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保险公司毕业论文

保险公司毕业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0-21 13:00:3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保险公司毕业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保险公司毕业论文

第1篇

很庆幸我能毕业之前就进入公司进行实习,虽然在实习过程中还要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压力很大,可是也正因为这样我比留在学校专心写毕业论文的同学多了近四个月的软件公司工作的经历,这可以使我毕业后更快更好的适应软件公司的工作生活与节奏。

从到公司开始就进入了安邦外包v5项目组,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以前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从实际应用和同事指导中得到了很多的宝贵的经验。在刚进入公司的时候,学习了新的编程语言----vc,通过做一个能进行大数相乘的计算器来系统的学习mfc。在顺利完成这个学习任务之后,开始了对安邦业务系统的了解,而在了解系统的过程中进一步的学习了mfc,同时因为是所在的项目组做的是保险系统,所以对保险业务也渐渐的有所了解,这可以说是实习生活中的一个额外的收获。

在学习业务系统的过程中,还对其他人对前台程序的改动进行了测试,体会到了做测试工作一定要认真仔细全面。在随后的工作中,开始了对系统后台部分内容的学习。在对后台学习的过程中,系统的学习了oracle数据库的知识,学会了如何使用securecrt在后台跟踪程序,学会了如何调试后台的程序,学会了使用很多以前没有使用过的工具,同时养成了很多良好的编程习惯,慢慢的从一个学生转变为一个it人。

第2篇

实践教学环节是使学生实现专业理论与实际应用技能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式。如何切实加强、优化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问题,是跟毕业生综合竞争力和就业率直接挂钩的现实问题,也是师生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高校金融学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结构性失业的现象,金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与毕业生的质量不匹配,突出表现在毕业生的金融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于是出现了毕业生为找工作而发愁,用人企业却因招不到合适的金融人才而苦恼的矛盾。金融学是典型的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对于提高学生的金融专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教学环节,从而提高金融专业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各省属普通高校正在进行应用技术型转型改革试点中,金融学专业也是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试点转型专业之一,这客观上要求学校在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把实践教学放在尤为突出的位置,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目标,通过开拓案例式、项目式等各种新型实践教学方法、创新校企合作方式,深化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的建设、构建多层次、多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的实践教学改革,切实增强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就业能力,解决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

2目前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比例偏低

目前普通高校金融学专业教学计划中仍然采用传统的偏理论教学模式,理论学时所占的比例偏高,实践教学所占的比重偏低,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实践教学环节学时除掉入学教育、军事训练、毕业教育之外,金融学专业教学实践环节占总学时比例只有15%。

2.2实践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效果一般

金融学专业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各高校中也正在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方法的各种尝试,探索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法。但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如金融机构所涉及的银行、证券、保险等这些行业的自身特点和相对的保密性,以及长期以来遵循的其他课程的理论教学方式,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显著。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近几年金融学专业一直在积极探索实践教育的方式的多样化,通过课程设计环节、校内实验室实训、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外出参观金融单位等多种方式开展实践教学,学生总体参与度高,但效果一般。毕业论文以指导教师命题为主,学生结合毕业实习主动、开放性选题较少,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脱节严重,导致毕业论文大部分都是大而空,多理论少实践。

2.3专业实验室配置与实际市场要求有差距

金融学教学内容以银行、证券、保险为基点,有很强的应用性和技术性,尤其随着科技与金融的不断结合,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金融专业技能操作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校内金融实验室的建设在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地位尤为重要。各高校也大大加大了金融专业实验室的投入和建设,但还是远远滞后于金融行业的发展态势,实验室的配置远没有达到实践教学的要求,大大制约了实践教学效果。一方面由于经费和投入的限制,硬件配置没有达到需求,另一方面现有市场上金融专业操作软件比较陈旧,开发不够,滞后于金融行业的发展。

2.4校外实习基地形式单一

近年来各高校都在积极开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多渠道拓宽学生实习实训渠道,但是校外实习基地类型比较单一,质量参差不齐。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目前金融学专业校外实习基地以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数量居多,其他类型金融机构偏少。由于校外实习基地数量有限,只能保证一部分学生毕业实习的需要,同时学生在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实习主要以电话营销、推销为主,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并不高,所以很多学生都是自己找实习单位分散实习,因此毕业实习环节中的教师指导、跟踪监督机制很难保证,实践效果大打折扣。

2.5专业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缺乏

普通高校的实践课程和环节的专业教师大部分都是由专业理论教师所承担,而一方面在独立学院教师的平时理论课程教学任务繁重,而职称评定、教学考核主要以理论教学时数和科研成果为主要依据,因此教师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另一方面教师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的机会几乎没有,同时教师大部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缺乏相关行业金融机构的锻炼,导致教师自身的实践水平层次远低于理论水平,这也是高校目前整体实践水平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

3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1)深入研究金融行业的行业特点、运行规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挖掘区域金融产业职业各类型岗位群对金融学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系统设计、整体优化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切实加大实践教学比重。

(2)积极创新金融学实践教学方法。

突破传统的“教师演、学生练”实践教学方法,在讲授基本金融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项目为导向,将课程进行整合,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教师不再是演练、教授者,而是项目的引导者。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分析和设计金融项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以项目为导向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巩固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可以训练提高学生的心智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同时设计和参加各类型的金融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代练,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3)加强校内外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大校内金融实验室的投入,购买高质量的金融模拟软件,精心设计金融模拟的各个环节。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学校要转变观念,不要总是把目光集中在传统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要积极开拓多样化的实习基地,充分利用金融市场中不断涌现的新型金融企业,如小额贷款公司、金融担保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期货公司、私募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相关企业的资源,满足学生不同层次多样化的选择。同时在开发新资源的同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增加学校与企业合作关系的力度和深度,为学生创造一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4)提高实践教师的业务水平。

第3篇

一、苏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人才需求趋势分析

(一)苏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主要功能定位

1.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后台服务基地。上海被定位为建设功能型国际金融中心,这决定了在内地需要充分发挥整个长三角城市群的整体经济金融力量。作为距离上海最近,受益上海经济发展的苏州,应紧紧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加强与上海的金融合作,并在金融制度、金融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金融监管机制等方面与上海接轨,努力使苏州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苏州而言,不仅要在传统金融业务上创新创优,共同提升,做大区域金融产业的“蛋糕”,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苏州在金融产业发展上的比较优势,实行错位发展。错位发展并不意味着要与周边城市展开“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而是要充分利用苏州工业园区中央商务区和花桥国际商务城金融业务外包产业集聚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与上海金融后台产业“互补共赢”业务,积极把苏州打造成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功能互补、协调融合的区域性金融产业中心。

