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电工技能实训总结

电工技能实训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3-25 11:10:2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电工技能实训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电工技能实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电工技术;技能训练;实操;练习;专题

众所周知,职业院校是为社会培育一线技工人才,所学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实训教学是电工技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鉴于此,笔者联系近几年的一线教学经验,立足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分别从激发兴趣、革新教法等方面对电子电工实训课进行如下分析与探讨。

一、激发兴趣

1.结合生活实例

电子电工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武之地,因此在实训课上我们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例如,在电工实训时,笔者要求同学们动手设计门口和床头关控制的卧室灯同时提供在楼梯口的声光控路灯(如下图),见过这样的神奇设计,兴趣陡然而起,纷纷通过实践和探索画出如图双控灯电路,同时完成了声光控路灯的制作,积极主动地完成了实训项目。

这样设置实训内容的教学,贴近生活。通过讲解,许多学生不仅克服了对电的畏惧心理,而且产生了好奇心。

2.通过故障分析激发学生探究心理

许多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没有养成,因此,在实训过程中往往浅尝辄止,这样不但不能掌握实践技能,更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事故。针对这种现象,笔者想出了让他们进行典型事故分析和解决来激发兴趣,促进动手学习。

例如,针对比较简单的导线连接基本功训练时,有些学生认为连接导线这么简单不需要反复的枯燥训练。我们就因势利导设置了家庭中常见的灯泡忽明忽暗,闸刀熔断丝熔断等情境实验故障让学生分组竞赛现场检修。

这样的实训课能激发学生好胜心,各组学生纷纷展开讨论,分析产生故障的真正原因。最后大家得出正确结论:由于接点不牢靠而引起接触不良、接触电阻增大,一旦通流后,就会出现上述现象。通过这个实训案例,学生认识到导线连接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也掌握了解决家庭线路故障的实际操作技能,可谓一举两得。

二、革新教法

技能型学科都离不开实验和实训等重点实训课程,传统的实验与实训本着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放在了课后。所以,我们应将实训与理论知识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这样边学边练才能相辅相成,提升教学效率。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电工技术是一门很具体的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如果我们离开实践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的话,学生肯定会如坠雾里,不知所云。按传统的教法,理论课还没有回过味来,等下次实践和实训早忘记是怎么回事了。所以,一定要实行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这里还以在家用电器安装及故障排除的实训为例。如果,我们将理论和实践分开,那么学生不对照实物,可能对线路的构成及功能原理理解不周全。如果我们将相应的情境电路模型摆在课桌上,让学生结合理论知识直接动手排解故障,不仅形象易懂,还营造了轻松、活泼、愉快的学习氛围。节约了课堂时间,而且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2.专题操作练习和创造性练习相结合

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我们可以设置专题操作来进行检验和提升。专题操作就是将个实习课分解成若干个小课所进行的实训,如此设置利于同学们强化知识点的理解和技能细节的掌握。而创造性练习是同学们在熟练灵活掌握知识和技能后进行的创新型操作演练。这种创造性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技能创新意识,这也是培养学生适应各种生产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譬如,在进行家用电器线路故障排除训练时,让学生首先了解并画出对应的电路图,然后对各控制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具体分析,这样大家才能做到对各元件的动作程序心中有数,然后再根据故障现象,确定故障可能发生的区域范围。经过这样的专题训练,学生在以后类似故障排除时都能准确、快捷地完成任务。在创造性练习过程中,我们结合电子装配知识,在学生模拟安装电路时,只给原理图,不搞统一模式,让学生本着经济合理、规范的要求自行设计电路的安装图,这一训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技能开发的能力。

本文是笔者总结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对电工技术实训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总之,只要我们有心,实训课一样可以让学生上得津津有味,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立足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倾向,然后设置符合他们认知发展的特点,用兴趣引导同时教学跟进,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有效提升实训效率。

参考文献:

第2篇

摘要:实习教学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且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将教材、设备、器材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活动。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电气及自动化专业课程的要求,电工实训是是学生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电工实训中也应采用多种指导的教学方式,尤其是以引导和培养兴趣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受企业青睐的学生,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电工实习;教学指导;实训;技能

