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3 13:39:3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幼儿教师格言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路的好坏不在于崎岖多少,只在于谁能最终达到目标。
放弃一个孩子,就等于向社会投放一颗定时炸弹;放弃一个孩子,就等于给家庭制造一个悲剧。
各位尊敬的领导,评委们:
大家好!
小时候,我最敬佩、最崇拜的人是老师。在我眼中,老师是知识的使者,爱的化身。记得那是上小学时的一次课间,我的手指不小心被门缝夹伤了,当时疼得我眼泪直淌。班主任李老师看见了急忙找来酒精为我消毒,小心地给我包上纱布,轻轻地摸着我的头说:“还疼吗?下次小心。”望着老师那心疼的眼神,一种幸福感涌上我的心头。那时,我就在想,将来,我也要做一个好老师,去关爱每一个孩子。就这样我怀着儿时美好的愿望走上了幼儿教师的岗位。
身为一名幼儿教师,我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实践过程中我才发现: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不仅要有优美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爱心是熊熊的火焰,点燃起孩子美好的梦想;爱心是指路的明灯,照亮着孩子光辉的前程!
高尔基说得好“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是呀,幼儿教育事业是心灵与心灵交流的事业。孩子们的心是最真、最纯的,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个饱含爱心的微笑、甚至是充满爱意的责备,都将使孩子向你敞开内心的世界。记得走上幼儿教育岗位的第一天,我微笑着站在教室门口,期待着孩子们的到来,想象着他们欢蹦乱跳地围绕在我身边的情景。然而,我等来的却是一群哭哭啼啼的孩子。他们,有的抱着自己的洋娃娃坐在一旁独自垂泪;有的又哭又闹、又抓又跳,甚至对我又打又踢,弄得我手足无措,但我没有生气、没有退缩,只是想尽一切办法哄着他们,亲切的抱一抱哭泣的孩子,亲亲他们的脸蛋,摸摸他们的脑袋,给他们唱歌、讲故事,直到他们挂满泪花的小脸蛋露出开心的笑容。
岁月匆匆,转眼,我在幼教岗位上已经工作了17个年头。十七年来,数不清多少次,被不肯离开父母的孩子“拳打脚踢”;数不清多少次,被哭泣的孩子吐脏了衣服;数不清多少次,为孩子擦屎洗尿换上干净的衣裤;数不清多少次为熟睡的孩子拭去额角的汗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在这些繁琐的小事中悄悄地溜走。一路走来,留下了多少酸甜苦辣的故事,而让我最欣慰的是——我用爱心铺就的道路越来越长,我用爱心哺育长大的孩子越来越多。
有位教育家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我深深地爱着班内的每一位孩子,也拥有着班里每一位孩子深深的爱,因为有爱,所以幸福。记得有一次,我们班的涛涛妈妈,送孩子的时候给我带来了一盒小膏药,我当时愣住了,他的妈妈接着对我说:“张老师,我们家涛涛告诉我,昨天你的手臂被蚊子叮了好几个包,非要逼我去买这份盒小药膏给你,他说他被蚊子叮了之后奶奶给他涂上这小药膏很快就好了,张老师涂上也一定会很快好的!”那一刻,我的心一下子被惊讶和喜悦充盈,感动的泪,霎时漫过眼眶。”爱就是如此简单,简单得用一两元钱的小膏药来表示,却又那么沉重珍贵,珍贵的让我心甘情愿的付出一生的时光去做好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
师德演讲稿【二】
幼儿教师应具备全心全意、尽职尽责的工作作风幼儿园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幼儿教师必须时时处处事事都要有责任心,从大的方面说要对孩子终身可持续发展负责,从小的方面讲就是对孩子的人身安全、衣食饱暖、喜怒哀乐甚至每天的心情负责。没有责任心,一切工作都无从谈起,一个孩子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对幼儿园来说也许是几十分之一或者几百分之一,但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100%。所以,无论在生活照顾还是教育教学上,教师都要做到精益求精。既要平等地欣赏对待每个孩子,还要为他们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注意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教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引导孩子明白道理,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教育是一项非常细腻、琐碎的工作。如果在工作中粗心大意,掉以轻心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会危及幼儿的生命安全。幼儿教师的观察一定要细心,每个幼儿都有他独特的个性与性格,教师要根据不同性格的孩子实施不同的引导方式。如我们班的彭睿小朋友,他喜欢老师随时表扬他,他才能控制自己不乱打人的行为。对于性格内向的小朋友要不断的鼓励他们,这样他们才能放开自己。对于活泼调皮的孩子需要老师随时提醒,他们才能管好自己,做自己该做的事。
幼儿教师的教育始终有一颗求知心: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学习,及时更新知识,利用一切时间、机会充实自己、发展自己,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不断努力教师不但要有过硬的科学文化知识,较强的业务素质。专业技能技巧更为重要,教师在给幼儿传授知识的时候要有趣味性,让孩子在边玩边学的情况下,轻轻松松的理解与接受。
其实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还应该具备三种魅力:
一是高尚的人格魅力。“身教重于言教“是教育工作的重要规律。对于从
事启蒙性质的幼儿教育则更为重要。幼儿的模仿性强,可塑性大,他们信任老师,对老师的言行观察细致,反映敏感,更喜欢模仿。因此,职业的特点要求幼儿教师应具备高尚的人格和品德,乐观大方的心态以及耐心公正、热情开朗的性格特点。不论是外部仪表还是内在心灵,都要时刻做孩子的表率。在生活中做孩子的父母,学习中做孩子的导师,游戏中做孩子的伙伴。