2.打造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生产性金融服务中心和服务外包金融中心。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有利于推动区域金融产业的发展,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十二五”是苏州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全面建设“三区三城”的关键时期,推动苏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加快金融聚集区的形成,既是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也是提高经济辐射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伴随金融中心的建设,要通过不断强化金融的投融资功能,拓宽金融的服务领域和范围,增强金融的中介服务功能等,进而促进苏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然,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不仅为苏州经济发展服务,更重要是满足区域内城市发展的金融需求,这里的区域内城市应包括无锡、常州、南通等重要城市。同时苏州要迎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需要,全力将自己打造成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适应的金融服务外包中心,尤其要发展离岸金融服务外包、后台金融服务、金融产品研发、金融软件开发、金融BPO及金融IT等产业,大大提高金融服务业在地方经济的占比。

3.打造提升城市功能的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十二五”时期,苏州将全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在此背景下,“创新引领”战略成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战略。同时围绕创新引领战略,实施六大重点工程,其中之一就是实施科技与金融结合工程,重点建立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科技信贷、上市融资、股权交易、风险投资为手段,科技保险、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质押等为保障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融资服务体系。鉴于此,苏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应重点突出科技金融创新功能,加快建设科技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全面推进适应科技产业发展和投融资特点的金融工具和服务创新,致力于把苏州打造成区域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二)苏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带来的人才需求趋势

1.从银行信贷业务来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基本稳定,但一般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较高,而且数量不会太大;在苏的中外股份制商业银行,一般只设少数几个甚至是一个支行或分行,随着业务的发展,这些银行未来会增设一些分支机构,从而会增加对柜员和精通理财、信贷等业务客户经理人才的需求,但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也是较高的;其他银行如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随着业务的发展,对于柜员的需求量也会增加,而且这些银行对于毕业生的学历不会做太高要求,主要要求熟练和精通业务;小贷公司和信用担保公司业务主要与信贷有关,这两类公司需要一定数量的熟练和精通信贷业务的金融人才。以上分析说明其他银行、信贷公司和担保公司为高职金融专业学生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

2.从证券投资业来看。苏州市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创司、基金公司对于证券经纪人、客户经理等有相当数量的需求,这些公司对证券经纪人、客户经理等人员的学历要求不高,但是要求从业人员获取从业资格证书。通过对东吴证券、长城证券、中信证券、国联证券等证券公司的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证券公司最近三年新招的员工中,金融专业高职毕业生所占比例约为20%,有几家证券公司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至少要在本科及本科以上。

3.从保险业来看。随着业务的多元化和专业化,保险公司对于中高端人才的需求迫切;随着业务网络的扩展,对基层一线岗位人员如保险人、保险经纪人的需求增多,对毕业生学历的要求也比较低,而且人才需求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随着保险公司业务开展的逐步完善,人们对于保险公司及保险观念的转变,保险市场人才需求潜力很大,因此,保险业为高职金融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苏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主要功能定位,将会给当地的金融业态和金融格局带来诸多变化,例如:金融总部会增加;新型金融机构会大量涌现;金融专业中介机构会迅速发展等。这些变化意味着苏州区域金融中心在金融后台服务中心、非银行类新型金融机构、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建设方面将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苏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需求的岗位主要为应用型金融人才为主,例如: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金融营销人员、后台操作人员。高职金融专业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应该以服务其他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新型金融机构、第三方金融中介机构的金融营销人员和后台操作人员为主。

二、苏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对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职业素质的要求

(一)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

对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良好的职业操守是从业的前提条件和必备条件,是降低金融行业风险的重要因素。一个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与人文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其工作的水平和能力。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主要包括:诚实守信;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集体精神、开拓精神、竞争意识、责任意识;文明礼貌,言行优雅等。高职金融保险专业的毕业生首位要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而且肯做、能做,并能做好,要能善于从顾客的需求出发而不是从产品出发来为顾客提供金融服务,善于把专业的金融知识、复杂的金融产品转化为普通群众能够理解的东西。

(二)具备综合的金融知识结构

目前,中国财富市场总值为16.5万亿美元,已位居全球第三,并以2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根据福布斯私人财富分布模型测算,中国11个省份(直辖市)的高净值人群大致覆盖了全国高净值人口总数的75%,成为财富管理机构竞逐的主战场,它们依次为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福建、辽宁、河北、四川、山东、湖南,江苏省排在第五位。财富安全、财富增值、养老保障、子女教育等财富管理目标越来越受到中高收入人群的关注。财富管理的专业化与多元化将成为中国财富管理的主流。中国财富管理业者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等机构,其中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是财富人群选择的主要财富管理机构,分别占到60%、20%的份额,资产管理业务已成为证券公司财富管理重要的突破口。因此,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要适应财富管理这一潮流,必须具备综合的金融知识,能够综合运用银行、保险、证券等不同行业的金融知识满足客户的综合金融需求。同时,金融业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金融机构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不仅要求基层前台员工具有基本的业务操作技能,还需要了解金融行业相关产品的特点,并且能够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相应的产品分析和推荐。

(三)具备较强的营销能力

随着竞争的加剧,金融业不仅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设计新型的金融产品,而且需要将产品成功地销售出去,保持并且不断地发展自己的客户群,可以说金融业兼具产品管理和客户管理的双重职能。在建设苏州区域金融中心的过程中,除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大型金融机构的业务人员外,小贷公司、村镇银行等特色金融机构和第三方理财等中介机构,需求量最大的是客户经理等业务岗位。高职院校培养的应用型金融人才毕业后在金融业主要从事基层的基础工作。作为金融机构的“业务终端”,应用型金融人才必须熟悉各种金融产品的主要特性,具有一定的金融服务技巧和营销手段,掌握金融产品营销的基本规律和运作模式,能够根据产品特点制定营销策略,将产品销售给合适的客户,并能够拓展和维护销售渠道和客户资源。

(四)具备熟练的业务操作技能

苏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会带来大量的后台服务岗位,这些应用型岗位要求毕业生一上岗就能胜任工作,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能培养出具备一定业务素质、较强动手能力、较好上岗适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熟练业务操作、熟知金融产品、熟悉金融市场,有一定的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判断能力,对微观金融活动的洞察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是高技能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适应苏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三、苏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背景下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结合苏州市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积极实施金融带动战略,把金融作为支撑和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努力把苏州建设成为接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服务区域经济、辐射延伸金融功能的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规划。围绕苏州建设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基地等政策背景,深入“政、行、校、企、毕业生”等五方进行人才需求、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实践型教学团队的建设等方面的调研,将我院金融专业特设金融管理与实务、投资与理财两个专业方向。将我院高职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基于苏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以服务其他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新型金融机构、第三方金融中介机构的金融营销人员和后台操作人员为主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并在此基础上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职业岗位分析,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二)建设“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金融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人才培养需要打造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所以催生了在校园和市场之间的桥梁纽带――工学交替、校企融合,这也是现在不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打牌。工学交替、校企融合是疏通校园和职场的渠道,人才在这个渠道中打造磨砺,使其符合企业需求和市场要求。而对于这类学习和体验最能将其运用于课堂的方法就是任务驱动型教学。任务驱动型教学能够将整个企业情景模拟应用于课堂,将企业面临的问题或者要解决的事项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查找解决问题需要的资料,搜寻“我”拥有的类似经验,再综合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整个过程遵循:“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与企业工作中:“任务为主线、上级为引导、职员为行动主体”非常类似。

