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11 15:43:4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培训学习材料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CBE、MES教学模式的内涵
CBE是英文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的缩写,意为“基于能力的教育教学体系”,是美国休斯顿大学以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性学习”和“反馈教学原则”以及“目标分类理论”为依据而开发出的一种突出能力培养的新型职业技术教学模式,目前已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使用。该教学模式强调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的确定、学习和运用,也就是以职业或岗位所必须的知识、技能、行为意识为从业能力的基础,以能力表现为教学目标和教学进程的基准,注重“学”并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不受时间和环境限制组织课程与实施教学。CBE中的能力系指一种综合职业能力,包括四个方面:知识(与本职相关的知识领域)、态度(动机、动力情感领域)、经验(活动的领域)、反馈(评估、评价领域),这四个方面都能达到方构成一种专项能力,一般以一个学习模块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职业分析工作、综合能力与专项能力的确定,是由来自企业的专家和专门课程设计的专家组成顾问委员会来完成的。
MES是英文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的缩写,意为“模块式技能培训”,是国际劳工组织于20世纪 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借鉴德国、瑞典等国的“阶段式培训课程模式”以及英美加等国的“模块培训”等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开发出来的职业技术培训模式,旨在帮助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改变在技术工人培训上效率低下的状况。MES以为每一个具体职业或岗位建立岗位工作描述表的方式,确定出该职业或岗位应该具备的全部职能,再把这些职能划分成各个不同的工作任务?,以每项工作任务作为一个模块。该职业或岗位应完成的全部工作就由若干模块组合而成,根据每个模块实际需要,确定出完成该模块工作所需的全部知识和技能,每个单项的知识和技能称为一个学习单元。由此得出该职业或岗位培训的、用模块和学习单元表示的培训大纲和培训内容。
二、CBE、MES教学模式的特点
虽然CBE和MES在对象及范围上各有侧重,但它们都基本体现了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些显著特点,代表了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第一,以具体职业的需要为教育培训定向
衡量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教育培训的产出是否能满足社会就业的需求。因此,CBE和MES在确定教育内容、教学大纲及教材的开发时,都首先强调对具体的职业进行具体的分析,根据具体职业或岗位的实际需求再来确定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及教材开发,即所谓的以职业或岗位为教育培训定向。CBE是根据职业分析确定的该职业应具备的各种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开发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内容和教材,MES则是先确定某一具体职业或岗位应具备的全部能力,然后再继续将每一能力进行细分,直至最小的学习单元,以此来确定培训内容和学习材料。二者在本质上并无多大差异,只是在技术上存在细微的差别。
第二,组合式的学习材料
CBE根据职业分析确定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围绕着完成这些职责或任务应具备的各项能力的开发,组织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材。而对职业分析确定出来的各模块,MES 则把每个模块再按照实际操作步骤进行划分,根据完成每个操作步骤的需要,从认知、动作及态度几个方面确定出完成该步骤所需的全部知识和技能,然后对每个单项的知识或技能进行完善和规范,以每个单项的知识或技能编写一个小册子的方式,开发出MES培训的专用教材――学习单元。每个模块的培训,就由完成组成该模块的若干个学习单元来实现。
在此基础上,二者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发出大量的组合式学习材料,CBE围绕某个专项能力或综合能力而开发,MES围绕每个模块的培训来设计每个学习套件。组合式的学习材料,为学习材料按每个学习者的不同需要来设计提供了可能。每位学生在学习前,都可以参阅标准的大纲和以此确定的学习内容,把其中自己已经了解和掌握的部分提取出来先进行考核检查,通过以后,便可把该部分内容从标准大纲中划除,不再重复学习或培训。同时,也可以在标准内容中补充进自己尚需要补充的内容,使之更适合于自己的需要。组合式的学习材料,还可以随时根据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如职业职能转变,新技术新工艺的出现等)而随时调整教育培训系统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使系统的产出及时跟上社会经济发展变化需求。
第三,个体化的学习方式
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十分注意在学习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受教育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倡学习内容由学习者自定,且学习进度可因人而异,采用个体化学习的方式,以最大限度提高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效率。
CBE和MES都强调以学生自我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学习方式,不仅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可以因人而异,而且学生学习使用的教材也是按利于学习者自学的方式来进行设计和开发的。
为了确保个体化学习的质量,CBE和MES都采用建立目标体系的方法,来代替传统的只有笼统的综合目标管理的方式。CBE和MES在实施过程中的每一步、每一个阶段都根据目标进行考核和管理,保证每一个教学环节实施后,都能及时得到考核评估,并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及时的评估和信息反馈,使教育培训系统的效率和效益都得到有力的保证。
三、CBE、MES教学模式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启示
职业技术教育的模式多种多样,每种模式都有长处和不足,深入研究发达国家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及其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诸多启示。
第一,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培养目标。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科学的教育观念的指导。因此,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要改革,首先要更新观念,提高对职业技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接受现代教育思想,贯彻能力本位的教育宗旨;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和学、理论和实践、知识和技能、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等关系,然后采取一些改革措施,如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在综合并借鉴国内外先进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开发新的技能培训方法,采用新的教育教学技术,研究和开发新的教材和软件,开展师资培训,使广大职教师资学习和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