二是良好的语言魅力。儿童化的语言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幼儿教师应具有简明流畅,声情并茂,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并富有幽默感和感染力的语言能力,它不仅能唤起幼儿思想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幼儿的联想和想象,调动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而且能启发他们加深对事物的理解,直接强化教育效果。
三是丰富的知识魅力。幼儿教师就像个百宝箱,什么知识都要略懂一二,尤其处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各种新知识、新信息、新事物不断涌现在幼儿面前,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他们,遇到什么都问为什么,什么都想得到解答。因此,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努力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和范围,具有足够的知识魅力,以适应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满足孩子对新事物的,
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要将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相结合,要具备足够的个人魅力和熟练全面的教育技能,同时还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观,有思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善于思考的智能型教师,这也是新时代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做一名孩子真正喜欢而又尊敬的好老师,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称得上是一名优秀合格的幼儿教师。
师德演讲稿【三】
两年多前,我从事了幼教事业。不经意间,两年多的时光在平凡和平静中悄然逝去,没有留下什么骄人的成绩,没有作出什么惊人的壮举,但直到今天,我依然还坚守在这里。我不敢说十分热爱这份工作,我更不敢说为之付出了多少,但是无论是在上班的时候和下班的时候,脑子里都是这份工作,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也是这样。
说到教师的师德,人们马上会想到这样一些词儿: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但我觉得要具备这些条件我还差得远呢,
每天都带着一份好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带着微笑迎接孩子。看到家长放心的把孩子交给我,孩子在我的带领下玩的很开心,我觉得这就是我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幼儿园的工作繁琐、经常有很多的检查,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不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来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自己知识的增长,小朋友的欢笑,正是我对这个工作的热爱,我才会认真的学习,忘我的工作,无私的奉献。
苏家启小朋友是我所带的中班学生中最调皮的一个。在一次集体课外活动中,我一直在不停地叮嘱他:不要乱跑。但他仍然跳上跳下,我拉住他,努力使他安静下来,一不注意,朝东涌路方向跑去,我紧紧追着,他突然跌倒在地,我急忙把他抱在怀里,发现他膝盖流血了,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赶紧抱起他跑到教室。为他做了检查和包扎,幸亏伤的不严重,苏家启痊愈了,家长非常通情达理,没有怪我们这件事,但是我更感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也认识到只要我们尽心尽力地爱护和照顾每一个孩子,就会赢得孩子的爱戴,家长的理解。
比起我们幼儿园的其他教师我要做的还很多,像夏淑芳老师家的潍坊,住在宿舍里,一周回去一次,我们可想而知她的辛苦,谁不想天天回家睡个舒服觉,看看电视,和家人说说笑笑,可夏老师就是把我们幼儿园当成了家,放在了第一位。赵婷婷老师我们都知道,孩子和她婆婆都在宿舍住着,为了工作何止是自己全身心投入,简直全家齐上阵,都是为了我们这个家。像这样的老师我们身边太多了,
虽然工作时间不长,我有的感受就是你想让孩子们喜欢你,那你就要做到自己也要变成孩子跟他们融合在一起,多关心他们,多注意他们,多护理他们,多和他们一起玩,说和做一些他们感兴趣和关心的事情,多想一些新花样吸引他们,这样你就能让孩子们喜欢你。
平时的我很喜欢看书,特别是文章题目或者序言比较抢眼的书籍更加吸引我的眼球。但是当园长将这本说是指定要集中学习的《三爱教育》读本发到我手中时,我却产生不了任何想翻阅拜读的兴趣。何为“三爱”?肯定不过又是一堆堆看似华丽其实内容空泛的一套套理论堆砌成的“散爱”而已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我才一页页的翻了起来。没想到这随手一翻就用了整整一个通宵的时间,这些充盈着点点滴滴的 “爱”的故事深深的打动了我那颗原以为不再相信“爱”的心。
很小的时候就憧憬着站在三尺讲台上的神圣感觉,谁知道却阴差阳错的考进了学前教育专业。今年的8月,我来到了丹阳市云阳幼儿园并且被编入了实验小(一)班。在无数个哭闹的孩子面前,我摸着裤子上的孩子的尿渍和鞋子上的呕吐物,彻底的懵了。孩子们那种纯洁单纯、玉雪可爱的形象在我心中彻底颠覆了。看着几位老师忙碌而又坦然的身影,我很困惑。当时真的是有种动摇的感觉,脑海里只是不停想着:我们学了这么多理论有什么用,难道以后真的就要和这些天天啼哭不止的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吗?那一刻,我想我真的失去了“爱”的信心和勇气,至少对孩子是这样。我当时甚至觉得自己的前路实在是渺茫无比,最初上班的几天我还在我的日记本上写下了:“前途是曲折的,道路是没有的”这样两行字。
现在想想,真是应该为自己当初的幼稚言行而感到羞愧。《三爱教育》读本中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的退休教师霍懋征老师的经历跟我有很多相似之处,她原来可以留在大学任教,却放弃了这样一个人人都羡慕的职业而选择了小学教师作为她的终身职业。而我呢在大学中也有着可以留校的机会,但是我由于多种原因放弃了而选择了做一名幼儿园的一线教师。本来以为可以在工作岗位上游刃有余的我竟然在不到几天的时间里由于一些小小的甚至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挫折就想轻言放弃,跟这些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了一辈子的老教师比,她们所做的很多以前看来很普通的事情都让我为之汗颜。
