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2-27 11:10:4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第1篇

一、如何协调信息技术资源与美术课本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堂教学,特点之一就是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它不仅丰富了课堂资源,而且提供了展示、交流资源的平台。课本中的教学内容是有限的,信息资源是无限的;课本内容是指定的,信息资源是开放的。如小学美术教材中的“欣赏・评述”课《中国民间美术欣赏》,在课本中仅有几幅图,而在网络中却众多信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协调丰富教学内容?搜索、筛选、整理信息,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都显得尤为重要。其次,美术课堂教学内容具有独特的学科知识特点,分为四个不同的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不同的美术学习领域就可以选择不同的信息技术模式进行整合。

二、如何处理信息技术手段与美术传统教学方法

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有许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地方,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也是不言而喻的,但信息技术手段无法完全替代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因为美术学科具有独特的知识结构和人文性质。传统的教学方法有讲授、观察、演示、练习、小结等,信息技术整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问题驱动、自主探究、分组协作、拓展创新、评价激励。

三、如何实现信息技术运用和美术课堂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是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模式,从而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然而在独特地美术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又如何同美术教学目标实现完美结合呢?美术教学目标明确指出:“让学生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激发创造精神,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本身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信息技术运用的不好,则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

以上是课程整合教学实践中几点思考。下面谈一下在课堂实践中,总结出一些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优势。

1.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是现代美术教学发展的新趋势。

美术本身是一种空间造型视觉艺术,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运用网络多媒体能够创设出真正的视觉环境,在极短时间内信息技术传输、存储,提取或呈现大量的图像、声音、活动影像信息,达到实用而完美的程度,为审美再现提供新的平台。从而使美术教学用简易、新型、交互、愉悦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实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目标。所以,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具有必然性。它是美术教学发展的新趋势,是现代美术教学的新形式。它们的整合将获得一个双赢的结果,既能够达到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目标,又能提高学习效率。

2.利用信息技术,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信息技术通过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立体地表现信息,它们在呈现信息的方式上都以形象为主。在教学时,利用互联网、校园网,收集有关的美术课题信息资源,制作色彩纷呈的教学软件,开展生活活泼的课堂教学,通过声音、动画、视频、投影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亦动亦静,能再现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学习。

3.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综合性的提出是美术课程改革突破的重点与难点,体现了美术教学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综合性既是融美术和学习领域为一体,也是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结合。并且与现实社会,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首先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既丰富了学习的内容,也开阔了学习的途径。大大促进了美术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出现了电脑美术,包括绘画、设计、动画等内容。教师可以根据美术教学内容,设计制作必要的教学课件,开展形式灵活,多元化的美术教学。学生则可以引导进行简易的电脑绘画、设计等,着重于认识、理解和参与,激发持久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开展综合性的学习。如练习绘儿歌、童话、神话、日记等配画、插图。

第2篇

思考一:认为课件进入课堂就是“课程整合”

正确使用课件教学,能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但前提是要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课件的主要责任不是娱乐学生,而是要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活跃学生的思想,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但目前不少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方面存在误区,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的初衷,使整合的质量大打折扣。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很大一部分教师认为,多媒体课就是把教学内容搬到课件中去,整节课就是看课件。其实,这是一种很片面的认识,夸大了课件的功能。甚至部分教师在备课时偏离了学习目标,没有考虑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帮助学生分析重点、难点,而是过多地把时间花在课件的设计上,过分的追求“外在美”;课件过多的使用音效、动画等花哨的东西,不自觉地就把教学目标偏离到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件上而不是内容的理解上,使课堂变成了成果展览会;上课的过程就是教师同学生一起看屏幕,从原来的“照本宣科”变成了“照屏宣科”;把作为辅助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不加筛选地堆积进来,忽视了师生互动,造成了“学生瞪着眼睛看,教师围着电脑转”的现象,学生对所学内容印象不深,理解不透,更不用说自己动脑去探索研究了。试想这样能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展开吗?能出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生动场面吗?另外还存在课堂容量过大,知识内容过多等现象;一节课过去了,课件上的内容才看了一半,到最后只能让学生只大致地浏览一遍,往往是课上听的糊涂,课下用的更糊涂。忽略了学生接受新知识需要一定的过程这一规律,如果内容过多,学生往往疲于接受,找不到重点,来不及消化。

因此,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不能只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和电脑提供的信息和指令。多媒体制作应遵循和坚持“辅”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设计课件时,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要适时的运用,不能滥用;不能用电脑代替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不能只强调课堂容量,忽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规律。

思考二:是否具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技能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认为应该具备以下两点基本技能:1.合理运用媒体的技能。无论信息技术多么先进,对教学工作来说,它仅仅是一种工具,是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而教学内容才是教学的核心。因此,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决定用不用多媒体的辅助手段,用在什么地方,达到什么目的,而不是每节课都必须用。只有这样,信息技术的应用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保持一致。2.处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关系的技能。信息技术手段在课程整合的过程了起着重要作用,但传统教学也有许多可贵的经验,我们提倡能用黑板、嘴巴等传统媒体讲清楚的问题,教师就不必使用课件等多媒体技术;对需要实验和试验的问题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不能完全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象,代替学生的实践操作,代替学生对事物规律的探索。在进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还要把握好使用的时机,正确恰当地处理好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等传统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好时间因素,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师生互动、反思之间的关系。

