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12 17:02:0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结构主义语言学;对比分析法;第二语言教学;汉语第二语言教学
第二语言教学中,教师常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比两种语言项目或结构,帮助学习者区分和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目的语。对比分析法的提出是建立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以对比分析法为核心,分析结构主义语言学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影响,并探究如何更好地利用对比分析理论,开展第二语言教学。
一、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
(一)索绪尔与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初,其基本理论来源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索绪尔最重要的结构主义原则可以概括为“两个区分”和“两个系统”。
1.区分“言语”和“语言”。言语是指人们日常交流所用的话语,是由个体说出的,而语言则是从个体的话语中抽象出来,具有社会性的语法体系。语言学的真正研究对象是语言而非言语。
2.区分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索绪尔认为语言学应该研究语言内部各要素在一定时间内的相互作用,也就是主张语言的共时研究。
3.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每个符号由“能指”(形式)和“所指”(概念)组成。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
4.语言是一个结构系统,是由各成分依照一定关系有序组合而成的。
索绪尔虽没有使用“结构”一词, 但他提出的系统的内在固有秩序的看法,就相当于“结构”的概念,由此也开创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的新时期。
(二)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
随着对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 后来的语言学家在索绪尔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着结构主义理论。20世纪30年代,欧洲语言学界主要形成了三个学派:以特鲁别茨柯依和雅克布逊等为代表的布拉格功能语言学派、以叶姆斯列夫为代表的哥本哈根语符学派、以布龙菲尔德等为代表的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其中,以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影响最大。它继承和发展了索绪尔语言“系统 ”的理论, 认为语言是一个由各种结构成分组成的系统,主张用共时研究的方法,对语言材料进行科学、客观的描写,揭示系统内部的关系结构。此外,布隆菲尔德还受20世纪中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用刺激――反应论来解释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过程。
总体来说,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对语言的结构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深入的描写,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结构分析和描写的方法。第二语言教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本文所探讨的对比分析法就是在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语言研究方法,之后被应用到第二语言教学中。
二、对比分析法
(一)对比分析法的基本内容
对比分析法是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比较,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它的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迁移理论。结构主义语言学强调对语言结构进行共时、客观、静态的描写,注重语言形式而不注重语言意义。正因为有了对语言结构的细致的描述,不同语言系统中的对比才有了物质基础。
把对比分析运用到第二语言教学中,始于40年代的美国。1945年,美国语言教育家弗莱斯指出:“最有效的教材应该是以对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进行科学描述和仔细对比为基础。”拉多在此基础上正式建立其了第二语言习得的对比分析假说,他在《跨文化语言学》一书中提出:凡是跟学习者的母语相似的项目,对他们就比较简单,而和他们的母语不同的项目,学起来就很困难。也就是说,目的语和母语的相似性越强,越容易产生正迁移,越有利于学习者学习,反之则越困难。
对比分析法大体按照四个步骤进行:描写,选择,对比,预测。描写是对母语和目的语进行详细具体的描写,这是对比的基础;选择是在两种语言中选择有意义的语言项目或结构;对比是比较所选择的两种语言项目或结构的异同;预测是在对比的基础上,分析第二语言学习者可能出现的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或产生的错误。
(二)对比分析法对第二语言教学的意义
对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进行具体的比较, 尽管只是对语言形式和结构上作静态的描写, 但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帮助很大。第二语言教学是在学习者掌握了第一语言后进行的,因此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会不可避免地将两者进行对比。对比分析法有利于教师探究某种语言的内在规律,揭示各种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各自的特点。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相同点、相似点和不同点都能清楚掌握, 就能预测、解释、纠正学习者因母语干扰而产生的错误, 就能及时准确判断出错误的根源, 甚至有效避免这种错误的产生。
因此,对比分析法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意义是:发现学生的学习难点和重点,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预见性。这对于设计大纲、编写教材和设计课程、改进教学都具有参照性。
(三)对比分析法在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与其他语言相比,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语法上,没有形态变化,主要依靠语序变化和虚词;二是语音上,有大多数语言所没有的声调;三是词汇上,存在大量的同义词和近义词,还有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四是汉字,也是许多非表意文字语言中所没有的。这些在汉语第二语言习得中必然形成难点。
