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党员教育培训总结

党员教育培训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8-26 19:17:0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党员教育培训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党员教育培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对策及建议

山南开发区成立于2002年3月。现下辖八个分区、两个服务中心、两所学校、一所医院、一个养殖协会和兽医站,分别位于哈密市的牙吾龙、大泉湾和火石泉。现有人口540户、1863人,由汉族、哈族、回族等民族组成。开发区土地总面积11840亩,2010年总种植面积6507亩,主要种植葡萄,大枣,棉花。饮用自来水人口达100%;各分区基本完成了农网改造。全开发区共有党员名,其中农牧民党员名,开发区管委会已建基本站点2个。各接收站点都配备了专职人员负责管理维护,各站点设施完备率良好,站点运行情况良好。自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开展以来,我开发区认真落实上级党委及有关部门的指示精神,积极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主要做法

1.建立健全工作机构,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远程教育办公室,专门负责抓远程教育工作,各村也相应建立了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工作机构。明确了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副书记、村党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明确部门包村,负责抓好远程教育培训工作。并在每年年初与村党支部、学校签订责任状。做到机构健全,人员到位,职责明确,工作有专人抓、专人管,形成了全乡远程教育工作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2.加强远程教育宣传。一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实行乡机关干部任专职远程教育站点操作员及辅导员,并加强包村干部和辅导员培训教育,使辅导员、包村干部当好远程教育宣传员。二是开展“远程教育进万家”进村入户宣传活动。乡远程办收集、整理、印发有关领导讲话、政策法规、实用技术、农村卫生等资料,有计划开展远程教育进村入户宣传活动。三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平台,通过开辟远程教育专栏,定期播放群众普遍需求的课件,广泛、深入的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将“远教”送进群众家中,使群众足不出户也能学到先进的技术。现我开发区已在火石泉开发区和第一开发分区两个村开展远程工作,共播放种植、养殖、卫生等课件58次,使317户,1670人受宜。四是设立远程教育宣传板报专栏,定期不定期更新内容。

3.强化素质意识,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创新远程教育新思路,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提出了努力建设学习型、复合型、创新型、团结型、自律型队伍的要求和目标。一是加强管理员人员的技术培训,每年组织站点技术员培训不少于2期。二是加强辅导队伍建设。坚持实行党政领导、包村部门负责人联系各站点任政治理论辅导员、涉农部门下挂各站点任农业实用技术辅导员,和实行村支书兼任站点政治理论辅导员、村会计兼任实用技术辅导员制度。并邀请一部份乡土人才或远程教育示范户兼任远程教育农业实用技术辅导员,建立一支义务科技辅导员队伍。同时,结合基层党建举办的乡级党员干部培训班,加强对机关部门干部职工和村干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政治理论水平和掌握、应用实用技术服务“三农”的本领。通过开展各类培训,我开发区远程教育“三支队伍”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2009年,全乡共有远程教育站点操作管理员2名,各类远程教育辅导员6名。每个站点都有1名专职操作员。

4.加强示范站点建设,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将领导责任制落实较好、工作运行良好、发挥作用,开发区党委书记、主任、副书记等领导挂钩联系点,开展远程教育典型示范创建活动,帮助站点建立健全制度,切实解决站点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较好的发挥了典型示范带头作用。至2009年底,我开发区站点的培训工作、内业管理、远教宣传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5.搞好督促检查,狠抓培训工作的落实。制定了领导干部联系、驻村干部督促检查责任制度,加强对各个站(点)培训工作的督促检查。一是按照“学好、管好、用好”的原则,进一步做好设备的管理工作,建立远程教育站点设备管理档案、管理人员动态档案,认真抓好日常学习管理、节目接收、收看使用、考勤登记、信息反馈等工作的落实。二是不定期到各站(点)进行四个方面的督查。即:查“五防”,查操作,查使用,查记录,查效果。主要查微机中节目接收、储存、转存情况, 集中和分散学习的记录情况,落实学习收看情况。三是抓好农村党员学习培训。通过抓好督促检查工作的落实,2009年,全开发区2 个站点和6个VCD教材播放点共开展分散、集中培训92期768人次。

6.创新工作思路,搞好课件资源库建设。一是加强课件资源库的制度建设。制定课件收集、借阅、资源库管理等相关制度。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开发区党委副书记任组长、开发区远程办、开发区教辅站任副组长,各站点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课件开发和资源库建设。三是实行“一月一查”制度。组织开发区远程办、各村校站点通过走访、发放需求调查表方式,摸底调查,掌握群众信息需求,及时下载、收集、刻录所需实用课件,分类存放、课件告知单。四是搞好乡土课件开发。以“乡土型”、“本土型”课件为资源库的重要内容,加大资金、人力、技术等诸多方面的投入,满足农民的需求。

