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服装销售提升方案

服装销售提升方案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3-27 13:52:4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服装销售提升方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服装销售提升方案

第1篇

服装店长月末工作总结范文一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又过了一个月。现结合中环店八月份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取得的成果经验教训以及九月以来工作进展情况两大方面对本月的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 八月份实际工作开展中取得的成果、经验、教训

㈠ 人员管理方面

1、 爱店思想的树立。

提出开展在本店人人都要树立“以店为家,爱店视家,建店胜家”的爱店思想教育活动至今,每位店员都能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证明已经树立了我们这种爱店的思想。不论从每位店员平时工作的积极踊跃性、维护集体荣誉感的表现都能让我感觉到大家已经有了:‘店就是自己的家,所做工作就是自己的事业’的思想认识。

九月份以来工作任务量比较大,要完成秋冬产品和春夏产品进行换季上下架工作。一连七八天大家经常加班加点围绕着新货品数量的审核清点、秋冬产品上架的陈列布置、春夏产品退货数量的清点三个主要任务进行攻克,所有几乎员工都有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店里加班帮忙而且没有一个人有过怨言。这种对待工作的态度也刚刚验证了大家的凝聚力表现和我们‘以店为家,爱店视家,建店胜家’的爱店思想。我相信只要有了好的精神思想作为动力,店里所有同事就会拥有更多的工作激-情来完成好公司交给的各项任务。

2、导购专业技能的掌握

八月份进行的《体验式营销6步法则》的专题学习,在提升我们导购技巧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利用每日晨会和经营空闲时间统一组织讨论学习营销理论,并运用实践到现时接待顾客中去,在晚会上交流自己总结出的导购‘小技巧,小心得’共大家一起分享,从而使我们整体的导购技巧能力提高很大。

坚持利用每周一、三店堂经营较空闲的时间组织复习在培训时掌握的面料理论知识,并且组织一些〈识别面料认识其特性,争做“面料知识小能手”的小评比〉小竞赛活动,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店里所有员工都能够熟练的掌握现有产品的面料、特性。

人员管理方面的不足:

①在组织店员执行一项细小的任务中,有时只做了些安排但没有具体的监管整个实施过程。

②处理店员违反规章制度问题时,没能严格按照条令条例规定惩罚,让有违反规定的员工可能会出现放松麻痹的思想,不能认识到违反规章制度的严重性。

㈡货品管理方面

1、在严把进货关方面成立验收小组的方法很成功效果显着。

店里现有货品的数量、颜色、尺码都已登记造册,并建立《货品销售库存流水台帐》能够随时根据本店实际销售数据来制定订货计划。

2、店内盘点工作实行初盘和复盘的制度,效果也很明显。

盘点中我们成立的三个小组(清点组、记录组、审核组)以“一对一帮带制度”中两人为一组,并明确提出出现盘点误差的严重性和惩罚力度。现在盘点工作的效率、准确性都有很大的提高。

货品管理的不足:

① 在清点货品数量的准确度上还不够更精确。

②监督收银结算工作时,仔细程度不够高导致出现不应该的错误。

二、 九月份工作的进展情况

本月工作量较大,围绕春夏季产品退货、秋冬新品上市进行换季上下架工作。现将本月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做简单总结:

㈠ 货品管理方面

1、 春夏季产品的退货工作

春夏季产退货工作“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以秋冬新品的到店的种类、数量情况为参考,组织人员对相应的春夏季产品及位置进行下架调整。在不影响店堂整体陈列效果的基础上对秋冬新品进行陈列上架销售。至此春夏季产品退货工作已经完成结束。

2、秋冬产品的验收和陈列

秋冬产品的种类、系列、数量多,在进货验收时再三强调清点数量的准确度和重要性,发现误差问题及时和仓库人员沟通处理。秋冬新品的陈列出样按:运动家居休闲区、婴幼童装区、男女精品系列内衣区、男女基础内衣区进行明确划分,在不同区域采取不同陈列方法,运用“两个统一”(统一店堂陈列服装的叠放方法,统一店堂挂衣架的间距),来给顾客一种整体的整洁、层次感,最终寻求整体店堂的陈列出样效果。店内现有秋冬产品陈列工作基本完成。

㈡ 掌握秋冬产品知识方面

1、熟悉掌握秋冬产品的价格、面料、特性、工艺方法。

结合所学面料知识及产品简介牌对今年秋冬新品的价格、面料、特性优点进行共同交流学习。并讨论出最能明确介绍每款秋冬新品优点的语言模块,把我们的产品的优势清清楚楚的介绍给我们的顾客。

2、掌握秋冬产品搭配推荐给顾客的导购技巧。

利用经营空闲时间组织店员讨论店堂现有秋冬产品的搭配效果,在接待顾客时不仅能真正满足顾客的需求同时还得提高单票业绩,从而提高店堂整体业绩。

总结吸取八月份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时刻提醒自己需要注意的几点,在下步工作中及时纠正。九月份重点工作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围绕进一步熟悉秋冬产品、提高导购技能提升店堂业绩、整顿人员作风纪律三大工作。

综上所述从八月份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取得的成果经验教训及九月份工作进展情况两大方面对本月的工作进行简单的总结并明确出下步主抓的工作重点。

服装店长月末工作总结范文二

服装店主对于一个服装店长来说起着领头羊当然作用。对于一个经济效益好的服装零售店来说,一是要有一个专业的管理者;二是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做后盾;三是要有一套良好的管理制度。用心去观察,用心去与顾客交流,你就可以做好。

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

1、认真贯彻公司的经营方针,同时将公司的经营策略正确并及时的传达给每个员工,起好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2、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团结好店内员工,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了解每一位员工的优点所在,并发挥其特长,做到量才适用。增强本店的凝聚力,使之成为一个团结的集体 。

3、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同业信息,了解顾客的购物心理,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使我们的工作更具针对性,从而避免因此而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4、以身作则,做员工的表帅。不断的向员工灌输企业文化,教育员工有全局意识,做事情要从公司整体利益出发。

5、靠周到而细致的服务去吸引顾客。发挥所有员工的主动性和创作性,使员工从被动的“让”到积极的“我要干”。为了给顾客创造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为公司创作更多的销售业绩,带领员工在以下几方面做好本职工作。

首先,做好每天的清洁工作,为顾客营造一个舒心的购物环境;

其次,积极主动的为顾客服务,尽可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并以发自内心的微笑和礼貌的文明用语,使顾客满意的离开本店。

6、处理好部门间的合作、上下级之间的工作协作,少一些牢骚,多一些热情,客观的去看待工作中的问题,并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

现在,门店的管理正在逐步走向数据化、科学化,管理手段的提升,对店长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熟练的业务将帮助我们实现各项营运指标。新的一年开始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我将以更精湛熟练的业务治理好我们华东店。

面对明年的工作,我深感责任重大。要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清明年的工作思路,重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1、加强日常管理,特别是抓好基础工作的管理;

2、对内加大员工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3、树立对公司高度忠诚,爱岗敬业,顾全大局,一切为公司着想,为公司全面提升经济效益增砖添瓦。

4、加强和各部门、各兄弟公司的团结协作,创造最良好、无间的工作环境,去掉不和谐的音符,发挥员工最大的工作热情,逐步成为一个最优秀的团队。

服装店长月末工作总结范文三

一、了解公司年度市场开发计划

了解公司年度市场开发计划,主要应了解以下方面的内容:增加店铺的数量;扩大单店面积的多少;提升单店增长率的计划;折扣促销、赠送礼品、VIP客户管理计划;地域倾向计划;价格调整计划;广告及媒体宣传计划;上一年度本季资料等。

二、了解设计师对新一季产品的整体设计规划

服装设计师在入行新一季产品设计时,陈列师淘宝开店能赚钱吗要做的并不是等待,而应该随时了解服装设计师的思路及进展,与此同时,启动新一季终端陈列策划案。

三、了解新品上市计划,入行色系整合

在进行陈列策划的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程序,即面对上百种面料进行色系整合。服装设计师在进行服装设计的时候不怎样进行网上开店是已经有色彩搭配方案了吗?没错,服装设计师在设计服装的时候一定会有一套色彩搭配方案,但仅有一套而已。作为陈列师,只有一种搭配方案远远不够,因为服装设计师的搭配方案不一定能够应对所有店铺的实际情况,不一定能被市场认可,这时第一反应就是通过更改陈列促进销售,这便是陈列师所准备的第二方案、第三方案大显身手的时候。

