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19 04:19:3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开放大学学习计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景观改造;设计理念;植物优化
中图分类号: P9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广州萝岗区科学城内科学大道,西起大观路,东止开创大道,全长约4810米,是广州进入科学城的一条重要大道。道路两侧依次分布着岭南学院、索尼电子、科汇金谷等电子资讯、医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景观改造的内容包括道路中央绿化带、人行道外侧绿化带、沿线山体边坡升级改造,行道树池式改为树带式,对人行道外侧植物较密且景观较好的地段进行必要的苗木抽疏,增加供人休息的景观设施等。
二、主题构思
在将科学城打造成別具岭南山水特色的国际化生态型科技园区的总体思路下,提取场地意境形成设计理念:
意韵飞扬——科学乐章的争鸣齐放
韵:花韵、科技之韵、意韵(花韵叠彩)
飞:地形的起伏飞展,植物的流线延伸 (绿野流霞)
扬:、展望,清溪相舞,艳丽绽放 (清溪艳影)
三、植物详细设计
大观路至神舟路段植物优化设计—花韵叠彩
该段是广州进入萝岗的门户景观段,整段道路地势平坦,空间开阔。选用观花植物增加植物层次,勾勒开阔优美的空间,局部增加大树丰富天际线变化,以花韵叠彩的植物渲染造势,展开热烈的开篇。
中央绿化带植物同质化严重,不同的树种混杂在一起,但是由于树形、高度相差不多,缺乏层次和变化。现有分隔带为不连续的花池,景观单一。两侧绿化带地势平坦,乔木、低矮地被为主要的配植模式,视线开阔,沿路景石点缀,但是整体缺少地形处理,植物空间杂乱。
1、原有植物:樟树、尖叶杜英、芒果、黄槐、黄槿、鸡冠刺桐、大花紫薇、散尾葵、红绒球。
2、改造意向:
中央绿化带:在原有绿化带分隔取点,将原有树木全部清除,采用乔木加片状观花地被的配置形式,营造开阔大气的景观。未取点处,保留原有植物。整段绿化带林冠线高低起伏,空间时而开阔、时而密闭,富有节奏和韵律。
分隔绿化带:新增植物种植池,将原有花坛连接成带,形成分隔绿化带。植物配置上保留原有大樟树,选择呼应中央带灌木植物的品种,运用曲线构图,进行带状种植,形成一体化景观。
两侧绿化带:进行微地形处理,柔化生硬坡面。保留原有行道树(芒果),增加乔木作为背景,用观花地被弧线种植勾勒出舒展的草坪空间,形成大气舒展的景观空间。
3、新增植物:大叶榕、尖叶杜英、竹子、桂花、灰莉球、红继木球、粉花夹竹桃、翅荚决明、棕竹、琴叶珊瑚、花叶良姜、亮叶朱蕉、翠芦莉、毛杜鹃、巴西野牡丹、大花芦莉、泰国龙船花、蜘蛛兰、炮仗花、时花。
神舟路至映日、揽月路段植物优化设计—绿野流霞
神舟路至映日、揽月路段,本段道路地势起伏变化明显,乌涌河蜿蜒穿过。科珠路至映日、揽月路段两侧多为山坡,未来将修建架空连廊。沿线绿化基础较好,中央绿化带列植乔木,环岛绿化大气疏朗,科学雕塑沿线点缀,形成趣味。但是整段道路色彩暗淡,局部段植物浓密,将沿线乌涌景观以及一些可以借景的空间遮挡。沿线山坡景观凌乱,局部缺乏背景。
设计中提取乌涌河的大气舒展、羽毛球馆的运动元素,充分利用现有地形,调整背景,浓密处疏减,薄弱处增加,曲线带状种植观花地被,营造绿野流霞的壮观与靓丽。
1、原有植物:樟树、盆架子、细叶榄仁、尖叶杜英、琴叶榕、南洋杉、大花紫薇、黄槐、黄榕球、灰莉球、金边龙舌兰。
2、改造意向:
中央绿化带:保留原有列植细叶榄仁、盆架子,增加色彩明亮地被,打造大气、靓丽景观。
分隔绿化带:新增植物种植池,将原有花坛连接成带,形成分隔绿化带,植物配置上保留原有大樟树,选择呼应中央带灌木植物的品种,运用曲线构图,进行带状种植,形成一体化景观。
两侧绿化带:设计选用观花地被带状种植,勾勒出草坪空间,梳理背景,营造壮观、大气的彩色花带景观。满足道路、架空廊道多角度的观赏需要。
3、新增植物:鸡冠刺桐、红千层、勒杜鹃、大叶伞、翅荚决明、黄金香柳、黄金叶、金凤花、红继木球、棕竹、春羽、十大功劳、大叶蚌兰、长春花、葱兰、蜘蛛兰。
映日、揽月路至开创大道段植物优化设计—清溪艳影
映日、揽月路至开创大道段,本段道路地形变化丰富,两侧因机动车道标高不同形成斜面的中央绿化带,北侧牛角岭湿地公园和山腰上的观景园相映成趣,南侧水系蜿蜒相伴,一路成景。植物配置上既有自然式又有规则式,具有一定的韵律变化。整体植物生长较好,但缺乏特色,与周边环境融合不够。
设计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重新进行地形改造,选用彩叶植物,整合空间,显山露水,清溪艳影摇曳相舞。
1、现状分析:
中央绿化带:两侧机动车道标高不同形成斜面的中央绿化带,植物配置上自然式与规则式交替,自然式种植段植物组团丰富,植物生长好,景观优美。规则式种植段过于规整。整段道路有一定韵律,但是变化过大,缺乏过渡。规则式种植段地势分两种情况:坡度较陡段、坡度较陡段。在空间分布上,依次为自然式种植段、坡度较陡规则式种植段、坡度较缓规则式种植段。
分隔绿化带:现有分隔带为不连续的花池,分隔功能有限,景观缺乏连续性。
两侧绿化带:沿路景观资源丰富,有水系、科学雕塑、特色萝岗石,但是植物配置未结合现状,将现有景观遮挡。两侧坡面平缓开阔,但是植物配置缺乏层次,犹如苗场,空间感差
2、原有植物:美丽异木棉、樟树、鸡蛋花、垂柳、凤凰木、白兰、黄槐、红花紫荆、大花紫薇、鸡冠刺桐、小叶紫薇。
3、改造意向:
中央绿化带:保留自然式种植段,改造规则式种植段。保留原来列植美丽异木棉,清除现有规则式地被,上层增加大乔木,中下层增加灌木组团、灌木地被,丰富坡面,形成半开敞空间。 坡度较缓段,上层增加大乔木,中下层增添简洁灌木地被,形成开敞空间。整条绿化带的空间由封闭,到半开敞、再到开敞,依次变化,自然过渡,景观统一不乏变化。
分隔绿化带:分隔绿化带优化设计:保留原有大樟树,连接独立花坛,营造龟背地形,呼应中央带灌木植物品种,形成一体化景观。
两侧绿化带:结合现有特色萝岗石、科学雕塑、自然山体、及水系,采用“俗则蔽之、佳则收之”的设计手法,充分展示现有良好资源。
3、新增植物:美丽异木棉、水石榕、桃花、洋蒲桃、水蒲桃、鸡蛋花、粉花夹竹桃、紫锦木、春羽、紫花马缨丹、银叶金合欢、狗牙花、肾蕨、软枝黄蝉、紫花马缨丹、大叶红草。
关键词: 开放大学 《英语国家概况》 教学改革
上海开放大学英语专业开设《英语国家概况》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开放大学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概貌,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通过《英语国家概况》课程的学习,增进学生对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的人文、历史、地理及文化等方面的了解,掌握这些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从而开阔眼界、丰富知识,为更好地理解英语这门语言、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和共同工作打下基础。
一、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教学现状
上海开放大学英语专业开设《英语国家概况》课程采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谢福之主编的《英语国家概况(A Guide to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对于上海开放大学英语专业学生而言,英语国家概况的学习有一定难度。学生大多是三校生,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不是很好,对英语国家概况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也不高。《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涉及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语言难度较大,这在客观上增加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度。传统的《英语国家概况》教学以传授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为教学重点,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灌输填鸭式为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教学内容看,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的介绍,忽视对跨文化交际影响较大的深层文化因素的讲解。从文化本身的特性看,文化是动态的,文化会随着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但传统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的是一成不变的事实性描述,缺乏对某一文化现象的历史起源及最新动态的描述。从教学方式看,以知识灌输法为主的教学,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不利于培养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敏感性和识别力,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教学改革
1.采用多媒体教学
《英语国家概况》课程的特征决定了上海开放大学采用多媒体讲授该课程。在学生不能到英、美等国亲身体会的情况下,多媒体教学展示成了该课程的最佳选择。任课教师在多媒体PPT中集中展示学习章节的单词、词汇和短语,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多媒体中的有关国家的图片知识可以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概况,了解目标国家的地形地貌;多媒体中的图表帮助学生了解目标国家的人口、经济等基本社会情况;多媒体中的音频资料帮助学生听到目标国家的介绍;多媒体中的视频可以让学生看到英、美等国各地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多媒体教学彻底改变了《英语国家概况》课程的面貌,使得教学内容更直观明了、栩栩如生,使得教材的内容得以立体性地扩展。授课教师要充分灵活地运用这些资料制作成教学多媒体,以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2.采用导学―自学―助学“3L”教学模式
