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货币供给论文

货币供给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2-27 11:10:5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货币供给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货币供给论文

第1篇

1997年版的《统计手册》规定,各国在编制货币供应量时,主要考虑的应当是本国经济、金融特点。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共有三个层次:第一,流通中的现金M0,即现金;第二,狭义货币供应量M1,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其所反映的是现实的购买力;第三,广义货币供应量M2,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另外,M2不仅反映了现实购买力,也反映了潜在购买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货币供应量持续增长,M2/GDP在改革期间不断增加。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这一比值仅0.245,到2011年增长为1.800。33年来,M2/GDP增加了7.34倍。相比于国外,印度的M2/GDP在1988年为0.402,日本为1.046,美国为0.651;到1999年印度为0.480,日本为1.237,美国为0.601。相比之下,我国的M2/GDP过高且增长速度惊人。

理论方面,大多数学者认为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因素有所不同。笔者从较为细化的方面分析主要影响因素。

第一,货币的流通速度。从国民收入货币化的角度来讲,分为货币化国民收入与非货币化国民收入。货币化国民收入的经济体吸收货币的能力较强,因此一定的货币供给量下,货币流通速度较慢。相反,在货币化程度较差的经济体下,同等货币供给量下吸收货币的能力较弱,也就是货币流通速度较快。我国之所以货币供给长期高于GDP 与物价增幅之和而没有造成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的主要原因就是货币化程度较高 [1]。

第二,中央银行的货币回笼政策。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大于所需要的货币量时,政府会通过货币回笼将剩余的货币流回到中央银行,从而使货币供给与需求相适应,避免通货膨胀的发生。通过货币回笼的变化,可以探知当期的货币供给量是否符合市场所需要的货币量。

第三,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股票市场的发展,货币不再只流向商品市场,也向股票市场流动。而从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来讲,货币供应量会通过一定机制传导到股票市场,如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准备金控制货币供给量,从而影响到整个金融机构。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人们持有的货币就会增加,相对于股票来说,持有股票的收益会更大,从而将货币市场的货币挤入股票市场,促使股价上升。另外,货币供给量增加后导致利率下降,投资增加,居民收入增加,通过乘数效应,股票价格又会上升。股价上升产生的保值意识会使流通中的货币量相应减少[2]。

第四,银行储蓄。银行储蓄总额可有效地解释广义货币中的准货币供给量。近年来,我国广义货币相对于GDP的持续超高速度增长主要是由准货币的高速增长造成的,上述计算得出准货币与GDP比率的增长速度为M1/GDP增速的2.4倍。准货币的高速增长又可基本由城乡储蓄的高速增长来解释。由此看来,在居民储蓄行为不变的前提下,丰富吸引居民储蓄的金融商品结构,将减小准货币过度增长的压力。

第五,国债的发行。我国自改革开放之后,政府长时间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尽管经济实力增加明显,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但难免出现财政赤字,所以发行国债来弥补赤字就很有必要了。而国债的发行对货币供给有巨大的影响,虽然商业银行使用超额准备金购买国债会降低基础货币数量,但M1和M2并不会因此减少,反而国债的收入会扩张M1和M2的数量。

第六,经济增长和财政收支。经济增长率类似上述货币化程度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由于经济各部门的快速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会更大,必定会使货币供给量增加。而当前,财政收支均以货币形式进行,因此财政规模的扩大或缩小也会对货币的需求与攻击产生影响。

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汇率与汇率制度的相关情况。主要内容分为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制度的分类、特点,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固定汇率制度的退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成员国汇率的监管原则。

一、汇率及汇率决定理论

汇率是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相互折算的比价,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两种表示方法。汇率可分为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名义汇率是一个人可以用一国通货交换另一国通货的比率,实际汇率是一个人可以用一国的物品和劳务与另一国的物品与劳务交易的比率。实际汇率=名义汇率*国内价格/国外价格。

经济学家采用了很多理论和模型来解释汇率是如何决定的,这里只介绍纸币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用购买力平价理论可以预期名义汇率的近似值,为评价和选择汇率制度提供依据。该理论根据的是单一价格规律,这种理论认为,任何一种通货的一单位应该能在所有国家买到等量的物品。一种物品如果不以同样的价格在各地出售,就存在着未被利用的利润机会,由于套利的存在,总有商业行为会从价格低的A国购买该物品到价格高的B国出售,从而使B国该物品价格下降,直至两国价格相同。由此,一种通货必然在所有国家都具有相同的购买力或实际价值。很多经济学家认为,购买力平价描述了长期中决定汇率的因素。购买力平价理论告诉我们,两国通货之间的名义汇率取决于这两个国家的物价水平。

