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2-07 13:29:4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教育教学工作意见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一2020)》、《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精神,推动我市学前教育发展,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目标与要求
1、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健康发展。
2、发展目标。到2015年,基本普及学前二年教育,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5%,重视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达到幼儿园总数50%以上,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5%。至2020年,普及学前二年教育,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0%,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有较大发展;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达到幼儿园总数70%以上,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
3、发展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原则,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坚持公益性、普惠性原则,大力发展农村公办幼儿园,积极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坚持规模与质量并重,努力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二、加强学前教育资源建设
4、科学规划幼儿园建设。学前教育纳入全市和各乡镇、办事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科学测算学龄前儿童数量及分布,合理确定幼儿园建设数量、规模与布局。保障幼儿园建设用地。城区结合城市发展实际,行政新区新建市第二幼儿园,由教育局直管;城西建好六亩塘镇中心幼儿园,城北建好蓝办中心幼儿园,城南建好石马山镇中心幼儿园,分属一办两镇管理。城区新建居住小区需规划建设与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配套幼儿园,并与居住区同步规划、同步设计施工、同步交付使用。各乡镇(办事处)应统筹规划本乡镇学前教育的布局与发展,着力推进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
5、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要以农村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为重点,按照“广覆盖、保基本”的要求规划和建设,分类指导,整体推进。2012年,结合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建设规划,建设好荷塘镇、安平镇、杨市镇、斗笠山镇、水洞底镇及湄江镇5个乡镇中心幼儿园。至2015,确保每个乡镇、办事处建设好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并适当建设一批村级幼儿园。至2013年,全市公办幼儿园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所数占全市幼儿园所数的40%;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达到13000人左右,占全市在园幼儿总数的40%以上。
积极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间接补偿形式,或者直接补贴民办幼儿园适当保教费,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经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办学水平评估合格后予以认定,挂牌服务,其名单向社会公告,接受政府和社会监督。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收费不得高于同类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
落实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优惠政策。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按标准收取的教育费、保育费,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教育劳务营业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免征营业税。用水、用电、用气按关于居民用水、用电、用气价格规定执行。
三、保障学前教育发展经费
6、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要在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占合理比例,未来三年要有明显提高。要拓宽学前教育经费筹措渠道,确保公办幼儿园建设、教职工工资以及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所需经费。落实好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建设规划项目配套资金。设立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专项经费。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重点支持公办幼儿园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建设发展。
7、完善学前教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公办幼儿园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办园综合成本、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由物价、教育、财政部门制定收费标准。物价部门要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收费管理,对民办幼儿园办园成本进行经常性检测,公布社会平均办园成本,引导民办幼儿园根据相关规定和当地实际确定好收费标准。同时要防止恶性竞争,坚决查处乱收费行为。
8、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残疾儿童接受基本学前教育给予资助,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保障留守儿童入园,有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园问题。