在对苏州市金融行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的前提下,对于我院金融管理与实务、投资与理财专业课程的筛选就有了基本的框架和方向,另外把握高职金融专业的共性和学院人才培养的特点以及校企合作企业要求便能够较准确地确定开设的课程。我院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以下四个模块(见图1、2)。

图1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课程设置图

图2 投资与理财专业课程设置图

(三)落实“滚动式”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

为推行“工学交替、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本院金融专业实行灵活学制。该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利用二年级下半学期8周时间实行在金融企业工作岗位学习的时间,分别在交通银行苏州分行、太平洋保险公司苏州分公司、长城证券苏州分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工学交替。目前金融专业每个年级在校生为三个班级,今后应该延长工学交替的时间,将全年工学交替教学实习的学生分为3个批次,每批学生实习周期延长为16周,争取实现每批实习学生之间的无缝对接,以免影响实习单位的正常工作。

1.开展多种形式的理论课堂实践性教学活动。高职教育强调理论课程实践化,对于专业课程内的实践环节安排在各门专业课程内,目的是使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巩固所学过的知识,把理论与实践知识结合起来。课堂实践性教学环节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强化模拟训练、情景模拟练习、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实现教学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眼,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主动性。

2.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室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仿真的模拟实习场所。金融行业对安全性和保密性的要求较高,因此,金融专业开展校外实训的难度较大,实践性教学一般以校内实训室为主。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模拟仿真的职场氛围,学院金融专业建设了投资理财实训室、金融业务综合实训室,并引进了“银行模拟实训教学软件”、“证券模拟实训教学软件”、“保险模拟实训教学软件”、“理财产品设计模拟实训教学软件”等软件,为在校生校内实习提供良好的配套设施。校内实训一般安排在三年制的第二到第五学期进行,培养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分析问题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实训项目可以分为单项实训项目和综合性实训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会计基础实训;银行技能强化实训;投资分析与风险控制实训;金融业务综合实训;商务礼仪实训;证券从业资格考证强化实训;保险从业资格考证强化实训;银行从业资格考证强化。

3.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战练兵的机会。校外实训基地是校企合作实践性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我院金融专业已与苏州市十几家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金融服务外包公司等金融机构签订了紧密型校企合作单位,通过在实训基地实习,学生能够接触社会,融入真实的金融业务活动中,对所学的金融知识进行实际运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校外实训如果能和毕业实习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学生在金融机构可以实实在在的顶岗操作,另一方面,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也是发现人才和选择人才的过程,金融企业可以直接将表现优秀的实习生接纳为正式员工。同时,我院已经与江泰保险公司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协议,将保险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数量、专业以书面形式固定下来,据此签订定向就业协议。通过这种“订单式”的企业岗位实习,可以较好地完成校内实践和校外实习岗位就业的有机融合。

4.开展“双证书”教学,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挂钩。实行毕业证加职业资格证并行的双证制度是促进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之一。金融业一般都要求工作人员持证上岗,证券从业资格、期货从业资格、保险人资格、银行从业资格等职业资格证书是进入金融行业的门槛,再加上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结合密切,能更直接、准确地反映特定职业实际工作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的能力,所以是一座连接“专业”与“职业”之间的桥梁。在实行金融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结合的“双证书”教学方法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使用考试用书作为教学使用教材,既可以保证日常教学的质量,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又能提高高职金融教育的社会认同度,提高学生在市场上的就业竞争力,在学生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同时获得双证书。

5.毕业论文与顶岗实习相结合。我院金融专业顶岗实习和完成毕业论文的期限定为半个学期。在学生顶岗实习阶段,校内指导老师要与单位指导老师及时保持沟通。在顶岗实习开始之前,校内外指导老师要共同制定学生的顶岗实习计划,合理安排学生的顶岗实习岗位;在实习过程中,随时随地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顶岗实习结束以后,校内外指导老师共同对学生的实习情况作出一个总评价,作为学生顶岗实习的成绩。毕业论文的设计应该围绕顶岗实习岗位来完成。主要针对实习岗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实习工作的投入,让学生获得了将来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综合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真正实现教学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在实习期间用人单位就对其进行考核,学生不仅可得到相应报酬,而且增加了就业机会。

第4篇

关键词:应用型创新人才;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西安财经学院是一所国家统计局与陕西省政府共建的教学型大学,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现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金融学、投资学、保险学、财政学、税收学八个本科专业。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努力探索、不断创新,形成了具有较高水平的实践教学体系,建成了能满足多类型实验教学的“贸易与经济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西安分公司合作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经济学实践教育基地”,通过教学改革为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背景和总体情况

我校过去执行的培养方案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训练和培养不足,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存在着脱节,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近年来学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类型上提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的精神,结合我校办学历史和地方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确定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此,经济学院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深刻认识到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在于向学生传授实验知识,验证理论,培养实践技能,更重要的是体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树立以学生能力培养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理念,提出以实验教学为突破口,强化实践教学,推进教学改革步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强化和规范实验教学,我们制定了实验实训教学“四个落实、两个加强”的工作原则,所谓“四个落实”就是实验实训课程教师落实、实验实训课程建设计划落实、实验实训教学大纲、教学指导书等教学性文件执行的落实、实验实训教学环节和教师考核的落实;“两个加强”就是实验实训教学经费得到加强、实验实训教师和实训中心的工作责任得到加强。在2010年聘期开始时设置了实验实训教学工作岗位,公布了岗位职责和要求,遴选聘任了8名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到实验实训教学岗位。组织教师编写了国际贸易实务、证券投资分析、财税信息化管理、经济学实验等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大纲和指导书,添置了8套实验教学软件,开出了新修专业培养方案中列出的8门独立实验实训课,24门课内实验实训课程和其所包含的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97个实验实训项目。通过实验课程建设进一步清晰了实验实训教学的内容体系,强化了实验实训教学的管理,一系列教学文件的制定规范了实验实训课程的过程和环节,保证了实验实训的教学质量。同时,我们加强和创新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以建立校外示范实习基地为重点,积极加强校企合作,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围绕学生应用能力提高的校企合作模式。

二、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视理论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轻视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

我校《2009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有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可从实际执行来看,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视课堂教学忽视实验实践技能训练的倾向。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具体为军训、社会调查、实验、实训、专业实习、学年论文、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除军训和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有严格的学分要求外,其余实验实训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和学时相对不足,这种实践教学体系因教学内容和学时的低要求,就不能保证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训练,达不到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

