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一复习计划

高一复习计划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5-05 01:07:2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一复习计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一复习计划

第1篇

相信很多高三学生都非常关心“在一轮复习里面怎么学历史才最有效”,对于高三历史来说,一轮复习不仅是夯实基础更是理清历史脉络的重要阶段,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0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及学习方法,欢迎阅读。

高考历史趋势分析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历史的分析不难看出,这些年高考历史的发展趋势为:题量减少、题型固定;愈来愈强调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现实热点与课本知识结合越来越紧密;文综中历史与其他两科也越来越融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整体策略

1、理解概念、把握本质、夯实基础

历史教材就是最好的复习资料。因此一定要充分理解掌握教材中的基本历史概念、找到历史规律、夯实历史基础、扫清知识死角,以目录为提纲,围绕课本展开学习。

2、重视解读、合理运用、构建体系

历史知识并非死记硬背,而是要通过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强化记忆。按照一定的顺序树立高中三年的历史知识,让知识更加条理化,这样一旦知识体系建立起来,就不容易忘记。

3、加强训练、理清思路、规范答题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所以在一轮复习中要进行适量的答题训练,不断巩固所学知识,在平时的练习、模拟中,要注重强化答题思路、规范答题用语。

4、关注热点、科学解读、联系实际

热点问题、重大时事也是高考历史的考查内容,因此,要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事,用历史思维来解读社会现象,使热点和历史知识之间做到有机的联系。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历史一轮复习计划表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包括了时间安排、复习思路、复习的具体内容,下面来详细了解一下:

1、时间安排: 2018年8月底—2019年1月底,第一轮复习的主要特点的是单元复习,通常是按照教学顺序来复习。

2、复习思路:狠抓历史基础、理清历史脉络、构建历史架构、提升历史认知。

3、主要任务:

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解释任意一个历史概念、历史事件;

归纳整理历史规律,能复述某一历史事件涉及到的知识点;

查漏补缺找出不足,通过老师讲解、自己的理解找出自己的知识漏洞;

加强练习提升能力,能够准确理解题意、判断考点、阐述观点。

高三历史一轮学习方法

在一轮复习中想要学好历史,就要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要认真阅读课本。读目录,利于构建知识体系;读正文了解历史内容;读注释、图表、引言,可以丰富历史形象,如果在一轮复习中把课本的知识读懂、读透,就能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

2、要提高课堂效率。高效听课能够更深层次的了解历史,同时,为课后复习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3、要提升阅读理解及语言组织能力。历史考试中主观题占了很大的比重,这其中包括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因此要在一轮复习中,要重点对这两种题型进行强化。

4、要理清历史发展脉络。很多时候同学们学不好历史的原因是因为历史知识非常的琐碎、容易混淆,如果是我们能够理清历史脉络,那么,历史就变得清晰、简单,复习起来也就格外的轻松。

第2篇

一、 质量守恒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质量守恒即物质质量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

例1有一批氢氧化钠样品,经测定含水质量分数为3%,并且还含有7%的碳酸钠.取其中5 g样品加入到100 mL浓度为2 mol/L的盐酸溶液中,最后加入浓度为3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将溶液调至中性.问一共需要加入多少毫升的氢氧化钾溶液?反应完成后将溶液蒸干,能够得到多少克固体?

1.按照通常的解题思维模式,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出5 g给定氢氧化钠样品中各个组分以及盐酸溶液中氯化氢的质量和物质的量:

m(NaOH)=5 g×(1-0.03-0.07)=4.5 g;n(NaOH)=4.5 g/(40 g/mol)=112.5 mmol

m(Na2CO3)=5 g×0.07=0.35 g;n(Na2CO3)=0.35 g/(84 g/mol)=4.2 mmol

n(HCl)=100 mL×2 mol/L=0.2 mol=200 mmol

2.然后我们需要列出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一:NaOH+HClNaCl+H2O;

反应二:Na2CO3+2HCl2NaCl+H2O+CO2;

反应三:NaOH+HClNaCl+H2O

3.最后在根据各个反应的物质的量计算出所需补加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79.1 mmol,即26.4 mL的3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进一步计算出所发生的三个反应中的固体物质的物质的量,即氯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12.5+4.2×2+79.1=200 mmol,质量为11.7 g.