以语音教学为例,汉语中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是作为区别特征的,但在英语中,它们是属于同一音位的条件变体,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这里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注意区分,否则在汉语中会造成意义的混淆。
在词汇教学中,也会出现母语与目的语没有完全对应的情况。比如英语中的 “他/她/它”分别用“he/she/it” 来表示,而在汉语中虽然三者写法不同,但读音完全相同,需要通过具体文本来判断。
再如“把”字句、无标记被字句等汉语有的语法结构,在教学中就应该作为句型操练的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练习并掌握。
在运用对比分析法时,要注意防止走极端。教师既不能向学生讲解大量的语言对比理论知识, 也不能只重视语言技能的操练而忽视语言对比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汉语语言能力,而对于语言背后的语言学知识不需要过深的了解,过多专业性的解释反而可能使学生产生困惑。因此,对比分析的研究成果只是用来作为教材编写和教师组织句型操练时确定难点和重点的参考,目的是更好地预测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教师在编写教材和备课时, 要充分利用对比研究的成果,以明确难点, 突出重点。而在课堂上,应该采取精讲多练,以练为主的原则,对容易出错的地方做适当讲解,对会造成干扰的地方多加练习。在练习中,也不能一味只采用听说法进行机械操练,而应注重在对比理解的基础上练习,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对比分析法的局限性和改进措施
对比分析法盛行于20世纪中期,有一套严密的方法和程序,但也存在其局限性。
第一,对比分析假说认为目的语与母语越是相近,就越容易学习,然而事实表明,两种语言相近虽然能使学习者产生熟悉感,有利于正迁移,但也会因为两个语言项目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而产生干扰,造成负迁移。
第二,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对比分析法只对语言的表层结构进行对比,而且主要集中在语音、词汇、语法几个方面,只重视语言形式,忽视意义和功能。
第三,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错误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并不只是因为目的语与母语之间的差异。
针对以上的局限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1.把对比分析的范围由语际对比延伸到语内对比
教师不仅可以将母语和目的语进行语际间对比,还可以对目的语系统内部的语言项目进行对比。汉语中有大量的近义词,在词义、程度、色彩等方面有所不同,比如 “交流”和“交换”、“相信”和“信任”、“鼓动”和“煽动”等。在对比分析过程中,对于相似而有差异的部分要尤其注意,多举示例,强化差别,弱化干扰,使学习者能够明显地感知差别并学会分辨和运用。例如“开垦”、“开拓”、“开辟”都有“开发”的意思,但“开垦”多与耕种土地有关,“开拓”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扩充,“开辟”则强调从无到有的创造性过程。
2.把对比分析的内容从形式层面扩大到功能意义层面
除了对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教师还可以把对比分析运用到语言功能的实践中去,通过语境对比、搭配对比、文化对比等方式,帮助学习者认识并掌握一个词或语言要素在不同语用范围或语境中的条件和用法,使其得以正确而得体地进行语言交际。
比如在表达去学校的方式时,可以说“我坐出租车去学校”“我打的去学校”,但不能说“我坐打的去学校”,这是搭配上的对比。敬语和谦辞、问候和告别、宴请和送礼、色彩偏好等在不同的文化甚至不同语境中也有所不同,教师也可以用对比的方式将其展现出来,给学习者指出并强调其差异。
3.把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相结合
在教学实践中, 对比分析可以与偏误分析联系起来。偏误分析是对比分析的进一步发展。偏误分析是对学习者的错误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不仅考虑语际迁移,还考虑语内迁移的影响。两者结合不仅可以更科学有效地预测学习中的难点,还可以验证预测是否正确,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资料。
三、结语
对比分析法是在结构主义语言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迁移理论基础上产生的语言研究的方法,虽然60年代后期逐渐受到其他语言学理论的挑战,但它的重要作用却无法抹煞。第二语言教学不仅需要善于运用教学方法,还要有研究意识和预见性。因此,在如今的第二语言教学中,对比分析法在学习者重难点分析和错误预测等方面,依然具有科学性和实践价值。此外,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对比分析法,将其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去,通过语境对比、搭配对比、文化对比等方式,使学习者掌握从形式、意义、功能等多方面掌握目的语,达到交际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富华.对比分析、对比教学法与对外汉语教学[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9.
[2]刘.对外汉语教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3]熊兵.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回顾与反思[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
[4]范媛媛.由结构主义看对外汉语教学[J].现代语文,2006.
[5]高霞.对比分析理论与第二语言教学[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
[6]汪火焰.简析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及其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2007.
[关键词]消极完美主义;探索分析;验证分析;中学生
完美主义作为一种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近年来也有很多研究证明了完美主义的消极方面与适应不良的心理特征相关 [1-3]。本文所说的消极完美主义,是指个体在生活领域由于害怕失败、害怕负面评价而坚持过高的标准,并由此信念产生适应不良的行为及情绪体验的冲突的人格特征。中学生消极完美主义反映了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消极完美主义人格特征。
由于中学生处在人格形成的特殊阶段,他们的完美主义信念与成人有着很大不同,但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成人及大学生群体,对于中学生这一特殊的年龄群体,其完美主义是否具有独特之处,还未有结论。因此,本研究将在对中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基础上,结合以往研究结果,对中学生消极完美主义的人格结构进行探索与验证。
一、第一次测试结果及分析
以一张印有三个开放式问题的问卷向乌鲁木齐两所中学的初二、高二两个年级共发放问卷113份,收回有效问卷109份。开放式问题包括:1.“你认为什么是完美主义?”2.“完美主义的人会有什么表现?”3.“完美主义对人有怎样的影响?”