第二,改革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在专业设置上,要跟踪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企业、行业发展的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调整,建立起以社会用人单位相关人员为主体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用人单位参与专业基本建设和其他各教学环节,在学校与行(企)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系统设计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1、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掌握教师英语300句,并养成广泛应用英语的习惯。
2、本学期掌握50句,使各位教师具备听、说、读的能力,形成使用英语的风气。
二、 培训安排:
1、培训时间: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校多媒体教室。
2、学习材料:宁波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教材《教师英语300句》。
三、 培训措施:
1、严格培训过程和结果管理:
培训过程中切实做到“六认真”,做好每次的签到工作,阶段培训结束,每位教师须到指定教师处过关。
2、营造英语学习的环境:
(1)要求每位教师明确培训目的,要求和安排,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建立自主合作学习小组。
(3)要求各位教师带头在学校大胆使用英语进行交际。
四:内容安排;
三月份:Greetings
四月份:Introductions
五月份:Making Telepohe Calls
一、目标任务
紧密配合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年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学科教师开展全员培训,帮助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高中新课程的理念、目标、结构、内容和教学要求,了解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情况,学习借鉴成功经验,促进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为深入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提供师资保障。
二、培训对象与学科
培训对象为年进入高中课改实验的高中起始年级学科教师及教研员。
培训学科为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等13门学科。
三、培训内容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总体情况及课程方案的介绍;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构框架和主要内容介绍;各学科主要内容解读;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培训;指导学生有效学习方法辅导;教学评价方法指导;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推进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成长等。
四、培训方式
先期对培训者(包括培训管理者、班主任、教学辅导教师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采取网络远程培训方式组织教师收看培训课程、研读学习材料,利用在线交流研讨、专家辅导答疑和本地集中研讨等方式进行培训。
五、培训时间
准备阶段:月20日-月20日,各地完成各学科班级组织工作;组织对培训者的培训;配发课程资源,组织学员做好学习前准备。
培训阶段:月28日-月6日,组织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等13个学科教师学习。每天5学时,共计50学时。其中,学习视频课程2小时,在线学习、交流和研讨时间3小时。
六、培训组织与管理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基础教育二司负责培训的组织实施,组织专家对培训课程和培训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
“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挂靠在中央电教馆)负责项目组织实施的具体协调工作。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负责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学科;北京今日园丁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负责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北京百年树人远程教育有限公司负责思想政治、信息技术学科。
七、有关要求
1、市教育局高度重视高中课改实验师资培训工作,把本项目纳入普通高中课改实验整体工作计划和工作部署,7月23日接到通知,开始着手安排工作。
2、本次市高中课改网络培训的培训管理者为市教育局,具体管理机构为市教科所。本次培训要强化对培训过程和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建立有效的培训质量监控机制,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3、采用远程网络培训学习与集中研讨培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以学科分班组织管理,每班设班主任和辅导教师各1名。
4、参训教师根据培训要求参与研讨并提交作业。培训平台建立参训教师学习档案,对学员在线学习、在线研讨交流和作业完成等情况进行记录,为参训教师培训成绩的综合评定提供数据。班主任和辅导教师根据学员参与培训的总体情况,审核学员的培训成绩。
八、报名注册与学习网站
1.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学科注册及学习网站为“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报名注册方式为:点击网址,然后点击下列栏目中的“点击进入项目主页”,或直接在IE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点回车键,即可进入注册、登陆页面。
2.物理、化学、生物学科注册及学习网站为北京今日园丁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报名注册方式为:点击网址,然后点击下列栏目中的“点击进入”,或直接在IE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点回车键,即可进入注册、登陆页面。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策略 研究 经验 策略
一、依托教材,促进学习材料生活化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与媒介,所以做好教材教学,对于学生的数学培养意义重大。学数学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也是进行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学习材料生活化可以依托现行教材,加强“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改变数学学习生活苍白无为的状态。和许多研究者的认识一致的是,目前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仍然缺乏时代气息和生活色彩,缺少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学习材料生活化就是要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将数学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建构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一般应用题时,笔者这样重组材料:一是收集信息。上课一开始就请学生描述学校周边道路环境状况。二是选择信息。三是自主探究。学生提出问题中很多是学生已知领域,让学生自己解决。四是教师引导。贴近学生所关注的现实生活,学习材料来自师生的熟知信息,体现了生活数学的现实性。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死知识”适应“对话教学”之间的矛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调整教材。重组教材内容,给数学课本增加“营养”。让教学根植于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有价值的案例,从而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