以上计算方法复杂繁琐,并且在计算过程十分容易出错,如果利用质质量守恒法则是整个计算过程变得非常简单:

1.我们首先解决第二个问题,很容易发现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固体物质只有氯化钠,由于反应过程中Cl-守恒,而Cl-又完全来自于盐酸溶液中.所以我们只需计算出HCl的物质的量就可以直接得到最后所得氯化钠的物质的量为200 mmol,进一步直接计算出所得氯化钠的质量为11.7g;

2.然后利用整个反应过程中Na+的守恒,所以我们只需计算出所需补加的多少物质的量的Na+即可.用总的物质的量200 mmol减去给定样品中Na+的物质的量(112.5+4.2×2) mmol,就可以直接计算出所需补加Na+的物质的量为79.1 mmol,进而计算出所需补加的氢氧化钠溶液的量为26.4 mL.

二、 化合价守恒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化合价守恒就是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后,产物中正负化合价的总数相同.

例2有40 mL未知浓度的碳酸钠水溶液,将其加入到60 mL浓度为1 mol/L的盐酸溶液中,接着加入5 mL浓度为2 mol/L的氢氧化钾水溶液,经pH试纸检测溶液为碱性.然后用1 mol/L的硫酸进行中和,当硫酸的用量为2 mL时,恰好可使溶液呈中性.求该碳酸钠水溶液的浓度.

1.按照一般的解题思路,我们依然需要列出所有的反应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KOH+HClKCl+H2O;

H2SO4+2KOHK2SO4+H2O;

2.然后根据所给定硫酸的量进行倒推,最后求出碳酸钠的量,进而求出碳酸钠的浓度为0.068 mol/L.

如果能够将化合价守恒法运用于这道题目,那么解题的过程则会简化很多,也不易出错:

1.题目中给出最后溶液为中性,也就是说所涉及到的CO2-3, OH-, H+的化合价是守恒的,即:

2(化合价)×0.02(体积)×c(Na2CO3)(浓度)+1(化合价)×0.004(体积)×2(浓度)=1(化合价)×0.08(体积)×1(浓度)+2(化合价)×0.001(体积)×1(浓度)

通过一步计算便可以得到碳酸钠的浓度为0.068 mol/L.

三、 电荷守恒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电荷守恒是指在化学变化中氧化剂得到电荷总数和还原剂失去电荷总数相等,一般会应用于氧化还原反应中.

例3有3 mol/L的硝酸溶液30 mL,与某金属发生反应.反应完成后测得溶液中的硝酸根离子浓度为2.5 mol/L.一直硝酸被还原后生成的产物唯一,求还原产物是什么?

这类题目对于学生来说是属于比较难的题目,乍看下去根本无处着手.但该类型题目所涉及到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我们便可以想到利用电荷守恒法进行解题:

1.首先我们可以得知有0.09 mol硝酸参加反应,未被还原部分为0.075 mol,即只有1/6的硝酸被还原,5/6的硝酸未被还原.

2.然后我们可推断出溶液中有5/6×0.09=0.075 mol 的金属离子,也就是说1/6×0.09=0.015 mol的硝酸根得到了0.075 mol的电子被还原,即每个N+5得到5个电子,被还原成N0,即还原产物为氮气.

四、 原子守恒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原子守恒即在化学变化发生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会发生变化.

例3同样也可以利用原子守恒法进行解答:

设金属为M,被氧化后呈+1价.1/6的硝酸被还原,5/6的硝酸未被还原,则可写出化学方程式:

M+6HNO3Mn(NO3)5+X+Y

第3篇

1、认真回顾课本知识

这个阶段过程主要是对高中三年全部课程的整体回顾。因高考绝大部分内容都贴近课本的,高考试题的80%是基础知识,20%是稍难点的综合题。注意,千万不要埋头做题,而是先巩固课本知识,再“精”做题目。