如前所述,名义汇率等于外国物价水平与国内物价水平的比率,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两国通货之间的名义汇率反映这两个国家的物价水平差别。当物价水平变动时,名义汇率也变动,而任何一个国家的物价水平的调整会使货币供给量和货币需求量平衡,因此,名义汇率取决于物价水平也就取决于每个国家的货币供给与需求。当一个国家的央行增加货币供给并引起物价水平上升时,就会引起该国通货相对于其他通货贬值。理论上,要想测算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的变化趋势,就要对两国的物价水平进行评估。如果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供给增长较快,造成国内物价水平上扬,美国内物价水平保持稳定,则很有可能导致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贬值而不是升值。而实质上,我国的外汇市场是由银行间外汇市场和柜台结售汇市场组成,由于我国实行强制结售制度,商业银行和企业结售汇周转头寸以外的外汇收入必须进行平盘,由中央银行进行买入或卖出的交易。超级秘书网

二、汇率制度及其分类

第3篇

这篇论文是我正在著述的《货币学中的疑问》一书第八章三部分内容的一部份,我的目的是西方经济学,建立以劳动论为基础的正确的经济学理论/对该书的自我评价是,它的经济学理论价值是凯恩斯《通论》的十倍以上,看过该书后,若有人证实我所言不实,本人愿意无偿赠送有关它的所有权益。

借此诚征出版商合作

另附声明:本论文曾先后被国内两家经济学杂志退回,在对文字作少许文字上修改后,发表在这里,任何人若能证明该论文结论错误,本人愿支付1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但有一个看似荒谬的前提,即是本书能获得不少于此金额的收益。与我(笔名:亦难)联系的唯一方式是:E-mail:或。

商品价格的供、需分析模型—一个令人惊讶的错误①

(一)

在现代流行的经济学中,众多的曲线分析模型让每一个涉入者都眼花?乱,其实都不过是两根曲线在一个象限上移来移去的变幻。而所有的曲线分析模型,又无不是以商品价格的供给、需求分析模型为基础,或者说无不是以建立现有的商品价格的供给、需求分析模型所依据的理论逻辑为基础,建立各式各样的,如利率分析模型、汇率分析模型、成本分析模型,以及所谓的IS-LM分析模型等等。因此,无疑可以把商品价格的供给、需求分析模型视为最基本的经济学曲线分析模型。

琳的需求表”成立。

凯瑟琳的需求表⑤

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模型,会是非常荒谬的。

与上面对需求曲线的分析类似:如果这样的供给曲线是以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为两大因素,研究在它们的相互作用下决定商品价格的规律。那么上面提到的决定商品供给量的非价格因素,如投入价格、技术、预期、卖者数量等等,也就是真实,具体地决定商品供给量的内容,只有这些非价格因素的变动,才能够增加商品的供给量,如果把这些因素视为其他条件不变的内容,任凭你价格如何变动,商品供给量也不会增加。因此非价格的这些其他因素就是进行商品价格的供给、需求两因素分析的供给因素的具体内容和全部体现。把它们都视为不变所反映出的价格与供给量的关系的模型,肯定不是商品价格的供给、需求分析模型的内容。

(四)

上面的分析表明:向右下方倾斜着被称之需求曲线的曲线,是分析商品需求变动规律的曲线模型,而不是分析商品价格变动规律的需求曲线;另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着被称之为供给曲线的曲线,是分析商品供给变动规律的曲线模型,而不是分析商品价格变动规律的供给曲线。那么这样两条曲线模型组合在一起是如何被人们进行商品市场均衡价格分析的呢?它们既然不是分析商品价格的模型,为什么会产生均衡价格的结论,并被人们广泛地使用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其中的玄机。

第4篇

>> 退耕还林工程费用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浅议退耕还林与林业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 整合地域有效资源加快退耕还林还草步伐 延迟退休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浅谈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丹江上游不同退耕还林型土壤有效NP特征研究 采取积极有效保障措施提高退耕还林工程效益 如何有效做好退耕还林中的各项工作 中央银行的声誉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商业银行绩效研究 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关系研究 家庭收入预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外资银行扩张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经济开放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政府主导下保障房供给模式与政策的有效性研究 货币中性非中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 金融危机与中国的货币政策有效性 中国的银行体系特征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有效性 贸易开放、金融开放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基于公共政策执行有效性视角下的房价调控政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Grain for Green Program Relaunch in 2014[N/0L]. Xinhuanet, 2014-01-10(4). http:///energy/2014-01/10/c_125983689.htm.]

[5]孔凡斌.退耕还林(草)工程政策问题分析与优化建议[J].林业科学,2004,40(5):62-70.[Kong Fanbin. Analysis of Policy Question and Optimizing Proposal about Converting Cropland to Forest and Grassland Project[J].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2004,40(5):62-70.]

[6]蒋海.中国退耕还林的微观投资激励与政策的持续性[J].中国农村经济, 2003,(8):30-35.[Jiang Hai. Persistent Micro Investment Incentives and the Policy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in China[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03,(8):30-35.]

[7]Meine N, Beria L, Rohit J, et al. Payment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Evolution Toward Efficient and Fair Incentives for Multifunctional Landscapes[J]. Annu. Rev. Environ. Resource, 2012,37:389-420.