问卷收回后对有效问卷进行了两级编码,进行初级编码时使用能够形成规则或模式的词、短语或话题来包含原始数据。在问卷数据中,有些学生混淆了完美主义与完美的人这两个概念,因此将“完美无缺的人”这一编码做了删除;另外,本研究的重点在于“消极完美主义”,为了使得到的数据更加全面,开放式问卷中的问题中只提到了“完美主义”,故对与“完美主义的积极影响”有关的编码也做了删除,形成了15个初级编码。二级编码则是对初级编码再次进行归类,最终形成了7个编码。二级编码与频次如表1所示:
表1开放式问卷二级编码及频次表
根据对消极完美主义的操作定义、以往研究结论及开放式问卷的分析,理论上初步构想消极完美主义的维度包括与消极完美主义有关的认知(过高的个人标准、过高的人际标准、过度自我批评、冲突的强迫观念)、行为(强迫冲突引起的行动迟疑、隐藏消极信息)、不良情绪(强迫冲突带来的痛苦体验,对失败与缺陷的恐惧)。
根据表一的结果并参考有关文献建构了一份50个题项的中学生消极完美主义问卷,对问卷进行了两次试测,进行项目的筛选及修改,对形成的正式问卷进行正式施测。第一次试测针对乌鲁木齐市两所中学的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四个年级14个班的700名学生进行试测。要求他们从“1”到“5”自评。收回有效问卷634份,其中初一75份,初二242份,高一159份,高二158份;男生293份,女生341份。第二次试测共收回有效问卷195份,其中初二99份,高二96份,男生105份,女生90份。正式施测被试为初、高中六个年级1090人,将该样本分为两个同质样本,一个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另一个样本用于验证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样本共收回有效问卷569份,其中,初一108份,初二92份,初三75份,高一101份,高二101份,高三92份;男生279份,女生290份。所有数据用spss13.0及Lisrel8.51处理,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删除或修改问卷项目。
第一次试测后,根据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理论,所收回样本数据符合因子分析条件,按照项目删除的原则逐步排除项目,每排除一次,重新进行一次因素分析,剔除了本问卷18个题项,并对有些项目进行了修改,如“我努力让自己各方面都很优秀,没有任何缺陷”这一题目,不能很明确地突出中学生消极完美主义的强迫观念,可改为:“我必须让自己各方面都很优秀,没有任何缺陷”。试测结果显示出,中学生过高个人标准中,“对外貌的不满”是一个独立而重要的维度,现有的3个题都提到了对外貌的过分在意,为进一步对这一维度进行验证,将“我总是担心自己的仪表不够整齐”项目补充到问卷当中,形成中学生消极完美主义问卷第一稿,共32个项目。
二、第二次试测结果及分析
2007年9月,我将形成的中学生消极完美主义第一稿问卷进行第二次试测,对所有项目用主成分分析法估计因素负荷量,用斜交转轴法旋转因子进行因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部分项目的归属不够清晰,其因素负荷量不只在一项因子上较高,也可能是由于此次试测样本量偏小。对于这些项目,我在保证量表基本结构不变的基础上,对部分题目的表述进行了修改,如,“为了把事情做到最好,我尽可能地反复检查”,改为“我会因为反复检查而耽误很多时间”。此外增加了3个反向题项,如在“强迫冲突导致的行动迟疑”因子下,增加了“为了把重要的事做好,我宁愿舍弃一些次要的事情”这样的反向题项,使题目能更清晰地反映消极完美的定义。最终形成了包含35个项目的中学生消极完美主义测量问卷。
三、正式施测结果及分析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对问卷35个项目初步进行模型拟合度的检验,中学生消极完美主义的结构包括7个因子。第一个因子包括7个题项,可命名为“过高的个人标准”,第二个因子包括4个题项,命名为“害怕失败及负面评价”,第三个因子包括3个题项,命名为“强迫冲突导致的不良情绪”,第四个因子包括3个题项,命名为“对外貌的过度担心”,第五个因子包括5个题项,命名为“过度谨慎”,第六个因子包括3个题项,命名为“隐藏消极信息”,第七个因子包括4个题项,命名为“对他人的高标准”。
作者:李松崎 刘亮 单位:烟台南山学院
现代西方语言哲学主要包括理想语言学派和日常语言学派,两者根本区别在于哲学的目标和任务上:理想语言学派试图把哲学变为科学,日常语言学派将哲学还原为哲学。前者以弗雷格、罗素、前期维特根斯坦主要代表;后者以摩尔、后期维特根斯坦为主要代表。维特根斯坦在前期将理想语言的逻辑分析推向了最顶峰,而后期又将其开创性地回归到自然语言的分析,建构了以语言游戏论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实质上是强调如何在语境中理解语言的意义,这为日常语言学派以及语用学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思想,也为认知语言学提供了哲学理据。语言理论的本体意义和后效作用语言理论在哲学的作用下产生,又会反过来影响到哲学的发展,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对语言哲学具有明显的反作用。哲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之所以发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社会语言学向逻辑语言学的发展,要求寻找它的应用层面。就语言学对语言哲学的反向作用来看,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影响最大。