2、把握好自己的节奏

很多学生因为在复习过程中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导致前面部分没弄懂,后面部分更是跟不上,学校在教学节奏控制上又不能根据学生本身个人情况进行制定。这个时期,培训班的优势就凸显了。学生可根据需求选择一对一培训班以更好地把握好自己的节奏,在第一轮复习计划中脱颖而出。

3、正确处理作业练习

在处理作业练习上要记住两个原则:

一、不要和题目过不去。第一遍做不出来或做错就直接先放弃,并将这类题型保留好,通过老师讲解后,自己再动手去做,直到领会贯通。

二、要加强互动性。做完作业先不要对答案,和同学交流做题心得。无论对错,看答案或对答案的过程中尽量回顾当时我是怎么想的,与别人差别点在哪里。这样,尽管你当时没有“获取”答案,但是留下了疑问,又有时间来探讨自己做题时的思维。

4、利用好每一次考试

刘老师指出,处理考试上,要认同自己。分数很重要,重要的是你得到的那些分数和你得不到的分数,毕竟不是高考,当前阶段分数的高低没有任何意义。你只需做三件事:一、根据你所获取分数的部分,整理你当前会的知识,会做的题型。二、根据你所丢的分数,立即回归课本,看完课本后再做一遍。三、拿着卷子问自己,当时做对的题自己是怎么想的,不会的题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会的题和当时不会做时差距在哪里。

5、努力很重要,但不能瞎努力

很多人认为高三有一年的时间,只要花时间肯学,成绩一定能上去。其实这话是不对的,考试并不是你一厢情愿的付出就有收获的。方法很重要,看问题的角度也十分重要。

第4篇

目前,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在复习工作中要么简单重复,画线圈点,要么题海淹没一切,缺乏创造性的复习,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导致了学生厌学情绪的漫延。为了更好地搞好单元复习教学,提高学生的单元复习质量,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加强。

一、加强教师责任感,保证复习教学正常进行

崇高的责任感是进行教育教学的必要条件,是取得学生信任的基矗只有一个教师把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并且学生为这种投入感动且自发学习的时候,教与学的双向交流才能正常进行,被教育者才能愉快地接受教育者的示范和训诲。崇高的责任感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具有不同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教学风格、心理特征、觉悟程度和身体素质的各个教师团结一致,精诚合作,就能变成具有多方面能力的教研群体,“群体互补效应”又会产生新的力量,这是取得复习成功的必要保证。

二、找准基点,对准差生,普遍提高质量

实践表明,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是中差生。对中差生采取适当的教法,帮助他们快速提高,让他们每一节课都有成功的喜悦。对中差生要摸清底子,找出症结之所在,对症下药。对中差生,我们主要依靠“三多”(多提问、多指点、多鼓励)和“五时”(备课时想到他们、讲课时针对他们、批改时面对他们、辅导时找到他们、表扬时不忘他们)进行拉、帮、带。但同时,也要保证优生的复习,他们毕竟是老师希望的寄托。我们的做法主要是在布置习题时采取分层次指导。同时,也利用好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来带动中差生的学习,但要防止负面作用。

三、加强学法指导,减少无效劳动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变学会为会学,是教学观念的一种根本转变。教学的根本任务并非单纯地让学生学会某些知识,其中包括教授学习的方法和思考的方法。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目的不是让学生做现代科学知识的消费者,而是让学生做科学知识的创造者。一个人在学校学习期间,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将自己今后一生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学到手。就拿化学来说,每月发表的文章数以千计,即使把每月发表的文章读一遍,半年时间恐怕也不够,这就迫使我们对学生进行指导,教会他们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而能力则是一个合格高中毕业生进一步成长的依托,是在不同道路上成材的充要条件。在复习中,我们重点突出一个“导”字,让学生主动学习,自我探索知识,在深入思考中发现疑点,强化思维活动。同时要求学生吃透书本和记典型习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以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发挥家长—科任—班任三位一体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齐抓共管,全面推进

作为科任,要充分利用家长和学生接触时间长、熟悉学生个性和对学生的殷切厚望,调动家长参与复习教学,弥补家庭教育这个盲区,加强和完善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此外,我们也要充分利用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地位,取得班主任的支持,共同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五、精心组织课本知识,善待外来题