9、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捐资发展学前教育。根据学前教育发展规划,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普惠性幼儿园。鼓励社会各界以捐赠形式支持幼儿园建设、设施配备和经济困难家庭儿童入园。
四、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10、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全面实施幼儿教师持证上岗制度,严把入口关。幼儿园新任教师需在持有资格证人员中公开招聘、择优聘用。
11、落实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编制部门要根据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合理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步配齐公办幼儿园教职工。在新一轮核定全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编制时,富余编制通过转岗培训合格后可优先调节为幼儿园教师编制。在职中小学教师中第一学历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通过继续教育,可调整至幼儿教师岗位。
12、加大幼儿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启动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层次幼儿园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每年选拔招收适量优秀初中毕业生参加省、市定向培养,解决专业幼儿教师严重短缺问题。制定幼儿园教师年度培训规划,健全培训体系,落实培训经费,开展多种形式培训,提高在职幼儿教师学历水平及业务水平,全面提升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
13、保障幼儿教师合法权益。切实保障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工资,确保国家各项工资福利待遇政策落实到位,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要逐步达到同职级中小学教师工资水平。公办、民办幼儿园聘用教职工要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要求签订聘用合同。依法保障幼儿园教职工在享受社会保障、职称评定、评先评优、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公办幼儿教师,按国家规定实行工资倾斜政策。对优秀幼儿园园长、教师进行表彰。
五、提高学前教育保教质量
14、加强对学前教育的指导和管理。坚持保教并重原则,以科学保教观指导学前教育发展。遵循学前教育规律,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注重幼儿安全和习惯养成,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建立幼儿教师用书和教育资源包推荐制度。鼓励幼儿教师积极开发园本课程,制作教、玩具及活动器械,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完善保教管理,建立健全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督体系。
15、建立学前教育分类定级管理制度。实施优质示范性幼儿园创建工程。充分发挥市幼儿园省级示范性幼儿园的辐射示范作用,力争再创1-2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新建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按照市级示范性幼儿园标准建设。激励扶持一批办学规模大、办学效益好、办学理念先进的民办幼儿园创建市级示范性幼儿园。评选出一批市级示范性幼儿园。通过分类定级,有效发挥示范性幼儿园的带动与指导作用。鼓励各类示范性幼儿园通过举办分园、托管薄弱园等形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帮助薄弱园提高办园水平,以多样化办园的形式满足家长和社会的需求,让更多幼儿能享受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全面提高全市学前教育保教质量。
16、加强幼儿园与家庭、村镇、社区的合作。充分利用幼儿园和社区、村民自治组织的资源优势,面向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宣传、指导等服务,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能力。
六、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17、明确学前教育管理职责。实行政府统筹、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分级管理的学前教育管理机制。市人民政府成立学前教育领导小组,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教育局设立学前教育管理股室,负责全市学前教育统筹规划和管理、保教质量监管、安全考核、公办幼儿园年度考核、民办幼儿园审批及年检等工作。发展改革局和教育局牵头,负责组织实施学前教育年度发展目标,分解年度任务,落实分年度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数量和新增学前教育学位。财政局负责落实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政策,确保公办幼儿园建设、教师工资等所需经费,做好资金使用的监管工作。物价局负责分类制定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通过成本核算,指导民办幼儿园合理确定收费标准。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分类落实幼儿园建设标准和制定用地规划。编委办按上级规定落实好幼儿园教师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落实教职工的人事(劳动)、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和职称(职务)评聘等政策。综治委牵头制定幼儿园周边环境管理办法。公安局牵头制定园车管理办法。卫生、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制定并落实幼儿园食品、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各乡镇、办事处负责举办乡镇公办幼儿园,提供公办幼儿园的办园场地和设施,负责所属幼儿园的相关经费补助、安全监管等工作。各乡镇、办事处中心学校负责本辖区内各类幼儿园的业务指导工作。
18、规范民办幼儿园审批程序。举办者申办民办幼儿园,需向所在乡镇中心学校提出申办许可证的书面报告及有关材料。乡镇中心学校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后呈报教育局审核。教育局应组织相关人员对举办者提供的办学条件进行实地考察和评议,对同意举办的民办幼儿园,颁发《办学许可证》。取得办学许可的民办幼儿园应到民政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并报卫生、卫监、公安、消防等职能部门取得食品卫生、校车、消防安全验收等相关文件。教育行政部门要协同各乡镇、办事处定期组织人员对无证办园进行清理排查,对不够条件的民办幼儿园要限期整改,整改后达到要求颁发办园许可证,仍未达到要求的依法予以取缔,并妥善分流和安置幼儿。
