了合理的期望和目标。一位教师在教育笔记《小魔法》中提到,一个调皮懒散的小朋友,经常午睡后不叠被,老师用《月亮姑娘》的小儿歌,激发了小朋友尝试和好动的积极性。在一次辩论会上正方和反方教师进行了关于“区域活动和集体活动哪个好”的辩论,讨论了教师应怎样用尊重、理解、支持和帮助的态度,为孩子搭建探索学习的平台。
二、专家引领,带动发展
教师培训是促使教师专业快速成长的有力措施,要想使培训有力、有效,最重要的是使培训贴近教师的工作实践,使培训能真正满足教师的有效需求,尤其是最需和急需的方面。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教师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
1. 解决工学矛盾。教师是一种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更新、补充新知识,但幼儿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经常性地参加脱产学习与培训,是不现实的。他们需要的是一种能够自主选择时间和地点的学习方式。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模式正好能满足这种需要。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灵活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计划及学习内容,真正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我园还选派了多名骨干教师积极参加远程“国培”“省培”的学习,为他们搭建有效提高的平台。
2. 定期邀请专家来园进行专业互动培训。为了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需求,打破传统的教师培训方式所表现出的“场所封闭、计划预设、教材固定、教法单一”等方面的局限,我们为教师提供了互动性强、多样化的专家资源。专家引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只有不断的学习,充分为自己“充电”“蓄能”“吸氧”“补钙”,才能源源不断地接受源头活水的补给。
三、自主引领,变守为攻
1. 敢讲――注重反思,解决问题。尽管幼儿园责无旁贷地担负着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任,有义务创造条件,但是教师不能一味地依赖外在力量,必须积极主动地克服困难,实现自主发展。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教师能力提升是非常自我的、内在的,所有的外力作用都必须通过教师内因而产生作用。因而我园提倡教师需要自主反思,发现自己教学上的问题,并大胆说出自己的疑问。在我园每周的教师计划中,教师除了实施教案外,还要反思。如果发现教学中有问题,可以提出来,教务主任会检查教案,帮助解答问题,并给予评价和建议。如果有些共同的问题,可以抽出来在教研活动中展开讨论并寻找资料解答。除了这些常规工作之外,我们为了给老师更多讲的机会,营造了书香校园的氛围和平台,让教师演讲或表演日常教学中的感悟和发现,激发教师从平日枯燥的教学中发现乐趣,乐于总结、反思、解决问题。
2. 敢创――教师自主创新,幼儿玩中学。《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要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所以我园要求每个课室要创设幼儿喜欢、感兴趣、可操作性强的墙面。何老师发现小班幼儿对小脚印很感兴趣,就设计了“有趣的脚印”的墙饰,幼儿把自己的小脚印下来,涂上各种颜色,贴在墙上。老师提出:“某某的小脚在哪里?”“你涂的小脚是什么颜色的?”小朋友在地上寻找着自己的脚印,还玩起了跳飞机,玩得可开心了。在户外自由活动时,何老师还带领小朋友玩赤足游戏,帮小脚按摩,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小脚。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环境和创新的游戏,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玩中学。
3. 敢帮――特色带领,一一结对。我们园是一所大园,有着近200名教师,教师团队由新教师、经验型教师、理论型教师、骨干型教师等组合而成,我们开展了“一一结对”活动。 引导新教师做好角色转化,对他们进行教师职业道德、班级工作、家长工作和组织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加强教学能力的培养,在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方面开展专题讲座,并面对面地跟踪指导;实行师徒结对的“青蓝工程”,让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结对,互相听课、交流学习心得、师徒共同上好一节汇报课等,为他们尽快建立表现的平台。