单元复习课不能是知识的单纯重复,更不能是教师的灌输加题海。我们需要的是创造性的复习,我们要努力培养和充分相信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总结知识的潜能。在复习工作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样在于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学生不想学习、厌倦学习,将使教师为教学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第5篇

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满足了当今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同时也促进了职业教育自身发展。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有利于中高职教学内容的衔接,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文章对中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进行研究。

一、明确一体化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依据和起点。为了更好地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授课技巧的科学性,同时还需要考虑授课内容的严密性。授课内容的严密性,主要是指统筹中、高职两个教学层次,考虑到两个层次的衔接,实现学生的职业化发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首要目标是合理定位培养方案,合理统筹中高职两个层次,培养职校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兴趣,深度挖掘职校学生潜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高职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现阶段是女装产业发展与转型的关键时期,为了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服装学院通过市场调查、专家引领以及企业一线人员的共同探讨来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为服装产业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中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完成生产任务的能力,那么完成任务的关键是什么呢?众多教师认为,是具体操作能力,即能够根据材料选择相应的工具与方法。除此之外,学生的专业技能、规范操作以及兴趣培养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甚至引领服装行业的发展潮流。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制作一些简单有趣的小饰品如抱枕、手机套,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的兴趣,为以后学习设计服装打下良好的基础。高职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学生必须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完成操作性工作,保证生产工作顺利进行。除此之外,创新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走在行业的前列。

二、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为了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学校组织中职、高职骨干教师和服装企业的技术专家进行讨论,制定了系统化的课程,着力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和单项能力。素质教育要求每位学生都有所进步,为了满足中高职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要求,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创新与实践。教师在设置课程时,应当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做到由简到繁,由浅到深,降低学习难度,减弱学生的逆反心理,保证后面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主要包括素质课程、平台课程以及核心课程。每个类型的课程,各个方面都要有具体衔接要求,呈递进关系进行,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服装设计专业比较看重学生的技术与职业素质,一般采用学生参与企业产品研发与制作的方式进行授课,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教师尊重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切忌急功近利,要做到知识的连贯性和技能训练的连续性。在学习服装设计的过程中,按照服装款式的简易程度进行排列,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技能培训的连续性,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学生课程的时间安排也要参照课堂安排,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各个学习阶段的教学任务。同时,服装设计的过程中离不开电脑的应用,电脑是十分重要的绘图工具。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电子办公软件,同时由于服装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学生还必须掌握各种绘图软件。因此,在课程安排上,一定要注意计算机课程的设置,保证计算机课程贯穿整个学期。

三、制定一体化的课程标准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职校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是重点培养内容,学生接受长期基础教育后,具有一定的能力素质,这是教学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与前提,同时也是选择课程内容、编写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评价的参照标准。如何实现课程标准的一体化呢?课程体系的衔接是其中的关键。高职院校应当制定具体的课程标准,然后再由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的教师设计教学内容,之后与专家进行反复讨论,实现课程的一体化,为学生体系化的学习奠定基础,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服装专业人才,引领时尚发展潮流。

第6篇

论文摘要:怎样针对高职大专学生的特点来创造出一些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比较短时间内能迅速掌握时装画的基本技巧,是高等职业院校服装专业教学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此进行了论述,并着重指出了解时装画的基本特征、要素和掌握技巧是学好时装画的关键。 

 

瞬息万变的服装业中服装设计处于这一行业中最受人瞩目的位置,它往往占据了服装生产环节中最重要的首席地位。时装画,是一名设计师艺术涵养和设计水准的体现。服装艺术设计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创作,时装画始终是一种最基本、最有效、也是最直观的表现手法。服装设计师的艺术灵感与服装质地、造型的完美结合将通过时装画反映出来。因而准确而熟练的掌握服装画表现技法在这里显的就尤为重要。 

时装画教学在职业院校服装专业教学当中既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必修课,需要每个学习服装设计的学生认真掌握。但是作为教学的老师会发现,职业院校的学生绘画基础较差,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多困难。许多学生没有绘画基础,造型能力差,理解力较弱,致使教师在授课时事倍功半,不能够达到预定的目标。针对职业大专学生的特点,再结合本人多年在时装画技法方面积累的一些经验,总结出一些教学的方法。 