2.实验教学学时少,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得不到应有的训练

执行的《2009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涉及课内实验教学和独立实验教学的课程和课时相对较少,如在国际贸易专业的2280学时中,只有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和商务谈判课程有实验学时,总计为50学时,占总学时的2.2%,金融学专业只开设了证券投资分析实训和银行业务分析实训两门独立实训课程,课时均为36学时,约占总课时的3.6%。经济学专业只有18学时的经济学实验课程,财政学专业和税务专业只开设了一门课时为18课时的财税信息化管理独立实验课程,政府预算与预算会计课程两门课程各开设了8学时的课内实验课,相比于其他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同类院校,我们的实验课时少,较少的实验教学课时难以保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讲解验证和专业技能训练。

3.落实实习单位困难,高质量的校外实习基地少

过去我校依托行业办学,学生实习安排相对容易,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新形势下无论是行业还是企业均无协助学校培养人才的义务,加之接收实习生势必会对实习单位的工作秩序造成影响,尤其是金融和贸易类企业从市场竞争和保守商业秘密的因素考虑,一般都不愿接纳学生实习。安排众多的学生实习,并保证实习质量就成为我们教学中的一大困扰,加之受实习经费短缺的制约,我们对学生毕业实习采取了实习基地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统一管理的两种实习形式和管理办法。从实习效果来看,集中实习的学生由于实习单位的纪律约束和指导教师的指导,学生普遍都能通过实习增强对所学专业理论的认知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实习效果明显,但采取分散实习的学生,学校指派的实习指导教师很难监控学生的实习状况,往往是学生利用实习时间在外打工,一些学生的实习和其专业结合的契合度较低,学生的实习效果很难保证。

4.实践教学效果监控评价体系不健全,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难评估

与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基本参照理论教学体系进行评价,独立的具有符合实践教学特点的对实践教学全过程的评价体系不健全,两种不同侧重点的教学内容及其过程采用相似的评价体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对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做出有效的监控和评价。

三、完善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建议

1.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强化实践教学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已形成共识,就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学院的7个专业均为应用经济学专业,我们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强调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重点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我们在制定《2013培养方案》时,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了相应的学分和学时要求,各专业除增设1~2门独立实训课程外,凡涉及实务性的课程原则上均要求有课内实验实训内容。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2.加强实验平台建设,整合实验教学资源,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训练

随着对实验教学重要性认识的提高,我们对国际贸易、证券与投资和财税信息化管理三个实验室进行整合,发挥资源共享优势,组建了“贸易与经济实验教学中心”,加快实验室硬件建设,增加相应的实验仪器设备,为跨专业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开设提供硬件支持,添置相应的实验教学软件,利用教学软件通过模拟实训提高学习效果。通过校内实验实训解决了外贸公司因场地和保守商业秘密等原因而不愿接收实习学生的矛盾,同时也满足了贸易类的相关课程课内的有关演示性、验证性实验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通过实验平台建设模拟仿真的实验教学环境,有效地训练和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分析能力和专业技能。通过对实验室的规范建设,“贸易与经济实验教学中心”于2011年成功获批为陕西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几年来我们将师资队伍建设放在了重要地位,有计划地派出教师到具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院校学习培训,鼓励教师在“干中学”,摸索好的实验教学方法,在教学管理上我们也不断改进教务教学管理方法,统筹调配授课时间,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地去认识分析国内外宏观经济运行现状和企业经营状况,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果显著提高。同时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以实验实训教师为骨干的指导教师带领学生竞赛团队在大学生“挑战杯”“博学杯”等相关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四、加强校企合作,创建示范性校外实习基地,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校外实习基地是实现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基础条件,相对于校内仿真实践教学,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为紧密,也是安排落实各专业现场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场所的保障,同时也为学生毕业后在相关企业的就业创造条件。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上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强行业联系,聘请业务精英参与教学活动,创建院级示范性实习基地

根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要求,我们提出了以院级示范性实习基地建设为重点,强化校外实践教学,主动加强与社会行业的紧密联系,有选择地遴选了企业规模大、经营管理好、长期以来在安排学生实习上有保障、实习效果好的企业作为实习示范基地,组织学生去企业实习,同时聘请了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高水平专业人士来做我院的实践教学兼职教师,目前经济学院共聘请了来自政府机关、金融机构、税务、贸易公司等企事业单位16位业务骨干担任实践教学兼职教师。三年来这些兼职教师来我院做报告30余场,讲授实际业务课程3门。实践证明外聘实践教学兼职教师对加强校企合作、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从2009年开始,经济学院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西安分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2+1+1”人才培养和实习基地建设协议,在人才培养上依托保险公司平台,搭建紧密型的实习基地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即在前2年学生完成大多数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课学习后,第3和第4学年由学院和保险公司共同承担相关保险实务课程的教学和实习任务,企业在教学和毕业实习指导过程中发现和选留优秀学生,为企业储备人才。从2012年至今有300余名学生在中国人寿西安分公司参加暑期实践和毕业实习,其中有22人因其在实习期间业绩优异被保险公司留用签订了就业协议。2012年3月经济学院与陕西长安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办学项目,在金融专业设立了“长安期货班”和“长安期货奖学金”,由期货公司承担期货方向的相关实务课程的教学活动,安排学生实习,择优选用毕业学生。基于就业的实习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办学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既是衔接就业的重要尝试,也是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缩短大学学习和就业上岗培训的有效举措,更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有效保障。

总之,建设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就是要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实验教学内容与手段,强化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以有效提高,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服务社会的人才培养目的。

参考文献:

杨晋,陈圣飞.经管类学科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03):156-158.

第5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研究;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一、国际经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思路

根据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结合国际经贸专业实践特点,今后国际经贸专业必须以培养教师综合实践能力为突破口,建立以校内国际经贸模拟实验室为中心,以课堂案例教学为基础,以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以寒暑假学生社会实践和调查为支撑,以毕业论文撰写为检验手段,以双语教学为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国际经贸专业实践教学模块体系的构建

(一)认知专业模块

国际经贸专业学生入校时,首先要对其实行专业教育,强调实践教学在专业中的重要性,在学生寒暑假时,要求学生走入社会,对从事国际经贸的公司和企业以及海关、商检机构、海运企业、保险公司、银行等展开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

(二)专业课程实践模块

专业课程实践安排在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主要是指专业课程内(也包括专业基础课)的实践环节,目的是使学生对专业有一个感性认识,巩固所学知识,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例如在教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时,当讲授进出口结算时,可以指导学生动手填写单据。可让学生参观本地的港口,观看真正的海轮、集装箱、堆场、海关监管地等实物、实地;至于教授运费和保险费,鼓励学生直接找船运公司和保险公司去询价;有关报关和检疫的问题,鼓励学生直接找海关和检验检疫局去咨询等。

