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语文教育观

语文教育观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0-10 07:08:03

语文教育观

第1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大语文”思想;综合素质能力

一、大学语文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一)历史沿革

一个世纪前,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刚刚诞生之际,京师大学堂等高校即在预科开设“经学大义”、“诸子”、“辞章”和“作文”等语文性质的基础课程。在经历了1913年的癸卯学制、1938年的国统区高教改革和1943年的屡次变更和确认后,“大一国文”始终是全校性的必修课,并有了黎锦熙、朱自清、伍淑倪、魏建功、卢冀野主编的《大学国文选》教材。[1]

新中国建立之初,大学语文课采用郭绍虞和章靳以主编的《大一国文》教材。直到1952年,全国高校实行院系调整和教学改革,大学语文被全面停开,此后便长期中断。1978年,由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倡议,在全国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开设的目的和意义有四个方面:“交流工具训练作用”;“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传承”;“对现代人类共通精神文明的建设”;“应对和解答当下开放社会各种文化困惑”。[2]

(二)现实问题

据了解,大学语文(理工科)全国统编教材最初按国家规定有108个课时,后来缩短到36个课时,但大部分高校并未按这一要求给予大学语文“正当的权利”,即使是开了大学语文课的学校,学生念英语的时间是中文的6倍以上,甚至更多。[3]大学语文的现实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1.课程定位的困惑[4]。市场经济大环境影响下“科学主义”的实用教育盛行,从教育观念上导致了大学语文以应用能力为主的工具性定位,以人文素质、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的人文性定位和以人文素质培养为主兼及语文能力拓展的人文性与实用性并举的课程定位则成为一厢情愿的要求。

2.课程性质的模糊[5]。在各类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总存在着某种随意性、不稳定性。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法”的规定性。当需要向大学生补基础知识时,它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当教育部提倡素质教育时,它又是素质教育课;当国家提出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要并驾齐驱时,它又成了“大学语文”知识课。要逐步改变大学语文课程被边缘化的现状,就要将该课程性质定位在以传播人文思想和文化观念为主的人文性上。

3.教材建设的冗杂[6]。大学语文教材在“求好、求多、求广、求新、系统性、网络式、立体化、大信息”的要求下,大多是按照文学史的线索,依次精选中国古代、现代、当代文学作品和外国翻译作品。还有一些教材是按体裁分类,以诗歌、散文、小说几大块构成,范文上百篇,导文几十篇,附录十几篇,种类不少。在教材厚重全面而课时有限的情况之下,教材成了“高头讲章”,逐渐失去了教材本身的作用和意义。

4.教学模式方法的呆板[7]。文学教育空洞的“知识论”盛行于大学语文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介绍作者生平,解词分段,总结中心思想,然后是背诵和字词句章的操练等“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语文课所具有的体验或者激情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全然退隐。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容器。因此,很多学生戏称大学语文为“高四语文”。

5.评价指标的单一[8]。大学语文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目标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察;评价方法多采用纸笔考试,过于注重量化;评价技术落后,过于注重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对过程的评价,等等。

6.教师队伍的浮动[9]。由于没有学科地位,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存在进修难、上学提高难、评职称难的“三难”现象。许多学校多采用“新教师顶顶,老教师搭搭”形式临时组建,由此导致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一直不固定。而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又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授课质量的下降和大学语文课不能长期有序地开展,致使《大学语文》越来越处于边缘化的地位。

二、关于文化素质

1998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文化素质教育”。

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同时,要强调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这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再次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继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10]。2005年在清华大学召开了“纪念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十周年暨高等学校第四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周济部长在会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推行素质教育;要抓住机会,乘势而上,开创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新局面”。2006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主席在开幕式的讲话中再次强调,“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综上所述,文化素质教育,是培养和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为根本目的的文化教育和科学教育,是通过对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和伦理学等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心性品质和阅历经验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从而形成牢固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良好的社会心理与文化修养以及塑造完美人格的教育活动。

三、大语文教育观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旅美华人把孩子送到了当地的学校,谁知孩子第一天学会说的话竟然是“我要上厕所”。这使她大为恼火,一气之下,电话上与校长“刀兵相见”,但校长的一句话却把她给“噎”住了。校长说:“请你留心一下,你那5岁的儿子最常说的不是这样一些话吗?”“高雅”当然是需要的,问题在于我们的语文课一直是在讲台上“高雅”得走不下来,无法走向生活。“大语文教学观”使我们认识到,语言来源于生活,必须在生活中学语文。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11]。笔者认为“大语文教学观”主要体现在“大”字。细细地想想,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闲聊、娱乐、谈情说爱等等,哪一方面不需要语文?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道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这句话也从语言的习得这个角度揭示了语文学习的本质。大语文教育的范围是针对小语文教育的范围而言的,它的范围扩展到课堂以外的言语交际的一切环境,比如:家庭语文教育、社会语文教育、学校语文教育,这些都直接影响着语言水平。还有学科(课堂、课本)语文活动、其他学科(政、史、地、理、化、生等)语文活动、影视报刊语文活动,第二课堂(文学社、报道组等)语文活动,第三课堂(社会、人生、自然)语文活动。这个范围完全体现了语文教育的内涵。正像张孝纯先生所言:大语文教育是以语文课堂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各方面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结合起来,通过这“三个结合”,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并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深化。大语文教育这个能辐射各个角落的理论,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起着关键的作用。

四、余 论

当前各高校正大力整合、完善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由于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尚欠明确,仍存在着诸多与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问题,大学语文从理念到内容到形式全方位的改革可谓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大学语文既有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应该具有的广泛性、修养性、交融性、多样化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其它人文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基础性、人文性,可以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等融为一体。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决不能仅看成高三语文教学的延续,当成考试科目的主体,形同“高四”语文,而应该从“大语文”教学观这一角度出发,争取把它作为一门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平台课程加以建设,在理工科院校尤其应该将其作为大一学生的必修课来开设,以发挥其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必须紧密围绕“大语文”观的思想,努力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这一目标,深入挖掘语文课程深厚的人文内涵及其育人潜力,以帮助大学生成为更有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以及更有文化品味、善于交流与合作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步高.以提高质量为中心改革“大学语文”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4,(4):38-40.