 

一、时装画技法怎么教 

 

(一) 临摹是时装画技法的敲门砖 

学习时装画是一个循序渐进熟能生巧的过程,只有达到一定的量才能由量发展到质的变化,初学者不能求之过急。最简单最有效的途径必须要从临摹入手,在大量的临摹与写生过程中理解并掌握人体的变化规律,哪些是可变的,哪些是不可变的。临摹是对一个动态场景进行反复描绘后要用默画的手法重复,然后再对照原稿寻找差距,多次反复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在教学上,一定要遵循教学规律,采取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先让学生练习画人体比例,多临摹直到能掌握人体的基本型,然后再画手、脚、五官等。这种教学进程上的循序渐进使学生每走一步都会有进一步的变化,既有利于他们对技巧的把握,又增添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的塑造形象的基本功扎实,又相应地练习了线条的使用,促进他们积累技巧,当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一定程度后,学生便可完整地作画了。 

(二) 画理是时装画入门者的实践认知 

常言说学无定法,但学毕竟有法,画画更是如此,画理是在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包含着反复实践、除旧变新的艰苦过程,一条画理需要理解更需要在实践中运用,若不在实践中认识画理,是很难心领神会并运用自如的,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这一点,所以要大量的练习绘画,对各种技法都要实践,要特别体现一个过程,既要让学生认识到新的,又要让学生敢于否定旧的,日积月累,逐渐丰富学生的艺术技能与艺术感知,如对人体各部位比例的把握,对各部位表现的认知,衣服配色的感觉,都是潜藏在练习中的画理,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启发学生,帮助他们活得画理。 

(三) 画技是职业院校学生的立脚石 

因材施教是中国传统的教学经验,它适用于各种层次教学,对职业院校尤为适用,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是使他们掌握一门技术,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这就要求在教学生时要重基本功的训练,主要训练他们的画技,因此要找到切实可行的途径或手段,提高学生的画技,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出色的技能,所谓“熟能生巧”,要指导学生勤于动手,加强训练,只有多练,才能具有纯熟的技巧和技能。相对于理论知识,我们更注重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但这并不是不教理论知识,仍要要适当地教授,真正的艺术人才要有娴熟的技艺,更要有高深的文化修养,但是教学上必须有的防矢,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 风格是时装画技法的点睛 

经过一些艰苦的训练后,相信同学们的时装画会有一个较大的进步,再融入其它的表现方法,如夸张、变形、简化等,时间久了就会自然形成自己的风格。没有风格的时装画是没有灵魂的,但风格的形成需要因材施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时装画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想有新的提高就必须要加强自身修养,从文学、音乐、舞蹈、历史、雕塑、民间美术等相关艺术中去吸收养分,同时要始终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把握时尚,采用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总结不断进步,探索自己时装画的风格。 

二、时装画技法教什么 

 

下面我谈一下需要让每位学习时装画的学生必须要明白和掌握的知识: 

(一) 要让学生明白时装画的基本特征 

只有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才能把事物的本质特征表现出来,尽管时装画不是人体画,但必须学习人体结构特征,人体是大自然中注意完美、最富有变化、最和谐的形体,掌握绘制完美的人体是学习时装画的基础。现实中的人体比例大约在7头或7.5头身比例,然而时装画中的人体比例不是一般绘画艺术的人体比例,它是通过艺术的夸张,达到视觉上的审美需求,更能体现出人物的优美曲线和修长身躯。具体表现时一般躯干部位不变,而将四肢尤其是腿部比例加长,形成以腰部为中心点的上下比例变化规律。所以在绘画时要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否则绘画体现出来的东西是苍白无力的,尽量最大程度地概括事物的本质,这也是学习时装画重要的要求。 

(二) 要在学习中了解时装画的要素 

不知其要领而为之的做法,不论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的,画画也是如此,在时装画的学习中,明白其要素相当重要,因为它已由最初的时装版画发展到现在的时装绘画,并且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画种-----时装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了解时装画就要了解时装画的发展脉络,从杂志插图到铜版画,从写实手法到夸张、装饰手法,是人们由对自然界的客观表现,向着对主观世界、人的情怀意向表现的发展和提高,不仅如此,时装画也注重技法的表现,强化线条在运转流动所自然体现出来的韵致,同时,还吸收了版画、水彩、水粉、油画等技法,在形象刻画上重提炼、重效果从而形成自身的特点。 