思考三:新课标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如何作为

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c)-0247-01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整合的不合理性

不合理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先进的教学观念;没有找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切入点;有些课件仅代替板书的作用,只是将黑板换个样,由原来的“人灌”变成“机灌”;滥用信息技术手段或缺少使用信息技术手段。

1.2 整合后教学目的不明确性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思路理解不透彻,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偏离,造成教学设计散乱,教学思路不清晰,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时甚至被整合课中的技术手段吸引,导致课程与信息技术主次不分,重视了花色与图片的演示,忽视了对学科知识的接收和学习,影响教学效果;给人的感觉是不重实效,哗众取宠。

1.3 整合缺乏合作性

在整合的过程中,有些人的思想认识还不到位,对什么是课程整合理解还很片面,不能全面的看问题,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应该是信息技术老师应该负责的事情,但是,殊不知:“众人划浆,开大船”的道理。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需要所有教职员工共同合作、共同努力,信息技术教师由于对这方面掌握的知识全面,因此可以提供技术上的服务,所有教师相互配合,才能将整合课上得有声有色。

1.4 整合成了教师宣读的工具

有很多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充实了大量内容,上课时照屏宣科,只注重放没注重收,像放电影似的,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还不如没有信息技术介入,反而更实在一些,教学在于效果,而不是表演。

1.5 整合教师负担加重

教师在收集整理和课件制作上,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备课查和工作负担,教师长期处于疲惫状态,影响了教师课堂教学的精力,不能够保证充沛的精力优化实施课堂教学。丰富网络教学资源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实现学生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2 整合的内容

2.1 技术层面的整合

在如今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中,数字化通讯逐渐成为主流,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受到更多的通讯媒体的支持:(1)智能化使每个人的个性学习需要都能够得到满足,在智能化的环境中,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能让以及学习进度等等;(2)网络化使每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源,提高个人的学习效率,使得合作交流成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

2.2 技术手段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课程层面的整合。整合后的课程主要表现网络课程、知识形式多样化、学习动态化、资源共享、学习自主化(更多是以小组学习为主,合作与协作将做到优势互补的学习,独立学习将得到加强)。

明确技术和课程关系,将信息技术真正的应用到各个学科课程中,技术是载体,课程是实体,当然有时两者的角色可以交换,技术本身也是一门课程,需要自身的整合,还要和其他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媒体工具渗透到各种课程领域之中,完美地融合,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将知识置于“虚拟”的真实情景中,将不同科目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多方位揭示和呈现出来,让学习者在应用信息技术学习知识的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空间。三应该重视多学科知识的整合,重视学生知识体系的纵向和横向整合。各学科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相互渗透,有利于促进学生多科知识的整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3 环境的整合

学习环境:含信息学习环境和现实学习环境的建立,是指充分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出信息化学习环境,让学生置身于信息化社会之中,深切感受应用信息技术寻找或创新以及应用必要的新知识的信息文化生活,激发学习掌握新知识的内在动机和需要,并逐步培养和提高利用信息技术寻找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网上与网下的交流与合作。

2.4 人力资源的整合

在网上所有人都将成为学习者和教育者,知识是在活动和互动中获得,师生角色可以交换;学科内部及学科之间教师的联合体,网络教师的联合体,以及教师联合体的运作机制的建立;教材内容可以由教师,课程企业开发者、技术人员、课程销售队伍提供。

2.5 经验的整合

当前我国教育教学只停留在作为内容的外在知识层面而忽视了经验的内化,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等待着接受外在的知识而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也在于整合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经验,使具体的课程成为学生亲身经历的经验,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主动的过程,使学生学习生涯成为一种永远无法忘怀的经验,使学习者能够理解并将各自分立的学科知识进行连结,进而能够有效地感知生活世界里的复杂性。卢梭认为:“不要对你的学生进行任何种类的口头教训,应该使他们从经验中去取得教训”。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构成要素

教师应具有现代信息化教育观念:信息技术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的实施能力、信息化教学监控能力、信息化自我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第4篇

一、信息化学习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出新的要求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利用信息化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作为信息化4.0的今天,教育呈现的更多是个性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云时代与大数据的到来对传统的学科课程结构提出了挑战,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应激性的变革,更是迈向信息化个性学习的发展的一个阶段。信息技术与各科课程整合包括辅助层面的整合和学习层面的整合两个层次,信息技术辅助学科教学关注的是如何教,学科信息化学习整合关注的是如何学。尤其是后者,必须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对于刚刚迈入信息化学习社会的学生,他们的信息素养又是如何呢?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2014年全球范围评价学生数字信息能力调查指出:“仅有2%的学生能够在网上搜索信息时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83%的学生仅具备基础软件最低限度的知识。抛开全球的发展参照数据,我们身边的孩子从牙牙学语到适应信息化学习的需要,由谁来培养呢?信息技术课堂如何破解这一需求与不足的矛盾呢?信息技术课堂就是信息化学习能力孵化器,只有率先开展信息化个性学习,才能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进入到更深的层次。

