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27 11:10:4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微生物学理论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简单的来说其所指的就是某个人对某一事物独特的创见思维能力,这种思维不能能够看透该事物的本质,内在关系,更能对该事物进行独特的分析,提出独特的见解。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隐遁守旧,能够自主对知识进行探索,并对知识提出新颖的见解。本文经过研究分析,其创新思维具体包含以下几种特种,第一,具有独创性,思维能力不受传统固定思维的影响。第二,求异性,思维新颖,不同于常人。第三,联想性,可以将与之相关的事物联想在一起,找出新的答案。第四,灵活性,即不受固定模式的影响,束缚,善于打破常规。第五,具有综合性,思维调节局部与整体、直接与间接、简单与复杂的关系,通过概括、整理,把抽象内容具体化,繁杂内容简单化。
2.初中商务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有效措施
2.1.生物学科是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
具有实验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且课程资源丰富,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所以,有效的生物课堂教学,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下面,我们就来通过以下几点来阐述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第一,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西方著名心理学家曾指出,任何思维、任何能力的培养,都是从细致的观察开始的。因此,由此可以看出观察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观察是智力的门户,是思维的基础,是开放思维的按钮,所以观察事物是否客观,决定着思维形成的客观与否,所以,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让学生去学会观察,并能将所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深化,学生才能对事物产生独特的创见思维。
2.2.提高学生的猜想能力
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猜想是指由已有的知识基础、经验和规律作出假设,培养学生进行猜想,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探求知识的必要手段。教师要善于启发、积极指导,热情鼓励学生进行猜想,以达到启迪思维、传授知识的目的。启发学生进行猜想,首先要点燃学生主动探索之火,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大胆设问、各抒已见、充分活动,让学生去猜、去想。猜想结果,猜想探究方法,猜想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推动其思维的主动性。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一节,就可先引导学生观察叶片的形状、颜色、结构(挂图),然后让学生各自去猜想“为什么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是光、颜色、形状?”、“能真的制造出淀粉吗?”“如何检验”……并让学生将自己的猜想进行交流,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还可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植物(金边吊兰的叶)、特殊的遮光材料(照相底片)让学生进行探究,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3.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辩证思维能力,是创造性能力培养与形成的最高层次。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学作为一门学科,它既是科学的,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因为随着科学的发展,对生命的研究更加深入、精准;同时环境不断变化,使得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生命活动规律也发生相应变化。所以教学中,要密切联系时间、环境等多种可能条件和生产生活实践,辩证地理解掌握生物学知识,通过归纳总结发现规律,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3.结语
关键词:高级微生物学;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154-02
研究生的培养不同于本科生,按教育部下发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1号)所说,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研究生教育,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意见要求在研究生学习阶段,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要有机结合,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级微生物学是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微生物学学术型研究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是微生物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在研究生的课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理论、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高级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也逐步变化,旧的理论、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有些已淘汰,新的已经补充。为了使研究生及时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与动态,提高其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与科技管理、指导生产实践的能力,本教学团队在多年的教学基础上,对研究生的“高级微生物学”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主要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一、修订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
江西农业大学1957年创建了微生物学科,国内知名学者黄其望、欧阳谅等老前辈创建本学科。半个多世纪历经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微生物学科得以发展壮大。2003年本学科经教育部批准为硕士点,开始招收微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高级微生物学”一直被列为微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没有固定教材,讲授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同时设定一定学时的讨论课。随着研究生扩招,研究生掌握的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参差不齐。为了使研究生的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得以强化,为了拓宽研究生的知识背景,“高级微生物学”课程以周德庆主编的“微生物学教程”和沈萍主编的“微生物学”为主要教材,教师讲授部分内容,学生自学部分内容。
根据学科发展和进步及时修订和完善教学大纲,新的教学内容分几个部分:
(1)简要介绍微生物学发展史,微生物研究与发展现状,巩固本科学习阶段的内容,夯实研究生学习高级微生物学的基础;
(2)根据微生物的特点,沿着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代谢调控等基本理论主线,阐述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和学科的最新成就;
(3)围绕微生物学基本技术和最新的技术方法,从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与应用实践,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两方面讲解。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尽量结合科研和生产的实例,阐明微生物学现代技术方法、原理和应用,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应具备的科研思路和常用的微生物学技术,引导学生在科研设计和实验中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在结合国内外微生物学科的一级期刊以及Science、Nature等杂志上新近发表的微生物学相关研究成果授课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微生物学领域中的源头创新及科学效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时展保持同步。
二、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大多数研究生认为研究生学习期间关键是要把实验做好,课程的学习不重要,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积极,所以经常有大量的学生缺课。有的研究生为了获取学分,不是深入探索学习相关知识,而是通过考试前死记硬背一些考试内容过关。如果老师要求写文献综述,很多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就在网上收集一些论文资料,不做任何分析,敷衍了事。研究生教育要求学生不但知识背景要宽泛,而且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要达到这种目的必须是通过课堂教学而不是通过实验完成。因此我们试图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将理论教学分解为精讲部分、讲座部分、自学讨论三个部分。把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首先布置课前文献报告,再组织课堂交流,讨论文献相关问题,最后监督讨论后的研究报告和进程,把知识灌输改变为以重视能力培养为目的的传授知识。通过探究式、激发式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开展专题演讲,锻炼学生综合能力
完成理论基础知识的讲解部分内容后,给每个学生设立一个主题,如重金属的微生物代谢研究进展、微生物来源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和组合生物合成、微生物代谢组学、细菌的信息交流、环境微生物基因组学、土壤微生物生态工程、微生物蛋白组学、未能培养微生物、新基因发掘和功能研究、农用抗生素的研究等,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将来的研究工作进行选题。学生可利用互联网、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写成5000字左右的综述(不含参考文献),制作PPT,安排一定的课时要求学生轮流上台演讲,其他学生和老师作为评委,根据其幻灯片制作是否精美、语言表达是否流畅、内容是否条理清晰、回答问题是否恰当等指标为演讲的同学综合评分。研究生通过这些新知识的学习,开阔了的学习视野,启发了思维,强化了学术研讨和文献调研的能力,奠定了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的基础。
四、增设实验环节,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由于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研究生生源多样化明显。不同的生源掌握的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差别明显,新生现状给研究生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是第一学期开设高级微生物学课程,很多学生尚未进入实验室,为了培养研究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增设了实验环节。在实验安排中,首先设计的是一些基础性的实验,如,土壤中好氧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及无菌操作技术;细菌与酵母、放线菌与霉菌的菌落特征识别;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放线菌染色技术及其形态和结构观察。随后根据学生将来的研究方向选题,设计实验方案,在老师指导下开展实验。例如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我们确定的题目是“放线菌发酵培养物对土壤及植株养分的影响”通过实验了解不同浓度的链霉菌代谢产物处理水稻种子,对种子萌发率、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以稻瘟病菌为病原菌对三叶一心期的水稻进行处理,以观察链霉菌对水稻幼苗抗病效应的影响。通过这个创新实验环节,一方面提高了不同生源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也得到了提升。
五、规范考核模式,强化基础知识,考查思维创新
研究生课程考核模式主要有三种,提交课程论文、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等。但这些考核方式均存在弊端,如课程论文,学生只是在网上拷贝现有的论文,不做任何的归纳总结。开卷考试则是学生把试卷拿回去,在网上搜索相关答案直接照搬照抄。闭卷考试时,学生就在考试前突击,死记硬背。总结经验,我们对高级微生物课程成绩的最终评定做了许多调整,量化各项指标。我们将考核内容设定为考勤5%+课堂交流25%+课外作业15%+期末考试55%,考勤考查的是到课率,课堂交流包括课堂问题的交流和由学生选定的专题演讲,课外作业为布置的每章节的作业,期末考试主要是讨论型的题型。增加平时成绩和讨论分析题型的比例,可以有效避免学生考前突击,考后就忘的现象,引导学生真正地用脑学习。
为了顺应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不仅要有宽泛的生命科学理论知识,而且其技术知识层次也要跟上现代生物实验技术不断更新的步伐。因此我们在研究生的高级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随时关注高水平期刊文献,更新补充知识,及时引导学生密切关注最新的研究。教师从学习者实践体会方面得到宝贵信息和教学资源,促进了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提高了教学水平,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相长。
国内许多生物相关专业院校都开设了《高级微生物学》课程,各院校在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实践等方面各有所长,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的做法。例如南京农业大学充分利用英文原版教材提供的课程网站、各类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信息质量,关注前沿动态和最新科研成果,采用双语教学试点部分教学内容、建立网络交流平台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当然在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在安排课程实验时,需要课时的保证和实验场地,由此影响了原来的教学安排,这就需要协调实验室和师资安排。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课程改革的可行性,尽可能地完善高级微生物课程教学模式,促进研究生研究性、自主性学习,完善知识背景和提升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于汉寿,杨冰.研究生高级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J].微生物学通报,2011,38(7):1112-1116.