二、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数学知识最终服务于生活,回归于社会生活。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我积极鼓励学生收集、整理、加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不断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教学不应该是个只注重求知过程、只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训练数学技能,而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掌握分析问题的方式方法。在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拥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生活的眼睛,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实际.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进而懂得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总能找到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抓住了联系,就能把活学到的知识进行活用。但这种思维习惯也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地培训。如学习比例应用后,我们设计了一个将配液加水或加盐的实验操作活动:“要把10%盐水50千克,配制成20%的盐水。该怎么办?学生通过精确计算,动手测量得出使盐变多(加盐)或使水变少(蒸发)的规律。再如在学习“百分数意义”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我们班有30%左右的学生在家使用电脑上网,其中2/3的学生是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而1/3的学生却在玩网络游戏。看到这一现象,谈谈你的看法。这样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思考、解决身边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了思想教育。适当地进行一些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学生自觉地把所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情感,培养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意识。
三、关注日常生活,捕捉学生的兴趣点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到处存在数学问题。数学的身影在生活中每个角落,数学的价值来自日常生活。数学教学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景相结合.通过生活问题的解决达到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技巧的目的。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学生对数学体验的积累。让学生在数学知识之前尽早感受这种做法,在课堂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厘米、米等长度单位时,可以从比高矮实际事例人手使学生明白了长度单位对于精确测量的意义,再让学生通过测量工具认识这些长度单位.然后动手测量图钉的长度、食指的宽度、书本长度、平伸两臂的长度、给爸爸妈妈测量坐高,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度等。
这些知识是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数学,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了原来数学就自己的身边,身边就有数学,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魅力与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同时也增强了数学的亲和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四、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数学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探索,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例如,在讲授“利息”的知识点后,笔者安排了这样的课外作业“自己做一次小小会计员”,让学生去银行了解现在的利率,然后让他们把积攒的零用钱存起来,怎样存最合算?这样的作业学生极有兴趣。在这一系列的调查、分析、计算、反复比较的实践中,学生对利率、利息这一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而且此次活动.还可以是对学生不乱花钱的思想教育,实现教知识和育人的统一。这样联系实际的教学,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自然满足了学生求知的心理愿望,产生了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同时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 微观层面的行动导向教学法 职业能力
2009年1月11日至24日,由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组织的教师赴德培训团一行19人到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教师继续教育学院(以下简称教师继续教育学院)进行为期2周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的培训活动。这次活动由培训与考察两部分组成。培训期间,我们先后了解了德国职业教育的制度、教育目标、德国学习领域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等内容。考察中,我们参观了两所职业院校及其合作企业,深入了解了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模式、学院模拟公司运作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内容。
这次培训活动,收获很多。在与德国学者、专家的思想碰撞中,对德国的职业教育从宏观的制度层面到微观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活动形式层面有了深入的理解与体会。其中给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行动导向的教学活动。
一、行动导向教学