[2] 周全星.大学语文课程溯流及其发展趋势和任务[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0,(5):54-55.

[3] 黄蔚.大学语文:何时走出尴尬[N].中国教育报,2004-05-14(4).

[4] 杨秀芝.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11):14-15.

[5] 余亮开.大学语文教学的反思与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3):143-144.

[6] 史礼心.大学语文教材综论[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51-155.

[7] 赵飞.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与改革的几点思考[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版),2001,(3):51-53.

[8] 王桂波.论母语危机背景下大学语文及其所肩负的文化期待[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2):60-63.

[9] 曾加荣.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6,(9):21-23.

第2篇

一、语和文的和谐

语文性质之争由来已久,围绕着“语文是什么”“语文该教什么”“语文怎么教”等问题,人们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政治社会制约到语文本质的逐步回归的过程。可以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已越来越接近对语文本质的正确认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的说法,对语文性质之争作了一个中庸式的调和,但是这句话并未对“语文是什么”作出正面的或者正确的回答,它只是立足于课程的角度进行界定。语文是什么,仍未得到令人满意的回答,而连“语文是什么”这样涉及本体论上的问题都未得到完满的回答的话,那么构建和谐语文便无从说起。

语文究竟是什么?见仁见智。但是如果我们采取追根溯源的方法,对概念不再作阐发式的表达,让问题回归到简单明了的状态,那么我们便能很容易地得出结论,语文,就是“语”和“文”的结合。“语”即语言和言语,亦可理解为语文课程标准所说的工具性;文即文学、文化、人文,亦可理解为语文课程标准所说的人文性。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不可偏废,应相机处理以相得益彰。一味地强调工具性,必然导致语文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甚至令人生厌,而一味的强调人文性,则必然会迷失语文学科的“天然属性”。前者导致的是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后者带来的是语文“魂”的丢失,混同于历史课、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渐推广,越来越多的课标版教材采取的是一种新的编排体例,即以某一个主题为依据,组织几篇课文成为一个单元。这样的编排方式“新”倒是新了,但已经不像是在编语文教材,倒更像是在编人文读本。叶圣陶先生早在1938年就态度鲜明地指出:“时下颇有几种国文课本是以内容分类的。把内容相类似的古今现成文章几篇合成一组,题材关于家庭的合在一处,题材关于爱国的合在一处。这种办法,一方面侵犯了公民科的范围,一方面失去了国文科的立场,我们未敢赞同。”叶老的话是针对语文科教材编著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对于理解与实施语文教育教学也有其指导价值。语文课要紧紧抓住“语”(语言文字作品与言语技能训练)和“文”(文学、文化、人文)这两根“缰绳”,充分挖掘语言文字作品、言语技能训练中的“工具”与“人文”内涵,既抓好言语能力的提升,也落实人文精神的培育。王尚文先生在《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一文中说,语文要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语文意识,“要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语文要走在语文的道路上。如果语文教学不能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着力于养成学生的语文意识,牢牢抓住提高语文能力这一目标,语文课程必将走向自我消亡的悬崖”。王尚文所指的“语文”的缰绳,我们认为可以理解为“语”(语言、言语)“文”(文学、文化、人文)。科学的直至本体论意义上的语文教育,就要着眼于在语文课堂教学及课外语文活动中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较好地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把握住“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比例及强调的“度”,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自然而然地转化与融合。

要实现语和文的和谐,就要求我们正确把握语文的本质,充分理解语文与人的紧密联系,使语文教育扎根于人这片沃土。“语”所包含的语言和言语,是一种工具,也是一个目的,语言层面的思维活动与言语层面的表达应用,是进行语文教育的载体;同时,我们也该通过语文教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文”所拥有的文学、文化和人文,则指语文教育活动内容层面,文选式的语文教材,无论它怎么选文,都必须将文学、文化、人文作为最重要的标准。文学是一种最基本的文本样式,文化是蕴涵在教材文本中的精髓,而人文则应视为学生生命的组成部分。“语”和“文”的和谐,就是要求我们在进行语文教育活动(它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包括课内、课外的一切语文活动)、实施具体的教学行为时,深入挖掘出活动及文本中所蕴藏的文化因素,着力抓好学生的思维品质的提升,并将二者进行有机的整合,以“心中有人,眼中有文,手中有语”为总体原则,将“语”“文”“人”三者融为一体,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

语文教育,即是通过语言和言语的手段,让学生逐步理解文学与文化,最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乃至整个教育都是指向人的,人,应该是教育的最高准则,因此,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便会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之“语”与“文”就好比“人”字的一撇一捺,如果这一撇一捺未能和谐相处,那“人”字就无法树立起来,人将不成其为人!