[2]马富英,余洪波,张晓昱等.试论研究生高级微生物学教学定位[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9,(3):24-27.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 教学模式;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9-117-002
微生物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生物科学中理论性、技术性、应用性都很强的基础学科之一。微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许多重大理论问题的突破,为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微生物学实验是微生物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2],对印证和巩固微生物学理论知识,以及研究与应用微生物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如何进一步通过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实验方法与实验技能,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微生物学实验教学重要的研究课题。对这一问题,许多高校都展开了探索和实践,如林雁冰[3]等研究构建了一种创新型微生物实验教学体系,黄族豪[4]等对生物科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近年来,我们针对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对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为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一、修订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整合实验内容,构建实验教学模式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程中,由教育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的一所省州共建、以省为主的本科层次的民族师范院校。新建的地方院校,经费困难,用钱的地方很多,实验设备短缺而陈旧落后,由于微生物实验受仪器设备和实验学时等条件的限制,拟订的实验教学大纲开设的实验项目数偏少,仅有8个实验(只有1个综合性实验,其余都是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单一,相当学生学习消极,培养学生的实验方法和技能单调、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学院的投入增加,实验室建设有了长足发展,实验设备仪器得到添置,实验条件有所改善。为了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和创新能力,我们根据微
生物学科的特点,结合我院的实际和多年的教学实践,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教学理念,夯实学生基础,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修订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新的微生物学课程实验大纲将原来的实验内容由8个实验调整为10个(其中5个验证性实验,3个综合性试验,2个设计性实验),实验学时由原来的24学时增加至48学时(其中2个综合性实验与1个设计性实验,每个实验时,其余为3个学时,共计48学时)。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微生物学知识的逻辑关系,将上述微生物实验的内容整合为三个模块,即基础性微生物学实验模块、综合性微生物学实验模块、创新性微生物学实验模块,构建形成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模式。该模式体现了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客观规律的教学框架,它具有目的明确、内容具体、结构稳定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实施过程中注意三个模块的实验内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使学生能系统掌握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基础性实验模块实验内容的整合
1.教学目标
通过开设5个实验,使学生印证和巩固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掌握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临时装片制作技术、微生物形态观察技术、微生物转管培养技术、微生物实验无菌操作技术),环境消毒的方法,体会无菌操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无菌概念;培养学生独立使用实验仪器开展实验的能力,为进一步开展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奠定良好的基础。
2.主要内容
将微生物在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分布,微生物的形态识别,细菌特殊构造的观察,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形态和区别,显微镜、细胞计数器、测微尺等仪器使用,培养基制备、无菌操作技术、微生物染色观察技术等知识整合为5个实验。即:(1)培养基制备、灭菌及环境消毒;(2)实验室环境、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查及无菌技术;(3)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制片及简单染色观察;(4)细菌革兰氏染色、芽孢、荚膜、鞭毛染色;(5)微生物大小测定、显微镜直接计数技术和悬滴观察。每个实验3学时。原来的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大纲对这部分实验内容安排了7个实验(每个实验3学时),但还不包括细菌芽孢、荚膜、鞭毛染色和微生物大小测定等实验内容。经过上述整合,不仅丰富了实验内容,还对学生的实验技术和操作技能进行多方位的训练,为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验顺序上,按前一个实验作为下一个实验的基础或准备进行安排,使实验体系紧凑,逻辑相连。如培养基的制备实验的结果,就为实验室环境、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查及无菌技术实验做好了培养基的准备,节约耗材,提高实验的效率。
3.教学方法与效果
该模块的教学方法利用黑板板书和多媒体,教师用边示范操作边介绍的方法进行教学。对微生物形态观察的实验内容为学生制作示范镜显示观察结果。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观察各实验台学生操作情况,并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操作。实验报告按传统的格式完成。实验准备和预备实验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学生以实验台为单位轮流安排)。经过该模块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反映良好,对他们实验能力的提高帮助很大。
三、综合性实验模块实验内容整合
1.教学目标
综合性实验的教学目标是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将微生物各单项基础实验技术整合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实验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主要内容
将基础性实验模块的实验内容有机整合,把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生理生化、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的影响等知识整合为3个综合实验。即:(1)IMViC试验;(2)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及初步鉴定;(3)大型真菌菌种分离、质量鉴定。其中第1个实验为3学时,剩余的的2个实验各为时。该部分实验在强化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把实验内容与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微生物实验技术广泛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学方法与效果
综合性实验的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主,将单项基础性实验根据实验目的进行有机组合,集成微生物实验方法和技术,形成对微生物研究和应用的综合技术。如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及初步鉴定综合性实验,将培养基的配制、灭菌、分离、鉴定、转管培养、菌种保藏等技术进行整合,形成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及初步鉴定整套实验方法和技术。教师在实验前提前布置实验题目,交待实验目的和要求,学生独立拟定实验方法和步骤,实验前由教师检查实验方案合理后,学生独立实施。实验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方法是否规范,并及时指正。实验准备以实验台为单位,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实验报告以小论文的格式完成。学生对这种应用性较强的模块学习积极性较高,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知识掌握程度也牢固。
四、设计性实验模块
1.教学目标
该模块以人才培养与社会对人才需求有机接轨为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展设计性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主要内容
该模块是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教学、科研、生产等各领域)从事微生物和相关领域工作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对人才需求实现无缝结合的重要环节。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生活与生产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结合学生特点作为实验内容,开展具有本院微生物学科特色的设计性实验。即(1)当地饮用水源水中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的检测(时);(2)牛乳的巴氏消毒、细菌学检查、酸乳的制作及质量检测(3学时)。
3.教学方法与效果