四、了解当季库存成衣数量及清减计划表

成衣库存分为两种,一种是销售较好的畅销库存,一种是销售不好的滞销库存。畅销库存自然不必担心,关键在于滞销库存。如何将这些卖得不好的款式与新一季的货品重新组合,带动滞销库存的销售,这是陈列设计师必须考虑的。陈列师有责任通过自己的二次陈列搭配、组合设计为公司清减成衣库存。比如增加上衣与配饰的组合搭配方案dnf怎么开店,增加裤装的搭配、配饰的作用等。

五、了解库存面料及清减计划表

当年非常受欢迎的面料,企业可能会进行大量采购,这种做法很可能导致第二年面料有剩余,企业会将剩余的面料继续设计、生产成好卖的款式。陈列师此时要做的是掌握这些剩余面料的数量,通过剩余面料数量的多少判断该款服装的生产情况,制定相应的陈列方案。另外,一些曾经不好卖的剩余面料也需要陈列师关注,企业可能将它们重新设计成新的款式、重新加工染色或作为服装的辅料。总之,陈列师要了解它们的动向,因为总有一天,它们会变成成品,成为本季服装系列中的组成部分,而提前规划它们的陈列方式,将决定这些库存能否与新一季服装系列完美融合。

看了“服装店长月末工作总结”的人还看了

1.2016服装店长工作总结

2.服装店长带店总结3篇

3.店长每月工作总结范文

第2篇

它在上海张江科技园中一座不起眼的小白楼里办公,刚成立时仅有3名员工—产品总监梁晨出身于服装行业,现在负责定位一系列的产品;姜文波在进入商格之前一直在500强企业做项目管理,所以现在也负责管理;王刚自己则把握技术方向和协调团队。而现在他们终于有了一个25人的团队。

创业之前,王刚曾观望了很长一段时间:RFID行业的特点是应用广泛。比如邮政行业、食品药品安全追溯、汽车制造业等领域,甚至其中也包括二代身份证和银行卡—它是RFID技术最基础的应用。“然而能真正在这个领域赚到钱的企业并不多。”王刚把原因归结为大多数的RFID公司业务非常分散。“什么领域都有需求,什么领域都去做,结果哪个领域都没有做透彻。”

王刚希望商格能够跳出这个怪圈,他们的对策是专注做好一个领域。创业团队在初期便锁定了服装领域。“梁晨之前是做服装的,他明白服装行业对电子商标的潜在需求。”

据王刚介绍,对于服装企业,单品标识是有意义的。服装不仅款式多,同一个款式的颜色、尺码又不同,相同款色码的服装非常少,可能一个店同款色码的衣服只有两三件,如果为每一件衣服挂上一个电子标签,那么这里面可供挖掘的数据量是很大的。

王刚刚开始的打算是:服装公司自身对于这样的技术肯定有需求,这有利于公司考虑打折促销或者其他的经营策略。再加上RFID本身受制于环境,电子标签一旦过近接触读卡器便会干扰信号,很可能出现数据读不出的情况,但如果把它挂在衣服上,衣物会对商标起到一个很好的间隔效果,读取会更准确。

学计算机出身的王刚希望RFID技术能够为本土服装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带来一点新的东西,“很多企业的信息系统本身并不落后,但没有一个很好的采集信息的方式。”他说。

但是,在项目合作的过程中,商格科技却发现比起商品信息的精细化管理,服装企业对于快速收发货的解决方案更加感兴趣。“比起国外的服装公司,本土服装企业对于信息化的重视程度还相对较低,它们对物流链效率以及成本更加敏感。”

王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分析过服装企业提高库存周转率,加快物流周转效率的三种办法:一是增加一倍的人工,建立一个新仓库,效率提高一倍;二是建一个立体仓库,投资一个亿,做成流水线分拣,效率提升数十倍;三是投资RFID技术,效率提升十倍左右,投资在百万级别,同时还可以减少人?工。

地素商贸是商格早期的客户之一。当初地素商贸的IT经理施杰在找到商格科技的时候,就提出一个要求:收货时不开箱,要一次性获取箱内的200件衣服的明细。

为了证明解决方案和产品可行并且运行稳定,商格科技当时需要在地素商贸的物流中心进行一次测试。这次测试的是三箱衣服,每箱200件。

“经过一天的测试下来,设备没有任何报错,”施杰说,“考虑到投资回报,这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公司差不多一年就能收回成本。”

现在,地素旗下的D’zzit女装从仓库到门店全部采用了商格的解决方案。施杰告诉《第一财经周刊》,目前D’zzit仓库只需要4个工人花一天的时间便能清点15万件到20万件服装,而旗下另外一个还在使用条形码识别方案的Dazzle品牌一天只能完成1.4万件的清点,所需要的人数是前者的四倍。

除了能提高供应链的效率之外,商格科技的产品也能帮助服装公司防止串货的发生—能够记录每一件服装的信息,也就能进行跟踪,避免了不同级别和区域的商之间的违规行为。

不过,在创业初期,王刚和他的团队并没有研发出标准的读写电子标签的扫描器,主要依赖在货物通道上方搭建天线来识别电子标签,但是这么做会对识别效果产生影响,所以这让他们当时流失了一些客?户。

“我们当时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电子标签在服装行业上运用的特点,在向客户演示的时候我们就在收货的门上架设一个读写器天线,标签信息倒是能读到,但是工人们在抬货时怎么顾及得了那么多,很容易就把天线碰歪了,我们只好不停安排自己的RFID工程师去调整,客户对这样的结果很不放心。”王刚说。

团队的改进方案是将读写器产品化。商格很快在2009年就设计出了第一版读写器,2011年又升级了一版提供给地素商贸使用。

现在,商格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定制不同规格的产品,还研发了可循环使用的服装吊牌以及配套设备。对无线电信号的屏蔽问题开发了多种特种RFID设备,例如,隧道扫描通道、装箱工作台、自动发卡检测设备、智能试衣终端等。

2011年,商格科技主要服务了四个服装行业的客户,销售达到了300万,但是利润微薄。2012年,他们又新增加了五个客户,目前服务的客户总数达到了九个。这些客户主要来自国内的服装企业,比如童装、休闲装、羽绒服的品牌商。

商格目前虽然在做配套软件,但是他们并未打算进入电子标签的生产领域。“我们有一个专门的设计团队,他们更多的还是为标签生产工厂提供天线设计方案,让芯片的性能能够符合服装行业的标准。”王刚说,现在商格在和国内几个生产标签的厂家合作,由于这些厂商所有机器的产能都很大,足以满足商格科技的需求。

商格目前的收益主要来自于读写器设备的销售和标签的信息加工费。“电子标签会越来越便宜,目前一枚普通电子标签的价格是一块钱,但按业内的理论值估计会下降到三四毛钱。很多服装企业都意识到电子标签的好处了,我们现在也在跟一些比较大的服装公司谈,今年的盈利情况会好起来,”王刚告诉《第一财经周刊》,“我们预计今年能够做到1500万元的销售?额。”

商格目前主要还是靠最初投入的资金维持运转。不过,公司2011年在张江申请了小额贷款,对方按照项目提供滚动的资金。“公司对各项开支都压得挺紧的,我们需要做长久打算。等销售额上去了,我们会去寻找风险投资。”

第3篇

2006年上半年我国服装出口创汇327.18亿美元,与2005年同期相比,实现高达30.21%强劲增长。服装产品的“中国制造”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随处可见,其高性价比也深受当地人民所欢迎。然而不同于如火如荼的国际市场,国内服装市场却是一片“打折”之声。据调查,70%的消费者喜欢到大型商场或者专卖店购买服装,然而,当进入琳琅满目的大型商场时,与其他商品相比,醒目于服装专柜前的各种“打折招牌”已成为服装零售业的一大特色。可见,“打折”已成为服装市场的一种主要价格营销手段。以下从机会成本的角度对我国服装市场目前价格营销的利弊予以分析。

一、机会成本及其分类

机会成本是一个现代经济学概念,其表述往往用“资源”的选择性配置来描述,比如:当某“资源”用于A用途就不能同时用于B用途时,则该“资源”用于B所产出的价值就是选择将其用于A用途时的机会成本。这里的资源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各种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等等。