二、师生之间的和谐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定位是否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语文教学目标能否达成,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学生喜欢教师往往会喜欢他教的课,教师把学生当做学生还是学习的共同完成者,也影响到教学质量。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也包括其他学科教师)应该重新思考与学生关系的定位问题,定位准确,不仅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传统意义上的“师道尊严”“师授生受”与新课程理念是很不相符的,因为它们把师生关系僵化和简单化了,并未充分关注到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性。因此,当新课程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关系平等”“教师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等理念时,师生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态势,也给语文教育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生是平等的、互动的、对话的,甚至是互相“教”从而互相促进的。在实施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使用好话语权,正确的做法是师生共同享有课堂话语权;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使用和语气语调,以及神情动作等态势语,要充满热情,要饱含亲切之意,要真诚赞美,要以教师的热情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亲切真诚评价学生、激励学生;语文教师在对待教学内容结论、结果的取向上要持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师生围绕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在“共同”之中削减教师本有的权威影响,从而促进学生充满信心地进行学习。

从语文教学层面上建立起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否就达到了笔者所认为的师生和谐呢?虽然说这是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但笔者更向往这样一种和谐的场面:师生有着共同的目标并同心合力朝着这个目标一起努力,直到实现这个目标并生成下一个目标,不断循环,生生不息。

师生关系的形成是以课堂教学而始,但不应随课堂教学结束(如分班、老师教学岗位调整、毕业等)而终。实际上,老师不再上学生的语文课,但仍被学生尊称为“老师”,这正是师生关系在课堂之外的延续,师生关系与以朋友的心态和真诚交往是不相矛盾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师生之间的和谐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它甚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久弥香。

目标是促人进步的助推器、动力源,共同的目标可以把不同层面的力量集中起来,形成合力,加速目标的实现。师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形成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既是学生的事,也是老师的事。为了促进学生更健康更快速的发展,老师要以艺术化的手段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以及对自己的未来、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前途命运高度负责任的信念。老师作为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成长的促进者,要启发学生善于将人生的长远目标与近期的学习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从而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不断实现一个个小目标,从而为实现人生的大目标而奠定基础。同样的,学生目标的确立与实现,也意味着教师教育目标与人生价值的实现,师生之间其实是一种互相鼓励、互为实现的关系。一个善于与学生共同实现目标的老师,会受到学生长久乃至一生的感激,当然,老师也在学生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提升了人生的价值。教学是要以课堂为条件的,但教育可以是无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师生之间和谐地互为教育、互相促进,反而会在漫漫人生道路上显得更加牢固而长久!

师生之间的和谐应该被视为实现语文教育目标的重要基础。相反,一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笼罩下的语文教与学(乃至所有的学校教育)是无法实现其目标的。

三、师生与文本的和谐

语文教学的一个核心任务是处理文本,只有通过对文本的处理才能完成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怎样的“处理”才是恰当的呢?只有师生与文本三者之间处于一种和谐状态之下的处理才会是恰当的,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师生准确解读文本,把握文本的实有之义。文本经由作者创作便被赋予一定的意义,文本语言(有时也可能是图表)便成了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教师的备课与学生的预习都是对文本语言的一种解读,只是在时间、深度、广度、角度等方面会有所不同。但是,师生的解读都应该以准确为基本原则,不任意拔高与人为缩减,要深入文本语言所构筑的世界,实现阅读的共鸣与物我的交融。解读文本语言,要善于抓住看似平常的语词,作深刻的阐发。把握文本之义,不可满足于文本浅义,要知人论世、探究人文层面的深义。师生对文本的解读在课前虽然有多方面的不同,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力求同步同质,教师要善于以自己原有的高质量解读促进学生解读质量的迅速提升,并最终趋向同质(但不一定是同向)。

二是师生帮助作者展现文本意义,实现其价值。文本创作活动的结束只是文本语言层面上的完成,并非文本意义上的最终完成,只有读者才是作品的最后完成者。作为课堂教学处理对象的文本,师生便是其读者,也便成了作品的最后完成者。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师生对文本的处理是在帮助作者展现文本意义,实现其价值。师生在实现文本价值的过程中,首先应尽可能地不掺入自身的道德观,这样才能做到尊重文本。当然,在实现文本价值的过程中,要着眼并通过文本价值来引导、启发、帮助、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建构。

三是师生进行适度的切合时宜的文本意义重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和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这里所谈的“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应该被理解为适度的切合时宜的文本意义重构。首先,重构是必要的,对文本的解读如果只是就文论文,那显然是一种较低层次的解读。其次,重构又必须是适度的,不能为了重构而作天马行空式的随意解读。最后,重构还必须是切合时宜的,缺少时代背景的重构是毫无意义的,只有结合师生所处的特定时代背景,特别是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价值观程度的重构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也才是符合师生与文本三者之间和谐要求的。

四、师生与生活的和谐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等于生活本身”,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由师生共同完成,师生要把语文放置在生活的大背景中去,善于从多方面去理解语文、理解生活。

师生要将文本与生活联系起来。文本的创作离不开创作者特定的生活背景,同样,文本的理解也离不开生活。我们完全可以将生活的范围扩大,不受时空的限制,古今中外,都可以在文本解读时得以创设。《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这种“环境”,自然应该包含文本特定生活情境的重设。重设的方法很多,可以是言语的,也可以是多媒体设备中的音像资料。具有生活情境的语文学习,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师生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语文学习的潜力。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蕴涵着多种可资借鉴的资源,包括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没有了生活的写作必然是乏味的。更重要的是,生活是我们思考探索的对象,我们认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生活给予的启示。师生还应该善于从生活中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积极利用和开发生活中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可以有自然的、社会的、人文的,甚至是历史的。