二、取得的成效

1.远程教育促进农民增收。“农民要致富,远程来帮助”,“远程教育是桥梁,农民致富路上忙”,“想学知识不用走,只要鼠标抖一抖”,……这一句句来自农民群众的顺口溜,是我县山南开发区农民通过远程教育学科学、用科技、得实惠的真实写照。自远程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农民群众依托远程教育平台,抢抓机遇, 掀起了增收致富的热潮。一是以远程教育为纽带,抓好传统产业促农增收。二是以远程教育为载体,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农增收。三是建立远程教育信息平台,实现劳务输出促农增收。四是强化远程教育非农培训,发展第三产业促农增收。 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科技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培训,许多过去“顽固不化、故步自封”的老农开阔眼界,大家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农民,仅靠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模式已不适应时展的需要了。“田能发黄金,地可生万物”,但效益出于科技,唯有走科技致富才是希望所在,过去讲到培训,老是旧模式,老框框,群众厌学,现在一提到到远程教育信息站搞科技培训,村民们纷纷主动报名参加学习。

2.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增强。通过不断深化远程教育培训,基层党员队伍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双带”能力不断增强,党群关系进一步和谐,一些支部书记还成了开发区里的致富典型。各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一些开发分区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不够到位,有的播放点对农村党员电化教育这项工作的紧迫性、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在播放点建设任务完成后,产生了麻痹、松动的思想。

2.个别开发分区、工作组对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工作认识不足,领导不到位,抓得不实,措施不力,出现怕麻烦,图省事的状况,工作往往流于形式,不重实效,没有把积极参加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学习作为一种自觉行动,以及个别播放点的管理员,特别是村级党员活动室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高,致使培训工作难以奏效,没有有效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作用。

3.一些开发分区党支部与学校站点协调配合做得不够,关系协调不好,“一站两用”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4.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多,部份开发分区居住分散,群众自主参加学习的积极性还不高,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集中学习培训比较困难。

5.乡土课件开发缺乏技术人才,乡土课件开发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6.远程教育运行经费筹集困难,上级对远程教育下拨资金有限,乡级财政资金紧缺,开展播放点的管理员技术培训和党员群众教育培训活动经费不足。

四、对策及建议

开展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要着力在建立远教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开发区实际,具有地方特色的远程教育之路,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在促进开发区农村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1.认真落实责任制,强化措施,积极认真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一是将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开发区、开发分区、校的工作计划,纳入学校的常规管理,将开展远程教育活动作为年终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将管理工作计入技术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和年终考核指标。二是深入调查研究、确定学习重点。要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座谈、会议讨论等形式进行深入调查,确定学习重点内容。三是制定合理的学习内容和教学计划,明确学习目标,根据本地实际,结合新时期农村的特点,编制好教学计划,按期进行培训,明确每期学习内容。四是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为确保群众学得进、有成效,各站点从实际情况出发组织教学,分班学习,分成党员干部(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班,重点进行理论学习培训,种、养、运、销专业班,重点进行适用技术和市场知识培训,每班由1名村支委任班长,负责学习召集组织。

2.强化管理措施,加大播放点设备管理力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办法,接收站点学习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并要将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用镜框装订上墙,使工作规范有序,有章可循,同时要积极探索一套科学、合理、实用的管理模式。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设备设施防火、防盗、防尘管理,室内要长期保持干净、整洁。

3.不断加强技术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建成一支思想觉悟高、技术过硬、业务精通、责任心强、计算机理论水平高、操作技术熟练的管理技术队伍,管好、用好现代远程教育设备。

4.建立健全开发分区、校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村、校协调配合,调动和充分发挥学生与家长等家庭细胞积极作用,多形式实现“受教育、得实惠”的目的。

第2篇

根据县委统一部署,我镇作为全县党员大培训的试点镇,今天党员大培训工作圆满结束。参加这次培训的基层党支部共有x个,党员x名,其中农村党支部x个,农村党员x名。这次党员大培训是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以提高农村党员素质为切入口,切实提高农村党员掌握科学种养能力,提高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带”能力,为重塑农村党员形象和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此次培训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大培训活动有效开展

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确保领导力量到位。为使党员大培训工作有效推进,镇党委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党员大培训活动领导小组,同时制定和完善了具体的工作意见和实施方案,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有效机制。