一颗颗教坛之星用他们的光亮聚成了最明亮的北斗,将我引入佳境。我对“三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爱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拥有爱心,教育方法就显得处处灵验;失去了爱,再好的教育方法也会变得苍白无力。师爱是伟大之中最伟大者,她与母爱、友爱一样是人类最圣洁、最美好的感情。自从真正接触到教育前线以来,我对教育又有了很多别于以前的热爱和崇敬,也多了一份属于自己的沉重的责任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正是这份职业所赋予的伟大使命,才使的我更加需要在这传承民族文化的教育上添加“爱心”二字。
“爱学生”——教师在孩子面前不仅应是导师,更应是慈母,且应是朋友。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象是一本书,要读懂他们还需要我们用爱去细细的品味,耐心的翻看,我的一生将会无怨无悔的为读懂每个孩子而努力。对于我来说,也许更应该听听这句话:“爱自己的孩子,母鸡都会,这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才是真正的伟大。”我想,我会坚持不懈的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
“爱自己”——我们都不是很完美的人,但我们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只有完全地接受了自己,爱自己,尊重自己你才能够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在“三爱”当中,我想我们应该摈弃一切舍己为人的传统思想,以己为本,只有懂得爱护自己和尊重自己的老师一定能够更好的去爱护和珍惜他的学生。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要记得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
幼儿教师,是一名园长和家长给予支持与信任的幼儿教师,是一名给孩子们作出表率的幼儿教师,是宝宝们的启蒙者。我应尊重我自己的职业,我应尊敬我的宝贝们。
【关键词】幼儿教师;创造性人格特征;16PF;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12-0032-04
【作者简介】关少化(1966-),女,河南偃师人,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副教授,博士;冯少丽(1987-),女,山东招远人,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在读硕士研究生。
一、问题的提出
创造性人格特征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创造力水平,这是已被创造力心理学的研究所证实的。教师创造性人格,不仅有助于教师自身创造力水平的提高,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与机遇,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被提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又因其是在人的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实施的教育,亦显得更为重要。在幼儿教师的教育影响中,人格因素被看作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因素,因为人格对幼儿的影响是自然的、全面的和深刻的。幼儿教师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人格优势,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潜能,而且为其终身创造力的发展奠定基础,这将有利于我国社会创造力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研究幼儿教师创造性人格特征,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它将为幼儿教师创造性人格特征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将指导幼儿创新教育实践,为人的全程创新教育的开展奠定基础。
综合国内外创造性人格的研究情况,可以看到:国外研究涉及的领域及人群是广泛的,而且研究方法也是多样的,同时注重实际应用。但对教师创造性人格的研究,尽管成果较多,但研究的方法却不甚丰富,表现为:思辨性的研究多,实证性的研究少,且未曾见到专门研究幼儿教师群体创造性人格特征的成果。国内方面,尽管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发展速度快、成果多,但教师这一特殊人群创造性人格的研究,依然是相当薄弱的部分,表现为:综述国外成果、进行的思辨研究不多见,实证性的研究尚未见到。在考虑这些研究情况的基础上,本研究吸收了有益的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幼儿教师创造性人格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1. 研究对象的确定
本研究将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的幼儿教师,确定为高创造力幼儿教师:
(1)市玩、教具大赛一等奖及以上获奖者;
(2)省级及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过文章者;
(3)创编的舞蹈、韵律操、体操获市级及以上一等奖者;或辅导幼儿绘画获市级及以上大赛一等奖者;或新的教学方法被推广应用者;或有创新建议被幼儿园采纳,并取得极好效果者。
2. 被试的抽取
本研究选取河南省郑州、洛阳、新乡、濮阳、南阳、漯河、开封七地符合上述三条件的幼儿教师做为被试,共43人(全部为女性),其基本情况见表1。
同时在上述七地市及驻马店、安阳、焦作、商丘、三门峡五地区,采取分层抽样的办法,从省级示范园、市级示范园、一级园、二级园、合格园、未上等级园六级别的每一级别幼儿园中随机抽取2名幼儿教师,共144名,作为对照组。