[8]Kleijn D, Baquero R O, Clough Y, et al. Mixed Biodiversity Benefits of Agrienvironment Schemes in Five European Countries[J]. Ecol. Lett., 2006, 9:243-54.

[9]蔡志坚,蒋瞻,杨加猛,等.环境视角下石漠化片区的农业发展[J].江淮论坛,2014,(2):18-23. [Cai Zhijian, Jiang Zhan, Yang Jiameng, et al.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 [J]. Jac Fourm, 2014,(2):18-23.]

[10]米德.国际经济政策理论:国际收支(第一卷)[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1. [Mead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s[M]. Beijing: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Press, 2001.]

[11]Tingbergen J. On the Theory of Economic Policy[M].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1952.

[12]Acocella T, Bartolomeo G. Tinbergen and Theil Meet Nash: Controllability in Policy Games[J].Economics Letters,2006, 90: 213-218.

[13]吕文春,陈性平.贵州盘县石漠化现状及综合防治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2013,(8):34-36.[Lv Wenchun,Chen Xingping. Guizhou Panxian Rocky Desertification and Its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J].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China, 2013,(8):34-36.]

[14]安龙县林业局.安龙县第二次石漠化监测报告[R].2012:19-27.[Anlong County Forestry Bureau. Anlong County Second Rocky Desertification Monitoring Report[R]. 2012:19-27.]

[15]国家林业局.我国岩溶地区第二次石漠化监测结果公布[N/OL].中国绿色时报,2012-06-18.http:///green/news/lygk/content/2012-06/18/content_183647.htm.[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China’s second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Monitoring Results[N/OL].China Greentimes,2012-06-18.http:///green/news/lygk/content/2012-06/18/content_183647.htm.]

[16]李阳兵,罗光杰,白晓永.典型峰丛洼地耕地、聚落及其与喀斯特石漠化的相互关系[J].生态学报, 2014,34(9): 2195-2207.[Li Yangbing, Luo Guangjie,Bai Xiaoyong. The Correlation Among Arable Land, Settlement and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Cases Study Based on Typical Peakcluster Depression[J].Acta Ecologic Sinica, 2014,34(9): 2195-2207.]

[17]张信宝,王世杰,白晓永,等.贵州石漠化空间分布与喀斯特地貌、岩性、降水和人口密度的关系[J]. 地球与环境, 2013,41(1):1-6.[Zhang Xinbao, Wang Shijie, Bai Xiaoyong, et 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Karst Land, Desertification and Geomorphology, Litho logy, Precipitation and Population Density in Gui zhou Province[J].Earth and Environment, 2013,41(1):1-6.]

第5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最优货币区;货币金融合作

中图分类号:F82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2-0077-03

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增强丁东亚各国进行货币金融合作的意识,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及欧元的诞生,关于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及“亚元”的研究日益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而基于货币金融合作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就是“最优货币区理论”。

一、最优货币区理论及衡量标准

最优货币区(OCA理论)是指一种“最优”的地理区域,在这个区域内,一般的支付手段或是一种单一的共同货币,或是几种货币,这几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的可兑换性,其汇率在进行经常交易和资本交易时互相保持不变;但是,区域内的国家与区域以外的国家之间的汇率保持浮动。“最优”是根据保持内部和外部平衡的宏观经济目标来定义的,如果一个货币区内的成员国由于遭到经济冲击而形成不同程度的不均衡时,货币区内有充分的调节功能使成员国不用内部汇率的调整实现外部均衡,同时实现国内的失业和通货膨胀目标,即内部目标,那么这些国家所组成的货币区就是“最优货币区”。最优货币区理论所关注的关键问题是由于放弃汇率调整而产生的宏观经济内部调整的成本。

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蒙代尔最先在自己的论文中提出“最优货币区理论”,并且认为地区间的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判断一个最优货币区的标准,随后,一些经济学家纷纷撰写论文分析最优货币区的判断标准。

1.劳动力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蒙代尔在他的论文中指出,如果劳动力和资本能够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当面临不同程度的冲击时,经济不均衡可以通过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来恢复,这样就降低了名义汇率调整的必要性。

2.名义工资和价格弹性。如果名义工资在要成立货币区的国家中是有弹性的,则在国家间面临不对称的冲击而造成经济不均衡时,可以通过名义工资的调整来实现。因为,如果价格和工资在整个区域内,随着供给和需求条件的变化进行浮动,那么在这个区域内的地区就应该通过固定汇率联系起来。价格和工资的完全弹性会使各个市场的供给等于需求,在出现影响地区间国际收支的扰动时,可以迅速地进行调整,而不至于引起失业和通货膨胀。实现内部和外部均衡。

3.经济开放度标准。这一标准是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在蒙代尔论文的基础上提出的。麦金农认为,经济开放度与浮动汇率的有效性成反比。经济开放度指一国的贸易商品占非贸易商品的比率,这一比率越高,则该国家的经济开放度就越高,这时浮动汇率用于调节外部不均衡就显的没有必要。可见,在经济开放度较高的国家,运用浮动汇率来调节经济就会失效,参加货币同盟的成本就会较低。