二、因地适宜、分期分批,确保大培训活动取得实效

根据各村发展经济、种、养等不同,以抓好农村党员和骨干农民培训为切入点,分期分批分层次抓好培训工作。

一是组织村“两委”负责人、党员学习等会议精神。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党员的政策理论素养和政治思想教育,提高了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

二是围绕主导产业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以我镇大棚瓜菜、果树种植、奶牛养殖、黄烟等支柱产业为主导、以涉农部门为主干,分别聘请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烟草公司等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同时将课堂培训与实践辅导有机结合,语言、教材简单易懂,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使广大农村党员接受了实用技术的教育培训,增强了致富能力和带富能力。

三是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法制知识培训。针对法制意识淡薄,学法用法行为不自觉,造成农村党员时有违法行为发生的情况,镇党委聘请了国土资源局专家,结合我镇实际,针对土地管理、使用、承包等法律法规进行了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党员的法律意识。

三、活动效果

(一)通过这次党员集中培训使广大农村党员接受了政治思想和实用技术的教育培训。提高了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增强了农村党员的“双带”能力;深化了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党员素质的提高,增强我镇农村基层组织的功能和活力。

(二)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党员大培训,党员科学种养能力明显增强。农民致富路子越走越宽阔,农民党员比进步,比致富的激情更加高昂。

第3篇

旨在为党员干部提供一个教育培训平台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自开展以来,经过探索创新,充分发挥了终端接收站点的作用,积极拓展了远程教育的综合服务功能。宜宾县开设高效便捷的“视频培训”,新津县开展网上惠民事项代办制度,合江县开通“亲情视频”,推出“妈妈”活动等,使得远程教育网络成为了党建惠民的一个新型载体,实现了远程教育服务中心、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功能。

去年12月4日,宜宾市委讲师团团长刘大桥为宜宾县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宣讲十七大精神,2000余人在各分会场参会,不少偏远地区的党员和群众说,远程教育视频培训使他们第一次“面对面”听专家、学者的讲课,第一次参加县里的会议。

作为全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县,宜宾县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积极创新培训平台,在拓展服务功能方面做足功课,率先开通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视频会议系统,在党员干部的会议和培训上收到了便捷、高效和节约的效果。

宜宾县是一个幅员面积3000平方公里的大县,全县535个行政村,有80%的村地处丘陵和山区,村级接收站只能依靠卫星单方面接收中央远程办传输的教学课程,内容单一且缺乏互动。针对这一问题,宜宾县委远程办认识到,远程教育设备只是一套工具,只有结合实际运用好工具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县委远程办提出了以现有设备为基础,依托互联网建立一个符合本县实际、具有互动功能的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的方案。方案很快得到了县委的批准,2006年初,“宜宾县党建视频会议系统”顺利开通。

“宜宾县党建视频会议系统”的服务器由电信公司托管,在县委远程办、县教育局和县研培中心均设有主会场,26个乡镇、12个成员单位和7个企业设有分会场。此外,还有5个机动端口,省委、市委远程办可以在接通互联网的地方进行远程指导。

召开视频会议或培训时,主会场可以轮巡或选择多个分会场视频窗口,察看参会情况。分会场可以用文字的形式随时向主会场反馈信息,也可以经主会场同意进行语音交流发言、现场提问。授课教师在主会场能方便地演示课件、播放音像、浏览网页等,教学内容直观形象。视频会议设置了为授课教师打分的投票系统,有利于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重要会议的音像资料还上传到“宜宾县党建网”,方便党员干部学习和宣传。

视频会议系统建立起来后,谁来讲课,讲什么内容,大有文章可做。县委远程办首先进行了培训需求大调查,了解不同群体、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的培训需求,了解县级各部门有哪些内容需要对基层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和培训,然后制成教学计划。通过两年来的培训实践,宜宾县总结出了三种基本的培训形式:一是以“新农村建设大讲堂”的形式集中培训3―4天,内容涉及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实用技术等;二是集中一天或半天进行单项培训,如种植养殖技术培训、新劳动法培训、反警示教育以及各部门的业务培训等;三是根据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临时召开紧急会议,如抗旱救灾紧急会、和群众工作紧急会等。

“新农村建设大讲堂”犹如一条传递信息资源的高速通道,在县直部门看来,“大讲堂”为其提供了一个新的工作平台,凡是需要向基层党员干部宣传培训的内容都可以在此宣讲。大专院校教授和专业技术人员也视“大讲堂”为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专业知识可以在此发挥作用,引导群众创造经济效益。