设计性实验由教师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在实验前提出实验题目和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指导教师检查合理后,学生独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教师观察学生操作,指导学生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验准备以实验台为单位,仍然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实验报告以小论文的格式完成。该模块内容结合社会生活与生产实际,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主动性强,能有效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五、实验成绩考核
实验成绩由学生制订的实验方案(30%)、完成的实验报告(30%)和实验技能(40%)构成。实验方案和实验报告按统一的基本要求作为评分的标准,由指导教师评阅给出成绩。技能考核以大型真菌组织分离制作菌种作为技能考核单元,从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接种环境消毒、组织分离方法、无菌操作等方面综合检查学生对微生物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以成功分离无污染的菌种为判定标准,记载考核成绩。指导教师对实验报告评阅在下一个实验前批改发给学生,并在下一个实验前对前一个实验进行小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以利于学生及时改进。
六、小结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从2009年开始在我院生物科学专业2007级两个班的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中摸索,在生物科学专业2008级职业师资班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完善,经过对生物科学专业2009级两个班学生的教学实践检验,得到学生的认可。不管是哪个年级,在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结束后,相当部分的学生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要求教师指导他们进行微生物学方向的研究性学习,有些同学在毕业论文选题时选择微生物学领域的内容。由此微生物学课程教师常常因要求的学生过多而超过学院规定教师指导学生的任务。学生通过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学习训练,成果显著,有的发表了研究论文,有的考取硕士研究生。实践证明,通过以上对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建立的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模式,符合我院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特点,使学生认识到了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重要性,大大激发了学生对微生物学实验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适应将来工作或进一步深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基金项目:贵州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黔教高发[2012]426号;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微生物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院政发[2011]04号;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院教发{2011}5号。
参考文献:
[1]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4
[2]沈萍,陈向东.微生物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1
论文摘要:针对我院以往的微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笔者采用改善实验条件、优化实验内容、重视预习、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和教师科研课题,考核方式多样化等方式对微生物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结果表明,通过教改提高了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勤奋、严谨的学风和科学的态度,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了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而且初步具备了从事微生物应用和研究所需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他们将来工作或进一步深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微生物学是生物类学科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涉及面广、应用性强、受益面宽、发展迅速,既是生命科学理论研究的核心,又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对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微生物学实验是微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生物学技术的重要基础,其独特的实验技术在学科的发展中占据着突出的位置。我院微生物实验课面向生物工程、食品工程、生物技术、水产养殖等专业开设。为使这些专业的学生能熟练掌握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和操作规程,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树立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勤俭节约、爱护公物的良好作风,我们从2003年开始对各专业微生物实验课做了相应改革探讨,以期达到较好的效果。
一、 我院以往的微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包办多,仪器经费有限,造成学生动手少。
我院以往的实验课教学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实验思路的设计、实验器材的准备,甚至实验的预期结果都由教师一手包办,到实验课上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指令按部就班地完成而已,这就造成了学生的依赖思想,课前不预习,实验过程中不认真、不主动,结果分析不到位。另外由于仪器设备及经费限制,一个小组往往2—4人,实验中有人做,有人看,有人当记录员,这样部分学生养成不爱动手的毛病,只要“认真”抄袭同组同学的数据照样能写出完美的实验报告。这样不仅错过了动手能力培养的机会,而且养成了投机钻营的恶习。
2.时间安排不合理,不利于学生观察分析。
微生物学实验课时间安排一般较紧,每周1次或两周1次,每次3—4学时,有些实验内容,如微生物的分离、培养、生化反应、生长曲线测定等,需要培养18小时以上才能观察分析结果,一次实验课难以完成。如果第二次课再观察结果,就难以保证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连续性,因此教师通常自行安排课间或课余时间进行。有些小组不来,有些小组派代表来观察,即使全部到齐,也由于时间短而紧张,导致学生观察不仔细,出现问题也无心分析和解决,由此影响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3.考核方法单一,导致学生忽视实验操作过程。
以往学生成绩的评定主要看实验报告,学生单纯地为实验报告而做实验,一旦操作出现错误或没有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不是就此分析原因、总结教训,而是为了实验报告得到教师的“好评”而编造数据,甚至抄袭他人的结果。这种考核方式也导致了学生对实验过程的不重视。
4.前后项目安排不合理。
以往的实验项目,内容连贯性不强,一学期下来,学生感觉做了不少实验,但实际应用时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二、教学改革采取的方式措施
1.提高认识,合理利用现有条件。
我院微生物课程组的十多名教师,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集思广益,统一认识,改变过去一包到底的做法,给学生动手留出足够的空间。学校近年来也加大了资金投入,不仅实验室宽敞明亮,实验所需仪器设备一应俱全,还添置了不少精密仪器,如奥林帕斯数码摄影显微镜、全自动荧光显微镜、大小不等的生物反应器、全温振荡培养箱、冷冻干燥机、超声波粉碎机等,这样既保证了实验教学的高质量完成,又给教师提供了很好的科研条件,教师吸纳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又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2.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及开出顺序,增强其连贯性和实用性。
我院的微生物实验内容既要考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又要照顾各专业的特点,所选内容应覆盖微生物学的基本操作技能,尤其应突出微生物学独特的基本技术,如显微镜技术、无菌操作技术、接种和分离技术、培养技术等,既有简单的、基础的小实验,又有一些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注意实验技术与基础理论的衔接,同时避免与其他学科实验内容的重复,以便于学生建立正确、全面的实验概念。
首先,在总体上,强调基础性和系统性,突出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如微生物形态结构观察中的染色技术,培养基的制备及各种灭菌技术,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培养及保藏技术,微生物生理生化特性测定技术及无菌操作技术等。其次,从专业的特点以及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性质出发,尽量安排一些选修的内容。第三,从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实验发展,将有关实验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安排在一次实验课上或前后连接,既节约了课时,又增强了实验的综合性,也有助于学生判断、分析能力的提高。如将细菌革兰氏染色与细菌特殊结构观察、测微技术、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结合,微生物分离、纯培养技术与微生物鉴定结合,微生物紫外诱变与平板菌落计数法结合,各种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与微生物对碳、氮源利用的结合,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与生理生化反应的结合等。实验改进后,一环紧扣一环,中途如有一次失败,就会影响到以后的实验结果,这样学生对自己的结果关心得多了,动手操作的兴趣和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3.重视课前预习,积极参与实验准备工作。