中图分类号:G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5-0138-01

一、电工实训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笔者担任电气专业理论课程及实训课程的教学,期间担任了学生维修电工中级及初级的培训,在电工实习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1.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一些教师电工实习前未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实习指导中理论与实训的脱节,不注重提高自身的能力。 2.在电工实习过程中一些学生缺乏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不积极参与思考,把电工实习看做学习中的“放松时间”。 3.大部分学生在电工实习过程中基本上只是按部就班,少有人问问题,只图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没有创造性的思维或举动。通过几周的实习,学生的技能并没有提高。 二、对策思考与实践 (一)理论与实际结合,做好课前准备,提高自己教学能力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素质,对于电气专业的老师要做到既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并擅长理论知识的教学,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且善于实训技能的指导,随着电气化设备的广泛应用,知识的应用机会越来越多。我们教师只要用心学、勤奋练,才会掌握电工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指导学生起来也是游刃有余。在实训过程中,要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实习顺利进行。学校供电线路出了问题、变压器出了毛病、控制电路失灵、变压器出了毛病时,教师要自己尝试查找原因,排除故障。备好课也决定了电工实习效果的好坏,它是教学过程中实行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实习操作的各种方法,而且要事先想好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方法。力求从各个方面入手,扣紧本课题的内容,突出讲解重点和难点,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在备课时,要按着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要求全面考虑,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用电安全的讲解。笔者建议老师轮流指导学生的电工实习,这样能丰富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优化知识结构,增强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实用型人才和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开展实训教学。 (二)加强学生管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有利于电工实习效果的明显提高。通过使学生了解电工技术前景以及电能的广泛应用,让学生懂得电力对国民经济的巨大影响,从而把电工实习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以及个人前途和理想的实现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在实训初期,作为老师我们应当非常重视第一堂课,学生初次上电工实习课时,对电工实习教学知之甚少,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比较浓,所以上好第一堂课是至关重要的。第一堂课要让学生认识到电工实习的重要性,明确电工实习课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诱发学生对电工实习课产生兴趣并重视实习课;同时要始终贯彻实习纪律和安全用电问题,以保证学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只有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在态度上端正起来,才能使学生在电工实习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其次,可能以往的实训老师会非常严肃的介绍安全操作规程,让初来实训的学生听起来心生畏惧,觉得电随时会带走自己生命似的。所以参与实习时总是畏手畏脚,亦步亦趋,最后导致自己的电工实习任务不能顺利完成。针对此现象,我们可以首先通过观察电工安全操作规程的视频和老师的从旁讲解,通过多媒体来介绍这些安全知识,不仅让学生从视觉上初步了解电安全操作方面的概念,这样可以防止有些学生的胡思乱想以及对电产生的排斥感。 (三)注重启发式教学,注重电工技能考核 “爱提问的同学爱动脑,爱动脑的同学成绩好”,提倡学生多提问,有利于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并能学以致用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以前填鸭式教学的弊端我们是有目共睹的,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按部就班,不会创造创新。在电工实习中我们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老师只说,学生跟着做,像教舞蹈一般,所学的技能只停留在表面,并未加入自己过多的思考。如何让学生有问题呢?首先教师可以先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时才会一边做一边加入自己的思考。当学生完成后再重提这个问题,这时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实验过程中加入的思考来回答问题。当有学主动提出一个比较好的问题时,作为老师的我们在回答他提出的问题时还要给予这个同学赞扬与鼓励,让学生无形中向这位同学学习。在电工实习中有些问题往往出现多种解法,因为每个人的设思路不同,所以有些学生的解决方法别出心裁,作为教师,就须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搜寻更多的相关资料,这样才不会被学生的问题所难倒。严格的电工技能考核能够使我们电工实习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每个项目在学生进行完毕后,老师要按照电工技能等级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样,在电工考核前的电工实习过程中,学生在完成达标欲望的驱动下,就会严格要求自己,一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就会主动的找老师或同学解决,使得学到的知识更扎实,实习目标更容易接近。电工技能考核,既能促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提高;又能使教师总结出实习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为进一步改进电工实习教学、提高实习成效提供有力依据。 参考文献 [1]陈素芳,张迎辉,常江.高职院校电工实训教学改革初探[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3):11-12. [2]罗映红.电工电子“双主体”教学体系的创新研究与实践[J].教学研究.2008(3) [3]张亚婷.基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改革[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3).