团支部名称:填表时间:
团支部
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团支部团员数量、支委会等基本情况。
学习教育
情况
主要包括学习形式、学习内容、完成学习人数,提交学习心得体会的人数,团课的时间、地点、内容以及参加团课学习的人数,参加征文活动的人数。
组织生活
情况
主要包括组织生活的召开时间、参加人数、团员发言情况,集中开展入团仪式的时间、地点、参加人 数,组织老团员重温入团誓词的时间、地点、参加
人数,观看《入团第一课》的时间、人数,被上级表彰的先进组织和个人等情况,开展组织整顿的基
本情况。
实践活动
情况
主要包括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人
数,组织参加网络主题团日活动的情况,开展团员先锋岗(队)创建活动的情况。
上级团委
其次,是学习“目的”的不统一。 学生的学习愿望不强烈,目标不明确。 由于我国大学公共英语是必修课,任何专业的学生都要进行英语学习。 有的学生会认为英语和自己的专业无关,学习英语只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好拿毕业证,毕业后就职,在工作中也不会用到它。 这种想法的具体表现就是:学生上课逃课、考试作弊,甚至是在四、六级的考试中采取各种手段只为过级。 这种学习愿望不强烈和目标的不确定性的产生是由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
对提高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工作的建议
1.遵循人才培养的规律,按照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目标培养人才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作为教学的首要目的。 这就要求大学的英语课堂, 应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的基础知识,增强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此满足我国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需要。
2.优化大学公共英语的课程设置,组建优秀的英语教师队伍
关于大学公共英语课程设置的优化,有两个基本要求。 第一,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参加基础课的学习,以保证大学生整体的英语水平;第二,学校应给出选修的自由,使那些正真想学习英语的学生得到更加专业的学习, 如此来提高高校英语教学的质量。 因此可在保证一定基础性课程的同时,增设选修课的门数。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与组建一支优秀的英语教师队伍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说,高校教师要教好英语,首要条件是自身有较高的英语能力,只有自己的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向学生传授知识。 同时教师还应拥有较高的教学能力,不满足于现在的教学经验,对英语教学模式不断探索,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只有教师能将自身所学按照教学规律教给学生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 其次,从学校的角度来说,高校应给教师提供更多进修、在职的学习机会,并进一步做好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工作;为促使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与实施工作中去, 应把教学质量作为教师考核的参考标准, 对公共英语教学质量实行定时或临时的考核工作;组建教学团队,团队成员互帮互助,逐步提高公共英语的教学质量。
3.改进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每门学科的教学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方法, 英语是一门语言,也有它自身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 但是对老师来说,在进行一门外语的教学过程时,不仅要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还要结合我国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 首先,应明确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即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 高校教师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教师应以督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主, 同时也应给与一定的专业指导, 以免学生进入学习的误区。 让学生充分理解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并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提高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以此来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
一、帮困助学对象
(一)在本区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的各类公立学校(或教育部门指定承担对口就近入学的民办学校)就读,经民政部门审定的本区城乡低保家庭学生。
(二)在本区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的各类公立学校(或教育部门指定承担对口就近入学的民办学校)就读,经民政部门审定的本区特殊困难家庭学生。特殊困难家庭是指: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本市城乡低保标准的1*0%(城镇4*0元/月;农村3*10元/年),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
1、父母双亡,且指定监护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2、父母一方患大病重病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3、父母一方为重度残疾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4、经济困难的丧偶单亲家庭学生;
*、为国牺牲,被人民政府批准为烈士的子女(不需要核定家庭收入,可全部纳入)。
对经济困难的界定,按本区民政部门的统一规定确认。
(三)在本区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的各类公立学校就读的具有本区户籍的其他经济困难家庭学生。
二、帮困助学内容
