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护理学教学

护理学教学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0-27 07:27: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护理学教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护理学教学

第1篇

学科教学整合存在的问题虽然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但现如今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科技时代的到来有时依然不能改变传统的教师的对学生知识的灌输方式,即使在信息技术的结合下,并没有加大信息知识授教的密度,效果适得其反。其次,有些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同时由于便捷而不考虑实际的护理学教学目标与学生需要,例如:调查显示,部分教师由于对课件的多度使用,开始废弃原来的板书。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他们总是利用多媒体教学,一张一张播放着幻灯片,只加以简单的陈述;对幻灯片的过度使用,不仅让学生与教师期间的沟通越来越少,更容易造成眼睛疲劳,对学生的视力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这种为了用信息技术而用它的现象。反而让教学成了信息科技的奴仆。

二、解决策略与探讨

1.理解整合理念整合的落脚点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其中的关键人物是教师。当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与护理学教学整合的过程中,应紧密关注在教师学生、教学知识、教学媒体方法这几个方面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关系,通过整合削弱人们传统观念里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增加教学要素中几个方面地位的和谐与统一。只有教师对整合理念的真正了解才能做到科技与教学的融合做到效率的最大化。教学应以学生的学习为主导,注重实践,教学媒体创建的意义不仅仅是帮助授业解惑知识的手段,更是能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辅助推动,两者之间平等互助从而探求知识的工具。

2.开展教育研究我们这里的教育研究指的是利用技术媒体高效的传递知识给学生,强大信息功能可以满足学生需求,增强认知动手能力。信息教育与传统的教育的最大不同处就是所传授的知识量不一样,并且增加上课的效率改变教育的灵活性,不让学生进行死板的知识阅读。例如在讲解注射知识中,教师利用播放多媒体软件,让学生在影像中身临其境,切实认识到注射的手法,从而初步了解注射这种护理手段;其次让学生自身模拟操作,让他们在对专业真实接触中提出问题并解决,吸取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3.改变教学方式在护理学基础的教学过程中,面对的学生大多为青少年,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与观念,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此时教师的作用是矫正学生的价值观以及传授更多的知识,因此借用的科技产品用来开发学生的潜力,起了引导作用,对于接受一件新鲜事物教师需要的更是对此的适应。改变一味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的陈旧教育,利用多媒体技术让教学变得灵活易懂,更加适应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方式。

三、结束语

第2篇

1.1学校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性首先在教学模式方面,目前大部分学校一直沿用三段式教学模式,即基础———临床———实习,这种模式在客观上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课堂、实验教学与临床的脱节,这种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临床实习的顺利进行。其次,课程设置方面的不对称。目前大多数学校的课程设置一直沿用过去的比例与标准,仍然按照专业课与基础课一比一的比例进行教学,这样导致了专业课教学时间的严重不足,根据护理工作特点所需要的护理礼仪、人际沟通等人文知识设置较少,从而缺少了对学生职业思想、职业道德、执业纪律、职业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导致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专业素质不高。第三表现为学校经费支持不足,学校对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投入的不足也是直接导致妇产科实践教学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1.2教师自身素质的低下首先,在专业技能方面教师没有与时俱进,很多学校的教师虽然都已经在自己的岗位上从事教学几十年,他们虽然有着良好的理论功底,但由于当今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导致很多教师对当今先进的设备、仪器一无所知,从而根本无法适应教学要求。第二,少数教师综合素质较低,他们本身也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在教学中对自身要求过低,不注重自身师德建设,不能给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不能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1.3学生生源问题随着国家高校的扩招改革,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医学行业进行学习,导致学校学生的生源水平不断下降。首先,很多学生年龄偏小,组织纪律性差,自我约束力差,法律意识淡薄,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缺乏自信心。其次,很多学生对自身要求过低,学习积极性不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偏低,不能将学过的解剖、生理、病理知识与疾病联系起来,不能正确运用护理程序,导致收集资料不全面,护理诊断不准确、护理目标不切实际,护理措施不够具体。同时,因为社会经验较少,在实习期间面对患者,不善于与之交谈沟通,心理压力较大,缺乏主动性、独立性,对临床实习工作被动接受,依赖性强,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改革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的建议