第4篇

2005年3月17日,大连市被辽宁省委确定为辽宁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全国试点城市。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大连市远程办紧紧围绕“五个一”的建设任务,坚持“高起点认识、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率应用”,边建设、边使用、边总结,不断探索“建、管、学、用”的方法和途径。

资源共享用

2001年开始,大连市实施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程。多年来,市财政与各区市县投资2.8亿元,开通了大连教育主干网,与11个区市县互联。2005年,大连市又将该工程列为为民所办19件大事之一。其中包括中小学远程教学系统扩建的112个乡镇远程教室和北三市、长海县增配的613台计算机以及600所中小学的宽带接入。2004年末,大连市委组织部出台了《创建村级标准化党员活动室实施方案》,要用两至三年的时间,使全市所有行政村的党员活动室达到有一个活动室,有电脑、有彩电、有VCD(DVD)机、有音响设备、有配套桌椅、有500册以上的图书资料、有规范的党建工作制度、有齐全工作记录的“一室八有”的目标。2006年11月,大连市成立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市财政在利用中央配套资金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已经形成的“两个工程”,拨付远程教育经费2600万元,在中小学建起终端站点的村,实现交互传输,不再重复建设,那些没有农村中小学校的村就把终端站点建在村党员活动室,终端站点一律采取卫星收看的传输模式,即教学资源(IP流媒体、IP课件和IP信息)在中央上星,各行政村通过卫星接收天线+计算机(安装有DVB―S卫星数据接收卡)的方式实现接收、存储和播放,解决地处偏远的乡村党员群众因信息不畅、电信不达影响学习科学技术的难题,通过建立“一站多用”模式的888个终端接收站点,开始了远程教育在农村的探索实践。

培训新队伍

大连市落实上级部门关于“三支队伍”的建设要求,建立了一支拥有1300名站点管理员、操作员队伍,教育培训辅导队伍和农业科技教学辅导(技术服务)队伍的人才队伍,基本保证了每个站点有一名专职操作人员和一名专职管理人员,有一名以上的教育培训辅导人员,主要负责对农村党员干部学习党的知识、政治理论、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进行经常辅导; 有一名以上的农业科技教学辅导;人员,主要负责对农民群众在收看农村实用技术、农业科技、计划生育、卫生知识等方面远程教育节目中提出的问题,进行“面对面”讲解辅导。实行了人员队伍的规范化管理。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采取请专家现场讲课、拉学员进课堂学习,开展现场经验交流会议等培训活动,让这些终端站点的“操作员、管理员、技术员”掌握新技术,学习新知识,努力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进而全面传递党的创新理论、科学技术知识,用先进的理论和科学知识武装农村党员干部的头脑。

第5篇

一、培训形式和成效

总结蓬莱市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其实施主体有三种形式:一是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开展的各类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针对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所涉及的技术要求,而开展的一种教育培训方式。包括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培训等。二是以农广校为主体开展的农民学历教育培训与技能培训,是针对农民所掌握的农业生产技术现状和文化程度,而开展的大中专学历教育和初农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三是以农业项目实施单位为主体开展的项目培训,是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而对项目区农民开展的专题培训。农广校以其完善的体系优势、丰富的教学资源优势和灵活办学的机制优势,已成为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实施主体。

蓬莱市农广校建校30年来,始终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农业生产,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民科技致富服务,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办学方针;坚持“稳定中专,向两头延伸”的办学思路,充分发挥全国农广校的体系优势,以中专学历教育为主,向下延伸,在农村开展农民培训;向上联合有关大专院校开展联合办学,举办大专以上学历教育,现已发展成农民教育培训、大中专学历教育、转岗培训等多种形式、多层次的办学模式,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初、中级应用型人才。截至2011年底,已累计毕业中专学员3836人,大专以上学员1143人。共完成新世纪青年农民培训305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5100人、农民创业培训500人、职业技能培训获证578人、绿证培训获证1943人。每年组织各类实用技术培训150多场次,培训农民10万余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促进了现代农业的稳步发展。

二、存在困难与问题

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要适合现代农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师资力量亟待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双师型”教师严重短缺。

二是基础条件建设缺位。农广校现有的校舍、设施等大多是建校之初建设的,多年来缺乏基本建设项目支持,年久失修、设施陈旧,硬件条件、教学手段亟待改善。

三是培训任务繁重。农村劳动力结构、农业生产主体发生深刻变化以后,现行农民教育培训目标任务、教学模式、办学路径、方式方法、管理制度、教学质量都还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四是投入不足。农民培训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一方面,公共财力有限,无力全面顾及;另一方面,由于农民思想保守,不愿自己承担教育培训费用。