(三) 要培养学习时装画的技巧 

时装画的技巧是不拘一格的,为了表现效果。画龙点睛之笔常常在最精彩的部分,但总的来说,时装画特别注重人物造型、姿态、角度与时装的最佳组合,强调面料质感肌理和整幅作品的表现方法与其它画种的相连性。时装画经常采用人物的变形、夸张手法,不局限于一般性的动态,是纯粹对人体与服装美的一种激情感受的表达。常常采用写实手法、夸张手法、装饰手法、简化手法、背景描绘和趣味手法等,除了上述手法之外,还经常采用姊妹艺术的某些技法和材料。如中国画中线的运用,工笔渲染方法的表现,版画中刀法的借鉴,油画技法对写实、细腻服装的再现,以及水粉、水彩、水墨、素描等表现技法都可以借鉴。这些种种技法是由表现效果而用的,不可生搬硬套,倘若要丰富作画的技法,就要多动眼观察,动手作画并且在切身实践中寻找规律,学到种种画理画技之后,创作实践就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总的说,学习时装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是一个过程的体现。需要经过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具象到抽象、由写实到写意的发展过程,谁违背了这个过程谁就违反绘画的逻辑,任何人都不能这样如此,尤其是初学者。作为一名教授时装画技法的老师,只有不但清楚教什么,还要清楚怎么教,才能带领更多的学生步入时装画的殿堂,开启服装设计的宝藏。 

 

参考文献: 

1、《服装绘画技法大全》 刘晓刚、何智明著上海文化出版社 

第7篇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黄疸;新生儿;心肌酶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044-0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机体最严重的影响是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为永久性、不可逆性损害,可留有不同程度后遗症,严重者可致死亡,临床上对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神经系统损害报道较多,对心肌损害报道较少;而窒息缺氧、感染对心肌损害也众所周知,为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心肌酶的变化,本文对4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心肌酶、血清肌钙蛋白等相关其它生化指标检测,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观察组:46例均系我院重症监护室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均为足月儿,体重适于胎龄,日龄1~7天,血清胆红素≥205.2?mol/L(12mg/dl),病史中无宫内窘迫及生后时窒息史提示,无感染的临床特征,男24例,女28例,胎龄(39.2±20.8)周,出生体重(3.32±0.8)kg,日龄(3.4±1.5)天。对照组:系同期我院产科出生的健康新生儿30例,胎龄(39.4±0.8)周,出生体重(3.28±0.6),日龄(3.5±1.5)天。两组一般资料相比无差异。

1.2 方法 观察组分别在治疗前(入院时)、治疗后(黄疸消退)二个阶段,取患儿不抗凝血2.5ml,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心肌酶谱、肌钙蛋白、肝功能全项、肾功能全项、优生五项等,入院同时作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检查。治疗上在积极退黄的同时给予VC,1,6二磷酸果糖等营养心肌的药物应用。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心肌酶谱比较 52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心肌酶及其同工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尤以CK、CK-MB活性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见表1.

2.2 观察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值及血清间接胆红素值变化 心肌酶升高与黄疸程度及时间、高度呈正相关(r=0.092);治疗前后比较,间接胆红素、心肌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见表2.

2.3 其他 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LDH,AST CK CK-MB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17例作心电图、胸片检查均无异常。

3 讨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心、脑、肝、肾等多器官损害。研究发现对心肌损害主要表现在心肌酶谱、心电图、心功能、和心脏病理等方面,且已得到证实(1)。而心肌酶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仍是目前常用的与心肌损害有关的酶学检查。本文通过对2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心肌酶谱检查,观察其动态变化以评价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心肌损害的程度。