笔者认为机会成本是指现代经济活动在面临多种执行方案时,选择一种方案后,被放弃的其他方案可能产生的最大收益。将这种被放弃的最大收益理解为选择某一方案的成本之一,并与传统会计方法所估算的被选择方案的收益相比较,通过判断其大小来做出最优化的行动决策。由此可见,机会成本并不是某一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直接成本,而是用来与该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收益进行比较的一种假设性的收益,一种预估的被放弃的其他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最大收益。机会成本是相对的,辨证地,如果面临在两种方案之间的决策,则这两种方案所产生的预期收益互为对方方案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按其量化的难易程度可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类。

1.显性机会成本

人们往往希望对机会成本进行尽量精确的量化来指导自己做出最优化的决策。有些时候机会成本是可以进行较为精确量化的,笔者将其定义为显性机会成本。作为显性机会成本的一个经典例子,比如资金的银行利率,就是将该资金用于其他投资(如股票投资)时的机会成本。如果将该资金存入银行,可获得净利率10万,而投资股票获得的收益为15万,则考虑机会成本后的净收益为5万,大于零,可以认为股票投资是成功的;如果投资股票获得的收益只有8万,则考虑机会成本后的净收益为-2万,小于零,可以认为股票投资基本是失败的。

2.隐性机会成本

有时机会成本很难量化,或者在决策前根本无法量化但又的确存在,构成这种机会成本的收益可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来体现,笔者将其定义为隐性机会成本。由于这种隐性机会成本不易量化,因而在文献中往往不作讨论或者一笔带过。比如一个成功的职员是否进行MBA的培训问题。选择读MBA其机会成本很大部分是显性的,比如读MBA的学费,生活费等等,因而讨论起来比较方便。但该职员选择不读MBA的机会成本则很难进行定量或者半定量分析,因为其获得MBA学位后的收益是一种远景收益,是肯定存在的,但却是难以预估的。

显性机会成本因其显然性而较易受到决策者关注,与之相比较,隐性机会成本由于难以量化且经常涉及到的是长期利益,往往由于经营者短期利益的急迫性而易于被忽视。

二、我国服装市场价格策略中的机会成本分析

在我国各大商场中,与其他大部分产品所采取的“明码实价”的价格营销策略相对应,广大服装专柜普遍采用的“打折”的促销手段作为销售商选择的一种价格营销策略,其机会成本的存在也是必然的。为了便于对这种价格营销策略的显性机会成本和隐性机会成本进行分析,笔者首先作一个假设:将6折以下的价格策略列为“打折”行列,并以5折为代表;将不打折或者基本不打折价格策略列为“全价”行列,我国商场大部分服装柜台都属于“打折”行列。本文所分析的服装市场价格策略中的机会成本主要针对这种“打折”的价格营销策略。

1.服装市场价格策略中的显性机会成本

就服装的价格面值而言,“打折”所带来的机会成本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如果一件标价300元的服饰分别以原价或者5折卖出,则打折的机会成本将高出其收益150元。然而如果该服装只有打折才能被顾客接收,则可以认为“打折”机会成本并不存在。因此,“打折”策略中的显性机会成本并不能以标价和打折价的差价简单推算,而应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估算。据统计,由于对服装“打折”的预期,100名受调查人员中,50名顾客将选择打折时购买商品,而只有37名顾客会在价格高位时购买。以人均1件计算,如果服装全部“打折”销售,商家将获得销售额(50+37)×150=13050元;如果完全不打折,根据最简单的“抛硬币”原则,50名选择打折时购买商品的顾客中将有25名在没有选择余地的情况下全价购买,即商家获得的销售额为(50×50%+37)×300=18600元。可见,如果不考虑“打折”所带来的资金的快速周转收益,就服装市场的整体行情而言,“打折”策略的机会成本(18600元)将高于其收益(13050元),是不合算的。相反,如果选择“全价”策略,则销售收益(18600元)将大于机会成本(13050元),但与此同时,服装总体销售量将可能减少25/(50+37)=28.7%。如果这种销售量的减少由整个服装市场均摊,则从机会成本的角度,商家应取缔“打折”营销策略。但有趣的是,如果总体销售量的减少由部分商家承担,则这些商家“打折”的机会成本亦即其采取“全价”策略时的销售收入将迅速降低。比如如果其销售量减少50%,则这些商家“打折”策略的机会成本将降低至(25+37)×300×50%=9300元,从而低于其选择“打折”策略时所带来的收益(13050元),不难理解这些商家将采取“打折”策略追求其市场份额和收益的最大化。依此类推,部分商家“打折”策略将导致所有商家“打折”策略中机会成本的降低,从而使“打折”发展为一种普遍行为。可见,这种“打折”策略往往是大部分商家为获得当前销售利益的最大化而进行的被动选择。

2.服装市场“打折”营销中的隐性机会成本

回顾我国商场服装零售业的“打折”史,早期是各大商场利用各种喜庆节假日(十

一、元旦、圣诞、店庆等)打折促销,接着发展为几乎所有周末都要打折,进而发展为每天都有打折的理由。打折的品牌也从低端品牌发展到现在包括国际知名品牌也时不时参与到“打折”行列。折扣的程度也由以前的满200送200发展成经常性的2~4折。笔者认为这种“打折”从范围到程度的不但发展将降低服装企业的品牌声誉,严重影响其品牌形象,表现为隐性机会成本的显著增加。首先,“物有所值”是消费者普遍持有的一种购物心理,当商家均以高额折扣销售服装时,顾客会对服装标价的合理性产生怀疑,这种怀疑有时会发展为消费者对某一品牌产品的抵触心理。比如消费者在不打折时购买了某一服装,在还没来得及穿时该服装已降为5折,无疑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心理打击,从而影响了消费者对该品牌的潜在的购买欲。其次,消费者往往认为商家销售商品时是盈利的,因此商家“打折”程度的不断增加会引起消费者对该产品实际成本的合理怀疑,进一步对产品的使用价值产生怀疑。当消费者普遍认为该品牌的使用价值远低于其定价时,就会产生严重的不信任感,该品牌的品牌声誉也就荡然无存了。这种品牌形象降低所引起的隐性机会成本往往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

三、我国服装市场价格策略调整的新思路

第4篇

服装企业要实现高速发展,必须借助不断升级的管理手段和实时更新的数据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支持。为此,2001年至今,九牧王一直不断完善自身的信息化建设。2006年,由国际著名杂志《JnformationWeek》评选的中国商业科技百强榜中,九牧王排名第六、在服装纺织行业排名第一。

记者:九牧王的信息化建设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包括哪些内容?

张铁龙:九牧王的信息化建设始于2001年,按照公司战略规划,至2012年结束,总共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分销客户为导向,优化内部运营的关键流程,提升服务市场的能力,业务领域包括:财务、计划与订单、生产、分销、制造工艺等;第二阶段:以顾客为导向,业务领域包括:集团财务、零售、顾客服务、信息门户、供应链优化等;第三阶段:根据公司新的业务战略进行IT战略系统规划(2009-2012)与实施。包括:人力资源、IT战略规划等,目前介于第二和第三阶段之间。

2001年,伴随着企业的第一次变革,九牧王开始大力发展商,以加快营销渠道的拓展速度,通过渠道拓展带动品牌提升。在此过程中,开展了围绕渠道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以实现对订单的管理和市场的掌控。从商政策到IT系统,九牧王做了综合变革部署。通过IT部门开发的商管理模块。公司总部每天会从商那里获得业务数据,以实现为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与业务支持。

2003年,九牧王将分布在各省会城市的营销分公司和主要旗舰店铺纳入信息系统的范畴,针对不同网络环境、店铺环境的应用要求,与专业化的IT服务商合作,开发了包括传统商店系统、在线商店系统、无线商店系统等在内的零售解决方案和数据传输万案。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九牧王提出了利用信息化打造品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目标。2005年,逐步将所有销售终端都纳入了信息化系统,在数据收集上,九牧王内部与分支机构软件共采用了三层架构:移动通信层面采用了无线局域网(WLAN)和蓝牙技术;数据收集终端采用了“笔记本+无线条码+移动票据打印机”方式;而生产过程与物流配送则在此基础上改进为移动工作台。

记者:信息化建设给九牧王的发展带来了哪些价值?