三、发展农民职业教育的思路、目标与对策

(一)发展思路

根据农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训需求,采取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常规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常年性培训与季节性培训相结合、提高培训与普及培训相结合等方式,既要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更要立足于更新观念、传播普及法律、文化、生态、卫生、市场营销等知识,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根据农村经营主体的多样化、现代农业的高度组织化程度,把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办到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组织、种养大户中,加快培养职业农民和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推进农民职业教育深入发展。

(二)发展目标

要以提高农民对现代科技的吸纳、转化、应用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为重点,主攻培养生产经营型、技能服务型和农村发展带头人三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特别是着力培养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者、农机能手、动物防疫员、乡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主体,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发展对策

1. 强化政府行为,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公益性、社会性事业,涉及的行业和专业门类众多,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因此,应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强政府统筹,加大对农民职业培育的财政投入。把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2. 建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召集,由农业、人社、教育、科技、发改、财政、广电、涉农部门等负责人组成。联席会议日常办事机构设在市农业局。联席会议负责审查农民职业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安排教育培训资金,指导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综合协调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研究解决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3. 改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条件。一是建设标准化农广校多媒体培训教室,配备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建设“固定课堂”用于学历教育、重点班和提高班培训。二是配备“农业科技直通车”建设“流动课堂”。利用车载设备将农民所需的大量技术光盘、录音资料、多媒体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送到农村,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千家万户,放给农民看,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三是加强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村级站点建设,依托村级站点平台,组织农民收看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农广在线”等远程教育网的网络视频,建设“网上课堂”。

4. 加强培训教师队伍建设。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培训教师队伍,是发展农民职业教育的关键。

一是选拔各方面专家、技术人员、农村能工巧匠组建农民职业教育培训讲师团,建立师资库,实行动态化、规范化管理。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是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学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选送教师到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进修等方式提高教师的能力与水平,逐步建立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主体的现代远程教学、教研组织体系,全面提高培训质量。

三是开展教学能手评选和优秀课件评比活动,组织优秀教学能手讲公开观摩课,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开展教学课件比赛,提高教师教学课件制作和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5. 创新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突出技能、注重实效的培训理念,采取集中培训与进村入户、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常规培训与特色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安排培训的时间与内容,让农民学到知识和技术,学到掌握市场信息的途径,实现农民教育培训从就业型向创业型、从身份型向职业型、从经验型向知识型、从单干型向组织型、从受体型向主体型的彻底转变。

一是开展学历教育培训。依托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百万中专生计划”,组织农村青年、新成长农村劳动力、村两委成员、后备干部(优秀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农广校中专学历教育。

二是围绕农业农村重大工程项目开展培训。配合国家在农业领域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对项目区的农民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在项目立项时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农民培训,通过招投标、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等方式确定培训机构,按照项目方案开展培训,为国家涉农重大项目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

三是开展阳光工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行业,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要制定培训规范、考试考核标准,按照培训规范要求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技能鉴定考试考核,成绩合格者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四是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计划。重点培养一批善于经营、精于管理、勇于创业、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学习培训、参观考察、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他们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和经营能力,支持他们成为企业家和各领域专家。有计划地输送文化程度较高、有一定经营基础、市场意识和创业能力强的农村青年,参加创业培训和到各类龙头企业学习锻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第6篇

1.1培训内容上重意识教育,轻技能教育

确定安全教育培训内容时,重点大多放在安全法规的宣传、案例分析上,注重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忽视安全技能的培养,培训内容很空洞。如关于高处作业,只强调要“工作中注意安全”,但工作中具体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安全,像要安全带应并高挂低用、高处作业下方区域要设围栏、物件工具等不能上下抛掷等具体的安全知识则未提到,往往造成员工虽然意识到要注意安全,但由于安全技能知识的匮乏,不能分析工作中存在的潜在危险,更谈不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导致无知性违章和重复性违章频繁发生,安全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落实到行动上。

1.2培训对象上重一线员工,轻管理人员

一般提到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往往想到的是加强对一线员工的培训。一线作业人员每天要直接从事各种生产作业,其安全素质的高低固然重要,但管理人员的安全素养同样不可忽视。一个对安全非常重视的领导肯定对下属关于安全的要求也会很高,相反,若一个领导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必然会对其下属产生不利的导向,整个队伍将不会把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其所带团队必然安全基础不牢。