特色带领,交流互惠。我园以健康、艺术、环境为教学特色,一直以来坚持示范展示,帮扶交流,受到同行们的肯定。我们积极参加广东省、广州市、区的示范交流帮扶活动,作为广州市督学等多个社会团体的成员,参加了广州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暨规范化幼儿园督导验收组工作和深圳三间省一级幼儿园的评估工作;到广西百色、云南民办幼儿园协会、贺州教师教育学院和担任“国培计划”项目授课老师等工作,进行了《水土流失》等多个公开活动的展示,开展了《构建立体健康教育,凸显健康教育特色》等多个讲座,不仅推动了教育均衡发展,还让园里的老师能走出校园,展示特色,交流互惠。
4. 敢当――教师敢于承担任务和责任。我园每一位教师都会制定自己的近五年目标,年轻教师会以成为一名经验型和理论型合一的教师作为目标,中年教师已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和经验,都会提出向骨干教师发展的目标。当她们都有了清晰的目标后,一有机会展现自己,都会积极承担任务。作为示范性幼儿园,我们经常整合园里各种特色教师,通过自荐、竞选等形式,建立各种平台,让教师展现自己。这样教师的发展就不再处于被动和迷茫中,拥有在教学生涯中做出自主选择的权利。
5. 敢延伸――教学的内容需要延伸和扩展。我园以园本教学为主,对幼儿园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等都只作原则性规定,并无全国统一的教学用书等具体的课程形式。我们对老师的要求就是让孩子学习的内容有延伸,灵活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系统性。如认识广州建筑的自主性活动,广州现在的变化越来越大,如果教师还是停留在以往对广州建筑的认识上,就会跟孩子眼见的现实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对广州建筑有最新的了解,有大班教师引导孩子扮演“房地产销售员”,孩子卖力地将房子的特色、好处介绍给“顾客”,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让孩子认识到建筑的共性和广州建筑的特性。教师敢于延伸教学内容,孜孜不倦地学习和接受新的信息,这样才能将最准确、最真实的教学内容传达给孩子。
【关键词】师德风范;理论素养;善教之心
当今社会,部分教师不思进取,追求享受;爱不得“法”、爱心不“全”,与学生的心灵缺乏有效沟通,对新时期学生的思想与心理状态、生活与学习的需求不了解;部分教师学不求“进”,教不求“实”,缺乏自己的教学风格,与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有差距等因素,造成教学效率不高,教育效果不好。归根结底,以上诸多不足又是教师师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不高、缺乏敬业爱岗精神的表现。那么,新时期教师如何展现良好的师德风范呢?
一、倡导教师塑造“十好十高”的新形象
仪表仪容好,师德修养高;师生关系好,亲和形象高;教育心态好,人格品位高;教学方法好,教育艺术高;教育效果好,学生威信高;合作精神好,学习热情高;创新精神好,理论素养高;师长配合好,工作效率高;政策执行好,思想觉悟高;依法施教好,大局意识高。
二、倡导教师常怀“十颗”育人之心
教师为人师表。意即:欲为人师,必先有德,才有表率作用。教师应常怀下面的“十颗”育人之心,才谓爱心齐全,缺一不可。师生之间,特别是小学生,只有通过心灵与心灵的对话交流才能融洽情感,才能进入学生的世界,这样学生对老师的教育才比较容易接受。否则,尽管你老师说得再多,他(她)也一转眼就忘记;老师的课上得再好,他(她)也提不起精神,这就是教育现实中存在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老师缺乏与学生的良好沟通,心灵上有隔膜,教师的爱心不“全”,在学生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这就是为什么到了信息时代,还需要大量的老师存在。正所谓:常怀慈爱宽容心,明志修身立师德,志存高远育新人。如下为教师应该常怀的“十颗”育人之心:第一颗爱教爱生之心第二颗独具慧眼之心第三颗宽容理解之心第四颗善学善教之心第五颗静待花开之心第六颗诚信立教之心第七颗志存高远之心第八颗淡泊名利之心第九颗合作创新之心第十颗乐于奉献之心。
三、倡导教师锻炼
“十种”教育能力1.与时俱进,有不断学习的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心理行为和学习兴趣及生活需求等也会发生变化。很多教育研究者和一线的名师,根据自己的研究和工作实践,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确实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理论和方法。如教学内容要生活化、社会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多元化、个性化等。因此,教师要特别善于学习教育理论和了解新方法。2.善于管理,有较强的引领力。教师是班级团队的管理者、组织者、指导者。要有管理经营好班级的意识,引领整体团队向前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培养班级骨干,善于指导骨干开展工作。如开展小组同伴互促式管理,推行“班级无小事,事事有人管”的班级管理责任制;推行“4人小组”班级管理制度,设小组长和监督员;推行班长、值日生、组长、科代表轮流制等班级管理制度。优化班级细节管理,对学生反映的问题要重视,及时调查了解和解决。利用各种评比手段和激励制度调动和引领整体团队的不断发展,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3.