第3篇

【关键词】电工技能训练 任务驱动教学法 理实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B-0076-02

中职学校工科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生产第一线的中级技术工人。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各中职学校开展了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活动。大量的中职学校通过强化实训课程,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提高了办学质量。而基于行动导向理论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成为职业学校工科类专业教学改革的热点,其实施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行动导向理论,其最初的教学模式是师徒制的学习模式。中职学生理论基础较弱,喜欢动手操作,因此,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是中职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把教师想教给学生的东西一一细分,即把大项目分成一个个小任务。采用“师带徒”,最先是教师带学生做,学生模仿着做,边操作边讲理论,这样既解决了单纯学理论的枯燥乏味的说教,又更加实际地解决了学生不知怎么做的困惑。其次,当学生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由学生独立完成工作项目或工作任务,最后由学生完成校内外生产性实训任务。笔者在电工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中探索与实践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获得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一、课程内容改革

以电工技能训练课程为例,其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七个方面:(1)安全用电常识;(2)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3)常用电工工具和电工基本操作技能;(4)照明与动力线路的安装;(5)常用电动机的拆装与检修;(6)常用低压电器。我们需要把传统的学科体系知识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然后细分为若干个子任务。下面以最简单的照明电路安装项目为例。

二、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的原则是项目必须细化,目标明确。教师课前要充分备课:备知识、备技能、备学生、备过程。教师通过分解项目知识点,学情分析,明确任务要求,撰写教学设计,并准备好项目教学材料:导线、开关、灯泡;工具是测电笔、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尖嘴钳、电工刀等电工工具一套。

教师依据理论知识与实训操作的教学目标,确定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组织实施方法,分析出7个知识与技能点的学习步骤:分辨火线零线;开关装在火线上;认识简单的电路图;认识工具;正确使用有关工具;能正确剖削导线;能正确连接导线;会安全用电(先安装、检查后无误再通电测试)。

三、课堂组织实施

在实训课中如何解决“教”、“学”、“用”三者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学生的“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下面就有关学生实训方面谈一下个人浅见。

首先,教师边示范边讲理论(解决为什么这样做的问题);其次,学生练习(教师指正学生实习期间出现的错误),待每个学生都操作完毕,教师再抽出做得较规范的代表和有典型操作错误的代表展示,师生共同观摩并共同归纳成功的经验和错误之所在,最后由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与总结,这个实习项目就完成了。

四、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情境建设

理实一体项目教学法,不可能像传统的教学那样在教室完成,学校应为教师提供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或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其既能方便教师进行理论讲授,又有利于教师进行实训演示,还需为学生实训操作提供具体操作的设备。

五、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法,提高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探索式教学方法,以“任务”为线索,驱动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自主和协作的环境中,在讨论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它让学生讨论、感悟,教学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一是明确任务,二是完成任务,三是评价任务。

以“导线连接与绝缘”项目为例,可分解为三个子任务:导线线头绝缘层的剖削;导线的连接;导线绝缘层的恢复。在教师的引导下查阅资料和讨论,学生要完成好上述三个工作任务,就要分析理论与实操的学习步骤,完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任务。如该项目细分后成为以下几个学习步骤。

1.塑料硬线绝缘层的剖削。塑料硬线绝缘层可用钢丝钳进行剥离,也可用剥线钳或电工刀进行剖削。芯线截面积不大于4平方米的塑料硬线,一般可用钢丝钳进行剖削,步骤如下:(1)用左手捏导线,根据线头所需长短用钢丝钳口切割绝缘层,但不可切入线芯。(2)用手握住钢丝钳头用力向外勒出塑料绝缘层。(3)剖削出的芯线应保持完整无损,如损伤较大应重新剖削。

芯线截面积大于4 平方毫米的塑料导线,可用电工刀来剖削绝缘层。(1)根据所需的长度用电工刀以倾斜45度角切入塑料层。(2)刀面与芯线径保持25度左右,用力向线端推削,但不可切入芯线,削去上面一层塑料绝缘层。(3)将下面塑料绝缘层向后扳翻,最后用电工刀齐根切去。

2.塑料软线绝缘层的剖削。塑料软线绝缘层只能用剥线钳或钢丝钳剖削,不可用电工刀剖削,其剖削方法同塑料硬线绝缘层的剖削。

3.塑料护套线绝缘层的剖削。用电工刀来剖削。(1)按所需长度用刀尖对准芯线缝隙划开护套层。(2)向后扳翻护套,用刀齐根切去,在距离护套层5~10 mm处,用电工刀以倾斜45度角切入绝缘层。其他剖削方法同塑料硬线绝缘层的剖削。

4.花线绝缘层的剖削。(1)在所需长度处用电工刀在棉纱纺织物保护层四周切割一圈后拉去。(2)距棉纱纺织物保护层末端10 mm处,用钢丝钳刀口切割橡胶绝缘层,不能损伤芯线。然后右手握住钳头,在手将花线用力抽拉,钳口勒出橡胶绝缘层。(3)最后把包裹芯线的棉纱层松散开来,用电工刀割去。