张铁龙:全面信息化建设的施行构筑了九牧王高效的企业整体流程体系,具体表现在:

1 市场数据收集及时准确

在市场上,哪些款式畅销或滞销,哪个店铺某个款式缺货或积压,九牧王总部都能了如指掌,并能够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同时,这些信息也能够及时反馈到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部门。这一连串的信息收集、分析和反馈,大大优化了九牧王的产品结构和库存结构。

2 物料库存管理精准

面辅料库存的管理是很多服装企业深感头痛的问题。在面辅料的出入库方面,九牧王采取严谨的管理方式,并与先进的IT方式结合起来,这样不仅使得面辅料库存数量精准,工作效率较一般企业的粗放管理还有了明显的提高。

3 订货会管理的明显优势

品牌服装企业多采取订货会的方式收集订单,并根据订货会情况安排生产计划。一般企业在订货会订单的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九牧王的订货会订单往往在订货会结束当天就可以统计完毕,这还包括定金的管理、交货日期的管理、以及生产交货期的安排。在订单执行阶段,还能够随时跟踪每张订单的执行情况,并根据生产能力优化排产,保证及时交货。

4 物流配送的高效

为保证物流的高效快捷,九牧王为物流中心配置了先进的移动采集工具,并优化了订单到出库单的审批流程,从而保证了出货的准确率和速度。

目前,九牧王可以监控到每天全国所有明细产品的销售数据、成品仓库数据及分布状况、订单的全程跟踪、成衣生产、面辅料库存等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很多决策支持模型,如销售预测模型、智能主动补货模型。这些体系将产品的设计、生产、库存、物流、销售、财务等连成一体,有助于企业提升库存管理、数据分析和决策、市场应变等能力,并帮助管理层做出科学的决策。

记者:九牧王在打造移动供应链方面领先于行业,取得了显著成效,请您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张铁龙:对于服装企业而言,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我们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现,不仅是服装品牌商,渠道商和加盟商对于信息化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希望融入到整个供应链中。基于优化关键业务流程、加快市场反应速度的考虑,九牧王提出了移动供应链的建设计划,具体涉及仓储管理、零售管理、物流管理、移动决策平台四部分内容。

库存是服装零售业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提升库存周转率就意味着有效提升供应链的整体效率。传统的服装库存管理主要依靠人工清点,手工记录每款服装的不同尺码、颜色等,工作非常繁琐。特别是随着九牧王的快速发展,手工操作的仓储物流体系便成为制约企业快速反应能力的瓶颈。于是在2005年,九牧王尝试从后端仓储物流开始,打造移动供应链系统。在采用无线局域网和蓝牙技术的基础上,用“笔记本电脑+无线条码扫描枪+移动票据打印机”作为数据收集终端,对入库、出库等流程进行管理。移动仓储系统还包括了物流环节的管理,通过建立具有配送成本核算、电子装车出货管理、收货方预收货管理、第三方物流配送效率跟踪等功能的第三方物流伙伴模块,使物流环节的管理透明化。

在零售渠道终端,借助移动POS系统收集渠道数据,实现快速补货,加快供应链效率。比如针对百货商场时常会调换专柜位置,为电脑挪动及网线布线带来极大麻烦;服装销售区域漂浮的微小纤维很多,现场电脑操作存在安全隐患等特点,九牧王与移动运营商、上海百胜合作开发的移动POS系统,通过集成企业后台ERP系统的手持PDA,九牧王完成了渠道终端的数据采集工作。这套解决方案包括了PDA与中国移动的GPRS,每销售一件服装,销售人员只需扫描其条形码,数据便能通过GPRS进行传输,总部和分公司就能立即知道详细信息。同时,这套移动POS系统还支持临店调货、退货、盘点、补货、商品到货验收等功能。

九牧王正是通过移动信息平台实现了灵活的数据采集模式,以支持管理层做出科学的决策,从而打造快速反应的供应链。自2005年运营移动供应链系统以来,九牧王的库存准确率、出入库效率、库存周转率都大幅度提升。

记者:结合九牧王的经验,您认为服装企业应该

如何做好信息化建设?

张铁龙:服装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价值与作用最终应体现在通过信息化管理驱动业务增值与新业务模式的建立,实现更高的客户价值回报,如库存周转率的提升、缩短交货周期、个生化服务的实现、顾客满意度与顾客保持率的是升等。

我认为服装企业做好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主要有两方面:首先,要保证把所有采集到的信息汇集到相应的部门作为业务规划的依据;其次,如今的企业大多都有信息系统,可以拿到很多数据,关键是拿到这些数据后能给顾客、经销商、分公司提供怎样的服务。九牧王信息化建设的第一阶段是先拿到数据,第二阶段是利用这些数据指导经销商的商品陈列、销售。进行库存的整合,并通过历史数据判断如何订货,对不同门店的订货进行分类。所以,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必须以支持业务活动和战略决策运营作为前提,在搜集信息时,要结合关键流程的核心指标。

此外,服装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与否还取决于企业高层对IT价值的认同度和IT本身的规划是否与业务战略匹配。

在外部合作方面,2001年,九牧王与上海百胜软件有限公司合作,借助专业IT服务商的力量,建立包括计划、生产、库存、物流、销售、财务集成等一体的信息系统。合作过程中,九牧王会提出具体的系统解决方案需求。此外,关注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信息系统能力,以实现系统间接口的集成。

记者:在目前的市场形势下,服装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有哪些新的需求?九牧王在此方面有何计划?

第5篇

从世界企业财富排行榜上来看,占据首位的既不是IT企业、也不是汽车、能源、银行、电信等企业,而是一个销售普通日常商品的沃尔玛,因为它掌握了销售终端网络。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创造了国内电器零售网络的苏宁、国美,不论是其企业还是其创始人都曾达到过财富顶峰。盛大网络的崛起,其背后也是率先解决了游戏卡销售网络的问题。娃哈哈这一代品牌之所以在与洋品牌的激烈竞争中屹立不倒,也是它有自己的终端网络。国内某知名广告企业,做的广告屡屡受到同行嘲笑甚至是挖苦,但是它赚到比任何一个同行更多的银子,这是为什么?因为,它抓住了这个时代的脉搏----渠道,它做的广告经销商叫好,终端老板叫好,企业播了它拍的广告,市场铺货特别容易,招商、回款特别快所以它成功了。

这些现象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借用郎咸平教授最近一个时髦的名词----本质,今天商业世界的本质就是终端。谁拥有终端,谁就能在商业世界中得到发展。

回顾中国近十几年的营销历程,真正给中国品牌带来价值的营销理念与手段的,就是终端概念与方法,深度分销、连锁经营这两个终端概念,使一批中国品牌在经营意识、经营水平上发生了质的飞跃。就拿ANTA来说,短短几年,利用在全国市场开设专卖店、快速布点,规模快速发展,赶超国内老大指日可待。

所以我们认为中国商业世界的第一波浪潮是终端布局、终端建设。

在第一波浪潮中,跑马圈地,速度决定一切。在终端的建设中表现的比较粗放。找个广告设计公司做一套VI、确定终端的装修成本,找个装修公司出个终端装修方案,就到全国去开发终端了。

应该说这样的做事方式,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是有效的、合理的。在中国人不太了解连锁店是什么的时候,已经快速的在全中国建立了品牌形象规范的连锁网络。

但是,随着跑马圈地的结束,一个新的课题摆到了连锁经营领先者的面前。一个品牌不可能永远依靠终端扩张去维持企业的发展。当我们还不能走出国门,去全世界扩张的时候,就需要去思考,如何提升现有终端销量的问题?

这个问题既是企业经营者的问题,也是设计界的问题,如果说在第一波全国终端扩张布局的时候,设计行业为客户提供了品牌设计、VI设计的价值,那么经过这十多年的发展,设计企业、特别是很多挂着品牌咨询、品牌管家招牌的,要开始好好想想,如何为客户的终端提供更有价值的策略性设计服务。

如果之前的阶段是第一波浪潮,它的特点是规模、速度,追求终端的数量,那么我们认为寻求终端质量的第二波浪潮正在到来,它需要设计企业为客户提高终端的质量提供解决方案,从而提升单一终端销量的目的。

为此我们开发了“全终端质量管理体系”,并用系统的设计使之成为能为客户提供价值的工具而非纸上谈兵。

什么是“全终端质量管理体系”

下面我们将按照什么是“全终端质量管理体系”?它有哪些部分组成?这些部分如何进行视觉设计的思路进行阐述:

为了说明“全终端质量管理体系”,我们需要界定几个概念,第一个概念:终端是什么?