第3篇

【关键词】大语文教育观 小学语文 教学

一、大语文教育观的教学意义

1.大语文教育观的概念

“大语文教育”是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他所创立的“大语文教育”思想最根本的一句话就是:“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大语文教育不仅是大语文的教育,更是语文的大教育。如果说大语文的教育展示着宏阔的教育视野,语文的大教育则要揭示出既有现实性又具超越性的教育价值功能。大语文教育所追求的教育价值功能应是生存教育、终身教育和人生教育。简言之,大语文教育追求的是“以能力为核心、以发展为主线、以人格为目标”的完人教育。这也正是“大语文教育”的灵魂。

2.大语文教育观的教学重要性

课堂是语文教育的主阵地,社会是语文教育的大课堂。正所谓“一切生活皆语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我们应该高举“大语文教育”的旗帜,努力做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坚定不移地进行语文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时代呼唤大语文教学

课堂教学能打开历史的一页或一个侧面,展示生活的一幅画卷。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一直处于一种封闭状态。学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而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或教参对文章的解读。学生读得少,看得不够,感性认知无从积累,没有大量感性材料的积累,没有对文学,对语言文字的大量接触和深刻感悟,语文能力怎么会提高呢?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学会学习――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文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学习者应该成为他们获得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知识的接受者。”心理学家克拉申指出:“人们使用语言的能力,主要不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而是实践得来的。”学生仅靠课堂学习,所得信息已显得十分有限,而且较之日新月异的信息,他们的知识摄取量又显出严重的滞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就必须把语文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积累大量知识,就一定要拓宽语文阅读的空间,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学生懂得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和迁移,进而营建大语文学习观念和学习环境。

三、大语文教学观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1.大语文教育观提倡的课外阅读有利于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外阅读,有时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必须辅以大量的课外阅读,例如:中外著名作家的情况简介、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等,仅靠课堂教师的蜻蜓点水式的介绍,不足以帮助学生对语文的理解,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前阅读相关资料;另外,课文中有些名著选段,仅靠课堂的两三个课时的讲解,也难免断章取义。广泛的课外阅读,对课文的理解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必须把它们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和内容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创造性思维。

2.大语文教育观尊重学生个性,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必须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解释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和思维。语文是思维的工具,是交际的工具,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语文的运用,离不开人的思想感情、阅历和素养的参与。教师应让学生处于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想方设法给学生创造多种多样阅读的机会,调动和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让学生在一个自由的天地里,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正如作家肖复兴所言:“能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孩子真是最大的财富。”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把日常生活作为学习语文的大课堂,把日常见闻当作课外学习阅读的一部“教材”,将课外与课堂有机结合,在生活中自学,懂得课外阅读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迁移,提高查询信息的能力及快速阅读的能力,使之与“小语文”互利互补、互相推动,如此,小学语文教学必将走向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2年1月:

第4篇

摘 要:本文介绍了古代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的历史返观,包括汉代、魏晋南北朝、宋元、明代等时期。

关键词:文化传播;历史返观;语文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在教育上主要是传播儒家文化、弘扬儒家的文化价值观(兼有释、道等的文化价值观),这些无不是对儒家文化观的体现和融通。我国古代文化是儒释道并举、海纳百川的文化,其间道家一直在和儒家的融通中起着自己独特的作用,使得我国古代的文化在儒家经世致用的价值观下保持着超然物外的气度,保持着文化对我们民族精神的塑造和提升,他们强调“行不言之教”,强调潜移默化的文化对人的影响。

1、汉代语文教育文化传播

汉代教育崇尚儒术,对后代的语文教育影响甚大,“把语文教学看成是经学的附庸,认为学语文只是治经的手段”,“重视识字写字教学”,“重视教师的讲解”。由于重视经学,就形成了对先秦书面语言的高度重视,为经学的进一步传播奠定了基础,也奠定了以经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长久占据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主阵地的基础;由于重视识字与写字,逐渐形成了以“文字”、“音韵”、“训诂”为基础的“小学”,这为进一步巩固经学和强化我国古代以汉字为载体的文化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重视教师的讲解,保证了传统的主流价值观的传承。但这些也为后世的语文教育带来了不小的消极影响,比如,造成了在教育内容上书面语言和历代口头交际语言的长期断裂(这一局面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才得以纠正);教育方式上的食古不化,缺乏创新,这也导致了长期以来经学文化的垄断和新文化的举步维艰。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三苍》、《急救篇》等蒙学教材,为后世的语文教育开辟了蒙学之路。