心肌酶谱可以反映心肌细胞的完整性,若心肌受损,这些酶可释放入血,特别是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绝大部分存在于心肌细胞浆内,心肌以外细胞含量甚微,是一种心肌特异性酶,CK-MB测定对心肌损伤阳性率达97.5%,特异性达100%(2).本组患儿由于黄疸程度较重,心肌酶及同工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尤以CK,CK-MB活性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心肌酶升高与黄疸程度及时间、高度呈正相关(r=0.902),黄疸出现越早,程度越重,心肌酶升高愈明显,且经过光疗等退黄综合治疗后,随黄疸减退,心肌酶谱亦逐渐降低,治疗前后比较,间接胆红素,心肌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至黄疸完全消退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其他学者报道相似(3、4、5)。说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存在心肌酶异常,即心肌损害,黄疸出现越早,程度越重,心肌损害越显著,经积极治疗,随黄疸减退,心肌酶恢复,提示高胆红素血症引起心肌损害为可逆性。因此,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必须注意保护心脏功能,以避免可能由此造成的心肌永久性损害。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引起心肌损害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通过对所有病例入院时作心电图检查,均心电图表现正常,说明仅凭心电图检查来判断有无心肌损害是不够的。因此,我们认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心肌酶谱监测能更早反映心肌变化,为选择适当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Tan KL,SKur BA,YY。 Phatotherapy and the brain stemanditory evoked response in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J P ediator, 2009,120(2pt2):306.

[2] 许绍辉,王爱华,杨宗岳,等。CK-MB试剂盒研制和临床应用8年评价。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8,6(3):129.

[3] 黄建军.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心肌酶及其意义。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12(3):63.

第8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教学模式的改革已势在必行。往往,许多学校高一、高二新课改搞得有声有色,可到了高三,面临高考的压力,又回到了从前。其实,“层级互动模式”完全可以符合新课改形势下的高三化学教学要求。

所谓“层级互动模式”,就是小组合作与互动模式。“层级互动”的核心内容组内互动,解决个性问题;组组互动,解决共性问题;师生互动,解决共性问题。

二、“层级互动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产品”,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学生不应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应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学生要利用教师或教材提供的材料进行思考,亲自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努力成为一个“发现者”。

罗杰斯教学观主张教学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具有内在的潜能,并能主动地发展其自身的潜能。学生应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与教师一起探索、研究和发现,做到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而无实质往的“教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三、“层级互动模式”课堂环节和案例

“层级互动”课堂基本环节包括问题展示、层级互动、预习安排。

1.问题展示:教师课前要依据学生的实际和本节的教学内容,设置好问题。问题设置要具体,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要能体现本节的教学任务,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2.层级互动:问题展示后,让学生自主学习,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相互交流。简单问题和基础问题有组内互动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小组之间互动解决,各组都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教师解决。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教师要讲清,讲到位,练到位,同时要拓展延伸,构建知识网络。

3.预习安排:下课前教师要以书面形式布置下节课需要研讨和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前预习。

4.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案例

我们以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为例,来说明“层级互动模式”在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中的具体运用。针对考纲和近几年高考命题特点,本部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①物质的熔沸点比较;②晶胞的有关计算;③常见晶体结构与性质等等。可将本部分内容分为两节复习,第一节主要复习晶体与非晶体、晶胞特征、晶体的性质比较、物质熔沸点比较。第二节可主要复习晶体中晶体结构计算问题。下面为第一课时,即复习晶体的常识、四种晶体比较、晶体熔沸点比较规律。

第一阶段,设置并展示问题:

问题1:列举鉴别真假宝石的方法?(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问题2:是一个完整的晶胞吗?若不是,将其补充完整。

问题3:比较四种晶体差异。

问题4:化学键与晶体结构的关系?晶体熔沸点的比较方法?