要界定什么是终端,首先要搞清楚消费者是如何认识终端的。终端之所以称之为终端,这是因为它是商品流通(物流、信息流)的终结点,从这个概念来看,对于生活在今天以及未来的消费者来讲,终端实际上包含了两个影像,一个影像是我们传统认识的实体店,还有一个是今天网络时代的产物---销售网站,它也是消费者的终端。所以在我们概念中,或者讲我们的设计对象,不仅仅包括了三维视觉世界的实体店,还包括网络空间的网站,实体店与网站,在设计前的策略规划、在设计中的视觉表现都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所以,为了区别一般终端的概念,我们称之为“全终端”

我们要界定的第二个概念就是:什么是终端的质量,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将从:全终端对企业的价值以及对消费者的价值的角度进行剖析。

全终端对企业的价值是什么?仅仅是卖产品的地方吗?

从深层次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品牌之所以能在社会中存在与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个品牌内在社会存在价值吻合了社会的需求,所以它就能存在与发展,反之就会消亡。那么品牌在哪里表现这种存在价值,能让消费者感受到呢?全终端是唯一能让消费者全面接触、感受品牌社会存在价值的地方。

那么这种能使消费者认同的社会存在价值,对消费者来说是什么?是商品吗?不是!

商品仅仅是一种表象,在商品这种表象的背后,包涵的是能解决消费者问题、能给消费者带来愉快体验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的说法大家可能不太能理解,我们打个比方,比如,夏天到了,一个女孩子想买双凉鞋,当她逛鞋店买鞋的时候,头脑中不是简单的买双鞋那么简单的。她首先得考虑这双鞋是在什么场合穿?是平时上下班穿?还是在比较正式的场合穿?还是出席什么时尚活动时穿的?她还得考虑这双鞋与自己已有什么样的衣服能相配?衣服颜色以及款式?以及这双鞋与她的脚型、脚趾甲油颜色是否吻合?价格是否合适?如果那个女孩子找到一双能满足以上条件的鞋,这双鞋实际上包含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不仅如此,那个女孩子也许看中了一双很喜欢的鞋,可是她却没有相配的裙子,于是这个女孩子买了鞋以后,又买了一条裙子,以及配裙子的时尚挂件。于是这个女孩高高兴兴的回家了。这个女孩在终端实际买到的就是一套解决方案。

一个终端是否具有高质量,它的核心判断标准有两个,一个就是这种终端是否体现了品牌的社会存在价值?一个就是在这个终端是否在销售解决方案?

为了使全终端能凸现、强化这两个标准,提升终端的质量,我们从三个方面建构了“全终端质量管理体系”

这三个方面包括了:陈列解决方案、咨询式服务、终端“场”效应

“全终端质量管理体系”的体验化设计原则

我们以实体终端为描述对象,对上面三个方面的体验化设计原则进行阐述:

原则一:陈列解决方案-----体现品牌的存在价值

每个终端都是消费者问题解决方案中心,也是企业的存在价值展示的舞台。

所以从产品陈列的角度来看,就不应该是工厂仓库式的产品分类陈列,而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情况,用商品陈列出解决方案。

就拿体育服饰终端来说,你走进国内品牌的终端,你会发现都一种相同的陈列模式,一边是男士的、一边是女士的,这点和厕所的布局很相像。然后按照足球、篮球、排球、乒羽、健身……来区分,完全是工厂仓库的分类。这样的陈列是会把消费者弄晕的,它的假设前提就是消费者很内行、非常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消费者会自己在仓库中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的终端其质量是很低的,终端的销售潜力被大大的埋没了,那么应该如何改造呢?

就拿国内某知名运动A品牌来分析,这个地处福建的品牌,目标是做中国运动服饰的第一品牌,要做体育用品品类的红海老大,这几年通过在全国市场的终端布局,快速成长,即将实现其战略目标。随之而来迎来的挑战就是如何在现有终端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终端的销量,实现进一步的战略发展。

如何才能提高A品牌的终端销量呢?我们现对其社会存在价值进行分析。如果说耐克、阿迪达斯的社会存在价值是为人类的体育运动精英提供最具科技含量的服饰解决方案,那么作为A品牌来说,它要提升终端的质量,首先要分析清楚自己的社会存在价值。如果学习耐克、阿迪达斯的社会存在价值,就等于自己没有价值,我们认为在大家都寻找蓝海的时候,A品牌要做红海老大是一项十分正确的选择。如果说耐克、阿迪达斯的社会存在价值是为体育精英服务。那么A品牌的社会存在价值就是为所有中国人的全民体育运动服务。界定了这个社会存在价值,相应的解决方案就很简单了,作为A品牌来讲,它首先就需要弄明白,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体育服饰相关的类型有几种?其次针对这些类型设计规划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在终端上根据这些解决方案在终端用商品进行陈列。

比如:商务运动系列服饰解决方案的陈列,根据白领商务人事体育运动的特点,进行系列的陈列,外套系列(前往运动场所穿的服装、也可以在休闲是穿着):上衣、大衣、裤子、鞋子、帽子、背包、毛巾、护理品袋子、眼镜、生理指标检测仪、饮料杯、保健品盒、数码用品;运动时服饰系列:运动内衣、运裤、鞋、头箍、手箍。这些东西按照原来的陈列会被按照类别分散在整个终端的各个角落。但是按照解决方案的原则它们会被放在一起,男的、女的也可以根据陈列的环境情况放在一起。对白领商务消费者来讲直接陈列在他们面前的就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再比如老年人运动系列解决方案的陈列,根据老年人体育运动的特点,进行系列的陈列,适合老年人体型的上衣、裤子、鞋,运动随身包,生理指标检测仪、饮料杯、药品盒、便携折叠椅、便携手杖。这些对苦于找不到适合自己运动服装的老年消费者来说,呈现在他们面前的也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当然还包罗了各类学生人群解决方案、时装化运动服解决方案……

在现场陈列上,不仅仅是把某一类解决方案的商品放在一起那么简单,要用立体模特做核心展示作用,如果条件允许最好用多媒体的视屏,现在展示在各种环境下穿着的效果。给消费者一个身临其境的效果。

仓库式陈列终端与陈列解决方案的终端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一个开放的仓库,现场堆放的是商品,后者在终端中区隔出一个一个各自独立解决方案展示单位。这种单位可以根据现场的情况被设计成开发或者封闭。以立体模特或者多媒体展示屏为中心,系统展示组成解决方案的各种商品,每个单位都是有其自身特色的体验区。要有其独立的命名、识别符号,现场渲染。

有人可能会认为,这种原则可能只适用于卖服装的企业。其实不然,我们就拿银行来分析,实际上银行业也是一个连锁终端的行业。也是符合我们之前的分析,在全国布局的阶段,也是一套VI、找个施工队按照造价报个设计方案,老板一拍板,就开始施工了,完全没有分析过这家银行与那家银行的社会存在价值是什么?给消费者提供的解决方案是什么?现在所有的银行差不多沦落为体验焦急、烦躁的场所。去银行成了一种痛苦的事。

对个人消费者来说,银行是一个提供理财解决方案的场所,很多金融知识是消费者需要,但又很缺乏的,银行的营业网点对消费者来说是有着很高价值。所以,必须改变目前这种由施工队设计的终端格局。

首先从视觉上隔离银行业务办理窗口与等待区域,现在这种格局只会让等待的人越等越焦急,授理人员如果不成熟的,在那么多的焦虑眼光的注视下是很感压力的,成熟的授理人员又会显得很冷漠,慢条斯理的该干嘛干嘛,这样有反过来刺激了外面等待的人。所以,授理区与等待与在视线上要区隔开。既然消费者的等待时间不会缩短,那么就让他变成理财解决方案的学习、沟通的学习者,根据银行提供的不同解决方案,区隔出不同区域,提供各种纸媒、视频、互动、人员的交流方案。我们相信消费者的金融知识拥有程度与对银行的依赖度是成正比的。让消费者在银行的等待时间转变成一种愉快的学习金融、理财知识的时间。银行同样适用我们所阐述的原则。

由于篇幅有限我们在这里就不对其它行业的终端进行分析了,但从我们的研究来看,即使是公安派出所这样的终端,也适用我们所论述的原则。

原则二:专业、咨询式的服务

由于终端现场以销售解决方案为主,那么作为终端的销售、服务人员,就应该起到解释、咨询解决方案的作用。

我们还是以服装为例,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件商品在工厂仓库中的很多信息会自然流到终端,比如产品的一些小名、分类的方式,但是商品所包含的很多信息却很难流到终端,实际上任何一个商品被设计出来其背后蕴含了很多信息、知识的。这些信息留在了企业,那么终端的服务人员就变成了令人讨厌的推销人员。