(三)校内实训模块

模拟实习环节可以相对集中安排在第七至八学期,结合专业课的开设进行。目的是使学生拥有模拟进出易洽谈演练的场所,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研究问题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国际经贸专业实训基地可以分别建设外贸英语口语及语音实训室、外贸业务模拟实验室、电子商务实训中心等。实训项目包括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等。

1、外贸地理实训。通过地图、模型以及影音资料等介绍国际商品资源分布和地理航线。

2、外贸英语语音、口语实训。在《外贸英语》和《外贸英语口语》等课程中,通过语音室的设备设施、影音资料等强化学生的语音和口语训练。

3、外贸单证实训。在《国际贸易单证制作》课程中,尽量收集本地企业常用的单据类业技能的训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外贸实践中,涉及大量的单证。如果学生对此不熟悉,很难深刻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操作流程,所以需要组织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收集、整理课程涉及的有关单、证、表、案例、工具书、参考书等实物资料和数据资料以及教学软件、教学光盘、录像并尽可能收集本地外贸企业的案例,结合案例的具体业务进行单证填制的训练。

4、外贸综合技能实训。在《国际贸易模拟实训》、《电子商务实训》和《基础会计实训》等课程中,利用财务会计实训系统、电子商务实训系统、进出口业务实训系统,对学生进行为期10周的综合训练。通过全套单据的制作,让学生掌握从分析市场环境开始,首先完成市场开拓,同外商建立起业务关系,再到出口合同的订立、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出口货物的托运订舱、报验通关、投保,结汇,总之,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具体实践工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到相关的单位工作不需要太多的制导就能胜任工作。

(四)校外实习模块

校外毕业实习是目前我国各高等院校的普遍做法,其实施主要依靠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但具体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却有着相当大的困难,一是企业担心泄漏其商业机密,不愿意接受实学生深入其生产经营活动,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无法真正参与到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不愿长期合作。对此,一方面可采用协议的方式建立一批稳定的实训基地,另一方面也可采用游击战的方式建立一批灵活的实训基地。为保证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连贯性,必须加强学生毕业实习的管理力度,杜绝学生实习期间随意请假、旷到、怠工等不良行为。(作者单位;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参考文献:

[1]段秀芳、柴利等:新疆财经大学国际经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R].新疆财经大学科研基金项目,2010年1月结项

第6篇

关键词:保险精算;数学专业;课程教学;统计建模

一、引言

“保险精算”是以数学、统计学、经济学和保险学等理论为基础,对人寿保险或财产保险过程中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预测和管理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广泛应用在保险公司保险研发、费率厘定、财务分析等业务中,在金融学、投资学、社会学等众多与风险相关的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保险行业的迅速发展,精算行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保险精算”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这门课程[1]。目前,“保险精算”课程主要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是面向精算学专业、保险学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2]同时,作为数学与保险学的交叉学科,很多高校数学专业,如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专业等也开设了“保险精算”课程,授课内容略有差异,一般作为数学专业高年级选修课,在“数学分析”“概率论”“数理统计学”等理论课程后开设[3]。2015年,大连海事大学数学系面向第一批统计学专业学生开设了“保险精算”课程,共54个学时,教学内容以利息理论和寿险精算学为主,课程考核由期末闭卷考试(70分)、大作业(10分)和课堂表现(20分)组成。4年来,教学团队听取专家和学生意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方法,及时分析原因并改进,教学质量逐渐提升,学生的满意度和教学成绩也逐年提高。2020年3月,“保险精算”课程将面向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两个专业,即面向学校全体数学专业学生开设。面向数学专业学生的“保险精算”课程如何定位、如何安排教学内容,与精算专业学生相比,数学专业学生学习“保险精算”课程有哪些优势,能够带来哪些机遇,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任课教师应如何针对数学专业学生因材施教等,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二、数学专业学生学习“保险精算”课程的特点

1.理论知识扎实,逻辑思维能力强

“保险精算”课程一般设置为高年级学生选修课,在此之前,数学专业学生在“数学分析”“高等代数”“高等概率论”“数理统计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已掌握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养成了理性、严谨分析问题的习惯,创新思维和统计思维得到很好的锻炼。与经管类专业学生相比,数学专业学生学习“实变函数论”“测度论”等专业课程能够加深对概率测度的理解;“随机过程”“时间序列分析”等课程指导学生如何分析处理随机数据。因此在学习“保险精算”课程过程中,数学专业学生追求深刻理解数学定义的本质和数学定理严谨的数学推导过程。例如,非寿险精算中三种常见的离散型概率分布———泊松分布、二项分布、负二项分布被统一归为(a,b,0)分布类,其概率分布具有递推关系,从而得到经典的Panjer递推式。这一定理用于计算累计损失的概率分布非常重要。但定理的证明较为繁琐,深刻理解完整的证明过程需要较为扎实的概率论基础。多数面向经管类专业的“保险精算”教材将证明过程略去,仅介绍结论。面向数学专业的教材中给出这一结论的证明[4],对深刻理解(a,b,0)分布类和Panjer递推式有很大帮助,并且这一结论在精算学之外也有广泛的应用,由于数学专业学生概率论基础扎实,要求掌握其证明过程并不困难。

2.能够熟练使用数学软件,具有较强的统计建模能力

“保险精算”课程中经常使用历史经验数据来预测未来的风险,因此需要对经验数据进行处理与运算,使用数学软件处理数据非常必要。例如寿险精算中,估计被保险人在每年的死亡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由于人的生存分布十分复杂,无法使用简单的概率分布来拟合死亡率,因此寿险精算学中通常使用非参数统计的方法来拟合人的生存规律,即参考人身保险经验生命表,利用生命表可计算替换函数,从而计算各种人寿保险、生存年金的精算现值或责任准备金。目前拟合被保险人的寿命分布主要依据被保险人年龄、性别、保险性质、疾病史等因素。“大数据”时代下,未来的保险决策还会基于职业、收入水平、生活习惯、家族遗传病史、兴趣爱好和其他可能影响死亡率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可以转化为数据进行分析。[5]熟练使用数学软件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多维数据,在保费厘定的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数学专业学生多数具有较好的编程能力,能够熟练使用数学软件,具有较好的统计建模能力。目前高校数学专业普遍开设了如“数学实验”“应用统计软件”等实验类课程,以讲授Matlab、R、SPSS等数学软件使用为主,很多学生也自学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另一方面,数学专业开设的计算方法类专业课程(如“数值分析”“微分方程数值解”等),也培养了学生较强的算法设计能力,能够熟练使用这些数学软件处理海量数据。