二、信息技术课堂与各学科主动整合的策略

1.开放课堂,信息技术学习回归综合实践学习课程。

计算机被称为“人类通用的智力工具”,信息技术学科虽然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但其本质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课程,国家课程设置把信息技术归纳为综合实践课程。新课程改革在各学科中设立综合实践活动环节,且给予了一定的课时,信息技术和各学科整合以综合实践学习相贯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这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作为综合实践学习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实践活动和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机整合与渗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技能和收集、检索、分析与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信息技术与各科整合学习建构综合实践学习的基础。如笔者在多媒体制作模块的教学中,设计了一次“PPT创意设计大赛”,并以开放的课堂,自由的组合,赛制的活动形式开展活动。教师仅在作品设计和流程的环节中予以支持,家长、学科教师、同学均可成为导师或小组成员,把学生可利用的学习与创作资源全部动员起来,给予学生灵感想象的空间与技术展示的平台。在最后以“中国好声音”——“我为你转身”的形式收官,并分享在校园网站。这样一次活动,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一节课的PowerPoint操作知识,他们还获得了一次在“做”中学的创新探索机会,一次社会竞赛中的协作与竞争的体验,一次信息时代个性展示与分享。

2.主动示范,率先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学习。

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学习的不再仅仅是计算机操作技术,而是面对信息时代应具有的综合的信息素养。尤其是当前信息科技从已发展到智能云、大数据时代,教学中若仍拘泥于传统教材框架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学科注定会弱化甚至泯灭。信息技术课程只有走在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前沿,才有在云学习时代存在的价值,信息技术应率先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学习,才能够培养学生应具有的创新实践能力,才能满足学生个性学习的需要。目前各学科都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学习,但学习资源的匮乏就成了瓶颈。信息技术由于自身学科优势,其学习资源较多,无论是微课、mooc、翻转课堂还是在线学习社区,通过筛选均可以获得丰富有效的学习资源。从现有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出发,信息技术课程可以解决其他学科中遇到的问题,在学习中体验学习方式的变革,建构信息化学习的元认知,所积累的经验和方法对各学科开展网络空间学习都能提供有效的支持。

3.优化开发教材,主动参与学科项目学习。

信息技术学科与各课程整合可以通过项目学习活动开展。项目学习是由最初的职业教育引入现代各教育领域,它具有以行动为导向和跨专业课程的特点,它是一种朴素的人文教学法。项目学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它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实用主义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项目学习法教学,以信息技术课程为本,融入科学、德育、社会实践、社区学习等学科活动形成综合实践课程,它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设置自主与实践学习,构建开放的学习环节。

4.多课程协同,信息技术做好联结纽带。

在教育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全人教育、全科教师、STEAM课程等已成为热门话题。基础教育的分科教学带来了一些弊端: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与生活,肢解学生完整生活,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等,还滋生出一些“读书无用论”、“高分低能”现象,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规定,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力求返璞归真,以综合课程弥补分科教学带来的缺陷。在具有相关联的知识点,多个课程之间开展多课程协同教学,也可以促进课程学习与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多课程协同教学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是两个或更多教师一起合作,根据不同课程的结构,共同确定教学内容,设计和参与教学过程,从不同的学科视角讨论,共同指导学生学习两门以上课程知识或是某个专题。多课程协同主要基于这样的认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很多问题,往往不是所学的单一学科或单一课程所能解决的,可能涉及到多门学科知识的内容。而目前的分学科教育给学生离开校园走向社会带来了困惑,这会使他们感到学习与社会的差距。学生缺乏一种整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多课程协同教学可以通过项目或问题主线串联起分散的知识,激发学生主动进行知识融合。

三、结语

第5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课程整合;复杂性

信息技术与任何一门课程整合都不是指单纯地将技术与课程拼凑在一起,它需要对承载信息的技术的优缺点、课程目标、课程和教学设计、整合的教学过程等因素作充分的考察,将课程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育技术等很好地结合起来,发挥信息技术和课程的各自优势,以产生聚合效应的一个过程。一句话,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态,理解学生的行为模式,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一、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究竟应该整合什么,我国的教育技术专家有不少真知灼见。在实践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三大核心领域:第一,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类学习内容――信息技术课程。可以把整合理解为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任务与学科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整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之中。在这里,信息技术本身就是学生的学习对象和目标。然而,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内容,无论是教材形式设计,还是教学方式都应该有一个新视角,应该在与其他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学习信息技术。学生也可以通过完成一项综合任务学习信息技术。很显然,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不仅学习了信息技术,提高了信息素养,而且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可以说,信息技术的角色既是学习目标又是学习工具,学生是通过信息技术课来学习信息技术的。第二,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学工具。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整合,可以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和手段融合到学科课程中,这是信息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最初形式。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可以改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信息技术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一条超时空的隧道,把网络上的和光盘里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呈现给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广阔天地,提供了学习环境,增强了对学生思维兴奋点的刺激。第三,学生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认知工具。教师作为主体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学生同样也可以作为主体运用信息技术。学生掌握了必要的工具软件,就可以利用这些工具软件进行自主学习,以便更好地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