(二)研究方法
1. 量表测试
(1)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16PF问卷测验。
(2)用心理测量(WJZ)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3)将实验组和对照组16种人格因素逐对进行T检验。
2. 问卷调查
(1)请高创造力幼儿教师所在单位园长,写出该教师的创造力方面的评语,计算出高频词,拟写问卷。
(2)请四位幼教专家评议问卷,补充完善问卷,并对少数幼儿教师进行预施测,进一步修改问卷。
(3)对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为避免被试态度对问卷回答的影响,由与实验组幼儿教师非常熟悉的其他幼儿教师,填写同质评定问卷。
(4)对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
(5)统计实验组、对照组调查结果,并对两组内容逐对进行T检验。
3. 座谈、访问
访问高创造力幼儿教师,组织高创造力幼儿教师座谈会。
三、结果与分析
经量表测试和问卷调查,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幼儿教师的情况进行研究,其结果分析如下:
(一)高创造力幼儿教师与一般幼儿教师16种人格因素比较,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高创造力幼儿教师与一般幼儿教师相比,人格特征的差异达到极其显著水平的因素有:H-敢为性;Q4-紧张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的因素有:M-幻想性;Q1-实验性;Q2-独立性;O-忧虑性。这说明高创造力幼儿教师冒险敢为、少有顾忌;好幻想;思想自由,有实验精神;自立自强、做事果断;同时,高创造力幼儿教师也较心平气和、闲散宁静、紧张性较低;沉着有自信心。
(二)高创造力幼儿教师与一般幼儿教师次级人格因素比较,见表3。
表3显示出高创造力幼儿教师与一般幼儿教师在次级人格因素上的差异情况,其中有两项极其显著:X1-适应与焦虑性;X4-怯懦与果断性。说明高创造力幼儿教师多为适应型,焦虑水平低;独立性强,果断,有气魄。
(三)高创造力幼儿教师与一般幼儿教师四种心理预测比较,见表4。
表4显示出高创造力幼儿教师与一般幼儿教师在四种心理预测上的差异情况,在Y3-创造力强者的人格特征上有显著差异;在Y1-心理健康者的人格特征上也有显著差异。说明:高创造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态良好。同时,也验证了样本选取条件的适当。
(四)高创造力幼儿教师与一般幼儿教师问卷内容比较,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高创造力幼儿教师在兴趣、好奇心、观察、思维、果断性、移情能力、耐心程度、对儿童的尊重程度以及理想和创造力教育观方面的正向百分比统计,明显高于一般幼儿教师,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求知欲的正向百分比统计也高于一般幼儿教师,达显著水平。说明高创造力教师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兴趣广泛;观察敏锐,思维灵活;移情能力强;有耐心;尊重儿童;有理想及正确的创造力教育观。
四、讨论
根据高创造力幼儿教师16PF测验结果及与一般幼儿教师16PF测验结果的比较(T检验),结合问卷及实地调查、座谈和访问,可见幼儿教师的创造性人格特征。
(一)幼儿教师创造性人格特征
富有探索精神,进取心强;和蔼可亲,有耐心;观察敏锐,思维灵活,想象丰富;自信,独立,当机立断;适应性强;理想崇高,目标远大; 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兴趣广泛;移情能力强; 热爱创造活动,有正确的创造力教育观;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与一项女性创造性人格特征研究的结果比较[1]
幼儿教师的创造性人格特征缺乏责任感和富有才识两个方面。就责任感而言,从16PF的G(有恒性)因素上能反映出来,而对高创造力幼儿教师的测验结果显示,G因素(得分13.40)不仅与一般幼儿教师(得分为13.31)差异无几,而且低于常模水平,表明高创造力幼儿教师在责任感上的表现不够理想。就才识而言,从16PF的B(聪慧性)因素上可以反映出来,但测试结果:高创造力幼儿教师B因素得分为9.14,与一般幼儿教师(得分为8.90)无显著差异,虽高于常模水平,但亦无显著差异,因此,富有才识也不能作为幼儿教师创造性人格特征的一个内容。
(三)对上述幼儿教师创造性人格特征的状况进行分析
不难看出幼儿教师创造性人格特征与其职业环境有极大的关系。诸如:和蔼可亲、有耐心、移情能力强、热爱创造活动,有正确的创造力教育观等无不是幼儿教师职业特点的独特表现。而相对于一项女性创造性人格特征研究的结果,在责任心和富有才识两方面不足的表现也与职业环境相关密切。如果说才识与职业环境有关(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往往非常强调技能技巧的学习,基础文化知识的学习相对少;职后的教育多以自学或函授形式进行,无论是理论学习的系统性还是实践能力的提升作用都难达到较好的水平)。那么,责任心所表现出的不足则更是与职业环境高度相关。一般而言,幼儿教师是高责任心职业,因为“儿童因身心尚未成熟,在其出生以前和以后均需要特殊的保护和照料,包括法律上的适当保护。”[2]但研究结论却出人意料。尝试分析这一结论,似乎又不难理解:1.社会对幼儿教师责任感的要求问题。在社会一贯的评价体系中,牺牲的道德或者为道德而道德的教师职业规范对教师提出过高过严的要求。于是,“差得远”“不够好”等否定性评价成为社会、幼儿园、幼儿教师自身对其责任感的基本结论。 2.幼儿教师对其职业的认同感问题。“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声望不高,必然影响到他们对这一职业的热爱和全身心的投入,影响到他们提升自己职业道德水准的内心信念。……这使得许多教师并不珍惜自己的专业职位。”[3]幼儿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有目共睹,偏见与轻视难免使幼儿教师对其职业的认同感不强,导致责任感水平下降。当然,诸方面的原因分析,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研究与证实。
(四)本研究是对幼儿教师创造性人格特征的初步探索
对于形成幼儿教师创造性人格特征的原因还需继续研究,以利于幼儿教师创造性人格的塑造及自我塑造。
【参考文献】
[1] 张爱莲.当代中国优秀女科技工作者人格特征分析研究[J].心理科学,1999,(04):371-372.