哲学对语言理论的启示和决定作用1.传统语言学的哲学思想传统语言学以文艺复兴为分水岭,之前对语言的研究主要在哲学领域。文艺复兴之后,语言学与哲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一时期唯理主义和经验主义这两大学派的对立甚至影响到当今的语言学界,如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生成语言学的对立就集中体现了哲学基础的对立。2.历史比较语言学发展过程中的哲学因素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兴起,语言学家探察世界语言的谱系,提出科学的研究方法,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此之前语言学一直附属于哲学。洪堡特提出不同语言对相同感觉经验的整理结果也不同,思维和语言只有通过语言才能确定成为有形的东西。这种观点对后来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先驱萨丕尔和沃尔夫产生了影响,这表明具有哲学动因的语言思想更有深度,也最具生命力。3.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的哲学因素索绪尔的语言理论被视为现代语言学的开端,他的理论深受当时社会学、心理学以及语言学发展的影响。当时的社会学受到了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和经验实证主义哲学以及黑格尔派的冲击,而社会学又以自身携带的哲学因素来影响语言学的发展。索绪尔将语言的研究建立在语言和言语的区分上,并以语言为研究对象。他认为语言属于虚拟世界,被认为是不变和稳定的,而言语则属于现实世界,被认为是变化和不稳定的,这条原则是我们理解结构主义哲学和其影响的关键[5]。4.生成语言学中的哲学思想乔姆斯基创立的转换生成语法在语言学界引发了一场革命,使得结构主义语言学派不再占据语言研究的主流[6]。根据笛卡尔的天赋论理性主义和洪堡特对语言主要思想,他以唯理主义和心理主义为前提来研究语言和心智的关系,探索人类语言的本质以及隐藏在日常语言使用和习得背后的人类思维和大脑活动过程与结构。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建立在吸收哲学中的积极方面,同时也得益于对哲学缺陷部分的批判,正是一方面继承笛卡尔关于“固有结构”的思想,同时批判他关于存在着一个精神实体和一个物质实体的二元论观点,乔姆斯基才富有创见性地提出了生成语法。5.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从语用学概念的提出到语用学核心理论的建设,都是语言哲学家参与其中。语言哲学家莫里斯在1938年最早在符号学的框架内提出语用学的概念[7],哲学家奥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他的学生塞尔沿着奥斯汀的研究线路不断发展言语行为理论,使该理论成为语用学的核心理论。语言哲学家开辟了一条研究语言的新途径,而语言学家紧随这一思路继续研究不断发展深化。
认知语言学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有关范畴的语言理论直接来源于语言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概念[8]。另外,认知语言学关于一词多义的语言理论也多借鉴于语言哲学家奥斯汀有关词语意义之间关系的观点。由此可见,一方面,认知语言学家不断从语言哲学家那里汲取营养发展自己的理论;另一方面,认知语言学将理论建立在体验哲学基础之上,这又反过来丰富了哲学的研究。西方哲学在语言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在高度上对语言学给以引导,使得语言理论更有深度和根基,同时现代语言理论的建立又对哲学发展产生反作用。进入21世纪语言研究若想取得更大的进步必须回溯哲学的历史,充分发挥哲学的批判精神,在批判中继承,继承中批判,将语言研究深植于哲学的根基上,语言理论的枝叶才会更加繁茂。
[关键词]西方现论;语言学;语言理论模型
一、西方理论语言学是形式化模型理论,应该把形式化语法与真实语法区别开来
西方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建立于19世纪上半叶,索绪尔被称为是“现代语言学之父”, 也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鼻祖。索绪尔对现代语言学的主要贡献是第一个把语言作为代码或系统和对系统的运用区别开来。在其影响下, 出现了不同的语言学派。西方语言科学经历了三个主要时期, 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就西方语言学与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的关系而言, 我们认为更值得一提的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两个学术流派。结构主义语言学派推崇直接成分分析法。结构主义语言学称雄西方几十年, 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 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崛起, 才打破了它一统天下的局面。转换生成语言学强调对人的语言能力做出解释, 而不是仅仅描写语言行为, 它要研究的是体现在人脑中的认知系统和普遍语法。乔姆斯基认为“语言”不是实际存在的东西, 这个概念是从语法中派生出来的, 只有语法才是实际存在的。因此, 转换生成语法研究的对象是语法而不是语言。转换生成语法采用的是现代数理逻辑的形式化方法, 根据有限的公理化的规则系统和原则系统用演绎的方法生成无限的句子, 以此来解释人类的语言能力。所以,转换生成语法无论是在研究目的、研究对象, 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和传统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有原则上的区别。它为语言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 使语言学以新的面貌呈现于世。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语言学方面, 在其他学科(如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以及认知科学等)也产生了一定的反响。过去, 语言学界从别的学科领域“输入”新观点、新方法。现在, 语言学的一系列成果可以“输出”了。