4.相对称的冲击。对称冲击指对不同经济体产生相似或类似的冲击,非对称冲击指对不同经济体产生不相同的冲击。如果一国同货币区内的其他国家具有相似的经济周期,并且在供给和需求等经济冲击上也具有相似性,则采用共同的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并且加入货币联盟的成本就会较低。

5.产品多样化。产品多样化程度越高的国家抵御冲击能力越强,与不同的国外需求冲击具有交叉抵消的机制,足以消除整体冲击,不需要汇率机制的调节机能;多样化程度低的国家,抵御冲击的能力较弱,应联合起来组成货币区,对外实行灵活有弹性的汇率安排。

6.金融市场一体化标准。美国经济学家伊格拉姆认为金融一体化应作为最优货币区的标准,这时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引起利率较小的波动就会带来大量的资金流出流入,从而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因此,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国家之间可以组成货币同盟。

7.通货膨胀率的趋同性。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两个国家通货膨胀率的不同会造成名义汇率的波动,这就会影响国家间的进出口贸易情况,从而带来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因此,如果国家间的通货膨胀率较低并且相似,则国家间的汇率会很稳定,这时国家之间组成货币区的成本就会小些。

8.财政支付一体化。如果国家之间能够建立起一体化的财政支付系统,则运用汇率浮动来调节经济的不均衡就没有必要了,因为财政的自动转移支付机制或财政政策的积极主动支付转移,会给遇到负面冲击的国家带来补偿,用于其恢复均衡。

9.政治一体化。经济学家Mintz认为:“货币一体化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条件是国家间政治一体化的意愿”,因为政治一体化可以维持国家间的合作和对话,加强国家间的制度化联系纽带,在货币区成功的诸多因素中,政治因素主导经济因素,并且如果在货币区内有一个区域性的主导大国来维持货币合作,或者说在国家间有一个广泛的制度联系网络来使成员国都可以容忍货币丧失带来的成本的话,就更容易持续成功的维持货币区。

以上这些都是经济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的最优货币区形成的标准,但是对于这些标准是存在争议的。

二、东亚地区货币金融合作的经济基础

(一)生产要素的流动性

生产要素的流动性越高,区域内实行固定汇率或单一货币的成本越低。这几年来,东亚地区劳动力、资本及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正在提高,首先,在直接投资方面,有40%的直接投资来自东亚区域内部,并且日本往亚洲地区的直接投资占其总投资的比重已经超过了50%,这说明了东亚地区资本的流动性已经大大增强,并且有利于东亚地区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其次,在劳动力流动方面,20世纪80年代初,东亚地区内移民只有100万,到1997年,这一数字已经增加到了6513万。随着东亚各国家经济合作的加强,这一趋势会不断加强。

(二)名义工资和价格弹性

区域内的国家遭受外部冲击时,若该国工资和价格弹性较大,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可以通过工资和价格的自由浮动来解决,从而不存在失业和通货膨胀,因此,用汇率来调节经济就没有必要了。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价格引导稀缺资源的配置,当供给和需求出现不平衡时可以通过价格的自由浮动来解决,市场的总趋势是达到出清状态。因此,价格和工资具有较大的弹性。东亚地区由于发展的是市场经济,工资和价格的弹性较高;并且东亚地区没有像欧美国家那样存在着力量强大的工会组织。因此,东亚地区工资和价格的弹性还是比较高的。

(三)经济开放度及贸易一体化程度

东亚地区的贸易一体化程度是非常高的,并且同欧盟相

似。首先,区域成员对区域内的贸易依赖性很高,因为东亚地区内各国家所生产的产品具有明显的梯队形状,国家之间存在着互补的关系,这是由于东亚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不平衡所造成的,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较低,而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较高。其次,区域整体的内部贸易比重呈现增长趋势,区域贸易一体化程度在不断加强。这得益于区域分工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跨国公司在区域的广泛投资。

(四)产品多样化

产品多样化程度越高的国家抵御冲击能力越强,与不同的国外需求冲击具有交叉抵消的机制,足以消除整体冲击,不需要汇率机制的调节机能;多样化程度低的国家,抵御冲击的能力较弱,应联合起来组成货币区,对外实行灵活有弹性的汇率安排。从以上的贸易一体化标准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东亚地区单个国家的产品多样化程度还是比较低的,东亚各国家之间的贸易依赖性比较强,并且各国家所生产的产品具有明显的梯队形状,互补性较强。例如,有些国家主要生产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有些国家主要生产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等等。因此,东亚地区符合这一标准的程度较高,应该联合起来组成单一的货币区。