2、魏晋南北朝语文教育文化传播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政治混乱,官学时断时续,教育时兴时废,但语文教育却有不小的成就:家学盛行,父子传授,形成了古代教育史上的家学传统,如王羲之一家的书法教育,这一传统深刻影响着当时的语文教育,也为后世开辟了一条家学的传统;清谈玄学,为避言论得祸,这一时期清谈玄学风气大盛,虽使当时的语文教育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远离了时代的需要,但对时人的语言训练却起到积极的作用;蒙学兴起,其主要内容是识字写字,出现了以《千字文》为代表的蒙学教材,它们成为我国古代基础教育和文化渗透的有效工具;佛教大兴,在传播佛家经典时,为使大众听得懂,采用了当时的比较口语化的讲解方式,对一般群众进行了基本的语言教育,虽主观上起到了麻痹大众思想的作用,但在客观上对大众文化素质的提高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佛家文化和汉民族文化进一步融合,汉民族文化价值观里融进了新鲜的血液;文学作品获得了应有的地位,以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组织编写的《昭明文选》为代表,这时期人们对“文学作品有了一定的认识,当时人已经能够把文学与经学、史学、玄学分开,这种认识反映在《文选》的编撰上,就是经书不选,子书不选、说话的记录不选、史书一般不选,只选其中有文学价值的{论序述”18,再加上曹丕《典论・论文》、刘勰《文心雕龙》等文论的出现,文学作品得到了空前的重视,这在语文教育上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它不仅开启了我国语文教育文选型教材的先河,还重视文章的艺术成就,使得文学作品独立出来,是一种新的语文教育观的确立,对以后的语文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官话”教学和“双语学习”得到重视,这一时期是一个民族文化(包括异域文化如佛教等)大融合、大发展的时期,由于战乱和政权的迭次更替,为满足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人员的交流,南朝兴起了“官话”教学,北朝兴起了“双语” 学习,在满际需要的同时,各种文化也得以传播和交流,这一时期是我国古代多元文化传播与交融的黄金时期,中华民族文化海纳百川的特性得以张扬,文化内涵得以丰厚,奠定了以汉民族文化为核心融通各民族文化包括外来文化的多元向心文化的文化品性,这种文化品性为隋唐的大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

3、宋元语文教育文化传播

宋元时期,宋代政治的封闭性导致了汉文化在哲学和文化思想上追求道德思想的完美、明心净性精神提升的理学思想,语文教育思想也随着“理学”(“新”儒学)产生和发展而演变。宋代的理学家大都是历史上的文化名人,教育名师辈出,唐宋家中宋代的六大家不仅继续发展着韩柳古文运动,还以他们的文学业绩极大地影响了语文教育;民族文化的交融继续发展,特别是元代文化,以汉文化和的蒙族文化交融为核心,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文化进一步交融。虽然这一时期的科举考试逐渐失去了隋唐时的文化活力,但在考试之外,为了满足民间的交往,在交际上民间语文朝着实用化发展,元曲的繁荣就是适应这一需要,其代表成果是关汉卿等人的创作不仅成为语文教育的典型内容,更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流传物。宋元时期,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赵孟\等人的书法、绘画异彩纷呈,流派众多,成就斐然,作为文化因素深刻影响着我们这个民族。在语文教育上值得提倡的还有以“三”、“百”、“千”为代表的蒙养教育和修身教育,其主旨还是通过这些教育实现“教化天下”的文化价值观。

4、明代语文教育文化传播

明代是一个旧传统教育思想逐渐僵化、新思想萌芽的时期。一方面,自明太祖朱元璋始,科举考试必须以南宋朱熹的《四书集注》为范本,强调“代圣人立言”,封建科举考试逐渐僵化,至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敕命翰林学士胡广等编撰《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等作为钦定语文教学内容来传播正统儒家思想19;另一方面,明中后期在我国历史上被史家认为是不同程度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在文化教育方面,有的已经渗透了反封建、追求个性解放的民主精神,具有近代的启蒙思想,如当时被视为异端邪说的思想家李贽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只可惜这种思想的亮光,由于本为游牧民族的满族入主中原而没能发扬光大,清朝建立以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没有继续发展,封建道统得以继续维系,科举考试继续僵化;民族文化的融合逐步走向高潮,汉、满、蒙、藏还有西方文化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加强,这无疑也促进了语言教育的发展;在教育思想上,黄宗羲等人提倡办学校要崇尚实学精神,“不是为了空学儒家经典,而要有用于天下”20;民间文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以四大古典小说为标志的民间文学创作渐入佳境;种种态势无疑是对当时社会主流的文化观、教育观和价值观的一种反拨。明清以来,西方文化在和中华民族文化的交流中逐渐呈现出一种优势的地位,西学东渐,中国传统的教育观、文化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文化第一次面临着强势的西方文化而涤荡、迷失、自省,语文教育从思想到形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直至开始并逐渐完成了一种凤凰涅似的文化变革――从文言文走向白话文。

5、结束语

以人文化成为主体的文化传播在我国古代Z文教育中一直是隐藏并立在教化明线后面的暗线,以口头语言、器物上的刻画标记、书面语言等为主要媒体的文化潜移默化在教育过程中,传统文化的传播与语文教育同呼吸共命运。文化传播在内容上的丰厚性、形式上的多样性给今天的语文教育提供了不少借鉴,特别是在文化育人、人文化成方面的极大成功无疑是今天处于价值多元化社会的语文教育应该努力学习的。

参考文献

[1]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第5篇

一、中职语文教学突出实用性的必要性:

(一)、中职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决定语文教学必须要有实用性。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有效的中职语文教学始于明确其目的和任务。中职学校中大部分学生的语文水平能力相对较差,他们进入中职学校读书,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为了顺利就业。所以语文教学也应以就业为导向,但以就业为导向并不意味着抛开语文本身的教学内容和规律,越俎代庖地给学生传授专业课,而是要了解社会对中职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要求,寻找语文和专业课程的契合点,在教学内容和设计上,从实用性出发,实现语文教学对专业技术学习的辅助性功能,为学生“上岗有优势、转岗有可能、晋升有潜力、学习有基础”服务。

(二)、单位对中职毕业生的要求决定中职语文教学必须有实用性。

用人单位对一线从业者的要求应该是确定中职语文教学目的和任务的重要依据。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不单单重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同时还重视从业人员的综合发展能力,因而培养综合能力中的理解力、观察力、注意力、表达能力,已是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二、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突出实用性教学的尝试:

(一)、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特色适当改变讲解内容,突出实用性。

中职学校所使用的语文教材是全国通用教材,是兼顾各专业、基础不同的学生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下功夫去研究学生、研究专业,然后根据本专业、本年级学生的特点决定讲解的内容,以适应学生的变化、社会的要求。例如:要顾及中职阶段时间短、课程多以及实践活动占用教与学大量精力的实际,合理设置语文学科课文总量,精简必要篇目,以现代文阅读,应用文写作为主,适当补充一些优秀篇目作为自读内容。这样,既能减轻语文教学负担,为培养职业技能让路,又保护了部分学生专研文学艺术,提高人为素养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朝不同方向发展。

(二)、把文科基础课内容融入语文教学,建立大语文教学观念,突出实用性。

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学生在中职学校的语文学习,要注重知识面的扩大。语文、德育、礼仪教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重视人的主观情感因素,要求学生学会感悟与想象。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把德育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把礼仪教学穿插于语文教学中间,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语文课堂会更感兴趣,教师的教学也会更加生动,更有活力,而不是纯粹的知识点学习。当然,历史、政治、地理也可以融入语文课的教学当中,学生可以从教师丰富的知识中感受文化的伟大、知识的浩瀚,从而对读书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引导者”。

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做学习的主人。例如:在进行语文综合实践课中,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搜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题材设计成训练题目,课堂上,学生自主模拟训练,分小组竞赛。这样课堂内容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期待解决的,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态度由被动变主动,这样有利于学生出身社会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积极工作能力。

而教师更应是知识和方法的运用者和示范者,要主动进入教学情境中,用参与活动的方式给学生作出示范。比如在面试应聘训练中,教师可模拟考官角色来考学生,更应模拟应聘者角色给学生作出示范,教师用自己的示范来启发引导学生,纠正学生的失误,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语文能力。

(四)、灵活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服务的。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体系,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也就不同。在教学中,必须随着众多教学因素的发展变化,灵活运用最优化的教学方法,、或启发学生想象,进行探究式教学;或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行合作式教学等等。唯有新颖、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新的探求活动,使其永远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旺盛的求知欲。

第6篇

关键词:大语文观;大教材观;大课堂观;大教法观;教学能力重新定位。

当前,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引发的语文素养与语文教学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M行。全国围绕素质教育的论题展开了数年不同层次的讨论,从政策层面到课堂教学层面都发表了不少精彩的论述,并进行了若干年实践,但效果差强人意。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学科是培育“教养”的基础的、基本的能力――读写能力,是理解力、思考力、表达力等重要能力的基础。今后社会所需要的“教养”,是同他人交往、交流的对话能力、讨论能力。语文教学在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中是倍受重视的。因为素质教育的内涵是随时代与民族文化理念的演进而不断变化的。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观需要大教育观,大教育观需要大语文观。

大语文观即大语文教育,是指与传统课堂语文教育相对的教育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基点,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爱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是“大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以“大语文”观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有效途径。

一、教材、课堂、教法的改革

语文教材是传统学习语文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然而,我们发现仅以语文课本为教材已是远远不够的,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与阅读要求,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刘国正先生讲到:语文是社会的产物,语文能力的提高,是社会教育(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综合的效果,毫无疑问,学校的语文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还不够,还要把眼光放大,组织和动员社会的可能争取到的条件开展语文教育,才能真正奏效。可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是只管课内,很少管课外,更少顾及社会;课内也往往是只管语言文字,忽视语文表达同社会生活的联系。这种状态,从往昔沿袭下来,很少改变。一是“大教材”观。针对语文课本阅读量有限,知识与能力训练不足的弊端,应大力倡导“大教材”观。“大教材”观,就是将一切适合阅读的文字材料当作教材,有选择、有重点、有目的地去阅读。语文不但要从课本中学,还要从报刊杂志中学,从影视中学,让学生的生活和知识丰富起来。当然,提倡“大教材”观,并非贬低和排斥课本,应该处理好其间关系。以课本为主导,围绕课本有选择地进行。二是大课堂观。生活中,时时处处皆语文。语文老师除了把握好四十五分钟之外,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去。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开展一些社会活动,如参观访问、游历探险、街谈巷依等。这些对于他们迈出人生第一步乃至一辈子都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四十五分钟,不局限于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应大胆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出作业堆;应奔向图书馆,奔向大自然,奔向广阔天地,体味多彩生活,让学生兴趣盎然、轻松愉悦地学习语文。三是大教法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所谓“大教法”观,就是要打破固定的教学模式,改变课堂结构,少来些某某主义、某某“性”,多一些具体问题具体处理。传统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老师讲得太多,学生读得少写得少,老师对课文分析太多,而对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等方面的指导太少;课内课外做作业的时间多,用于课外阅读、写作以及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太少。审视目前的语文教学,的确在教法上存在不少问题。往往上起课来,讲多练少,一节课下来,老师讲得唾沫横飞,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有时不讲倒明白,越讲越糊涂。分析课文时,将文将文章搞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满堂提问,追求表面热闹,本末倒置,没有学生的领会和感悟。语文教学贵在“于无法之中取法”。往往旧的知识在脑海中尚未立住脚跟,新的知识已铺天盖地涌来。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是解决语文教学的关键。