2.1转变教学观念,增加学生的德育教育与角色认知教育首先,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增强对学生的责任感与教师的使命感,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认真尽职地完成本职工作。其次,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比如当讲解到孕妇妊娠期剧吐、与妊娠有关的疾病及孕妇妊娠期间承受的各种痛苦的时候,要告诉学生母爱的无私性和伟大性,以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学生更加了解、关心孕妇增强其工作使命感。第三,要增强学生对“护士”角色的认知教育,角色是特定位置上的存在,“护士”角色同其他角色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教师要注重教育学生对护士这一角色的把握,了解“护士”角色的权利与义务,教育学生对患者一视同仁的态度,避免以自身的主观色彩看待病人;教育学生要加强语言修养,在谈话的方式及语言技巧上注意与患者的沟通;还要培养学生掌握好非语言的交流,因为护士的目光、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都可能影响病人的情绪。

2.2开发与创新实践性教材,调整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南丁格尔说过,“护士是熟练技术的手,冷静看出细节的头脑、爱与温暖的心”。在这其中熟练技术的手是放在第一位的,在教学中一定要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观念。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基础与质量,首先就要开发与创新一套旨在培育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教材,本人认为可依据《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实践教学项目,结合基层医院的需要,编写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内容与实践考核标准。其次,要调整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的时间比例,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基本达到一比一,同时在实践课程中要培育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体系,充分发挥学生动手能力。

2.3增加实践教育投入,丰富实践教学方式与手段学校要加大对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的投入。首先要求学校必须建立专门的多媒体实践教学实验室,让学生有基本的实践区域,要及时更新实验室的陈旧设备,做到与社会主流技术保持一致。其次,学校要善于创新和丰富实践教学方式与手段,比如学校可以开展案例教学法,教师把学生分为若干组,利用医院妇产科护理的典型案例,让各小组查阅资料进行讨论,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加大多媒体教学力度,通过视听等多种刺激使实践活动更加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组织社会实践,学校与医院进行协商,让在校期间的学生可以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到医院进行见习,观摩医护人员的临床操作,增强其实践操作能力,从而缩短与岗位需要之间的距离。

3结语

第3篇

为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医学技术进步的形势,促进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护理理念、工作内涵、专业技术和服务领域得到一定发展;护理教育从单一层次的中等护理教育逐步转向为中专、大专、本科及本科以上多层次的护理教育体系;建立了护士执业准入制度。高职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工作,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在新形势下对《中医护理学》这门课程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一个应该积极探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的方向决定《中医护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向

护理人才培养方向,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和高新技术在诊疗工作中的运用,临床护理专业技术水平显著提高,护理在急危重症、疑难症患者的救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护理服务不断向家庭、社区延伸,家庭护理、临终关怀、老年护理、日间病房等多样化的社区护理服务有所发展;面向农村基层及城镇社区,面向各医药行业,面向各级医疗机构的医技岗位,面向各级各类康复保健机构,以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为中心,培养技术应用型、高级技能型、劳动服务型的全方面发展的专门护理人才。而衡量高职教育毕业生素质的标准主要是毕业生的应用能力和技能及综合素质。由此可见,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及时满足社会生产的需求,其发展的动力源于行业对劳动者职业技能的要求和变化。

在我国广大农村,仍普遍存在技术力量薄弱、设施简陋、人才匮乏等问题。这就决定了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在广大农村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而培养适合农村基层工作、能中能西、能医能药、能防能护的“学得广、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就是势在必行。

2、《中医护理学》课程改革的思路

2.1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上要特别突出技能培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基础理论教学本着“必需、够用”为度。要使学生明确自己毕业后的职业定位,使学生明白学习这门课程可以使自己拓宽就业渠道,从而使其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并达到增加学习兴趣的目的。同时又能使学生自觉地早实践、多实践。亦可根据中医学的特点,边学习理论,边实践。或直接从临床见习入手,再学习理论知识。通过带领学生深入基层,参加社区医疗保健服务等途径,强化能力培养。使《中医护理学》课程从以往的知识―能力型,向知识―能力―素质型教学模式转变。