三、东亚地区货币金融合作存在的障碍及对策

1.从内部环境来看,东亚地区经济条件差异太大,并且经济发展参差不齐。例如,亚洲“四小龙”与越南、柬埔寨甚至中国内地等的经济发展水平就有很大的差距,各国的经济利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当进行货币政策的协调时很难达到意见的统一,或对政策的协调进行妥协。从外部因素来看,美国反对东亚地区成为一个最优货币区,欧元的诞生是欧盟各国家政治经济一体化的结果,欧盟各国家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是一个声音,在诸多利益上与美国有分歧。若东亚地区成为一个最优货币区,需要东亚地区高度的政治经济一体化。在欧元越来越强势并打乱了美元一统天下的情况下,美国当然不希望世界上再出现一个强大的货币区与美元抗衡。

2.从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来看,东亚地区大多数国家的金融市场的发展还不完善,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还比较低。这从东南亚金融危机就可以看出来,主要表现:(1)东亚地区缺少一个有固定收益的证券市场,进行长期投资的企业无法发行自己的固定利息债券,只能向银行进行短期贷款;(2)东亚地区除了中国香港外,其他国家的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较低,并且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也较差;(3)东亚地区金融市场的规模还很小,并且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管机制;(4)东亚地区生产要素的流动性的限制还是很多的,有些国家的资本项目至今还没有开放,即使资本项目已经开放的国家,在一些细节上还存在着许多限制。因此,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东亚地区还不具备单一货币区所需要的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

3.从东亚整个整体看,这里缺少一个实现货币区域合作的轴心国,就像欧盟中的德国那样的国家。中国对于货币金融的合作表现出了很大的热情,但至今没有明确的行动,再加上中国致力于本国经济的发展,还没有明显的意愿改变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日本的经济实力近几年一直在下降,并对区域内经济的控制力越来越弱,在加上日元的不稳定,日本也不适宜成为一个轴心国;至于韩国,始终没有表现出一个积极的态度。所以,东亚三大经济大国都不适宜成为一个轴心国,更不用说那些小国家了。

因此,从目前来开,东亚地区货币金融合作的基础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为了进一步加强本地区的货币金融合作,应采取如下措施:

1.促进经济一体化

东亚地区应进一步加强经济金融合作,在区域内进一步放开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达到建立货币区合作标准的进程,而且还能够促进各国宏观经济的对称性,所以,任何加快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努力,都会使该地区向最终建立货币区发展。

2.建立汇率合作机制

在东亚的货币金融合作中,还没有设计汇率稳定的严格的框架协议,只是进行汇率稳定的尝试性的合作,如建立双边的或多边的货币互换协议,紧急时刻货币援助的协议,共同干预市场汇率的行动,等等,还没有形成汇率目标区的计划。东亚地区应形成一个严格的汇率目标区计划,加强货币政策的协调,并且货币合作还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加强贸易合作,贸易合作又能反过来促进货币金融合作,这是进行货币金融合作的一个关键的步骤。

3.完善金融市场的建设

上面已经分析过东亚地区金融市场的建设还不完善,抵御风险的能力还比较弱,这从上世纪所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可以看得出来。应努力改变目前金融市场建设不完善的状态,在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过程中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加强信息披露,并且各国也应该同时加强货币政策的协调,使东亚地区形成一个高度完善、法制健全的金融市场。

4.形成一个轴心国

上面已经论述过,东亚地区缺乏一个像德国那样的轴心国。在这一方面,东亚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的三个国家一中国、韩国和日本都可以作为一个轴心国。日本要想成为东亚地区经济金融合作的轴心国,应该清醒认识自身的政治问题,并且加强自身经济的稳定;中国要想成为东亚地区的轴心国,应该进一步加强经济建设,完善金融市场,努力处理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情况,并且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不断发挥大国应有的作用;韩国要想成为东亚地区的轴心国,应该表现出足够的积极态度,并加强自身经济的建设和稳定,完善自身的金融市场。

第6篇

管理通货膨胀预期,是我国目前和今后面临的紧迫任务。通胀直接影响是货币贬值,人们的购买力下降。释放通货膨胀的压力,会对我国的金融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这时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金融经济应对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先是根据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通胀时期应当采取的金融应当策略。

【关键词】

通货膨胀;金融;研究

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是金融行业,由通货膨胀引起的金融问题对金融行业产生巨大的压力。充分认清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为解决通货膨胀带来的问题提供了帮助。下面就浅要分析了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1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1.1货币供给因素

中国通货膨胀产生的重要原因是国家货币供给太多,过多的货币并没有均匀的分散到各个行业,而是流入某些特殊行业,使这些行业的物价水平提高,带动收入水平提高,又带动了投资水平的提高,使这些行业所需物的价格升高。近几年来,银行对外贷款和国家外汇储备增长迅速,增加了金融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货币流通量过大时,开始转入房地产行业,使房地产市价升高。股市发展壮大时,货币又流入股市,加大了股市泡沫。如此造成了通货膨胀的发生。

1.2资源紧缺拉升需求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基数大,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在资源发生供小于求的情况时,造成产品的价格上涨。这一点在自然资源产品上表现的尤为突出。产品价格上涨可以反映出产品的原材料成本上涨,初级产品和中级产品价格上涨导致了成品最终价格的上涨。企业对于产品原材料成本上涨采取的策略是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消费者就间接的成为原材料成本上涨的买单者。由此可见通货膨胀可由资源紧缺或产品成本改变引起。