平等待生,有较高的认同力。亲和力是教师在身教、言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让学生感受到的亲切感和信赖感。教师亲和力的核心是民主平等的思想。把学生当成大写的人,当作自己的亲密朋友,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形成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教师才易于把握学生的真实需要和兴趣,为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4.理解宽容学生,有较强的自制力。教师要有一颗理解宽容的心,能容忍学生的缺点与错误。试想:我们自己小时候不也犯错误吗?不也有缺点吗?学生犯错时,正是教师体现师德风范的时候,正是教师展现教育艺术的时候。在突发事件面前,要拥有良好的教育心境,要保持教师的良好形象。不能因感情冲动失去常态,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平和的心境,有分寸、有节制、有办法地处理问题,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老师的发火和指责往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取心和荣誉感,反而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拉大师生的心理距离。5.独具慧眼,有较好的赏识力。教师没有一双慧眼,很多“天才”,就会在你冷淡的目光中慢慢变得平凡。学生都有得到肯定和赞赏的心理。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学会欣赏学生,用积极的情绪去影响学生,引导其不断走向更大的进步。6.因材施教,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性格、兴趣爱好、心理等因素,开展教育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在教育教学中,有部分老师很虚心地向各类名师学习,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做到一课一得或多得;课后能够进行有效的反思,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样就容易在不断的积累中形式求真务实的教学风格,逐渐成为教学的骨干。7.上善若水,有爱的能力。教师必须有很强的慈爱之心。只有发自肺腑地爱学生,设身处地为他们的发展着想,才能真正地亲近学生,做到彼此间的接受和理解。同时还要具有爱的艺术、教育的艺术。然而,有些教师,有时在爱的名义下,对学生实行所谓“爱学生”的教育,学生心里却不认同,不能接受,就把教师的爱当成了“一种惩罚”。学生不是不能接受教育的内容,而是不能接受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8.微笑热情,有较强的感召力。微笑具有极大的暗示性和感召作用,能表现教师的友好态度,缩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产生安全感。若教师在学生面前摆出一副冷面孔,自然不会具有感召力,只会拒人于千里之外。教师要亲近学生,并在教学活动中保持一定的热情和激情。这样学生才会产生心理上的共振,进入情绪高涨状态。教师有亲近感,学生心理上自然也会喜欢教师上的课。9.态度真诚,有诚信立教的能力。真诚地对待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真诚。教师要勇于面对自己,不带虚伪和造作地把自己的精神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难免会有过失,也会有伤心之时。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守时守信,一诺千金。教师要避免教育过程中出现不诚信的现象。要放下架子作自我批评,学生就会觉得你是真诚的,同时也使学生学会自我批评、自我完善。10.善于表扬,有激励学生发展的能力。学生都有得到肯定和赞赏的心理。一句赞扬的话可能会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教师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应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表扬学生。当然,赞美要言之有物,深入挖掘学生品质、个性上的闪光点,不能虚浮空洞。
四、倡导教师提高亲和力,做到“十个一”
关键词:人民满意;教师;加强修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47-01
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教育是提高人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意义的宏伟事业。
我们做老师的深知肩负的历史使命,要不断学习,深入研修,用“钉子”精神挤时间学习,为自己充电,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怎样才能成为好老师呢?