在上海开放大学分校网站自建网上,课程说明、教学大纲、教学实施细则、形成性考核实施方案、教学进度表、教材信息、参考资料、教学和自学进度表等,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同时,在上海开放大学分校自建网上,每单元的词语解析、重点归纳、难点讲解、背景知识、参考练习等,使学生根据每单元的具体学习任务和要求自学。教师集中面授辅导:辅导课开始时,帮助学生明确该单元的学习目标;辅导课结束前,帮助学生就自己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辅导课要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适量讲解与答疑,并进行拓展学习。以学生为中心,采取答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集体讨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教师在不影响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帮助学生纠正语言不规范之处,通过提示知识点、介绍教学资源和指导学习方法等方式,为学生自学后面的知识奠定基础,提高学生自学的质量。教师在网上各种助学信息和电子教案;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学习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毅力;对学生学习中的困难、问题给予各种帮助和服务等。教师应要求每个学生都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自主制订符合实际的课程学习计划。如英语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主要关注材料中的知识点,并积极学习补充材料;英语能力较弱的学生,可多花时间在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上,多注意积累生词和固定搭配。任课教师负责课程学习计划的审核和实施过程的检查,对学生的自学过程进行跟踪服务和监控。
3.适时开展主题讨论
学习和了解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目的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得体地运用这些英语文化知识。《英语国家概况》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任课教师教会学生捕捉文化信息,并解读信息中表达的文化内涵,从而培养开发大学学生跨文化交际的适应性和敏感性能力。在面授课堂上,任课教师可以适时采用主题讨论的方法,主题讨论能达到师生互动的教学效果。在主题讨论中,学生通过能动性观察,会自主地参与到活动中,从而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认识和了解,逐步提升学生的语言敏感度及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运用主题讨论时,任课教师首先要设计好讨论主题,因为选择的主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讨论的效果。《英语国家概况》课程讨论的主题应根据选用教材的性质和内容,并视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选择学生感兴趣并富有挑战性的主题。任课教师所选主题既不要太具体,又不要太空泛,所选主题应使学生的讨论既有明确的目标,又有一定的发挥空间。例如在授课中,笔者适时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讨论“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二战对英国的影响”、“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美国南北战争的起因”等主题。在具体分组讨论前,任课教师先宣布讨论主题,然后在班级随机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再由学生选出自己小组的组长。小组组长根据讨论主题,统筹安排具体任务,分工落实到每位组员,并督促组员完成各自的工作。最后由组长汇总本小组的讨论结果,纂写总结报告,并选定小组发言人用PPT向全班同学展示本组的讨论结果。各小组发言人按照自己选择的方式,在课堂上向老师和同学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学生可以就该小组陈述内容提出问题或质疑,该小组成员要对大家的疑问予以及时解答。在主题讨论过程中,任课教师始终要参与学生的汇报活动,并指导学生对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通过老师和同学的点评,学生了解自己在阶段学习中取得的进步,同时也找到知识遗漏点,最后根据这些信息调整日后的学习方法策略,从而有效地强化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效果,并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结语
《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是上海开放大学商务英语专业比较难教的课程,任课教师只有结合教材内容,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任课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教学经验,采取有效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谢福之.英语国家概况[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关键词:学习小组;小组活动;互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053-01
学习小组是目前开放大学积极提倡,大力推行的重要学习组织形式。学习小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共同学习而组成的小组。它要求学生在各自独立学习之后,交换所获取的教学信息,包括学习笔记、心得体会,在活动过程中互相提问、答疑、激励、评价以促进相互之间学习知识的增长。
一、开放大学学习小组的组织过程
(一)教师导学工作
开放大学学生个体差异很大,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居住地分散,自主学习存在困难。导学教师发挥连接学生和学校的桥梁作用,帮助学生建立联系方式,树立学习信心,在组织学习小组活动中,导学教师更起到关键性作用。首先,学生在入校初期,对很多事物都充满新鲜感和期待感,此时,导学教师应该抓住学生渴望学习的心理,深入对学生灌输学习小组的活动意义,多列举成功案例,激发学生对学习小组的参与热情。其次,导学教师可采用学生自愿组合和地域就近原则对学生分组,小组人员5—10人为宜,每组自荐或共同推荐一名责任心强的学员为组长,组长组织填写本组联系卡,联系卡包括所有电话,网络等联系方式,每个学员都必备一张,这样一组学习小组的信息网络就形成了。学员可以根据学习需求向组长反馈,组长将学员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及时的反馈给教师,这样,任课教师就会详细地掌握学员的学习情况,为其后续的辅导做到有重点解疑答难,进行助学、导学。小组组建之后,导学教师对小组制定“四个定期”原则,即定期讨论学习、定期网络会议、定期邀请老师辅导、定期课余活动。这样有规有矩,逐渐形成好的学习风气,学生会更加重视,认真对待。
(二)学习小组计划
一份合理的计划能够帮助学员们更好地安排生活、工作和学习情况。它就像生命的发条,可以使学员工作有激情,学习有动力。同时设计有规律和适当的小组活动计划,是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的重要一环。导学教师在学期初按照学校的教学课程活动为依据,主动与各任课教师沟通,了解每门课程安排和结构、每门课程作业、考试情况,根据课程性质共同与任课教师进行计划,这样既可以帮助学员最大限度获取学习信息,又能使任课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动态和需求。例如,公共行政学本学期共五次课面授,课后四次作业,考试为闭卷笔试形式。在与任课教师沟通后,我们为其安排两次小组活动,其中一次为第三次面授课后,任课教师参与各小组学习,讨论课题主要是针对作业上的内容进行解惑。第二次小组活动为第五次面授课后,时间可以在课上、课下,讨论课题针对考前复习范围以及本课程重难点进行交流学习。通过两次小组活动学习,学员基本按时完成作业,掌握本门课程重难点,能够合理考前复习。集中探讨学习中的难点、重点,开展交互式学习,是学习小组活动的重要内容。学习中,互相探讨教材中的难点、重点,并选择素质较好,专业基础扎实,较多钻研者充当“小老师”,为该课主干,互相帮助,共同提高。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学习中的问题得以集中,其中部分问题在组员间相互得到解决,对组内不能得到解答的疑点、难点部分,则及时提请其他小组帮助或联系教师进行辅导答疑。
(三)学习小组活动具体组织实施
小组活动可以在面授辅导时课上、课下、课前、课后,预先留出或确定一段时间组织小组活动,小组互动形式可以采取内部讨论、信息交流、互相答疑、作业布置等形式。比如我们经常采取小组内部讨论形式进行组织学习,首先根据小组整体计划,前一周教师提出讨论课题,让各小组学员课下搜集资料,在小组活动讨论期间各学员积极参与,讨论结束后,每小组推出一人发言与其他学习小组共同分享。通过小组集中对资料和信息进行交流、讨论、整合、共享,去粗存精,择优习之,通过互教互学、相互交流传递各种必要的教学与复习信息,学习了解教学资源的获取来源,教学观点的出处等,网上技术能力运用较弱的学生也能及时地向组员请教,特别是对学习作业的完成、教学资料的传递交流,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小组活动的检验
对小组学习的管理,导学教师切不可一组了之,要及时了解学员的基本情况,建立小组学习档案。对小组学习实施全程监控,通过对小组学习计划制定的落实,查记录、查活动的内容、方式、以电话、网络等形式监控。特别是小组学习初建期,导学教师应该给予指导,帮助,如小组活动的地点安排,活动内容的制定,同时参与讨论,解答疑难,点拨方法。对学习小组的活动要有记录和总结。
二、开展学习小组活动的具体作用
(一)实现学习资源的最优化组合