2.2授课形式多样化

教师课程讲授应改变传统主动教、被动学的单一模式,应以课堂讨论、启发式提问、角色扮演、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式,开拓学习思路,增加学习兴趣,在理解中记忆,活跃课堂气氛,避免学习过程中的枯燥乏味。采用多种教学模式。除常用课堂教学外,还可带学生参观中药标本实验室、药用植物院、甚或是中药种养殖生态基地等形式,使学生在课堂外也能学习。在生产与学习实践中搭建桥梁,不但能拓宽知识面,加强记忆,更能方便学生更早地参与到实践中,走向社会后就能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能通过图片视频看到中药的鲜药、成药、饮片等性状以及中药的产业化发展,便于通过形象记忆加深印象。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所以还应根据中药性能的分类,讲授相关的常用食物的性味和中医食疗的基本知识。

2.3增强实用技术的教学

第4篇

当前,很多护理学专业教师还没有真正认识到护理学教学的特殊性,没有客观认识教育与社会建设发展之间的联系,主观并片面的采用传统方式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学到知识的理论大于实践,难以学有所用。基于此,更新教学理念是当前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在实践中,广大教师应面向市场经济下我国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新形式,首先要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进一步提高教师对护理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认识,树立高职特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题,进一步明确护理学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正确把握护理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必需、够用为度,教师要打破传统的以传授知识、应付考试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新的教学体系,完成对学生护理基础知识的教授及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坚持以“必需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做到让学生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边学边用,使护理教学改革具有医护教育的特色。

二、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渗透理论知识的重要平台,然而,单纯的理论并不能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因此,护理专业教师必须要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优化课堂教学。在实践中,教师可从三个层面来优化课堂。第一,优化课堂评价。传统教育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为主,然而,人的反应能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表象等会随着时空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这种改变虽然幅度不大,但却足以影响学生的考试,因此,考试的成绩并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真实状况,也不会对学生的就业产生大的影响。公平、公正的评价方式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对教师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主要依据。创设对应“就业”的课堂评价,一方面要改进考试方法,尝试使用C/S、B/S的在线考试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还要将学生课堂表现、学习态度、日常考试成绩等内容纳入到考核评价范围内,力求考核的具体性和全面性,为“因材施教”提供有力依据。第二,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布白”艺术。所谓“布白”,即留有余地,不能将问题设计的过于呆滞生硬,而是给学生留下遐想的空间,让学生通过思维活动或课外实践来填补教师的“留白”。此外,布白艺术还体现在课堂结构的设计层面,当教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了细致的诠释,在提出问题的之前需要适当的“留白”,以备学生能够消化教师的讲解,对知识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当提出问题之后,教师需要适当“留白”,目的是给予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能够从容的解答问题。只有把握好布白艺术,才能切实发挥问题教学的最大优势,使课堂张弛有度,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第三,要从更深层次的角度看问题。在由学生、知识、和教师所构成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知识是客体,因此,利用实践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探讨、实践和思考,这才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仅要考虑问题对学生思维的导向性,更要考虑问题能否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能否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积极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如同在学习“护理人际沟通”的“非语言沟通”时,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对此节内容理解起来感觉吃力,容易陷入“沟通即语言,语言即沟通”的圈子里,虽然也能够将非语言沟通的要素用文字罗列出来,但对其真正的含义仍感到迷惑。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设计一个开放性作业,给学生一个案例让他们自己进行思考与分析“:护士长接到急诊室电话,说马上有一位急性阑尾炎患者需要入院,需要护理人员做好准备工作迎接患者。当该患者被抬入病房时,已经疼得面色苍白,满头大汗,这种情况非常危急,需要立刻手术。然而这时一名护士面带微笑的对患者家属说‘:请稍等,我这就去通知医生来为病人进行检查’说完后,不紧不慢的向外走去。”同学们从安全中分析以下三个问题:(1)该名护士在接待病时表现出的体态语言是否有不妥的地方?都哪些地方?(2)护士这样接待病人会造成怎样的后果?(3)请你进行角色互换,如果你是当时的护士,面对这样的情景应该怎样处理?等等。