二、教师教学能力的重新定位

传统教育中非常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不过,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培养不能无视整个社会的发展动向。因为,教师直面的问题本身就是由于来自社会的挑战而引起的。例如,班级规模的小型化问题、基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的革新问题等等。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使教师直面从未有过的教学形态。诸如电脑教育、开放教育、社区教育等等。这些教学形态有助于摆脱传统的划一的同步教学的形态,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特长。对教师来说,这是一个需要重新学习的课题。关于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特别是“顺应种种教学形态的能力”“适应学生个性的指导能力”“从实践中学会教学的能力”,受到关注。这些教学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的共同课题吧。二十一世纪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有对教材较高的把握力,对教育受众的把握力,还有指导技术力和教师的精神气内蕴。各个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彼此是互补的关系。如果一个能力的值小了,作为总体的值也会变小。同时,把教师的精神气内蕴作为一个重大要素。它包含了教师的朝气、热情、动力,接纳、肯定。精神气内蕴低的教师,往往不善于接纳并肯定教育受众的反应,教学效果不佳。

新世纪语文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首先,语文教师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主导者。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要组织语文学习的全过程,还要对语文学习成效进行测评。其次,语文教师应该是人文精神的倡导者。既要引导学生爱语爱国爱民族,又要帮助学生健全人格求发展。再次,语文教师应该是民族语言的示范者。既要认真掌握、模范执行、广泛宣传语文政策,又要躬行实践,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最后,语文教师应该是为人师表的教育者。经师不易做,人师更难为。无德无以为师。精师易求,人师难为。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

新世纪语文教育的改革在大语文教育,大语文教育贵在“于无法之中取法”。也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到生活的“海洋”中去学习“游泳”吧。

第7篇

一、小学语文课程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课文中提取正确的价值取向,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小学语文课程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共赢观念,即遇到问题时既要考虑到自己又要考虑到他人,并且要考虑到社会,从而实现共赢。这是因为在当今社会出现了许多为了利益而发生冲突的事件,而规避这种事件再次发生的有效措施就是共赢观念的形成。(2)换位观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促使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3)分享观念,这一观念涉及的道德是与人为善,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所急需的。

二、小学语文课程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策略

1.创设具体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动力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存在认知水平和能力不高的现象,上课不能有效快速地融入课堂氛围中,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小学阶段学生这一特性,创新教学方法。具体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小学语文课程核心价值观教育顺利进行。

在学习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白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周边贴一些白杨的图片,并模仿课文进行情境在线,然后再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西北大戈壁残酷的自然环境,?学生在这种具体情境中深刻领会什么是奉献精神,从而促进小学语文课程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学。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质疑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法在近些年的小学教学中备受关注,但由于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合理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导致该教学方法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效果。可是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法还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对问题或事件的质疑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相比教师在课堂上用死板的教学模式灌输知识更有效。

在学习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金钱的魔力》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把学生分为4人小组,让学生讨论金钱是什么,为什么要以“金钱的魔力”命名。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再进一步结合课文进行解释,并引入共赢观念,使学生明确知道托德以利为主的观念是错误的。

3.引入对话引导教学方法,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要求之一,但近些年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并没有做到这一点。针对这一要求,对话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应引起教师的重视,这一教学方法渗透了民主意识,有利于引导学生平等地参与到课堂中,这样就可以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第8篇

关键词:语文教育 文化使命 分析 文化观照

社会的转型促使社会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和调整,这些变化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渗透,最终对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形成了一定的影响,观念的变化使得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生活方式都出现了变化,这些方面的隐性变化实际上就是文化上的变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我国人民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都逐渐转变,为了保留本土文化的特色,需要构建适应时展需要的文化体系,教育就是文化体系构建的主要渠道。长期以来,受到现代性的历史语境影响,我国的语文教育失去了发展的主方向,表现出功利教育以及伪科学教育的特征,越来越远离了教育的文化使命,同时也忽略了教育的文化观照。语文教育的目标突显出教条化、工具化以及过于理性化的特点,机械式的语言练习忽略了语义的深层把握,导致整个教育违背了其应有的发展轨道。

一、当前语文教育中文化的流失分析

我国语文教育的内涵经过多年的演变和划分,从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开始,语文教育有了其基本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讲经、读经以及小学和中学。对教育内容的划分体现了我国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突显出教育普及化以及科学化的特征。1912年,蔡元培倡导民主共和思想,取消了语文教育中的读经和讲经内容,并且将语文整体改为国文。1920年,的爆发对文化领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出现了白话文教育,高中仍然采用文言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科书的编写中将国文统一改成语文。新中国成立不久,语文又经历了汉语和文学的分化。通过对中国近现代教育变迁的情况综合来看,语文教育变迁的核心就是出现了语言和文章教育的分化,这种现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中国语文教育的文化意蕴不断被借鉴,文化内涵也是在借鉴中逐渐流失。人们对语文课程内涵的理解,观察的角度不同时,认识也会不一样,从语文的组成元素和实践性能来看,语文就是语言,因此,将语文的内涵也看成是文化的内涵。