一、是要有远大的理想信念
要站在党和民族利益的高度去认识。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基础在教育,而教育的振兴基础又在教师。因为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的力量和后发优势。好老师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己任。只有老师们具有远大的理想信念,他教的学生才能雄鹰展翅,翱翔千里。只有老师们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对待自己的职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积极引导学生“五讲”、“四美”、“三热爱”,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暨“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的正能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就能早日实现。
二、是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之诸德者也”。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与能力,更离不开老师的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一个老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易利方面老出问题,怎么能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老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引导和帮助学生把好人生航向。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着教师是道德高尚的。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师者,为师亦为范。因为他们大都来自于师范学院,理应不愧党的培养。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 一面镜子,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高人格品味,把正确的道德观念传授给学生。
师德又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具体表现,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教师的自身修养,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应该是每个老师不懈的追求和行为常态。好老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具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带动学生。
好老师的道德情操最终体现在他所从事的职业上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执着于教书育人,具有终身从教思想,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被金钱、名利、物欲所诱惑。
三、是要有扎实的学识
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最根本的基础,学生往往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的学识浅薄。俗话说:“水之积也不厚,泽其负大舟也无力。”知识储备一定要足,视野一定要开阔,具有超前意识。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甚至一潭水,而且还得是源源不断的活水。所以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时刻进修,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若基础不扎实,教学过程中必然要捉襟见肘,若基本功过硬,教育教学过程一定游刃有余。
四、是要有仁爱之心
[摘要]高等师范院校担负着培养未来教师的重任,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水平。“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同高等师范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可以将“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活动融入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根据师范院校大学生的特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方法,探索“中国梦”融入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使“中国梦”真正内化为师范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
[
关键词 ]中国梦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作者简介]蔡振春(1979-),男,浙江湖州人,湖州师范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浙江湖州 31 3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国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14SCG424)和2 014年度浙江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课题编号:YB2 0141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2-0067-03
“中国梦”是由无数个中国人的梦想凝聚升华而成的共同理想和宏伟愿景。总书记将“中国梦”表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将进一步激发各族人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唤醒和培育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实现“中国梦”接力奋斗。青年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而师范院校的大学生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要使命,他们的理想信念及思想政治道德状况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因此,我们应重视师范院校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引导他们读懂“中国梦”,思考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主动实现个人梦想,从而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引导师范大学生将来走向教师岗位后,注重传承“中国梦”,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的教育,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寻找实现个人梦想的道路。
一、“中国梦”融入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一)当前师范院校大学生特点需要融入“中国梦”
1.思想观念趋于多元,主流意识受到挑战。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思想文化逐渐渗透到我国,师范生因教师职业的要求,需要涉猎的知识更广,更易受到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对师范大学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一方面,市场经济本身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使得唯利是图、以假乱真、钱权交易、道德失范现象出现,这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师范学生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让人与人之间收入差距增大,部分富裕家庭的子女在校期间重物质享受,轻精神追求;重现实利益,轻职业理想。另外,传统“熟人”社会由于人与人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协助,个体行为比较自律谨慎。在网络互联时代,青年大学生容易沉迷网络,熟人社会的监督防线不复存在,师范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都受到影响和冲击。西方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网络信息化社会使师范院校大学生思想观念多元化。多元的思想观念使他们注重个人主体意识,却轻视社会公德;追求思想自由、拥护改革开放,却错误地认为外来的都是好的;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却掺杂着浓厚的个人主义;肯定传统的道德伦理,却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反叛;主张自我实现,却反对纯粹的利己主义。这些相互矛盾和冲突的价值观念表现在师范院校的大学生身上,使得他们对道德的判断呈现出多重判断标准。