第5篇

理论课教学时若仅为刻板叙述,教与学必定枯燥乏味,巧妙地设计问题既能牵制学生的注意力又可进行教学互动,改善课堂气氛。如,在讲述新生儿特点及护理前,可设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问题启发其思考:小儿出生时一般会有多重?为什么大家所见到的大多数新生儿在夏季也会戴上小帽子?新生儿“回奶”时我们该做些什么?这样,在系统讲述理论知识前,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了初体验,甚至产生了兴趣,而这种兴趣恰恰是构成学习动力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在提高学习效率及教学质量上能起巨大作用。

2使用恰当的比喻,增强授课的趣味性

一个应用恰当的比喻,能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既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又经久不忘。如,在讲述维生素D缺乏所致疾病的发病机制时,可将“甲状旁腺对机体低血钙的反应”比喻成“学生透支了生活费,无以维计,向家长求援时,家长的反应”。其结果无外乎两种:其一,给予基本的伙食开销,这样孩子的生计得以维持(类似佝偻病,血钙浓度会回升);其二,不给或给予太少,根本无法维持生活,此时的孩子可能会饿得发抖(类似于手足搐搦症,血钙得不到有效补充引起低钙抽搐)。这样,通过形象又不乏诙谐的比喻,让学生对维生素D缺乏症的发病机理有了独特又深刻的理解,使得原本复杂枯燥的内容瞬间变得简单生动。

3应用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知识形象化

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等优点,合理应用既能很大程度上弥补常规授课的不足,又能渲染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以往在讲述先天性心脏病时,阐述各类先心病的病理生理改变及表现和体征时,多数学生就像在听和尚在念经——稀里糊涂!而多媒体教学把人体循环进行直观的动态显示,同时,演示了不同先心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学生通过观察不同先心病的异常血液流动,循环系统的各种病理变化在他们清晰明了,整个知识点的内容顺势得以完美解决。

4及时归纳总结,注意纵向对比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归纳总结法,能帮助学生有条理的进行理解、记忆和掌握。例如,老师可将婴儿动作发育过程简单归纳为“一竖二抬三挺胸,四翻五抓六独坐,七滚八爬九试站,周岁会走十五稳”;佝偻病的典型表现又可总结为“方方的脑袋宽囟门,尖尖的胸脯现漏斗,鼓鼓的肚皮O型腿,手脚带镯肋串珠”。在纵向对比上,注意把本门课中曾讲述过的类似问题联系起来,并加以鉴别,帮助学生区分记忆。如,讲到呼吸系统的疱疹性咽峡炎时,将之与消化系统中的疱疹性口炎进行鉴别;讲述化脓性脑膜炎的用药护理时,不忘复习肺炎的用药及护理,如此既清晰了思路,又复习了旧课。

5强调“多练”的重要性,用多种形式、多种题型强化基础知识

儿科护理学中也会有要求计算的部分,如小儿体重身高的估算公式、人工喂养儿牛奶的配置与奶量计算、液体的配置及张力计算等,这些只有通过反复多次练习才能达到牢牢掌握并灵活运用的教学目的。如,关于小儿液体疗法,历届学生都认为是难点,对于混合液体的配制及其张力计算,大多数学生是在雾里看花,若只讲诉而缺乏联系,定只会使学生感觉稀里糊涂。此时,教师应先给出一些习题让学生先练习,再由易到难进行讲解,之后再给学生留下适量不同种类的习题用以课后练习,这种“练习——解答——再练习——不懂时再予解答”的教学方式,足以帮助多数学生尽快攻破这个难点。

6开展病例讨论,同时应用“角色扮演法”,既有利于提高学生临床思维及解

第6篇

1.1教学对象

选取某医学院校2011级和2012级护理专业的学生128人,其中男生有16人,女生有112人,年龄范围是19--22岁。按照班级分类,将2011级和2012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的学生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有62人,观察组有66人。两组学生入学时的成绩相差不多,师资力量及教学条件相当,使用相同的教材及课程设置也相同,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教学方法