二、西方现代语言学严格区分语言能力与语言使用
“语言能力”这一概念是乔姆斯基在彻底否定行为主义语言理论的基础上创建转换生成语法时提出来的。乔姆斯基认为,在语言研究中应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的是本族语者所习得的语言知识,这种知识往往是隐含的(implicit),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后者则指本族语者的实际语言运用,也即本族语者具体的说话和听话行为。语言能力是语言行为的基础,语言行为则反映语言能力。然而,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并不总是相一致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实际语言运用并不总是他的语言能力的确切反映,因为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如疲劳过度、注意力不集中、过于激动或过分紧张等),人们往往会出现“言不由衷”、“词不达意”的失误现象。例如一个会说英语的人可能会因某种原因把句子“I took the book home.”说成“I took the hook home.”这类语言运用中的失误显然不能表明人们不具备这方面的语言能力。因此,乔姆斯基等转换生成语言学家们主张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区别开来,并认为语言研究的目的在于对人类所特有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而不是像结构主义的描写语言学那样仅仅满足于对语言行为作出描写和分类。
三、要以认识解释性的普遍语法,而不要按描写性的个别语法去理解西方现代语言学
传统的语言研究是描写性研究,而西方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是解释性的研究。这一根本目标的差异导致了二者研究方法和方式的根本性差异。举个简单的例子:整个语言的世界就好比是一个地球,而我们则是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居民,因其浩瀚复杂,无法窥其全貌。进行描写性研究的人好比盲人摸象,各个研究者从自己的语言直觉出发,“摸”向自己感兴趣的某个或某些语言现象,并根据自己收集的语料首先尽量细致地将它们描写清楚,然后再得出自己的规律。然而,由于他们摸到的都只是语言地球的一个部分,而且即使是某个语言现象的语料也是无法穷尽的,所以他们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得出的规律也或多或少地会有反例出现,概括力不强。当然这种研究依然有其价值,它的价值就好比我们通过局部地质勘探能够发现某个地区的地貌特征,并找到某些矿藏一样,它描写出的规律能够帮助我们解决某些问题,并为我们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然而,仅仅满足于此是远远不够的。也许我们的先辈千百年前就能绘制地图,发现矿藏,但是千百年里他们却一直错误地认为地球是平的。解释性研究也许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必然应运而生的吧,它强调对语言进行宏观的把握和关联性的研究。从事物现象的关联性中发现问题,首先构想语言的整体框架,然后在这个理论框架的指导下再进行研究。这就好比我们虽然依然无法见到地球的全貌,然而我们根据环球航行最终回到起点、行星的运行等各个事物间的关系可以推测出地球是圆的,然后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更正确全面地发现地球的特点。
四、结语
在现阶段,语言研究可以说刚刚从描写性研究进入解释性研究,所以现阶段的目标主要还是建立理论框架,这主要依赖于从各个语言现象之间的关联性中来寻找发现。可以看出,西方现代语言学家基本在认知系统框架中进行语言研究的,虽然对于各个子系统中的内部模块和各模块中的规则应是什么的看法不同,但这些理论在语言的语法外模快的关系上没有本质上的差别。这样,现代西方语言学都接受这个外模块系统。西方语言学把句子、语言事实看成是一个物理感知的和意识的共时事件,并且把两者统一归因于一个完整的认知系统,从而通过对语言事件的物理属性和过程和事件的意识属性和过程以及两者的共时联系的研究,推断出人们不可经验实证认识的那个认知系统的结构和属性,这确实是西方现代语言理论有别于传统语言理论的地方。
参考文献:
一、传统语法与外语教学
传统语法是指以早期的拉丁或希腊语法为源头,在19世纪中期之前对语言进行系统描述和具体分析的现代语言学流派[1]。传统语法诞生于前语言学时期,而并非理论意义上的语言学产生时期。传统语法追求语言描述及表达上的准确无误,十分讲究利用文学手法进行语言雕琢和完善,赋予语言以特殊的文学意义。此外,传统语言多使用拉丁模式,在进行语言表达和书写时,强调使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论述,注重语言的规范性。在外语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编写外语教材及安排语法知识常常以传统语法作为理论根基,将早期一些具有语言权威性的学术作品作为教学资源使用并将其视为教学典范。随着语言形式不断退化,外语教学不断将书写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加以强化,而并不十分关注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注重从细节出发,研究语言某一层面的用法和结构,而并不重视对语言整体的探究。因此,外语教学中,学生经常被要求注意一些禁止使用的语法和禁止出现的语言错误。外语课堂教学中,翻译和语法探讨是整个外语教学的重点。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指导者和监督者,常常教授语言的定义、用法及使用规则。