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三大功能(学习对象、教学工具与学习工具)统一起来,共同服务于对课程各个方面的系统设计、处理和实施,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第一,应该在以网络和多媒体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第二,对课程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第三,利用信息技术使学习者改变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学习化社会的基本要求。为此,信息技术应该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主要的变化在于从强迫式学习转换为自我要求的学习,从知识的并列性、片段性学习转换为融合性、关联性学习,从书桌上的学习转换为实践力、行动力的体验性学习,从以记忆为中心的学习转换为研讨学习方法的学习,从固有体系的学习转换为对应生活主题的学习。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复杂性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实施,需要我们加强对其整合过程复杂性的研究。了解整合过程中相互作用的要素和主体,协调处理好整合主体要素的相互关系,才能保证整合和实施的效果。我国教育技术专家李芒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复杂性主要来源于技术、人、资源和环境等四个层面。(1)技术:信息技术应该理解为在教学过程中,用于对教学过程中传输的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传输的技术。(2)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子系统的主体包括教学者、学习者和整合过程的支持者。教学者作为知识信息的传授者和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将会由于整合模式引起的教学过程的变化而产生新的角色转换,也会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需要不断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学习者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转变成更多地借助信息技术来进行学习和信息加工等。整合过程的支持者就是整合过程需要得到相应技术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实施等所涉及的人员。(3)资源:资源包括一切有关教学的外在环节和内在环节,包括整合过程中所需的教学资源、学习资源和拓展资源等。(4)环境:环境作为构成整合子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这样一个新生事物,我们的教学主管部门应该能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理论支持,为整合过程的顺利实施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我国教育学家刘儒德认为,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需要以下六个方面的大胆实践:(1)在学习理念上的整合。无论信息技术还是学科知识,都不仅仅是给学习者传递现成的知识、技能,而是要以学习者为主体,创设一定的环境,提供一定的任务、资源、工具和支持,培养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创造知识以及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2)在学习目标上的整合。无论是信息技术还是其他课程,其深层次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概括地说,包括五个方面:信息处理(获取、组织、操作与评价)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创造能力、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社会交往与协作能力。(3)在课程标准上的整合。在课程标准中,需要明确规定信息技术与各门课程之间的整合点,最好明确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与其他课程内容相关联的地方,或其他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相关联的地方。(4)在学习内容及进度上的整合。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学习与学科知识学习都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两方面的发展过程要整合在一起。在进行整合实践时,需要考虑信息技术技能水平与学科知识水平之间的相互呼应与配合。(5)在学习方式上的整合。教师要基于信息技术的潜力来设计新型的学习方式,同时还要把对信息技术技能的学习和应用考虑在教学之中。(6)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活动、媒体的整合。

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分以下几个阶段逐步进行:(1)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传统教学和目前大多数教学都属于此阶段:所有的教学都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教材或简单的课件内。信息技术的引入,只是在帮助教师减轻教学工作量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2)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教育者日益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设计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资源为中心、以学为中心,整个教学对资源是开放的,学生在学习某一学科内的知识时可以获得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生在占有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完成各种能力的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组织者。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

力、信息分析和加工能力、协作能力、探索和创新能力。(3)全方位的课程整合。这个阶段的教育内容呈现多媒化、结构化、动态化和形象化。因此,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将成为主体,包括:信息获取、组织、操作和评价的技能,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与他人合作和协作的能力。

另外,在课程整合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就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即或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越来越高也是如此。我们往往在追求技术先进性的同时忽视了教育的先进性,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淡化技术、强调应用,淡化纯技术或者纯理论的研究而注重科学研究。建设一支观念新、素养高、乐于创新的教师队伍是实现远程教育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核心问题。只有通过广大教师在一线教学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才能使人们感受到远程教育为教育事业发展带来的巨大飞跃。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遵循的原则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关键是要把信息技术当作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等信息处理能力的认知工具。课程整合的条件就是信息化观念,使教师和学生都具备一种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自主学习态度和学习思维,能合理选择有效的技术工具,进行信息的获取、分析和综合。而课程整合的核心就是数字化学习,创设数字化学习条件,为更好地促进课程整合营造良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1.运用正确的教育理论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

我国教育技术专家南国农、何克抗都认为,现代学习理论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对需要机械记忆的知识或具有操练和训练教学目标的学习有其合理成分。认知主义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控制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建构主义提倡给学生提供建构理解所需要的环境和广阔的建构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式地学习。建构主义较适合于不良结构领域的高级学习,而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正处在知识积累和思维发展阶段,他们的认知结构还比较简单,自主学习能力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还缺乏自制力,因此,教师的指导、传授及人格魅力的影响,就有着不可替代性。因此,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应用中,应该兼顾各种理论的合理成分,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等多种变量,灵活地运用理论并指导实践。

2.构建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技能为目标的教学新模式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以信息技术作为教和学的工具,就要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突出学习过程和信息资源的设计。就要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整个学习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探索者和研究者,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逻辑分析讲授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要使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顺手、自然,最终达到用信息技术改善学习的目的,以期最大限度地取得预期学习效果。