1.3受国际环境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积极发展经济,对于外部国际市场的依赖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多项对外金融指标过高。我国和欧盟贸易额并列世界第一,表面我国在经济上高度的对外依赖性。这种依赖性导致我国受贸易国经济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敏感,贸易国一旦发生通货膨胀也会牵连到我国经济金融秩序。汇改后,人民币对外升值速度加快,人民币升值会导致通货紧缩现象,但国际上的热钱对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大,大量涌入中国,还有贸易顺差都对国内金融市场带来了较大的波动性。在此环境下美元进行主动性贬值,国际上美元标记物价格大大提高,比如原油、金属和粮食等。

2通胀时采取的策略

2.1加强宏观调控

固定资产投资过高导致GDP处于高位增长。避免我国金融市场过热发展的首要任务要靠国际的宏观调控,减低固定资产投资发展速度。近几年我国陆续出台了针对性调控的措施,比如加强土地管理、清查投资项目、控制信贷增长速度等。再取得了相应的政策效果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落实力度。要归结经济和法律手段,加大对耗能高产业的结构调整,升高市场标准,在出口上严格坚持两高一资原则不动摇。不能放松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力度,研究资源环境相关保护法规。充分调动资源在金融市场上的分配,鼓励促进企业进行产业优化调整活动。

2.2防止资产泡沫

目前我国供过于求问题十分突出,流动性泛滥严重。国际收支上国家间顺差现场持续增加、货币创造量变大,导致流动性还会升高。资料表明,流动性过大导致过量的资金流入短期内高回报的金融市场,引起产品价格升高,加大了经济泡沫,严重时还会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比如这几年发生的热钱流入房地产行业,带动了房价的升高,热钱流入股市,加大了股市的资产泡沫。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全球金融风险加大,国际游资在寻找新的投资途径时会首先考虑中国金融市场,中国人民币的升值又加大了对国际游资的吸引力。对此要加大资本管理力度,防止国际游资大量涌入,加大反洗钱工作力度,严格防范银行信贷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资产泡沫不断的扩大。

2.3减少市场货币量

采用货币紧缩的财政政策来减少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使供过于求的市场压力降低,进而减低通货膨胀压力。对于市场上过多的货币量,央行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率,目的是缩紧银根。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可以让银行的可贷资金减少,使人们的投资行为减少。单一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率,对CPI指数影响不大,加息政策对股市影响不大。在加息的同时公开市场操作,加强对外汇的监管,保证汇率水平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为了防止国际游资大量的涌入中国经济市场,对经济市场造成恶劣的影响,还要做的加大短期投资的管理和外债的管理,鼓励境外集团使用国内资金,扶持国内机构对境外的金融投资。

2.4信息制度公开化

阻止通胀预期最好的办法是公开现在控制通胀的实际效果。央行进行宏观调控时注意人们的就业情况,要根据已有的资金储蓄流向情况预测通胀趋势。政府在处理通胀问题时要公开操作的透明度、政策的透明度,让公众产生反通胀政策产生良好效果的信心。

2.5完善住房系统

住房需要是每个公民的基本需求,房价问题是很重要的民生问题,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导致了水泥、钢筋、建材等相应原材料产品价格的上升,引起消费指数上升。通过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建造保障公民基本需求的安居工程,改造县镇乡村危房工程,使公民的住房资金、土地政策按照法律条文落实到位。

3总结

金融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在阻止通胀预期时需要采用多种经济策略。根据通货膨胀形成的具体原因,从根源上解决通胀问题,做到标本兼治。

参考文献:

[1]纪宏,王瑞泽.动态不一致性理论与当前中国汇率政策[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

[2]孙玉栋,谭云.国债规模对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

[3]王彦超,陈旭,纪宇,宋春雷.通货膨胀、经营周期与现金持有量[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4]王互根.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关联效应:基于SVAR框架下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

第7篇

论文关键词:]人民币实际汇率,“Balassa-Samuelson假说”可计算一般均衡

 

一 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对于一个日益开放环境下快速增长的经济体而言,本币实际汇率是体现该国整体经济基本面变动的重要因素,同时又对内外部经济关系加以调整的关键价格杆杠。2005 年7月21日, 央行宣布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改革的部分原因是由于认为快速的经济增长应当与实际汇率的升值相联系;而这也是与“Balassa-Samuelson假说”相关联,它认为贸易部门生产率提高会引起非贸易部门的价格上涨,从而使实际汇率升值。另一个原因是来自于巨额贸易顺差所引起的国际贸易摩擦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压力。