行动导向教学是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产生的、适应现代工业、要求劳动者具有较高专业能力和核心能力的一种职业教育教学范式。行动导向是设计、实施和评价教与学的指导原则,即有目的地、系统化地组织学习者在实际或者模拟实际的专业性情境中,参与设计、实施、检查和评价职业活动的经历,发现、探讨和解决职业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体验并反思学习行动的过程,获得完成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为我们授课的克劳斯教授特别强调,行动导向本身不是一种教育理论,也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新的教育范式。作为一种教育范式,行动导向教学可以分为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的行动导向教学是教师在设计整体教学活动时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微观层面的行动导向教学则是指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具体教学活动方式或教学方法。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领域也在积极倡导使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开展教学活动,而关于微观的、具体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则很少被提及。笔者将就在德国学习到的微观层面的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梳理。
二、微观层面的行动导向教学法
德国从1999年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学习领域课程模式,设计学习领域课程时,其目标不再是关于“知识”,而是“职业能力目标”,即通过学习领域课程的设计使学生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得到发展。专业能力是学生在教学内容的学习中获得的,但是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则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载体(即教学内容)去培养,而且要在培养专业能力的教学内容中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使学生同时获得三种能力的目标。克劳斯教授在这里强调了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重要作用,而他提到的教学方法,就是微观层面的行动导向教学法。
克劳斯教授在教学过程中先后展示了“传球游戏”“抛色子选数字”“美女、魔鬼、少年”“轴承法”“教学导入法”“字母表法”“小岛之行或滚雪球法”“Zip游戏”“拼积木法”“库存模拟游戏”等教学方法。
根据每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适用阶段或能力培养目的,笔者讲其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传球游戏”“教学导入法”与“Zip游戏”。这类教学法适用于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训练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有利于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第二类:“抛色子选数字”“美女、魔鬼、少年”与“小岛之行”。这类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在团队中的决策能力、妥协能力、达成共识的能力等社会能力以及制定计划、解决实际问题、评估工作结果等方法能力,同时使学生意识到决策或选择的重要性。第三类:“轴承法”、“字母表法”、“拼积木法”和“库存模拟游戏”。这类教学法能使学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较轻松地掌握知识,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制定计划、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等方法能力与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等社会能力。
这里笔者仅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教学法作简单介绍。
(一)传球游戏
1. 适用情况:一门课程、一个教学单元或一节课开始之初。
2. 目的
(1)使小组成员快速熟悉。
(2)收集学生对一门课程或一节课的学习期望或意见。
(3)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4)训练学生的记忆力以及集中精力与快速反应的能力。
3. 步骤
(1)教师与学生一起围站成一个圈。
(2)教师首先传球给任意一个学生,接到球的学生大声说出自己对课程的期望或意见,然后将球传给圈中的任意一个没有接到过球的同学,该同学说出自己的期望或意见后再传球,依次类推,直至球传完一圈回到教师手中。
(3)教师开始第二圈传球,此圈传球不必说明想法或愿望,但学生要按照第一圈传球的顺序进行,并加快传球速度。
(4)如果时间及其他条件允许,教师可准备3~4个球,依然按照第一次传球的顺序连续抛出,以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4. 活动时间:10分钟左右。
5. 道具或材料: 皮球若干个。
6. 教师角色:参与者、组织者、协调者。
(二)小岛之行
1. 适用情况:在教学开始之初;或者当学生感到疲惫,注意力不集中时。
2. 目的
(1)通过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训练学生的协商能力、决策能力、妥协能力与说服他人的能力等社会能力。
(3)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性、合理性等方法能力。
(4)培养学生对决策重要性的认识。
3. 步骤
(1)教师给每位同学一张列表,上面列有到某个无人小岛野营可能要带的物品,有帐篷、瑞士军刀、火柴、汽艇、罐头、书、收音机、睡袋、矿泉水、钱、手电筒等。
(2)教师请学生各自从所给物品中选8件认为必须要带的物品。
(3)将学生3人一组分组,各小组选择认为必须要带的7件物品,教师随机请几个小组陈述他们选择物品的理由。
(4)再将学生以6人一组分组,各小组选择认为必须要带的5件物品,并陈述他们的选择理由。
(5)教师与学生共同列出在第四步中各小组选择的同样物品,并讨论选择理由,评出选择理由陈述最充分的小组。
4. 活动时间:15~20分钟。
5. 道具或材料:物品列表。
6. 教师角色:组织者、协调者、评价者。
(三)拼积木法
1. 适用情况:复习或学习新知识。
2. 目的
(1)让学生在互动讨论中掌握知识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训练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社会能力。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收集、整理与分析材料等方法能力。
3. 步骤
(1)教师事先将学习材料分成若干知识点(如5个知识点)。
(2)将全班同学随机分为若干“原始小组”,每组人数与知识点个数相同(如每组5人),小组成员商议各负责一个知识点,即作为一个知识点的“专家”。
(3)各小组中负责相同知识点的成员重新组合成为“专家小组”。教师给专家小组的成员发放与其知识点相关的学习材料,供讨论学习,如对知识点有疑问,可以向教师咨询。
(4)专家小组成员掌握学习材料后,返回各自“原始小组”。每个人要作为自己所负责知识点的“专家”向原始小组成员进行讲解。
(5)原始小组成员分别讲解知识点后,教师再将完整的学习材料发给每个原始小组,小组成员将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6)教师通过提问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4. 活动时间:35分钟左右。
5. 道具或材料:学习材料若干份。
6. 教师角色: 组织者、评价者、答疑者。
从以上教学法中可以看出,行动导向教学法充分体现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器,而是积极加工者,他们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团队活动积极、愉快地完成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可见,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我国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启示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以德国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模式为主流。这一模式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基础,符合职业学院学生未来工作的要求。但是,学习领域课程中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职业能力目标如何实现?精心选择的教学内容如何有效地被学生掌握?精心设计的教学情景如何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这就涉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但是,由于中德两国职业教育在教育制度、教育理念、学校现实条件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在借鉴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观念