此教学方法注重语言使用的规范性,将语言学习过程看作知识的传递和认知过程,并将语言学习模式固化,即采用教师授课、学生接受的形式。传统语法模式使学生能够系统而全面地掌握语言语法结构及语法规则,对语言使用方法有明确认识。在19世纪到20世纪的一段较长时期内,学生能够利用传统语法带来的益处进行诗歌及散文创作。在欧洲美学盛行的社会背景下,学生大量创作文学价值及艺术价值较高的文学作品,大大促进了欧洲文化繁荣和发展。而如今的外语教学中,语法翻译教学法仍旧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结构主义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20世纪中期,语言学发展逐渐从传统语法学中脱离,成为一门具备自身独立性和教学思维的学科,即结构主义语言学,也被称为现代语法学[2]。结构主义语言学以语言符号的构思和表达为核心,认为语言作为人类社会交往和联系的最为重要的形式,应具备符号功能和内涵,并能够通过有关手段和方法抽象为一系列符号,以此使学习者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因此,结构主义语言学十分注重口语能力培养和锻炼,而对书面用语的关注度不高。他们认为,语言最终的目的在于完整而生动地描述事物的本质,而非对事物的面貌和特征进行人为、死板的束缚和规定,即语言是平等的,无好坏之分。基于结构主义语言学编写的外语教材具备科学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将语法架构和语法模式进行融合,以语法结构为教学重点,注重对学生语法能力和语言结构的训练。与传统语法相比,结构主义语言学较为重视实践的作用,重视读写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完全符合语言学习规律,也适应外语教学发展。在实际外语教学中,使用结构语言学进行教学可以在短期内提高学习者的外语能力和水平,突破固有的语言障碍,为外语人才培养和输送做出贡献。但结构主义语言学也存在众多缺陷,如忽视外语教学的内容,机械要求学生掌握大量句型和语法,而对所学内容并无清楚的认知,从而使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低下。因此,外语教学要将这一方面作为警戒,切勿陷入该种教学境况。
三、转换生成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转换生成语言学是指以本民族语言为基础,通过学习和掌握本民族语言,了解语言规则及语言本质,继而接触其他语言并进行学习的一门学科[3]。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学者认为,语言种类繁多,而众多的语言种类构成一个总体,总体中每个个体之间存在异同点。语言学习并不是一个习惯性作用的过程,而是一个探索和对比的过程。将本民族语言系统与其他民族的语言系统进行系统性整合和处理,从而形成符合自身认知习惯和认知水平的语法套路。转换生成语言学对语言进行转换活动主要从深层结构、表层结构、转换规则等方面出发,利用一系列规则对语言进行处理[4]。转换生成语言学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首先,在外语教材编写过程中,深层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型可以结合,以此深刻理解并掌握句子中的语法现象、语法残缺、语义分析等;其次,使用转换规则可以使复杂的语法结构变得简单易懂。教师利用转换规则对句子进行分析和讲解,有助于学生理解语法规则、熟悉语法结构的构成,从而对语言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转换生成语言学的盛行催生了认知教学法的产生。认知教学法改变传统以教师为教学中心的局面,强调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善了外语教学效果,提升了外语教学效率。此外,外语教学在借鉴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基础上,应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和提高,避免外语学习出现畸形。
四、交际能力理论与外语教学
传统观点认为,语言能力仅仅与语法结构的理解和使用有关,而与实际情景中语言的运用无牵扯。该观点弱化了语言的本质和内涵,大大扭曲了语言学习效用和目的[5]。语言学习应将实际运用作为最终目的,这是交际能力理论推崇的观点,也是现代语言学习所要追求的效果和境界。交际能力主要包括四方面:第一,可能性,即掌握理解基本语法和句型的能力,符合语言的基本规则和要求;第二,可行性,即语法或句型能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得到使用,并不出现语法错误,能够为使用者或学习者所理解;第三,得体性,即恰当运用语言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要求在熟练掌握语法结构和使用规则的基础上,增加语言使用技巧性;第四,执行性,即能够自如地使用语言进行一系列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强调具体情境下的语言使用能力。交际能力理论学派的学者认为,语言学习要在掌握基本语法知识和语法结构及词汇的基础上,对语言使用技巧和能力进行训练并加以掌握,以便进行语言交流和沟通,参与相关语言实践活动。语言能力的衡量标准具有多样化特征,不仅要求使用者说出的句子符合基本的语法规则和结构,还要符合当时的语言氛围和环境。要求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完全符合语言社会性特征,即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要与社会环境的变革相联系,也要与社会发展同步[6]。因此,外语教师在外语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和交际能力,使外语学习能够为实践服务,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此外,可使用情景教学法训练学生的交际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将外语学习融入具体的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中,培养交际性外语人才。