学习资源种类繁多,功能各异,表现形式千差万别。学习资源的最优化原则是指对各种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使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调用方便,更新灵活,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资源对学习的支持作用。学员在利用文字教材、练习作业、复习提纲、学校提供的直播课堂、集中辅导,媒体资源等,通过小组学习的机会,对获取信息加以整合,实现对现有的学习资源的最优化组合。使得学员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加强,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二)小组学习创造良好学习氛围
电大教育 英语教学 信息技术 融合模式
我国的国家开放大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远程教育为事业主干、以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建立的。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信息化既是开放大学的特色优势,也是电大作为开放大学、拥有覆盖全国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系统的基础支撑和核心能力。本文以《开放英语》课程教学为例,围绕“导学、自学、助学”,结合具体教学环节,探讨如何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模式。
一、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模式
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模式(见图1)。该模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即自学为中心,而导学和助学围绕学生的自学进行,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导学是基础,体现于对开放教育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导学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自学和助学效果,也是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为此,本文对于导学环节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助学是支撑,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各项支持服务。
二、模式应用
1.创造合适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教师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优化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是成功导学的基础。学期初课程教师将自己的QQ号、课程公共邮箱、E-mail、联系方式、中央电大、省电大网上教学活动时间安排、教师一体化教学设计方案等内容进行打包,在网上公布,便于学员熟悉信息化的学习环境,通过网上联络通道寻求帮助,建立起师生之间的网上联系通道。
2.导学
导学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必要的环节和准备过程,包括对学生入学后的网上学习方法、远程教育教学特点、信息资源的获取途径以及具体学习环节等的指导。电大《开放英语》导学活动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网上学习技能培训。开学时,教师指导学生在电大在线进行实名注册,并介绍“电大在线”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教师将各级电大在线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在QQ群里,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这些网上资源开展学习。
(2)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英语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利用课堂面授和网上英语聊天室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确立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3)指导学生形成有效英语学习策略。开放英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及其强大的交互性将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
(4)课程学习导学。教师建立学习小组QQ群后,选择某个时间段(一周或半个月),坚持每天上线,开展实时导学活动。网上导学缓解了成人学生的工学矛盾,为学生的自主化学习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空间。
(5)面授辅导导学。结合开放英语课程特点,教师将面授辅导课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与因特网相连,可以同步开展视、听、说语言训练,而PowerPoint幻灯片展示的生动、直观的文字或图形画面,使原本枯燥的语言变得鲜活有趣,从而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6)网上学习小组导学。教师对英语小组学习方法、具体要求、实施办法、活动开展形式与内容给出明确的说明,以便学生实施。
3.自学
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英语,寻求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在学生的自学中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引导通常在以下阶段发挥作用。
(1)学习的准备阶段。在课程学习的准备阶段,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电大在线或网络资源了解开放英语的教学大纲、教学实施细则等教学信息,熟悉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材的基本框架以及学习目标,并制定出个人学期及每周的自主学习计划。
(2)自主学习阶段。学生以单元为单位开展课前预习,学习《开放英语》文字教材或CD-ROM的单元内容,听CD录音,看网上视频课件,查阅网上中央电大和省、市电大有关该课程的教学资料。
(3)选择学习支持服务。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QQ群、BBS、E-mail的形式在线完成远程教师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意向调查表”,选择学习支持服务的类型,满足自己学习的需要。
4.助学
《开放英语》课程教师的导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的顺利开展,是以各个环节的助学工作的落实为基础的。而助学主要借助于多种教学媒体和多种教学手段优化组合来实现,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信息支持服务。教师及时通过手机短信、QQ群、BBS等方式公布网上教学信息,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工学矛盾等不利因素,实现异地同步或非同步远程学习。
(2)在线实时辅导支持服务。作为对传统面授辅导课在时空上的有效延伸,教师在QQ群、BBS上公布网上教学信息,通知学生实时在线面授辅导的时间,提供在线实时辅导支持服务。
(3)网上学习交互支持服务。除面授辅导课上的集中交互外,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互主要通过QQ群、BBS、E-Mail、手机短信和网络电话进行,面授辅导课上的集中交互只占了小部分比例。
(4)形成性评价支持服务。形成性评价是对远程教育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督和促进并通过这种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学校为学生设计、提供多媒体语言学习系统,并就使用方法对学生进行培训。经常保持与学生的网上沟通,督促其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及时反馈学生的问题,达到助力学习的目的。
(5)学习资源支持服务。学员个人精力和时间有限,教师有必要将无序、散乱的资源整合优化成内容全面、层次清晰、目录指向明了的课程学习包(包括语法专题讲座、模拟试题、MP英语听力材料、英语学习网站介绍等),并上传到课程教学网站,方便学员随时浏览学习,也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协作互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结语
综观以上电大开放英语的教学过程,可见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环境以及快捷多样的交互方式和沟通途径。多种信息的共同作用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英语教学乃至电大教育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开放大学在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中彰显生命力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李克东,谢幼如,王本中.“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0,(2).
[2]胡继岳,章国英,沈兰萍.英语网络课程发展的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3,(2).