在德国培训过程中,有的教师提出质疑: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确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这种教学法比较耗时,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两个知识点就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一节课堂传授的知识量如何保证?这一问题反映了我国绝大多数教师的一个传统教学观念:注重知识的传授。克劳斯教授的回答是:学校教育应该关注学生各种能力培养,而不仅是传授的知识量的多少。如果教师为了保证知识量而一味“满堂灌”,却不顾学生是否愿意学、是否掌握了,那么这样的教学是失败的。
如果说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不得不顾及传授知识量的多少的话,职业教育则完全可以摆脱“注重传授知识”的传统做法,以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职业能力是否有所提高作为判断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注重传授知识量的传统观念。
2.教师要善于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材料
在培训期间,笔者注意到德国的教师在课堂中除了用到PPT、幻灯片等教学媒体外,还会用到许多在中国的幼儿园里常见的各种教学材料,如各色不同形状的彩纸、彩笔、裁纸刀、别针、图钉、胶水、巧克力,以及不同教学法中需要的特别道具,如皮球、骰子、图表等。每种教学材料都有多种用途,如不同颜色的彩纸可以用来代表学生对知识的不同理解程度;也可以作为答题卡使用。这些教学材料为德国职业院校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奠定了物质基础。他们认为,鲜艳的色彩、多样的手段是保持学生良好注意力的好方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学着将形式多样的教学材料与道具带进课堂,为学生枯燥的学习增添更多色彩与新奇。
3.教师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运用中要注意提高课堂控制能力
在德国,职业学校的学生每班通常在30人以内,这样的学生规模比较容易控制。但中国的职业院校每班学生规模通常四五十人左右,这样的班级规模会使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学生不好组织与控制、活动空间不够、活动时间更耗时等问题,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缩小分组规模、观察学生的表现、控制活动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等方式控制教学活动。
我们所进行的主要是基于听力理解的自主学习行动研究,教师以学习日记为主要手段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训练,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问卷、访谈、咨询记录等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得到了以下研究结果:(1)行动研究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变化,即元认知水平及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这在自主学习三个阶段均有所表现:①学生自主设置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不仅能在分析自身学业水平及学习特点的基础上设置近期的、具体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能根据实际情况对学习目标和计划进行合理调整。②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的自我监控能力得到了提高,能够通过意志控制、时间管理、学业求助等策略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控。③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得到了提高。(2)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学业进步。通过本次自主学习活动,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掌握了更多的听力技巧,提高了学业成绩。(3)学习目标和计划实施、意志力、元认知水平等内部因素影响着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行为和成效,学业求助以及学校物质环境等外部因素也对课外自主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4)教师在课外自主学习中作为监督者、学习材料的提供者、咨询者、学习方法的培训者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自主学习行动研究也使教师对课外自主学习中自身角色及师生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促进了教师的成长。通过实践研究我们也总结了以下一些结论,可以为实践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
一教师应重视自身理论学习,成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好的帮助者
在自主学习中,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有学习方法上的,有语言知识上的,有制定计划上的,等等。学生很期望从教师那里得到帮助和建议。因而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需求认真分析,对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事先要有所准备,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语言知识,还要有相当的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理论,尤其是教师自身首先应对自主学习理论以及自主学习各阶段的特点等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在课外自主学习进行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运用不同的自主学习指导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主学习策略,同时对学生提供语言知识方面的咨询。其次,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自主学习各阶段出现的问题,教师还需要对与自主学习相关联的学习理论和学习策略有一定的了解,如将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模式与自主学习相结合,使课外自主学习更有效地开展并取得相应成效。
Littlewood说过,学生的自主发展的前提就是教师的自主发展。因而,教师在教学之余,应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教学水平,提升自身形象,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
二教师应适时帮助学生获取适当的自主学习材料