3.对数学在保险学领域的应用感兴趣,课程关注度高

“保险精算”课程对经管类专业学生来说与其他专业课或许并无特别之处,繁杂的精算符号运算和复杂的逻辑推理还可能带来学习畏难情绪。而数学专业学生一直学习抽象的数学理论课程,迫切希望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保险精算”在数学专业学生中广受欢迎,选课人数明显高于其他选修课。从每学期教学期中检查得到的教学反馈信息可见,学生普遍认为与数学理论课相比,“保险精算”课程内容具体形象,所讨论的问题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在基础课中学习到的数学理论有了用武之地,现实案例分析和开放式的实验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带来快乐学习的体验。另一方面,数学与金融的交叉领域一直是许多数学专业学生的关注点,日趋火热的精算师资格考试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关注。目前大多数保险公司的招聘条件中,都有需要通过一定科目的精算师资格考试的条件限制,这就使得很多学生以通过精算师资格考试为目的进行任务驱动式的学习,“保险精算”课程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精算师资格考试培训课。相比其他课程,这样“一举两得”的课程自然会受到欢迎。

三、数学专业学生学习“保险精算”课程中遇到的问题

1.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薄弱,缺乏相关辅助课程

由于保险精算学是以数学理论为基础对保险经营中的问题进行定量分析,是数学、统计学、保险学和金融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因此理应在掌握一定的经济学和保险学基础后学习“保险精算”课程。但高校数学专业一般很少开设此类课程,因此数学专业学生的经济学、保险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缺少宽广的经济视野和经济分析能力,学习过程中遇到经济、保险领域的概念术语经常无法理解,对保险实务中的政策、制度、法规也知之甚少。因学时有限,这些内容无法在课堂展开教学,主要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补充。没有建立完整的经济学、保险学知识体系,不能系统地掌握全部知识,给数学专业学生学习精算类课程带来非常大的挑战。

2.师资严重匮乏,缺少实践经验

保险精算学是一个实用性较强的学科,该专业大多数学生在硕士毕业后选择在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风险管理领域就业,具有博士学位赴高校从事精算教育的人才非常少,且这部分人大多任教于国内一流高校的经济管理学院。目前高校教师岗位大多数要求具有博士学位,因此面向数学专业“保险精算”课程师资严重匮乏,现有任课教师多是数学专业出身,精算专业背景的教师较少。数学专业教师其自身的经济学、保险学理论基础同样薄弱,一般没有参加精算师资格考试的经验,有保险精算从业经验的则更少,教师对保险实务认识不足。正因如此,大多数课程内容以理论为主,较少涉及实践教学,对保险实务中出现的一些专业术语缺乏本质理解,导致学生很难掌握课程精髓,影响教学效果。

3.部分数学专业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对精算学不感兴趣

“保险精算”设置在“数理统计学”等前置课程之后,一般面向高年级学生开设。高年级学生多数已有较为明确的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方向的差异容易造成对本课程认可上的两极分化。虽然保险精算方向受到多数数学专业学生的青睐,但仍有很多学生喜欢继续学习基础数学,偏爱数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还有部分学生拟从事软件研发等相关职业,偏爱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这些学生选修“保险精算”课程更多是为了完成学业的要求,缺少目标和兴趣爱好的驱动。若课堂内容选择安排不合理,例如单纯地以通过精算师资格考试为目标安排教学内容,会造成无备考计划的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更不愿意花费精力补充课本以外的经济学、保险学预备知识。同时课程中繁多复杂的理论框架、难以辨识的精算符号、精密的数据处理与计算过程和琐碎的保险实务背景也增加了课程难度,若缺少正确引导,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甚至厌学心理。

四、面向数学专业学生开设“保险精算”课程定位

1.不忘初心,为培养复合型数学人才服务

针对数学专业开设的任何一门课程,都不应偏离数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应改变其培养数学理论研究人才和数学应用型人才的初衷。面向数学专业开设“保险精算”课程,不仅为了传授精算学知识技能,增加学生今后的择业路径,还要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提高统计建模能力,提升学生素养,培养复合型数学人才。对于拟从事金融领域工作的学生,接触这门课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精算理论、掌握精算技能、增加择业优势的过程;对于今后不打算参加精算师资格考试,也不打算从事保险精算工作的数学专业学生,也应该能够从课程学习过程中,依托处理保险领域的随机数据、建立精算模型等训练,提升统计建模能力,这种能力同样可以应用在数学科研教学或者其他领域中。虽然通过精算师资格考试可以作为课程学习的动力,但不应该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不应将课程教学变成考试培训。因此,面向数学专业学生的“保险精算”课程,应坚持把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统计建模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对精算学中的数学模型、重要定理的证明过程、重要公式推导过程等应讲解透彻,不能因为“不在精算师资格考试范围内”就不重视精算问题的数学背景。为了坚持这一目标,应鼓励使用面向数学专业的教材[4][6],而面向经管类专业学生的教材以及精算师资格考试用书侧重精算学在保险实务中的应用[7],可作为数学专业学生学习“保险精算”课程的补充资料。

2.扬长避短,以自身优势弥补金融理论不足

学习经济学基础和保险学基础对掌握“保险精算”课程是很有必要的,但面向数学专业开设的课程不可能也不应该花太多的时间在课上介绍经济学原理或保险实务的政策、法规、制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下借助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自学这些内容。同时,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也应鼓励学生尽早明确职业规划,建议有从事金融业方向职业规划的学生在低年级选修“经济学基础”“保险学概论”等辅助课程。数学专业学生学习“保险精算”课程若不坚持自身专业特点,则无任何优势与精算专业学生竞争。因此教师应该采用“扬长避短”的教学方式激发数学专业学生潜能,充分利用其数学基础扎实、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优势,一方面通过学习精算模型巩固和验证已学过的统计学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基于专业知识学习新知识,利用统计学理论解决保险费率厘定等实际问题来温故知新。通过构建精算实务中的数学模型提高学生的统计建模能力和使用数学软件处理数据的能力。例如寿险精算中由儿童寿险模型到“二孩时代”下的多元儿童寿险模型,由单因素、确定因素到多因素、随机因素的变化,由简单数据处理到“大数据”背景下海量数据的处理,推广、改进原有精算模型离不开深厚的统计学功底和数学软件的熟练运用,从而最大限度发挥数学专业学生的优势。学生掌握精算学的数学原理后,再重新审视其依托的保险实务背景,就会对涉及的经济学、保险学的概念术语有深层次的理解,一定程度上实现用自身的优势来弥补金融理论的不足。

五、基于优缺点分析和课程定位的“保险精算”课程教学方法

针对数学专业学生学习“保险精算”课程的特点,“不忘初心,扬长避短”就是要求教师坚持数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发挥数学专业学生的优势,用优势弥补自身不足,从而达到锻炼学生统计建模能力和学习精算技能的教学目的。

1.加强“保险精算”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

鼓励从事“保险精算”课程教学的数学教师系统学习金融体系课程,不断扩充知识面,关注保险领域的最新动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将保险与数学更好地结合。同时高校应该加大保险精算学人才引进力度,加强教师的进修培训与科研交流,建立高水平的金融数学与保险精算方向的教学科研团队。