【关键词】开放教育 英语统考 导学效率 途径
我院开放教育(以下简称开放)专科起点本科的学员,所学专业基本为英语、艺术类以外的其他专业,学员英语统考课程为《大学英语(B)》。从历届统考(网考)的情况来看,学员考试合格率偏低(以2014年秋学期为例,合格率仅为50.81%)。提高开放英语统考学员的合格率,成了英语辅导教师迫切研究的课题。而提高开放统考课程的导学效率,应是探讨的重点。本文认为,可通过如下途径来提高英语统考课程的导学效率。
一、调研学情成竹在胸
开放教育本科学员的情况较复杂,不可不加区分而采用单一的导学策略。应对学员进行充分调研,做到胸中有数,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制定导学计划、采取适宜的导学策略。我们根据发放给学员的调查表数据,经过统计汇总、分析,发现我院开放本科学员的情况,大致特点有:
1.人员构成杂 学习目的异。学员来自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工作岗位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学习目的的差异。
2.空闲时间少 集中辅导难。学员大都在企业一线工作,岗位变动频繁,地域分布较广。集中学习困难,以业余学习为主,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整块的学习时间。难以满足开放英语统考集中、强化的要求,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
3.年龄跨度大 英语基础差。学员中既有刚出校门的“小字辈”,又有工作数十载的“老学员”。“小字辈”玩心重,学习上投入少;“老学员”离校时间长,所学英语遗忘甚多。
大部分学员发音不准确,词汇量少(通常不足1500个单词、短语,不少学员甚至在500个词汇以下),口语、听力和写作能力均较差。不少学员以汉语的思维习惯学英语。
学员的以上特点,加之他们学习英语的独特认知心理规律与英语教学固有的内在规律之间的矛盾,造成开放英语统考课程的教学辅导困难重重。
二、区分对象因材施导
影响语言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是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开放英语教学亦不能例外。辅导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员个体差异这一客观实际,兼顾大多数学员的学情,“抓中间、带两头”。并根据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找出开放学员学员个体差异中的相似点,再对他们进行科学分组,分别为各类小组制定合适的辅导计划、学习目标,因材而施导,并适时指导各类小组进行互助学习。这既利于培养学员在学习中互相协作、帮助的团队精神;又避免了部分学员人多面广场合的“畏众”情绪;也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指导、释疑。
三、科学诱导力扫心霾
学员英语基础差、学习困难多,固然是不争的事实。而他们学习英语困难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则是其在心理上的障碍。表现在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畏难和急于求成的心理。
要想取得学习英语的良好效果,消除学员的畏难情绪、树立学员学习的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不厌其烦地对学员进行科学的疏导、帮助他们消除心理疑虑,使其对英语学习有一个清醒的心理,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并帮助学员制定适宜的学习计划,充分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对于学员所表现出来的急于求成的心理,也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认识到,学好英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必须持之以恒、日积月累。
教师还应对学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学习效果进行抽查,以便让学员能够及时认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的改正、完善。
四、多彩活动调动热情
所谓“导学”即指导学员完成开放教育相关课程的学习,是为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程学习的基本路径。寻求跟开放教育及学员的实际更贴近、更直观、更生动的教学方式、方法、手段。
辅导教师除了充分挖掘开放学员的已有知识经验,通过启发、鼓励、指导,来提升开放学员的自学能力外,还应组织学员,开展适时、适量、适宜的各种、各类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英语小活动(诸如:小戏剧英语角色对话等活动)、协作互动活动等。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员的潜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学风。
在教学班级群的基础上,还可以另建英语学习交流平台――英语交流QQ群,指导、鼓励学员用简单的英文交流学习体会、经验,也可以用英文提出建议或问题,以便教师了解、掌握学员的思想、学习动态,既可以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又可以使辅导教师及时给学员以指导、服务和答疑。
辅导教师既要关心学员的学习过程,又要关注学习的结果,还要对各种活动进行及时评价。评价时,应注重个体的差异,以鼓励为主,激发每个学员的上进心,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进一步发挥。
五、巧用资源事半功倍
现今,可用的开放教育教学资源并不匮乏。但过多的开放教育资源,让学员“满箩拣瓜”,又会让学员陷入另一种困扰。很多学员不懂得科学、合理的选择,总以为“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其结果是“乱打乒乓”,收效甚微。如果巧妙使用有效的教学资源,却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方面,我们进行了如下尝试:
1.指导学员充分利用本院网站、江苏开放大学和国家开放大学的网上学习资源。其中江苏开放大学和国家开放大学网站的开放教育平台,均置有跟考试大纲配套的开放课堂,IP课件等学习资源。我们还在本院网站上传了《东台学院开放教育本科英语统考课程(大学英语)导学改革实施方案》、《大学英语B辅导课件1复习方法指导》等系统资料,便于学员查阅、学习。
2.指导学员掌握多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及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的能力。选择较为适合学员英语水平、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尽量使学习的难度和学员的英语水平相配套、吻合。
3.向学员介绍一些教辅资源,以利于拓宽学员的视野、丰富学员的知识面。我们编选了数套《英语统考课程拓展训练题》,共学员选择使用,以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还将有关英语学习的网址链接到辅助教学网页上,学员可以点击相关链接以得到最新的信息、资料。
4.我们还加强了考试之前的技术指导。主要内容有:试题结构分析、历届试题特点分析、答题技巧分析、应试心理指导、模拟机考等等。
学员对我们上述做法反应较好,学习热情得以激发,学习效率得以提高。学员参加15年春学期的网考,合格率提高到近60%,较前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综上所述,影响开放本科英语统考课程导学效率的因素很多,而开放学员自身差异的影响尤为明显。辅导教师应根据开放学员的具体实际、结合开放英语统考课程的自身特点,采用灵活、有效的导学策略,力求进一步提高本科学员英语统考课程的导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高瑛.成人英语教学现状及创新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0.07.
[2]刘娟.黄贤锋,柳州市电大网络教育统考课程“大学英语B级”的教学策略浅析[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4.