微生物实验内容比较繁杂,因课时限制,有时一次课要做多个实验项目,如果实验前不进行充分的预习,学生只能按板书内容和教师所讲闷头去做,对实验的全过程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势必影响学习效果。所以我们要求:(1)每次实验前,学生必须阅读有关内容,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内容,在做实验之前对要做什么、怎么做、关键步骤有哪些、预期效果如何等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减少了实验的盲目性,做起来就会得心应手。(2)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如玻璃器皿的洗涤、包扎,无菌水的分装、灭菌,试剂和培养基的配制,仪器的调试、保养等工作,这样不仅缓解了教师人手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同时学生在准备实验的过程中,还学到了实验课之外的知识,增强了责任感,培养了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此外,学生和教师一起准备实验还有利于师生的沟通,便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
4.提问精讲加小结,切实提高课堂效果
课前要求预习,但部分学生自觉性较差,如果不检查,预习就会流于形式。因此,实验课开始时,教师对要求预习的内容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抽查,或者提前几分钟先让学生简要试讲,然后由教师给予补充和纠正。既可以强调重点,又可以使学生记忆深刻。
教师精讲,关键示范。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必须简洁明了,讲清该实验的实际应用、关键步骤、具体要求和历届学生易出现的错误等问题,关键操作要进行演示。尽可能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动手、多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细心观察学生操作的每一个环节,随时发现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问题,发现问题教师时亲自动手示范,及时纠正错误,做到一丝不苟,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科学的态度。为了加深学生们的印象,还可抽时间让学生过关签名,努力做到让每位学生都能正确、熟练地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巧。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引导他们多观察多思考。如果实验中出现异常,不要轻易放过,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学生重新实验,这样可以使学生收益更大。
下课前小结,是大家容易忽视的问题,发挥得好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别、教学安排、技术因素等原因,容易使实验课结束时草草收场,结果一些学生的疑点和错误得不到及时解除和纠正,这一点在操作考试时表现得非常明显。因此教师应在每次实验课结束前,最好利用很短的时间对本次实验进行小结,纠正普遍性的问题,解释某些实验现象,表扬实验做得好的小组或学生。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将用过的物品清洗干净,摆放整齐,原始数据经教师看过签字后才能离开实验室,以此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科学的态度。
5.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课题,拓展视野。
实验课因受课时、资金等因素的限制,只能安排一些最基本的内容(与前面的综合性实验内容有矛盾,看看如何调整)。较深的内容、耗时较多的内容、显示专业特色的内容就不可能面面俱到,唯一的办法就是课外弥补。我们在教学中体会到,不少学生希望动手,掌握更多知识的欲望非常强烈,就看教师怎么去引导。食品专业的学生喜欢食品原料或产品中微生物指标的检验,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则喜欢利用微生物来生产工业产品,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则想利用微生物生产基因产品,水产养殖专业的学生则想筛选生物制剂,防治水产动物疫病。根据以上情况,我们提倡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科研课题,“自谋生路”;申请学校和系部立项的学生课题,“找米下锅”,期末参加综合大实验,或者组建兴趣小组等形式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实验室也全天候为他们开放,教师主动热情地为他们“分忧解难”,形成了较好的学习氛围。有的选了食用菌菌丝体培养及DNA提取,有的选了食用菌栽培,有的选了市场酸奶样品的检测,有的选了海洋微生物产抗生素或者产酶菌株的筛选等等。选题之后,学生们一边去上网或图书馆查资料,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一边编制自己的计划,摸索实验条件,干得不亦乐乎,实验结束时提交总结报告或者论文。通过锻炼,学生们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前几届毕业的学生看,参加各种训练的学生做毕业论文时能很快进入角色,论文的水平也大大提高,有些学生在毕业前后就有一两篇;另外,通过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强了,有些学生还没毕业,就利用自己所学的微生物知识帮家人和亲友脱贫致富,帮企业分析市场,研究开发新产品。
6.考核方式多样化,将操作能力培养贯穿始终。
我们的微生物学实验与理论可单独设课。实验课的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教师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并在第一节课予以公布。平时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主要考核学生的出勤、预习、回答问题、实验操作的态度和结果以及实验报告的写作水平。期末考核包括操作考核和实验理论笔试,占总成绩的40%。操作考核内容包括器皿的包扎、接种和制片技术、显微观察、微生物分离和培养、微生物计数、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等,教师对这些内容进行编号,让学生抽签进行单人考核,形式以动手操作为主,辅加一些口试,操作不及格者必须补考。实验理论笔试内容包括原理、试剂用途、注意事项、结果分析、实验方案的设计等。通过考核,督促学生进一步熟悉实验内容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弥补了实验中的不足。考前许多学生主动到实验室查漏补缺,反复操练,生怕出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外,考核学生的同时也是对教师的教学效果的检查,因此对教师改进教学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7.建立实验项目卡和实验档案,为进一步教改提供积累。
实验档案的收集,是一个学校教学成果的体现,也是教学经验的积累和进一步改革的基础,这个思想始终贯穿于我们的教学过程。每个实验项目建有卡片,每个卡上有实验目的、原理、操作要点、注意事项、所用的仪器台套数,消耗材料的多少等内容,即使新手准备实验也会一目了然。档案中有教师的预实验报告,记载着教师的试做过程、心得体会和改进意见,实验员有准备实验记录和开出记录,实验设备记录本上有使用记录,教学档案室存有历届学生的实验报告、综合大实验的总结报告、学生的平时成绩记录、实验理论考试试卷和总评成绩,这些原始材料的积累,为以后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三、总结经验,深化改革
1.教学改革后的效果
通过以上改革,学生认识到了本课程的重要性,大大激发了他们上好实验课的热情;更加牢固地掌握了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具备了从事微生物应用和研究所需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了有力保障;提高了他们观察、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勤奋、严谨的学风和科学的态度,为他们将来工作或进一步深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深化改革的设想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充满竞争的时代,这种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作为高等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是时代的要求,其具体表现在:(1)具有满足工作的知识和基本工作能力;(2)获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3)具备科研创新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对照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1)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添置与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仪器装备,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使更多的教师和学生投入进来。(2)加强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自身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和技术水平,将更多的新方法、新技术介绍给学生,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加大微生物学实验室对学生的开放程度,包括时间、空间和实验项目的开放,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自由空间去选择实践,进一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科技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董新娇,吴楚.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23(3):76-78.
[2]范黎,刘明,张伟等.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点滴体会[J].微生物学通报,2001,28(4): 96-99.