第一乐章:爱的赞歌
马卡连柯曾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唯有爱,教师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才会把辛苦的教育工作当作乐趣来从事,它能使教师感受到每个孩子的喜悦和苦恼都在敲打他的心,引起他的思考、关怀和担心”。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和老师用爱和孩子架起了亲情般的桥梁。
第二乐章:无私奉献 爱岗敬业
人们把教师比喻成“园丁”。“蜡烛”“绿荫”“人梯”“铺路石”,歌颂的就是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我们幼儿园里就有许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
第三乐章:激情燃烧的岁月
关键词:教育变革;教学能力;幼儿园;教学效果;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8)06-0036-02
在教育变革背景下,幼儿园教学在不断变革,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教育变革形势下,幼儿园应明确对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并采取有效措施让幼儿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幼儿园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求
幼儿园是幼儿学习良好行为习惯、与同伴交往、游戏的重要场所。在这个场所里,教师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幼儿教师不仅仅需要有爱心、耐心,还需要有丰富的育人知识,具备专业的教学理论,能够与幼儿进行良好的沟通,走进幼儿,成为幼儿的好朋友。同时,能够采用适合幼儿的方法去教育幼儿。这些,都是幼儿园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1.幼儿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俗话说:“给人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幼儿园教师想要教给幼儿本领,自己必须先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对幼儿教学的技巧铭记于心。只有掌握了足够的教学知识,具备了相应的理论知识,幼儿教师才能根据各个幼儿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给予相应的指导,抓住幼儿感兴趣的点,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除此之外,在幼儿园的集体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还应当具备教学设计能力,设计出符合本班幼儿的教案。这样设计出来的教案除了实用以外,还多了一份创造性,有利于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2.走进幼儿,成为幼儿的好朋友
在幼儿园里,教师不应该高高在上,这样会使幼儿感到害怕,从而恐惧上学。同时,幼儿的年龄较小,沟通能力也不及成人,他们在与教师交往的时候往往也会感到害羞。所以,教师应该主动与幼儿进行沟通交流,走近幼儿,成为幼儿的好朋友。例如,小班的小T刚刚来幼儿园的时候特别害羞,他不愿意与同伴和老师交流,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角落里。于是教师就主动与小T进行交流,问他喜欢什么,今天在家里吃了什么,喜欢什么宠物等。慢慢地,教师走进了小T的内心,他愿意与教师分享他的许多事情。在教师的鼓励下,小T也变得更加勇敢,愿意与小朋友交流了。教师与幼儿进行有效沟通,可以准确地了解幼儿的学习状况,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和质量。所以,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单单只是集体教学活动的能力,它还体现在教师能否走近幼儿,与幼儿进行沟通,了解幼儿。同时,幼儿园教师还要细心观察,多关心幼儿,多与幼儿进行沟通交流,多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并给予适合的教育。
3.组织和管理教学活动的能力
为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或区域游戏等,充分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增强幼儿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愿望。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组织和管理教学活动的能力极为重要。教师要能够将事先准备的活动或游戏等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引入,使幼儿能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或游戏中。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能够合理组织幼儿开展各项活动,并能根据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给予有针对性的教学。
除此之外,幼儿园教师还应具备教学与科研结合的能力。在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幼儿园教师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关注幼儿教学的最新状况,不断了解和学习新的幼儿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使幼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提升教学的质量。
二、教育变革背景下对幼儿园教师教学能力新的要求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地推进,对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體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集体教育活动实施能力
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是幼儿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所以,教育教学改革也对幼儿园教师的集体教育活动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能够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选择幼儿比较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这样,幼儿能够在游戏的同时学到知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也应该多读书,多学习进修,学习最先进的育儿理念,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使幼儿从中受益。
2.教学研究能力
教育变革背景下,幼儿园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也变得更加重要。因此,幼儿园教师要通过教学研究,寻找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教学创新,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水平。
3.培养幼儿学习意识的能力
幼儿园时期是幼儿的启蒙时期,幼儿就像一张白纸,对学习并没有太多的认识,所以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的选择,避免强硬的灌输式教学。同时教师应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进而培养幼儿的学习意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幼儿园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策略