2.教师职业早期定性,职业理想困惑并存。师范院校的最大特点是“师范性”。“师范性”对学校而言意味着培养目标上的明确性,职业早期定向会对师范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师范院校学生职业早期定向,能让学生尽早树立教育理想,按照教师的标准和要求,加强自身的文化知识、品德修养的学习。同时,职业的早期定性对另一部分师范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影响,部分学生认为教师职业“撑不到、饿不死”,没有“钱途”,他们上课应付,课下疏于学习,在校期间从事其他兼职工作,为毕业后另谋出路做准备。
师范院校的大学生由于职业角色定位相对清晰,较之理工科院校,对政治参与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希望通过参与社团、学生会等组织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培养所需的能力。但我们也看到,师范院校中很多是“9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心理上的成熟远远滞后于生理上的成熟,在政治参与上表现出极大的盲从性。
3.师范生源结构失衡,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高等师范院校生源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学生比城市多,女生比男生多。经有关调查发现,在师范院校中大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好,而大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发现自己不再一枝独秀,曾经的成就感、自豪感慢慢减退,从而渐渐地怀疑自己,情绪容易产生波动,因而大二是心理问题突发时期。部分农村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再加上学习压力增大,容易走极端。根据相关统计表明,师范类院校男女生比率大概为3:7。在师范院校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生在女性“主导”的校园环境下,施展个人阳刚男子汉形象的机会渠道相对较少,心理容易失衡。同时.由于女生气质、性格的相似性,她们在学习上、团体活动中经常会出现竞争,可能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极易形成小团体。再加上近年来受大学扩招、教师岗位趋向饱和等因素的影响,大量的师范生毕业后找不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导致他们对社会改革发展的负面评价增加。因此,由于师范院校农村学生居多、女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就业压力等因素导致师范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难度较之其他类型院校增大。
(二)“中国梦”为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机遇
1.“中国梦”成为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动力源泉,它是支撑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的灵魂,是中华各族儿女的共同信念和愿望,理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师范院校的大学生作为实现和践行“中国梦”主力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将职业理想作为实现和践行的目标。“中国梦”作为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将会更好地引导师范学生将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和毕生的追求。将“中国梦”和师范生的个人教育理想紧密结合起来,让每一个师范学生都能在领会“中国梦”丰富内涵的同时,切身感受到“中国梦”的可行性。因此,“中国梦”的提出是对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创新。
2.“中国梦”成为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主线。要让大学生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和共同理想,就应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梦”是民族复兴之梦,是每个高等院校的学校发展之梦,也是每位高校教育者和每位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之梦。对于高等师范院校,就应该为培养高等师范类人才而努力。对于师范院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立德树人”,引导学生们将个人的“教育梦”和“中国梦”、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命运和民族命运结合起来,共同进步,一起圆梦。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中国梦”的内涵,亲切、简洁、形象、生动,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性。对于师范院校的青年大学生,激励他们树立教育理想、发扬脚踏实地、敢于创新创造的精神,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时期、新形势下,将“中国梦”作为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主线”,是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需要,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需要。
二、“中国梦”视域下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观念和路径
(一)创新观念
1.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对在校师范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师范教育中占据着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运用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这条主渠道,开展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实践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脱离了实践的教条和说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中国梦”既需要仰望星空,又需要脚踏实地。当代师范院校的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有个性、视野开阔,有创新求异的精神,但缺乏吃苦实干的素质;有为教育奉献的职业理想,但缺乏脚踏实地的职业操守。面对新时期师范大学生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不再需要空洞的说教。学生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来源于教育理想和实践相结合,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坚持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才能适应师范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挥“中国梦”的教育功能。