关键词:微生物 实验教学 动手能力 考核
微生物学是生物类学科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涉及面广、应用性强、受益面宽、发展迅速,既是生命科学理论研究的核心,又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对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微生物学实验是微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生物学技术的重要基础,其独特的实验技术在学科的发展中占据着突出的位置。我院微生物实验课面向生物工程、食品工程、生物技术、水产养殖等专业开设。为使这些专业的学生能熟练掌握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和操作规程,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树立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勤俭节约、爱护公物的良好作风,我们从2003年开始对各专业微生物实验课做了相应改革探讨,以期达到较好的效果。
一、 我院以往的微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包办多,仪器经费有限,造成学生动手少。
我院以往的实验课教学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实验思路的设计、实验器材的准备,甚至实验的预期结果都由教师一手包办,到实验课上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指令按部就班地完成而已,这就造成了学生的依赖思想,课前不预习,实验过程中不认真、不主动,结果分析不到位。另外由于仪器设备及经费限制,一个小组往往2―4人,实验中有人做,有人看,有人当记录员,这样部分学生养成不爱动手的毛病,只要“认真”抄袭同组同学的数据照样能写出完美的实验报告。这样不仅错过了动手能力培养的机会,而且养成了投机钻营的恶习。
2.时间安排不合理,不利于学生观察分析。
微生物学实验课时间安排一般较紧,每周1次或两周1次,每次3―4学时,有些实验内容,如微生物的分离、培养、生化反应、生长曲线测定等,需要培养18小时以上才能观察分析结果,一次实验课难以完成。如果第二次课再观察结果,就难以保证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连续性,因此教师通常自行安排课间或课余时间进行。有些小组不来,有些小组派代表来观察,即使全部到齐,也由于时间短而紧张,导致学生观察不仔细,出现问题也无心分析和解决,由此影响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3.考核方法单一,导致学生忽视实验操作过程。
以往学生成绩的评定主要看实验报告,学生单纯地为实验报告而做实验,一旦操作出现错误或没有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不是就此分析原因、总结教训,而是为了实验报告得到教师的“好评”而编造数据,甚至抄袭他人的结果。这种考核方式也导致了学生对实验过程的不重视。
4.前后项目安排不合理。
以往的实验项目,内容连贯性不强,一学期下来,学生感觉做了不少实验,但实际应用时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二、教学改革采取的方式措施
1.提高认识,合理利用现有条件。
我院微生物课程组的十多名教师,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集思广益,统一认识,改变过去一包到底的做法,给学生动手留出足够的空间。学校近年来也加大了资金投入,不仅实验室宽敞明亮,实验所需仪器设备一应俱全,还添置了不少精密仪器,如奥林帕斯数码摄影显微镜、全自动荧光显微镜、大小不等的生物反应器、全温振荡培养箱、冷冻干燥机、超声波粉碎机等,这样既保证了实验教学的高质量完成,又给教师提供了很好的科研条件,教师吸纳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又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2.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及开出顺序,增强其连贯性和实用性。
我院的微生物实验内容既要考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又要照顾各专业的特点,所选内容应覆盖微生物学的基本操作技能,尤其应突出微生物学独特的基本技术,如显微镜技术、无菌操作技术、接种和分离技术、培养技术等,既有简单的、基础的小实验,又有一些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注意实验技术与基础理论的衔接,同时避免与其他学科实验内容的重复,以便于学生建立正确、全面的实验概念。
首先,在总体上,强调基础性和系统性,突出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如微生物形态结构观察中的染色技术,培养基的制备及各种灭菌技术,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培养及保藏技术,微生物生理生化特性测定技术及无菌操作技术等。其次,从专业的特点以及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性质出发,尽量安排一些选修的内容。第三,从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实验发展,将有关实验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安排在一次实验课上或前后连接,既节约了课时,又增强了实验的综合性,也有助于学生判断、分析能力的提高。如将细菌革兰氏染色与细菌特殊结构观察、测微技术、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结合,微生物分离、纯培养技术与微生物鉴定结合,微生物紫外诱变与平板菌落计数法结合,各种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与微生物对碳、氮源利用的结合,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与生理生化反应的结合等。实验改进后,一环紧扣一环,中途如有一次失败,就会影响到以后的实验结果,这样学生对自己的结果关心得多了,动手操作的兴趣和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3.重视课前预习,积极参与实验准备工作。
微生物实验内容比较繁杂,因课时限制,有时一次课要做多个实验项目,如果实验前不进行充分的预习,学生只能按板书内容和教师所讲闷头去做,对实验的全过程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势必影响学习效果。所以我们要求:(1)每次实验前,学生必须阅读有关内容,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内容,在做实验之前对要做什么、怎么做、关键步骤有哪些、预期效果如何等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减少了实验的盲目性,做起来就会得心应手。(2)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如玻璃器皿的洗涤、包扎,无菌水的分装、灭菌,试剂和培养基的配制,仪器的调试、保养等工作,这样不仅缓解了教师人手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同时学生在准备实验的过程中,还学到了实验课之外的知识,增强了责任感,培养了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此外,学生和教师一起准备实验还有利于师生的沟通,便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
4.提问精讲加小结,切实提高课堂效果
课前要求预习,但部分学生自觉性较差,如果不检查,预习就会流于形式。因此,实验课开始时,教师对要求预习的内容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抽查,或者提前几分钟先让学生简要试讲,然后由教师给予补充和纠正。既可以强调重点,又可以使学生记忆深刻。
教师精讲,关键示范。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必须简洁明了,讲清该实验的实际应用、关键步骤、具体要求和历届学生易出现的错误等问题,关键操作要进行演示。尽可能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动手、多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细心观察学生操作的每一个环节,随时发现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问题,发现问题教师时亲自动手示范,及时纠正错误,做到一丝不苟,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科学的态度。为了加深学生们的印象,还可抽时间让学生过关签名,努力做到让每位学生都能正确、熟练地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巧。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引导他们多观察多思考。如果实验中出现异常,不要轻易放过,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学生重新实验,这样可以使学生收益更大。
下课前小结,是大家容易忽视的问题,发挥得好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别、教学安排、技术因素等原因,容易使实验课结束时草草收场,结果一些学生的疑点和错误得不到及时解除和纠正,这一点在操作考试时表现得非常明显。因此教师应在每次实验课结束前,最好利用很短的时间对本次实验进行小结,纠正普遍性的问题,解释某些实验现象,表扬实验做得好的小组或学生。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将用过的物品清洗干净,摆放整齐,原始数据经教师看过签字后才能离开实验室,以此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科学的态度。
5.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课题,拓展视野。
实验课因受课时、资金等因素的限制,只能安排一些最基本的内容(与前面的综合性实验内容有矛盾,看看如何调整)。较深的内容、耗时较多的内容、显示专业特色的内容就不可能面面俱到,唯一的办法就是课外弥补。我们在教学中体会到,不少学生希望动手,掌握更多知识的欲望非常强烈,就看教师怎么去引导。食品专业的学生喜欢食品原料或产品中微生物指标的检验,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则喜欢利用微生物来生产工业产品,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则想利用微生物生产基因产品,水产养殖专业的学生则想筛选生物制剂,防治水产动物疫病。根据以上情况,我们提倡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科研课题,“自谋生路”;申请学校和系部立项的学生课题,“找米下锅”,期末参加综合大实验,或者组建兴趣小组等形式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实验室也全天候为他们开放,教师主动热情地为他们“分忧解难”,形成了较好的学习氛围。有的选了食用菌菌丝体培养及DNA提取,有的选了食用菌栽培,有的选了市场酸奶样品的检测,有的选了海洋微生物产抗生素或者产酶菌株的筛选等等。选题之后,学生们一边去上网或图书馆查资料,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一边编制自己的计划,摸索实验条件,干得不亦乐乎,实验结束时提交总结报告或者论文。通过锻炼,学生们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前几届毕业的学生看,参加各种训练的学生做毕业论文时能很快进入角色,论文的水平也大大提高,有些学生在毕业前后就有一两篇;另外,通过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强了,有些学生还没毕业,就利用自己所学的微生物知识帮家人和亲友脱贫致富,帮企业分析市场,研究开发新产品。
6.考核方式多样化,将操作能力培养贯穿始终。