对照组的学生接受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学习。观察组学生在接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几首病例导入式教学方法,第一,在课程开始前进行课程备置,到相关附属医院的内科护理科室精心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病例。第二,在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附加上筛选出的典型代表病例,再根据这几个病例提出相关的专业问题,如病因,病人临床表现,实施的护理措施,护理效果评估,护理中出现的问题等。第三,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向学生展示代表病例,授课老师要对病例的情况进行绘声绘色,富有感情的讲解和描述,并将相关问题列出。第四,随机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分配不同的问题进行讨论。第五,各组间对问题的讨论结果进行分享讨论。第六,介绍新的课程内容并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在学习的各个阶段重申存在的问题,把病例信息融入到课题中,并找出相关答案。第七,重新回归病例中,分析并对比两次总结答案的差异。

1.3授课效果评价

院系的其他老师评价整个授课过程,反应授课效果;比较学生通过听课后所填写的调查问卷反应的问题;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考试过程中出现应用类题目答对率的结果进行比较。

2.结果

2.1比较其他老师对教学的评价结果

院系的其他老师要进行随堂听课,填写记录表的所有评价项目来对教学过程进行反馈,结果显示,听课教师对观察组接受的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比较学生填写调查问卷的反馈

对照组学生普遍认为教授过程比较缺乏活跃的课堂气氛,并且由于接受的课堂信息量太大,显得比较枯燥,而且缺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性,对学到的内容难以理解或记忆。对比发现观察组学生对课堂的反馈意见明显比对照组要积极,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

观察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是(78.21±5.49)分,优良率(大于等于80分)是28.79%(19/66),及格率(大于等于60分)是96.97%(64/66);对照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是(72.11±5.23)分,优良率(大于等于80分)是14.52%(9/62),及格率(大于等于60分)是91.94%(57/62)。

3.讨论

第7篇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教学;循证护理

一、循证护理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循证方法应用到护理教学中最大的意义就是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循证教学需要学生花费更多的精力才能够完成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课下通过网络等媒介查询相关的教学资料及文献,这就可以增强学生的检索能力,另外阅读外语文献的能力也会在无形之中有所提高,还有统计学、信息技术等各方面的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除此之外,循证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从不同的方向评判事物的好坏,这也是在学习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技能。

(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循证护理通过向学生展示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常出现的问题等可以大大改善护理教学和临床护理严重脱节情况的发生,使得书本上生硬的知识鲜活起来,增加了学生学习护理学的热情和兴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用更加理智的思维判断并作出证明,而不是用感觉作出选择;除此之外,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日后进入医疗机构更好地胜任护理工作。

(三)对教师来说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由于教授护理学的教师已经习惯了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循证方法的引入对其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及随机应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制作教学课件,有需要的话还要查阅相关的文献,以一种专业谨慎的态度对待教书育人这项工作。因此,循证护理方法的使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还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循证护理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一)做好循证护理的基础知识普及教育。教师需要向学生详细讲授循证护理的起源发展、基础概念、实施步骤等等,做好基础知识的普及工作。现阶段我国的护理教育课程还很滞后,基本上没有引入循证护理的先例,对于学生的循证学习技能培养更无从谈起,因此想要和国际护理教学相接轨就必须尽快开展起循证护理教学工作。旧有的护理教学模式主要是照本宣科,以课本为主要的教学参考,严格按照书本上的步骤方法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教育出来的学生思维比较固定,在临床护理中死扣课本,不会灵活使用书本上的知识。在面临临床突发状况的时候常常会手足无措,不能及时做好护理工作,甚至造成很严重的医疗事故。但是传统教学方法传承多年还是有其合理的一面的,学生通常会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可以为日后的临床护理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反观循证护理,则是注重临床知识和经验的传播,以现在最先进的临床案例为教学素材,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学习视野,这就可以促使学生在未来的医疗机构供职的时候可以将所学到的临床知识和先进的护理理论结合起来,灵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最合适的护理方法,这也是循证护理颠覆传统护理教学的一个表现。通过这样的前沿知识的熏陶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灵活应变能力也会有很大的进步。刚开始应用循证教学方法很难改变固有的根据习惯与经验来判断的方法,要认识到这是缺乏理论知识支撑的,还有很大一部分甚至是错误的护理方法,要循序渐进地改变思维方式,用更加科学的循例护理教学方法来教育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正确的理论方向。要注意在平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事物。还要提倡学生运用理性的辩证分析法来对课程上展示的案例进行深入的详细分析,这样还能够使学生参考和借鉴其他人的想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护理方案,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二)在传统护理教学法之上进行循例护理教学。虽然传统护理教学法有很多的弊病及瑕疵,但其能够绵延至今还是说明其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的,因此在应用循例护理教学时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护理教学方法,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进行教学大纲和教学进程的设计上还应该参考传统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接受水平进行区别式的教学。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最前沿的护理案例,然后提出最新的护理理念,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彼此进行思想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会有进步和提高。教师还应该布置开放式的作业来帮助引导学生搜索并汲取先锋文献中的知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三)实施的步骤。循例护理教学法的实施步骤主要分以下几个部分:确定问题、文献检索、案例评价、系统回顾、护理实践、成果分析。教师需要告知学生下一堂课的研究问题,然后由学生下去自主查找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可以登陆相关的学术站进行查找和下载,了解并学习到近期的研究热点及其他前沿知识,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也许会出现很多意见的分歧,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详细的观点分析及详细阐释,这就是系统回顾的过程。最后就是护理实践和成果分析环节了,由于学生不能参与到临床护理中,就需要将学生的困惑反映给一线护理人员并由他们进行专业的讲解,最后每个小组进行互评讨论,概括总结。