为适应教育变革的需要,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园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幼儿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1.改进教学方法,实施多样化教学
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幼儿的好奇心,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水平。而且幼儿都比较喜欢游戏,教师可以多采取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如区域自主游戏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教师对区域自主游戏进行适当指导,可以有效提高幼儿参与区域游戏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游戏中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体验。同时,幼儿通过与其他幼儿的交流与合作,还可以提高社会性,促进健康成长。所以,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游戏融入到集体教学活动中去,以满足幼儿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2.加强师生互动,建立良好学习氛围
幼儿园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多与幼儿进行交流,了解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有效沟通,使幼儿能够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幼儿园教师应通过沟通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做到因材施教,以避免幼儿从小厌倦或害怕学习。另外,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幼儿园教师还要有效引导幼儿主动思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养成主动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因此,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组织和管理教学活动,与幼儿沟通交流的能力。
3.加强教学研究,培养创新意识
幼儿园教师应跟随时代潮流,了解最新的前沿教学知识,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改进教学方法,从而及时解决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幼儿园教师要想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幼儿,让他们自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结束语
【关键词】课程改革;幼儿园课程;历史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12-0002-04
【作者简介】林兰(1987-),女,河南信阳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对幼儿园课程改革回归经验的总结,从时间纬度上看,“回归”意味着对学前教育发展史中曾出现过的关注儿童经验的课程进行回顾与分析;从空间纬度上看,“回归”又意味着将过去一个时间段中产生的思想与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相融合,在实践中给幼儿教育工作者以新的启发。
一、问题的提出
1903年我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机构在湖北诞生,至今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纵观这百年的发展史可以明显地看出,“学前课程的发展与变革是贯穿百年学前教育发展的一条主线”。[1]我国学前课程经历了三次大的课程改革,分别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陈鹤琴、张雪门为代表,关注儿童经验的幼稚园课程改革;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学习苏联模式,重视学科知识忽视儿童经验的幼儿园课程改革;以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南京师范大学赵寄石教授为代表进行的幼儿园综合课程改革。通过对三次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笔者发现,三次课程改革对儿童经验的态度呈现出一种“钟摆现象”――二三十年代推崇儿童经验、四五十年代忽视儿童经验、八十年代又回归儿童经验。课程改革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的桥梁,而在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史上出现的这种摆动现象不免引人深思。在政治原因之外,学理层面对儿童经验的独特性与价值、幼儿园课程的实质、幼儿园课程与儿童经验之间关系这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仍显欠缺。这些都是理论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脉络
幼儿园课程的百年发展变革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共经历了三次大的课程变革。每次课程改革都是建立在旧有课程基础之上的,不同时期的课程发展仍然保持了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由于受到所处历史时期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影响,各个阶段课程表现出的主要特征又是有所差别的。现以三次关键性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为横坐标,以对儿童经验的态度发展为纵坐标,探索我国幼儿园课程发展的脉络。
(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关注儿童经验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五四”爱国运动之前,我国学前课程的发展以模仿、照搬日本学制为蓝本。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中国近代历史从转变为,实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第一次重大转折。中国的教育也开始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随着1919年杜威访华,欧美教育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以陈鹤琴和张雪门为代表的教育家们开始了本土化幼儿园课程的实践改革,为我国幼儿园课程的中国化、科学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陈鹤琴“五指活动课程”的实践
作为我国学前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先驱者和奠基人,陈鹤琴针对当时国内课程严重脱离实际、流弊横行的社会现状,掀起了第一次真正由中国人进行的幼稚园课程改革,创建了中国化和科学化的幼教理论和实践体系。陈鹤琴认为,“所有的课程都要从人生实际生活与经验里选出来”。[2]他提出了“活教育”的理论,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五指活动课程”是“活教育”课程理论的核心,该课程由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和语文活动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组成。课程内容以一种整体的、相互贯通的方式组织起来的,就好像人的手,虽有五指之分,但彼此相互联系,共存于一个手掌。