我们的微生物学实验与理论可单独设课。实验课的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教师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并在第一节课予以公布。平时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主要考核学生的出勤、预习、回答问题、实验操作的态度和结果以及实验报告的写作水平。期末考核包括操作考核和实验理论笔试,占总成绩的40%。操作考核内容包括器皿的包扎、接种和制片技术、显微观察、微生物分离和培养、微生物计数、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等,教师对这些内容进行编号,让学生抽签进行单人考核,形式以动手操作为主,辅加一些口试,操作不及格者必须补考。实验理论笔试内容包括原理、试剂用途、注意事项、结果分析、实验方案的设计等。通过考核,督促学生进一步熟悉实验内容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弥补了实验中的不足。考前许多学生主动到实验室查漏补缺,反复操练,生怕出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外,考核学生的同时也是对教师的教学效果的检查,因此对教师改进教学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7.建立实验项目卡和实验档案,为进一步教改提供积累。
实验档案的收集,是一个学校教学成果的体现,也是教学经验的积累和进一步改革的基础,这个思想始终贯穿于我们的教学过程。每个实验项目建有卡片,每个卡上有实验目的、原理、操作要点、注意事项、所用的仪器台套数,消耗材料的多少等内容,即使新手准备实验也会一目了然。档案中有教师的预实验报告,记载着教师的试做过程、心得体会和改进意见,实验员有准备实验记录和开出记录,实验设备记录本上有使用记录,教学档案室存有历届学生的实验报告、综合大实验的总结报告、学生的平时成绩记录、实验理论考试试卷和总评成绩,这些原始材料的积累,为以后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三、总结经验,深化改革
1.教学改革后的效果
通过以上改革,学生认识到了本课程的重要性,大大激发了他们上好实验课的热情;更加牢固地掌握了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具备了从事微生物应用和研究所需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了有力保障;提高了他们观察、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勤奋、严谨的学风和科学的态度,为他们将来工作或进一步深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深化改革的设想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充满竞争的时代,这种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作为高等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是时代的要求,其具体表现在:(1)具有满足工作的知识和基本工作能力;(2)获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3)具备科研创新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对照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1)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添置与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仪器装备,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使更多的教师和学生投入进来。(2)加强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自身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和技术水平,将更多的新方法、新技术介绍给学生,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加大微生物学实验室对学生的开放程度,包括时间、空间和实验项目的开放,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自由空间去选择实践,进一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科技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董新娇,吴楚.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23(3):76-78.
[2]范黎,刘明,张伟等.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点滴体会[J].微生物学通报,2001,28(4): 96-99.
论文关键词:高职;生物制药;微生物课程;教学改革
生物制药专业发展概况及培养目标
生物制药是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研究成果并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生物制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生物产业”。目前,全世界的医药品已有一半是生物合成的。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生物技术在医药产业中的广泛应用大大加快了生物与医药类等高职院校生物制药专业的发展壮大。其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领域方向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领域方向的技术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熟练掌握并能从事药物的研发、药物的生产、药物的质量及安全检验、药理分析、药物的经营和销售等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
微生物课程教学地位及教学目标分析
半个世纪以来,微生物转化在药物研制中一系列突破性的应用给医药工业创造了巨大的医疗价值和经济效益。随着新微生物资源的发现、新的药物筛选模型建立以及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从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中寻找新药所显现的优势将继续存在,事实证明微生物制药在整个生物制药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微生物学在理、工、农、医、师范院校与生物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由此可见,微生物课程也必然是生物制药专业的重要职业基础课程。它系统地介绍了微生物的分布、分类、形态结构、生长繁殖、遗传变异以及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等理论与实验操作技术,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其后续课程包括发酵工程概论、生物技术制药、制药工艺学、药品分析与检验、药剂学、药事管理与基因工程技术概论等多门主干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微生物分类、结构、生理活动等基础知识,确保学生能够进行有关微生物生产的必要基本技能操作,并掌握应用微生物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从而为后续的职业技术课程的学习与生产实践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
微生物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长期以来,全国各高校微生物学教学大多以课堂讲授为主,配合适量实验课。学生学习微生物学的方法常常是课上勤笔记少思考、课下不复习少作业,考前死记硬背、考后“完璧归赵”。为了提高微生物课程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实践技能,我们于2008年申报了《微生物及其应用》院级精品课程,并与全省其他高职院校的同仁一道对生物制药及相关专业的微生物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实践。
(一)优化教学手段与方法
主要教学手段 合理利用学院优越的教学条件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基本手段。在本课程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学院完善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电视显微镜设备组织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视频、标本与即时的实验操作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同时,加强与本地区制药企业的联系,与企业一线生产人员共同探讨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探索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依据高职类学生文化基础、思维特征,针对不同的具体内容选择采取了项目教学法及案例导入法等多种“教学做合一”的形式开展教学,从而实现了将过去以教室为中心的学习形式向以实验室工作过程为中心和“边教、边学、边做”形式的过渡。例如,将基础知识部分组织成多个承前启后的项目,微生物应用部分(如微生物与发酵、食用菌栽培与药品的微生物污染检测等)采用案例法组织教学。通过启发与讨论、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等方法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提高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提供适量学时,鼓励有积极性的学生自选教学内容,采取合作或独立查阅资料和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的形式实现了师生主体角色的转换,从而使学习以形成综合能力为目的而非单纯的知识摄取。同时鼓励学生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兴趣进行微生物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在有了一定的手段与方法基础上,我们认为利用适当的幽默或英文等教学技巧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良策。比如在要求学生列举已知的病毒时“特意提醒”不要自作聪明地制造“人瘟病毒”。在课堂中偶尔适时地穿插一个英语单词或简单的句子能够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往往能让喜欢或不喜欢英语的学生激发兴趣。
(二)认真整合教学内容
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2007年下半年,在长期从事企业生产实践的“双师型”教师共同参与下,我们编写出了一本较为符合当前高职教育理念的湖北省“十一五”规划教材——《微生物及其应用》并获2009年湖北省高职高专优秀规划教材奖。本教材根据当前高职院校生物制药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湖北省示范院校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要求建立课程教学标准与内容,按照“教学做合一”模式进行教学内容的合理融合。在内容的组织上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与思维习惯,适当降低了理论知识部分的深度,强化了微生物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将课程内容按照微生物由大到小、由表及里的原则进行重新组合,首先使学生通过显微镜对各种微生物进行最基本的感性认识,然后逐渐了解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从而顺其自然地完成对整个微生物课程内容由感知到认知的知识延伸与拓展过程。