自主学习中,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也不同,传统意义上的教材不能满足其全部需要,同时,学生对自己适合什么样的教材认识不够,五花八门的材料充斥互联网,学生很难分辨优劣。这时,教师应适时帮助学生获取适当的材料,甚至可以尝试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开发适合不同水平学生的自主学习教材。在选材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应考虑到不同学生需求的差异,注意所选材料在每个学生原有水平上的提升,以帮助学生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另一方面,还应强调所选材料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性,注重其评价的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能很好地衡量自己的水平,对于取得的进步心中有数;同时还应注重材料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此外,教师也应注意培养学生在材料选择上的自主性,尽量让学生通过自身的需求分析确定学习内容,教师对此提供指导和建议。这就要求教师教给学生选择合适材料的标准与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把选材的标准直接告诉学生或者通过提问和学习与学生一起探讨材料的适合性,甚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听力材料提出批评意见和改进的建议,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也能进一步促进学习者的自主性。
三教师应充分发挥其测评者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合理的评价
在课外自主学习中,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以培养学生学习者自主的概念,发展元认知水平,进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不能忽视教师作为测评者的作用。首先,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学术权威性,教师的积极评价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其次,教师掌握学业测评的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更迅速有效地了解当前的学业水平,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学习计划和调整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在课外自主学习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运用测验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还应对学生学习全过程持续观察、记录、反思,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学习行为进行形成性评价。因而教师有必要学习和了解语言测试的基本理论,认识和处理好英语自主学习和英语测试与评价的关系,有计划地根据学习内容灵活设计,做到持之以恒。通过评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到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使评价有利于学生的情感投入,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的英语听力学习。
四教师应明确自身的角色扮演,把握好提供帮助的尺度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从“已有发展区”向“最近发展区”前进。在课外自主学习中,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导权,教师的角色主要是监督者、咨询者、促进者,随时为学生提供帮助,因而在实际行动中,应把握好尺度,避免以下两种误区:一是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一切包办。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必须学会自我计划、自我监控、自我评价,教师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在适时地对各学习阶段和过程发挥其指导作用的同时,必须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分析自身实际情况、自己选择学习材料、自己计划和调控学习行为、自己进行学习评价,尽量让学生在行动中去摸索,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自主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发展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建构起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为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一味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不闻不问。虽然在课外自主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由于还未建构起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元认知水平,很容易因为内外部各种问题的干扰而中断,尤其是初级阶段,教师不应坐等学生的求助,而应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运用各种手段有效指导和监控学生的学习行为,激发和维持学习动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培训者、咨询者的作用,活动前做好理论及方法的培训,活动中做好监控指导工作,运用策略训练使学生在学习方法、意志控制、自我计划、自我调控等方面稳步取得成效,逐步实现自主学习行为从他控向自控、从被动依赖到自觉能动、从有意识到自动化的转变。
五促进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学校教学管理策略
学校教学管理通常包括目标管理、课程管理、教材管理和资源管理等方面,学校可以通过确立以培养学生自主能力为中心的目标体系、改革课程设置、转变评估和激励方式、转变学生管理模式、营造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学校物质环境等手段来促进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设备、信息等各方面的支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建立听力自主学习中心,组织教师开发自主学习教材,为学生提供各类听力自主学习材料以及优良的学习环境设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对课外英语听力自主学习问题的分析已经更加清晰和明朗。本文所得出的一些结论还需要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改,持续地完善,从而不断推动英语教学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高朝阳,过俊.大学生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现状调查与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2(1):91-94.
[2]吕鸣.社会互动理论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的整合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2,(2):148-149.
[3]Chu Yongjuan. Network Based Autonomous Listening Learning Ability Training-a study based on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training in research . The years ( second half ), 2011(2): 75-76.
[4]舒莉,高晓莹.军队工科院校本科新生英语听力自主学习能力结构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11): 178-180.