2发电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要点

2.1制定针对性强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做好安全教育培训,首先必须制定完善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应分公司、部门、班组等不同层次需要实现的培训目标,针对特定的对象,制定差异化的培训计划,明确安全教育培训目标、内容、形式、参加人员、完成时间、责任人等,便于有的放矢地开展培训,取得实效。培训计划还应注重从下至上方式,即从班组、部门根据自身情况分别向上级提出培训需求,上级再来统筹安排好全年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有利于调动各级人员执行培训计划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2确立丰富的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应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如新入职员工、特种作业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等,结合不同的培训需求,如全能值班、技能提升、新设备新技术使用等来确定,保证安全教育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2.2.1通用安全知识培训

主要包括法律法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培训、事故案例等,旨在使企业员工具备基本的安全基础知识。

2.2.2安全文化的教育

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安全文化,要积极发挥安全文化的教育功能,树立积极的安全文化理念,贯穿于安全教育和日常安全生产过程,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2.3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培训

主要是使作业人员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提高操作技能,降低岗位事故发生率。如受限空间安全作业培训、临时用电安全培训,运行人员防误操作培训、电气作业人员触电急救培训等。

2.2.4现场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的培训

主要针对作业人员需从事的具体工作,从场地、环境、工具设备、操作工艺流程等进行危险点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使作业人员清楚工作中存在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和应急处理要点,并掌握这种分析方法用于工作实践,有效防控现场作业风险。

2.2.5新岗位、新操作方法的安全教育培训

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员工,或调到新的生产岗位,必须进行新操作方法和新岗位的安全教育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如现在火力发电企业应环保要求均在上马脱硝工程,脱硝工程正式投运前,相关运行、检修人员必须通过培训合格后方可对脱硝设备进行相应的运行和检修维护工作。

2.3采取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培训方式

为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应多样化,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培训方式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2.3.1理论灌输法

这种方法一般采用传统安全讲课的形式,主要是向员工讲述安全法律法规、安全规章制度等。可以通过一定形式的考试,强化记忆内容,使之明确基本要求和应努力的方向。

2.3.2多媒体教学法

通过放映具有安全生产教育意义的视频和电影、各种标准化作业电视和事故现场录像等,或把讲课内容制作成图文并茂的PPT,把声、像、画同时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感性器官,有利于提高受教育者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3.3情感沟通法

对待现场违章作业人员,指出违章行为的同时,耐心告知违章行为可能产生的危害及正确的做法;对待事故的责任者和受害者,心平气和地帮助他们总结吸取教训,通过加强沟通和情感交流,使之懂得错在何处,如何规范作业行为,以达到启发和教育的目的。

2.3.4案例解剖法

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事故案例,分析其事故产生的根源、危害,使员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如在讲述安规条款时,结合未遵守此规定所造成的真实案例,可以让学员对条款记忆更加深刻,在实际工作中也能更好地遵守。

2.3.5活动熏陶法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如“党员创先争优示范岗”、“青年文明号”等活动,将安全教育培训作为一项硬性评比指标;大力开展“三讲一落实”活动,即每项作业开工前讲任务、讲风险、讲措施,工作中再抓好措施的落实,通过“人人讲”的方式,在一定时段内要求作业人员轮流讲解,促进全员安全水平的提高;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调考以及技术比武等,通过以考促学的方式,不断提高员工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组织安全征文、安全演讲、安全漫画等,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让员更乐于接受,提高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

2.4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考评

为确保安全教育培训达到预期目标,应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考评,使培训计划项目实现闭环管理,做到有效实施、持续改进、稳步提高。考评应实施全员安全教育培训考评,即包含对培训学员和培训老师的考评。对于具体的每次教育培训来说,对学员的考评可通过考试、现场问答等形式,对老师的考评可通过学员对老师的测评、学员经过培训后技能提升的效果等;对于一定时段的培训工作来说,可采用教育培训积分制,即规定不同岗位的人员在某一段时间内必须完成一定的培训积分。如笔者所在单位的教育培训积分制度,对参加不同的培训制定出不同的积分细则,要求每位普通员工每月至少完成5分的培训积分,分月度和年度进行考评。实施全员考评,一方面可以调动员工参与安全教育的热情,保障安全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全体安全教育培训师积极创新,提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效能。

3结束语

第7篇

一、加油站员工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方式单一

加油站员工教育培训通常采用的培训方式是对日常工作的演示和练习,只要员工掌握了日常工作的基本环节并保证安全,就可以基本胜任加油站工作。但是,这种培训直接造成了一个不良后果,即新入职的员工很快能够满足加油站工作的要求,但加油站集体的服务质量却难以提升。