教学组织与实践 为了较好地落实高职教育所推崇的“边做边学,边学边练”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我们采取的是理论与相应实践操作(单元实验)相互融合的模式开展教学,并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基本知识与技能”和“知识与能力运用”两大模块,其中包含了“微生物形态观察技术”、“微生物分布与生长控制技术”及“微生物应用与检测技术”三个单元与七个项目来实施教学。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开发了《微生物及其应用》院级精品课,并在教学中认真践行“边做边学,边学边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又较好地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强化了教学效果。
重视第一次课设计 第一次课是一门课程的序曲,它是引导学生进入微观世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增强课程魅力的最佳向导。本课程的第一次课是通过“一个富有创造和启迪性的故事(列文虎克)”、“多幅彩色动静态图片的展示”和“一系列惊人的数字”等具有鲜明特色和感性认识的内容逐步展开的,非常强烈的视觉效果让学生产生了对微生物的浓厚兴趣,进而较好地激发了他们对本课程的学习热情和探究心理,当然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三)强化实践教学与考核
加大实践教学比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后续的职业技术课程学习与生产实践打下良好基础,满足生物制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对微生物知识与技能的需要,同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因此,我们按照“教学做合一”的模式将理论知识与有关实验内容进行了有机融合,因而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理论学时,相应增加了实验操作学时,使理论与实践学时之比将近1∶1。将课程的实验分为平时的单元实验、期末整周的综合实训、培养兴趣的自主实验(如对口腔、霉变水果中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等)几项,并着重培养学生的无菌操作技能和微生物实验安全意识。
关键词:实验内容;整合;课时;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223-02
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跨世纪高级专门人才,一个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改革教学内容、整合课程体系、拓宽专业口径、提高创新能力。专业口径拓宽要落实到课程内容的改革上去,而专业拓宽则使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具有新的动力和明确的方向。
周济部长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1],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实验作为一项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我国本科教育在世界上是先进的,但是也有严重的不足,最为突出的就是实践能力较差,因此必须加强实习、实验、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要积极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在“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专业实验课程在内容、结构体系、教学方法诸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
1.实验内容的重整融合。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在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实验教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水平将直接关系到整体教学质量。在专业教学计划中专业实验课程包括水分析化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水处理试验。这些实验课程分散在不同的学期来开设,但同时又互相关联。其中水分析化学实验和微生物学实验是水处理试验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手段,所以学生在做水处理试验时又要重复前面的实验过程,占用了大量的课时,已不能适应高校改革压缩专业教学课时的需要,因此,我们考虑将原来几门实验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整融合,删除一些重复性的内容,并将一些实验内容的性质由验证性提升到综合性。例如,在水分析化学实验中,按当前教材[2]所列的实验项目共包括22项实验项目。其中分析天平的称量实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水中嗅阈值的测定、pH值的测定、目视比色法测色度共5项为常用的基本操作实验,其中水中碱度的测定,水中硬度的测定、余氯的测定、溶解氧的测定等共9项实验项目属于滴定实验,而水中浊度、铁、苯酚的测定等6项内容为分光光度法实验,另有2项色谱分析实验。不同类别中的各个实验虽然是针对水中某一种水质指标测定的详细实验过程,但同一类实验都有相同的特点。比如滴定实验,虽然实验项目上可能是分别属于四大滴定分析(酸碱滴定、络合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中的一种,但滴定分析的实验操作、实验过程基本上都是一致的,都包括标准溶液的配制、指示剂的选择、溶液的滴加、滴定终点的判断等环节。因此完全可以从这9项中选择一项具有代表性的实验让学生来操作,而其他具体应用滴定分析方法分析水殊的某一种物质的实验项目则可以放在水处理实验中进行。根据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对于水分析化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这类专业基础课的实验内容我们可以按分析方法的不同对实验项目进行分类,在每一类分析方法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实验项目进行操作,其他对该分析方法的应用让学生作为课余的时间进行思考,在水处理试验的水质分析中来具体应用。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一种分析方法,既达到了系统地加强基础的作用,又可以减少重复的实验内容,精简实验课时,同时又要在水处理试验分析具体水质时由学生思考应用哪种分析方法分析水中的哪项指标,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实验模块体系的构建。在对专业实验内容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以后,确定了实验内容的相互关系,分析了哪一些内容属于基础,哪一些又属于平行内容,而哪一些内容又属于提高内容。在此基础上,我们构建了实验内容的体系,形成四大实验模块。第一实验模块为基本操作实验,主要包括玻璃仪器的洗涤、使用,常用简单分析仪器如pH计、显微镜、天平等的操作方法,水样的采集方法等;第二实验模块为验证性实验,主要包括各种化学和生物分析方法的典型应用;第三模块为综合性试验,主要包括水处理试验及水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学指标的分析,即各种分析方法的应用;第四个模块为应用性实验,这一模块要结合老师的科研,针对具体的科研项目,学生自主设计并完成实验。在前两个模块中学生属于简单劳动,在实验过程中主要是根据课本的实验步骤一步一步的来操作,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在这个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加深理解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掌握基础知识;在第三个模块中,将水处理试验、水分析化学实验结合到一起,学生要分析的不再是含有单一的某一种待分析物质的水质,而是可能需要对多项水质指标进行分析。同时还要根据原水和出水的水质要求选择水处理方案,然后根据水处理方案选择水质指标和分析方法,从而判断各水处理方案的处理效果。这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学生要积极地去思考,出现问题要积极地面对,想办法去解决。训练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第四个模块中,要求学生结合老师的科研项目设计并完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由学生根据项目内容的要求提出实验方案,然后由老师确认实验方案可行后方能开展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需要和老师共同探讨,完成实验内容。这主要是为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准备的,注重发挥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和一定的科研能力,训练学生撰写论文的能力,强调培养创新意识和市场观念。在这四个模块中,知识的应用由浅到深,在前面两个模块中注重基础的夯实,使学生牢固掌握各种水质的分析方法,在后面两个模块中注重知识的运用,注重综合性和创新性;学生的思维也由简单的按指令动手操作到自己独立思考选择方法,再到最后自己要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这可以说是一个逐步递进的过程,符合我们的认知过程,易于接受。
3.实验课程的整合。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实验课程主要包括水分析化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和水处理实验,为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其整合为一门水处理与水质分析实验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专业实验课分别属于四门不同的课程,分别安排在两个不同的学期,课程衔接较差。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将课程有机联系到一起,给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展带来困难。甚至是学到后面的水处理实验时,前面水分析的方法已经忘得一干二净,必须再用大量时间来回顾前面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实验课程由于不单独进行考核,成绩只记作其理论课成绩的20%左右,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实验效果较差。
同时在实验学时安排上不尽合理,学时量较大,这与专业指导委员会要求尽量减少专业课学时的精神是不吻合的。水分析化学安排理论教学44学时,实验16个学时,微生物学理论教学36学时,实验4个学时,实验学时比重较大。水处理试验18学时。在当前弹性学制的教学条件下,学生每做一个实验,分析一项水质指标,指导老师就需要根据检测项目的不同而配置或采集提供一份水样。在做每个实验时学生只对水样中的某种组份有一个感性认识,而对于整个水质状况不能做出评价,“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水处理实验中,一方面是掌握各种处理工艺的运行过程,另一方面就是分析处理效果,即通过分析原水水样和处理后水中各项指标来判断处理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是采用水分析化学和微生物学中的方法对水质进行分析,是在重复进行一次水分析实验,从而造成一种教学上的浪费,因此,必须对专业实验课程内容进行整合。
首先,在内容上,这些课程是能够互相融合的。水分析化学和微生物学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主干专业基础课,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水质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了解水质分析技术在给水排水工程科研和设计中的应用,为本专业后续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水处理实验是运用水体净化方法对水进行处理,了解不同工艺的处理过程和效果,水分析化学和微生物学是水处理实验的基础,为分析水质提供方法和手段;水处理实验是水分析化学和微生物学的应用,二者是密不可分的,这必然要求对其进行整合。