3.根据学科的特点构建整合的教学模式

我国教育技术专家李芒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根据每个学科固有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特点进行。如语言教学的一个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为此我们应该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出接近生活的真实的语境,提供给学生反复练习的机会。数学属于逻辑经验科学,重点应放在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可以通过给学生创设认知环境,让他们经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再由抽象思维到具体思维的思维过程,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建构。而物理学和化学,是与人们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学科,应注意学生的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亲自做实验的动手能力等。对那些需要观察自然现象或事物变化过程的知识,形象和直观的讲解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但对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来说,如果用计算机的模拟实验全部代替学生亲手实验,则违背了学科的特点,背离了培养动手能力的学科教学目标。据此我们认为,对于不同的学科,既有相同的整合原则,又应该根据学科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整合策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4.要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是指教学所需要的所有信息。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就难以改变,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无法实现。因此,教学资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关键。教师必须很好地整合各地的教学资源,减少盲目开发、重复开发,真正做到教学资源开发的有序、共享。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就是要求广大教师学会“拿来”,即学会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网上的已有资源,而不是要求所有教师都去开发多媒体素材或课件。只有当确实找不到教学所用的资源时,才有必要由教师自己去进行开发。

5.加强学生问题发现和解决的设计

情境性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思维与学习情境是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情境认知理论要求学习要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创设情境以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通过将教学任务情景化,包括不同情境的应用实例、有关的信息资料、解决问题的工具等,以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探索解决方案,通过体验、感悟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始终处于动态学习过程。同时,整合还需要合作学习的设计,以异质的方式组成合作团队,使每个学生多元化地、全面地理解内容。为此,整合要求创设平等和谐的合作氛围,设计有利于合作学习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保证有效合作学习。

6.注重学生参与整合体验的生态研究和设计

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在新课标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后,各个教育部门和教师们都在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中,期间理论和实践层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和误区。

一、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并没有一致的定义。综合各方观点,“小整合论”的认可度比较高,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过程中的主导观点。该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认知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它认为在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参与到教学各个层面(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的方式应该主要以工具、媒介和方法为主。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对这种观点也比较认可。从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视角出发,“小整合论”是符合当前的发展趋势和实践要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该从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需要出发,而不是单纯以技术论高低。

二、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区别于计算机辅助教学

1.计算机辅助教学向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推进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观念与实践对我国传统意义的教学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同时也在不断的发展中出现许多问题和误区。例如,在教学实践中很受欢迎的多媒体课件(CAI)也只是将抽象化的内容形象化,把死板的文字变得声情并茂,将教学过程更加精细化、多样化和人性化。这种教学方式基本上沿袭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递式教学,只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和扩展,没有突破传统教育的模式。

2.比较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本人在考究了惟存教育实验室柳栋和台湾学者王全世研究理论的基础上,也做了大量的了解和探索。

(1)理念有差异。计算机辅助教学强调的是教学辅助,它只注重对某个知识点教与学的强化,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的是融入并且整合,这种理念的出发点是全局和系统,它关注的是课程的整体效果,比如,整节课甚至整个单元,强调采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来进行课程与教学设计。

(2)信息技术的角色不同。计算机辅助教学中,信息技术只是补充和扩展传统教学,而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中的一个因素,成为教师教的工具、学生学的工具以及环境构建的工具,达到真正的融入和整合。

(3)范围不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范畴主要是教学辅助工具,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是与信息技术有关的教学实践层面的所有活动。

(4)目标不同。计算机辅助教学能更大程度上辅助教师传递给学生更生动、更形象的知识内容,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有效地改善学生学习方式,革新学生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学生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为学生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背景。后者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5)实施操作不同。计算机辅助教学只是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补充呈现一些辅内容传递给学生,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却需要将已有课程与教材重新进行设计,同时教师和学生需要转变教与学的观念,真正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第7篇

现代教育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是一个整合系统的运行过程,该系统内存在着不同的系统要素,包括与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主体有关的要素及非与主体有关的要素,且这些要素之间有着内在的相互关系,由此形成了所谓的整合机制。通过研究整合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系统要素以及由这些要素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不同整合机制的不同特点,可以解决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真正实现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要素;整合机制

人类已经迈入信息化社会,实施信息化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而信息技术是信息化教育的基础。信息化教育不只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更为重要的是要把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重点,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即把信息技术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有机融合,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它涉及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融进课程,以增进学生的学习效率。但信息技术不会自然地融入课程教学,而必须是一个技术与学科课程主动整合以变革课程的过程。这一整合过程实质是一个整合系统的运行过程,这个整合系统包含相应的系统要素及系统环境,同时要素之间及要素与环境之间又具有内在的相互联系,这些系统要素及要素之间所固有的相互关系便形成了所谓的整合机制,引导着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由此,研究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系统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解决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真正实现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系统要素分析

根据要素自身特性的不同和在系统中所起作用的不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系统要素应包括与整合主体有关和非与整合主体有关的两大类。

1.1 与整合主体有关的要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系统中与整合主体有关的要素涉及教育实施者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作为主讲教师的信息素养以及作为知识接受者学生的信息素养。

1)教育实施者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

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和课堂为中心,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核心,将传统教学的逻辑分析、系统讲授转变为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并培养能力的过程。因此,若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指导下,则信息技术与课程相整合的过程决不仅仅被看作是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的运用,它必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不仅是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应用推广,而且还涉及整个教学理念、教学环境、教学结构、培养目标的革命。值得一提的是,九十年代初,伴随着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日渐普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理论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对多年统治我国学校课堂的传统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带来挑战,也为革命性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思想指导与理论支撑。