(一)低保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学生
1、免杂费;
2、免书本费;
3、补助生活费。
(二)其他经济困难家庭学生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和中央有关部门文件、会议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对困难家庭学生实行帮困助学的要求,现就本区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帮困助学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帮困助学对象
(一)在本区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的各类公立学校(或教育部门指定承担对口就近入学的民办学校)就读,经民政部门审定的本区城乡低保家庭学生。
(二)在本区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的各类公立学校(或教育部门指定承担对口就近入学的民办学校)就读,经民政部门审定的本区特殊困难家庭学生。特殊困难家庭是指: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本市城乡低保标准的150%(城镇450元/月;农村3510元/年),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
1、父母双亡,且指定监护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2、父母一方患大病重病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3、父母一方为重度残疾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4、经济困难的丧偶单亲家庭学生;
5、为国牺牲,被人民政府批准为烈士的子女(不需要核定家庭收入,可全部纳入)。
对经济困难的界定,按本区民政部门的统一规定确认。
(三)在本区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的各类公立学校就读的具有本区户籍的其他经济困难家庭学生。
二、帮困助学内容
(一)低保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学生
1、免杂费;
2、免书本费;
3、补助生活费。
(二)其他经济困难家庭学生
1、减免杂费;
2、发放助学金。
三、减免补助标准
(一)低保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学生
l、免杂费、书本费,按现行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收费标准执行,转制学校比照公立学校收费标准执行(免杂费:小学100元/年,初中160元/年;免书本费:小学320元/年,初中400元/年)。
2、补助生活费,标准为每生每月110元(一年按9个月补助)。
(二)其他经济困难家庭学生
1、根据实际困难程度,按现行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收费标准,酌情减免杂费。
2、根据实际困难程度,发放学生助学金。具体为:
小学:甲等每生每月120元
乙等每生每月90元
丙等每生每月60元
中学:甲等每生每月170元
乙等每生每月l40元
丙等每生每月1l0元
四、运作方式
(一)低保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学生
1、区民政部门负责对低保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学生资格的审定
(1)2*学年第一学期低保家庭学生名单在9月1日之前完成确认,特殊困难家庭学生名单在9月15日前完成确认。以后每学期的名单确认须在学生到校报到之前完成。
(2)对确认后的低保家庭学生和特殊困难家庭学生由民政部门发放“助学券”。
2、区镇两级财政负责帮困助学经费的落实
(1)各镇帮困助学经费总数的50%由区财政局拨款至区教育局,另50%则分别由被帮困学生户籍所在的各镇负责拨款至区教育局。
(2)户籍在石化街道学生的帮困助学经费,由区财政局全额拨款到区教育局。
(3)各级财政负责的减免补助资金要按时足额拨付到区教育局。
3、区教育局负责帮困助学经费的管理、各学校负责帮困助学经费的使用
(1)学生到校注册报到时,将“助学券”交给学校。学校按市教委有关收费标准,办理相应的免费手续。
(2)学校核对助学券、加盖公章、登记造册后,与区教育局结算,该工作每学期进行一次。
(3)“助学券”实行实名制,不得转让和兑换现金。
(4)享受“助学券”的困难学生,同时享受生活补助。
(5)享受生活费补助的被帮困学生应在就读学校就餐,如因个人原因不在学校就餐者则不享受生活费补助。
(二)其他经济困难家庭学生
1、减免杂费:开学时,由学生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杂费减免申请表》,根据学生实际困难程度,经学校领导审批后予以减免,每学期审批一次。
2、发放助学金:开学时,由学生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学生助学金申请表》,详细说明家庭收入及困难情况,经学校领导审批后按月发放,每学期审批一次。
3、所减免杂费和发放助学金的经费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列支。区财政部门按标准足额拨付生均公用经费。
五、其他事项
在盲、聋、辅读学校就读,具有本区户籍、接受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的帮困助学,按照《*市特殊教育学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减免学习费用的意见》(沪教委基[2*]20号)执行。
六、实施时间
(一)本实施意见自2*年*月*日起实施。
(二)本实施意见如与以前制定的义务教育阶段帮困助学政策不一致的,以本实施意见为准。
1、减免杂费;
2、发放助学金。
三、减免补助标准
(一)低保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学生
l、免杂费、书本费,按现行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收费标准执行,转制学校比照公立学校收费标准执行(免杂费:小学100元/年,初中160元/年;免书本费:小学320元/年,初中400元/年)。
2、补助生活费,标准为每生每月110元(一年按9个月补助)。
(二)其他经济困难家庭学生
1、根据实际困难程度,按现行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收费标准,酌情减免杂费。
2、根据实际困难程度,发放学生助学金。具体为:
*
四、运作方式
(一)低保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学生
1、区民政部门负责对低保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学生资格的审定
(1)20*学年第一学期低保家庭学生名单在9月1日之前完成确认,特殊困难家庭学生名单在*月1*日前完成确认。以后每学期的名单确认须在学生到校报到之前完成。
(2)对确认后的低保家庭学生和特殊困难家庭学生由民政部门发放“助学券”。
2、区镇两级财政负责帮困助学经费的落实
(1)各镇帮困助学经费总数的*0%由区财政局拨款至区教育局,另*0%则分别由被帮困学生户籍所在的各镇负责拨款至区教育局。
(2)户籍在石化街道学生的帮困助学经费,由区财政局全额拨款到区教育局。
(3)各级财政负责的减免补助资金要按时足额拨付到区教育局。