(二)培训效果监督不足

加油站员工教育培训中一个严重的问题是缺乏培训效果监督。在技能操作方面,培训效果监督的主要手段是使员工直接进入实际工作当中,由老员工跟随进行检查和指导;在思想教育方面的培训,主要是针对党员和团员,以开会、写报告的方式为主。这些培训效果检查手段都不能避免员工的技术不足、思想先进度不够而造成的风险。

(三)培训模式有待革新

班组培训模式一直是加油站员工培训的主要模式,这种模式在一个小班组的带领下,新入职的员工能够快速成长。但是对加油站的老员工和管理者而言,这样的培训模式不利于加油站员工整体的发展,即班组培训模式使新员工的职业技能和思想发展到适合职业需要就停止,而老员工和管理者的职业能力提高并不统一,久而久之,加油站的全面发展就会因为员工能力局限而受到阻碍。

二、加强加油站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措施

(一)创新培训方式

为了加强加油站员工教育培训,使员工积极主动参与培训,在培训中使自身的职业技能和思想面貌得到更好的发展,加油站应创新培训方式,使员工培训工作能够长久地刺激员工职业能力增长。首先,加油站在员工培训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资源,以安全培训为例,加油站可以从建设档案资料中提取与安全问题相关的档案资料,邀请参与安全培训的员工进行“事件重现”的模拟演练,模拟演练较之多媒体图片和口述有更强的真实感,参与培训的员工都能够从中获得深刻的体会,从而不由自主地重视安全问题。其次,加油站在员工培训过程中要使用先进方法。例如,为了培养员工在工作中的默契度,协调加油站各工作环节之间的衔接性,可以采用拓展训练的方式,使员工之间主动进行交流,使员工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现阶段对于加油站员工进行教育培训的方式有很多,但是具体采取哪种教育方式则需要相关的教育人员根据加油站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来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例如,可以采用观看相关的视频资料以及现场参观等方式,这样可以将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将培训中心的授课作为整个培训工作的核心和重点,并且结合实践、参观以及举办讲座、经验交流等形式,可以促进预期培训效果的取得,在最大的程度上丰富培训的形式和手段。

(二)建立健全培训考评制度

为了使加油站员工教育培训的效果更好,建议健全加油站培训监督考评制度。首先,应针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建立职业考评规则,通过培训后的职业技能考评来评价员工的绩效,使绩效与薪酬挂钩,这样一来,员工在参与培训过程中的注意力就会更集中,培训的效果也就更容易凸显出来。通常情况下,加油站员工参与培训流于形式,他们不能够真正认真地学习同加油站日常工作相关的知识,员工自身也没有正确认识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普遍存在着忽视培训工作的现象。甚至还有一些个别员工找借口不去参加培训学习,针对上述现象建立起一定的考核机制,就可以将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也可以提升培训工作的质量。其次,加油站可以设立员工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鼓励员工积极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并且,职业技能大赛本身就是对培训进行检验的过程。第三,针对员工的思想发展培训,其检查和监督的方式不应该是参与会议、撰写报告,而是应该将员工的思想发展转化为工作中的实际行为表现,通过员工间的互相监督、上下级监督来考评员工思想发展状态。

(三)实施班组长期培训模式

为了促使加油站全体员工协调发展,建议实施班组长期培训模式,即在抓好新员工的班组教育培训工作同时,更不能放松基层单位班组教育培训工作。在面对新的用工机制,公司级和基层级教育培训模式也要相应转变。公司级教育培训要为提升基层级教育培训工作水平服好务,领好路。公司级教育培训工作应以加油站站长和管理者为主,提升其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使他们更好地做好加油站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基层级教育培训工作应以加油站员工中业务骨干为对象,提升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以加油站管理者和骨干员工为点,以点代面,全面提升员工队伍的整体水平。

(四)建立起良好的企业文化

当前我国一些企业内的员工不管是在上班时间还是在下班之后都积极地学习相关知识,积极地参与经验的谈论和交流。但是也有一些企业凝聚力不强,没有建立起良好的企业文化,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带来难度。只有有意识地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够让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主动地参与到员工教育培训工作中。

三、加强加油站员工教育培训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在对加油站员工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应始终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培训教育工作应该符合加油站发展的需要,那些与加油站发展方向不一致的、非主流的内容应该被缩减。第二,加油站应考虑到员工个人发展要求,对那些思想积极、对职业尽心尽力的员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以促进员工职业技能的提升。

四、总结

第8篇

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全市农村文明乡风的形成和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按照全国、全省和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经研究决定,将依托乡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积极推进科普服务站创建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中心,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以乡镇成教中心学校为依托,积极开展科普服务站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各级教育(成教)、科协等部门的合力优势,整合、开发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并实现共享利用,搭建农民科技培训的社会化服务平台,建立适应建设新农村和培养新型农民的长效服务机制,推动“科技下乡进村”的经常化、制度化,为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积极贡献力量。