【关键词】 微课程;开放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4)03―0052―09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纵观电大系统的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虽然在对面授辅导和网上学习模式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制定了中央到基层的三级面授辅导与网上学习制度,促进了开放教育的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但目前绝大多数基层电大在面授教学实践中着重于重点、难点和考点知识的讲解,在网上学习侧重于在学习平台提供讲稿、布置作业和简单进行测评,或者采用“课堂迁移”的放任自学型课程形态。这种简单的“混合”式课程形态,仅仅停留在把网上学习作为对面授课程的一种辅助和课堂延伸形式,忽略了人作为主体的认知差异性和能动性,忽略了对课程资源和教学活动的一体化设计和深入改革,造成了学生面授课程出勤率不高,网上学习积极性不高和资源利用率极低等现象。这种浅层次的“混合”已经阻碍了开放教育的教学深入改革和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
针对此,越来越多的远程教育专家和实践者开始呼吁要在教学中关注人的发展和教学的一体化、转变技术的工具观,如中央电大副校长严冰教授从信息技术对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变化的内涵层面提出了“深度融合”的理念,并认为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路径选择[1];北京大学郭教授从课程角度认为要注重网络提供的内容和资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教学活动设计[2]。国外开放大学实践也证明了开放教育应根据课程类型不同和学生的差异性开展多种混合学习,如英国开放大学针对课程内容性质设计了“网络增强型课程、网络聚焦型课程和网络密集型课程”,给学生提供多元化学习资源、课程模块和自学为主的学习环境[3]。因此,亟须在开放教育实践基础上探索一种新的资源和教学模式,以促进面授辅导与网上教学的和谐统一,使之能调整、协和、序化系统各要素以维持教学系统整体性的功能,在开放教育理论指导和实践模式上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基于设计研究的方法
面授辅导与网上学习作为混合学习方式的一种,其本质是教学结构的重新组织。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应围绕“在线教学如何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核心,从资源建设、活动组织、教学模式、环境创造、效果评价以及师生的适应性等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基于此,在本次研究过程中主要采取了设计研究方法,即为了达到目和品质进行调查、分析、规划设计一种方法论;在程序上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4]。案例研究可以让问题深入而具体,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可以更好的掌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地制定策略。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是典型案例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即通过对一所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的课程实践进行质的分析和实证分析,对其资源应用状况、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师生角色能力、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调查、访谈和效果评价,从而发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新的策略。
(二)案例与样本选择
基层电大作为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办学终端和直接服务学生的窗口,对其自下而上的研究对改进各项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东城分校作为全国基层电大示范性学校,在面授辅导和网上教学改革一直走在了系统前列,建立了“责任教师导学、课程教师助学和导学教师促学”的教学支持服务团队,制定了“东城网上教学质量保证实施方案”,组织了“面授辅导质量评价”、“网上教学资源和指导方式调查”、“混合式教学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等多项研究活动,并针对学生在“经济数学”等课程学习中的困难搭建了网上工作室,针对“工程造价”等小专业探索了个性化预约式辅导形式;针对“大学英语”开展了泛在学习模式试点;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了基于任务的网络教育模式研究等,在面授辅导和网上教学都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为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因此,本次研究以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东城分校作为典型案例,以20个本、专科专业的200 多门课程实践为切入点,主要通过访谈、调查问卷和深入课堂观察等方式进行质的分析与实证研究。
本次学生访谈60人,调查问卷共295份,其中平台和资源现状有效问卷88份;自我控制能力问卷有效问卷187份;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至40之间,占91%;学生样本中财经类课程占39.56%,理工类课程占31.32%,文法类课程占29.12%。教师访谈20人,调查问卷共80份,其中平台和资源问卷41份;教师素质能力问卷39份;年龄主要集中在30岁至50岁,占70.59%;教师样本中财经类课程占39%,理工类课程占24%,文法类课程占37%。
(三)研究内容与统计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网上资源现状、面授辅导课现状、面授辅导与网上学习混合现状及影响因素等。在此基础上又分析了学生对微课程的认可度、学习动机和自我控制能力等。在调查过程中又针对课程性质进行了多因素方差分析。按照不少于3%的调查统计分析标准,本次研究样本的选择基本上具备了全面性和科学性,在统计工具上采用了SPSS19.0。
三、开放教育资源应用与教学模式
实践创新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开放教育资源应用与教学模式实践创新现状调查
1. 网上资源类型与教学组织活动调查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基层电大网上资源类型主要分为:案例等扩展资源、考试参考、知识点回顾总结等。其中案例扩展资源占56%,作业、考试参考资源占33%,知识点回顾总结类资源占11%(见图1)。案例等扩展资源的课程中文法类课程占60%,财经和理工类课程占40%;作业及考试参考资源的课程中财经和理工类课程占100%;提供知识点回顾资源的课程中文法类科类课程占100%。以上数据说明了案例拓展资源在基层电大办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符合了广播电视系统服务成人教育的理念,尤其是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案例更受到学生们的关注。但在不同课程性之中,文法类课程案例拓展资源相对其他类型课程要好一些。
图1 网上学习资源类型 图2网上学习指导方式
网上学习的指导形式主要分为提供网上学习计划、提供网上资源及使用介绍、多种通讯手段支持、面授课程中对网上学习进行指导。其中教师对网上学习提供学习计划、提供学习资源及使用介绍、在面授课程中对网上学习进行指导的课程等调查中数据都为25%,通过多种通讯手段对网上学习进行指导为12%(见图2)。在提供网上学习计划指导、多种通讯支持进行指导、面授辅导中对网上学习指导的课程中文法类课程和财经理工类课程都没有多大区别,分别都是50%;但提供网上资源介绍及使用介绍的课程中文法类课程占100%。调查数据说明目前的网上学习指导基本是围绕课程教学过程和考试而进行的。
调查发现,目前各类课程中网络教学资源的主要形式是文本为主,其次就是大视频和流媒体,微小视频几乎微乎其微(见图3),只有在英语和高等数学等学科教师建立的学习工作室有一些推进,也说明了目前微小视频还没有被基层电大很好的重视。课程学习和交流的工具主要是三级教学平台,其他社会互工具如QQ、飞信等还没有正式学习中很好的利用(见图4)。这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很不匹配。
图3 网络教学资源的主要形式 图4 课程学习的主要应用工具
调查发现,目前网络讨论的主题主要是考试复习,其次是疑难知识,针对学习方法和能力的主题并不是很多(见图5)。说明目前网上学习还停留在以服务考试为主。
图5 网络学习在线讨论的主题
根据陈丽教授对交互理论的研究,远程教育交互方式主要包括:学生与媒体的操作交互、学生与教学要素信息的交互、学生概念与新概念的交互[5]。调查发现,目前学生对网上学习行为主要是通过发帖子和QQ交流,进行的是基于资源的生生之间的交互、师生之间的交互学习。以下是财经类、理工类和文法类课程中的三门课程学习交互情况的统计(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目前基层电大网上交互行为还处于浅层次阶段。
表1 学生网上交互情况抽查
2. 面授辅导与教学活动组织调查
在面授辅导课调查中,排在前三位的项目是:根据教学进度适时布置作业及时批改;教学语言表达清楚、态度自然亲切;授课内容重点突出、难点讲解易于理解。排在后三位的是:师生相互沟通、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辅助、增强教学效果;讲授富有启发性、注重能力培养(见表2)。
表2 学生面授辅导课程评价
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我们又进行了教师之间的面授辅导课程评价。调查发现,在教师互评中,排在前三位的为:教学语言表达清楚、教态自然亲切;授课内容突出、难点讲解易于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排在后三位的是:面授辅导与网上教学互补性;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相互沟通交流(见表3)。
表3 教师之间面授辅导课程评价
对比学生评价和教师互评可以发现,教师在针对日常学习和考试方面做得还是非常到位的,但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使用网络教学资源以及发挥面授辅导与网上学习的互补性上等方面还不是特别的理想。
3. 基于流媒体的混合教学模式与效果调查
通过访谈和深入课堂观察发现,目前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在实践中针对课程的特点,根据课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基本上都能认真处理好辅导内容与辅导形式之间的关系,使面授辅导能够有利促进学生利用多种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在实践中采取比较多的混合模式基本是“面授+资源自主学习模式”、“面授+资源引导学习模式”或“基于任务的实践教学模式”,形成了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并存和互相促进的格局。
(1)“面授+资源自主学习混合模式”。这种模式由于比较容易操作,已成为了基层电大课程实践的主流(见图6)。一些基层电大为了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提高考试通过率,以课程作为单位建设了自建资源和学习交流空间,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如东城电大“中级财务管理”授课教师结合面授辅导进程在其建设的“会计学习驿站”上提供了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作业辅导与讲评等学习资源,开展了周推荐、作业辅导、bbs论坛等学习活动,并对学生作业进行了自评,增强学生对面授课的理解和消化,培养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大大提升了学生课程考试通过率。
图6 面授+资源自主学习混合模式