5.导线的连接。导线连接的基本要求是:电接触良好,机械强度足够,接头美观。由于铝极易氧化,且铝氧化膜的电阻率很高,所以铝芯导线不宜采用铜芯导线的方法进行连接,铝芯导线常采用螺钉压接法连接和管压接法连接。

6.导线绝缘层的恢复。导线绝缘层破损后必须恢复绝缘,导线连接后,也必须恢复绝缘。恢复后绝缘强度不应低于原来的绝缘层。通常用黄蜡带、涤纶薄膜带和黑胶布作为恢复绝缘层的材料,黄蜡带和黑胶布一般宽为20 mm较适中,包扎也方便。

总之,电工技能训练教学中充分体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把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书本的理论知识,更能让学生懂得如何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余春辉.电工技能训练与考项目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曾祥富.电工技能与训练(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4篇

关键词 维修电工技能实训;电路检查;万用表检查;电阻档

在维修电工技能实训中,当学生按照电路图接好某一电路时,都要先进行电路检查,以判别所接电路的正确性,然后进行通电试验。通电试验,是检验学生劳动成果成功与否的必要步骤,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肯定,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电前如果不进行电路检查,通电试验时有可能不成功,严重的会产生短路故障,所以电路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电路检查,就需要我们实训教师平时多积累多思考,对所接电路的工作原理烂熟于心。本文现将本人的一些工作经验总结归纳如下,供广大同仁参考学习。

一、目测检查

学生按电路图接好线后,实训老师可以通过目测来检查学生所接电路的大致情况:熔体的进出线是否正确;是否接热继电器的主触头;电动机的六根出线是否连接到端子排;导线的连接是否规范,是否露铜过长,是否压绝缘层等等。

二、万用表检查

检查前,先选择万用表合适的电阻档。

1.主电路检查

三、注意事项

(1)用旋具按下接触器动触头时,应按下中间的桥式动触头,否则会产生动静触头接触不良。由于接触器触头的磨损,有时需往复多按几下。

(2)用万用表检查时,应首先选择合适的档位,并进行调零。特别是检查控制电路时,应选择R×100档。

(3)用旋具按下接触器动触头时,应先轻轻的按下,然后再用力按到底,即先使常闭触头断开,然后使常开触头闭合,中间间隔的时间尽量长点,以便万用表的指针有一个明显的变化。

第5篇

(一)依据典型职业活动调研分析,确立课程目标

根据调研分析,明确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范围有三个专门化方向,分别是工业电气控制技术专门化、工业企业变配电技术专门化和电梯电气技术专门化。通过开展企业专题调研,确定这三个专门化方向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针对典型职业活动的职业特征,工作过程、工作岗位、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工作要求及职业资格标准等八个方面对职业活动进行系统分析和描述。依据典型职业活动分析和描述,将职业必备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确立《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训练》课程的目标要求: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能识读简单电路图和电气装配图;会正确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与仪器仪表;能识别和检测常用电路元器件;能处理电路中的简单故障;掌握电工技能实训的安全操作规范;具有资料查阅和信息处理能力,具有一定的交流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节能环保、产品质量等意识。

(二)依据课程目标,规划课程内容

根据课程目标规划课程内容,包括:电工实训室的认识与安全用电;直流电路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单相交流电路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三相交流电路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上述四部分中的每项训练都是由若干个学习任务组成。

(三)依据课程目标和内容,确定考核标准

根据《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训练》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依据典型职业活动的要求和职业标准确定课程的考核标准:正确识读简单电路图和电气装配图;正确计算电路的基本物理量;正确使用常用电工工具和仪表,正确调试常用电工实验实训仪器设备;会依据电路图正确接线和检查线路,能正确分析和排除线路中的简单故障;会调试测量电路,正确测量电压、电流和元件参数;按要求独立写出实验实训报告,正确处理数据,分析实验实训结果,得出结论;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爱护实验实训设备;工作现场达到5S标准。

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与编排学习单元

1.设计思路

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依据学生就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以及课程性质,选择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分解为若干个学习单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新构建课程结构和知识序列。

2.载体的选择

载体的选择应该能承载该工作过程所需要的全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对《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训练》课程进行学习单元设计时,选择实现课程目标的三个载体,即MF-47型万用表、荧光灯电路和三相异步电动机,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分解为三个学习单元:MF-47型万用表的组装,荧光灯电路的装配,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连接、检测与运行。每个学习单元都包含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具有可见的工作成果。各学习单元的内容编排与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3.各个学习单元之间的关系