3、区教育局负责帮困助学经费的管理、各学校负责帮困助学经费的使用
(1)学生到校注册报到时,将“助学券”交给学校。学校按市教委有关收费标准,办理相应的免费手续。
(2)学校核对助学券、加盖公章、登记造册后,与区教育局结算,该工作每学期进行一次。
(3)“助学券”实行实名制,不得转让和兑换现金。
(4)享受“助学券”的困难学生,同时享受生活补助。
(*)享受生活费补助的被帮困学生应在就读学校就餐,如因个人原因不在学校就餐者则不享受生活费补助。
(二)其他经济困难家庭学生
1、减免杂费:开学时,由学生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杂费减免申请表》,根据学生实际困难程度,经学校领导审批后予以减免,每学期审批一次。
2、发放助学金:开学时,由学生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学生助学金申请表》,详细说明家庭收入及困难情况,经学校领导审批后按月发放,每学期审批一次。
3、所减免杂费和发放助学金的经费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列支。区财政部门按标准足额拨付生均公用经费。
五、其他事项
在盲、聋、辅读学校就读,具有本区户籍、接受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的帮困助学,按照《*市特殊教育学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减免学习费用的意见》(沪教委基[20*]20号)执行。
六、实施时间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课程内容的目标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水利学科是具有基础科学与技术科学双重性的学科,水利事业是具有工程技术与人文社会双重性的事业。而水利工程专业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在水利、水电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促进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措施。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其实质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内涵是教学与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以此来带动课程建设、专业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国民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水害的威力之大也为人们所见识,水安全问题时刻威胁着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作为国家基础产业,水利业必须以优质的水利成果和劳务才能保障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优质的水利成果和劳务最终需要技能人才的操作,才能变为现实。加快推动水利技能人才培养,提高技能人才的技能水平,其紧迫性已显得十分突出。
水工专业非常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其强调必须在学生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形成上有所突破,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从被动地接受学习到主动动手创造,在愉快的气氛中去获取知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不仅在做的过程中能真正学到知识,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同时还可以指导别的同学操作;动手能力差的同学,通过实际操作找出自己与别的同学的差距,及时弥补不足,从而形成一个集体学习的过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由学校向社会过渡的问题,培养了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情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信心。学生有了兴趣就会自觉钻研,更刻苦地学习,这也就能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走出一条具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内涵发展之路。
以水工专业为例,在我国传统高职教育中,教学模式依然采取理论课程在先实践课在后的居多。这使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时间上有一个时间差。采取边教边学边做模式,使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仅在时间上融为一体,而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场地也融为一体。在教学内容上,把重点放在从事本专业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上,专业理论教学突出应用性原则,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主要成为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以掌握实践技能所必需、够用为原则,对实际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内容、新设备,必须在实际操作和实训中有所反映。要重视理论教学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决定了专业理论教学要突出适用性。教学内容是以问题展开的,按照“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形成技能所需的理论知识”而选择,也就是要告诉学生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做,做的程度等知识。
为适应市场需求,现代职业教育呼唤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正在实践与探索中。这种教学模式,是将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突出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为重点,能较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更适合水工专业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满足社会及用人单位对水工专业人才的需要。
因此,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开发水工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研究与探索,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对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工程技术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4)