结语

总之,循例护理教学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未来护理教学的发展方向,各个学校需要积极应用循例教学方法进行护理教学,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尖端护理人才,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

第二军医大学四年制护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军队护理事业发展中起骨干作用的护理学人才,要求具有坚实而广博的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医学基础知识和先进的护理理论及技能;能够对个体和群体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评估;为急、重症病人、慢性病人及临终病人提供有效的护理和支持;掌握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战伤护理的基本技能。上述两所大学是国内开展护理专业教学较好的两所大学,其培养目标的定位对其他高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认真分析上述培养目标,其具有如下特点:①对护理学基本理论和技能的要求远高于对临床医学知识的要求,学习临床医学知识仅是为学员掌握护理理论和技能的要求服务;②与专科护理的培养目标不同,四年制护理专业学员具有高层次的特点,对护理专业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③对于军队医学院校,护理专业要适应现代军事卫勤准备需要。

我校《皮肤科护理学》

目前的教学内容我校《皮肤科护理学》课程由两所附属医院的皮肤病与性病学教研室完成,师资力量以临床医师为主,所用教材选用的是第七版《皮肤病与性病学》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结合护理专业的教学特点,我校于2007年修订了《皮肤科护理学》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和尝试,在总论部分增加皮肤病与性病护理内容,并在每个疾病后增加了相应疾病的护理内容。尽管有关教学内容的改革较好地体现出四年制护理专业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皮肤科护理学的授课效果,但从总体上来看,皮肤科护理学教学内容仍存在不足,表现在:①上述改革仅仅是疾病内容+护理内容的简单组合,缺少对皮肤科护理思维的培养,与学员进入科室后的临床实践存在脱节;②教学内容仍存在偏多、偏深的现象,与临床专业的区分仍不够;③教学内容过多以皮肤科专科常见病为主体,缺少对皮肤科护理在整个护理知识、能力框架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国内临床护理类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思路

近10年来,随着我国护理教育的飞速发展,全国各大医学院校相继开展了本科层次的护理高等教育。国内医学院校主动适应护理学发展的趋势,对护理教育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能力培养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改革[2-4]。遗憾的是,在具体到某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思路和成果上报道较少;有关《皮肤科护理学》的教学改革也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和护理带教的实践教学方面,缺少有关教学内容改革的尝试。国内其他临床护理类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见于《护理解剖学》和《妇产科护理学》。有关《护理解剖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文章认为,《护理解剖学》的教学内容应体现出与临床专业的区别和主次,很多内容对护理专业偏多、偏深、不实用。调整护理解剖学的教学内容,应请解剖学教师与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临床护理学带教教师一起进行座谈讨论,整合护理解剖学教学内容。有关《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提出:可采用目标教学,以护理程序的工作过程为主线展开教学。教学内容包括疾病概要、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开展个案护理教学,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和分析能力,使学生能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完整的护理计划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以完整病例为教学单元,以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健康问题为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充分体现整体护理的思想内涵和实践特征,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人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社会环境对人类健康与护理实践的影响,培养学生护理科学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专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