从知识层面来讲,学习单元1、2、3之间是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递进关系。从知识的关联性来讲,学习单元1是整个课程的基础,要为学习单元2、3作铺垫,而单元3又涵盖单元1、2的内容,单元2也涵盖了单元1的内容,因此三个学习单元之间具有包容关系。从三个学习单元完成的学习任务来讲,三个任务相互独立,没有明显的关联性,因此三个学习单元又具有并列关系。在进行学习单元设计的同时,还要依据课程目标制定各学习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对课程目标的分解和细化,通过各学习单元的教学,实现课程整体目标。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工作项目与任务

在进行教学实施前要将每个学习单元的教学内容按照“理实一体化”的课程理念进行设计。如MF-47型万用表的组装学习单元教学设计,首先按照万用表的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工作项目,再将每个工作项目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分解成若干个工作任务,并将知识和技能融入每项任务之中,使学生通过具体项目或任务的学习,获得相关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等。按照万用表的生产工艺流程设计的工作项目流程为:参观电工实训室安全用电操作识读万用表的原理电路材料的领取、清点与检测绘制装配接线图焊接、装配检测、调试,具体内容见表4所示。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根据学习单元教学需求提出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支撑性材料,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硬件资源主要是电工实训室的实训设备和相关配置,这些资源大部分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拥有。软件资源分为教师使用资源和学生使用资源,教师使用资源又称教学项目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教学项目实施方案首页、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及实施、工作实践内容及实施和评价内容及要求。学生使用资源又称学习集,包括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学习页、工作页和评价表。《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训练》课程采用小班授课,每班24人左右。电工实训室配置14个实训台,每个实训台两个工位,每个学生一个工位。为确保安全,每个实训台台面及周围地面上都铺有绝缘橡胶。除此之外,实训室还配备有仪表柜、设备柜、工具柜、材料柜和工装柜。在教学环境的设计上,结合学习单元的内容,注重引进企业文化。在实训室的墙面上,分别有实训室规则、实验实训须知、学习单元一览表、学习单元考核表、5S概念挂板,真正做到教学环境及实训设备的配置与企业的工作场景、工作岗位要求相一致,创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职业情境。

(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

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学过程由体现生产或工作过程特征的“明确任务收集信息制订计划进行决策组织实施过程检查结果评价”7个环节组成。7个环节的主要任务:第一,明确任务。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与要求;学生理解任务,把握任务完成的满意度指标和学习目标。第二,收集信息。教师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对完成学习任务所涉及的知识、技能做必要的补充;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企业工作任务的现场实施与管理,补充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第三,制订计划。学生之间交流对工作任务的认识,讨论任务及分析相关知识、技能和态度,初步制订工作计划。第四,进行决策。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对工作计划进行修订,及时并作出相应的调整。第五,组织实施。学生按照工作计划完成任务;教师负责组织、监督、咨询、指导等。第六,过程检查。学生按照工作计划阶段拟定的检查项目逐一进行检查。第七,结果评价。学生汇报总结,上交任务实施报告,进行汇报等;教师对学生、团队进行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指出任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第6篇

一、对当前电工技能课教学的反思

1. 教学方法单一。当前,我校电工技能课的教学方法单一、手段单调,没有课程的实际内容进行灵活选择。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不足。加之,每堂课后的理论性作业较多,学生普遍感到作业负担过重。

2. 课堂教学重理论。当前,我校电工技能课的教学课堂氛围沉重有余、活力不足。并且理论教学时,脱离了实际,远离行业现状和企业需求,不符合当代制造行业的发展需要。另外,电工技能课教学没有及时把握行业的前沿信息,对新的技术、操作方法涉及少,课堂氛围显得比较乏味。

3. 实践教学和实训不足。相对而言,实践教学的方法不到位,开展的实训项目还比较单一,与市场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距离较远。