我相信大家一定有这样的体验,如果你到一家服装店,只要你一进去,马上就一个脸上挤出笑脸的家伙走上来,随便指着旁边的一件衣服说,这件衣服很适合你,只要你拿起一件衣服稍微仔细看看,它马上就会说,这样衣服你穿的太合适了,就好像是专门为你设计一样的。因为在一个以推销为目标、拿销量考核的终端,这种行为是必然。但是随着客户的成熟度越来越高,这种工作方式已经不是在迎客而是在赶客,你可以到终端自己去体会一下,很多客人的购物兴致都是被这些销售人员破坏了,结果他们成了赶客员。当你走过一家空荡荡的店,想进去的时候,你一定会被里面一排站的很规范的、面无表情服务员吓的跑出来。

那么作为销售解决方案的终端,终端人员的行为与形象应该如何设计?今天很多消费者不是为了购买才走进终端的,很多终端成为了消费者休闲的一种场所,随便逛、随便看,一旦看中了什么能打动他她的东西,就会冲动性的购买。今天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冲动的、随机的。促使他们这种随机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就是他她们的兴趣。终端总体环境、人流是让他们更多进入终端的原因,解决方案的陈列是引起他们兴趣的重要因素,让他们触摸、感知影像化的解决方案,就会增加他她们的这种兴趣,所以这个时候推销式的服务员千万别出现,一出现就会破坏消费者这种兴趣的培养。

那么服务人员时候出现呢?就是他她需要找你的时候。很多情况是没有找到价目牌,想问价格的时候。(题外话:我们建议服装的价目牌要放在服装中比较不易找到的地方,这样增加消费者找服务人员的机会)那么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服务人员出现在这个消费者的面前呢?

这是一个为消费者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咨询服务人员,她他会给顾客带来全面的解释与各种建议,所以,通俗的说,她不应该是个丫鬟的感觉,而是一个管家的感觉。所以在服务人员形象设计上,要往给人信任、信赖的方向进行构思。很多品牌让终端人员直接穿商品,以为这样能给客户起到一种示范的作用,这是一个错觉,咨询式的服务人员的外形需要策略性的包装。

她们的行为也需要重新的规范,由于这篇文章是从视觉设计的角度进行阐述,所以行为塑造我们将会在其他文章中进行阐述。

原则三:设计“场”效应、创造“热”终端

一个好的终端是一个“场”,让消费者一旦进入后,就能被环境说感染。这样的终端一定是“热”终端

“场”是解决方案的延伸、是企业存在价值的外化、是消费者体验的理想。一个有感染力的“场”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要素:环境感受、知识互动、群体交流

为了前后叙述的统一性,我们还是以前面提到的A体育服装品牌为例, A品牌的社会存在价值是为中国的全民体育运动提供服饰用品解决方案,那么它的终端“场”应该如何设计呢?

要让A品牌的消费者在终端感受到“全民体育运动提供服饰用品解决方案”,最简单的策略就是把终端设计成各种运动场的形式,比如:把终端设计成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跑道、游泳池的形式,可能与常规连锁店要求视觉统一不一样,但是直接用运动场的形式,却能最大化的给消费者一个统一清晰的体验-----“体育”,如果现场还能配置一些ps3的体育游戏,让消费者直接在现场进行体育游戏,我想这个终端是会很聚焦人气的。

在环境设计的基础上还要加入知识互动的元素,与全民体育相关的知识有很多,比如什么年纪适合从事什么样的体育运动?如何进行这些运动?在当地有哪些地方可以进行相应的运动?谁是比较好的指导老师,他们是如何收费的?要知道消费者到你的终端来是来买解决方案的,解决方案是个大概念,把这个大概念中的知识尽可能多的提供给客户,与客户形成良好的互动,这样就能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活动关系,更为关键的是你的终端可以成为全面体育运动的推广平台。

这些知识信息可以根据终端的情况,以及费用预算,设计成各种形式,比如:休息区知识角、知识墙、纸媒、视频等

如果做到了前面的两个方面,那么就可以在终端阶段性的推出针对忠实客户群的消费者活动,可以经常请一些老客户搞各种主题活动,比如:消费者健身心得交流挥动、各种体育活动比赛、知识讲座等,这些活动当然不在终端内举行,但是这种活动信息却是可以在终端常年出现。

最近在新浪网上有一本很流行的书,书名叫:刘太医谈养生,刘太医给人治病的秘诀是治病先调胃气,一个病人只有有了胃气,才会有食欲,有了食欲才可能想吃东西,吃了东西才会有良好的体质,体质好了才有可能治愈疾病,同样道理,要提升一个终端的质量首先也要提升它的人气,如果人气都没有,越是装修豪华的终端,销售业绩越是差强人意。

第6篇

[关键词] 快速响应 风格化陈列 陈列评价体系 陈列促进系数

一、快速时尚必然要求快速相应

1.快速时尚

2007年,中国国内服装品牌整合的一年。随着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不断膨胀,源于欧美的“快速时尚”已经不再是一种刺激消费的手段,而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流行趋势。在数字化交流的今天,全球文化充分融合,每个消费者都俨然成为了业余时尚家。“蝴蝶客户”的数量越来越多,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忠诚度逐渐下滑。所有这一切都在呼唤着时尚产业中产品需要“快速时尚”。

2.快速反应

由于数字化生活的影响,以及服装行业透明化卖点的操作,使得消费者对于服装的知识逐渐的丰富起来,品牌认同感是品牌企业所追求的。诸如ZARA公司21天就可以完成设计到终端上柜的全过程,更快捷地为消费者提供了最时尚的产品,从而获得了领导市场的话语权。这样的快速反应能力,必然成为今后企业发展的方向。

(1)设计、生产快速反应。快速反应,首先是设计和生产的快速反应。(如图1所示)为服饰品牌公司在设计和生产环节快速反应的流程简图。通过把握流行元素的权威性获得产品的时尚价值,通过专业加工商来确保产品质量和加工速度。

图1 设计、生产快速反应流程简图图2 产品行销信息华流程简图

(2)产品行销快速反应。产品是以最终的销售为操作终点的,要顺利提升整个运营系统的节奏,那么终端的行销管理就要相应升级。

这其中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对于经销商进、销、存的辅助管理;还有就是终端卖场的迅速推广管理。基于这两点,数字化信息管理是基础,营销推广的垂直化管理是关键。具体的流程如图2所示。其中的终端执行能力是薄弱环节,也是导致品牌的终端形象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服装陈列不仅仅是视觉营销手段

1.风格化陈列可以营造穿着情景

初级的商品陈列,重点在于突出产品的型、色、质。符合审美规律的标准化陈列一度成为品牌化产品的重要形象。而随着商品竞争的加剧,如何快速说服消费者,如何更加具有“品牌档次”成为了下一阶段视觉营销需要努力地工作。

简单地说就是需要展示服装的穿着情景,通过MV、平面广告、静态人模展示以丰富简单的标准化陈列方式。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指导消费者进行消费,而且可以极大地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提高终端销售节奏,以适应更快的服饰产品竞争。

2.风格化陈列不是简单的情境化陈列

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风格化陈列不仅仅是利用以上所述的手段而已。其最大的特点还在于秉承艺术性的同时确保及时性和动态可调性。

所谓及时性就是要始终保持展示的风格化情景要与产品上市推广结合起来。换季主推产品、形象推广产品、促销主推产品等等,这些都要及时传递给消费者。于是,对于陈列道具的灵活性,以及相应的软件支持就提出了新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确保所有的终端卖场(包括经销商卖场)都要处于企业自己的系统化管理之下。首先,在店面装修的阶段就需要设计好宣传位,分化好各个功能区;其次,在选择陈列道具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拆装方便并且易于组合的;最后,就是企业要配合每个产品设计期给与终端相应的陈列指导,派发相应的宣传内容和陈列方案。

三、风格化陈列的实现

1.陈列流程的改变

有了上述的认识,我们还需要了解陈列管理流程的改变。以前的陈列管理,大多企业把它定位在产品展示层次,而今后这项工作将作为展示品牌个性,推广产品的重要工作。其实现形式如图3、4所示:

图3 标准化陈列流程简表图4 推广型陈列流程简表

其中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面对更多的产品时,推广型的陈列更好地展示产品,可以在终端更好地形成产品品牌推广,对于复杂的终端竞争有更好的适应性。