2.动态更新教材和参考资料内容

坚持数学专业特色,鼓励使用面向数学专业的“保险精算”教材。与经典的数学理论教材可以用十年以上的情况不同,选用保险精算教材应注意内容的时效性。当前,保险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壮大,新的经济形势下产生了许多新的保险产品,几乎覆盖风险存在的各个领域;另一方面,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和“大数据”技术背景下,保险经验数据不断更新和完善,保险定价考虑因素持续增多,应用软件的研发和改进速度加快,国内外经济形势持续变化,保险规则制度不断丰富和改善,都促使保险精算学内容发生变化,教材内容往往落后于实际,不能满足需求。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局限于课本内容,应时刻关注保险业最新动态热点,顺应学科发展要求,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完善教学内容。

3.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

由于教学学时有限,鼓励教师充分结合多媒体教学,并搭配“雨课堂”等先进的教学辅助软件,以节省课堂时间,减轻教师和学生课堂上的负担,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对于需重点推导的精算公式不应一带而过,可以结合板书教学以加深学生印象;通过互联网资源建立联系群组,提供一个课下师生交流讨论答疑和分享教学资源的交互式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真实保险案例,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安排一定的实验学时,发挥学生编程基础良好的优势,指导学生使用统计软件处理保险经验数据,对各类险种的数学模型熟练编程并计算其各项费率。

4.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课外内容

由于学时限制,面向数学专业开设“保险精算”课程不能完全覆盖全部精算学知识,“寿险精算”部分一般可以覆盖“寿险责任准备金的计算”,对于“非寿险精算”仅进行简单介绍,或在其他课程中继续学习。若没有开设“金融数学”等前置课程,还需至少6个学时学习利息理论。在极其有限的学时里,教师应注重精讲精练,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和网络资源,主动学习课外内容,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开展外延式教学[8]。可以将部分课外自学内容以大作业或个人学术报告的形式加入课程平时成绩考核中。

5.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虽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设计数学实验来模拟保险实务过程,但检验学习成果最好的方法是参加实践。高校应努力为学生提供接触保险实务的机会,邀请从事精算相关工作的人士与在校学生交流,组织学生赴保险公司学习调研。鼓励学生参与保险行业的实习,争取与保险公司共建实习基地,获得宝贵的保险实务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就业机遇、展示择业优势。

6.借助优势学科培养交叉学科人才

保险学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可以结合本校办学特点,将保险精算与本校优势学科结合,充分利用规模庞大、实力雄厚、资源丰富的学科优势,探讨合作领域,打造特色课程,培养交叉学科人才。例如,大连海事大学以航运为特色,2017年,学校为培养既懂航运又懂保险的复合型人才与保险公司联合开设了东海航运保险学院[9]。理学院“保险精算”教师团队以调研访学的方式,获得航运保险第一手资料,将航运领域的风险管理模式、航运保险实务的基本方法、经典案例、历史赔付数据等加入非寿险精算的教学内容中,丰富教学内容。

7.鼓励部分学生做保险精算相关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与实践机会。应鼓励即将攻读金融数学、保险精算硕士学位的学生,或者即将从事保险精算方面工作的毕业生,依靠任务驱动和指导老师的帮助,对保险精算中的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例如讨论投保人因经济原因无法继续支付保费的情况,学生可就如何计算保费的现金价值分情况讨论缩短保险期限或者降低保险赔付金额或者其他措施的实施方案;也可对原有数学模型进行改进或扩展,鼓励学生尝试结合时事热点,设计新型保险,尝试为新型保险定价;或将已有的保险产品改进完善,如设计以挂科为赔付条件的“大学生挂科险”[10],以不能完成学业为赔付条件的“毕业险”等。这些贴近生活又充满趣味性的尝试,是很好的毕业论文研究课题,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科研能力的平台。[11]学生也可以对精算模型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假设条件进行适当放宽,如将保险公司的固定收益率假设条件放宽为随机收益率等。这样的统计建模训练不仅对打算从事保险方面工作的学生有益,对拟从事数学理论研究及数学与计算机结合方向学习和工作的学生来说都是十分有帮助的。

第7篇

关键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订单式

一、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模块

保险专业实践教学路径主要包括五大模块,即实验教学、课程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及毕业实习。实验教学模块主要包括课程实验和模拟训练,该模块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掌握基本技能的主渠道。一方面围绕保险公司经营与管理、财产与责任保险等专业课程广泛开展实验性活动。通过大量实验性教学,着力培养学生掌握有关业务流程、技术操作;另一方面针对保险精算原理、人身保险学等操作性较强的课目,着力强化模拟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相关技术能力。课程实习模块的目的主要是组织有关学生到指定实习单位现场参观、听专家讲座及进行具体操作等。该模块主要是促进学生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深对知识结构的领会。社会实践模块主要是对学生团体组织起来并通过专业导师来进行,往往是围绕一些专题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由此来加深学生对社会的深刻认识,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综合掌控能力。科研训练模块主要是对一些课程论文、最终毕业论文等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旨在激发学生对理论研究的浓厚兴趣,着力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的综合运用能力。毕业实习模块是让学生在校期间深入相关实习单位。运用所学专业相关知识及技能去解决有关问题,旨在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尽快缩短他们的社会适应期。

二、目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保险专业教师缺乏。目前在各高校中的从事保险教学研究的大部分专业教师并非科班出身,而是从其他专业上转过来的。尽管他们中大都拥有比较高的学历,但他们拥有相关保险类有关从业资格证书的人数极少,而具备一定的有关保险实践经验的老师更少,这直接导致目前的保险实践类教学开展起来极其困难。

(二)保险实践课程设置较少。保险专业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目前高等院校保险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严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另外,我国保险市场正处于快速的发展变革时期,高等院校对于我国需要大力发展的险种如农业保险、健康保险等缺乏足够的重视,很多学校尚未开设相应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目,这将直接导致高等院校向社会输送的保险人才与实际需求严重脱节。

(三)保险实践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很多高校的保险实验室利用率极低,相关实验课程开设门数很少、甚至有的高校保险实验室在实践教学中几乎没有使用,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另一方面,相当多学校的保险实践教学相关软件已经过时,不可能真实的去模拟最新理念下保险实践教学的种种环节,甚至会给学生们造成一些误导。

三、改革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的举措

(一)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课堂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性教学对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普通高校的保险专业教育仍然偏重于理论教学,师资也是以理论教学为特长,对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不够。对实践教学的忽视,导致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学生“所学不能致用”,直接影响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为此,高校需要强化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摆到重要位置上,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校应成立专门的实践教学指导机构,作为建立和实施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保障。