二、语文教育的文化使命分析

(一)语文教育传承文化的使命

促进文化的传承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使命。语文教育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教育的本源,因此,决不能让这种教育徘徊于知识门庭领域,沿着工具化的曲径发展。语文教育的发展曲径应该是文化。从现代教育的发展状况来看,文化已经渗透在现代教育的不同环节中,成为语文教育的生命因子支撑着语文教学的发展。同时,现代教育中也倡导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从构建主义学习观念来看,学习就是学习者借助于教师的帮助以及人际间的协作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为了唤醒现代学生成长的内在动机,需要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规律,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将自己的现实生活与经验相结合,将多元化的因素加入到文化的习成当中,引起他们思想上的感悟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帮助他们构建独立的社会主体性人格。此外,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对语文文本知识内涵的解读往往是搁浅于文化之外,忽略了学生的生活地质层,习惯于追求一种单一化的思想形式,教条化的教学方式最终导致语文教育缺乏其应有的魅力。学生对语言作品的解读往往是看到固定版面上的功利化和政治化,看不到文化价值体系以外作者的独立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这样的解读,使文本失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了促进语文教育文化使命的发挥,教育中应该提醒学生加强对文学作品的深层次理解, 不能够单纯地寻找作品的固有标准意义,尝试去体验文学作品中富有冲击力的深意。语文教育中应该引导学生尽量避开书评和其他的解释,与作者或者是作品中的人物对话,用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将文学作品中的更多内容联系在一起,从而引发自身情感上的冲击,对作品本身获得一种新的认识。语文教育促进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是每一个个体的需求。通过语文教育使我国民族文化的生命得到了守护,这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是生命发展的主要趋势。

(二)语文教育有增强文学审美的使命

文学作为一种文化产品,被赋予审美的本质。新中国成立前期,经过很多文学作家的努力,文学的审美性质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从而形成了一种文学即审美的观点。20世纪,语文教育发展中出现了多种意向,导致语文教育开始摆动于语言与文章、语言与文字以及语言与文学之间,出现这种摆动与文学的内涵有着必然的联系。作为语文核心的文学,不仅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形态,同时也是文化传播的形态。关于语文的教育价值,朱自清先生曾在自己所编写的书籍中谈到,语文的讲、读任务主要有三种;其一,是语文教育能够为文章的写作提供范本,其二是语文教育能够训练人们对文化知识的了解能力;其三是语文教育对现代文化的传播起到重要的作用。

随着教育的发展,新课标教育要求逐渐被提出,语文教育新课程标准对文化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应该在参与教育的过程中选读古今中外文化论著,尤其是需要通读一些经典名著,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学会思考人生的价值,以此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此外,课标要求语文教育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以及外来文化,通过审美价值观在文化选择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文化的有效传承。综合上述观点可知,学习语文就是学习一种文化,形成一种文化素养和审美观念。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并且这些文化都会通过一些经典的著作表现出来,语言和文化之间一直以来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教育中应该综合语言和文化两者同步发展,才能够促进语文教育整体效率的发挥。

三、语文教育的文化观照分析

语文不仅是语言和文学的统一,更应该是语文和文化的统一,教育本质特征就是教育主体之间的文化传承。语文教育的文化观照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对文学内容的提升和概括,其次是不同切入点的文化观照。

(一)文学内容的提升和概括

人们在充分感受文学形象的基础上将这种感受植入到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在分析文化语境的情况下,人的心理和行为就会受到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全语境的影响,这些影响会以一种常态化的方式出现,文学作品中就会反映这种常态的行为和情感。文学的阐述实际上就是从现象中还原本质。比如,在学习鲁迅的作品《孔乙己》时,需要学生通过不同角度解读作品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在此之前,需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的固有思维模式,用新的理念和思维方式解读该人物。从金钱、文化以及地位三个方面对孔乙己这个人物的主要特征来进行解读,从而能够给予文本一种文化的观照,能够体现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时代特征。文学课堂教学中需要打破一元论思维,提倡人文解读的活力和灵性。首先,文化的解读应该体现文学对象的符号化,例如,通过孔乙己身穿长衫能够看出古代读书人的文化标志;其次需要对文学中的符号进行文化阐述,例如,文章中丁举人的长衫则是权利文化的象征,短衣帮则是下层劳动人民的标志,掌柜是商人的标志,通过这些特定符号的阐述,能够体现文化的本质特征。通过多角度分析孔乙己的形象,能够折射出当时孔乙己所生活的时代以及社会特征,是一个缺乏对他们宽容对文化尊重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悲哀的社会。

(二)不同切入点的文化观照

由于不同的文本内容能够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取向,语文教育的文化观照也会有所不同。有表现人物精神状态的文化观照,有体现作品事件的文化观照,也有体现作品主题的文化观照。例如,文学作品《信客》中阐述了受到外来文化冲击下的农耕文化出现了嬗变甚至是扭曲的感伤。又如,作品《台阶》中主要通过修台阶的事件反映出一个民俗的价值取向问题,也折射出人类追求价值异化的问题,经过努力奋斗之后获得的东西最终却成为约束人类发展的东西,该作品通过台阶的主题还反映出农耕时代人们之间的等级划分。

四、结语

语文教育的文化使命以及文化观照实际上就是还原作品的文学形象及其本身存在的意义。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文化的传承,因此说,教育的最终使命就是将传统优秀文化以现代的文化理念和文学教育方式传承给下一代,在此过程中,需要对优秀的文化发展形势以及文化传播的核心内容进行选择,剔除影响人们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的文化,利用长远发展的眼光看待文化的传承,从而促进文化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发展。文化观照就是进行符号性的社会学、文化学以及伦理学等众多意义的关照,这种关照并不是对个别文学现象的阐述,而是对文学作品中一些典型性形象价值的关照。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转型,人们盼望通过教育的方式培育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语文教育作为基础型教育,应该发挥其自身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特质,构建一种适应时展的新型文化体系,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文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陈发明,崔建萍.试谈语文教育的文化使命与文化观照[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02-106.

[2] 陈弦章.论语文教材的文化使命[J].龙岩学院学报,2014,(5):82-86,105.

[3] 苏使如.论中职语文教师的文化使命[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3,(6):87-88.

[4] 余国源.试论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文化使命[J].科学咨询,2013,(1):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