2.数字化管理是关键

(1)进行数据化陈列管理。要想在各级渠道中实现风格化的推广型陈列,对于店面的陈列管理上升到数据化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数据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单店陈列道具和物料统计,各种品类服装的进、销、存,细化到颜色和系列;各个系列服装的上市周期,便于结合促销活动和让利调整;对于风格化的陈列支出进行量化统计、同时与营业额的上升数据进行关系型分析等。其宗旨就是要对于终端的宣传陈列物料进行量化管理,对于终端推广型陈列的促销价值在营业额层面进行量化分析。

(2)建立品牌终端陈列评价体系。建立新型的陈列系统必然会存在对于系统的评价问题。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对于自有陈列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以不断调整陈列方案,一方面通过更贴近消费者的展示促进销量;一方面总结在零售终端上形成的品牌形象。

通常情况下,一个较为完整的终端陈列评价体系应该包括以下主要评价因子:道具的实用性、陈列方法的科学性、终端形象的统一性、陈列方案的适应性、陈列促进系数等。其中,陈列促进系数∮=T1/T2 T1:风格化陈列后,某一产品、某一系列产品在整个销售区域中达到稳定销售需要的时间;T2:为进行风格化陈列,该产品、该系列产品在整个销售区域中达到稳定销售需要的时间。∮的数值越小,风格化陈列的可行性越强。而整个评价体系的评价因子的具体内容也需要配合终端销售数据进行量化考察,其简要评价标准如图5所示:

图5 风格化陈列标准评价指标

注:①中的单店数据的平均值为一个陈列方案中道具实用性评价数据;

②中的三个满意度,满分是1,由顾客的综合意见归纳而得;

③中的方案适应数值,由单店陈列员给出,满分为1;

④中的满意度数值,由店长在每一次方案执行结束后给出

四、总结

由于信息化技术的成熟导致快速时尚成为服饰业今后发展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之下,零售终端的陈列管理必须进行升级,风格化的陈列需要进行进行数据化、系统化的管理,同时也需要进行客观的评价。企业通过这样的操作可以完善和提高品牌自有的陈列体系;形成具有品牌个性的陈列,以满足多系列、多风格的陈列要求。

参考文献:

[1]《时尚行业十大发展趋势》【EB/OL】[2007-4-23].

[2]《卖场陈列设计》[M].韩阳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3

[3]《全球最佳店铺设计》[M].(美)马丁・M.派格勒 中国纺织出版社,P93-P107

第7篇

国内服装虚拟经营企业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以实体店铺经营为主的企业,如美特斯・邦威、森马等;另一类是指以网络店铺经营为主的企业,如VANCL、PPG等。许多服装虚拟经营企业基本是依赖自身的产品研发和渠道拓展优势。宣传自己的品牌,将生产和物流外包。

在过去十几年中,国内服装虚拟经营企业存在较一致的表征:

产品研发投入少,创意设计能力欠缺

绝大部分服装虚拟经营企业规模较小,经营模式较陈旧,资金和人才缺乏。许多企业完全依赖于人员的个人能力和水平,低水平的反复常见于整个行业的操作模式和流程之中。也有不少企业放弃自主研发和设计,习惯于“拿来主义”和“快餐文化”,导致产品同质化和价格战现象变得司空见惯。

产品环节多,供应链管理效率低下

由于服装从设计到生产再到零售,所经环节众多,细节繁琐。国内的服装企业已习惯于过去的服装周期,对供应链管理缺乏创新理念渗入,更没有投资供应链建设或改造的睿智和勇气。

品牌管理水平较低,缺乏独特的销售方式

对虚拟经营企业而言,品牌通常成为其游刃市场的有效武器。但国内的服装企业在虚拟经营过程中,广告诉求方式雷同,明星代言和广告轰炸大行其道,缺乏品牌独特的销售方式和独创的品牌管理之道。

对于这些表征,许多服装企业的管理者至今都没有清醒的认识,甚至还有人把zARA、H&M作为参照,急功近利,将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置之度外,自以为能轻轻松松创造一个超低成本、超高效益的神话。殊不知,以上三块是服装虚拟经营的关键环节,目前已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软肋。在国外品牌大举进军国内市场。越来越多国内企业投身于服装内销大战的大环境下,服装整个产业链的要求都大大提高。而一味地在过去的框框内打转,没有突破,那么被淘汰的日子不会很远了。

况且,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又让国内的服装虚拟经营企业遭遇到一些新问题:

1 许多外贸企业纷纷转型,加入内销大战中,其中不乏许多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公司。这一轮大战加剧了国内服装企业的肉搏战程度,与以国内市场开发为主的服装虚拟经营企业形成了正面冲击。

2 货币的通货膨胀刺激消费者加入货币保值大行动,如买房、买黄金等,但同时也削弱了对服装产品的消费信心,这严重影响了虚拟经营服装企业的销售周期和资金流动,部分企业出现现金流问题,产品积压的一系列后果也开始显现。

针对上述问题,政府和企业都尝试以多种途径来积极应对此次金融危机。

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已出台了多重政策来帮助和扶持服装企业,对于企业树立品牌的做法也给出了不同的鼓励政策。不久前,江西电视台报道了政府出资贴补服装企业出国开设品牌店的消息,政府对于具备一定经营规模的服装企业实行鼓励和资助政策,如果企业在境外开设品牌店铺两家以上,政府对店铺租金、装修费、人员等各方面费用实行贴补。这有力地增强了服装企业在金融危机时期创建自己品牌、开拓国际市场的信心。企业应抓住机遇,寻求更大的市场空间。

此外,政府也积极建设各种平台,帮助服装企业培养人才。例如杭州市政府与浙江理工大学合作,专门针对服装设计师开设高级研修班,帮助提升设计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政府从设计到终端给予支持的做法,既给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也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

显然,危和机的辩证存在,为服装企业提供了大浪淘沙的机会。政府在帮助企业的同时,企业也需积极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以笔者之见,国内服装虚拟经营企业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整合各种优势资源,提高企业资源整合能力。

国外市场的不景气,使更多的国外服装品牌积极开拓我国市场,竞争者带来的新商业模式启动了我们的市场,触动了许多人的神经。国内服装品牌企业,尤其是以品牌营运和市场渠道拓展为主的虚拟经营企业,要学会敏感地适应正在转变的市场发展情势,积极探索多种品牌运营模式,诸如品牌集成模式、企业力量联合共创品牌模式等,在原先简单、直线的操作模式基础上,提高资源整合能力。除了上述设备升级和人员培训外,还可以考虑联合更多的互补品牌或企业力量,共同打造强势的终端销售形象品牌。近来,由八家核心企业共同投资组建的优衣派,将吸纳100多家浙江温州本地优秀生产制造企业作为产品联盟协作企业,决定在五年内投资20亿元来实现100亿元的销售额,这何尝不是一种积极的尝试?

改善财务管理,盘活企业现金流。

企业上下要纠正财务管理只是算账、报账的观点,要树立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的资金管理、经营决策、风险控制、盈利分析、偿债能力、内部监督等多方面实施综合管理的观念。同时实施现金流量预警策略,做好现金风险事前控制,加强现金流量分析和考核,拓展融资渠道,破解资金紧缺难题。尤其是面对金融危机,公司的财务部门更需要一套有针对性的财务方案。

增加危机意识,积极实行战略储备。

很多企业面对危机没有能够及时调整、设立一套新的企业发展方案,尽管现在看来没有受到很大冲击,但在这样的环境中,不进则退。因此,许多企业都利用这个时机,纷纷采购生产资料,或进行设备升级,一方面应对通货膨胀;另一方面进行战略储备,应对危机后服装业的新一轮大战。例如,2008年10月份,森马对集团所有的信息化系统进行深度改造,投入5000万元在温州和上海建立了两个物流中心,该物流中心运用条码电子管理系统,具备较高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了流程的自动化程度,使物流运营成本降低了四成多。同时,与有些企业遇到危机大量裁员、减少人力投入成本的做法不同,森马集团在人力成本的投入上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加了不少。2009年公司的培训经费比2008年增加了一倍,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展开培训计划,对象包括集团总部和全国4000多家专卖店的员工。在金融危机期间,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有利于鼓舞士气,打造一个更加强大的团队,为今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可见,已有公司从硬件、软件等方面多处着手,为后期的商战蓄势。