二、提高电工技能课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 着眼实际,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电工技能课教学时,也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用生活中的案例来辅助教学。例如,教学“荧光灯电路”这节知识时,就可以以“生活中荧光灯电路”为例,创设逼真的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开课前,教师与学生讨论荧光灯如何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此时,再借助多媒体播放各种各样的荧光灯款式,以及“灯火通明的城市夜晚”图片等,给学生们营造出一个五光十色的荧光灯世界。这样熟知的生活情境,将会瞬间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实施创新,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1)示范操作教学法。例如教学“荧光灯电路”知识时,就可以采取示范操作教学法。首先,一边讲解理论知识,如构成荧光灯的三个元器件等,一边用向学生们展示实物(包括荧光灯、及其构成部件),演示如何进行电路连接,各个步骤的先后顺序及注意事项等。然后,学生一边观看教师演示,一边亲自动手操作,这样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记忆本课知识。(2)任务驱动教学法。比如,学习《荧光灯电路安装》这课,教师首先提出学习任务,即正确安装各元器件、连接荧光灯电路;然后鼓励学生尝试着练习连接元器件,遇到问题及时提出并找到解决方法;接着,鼓励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和讨论,寻找到最优方法;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主练习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点拨;最后当学生完成任务后,师生进行总结、评价,巩固技能学习。此外,在通电前还要对荧光灯电路进行检测,确保电路安全,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立足实践,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模式。首先,结合课本,了解荧光灯电路的常见故障现象,如灯管不亮、灯管两端发光中间不亮、灯管闪烁但不亮、灯管两端发黑、灯光忽明忽暗、镇流器声音过大、镇流器过热等等。然后,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分析各种故障现象产生的原因。这时,学生们就会结合所学的电工基础理论,分析这些故障原因。比如,荧光灯灯光忽明忽暗可能是镇流器质量不好,或灯管质量差,或者是线路接触不良,还有可能是起辉器损坏。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就需要学生们动手检查线路,排除故障。这时,教师就要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运用所学的电路检查方法去检测荧光灯的线路。“动手操作”之前,学生必须要清楚地知道荧光灯的工作原理、其电路的基本连接、检测时所需要的工具、检查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检查的先后顺序等等。接着,在教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对线路的检查工作,排除故障可能,最终找到了故障的原因,并成功解决了荧光灯故障问题。此次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有效沟通与合作,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教中做、学中做、做中思”的一体化教学;并采用“小步子教学法”,由简到繁,步步深入,化难为易,让学生受益非浅。

4. 加强小组合作与集体研讨。生活中双管日光灯如何连接的进行小组合作竞赛PK,进一步检验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获得成功喜悦。

第7篇

关键词:中职;《建筑电工》;精品课程;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实训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1.077

0前言

《建筑电工》课程主要培养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掌握和运用建筑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具有一定分析和解决建筑电工相关技术问题的实际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建筑电工事业的最新发展和应用前沿,为从事专业的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能力和全面发展的专业素质。通过对建筑现场常见电气故障、事故隐患与事故案例的分析和解读,在实训、实习等实践中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阶段很多中职学校都开设了土木水利类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和加工制造类机电相关专业,由于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通常出现《建筑电工》课程套用机电专业教师和实训设施的情况。由于教师对于建筑施工组织、建筑现场管理、建筑电动设备等了解不深,导致现阶段的《建筑电工》课程授课内容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常用低压电器、照明线路安装、电工仪表使用等,但是对于施工现场的配电、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现场危险环境因素与雷电防护及施工现场的用电管理等就一知半解。

依托就业调查的反馈,目前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的建筑电工课程与岗位标准严重脱节,毕业生的安全技术知识和技能通常不能满足《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大纲(试行)》的岗位要求。《建筑电工》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毕业学生对现场施工专用电动设备设施认知和操作技能的缺失,导致了工作效率低下,也成为了安全施工的不确定因素。针对以上问题,学校从四个方面着手开展《建筑电工》精品课程建设。

1开发教学资源,实现理实一体

北部湾职业技术W校建筑教研组与机电教研组通力合作,整合现有的师资力量,形成教学资源库,有针对性地培养有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建筑电工。选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编写的《土木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细节丛书》之一《建筑电工》作为教材。根据教材分章节制定教学计划、制作课件、编制实训任务书,同时整合动画演示、场景视频等内容形成一个高效的教学资源库。统筹制定《建筑电工》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按章节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要求、重点与难点,每次实验课的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实施步骤设计。在教材选定、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制定、实训室规划、教学资源库建设等问题上统一思想、分工合作,多方面、多层次、多维度调查论证,共同完成任务。采用特种专业培训教材作为课程教材,并以此教材为依据建立教学资源库,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多维度开发《建筑电工》课程教学资源,形成包括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电子课件、教学任务书、模拟动画视频等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库。

教学方法上采用任务式教学法,将《建筑电工》实训课程分为十个工作任务,采用将工作任务与知识点结合的任务式教学法推进实训教学。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动画和视频等讲授知识点、演示操作过程和组织开展实训,让课堂教学变得形象、直观、易解以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训法、协作学习、问题解决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主要通过任务导向、演示观摩、操作练习等教学方法。各授课教师结合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标准要求,结合授课学生的特性,精心设置课程标准、授课计划,通力合作开发《建筑电工》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库,形成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的友好合作氛围。通过任务导向的教学,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实现讲训结合的一体化教学,增强建筑电工教学实效。