关键词:O2O方法;创新实践课;数学建模;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1-0001-02
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课程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通过建设创新课程体系,运用创新理念和方法,才能实现创新教育目标。近年来,各高校教育非常重视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开设了不同类型的创新实践课程,有关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也取得不少成绩,但是还存在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如课堂上讲授内容多、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环节意识差,只能完成事先设计好的实践方案,无法实现课程创新教学的目标[1-3]。O2O模式(Online to Offline)最早起源于美国的电子商务在线与离线的协同交易中,这种方法应用到教学中有其独特的优势,能够拓展教学时空、整合教学资源等。由于它的教学形式多样性,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发挥其特有的作用,从而可全面提升教学的有效性[4]。O2O方法应用到教学中正处在起步阶段,这就要探索新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教学规律,重新认识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定位和职能,将传统教学(线下)与现代网络教学(线上)优势互补,充分发挥课程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本文借助“数学建模”课程,基于O2O方法,整合线上线下课程教学内容,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机制,以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探索研究O2O方法下的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构建新教学模式下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和实施方案。
一、基于O2O方法的创新实践课程教学
模式的构建
创新实践课程教学模式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建立多层次开放式综合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以数学建模课程为平台,融合线上线下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建设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数学建模课程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
(一)组织线上课程教学
1.线上教学内容的选取原则:在线上学习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云教育平台,学生面对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及提供的相关资料来学习。理论内容难易适中,不宜太专业化,便于自学,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内容还要具有课堂教学承上启下功能,能服务和巩固课程;实践环节要选取模仿和自行设计相结合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学习中并体会学习的乐趣。数学建模线上课程选择相关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数学软件以及简单的建模案例等。
2.线上反馈互动教学法:通过测试及回答问题了解学习动态,根据学生在线学习效果的反馈,调整在线学习内容和检验方式。建立数学建模辅导答疑平台,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建模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数学软件以及简单的建模案例等,汇总共性问题可留在课堂统一解决。
3.线上学习的管理:在线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弱化了教师的角色,学习环境在网络空间中,不受时空局限,容易受到信息迷航,放养式教育,太过自由反而难以驾驭,建立自由学习下的约束机制,因此要通过测试、线下课堂回答问题等考查方式检验学习效果。
(二)组织线下课程教学
1.线下教学内容的选取原则:课堂教学+创新实践活动是线下学习的主要任务。课堂教学要深化线上学习内容,通过案例介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知识的普及性;内容要具有实用性、方法性,能够指导创新实践。对于数学建模课程通过精讲经典案例、实际建模案例,介绍基本方法,侧重于问题的分析、方法的引入、建模的过程和模型结果的运用;介绍常用数学应用软件及其使用方法和编程技术。创新实践活动可设计多种形式,如,综合大作业、数学建模竞赛。学生可以根据接受能力及兴趣选取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
2.线下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启发式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线上思考问题并动手实施,调动学生积极性;合理融入讨论式方法,抛出问题,组织学生深入研究讨论并给出解决方案,发挥学生主动性;适当引入案例式方法,通过讲解实际案例使学生接近现实问题,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数学建模竞赛培训中,适时推进翻转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通过师生互动使教师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消化和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线下学习的管理: 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以组为单位讨论问题,提交大作业、参加竞赛活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也可以不定期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建立多元化考核机制
课程成绩评定机制应注重学习成效,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程考试要充分体现网上自学与课堂教学效果。线上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其学习效果要通过线上个人测试检验。线下考核采用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方式,每种类型考试的权重见表1。
(四)实践问题的解决
实践是创新实践课程培养创新能力最有效的教学环节,建设具有不同功能的实践问题是满足不同阶段教学需要的必要保障。
1.基本数学模型的实现问题。利用相关模型求解方法,借助计算机及数学软件求解数学模型,包括解析求解、数值求解、图解求解等,为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做准备。
2.数学建模实践问题。针对数学建模的实践性和数学模型求解的复杂性特点,设计数学建模问题,使学生结合问题完成问题的分析与假设、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模型的分析与改进以及模型的结果检验与应用全过程。
二、基于O2O方法的创新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实施成效
创新实践课程能够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学思结合,是融合理论与实践的一种系统有效的教学途径。我们通过对创新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以数学建模课程为检验手段,动态调整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O2O方法下的创新实践课程教学模式。
(一)创新实践类课程现状分析
分析国内外创新实践类课程的发展现状,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具体规划和实际情况,借鉴当前各学校创新实践课和O2O在教学应用方面的经验与不足,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将传统课堂延伸到互联网中的线上课堂和实践课堂中,构建创新实践课程的O2O下的教学模式。
(二)创新实践课程O2O教学模式实施的准备
1.线上学习材料的选取。线上学习材料要便于学生自主学习,选取的学习材料要难易适中,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通过线上学习,可以对创新实践课程的基本方法有初步了解,对课程的基本思想有基本把握,并对课程的应用有初步了解。
2.线下学习材料的选取。线下学习材料主要用于课堂的讲授,一方面教师根据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开展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要利用线下学习材料巩固和提升线上内容。因此,线下学习材料需要系统、深入地体现课程内容的本质和内涵,需要教师甄选典型案例开展课堂教学,从而实现巩固和提升线上学习的目的,为学生课程内容应用于实际打下基础。