五、结语
关键词:结构主义;转换-生成语法;概念;元素
欧洲古典结构主义的先驱索绪尔指出语音本身自有其体系,它在语言中提出的许多的思想和概念更是对结构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结构主义语言的任务就是要以科学的方法研究语言体系的自有结构,不提倡语言现象的外缘关系,也不提倡历史的追溯。这就是所谓研究方式的内在原则。本世纪中期,现代语言酝酿着巨大的变革。两种不同类型的转换结构主义相继产生。一派是以美国的哈里斯为代表的第二代分布语法,并统称为“分布语法”。另一派则是以美国的乔姆斯基为代表的“生成语法”。转换结构主义在所有结构主义类型中具有公认的学术地位,并对现代语言学具有实际的学术影响。
一.乔姆斯基语言理论的形式化标志:转换—生成语法
转换—生成语法中的“生成”的概念是它从数学中借来的。在数学里,它是说,给定一个函数式,某个自然数是否可以由它生成,是能够推演出来的。乔姆斯基认为“生成”在数学中的这个含义正好可以借用来描写人们在语言能力方面表现出来的创造性。给定一套规律系统,人们就能据此判断某个语言排列是否是全聚合语法集合中的一个元素。在语言研究的形式化上,乔姆斯基致力于找出语言的普遍性,并以形式逻辑为基础建立起了一个高度形式化的理论体系。乔姆斯基对生成语言学有一个比喻,那就是语言学是数学的形式系统。他把语言定义为句子的集合,而句子是一串任意的符号,这来自数学定义。乔姆斯基“生成”的另一个含义可以解释为“明确的”。而要做到明确就要用符号公式。因此,乔姆斯基主张把语法说明形式化就如同数学规则。结构的另一个共性是结构的转换性。在转换结构主义看来,任何结构中的每个部分都可以按一定的规律相互转换,一切已知的结构,从最初的数学“群”的结构到转换规律的转换结构都是一些转换体系。结构就是一个具有各种转换规律的转换系统。在结构主义语言学中,乔姆斯基的老师哈里斯可以说是第一个较全面地把结构主义的这种转换思想运用到语言学中去的人。他早就看出分布语法的局限性,提出了转换的初步概念。他认为如果用句法分析的方法处理句子,就会大大简化它的程序。语法的中心部分可以用来讨论语言的核心句;其余部分可以论述派生句。核心句可以描写为若干规则;派生句则与核心句相关联。
二.转换结构主义的句法独立观
在形式描写句法独立于语义。批评家指出这种语言的哲学观念,在句法研究上,也许不易暴露其局限性,因为句法完全可以当做数学系统和分布系统来研究,但在现实的语言行为中,漠视句子的语义和句子在传递信息中的功能却是行不通的。这种笼统的批评,从直觉知识的角度来说,似乎无懈可击,但是,语言研究的历史告诉我们,曾被指责为既简单化又无意义的分布语法逐渐在欧洲大陆语言界取得地位;生成语法的鼎盛时期虽属过去,但迄今却始终没有一个兼顾句法,语义的理论可以取而代之。而且,当前重语义轻语法的逻辑模式的种种设想,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见得会有任何重大的突破。
三.转换结构主义的非语文观
无论是分布语法还是生成语法起初都反对以语义作为语言分析的基础。分布语法认为句法是言语交际最高层次的物质表现,所以系统的句法描写必须先于语文内涵。信息功能的探讨;在句法描写中必须坚决摒弃任何句义上的先验模式,只有这样,语言学家才能掌握句子句法与语义的互相制约的关系,反过来促进句法更系统,更精密的描写。其实,作为探求形式在对等关系的转换手段之中已包含某种程度的语义因素。形式上分类的规律化在相当程度上预示着内涵解释的规律化。至于生成语法的立场,乔姆斯基本人最初也表示,“语义”是个错综复杂的概念,在没有完全吧语义这一概念加以解析清楚以前,句法研究与语义研究必须绝对分开。但后来他动摇了,在搞形式句法的同时加进了语义的内容,并且不断扩大语义范围,把诸如“提前”等逻辑概念也包括进去。这种语义“最高量态度”就是把自己的整个形式化理论格局打乱了,虽然一再修改也无补于事,而且只能越修改越不可弥补。这说明在语言学研究中保持方法论上前后一致及严格规定研究范围的重要性。
四.乔姆斯基语言理论中有关转换的思想常被人们用来证明乔姆斯基不是结构主义的一个例证
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源于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是一种共时的语言学,而根据他的定义,共时的语言学必须是静态的。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却是动态的。其实,索绪尔把共时性和历时性之间的对立与静态和动态之间的对立等同起来是不妥的。诚如Jacobson认为的,事实上,共时性根本不是静态的,其中往往出现变化,而且变化也是共识的一部分。他说“实际的共时性是动态的,静态的共时性是一个抽象的观念。这种抽象的可能对特定目的的语言研究有用,可是,对语言进行详尽的。如实的共时性描述,必须始终要考虑语言的动态。”
总之,乔姆斯基采用结构主义有关转换的思想是有着其它动力的。其一,他试图通过使用转换规律来说明他所提倡的语言运用的创造性。他使用“转换”的第二动力是与他的“天赋论”的思想有关。乔姆斯基一贯将他的思想与卡迪尔和17世纪唯理语法联系起来。而通过建立这种派生句的转换规则,他得以将派生句与逻辑联系起来。这种复古的做法成为对逻辑实证主义的一种完全意义上的反叛。
参考文献:
[1]崔冬梅.转换生成语法与系统功能语法对比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
浅谈动词与名词的组合
摘要:结构主义语言学是20世纪语言学的主流,这个思潮的出现是语言史上划时代的事件,即使到了21世纪,还是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结构主义者认为各个语言的词汇构成了一个系统,而词义正是在与其他词的聚合和组合关系中确立的,组合关系实际上就是搭配,利奇将词的意义分成七种,搭配意义是词项总体意义的一部分。我们知道充当谓词的主要是动词,动词与名词的搭配组合很常见,所以本文试从语义场理论和成分分析两个角度来研究动名组合。
关键词:语义场理论 成分分析 动宾搭配
一.结构主义与罗兰巴特