(2)“面授+资源引导学习混合模式”。这种模式是在课堂辅导、网上工作室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尝试通过手机短信指导和督促学生学习网站相关内容等方式,把短小的资源就直接群发到学员的手机上。调动了学生利用工作间隙进行碎片式学习,为学生营造一个随时、随地可以获取学习资源,进行泛在学习的环境。如根据英语学习的特点和面授辅导中的重点难点,授课教师开展了泛在学习试点,采取了课堂教学、数字化自主学习和移动学习相结合的“C+E+M”混合模式探索(见图7)。
图7 面授+资源引导学习混合模式
(3)“基于任务的实践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在面授课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基于网络环境的实践性和协作式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积极参与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在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导引下,将“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相联系,最大限度地满足意义建构学习需求,最终达到全面系统掌握知识体系(见图8)。如针对计算机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授课教师在面授辅导课堂上的实验内容以流媒体中程序应用举例和部分习题为主,力求使每个学生能通过亲自上机验证,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协作能力,更好的帮助学生吸收消化学到的知识。网上学习平台采取项目驱动学习方式, 以项目任务的实现为主导,将知识点融入案例,以案例带动知识点的学习。
图8 基于任务的实践教学模式
4. 师生角色与活动方式分析
访谈发现,基层电大授课教师一般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活动、学习任务、学习环境以及评价方式等教学要素进行重新系统的组织,来构建理想的学习环境。在面授辅导课堂活动中,教师发挥其组织、监控教学活动与传授系统科学知识的主导作用。在网上虚拟网络课堂活动中,学生作为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教师的组织、指导、帮促、引导和启发下,通过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来完成意义建构。这样,既能很好地发挥教师组织、引导、启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见图9)。访谈还发现,在授课方式上基层电大教师都积极探索案例教学、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在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特征灵活的处理,尽力做到理论和学生实际经验的相结合。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中积极采用qq群、工作室等方式,并建成了英语、会计、计算基础课程等专门的网上辅导工作室。
图9 面授辅导与网上教学师生角色及活动方式
(二)开放教育资源应用与教学模式创新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在影响因素分析中,为了增加对其分析的有效性和信度,我们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针对资源应用的主要问题、教师的作用发挥、学习获得的帮助、资源的促进作用及效果影响的重要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与分析。
在影响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应用最主要问题调查中,学生和教师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学生认为“无法满足随时随地学习”和“资源形式太单一”是主要因素,而“资源内容缺乏实用性”和“无网络课程”相对影响并不大(见图10),说明了学生在应用中以资源的灵活多样、满足个性化学习为主要衡量标准。教师认为“资源内容缺乏实用性”是影响其教学资源有效应用的主要因素,“学生自主能力差”和“资源形式太单一”是其次(见图11)。二者共同认为“无网络课程”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对比分析发现,资源形式和内容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关注的因素,但相对于学生对灵活性的关注,教师更关注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图10 学生资源应用中的主要问题 图11 教师资源应用中的主要问题
在对教师在课程学习和教学中对比分析中,学生认为面授知识辅导是教师的主要作用,其次是学习方法(见图12)。教师认为提供好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授课中最主要的作用,其次是知识的讲解(见图13)。二者的差异性,也恰恰说明了教师更想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更想通过学习更快地掌握知识。这也是成人学习实效性的特征所决定的。
图12 学生对教师作用的认识 图13 教师对其作用的认识
对在学习和教学中帮助最大的分析中,学生认为能够理解知识是最大的,其次是自主学习能力(见图14);教师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重要的,其次网络教学平台的交互性(见图15)。说明了学生希望能够理解知识才能进行更好的学习和促进自己的工作,教师认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才能进行更好的学习。二者的差异,说明了学生对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还没有完全地意识到,教师对自己网络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没有很好的改进。
图14 学生认为学习中帮助最大的因素 图15 教师认为教学中帮助最大的因素
在网络教学资源对教学与学习的促进作用调查中可以看出,除了0.53%的学生认为较差和22.99%的学生认为一般之外,70%的学生认为网络教育资源对学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见图16);但在教师调查中却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性,51%教师对网络教育资源的促进作用认为并不是很好(见图17)。二者的差异性说明资源建设和应用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尤其在促进教学方面亟须提升。
图16 网络教育资源对学习的促进作用 图17网络教育资源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在对影响学习和教学的重要因素分析中,学生和教师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性:学生认为教学平台的不熟悉是核心因素,其次是资源不好下载(见图18);教师认为缺乏师生和生生交流互动是核心因素,其次是平台资源不实用(见图19)。二者的差异性说明了学生比较关注于资源和平台的易用性,教师比较关注资源的内容和交互性。
图18 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图19 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综上分析,在开放资源应用和教学模式创新中,资源形式的易用性和灵活性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必然趋势,也是以学生作为最终用户体验的强烈需求。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和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性也是在教学中亟需加强的重点,否则再好的资源也成了无源之本,失去了开放教育以学生利用资源自主学习为主、面授辅导为辅的混合学习模式初衷。
四、开放教育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传统的教学是一种先教后练的教学方式,教师负责在课堂内把新知识传授给学生,再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进行大量的练习,巩固与吸收当天所学的知识,同时预习第二天要学的知识,但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课后遇到不懂的问题缺少针对性的指导和及时解答,课后作业缺少科学的分析和管理。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种统的教学方式进行颠倒一下呢?微课程的产生也许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最优办法。将微课程融入翻转课堂中,是否可以实现先学后教?下面是我们在微课程与翻转课堂分析的基础上,对开放教育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的应用价值
“微课”创始人胡铁生认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其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应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并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6]。翻转课堂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7]。近五年来,这种学习模式得到了世界各地的教师认可。可见,翻转课堂有别于传统的课堂讲授、回家写作业的教学方式,而是在课前把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让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然后把课堂的时间节省出来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作业的辅导。翻转课堂是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重新规划的新型教学模式。因此,翻转课堂最大的特色和成功之处在于应用微视频和相应的一整套新型组织管理模式,改变传统课程教学体系,使之更适合于网络课程学习者的特殊性,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基于此,胡铁生认为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 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8]。这让胡铁生对“教师”和“学生”两个概念重新有了新的感悟:“基础知识应在课前或者课后掌握,而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或者学生与学生交流、讨论、辩论的最佳场所。在课堂要解决的是平时单独最难解决的问题。因此,微课和翻转课堂两者能很好地结合。” [9]可见,以视频为核心建构的微课,在翻转课堂里具有很大的优势,不过需要在应用模式和应用技巧上下一些功夫。
(二)基于微课程构建开放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必要性分析
1. 开放教育多元混合的教学模式并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
香港中文大学张伟远教授认为面授辅导与网上教学的结合不是简单的组合,更是一种“整合学习”,强调了事先的设计性,面授辅导和网络学习安排的合理性,以及网上、网下学习的互补性[10]。因此,目前基层电大针对课程的特点,在实践中探索的“面授+资源自主学习模式”或“面授+资源引导学习模式”基本是“教师+资源+学生”的传统教学结构,并没有从本质上实现“课堂”向“学堂”的转变。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需要结合课程特点与学生实际情况,从整合和有效的角度对其结合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在要素、手段和形态上相互结合与渗透,直到彼此相融,从而实现量变到质变。