2)主讲教师的信息素养

课程的主讲教师在学生、媒介与教材等教学要素中起着非常关键性的纽带作用。教师了解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熟悉所讲授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点,同时教师也是教学媒体的使用者。作为教师,常常习惯于使用自己熟悉和常用的教学媒体,当课程的主讲教师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时,就会主动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程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而且,教师信息素养的高低也决定其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程度。当教师信息素养较高时,他会选择最恰当的技术和方法以最优的方式来表达所要讲授的课程内容,同时,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娴熟运用,把学科知识进行纵向或横向融合,使学生获得融会贯通、运用自如的知识;当教师信息素养较低时,便只能运用一些最基本的技术和方法,使教学仍停留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此时,信息技术只能起到加快教学进度或增加课堂信息量的低层次作用,达不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较高境界。当然,并非不具有信息素养或信息素养较低的教师就无法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有利的整合机制下,他们仍然可以达到较高程度的整合,这一点将在后面加以讨论。

3)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来讲,学生信息素养的高低在整合系统中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因为学生本身就处于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并且学生的信息素养是由教师培养出来的,所以当教师的信息素养较低,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的程度也较低时,则学生也会相应表现出较低的数字化学习能力,技术与课程整合所完成的目标也不会太高;相反,如果教师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大量的符合现代教育模式的教学设计,于是也培养了学生很高信息素养,这样,技术与课程整合所完成的目标就会达到较高层次。

1.2 非与整合主体有关的要素

非与整合主体有关的要素主要指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由实现信息技术运用的环境条件和课程特点以及课程所属学科的特点等形成的系统要素。

1)软、硬件环境条件

要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到课程中,就需要有相应的软、硬件环境作为支撑,所以,软、硬件环境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是重要的系统要素之一。例如,可以利用CAI教学,为个性化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网络,尤其是大容量的存储技术、数据库管理和网络传输技术,为学习者收集资料并获取知识提供方便;利用虚拟环境和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仿真实习或实验现场,培养学生的实践和科研能力等。如果缺乏这些软、硬件条件的支持,要想进行课程整合,便无异于巧妇为无米之炊。

2)需整合的学科课程的特点

信息技术融入不同的学科课程将会有着不同的过程。确切地说,信息技术本身不能自然地引发课程的变革,但其却是课程改革不可缺少的条件。必须结合要整合的学科课程自身的特点及人才培养特征,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该学科课程当中。这就需要我们在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系统设计、教学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作用与优势以及要整合的学科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寻找到最好的整合切入点,使信息技术与课程实现有机结合。特别是在高等教育中,尤其是涉及理论应用的学科,即使是同一学科,不同教师都有着自己特定的研究方向,学科课程分化程度很大,没有统一的课程执行标准,不同教材会有着代表不同研究者学术观点的不同内容体系,由此,该学科课程的整合方法和案例不易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与同一门课程的整合要靠不同学校里几乎每一位主讲教师自己的努力,可想而知这件事情的难度是相当大的。

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整合机制

整合系统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它们在不同的系统环境的作用下,以不同的方式有机组合,形成相互间不同的关联关系,从而形成不同的整合机制,使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不同层次上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着。根据这种不同,我们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整合机制分为第一方机制和第三方机制。

2.1 第一方机制

第一方机制主要是指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全部的整合过程都由课程主讲教师来完成,包括进行教学设计、课程方案说明、课程整合案例编写、收集整理所需素材、制作CAI课件和电子教案甚至建立数据库、制作网页直到最后课程整合的实施等都是由课程主讲教师独立或主持完成。我们有必要对这一机制的主要特点及其优缺点进行深入分析。

1)第一方机制的特点

在这种机制下,整合系统各要素将发生较为直接的联系,主讲教师受一定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的引导,其信息素养的高低将起着关键性作用,可能直接决定着是否能够进行整合或整合层次的高低;学生的信息素养居于其次的地位,因为有高信息素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然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在第一方机制下,要实现理想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关键要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2)第一方机制所具有的优点

这种机制具有的最大优点就是,由于全部的整合过程都是由课程主讲教师来完成,而该课程主讲教师最了解本学科课程的知识体系和课程内容,所以他可以通过教学设计并利用自己掌握的各种软硬件技术将信息技术最好地融入课程中,整合系统中各关键要素都可以通过主讲教师这个纽带直接联系起来。而且整合过程的成本也是较低的,因为这其中的很多工作都是由主讲教师自己完成,而且其整合的实施过程也是教师自己在使用自己的成果,如使用自己编制的CAI课件、用自己建立的数据库进行有关教学活动等,较少涉及到由于他人提供了服务而必须支付大笔的费用问题。

3)第一方机制的缺点

这一机制最明显的缺点就是整合过程完全受制于课程主讲教师的信息素养的高低,在整合系统中一旦该要素缺失,则其它要素的价值就会失掉很多。这种现象在现实中普遍存在。如有些学校投入了很多,建了先进的技术平台,但实际上却派不上多大的用场,根本原因就是由于教师信息素养低,掌握的软硬件技术有限,并不懂得如何使用这些系统设备,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又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目前,无论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还是在高等教育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基本上都是这种第一方机制在起作用。但实际上,我们都已经看到,第一方机制所具有的优点却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改革的进程非常艰难,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没有根本的改变。虽然这其中还有其他深刻的原因,但不能忽略的是,由于学科课程主讲教师信息素养的缺乏,在这种第一方机制的作用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很难进行。所以,在第一方机制下,有必要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所有教师的信息素养,包括制定相关制度对教师进行软硬件技术培训、在教师资格认证中加入有关信息素养的内容、在师资教育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等,以此来提高学科课程主讲教师的信息素养,改变懂教育技术的教师不懂专业,而懂专业的教师又不懂教育技术的脱节局面,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够顺利进行,并达到较高层次。从这一角度来看,这又是一个全社会的巨大的系统工程,其投入的资源将会相当大。