其次,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将其实验内容整合成一门水处理与水质分析实验将有利于整个实验内容的融合与重新分类,划分出合理的实验模块,提高实验的层次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培养。
另外,专业实验课程的整合有利于老师安排教学工作,减少重复的教学过程,减少总教学课时,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通过整合使课程能够相互融合,课程衔接更好,教学过程更为合理,制定出更适合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为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强和能独立分析问题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整合,使水质分析方法能更好地为水处理服务,水分析化学和微生物学实验部分和水处理实验整合为一门实验课程单独考核,对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到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项改革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并能够强化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济.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周济部长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05-03-11.
1 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的把握
预防兽医学研究生由于对本学科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及应用认识不充分,他们的研究很大一部分重复国内外最新研究,表现为对国内国际最新研究进展的跟踪性研究很多,①因此预防兽医学研究生研究内容过分集中和单一,很难有创新和突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管理专家们指出:今后预防兽医学研究选题应把预防兽医领域经典的病毒学、细菌学、免疫学和病理学等基础理论同动物实验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才能进一步扩展该领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才能最终把病原落实到易感宿主动物,把病原和构成病的易感宿主动物体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阐明病原的致病机理,在弄清病原致病机理的基础上,才能研究和开发有效的防制产品,制定恰当的防制措施,减少动物传染病所带来的损失。
预防兽医学研究选题还应立足于当前我国畜牧生产的需求,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重视研究畜(禽)群中宿主动物的易感性、病原对不同易感宿主的感染规律,研究病原生态学,阐明病原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机制,不同病原在畜(禽)群中的共同存在以及不同病原间的相互作用,在这些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病原的变异及重组等对其毒力和致病性的影响等,②这样不仅能把新技术更好地加以运用,同时也能解决我国畜牧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预防兽医学问题。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应结合国家科技管理政策导向和我国畜牧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在研究大方向确定的前提下,合理定位细致的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
2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应作为预防兽医学研究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自20世纪以来,生命科学领域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进步,分子生物学在预防兽医学的病原学、免疫学和疫病预防与控制学研究等方面都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预防兽医学分子生物学形成和发展以及与预防兽医学其它学科如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等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过程,在整个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预防兽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对其它学科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为预防兽医学在分子水平阐明疾病病原的生物特征、发病规律、致病机理以及采取有效手段进行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了理论和方法。③因此,作为预防兽医学的研究生,广泛学习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对提高其研究水平和拓宽其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在预防兽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应开设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应将其与其他课程密切联系起来。
3 教师在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教师,不单单是研究生的导师,它还包括了不直接承担指导研究生研究任务只从事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教师。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学和指导,教师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责任,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共同做法是导师作为主导指导研究生在其他教师的课堂或实践教学下,完成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在导师指导下独立选题或完成导师承担的课题,不管是独立自主选题还是完成导师的研究课题,都需要研究生以课题为载体,完成课题的理论或实验研究,发表相应的研究论文。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虽然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漫长的过程,但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和培养下,以研究生本人在长期学习和训练中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完全可以获得和不断提高的。从总体上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教学令人堪忧、导师指导不尽人意、学生素质下降和学位论文质量控制不严等,严重影响了教师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国家教育资源的紧缺、教育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的不利影响,研究生教育从精品化向大众化方向发展,学生素质难免良莠不齐,再加上学校对教师和研究生的管理的松懈,教师和研究生都没有充分重视自己的职责,教师没有严把教学质量关和研究生论文质量,学生停留于应付论文,甚至出现大量的论文抄袭现象等,同时研究生和教师的自身素质亟待提高。与国内教师比较,国外教师在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的做法值得提倡,他们在研究生生源上严格把关,研究生入学后,在课程教学和导师指导上充分发挥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作用,并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导师指导方式,促进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④在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要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兽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不断加强对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动手能力和接触生产实践环节的培养,在实践中积累大量的一手研究材料,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
4 实验室是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必要的硬件支撑
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疫病的群防群治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经济动物来说,预防兽医学对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发展更是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兽医学实验室特别是预防兽医学实验室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院校培养兽医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从事兽医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人才的基础。⑤加强预防兽医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是实现“预防为主”动物疫病防控方针的基础。预防兽医学实验室应合理规划布局,将实验室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比如准备室、病毒室、细菌室、血清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细胞培养室以及学生教室等功能间。只有实验室功能分区恰当,合理布局,按标准配置实验仪器,这样才能为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
综述所述,通过对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方向、课程设置中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预防兽医学研究中的作用、教师在培养研究生中的作用和预防兽医学实验室建设等软、硬件方面进行的分析,阐明了这些因素对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影响和其重要作用,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专业型预防兽医研究人才提出如下建议:准确把握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培养方向,并为研究生研究课题的完成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导师作为主导,充分发挥其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预防兽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注释
①②陈越,于振良,杜生明.预防兽医学资助格局及未来研究方向的探讨[J].中国基础科学:58-61.
③ 景志忠,才学鹏,陈娟.预防兽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概况[J].动物医学进展,2002.23(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