从“Balassa-Samuelson假说”角度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展开研究,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分析方法。肯定者有:俞萌(2001)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部分成员的经济增长与汇率变动的关系做了经验分析,得出了在经济高增长的东亚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实际汇率的上升;王维(2003)采用ADF和Johansen检验方法,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美国贸易与非贸易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和中国贸易与非贸易品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发现三个变量线性组合中有且仅有一个协整向量,中国相对劳动生产率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弹性较大。否定者有:胡援成,曾超(2004)在估计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模型中对“Balassa-Samuelson假说”进行分析时发现,中国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并不能最终导致实际汇率的升值,究其原因在与中国社会远未实现充分就业;杨长江(2002)采用了劳动力无限供给和工资不变作为理论假设,在劳动力无限供给和贸易品部门购买力平价不成立的情况下,本国的价格水平将因为贸易品价格的降低而降低,意味着实际汇率的贬值。在分析方法上绝大多数是理论模型与计量经济模型,而较为少见的是Rod & Dai(2007)使用一个三部门改进的1-2-3(CGE)模型研究了中国实际汇率问题。Rod认为经济论文,对于实际汇率影响最强的力量是中国总储蓄相对于它的投资的增长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在资本帐户上的流出的扩大。鉴于应用可计算一般均衡(CGE)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的研究较少,我们将从这一新的视角,并结合中国的实际经济,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决定因素进行剖析。

二 “Balassa-Samuelson假说”与中国实际汇率

(一)“Balassa-Samuelson假说”

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Balassa-Samuelson hypothesis)认为经济增长率越高的国家,工资实际增长率也越高,实际汇率的上升也越快。当贸易产品部门(制造业)生产效率迅速提高时,该部门的工资增长率也会提高。国内无论哪个产业,工资水平都有平均化的趋势,所以尽管非贸易部门(服务业)生产效率提高并不大,但是其它行业工资也会以大致相同的比例上涨,这会引起非贸易产品对贸易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我们假定贸易产品(按外汇计算)的价格水平是一定的,这种相对价格的变化在固定汇率制的情景下,会引起非贸易产品价格的上涨,进而引起总体物价水品(贸易产品与非贸易产品的加权平均)的上涨。如果为了稳定国内物价而采取浮动汇率的话,则也表现为名义汇率升值。无论那种情况都会使实际汇率升值龙源期刊。

如果名义汇率E被定义为由一定数量的单位外国货币表示的单位本国货币。eR表示为国内一篮子商品与国外一篮子商品的交换率。那么一国与它的贸易伙伴国i之间的双边实际汇率可以近似地表示为两国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的比率,PY ( pN , pT )和PiY(piN , piT)/Ei,这里pN 和pT的上标分别表示非贸易与贸易品及其服务。

(1)

以上是实际与名义汇率之间的基本关系。考虑这样的例子:假设国内与国外价格以共同币值单位表示(Ei=1),在GDP中非贸易品份额为,在国内国外相同,价格近似地使用C-D函数形式,所有贸易品满足一价定律,意味着贸易是非扭曲的,即pT= piT。在这些条件下,实际汇率为:

(2)

非贸易品价格的关键作用是清楚的。当价格以一个共同货币度量,相对于一个共同计量单位,国内与国外非贸易品价格比率对实际汇率起决定作用。为说明对生产率所依赖的关联型,假设劳动是唯一投入,工资是唯一生产成本,国内贸易与非贸易部门每工人产出率为AT和AN。在贸易伙伴国,相应产出率是AiT和AiN。在贸易与非贸易部门中的工资率和生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在两个部门遵循均等价格,即劳动边际产品价值相等:W = AT pT = AN pN ,Wi= AiT piT= AiN piN,那么,贸易伙伴国的工资率差距只依赖于它们的贸易品生产率:W/Wi=AT/AiT。如果非贸易生产率水平在所有贸易伙伴中是相同的(AN=AiN),那么就有:,则: 。

根据“Balassa-Samuelson假说”,如果某国具有较高的贸易品生产率增长,经济论文,它的实际汇率必须升值。综上所述:假设贸易品部门遵循一价定律,那么非贸易品部门两国间的相对价格决定双边实际汇率;假设非贸易品部门生产率相等,且唯一的要素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在两部门相等,并也假设贸易品部门遵循一价定律,那么贸易品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决定非贸易品部门相对价格;所以贸易品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决定实际汇率。

进一步的简要总结“Balassa-Samuelson假说”就是:当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它抬高了全国的工资水平,非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赶不上全国工资水平的提高,它只有通过提高价格来提高工资,这就引起了实际汇率升值。从式(1)看出:固定汇率制下,“Balassa-Samuelson假说”表现为通货膨胀,在浮动汇率制下表现为名义汇率升值,如图1所示:

图1 什么是巴拉萨-萨谬尔森假说?