2. 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1)开放教育资源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基于以上分析,开放大学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充分发挥微课程和翻转课堂的优势进行教学变革。虽然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具有丰富的流媒体资源建设和应用经验,但由于流媒体不易下载和观看,在实际应用中遭遇了诸多瓶颈。因此,需要开放大学总部责任教师根据学科性质和学生特征,对流媒体资源应化整为零,进行分化,并提供相应的微教案、微评价、微练习等支持性资源,让地市级或基层辅导教师能灵活的根据课程特征和学生学习特征进行重新设计和整合,并能在教学中拓展生成性资源。
(2)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微课程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与反思能力,因为微型教学资源的设计是模块化和工具化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确定自己究竟需要怎么样的学习资源,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个性化、自主地选择微型学习资源进行专题化与模块化学习,能够集中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在对微课程的认可度调查时发现,只有4%的学生不是很喜欢,75%的学生还是比较认可的(见图20)。
图20 学生对微课程的认可程度
(3)教师团队建设的需要
在开放大学师资队伍建构和团队教学中,如果责任教师把课程做成微课程,辅导教师就可以有更多精力备课或者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或者钻研更好的教学方法,摆脱沉重的重复性工作。且在每一个专题化的重点难点上,都能找到学校里最擅长讲解这个问题的教师来做专门的解答,并以视频的形式供学生观看,这样就能集中各种教师的资源供每一个学生使用与学习,使全校学生都能得到最优质的教学资源,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
(三)基于微课程构建开放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1. 基于流媒体的开放教育混合教学模式是翻转课堂模式的雏形
流媒体是指用户通过网络或者特定数字信号边下载边播放多媒体数据的一种工作方式。流媒体教学资源可以将文本、图形、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以实时、非实时压缩处理制作整合后,以“流”的形式实时地在互联网上播放,学生可以通过即时点播和下载,把流媒体课程教学资源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一个有力的辅助手段,更好地保证远程学习者的学习需 求[11]。基层电大在教学实践中,针对远程教育师生分离、成人工学矛盾突出的特点,开展了集中学习(面授教师授课)+自主学习(流媒体课程教学资源)为主的教学模式。具体实践过程一般包括(见图21):① 教师在熟悉课程内容网上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制定教学一体化设计方案。② 学员根据教学一体化设计方案以自学为主,并根据该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仔细阅读文字教材、观看电大责任教师录制的流媒体课件,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基本内容。③ 在学员自学的基础上,由课程辅导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面授辅导,解决学习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疑难问题。面授辅导课占总学时的1/3。④ 在面授课上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创造学习氛围,提供相互交流学习体会、探讨疑难问题的场所,不断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从翻转课堂的内涵与开放教育基于流媒体的和混合教学模式可以看出,开放教育一直在进行翻转课堂模式的实践探索,只不过载体不是微课程而已。
图21 基于流媒体课程教学设计示意图
2. 开放教育教师与学生对基于微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适应性已基本具备
翻转课堂是对知识的深度学习,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和自我控制能力,更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素质和支持服务能力。调查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机中最主要的是认知驱动力,占59%,即想真正学知识充实自己;其次是自我驱动力,占17%,即想通过学习找到好的工作,提高社会地位;最后才是附属驱动力,仅占2%,即家人和工作单位对于他们学习的驱动作用最小(见图22、23)。说明学生在学习动机上还是以增长知识为主,学历需求为辅。
图22 学习动机类比图 图23 认知内驱力分布图
学生的自我控制力分为自控策略、自控倾向和自控感。其中分值最高的自控倾向,见图24。在自控倾向中,学生能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和作业分值较高,但对制订学习计划和总结学习情况的分值稍低,见图25。也说明了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引导和督促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从自控策略来看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是都会主动寻求帮助,见图26。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基本还是不错的,但更需要教师对其不断的提升。
教师素质能力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通过碎石图得出六个因素,分别命名为远程教学专业知识、教学基础知识、信息化能力、科研管理能力、合作创新能力、服务态度。调查分析,六类素质的应具备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服务态度、远程教学专业知识、合作创新能力、科研管理能力、信息化能力和教学基础知识;已具备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服务态度、合作创新能力、科研管理能力、信息化能力、远程教学专业知识、教学基础知识(见图27)。从六类素质应具备和已具备对比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远程教育专业知识、信息化教学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基本上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服务态度的素质,对促进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支持服务有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基于微课程构建开放教育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
基于对开放教育资源应用与教学模式的实证分析及以微课程为载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我们针对开放教育课程设置和学生特点,构建了一种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面授辅导与网上学习的有效整合模式(见图28)。
图28 基于微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教学和学习过程分析
在这种模式中,教学过程包括:在课前梳理知识难点和重点,并制作成微课程,包括微视频、微音频、微课件、微文本等,可以融合图片、动画、文字等多种媒介资源,以多方位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教师针对问题较多的知识点进行统一讲解,问题较少的进行个别辅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加各种协作学习活动,并将视频上学到的内容加以应用,来解决真实的问题。在课堂后,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阅,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布置预习新的学习计划。其中预习学习过程包括:在课前借助课本预习,遇到比较难懂的知识点的时候,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微课程进行学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知识点,可以在电子书包中做记录,然后在课堂上针对自己的问题请教教师,带着问题去学习,并且对于自己不清楚的知识还可以多做一些练习进行巩固。课后借助老师制作的微课程在对重点、难点进行巩固吸收。知识的传授发生在教室外,而知识的吸收与内化发生在教室内。这种颠倒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带着问题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更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避免许多无用功。并且基于翻转课堂的理论,使微课程优点与基于信息技术随时、随地学习的特点结合,为学生构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个性化学习的空间。
(二)教师的职责与学生的任务
教师的职能是选择知识点、编辑微课程、上传微课程以及面对面辅导学习者。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个性化学习的实现,不仅需要教师掌握先进的信息技能,而且还需要教师掌握微课程的设计原则和教学技巧,准确的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针对重点、难点设计短小精悍的微课程,还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适时的调整教学。可见,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已经全方位的转变成辅导员、助学者、引导者与帮助者。学生的任务是学习微课程,讨论练习教师留下的针对性的习题,学生也由接受者变成了主动学习者和自我导向学习者,在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在课堂中随时随地向教师与同学求助,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三)基于过程的学习分析
在这种模式中,还可以通过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平台分析系统,能够实时反馈学生信息,用柱形图、饼状图和折线图清楚的显现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知识易错点与学习地图等,这些数据可以让教师针对错误比较多的知识点制作微课程,然后把微课程上传到平台系统,让学生有选择的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使教师为学生量身订制教学,为实现个性化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基于微课程构建翻转课堂可以很好的解决开放教育个性化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特别对解决目前广播电视大学学生工学矛盾突出的情况具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如何在流媒体的基础上,建议碎片化、系统化的微课程知识体系,重新构建面授辅导与网上学习的翻转模式,将成为新一轮开放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否则,正如一位专家所言,翻转课堂并不是可汗学院所创造,广播电视大学早已是翻转课堂,但如果翻转不出很好的效果,是否会再翻转回去呢?
[参考文献]
[1] 严冰. 开放大学的教学学术与学习资源设计[J]. 中国远程教育,2011,(8).
[2] 郭. 引领式网络课程:理念及设计[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
[3] 英国开放大学电子远程学习.
[4] 管饶生. 设计研究方法[M]. 台北:台北出版社,2009.
[5] 陈丽. 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J]. 中国远程教育,2004,(5).