2.坚持“中国梦”的主体性认知教育。“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主体性认知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从而最终实现学生自主自觉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国梦”是民族复兴之梦,也是师范院校大学生教育之梦,要对师范大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价值观念教育,就应该坚持对学生进行主体性认知教育,放弃传统的灌输式方法,让师范院校的大学生自觉、主动地探寻“中国梦”的内涵、意义,将个人教育梦想和“中国梦”结合起来,从而体会个人价值的实现对“中国梦”实现的作用,进而更好地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当代师范大学生经历了中小学长期的灌输式教育,再加上部分师范大学生受教师职业的早期定性的消极影响,惰性很强,一旦自主学习,往往容易放松。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激励监督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师范大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创新路径
1.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大力宣传“中国梦”主题教育。古代思想家荀子非常重视教育过程中的环境因素,他发现环境能使生活在其中的个体被环境所同化,形成人格。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对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景观、设计、绿化以及学校的校风、学风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等都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应该围绕“中国梦”,改造和建设校园文化。例如在校园里增加名人雕塑,在教学楼增设名人画像及介绍,让学生了解这些名人,了解这些人的奋斗史、圆梦史。
校园文化活动是高等院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这种当代大学生们乐于接受、乐于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潜移默化对学生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久而久之,就会内化为学生的观念、意识、价值观。积极的价值观念会成为学生追求自身需要、自身梦想的内驱力。“中国梦”的校园文化活动,应根据师范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活动,注重实效,方式多样,例如开展我的“中国梦”征文比赛、青春励志歌曲大赛、“中国梦”微电影大赛、“美丽中国摄影比赛”等。这些校园主题活动,都适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相比停留在表面的灌输式教导,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效果更好。当代师范大学生自然而然地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同个人的教育梦想有机结合起来,激发他们追求教育理想,实现个人价值。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人有人文,有人类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文精神就是人类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理念、基本价值取向。对人自身来说,人文精神就是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意识,更是一种价值诉求、一种终极关怀”。人文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但总体上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包括他人)”、“人与自身”这三个层面上。在人与自然层面上,关注自然,关爱生命,具有尊重自然的伦理态度,遵循自然规律的理性态度,保护自然的实践态度。在人与社会(包括他人)层面上,懂得平等相处,尊重他人,努力做到公平、公正、诚信、友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有高尚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人与自身也就是个体层面上,懂得人的尊严,热爱生活,珍视生命,有正确的信念、信仰、理想和人生目标,能够努力做到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伴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兴衰更替,浩瀚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为一体,内涵丰富,且互相渗透,相互吸收,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整体,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在中国人的人生智慧方面凝练出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人与人关系的定位取舍,人与自我精神境界的深邃追求”。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它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形成了崇尚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价值,倡导刚健有为,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其基本内涵至少可以概括为七个方面:第一、“以人为本”的仁爱思想和人道精神;第二、“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第三、“天人合一”的生命意识与宇宙情怀;第四、“任重道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五、“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和高尚人格;第六、“厚德载物”的宽广情怀和道德情操;第七、“尚中贵和”的和谐理念和处事原则。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既具时代意义,又具有普世情怀。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极其深厚的人文精神,它不仅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种种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也是现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思想渊源。在当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对于增加青年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打造坚实的人文根基,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出于怎样的教育理念,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必定是吸取人类精神文明即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资源并加以再生性创造的结果。正如当代中国社会的人文精神不能拒斥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也同样不能拒斥中国传统文化”。