(以上问题,供学生思考并进行小组讨论,展开组内互动)

第二阶段:层级互动

在学生讨论问题时,教师走下讲台,了解和参与学生讨论情况,征集各组学习中困难,哪些问题已解决,哪些未解决,接下来,解决未解决的问题。

例如,问题1,各组均能想到一些方法,但不尽完全相同,可展开组组互动。教师可让某组代表回答,不全面时,有其他组依次补充,直至问题完善即可。教师在学生打不全面时,其他组也不知道剩余方法的尴尬的情况下,可以从侧面引导,启发教学。

本问题,学生可能的回答有:①X-衍射②加热火烤③划玻璃④传热性⑤放大镜看外观⑥在其表面滴上石蜡油,凝固后再插上一颗红热的钢针,看在各个方向融化的快慢⑦找专家鉴定等等。通过此问题学生可复习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的知识。

问题2,学生补充好后的晶体,展示晶胞图。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晶胞的特征:晶胞是8个顶角相同的最小平行六面体;晶胞的平行棱相同;晶胞的平行面相同。

问题3,这个问题高三的学生掌握相对较好,可由一个代表回答即可。如果回答过程中,存在错误,可以有其他学生补充和更正。

问题4,第一问可能陌生些,第二问学生掌握相对较好,但重要。第一个问题,可以师生互动。如,化学键与晶体结构的关系:

阴、阳离子 离子键 离子晶体

得 失ne-

原子 共价键 原子晶体

共价键

分子间作用力(稀有气体)

分子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晶体

至于第二问,可以由一个学生总结晶体熔沸点比较的方法如下:

不同类型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一般来说,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除少数外)>分子晶体。例如:SiO2>NaCl>CO2(干冰)金属晶体的熔沸点有的很高,如钨、铂等;有的则很低,如汞、镓、铯等。二、同类型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同一晶体类型的物质,需要比较晶体内部结构粒子间的作用力,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影响分子晶体熔沸点的是晶体分子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1.同属分子晶体①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一般来说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沸点越高。例如:I2>Br2>Cl2>F2。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如果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则分子之间作用力增大,熔沸点出现反常。有氢键的熔沸点较高。例如,熔点:HI>HBr>HF>HCl;沸点:HF>HI>HBr>HCl。③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同分异构体,一般是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例如: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其熔沸点高低的顺序是邻>间>对位化合物。④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分子晶体,分子的极性越大,熔沸点越高。例如:CO>N2。⑤还可以根据物质在相同的条件下状态的不同,熔沸点:固体>液体>气体。例如:S>Hg>O2。2.同属原子晶体原子晶体熔沸点的高低与共价键的强弱有关。一般来说,半径越小形成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就越大,晶体的熔沸点也就越高。例如:金刚石(C-C)>二氧化硅(Si-O)>碳化硅(Si-C)晶体硅(Si-Si)。3.同属离子晶体离子的半径越小,所带的电荷越多,则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例如:MgO>MgCl2,NaCl>CsCl。4.同属金属晶体金属阳离子所带的电荷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金属键越强,高沸点越高。例如:Al>Mg>Na。

第三阶段:例题与练习

例题1.下列数据对应的是物质的熔点(℃),据此作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铝的化合物的晶体中有离子晶体

B.同族元素中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

C.表中只有BCl3和干冰是分子晶体

D.不同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相同类型的晶体

解析:表中的化合物中,SiO2属于原子晶体。AlCl3、CO2、BCl3属于分子晶体,其余物质属于离子晶体。铝的化合物的晶体中有离子晶体,如Al2O3;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如CO2、SiO2;不同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相同类型的晶体,如Na2O、Al2O3。

答案:C

例题2.[双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都不导电

B.一般规律熔点:分子晶体

C.构成晶体的原子之间都有化学键

D.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有阴离子

解析: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中既没有自由电子也没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固不能导电;从构成晶体的微粒的作用力来看,分子间作用力

答案:CD

练习:

1.下列物质熔化时,不破坏化学键的是( )

A.氯化钠 B.十七烷 C.金刚石 D.水晶

2. 下列各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均相同的是( )

A.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 B.金刚石和石墨

C.氯化钠和过氧化钠 D.铁和铜

3. 下列晶体中不存在化学键的是( )

A.白磷 B.氯化钠 C.干冰 D.晶体氩

学生做完之后,了解学生做题情况,给出答案:1.B2.D3.D。

第四阶段: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本节课针对选修3《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一课时,主要复习了晶体的性质;晶胞的概念与特征;四种晶体的比较;熔沸点比较的规律等等。其中,重点是晶体的性质及熔沸点大小比较方法。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晶体的晶胞结构与计算。作业完成一轮复习资料中关于晶体性质部分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