2.2 第三方机制

第三方机制主要是指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主讲教师只需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工作,或者说教师只要有进行整合的创意以及整合后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和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至于用技术如何去实现,便可交由专业的设计制作公司来完成。这类似于厂商只要说明是为什么产品做广告以及广告要实现的目标,余下工作就可交给专业的广告商来完成一样。所以,这种机制有着明显不同于第一方机制的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1)第三方机制的特点

在这种机制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主讲教师的信息素养不再是整合系统的关键要素,主讲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是否受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指导,在教学中具有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意识,而整合系统各要素间接地通过第三方要素——专业的中间制作公司或机构连接起来,他们主要完成制作、用相应技术获得和整理素材,建立所需数据库或网页设计等工作。同时该机制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求较高一些,因为有了市场这个第三方要素的加入,教师将更多地依赖市场和学生自己来完成其设计要达到的整合目的和整合目标。

2)第三方机制的优点

第三方机制最大的优点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会受制于课程主讲教师的信息素养,只要教师具有明确的课程整合的教学目标,在提供必要的素材的基础上,通过专业机构的设计与制作,课程整合就有可能达到较高的层次。这样,教师的精力可以集中于课程的教学设计,使与技术相关的制作和设计工作走向市场化,这样更加符合专业化分工、提高效率的市场规律。

3)第三方机制的缺点

第三方机制尽管是一种市场化的整合机制,但是由于整合系统各要素都是间接通过市场这个第三方要素相联系,所以难免发生相互脱节问题。也就是说,由于专业的制作公司或机构主要解决的是技术问题而不能深入了解学科课程的教学要求,而主讲教师又往往只懂教学而不了解技术,这样,在具体的整合过程中就容易发生脱节或达不到想要的目的,反而影响了效果和效率。另外,由于整合过程的许多环节都是由市场来完成,所以为此所支付的费用相对也较高。但是从全社会来讲,由于实行了专业化分工,社会资源却是得到了节约。

目前,我国教育市场上这种第三方机制还完全没有出现,大量的所谓电子版教材或案例教材等都只能作为相应课程整合所需的素材加以使用,没有由主讲教师提供教学设计的创意然后由专业的制作机构来完成这些整合设计的商业运作。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国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推进速度非常有限,整合的层次也处于较低水平,这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第三方机制的缺失是有完全关系的。

【参考文献】

[1]罗允平.从教师角度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1(01)

第8篇

基于Internet的研究性学习网站的建设,是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近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视点。目前在学校具备校园网的条件下,如何进行网站建设?如何运用网络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实现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这些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大同市乡土教材研究性专题学习网站----“云冈石窟”专题学习网站的开发是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尝试。

一、网站的需求分析与功能定位

山西省是一个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内陆省份,目前山西省绝大部分中小学信息技术处于起步阶段,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机会仅靠每周一节的信息技术课,而信息技术课程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根本满足不了当前信息社会的需求及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需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正处于信息技术作为教师的教学工具阶段,多数学校已经意识到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作用;研究性专题学习的教学理念已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对于它的认识和理解还存在表面化现象,绝大部分学校研究性课程采用的是实地调查的方式,但由于地理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只能在学校的附近区域进行,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目前还尚未大面积使用,极个别的学校效仿其它省市开发校本专题学习网站,没能切合山西信息技术起步较晚的现状。现有网站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缺乏应用信息技术工具的学习指导,缺乏“专题性讲座”和“研究过程与方法的指导”,缺乏相关学习资源的系统提供,以及网站整体结构的介绍,导致学生网上学习的盲目性。此外,还存在网上教师指导不到位,评价体系不全面、不具体等问题。

“云冈石窟”专题研究性学习网站的设计在尽量克服以上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把网站设计成了集云冈特色区、资源区、学习准备区、研究性学习区、教师区、讨论区以及站内导航为一体的研究性学习网站,旨在通过创设一个信息量大且颇有人文色彩的网络性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下,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整理、创造性地加工信息,切实有效地实现对当前知识的意义建构,培养他们搜索、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二、网站的基本性质和特色

网站是针对山西省的信息化状况,为适应山西的具体情况而开发的专题性学习网站。网站的学习对象是初、高中学生,该年龄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能以理论为指导去分析、解决问题。因此网站注重对实践探索内容的设计,网站研究主题的选取来源于大同市乡土教材《历史》的第十二课大同名胜古迹(一)及大同市乡土教材《地理》课本的第八课,并对课本知识进行了进一步扩展、延伸,确立了研究主题及方向。让学习者在云冈石窟情景资源的环境中,感受云冈石窟的历史文化,引起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利用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网站的主要特色如下:

1.针对当前学生信息技术基本技能还未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本站设置了信息技术预备知识模块,提出在本站进行自主、协作学习时学生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同时为没有掌握基本技能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相关技能的课件。