[6] 胡铁生,詹春青. 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
[7] 张金磊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2012,(4).
[8][9] 胡铁生等. 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 远程教育杂志,2013,(8).微课程发展
[10] 张伟远. 网上学习理念两次变革的国际研究――“网上学习理念变革的国际研究”系列文章之三 [J]. 中国远程教育,2006,(11).
[11] 流媒体. http:///view/794.htm.
关键词:远程教育;模式;问题;创新;实践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在过去60多年当中不断进步,经过远程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现代远程教育三个重要的阶段,其中远程教育模式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目前,我国远程教育模式还存在一些不足,针对远程教育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创新的思路,对远程教育模式创新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现代远程教育模式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远程教育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发展的新趋势。所谓远程教育,指的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卫星等现代化的通讯技术,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远程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中开放教育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四种:课堂辅导教学模式、网络教学模式、协作学习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即导学结合、网络教学、协作互动、实践教学这四种教学方式。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方法的变革,远程教育在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创新和变革。如今,远程教育利用先进的网络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比如课程网站、视频会议、电子邮件等。早在2005年,远程教育教学就开始发展成为开放远程教学的模式,利用网络制造一个虚拟学习环境开展教学,实现了远程学习活动、信息收集以及学生管理的目的。虽然远程教育模式总体令人满意,但是我国的远程教育由于发展比较晚,总体还是落后于别的国家,在发展上存在对远程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远程教育制度缺乏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远程教育发展的要求、教育资源粗糙、教学资源缺乏、课程设置比例失调等一系列问题。由此看来,远程教育必须创新教育模式,在不断的实践中找寻最合适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2现代远程教育模式的创新途径
2.1教学人群的创新
教学人才的创新是指远程教育不仅对在校学生开展远程教学,对社会的其他成员也要开放教学,既包括学历教育也需要包括非学历教育,为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提高更好的学习机会。人才培养应该针对社会需要而提供相应课程的教学,比如,当前社会需要大量的IT人才,应该加强IT人才的培养,并制定相应的远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
2.2专业设置的创新
远程教育在保证专业课程多样性的同时,必须保证专业设置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在满足生源多样性的要求的同时,保证所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的要求,不至于所学不能用。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人才的培养开始转向个性化的方向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标准培养模式顺应时代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不同而对教学进行科学合理设计,以学习者为主开发新型专业课程的学习,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3课程设置的创新
很多大学都是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远程教育也应以此为培养目标,不能只以完成课程而为教学目标,因此远程课程设置和教材的选择应遵从社会的职业需求。课程的设置既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满足社会的需求的同时也要考虑学习者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课程,以最合理的课程设置,使教学资源最大化地满足社会和人才需求。
2.4教学模式的创新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指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逐步转向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模式。在这样教学模式下,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自身情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探讨式的教学方法来对进行人性化的教学,充分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因此,我们在制定教学和学习计划时,需要考虑学习者的实际情况,以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比如,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教学应该多注重学生基础的提高,针对有应对会计基础的应该注重专业技术的提升,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促进远程教育的有效发展。
2.5评价方式的创新
以往学校对学生评价主要以学生的考试情况作为依据,如今很多学校由传统的评价方式转变为多元化评价方式,主要引用了发展性评价方式。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不同,因此对学习者的评价方式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显得不合理,我们可以借鉴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学习者综合性的评价方法,这就要求除了考试,还需要对在学生实践操作、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和评价。
3结束语
远程教育应摒弃应试教育的束缚,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根据成人教育的目标和特点,在远程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内容和考试方式等方面加强创新力度。加大远程教育的重视程度,使远程教育在现代教育大平台真正实现开放化、现代的、大众化和终身化。未来,远程教育将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屈鸿翔 单位:天津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周礼良.论我国远程教育制度创新[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
[2]施旭英.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高新科技,2015,(5).
关键词:英语 教学改革 高职 微课 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1(b)-0133-02
近些年,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应用,微课这样一个新兴教学工具迅速发展起来并广泛应用于教学当中。作为高职计算机英语教师,如何引入微课,并使之与分层教学相融合,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已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1 理论基础
1.1 微课
“微课”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1.2 分层教学
分层教W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2 基于微课的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2.1 微课运用的必要性
微课则是使英语教学规范化、统一化的一种重要手段与途径。当下基于系列微课的英语教材已经陆续推出,很多院校将基于系列微课的英语教材应用到教学当中,实践中发现,这类教材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微课来进行“教”的主体部分,这样可以保证教学内容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突出教师在学生“学”的过程中解惑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英语一直是以公共平台课程的形式出现,教师团队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共同开发微课教学资源,根据本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应用到教学当中。
2.2 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高职英语教学因学生基础差距大的特点,以同一目标进行教学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学习压力,从而造成学习动力的不同,最终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学中建议采用分层教学,即按照学生的基础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然后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到各层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从而制定学习目标,布置学习方法,给予学习帮助,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
3 基于微课的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实践的具体方法
3.1 教学资源准备
所谓教学资源的准备是以“微课”为主的用于教学的主要资源。除微课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以外,还有教学所需的习题、课内任务、课后作业等。微课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资源,微课的准备如前所述大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拿来主义,就是使用教材配套微课、网络上优质微课等,这样做的好处是微课质量高,节省精力与时间;另一种是自主研发,即英语教研组内的成员共同研究设计微课,这类微课的重要特点是更具针对性,更符合院校实际情况。
3.2 教学方法准备
教学是在有效教学方法的设计之上完成的,教师在此阶段要设计教学的基本方案,即根据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在基于微课的教学实践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索”教学法等都会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而基于微课的教学法的最重要特点就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应在准备教学方法时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例如,设计任务驱动教学法,则需要准备任务书,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微课的学习,以提高其学习效率与自主学习能力。
3.3 分层计划制定与实施
分层计划的制定一定要慎重而科学,切忌因分层教学打击了后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层的大致原则是根据英语基础、学习能力将学生分层若干层次,通常是3~4个层次。实施中有的采用分班法,即将学生按初试成绩分成A、B、C3个层次,然后将3个层次的学生按层次分班,则会形成A类班、B类班、C类班。这样分班的优势在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基本相近,有利于开展教学,但这样做的缺点是对于C类班级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进一步调动。另一类分类方法是将A、B、C3个层次的学生按比例分配到每一个班级中,保证各班级各类学生的平均分配,在教学实施中,为每类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规定不同的学习时长与学习目标,最终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在实施中采用这类分层手段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且能充分发挥成绩靠前学生的优势,使其对成绩靠后学生起到帮助作用。
3.4 组织基于微课的分层教学
教学实施是教学改革的最直接环节,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不放弃原则。按照教学设计内容充分组织教学。在这种模式下,教师的作用是教学的设计、课堂的组织以及指导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对各层次学生均应设计出适合他们水平的学习目标并有方法有步骤地实施以达到教学效果。
3.5 教学效果反馈
采用分层教学法后,教师要做及时的教学效果反馈。制定教学效果评价表,客观真实地反馈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谢梅.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英语广场,2016(3):95-97.
[2]叶春.怎样将微课更好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J].学周刊, 2016(32):142-143.
[3]张艳雷,吴旋.“翻转课堂”与微课教学在大学英语写作课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6(8).
[4]梁文霞.基于微课的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314-315.
[5]陈平,陈仕清.微课资源支持下的商务英语课堂有效教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6,25(2):9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