二、目标任务

按照“政府统筹、部门联动、共享资源、农民受益”的思路,在进一步完善农村成人教育县(市)区、乡(镇)、村三级办学网络体系的同时。“十一五”期间要在全市乡镇成教中心学校创建30至40处科普服务站,使其成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推动农村文明建设、具有示范辐射作用的重要基地。

三、乡镇科普服务站创建标准和条件

乡镇科普服务站是指在县(市)区教育(成教)局、科协等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的具体指导下,依托乡镇成教中心学校资源优势,承担科技培训、示范推广、信息交流、科普宣传等多项任务的乡镇农民科普教育基地。

创建乡镇科普服务站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民科普教育培训、科技推广和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工作,并赋予其对农民科普教育工作具有组织、协调和督导的职能;

2、乡镇科普服务站依托的乡镇成教中心学校应当是已通过教育示范乡镇验收或者达到市级示范性标准的乡镇成教中心学校,与本乡镇农业、科技、科协、水利、林业以及本区域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部门有长期密切的联系,在教育培训、示范推广、信息服务等方面相互合作、形成合力;

3、能较好地利用党员远程教育、中小学信息教育等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并能根据当地农村和农民的需求,采用多种形式及时搜集和传播有关资料信息,将

科普服务站办成开放式、实用性的农民科普服务中心;

4、能较好地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村办化技术学校提供指导服务,所辖村(居)能较好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科普教育培训工作;

5、能及时主动地根据当地政府中心工作的要求和农民对科技教育培训的需求,提供针对性、实用性很强的教育培训计划。

6、有较健全的规章制度和较完整的教育培训和活动管理档案;

7、积极组织开展农村各类实用的教育培训和科技推广工作,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促进新农村建设效果显著;农民年均参训率30%以上。

四、组织实施

1、整合资源,构建平台。各县(市)区教育(成教)局、科协要根据创建乡镇科普服务站的基本条件,结合本地实际和有关乡镇党委、政府的意见,提出本县(市)区建设乡镇科普服务站的工作计划和方案,分别报市教育局、市科协审定。同时进入各县(市)区拟定范围的申报科普服务站的乡镇成教中心学校要填报《创建乡镇科普服务站申报表》,并按规定要求,上报有关部门审定。经审定后的乡镇科普服务站由市教育局、市科协统一授牌。

2、建立队伍,完善机制。建立一支稳定的农业科普专家师资队伍,构建完善适应建设新农村和培养新型农民的长效服务机制,是推进乡镇科普服务站创建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关键。为此,市里将由市科协牵头,充分发挥市、县(市)区两级科协的统筹协调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省、市、县(市)区农业科研院所,特别是当地农业科技人才的优势,动员协调社会各界力量,通过志愿服务和有偿服务两条途径,在每个县(市)区建立1个相对稳定的农业科普专家服务团,以确保乡镇科普服务站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

3、搞好调研,按需施教。乡镇成教中心学校(乡镇科普服务站)要经常深入农村农民,认真搞好调查摸底工作,充分了解掌握当地农民对科普教育培训最迫切的需求项目以及村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业校)开展农民科普教育培训、科技推广的情况。要根据当地农村农民的需求,逐年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科普教育计划,填写《农民教育培训计划安排表》,并于每年的1月底前分别报所在县(市)区教育(成教)局和科协;同时,做好相关教育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各县(市)区教育(成教)局、科协根据基层提供的教育培训计划,要认真做好协调衔接工作,按计划科学选派专家师资深入指定乡镇农村,免费为农村农民提供讲座、咨询、现场指导等多形式、多内容的教育培训项目。

五、保障措施

1、机制保障。为确保全市乡镇科普服务站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成立由市教育局、市科协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县(市)区、乡(镇)两级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同时建议各级政府将该项工作列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纳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建立落实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必要的组织、协调、督导制度,充分发挥各部门的整体优势,切实在全市建立起农科教结合、城乡互动共同推进新型农民教育培养的长效服务机制。

2、经费保障。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各级政府规范性文件所规定的有关农民教育、农村科普教育的各项政策依据,各级教育、科协等部门要积极协调筹措经费。市教育局主要负责乡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科普服务站)基础建设奖励经费的筹集工作;市科协主要负责乡镇科普服务站专家授课补贴经费的筹集工作。(经费安排使用办法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