3.创新实践问题的选取。线上题目类型不易太难,选取线上学习的模型计算问题,基本方法的建模问题,让初学者通过模仿,或用所学过的知识独立完成实践练习。线下题目可选取基本方法、综合方法的建模问题,题目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建模案例,筛选历届竞赛中有代表性的题目。
(三)创新实践课程O2O教学模式的实施
创新实践课程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需要学生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开放性的思维模式。基于O2O教学特征和教学目的,将课程教学内容分解为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学生通过线上自学和实践,能够了解和掌握部分学习任务,但对难点的理解程度需要通过网上答疑和线下课堂讨论来检验。线下课堂教学,教师合理安排课堂内容,既要巩固和衔接学生线上学习内容,又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整个过程更加依赖于教师教学方法的实施。在线下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实践、研究探索、自我管理,使学生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形成。教学中既为学生营造高层次的研究空间,也扩展了教师的研究领域。根据具体的创新实践课程的内容,合理安排学时,分别开展线上和线下学习。
(四)创新实践课程O2O教学模式的效果检验
教师对创新实践课程O2O教学模式的检验分为阶段式检验和期末检验。阶段式检验主要在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阶段实施。首先,教师针对学生线上学习效果设置自测题目,实施检验。其次,教师根据线下课堂教学设置线下作业,实施检验。阶段式检验实现了对学生线上和线下各个环节表现的评定和检验。期末检验,利用创新实践课程的期末考试或是参加竞赛活动实现学习效果的检验。最后,借助阶段检验结果和期末检验结果,总结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模式。
O2O教学模式下的丰富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的教学模式从不同层面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肖晓萍,余涛,廖青等.创新实践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2).
[2]林健,符寒光,吴中伟等.高校实践创新课程的教学与体 会[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6).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实际 实践与探索
多年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偏重于脱离实际的机械训练和题型教学。在学生的练习中存在大量的人为编造的离学生生活现实较远的题材。长期这样的训练导致了学生思维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而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我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一、依托教材,促进学习材料生活化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把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的一种教学方式。这里所指的学生实际生活并不单是单纯学生生活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完全再现,而是一种数学化的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也是进行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学习材料生活化可以依托现行教材,加强“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改变数学学习生活苍白无为的状态。和许多研究者的认识一致的是,目前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仍然缺乏时代气息和生活色彩,缺少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学习材料生活化就是要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将数学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建构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二、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数学知识最终服务于生活,回归于社会生活。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我积极鼓励学生收集、整理、加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不断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数学教学不应该是个只注重求知过程、只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训练数学技能,而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掌握分析问题的方式方法。在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拥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生活的眼睛,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实际.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进而懂得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总能找到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抓住了联系,就能把活学到的知识进行活用。但这种思维习惯也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地培训。如学习比例应用后,我们设计了一个将配液加水或加盐的实验操作活动:“要把10%盐水50千克,配制成20%的盐水。该怎么办?学生通过精确计算,动手测量得出使盐变多(加盐)或使水变少(蒸发)的规律。再如在学习“百分数意义”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我们班有30%左右的学生在家使用电脑上网,其中2/3的学生是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而1/3的学生却在玩网络游戏。看到这一现象,谈谈你的看法。这样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思考、解决身边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了思想教育。适当地进行一些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学生自觉地把所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情感,培养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意识。
三、关注日常生活,捕捉学生的兴趣点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到处存在数学问题。数学的身影在生活中每个角落,数学的价值来自日常生活。数学教学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景相结合.通过生活问题的解决达到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技巧的目的。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学生对数学体验的积累。让学生在数学知识之前尽早感受这种做法,在课堂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厘米、米等长度单位时,可以从比高矮实际事例人手使学生明白了长度单位对于精确测量的意义,再让学生通过测量工具认识这些长度单位.然后动手测量图钉的长度、食指的宽度、书本长度、平伸两臂的长度、给爸爸妈妈测量坐高,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度等。这些知识是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数学,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了原来数学就自己的身边,身边就有数学,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魅力与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同时也增强了数学的亲和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四、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