(二)围绕专业能力培养健全保险专业实践体系。由于我国高校保险专业建设的时间较短,当前高校保险专业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设置还不尽合理,重理论轻实践,不能完全适应培养应用型保险专业人才的要求。应从人才培养方案人手,建立有利于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保险专业培养方案应该由学校、保险监管部门和保险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共同制定,根据保险学科的特点,围绕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标进行教学内容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整合优化。在培养方案中充分发挥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作用,不断整合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三)建立优质、多元、稳定的实习基地,争取“订单式”培养。实习基地的资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实习质量,必须有针对性的选择与保险专业培养方案相适应,能充分满足专业实习要求,具备一定标准的保险企业作为实习基地,确保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另外,由于保险企业的性质、经营规模、经营区域特点,决定着保险企业的管理模式,不同模式下的管理手段、管理水平、业务内容和标准等都存在一定差异,要做好实习基地的管理工作,满足学生多层次专业实习的需要。最后,在实习基地的建设中,必须建立校企之间有效的协作机制和稳定的合作基础,才能使实习工作持续进行,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使实习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

同时根据实习基地单位的意见,成立“订单班”,“订单班”学生的学习一部分在企业完成,另一部分在学校完成。企业以多种形式全方位深入参与教学,把经理、师傅引入课堂,定期聘用他们来讲课,还参与对学生的考核。最终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企业选拔要求的学生,将进企业,成为企业的正式职工。

(四)保险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关键。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保险类课程的实践教学,要求教师既具有一定专业理论水平,又要有丰富的保险实践经验和实务操作技能。近年来保险业迅速发展刺激各大院校争相开设保险专业,对师资的需求猛增;截至2010年,我国开办保险专业的院校有近百所,总师资1800多人,由于对师资的需求增长很快,许多没有保险实践经验的研究生走上了保险教师岗位,他们也需要补上实践教学这一课。要从各个环节加强队伍建设,特别是重视教师的实践经验,努力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要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优秀教师参加实验室建设和指导实践教学工作,强化在职实践教学教师的培训。同时还应聘请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以及实践基地有丰富经验的业务骨干作为兼职实习指导教师,组建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第8篇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7-0070-02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外贸企业对于国际贸易人才各方面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因此在员工招聘中倾向于录用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这样就要求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除了要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要具备的实践能力包括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具体如图1,而这些专业技能与能力的培养又必须通过实践教学体系得以实现。

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也是落实邢台学院应用型办学定位的必然要求。我院办学定位于教学应用型地方院校,明确服务地方经济、注重实践的办学方向。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正是我院办学指导思想的体现。2010年7月,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也是特色专业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因此,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就显得十分重要。

2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实践教学体系是整个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由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具体包括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等要素。

2.1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着眼学生就业岗位和发展的需要,将学生培养成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业务知识,熟悉有关国际贸易的政策、法规和惯例,具备一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邢台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定位于以就业为导向,依托地方经济特点,贴紧地方外贸企业的需求,培养掌握扎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基础理论,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业务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

2.2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具体化。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结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由以下五个环节组成。

2.2.1认知实践

认知实践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接触社会、锻炼学生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体验。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认知实践环节通常是由专业教师组织、指导和带领学生到外贸公司、企业、海关等单位进行观摩,了解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外贸发展前景、进出口产品状况及外贸的整个运作流程。同时也请有外贸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做报告,介绍国内外国际贸易发展状况,外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经验教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实践认知。

2.2.2社会实践

我院十分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实践教学内容,分配一定的学分,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到外贸公司、外贸型生产企业以及海关、商检机构、保险公司、银行等展开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通过撰写调查报告可以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国情和企业的现实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2.3实验室模拟教学

国际贸易实验室模拟教学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借助模拟、仿真手段和虚拟环境,应用信息资源和软件资源进行教学的方式。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引进南京世格国际贸易模拟软件、浙科国际贸易模拟教学软件、单证教学软件、国际贸易仿真沙盘等软件对学生进行模拟教学。在实验室模拟教学中教师只是起指导的作用,要以学生为中心,利用软件提供国际贸易模拟业务操作,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进口商、出口商、生产商、进口地银行、出口地银行和辅助人员等角色的相互配合、相互交易来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让学生体会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要面临的工作环境和需要处理的各种具体问题,培养和锻炼学生在模拟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4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规定所有理论课程之后,到实习单位进行实地实习,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教学过程。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习单位的联系和确定可采取院系联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企业单位合作、学生自主联系等灵活多样的方式。通过毕业实习,学生可熟悉进出口各环节及相关业务的操作技能,掌握国际贸易与国际结算的实际运作过程,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2.5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学生必须完成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要经历选题、开题、查阅资料、撰写、修改、定稿、评审、答辩等各个环节,从选题到最后答辩的每一个环节专业指导教师都从严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整理文献资料和实际调研,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独立的分析、研究和探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2.3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是确保教学目标完成的重要要素,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监控体系、实践教学评价考核体系。

(1)建立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关于实践教学大纲的规定;实践教学文件的编写规范;担负实践教学工作人员的管理规定;实验室、实训室、实习基地等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实践教学检查、评价、奖惩等方面的规定等。

(2)建立实践教学监控体系。实践教学监控体系是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现的重要手段,我院构筑了以教师、学生、教学督导团和信息员为主的教学监督链结构。教学督导团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师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检查,学生信息员定期对于教师的教学环节进行评价和总结,并采用简报方式进行反馈。

(3)建立实践教学评价考核体系。实践教学评价考核体系是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重要前提,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考核体系能够有效地检验实践教学效果。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制订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实践教学条件评价、实践教学过程评价、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等。实践教学评价考核的具体方式可以针对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评定。

2.4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是保障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保障、资源物质保障、财务保障等方面。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通过下列途径建设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邢台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不断按照专业建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等三个层次来引进和培养师资队伍,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及“双师型”教学队伍的建设。一是学校选派专业教师到外贸机构挂职锻炼,获得直接的外贸业务经验。二是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教师外出进修,相继派出教师到北二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进修学习,不断地获取最新的教学资源、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三是外聘行业专家指导国际贸易实践教学。如请今麦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强久集团业务经理、邢台市进出口检验检疫局、技术监督局等专业人员为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指导。

(2)加强资源物质保障。为了更好的建设我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学校进一步完善保障实践教学所需要具备的教学资源,提供实践教学所需要的资金支持,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在保障实践教学所需要的设施、设备、材料等物质条件上。

(3)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例如,邢台学院与河北强久集团签署协议,在校内建立邢久车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即实训基地。在公司为学生开辟实习岗位,学生享受带薪实习待遇,由公司的业务员对学生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学生利用强久集团的自行车产品进行国际贸易业务。充分利用河北邢久车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把国际贸易实务操作引入到课堂,让学生“真题真做”,实现了高校实践教学环节与企业外贸业务的直接对接。

参考文献

[1]尚爱英.加强国际贸易特色专业建设服务地方经济[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6).

[2]张汝根.国际贸易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