理性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不仅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添厚重的文化底蕴,而且能够为当代社会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3年3月,在中央党校80年校庆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在21世纪的今天,作为社会文化主要传承者和建设者的青年大学生,无疑应该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积淀,努力提升自身人文素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2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人文素质的养成,人文精神的培养,既有赖于学校教育,也有赖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职业教育,更依靠人文教育”[3]。作为提高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主要手段的人文教育,具体表现在四个层面:人文学科教育、民族文化教育、人类意识教育和个人修养教育[3]。其中,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家园和精神追求,民族文化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中心层面和核心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合理内核和人文精华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熠熠生辉,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为当今我们开展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文化素材和思想资源,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并非单一的课堂教育,它包含着教书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品行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多元渠道,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殊途同归。但不可否认,在诸多渠道中,课堂教学依然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它既是教师履行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人生舞台,也是学生求知进取、明辨是非、增长才智,乃至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理想平台,处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导地位。身为教师的我们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这一平台和载体,有质、有量、有效地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并使受教育者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呢?笔者沉思揣摩,以为唯有“创新”二字,即教育者在拥有良好思想品德、扎实专业素质和学术修养的基础上,努力优化教材建设,创新教学模式,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多姿多彩,既在教学效果上事半功倍,又在人文教育上潜移默化,二者兼具,相得益彰。
首先,在教材建设上做到篇幅适度,注重“守正”与“出新”。目前,国内出版了不少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教材,通览之下,大多体例庞大,内容偏深,份量过重,专业性过强,与时代特点、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等联系不多,可读性不强,学生无欲浏览,甚至望而却步。为此,笔者认为,作为高校学生的通识类教材编写,应在篇幅、内容上予以斟酌,避免过全、过量、过深。在编写体例上尝试采取专题编著法,全书由中国传统文化概述、中国传统宗教哲学与现代人生、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思想道德修养、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与审美情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创新意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等专题合构而成。每一专题的内容既要“守正”,又要“出新”,“守正”层面是系统阐述和梳理专题文化基本知识,“出新”层面则是注重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贴近时代、社会及学生实际,着力培育青年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努力揭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启发指导意义。
其二、在教学模式上,改革教学课程“个人承包制”,实施“分片包干制”。众所周知,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教师教学课程的分配,一般根据教师所属专业方向来确定,一人主带一门或多门课程。学有专攻,这种教学课程“个人承包制”教学模式对于专业性课程的教学而言确有必要。然就中国传统文化这门涉及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多学科的通识课来说,这种教学模式则因教师较为单一的知识结构与课程庞杂的知识体系之间的矛盾,导致课堂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良莠不齐的“夹生饭”,有些教学内容甚至因教师相关知识的“贫瘠”显得苍白乏力。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课时少,且大多为合班大课,不少学生对这种非专业课程又怀着漠视态度。教师若勉强上阵,并按传统教学模式和程序“按部就班”授课,其教学之艰难是可想而知的,要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也只能是一种奢望。笔者认为,要避免中国传统文化课教学中的这一乱象,较为奏效的办法是建立课程教学团队,实施课程教学“分片包干制”。该课程教学团队由若干位授课教师有机组成,教学团队通过集体备课,结合教材编写体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课时安排以及教师知识储备及研究方向、学术积淀等诸多因素,将该课程分解为若干教学模块,制定若干教学专题,因人分配教学任务,实施专题模块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将使课堂教学由“机械”走向“机动”,在具体课堂教学中能使知识点相对集中,分析问题深刻透彻且成系统,会起到传统教学组织形式不一样的全新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将改变过去通识课教学“大餐”中因学生吃“夹生饭”导致“厌食”的局面。
其三,在教学内容上少做“加法”,多做“减法”。在过去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教学中,之所以出现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不加取舍,将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文化,不分青红皂白,混为一谈,重点不清,脉络不明,使得有限的教学时空被无限的文化史堆积挤占。而且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不顾社会变迁,不联系时代和学生实际,为讲文化而讲文化,带着学生徜徉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海洋里,始终不着边际。这种对教学内容不断做“加法”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在传统文化教学中最容易产生,其结果是教师灌输得越多,学生越难消化,学习“胃口”越来越差。因此,要解决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消化不良”的良方,只能是在教学内容上努力做“减法”。记得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老师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减法”有过很好的诠释,他认为,为文化做“减法”、为文化思维“减肥”的目的,就是“让文化真正有价值的部位凸显出来,不要让它成为热闹喧嚣的文化闹剧”,我们在讲传统文化的时候,不要过多地渲染“谋术文化、民粹文化、复古文化和地域文化”,应努力增加“大道文化、理性文化、创新文化和整体文化的成分,那才是中华文化的复兴”[7]。余秋雨老师的文化“减法”思维给我们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以很好的启示,也是指导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方法论和实践论。这种全新的思维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选择传统文化中“最有生命质感的文化”进行梳理、整合和演绎,如此方能推陈出新,让学生喜闻乐见,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