【关键词】工作过程 “教学做”一体化 职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245-01
“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因此在《统计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贯彻“理论适度够用,重在技能训练”的原则。以统计工作过程为导向改革课堂教学内容,以任务为驱动方式进行教学方法改革,通过“教”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学生的“学”掌握基本知识,通过“做”把基本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培养学生职业技能。
1.《统计学》传统教学模式分析
《统计学》传统教学模式是基于课程的学科体系进行教学,强调的是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这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些茫然,不知道这些枯燥的理论有什么用处,或者是在学习之后不知道怎么去应用这些理论,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和实践的脱节。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统计学》教学内容设计
2.1 课程内容设计理念
以工作过程为课程内容的组织逻辑,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课程目标,以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为课程的实施原则。这样使学习内容与工作需要相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学生学以致用,目标明确,学习更富有激情和动力。
2.2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
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往知识传授为主要授课方式,将统计的工作过程分解为以下几个项目。
项目一、统计调查。这是统计工作的开始,也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本项目分解为三个任务,即问卷调查、文案调查和访谈调查。
项目二、统计整理。它是使统计调查资料系统化、条理化。本项目可以分解为三个任务,即封闭式调查问卷资料整理、开放式调查问卷资料整理和文案调查资料整理。
项目三、统计分析,这是统计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课程的关键性环节。统计分析又可分解为三个子项目,即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指数分析,每个子项目又分解为若干任务。
项目四、统计调查报告,这是统计调查成果的总结,是前面几个环节的整理和深化。本项目可分解为三个任务,普通调查报告、学术性调查报告和口头调查报告。
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要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内驱力。教师提供统计工作情景,然后根据情景设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避免被动地接收知识,增强他们求知的动力,提高学生的统计学思维与素养。
以“项目二、统计整理”中“任务三 文案资料整理”为例阐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
3.1设计情景,提出任务要求
对某一物流企业某一部门其员工年龄构成情况进行文案调查。资料如下:35 56 22 45 38 49 52 19 29 35 51 28 36 44 49 35 25 40 38 27 26 33 50 42 37 43 38 20 27 30 18 27 46 31 33 38 45 49 31 47
所获得的资料分散、不系统,不能说明总体年龄特征,达不到认识总体的目的。
提出任务要求:对现有的资料进行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和科学化。
3.2 任务分析
首先,要明确任务的目标是使统计调查资料系统化、条理化;其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背景知识有统计分组、统计汇总、绘制统计表和统计图等;第三,完成任务最终成果是统计表和统计图。
3.3 完成任务所需的背景知识
首先,向学生介绍统计分组的目的和要求;其次,选择分组标志,并进行分组;第三,在分组的基础上进行汇总;第四,在前两个步骤的基础上,绘制统计表和统计图。在介绍背景知识的过程中,辅以案例教学,用一个具体实例把背景知识贯穿起来,摆脱以往机械式的理论授课。
3.4 任务的完成
通过情景任务安排、任务分析和背景知识的介绍,学生基本已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时安排学生自行解决情景中安排的任务。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这一阶段以学生解决问题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教师主要负责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对仍存在的疑惑进行讲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3.5 统计整理实训
“教学做”环节当中“做”是核心,因此统计整理实训这一步骤必不可少,也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重要环节。
实训情景:对某一物流企业某一部门员工的工资情况进行文案调查。资料如下:
1800 2580 3300 2530 2450 4450 4100 2200 3650 3500 2700 2800 3620 3000 2400 3500 2500 4010 3800 2700 2600 3300 3650 4200 3700 3780 3800 2950 3330 3100 1980 2700 4130 3100 3300 3800 3650 3500 3100 2950
试对上述工资资料进行整理,绘制统计表和统计图。
步骤一、输入资料。把40名员工的工资资料输入计算机Excel电子表格中。
步骤二、在电子表格中列出要统计的变量,如频数、频率、累计等。
步骤三、频数与频率统计。利用FREQUENCY函数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利用SUM函数进行合计。
步骤四、累计统计。充分利用软件复制功能,拖拽“+”字光标进行复制。
步骤五、绘制统计表。修改电子表格的线型使之符合统计表制表规则。
步骤六、绘制柱形图、折线图和饼形图。
4.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总结
基于工作过程《统计学》课程内容设计打破了原有教材系统设计,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实质是将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融为一体,通过情景教学使学生感受情景教学的氛围,在“教”与“学”中学习知识,获得职业技能,然后再通过“做”进一步巩固知识,加深理解。