第8篇

色彩设计通过色彩语言与服装设计、工业设计、视觉传达等各类设计学科之间的关联,形成了一种链式关系,在设计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追溯国内设计院校的色彩教学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后期,受前苏联教育体系的影响,采用色彩写生为主的训练手法,培养学生的色彩表现技法,与当代艺术、设计文化相距甚远。80年代以来设计院校逐步接受从日本、香港等地传入的包豪斯教学理念,将之简化之后形成以“三大构成”(平面、色彩、立体)为基础的设计教学模式,其中,色彩构成作为三大构成之一,强调色彩中的色相、纯度和明度要素的理性分析,形成了相对系统的色彩设计教学模式,但仍与专业设计有所分离。近十多年以来,色彩设计教学呈现与专业设计相融合的发展趋势,以服装色彩设计课程为例,教学目的逐渐聚焦于通过系统学习和掌握学科知识,使学生了解各种影响色彩效果的社会因素,培养其色彩的审美能力和应用能力,使之能够驾轻就熟地运用服装色彩,把握流行趋势的脉搏,让色彩的生命力在服装设计、生产、销售、消费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发挥、显现出来,从而使色彩成为提高服装外观质量和增强服装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服装色彩设计教学倾向于培养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提高美学修养的基础上,塑造其实践应用能力。但目前国内的教学现状仍与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就色彩设计教学内容而言,对流行色的剖析、提取与设计应用显得十分欠缺,基本未涉及品牌服装的色彩策划、流行色与品牌服装等与市场相关联的内容,而这一板块恰恰是当下服装市场和产业日益关注的内容,服装色彩设计教学需要与时俱进的改革。

二、流行色应用在服装色彩设计中的重要性

纵观设计业界,色彩素来被认为是最具感染力的视觉元素,它以各类设计产品为载体,在其塑造的千变万化的世界里呈现出无穷的艺术魅力。在当下,色彩更突破了其在“造物”上的实用、功利价值,延伸至“情感”、“思想”、“经济”等领域,凸显出其与消费性和商业性之间的关联,形成了所谓“经济色彩”。在当代服装设计领域,流行色已成为服装色彩消费行为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一方面,随着设计与消费群体之间联系的日益密切,以及大众审美情趣、着装理念、生活品质的提高,加上消费者获取流行信息的渠道的多元化,其对色彩的需求与敏感度也在持续提升。据美国流行色研究中心大量调研证实“7秒钟定律”的存在,即人们面对商品的最初7秒钟往往决定了其对商品的兴趣,而其中色彩的作用占67%,成为主导消费者选择的关键性的影响因素。此外,还有权威色彩研究机构表明:在不改变产品造型的基础上,通过色彩的变化,可以给商品带来10%-25%的附加值,这也显现出色彩对于设计产业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具有鲜明色彩个性的服装品牌在国际、国内服装舞台和商业领域彰显出强大的号召力,每每为业内人士所瞩目。例如:2012年秋冬,著名的意大利品牌PRADA为人们带来了一场色彩风暴,在极简的服装设计风格下,塑料橙、鲜绿、亮蓝等高调的色彩与原始朴素的面料形成了鲜明的视觉焦点。对此,PRADA的主设计师Miuccia阐释了个中的韵味,“我所想到的只是摆弄色彩与面料”,“简单但是奇特的感觉”,而正是这一简单但奇特的色彩感觉构成了服装强大的吸引力。综上所述,色彩设计和应用不可能脱离消费市场和流行色发展趋势而独立存在,各行各业对色彩及其创造的有效经济价值的评估和实践、以及品牌发展的需求共同推动了色彩经济的盛行,促使专业设计师掌握更多的色彩应用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也促使高校教学的培养目标转向着重培养学生在色彩设计中的审美能力、流行敏锐度以及实践应用等专业职能,由此也暴露出传统色彩设计教学内容与产业发展需求之间不相相适应的问题。在笔者看来,在服装色彩设计教学中补充流行色项目教学,是对此问题的有效解决途经之一。近几年,虽然已有一些学者在学术领域对流行色和服装色彩策划进行了探讨,如在由流行色协会主办的“亚洲色彩论坛”中,有多位学者就“我国品牌成衣的色彩策划”、“流行色与服装品牌的契合”等主题进行了论述,但是一直没有把这些学术前沿的探讨引入到教学中。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尝试在色彩设计教学中引入服装品牌色彩策划项目教学实践环节,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探索教学与市场需求的接轨,将书斋式的色彩理论教学转换成着重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学,既培养学生的对市场的敏锐度、对流行信息的洞察力,同时强化学生对色彩的整合、创新等综合实践能力。

三、流行色项目教学方案建设

(一)基于学生色彩分析能力的培养———立足

品牌调研,提取富含品牌文化与个性的色彩基础方案品牌基础色系应是品牌文化内涵的具体呈现,是品牌个性化的色彩语言阐释,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独特性,既蕴涵品牌的设计理念和文化基因,又标志着品牌之间的差异性。这一环节中,学生需要体验品牌色彩中蕴含的情感,并考察其中隐藏的心理感知特征和文化内涵。在色彩方案策划工作展开之初,教师首先需要指导学生制定工作计划,从整体上把握色彩策划的各个环节的构成。这个过程要求学生从市场调研入手,既要对市场进行基本面和量化的基础调研,通过数据分析,梳理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经济地位、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的色彩偏好和需求,更需要结合品牌个体做深度调研,以企业的品牌文化、品牌精神、品牌定位为导向,对之做出准确的市场定位。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过研究品牌历年畅销产品的色系以及产品销售报表,结合其目标消费群体的色彩倾向,确定该品牌专属的、具有鲜明个性的基础色彩系列方案。在方案策划过程中,始终要求以蕴涵品牌文化的基础色彩为基础,并以之作为色彩方案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基于信息资源整合能力的培养———流行

色与品牌基础色系的融合在色彩设计教学中,对流行信息的了解和预测是服装色彩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流行色是由不同色相、明度、纯度的色彩配置而成的几组经常变换的时髦色彩(或色调),通常由国际流行色协会提早两年,通过行业协会、专家、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并经过各国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适度调整为各国各地各行业的流行色。因此,在时尚信息全球化的今天,流行色不仅成为时尚行业的特有标志,也从中折射出特定地域的社会经济状况、生活环境、群体心理和消费动向等因素。对流行色预测项目教学的引入,意在引导学生把流行色与品牌基础色系融合,把握其中的规律,制定兼具流行效应、设计美感和个性化的品牌色彩策划方案。具体而言,需要分析国际、国内等权威机构的专业流行色信息,依据服装自身的品牌文化定位来吸收并融合流行色,在品牌个性基础色系的基础上导入流行色,构建当季该品牌的色彩方案。对于品牌的色彩方案而言,流行色在其整个色彩体系中无疑具有锦上添花的作用,流行色与品牌基础色系的融合,必将使服装产品更为国际化。但与此同时,品牌的色彩方案中也要体现出品牌的个性定位,而这一点在流行色占整体色系的比例上体现出来。相对而言,定位年龄偏高、风格高雅而稳重的品牌,其流行色占整体色系的比例较小;而定位年龄偏小、风格活跃、潮流感强的品牌,其流行色占整体色系的比例较大。

(三)基于学生色彩综合能力的培养———整体

策划和塑造服装品牌的色彩形象众所周知,服装的色彩策划是品牌文化的外延,是其文化内涵的表征。我们设计的色彩体系应是一个系统的设计方案,不仅仅需要考虑服装产品个体色彩、色彩搭配以及产品组合等因素,还要让色彩策划方案延伸到服装品牌形象传达的各个层面,比如海报、服装样册等营销宣传环节,服装零售终端卖场的陈列环节,以及品牌的服务策略、销售活动、服装会等综合运作环节,都需要渗透和贯穿色彩策划方案,从整体上塑造品牌的整体形象。因此,在品牌色彩项目设计教学中,增加对品牌色彩形象传播环节的策划,也是塑造品牌文化的必然要求。基于这一要求,在教学中更要突出和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综上所述,从服装色彩理论教学到服装品牌色彩策划应用的延伸,其核心是对学生色彩设计应用能力的提高,促使学生了解市场,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同时也有利于将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过来,这种立足于实践的教学,也进一步为深入探索服装色彩教学改革和理论提供了动力,促使学术前沿动态信息、当代设计理论、艺术观念与专业实践的更好的融合,也促使高校服装色彩教学进一步服务于企业品牌色彩策划,在实现教学优化的同时,也实现其社会经济价值。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