陈鹤琴以“五指”形象做比,生动地说明了儿童经验过程的连续性、完整性。在大自然、大社会的环境背景下,以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点,课程所提供的经验能与儿童已有的经验不断产生联系,从而使得儿童在与课程的互动过程中获得完整的经验。
2. 张雪门“行为课程”的实践
张雪门在同一时期也创编了幼稚园的行为课程,其基本观点是,“幼稚园的课程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3]“这些经验不是零散的,也不是无序、不讲效益的自然经验,而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活动让儿童获得的有益经验”[4]。幼稚园“行为课程”的目标是以社会需要为远景,以儿童个体发展需要为近景,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行为课程”的内容包含了“儿童自发的诸般活动”“儿童的自然环境”和“儿童的社会环境”;“行为课程”的实施包括动机、目的、活动、活动过程、工具及材料;“行为课程”的基本思想是“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强调幼稚园的课程是一种具体的活动,自然融合在儿童的生活中。儿童先有了生活,然后有教材的需要;不是有了教材,再去引起儿童生活作机械的反应。
综上可见,行为课程以生活为基础,以实际行动为中心,生活与行动是两项最基本的要素。正如张雪门所言,“课程未经行为的活动,其所得到的经验,不过是表面的、机械的,绝不是有机的融化”。
尽管陈鹤琴与张雪门身处中国南北两地,但从二人所主张的课程实践活动中体现了他们共同的课程观。“五指活动课程”与“行为课程”共同强调了儿童经验的价值,强调了幼儿园课程的基本来源是儿童生活,强调了幼儿园课程的最终归旨是保证幼儿获得完整经验、获得快乐健康的童年生活。这一阶段进行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尽管存在不足,如课程的目标缺乏层次性,课程内容系统性、逻辑性不够,课程组织形式单一(只形成了一种课程模式――单元课程),但从中仍能看出一种崭新的儿童观和课程观正在中国萌芽和孕育。幼儿教育先驱者在幼儿园课程的实践探索上也取得了很大成功。这些观念和实践对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忽视儿童经验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这是以来正式公布实施的第一个学制,规定“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为幼儿园,确立了幼儿园教育制度,幼儿教育成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5]然而,由于这一时期特定的时代政治背景,陈鹤琴、张雪门等人关注儿童经验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成果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遭受了质疑和批判。
这一时期幼儿园课程改革全面学习苏联经验,废除了单元课程,引进苏联的学科课程,实施分科教学。由于对旧教育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课程改革与我国实际结合不够,使得课程模式严重单一,形成了“分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幼儿园课程中忽视儿童经验的完整性,未能体现出儿童的主体性,阻碍了我国幼儿园课程朝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回归儿童经验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兴起的多元文化,开阔了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视野,但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文化一元与多元的矛盾冲突,表现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先是不知所措,其后便是无可奈何的盲从与迷失。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幼儿园课程迎来了第三次重大改革。这次改革以赵寄石教授进行的幼儿园综合教育研究为标志。此次课程改革针对当时幼儿园课程中各学科内容相互割裂、幼儿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幼儿园课程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不够紧密等问题,逐渐打破了三十年分科课程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局面。由此开始了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新时代,也进一步引发了对我国幼儿园课程回归儿童经验、回归生活、回归过程的探讨。
回顾这一阶段幼儿园课程改革取得的最大成果,就是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出现过的关注儿童经验的课程的回归,综合教育课程改革同样强调和关注儿童经验的完整性,强调课程必须来源于儿童生活。
三、三次幼儿园课程改革对当前幼儿园课程发展的启示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三次幼儿园课程改革围绕“以儿童为本还是以社会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形成了从相互对立到相互渗透再到相互整合的轨迹”。[6]以三次课程改革的时间演变为横坐标,以关注儿童经验为纵坐标标画出的这条线是曲折回环的。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课程改革中出现的忽视儿童经验的偏差,在八十年代的课程改革中得到扭转。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发展也更加多元化。随着越来越多的课程模式涌进国内,课程改革的走向开始强调以儿童经验为中心整合课程内容,尊重儿童经验的完整性。然而课程形式的多样发展更需要研究者去追寻和反思这些课程模式背后所依据的儿童观念和课程观念,吸取和借鉴历史的经验。
(一)重视儿童经验的价值和独特性
什么是经验?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指出,“以某种方式起着相互作用的事物,乃是经验。它们是被经验到的东西,也是事物怎样被经验到的情况”“经验是一个双义语,它和它类似的‘生活’和‘历史’一样,既包括人们所做的、所遭遇的事情,人们所追求的、所爱的、所相信的、所忍受的事情,也包括人们怎样活动和接受活动,人们行动和遭受、意欲和享受、观察、信仰、想象的方式――总之,包括各种经验的过程”。[7]在幼儿园,“经验既可以指幼儿与他人或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可以指幼儿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的感悟、认识、能力和情感等”。[8]经验的深度在于儿童在探索事物的过程中不断加深的探索精神、思维能力等;经验的广度则依据世界的统一性与生活的完整性,可以使儿童从最初的实际操作的经验中不断生长出有利于成长的新经验。
杜威还指出,“在儿童经验的自身里,包含着正如组织到系统化的科目中去的那些同类的因素――真实和真理;也包含着在发展和组织教材达到现有的水平中已经起着作用的那些态度、动机和兴趣”。[9]儿童的经验是变化的、在形成中的、有生命力的东西。幼儿园要为儿童提供形成自我经验的机会,同时还要想办法在儿童的直接经验和书本等间接经验之间建立起联系。在教育支持生命成长的过程中,课程成为了支点。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必须考虑那些已经进入到儿童经验世界中的事实和真理,同时也需要关注包含在各门科目中的事实和真理。因此,理解儿童现有的经验是课程最根本的起点,幼儿园的课程必须既符合儿童现有的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能满足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二)关注幼儿园课程的实质