2建设实训基地,强化实训组织

近年来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建筑工程施工学生多为依靠机电技术实训中心学习电工知识,实训场景与工作环境相差甚远。依托自治区重点专业建设计划,推动建筑电工实训室的改造,为培养合格的建筑人才奠定基础。通过调查学校及自治区内中职学校《建筑电工》课程实训开展情况,了解现有实训条件与专业需求的差距。联系钦州市住建委培训中心,了解建筑电工操作证培训情况,商讨联合建设建筑电工实训室事宜,进行联合培训考核。

通过调研和咨询,制定建筑电工实训室建设方案,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招投标工作,在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建成建筑电工实训室。同时积极制定实训室管理制度,结合专业发展情况凝练实训室文化。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情况,以精品课程建设推动建筑电工实训室建设,完善实训室管理体系和文化氛围。利用学校争取到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训室建设项目建立建筑电工实训室,与机电学部现有的机电技术实训中心形成互补关系,搭建教学实训的硬件环境。同时加强实训室的管理,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实训室文化,更好地为建筑电工课程教学服务。在此基础上,充分联系本市在建工程项目,组织学生现场参观实习,积累建筑电工实践经验。

不断完善《建筑电工》实训教学体系,加强实训教学环境的建设与管理,利用学校重点建设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契机,建成建筑电工实训室并形成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文化氛围。逐步建成了接近施工现场设施设备的建筑电工实训室,改善实训环境,设计与实训设施设备相适应的学习任务书。

3建立评价体系,推动教学改革

对于《建筑电工》这样的技能课程,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建立了一个有效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理论水平评价、设备认知评价、操作能力评价、创新应用评价及授课效果评价五大方面。使之能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成绩以及课程的理解和创造性等应用能力做出有效评价。

参考职业教育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评价体系,结合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际,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面向基础知识、技能操作和职业素养的综合评价体系,形成评标价标准、评价表、评价报告等,科学、公正地评价学生学习状况和教学实施情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训练的积极性并激发教师传道授业的进取心。同时通过调查研究、选派培训、相互促进、形成成果等形式完善《建筑电工》课程组教师的教研机制,为推进《建筑电工》课程改革提供强劲动力,为提高《建筑电工》课程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在反复的改革和强化下,《建筑电工》课程的理论知识不断夯实,学生操作技能水平不断提高,教师授课及企业用工满意度均显著提升。

4形成教研机制,助力教师成长

《建筑电工》精品课程建设大力推动了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专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教学、教研新常态。本课程的教师队伍年轻、富有朝气、有创新精神。在精品课程建设期间,我们逐步建设成一个人员稳定、结构合理、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学科研能力训练与实践,对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实训教学和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研究整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相互听课、评课、分析、总结、提高的教研体制。

教研组根据“统筹安排,分工合作”的原则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责任管理C制,将相关内容配给教研组教师并设定完成时限,教研组定期开会检查、分析、总结项目完成进度,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引导电工专业教师与建筑专业教师深入交流、通力合作,形成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相互评课、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会的教研制度。同时,教研组对精品课程相关经费制定一个经费预算、经费使用监督及效率评估办法。以保障项目建设经费规划合理并按建设要求分步、及时足额投入,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2015年以来,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将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设定为重点建设专业,投入500万元进行专业实训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学校将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作为内涵建设的重点内容,目标是推进“学部-专业-课程”的规范化模式的建设,通过重点专业、重点实训室和精品课程的建设,形成专业建设与精品课程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从而促进教学与教研的相互融合。

《建筑电工》精品课程建设大大促进学校机电学部与艺术学部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在教学理念碰撞和实践中形成新的教研成果,两学部教师人数占全校教师的50%。本课题在学校2014、2015级建筑工程施工和建筑装饰专业推行,直接受益学生800多人。同时通过积极联系钦州市住建委培训中心,建成实训室运用到建筑电工操作证的培训和考核上,每年培训建筑电工600多人次。

通过建设建立起教学资源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传承、修正和完善,并逐步向市内兄弟学校辐射、与自治区内外相关学校交流。《建筑电工》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让更多的教师自如地完成《建筑电工》课程的教学,让更多的学生自主地完成《建筑电工》课程的学习,为建设祖国的明天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克凤.建筑电工教学方法探讨[J].职业,2006,(S1).