(二)“Balassa-Samuelson假说”在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中的考察

假说的两个关键性假设是:首先,贸易品部门的生产率增长快,其次,由于联动的工资压力,非贸易的服务价格会相对上涨。我们先考察第一个假设。

表1 部门全要素生产率

 

%

GDP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1986-1989

3.5

1.4

3.8

3.8

1990-1994

5

1.6

7.7

2.3

1995-1997

5.7

5.5

3.7

3.2

1998-2001

4.1

-0.2

8.9

-0.5

2002-2005

6

5.4

第8篇

[论文摘要]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矿产资源需求减少,促使国际资源价格走低。美元贬值趋势改变的预期将直接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国际矿产资源价格走低。国际矿产资源价格走低,为我国资源外向型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难得发展机遇。

长达十年的美元贬值道路有可能在近期触底,从而走出美元反转走势,这样就为我国的资源外向型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发展机遇。

1.决定国际矿产资源价格的主要因素

决定国际矿产资源价格主要因素有两个:国家间资源供求关系因素和资源计价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因素。

资源供求关系因素是指:在自由市场中,一方面,随着对资源需求量的增加,资源价格会逐步走高。反之,其价格逐步走低。随着对资源需求量的减少,资源价格会逐步走低。反之,其价格逐步走高。另一方面,随着资源价格上升,资源需求量会逐步减少,会随着价格下降而增加。随着资源价格的上升,资源供给量会逐步增加,会随着价格下降而减少。根据以上两面的机制,在自由市场上,由于资源价格要变动到其均衡水平,所以过剩和短缺都是暂时的。供求定律是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新的平衡。而影响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因素往往很多很复杂。

资源计价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因素:在自由市场中,一方面,资源计价货币如果对其他货币出现贬值,那么,以此计价的资源价格会逐步上升,反之,以此计价的资源价格会逐步降低。另一方面,随着资源价格的逐步上升,对资源需求量会下降,资源需求量下降又会使资源价格走低,资源价格走低,反映到资源计价货币上,说明此货币会逐步走强,反之,资源价格走高,资源计价货币走弱。因此,在自由市场中,资源计价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也会在动态中寻求平衡,影响汇率走势的因素也是很多很复杂的。

2.国际资源价格走势分析

进入本世纪以来,全球矿产资源类产品价格出现了强劲上涨,呈现出长达近10年的商品牛市行情。国际市场中铁矿石、石油、煤炭、铜等资源价格普遍比2001年上涨了3倍之多,其根本原因不外乎两个,一个是资源供求因素,譬如,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对资源的大量需求;二是资源计价货币美元的持续贬值。还有建立在以上两个因素之上的国际投资资本的推波助澜等非根本因素。

今后的国际矿产资源价格走势还将取决于上述根本因素的变化趋势。如果支持资源价格上涨的因素继续存在,资源价格的趋势将保持不变;如果支持资源价格上涨因素逐步改变,那么资源价格的趋势将会发生改变。目前,将促使矿产资源价格行情出现深幅调整的有以下因素。

1.世界经济增长同步进入调整期。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美国次贷危机的负面效应向全球扩散,并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预计2008年、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低于3%,进入衰退的几率为25%。发达国家经济危机导致其消费不振,使得以出口贸易为主的对矿产资源需求巨大的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逐步下滑,将导致国际矿产资源价格下跌。另外,人民币持续坚挺,消弱了以出口贸易为主的中国的国际竞争力,由此放缓中国经济增长,导致对矿产资源需求量减少,也将使国际资源价格下跌。

2.矿产资源需求量巨大的中国开始着手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中国对矿产资源一直实行价格管制,使得矿产资源不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随着中国对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矿产资源价格将逐步反映出资矿产源稀缺程度和环境稀缺程,那么,中国资源价格将会稳步上升,直接导致中国国内资源需求量降低,将促使国际资源价格走低。

3.美国次贷危机向第二轮深层次蔓延,预示美元贬值触底为时不远。在近一年内,美元贬值将出现见底行情,从而导致美元出现升值预期,将进一步导致以美元计价的矿产资源价格出现直接下跌。随着美元出现升值预期,国际投机资金投资方向转变,会加剧国际矿产资源价格的下跌幅度,国际矿产资源价格泡沫的破灭也将随之而来。

由此可见,目前支持国际矿产资源价格强劲上涨10年的因素正在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在短时间内有朝着相反方向变化的趋势。而目前国际矿产资源价格有可能正在筑顶,如果以上三个方面因素的变化出现实质转向,矿产资源价格筑顶成功,必然会出现国际矿产资源价格行情的深幅调整局面。

3.我国资源外向型战略发展机遇及采取措施

我国资源外向型战略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在贸易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全球资源要素为自身经济发展提供资源要素保证;二是资源产业要积极走出去,从根本上确保国外资源的供给。

通过上面的分析,国际矿产资源价格行情趋势在短时间内出现逆转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就是说,国际资源价格将结束10年的牛市,进入调整,这就为我国实施资源外向型战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机遇。另外,人民币持续坚挺,也为我国实施资源外向型战略提供了内部动力。为了抓住资源外向型战略发展的机遇,需要我国提前积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快资源产业市场化改革步伐,建立反映资源稀缺和环境稀缺的国内资源价格形成机,为实现资源外向型战略提供强大的市场动力。