参考文献:
[1]刘文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8(6),20l0. 11
[2]吕怀婉,李琳.基于现代教学理念下的高职高专“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J]. 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4(4),2009.10
[3]喻圻亮,陈永生.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 教育教学研究,6(7),2010.5
在这里特别一下是我们五年级语文组全体老师们。我们五年级语文组疫情期间多次进行了网上研讨交流,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在要研讨交流中,我们针对五年级的学生特点,逐渐摸索出了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的线上教学模式。当然教无定法,我们还在不停地探索,这次我们把这种学习模式带到大家面前,希望我们大家群策群力,针对学生的居家学习的现状,对于如何保证线上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做更多的思考,找到更好的方法,以提高我们洸河学校语文教研团队的水平和教学成绩,使我们洸河学校的学生受益。
我们研究了线上晨读的模式,自从上次教研,听了侯娜老师的课后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侯娜老师给我们的网课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模式和范例。从听完课后,我就在不断地规范我们班的晨读,不断解决晨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有的学生话筒没音;有的学生装作不在线,不回答问题;有的摄像头说关就关;有的上着课一会就看不见人了(可能是掉线)······检查背诵还没查到几个人,对学生的情况还没摸清,晨读就到时间啦。等等出现的这些问题,使晨读上起来十分无趣和没有效果。为了使每一位同学参与到晨读中来,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完成晨读朗读和背诵任务。课上我利用班级优化大师的随机抽选功能,面向全体同学进行随机检查提问。以激发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力求利用短暂的20分钟时间抓好朗读和背诵的落实。为了更好地监督每一个同学的学习,我还充分发挥了12个小组长监督和记录作用。让小组长当好监督员,当好老师的小助手。随机提问时有时是以小组为单位,也有效开展了小组之间的竞争。小组长们帮我查看考勤,迟到、中途掉线、早退等情况,上完课后在小组群里立马汇报。检查提问时还帮我记录本小组成员背诵情况,也及时把本组成员的学习情况通报到小组群里。这样我就能更快的找到哪个同学没背好,及时的通报给家长,让家长再做好协助,督促其完成任务。
课下再让每一位同学在班级优化大师提交背诵视频,让那些课堂上没有机会展示的同学也能得到老师的督促和检查。这样确保每一位同学不掉队,每一位同学都能及时完成任务。其实同学们为了课堂上能顺利的展示背诵,都能把学习延伸到线下,此法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一、全县行业办学的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行业办学6所。
(一)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占地面积32亩,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47人,在校学生1204人。
(二)坊镇职业中学。省级重点中职学校,现有教职工120名,学生数1146名。
(三)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占地2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在校生122人。有专、兼职教师39人。
(四)技术学院分校。主要进行劳动力再就业培训。
(五)卫生学校。主要进行护理专业培训。
(六)畜牧局机关技术人员培训。
二、存在问题
(一)管理主体多元。这是制约我县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行业办学导致条块分割,管理松散,办学质量参差不齐。教育部门作为业务指导部门很难行使管理职能,无法对全县行业办学行为进行统筹协调。
(二)办学规模较小。行业办学导致各学校办学质量不高,特色不突出,服务县域经济专业缺乏。
(三)专业层次水平较低。各学校重复设置专业,招生竞争激烈,师资设备分散,造成资源浪费,无法打造出优势专业。
三、统筹原则
统一规划、统一管理、隶属不变、利益共享。
四、领导小组
组长:(县委副书记、代县长)
副组长:(政府副县长)
成员:政府办、教育局、人劳局、财政局、农业局、监察
局、审计局、扶贫办、农牧局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育局,教育局局长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统筹工作。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11月1日—11月10日)成立县行业办学统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行业办学统筹实施方案》,各统筹单位做好准备工作。
(二)实施阶段(11月11日—11月30日)按照《方案》要求具体实施统筹的各项工作。
(三)完善阶段(12月1日—12月10日)完善统筹的有关工作,使统筹后的职业教育更加具有活力和吸引力。
六、统筹意见
(一)办学模式
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隶属县教育局管理。坊镇职业中学作为职业教育中心的实训基地。统筹后的农广校、技术学院分校、卫生学校等培训机构原隶属关系不变,统一在职教中心办公,接受职教中心和行政主管部门的双重管理。农广校、畜牧学校、劳动培训学校、会计函授学校、卫生学校等统筹学校的原牌子照挂。
(二)技能培训
各部门的所有技能培训均由“县行业办学统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县职教中心组织实施,产生的效益和成果由相关部门共享。
(三)项目资金
各部门凡用于职业教育及短期培训的项目和资金,采取全县捆绑的办法,职教中心设立总账,各培训机构设立分账,全县所有对口培训资金由财政部门拨付到职教中心总账,统筹管理、集中使用,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最大效益。
(四)政策扶持
用足用活国家和省市相关配套政策,争取省市支持,县上足额征收职业教育发展税费,用于职业教育建设和职业技能培训。
七、几点要求
(一)加强对统筹工作的领导。统筹行业办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自身要求,也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相关部门要提高对统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扎实做好相关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抽调专人,集中精力和时间,精心组织,确保统筹工作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