在法国,结构主义批评最富成果与最有价值的当属叙事学,而提起叙事学就不能不提到罗兰巴特。罗兰巴特对“文学以及一般文化现象的系统研究,对巴尔扎克、拉辛等作家具体文本的批评实践,使他成为西方现代结构主义思潮在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代表”1而他对结构主义文论的创新与突破也使他成为结构主义文论向解构主义过渡的代表人物。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深受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后者的三大核心观念可以归结为:“语言的任意性、关系性和系统性”2,索绪尔认为,在语言或任何符号系统中,是一个符号与其他符号的区别构成了这个符号本身。如同一个棋子本身并不具备任何意义,它只有在被置于棋盘中时才被赋予了意义,因而结构主义是一种关系、一个系统,这些理论在结构主义文学批评上则反映为一部作品就是个由各种关系组成的系统。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但语言本身具有稳固的结构,所以可以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语言现象的整体,这也是为什么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可以抛开外部环境的影响潜心于对文本语言的研究:语言的意义产生于语言单位的相互作用,因而只需在系统中对各语言要素进行共时性的研究。巴特在《批评和真理》中就认为文学研究的是文本所产生出的意义:“一部作品之不朽,并不是因为它把一种意义强加给不同的人,而是因为它向一个人暗示了不同的意义。”3而在《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中,巴特的结构主义观点表现得更为清晰。对应于语言学中的描述层音素—词语—句子,巴特的文学描述层为:功能层—行为层—叙述层。通过这种模式,巴特明确提出文学作品是一个完整体系,它有清晰的内在结构,人们可以通过这一结构了解文学作品形成的内部规律。巴特认为“文学作品与语言存在着相通之处,即语言中某一孤立元素本身缺乏意义,只有在与其他元素及整个语言系统联系在一起的情况下才有意义。作品中某一层次也只有在与其它层次及整部作品联系在一起的情况下才有意义。”4
二.罗兰巴特思想的转变
早期的罗兰巴特确实认为能通过对作品的切分与重组来找到文学作品的内部规律,而这一分析范式不禁使我们联想到以加斯东巴什拉尔为鼻祖,以让-皮埃尔里夏尔为代表的法国主题学批评。法国主题学批评旨在通过“对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现象进行细致分析,探究作者的意识或想象世界,构建作者的意识结构”5,而这一深层意识的网络则被视为作品之源。巴特早期也从事主题学批评,但他在不断的文学批评实践中逐渐察觉了主题学乏味、重复与令人厌倦的批评模式,在《S/Z》的一开始,巴特就无不自我嘲讽地说到“据说,某些苦心修行的佛教徒能在一粒蚕豆中看到完整的景致”,巴特在这里明确表明了结构主义那种试图在单一结构里发现适用于所有文本的普遍性结构模式的简化分析“最终让人毫无兴趣,因为文本失去了差异性”。巴特认为追求这种同质是没有必要,同时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要试图去开创新的批评关系模式。巴特曾在他的《结构主义活动》一文中说过,一切结构主义活动“目标都是要对一个客体进行重建,从而揭示该客体运作的规律”,他的叙事作品结构理论也正是遵循着这一原则,认为可以找到一种所有文学作品都共有的普遍模式,但正如他在《S/Z》的开头所自嘲的那番一样,巴特意识到,如同无法从一粒蚕豆窥看到整个大千世界一样,他之前孜孜以求地试图以单一结构洞悉所有的作品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对这种单一结构的追求最终只会将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独创性扼杀。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得巴特背弃了结构主义并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呢?
三.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
巴特转到解构主义行列的行动正是从他开始关注读者对文本的主观反应开始的。在《S/Z》中,巴特“不否定作品的意义,却否定了作品的终极意义;虽不否定作品存在着结构,却否定了结构的简单化和模式化;虽不否定结构分析的科学性,却否定了结构分析的局限性和静态性。”6不难看出,《S/Z》是巴特在从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过渡中迈出的第一步。结构主义在肯定作品中心意义的存在这一点上,并没有脱离传统文学批评的观念,而巴特则明确地表明了对作品中心意义存在的否定,他指出,作品不再是一个具有中心或本质的封闭结构,而只是“文本”。符号在“文本”中进行着无穷无尽地相互指涉、游移与置换,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文本意义的不断播撒、扩散和增值”7。既然作品的终极意义不复存在,那么读者则有权重写文本,作者再也不是文本的源头与终结。如同巴特在《S/Z》中区分了“可读的”与“可写的”作品,在“可读的”作品中,读者只能被动地去阅读作品,这类作品是消费性的,不具有重读的意义;而“可写的”作品要求读者以一种主动参与的姿态去阅读,读者不再是被动的消费者,而成为了文本的生产者,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参与到写作过程之中。总之,结构主义最终目的是寻找作品存在的终极真理,而解构主义则认为此举为徒劳,作品的终极意义不存在。罗兰巴特的解构主义以“文本是能指的天地”对结构主义的作品单一整体结构进行了无情消解。如果说结构主义的核心是中心化与确定性的话,那么解构主义的核心就是分散性与不确定。解构主义事实上就是对结构主义的一种解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