回顾三次课程改革可以发现,学科取向的课程模式从根本上是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不适合幼儿成长需要的。幼儿阶段是成长的萌芽期也是关键期,幼儿独特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是在活动中、游戏中慢慢成长起来的。而学科取向的课程模式更多给予幼儿的是“死知识”,幼儿只需呆坐、静听就可以了。
强调儿童经验的幼儿园课程,意味着幼儿园课程重视的不仅仅是知识、学习结果、教师作用,更重要的是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认可了活动对于幼儿成长的积极意义。幼儿园课程是引导幼儿获得有益经验的过程,过程性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特性。幼儿园课程是一件正在发生的事件,幼儿是事件的当事人。“对于幼儿来说,学习是什么?就是行动,就是有事可做,做对他自己有意义的事”。[10]这种行动的过程需要幼儿多感官、全身心的投入和行动,以改变环境、改变自己。经验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和规律,也适合幼儿的需要。因此,“所谓设计幼儿园课程就是设计和提供幼儿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机会”。[11]只有关注了幼儿经验的幼儿园课程,才能真正让幼儿体味幸福童年。
(三)基于儿童经验积极探索幼儿园课程的发展
儿童、社会、文化(知识)是课程开发的三个基本向度。经验与课程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儿童进入幼儿园后会与一系列有组织的教学活动进行互动,并会在个体经验与系统的知识经验间建立起联系,在这一过程中课程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正确认识儿童经验与课程的关系对把握课程实质有重要作用。
1. 经验的连续性是课程编制的基本标准
杜威认为,教育的一个主要缺陷就是将儿童的经验与教学科目之间横隔一条鸿沟,并将二者对立起来。杜威强调经验的特征之一是具有连续性,在课程编制的过程中应考虑到儿童已有的经验,使儿童在进入幼儿园后所接受的课程是与自己已有经验密切联系的。要将儿童与课程真正的统一起来,从而使得儿童获得完整的经验。
2. 儿童已有经验是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基础
课程目标是课程所要达成的最后结果,课程内容是依据课程目标选择的,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中介。只有充分了解儿童的已有经验,才能确定适合的课程目标与充实的课程内容。课程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的是儿童已有经验与系统知识之间的桥梁角色。课程的内容应尊重儿童个体的经验、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给予儿童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引起儿童思考的习惯,并将这种思考的习惯、探索的精神带入到更加复杂的学习过程中,使得儿童的个体经验内部也能够得到循序渐进的组织。
3. 经验发展的方向依赖于课程实施的方向
课程的实施过程是课程理念、目标、内容等的综合呈现过程,决定了儿童经验发展的方向。课程的实施过程是以幼儿获得新经验为追求的,因此,儿童作为课程实施过程的主要参与者,他们的行动是课程实施的核心行动,行动的过程需要有组织的课程形式进行引导,以保证儿童获得有利于成长的经验。
纵观幼儿园课程发展的百年发展历程,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是学前教育的最高追求。课程改革是围绕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而进行和展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会不断更新,对儿童全面发展的理解在不断改变,幼儿园课程所采取的课程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尊重和理解儿童,促进儿童发展依然是幼儿园课程始终不变的信念。
【参考文献】
[1]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与变革的历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
[2] 虞永平,田燕.论陈鹤琴的幼儿园课程思想[J].山东教育,2003,(6).
[3][5] 蔡红梅.20世纪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3).
[4] 王春燕.张雪门幼稚园行为课程及其现代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12).
[6] 袁爱玲.幼儿教育课程现代化是跨世纪的任务[J].学前教育研究,1999,(3).
[7][9] 赵祥麟.杜威教育论著选[M].王承绪,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78,267.
二00三年下半年岗位述职报告
尊敬的园领导、聘任小组、各位老师,你们好!
一年一度的竞聘上岗、展现自我的机会又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今天的我有点激动,有的紧张。因为我担任的这个班级有二年时间了,在这二年里,我班的朗朗古诗声传遍了幼儿园内外,走进了电视;在这二年里我班的“家园直通车”开进了每个家庭,走进了每位家长的心理;在这二年里,我班的孩子活泼自信,和谐发展。而我与他们朝夕相处,早已是心心相印。而下学期是这些孩子在幼儿园里最关键的一年,如何使他们永远记住在幼儿园里的快乐时光,如何让他们充满自信地走进小学的课堂。这是我这几天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新的世纪需要新的教育理念,新的世纪需要新的课程模式。小班化教育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家长的青睐。本学期,我园尝试开设小型班,这对我们老师是一个新的考验,也是一次新的机遇,对于大班的老师更是一次新的挑战。在此,我要求担任大班小型班的班主任工作,在继续做好班级常规的同时,把我班的专题特色搞得更加红红火火。
一. 继续开展古诗诵读活动
一个人如果他从来没有读过唐诗、宋词,他就没有资格说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因为他无法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孩子们从小接触经典的古诗文,能开发记忆力,打好语言文字功底,获得良好的熏陶和修养,能对孩子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在新学期里,我们将继续开展古诗诵读活动,并在诵读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识字练习,培养孩子早期阅读的能力。在一定的阶段进行成果汇报,古诗表演、古诗朗诵比赛、对诗等系列活动,当这些孩子走进小学的时候,都能出口成章,充满自信。
二.继续创建班级文化 办好班级的另一特色——班报
幼儿园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配合,这句话我们每位老师都知道,可做起来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我们时常与家长交流,但真正将家长资源充分利用却还不够。我班的家长工作一直比较好,因为我们与家长有一块沟通的平台,那就是我们的班报——家园直通车,我班的班报,可谓是深入人手,每期都是人手一份,可最近我发现,我班的班报每期都是我们老师组稿,编辑,而属于家长的位置就只有“聊天室”那么一小块,互动性不够。《纲要》精神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园互动。因此,在新学期里,我们将对班报进行全面改版,提供大量的空间,让家长们畅所欲言,出谋划策,学习交流。让家长真正参与到我们的教学中来。小型班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比较重视,自身素质也比较高。只要我们多与他们进行心灵沟通、情感交流、换位而思,一定会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家长工作将会更顺利展开,班报将会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