2.专题内容的选择具有高度的整合性,内容来源于大同市乡土教材,围绕云冈石窟这一内容主线展开,从历史、地理、化学、环境、物理、数学、语文和艺术八个方向进行研究,并且在各个研究方向中,分别有各自的学习目标和研究任务,形成了一个有逻辑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使研究内容涵盖了多个学科,实现了学科之间的整合及知识的拓展。这一特征为完成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提供了真正的研究环境。

3.网站为学习者提供了清晰的学习导航栏目,克服了通常学习网站中学习迷失目标、不明设计者意图的巨大缺陷。学习导航栏目具体包括网站整体框架、研究性学习开展说明、站内资源分布等子栏目。

4.研究方向的设计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每一研究方向均提供研究起点、学习目标、研究任务、常见问题、成果展示和建议几个环节,为学习者独立完成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提供了支持,以免学生偏离研究方向。同时,在常见问题子栏目中提供了处理相关问题的参考站点。

5.独具特色的多样化评价系统。网站的评价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学生学习评价系统、教师指导评价系统和网站整体功能评价系统。其中网站整体功能评价系统采用的是在线评价的方式,教师指导评价系统采用量规的评价方式。学生学习评价系统根据不同学习目标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三、网站的整体规划与功能

网站的框架结构如下图。

1.研究性学习区(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整合区),即学生区,该区是本网站的核心。其主要目标是让学习者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采用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在网络提供的资源情境中通过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

其主要的内容由信息技术预备知识、研究性学习、研究方向(角色选择)、成果展示及测试评价几部分组成。信息技术预备知识包括: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网络的基本操作技能(如浏览网页、资料下载、发送电子邮件、搜索引擎等的技能),信息加工、处理能力,为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所使用的有关软件的使用能力等(如:画图板、Excel、Word、PowerPoint等软件);研究性学习环节主要包括有关研究性学习的政策和法规,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各个环节和步骤,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以及研究性学习的案例(实践性研究性学习案例和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案例);研究方向围绕云冈石窟这一内容主线展开,从历史、地理、化学、环境、物理、数学、语文和艺术八个方向进行研究,在各个研究方向中,分别有各自的学习目标(阐明从该学科角度进行研究应获得的主要知识和基本技能)、研究任务(抛出从该学科角度进行研究的子课题)、成果展示建议(为学习者提供研究结果展示的参考建议并提供相关案例)和常见问题分析(为学习者列出在这一研究方向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提供自主学习支持)。

2.教师区。教师区的主要内容由乡土教材、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介绍、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教师参考、学习经验交流几部分组成。这一区域为教师设计了有关乡土教材、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的教学设计,教师专题性研究学习所需的参考资料以及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在这里,教师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又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提出主题阶段,教师主要是情境创设者、活动组织者和信息导航者;在活动展开阶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和意志激励者;在成果交流阶段,教师则是促进迁移者、总结概括者。此外,由于网上资源的极大丰富,教师在学习资源的选择、使用等方面的指导作用也非常重要。

3.云冈特色区(扩展性学习资源)。云冈特色区(扩展性学习资源)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云冈概况、云冈沿革、佛教艺术、经济旅游。这一部分的主要目的是扩展学习者的视野,使学习者在充分了解云冈石窟的各个研究方向之外,对云冈石窟佛学、经济旅游等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4.网上协商讨论空间。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之一是学会分享与合作,因此在建设该网站时要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信息,尊重他人的想法,发展团队精神。网上协商讨论空间正是为此而设计的。讨论区包括实时讨论区和非实时讨论区,该区为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提供了交流的机会,以实现学习过程中的实时或非实时讨论和疑难咨询。在这里,系统提供的交互工具种类很多,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发电子邮件、新闻组等请教教师,也可以通过BBS或聊天工具与教师或其他学习者进行讨论。

5.评价系统。评价系统主要包括学生学习评价、教师指导评价和网站功能评价三部分。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评价很容易从他们的研究成果中体现,但我们更多的是提倡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得到的各种“体验”。

在学生学习评价系统中,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学生的自我评价,然后是协作者或者同学的评价,最后是教师或者家长、社会对学习者的评价。其中最重要的是学习者对研究性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对于基础性目标,主要采用量规的评价方式。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设置一些必要的测验量规,进行“自我调节式”的评价。对于表现性目标,主要设计了成果展示区,以实现“展示表现”为主的评价方式。可以由学习者、伙伴与教师进行评价,评价的信息随机产生,评价的结果表现为对个体的特定考察和对作品的定性分析。对于伴随性目标,主要设计了电子学档(包括课题研究的情报资料和各种研究记录)评价,进行“情境诊断”为主的评价方式。可以由专家、导师、伙伴进行评价,评价信息是情境化的,评价的结果表现为对活动绩效的定量考察和定性分析。

教师指导评价系统主要采用量规的评价方式,对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过程的不同环节的指导、咨询作用进行的定性评价。网站评价系统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从宏观着眼,从建设主题、指导思想、技术性能等方面来评价网站;另一方面则从微观入手,评价网站的专题确定、内容选取、结构组织、资源设计等。

[参考文献]

[1]谢幼如等.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3,(1)

[2]黄娟,李克东.开发专题学习网站及进行相关研究性学习的思路及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