[2]李巧鱼.《建筑电工与电气设备》教学中的逻辑分析[J].科技资讯,2014,(31).

第8篇

关键词:中职;电工技术;项目教学法

《电工技术》是中职学校电工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该学科教学中有大量的实训项目,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实训教学,可以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一、项目教学法的概念

项目教学法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实训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去完成,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通过项目的实施过程,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这种教学方式能使信息由单向传递变为双向、多向交流,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在学习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项目教学法一般按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一)确定项目任务。

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与学生一起讨论,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二)制定项目计划。

根据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制定项目计划,确定实施步骤和程序。此阶段包括三步:(1)学生分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2)学生自主学习,搜集资料。(3)制定小组的项目实施计划。

(三)组织项目实施。

此阶段中,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按照已确定的步骤和程序工作。对项目实施步骤,教师要解释清楚,除了告诉学生需要完成的项目内容,还要提醒学生每个步骤的细节。这样,既可避免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面对项目时束手无策,又能避免学生走不必要的弯路。

(四)检查评估、总结。

在项目完成后要及时进行评价总结,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实训表现进行自我评估,然后小组内互评,再由教师进行考核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完成项目的情况,并最终形成实训报告。

(五)成果展示。

项目实施工作结束后,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三、项目教学法实施举例

以典型项目“机床电机控制线路实训”为例,该项目要求能实现正反转控制,并有短路、过载、欠压和失压保护,试设计并安装。具体过程如下:

(一)实训前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实训前应充分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如单个元件的认识、选择、装接、拆卸等,以及万用表工作原理,电动机结构及原理。实训注意事项包括:

(1)实训前准备好有关参考资料、绘图纸笔、操作工具、接线板、实训器材、实训报告等。

(2)在实训前先将学生分好组,一般每组4~6人,并使每组好、中、差的学生合理搭配,以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3)每组成员认真参与设计,在充分审题、分析基础上设计出一个组内统一的电气原理图及电器布置图,并经教师认可后,方可实施。

(4)学生根据本组设计的电气原理图完成安装后,必须要认真检查。由于“强电”的危险性,特别考虑电路存在“短路”的可能,故实训指导教师在电路检查方面给予适当指导,对主电路的“通路、短路、缺相”和控制回路中的“自锁、联锁、启动”等项目进行检查,以确保通电前电路的正确性,安全、顺利地通电试车。

(5)实训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二)实训过程任务。

(1)根据项目内容绘制出电气原理图及元件布置图,要求半小时内完成,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讨论制定一个完善的实训方案,提交给指导教师,经审核后方可安装。

(2)小组成员按组内所绘电气原理图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安装,该项目完成时间为150分钟。

(三)实训报告撰写。

从实训开始时学生应将设计草图、内容及安装、试车等体会记入报告草稿本内。完成后,将草稿本的内容整理归纳撰写成正式的实训报告。

(四)考核方式、成绩评定及成果展示。

教师根据每个小组完成该项目的质量和时间,按“设计、安装试车、实训报告”几个环节综合评分,评选出优秀小组,并向全校进行成果展示。考核方式实行三级考核,首先是学生本人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自评,然后由各小组成员根据其在小组内的贡献进行互评,从学生角度发现问题,以及提出改进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尽量客观地从正面进行互相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学习别人的特长和优点,让他们在互评中学习,共同提高。最后由教师对小组完成项目情况进行评定,综合三级评定情况来确定每一名学生的实训评价。并把优秀作品在全校展示,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彰。

四、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项目确立要恰当实用。

项目的确立首先要包含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并能结合多项知识点;其次,项目的难易程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最后,项目要以成果形式被大多数学生所喜爱,并可以用某一评分标准公平准确地给予评价,使学生在完成项目后有一种成就感。

(二)项目实施要重视基础。

项目教学法实施,也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在重视项目实施的同时,不能忽略基础知识的掌握,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分成若干模块,分解突破,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激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项目教学要人人参与。

引入项目教学法后,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让一部分基础差的学生依赖能力强的学生 ,要让他们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有事可做,所以在项目分工中任务要明确,要求组内每个学生有自己的设计结果,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挑选出较好的原理图去实施。每生一块控制板安装,并实行“一帮一”的措施,对部分学生及时帮助纠正,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四)项目总结要突出精髓。

项目完成过程是学生自己探索钻研的过程,为了能学众人之长,项目完成后的总结也相当重要。它包括思路总结和技巧总结。思路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项目完成的最佳思考方法,找到自己理论上的不足;技巧总结是安装过程中快速高效的良好方法的选择,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全面吸收整个项目活动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